有没有人投过一两人众金融机构投资的人么?感觉一两人众金融机构投资咋样?

金融行业最顶端,只有两个圈子 : 经理人分享
金融行业最顶端,只有两个圈子
聚焦业内专家,助力精英成长。点击主页左下角可申请入群,点击中间右侧可收听直播课程!投稿邮箱:@qq.com
作为在中国的投行领域里,数一数二的券商——中信证券,它究竟是如何从“别人家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现在的“巨无霸”?而在它的成长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作者这就带你了解券商江湖中的那些人、那些事。&
本文共5628个字,阅读时长约11分钟
在90年代的中国,金融行业的最顶端,只有两个圈子。
一个是“农口”派,这个“农口”指的是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里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之前,都有过插队或者从军经历,比如陈锡文、林毅夫、戴小京等人。
从“农口”这群人里,又衍生出了北京青年经济学会这个组织,里面有马凯 、周小川、楼继伟等人。而“农口”的第一任所长,后来成了王行长,又一步步的变为王省长、王市长,最后成了现在的王书记。
另一个就是“海归”派,这个圈子里的不是华侨精英,就是奉旨留学的青年才俊,清一水儿的常青藤高校毕业,大半的华尔街精英出身。在“海归”派里最有名的组织是中国旅美商学会,简称CBA,学会里的年轻人有高西庆、李青原、刘二飞等人。
在CBA这群人里面,还有一对亲哥俩,哥哥王东明读的是美国乔治城大学,弟弟王波明读的哥伦比亚大学。而这哥俩在出国前,在国内混的实在是不怎么样。
虽然两人的父亲是一位老外交官,甚至早在“西安事变”中就作为牵线人,穿梭于杨、张、周之间,后来也官至外交部副部长,但在70年代受到了诬陷迫害,家庭成员也受了牵连。
哥俩的青少年时期,基本上都是在北京的街头上瞎混度过的,甚至弟弟的第一份工作,也只是在烧碱车间里当工人。直到父亲被平反之后,两人这才有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当时的出国镀金,可比现在要值钱多了。哥哥王东明回国后,就去了北京华远经济建设公司当副总,而当时的任志强,也不过是华远公司建设部的一个小经理。弟弟王波明就更厉害了,得益于回国前在纽约交易所的工作经历,回国后就参与了“联办”的创始工作。
这个“联办”,全称是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主要贡献就是出了一份报告,干了四件大事。
所出的这份报告名为《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是由张晓彬、高西庆、王波明等人共同编写的,该报告直接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搭建了基本框架。而这四件大事分别是,主持参与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设计、创办和组建。
回国几年之后,从事资本市场工作的弟弟,转去了财讯传媒集团。而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哥哥,却来到了中信证券。
在中国的投行领域里,敢称王称霸的券商,其实也就两家而已。
除了被业内戏称为“国贸大摩”的中金公司,另外的一家便是中信证券。中信证券喜欢把高盛作为自己的对标公司,甚至在2010年,中信出版社特意翻译并出版了《高盛帝国》,时任中信证券的董事长王东明还特意为此书作了序。所以除了“大平台”这个称号,业内人士也爱戏称其为“麦子店高盛”。
至于其他的券商,也许在投行市场上也风生水起过,但多不过三四年,便泯然众人矣。
如果说中金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话,那中信证券出生时,就只有一嘴羊水。中金含的那把金钥匙,是公司的管理层。而中信嘴里的羊水,则来自于母公司中信集团。就像现实中的家庭一样,有时候父母太有名了,谁还能记得孩子叫什么。
在1995年成立的中信证券,跟同年成立的中金公司相比,在刚成立的那几年里,一个是所有券商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一个则是众人口中的“这谁啊?噢,###家的孩子啊”。而这一局面,是作为成立时担任总经理的王东明,所不愿意看到的。
直到2003年,王东明升任了董事长,中信证券也成功A股上市成功,中信证券的这口羊水才终于吐了出来。而中金的那把金钥匙,随着政府换届,也在同年隐藏起了光芒。
中信同中金一样,在投行业务上,也是依靠的大项目战略。但比中金更出色的是,中信不只是单单只靠个人,而是在公司内部,将此战略打造成了更体系化的“大平台”业务模式,用集团军的形式对大型项目集火。最终,此模式才能同平安的“工厂模式”、国信的“人海战术”一起,并称为国内投行界的三大战略典型。
现在想一想,如果当年王东明不从南方证券副总裁的位置上,来到中信证券担任总经理,也许南方证券,就不会在2005年被重组为中投证券,也不会沦落到如今要被中金并入的底部。
而中金证券,可能就不会在当年被中信和中小券商联手夹击,也不会沦落到如今要靠吸收中投来阻挡下滑的趋势。
2除了帮助企业融资来赚取投行业务收入外,中信证券自己也是当年市场上的并购重组“大魔王”。而被他盯上的金融机构,也鲜有能逃出魔爪的。
中信先从零食开始吃起,比如在2003年,就从青岛财政局的手里收了万通证券。之后才逐渐吃起了大餐,比如在2005年,联手建银投资重组了华夏证券,重组后把双方的简称这么一拼,名字就变为了现在的中信建投。
2006年,中信用了一年时间和四轮收购,实现了对华夏基金100%的控股。然而,华夏基金毕竟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基金,不仅在2008年中信旗下两大基金公司合并的时候,将中信基金吃的一干二净,也让耗费了中信将近十年时间,才完全控制住华夏基金的人事任免权。
甚至在2007年美国开始发生次贷危机的时候,王东明治下的中信,想把贝尔斯登都给吃了。只是在最后的时刻功亏一篑,被摩根大通抢了去。如果你是个读书仔细的人,在《高盛帝国》这本书中,会发现王总在序言里的第一句,就提到了贝尔斯登的破产。不知王总在写序时,心情究竟又如何。
当然,不是所有的猎物都会乖乖投降的,其中就有一家金融机构,愣是靠着自己的力量逃了出来。那就是当时的南天王:广发证券。
有意思的是,广发证券正是当年辅导中信证券上市的主承销商。而这次中信的下山摘桃子,也被看山的猴子—当年广发投行业务的大当家董正清,狠狠的挠了一把。
这场股权收购战,只用了43天就结束了。强者不示弱,中信在这43天之内,连发四次收购公告,每一次收购意向和进程都直接进行了披露。
弱者也没缴枪,广发则接连进行了五次股权转让,让辽宁成大最终成为第一大股东,而第二大股东为吉林敖东。这一次的强龙,最终也没有压过盘在东北虎头上的地头蛇。
其实国内所有的收购与反收购,都是在企业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角力。
就像中金有朱,中信有王,广发证券的精神领袖则是创始总裁陈云贤,后来官至广东省分管金融工作的副省长。而这次股权收购之争,虽然发生在陈调离广发总裁之后,但也源于陈的离开而导致的继任者之争。
中信在发布第一份收购公告之前,看起来好像未跟广发进行任何的沟通,而是在掌握一定股权比例之后,就立刻发布了全面要约。但其实在“突袭”之前,中信证券跟广发的前总裁方嘉春,早已私下进行了频繁的接触。
方嘉春是原华福证券的副总裁,在福建师大读硕士时跟陈云贤是同学。而在广发证券收购华福证券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才能顺利成章的成为广发证券副总裁、总裁。
但在陈云贤从董事长的位置离开之后,广州市政府又派了一位新人去接任。导致方嘉春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接任陈云贤的广发董事长之位。这才负气离开,到了广发证券的小股东香江集团,去做了高管。
在方嘉春走后,接替总裁位置的是当时的常务副总裁董正青。董是老广发人了,在广发证券从广发银行独立出去的那年就加入了,而且之前在暨南大学任教,同样在此校有任教经历的还有陈云贤。
董正青一直负责广发证券的投行业务,从1994年开始,就亲自率领投行部的一群年轻人,从广东向东北“北上”去开拓业务。南方出身的董正青,在东北仍然也是身先士卒,亲自进行“酒桌公关”。当年的酒都没白吐,这次救广发的骑士辽宁成大和吉林敖东,正是源于老董多年的情义积累,才身骑白马从东北而来。
虽然最终这场战争,以董正青为首的广发获胜而结束。但老董在担任广发总裁的五年间,针对他的内部举报和攻击也从未中断过,直到广发违规借壳被曝光,董也被迫在2006年辞职,并于2007年身陷囹圄。
由王波明担任董事局主席的财讯传媒集团,当时用旗下的《财经》杂志特意进行了系列报道,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董正青听到宣判后,情绪激动,自认“有冤情”,不断大声辩解,乃至在地上打滚,大叫“老子有话要说”,最终被法警拖走。
3在《天龙八部》里的武林之中,素有北乔峰南慕容一说。而在当年的券商届里,也存在着北中信和南国君的说法。
南国君,指的是总部设在上海的国泰君安,昔日执掌南方券商牛耳者。而北中信,虽然现在的注册地是深圳,但之所以能被称为北方代表,源自于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其注册地在北京和深圳之间变更了很多次。
而在这些变更之中,也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1995年,中信证券成立时的注册地是北京,毕竟创立时的高管,都是清一色的北京土著,比如时任总经理的王东明,就是北京外交大院出身的孩子。
第一次搬迁至深圳是在2001年,只怪那时的中信证券人穷志短,主要是为了获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当时北京的企业所得税为33%,而深圳只收15%。当时为了钱而不要老家的,也不止中信证券一家,比如博时、大成、长盛等基金公司,也纷纷为了省钱,从北京迁往深圳。
但在2003年上市之后,钱对彼时的中信来说,再也不是问题,做什么事更多的也是考虑未来的发展。就在的三年间,中信证券与建银投资合作重组了华夏证券,并收购了华夏基金。
在这两件并购重组项目之中,背后有着北京市政府的影子,当时北京市的王市长,不仅做过建银投资的母公司建行的行长,还在担任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的时候,与张晓斌吃爆肚时聊出了创办“联办”的想法。
中信就在吃下华夏基金的当年,在报给国务院的方案中,白纸黑字的写明了想要将注册地再迁回到北京去。当然,真到2008年回迁的时候,所披露是深圳的税收不再对中信证券有优惠这个原因。
但是,这次在北京停留的时间很短,三个月后的中信,又将注册地迁到了深圳。2008年,全国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举办了奥运会,还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鸟巢”和“水立方”两个纪念。你在中信集团的官网介绍中,还能看到该集团将承建“鸟巢”的事,列为集团发展的大事记之一。
让你建设“鸟巢”是多大的面子?面子的事上怎么可能会让你挣钱。但任何事除了面子还有底子,此事附带的底子,就是朝阳区政府承诺会便宜出售给中信集团两栋写字楼。
2008年,“鸟巢”在奥运会上大放光彩,施工方和业主都很满意。然后,业主就不再承认有关于这两栋写字楼的承诺了。同时,中信集团在深圳市政府的游说下,要求中信证券必须想办法收了这两栋楼,才能留在北京。
至此,中信证券在热脸和冷屁股的夹击下,又重新迁了回去,并拿了深圳两千多万的落户奖励。但这一来一回的搬迁,中信证券就白白花费了三四千万,本都没回来。
在北京和深圳长时间的拉锯战中,终以深圳的暂时胜利而告一段落。最终起决胜作用的,还是源于中信证券出生时,含的那口来自南方的羊水。但在业内看来,中信的成功更离不开北京的帮助。
正如萧峰虽然是契丹人,但在江湖人心中,从来只有乔峰这两个字。
42015年的股灾,可能很多人都已经好了伤疤忘了疼。但其中引出的一件事,到现在都还没完。
日,中信证券被曝出有8人因涉嫌违法从事证券交易活动,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其中有3人为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剩余5人也都是分管业务条线的高管,包括在《高盛帝国》的译后记中,所特别提到要感谢的另类投资部老总汪定国。
当天早上,明天系的《证券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上,发表了题为《摧毁中国股市信心将危及整体改革》的文章。八年前的广发借壳事件中,有明天系参与的身影,而那次首先发声的媒体,正是财讯传媒集团旗下的《财经》杂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证券日报》打响了第一枪之后,后续对该事件进行了长篇详细报道的,是胡舒立的财新传媒集团。财新传媒集团始于2009年10月底,胡舒立说服《财经》杂志中的147人另起炉灶,甚至包括前台的保安,而当时《财经》全部的工作人员也就172人。这次集体跳槽事件,也正式表明了胡舒立和王波明的决裂。
胡和王决裂的真实原因,其实代表了资方和编辑部的矛盾。在中信集团要作为新的资本方接手的情况下,胡女士作为三联书店创始人之一的侄女,最终接受了厚扑投资方风雷的支持,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另起了炉灶。而这个方风雷,则是中金公司创立时期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裁。
涉及此次救市被抓的中信员工里,级别最高的是时任总经理程博明。一天之后,程的师弟证监会主席助理,也是此次救市的总负责人张育军被抓。两人都曾在“五道口”读硕士,不仅毕业时间只相隔一年,而且都拜于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的门下。
在1994年,君安证券的张国庆要吃万科的时候,正是郁亮通过张育军找到了时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才把万科给保下来。如果老张没有在2015年倒下去,可能我们也看不到更精彩的宝万之争了。
张育军被抓一个月之后,其担任深交所总经理时的副手,原深交所副总经历的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在家中自缢身亡。两个月之后,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也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组织调查。直到现在,这个事情仍没有完全的结束。
还记得当初在证监会召集的首次救市会议上,王东明对主持会议的证监会主席肖钢说:“主席让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也正是王东明的这个表态,结束了场上救还是不救的争论。恐怕当时在做的几位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的决定,不仅没能把市场救了,还会把所有人都搭了进去。
日,王波明辞去财讯传媒集团董事会主席及董事长的职务。11月17日,中信证券召开党委会,宣布了人事变动:中信证券原党委书记王东明退休。
此时此刻,正如金老在《天龙八部》中,所描写的乔峰最终离场时的片段:
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下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的心口。
只是不知道这哥俩,是否还会经常想起老父亲临终的遗言:
回首平生无憾事,只恨许多有益的工作还没有做完。只要同志们想起我时说一声“是个好同志”也就满足了。
至于说如今的中信证券,好是挺好的。可没了乔帮主的丐帮,在江湖上又算个什么?
1981年,在华盛顿大学读书的哥哥来看弟弟,两人并肩躺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的一块草地上:
“操!哥,你说在美国呆时间久了,有什么意思?我现在都能想到几十年后的生活,周末带着老婆孩子去野游,拿着一堆吃的喝的,在草地上一躺一整天,多腻啊。咱们以后还是回国吧!”
“好啊!可回去咱们干点什么好啊?”
“CBA的老高你还记得吗?到时候跟他们一起,为国家建设资本市场做点事呗!”
中国四大最顶级圈子介绍
1.华夏同学会
2013年3月,杭州出现的一辆大巴车被称为史上“身价最高的大巴”,马云坐在售票员的位置上,车上坐着马化腾、李彦宏、古永锵、刘永好、王健林、冯仑、郭广昌、李东生、曹国伟等大佬。网友调侃说:“司机师傅,别紧张。”
事实上,这只是华夏同学会的一次普通聚会。华夏同学会是一个低调而略显神秘的组织,由曾经就读长江商学院和中欧商学院CEO班的大佬们组成,他们每年聚会两次,由一位同学做东,今年正好轮到马云。据传,不能出席活动的同学将被罚款,款项全部进入华夏慈善基金会。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某教授说:在偌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学友”及“校友”这层关系显得特别又有趣。当你有着某种名校的血统,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名校俱乐部的功利网络之中,便掌握起某些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华夏同学会的每一位成员在加入之后,变拥有了更多跨行业的资深而优质的资源。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三聚氰胺事发后,面对蒙牛的危机,牛根生在同学会上发出万言书,为了防止境外机构恶意收购,柳传志连夜召开联想控股董事会,48小时之内就将2亿元打到了老牛基金会的账户上。新东方俞敏洪闻讯后,二话没说,火速送来5000万元。分众传媒的董事长江南春也为老牛基金会准备了5000万元救急。中海油傅成玉总经理打来电话,中海油备了2.5亿元;同时派人来企业了解情况,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取。田溯宁、马云、郭广昌、虞峰、王玉锁等等都打来电话,随时随地可以伸手援助。香港的欧亚平联系境内的王兵等同学纷纷买进蒙牛股票,以支撑和拉升股价。可见,国内顶级的同学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
“华夏同学会”对外界来说是个神秘的组织,不见报于媒体,不张扬于商界活动。
华夏同学会的成立得益于商学院最初开设的CEO班。2005年,商学院与哈佛大学、西班牙IESE商学院在全国推出了为期四周的CEO班,前两届CEO班的近60名学员包括了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TCL总裁李东生、百联总裁王宗南、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汇源果汁董事长朱新礼、博时基金总裁肖风、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等多名国内商界精英人物。
图片中的人,你能认出几位?能认识一半的,就很牛逼了。
不过,华夏同学会并不是商学院,它是商学院的“后代”。一部分同学上过商学院的课,于是这些互相认识的同学就自由组织,形成了今天看到的华夏同学会。
组织成员:
部分成员:万通集团冯仑、中国宽带基金田溯宁、蒙牛牛根生、TCL李东生、 汇源果汁朱新礼、阿里巴巴马云、腾讯马化腾、联想柳传志等。
聚会形式:
同学会一年聚会两次,每次活动由其中一个同学承办。
万通集团的冯仑曾说,坐在华夏同学会的聚会现场,探讨的问题比所有媒体、商学院讲得都要深。2009年10月份他参与了华夏同学会的深圳活动,听比亚迪老板王传福、腾讯马化腾等讲故事、做评论,十分精彩。
在华夏同学会,同学们“听到的是从没对媒体公开的故事”。冯仑对此感触很深,“以前好比去电影院观赏大片了,这里是实实在听制片人介绍如何制作大片。”新浪CEO曹国伟也到华夏同学会讲过MBO的背后故事,其中诸多内容,媒体记者求索而不得。
这部 浙A88888 的迈巴赫62,你猜是谁的?
每次华夏同学会聚会,开场就由两个企业家来讲故事,然后大家自由讨论。这是典型的商业课堂,沿袭了商学院的风格。
2009年4月,冯仑就承办了第十二次同学聚会,为期两天,二十多个同学出席。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迈瑞公司董事长徐航以及新浪曹国伟等,都以特邀嘉宾身份参加。
一位业内人士笑言,“华夏同学会是商学院中的商学院”。
日下午,万达王健林、腾讯马化腾、阿里巴巴马云、百度李彦宏、复星郭广昌、万通集团冯仑、刘永好、曹国伟、郭广昌、李东生、古永锵、江南春、马明哲等企业家在杭州华星创业大厦现身。聚拢他们的是低调组织“华夏同学会”——由在商学院学习过的企业家领袖组建。同学会由一位同学承办,此次马云做东,三十几位企业家参观阿里巴巴。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会长柳传志,理事长段永基。
泰山产业研究院(常用名:泰山会),成立于1993年,由于成立大会在山东召开,遂取名“泰山”,是由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主管的非独立法人机构。它由中国知名且有相当影响力企业的CEO(或董事长)组成,每年只发展1家会员单位,会员单位包括联想控股、四通集团、泛海集团、远大集团、复星集团、巨人集团等15家,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亲任会长,段永基任理事长,顾问吴敬琏、胡德平。泰山会是中国最知名、最神秘的大型商会之一,更多机密内幕请点击下方图片甚至有人将其与美国骷髅会并列。
上世纪90年代,在史玉柱面临着巨人大厦烂尾、巨人电脑因非法预装微软公司软件而被起诉之时,泰山会尤其是同为会员的段永基向史玉柱伸出援手,支持其依靠脑白金东山再起。2003年末,段永基所在的四通集团以12亿元收购脑白金。
2007年,史玉柱东山再起后,来京邀请好友组织座谈会。在这场名为“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座谈会上,史玉柱说,在他低谷的时候,“泰山”给了他很大的精神帮助和重新创业的经验,“这是我能够复出的重要条件。”
1995年、1996年和1997年,是史玉柱最困难的时候,即便如此,史玉柱年年参与泰山会例会。另外,泰山会有一个规定:正式会议会员如有困难不能参加,需交纳请假费1万元。2007年,史玉柱因筹办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事,无法参加泰山会会议,他派人送来1万元请假费。
史玉柱和柳传志等人身后的泰山会,名声在外,却鲜有报道。因为会员们从一开始就达成一致:聚谈时不录音、不记录、不邀请当地领导、不对外宣传。
3.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于2006年。柳传志任主席,俱乐部的成员包括经济学家吴敬琏、张维迎、周其仁、许小年,企业家王石、马蔚华、马云、郭广昌、王健林、牛根生、朱新礼、俞敏洪、李书福、李东生、冯仑等人。
这是一个活动频繁的圈子。企业家们经常聚在一起“疯一把”,马云抱怨式的吐槽、俞敏洪喝多了站在桌子上唱歌,都是该俱乐部里司空见惯的场景。情绪的发泄与情感的支持,在这一圈子里都能够得到满足。
“以前有句话叫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现在是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都是大鸟。作为大鸟首先不能毁掉林子,其次要让林子保护并发展。”正和岛首席架构师刘东华这样评价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中,跟我有商业合作或者将要有商业合作的,大概七八家。”柳传志表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经常发起组织商界大佬们参与各种活动,比如2012年作为民间机构出访英国企业,还有发起绿公司年会、拒绝吃鱼翅行动等等。“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一是为了弘扬商业社会的正气,二是为了企业互访、学习和互相支持,三是增加理事们的感情。”
想成为圈子的一员并不容易。“必须得到现有理事成员的全票通过。”柳传志介绍说,“也就是说,想要加入的企业家必须口碑好,圈子里有一个人反对都不能通过。”刘永好(新希望集团董事长)是最新加入该俱乐部的企业家。目前,该俱乐部共有46人。同时,在最初的设计中,该俱乐部上限设为60人。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特质集中表现在:
成员均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代表人物,他们深谙并遵循市场规律来获得商业成功;
其次,俱乐部成员所领导的企业均是各行业的领先者,在绿色转型和探索新商业模式上堪称中国市场型公司的典范;
第三,这些企业具备强大的发展动力,2014年,俱乐部46位理事所管理企业的年营业收入合计超过三万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商的一个出名标签就是:江南会。
2006年,马云、冯根生、沈国军、宋卫平、鲁伟鼎、陈天桥、郭广昌、丁磊八位浙商共同创办江南会,其被称为杭州最高档而又最低调的会所。
年费20万,通过严格审核才可以成为会员,后者,拦住了许多人。
如果说“江南会”能成立,更多的,还是马云骨子里的武侠精神在发挥巨大的作用,他熟读金庸的武侠,马云在公司的花名是最喜欢的武侠人物“风清扬”,这或许才是“江南会”出现的原因。
这些浙商中的大部分,平时联系并不多,尤其是创始会员,一有事情还是会紧密联系,比如此前,在绿城的董事长宋卫平遭遇资金链危机的时候,马云就毫不犹豫地出手,号召阿里员工去买绿城的房子。
这是庞大的一股力量,这八位中的任何一位,一旦遭遇到商业危机,只要“江南会”肯出手的话,基本上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在成立初期,他们就曾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同样也要进行资产评估才考虑如何出手。
马云因江南会而和鲁伟鼎成为好友,而鲁伟鼎正是大名鼎鼎的鲁冠球之子,马云还向鲁伟鼎介绍了华谊,鲁伟鼎在马云投资华谊的第二年入股华谊。
百年前,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商道”撑起的是“商”之脊梁,2006年,由冯根生、郭广昌、沈国军、鲁伟鼎、宋卫平、丁磊、陈天桥、马云等八位浙商发起的江南会将再论当代“商道”。
金庸为江南会题写匾额
江南会的大门,肃穆而幽静
几把椅子,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
越是其貌不扬的背后,越是撼动世界的力量。
江南把“商”形成一个“道”来说的基本上少之又少。作为文学或者国学这些“学道”,每个时期都有几个名人说了几句话而且影响了足足几代人,但是从商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代表人物却只有胡雪岩。
于是这八位大侠便带着传承商道的精神,立志将江南会打造成一个活着的博物馆。浙江商人讲究以利和义,生意和兄弟情谊是两码事。但是只要兄弟出了事,立马都会拔刀相助,浙江商人就是以这种法则在延续。江南会将一直记录下商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若干年后,只要后人走进江南会,就会从中得到积极的启示意义,能从中得到百年商道文化发展的精髓。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第一金融课堂》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交流、合作、投稿等事项请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号:z2z000,或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添加(添加请备注机构+姓名)。
第一金融课堂为初入职场的银行、金融系统的人士方便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我们分系列发布了专业人士分享的经验、经历,希望能够给予些许帮助。现已发布第一系列:优秀客户经理成长系列文章、第二系列:贷前调查、第三系列:财务分析篇,第四系列:授信产品系列。今天开始发布第五系列:资管系列。敬请关注! & &&&&
财务分析篇合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众金融机构投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