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6675温度不更新干扰问题,线路短没问题,接线一长就干扰为零了

当前位置: >>
“ZPW2000A轨道电路工作频率干扰” 的技术分析及对策
铁道部电务技术交流材料“ZPW2000A轨道电路工作频率干扰” 的技术 分析及对策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研发中心 2008年11月 轨道电路工作频率干扰 一、邻线干扰 二、邻段干扰 三、电缆串音干扰 四、不正常干扰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五、故障处理举例 概述? 六次大提速动车组开行后,铁道部综合检测车在 六大干线区间、站内大面积的测试中,都发现了 大量有规律和无规律的工作频率干扰信号。据此, 在铁道部和各路局的努力下,检查出设计、施工、 维修等多方面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效果显著。 ? 运输局基础部异常重视。责成我院与有关单位, 及早查清正常与非正常干扰的原因、干扰量值、 干扰的危险性,做出理论分析,提出干扰量值标 准和解决办法,总结出相关案例,配合全路维修 工作。 概述 线路干扰分为两大类:邻线干扰:相邻线路间,通过 电感耦合、电容耦合及道碴 电阻漏泄传导形成的干扰;相邻线路间邻段干扰:同线路两相邻区 段间,信号越过电气绝缘节 后形成的干扰。同线路相邻区段间主串线路 主串区段调谐区被串区段被串线路邻线干扰邻段干扰 一、邻线干扰 1、邻线干扰形成原因通过(1)相邻线路回路间的电感耦合 (2)轨条间的电容耦合 (3)轨条间道碴电阻形成的电流 传导 其中,以电感耦合为主。 1、邻线干扰形成原因(1)电感耦合由钢轨线路回路间的电磁互感耦合导致,分析中等效为被 扰线路串联接入的电压源。原理如下图所示:M11M12I1主串线路I2 M22U1=I1*M11+I2*M21M21U2=I1*M12+I2*M22 U1=I1*M11+I2*M21被串线路U2=I1*M12+I2*M22电感耦合等效串联在钢轨上的电压源M为钢轨间的互感系数,I1、I2为主串线路电流,U1、U2为被串线路的感应电压。 1、邻线干扰形成原因(2)电容耦合及 道碴电阻传导由两线钢轨电 容构成的耦合及 道碴电阻漏泄构 成的传导电流, 分析中等效为并 联在被扰线路上 的电压源。原理 如图所示:R内 Rd11 Rd12 C11 C12 C21 C22 U3 R负主串线路主串线路大 地U4被串线路Rd21 Rd22被串线路电容耦合漏泄电阻传导Rd11 C12Rd22Rd12 C22Rd22Rd11 C12 U4 Rd11 C11 Rd21 Rd12 C21 Rd12 R负 C22 Rd21Rd22Rd11 C11Rd21U4R内 R负Rd22Rd12 C21Rd21R内U3等效在钢轨之间的电压源C为轨条间的电容,R为道床漏泄电阻。U3为主串线路钢轨间电压,U4为被串线路的干扰电压。 1、邻线干扰形成原因钢轨等效电路在原简单L型节电路基础上加入了通过电 感耦合引入的串入钢轨的感应电压U1+U2,在线路上并联接 入电压U4,等效电路详见下图:U1+U2 L RRd12 Rd11LRC22C12Rd22R负 R内Rd22GCRd12 C21 Rd21Rd11 C11 Rd21 U4平衡无干扰钢轨等效电路带有干扰信号的钢轨等效电路 2、邻线干扰分类及现状(1) 复线区间邻线干扰 上下行之间长距离平行传输,干扰电压长距离累积, 在列车压入后,形成短路干扰电流信号。 通过列车走行及计算确认,干扰信号断续超过机车信 号动作门限值(最大值约400mA)。 鉴于自动闭塞安全设计中,将上下行载频分开设置, 机车接收靠上下行载频开关锁定,不产生故障升级,允许 正常范围内的干扰量,不存在安全问题。 2、邻线干扰分类及现状(2)区间三、四线邻线干扰 下图1、2(或3、4)线间的相互耦合为同方向载频,须通过控制 区段长度或衰减干扰信号量值的方法进行防护,目前国内四线尚少, 但在广深等线已经设计并运用,已有相应的技术方案进行解决。1线 区 间 四 线 1700Hz(2300Hz)2线2300Hz(1700Hz)3线2000Hz(2600Hz)4线2600Hz(2000Hz) 2、邻线干扰分类及现状(3)车站股道邻线干扰 与区间邻线干扰类同,通过列车走行、人工试验及计算, 干扰信号断续超过门限值(最大值大于500mA),在没有频 率锁定功能的车站,对于邻线同频信号没有防护能力,一旦 本区段发送通道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本区段无码,很容易出 现险情。既有线路曾发生过司机根据邻线干扰信号,错误开 行列车至区间的事件。 2、邻线干扰分类及现状? 80年代中期,在站内发送加装故障检测报警前提下,采取 信号以强压弱的侧线电码化原则,起到了实用经济的效果。 今天看来,安全性差,应视条件,尽早进行解决。技术上 未解决前,必须加强日常维护,增强责任感。 3、解决方向及效果解决邻线同频干扰可选取的技术方案 (1)长轨道电路分割为短段 (2)满足最低道碴电阻入口电流条件下控制电码化电流 (3)机车信号目标频率锁定 (4)逐段短路消除 3、解决方向及效果车站内频率1700Hz与2000Hz为一组,2300Hz与2600Hz为 一组,如下图所示:车站2600Hz/2300Hz 2000Hz/1700Hz 2600Hz/2300Hz 2000Hz/1700Hz 1700Hz 2000Hz 2300Hz 2600Hz区间下行方向上行方向 股道 1700Hz/2000Hz1700Hz/2000Hz股道2300Hz/2600Hz股道 2300Hz/2600Hz股道1700Hz/2000Hz股道 1700Hz/2000Hz股道在地面采用干扰抑制补偿器,用调谐短路法,将邻线两 种干扰信号量抑制在动作门限以下。防止干扰信号的积累, 对本区段的两种载频信号仍呈现规定的电容特性。 3、解决方向及效果日,在北京局西枣林车站3G、5G进行了邻 线干扰量的现状和改善效果的测试(3G为主串线路,5G为被 串线路),测试数据如下图所示:3、解决方向及实施效果被串区段主串区段5G G 50m 1050m 33μF*10 33μF*10 5.0m站台 IG 1700 IIG 00/2600 3、解决方向及效果测试数据分析5G实测数据结果电 0.14 压(主串轨道电路出口电流为2.68A时 被串干扰信号解决前后对比示意图V)0.12超过动作门限无FLX不短 机车信号动作门限 无FLX短1 无FLX短2 无FLX短3 有FLX不短 有FLX短1 有FLX短2 有FLX短30.1 既有方案0.080.060.04改善效果0.02 改善方案0 0 1 距送端位置(C) 2 3 4 5 6 7 8 9 10 11 3、解决方向及效果测试数据分析根据电码化既有标准,出口电流为6A时,5G邻线干扰量折算结果电 压 (V)0.30.250.2无FLX不短 无FLX短1 无FLX短2 无FLX短3 有FLX不短 有FLX短1 有FLX短2 有FLX短3主串轨道电路出口电流为6A时 被串干扰信号解决前后对比示意图超过动作门限0.15 0.1既有方案机车信号动作门限改善效果0.05改善方案0 0 距送端位置(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注:主串线路电流增大时会导致干扰信号等比增大,上图为基于本次测试结果折算在出口电流为6A条件下的干扰信号量] 3、解决方向及效果根据测试数据得到如下结论: ? 在电码化既有标准下,站内邻线干扰存在是不可回避的事 实。干扰时可造成机车信号动作,影响行车安全。 ? 在补偿电容并置“干扰信号抑制补偿器”后,邻线干扰降 低到原来的1/5左右,不会造成机车信号误动。 …… 当前,该“逐段短路法”解决邻线干扰的方案正在进一步完 善中。 二、邻段干扰 1、邻段干扰性质区间相邻区段采用电气绝缘,利用调谐单元零阻抗进行 电气隔离。零阻抗可视为一个内阻低的低压恒压源。见下图:运行方向 被串钢轨回路 2000HzBA 2000 串音电流 2600Hz BA 2000主串钢轨回路 2600HzSVA BA 2600 BA 26002000Hz 接收2000Hz 发送2600Hz 接收2600Hz 发送 1、邻段干扰性质? 根据列车接近,钢轨电感、补偿电容及短路轮对诸参数, 必然构成有规律的、每隔3~5个电容出现一次的、逐次减 弱的邻段干扰峰值信号。经计算,在道碴电阻1000Ω ?km 条件下,该峰值信号最大值可达到240~480mA左右,已超 过了机车信号的工作门限(200~300mA) 。 1、邻段干扰性质? 由于我国自动闭塞是按闭塞分区间隔数量运行, 本区段故障,信号丧失,机车接收前方邻段干扰 信号为降级信号,无安全问题。? 在一般线路上,目前尚无设置线路第二道“零阻 抗”门槛的考虑。在客运专线上,我院完成了该 “门槛”的设计及现场试验,从节省总投资上考 虑,工程未使用。 2、邻段干扰的计算与分析(1)邻段干扰机车信号短路电流变化规律及量值 列车接近发送端,前端的纵向干扰短路电流距送端以每3-5 个电容为一个波峰形式出现,波峰范围约30m。其中,距发送 端第一个波峰最高,二、三、四等波峰依次减弱。见下图0.35 0.30.2500-30 0-10.20.150.10.0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 2、邻段干扰的计算与分析最大峰值短路电流出现在距发送端约4.1个电容处。该处在 1000Ω?km道碴电阻条件下,为360mA;在1Ω?km道碴电 阻条件下,为70mA。0.350.30.2500-30 0-10.20.150.10.0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邻段干扰的计算与分析小结:该最大短路电流的计算值,各载频均&240mA, 最大在480mA左右,均可构成机车信号的动作。0.350.30.2500-30 0-10.20.150.10.0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邻段干扰的计算与分析(2)零阻抗按规定变化,对机车信号短路邻段干扰电流最 大值的影响 根据计算,外串最大短路电流1700Hz升高10mA, 2000Hz升高20mA,2300Hz、2600Hz均下降40mA,见 下图:0.35小结:零阻抗在指标范围内的增加,对邻段干扰的量值的影响不大。0.3 0.2500-30 0-1000-max 1700-30-max 1700-10-max0.20.150.10.0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邻段干扰的计算与分析(3)不同长度轨道电路的邻段干扰值 通过对两相邻区段各种不同长度轨道电路干扰值的计 算,结果如下:①主串区段1350m ,被串区段1350m,在调整表规定条件下,1700Hz外 串最大电流,道碴电阻在1000Ω?km时可达480mA。见下图:0.50.4 00-30 0-10.30.20.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邻段干扰的计算与分析②主串区段缩短,发送电平级降低,外串电流按电平比例 下降。 ③主串区段350m ,被串区段1350m。 外串峰值点仍为原 范围。0.5 0.45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00-30 0-1 2、邻段干扰的计算与分析④主串区段350m ,被串区段750m。0.5 0.45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7.5 8 00-30 0-1由③④可见,被串区段缩短,被串区段电流变化不大。 2、邻段干扰的计算与分析(4)道碴电阻下降时。机车信号短路邻段干扰电流随之 大幅下降,道碴电阻在1Ω?km条件下,最高峰值电流从 480mA下降至175mA左右(下降了305mA)。如下图:0.50.400-30 0-10.30.20.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邻段干扰的计算与分析(5)相邻两区段无车,被串区段串音电压、电流较低。 见下图:0.12 0.11 0.1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I_track V_track条件为:主串2600Hz、1350m/被串2000Hz、1350m。 由图可见,钢轨被串电压、电流都很低,送端最高电压110mv、电流80mA。 2、邻段干扰的计算与分析0.6(6)被串区段 列车分路,机 车信号短路电 流相位的分析。 见右图: 零阻抗为一恒 压源。随着列 车运行,每次 被串区段送端 向受端的视入 阻抗为0°时, 均出现电流峰 值。0.5 0.4 0.3 0.2 0.1 0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7.5 8 8.5 9 9.5 10 10.5 11 11.5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 1894.1 58.7 21.948 3.4 -32.294 -50.4 -86..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7.5 8 8.5 9 9.5 10 10.5 11 11.5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 18 3、邻段干扰电流的计算分析小结? (1)调谐区“零阻抗”属于前一相邻区段信号的低内阻恒压源。根 据列车走行接近“零阻抗”,由轮对短路线、前方钢轨电感及补偿电 容,多次构成对相邻干扰信号的低阻抗峰值电流回路。 ? (2)经计算,该峰值电流出现有固定规律。理论计算与实测一致。 ? ①峰值的间隔约3-5个电容间距 ? ②距本区段发送端第一个峰点短路电流取值约240-480mA左右,以下 各峰值逐次递减。 ? ③显见,最大峰值电流大小:与前区段发送的电平有关;与“零阻抗” 值高低关系较小;在道碴电阻降低时,该峰值电流大幅下降。 ? (3)该干扰信号最大峰值均超过机车信号动作门限,在本区段发送 或通道故障时,机车走行过程中,会发生机车瞬间误动,但属于降级 显示。无安全问题。 4、识别正常邻段干扰信号和非正常邻段信号的方法? 从“综合监测车日报”感应信号中检查邻段干扰信号出现 的部位及幅度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是否相符。 ? 不符者,即使幅度不过大,也按非正常干扰考虑,需查找 原因。 三 电缆串音干扰 电缆串音干扰的成因及典型数据ZCO3序号 条件 电缆两回路各 单线接地故障SPT内屏蔽数字信号 电缆,回路各单 线接地故障 芯线不接地 正常无故 障1不同缆60dB(同频接收 max168mV)2 3 4 5同缆、不同 四线组 同四线组 同缆、不同 屏蔽四线组 四线组内非 对角线连接40dB (max1.68V) 20dB (max16.8V) 70dB (max53mV) 56.5dB (max250mV) 110dB (1mV) 干扰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序号 1 2 条件 区间邻线干 扰 站内邻线干 扰 邻段干扰 电缆串音 最大量值 机车信号电流 400mA 机车信号电流 500mA 机车信号电流 240―480mA 双接地同频 168mV 安全性 方向开关正确, 无影响 旧电码化技术条 件待提高 故障倒向安全 古培塘曾发生列 车丧失分路 无影响 加强电缆绝 缘测试 故障难预测, 密切重视危 及安全 稳定性 无影响 加强维修, 处理故障及 时 备注3 45其它故障 四、不正常工作频率干扰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四、不正常干扰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现象 原因分析 (1)电力架空安全地线与线路一条 钢轨直接相连 处理方法 需按新标准接至扼流或空心线圈中心 线点(2)电力架空安全地线通过“火花 机车 间隙”与一条钢轨连接,“火 信号 花间隙”埋入土中,或经过&火 临时清理,并按新标准改造 一 及接 花间隙&后的连接线埋入土中, . 收设 造成单轨接地。 钢 备中, 轨 (3)完全横向连接或电力吸上线处, 本区 对 扼流或空心线卷与钢轨连接线 测量、处理塞钉或连接端头接触不良 段以 地 其中一端接触不良,造成钢轨 外不 对地不平衡。 不 正常 平 (4)桥梁钢结构与线路单根钢轨连 载频 查找、断开不正常连接点 衡 接接地 信号 干扰 (5)线路地锚拉杆(撑杆)对地未 检查地锚对地绝缘(测信号漏流或漏 加装绝缘或绝缘破损。 阻) (6)红外线轴温探测钢轨安装件损 测量钢轨平衡,断开安装件,检查接 坏,通过管线造成钢轨接地 地 四 、干扰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现象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1)SPT电缆、ZCO3电缆四芯组没有按 通过关断与干扰信号相同载频的发送,确 照红线、白线及蓝线、绿线成对使用,定干扰源;然后通过电缆网络图及配线图 造成电缆串音大幅度增高。 寻找可能的干扰段。(2)采用“双绞线对”替代四芯组的对角 机车 线对 信号 二 及接 . (3)施工配线图纸错误,如:将上行某区 段发送电缆与下行某区段发送电缆错 收设 电 误并联。各自轨道电路接收仍能通过 备中,缆 数字解调、正常工作,不易被发现。 本区 设 段以 计、 (4)电缆单线接地,使电缆芯线对地不平 外不 施 衡,产生较大的干扰。特别是相同两 正常 工 载频发送、接收同时通过电缆接地, 载频 及 即使是不同电缆也会造成较大串音, 信号 维 导致故障升级。 干扰 护 不符合设计规定 加强对图纸在设计施工中的审核,加强工 程验收、测试及日常维修测试的数据分析。 层层把关,及时发现、克服。必须坚持定期测试电缆绝缘,及早发现、 及时消除单芯接地的隐患。(5)电缆自动测试设备配线错误,测试过 注意发现列车分路条件下,接收设备的非 程中,造成两相同载频发送接收的干 正常励磁,并近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周边条 扰误动。 件。 四、干扰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现象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机车 信号 及接 收设 备中, 本区 段以 外不 正常 载频 信号 干扰三. 调谐 区设 备(1)零阻抗端塞钉(或端头)与 钢轨、设备接触不良,造成 从钢轨上测量零阻抗值,并进行分析。 钢轨间零阻抗加大,导致邻 段信号外串。 (2)施工中,调谐单元安装类型 错误,零阻抗超标,无法实 从调谐单元两端检查零阻抗值,并进 现短路,导致信号外串,并 行分析。 使小轨道接收电压过高。 (1)站内吸上线设计错误,两处 距离过近。四. 站内 回流 吸上 线点 及横 向连 接线严格按规定间距设计。(2)横向连接线设计错误或施工 执行站内回流“一头堵”的原则;取 错误,造成轨道电路间信号 消不正常的横向连接线。 的串扰。 四、干扰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现象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机车 五.绝缘破损 信号 及接 收设 备中, 本区 段以 外不 正常 载频 六.站内邻线正 常干扰、机 信号 车信号误动 干扰机械绝缘节破损,导致信号外串。检查绝缘完好。本区段发送通道故障,机车接收邻 线干扰信号,机车信号误动。在非 闭环电码化区段不易发现。加强对电码化通道的测 试。 五、故障处理举例 五、故障处理举例1.北京局燕郊车站现场测试发现轨道电路电力安全地线通过火花间隙直接接到钢轨,这属于旧 有的标准。S1LQ区段414杆塔电力地线则错误地直接接至钢轨,造成钢 轨单侧直接接地,动检车发现干扰信号最大处恰恰位于此附近,该方式 造成了轨道电路两轨的对地不平衡,可能是造成邻线干扰信号量加大的 原因。拆除后,动检车再次测试,干扰信号消失。 五、故障处理举例1.北京局燕郊车站现场测试400mV 五、故障处理举例2.北京局富庄子车站现场测试对该区段的钢桥上的进行测试,发现一根钢轨 和钢桥电位相近,呈现钢轨对地的严重不平衡。 测试也发现桥上的干扰信号最大。拆除钢桥和钢 轨的连线 ,动检车再次测试,干扰信号消失。 五、故障处理举例2.北京局富庄子车站现场测试400mV 五、故障处理举例3.镇江调查测试机车接收锁频至2300Hz,在接收.9 Hz并混有2300Hz信号的特定条件下,存在车载设 备“机停”现象。 建议:对车载设备进行相应干扰适应性测试。 五、故障处理举例现场异常数据阶段统计序号 原因 数量 占总量 百分比9.5% 2.1% 2.1% 1.1% 0.5% 26.5% 4.2% 0.5% 15.9% 2.1%1 2 3 4 5 6 78架空线、地线直接接钢轨 杆塔地线火花间隙与钢轨连接,火花间隙埋入土 中 火花间隙与钢轨中引线埋入土中 桥梁金属件与钢轨相碰 两吸上线间距过短 地锚无绝缘 地锚绝缘下降 地锚绝缘损坏 怀疑地锚绝缘不良 空扼流特性不良18 4 4 2 1 50 8 1 30 49 10 序号原因数量占总量 百分比1.1% 0.5% 0.5% 0.5% 0.5% 1.1% 1.1% 11.1% 19.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怀疑空扼流特性不良 引接线与钢轨接触不良 怀疑平交道口钢轨造成对地不平衡 护轮轨通过夹板与承重轨连通 电缆屏蔽地线固定松 电缆芯组使用错误 调整站内轨道入口电码化电流 怀疑调谐单元故障 原因不明2 1 1 1 1 2 2 21 36 附件: ZPW-2000A轨道电路 防止工作频率干扰的维修及施工技术要求? 一.总则 ? 二.对外部设备的要求 ? 三.对信号设备的要求 一.总则1.复线区间ZPW-2000A轨道电路上下行线路采用频率防护, 机车信号载频切换(上下行)开关应正确使用。 2.应从施工、维修上严格保证轨道电路完全横向连接点以外, 其它点均不得接地,并保证两根钢轨对地的电压平衡。 3.应从维修上严格控制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最大入口短路电 流,对于电码化发送故障必须及时处理,防止邻线干扰 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4.区间轨道电路电平等级严格按设计调整表进行。 二.对外部设备的要求1.牵引回流吸上线及电气化杆塔 (1)根据《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的原则要 求: ①接触网杆塔地线、桥梁等建筑物地线不得直接与钢轨相连。 同时严禁经火花间隙与钢轨连接。 ②在采用综合接地体条件下,接触网的杆塔地线、桥梁等建 筑物的地线,只允许接至完全横向连接点的空心线圈中 点或扼流变压器中点。 ③吸上线或PW保护线应接在完全横向连接点的空心线圈中 点或扼流变压器中点。 二.对外部设备的要求(2)对杆塔地线通过火花间隙与单根钢轨相连 的方式应逐步改造。对暂未改造的应注意: ①杆塔地线不得直接接至钢轨;②火花间隙以及至钢轨间的引接线均不得埋 入土中,构成钢轨接地 二.对外部设备的要求2, 工务线路的地锚拉杆(或撑杆) (1)必须加装良好绝缘,绝缘件不得损坏或缺失; (2)绝缘以及至钢轨间的连接段均不得埋入石碴或土中; (3)在线绝缘电阻R10 KΩ。 二.对外部设备的要求3.桥梁金属结构不得通过金属导体与钢轨相连接; 4.红外线轴温设备不得通过连接件造成钢轨接地;5.平交道口各种地面设备和轨旁设备均不得造成钢轨接地;6.各种防护钢管及金属件过轨底均应有可靠隔离措施,不得 与钢轨相碰; 7.护轮轨应保证与承重轨可靠隔离,不得通过扣件、夹板等 相连通。 三.对信号设备的要求1. 扼流变压器 (1)两线圈阻抗对称;(2)内、外引线连接牢固,不得松动及接触不良,接触电阻 Q1mΩ(载频信号);(3)引接线完整无断股等损伤,端头(或塞钉)与引线连接可靠; (4)塞钉与钢轨接触良好,接触电阻Q1mΩ(载频信号) 三.对信号设备的要求2. 空心线圈 (1)阻抗符合维修在线测试标准(见下表),两线圈对称; 三.对信号设备的要求? 在钢轨两端轨面测试与上述指标相差过大时,应检查引接 线及接触状态。 三.对信号设备的要求(2) 引接线完整、无断股等损伤,两端端头(或塞钉) 与空 心线圈及钢轨连接可靠,接触电阻Q1mΩ (载频信号); (3) 引接线采用双线或一线双头(钢轨端)。 三.对信号设备的要求3.调谐单元在钢轨两端轨面测试与上述指标相差过大时,应检查引接线 及接触状态。 三.对信号设备的要求(2)引接线完整、无断股损伤,两端端头(或塞钉)与调 谐单元及钢轨连接可靠,接触电阻Q1mΩ(载频信号); (3)引接线采用双线或一线双头(钢轨端)。 三.对信号设备的要求4.SPT电缆 (1)按四芯组对角线成对使用(即红、白一对,蓝、绿一 对); (2)轨道电路不得使用对绞线组代替四芯线组使用; (3)电缆引入不宜过早剥开护套,更不得打开四芯组; (4)加强日常测试,发现单芯接地及时处理; (5)更换故障芯线应符合电缆配置原则并成对使用; (6)设计施工及维修改线中要防止电缆配线错误。 三.对信号设备的要求? 5.室内配线由模拟网络至发送、接收设备间 的配线应采用双芯扭绞屏蔽线或扭 绞线。
赞助商链接
摘要ZPW2000A 移频自动闭塞设备是高端电子设备构成的新型移频自动闭塞系统,从它 的工作原理,器材特性到故障分析都有与一般轨道电路很大的不同,文章根据在日常 掌握...ZPW-2000A型轨道电路的原理和技术 - 副本_电子/电路...死区长度、调谐单元断线检 查、拍频干扰防护等技术...7 ZPW-2000A 型自动闭塞的特点 ... 7 ZPW-...ZPW―2000A型轨道电路故障分析及处理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ZPW―2000A 型轨道电路故障分析及处理 作者:王玉兰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目的是通过分析具体的 ZPW-2000A 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电路,来阐述其工作原理,...解决了轨道电路全断轨检查、调谐区死区长度、调谐单元断线 检查、拍频干扰防护等...运行速度高等特点,则要求所提 供的高铁ZPW-2000A/K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应具有高...同时工作,在衰耗冗余控制器内部汇合,通过继电器 接点只有一路对轨道输出移频...ZPW-2000A 型轨道电路工作原理和技术条件 1、本论文...死区长度、调谐单元断线检查、拍频干扰防护 等技术...进行科学的故障分析,所以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在铁路...仪器分析试题库 21页 免费Z​P​W​-...2、 在 ZPW-2000A 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衰耗盘内...相当于短路线,减少了工频及其谐波对轨道电路的干扰。...2 产生干扰的的原因及分类 防护措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主要特点是: (1)牵引...奇 次谐波能量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因此,ZPW2000A 轨道电路的调 制载波选择...文章通过对轨道电路及机车信号的理 论分析,找出工频干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ZPW-2000A 轨道电路的普遍应用,50Hz 交流信号对 ZPW-2000A 轨道电路移频信号...结合现场工作经验,梳 客专ZPW―2000A 轨道电路主轨电压波动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电气化干扰一般是由于牵引电流不平衡或钢轨上串入 50Hz 频率的 杂波引起的,从而...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急!运放问题(热电偶信号放大)--找到新解决方法,大家讨论! - 捷配电子市场网
急!运放问题(热电偶信号放大)--找到新解决方法,大家讨论!
作者:_21icbbs 栏目:
急!运放问题(热电偶信号放大)--找到新解决方法,大家讨论!当Vin=0V的时候,Vout输出得不到0V怎么办?Vin是接的K热电偶,0度的时候输出0V电压,放大50倍后进AD转换,但现在0度的时候输出不是0V怎么办?急需帮忙!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 16:27:56 修改者:_21icbbs
作者: _21icbbs 于
15:17:00 发布:
如果解决不了……能不能通过换管脚兼容的芯片,将0V输入时的Vout误差控制在100uV内。
作者: coldra 于
15:17:00 发布:
又是这样问题1,电路错,正反馈不行的,改成负反馈放大。2,可能是没有用双电源,单电源不可能得到0伏的3,如果加了双电源还不行或以加个调零校正电路
作者: _21icbbs 于
15:28:00 发布:
怎么改成负反馈?coldra帮忙救急……确实是因为没有用双电源的问题,但现在没办法了,只能是通过换芯片或者略改电路将问题降到最小。
作者: _21icbbs 于
15:37:00 发布:
这样行不行?&
作者: coldra 于
15:46:00 发布:
用双电源吧,没别的办法看一下资料标的输出范围,输出和电源之间是有压差的,这样的电源不可能得到零伏输出,加一个负电压吧。相得到零伏可以在联运放的R5处加一个电位器,电位器两端接正负电源可调端接R5.那个电容104可以去掉,加在那里不好。
作者: _21icbbs 于
16:03:00 发布:
不行可以换芯片,有没有别的特性好些的运放?如果用双电源,coldra帮俺画张草图学习一下把?……
作者: analogman 于
16:28:00 发布:
用吧,一颗芯片搞定&
作者: XZL 于
17:08:00 发布:
hehe,如果是双电源,可以调整+端电位(做成加法器)如果是单电源就不好办了。即使是调到0,也在非线性区内,没有实际意义
作者: 一点一滴 于
17:21:00 发布:
确实,用吧&
作者: _21icbbs 于
17:26:00 发布:
这个现象是不是因为运放的input&&offset&&voltage引起的,我看的这个参数值为2MV,是不是意味着在Vin=0~2mV内,运放都是不能正常放大的?
作者: _21icbbs 于
17:29:00 发布:
多少钱一片?&
作者: _21icbbs 于
17:30:00 发布:
不能用我自己做了冷端补偿的,也太贵了……
作者: _21icbbs 于
17:34:00 发布:
如果……这个问题是因为input&&offset&&voltage引起的,假设Vin=0.05mV,放大50倍后,因为有2.5mV输出,请问能输出这个正确的2.5mV吗?如果可以,问题不大,因为对于热电偶来说,引起的误差只差了1度左右,这是俺完全可以接受的数据。俺看好象的input&&offset&&voltage只有1mV……大家推荐几个input&&offset&&voltage值更小的把。大家帮忙救急把……
作者: analogman 于
17:49:00 发布:
也太差了吧?K偶每度才40uV, 的误差就1mV, 这咋玩?
作者: _21icbbs 于
23:57:00 发布:
大家说说到底该如何放大这个信号?怎么用双电源?单电源又怎么办?怎么提供信号共模电压?单电源怎么搞出同相端的偏置电压?现在PCB上有一个,用电阻调到了4.096V输出给AD的Vref,还有一个做温度补偿传感器(线形电压输出的温度IC),用的输出通过电阻分压后给K热电偶的“地”???
作者: coldra 于
0:40:00 发布:
还没想明白?双电源就是运放的电源接正负电源,比如正5V和负5V,而接正5V和地是单电源
作者: iC921 于
1:16:00 发布:
放大器输入端往往需要共模电压单电源情况下,即使是踏轨输入(输入电压可以小到地电位,如有的rail-to-rail),输出特性还是不一定理想的。对于普通运放,甚至是为数不少的rail-to-rail运放,则必须提供一定的共模电压。如rail-to-rail输入,往往需要若干mV的“无用电压”。
作者: _21icbbs 于
8:36:00 发布:
TO coldra&iC921呵呵,我知道双电源怎么接,但我现在PCB做好了,搞出双电源就……iC921说的不知是否可行,如果选用轨到轨的运放(轨到轨的运放应该比较多把),然后我再把热电偶的接地端抬到1V左右,这样,是不是可以解决问题?iC921再帮我推荐一款价廉物美的rail-to-rail的运放把。
作者: _21icbbs 于
10:42:00 发布:
作者: _21icbbs 于
11:07:00 发布:
新画了一张图纸,大家看行不行?&
作者: _21icbbs 于
13:50:00 发布:
上面的图纸难道还不行?是rail-to-rail输入和输出的运放。
作者: jqlilee 于
15:20:00 发布:
为什么总有些人要求我们做单电源运放输出0V?有啥好处啊?&
作者: _21icbbs 于
17:43:00 发布:
没有什么好处……主要是开始抄的书上的电路,书上没讲到这个问题……兄弟们帮忙看看,如果采用新的电路图纸,是不是可以勉强顶过去……
作者: coldra 于
17:58:00 发布:
想得到零伏输出还是不行当然轨到轨可以接近零伏不过没有调零电路不好,把R5处别接地了,接个可调电压,比如电位器调压。实际应用中,绝对到零伏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信号AD转换后变成数字信号可以用软件校正结果。
作者: iC921 于
18:47:00 发布:
你得用差动输入共模电压加进去了,还得设法消除。你这种是直接测量电压的,信号源电阻很低。因此,关键是选择失调电压小而失调电流可以适当放宽的放大器。建议使用专用的差分放大器或仪表放大器。具体型号不推荐了,我经验少。但原则就是这样。
作者: _21icbbs 于
9:57:00 发布:
对单电源绝望了……决定改成双电源,重画了一张图纸,大家看看是否可以?图纸上的R2电阻是做热电偶的断线检测用的,当热电偶断线后,第一级输出+5V电压(这没问题把?),到第一级运放输出时,因为电源电压为-5V~+5V,所以,第二级也输出+5V电压(这也没问题把?)AD检测到以上电压就判断出现热电偶断线故障。因为搞成了双电源供电,所以出现了负电压的问题,第二级运放输出负电压怎么办?我在画了一个做隔离行不行?当出现输出为负电压的时候,4148反向截止,AD输入电压被那个5M电阻下拉到地,所以AD转换结果为0x00,但那个5M电阻对第二级运放输出为正电压应该是有影响的把(4148和5M电阻分压后应该会偏离实际值)?我只能加大那个5M电阻的阻值,但太大了似乎也不太好,为难……大家帮我想想办法,我的AD不能转换负电压的。还有就是这个电路能不能用,不能用的话,帮我改一改。
作者: _21icbbs 于
10:01:00 发布:
作者: coldra 于
10:09:00 发布:
建议用一片解决问题其实上面那个图用双电源也就差不多,可以去掉电池,不过还要加调零,可以想一下,由于线路和元件的不一致性差异,即使看起来一模一样的东西,做一百套可能会出现一百种输出误差,做一个微调电路是必要的
作者: _21icbbs 于
10:17:00 发布:
成本太高,接受不了……我打算在第二级运放处49K电阻上串一个可调电位器,有点误差是可以接受的,现在量程是0~900度,误差4度内都可以接受。
作者: _21icbbs 于
10:20:00 发布:
coldra帮我看看最后那张图纸行不行?&
作者: coldra 于
10:26:00 发布:
不能加二极管1K电阻不要接地,接个电位器的可调端,电位器两端接正负5V,若想微调,两端再加串电阻到正负5V。当然,49K处串电阻也可以的,可以调放大倍数。两个电倍器都加最好。
作者: _21icbbs 于
10:51:00 发布:
电位器两断接正负5V的难处!我肯定不能用精密的正负5V电源,也就是、这样的东西,所以电压精度肯定不会太高,如果把这个电压引入到运放的输入,批量生产恐怕输出就更难稳定了把?现在唯一能保证电压精度就是AD的参考电压,我用调到4.096V,其余的都不能寄予厚望。能不能把电位器两端接这个4.096V和GND微调?
作者: coldra 于
10:55:00 发布:
可以接,但不能接GND这个可调电压就是在GND左右微动的。可以这样,用和负电压制造出一个负2.5V输来,再和正的一齐调就可以了。电位器两端加合适电阻,使微调范围(0V左右)越窄越精确。
作者: _21icbbs 于
10:56:00 发布:
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
作者: coldra 于
11:02:00 发布:
差不多就这样电位器两端最好加串电阻。两端电源可用产生的正负电压
作者: _21icbbs 于
11:14:00 发布:
把图纸加了点标注如果Vin电压为负电压(值是多少不确定),调电位器让Vout不输出负电压吗?除非是把V1的电压调到足够低,低到始终能保证V1&=Vin(这应该还可以做到,因为热电偶输出负电压是有最大限值的)还有就是怎么让和配合制造出一个负电压?我只有一个,已经让它生成4.096V了;总不是让我再加一个把?还有就是PCB上不能有太多的需要调电位器的电路,否则BOSS和工程就不乐意了。coldra 帮我再想想办法把。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 11:17:55 修改者:_21icbbs
作者: _21icbbs 于
11:24:00 发布:
我看了,热电偶最大输出不超过-10.0mV如果保证Vin&-10.0mV的话,如何才能保证Vout不输出负电压是我非常恐惧的,电位器应该调到什么样才能保证Vout输出&0V呢?
作者: coldra 于
11:33:00 发布:
这样如果热电耦输出向正反两个方向变化,无论怎么接都可能输出负电压,但总可以通过两个可调电阻可以调到最小输出为0-5V(看运放的输出高限).调零电阻可以保证最低到0V,另一个调放大倍数可以调整最大输出。其实两个电位器就是调整输出的两个极端。要想得到负的参考电压也容易,接一个电阻到5V不是可以嵌位到2.495V嘛,那么把接地,电阻接-5V,则可以得到-2.495V,对称结构的。当然,你这里有精确的,则正的2.495可以不用了。
作者: coldra 于
11:47:00 发布:
调零电位器调到-10mV就可以使输出不为负了&
作者: _21icbbs 于
11:50:00 发布: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就上面那张图说,就是保证Vin在负电压极端的时候,调整电位器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保证Vout输出&=0“要想得到负的参考电压也容易,接一个电阻到5V不是可以嵌位到2.495V嘛,那么把接地,电阻接-5V,则可以得到-2.495V,对称结构的。当然,你这里有精确的,则正的2.495可以不用了。”已经被这样用掉了……看来还是得再加一个……
作者: _21icbbs 于
11:55:00 发布:
如果我放弃对第二级放大产生的零点漂移的处理也就是说,接受R4(1K)电阻直接接地产生的误差。当R4直接接地后,Vout就有可能输出负电压,我只要能把这个负电压问题解决掉,就可以了啊,这样可以大大简化电路,当然,误差可能大了点。我如何把这个负电压问题处理掉?可以再增加一点电路的。
作者: coldra 于
11:55:00 发布:
是呀,要两个431,没办法的&
作者: coldra 于
12:04:00 发布:
看你把AD参考源做到而且用了个电位器,那么运放调放大倍数的电位器可以省掉了。你调放大倍数和调AD参考源的效果是一样的。不就是想使AD后的结果准确些嘛,原理上讲调整两个任一个都可以的。感觉调零电位器不可以省,即然你想让结果准确,那么零的误差可能让你无法容忍。
作者: _21icbbs 于
14:03:00 发布:
TO&&&coldra如果忽视这个零点的误差,有没有不需要用调零电位器的方法解决负电压的问题?也就是说,R4直接接地(什么结果都认了),但因为可能会出现负电压,请问如何解决输出负电压的问题?
作者: coldra 于
16:00:00 发布:
不想接电位器也行你接两个电阻,测试时试两个电阻的大小,取一组合适值焊上(和调电位器一个道理)。能保证所有板子都刚好在零伏以上就可以了。
作者: _21icbbs 于
16:15:00 发布:
突然想到的一个办法,大家帮忙看看说明:Vin=-10mV~+70mV变化;Vout=-0.5V~+3.5V变化;Vad=0.375V~2.375V变化;原来AD的参考电压为,新图里面我决定改成2.5V,并用这个2.5V做AD输入前的激励电压(一举两得,并且输出2.5V要比输出好调的多)如果能解决问题,今天将会很开心。Vad送入AD进行转换即可。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 16:19:31 修改者:_21icbbs
作者: _21icbbs 于
16:41:00 发布:
TO coldra我看了一下K/J热电偶的数据手册,两个极限点的输出是-7mV~66mV左右,我用的是0mV~40mV这一段,放到-10MV~70MV主要想安全一些,只要没有什么电压串到放大电路里面,电路工作应该没问题的。电阻加到前级和后级的问题,我只想出来现在的这个电路,前级怎么接,我还不会!兄弟帮我画张图纸学习把!?功耗问题不大,这个不是低功耗产品,无所谓,你再帮我仔细看看电路有没有问题,板子全废了,要重做板,再搞错了,就没“脸”见人了……IC921说到什么正反馈和负反馈放大,我感觉这个电路好象不用考虑了把?谢谢你今天的无私帮忙……
作者: coldra 于
16:55:00 发布:
这样好一些R7和R8调试时试验一下找一组合适值,如果板子有空地的话,为了找合适值微调可以在R7和R8上式并联几个电阻封装,
作者: _21icbbs 于
17:37:00 发布:
TO coldra从测量精度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你画的电路要好一些,但在现有的电路中,我没有稳定的负-5V电源,这就必须要增加一个,所以我就把放大50倍后的电压‘垫高’了一些,定稿图纸如下,我又加了一级跟随,但它采用单电源供电,V2即使出现了很高的负电压,也让它通过最后一个运放屏蔽掉,从而防止AD口出现负电压,把AD口烧坏。感觉定稿电路应当基本解决问题了。
作者: awey 于
20:43:00 发布:
看看这样是否更简单点抱歉,才看到的信息。电路的关键是输出电压范围在AD的允许的范围之内,对电路器件的性能要求没必要很高,这些影响可以通过软件调校来解决。
作者: _21icbbs 于
22:53:00 发布:
能保证到AD没有负电压吗?明天会办公室我再仔细看。根据斑竹的图纸,我初步打算第一级放大5倍,第二级再放大10倍,累计50倍行不行?看上去确实要比我那个电路简单很多。但热电偶旁边的那个电容应该是要并一个电阻给电容放电的。
作者: awey 于
22:56:00 发布:
热电偶的内阻很小,不用并电阻&
作者: coldra 于
23:38:00 发布:
awey说得有道理&
作者: iQanalog 于
0:50:00 发布:
应该是热电偶电压信号,不用并电阻可能是打错了,但并电阻是有利于防止断偶保护的。如果是要滤波,可以在反馈回路中进行。在输入回路,还是少掺乎为好。awey串那个二极管是为什么?防止断偶吗?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 1:36:40 修改者:iQanalog
作者: _21icbbs 于
8:27:00 发布:
我想并电阻就是怕热电偶断线的时候,积累在电容上的电荷放不掉造成假象的啊。是不是我想多了?
作者: _21icbbs 于
8:31:00 发布:
第二级运放是单电源还是双电源?awey没给画出来,还有就是那个二极管做什么用的?电路怎么判断热电偶开路或者短路?
作者: awey 于
9:20:00 发布:
电阻是防止断线用的,那可以考虑加正常工作时输出不会出现负值,但在上电或换热电偶或强干扰时,输出可能为负,加二极管是为了使输出不会为负,因二极管在反馈环内,对增益和线性无影响,为了更保险,可在输出端对地再加个二极管。第二级运放也是双电源的。
作者: _21icbbs 于
10:26:00 发布:
受awey指教后新画的图纸但断线的时候如何检测出来?好象没办法检测出来。awey给俺画的图纸好象也没办法检测断线?我原来的图纸好象也是检测不出来的,我起初以为通过R2上拉到VCC能检测出来,但仔细看好象也是检测不出来(这是抄的书上的电路,可能又被书蒙了一把)还有就是热电偶输出负电压的时候,放大电路必须输出一个0V电压,从而方便MCU判断超出测量量程
作者: _21icbbs 于
10:43:00 发布:
对于上面的电路来说热电偶开路和热电偶0度时候输出0MV等同成了同一个状态了,有什么办法区分呢?第一级运放能把热电偶输入进来的负电压转成0V电压输出吗?我在热电偶的输入上又接了一个上拉电阻,这样断线的时候,分压后的电压2.5V被后面的电路放大,然后做断线检测就能判断了。但不知道热电偶可否接上拉电阻?(长期工作会不会坏?)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 11:13:46 修改者:_21icbbs
作者: awey 于
11:38:00 发布:
断线最好用软件来检测R6上串个晶体管做的电子开关,检测时开关导通,平常关闭。上图中当热电偶输出为负时怎么办?
作者: undeadzhen 于
11:44:00 发布:
评论都在误人子弟,自己首先要做过成功的产品,有过成功测量微小信号的经验,再去帮助别人。不要自己都一知半解,就发表评论,发表理论。理论是书上的,谁都知道,不是误人子弟是什莫?
作者: awey 于
14:33:00 发布:
楼上好像若有所指,不妨直接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这里是技术论坛,真假是非大家一看就明白。就算你不肯说出自己的观点,不妨指出别人的错误所在,让大家以后可以避免范同样的错误。
作者: iC921 于
20:39:00 发布:
这个图不能移动电平_21icbbs 发表于
10:43 模拟技术 ←返回版面&&&&……我在热电偶的输入上又接了一个上拉电阻,这样断线的时候,分压后的电压2.5V被后面的电路放大,然后做断线检测就能判断了。但不知道热电偶可否接上拉电阻?(长期工作会不会坏?)
---------如果一定要移动,可以串联3个电阻,差分输入,热电偶接中间的一个电阻。回awey:我觉得undeadzhen 说的是冷端补偿问题。
作者: awey 于
21:36:00 发布:
现在只就这个电路展开讨论冷端补偿楼主没说,我们也懒得问,可能另有电路。
作者: _21icbbs 于
22:28:00 发布:
冷端补偿不需要考虑,有另外的测温电路补偿单就放大和断偶检测就可以了。
作者: _21icbbs 于
22:36:00 发布:
对第一级运放来说,Vin&0V1能输出负电平吗?各位老大能否从电流流动的角度来谈谈是如何输出V1的?
作者: _21icbbs 于
22:43:00 发布:
TO&&IC921热电偶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吗?当热电偶正确连接的时候,Vin不是热电偶的输出吗?当热电偶断开的时候,Vin难道不是两个10K电阻分压得到的(VCC/2)吗?TO&&awey: awey 发表于
11:38 模拟技术 ←返回版面&&&&断线最好用软件来检测 R6上串个晶体管做的电子开关,检测时开关导通,平常关闭。上图中当热电偶输出为负时怎么办?:::串一个电子开关,是不是又要增加一个IO控制这个电子开关的通、断?:::热电偶输出为负,我现在搞不清楚V1是什么电压!?
作者: awey 于
23:02:00 发布:
作者: awey 于
23:17:00 发布:
再说说假如热电偶输出是-10mv~70mv,并假设第一级运放放大倍数是10,则输出是-0.1V~+0.7V。如果第二级没有电平移动(+端接地),并假设放大倍数为-4倍,则输出是+0.4V~-2.8V。第二级“+”端加电平移动的目的就是让输出在0V以上。调试时可在输入端加+70mV的电压,使输出为0V或以上。二极管的作用上面已经说过,注意运放的输出端不能加电容性负载。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 23:37:38 修改者:awey
作者: _21icbbs 于
23:21:00 发布:
断偶怎么检测?&
作者: _21icbbs 于
23:24:00 发布:
第一级运放的正负相是不是反了啊?&
作者: _21icbbs 于
23:35:00 发布:
二极管作用二极管是防止产生负电压的,但现在“如果第二级没有电平移动(+端接地),并假设放大倍数为-4倍,则输出是-0.4V~2.8V。”那么现在这个-0.4V还有吗?如果有的话,这个二极管起什么作用?因为VREF&0,所以第二级运放的V+&0,从运放的特性讲,V+ = V-此时VAD=-0.4V,所以电流从V-向VAD流动,但二极管能反向流电流吗?
作者: awey 于
0:01:00 发布:
抱歉,没看仔细,是反了,已改第二级输出电压为:V2=(A+1)V(+)-AV1&&&&&A为第二级运放反馈电阻与-端输入电阻的比值如上所述,-AV1=+0.4V~-2.8V,调节V(+),使(A+1)V(+) &= +2.8V,则输出&=3.2V~0V。二极管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上电时或其它原因使输出为负时,损坏AD而加,平常输出不会为负。因二极管包在反馈环内,对电路的输出和性能没有影响,不理解可以做一下实验看看。电路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不见得合理(现在发现输入-10mv~70mv 对应输出3.2~0V就有点别扭,不过可以用软件简单处理一下,当初没注意 败笔!呵呵。。)
作者: _21icbbs 于
8:38:00 发布:
TO&&&&&awey断偶呢?断偶还是没办法检测出来啊。
作者: _21icbbs 于
10:43:00 发布:
就局部电路继续讨论现在实际使用的运放。我做了具体测量,测量结果如下::::Vin输入2.58V,V1实际测量结果2.58V:::Vin输入0V时,V1实际测量结果1.1mV:::Vin输入-2.5V时,V1实际测量结果为0V问题1:从测量结果来看,是否意味着跟随后面的那个已经把负电压成功屏蔽了?问题2:从测量结果来看,即使使用双电源供电,当Vin输入为0时,V1也得不到0V的输出,依然存在这个“失调电压”?现在实际使用的是,如果换用,从的手册来看,其input offset voltage=100uV,换用后情况是否会很大的改善?
讨论内容:
Copyright &
www.dzsc.com 浙ICP证030469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x6675 stm3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