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马云创立阿里巴巴过程的发家过程中,存在剥削压迫与阶级

发现信息价值
论修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3:12 转贴发表在
论修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 作者:老共产党人 ]
“修正”一词的涵义,来源于拉丁文reisio——“修改、重新审查”的意思和德文Revision——“修订、校正”的意思。修正主义一词,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修正主义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只对资本主义的某些方面进行必要的改良以减少阶级对抗,否定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而只主张用另外一种新的剥削方式代替旧的剥削方式。修正主义是发生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内部,主张把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看作人类发展的正统社会,把私有制和等级观念、人吃人作为历史必然等视为人类必然真理,却硬要打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革命理论进行创新的旗号,而却对这些革命理论进行“选择批判”、“重新审视”、“修改完善”、“完全创新”,甚至自称为“发展的新阶段”、“与时俱进”等,而从实质上、根本上和整体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资产阶级政治势力,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则背道而驰的一种政治思潮和势力。修正主义政治思潮及势力集团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和文化理念,本质上既是私有制、人吃人和资产阶级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变种反映,也是共产主义运动中自身异化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实践的动态过程;既是表面上披着马克思主义物质外壳而实际上却是彻头彻尾资本主义内核的理论,也是在社会革命的现实中用资本主义运动替代和改造共产主义运动的庸俗化实践;既是特定共产主义运动与资本主义运动激烈争斗挤压形势下而形成的杂交产物,也是共产主义运动与资本主义运动复杂斗争中催生出来的社会怪胎;既是在现实社会中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条件下,公然否定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也是共产主义运动中为资产阶级推行对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进行斗争的有效实体,还是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念而为资产阶级推行对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进行专政的有效工具;既是以不同形式进入无产阶级队伍和钻入共产党内部的资产阶级分子进行两面派活动,也是表面上打着超阶级、超阶段、超时空、超民族、超国家、甚至是超人类的旗号和幌子,不断地推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定形式,把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引入深渊阴谋活动的具体化、现实化。修正主义既然是在共产主义运动过程的实践中出现的,它既与马克思主义有联系又与剥削主义有联系,是表面看有马克思主义的样子却剥削主义的骨子,表面上看有马克思主义的牌子却有剥削主义芯子,表面上看有皮子却有着剥削璃的质子,完全属于“人不不已,天诛地灭”的一类思潮和势力,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存环境里,即使是同一个修正主义集团(或同一个操纵者)在不同阶段的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策略和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特征,也是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不同形式的修正主义思潮和势力,其在理论与实践中所能容忍马克思主义的质与量的程度,或主张和发展阶级之间压迫、剥削的程度,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和方向性也具有不尽相同之处,或者是说存在着较大差别的,都属于不完全的马克思主义、或不不完全的剥削主义,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看其对马克思主义或剥削主义在整个思想和行动体系中“修正”的比重程度;修正主义与修正主义之间由于存在程度的差异,相互之间产生斗争也是必然的和现实的,但在本质上却一脉相承的——背叛马克思主义——背叛无产阶级的利益——背叛无产阶级专政——背叛向共产主义发展的方向——把无产阶级革命引入歧途甚至是不见底的深渊。修正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私有制——剥削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第一节 修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修正主义的思潮始终伴随着共产主义运动,并且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结伴而行,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而发展,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普及而普及,是一个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动态消长而动态消长的过程。修正主义涉及到其基本内涵和起源、内容、原则、目的及其学说及其理论等等,其表现的形式和核心内容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是一个而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其要实现的根本目的及其本质是与奴隶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表面上看吸收了或具有一些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内容,甚至是完全打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号,或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与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相提并论,实质上是以另一种方式维护及加强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从根本上抹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代表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与前进方向等本质,最终达到淡化或摧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中的影响,削弱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中的革命性与战斗力,败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中的声誉,最终实现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影响与行动指南作用彻底摧毁并消灭。一 修正主义的产生考察修正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初始应该源于“导师”拉萨尔,集大成于“鼻祖”伯恩施坦,第一继承者为考茨基,发展壮大于民主社会主义——国际性的修正主义势力集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修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分歧主要在于:一是修正主义否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而认为其根源是在于分配的方式,只要改变所谓的分配方式而不必消灭私有制,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二是修正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任何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主张通过改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民主——实现普遍的直接的选举,让工人阶级参与国家政治,实现全社会的权利平等。(一)修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自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对“双胞胎”正式登上人类社会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的斗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也基本同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由于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彻底性,论述革命理论中的完整性、严密性和科学性,在无产阶级中获得了崇高的声誉,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行动指南。而修正主义一改以往的方法,也“崇拜”起马克思主义来,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核心原理部分进行了“必要修正”,使之成为麻痹无产阶级斗志、调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实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工具,从而成为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领导权的重要势力,大受剥削主义特别是资产阶级推崇和欢迎的东西,成为引导无产阶级中自身进行异化的一股强大力量和逆流,最终把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引入了岐途。1.修正主义开山的鼻祖——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形成体系并成为集大成者,是开山鼻祖伯恩施坦(),因伯恩施坦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不久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曾首先提出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修正”,从而公开地、全面地篡改马克思主义,故又称伯恩施坦主义。伯恩施坦日生于柏林一个火车司机之家,青年时期受反普鲁士君主专制运动的影响,具有了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由于受到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并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后开始信仰社会主义。早期的伯恩施坦思想受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恩格斯的重大影响,在担任《社会民主党人报》主编期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早期的伯恩施坦在革命活动中明显地表现出机会主义倾向,曾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严厉批评。因有力地批评了拉萨尔主义甚至得到了“正统派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并被恩格斯生前指定为遗嘱执行人之一。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又热情地赞扬拉萨尔主义并将拉萨尔誉为自己的“导师”,发展成为了长期担任德国国会议员、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右派、修正主义的主要首领和标志性人物。伯恩施坦1872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1878年伯恩施坦开始担任社会主义政论家赫希伯格的私人秘书,后在瑞士与赫希伯格和施拉姆组成“苏黎世三人团”,并于1879年发表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的批评性箴言》一文(***是“三人团”标记),该文“检点”了社会民主党过去的所有活动,批评了党片面地搞工人运动和宣扬暴力和流血的革命的错误,指出社会主义不应成为“产业工人争取自身利益的片面斗争”,而应该是“不仅号召工人参加,而且号召一切诚实的民主派参加的,应当由独立的科学代表人物和一切富有真正仁爱精神的人领导的运动”,社会主义要走“合法的即改良的道路”;1881年在瑞士苏黎世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主编,1888年在德国俾斯麦政府的要求下被逐出瑞士移居英国伦敦继续办报,“看到”英国经济比德国要发达得多,生产技术和工具远比德国先进,经过自由竞争阶段后出现了垄断性质的卡特尔、托拉斯,于是与英国的社会主义“费边主义”(该思想主张“渐进性的”社会主义改良,走民主主义的、合乎道德的、合乎宪法与和平的变革之路)进行接触,思想和灵魂深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片面性和极端性,开始坚定地修正和扬弃马克思主义;1890年俾斯麦政权垮台而德国社会民主党在2月的议会选举中取得“巨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社会民主党中非马克思主义者走和平社会主义运动的信心,4月伯恩施坦在《社会民主党人报》发表了以《礁石》为总题目的三篇短文,指出了此次议会选举胜利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走向完全政治自由的道路是通过议会制度,而不是绕过议会制度”的主张。1891年后为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的撰稿人,逐步吸收了以往一切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的如拉萨尔、杜林等人和费边主义、工联主义等等派别的思想,进行了系统化和个性化的发挥,从1896年10月至1898年6月间,在考茨基主编的《新时代》杂志上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标题发表了系列文章,指出了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刻,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指责马克思主义有空想成分,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于”指导世界的变革,必须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理论已经过时。1899年2月伯恩施坦以他的社会主义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修正”,并系统地加以整理成《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出版,全面阐述了所坚持和固有的修正主义观点。该书强调了“民主”对于社会主义具有关键的意义,指出“民主这一概念包含着一个法权观念:社会的一切成员权利平等”,“民主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它是争取社会主义的手段,它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形式”,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社会向全面民主发展的一个渐长渐进的运动过程。针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时说:“我并不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一切发展的动力,相似的力量的合作也是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进一步提出了阶级合作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往的一切社会制度不同,不像它们要靠暴力来摧毁才能建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它自身具有自我更凇的能力;只要社会民主党人通过积极地组织和行动来继续发展它,就可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社会模式,只是一种社会进程,社会主义也并没有一个最终阶段,它总是在不断进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并非只能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而是可以超越阶级的全社会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1901年伯恩施坦返回柏林,出版自己主编的《社会主义文献》杂志(),1918年一度出任财政部部长助理,其著作还有《德意志帝国的产生和最初的活动时期的历史》、《什么是社会主义》等。伯恩施坦恣意歪曲马克思关于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观点,认为这是马克思用黑格尔的辩证方研究政治学得出的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布朗基相同的结论;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陷阱,是妨碍对事物合理观察的圈套,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实现的可能性,认为社会主义不过是一种伦理的思想;认为近代工业劳动者是由不同职业、要求和收入的人们构成的混合体,他们和资产阶级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认为工业劳动者渴望社会主义的说法,与其说是确定的事实,不如说是假定的事实;认为民主是妥协的大学,资本主义可以通过民主的道路转变为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是一种粗野的行动,是无谓的生存牺牲,无产阶级专政属于较低文化,是一种“倒退或政治的隔世遗传”,主张阶级斗争应采取文明的形式,提出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运动就是一切”的口号,等等修正主义的论调。《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出版后成为了各国社会民主党总导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了全面有效的贯彻执行,几乎成为全欧洲乃至世界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流派的共同纲领性著作。到1928年欧洲有11个国家,在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和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领导下进入了资本主义内阁政府,并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令使资本主义逐步与“民主的社会主义”合二而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除苏联和东欧诸国外,民主的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原则在欧洲各国基本都初步得到了实现,并已成为与资本主义同道的基本政治制度,从而赢得了修正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鼻祖的总称誉。修正主义者通过“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地称唯物主义已被现实生活“推翻”,提出用进化论代替革命的辩证的发展观。伯恩施坦在“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一系列文章中,特别是在1898年发表的《崩溃论和殖民政策》、1899年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等文章中,提出的“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的修正主义公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彻底的修正。修正主义者要求“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鼓吹“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庸俗的进化论和诡辩论代替革命的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方面,通过修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来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声称垄断组织已被经济危机所消灭,竭力掩盖帝国主义的矛盾,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政治上,制定了小生产“稳定”的理论,宣称阶级矛盾“正减弱和缓和”,主张调和,宣扬“议会道路”,资产阶级民主和普选制正在铲除阶级斗争的土壤,极力鼓吹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否认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力图把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引向改良主义的道路上去。修正主义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支持德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十月革命后,反对列宁主义和苏维埃政权,成为地地道道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叛徒。从伯恩施坦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修正”马克思主义这个时候起,修正主义就发展成为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共同倾向的一种国际性、时代性特征的国际现象。它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德国,而且在工人运动相对集中的法国、比利时、俄国以及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国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同时也是20世纪苏联、中国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各种修正主义能够翻新的本质渊源;不仅极大地影响了19世纪后期和整个20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且也是整个20世纪和21世纪初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能够进行“改革”和“创新”运动的根本性的理论来源及其思想行为基础。2.修正主义重要继承者——考茨基。修正主义最重要的第一继任者、创新发展者考茨基(),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中修正主义的领袖、理论家。考茨基日生于布拉格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874年进维也纳大学哲学系学习,1875年参加奥地利社会民主党,1877年转入德国社会民主党,1881年在伦敦结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年任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理论刊物《新时代》主编,并以此身份参加党的领导机构的活动,多次代表德国社会民主党参加第二国际的大会,成为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之一。考茨基早年受勃朗、拉萨尔、杜林、朗格等人的影响,加入社会党时其哲学观点是折衷主义的,政治观点是改良主义的。后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下,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写了《婚姻和家庭的起源》(1882)、《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7)、《爱尔福特纲领》(1892)、《基督教的起源》(1908)、《土地问题》(1899)、《伦理学和唯物史观》(1906)等著作。考茨基早期在从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和唯物史观方面, 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还受托编辑出版了马克思《资本论》第 4卷(即《剩余价值理论》)的手稿。 他在《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中比较忠实地、通俗地叙述了《资本论》(主要是第 1卷)的内容,对其中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精辟的概括,并运用这些原理揭露和批判了马尔萨斯主义和拉萨尔主义的所谓“铁的工资规律”。他认为,必须历史地考察各种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考茨基还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广泛研究了史前时期的历史,探讨了婚姻、家庭和人口增殖,以及宗教起源等方面的问题。他在《伦理学和唯物史观》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思想,认为社会道德原则同上层建筑其余部分一样,都是生产方式的产物,它反过来又积极作用于经济基础。在19世纪90年代考茨基写了一系列批判福尔马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著,指出了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是把同马克思主义不相容的成分掺入了马克思主义。他断言:马克思的学说只在个别结论上有错误,而其整个体系是不可动摇的。然而,他对伯恩施坦的批判很不彻底,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又跟伯恩施坦同流合污。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福尔马、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同时,也暴露出抹煞阶级矛盾、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袒护机会主义等错误观点,试图从庸俗生物学观点来解释道德现象,把社会达尔文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合在一起,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1900年,第二国际讨论米勒兰()参加资产阶级政府问题时,考茨基持“中派”立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考茨基全盘接过伯恩斯坦的“武器”,1914年8月提出掩饰垄断资本主义本质的“超帝国主义论”,否认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和垂死的资本主义,不认为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却认为只要国际财政资本组织世界统一的托拉斯,就能消除帝国主义内部的尖锐矛盾,帝国主义就会变为“超帝国主义”,世界就能实现“持久和平”;考茨基主义者反对无产阶级起来革命,要无产阶级消极地等待资本主义的自行崩溃,鼓吹超阶级的国家观,美化资产阶级民主,认为资产阶级国家不是镇压被剥削者的工具,而可以转变为解放他们的工具;宣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走“议会道路”,认为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可“使用和平的经济‘法律和道德’的手段”,通过“人道主义和民主的道路”取得议会多数过渡到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起来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而建立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民主”、是“专横”、是“独裁”,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纯粹民主”和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标榜自己站在左派和右派之间的“中间”立场——中派主义,要求保持“党的统一”和“党内和平”,实际上是要左派放弃革命原则向机会主义投降,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考茨基主义者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堕落到社会沙文主义立场,1918年在德国资产阶级政府中出任外交部副部长、社会化委员会主席等职,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可耻叛徒。出版小册子《无产阶级专政》(1918)、《恐怖主义和共产主义》(1919)等,攻击俄国十月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1924年以后从事著述活动,在 1927年发表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一书中,他用生物学观点阐述社会过程,歪曲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阶级的学说,完全转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立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在关于时代、战争与和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会主义理论,成为了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危险。被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等著作中,对考茨基及其修正主义观点进行了严厉批判和斗争,剖析了其社会根源和反动本质。(二)资本主义条件下修正主义的实践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修正主义思潮及其理论的实践,表现形式是通过近现代工人运动中所流行的一种本质上为非马克思主义的,极力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主义的政治思潮,这种集团势力在社会运动的实践中,主要以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人党的面目出现——“社会民主主义”,这种思潮和思想体系,继承了近现代西方自由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传统,并力图把两者结合起来——理论上不偏不倚的中庸、实践中八面玲珑的卖乖,既满足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合法存在并兴旺发达的需求——换取了共同轮流执政和统治无产群体的权力,又获得无产群体和劳动大众中的一部分人支持;强调不仅要争取和扩大传统自由民主主义在政治上的成果,而且要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剥削、贫困、失业等。这种修正主义式的思潮和社会势力,在西方赢得了相对广泛的市场,对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起到了保护和巩固作用,却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起到了巨大的破坏作用。1.“社会民主主义”的形成。“社会民主主义”一词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欧洲大陆的工人运动中,它把“社会”一词附加在当时流行的“民主主义”概念上,用来表达激进民主派在争取民主的斗争中,把政治改革与有利于劳动群众的社会改革的要求结合起来,是传统民主主义的引申及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社会民主主义的主旨在于,力图探索度走出一条在维护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第三条道路”,企图吸收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公平因素而实现减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为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与千秋万代存在而开辟广阔的前进道路。这个股势力和思潮在参加1848年革命的工人群众中广为流传,到19世纪60年代成为了众多工人政党的纲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共产第二国际中的右派和中派在20世纪20年代初合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仍然使用社会民主主义名称。在尔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列宁领导的苏联及其共产党为代表的共产主义政党,以及与此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和改良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的政党,使社会民主主义成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良代名词,最后发展成为反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的一种特定模式,它攻击社会主义国家是没有民主、扼杀自由、破坏法治的先锋,等等。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伯恩施坦、考茨基、德宾、德曼、拉斯基等等。1951年原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成员建立了社会党国际,其纲领性文件《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1951),第一次正式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政治纲领。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继续和发展,它被社会党国际各党所遵循。主要思想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克赖斯基、德国的勃兰特、瑞典的帕尔梅、法国的密特朗、英国的克罗斯兰。2.“社会民主主义”势力的主张及内容。这些修正主义式的民主社会主义,政治上主张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拒绝把任何一种思想体系作为惟一真理,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放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主张通过议会道路,平稳地进行社会变革;放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把无产阶级政党改变为人民党,主张实行多党制。这种修正主义式思潮的势力的目标是走第三条道路,具体内容是实现所谓和自由、平等、正义和互助,它几乎承认所有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把“自由”和“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主张扩大自由民主权利;坚持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在社会监督之下的经济制度,主张将关系国计民生的部分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限制和调节私人资本、实行福利国家政策、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措施,使经济为全社会服务;主张保障人民的社会权利,消除性别、社会集团、城乡、地区和种族之间的歧视,等等。这些主张和观点本质上是与资本主义不谋而合的变种形式,同真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格格不入的,80年代末以来苏联和东欧局势急剧变化,以及中国实行逐步深入的“改革开放”,使社会民主主义的影响进一步扩展,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发展成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相抗衡并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潮和势力。3.“社会民主主义”的本质。社会民主主义是与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运动中密切相关,但却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种异化运动,是形形色色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的典型思潮和社会势力。现代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民主主义思想不仅发展成了修正主义的主体力量,而且已成为主导工人进行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主导势力,是各种形式修正主义的主要来源。社会民主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垄断的资本主义持否定态度,要求按社会主义的某些原则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有限改造,但反对无产阶级把暴力和革命作为变革社会的工具,更反对在实践中实行和实践无产阶级专政。社会民主主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坚持社会民主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党或工人党,主要以西欧为主,势力遍布世界各地。在西欧多数国家是主要政党势力的面目出现,它们在执政或参政期间按民主社会主义原则,对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一些有限的社会改良,但却从客观上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与地位,有的甚至与帝国主义完全同流合污,成为大资产阶级使唤的御用工具,如英国布来尔执政期间就完全与美国纠全在一起强力推行资本主义的世界霸权主义。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从根本上削弱和瓦解了无产阶级的斗志和昂扬的正气力量,充当并构成了缓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阶级对立状况的润滑剂,变成了阻碍推翻资本主义的缓冲器和保护器。(三)修正主义产生的根源分析“修正主义”是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的,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既有区别,又有着紧密联系的一种社会思潮,其最根本和最本质的,是主张以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在维护和发展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存在方面,充当了与资产阶级同唱“双簧”的角色,在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问题上,构成了与资产阶级同台“唱戏”的社会态势。修正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产生与发展,既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根源,也有着十分复杂的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1.资产阶级的腐蚀拉拢。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下,执政的资产阶级政党为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推行有利于自己扩大利益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等方法和改良政策,采取有重点和巧妙的拉拢、腐蚀策略。一部分无产阶级中的意志薄弱者经不住金钱、美女、地位的诱惑被收买过去,由于在经济和其它相关方面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与援助,遂成为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附庸,并积极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统治而摇旗呐喊、助威,变成修正主义的积极鼓吹者和代言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一部分靠贩卖无产阶级与劳动大众利益,在社会革命运动中逐步发展成叛徒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2.害怕革命者自动加入。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异常尖锐残酷、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异常复杂的条件下,无产阶级中的一部分意志不坚强者或害怕革命的胆小怕事者,也会自发地跑到资产阶级的阵营里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鼓噪,帮助资产阶级劝说无产阶级不要采用过激方式进行暴力革命,生怕引起导并致所谓社会革命或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乱,而使生存条件更加恶化或失去生存条件,直接或变相地成为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提倡者和主张者。3.成功人士的卖身投靠。地位已经处于无产阶级和劳动者阶级中的领导层或享有特权的部分人士,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或已经实现了由“无产阶级”过渡为“有产阶级”的成功人物,即工人和劳动大众中参加了资产阶级政府的,或已参加了“民主政府”中的部分“管理工作者”。由于这些人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变成了资产阶级统治集团阵营里的一个有机组成分子,成为了代资产阶级管理无产阶级劳动大众中的“贵族”或“官僚”,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会站在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立场上说话,鼓吹“民主”地、“和平”地参加政府的好处,成为修正主义的积极提倡者、拥护者和推行者。4.资产阶级天然型俘虏。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极少数天生成就的“资产者的性无产者的命”的所谓“无赖型”无产者,由于长期牌十分低劣的社会环境影响,造就了十分低下的社会地位,构成了十分不正常的社会心理,再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私有制的束缚,在没有先进革命理论和杰出领袖的指导下,很难成长为自觉的革命分子。这部分人在其头脑里和血液、骨子中始终就生长着大量能够快速繁殖的私欲膨胀型细胞,是私有制和剥削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压根就不会形成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基础意识,头脑里一个剥削阶级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的——改朝换代的意识特别强烈。这类人不管有事或无事都容易站在资产阶级一边从中捞些好处,不自觉地成为了资本主义的天然型俘虏。只要有修正主义的存在,就会自发地跑到其阵营中,变成忠实而坚定的追随者或执行人。5.狭隘民族主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当本国资产阶级非正义阵营与国外无产阶级或正义阵营的斗争十分复杂,涉及到国与国、正义与非正义、阶级利益与阶级利益之间的激烈冲突格局形成时,一部分狭隘无产阶级中的民族主义者,就会离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和无产阶级的斗争原则,不研究自己国家的言行是否代表正义还是非正义,而盲目地自发站在自己国家——资产阶级国家的立场上说话办事,支持代表非正义的国家反对代表正义的国家,变成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利益的追随者或捍卫者。6.盲目追求革命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缺乏伟大的、正确的、意志坚强的、威信崇高的领袖人物来领导革命,形不成正确的目标和革命的路线,更缺乏正确的方针和政策、策略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当修正主义产生出来后,由于缺乏必要的斗争经验和斗争水平,在不一定的历史时期不能从根本上识破修正主义,也不可能对修正主义进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很容易产生和形成很多不明真相的修正主义路线的追随者,构成修正主义能够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土壤与环境温床等条件,客观上会对修正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也将会导致修正主义势力的增强和泛滥。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加载下一页跟帖
大家都在看
红星闪闪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的创业过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