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某个叫芯片型号查询天下的号天天跑来挂普通网

&p&好像是被邀请了,在工作,简单回答下:&/p&&p&没什么数据,就是个人感受。问题是题主是想作为一个anglo白人投胎到美国,还是作为一个黄皮肤有中国血统的亚裔投胎到美国,再做一个假设就是楼主是和我一样的普通中产小孩,投胎后也是普通中产小孩。&/p&&p&如果是个白人的话还是不错的,毕竟在美国这个社会你肯定享受white privilege,如果父母是在纽约旧金山之类的中产的话,你能进个UC大学或者很好的state school,出来之后是要不是傻子找个工作应该没问题。&/p&&p&但是普通中产白人家庭对教育的重视我觉得还是值得多思考思考,白人和中国父母的看法还是很大区别,尤其是基本来说不可能只有你一个小孩,你可能有很多兄弟姐妹,那么中产父母花很多钱在你的教育上基本上很少。你基本上只可能去一个普通中产区的公立高中(私立一年好几万美金,好的学区房差不多百万往上),里面可能没有什么真正墨西哥和黑人的帮派小孩,但是吸麻滥交的不在少数,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有大学上就不错了,能进UC的话就很牛了,能进Berkeley就基本大神,常春藤的有但是很少。之前假设你是中产,现在在大城市,所以算你父母的年收入在10万美金及以上(大城市),那么除非你成绩特好拿奖学金(成绩特好不去常春藤?),如果不是的话你需要交学费而且因为家庭收入不会给助学金,你需要钱上学,你的兄妹也需要,而且白人父母并不会觉得应该替你付学费(多数中产),所以你很大可能需要贷款,上完大学欠债几万美金很正常。&/p&&p&如果相貌和身高不是很差,性格问题不大的话,除了顶尖的部分白人女性或少部分少数族裔女性,剩下的美国女性如果你喜欢基本没问题,尤其是亚洲女性,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而且有机会和比你学历高比你有钱的亚裔女性结婚提高阶级,这么过小日子也挺好,只是交了房贷汽车贷款,税和各种消费后,你基本上存不到什么钱,如果帮小孩交学费进好学校的话,花的会更多(中产)。&/p&&p&但是有很大的可能你作为白人投胎到美国的小县城或者其他州,就像知乎上总是说中国不是只有北上广,美国也不是只有硅谷和华尔街,外州很多地方工资也就$2000到$4000,你父母如果年入$50000及以上就在那个州可以作为中产了。其他的条件不变,但是你父母可在你身上花的钱就更少了,你去大城市上学也几乎不可能因为你第一要付外州人的学费,其次房租价格是你家乡的好几倍,你父母无法负担。你一辈子就待在小县城过小日子,很有可能一个月$3000块左右。&/p&&p&如果题主幻想作为一个黄皮肤有中国血统的亚裔投胎到美国,泡白妞征服北美大陆的话,可能会很惨。假设你父母是二代亚裔移民或者self hating的“高级”华人,从小你就只会讲英文,习惯美国历史和文化。你父母很大可能会让你在白人社区和白人小孩长大(为了让你完全融入美国),你小时候也一直把自己当成和其他人一样的白人小孩,直到你慢慢长大些才发现你和“他们”不一样,或许会受到歧视,或许不会(极其幸运的情况下),但是你很难融入白人的核心圈子,你永远都不会被当作和很多白人一样的领头的Alpha Male。你拼了命的要融入白人社区,你喜欢橄榄球,你了解所有白人习俗,你也学着把帽子反戴穿着夹板鞋,你也为Team USA呐喊助威,你告诉他们你是美国人,你是个自豪的美国人,他们或许表面上接受你可是你很多情况下还是会被贴上亚洲人或者“外来者”的标签。&/p&&p&也有可能你投胎在一个刚移民来美国的FOB(刚“下船”的新移民)家里,你从小和你的父母生活在90%以上的人都是亚洲人的Asian enclave里,在这个亚裔社区里几乎所有人都讲中文,不会英文一样可以生存下去。虽然你学校里面学习的全是英文,但是你回家或者很多时候和朋友交流都在用中文,所以你的中文也还不错,你是一个真正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美国人,但是你从小除了旅游可能几乎接触不到美国本土白人,你的朋友也是像你一样有FOB父母的从小在Asian enclave里长大的亚裔小孩。&/p&&p&因为大部分家庭环境还不错的中产亚裔父母重视教育,所以你有很大概率进不错的UC系统,如果努力也有不小概率可以进Berkeley这种虽然不是常春藤也很有reputation的好学校。终于你进了大学,真正日常化接触到白人,他们是美国人,虽然你父母是亚裔FOB但你觉得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你自己也是,你刚开始尝试和他们讲话做朋友,你尝试着申请和参加各种俱乐部,但你最后发现在大学里,白人和白人玩,中国人和中国人玩,除了少数非常Alpha或者完全white wash的uncle chan们,所有二代亚裔美国人也和二代亚裔美国人玩。&/p&&p&你学习很好,各种奖也拿了不少,你凭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期望暑假去了几个大公司实习,你的简历在学校的同龄人里很厉害,可是以白人为主的兄弟会却没有邀请你,就算进了各种俱乐部一般来说也不会被重用。&/p&&p&不论你是来自FOB家庭的亚裔二代,还是来自拼了命也要让你融入美国主流白人社区的“高级”华人家庭,每当你走在大城市的街上,你几乎每天都会看到许多对亚裔女和白男的组合,你几乎从来见不到亚裔男性和非亚裔女性的组合,在旧金山这种白人和亚洲人很多的地方,你出去买包烟都能碰见9个白男亚裔女组合,他们甚至比亚裔男和亚裔女组合还多。你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和各种媒体上听到亚裔女性说她们不会和亚裔男性约会,因为亚裔男性很恶心或者像她们的父亲,或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亚裔女性不会选择和亚裔男性交往,她们宁愿找一个一个月只赚$3000块,身高只有不到175cm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和秃顶的水电工,也不愿找你这个受过高等教育身高相貌不错一个月$10,000块的亚裔男。她们讲这是真爱,这是跨种族的美好爱恋,很多其他族裔的男男女女会告诉你这是因为亚裔男又矮又丑全是书呆子,慢慢的也许你也感觉或许作为一个黄皮肤的男人,你真的不如其他种族男性有魅力。&/p&&p&你也许身高185cm,16岁就开始健身,你的身材比大部分在大学里的学生好,你比他们高,比他们壮,你的相貌不错而且也比较注重穿衣服,你的性格比绝大多数幼稚急躁的同龄人好得多。可就是这样,当你去各种party或者约会场所,你发现所有女性都无视你,好像你不存在,尤其是白人女性和其他族裔的女性,仿佛你根本不在她们约会考虑的范围内,不论你如何优秀,而你身边那个相貌一般身高和你差不多的白人朋友,却和各种族裔的女性眉来眼去,甚至有女孩来和他搭讪。&/p&&p&当你的白人朋友们带着他们各种族裔的女友或一夜情回家,你打了个Uber回到你的公寓,你打开H网准备来一发,你却发现首页上有很多白男和亚裔女的片子,你看到有黑人的,有墨西哥人的,有穆斯林的,但是你根本找不到任何亚裔男的片子。打开电视准备看个节目,很多节目很多元化,你发现里面不仅有白人,而且现在也有黑人,墨西哥人甚至来自中东的小哥,有些时候你也发现亚裔女在里面,但是你从来都没有在节目中见到过亚裔男。&/p&&p&也许你就这样一直孤独下去,也许你幸运的在美国找到了另一半,很多时候你可能只能去亚洲找一个为了绿卡和你结婚的亚洲女性,因为在这个国家和你同种族的亚裔女性也不愿和你约会,除了老一辈FOB亚裔移民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情侣,你很少见到出生在美国的亚裔男女结合。&/p&&p&很多时候,你很可能变得麻木,你后来有一份好工作和不错的生活,便面上是一个自豪自信的亚裔美国人,但实际上你内心里深处已经接受白人是比你高一级别的人,白人是比你优秀的人,你也慢慢认为黑人墨西哥人和中东人总体来说比你高大有魅力。&/p&&p&也有可能,你在迷茫的时候在网上发现了一些很小的亚裔论坛,主要讨论亚裔在美国受的歧视和打压,他们告诉你这一切都是谎言,你和你身边的白人没有区别,他们不是生下来就比你帅比你有魅力,亚裔女讲不和亚裔男约会是因为internalized racism,所有人都对你有很负面的看法是因为媒体一直都在曝光亚裔男的stereotypes,等等等等。&/p&&p&慢慢的,你变得愤怒起来,你发现什么人人平等都是谎言,作为一个黄皮肤的人,你永远无法享受到和白人一样同等的对待或者一些privileges,当你的总统讲“我的美国人民”的时候你知道他没有在讲你和你的亚裔种族。但你发现好像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团体,他们并没有因为internalized racism去想法设法的融入白人社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女孩也并没有一定要找白人不可或者不愿意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约会,你在尝试用你生硬的中文和他们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很多人都愿意接纳你,你可以进入他们的圈子,你慢慢醒悟:they are MY people。&/p&&p&而且慢慢的你从来没有去过的中国在变好,关于中国的新闻越来越多,好像没有一天媒体不在报道中国新闻,你知道你的祖先来自那里,你慢慢的也开始寻找你的identity。于是你开始努力学习中文,在大学里拿关于中文的课,你开始在网上和骂中国的白人争吵,每当有白人说亚裔是劣等民族不如白人好的时候,你会告诉他总有一天美国会被中国打败,亚裔会成为这个世界的新主人。&/p&&p&你开始跑到中文社区里宣传亚裔美国人受到了歧视和不公待遇,希望远在地球那边的中国人加油,不要被白人的媒体洗脑和伤害,你告诉中国女生白人和中国人是一样,有高的也有矮的,有帅的也有丑的,不是所有白人都身高185cm金发碧眼是个从沃顿商学院毕业的千万富翁。&/p&&p&&br&&/p&&p&你告诉他们,中国是亚洲人唯一的希望。&/p&&hr&&p&今天看到上了1K赞,谢谢大家,也谢谢各个大V给我的赞,我是你们的超级粉丝。看到有些问题和评论争议还是挺大的,就刚到家更新以下:&/p&&p&&br&&/p&&p&首先我没贴什么数据,随便答着玩玩,大部分都是我看到的,我身边的,朋友看到的,和网上看到的,有些朋友的经历当然和我不同。我是中产也就是普通人的小孩,所以也就以一个普通小孩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中产,我觉得就业,婚恋,孩子的教育等日常生活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最关注的事情,所以我这篇也主要是从这些角度来回答的这个问题。&/p&&p&评论里争议蛮大,可是我觉得就像是评论里一个朋友写的,ABC或者1.5代移民和成年工作后移民美国的人视角可能会不同,而且这个问题就是从一个“美国人”的出发点来看问题。因为我们都是黄皮肤的人,所以各位更关心的可能还是黄皮肤人在美国的情况,我想我真正想表达的是同让身为在美国出生长大拿美国国籍学习美国文化的人,黄皮肤的亚裔是否可以享受到和本地白人一样的privilege?或者亚裔是否可以得到和黑人墨西哥人等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的有待或补贴?&/p&&p&我想作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或者已经融入美国社会的人,不会去考虑中国人在中国生活的现状去经常对比自己和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来得到自我满足,感觉只要国内中产比我的平均收入低我就过的很好很满足,他们可能更多的是从一个美国少数族裔的角度去看这个国家以及很多问题,比如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是否能得到同样的对待和特权,在各种场合和权利上受到的歧视和打压等等。好比说美国黑人并不会去和非洲的黑人比较生活,觉得自己比非洲黑人生活的好所以他们在美国很满足,他们更多的是去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去看自己作为一个黑人是否可以像白人一样受到平等对待,是否可以得到像白人一样的生活质量(此处只是做个类比,黑人平权这个问题另外讨论)&/p&&p&所以各位经常在知乎上会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真正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华裔或者完全融入美国社会的华裔,并不会天天去抹黑中国或者拿美国和中国去各方面对比,嘲笑讽刺中国人来得到内心的满足,反而是一些大学或者工作成年以后移民过去的中国人,最喜欢拿中国和美国比来比去,讽刺打压中国的方方面面来显示自己的“高级”或自己已经完全融入美国社会是个自信的美国人。为什么?我见到的大部分真正融入美国的亚裔ABC要么对亚洲根本不了解不感兴趣,不讲中文不看任何中国节目文化,还有一部分很喜欢亚洲文化懂得亚洲语言,愿意和中国留学生交往,对中国的发展感到开心,当然还有那么一小部分“高级”华人或者某地区父母生下来的小孩,因为长期被灌输各种反华心得所以讨厌中国亚洲人,也就是我们所讲的Uncle Chan和Lu。&/p&&p&其实亚裔有很多方面受到歧视打压,而我是主要从婚恋和媒体这方面答得比较多,因为这是非常明显日常出现在每个亚裔生活中的问题,至于什么常春藤故意不录取,亚裔细分化和其他种种问题,也是存在的。我看很多朋友说他很多朋友有了白人女友或者很多人说亚裔男性现在是很受追捧我瞎讲等等等等,首先如果这是真的或你和你身边朋友受各种女性追求,我为你们感到开心,我也愿意以后经常听到这样的消息,可是有一些问题还是要再次强调:题主所问的和我所答的,都是在美国这个社会,我看很多人说他在欧洲的朋友如何如何,这个我没法回答因为我没在欧洲住过,所以我不可以乱讲,也许欧洲真的因为亚裔人数少或者因为最近韩国KPOP影响所以本地女性对亚裔男有好感,但我也挺很多在伦敦的朋友和我讲亚裔在欧洲受的歧视和骚扰比美国严重得多。我看还有在上海交过很多白人女友的朋友说中国男人很吃香,国内的情况我不了解,也许在国内的外国女生因为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男人有好感所以更加愿意和中国男性交往?但是还是我讲的,我在这里主要讲美国,其他的地区我真的不了解也没办法评论。&/p&&p&更加重要的是,不是说身边有几个亚裔朋友找到白女或非亚裔女性就证明亚裔男性在美国社会不受到打压,也许是因为你的白人女友来自一个美国小县城那里并没有什么亚洲人(我记得我在外州的时候经常会有本地女性来和我搭讪);也可能你本身的条件非常好,身高相貌特别出色,非常有钱,所以靠自身出色的硬件水平吸引到很多其实本身阶级低于你的女性,但是和你的经济条件或身高相貌一样的白人呢?黑人呢?拉丁裔呢?两个身高同为190CM相貌英俊年薪30万美金的白人和亚裔,他们在美国的dating life是一样的吗?他和你约会的美国本地女性的数量和质量是一样的吗?如果你一个亚裔和那个白人身高都是170CM相貌一般就是个普通的工人呢?你们是否都可以在美国本地的婚恋市场找到爱情和另一半呢?他也许可以找个self hating的本地亚裔女结婚,那作为亚裔男的你呢,本地二代亚裔女有多少愿意和你结婚的呢?&/p&&p&亚裔去雄化和美国媒体对亚裔的打压我就不多说了,知乎上从《战狼2》和当街打炮那些问题开始已经普及的很多了,愿意多了解去看看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489e717b3ce14b4c5fbfc4b3f0741495& data-hash=&489e717b3ce14b4c5fbfc4b3f0741495& data-hovercard=&p$b$489e717b3ce14b4c5fbfc4b3f0741495&&@David Wan&/a& 的回答。我记得没错的话以前应该有人贴过数据,愿意去查的可以查一下,美国亚裔女性和外族结婚率好像将近一半,同居率多少就不说了,一个美国网上婚恋的软件Okcupid也做过一次各个种族女性对其他种族男性回复率的调查,有兴趣也可以看一下。&/p&&p&最后推荐两个关于亚裔的美国论坛,都是一个社交软件&b& reddit &/b&上面的,一个是&b& hapas &/b&专门讲白男和亚裔女生下来的混血儿的;还有一个是 &b&aznidentity &/b&专门是美国亚裔讨论的一个平台,其他详细亚裔的问题可以在上面发帖子问一问,上面几乎都是美国出生长大的亚裔二代三代,他们懂得还是很多的。&/p&&p&&br&&/p&&p&最后还是希望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各位都可以过得开心达到自己的梦想,谢谢。&/p&
好像是被邀请了,在工作,简单回答下:没什么数据,就是个人感受。问题是题主是想作为一个anglo白人投胎到美国,还是作为一个黄皮肤有中国血统的亚裔投胎到美国,再做一个假设就是楼主是和我一样的普通中产小孩,投胎后也是普通中产小孩。如果是个白人的话…
戳穿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的画皮!&br&
印度的GDP水分极高!&br&
为了提高GDP增长速度,2015年初,印度政府调整了GDP统计算法,以市场价格而非要素价格作为衡量GDP增长的基准,将基准年从年切换至年,统计算法的改变使得GDP增长数字暴增:2014财年的GDP增长数字从原来的增长4.7%调高到了6.9%!无数不明就里的三哥们举国欢呼“印度经济增速超过中国啦,世界第一啦” ! &br&
印度政府甚至把羊粪牛粪折合成肥料计算在GDP之内(注:这真不是玩笑),令人大开眼界!这真是名副其实的“牛粪GDP”!&br&
经济增长了,到底增到了哪里呢?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就能看出来!吃的丰富了、住的房子变大了、路更宽更长了、出行更方便了……在中国,这数十年的变化莫不诠释了这一点。&br&
2016年印度的GDP达到了22564亿美元,与2005年的中国22576亿美元GDP几乎完全一样!因此,在印度三哥看来,中国只领先印度11年!无数三哥为此欢呼“印度要超过中国啦”!三哥的这种逻辑比较搞笑,就像“阿里巴巴成立于2006年,2017年我成立了阿里玛玛,所以马云只领先我11年,11年后我就要超过马云了!” &br&
实际的真相如何?我们从GDP的构成: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层面深度剖析,来看看印度的这2万亿美元GDP的含金量到底如何、其经济增长的速度究竟如何。 &br&&br&【一】农业&br&&br&
民以食为天,如果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那么所谓的“经济高速增长”就是一纸空文、自欺欺人!所以先从农业入手,对比一下中印两国的农业生产状况。 &br&
中国耕地面积1.282亿公顷(128.2万平方公里)。印度耕地面积1.6亿公顷(160万平方公里,而且大部分是平原),仅次于美国;印度耕地面积比中国多了25%!印度的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光热条件充足,粮食作物一年3熟,而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粮食作物一年仅1-2熟!印度农业条件好的简直令人嫉妒,然而真实的农业生产状况却令人大跌眼镜!
先看几组数据:1949年、年的中印粮食产量、人口数量、人均粮食产量:&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5b3fb54f093f886de968e5a7fc3979e_b.png&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4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5b3fb54f093f886de968e5a7fc3979e_r.png&&&/figure&&br&
从上面这个表格中可以发现极为有趣的现象: &br&
【1】从1949年到2016年快70年了,印度的人均粮食产量居然一直没有达到中国在解放前1949年的水平,几乎没人能想象得到! 印度人均粮食产量最高年份的2014年,其人均粮食产量也仅仅200公斤出头,这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呢, 与最贫困的黑非洲的水平相当!这也直接说明了印度的农业生产水平极其低下。 &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ed97bab5a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2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ed97bab5a_r.png&&&/figure&&br&
解放前的日子有多苦,中国人民记忆深刻!可是,GDP“高速”增长了几十年的印度人民的人均粮食产量居然还及不上1949年的中国,这还是在耕地面积比中国多了几亿亩的情况下! &br&
人均肉类、禽肉、禽蛋、水产品更是少的可怜,看2016年的数据,折算一下,也就是1个印度人平均每个月只吃0.67斤的肉、1年只吃1只鸡、每个月吃1条1.3斤的鱼、每周吃1个鸡蛋! &br&
更加搞笑的是印度却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2016年的出口量达到了1000万吨,同时也是最大的牛肉出口国,一半的牛肉用于出口,2016年的出口量达到了250万吨!反观中国,2016年的粮食进口量达到了2199万吨,大豆的进口量更是达到了8391万吨,加在一起超过了1亿吨! &br&
这就是印度所谓的GDP“高速”增长几十年的成果!增长到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食的角度)连解放前的中国都不如!哈哈,是不是很讽刺! &br&
【2】1949年-2016年,中国的人口增长了1.55倍,净增8.4亿人口,人均粮食产量提高了1.14倍,净增长237公斤;而印度的人口增长了2.66倍,净增9.6亿人口,可是人均粮食产量仅增长了10%,净增长不到30公斤!
【3】1990年以来,印度的人口净增了5亿,但是人均粮食产量却没有什么增长,一直在人均200公斤上下浮动,也就是说近30年来,印度的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已经及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了,这是很可怕的现象! &br&
尤其是2000年来,印度差不多每6年净增1亿人口,30年后最少净增5亿人口,总人口突破19亿的可能性极大!因为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大,人口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可以预期印度的人口大爆炸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生, 所谓的 “人口红利”就是个笑话! &br&
而印度的粮食产量的增长以这26年为参照,极为不乐观,30年后总产量能达到3.2亿吨就了不得了,每天2顿饭都已经是奢侈!&br&
再来对比一下2005年中国vs 2016年印度的农业GDP以及实际产出情况。 &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b2c670d799af0bc37748_b.png& data-rawwidth=&451&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b2c670d799af0bc37748_r.png&&&/figure&&br&
2005年中国的农业GDP为2799亿美元,而2016年印度的农业GDP为3046亿美元,印度略高于中国!再来看看实际的产出,粮食产量中国是印度的近2倍,肉类为8倍,水产品近5倍,蔬菜近4倍,水果2倍!棉花两国持平,油料中国的略少,印度唯一有亮点的就是糖类(因为印度的甘蔗种植面积非常大),绝对数量上也就比中国多了1300万吨!所以虽然2016年印度的农业GDP稍高于2005年中国的农业GDP,但是从实际产出上看,中国至少是印度的2.5-3倍,这还是在印度的耕地面积比中国多了几亿亩的情况下!可见,要么是中国的GDP少报了,要么是印度的GDP掺水太多! &br&
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同样是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情况下,2016年印度的农业GDP还稍高于2005年的中国,但是实际产出却相差那么多,这是绝大所数人都想象不到的!&br&
牛粪GDP,名副其实! &br&&br&【二】工业&br&&br&
工业是国家民族强大的基石,也是强大的农业和服务业的基础。 &br&
1949年中国刚刚建国时,印度的工业实力是远远超过当时的中国的,主要工业品产量除了煤炭持平外,其他的都远超当时的中国,粗钢产量的差距甚至达到了8倍!那么近70年过去了,情况又如何呢? &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c33762fc4eeda73c75ea1c_b.png& data-rawwidth=&443& data-rawheight=&2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c33762fc4eeda73c75ea1c_r.png&&&/figure&&br&
印度的GDP构成比较奇葩,明明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但是其GDP构成却与发达国家类似,2016年工业在印度GDP构成中仅有14.4%的份额,而且这个份额还在逐年降低,反观同等体量时的2005年的中国,工业占GDP比重近一半!&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70013bee75bd3faa745fc_b.pn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6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70013bee75bd3faa745fc_r.png&&&/figure&&br&
2005年中国的工业GDP超过1万亿美元(亿美元),而2016年印度的工业GDP仅为3200亿美元,是印度的3倍多(如果同为2016年度比较,中国是印度的14倍)!&br&
煤炭、粗钢、水泥、有色金属等基础工业品的产量,2005年的中国是2016年印度的最少3倍;化肥、乙烯则是1.2倍; &br&
制造业中,电子类的,2016年印度产量与2005年中国相比,整体至少差了10倍以上,基本就是中日韩的廉价组装厂,不说与2005年的中国相比,甚至连越南、泰国、墨西哥等都不如; &br&
相比电子类,汽车业可以说是印度工业中少有的一个亮点,2016年产量超过了400万辆,其中乘用车近300万辆,商用车(卡车、大巴)140万辆,总体与2005年的中国相比少了130万辆(2016年中国的汽车产量超过了2800万辆);虽然与2005年的中国相比差距较小,但是乘用车的印度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5%,可以说惨不忍睹,比2005年时的中国还不如! &br&
进出口方面,印度几十年来年年逆差,因为其根本就没有什么有竞争力的产品。2016年其出口总值国家排位仅仅排在第20名,连台湾都不如,跟泰国一个档次!进出口总值排在第14位,稍高于新加坡!反观2005年的中国,出口额、进出口总额均排在世界第3位,远远强于2016年的印度! &br&
最后再看看基础设施方面的对比,2005年的中国更是远远超过了2016年的印度,其中新增电力为印度的4倍、铁路3倍,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差距甚至达到了几十倍!再看看存量,高速公路:2005年中国4.1万公里(2016年13万公里),2016年印度仅有1300公里!照三哥的这种速度,到下个世纪,也达不到2005年的中国的高速公路水准! &br&
所以,从工业的角度,印度GDP的含水量有多高可想而知,因为这是实打实的硬指标!&br&&br&【三】服务业 &br&&br&
工业是服务业的基础,没有强大工业为后盾的服务业就是个笑话。 &br&
服务业在印度GDP构成中占了主要的份额,而且其份额占比一直在增加,2016年度服务业对其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6.1%,GDP占比更是超过了70%,这个比例甚至比日本还高,令人叹服! &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eb3aefb86ee_b.png& data-rawwidth=&495& data-rawheight=&1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eb3aefb86ee_r.png&&&/figure&&br&
在印度的GDP“高速”增长率中,大部分都是服务业创造的!2016年其服务业创造的GDP达到了1.6万亿美元,几乎是2005年中国服务业GDP的2倍! &br&
印度把其服务业总体上划分了四大部分:酒店及贸易服务业、金融类服务业、社会服务业以及建筑业,2016财年占GDP比重分别为:25.3%、20.8%、17.1%、8.9%。 &br&
【1】从印度的划分角度先说说建筑业。
2005年中国建筑业GDP占比为7%左右,折合1600亿美元左右,2016年印度的建筑业GDP为2000亿美元左右,比中国多了25%。
在建筑业中,房地产占据绝大部分份额。2016财年度印度的商品房销售了不到30万套,而2005年的中国却是600多万套,是印度的20多倍!可是2016财年印度的建筑业GDP却还比2005年的中国多了25%,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印度政府把贫民窟、马路边等的贫民用竹竿、塑料布搭起来的窝棚都算做了建筑业的GDP,哈哈!是不是很讽刺?!在中国连农民兄弟自建的房屋都是不计入GDP的!
仅从建筑业的这个角度,就能看出印度GDP的水分究竟有多大!所谓建筑业的高速增长,实质上就是几个新进城的贱民搭了几个窝棚! &br&
【2】再说说社会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在印度GDP的构成中的占比居然高达17%,比其工业的占比还高,2016年的GDP贡献达到了3800亿美元!为什么印度社会服务业的GDP占比这么高呢?因为印度政府把无法计算的个体经济都折算进来了!举个例子,路边的煎饼摊,小贩卖了多少个煎饼在中国是不计入GDP的,也没法计算。可是在印度,这却是要计入GDP的!印度政府把路边的小摊贩、人力车等等甚至小费(在印度收小费是传统)统统计入服务业的GDP,而在中国类似的这些个体经济是不计入GDP的! &br&
一句话总结印度的社会服务业:路边小摊贩、人力车夫等创造的服务业“GDP”远超其工业创造的真正GDP! &br&
【3】金融类服务业。金融类服务业在印度的GDP构成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占比超过了惊人的20%,而执世界金融之牛耳的美国金融业GDP其占比才仅为7%,印度的金融业占比是美国的3倍!从这个角度看,印度比美国还超级大国!2005年中国金融业GDP占比也为7%左右。为什么印度的金融业GDP占比这么高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印度政府把股市的市值增长都算做了GDP,这在其他国家是无法想象的,太奇葩了!仅仅站在金融超级大国美国的角度看,印度的金融服务业的水分得有多大! &br&
【4】酒店及贸易服务业。印度的这种划分比较奇怪,酒店及贸易服务业在印度GDP的构成占比中达到了1/4,占比最高,2016财年达到了5600亿美元,这其中IT服务外包占了较大的比重。IT服务外包(软件研发外包、运营服务和维护服务,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面的呼叫中心就是IT服务外包中的运营服务外包)是印度为数不多的比较有竞争力的产业,2016财年的出口额超过了900亿美元,世界第一,而2016年中国的IT服务外包出口额仅为290亿美元,这方面印度目前有一定的领先优势。注意IT服务外包不是软件,不是硬件,是一种服务!无数印度三哥引以为豪的“软件大国”、“印度的IT业远超中国”实际上仅仅是IT服务外包。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普华永道出的“2016全球软件百强企业排行榜”,没有一家印度企业。印度是软件大国?这是个误会!印度的IT业远超中国?这就是个笑话!2016年印度的IT业(硬件+软件+服务含外包)总产值仅为1500亿美元,而2016年中国IT业总产值超过了2万亿美元! &br&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没有强大工业为基础的印度三哥的服务业基本就是个笑话,含水量超过了人体的含水量!更加搞笑的是,不少印度三哥偏偏以此为荣 “这是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 &br&&br&【四】总结 &br&&br&
综合以上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产出分析就可以极为明确的看出,虽然2016年印度GDP与2005年的中国相当,但是其含水量实在是太高,简直不忍直视!农业生产水平极其低下落后,按照实际产出计算,其农业GDP至少一半的水分;工业水平更是如此(连拜的神像都要从中国进口);至于所谓的服务业更是个笑话! &br&
通过更改统计算法提高GDP增长率,甚至把牛羊粪都计入GDP,各种服务业的“伪GDP”,各种注水,这就是印度GDP“高速”增长的真相! &br&
最后,从企业的角度再次称量一下印度GDP“高速”增长的含金量,也算作为最终结论的另一个佐证。 &br&
企业目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最基本社会单元,尤其是大企业更是如此。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就是一个最直观的指标,因为经济高速增长了,那么总体而言企业的总体实力也会随之高速增长。 &br&
从两个角度进行横纵对比: &br&
【1】同GDP体量的横向对比(2005年中国与2016年印度) &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b528a8e92ccd2c069dfee41_b.pn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1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b528a8e92ccd2c069dfee41_r.png&&&/figure&&br&
2005年中国有18家企业(含台湾2家)入围世界500强,其中有3家进入前100名(中国石化31、国家电网40、中国石油46),入围企业数量在所有国家中位列第6; &br&
2016年印度仅有7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前100名一家没有,排名最靠前的是印度石油公司,排在161位,其他6家是信实工业公司215 、印度塔塔汽车公司226、印度国家银行232、巴拉特石油公司358、印度斯坦石油公司367、Rajesh Exports公司423,排名都很靠后;入围企业数量在所有国家中仅位列第14位。 &br&
从这个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无论从入围的企业数量,还是入围企业的排名以及国家间的排位,同等GDP体量的2016年的印度与2005年的中国相比,差距极大!这与前面得出的印度GDP含水量极大的结论是一致的。 &br&
【2】相同时间条件下的纵向对比 &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cb5afb5ab52a44ca947136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2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cb5afb5ab52a44ca947136_r.png&&&/figure&&br&
2005年印度就已经入围了5家世界500强,该年度中国入围18家(含台湾2家),与中国的差距为13家,中国是印度的3.6倍,可是11年后的2016年,印度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仅仅比2005年多了2家,总数量为7家,几乎没什么进步,可是中国的入围企业数量却飙升到了110家(含台湾7家),是印度的16倍,印度连中国的一个零头都不到了!其进步连中国的台湾都不如(台湾由2005年的2家涨到了2016年的7家,富士康甚至排到了第25名)。 &br&
看看中印历年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的曲线,从2005年到现在10多年了,印度几乎就没什么变化,基本就是一条横线,反观中国简直一飞冲天,500强企业数量年年飚增!为什么中国的涨这么快?这与中国GDP的高速增长是分不开的,表现在企业上就是大企业的实力也随之暴增,所以数量越来越多,这也从侧面进一步证实了中国GDP的高速增长是实打实的! &br&
反观印度,三哥吹嘘的GDP高速增长,增长到了哪里?这进一步证明了印度GDP“高速”增长的水分到底有多大,也进一步证实了印度的GDP所谓的高增长本质不过是贫民们多搭了几个窝棚、小摊贩多卖了几杯奶茶的“伪GDP”而已!&br&
结论:本世纪内超过中国?三哥想多了!&br&(注:本文已经于11月24日正式发表于观察者网)
戳穿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的画皮! 印度的GDP水分极高! 为了提高GDP增长速度,2015年初,印度政府调整了GDP统计算法,以市场价格而非要素价格作为衡量GDP增长的基准,将基准年从年切换至年,统计算法的改变使得GDP增长数字暴增:2014财年的G…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7df5bef59e_b.jpg& data-rawwidth=&819&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7df5bef59e_r.jpg&&&/figure&&p&最近一段时间,收到不少网友私信,微信公众号上流传着一篇叫做《日本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让人窒息!》的文章,问我是不是真的,如何评论?&/p&&p&这篇文章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了,之前就有很多公众号流传过,隔一段时间又会大范围传播一次。这篇文章是从知乎上一个用户对“日本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的超长回答里面节选的,原链接如下:&/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乎用户:日本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a&&/p&&p&该知乎用户的心理倾向,可以从他在知乎上的回答看出来,14个问题有10个是关于日本,比如说这个回答他说“本人向往自由,日本是歌颂凄美的国度“”日本是世界上素质最高的国家”“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同学,你去日本肯定不适应”&/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756ae8eb2cf8e13e5af56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58&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756ae8eb2cf8e13e5af564_r.jpg&&&/figure&&p&下面我们来看下这篇文章存在哪些问题。原文如下:&/p&&p&谈起日本,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没落的发达国家”,或者“经济停止发展”的印象,可是,日本真的举步维艰了吗?一起来看一篇文章,看看闷声发大财的日本,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p&&p&----宁南山:“没落的发达国家”是对日本最客观的评论,1995年日本巅峰时期人均GDP世界第三位,到2015年下滑到24位,2016年由于日元升值又恢复到第21位,这意味着日本在20年间先后被大约20个国家超越,2016年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只有0.99%,在发达国家里面也排在后段,也打不到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速,这意味着日本的地位还在进一步下滑。&/p&&p&日本仍然是发达国家,日本同时也在没落,这两个结论并不矛盾。&br&&/p&&p&&b&01 日本在创新领域&/b&&br&&br&先来个总体概况:&br&&br&2015 国际权威研究机构《 汤森路透》 发表了新的一年全球企业创新排名 TOP 100——汤森路透还是国家知识产权中心,中国科学院的合作伙伴,可见其权威性。&br&&br&&b&全球创新企业 TOP 100 :&br&&br&日本 40 家&/b&&br&美国 35 家&br&法国 10 家&br&德国 4 家&br&瑞士 3 家&br&&br&在 2014 年之前一直是美国第一名,2014 年之后被日本超越。&br&从这几年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创新已经发生巨大变化。&br&&br&日本其实早就抛弃已经沦为低端制造业的家电之类产业,转变为&b&全力投入 B to B,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生物,新能源,物联网,机器人,高科技硬件,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等新兴领域。&/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94ee37bfa9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94ee37bfa98_r.jpg&&&/figure&&p&&br&&/p&&p&新技术领域,美日两国瓜分了全球 80%……&/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60cec5bd557b8e5d065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60cec5bd557b8e5d0651_r.jpg&&&/figure&&p&-------宁南山:关于汤森路透的全球百大创新企业排名,我在之前的文章《为什么中国的国际排名总是那么低》里面已经分析过,西方的排名,我们要了解背后的规则,汤森路透的这个排名只考虑专利申请,根据专利项目的数目与研发支出、获批准的成功率、专利涉及的地理范围以及影响力计算得出。没有考虑营业收入,利润等等企业经营的核心指标。&/p&&p&因此这实际上只是一个专利排行榜,被包装成了创新企业排行榜。而这个专利申请排名的算法和规则本身对日本企业最有利,对中国,美国,欧洲企业都不利,比如里面考虑在五大专利申请机构申请专利的地理范围,日本市场本身小而封闭,中美欧企业到日本申请专利的动力小很多,反过来日本企业到中美欧申请专利的动力很高,因此专利申请地理范围广的日企得分更有优势。&/p&&p&另外一个日本专利特许厅本身不管对本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采取申请严格,批准严格的制度,因此专利申请通过率很高,而中国和欧洲都采取申请宽松,批准严格的制度,因此专利通过率很低,所以企业排名也很吃亏。&/p&&p&在这个榜单里面,上榜的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中国一家也没有,你能说中国的创新能力排世界第12位?我们就不看中国,看欧洲企业好了,这个排名里面英国和中国一样,一家百大创新企业也没有,挂了零蛋,不知道英国是怎么混成五大流氓的。&/p&&p&不要说英国,德国这样的世界工业强国上榜的企业只有4家,像宝马这样的千亿美元高端品牌为代表的德国汽车工业,竟然一家都没有入选。&/p&&p&倒是像日本东芝这样的经营亏损严重企业在百大创新企业里面,另外像日本神户制钢这样的企业,2016年神户制钢营收155亿美元,巨亏4.07亿美元,但是因为专利申请多,也是百大创新企业。&/p&&p&中国很多优秀企业,比如代表世界最高基建技术水平的中建,中交等公司,比如撑起中国航天能把人类送进太空把机器人送到月球的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比如高铁技术的中车集团,比如世界唯一同时在推进两种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中核和中广核集团,比如造出了世界上唯二的造出已服役四代战斗机的中航工业公司等等,因为专利申请原因都进不了世界前100.&/p&&p&另外文章根据日本有40家企业入选,美国有35家入选,加起来75家,得出新技术领域美日瓜分全球80%的结论,这个四舍五入要不得啊。&/p&&p&对汤森路透这个排名的详细分析,请查看我之前的文章,了解背后的排名规则很重要。&/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国的国际排名总是那么低?&/a&&/p&&p&2017年1月,已经改名叫科睿唯安的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部发布了2016年的百大创新机构,稍微改变了下规则,加入了营业收入的考虑,日本企业的数量就从40家下降到了34家。&/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op100innovators.stateofinnovation.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larivate Analytics | 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a&&/p&&p&了解背后的规则很重要。&/p&&p&最后,即使只看专利申请一项,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日本没落的大趋势,下图是日本专利特许厅历年收到的专利申请数量,2006年为40.87万件,到了2015年下降到31.87万件。&/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af5a733bcdde13f4cce350cc36f448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af5a733bcdde13f4cce350cc36f4489_r.jpg&&&/figure&&p&另外,这个作者说“日本”日本其实早就抛弃已经沦为低端制造业的家电之类产业”,恰恰相反,我们就看日本经济新闻刊发的2015年世界十大家电企业,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前十名除了美的和海尔以外,全部是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这个榜单里面由于是统计所有的家电产品,因此格力,三星, LG都没有上榜。除了中国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出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家电品牌,不能因为说,家电这个由发达国家把持的产业中国进来了,就立马变成低端产业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f0cbf4b5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54& data-rawheight=&3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4&&&/figure&&p&&br&&/p&&p&&br&&/p&&p&《Economist》发表 2015 国家创新质量(Innovation Quality)报告,&b&日本位列世界第三&/b&。创新质量的意思,就是你的创新到底有没有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创新实力:&/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f3a32873adae3f91ad8e5dd4e6e094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f3a32873adae3f91ad8e5dd4e6e0942_r.jpg&&&/figure&&p&-----宁南山:这个我同样在《为什么中国的国际排名总是那么低》里面分析过,这个排名并不是《Economist》发表的,经济学人只是引用了这个排名,来源是:Global Innovation Index,全球创新指数,也就是GII。全球创新指数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康奈尔大学和英士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的指数,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也是受到中国政府认可的排名。中国政府的官方网站还专门为这个指数做了网页。&/p&&p&全球创新指数是一个包含了82个子项目的排名,这个排名里面日本得分并不高,2015年世界第19位,2016年世界第16位。&/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872fdd56e0a82b0ec144dd04b2de09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872fdd56e0a82b0ec144dd04b2de093_r.jpg&&&/figure&&p&那么日本创新质量世界第三怎么来的呢,这个创新质量只是82个子项目里面3个子项目的综合得分,统一叫做创新质量,哪三个子项目呢?分别是基于前三位大学的QS世界排名平均得分,单位GDP的专利数量,论文被引用次数占总发布论文篇数的比例三项综合得出。&/p&&p&因此这个创新质量,只是82个子项目中的3个而已,日本在其他很多方面得分并不高,比如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日本就排在世界第97位,表现很差,这也表现出一个事实,日本没有新公司,全都是老公司。中国新公司就多了,比如最近10年左右成立的我们熟知的小米科技,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大疆无人机,科大讯飞。再比如我们熟知的阿里,百度,腾讯,网易,其实也只有短短不到20年的历史,但是已经成为主流公司。&/p&&p&另外说一句,中国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世界第25位,在稳步提升,在82个子项目中,有10个中国排名世界第一。&/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57dccd259dce413fb726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57dccd259dce413fb726f_r.jpg&&&/figure&&p&&br&麦肯锡 2013 发布研究报告,罗列了有望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 12 大新兴颠覆技术&/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49361dcfa513a18c6b61bdecfe1214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78&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49361dcfa513a18c6b61bdecfe1214c_r.jpg&&&/figure&&p&未来 12 大新兴技术分别是:&b&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次世代基因组技术、自动化交通、能源存储技术、3D 打印、次世代材料技术、非常规油气勘采、资源再利用。&/b& 对,目前日本就是全力投入上面这十二个方面,而且&b&百分之 90 已经做到了世界前三。&/b& 某些科研已经做到了&b&世界第一,比如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资源再利用,能源存储、机器人等。&/b& 目前的日本是蓄力期,等到发力期,其技术储备有机会让日本在下个 100 年又领先一步。日本是个务实主义国家,面子什么的都是小事,对于日本韬光养晦才是真谛。&/p&&p&------宁南山:这个“日本全力投入上面这十二个方面,而且百分之90已经做到世界前三”是作者自己的评价。麦肯锡报告只讲了未来能够带来巨大商业价值的12项技术,其中前四位我们看一下: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麦肯锡认为这四项技术带来的商业价值空间占了12项技术的74%,而这四项恰恰都是中美在领跑。&/p&&p&以移动互联网为例子,全球市值20强不是美国企业就是中国企业,日本只有一家雅虎;&/p&&p&人工智能不管是顶尖论文数量,还是企业数量,投资金额都是中美领先,中国企业以百度最为领先,另外阿里,腾讯,华为,科大讯飞也在紧跟,在芯片领域甚至出现了寒武纪这样的估值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p&&p&物联网以无线为例,中国在4G和5G领域是标准制定者,在5G标准制定方面开始出现领跑世界的趋势,共享单车,国家电网的智能电表都是物联网的一部分。5G里面三大场景之一的&b&mMTC:&/b&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场景的标准,目前就是中美在角力,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只有选择站队的能力。&/p&&p&云计算全球四强是美国亚马逊,微软Azure,谷歌,阿里巴巴,中国还有腾讯,金山,华为等在追赶,全球云计算产业化,美国遥遥领先,中国在快速追赶,基本是中美两国在竞争。&/p&&p&12项技术里面,除了这四项,其他八项中国也并不差,比如自动驾驶,特斯拉是商业化最快的,国内的百度已经发布了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p&&p&再比如新能源,我在之前的文章写过,太阳能不管是面板,还是光伏逆变器,中国品牌不仅已经世界份额领先,而且已经打入了日本本土,像夏普,三菱等的太阳能业务都在不断萎缩。光伏组件中国品牌已经占了全球70%,处于垄断地位,在日本本土中国品牌也获取了30%以上的市场份额。光伏逆变器,以2016年为例,光伏逆变器营收全球三强为德国SMA,中国华为和中国阳光。另外核电算新能源的话,东芝就是因为西屋核电被拖垮的,导致现在卖掉最赚钱的芯片业务求生存。&/p&&p&再比如下一代油气开采技术,这是日本技术实力的绝对弱项,全球油气开采和装备技术,欧美最强,中国次之,比如海上石油开采平台,英国北海原油开采就是买中国中远集团制造的2.8万吨海上油气开采平台希望六号;&/p&&p&在土豪国家阿联酋,该国采购陆地石油钻机买的最多的就是中国的装备;在科威特,中石化占到了石油开采承包合同45%的份额;美国本土的石油和页岩气开采,也大量购买中国开采设备,其中陆地石油钻机中国制造占了北美市场的30%的份额。&/p&&p&日本在油气开采领域的总体落后,是由于日本本土缺乏油气资源导致的。&/p&&p&其他像储能技术,下一代基因技术,3D打印等等,中国也并不差,以储能技术为例,国内比亚迪是全球商业化速度最快的,全球最大的储能电站,国家电网和比亚迪合作的张北储能电站就建在河北省,像美国储能市场,比亚迪在份额上占据绝对领先地位&/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5a7688afcfabfec5a8823fce50ac3d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5a7688afcfabfec5a8823fce50ac3d2_r.jpg&&&/figure&&p&仅仅从全球市场份额和龙头企业发展态势来看,日本在这12项技术里面,只有资源再利用,新材料,机器人3个领域有较大优势,在商业价值最高的4项: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方面远远落后中美。其他的5项,像新能源领域,下一代油气开采领域2项,其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也远落后欧美和中国,尤其是海上油气开采,欧美处于顶端遥遥领先。&/p&&p&总体而言,日本在新技术领域总体势头并不好,说“目前的日本是蓄力期,等到发力期,其技术储备有机会让日本在下个 100 年又领先一步。日本是个务实主义国家,面子什么的都是小事,对于日本韬光养晦才是真谛。”这就不符合事实了。&/p&&p&&br&&/p&&p&&b&02 日本在技术领域&/b& &/p&&p&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 4 个指标名列世界前茅:&br&&br&一是研发经费占 GDP 的比例列世界第一;&/p&&p&------并不是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三,全球范围内低于韩国和以色列,可以在OECD官网查询。&/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data.oecd.org/rd/gross-domestic-spending-on-r-d.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 Gross domestic spending on R&D - OECD Data&/a&&/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7b103a7f44fcd88497b73dec595ac4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7b103a7f44fcd88497b73dec595ac46_r.jpg&&&/figure&&p&&br&&br&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p&&p&------这个比例没有意义,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政府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倒数第一。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是要根据每个国家的情况有个合理比例的。&br&&br&三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 80% 以上;&/p&&p&-----这个是纯粹的没有根据的谎言,什么是核心科技专利根本没有统一定义,目前全球都认可的是PCT国际专利,各大专利申请局都认可,2016年日本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球19.4%左右。怎么可能日本一家占全球80%,还加个以上。&/p&&p&四是日本的专利授权率竟然高达 80%,可见其专利申请的质量。&/p&&p&------2014年日本专利特许厅专利授权率为69.68%,但是这个和专利质量并没有关系,只和申请阶段审核是否严格有关,例如欧洲专利局授权率就只有23.57%,美国为51.95%。事实上,外国企业在日本申请专利授权率比日本企业授权率更高,例如中国企业在日本申请专利授权率同样高达60.4%,中国企业在本土申请专利授权率反而只有25.13%&/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102bbb61fe951aa13b3c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102bbb61fe951aa13b3c6_r.jpg&&&/figure&&p&&br&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科技能独步天下。&br&经济不只是单纯地建造工厂,然后高效运作。 &b&日企不只在于表面丰田、松下、索尼、佳能、日立……而是更多在国际市场上众多领域的“隐形王者”。&/b& &/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be1aebc0bdbf01b755a6e765d8a7f5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be1aebc0bdbf01b755a6e765d8a7f5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aaf2a000cf1c8cfcc7ba5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aaf2a000cf1c8cfcc7ba57_r.jpg&&&/figure&&p&----宁南山:有很多隐形王者这个不假,日本作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一定可以在很多小领域找出世界冠军,中国大陆也是同样,在很多细分领域可以找出很多隐形世界冠军。另外专利申请确实是日本企业的强项,这和日本企业重视专利申请的传统有关。但是日本企业存在盲目创新的问题,把资源浪费在开发毫无商业价值的技术,以美的2016年收购东芝的白电业务为例,获得80.1%的股权,40年东芝品牌授权,以及5000项专利,价格只有4.73亿美元,专利的价值可以说是相当低,而东芝就是凭借着专利申请成为了汤森路透评选的世界百大创新企业。&/p&&p&&br&&/p&&p&未来大数据时代的关键——云计算,2014 年 10 月起由日本富士通、NEC、NTT、KDDI 等&b&联合设计开发的云计算安全规则将成为云网络服务的全球安全标准。&/b&&br&全球最大的信息产业组织 Business Software Alliance(BSA-美国商业软件联盟)&b&连续第 2 年将日本评为云计算技术与云应用环境的世界第一国。&/b&&br&下图是 BSA 通过对各国云计算技术综合评分后的考核报告。&br&云计算技术越发达越接近绿色(good), 反之则越接近红色(problematic), 而最终能获得深绿色资格的只有日本一家。&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caf091dd0fed0df29f73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caf091dd0fed0df29f731_r.jpg&&&/figure&&p&&br&我们经常听说中国互联网技术很强大,甚至把云计算能力也归类到了互联网技术里,那么,走在国内云计算领域最前排的阿里云是怎么说的呢?看阿里云官方介绍——&/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3c7cb1ebd302e3cbc9a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3c7cb1ebd302e3cbc9ad_r.jpg&&&/figure&&p&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和法国分列第一至第五——&b&在云计算领域,日本稳坐世界第一。&/b&&/p&&p&&b&----&/b&这个BSA美国软件商业联盟的排名根本不是什么云计算实力排名,而是一个关于数据隐私,网络技术安全性立法,网络犯罪打击,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自由贸易的排名,这样的规则下中国排名当然不会高,这样排名里面,2016年中国的云计算比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俄罗斯都要低,说白了就是个指责中国商业环境的工具而已。&/p&&p&云计算领域亚马逊遥遥领先,占了全球50%的份额,接下来全球第2-4名是微软,谷歌,阿里巴巴,怎么可能日本世界第一呢?&/p&&p&事实上,这个BSA是当年微软牵头成立的,每年都发一个报告说中国盗版软件问题。详细的得分分析在我《为什么中国的国际排名那么低》里面有详细的分析。&/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国的国际排名总是那么低?&/a&&/p&&p&&br&&/p&&p&关于新技术,再举两个例子。&br&1、日本安川电机推出的一款生物医疗机器人。估计不出 30 年,这就是日本各行各业的样子&/p&&p&2、发那科的自动化生产线,这个已经是 8 年前的东西,现在更先进了。&br&最近看网友惊叹特斯拉高度自动化电动车生产线——&b&但很少有人知道,特斯拉只不过是买的丰田的二手生产线:&br&&/b&-------在以发那科为代表的机器人技术领域,和以丰田为代表的汽车领域,日本还是可以骄傲,这两家公司都拥有很高的利润制造能力。&/p&&p&特斯拉的生产线是用了两年多时间自建的,丰田本身并没有大规模生产纯电动汽车的经验,事实上,丰田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唯一的一款的纯电动汽车RAV4电动版反而是和特斯拉一起研发的,丰田借助了特斯拉的纯电动汽车设计经验,同时其电机,电池,软件系统都是由特斯拉提供。当然这辆车只卖了大约2500辆,销量并不好。2017年丰田宣布抛售了特斯拉的股票,事实上说明了双方合作已经终结,是因为丰田已经决定要完全自主开发纯电动汽车。&/p&&p&美国加州Fremont的特斯拉工厂,该厂在年期间隶属于通用汽车公司;从 1984 年到2009年,该工厂归属于丰田创立的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 (NUMMI)。特斯拉 于 2010 年收购该工厂并进行升级改造。2012年6月,特斯拉第一台Model S在该工厂下线。&b&&br&&/b&&/p&&p&&b&03 日本在次世代计算机领域&/b&&br&&br&在未来计算机领域,量子计算机是当今世界一大研究课题。&br&速度最高是现有计算机的 1 亿倍(10 的 8 次方),&b&而量子计算机的多项基础技术源于日本&/b&, D-Wave 量子计算机是由当时在日本 NEC 研究所任职的蔡兆申和中村泰信,于 1999 年在全世界率先实现的。&br&&b&而它的基础是源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西森秀稔和门胁正史教授提倡的“量子退火”理论。&/b&&br&今后,能和日本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的只有一个国家,美国。&/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5b7d0b700e59af412f4d70c20479a4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5b7d0b700e59af412f4d70c20479a4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4b0dedb88a9f5bffe1c1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4b0dedb88a9f5bffe1c10_r.jpg&&&/figure&&p&如果以上部分已经让各位惊到了,我推荐把这篇文章看完,这样可以粗略了解下日本。&br&美,日,欧盟,这个顺序不是随便叫的。&/p&&p&-----宁南山:D-Wave并不是日本的,是加拿大的公司,D-Wave量子计算机由该公司自行研发,拥有超过140项美国专利,目前谷歌等购买其量子计算机进行相关研究,D-Wave量子计算机其中某些原理和日本当年的研究类似,但是并不是来自日本,一项技术的实现,用到了某些概念和理论很正常,D-Wave从来没有和NEC或者东京工业大学合作研发量子计算机。&/p&&p&量子计算机领域,进展最快的是中国和美国,并不是全球唯一能和美国竞争的只有日本。&/p&&p&光量子路线,2017年5月,中科大潘建伟宣布中国目前可以实现10个光量子纠缠,是世界上首台可以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原型机;&/p&&p&&br&&b&04 你看不见的日本创新能力&br&&/b&&br&看到有人说日本创新缺失,你看不到,只是因为别人玩得更隐晦了。&br&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比如三星,intel,苹果,高通等等,&b&如果没有日本的高精度设备,配件,解决方案,这些公司至少倒退 10 年。&/b&&br&&br&不信?举个例子:&br&&b&这几年不管是 VLSI Research,英特尔最佳供应商里的 SCQI 和 PQS 都是日系刷榜&/b&(8 家 SCQI 6 家日系,18 家 PQS 11 家日系,连 iphone 里 1000 多项核心部件就有一半以上来自日本)。&/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2ecff0847c22eacd0af6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2ecff0847c22eacd0af6a_r.jpg&&&/figure&&p&还不信?接着看。日本有 11 家企业获得英特尔 PQS 奖。&br&全球任何企业要获得英特尔 PQS 奖,都&b&需要在成本及质量方面获得 80% 以上的分数,并在改进计划方面也获得 80% 以上的分数才能获奖。&/b&&br&日本再次刷榜——&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b0adc2c2a70b504a0656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b0adc2c2a70b504a0656b_r.jpg&&&/figure&&p&-----宁南山:这个是本文最靠谱的部分了,日本主要是半导体生产设备和材料优势很大,设备领域日本仅次于美国,半导体材料领域日本占有很大优势,份额目前是世界第一。设备和材料是半导体制造的最上游部分,日本目前在下游芯片制造和设计领域的衰退,还需要时间才能传导到上游。日本设备和材料主要客户都在国外,本土的芯片制造工厂已经基本退出了世界竞争。&/p&&p&总体来说,日本在半导体领域,仍然是衰落的,我们从半导体10强可以看出来,根据IC Insight的数据,1985年全球半导体十强日本有5家,其中NEC排名第一,日立世界第四,东芝世界第五,富士通世界第六,松下世界第十。&/p&&p&到1995年剩下了四家,富士通退出了十强;&/p&&p&2000年剩下了三家,松下退出了十强;&/p&&p&2012年变成了两家,东芝和瑞萨,NEC和日立退出了十强,新进入了一家瑞萨。&/p&&p&到2016年瑞萨也退出了世界十强,世界前十还剩一家东芝,现在东芝的半导体业务也出售了,理论上世界前十已经没有日本企业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4e293fe17fa280cbb43b88e1d9ef91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2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4e293fe17fa280cbb43b88e1d9ef919_r.jpg&&&/figure&&p&半导体这个产业,上游的设备和材料合计占整个产业的25%左右,一年的市场空间大约800亿美元--1000亿美元,日本在这个1000亿美元的设备和材料市场还具有很大优势,日本在这个领域的所有企业加起来能够占据三四百亿美元的市场。&/p&&p&但是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领域都已经大大衰落。应该说日本除了上游的设备和材料还具有巨大优势以外,索尼的图像处理芯片强势逆袭是日本半导体产业近年来唯一的亮点了。&/p&&p&&br&&/p&&p&这个星球上日本的技术已经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那么,这些技术,对日本有什么帮助呢?能赚钱?当然能赚钱——&/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30b331e24e6beefb8ef1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30b331e24e6beefb8ef1a_r.jpg&&&/figure&&p&科技评选的权重指标:专利净收入=专利盈余(专利收入-专利支出)&br&&b&日本专利盈余世界第二,且年年在上涨&/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4cc47c607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26& data-rawheight=&4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6&&&/figure&&p&------宁南山:专利盈余这个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从日本官方报告看中国科技实力--全球进入中美科技时代》已经分析过,日本的专利盈余目前世界第二,并不是因为其技术出口额世界第二,而是因为其企业比较保守,引进技术方面非常封闭,进口技术的金额少。&/p&&p&根据日本人自己的统计,其技术贸易出口额2014年为37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位于美国,德国,英国之后。美国世界第一,出口1362.7亿美元,德国第二,技术出口714.4亿美元,英国世界第三,技术出口456.6亿美元&/p&&p&而日本进口技术贸易额仅为208.7亿美元,也就是日本引进的技术相对较少,而德国引进技术花了543.7亿美元,美国引进技术更是花了894.2亿美元,连GDP规模只有日本60%左右的英国,引进技术也花了194亿美元。日本在引进技术方面,相对比较封闭。&/p&&p&在日本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应该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振日本产业竞争力,而不是追求一年只有区区160亿美元的贸易盈余。事实上,2002年及其以前的经济繁荣年代,日本技术贸易都是逆差,引进的技术多,出口的技术少,而2003年以后,在日本经济衰落的大背景下,却大幅增加为顺差,这对日本并不是好事。&/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从日本官方报告看中国科技实力--全球进入中美科技时代&/a&&/p&&p&&br&&/p&&p&这样的一个资源匮乏的,土地面积稀少,原材料几乎都要进口的国家为什么能维持 GDP 世界前三半个多世纪?想想也知道为什么!&br&为什么我国要限制稀土出口日本? 因为稀土是许多高科技材料不可缺少的元素——但能玩转稀土这个点石成金的东西的国家,这个星球上只有 2 个,美国和日本。&/p&&p&------宁南山:并不是只有美日,全世界57%的稀土是中国工业公司使用的,我们需要提高的是使用效率。另外我回答下“日本为什么能维持GDP世界前三半个多世纪”,日本民族本身有其优点,但是缺点也很突出,这个后面再讲。&/p&&p&2016年日本的人均只排在世界第21位,在世界大国中低于美国,德国和英国,&br&在人均已经落入发达国家后段的情况下,日本总量还能排在世界前三位,仅次于中美,非常简单,日本是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中人口总量排在第二位的国家。日本的人口比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四的德国多出53%,而德国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不算俄罗斯)&/p&&p&中国的网络上,一直有德国和日本工业总体谁更强的争论,其实不用比,总体实力和规模肯定日本更强,日本是德国1.5倍的人口数量摆在那里。人口对国家的总体实力,真的很重要。&/p&&p&&br&&/p&&p&&br&日本这些技术哪来的?强大的科研能力。如何看出日本拥有强大科研能力?看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就知道了。2000 年之后一直到 2016 年,也就是今年,&b&日本每年至少拿一个诺贝尔奖,仅次于美国,位于全球第二。&br&&/b&&/p&&b&&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dc2dfb522de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dc2dfb522de6_r.jpg&&&/figure&&/b&&p&&b&-------宁南山:&/b&其实很有意思,日本在2000年以后迎来了诺贝尔奖的高峰期,&/p&&p&三大诺贝尔自然科学奖,&/p&&p&日本国籍诺贝尔物理学奖有9人,2000年以前只有3人得奖,2000年及以后6人得奖&/p&&p&日本国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总共7人,2000年以前1人,2000年以后6人;&/p&&p&日本国籍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4人,2000年以前1人,2000年以后3人。&/p&&p&这跟诺奖颁奖总体来说有二三十年滞后性有关,因为其研究成果的地位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只有少数例外,例如2017年得奖的引力波是2016年发现的,但是引力波这个概念已经存在有很多年了),日本在经济巅峰时期没有几个诺贝尔奖,反而在经济衰落的过去十几年日本不断有人得奖,恰恰是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走向经济巅峰时期对科研投入大的原因。最近十几年,日本基础科学投入和产出总体下滑严重,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已经被中国赶超,目前只有中国的50%左右,以高质量科技论文为例,其高质量输出已经落后美英中德。&/p&&p&日本研发目前的态势,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从日本官方报告看中国科技实力--全球进入中美科技时代》&/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从日本官方报告看中国科技实力--全球进入中美科技时代&/a&&/p&&p&&br&&/p&&p&&b&05 日本的经济&/b&&br&谈到日本经济,先看看下面这则新闻——&/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ac629d695c632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ac629d695c632d_r.jpg&&&/figure&&p&日本蝉联世界最大海外净资产国,这是什么意思呢?&b&也就是说,日本在海外还有一个超级日本。&/b&日本资源匮乏,所以日本必须在海外寻求资源,到目前为止,&b&日本海外的资源面积已经达到本土的 10 倍&/b&——矿山,石油这些基础原料就是资源面积!&/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fb2c4b17a3a7e33f34e7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6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fb2c4b17a3a7e33f34e75_r.jpg&&&/figure&&p&&br&日本 GDP 停滞的原因,资本,技术,工厂不断向外转移,现在中国,英国,美国等等国家的 GDP 包括了日本的公司创造的 GDP,但却不算在日本的 GDP 统计之中。&br&日本已经在全球布好了局,当今世界的产业链中高端,几乎由美,日霸占。日本 6 大财团,每一个堪比一个小型国家。&br&日本才是属于我国说的:装弱小,闷声发大财。&br&日本为了实现战后经济扩张的目的,一直坚持长期为企业减税的政策,鼓励国内资本输出。到&b&2015 年日本的海外资产已经接近 10 万亿美元,是国内 GDP 的两倍,是中国 GDP 的 80%。&/b&&/p&&p&------宁南山:不能拿资产总额和GDP去比较,任何国家资产总额都比GDP高得多,例如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为223.2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30万亿美元,是中国GDP的3倍,是日本GDP的6倍。&/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inance.china.com.cn/roll/0136.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达223.27万亿元_财经_中国网&/a&&/p&&p&一个国家的海外资产,在这个国家资产总额中只占极小的比例,一般1%以下,一个国家在本土的资产才是大头。日本海外资产收益率非常低,给日本带来的收益,2015年为20.7万亿日元,仅为日本GDP的4%,所以不存在海外还有一个日本的情况。&/p&&p&本土的资产和本土产生的经济产值才是国民收入的绝对主力,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国家海外的资产,往往损失就损失了,一般是抗议几句,经济制裁进行反击或者谈判解决,但是一旦本土遭受进攻,那就是不惜死亡千万人也要抵抗。&/p&&p&只有在追求本土资产快速增长的同时,在海外资产同步增长才有意义,也就是本土做更高端的产业,相对低端的产业可以考虑外流输出,如果本土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资本,技术,工厂,就业机会反而快速外流,这样的海外资产增长反而是有害的零和游戏。&/p&&p&道理很简单,因为99%的日本国民生活和就业在本土,必须要优先保证本土的机会。日本现在海外净资产的增长就是后者,很多日本资本和技术,是因为在日本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在本土无法获得收益才向外流动。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p&&p&2017年中国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的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公司10亿美元到美国设厂,也是形成了中国的海外资产,这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台积电30亿美元在南京设厂,台湾增加了海外资产,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只有在确保本土投资,技术和就业机会的前提下,这样的对外投资才是有意义的。&/p&&p&另外还有个数据很有意思,美国海外净资产是负的两万亿美元,没错居然是负数,美国通过各种手段例如发行国债等等,吸引全世界的资金到美国推进美国产业发展,走的是不一样的路线。但是不管哪种路线,优先保证本土的经济发展才是第一位的。&/p&&p&&br&&/p&&p&&br&下面的视频解释了为什么日本要开拓海外?为什么要隐藏实力?以及美日当年的贸易摩擦是什么原因。看完你就知道,日本这个国家有多恐怖了。&br&&b&▼ 视频:《CCTV 深度国际:日本,危险的潜实力》&br&&/b&以下为部分视频截图,不想看视频的朋友,可以直接看截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35d756a8d37cbdb2f7122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35d756a8d37cbdb2f7122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93bffa0361d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93bffa0361d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fd75db5cc24add6a0949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19& data-rawheight=&1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fd75db5cc24add6a0949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eb207bf485c515adecc8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93& data-rawheight=&1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eb207bf485c515adecc8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35b6bcd8b36f1fb4dd8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35b6bcd8b36f1fb4dd8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fcb4e0df8f6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fcb4e0df8f6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d7cfc9f23b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01& data-rawheight=&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d7cfc9f23b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a57a355c20afa430c0f17b299aeabf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a57a355c20afa430c0f17b299aeabf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7d877ebb5a623ee31beba974277fca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6& data-rawheight=&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7d877ebb5a623ee31beba974277fca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ead49e1d61b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ead49e1d61b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ae2c4dcf25b5afda2f6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ae2c4dcf25b5afda2f6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0cab8ab0e11c73b2118d33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2& data-rawheight=&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0cab8ab0e11c73b2118d33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1d0cb0bcb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1d0cb0bcbc_r.jpg&&&/figure&&p&&b&结语&/b&&br&&br&正如视频里的日本问题专家所称的那样——&b&日本恐怕不是我们,仅仅从表面上能看到的日本,我们一般人不太容易从表象的背后观察这个国家,&/b&而只能从一些经济的数据上去简单的评判日本。&br&&br&并不能仅仅靠 GDP(国内生产总值)就能判断日本经济的好坏,以及日本国力的强弱,我们要知道,除了 GDP 之外,还有一个 GNP(国民生产总值),&b&如果用 GNP 来计算日本的经济的话,它的规模要比现在庞大太多。&/b&&br&无论我们要把日本作为竞争对手,还是不共戴天的仇敌,都需要明确的清楚,日本究竟靠什么立国?日本究竟强在哪里?如果我们依然沉浸在“日本没落”、“日本衰退”的幻觉中,那么只会令我们和真实的日本的差距更加巨大。&/p&&p&------不从经济数据去观察,那么用什么去观察呢?科技投入,专利增长,高质量论文,进出口,企业市场份额,企业利润多个维度,完全可以清楚的看出趋势。&/p&&p&事实上,这篇说日本有多强大的文章,全篇不就是引用的各种经济数据吗?前面用各种数据说日本强大到令人窒息,日本没有衰落,然而考虑这和人们的直观感受不符,于是又心虚的说不能用简单的经济数据去观察,说不能用经济数据去观察,又说日本GNP比GDP大很多,GNP难道不是经济数据?这是自相矛盾。&/p&&p&GNP目前改名叫GNI,实际上,各个主要经济大国GNI和GDP都不会差太多,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库,2016年日本GNI为5.106万亿美元,从下面的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日本2016年的GNI还没有1995年高。&/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5d379cd6e417b1fb592bf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81&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5d379cd6e417b1fb592bf6_r.jpg&&&/figure&&p&实际上,日本在海外虽然有不少工厂,例如在中国有很多工厂,但是随着中国产业的不断升级,一些日本企业丧失了竞争力,很多实际上已经出售或者撤资,典型的例如日本的家电产业,以前日本各大家电品牌大量在中国建立工厂进行生产制造,随着中国国产的崛起,日系家电在中国的制造已经逐渐式微。另外一个典型就是日本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等。&/p&&p&下图是世界银行的2016年日本GDP为4.939万亿美元,比其GNI的5.106万亿美元并没有差太多,2000亿美元不到的差距。&/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3f03fae07a019aad1c0bd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76& data-rawheight=&5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3f03fae07a019aad1c0bd3_r.jpg&&&/figure&&p&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渲染日本现在多么弱小,日本在汽车,机器人,材料,先进生产设备等领域仍然有很大技术和市场优势。但是这并不影响日本比起20年前已经大大衰落,并且还在继续衰落的的结论。&/p&&p&日本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发达国家”是目前基于事实得出的科学判断。20年前,一个日本男性平均一年26万人民币的收入,对普通中国人来说可望不可及,2017年,华为在日本对应届毕业生开出40.1万日元的月薪,大约2.4万人民币,在日本引起热烈讨论,推特上面一个日本网友对日本企业开出月薪多年不涨的吐槽转发评论高达一万以上。&/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5bb5f721cfc32c20bb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5bb5f721cfc32c20bb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dd0f275747ddc0db43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dd0f275747ddc0db43c_r.jpg&&&/figure&&p&2017年在日本,即使是索尼这样的大公司,给2018年毕业的本科应届生开出的工资也只有21.8万日元,大约16万人民币不到的年薪,只有华为的一半。&/p&&p&我们不看应届生的工资,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由于很多女性婚后不工作的缘故,2016年日本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为420万日元,根据今天(日)的汇率,大约24.8万人民币。&/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stat.go.jp/SG1/estat/List.do%3Flid%3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e-stat.go.jp/SG1/estat/&/span&&span class=&invisible&&List.do?li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这个家庭收入,至少对中国一二线城市很多人来说,这个收入并不再遥不可及。即使是中国的底层,两夫妻30岁都是月入2500元,家庭年收入6万元人民币,相对于日本25万人民币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也不像二十年前和日本家庭100倍的收入差距那么夸张了。&/p&&p&当然,更重要的是趋势,日本家庭的收入和台湾人一样,多年不涨了,经济处于停滞状态,20年前是25万人民币,10年前是25万人民币,现在是25万人民币,10年后也许还是25万人民币,这才是日本最大的问题。&/p&
最近一段时间,收到不少网友私信,微信公众号上流传着一篇叫做《日本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让人窒息!》的文章,问我是不是真的,如何评论?这篇文章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了,之前就有很多公众号流传过,隔一段时间又会大范围传播一次。这篇文章是从知乎上一个用…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f4ca6d683a_b.jpg& data-rawwidth=&1010& data-rawheight=&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f4ca6d683a_r.jpg&&&/figure&&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e613baa2_b.jpg&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e613baa2_r.jpg&&&/figure&&p&&br&&/p&&p&&b&问(网友)&/b&:陶陶,我是你的忠实听众。你前几天讲的《&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wNzQ0MTg2N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c037c6cc2%26chksm%3D49f481b4a5ec1c7dc4%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胜利的边界&/a&》节目中,对胜利边界这一问题,依然有些不理解。为何说彻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芯片型号查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