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村离婚了蚌埠的户口怎么迁回淮南迁到淮南了,我在南陵县买房了想迁回来可不可以

安徽省徐氏联谱纪实:四十二、南陵县徐氏-野佚先生-搜狐博客
安徽省徐氏联谱纪实:四十二、南陵县徐氏
四十二、南陵县徐氏
5月19日上午,我们告别了徐磊宗亲,到南陵县从事全省徐氏联谱工作。我们的车子从马鞍山市上宁芜高速往南进入G50高速,到繁昌、南陵出口后,走S216省道再继续向南,直达南陵县政府门口。瑞兵宗亲出来迎接我们并打电话联系家友等宗亲,然后带我们到了一家酒店。家友、启晔和县文广局长、公安局、卫生局等南陵县城区来了好几位宗亲,大家到齐后,我们便与南陵宗亲进行座谈。
南陵县过去虽然没有宗亲参加过省徐氏联谊会活动,但我们通过徐氏网站认识了启晔宗亲和瑞兵宗亲,他们对于省徐氏联谊会的活动比较关心,经常与我在QQ或微信上进行交流。2013年8月份省徐氏联谊会爱心协会举行奖励参加高考的徐氏优秀学子活动时,启晔宗亲的儿子被国家“985工程学校”录取,到过淮南接受奖励。瑞兵宗亲经常在徐氏宗亲网跟贴和发贴,并对徐氏文化热心研究。他们皆是积极支持省徐氏联谊会工作和热心于家族事务的宗亲。
这次省徐氏联谱工作组到皖东南暨皖南各市县从事全省联谱工作,收到我发的通知后,家友宗亲便主动给我发信息邀请我到南陵县来,让我们深受感动。
家友宗亲是位家谱工作爱好者,他曾担任过南陵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长,现为县城公安分局的负责人。他利用工作之便和闲暇时间,对南陵全县徐氏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家谱深有研究,不仅跑遍了南陵县徐氏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乡镇了解情况,还利用节假日和出差时间,到上海图书馆查阅了有关南陵新安支派家谱,并出资抵押把徐氏新安家谱借出来,复印、扫描、打印了新安谱的全部内容,可想家友宗亲对徐氏家谱的研究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一定贡献。
家友宗亲把南陵县的徐氏情况向我们作了详细介绍:
南陵徐氏总人口约一万五千人,95%属于新安徐氏,5%左右属于江西建德(古代严州)人,均从唐、宋、元三朝迁入我县约一千年左右,在我县属当地徐氏最大的一支,系新安徐氏。小三公徐勳宋初从徽州歙县皇城徐村迁入我县戴汇镇象山村花山,称“花山徐氏”,最著名的人物为宋朝宰相大学士徐绩(徐勳孙),现将各支派徐氏排行公布如下:
1、车山徐氏:现分布在南陵县三里镇、烟墩镇、峨岭镇、繁昌县狄港镇、舒城县、江苏省江宁县等地。字辈为:招孙生保安,亨昌谦士希。一之自可传,永兴有若延。承先惟孝友,辅国尚忠贤。道学家修裕,元功世泽绵。
2、春谷路下徐氏为报本堂,现分布在南陵县石浦镇、弋江镇、马鞍山市、黄山市等地。由花山九世祖迁出。始祖徐勣的祖父徐勳在南陵已传37代,目前在世人从29世(之字辈)至37世(斯字辈),长晚字辈跨越9代。发展人口2万余,散布在全县8个乡镇。其报本堂字辈为:世元应国,天必邦之。梦中德道,家传於斯。孝友敦本,大启尔猷。克承先志,百福自求。家谱从元朝至正年间根据新安宗谱续修,至今已修多次。
3、工峰徐氏为敬爱堂,现分布在南陵县工山镇、家发镇、籍山镇、上海市、北京市。著名的外交家徐乃光,著名的收藏家徐乃昌即为该支。字辈为:有志兴家国,世守永传芳。正本千年盛,清源孝义昌。
4、春谷大树徐氏为敦伦堂,现分布在南陵县东七乡、东河乡境内。字辈为:永锡贤良,文华克光。承宗绍祖,家业永昌。
5、丰裕圩徐氏为大学士堂,现分布在繁昌县平铺镇、峨山镇、南陵县奎湖镇、戴汇镇花山、铜陵市等地。字辈为:赞绪承先烈,贻谋裕厚昆。贤良时蔚起,科甲兆天恩。盛世仁繁茂,家国永昌峥。
6、南邑徐氏:现分布在南陵县石浦镇、许镇镇等地。字辈为:和忠传世,永昌必发。培植根本,新枝畅达。
7、紫岚徐氏:现分布在南陵县家发镇、繁昌县峨山镇等地。字辈为:元有鸣臣之绍,一世传与万年。时长文兴必大,光振鸿宗自延。诗书用开甲第,思孝能继光贤。
8、黉堂徐氏(敦睦堂):现分布在南陵县花山、铜陵县五连圩等地。字辈为:忠可维泰运,仁以增长寿。德怀原有福,嗣兴奕世昌。国盛天心顺,官清民事安。高厚生祥瑞,念祖在腾芳。
9、浮山徐氏:现分布在繁昌县浮山乡。字辈为:正守一国,芳邦之昌。成自应天,宗世联芳。克继祖志,永绍先光。大启尔宇,长发其祥。
10、石麟堂:现分布在南陵县工山镇、东七乡、乌霞寺等地。始祖从明洪武五年自徽州迁到无为县城东门阁上后裔又转迁南陵乌霞寺,一世祖和甫公。从和甫公算起已传26代,目前在世人从18世(嗣)至26世(传),长晚相差9代。在南陵发展有500余人,散布在乌霞寺、徐家柳、格林、盛桥、三里等处。字辈从第八世开始为:光应道正。士大遵宽。懋启嗣良瑞。德厚世永昌。传家多吉庆。贤孝发生长。明嘉靖年间创修家谱,至今共七修家谱。祠堂坐落在无为县襄安镇五里墩。
11、南陵籍山镇一支徐姓属于正宜堂(是枞阳寿三公支派),始祖自清咸丰年间从桐城陶冲驿迁至南陵东乡(现为弋江镇),远仑公(光字辈)为迁南陵一世祖。在此裔传7代,现在世人从第4世(启)至7世(方),长晚相差4代。发展人口200余,散布在籍山镇城区、弋江、泾县等处。字辈为:士宗正学,道期大成。光国文启,景祚方新。崇德象贤,伟烈丰功。贻厥孙谋,忠孝友恭。诗书礼乐,克裕后昆。于明初创修家谱,至今已十修。
南陵徐氏历史显赫,历代名人辈出,待以后提供。
午餐后,家胜等宗亲又带我们到宋宰相大学士徐勣的墓地去参观。徐勣的坟墓在南陵县城西不远处的徐家桥内翰山南边,前不久铜陵、南陵等处勣公的后裔,在墓地为他们的先祖徐勣竖立一块石碑,以示纪念这位北宋宰相大学士。我与芳田、绍成祭拜了这位长眠于地下一千多年的徐氏先祖。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我本是淮南人。结婚后户口迁到合肥,我淮南还有地这样
我本是淮南人。结婚后户口迁到合肥,我淮南还有地这样能在淮南分到房子吗?
浏览次数:0
小伙伴们还在答题的路上,先看看下面这些内容吧~
本期为您带来《外地户口与本地户口合肥买房有哪些要求》,从购房条件,贷款买房,全款买房三方面详细解析,合肥买房的各种疑问。 []
浏览量:3193
下载房天下APP
提问获取更多回答
ask:2,asku:1,askr:102,askz:16,askzx0:213,ask0:0,RedisW:0askR:2,askD:0 mz:hit,askU:0,askT:0askA:4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关注合房网二维码,了解最新楼盘信息
您当前位置:&&&&&&正文
申请合房网专属优惠/看房专线
联系方式:
楼盘动态抢先掌握
独享会员团购优惠
看房活动专车直达
星空贷款为您解忧
你问我答:淮南人想在合肥买房 没户口没社保咋办?
Current Font Size:
摘要:随着合淮经济圈交通路网改造的逐步推进,合肥和淮南两城之间的来往变得越来越方便,这也促使不少淮南人开始想要在省城合肥置业安家。近日,就有网友向本网咨询在合肥买房的相关事宜。
淮南房地产交易网讯(文/刘草)随着合淮经济圈交通路网改造的逐步推进,合肥和淮南两城之间的来往变得越来越方便,这也促使不少淮南人开始想要在省城合肥置业安家。近日,就有网友向本网咨询在合肥买房的相关事宜。
网友H先生是淮南人,目前在外地读研,还有两年才毕业,毕业之后想要去到合肥工作。考虑到现在的目前市场上的房子都以期房为主,H先生计划现在先购买一套,交房之后装修好差不多正好赶上自己毕业,马上就能入住。而且合肥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间,H先生想,现在买了房过两年可能还能升值,即便到时工作上有变动,作为投资租给别人,以租养贷也不错。
不得不说,H先生的想法的确很具有前瞻性。但问题来了,他没有合肥户口,没有在合肥缴纳过社保,也没有1年以上的税收证明,按照合肥目前的限购政策,他的情况,想要在合肥购买住宅,只能全款付清。由于还没有毕业工作,H先生买房计划要靠父母来支持,而全款付清,压力太大。
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合肥买房,又不让父母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呢?H先生苦恼的向本网进行咨询。
对此,本网给出的建议是,H先生现在有两种选择。
一是选择总价低的小户型住宅房源(一般为70年产权),全款付清。但是,按照规定,外地户籍在合肥有住房的将无法购买第2套住房。因此,H先生如果想在几年之后再购买住宅,就只能把手里这套先卖掉再购买了。
第二种选择是购买不限购不限贷的商业地产(一般为40年产权),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公寓,购买这种房源是不受户口、社保和纳税限制的。小面积公寓就不用说了,总价一般都不算高,首付压力也不算大。如果想买大面积的,现在合肥市场上也有百平以上的公寓可供选择。只不过,商业地产自住的成本会比较高,水电价格也会比住宅房源高出很多。
面对这两种选择,H先生表示自己在纠结中,还没能做出最后的决定。(安房网)
了解更多楼市信息,请拨400-887-1216
[责任编辑:news_lc]标签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0 条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楼盘
同价位楼盘
购房报名购房QQ群:
*若正确提交即同意接受以电话、短信以及邮件等方式推荐与我司业务相关的信息 
手机号码:
新闻排行图片排行
01020304050607080910
······
104523人关注011003815人关注028543335人关注0367701人关注04207862人关注051857389人关注0667339人关注07455411人关注08786170人关注0969528人关注10
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星房惠移动客户端
买房不只比售楼部便宜
左邻右里移动客户端
友邻就在身边
星空团官方微信
手指移动,轻松掌握房产最新优惠活动
||||||||||2016安徽各地平均工资和房价表曝光!你是不是又拖阜阳后腿了?2016安徽各地平均工资和房价表出炉?我能说我不想知道嘛!Why?它只是提醒我和人均工资的差距又加大了我离房子又远了而已2016安徽薪资报告出来了!本报告基于17551份样本数据分析得出,阜阳市的平均工资竟然是▼▼▼4870元!纳尼?爱家网小编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怎么样?快告诉我拖阜阳后腿的不只我一个!是不是一直觉得阜阳的工资虽然低但比安徽其他城市要好吧?其实,在这份报告里,安徽各城市的月薪排名是这样的▼是的,你没看错!阜阳并不是第一也不是倒数第一!!!不过,是倒数第五~相较于省会大合肥,小编表示已经很满足尽管我拖了阜阳麻麻的后腿儿更悲伤的是,虽然我们工资低,但我们房价高啊!来看看咱们安徽各市最新房价你的工资能在这些城市买房吗?▼▼▼芜湖市平均单价:6704元/㎡排名芜湖市各区均价(元/㎡)1镜湖区71522弋江区69713鸠江区58114无为县&56955三山区50726南陵县41747繁昌县39378芜湖县3696铜陵市平均单价:5733元/㎡排名铜陵市各区均价(元/㎡)1铜官区59052狮子山区53303义安区52514郊区2511马鞍山市平均单价:4923元/㎡排名马鞍山各区均价(元/㎡)1花山区50262金家庄区48393雨山区48294和县47825含山县40736当涂县3494淮南市平均单价:&4560元/㎡排名淮南市各区均价(元/㎡)1田家庵区48552凤台县41753大通区36434谢家集区28505潘集区24706八公山区2438六安市平均单价:5481元/㎡排名六安市各区均价(元/㎡)1舒城县55962裕安区55133金安区54294霍邱县45175寿县43346霍山县42557金寨县 &4083安庆市平均单价:5385元/㎡排名安庆市各区均价(元/㎡)1迎江区55982潜山县55673太湖县55354宜秀区53155大观区50586宿松县44127望江县43578怀宁县39959岳西县394110桐城市375511枞阳县3429滁州市平均单价:5370元/㎡排名滁州市各区均价(元/㎡)1来安县54282琅琊区53913南谯区51784凤阳县45135定远县41736全椒县37957明光市37348天长市3680宣城市平均单价:&5788元/㎡排名宣城市各区均价(元/㎡)1宣州区57882宁国市53453泾县50884广德县49625绩溪县43036旌德县39497郎溪县3699黄山市平均单价:&5707元/㎡ &排名黄山市各区均价(元/㎡)1屯溪区58822歙县44003徽州区43294黄山区38215休宁县36516祁门县31757黟县2965亳州市平均单价:&4650元/㎡排名亳州市各区均价(元/㎡)1利辛县46502谯城区&46503蒙城县36844涡阳县3172池州市平均单价:5147元/㎡排名池州市各区均价(元/㎡)1东至县&55252贵池区&51473青阳县46404石台县3565淮北市平均单价:5257元/㎡排名淮北市各区均价(元/㎡)1相山区52722濉溪县38393烈山区35714杜集区3333蚌埠市平均单价:5437元/㎡排名蚌埠市各区均价(元/㎡)1蚌山区60962龙子湖区49183禹会区48364怀远县45065淮上区40166固镇县36747五河县3668宿州市平均单价:5077元/㎡排名宿州市各区均价(元/㎡)1埇桥区50772灵璧县46083泗县37594砀山县36925萧县3008阜阳市平均单价:6,501元/㎡&排名阜阳市各区均价(元/㎡)1颍州区 &65892颍泉区&62193颍东区 &55604颍上县 &51435阜南县 &46416太和县 &44847临泉县 &41538界首市 &3716宝宝心苦哇!看看这不相符的工资和房价心里是否拔凉拔凉滴?不过看看省会合肥的差异,阜阳的小伙伴心里或许能好受点!最后,咱们来看看可望而不可及的合肥各区最新房价▼▼▼▍文章来源:综合合肥楼市、霸都楼市、合肥全接触、合肥论坛等该作者最新发布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南陵县(安徽省芜湖市下辖县)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您可以选择查看以下:
安徽省芜湖市下辖县
南陵县(安徽省芜湖市下辖县)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境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界宣城市宣州区,西连铜陵县、青阳县,南接泾县,北邻、芜湖县,东北为平原圩区,西南为低山丘陵区。漳河自南而北纵贯县境,青弋江流经东部。国家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国家优质绿肥种子基地县。
  南陵县位于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纬30°38′至31°10′,东经117°57′至118°30′。东界,西连、,南靠,北邻、,东北隔与芜湖县、相望,西北同、毗邻,东南和宣州市、泾县交界,西南与青阳县相连。全县总面积1263.7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05‰,大体是“四山一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县境形状似“”。
  南陵县
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地处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是通往“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重要门户。南陵隶属于芜湖市,位于芜湖市境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界宣州区,西连铜陵县、青阳县,南接泾县,北邻繁昌县、芜湖县。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9.3万亩,可养水面14万亩,山林56万亩。辖8镇(烟墩镇、家发镇、籍山镇、许镇镇、弋江镇、何湾镇、三里镇、工山镇。县政府驻籍山镇)157村,1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55.4万人有汉、回、等25个民族
。国道205、318线和省道320、216线交汇于县城,、正在建设之中,是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南陵历史悠久,人文炳蔚,为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遗有大工山古铜矿冶遗址和千峰山土墩墓群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国名将曾任县令。诗仙两度携家寓居于此,留有《南陵别儿童入京》 地理图片等千古名诗。南陵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现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境内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浦试验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地质公园丫山花海石林旅游区,省级森林公园小格里,省级重点保护寺庙乌霞寺。长江下游重要支流流经县境东部,源自西南山区腹地的,蜿蜒绵亘奔向长江,孕育了千年古城的灿烂文化。境内丫山“凤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陵盛产优质大米、木材、丹皮、蘑菇、莲藕等,素称“芜湖米市,南陵粮仓”,被誉为“江南”。矿产资源有铜、铁、锑、煤、金、白云石、石灰石、氟石等。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实施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强化招商引资、促进城乡统筹”为主线,全力加快经济开发区、县城新区、大浦试验区和镇级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财政收入10.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6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51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57元。自2007年起,南陵县连续两届获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十佳经济开发区”称号,连续五届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007年---2012年5年,地区生产总值由42.5亿元增加到125.7亿元,年均增长17%;财政收入由3.3亿元增加到13.36亿元,年均增长3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8.5亿元增加到114亿元,年均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452元增加到9490元,年均增长16.3%;三次产业比重由24.5:44.8:30.7调整到18.1:60.6:21.3。2011年顺利实现了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依法行政水平逐步提高。
  ,自周武王封泰伯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立吴国)始,县境为吴地。   ,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 年),兼并吴,属越。公元前355年(十四年),楚灭越,又为楚地。公元前223年(二十四年),秦灭楚,归秦。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设郡县,属鄣郡。   ,公元前109 年(武帝元封二年),始置(治今弋江镇)、(治今繁昌县境内),县域属上述二县,隶属丹阳郡。   ,宣城县废,改设宛陵、春谷二县,县境属丹阳郡春谷县地。三国入吴,恢复宣城县。   ,281 年(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阳郡一部为宣城郡,宣城县隶属宣城郡。   ,成帝咸康末,淮北居民随晋室南渡,于今南陵县北侨置,属淮南郡。晋末分于湖为境,隋徙治于姑孰(今当涂县),遂废。383 年(孝武帝太元八年),改春谷为阳谷属宣城郡,又为淮南郡地。413 年(安帝义熙九年),并阳谷县入于湖,沿用繁昌之名(治今芜湖县陶辛圩内),属淮南郡繁昌县地。东晋于沿江赭圻城(今繁昌芦南乡)置南陵戍。   ,525 年(梁武帝普通六年),以赭圻城置南陵县,兼置。陈兼置。隋平陈,州郡并废。   隋,589 年(开皇九年),并石城、临城、定陵、故治诸县入南陵县,属宣州。时改宛陵县为宣城县,改故宣城为青弋江(镇)。605 年(大业元年),改宣州为宣城郡。   唐,621 年(武德四年),改属。627 年(贞观元年),又归宣州,属江南道。704 年(长安四年),移治青阳城(今南陵籍山镇),属江南道宣州。733 年(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宣州。742 年(天宝元年),属江南西道宣城郡。758 年(乾元元年),属宣歙观察使宣州。890 年(大顺元年),属宁国军宣州。   五代,937 年(南唐升元元年),属宁国军宣州,隶江宁府。   宋,975 年(太祖开宝八年),南唐平,改宁国军,仍称宣州,隶江南路。103年(天圣八年),分东西两路,属江南东路宣州。南宋,1166 年(乾道二年),升为宁国府,属江南东路(亦称江东路)宁国府。   元,1277 年(至元十四年),属江浙行中书省宁国路。1357 年(至正十七年),属江浙行省宁国府。至正二十六年,改为宣州府。   明,1368 年(洪武元年)八月,属中书省宁国府。1380 年(洪武十三年)正月,属六部直隶宁国府。1403 年永乐元年(永乐元年),属南京直隶宁国府。   清,行省下沿明制(宁国府),直至宣统,所属府如故。1645 年(顺治二年),属江南省徽宁道。1667 年(康熙六年),属安徽省徽宁道。太平天国期间,由浙江巡抚兼辖。1865 年(同治四年)仍由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分辖。   1911年(民国元年)1 月,裁府,直属安徽省。1914 年6 月,划属安徽省芜湖道。1928 年8 月,废道,直属安徽省。1932 年10 月,划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38 年10 月25 日,划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1940年8 月6 日,划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1949 年)4 月22 日,南陵解放,同年5 月13 日,属皖南行署芜当专区1950 年5 月26 日,划属皖南行署宣城专区。1952 年2 月4 日,划属皖南行署芜湖专区。是年8 月27 日,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71 年3 月29 日,属安徽省芜湖地区。1980 年1 月29 日,属安徽省地区。1983 年6 月7 日,划归。 南陵面貌
  南陵县籍山镇行政区划   南陵县现辖8镇:籍山镇、烟墩镇、家发镇、许镇镇、弋江镇、何湾镇、三里镇、工山镇。
  乡镇名称
  居(村)委会数量
  所辖居(村)委会名称
  172.12平方公里
  12.64万
  10个居委会   30个村委会
  五里、春谷、光明、陵阳、望华楼、和顺、   惠民、通济、南翔、阳光10个居委会   大港、茶丰、古亭、沈亭、曙光、上港、城西、   蔬菜、先进、长塘、长乐、石铺、联合、其林、   新塘、联城、官洲、千峰、芦塘、葛林、柏林、   界山、龙湖、尹塘、三连、五连、新建、新坝、   黄金、苍溪30个村委会
  178平方公里
  3个居委会   28个村委会
  许镇农民城、黄墓、3个居委会   丁塘、黄墓、星火、清城、、仙坊、长青、   许镇、新渭、龙潭、、黄塘、池湖、建福、   东胜、文阁、茆镇、郑潭、马元、李村、华林、   北斗、民一、民合、东联、东三、、金阁   28个村委会
  159.1平方公里
  10.9万
  4个居委会   28个村委会
  五班街、汤蓬街、蒲桥街、奚滩街4个居委会   竞河、燕山、中洲、宋桥、新光、凤洲、铁拐、   奚滩、弋丰、坝村、蒲东、塘南、蒲西、钟塘、   新陶、沿河、东河、紫溪、合义、红塘、闸口、   排湾、上洲、姚义、中联、黄城、四连、五一   28个村委会
  172.36平方公里
  4.74万
  1个居委会   16个村委会
  三里街道居委会1个   澄桥、西峰、辋峰、孔村、山泉、吕山、西岭、   水闸、牌楼、新义、双河、热爱、峨岭、樟溪、   上马、凤凰16个村委会
  217.13平方公里
  4.62万
  1个居委会   18个村委会
  七星河居委会1个   涧滩、顺冲、河湾、前官、涧西、钱桥、呈祥、   合村、、、南山、、铁山、青山、   绿岭、久胜、幸福、团结18个村委会
  180.1平方公里
  5.76万
  18个村委会
  桂镇、跃进、大工、高岭、工一、工山、万安、   柏一、柏二、山峰、、乔村、桃园、春福、   童村、象山、天官、18个村委会
  81.2平方公里
  11个村委会
  联三、麻桥、石峰、永林、官塘、盛桥、马山、   滨玉、花元、龙山、茶林11个村委会
  107.89平方公里
  2.05万
  1个居委会   7个村委会
  烟墩街道居委会1个   烟墩、刘店、霭里村、、红旗、海井、万兴   7个村委会
  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方面,该县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县、乡主要干道均已达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建设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乡村供电率100%;程控电话装机已达8万多门,移动通讯机近4万门并实现全县无缝覆盖;邮政服务遍及城乡各地;县城日供水能力3万吨。县城建设特色明显,风格独特,以占地3公顷的南陵广场为核心的新区建设在全省首屈一指。截止2008年,该县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9.04平方公里。以县城为样板,县内其它五个中心镇的规则建设也是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汇聚了众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全县城镇化水平达33%。   南陵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每年都有几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开发新成果问世,每年都新增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大学生数百人。建成了县、乡、村一体的医疗保健网络,实现了乡乡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广播的目标,拥有全省县级一流的体育馆、游泳中心和水上活动中心,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人民安居乐业,居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
  2012年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增长15%;实现财政收入16.06亿元,增长20.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61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32元,增长15.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6.2:63.8:20。获“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2+2+2”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加快发展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和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提升发展食品深加工和纺织服装产业。科学研判我县产业基础,依托芜湖汽车产业链齐全、配套体系完善等优势,将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作为我县首位产业全力培育。坚持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深入企业一线调查情况、研究问题,从税收、融资、用工、市场、交通等多方面帮扶企业稳定经营发展。成立中小微企业帮扶领导组、开发区企业运行环境保障工作领导组,制定了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发展鼓励政策和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有关规定,及时兑现税收财政奖励政策。先后多次组织召开银政企座谈会和企业座谈会,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接续基金和企业应急风险管理基金,帮助企业解决短期流动资金不足问题。降低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费率,扩大担保额度,净增担保贷款1.37亿元,总额达到7.03亿元。围绕开发区企业用工需求,精心组织春节、非公企业党员、退伍军人等多场就业招聘会,为开发区企业招录员工5000多人。实体经济总体平稳,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户,总计259户,实现产值236.4亿元,增长24.3%;增加值57.29亿元,增长21.5%。一批重点企业发展良好,金牛电气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发行安徽省首单中小企业私募债,获首届市政府质量奖;南翔羽绒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顺荣股份获批省产学研示范企业;省农机成套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落户南陵。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55户首位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6.47亿元,增长53.3%;26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35.15亿元,增长45.9%;51户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52.82亿元,增长40.9%;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59户,实现产值120.6亿元。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全年共申报注册商标276件,“古麒”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我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3件,居芜湖四县之首;新增省著名商标14件、市知名商标6件;新增省名牌产品2个、市名牌产品4个。全年专利申请数达1936 件,再次跻身全省“专利申请十强县”。建成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7.6万平方米蓝领公寓,经济开发区配套功能不断完善。籍山创业园被评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加大“双清”工作力度,全县共清理闲置工业用地项目25个,盘活闲置低效土地1325.4亩。    项目建设形成突破。全县206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4.73亿元。其中,政府性投资项目152个,完成投资36.73亿元;产业类项目54个,完成投资38亿元。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城市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外部交通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南陵的区位优势将成为发展优势。合福高铁建设进展顺利,铜南宣高速公路复工建设,205国道示范路、弋牧路(弋江至柯店段)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三荻路漳河大桥、马园河大桥及接线工程基本完工。青弋江分洪道、幸福闸、天然气江南联络线、淮上特高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顺利。一批产业类项目加快建设,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开钻详查,瑞创农机南方装备基地项目新址建成投产,凯迪生物质发电厂并网发电,合创电子信息产业园即将建成。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共引进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1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9116.5万美元,增长34.3%,利用内资159.7亿元,增长10.9%;招商项目形成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增长13.2%。一批投资大、效益好、牵动性强的优质项目成功落户。年产4000辆甲统锦农现代农牧业专用车和年产12万辆福斯达新能源电动汽车两个整车制造项目正式落户,首位产业集聚初具规模;总投资50亿元的铜陵有色铜基新材料产业园筹建,资源效益进一步放大;规划4000亩的枫彩现代生态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将充分利用高档木本植物组培科技优势,有效支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带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现代农业增效明显。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4.35亿元,增长10.9%。粮食总产39.3万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5、318国道沿线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初具规模。新开4个示范基地和10个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6000亩核心示范区,推行“八统一”的水稻全程代管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以大浦试验区为核心的万亩现代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突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引领作用,总投资3000万元的自动化育秧育苗中心进入试生产阶段。大浦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顺利通过中期验收。农村土地流转加速推进,全年共流转土地5.46万亩。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12家,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食品工业园获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安徽省大米专业商标品牌基地”认定。“弋江籽”紫云英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陵大米”、“奎湖”牌河蟹商标获省著名商标称号。稳步推进蓝莓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有贤龟鳖获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宏顺粮油被评为省3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切实加强林地清理整改工作,严格规范林地占用和设施农业项目用地管理,林地检查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9个,全县农作物参保面积96万亩,森林灾害保险面积13.1万亩。完成造林任务0.65万亩。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10万人次、1.88亿元,连续7年被列为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县。    第三产业健康繁荣。城乡消费市场持续活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亿元,增长9.1%。限上服务业企业新增53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4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一批酒店、市场项目建设加快,维景国际酒店、苏果超市、大润发超市、城东汽车市场园建设进展顺利。江南国际综合市场7.8万平方米美食风情街建成营业,芜湖米市博物馆、江南国际大酒店等配套工程开工建设,成功举办芜湖·中国米市国际大米交易会,承办了第六届安徽粮油精品展示展销会暨第二届中国(芜湖)国际米业博览会。振运物流被批准为芜湖市现代物流业“小巨人”企业。修编完善了《南陵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进丫山花海石林风景区服务标准化建设,举办第四届江南牡丹文化节。大浦乡村世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挂牌,景区内全国首家膜式结构3D影院对外营业,通过了全国休闲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验收。建立机械化屠宰场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省“放心肉”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验收。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年家电下乡补贴资金2907万元。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完成投资15.15亿元,增长38.1%;商品房销售57.52万平方米,增长4.6%。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2.07亿元,增长16%;各项贷款余额72.28亿元,增长21.6%;新增存贷比76.35%。芜湖鑫坤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筹建。
  南陵远古生态环境优越,百万年渔猎采集,五千年耕作养殖,积淀既厚。汇聚南北先民智慧,开创长达两千余年的青铜采冶史,是中外所罕见。南陵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安徽可谓名符其实的文物大县,有“青铜之源、米市之仓”的美誉。   南陵春谷公园南陵位于九华山山系与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山奇水秀。南有次原生态的省级大、森林公园,北有水波浩淼的万亩水乡;东有千年古镇弋江,西有乌霞奇峰怪石;西南有西山花海石林、县邑镇山戴公山。穿越境内的、漳河乃为南陵的父母河,哺育了千秋万代的南陵人。   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279年,长达2300余年的大工山铜矿采冶,炼铜十万余吨,至少打造了百万件青铜器,它在中外青铜历上所罕见,为中华青铜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春秋时期该地曾隶属越国,吴越交战中,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广纳天下人才,利用大工山铜矿资源,不断加大开采量,从上交吴国的铜原料中大量截流,打造一批春秋时期最为先进的精良兵器(该县出土的“”等数十把青铜剑就是最好的鉴证),同时加紧训练军队,勾践趁吴王夫差出兵中原之机,一举消灭了吴国,成为不可一世的春秋五霸之一。此时的南陵大工山铜矿采冶生产场面规模空前,各路能工巧匠荟萃,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所生产的铜是质优量大,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经济开发区之一。   斯土斯民,始终充满着活力,不断创造出辉煌的文化。已调查发现地域内地面、地下文物遗迹130余处,以青铜业发展的“国保”大工山古铜矿,因此形成的管理居住区“省保”牯牛山古城和墓葬区“国保”,以及家发永林六朝古墓群、家发墩山古墓群,弋江汉代宣城县城址,三里镇辋峰恐龙化石遗址,丫山双龙井古动物化石遗址,籍山镇徐家大屋,黄墓三国东吴偏将军墓,丫山镇龙山的明清神仙洞,丫山镇龙山明代燕伲洞,绿岭青山燕子洞,城关的墓,奎湖的浮城寺商周遗址,家发泉塘的商周甘罗城遗址。城内的玉带桥、黉塘桥、龙会桥、惠民桥、毕家桥等等。馆藏文物千余件,标本近两千件。从新石器时期的古拙淳朴的石器、陶器,到形态精美秀丽的西周青铜龙耳尊,从栩栩如生的宋代官俑,到威震一时的太平天国丙辰铜炮,无不记载着南陵文明发展的痕迹。南陵以铜的采矿、冶炼、铸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 “青铜文化”;以雄姿英发的东吴大都督周瑜任该地春谷长,堪称世界军事史上间谍“先父”的大将军黄盖,风姿倾国倾城的绝佳美人小乔,从而形成了的“三国文化”;以大唐李白、王维、杜牧等杰出诗人游历南陵名山秀水,留下的大量快灸人口、代代相传的绝妙诗篇,又形成独特的 “大唐文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周,它是用当地的铜原料,由当地铸造工匠制作的具当时中国南方最高工艺水平的精美青铜器。此尊被国家文物局在安徽省选中的唯一的一件青铜器,参加北京奥运园区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这是继90年亚运会后第二次入京参展,可谓南陵“镇县之宝”。   南陵乡村风景南陵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极为丰富。有流传千年的神怪、劝善的戏种“目连戏”,有颇受百姓喜爱,可在街头小巷、田间地头就能欣赏的“南陵大鼓书”,有流传于何湾、丫山一带的地方独有的“十兽灯”,以及喜庆的龙灯、鱼灯、罗汉灯、舞狮子等,有脍炙人口民歌、小调,有别于他地的“六月六奎湖赛龙舟”,有蜚声海外的丫山凤丹和留传千年传统制作工艺的脆酥香甜的绿色食品藕糖,还有远近闻名的南陵风味“弋江三老太羊肉”、“界山老鸭汤”、“奎湖飘鱼”、“城东牛歪子牛肉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香菜”、“炸藕圆子”、“糯团”、“蒿子粑”等等,多则不可胜举。   这些奇异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南陵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相互交融的重要特性,它是南陵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内涵所在,是祖先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南陵历史悠久,人文炳蔚,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古人类栖息生衍,西汉时期开始设县施政,名为春谷,三国时吴国大将周瑜、黄盖、周泰曾分别任过县令,公元525年(南朝梁帝)时置南陵县。黄盖、葬于境内,西周至唐宋,这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陵铜矿采冶经历了东周、汉代、唐代,长达千年的炼铜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铜冶文化,为中国青铜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工山古铜矿冶遗址与周朝时期的千峰山土墩墓群同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大诗人,曾三度携家寓居南陵,遗有《》等诗作18篇,其名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更是千古留传。杜牧、王维、王昌龄、刘禹锡、汤显祖等历代文化名人也曾流连于南陵的灵山秀水,留下了众多不朽诗篇。近代,南陵人曾出任清朝驻美国纽约第一任首席领事,文学博士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时期,陈毅、谭震林将军都曾在南陵指挥作战。新中国成立后,南陵涌现出了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周可玉英雄人物。
  笔山芽尖(又名片茶)产于南陵县桂山笔架山(又名蝌蚪山,射的山)。创制于1984年,1985年被南陵县评为一等奖,获市二等奖。笔架山林木茂密,春夏季雨后多云雾弥漫山间,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茶叶生长。清末笔架山古庙僧人栽培茶树,采制尖茶(即笔山芽尖),供敬香者和游客解渴品尝。民国初期,高庙失修,和尚出走。庙倒茶荒,变为野茶,当地农妇上山采摘焙制。解放后,不断挖掘潜力,笔架山茶叶由零星栽培,发展成园栽培,至1977年,已有成片茶园70亩,年产干茶2000公斤。1989年,茶叶再次获县一等奖。
  南陵大米生产历史悠久,素有“米市、南陵粮仓”之称。 南陵大米南陵县以发展农产品品牌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举措,建成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7个,面积达4.5万亩。自1985年以来,该县先后被确认为国家优质米基地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并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目前全县拥有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3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基地20万亩。2010年,“南陵大米”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又名九月红,从红壳糯中选穗出来,是南陵县的地方品种,品性不衰,原产于奎潭湖沿岸,即奎湖、黄塘、黄墓等地,后繁衍到附近邻县,一般亩产400-500公斤,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谷粒长,出米率高达74%,且粘性强,属比较高产稳产的一种古特水稻品种。1985年,在黄塘乡林塘村发掘,1986年试种良好,宜作单晚,至1990年,农户零星种植。
  “广善酥”是在佛教经典的有关素食记载及中医食疗理论的基础,按照现代营养学要求研制的纯天然食品。   该产品通过省专家技术委员会的鉴定,并荣获国家经贸委,中国贸促会“94首届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成果展览会”部优“成果奖”。95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99食品国际会议精品奖。
马头墙黄酒
  说起黄酒,人们往往只会想起绍兴,想起黄酒行里叫得响当当的老字招牌,而在气候环境优越的南陵,“马头墙”黄酒却开始带着青涩后生的胆量,凭借100%圆糯、100%原酿、100%原浆的过硬质量,成为黄酒界闯出的一匹。芜湖南陵的马头墙黄酒一直是中国黄酒业里的佼佼者。芜湖的南陵,地处北纬30度,有“世界名酒带”的美誉,自古坊间流传“芜湖的米市,南陵的仓”,中国历朝历代的朝廷贡米,有一半就出自南陵,马头墙黄酒使用“南陵贡米”酿造,其品质毋庸置疑。同时马头墙使用千年传承工艺之曲“桂花曲”,于每年农历八月,由红小麦、山泉水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拌合,由30多年制曲老师傅以手试温,而后定位为曲,马头墙用此曲发酵,故而酒体醇香无比,沁人心脾。南陵县母亲河漳河之水,常年恒温,硬度适中,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马头墙黄酒由此水酿造,不仅口味甘冽,而且富有强身健体的功效。马头墙的原料优势,缔造出一款天地同酿的黄酒,是一款真正的生态酒、健康酒。成为了亲朋好友把酒相聚、贵宾来客礼尚往来的最佳选择。
  南陵县就如何发展文化产业,该镇人民本着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初步形成了以文艺演出、休闲娱乐、网络文化、宾馆餐饮、观光旅游、旅游产品开发等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主要表现在:
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该县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规模 南陵丫山花海石林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演出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和艺术教育业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截至2008年元月,全县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200多家。其中文艺演出团体8个、KTV娱乐场所11家、印刷企业11家、网吧28家、游戏机室10户、书报刊零售出租28户、音像制品零售租售49户、打字复印社18户,广告设计20家,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方面的艺术特长培训班16家;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市场趋向持续高速发展态势,这些文化企业和经营户不但丰富活跃了全县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南陵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增加税源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产业服务业发展
  全县的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景区建设从无到有,并且初步打出了品牌。以为龙头的乡村旅游已小有 南陵小格里森林公园五连池名气。丫山花海石林风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景区,小格里森林公园、乌霞风景区被评定为国家2A级风景,新南港大酒店被评为“三星级宾馆”,鲁班大酒店被评为社会餐饮“三星级餐馆”,创办西山、春谷等2家国内旅行社,拥有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1家、省级“农家乐”示范点1处。家发镇联 三“农家乐”省级示范点和大蒲生态农业开发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正在申报中。全县旅游产品主要有百善酥、野葛粉、土鸡蛋、丫山藕糖、木榨麻油、贴木画等,通过参加各类旅游推介会,打出了品牌,开拓了市场。其中百善酥为省级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西山风景区被省旅游局、省农委授予“全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称号。新建了“金帝娱乐城”、“星光大道”两家高档次文化娱乐场所,提升了南陵文化娱乐业的档次。200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总人数约20万人次,接待休闲娱乐总人数约7万人次。标志着该县旅游服务行业上了一个新台阶。
  全县有高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3所,职业中学2所,初中23所,小学4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幼儿园134所;截止2008年底,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60242人,其中小学34856人,初中25386人;高中在校学生13462人,其中普通高中10619人,职高2843人;在园(班)幼儿7634人。在职教职工3157人,离退休教职工1189人。2005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南陵优质教育品牌的战略决策,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县教育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
学前教育水平稳步提升
  2008年,学前一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5%。
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1997年、1999年和2003年,全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先后通过了省级验收和复查。2008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
高中教育发展势头强劲
  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初中升学率达88%以上。
作为省级示范高中每年本科达1000余人。
职业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职业教育发展渠道进一步拓宽,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了大批外向型的面向劳务市场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技能型人才。
民办教育快速发展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实行多主体办学, 逐步建立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办学的新体制。该县已有民办高级中学、完全中学、职业中学、初中、小学各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民办幼儿园133所。
  学校简介   南陵县第一中学(简称),原名南陵中学,创建于1939年。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学校发展迅速.2009年 南陵一中校园风景图是学校70年校庆的日子,因广大校友的意愿,正式更名为安徽省南陵中学。直至2007年,有在岗教职工177人,其中高级教师36人,一级教师52人,省教坛新星3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学校地处县城闹市,临街傍水,景色宜人,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拥有两座一流的教学楼、科技实验楼、综合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天文台、校园宽带网、校电台、标准运动场,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齐全。2010年,南陵一中将迁移的城东新区,位居205、318国道的交接处,西临南陵汽车东站,对接南芜快车道,是南陵城市规划的教育区重点区域,腹地纵深,地势优越,是一处办学教学、教书育人的宝地。
  根据全县卫生事业统计年报数据,截止到2008年底,全县卫生机构数为365个,其中:县直医疗单位3 南陵县医院个,分别是县医院、中医医院、县二院;县直卫生单位5个,分别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防治站、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南山医院;民营医院4个,分别是华泰医院、牯牛山医院、众和医院、圣安医院;县直卫生服务机构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服务中心);镇卫生院19个,其中:中心卫生院8个,一般卫生院11个,1所城关医院;村卫生室3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   2008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为1095张,其中:县级医院440张,民营医院185张,卫生机构50张,镇卫生院420张。
卫生人员总量
  2008年,全县卫生人员总数为1669人(卫生技术人员1350人),其中:执业医师400人,执业助理医师269人,分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9.6%和19.9%;注册护士342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5.3%;药剂、检验人员共128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9.5%。
  2008年南陵县科技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按照“全面招商年、全面建设年、效能建设年”的总结要求,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以科技普及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在科技、科协、知识产权、防震减灾、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等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该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2008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意见》(芜市发[号)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全县科技进步实施意见》、《南陵县科技三项费及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修订《南陵县高新技术企业和专利申请奖励扶持办法》,邀请市科技专家深入企业宣传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新印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指导企业开展申报工作,根据市委1号文件要求,积极围绕市考核目标,进行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和科技企业名孵化器的目标落实,为进一步营造出全县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培育科技企业、科技项目和推进产业优化升级,2008年上半年,多次会同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镇,深入企业开展科技调研活动,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户解决实际问题。申报了芜湖东源新农村开发有限公司《食用菌周年化生产及现代发酵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科技部国家星火计划。向省科技厅申报了《双孢蘑菇周年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项目,芜湖青弋江种业有限公司的《紫云英优良品种“弋江籽”推广应用与综合利用研究》国家科技成转化资金项目,县公安局申报了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强警项目。芜湖市瑞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抑草稻新种质创制及其相关技术研究》获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30万元支持。筛选了新成汽车零部件、永杰铜业、星火技术研究所、野葛研究所等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30项工业和农业重大技术需求项目,为企业自主创新奠定基础。该县实施的安徽省首批“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试点县,许镇镇省科技创新示范镇项目。芜湖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被省科技厅批准为安徽省双孢蘑菇科技专家大院。该县科技特派员深入各镇积极开展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取得了一定效果。筛选了一批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国家、省星火计划项目。芜湖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的《早籼晚粳“异种直播”技术研究》、芜湖金牛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的《110KV级低损耗有载调压力变压器》等9个项目被列入芜湖市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项目。实施了“北莓南移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集成研究”项目,引进了辽宁省丹东市高灌蓝莓在该县试种,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得到推广,该项目作为县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子。对全县规模企业信息化工程情况进行调研,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工程。建立科技项目库,不断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开展了市、县农业科技短信入户工程工作。
  南陵现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县境内山清水秀,拥有万亩牡丹园和、奇石、瀑布为一体的西山风景区;古秘幽遂的乌霞寺风景区;烟波浩渺的奎潭湖风景区,地球上同一纬度植被种类最齐全原始次生林的小格里森林公园等。南陵迄今为止已调查发现地域内地面、地下文物古迹130余处,主要有:以青铜业发展的“国保”大工山古铜矿,因此形成的管理居住区“省保”牯牛山古城址和墓葬区“国保”皖南土墩墓群,以及家发永林六朝古墓群、家发墩山古墓群,弋江汉代宣城县城址,三里镇辋峰恐龙化石遗址,丫山双龙井古动物化石遗址,籍山镇徐家大屋,黄墓三国东吴偏将军黄盖墓,丫山镇龙山的明清神仙洞,丫山镇龙山明代燕伲洞,绿岭青山燕子洞,城关的小乔墓,奎湖的浮城寺商周遗址,家发泉塘的商周甘罗城遗址,以及城关地区的玉带桥、黉塘桥、龙会桥、惠民桥、毕家桥、仙酒井、小乔墓、谢家阡、南山寺遗址、柳拂庵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有展现近现代南陵人民光荣革命传统的李家发烈士陵园和三里新四军军部旧址等革命历史教育基地。   南陵置于梁朝,历史悠久素为大县。县城的地理形势很有特点,县志称为“左控山,右带水”,概括得十分贴切。从县城往西,基本是低山丘陵地区,因此说是“左控山”;从县城往东大部分是圩区,有弋江、漳河流过,因此为“右带水”。境内,有雄浑的工山、峻秀的笔架山、滔滔的青弋江、逶迤的漳河、浩翰的奎湖。这些山水湖泊,虽比不上名山大川,却也风景秀丽,自成一格,形成南陵特有的风光。   根生土长的南陵人民热爱自己的故土。商旅宦游的过客中,也有不少人忘情于南陵的自然景色,加上文人学士的咏颂渲染,逐步总结成了“南陵十景”。自明朝时,便有描绘这些景色的诗歌流传。   南陵十一景是:工山削翠、射的占丰、鹅岭横云、漳水拖蓝、青弋波光、奎湖泛月、龙池布雨、元观仙题、南浦甘泉、西溪积雪、大浦乡村世界。这十景中的前几景,比较确切。后面几景,准确程度就难说了。海宁监生许懋堇有一首描绘南陵风景的诗,诗起首两句“漳水拖蓝青弋青、工山削翠敬亭平”,有注为“南陵十景之一”,没有把南陵十景一一罗列出来。什么原因呢?大约是因为景色宜人的地方处处皆是,除了主要的几处,其他的孰是孰非,连诗人也难于论断。   天地翻覆,时过境迁。旧日的“南陵十景”,如今有的增添了新的风姿,有的则已面目全非,甚至被历史淘汰了。许多往年毫无声息的山丘河塘,现在却千姿百态,分外娆艳。笔者根据县志所载及实地考察,将南陵十景简述如下。   工山削翠工山,又名大工山,位于县西南方。主峰海拔523米,是县内最高之峰。县志注:工山位于县西三十里,高数百丈,周围数十里,是“县治之镇山也”。   工山雄伟壮丽,山体上半部呈等腰三角形,直似天工神力削出的一朵秀丽芙蓉花。山峰郁郁葱葱,犹如凝结了青绿色的颜料。县志描绘工山“秀削芙蓉,色凝螺黛”。这就是“工山削翠”的由来。不少文人曾写诗作赋,或赞美工山的壮美,或记述游山的过程。明朝宣城进士梅鼎祚写的一首“工山削翠”较为通俗。诗曰:“白云飞去又飞还,万壑千岩指顾间。天半芙蓉争削翠,案头一点是工山”。   射的占丰射的,指射的山,即现在桂山乡境内的笔架山。著名的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有该山的记载,说它“望之似射候因名。”也就是说,这山看起来象古代用布做成的屏风样的箭靶子。“射的占丰”,意思是以射的山卜占年成丰歉。据说,古时当地老百姓常在春节这一天看山色,以卜占当年收成是好是坏。卜辞说:“射的白,米斛百;射的玄,米斛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如果射的山发白,就兆丰年,一斛稻只值一百钱;如果射的山发黑,即示歉收,一斛稻值一千钱。这一风俗,收录在《太平寰宇记》和县志中。   梅鼎祚有一首描写“射的占丰”的诗,今抄录如下。诗曰:“几载人看射的玄,秋风陌上鼓甸甸。鹿门旧有移家兴,乞种南陵附郭田”。   鹅岭横云鹅岭,现属三里镇。峨与鹅音同字异。如果究其原意,峨岭的“峨”字很可能是“鹅”字。这还得从一则传说说起:“旧传有金鹅自泾之蛮飞来栖此。”由此得名,称为“鹅岭”。   鹅岭横云,意即鹅岭高耸,常有白云缭绕。自有金鹅的传说之后,后人又牵强附会,说这鹅是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养,后来飞到这里的。明朝本县文人王宏道曾诗咏“鹅岭横云”:“右军何年过?遗此笼中物。化作飞来峰,长有云气复。”   漳水拖蓝漳水,即漳河,是发源于县境内的第一条大河,也是南陵的一大水系。《宁国府志》记载说,漳河发源地“在西南六十里,源出水龙洞,至澄清河与淮水会合。”漳河的上游在峨岭到三里那一段叫澄清河。再沿河向上溯源,有两支分流,一支起源绿岭荷花塘,一支发端烟墩古城村。这个村有个叫水龙洞的山洞,从中流出一股“寒流曲折,清澈可爱”的泉水,这便是漳河的源头。   泉水淙淙。顺水而下,从山地流向平原,一路上汇集各派水流,成为大河。但见河身宽阔,缓缓而流。漳河平静时,水流清澈,河底墨绿色的水草,高空明朗的蓝天,辉映之下象一匹蓝色彩缎子。从五里茶丰村经大港到东门大桥一段,河谷高深,以前两岸又多大树,河水在荫影下显得更蓝。这就形成了“漳水拖蓝”的景色。上虞别驾徐希明写过一首“漳水拖蓝”的七绝。诗曰:“谁染轻绡百里缠?浮光遥接蔚蓝天。诗脾洗尽尘氛气,一曲沧浪烟水边”。   青弋波光青弋,指青弋江。府志说,青弋江古名青水,又名冷水,青弋水。县志记载,青弋江“发源黄山,会石台、太平、旌(德)、泾(县)诸水。至此河身渐广,春夏水涨,波涛汹涌,故曰江。青弋江两岸风光绮丽,村舍、竹丛、良田、沙洲,组成一幅优美恬静的图画。江水清清,微风阵阵,水波在阳光下泛起粼粼白光,白帆在水道中徐徐远航。“青弋波光”便因此得名。   历代诗人墨客留下了不少有关青弋江的诗歌。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是唐朝诗人杜牧《送裴坦往舒州经南陵》中两句“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村柳拂桥”。由此诗句,后人还在弋江镇造了一座“柳拂桥”。桥边又建了座著名的柳拂庵。后来,桥、庵虽毁,那方刻有“柳拂庵”的石匾却还在。此外,本县文人方海写的诗《青弋波光》也十分动人:“长江渺渺界西东,绉谷波光弄小风。疏月回摇千顷白,落霞平散一川红。客行舟楫如天上,人鉴形容似镜中。最喜澄泓清见底,尘缨欲濯有谁同?”   奎湖泛月奎湖,原来称作奎潭,后来才叫奎湖。也有称作为“奎潭湖”的,反映了它从潭变成湖的过程。奎湖是南陵县最大水面。县志说,奎湖有九十九个汊、三道关、三道镇。湖中有七个土墩,座落状如奎星,由此得名,称为奎湖。   奎湖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夏时,菡萏(荷花)亭亭,香风遍野。莲、藕、菱、茨、凫、雁、鱼利颇饶。”月色之下,湖景又不同往常,月夜乘舟泛游,情趣无穷,这就是“奎湖泛月”的来由。   龙池布雨龙池,旧名龙湫池,即现在工山东山腰的龙潭池。龙池布雨,意即龙池铺云布雨。龙池原是个求雨的场所。县志说,“龙池岁旱祷雨,辄应。”因此,龙池布雨这一景,也有称为“龙池祷雨”的。   龙池并不大,不到一丈见方。只是因为这么高的山腰有一潭水,四面不见水流入,天旱又不见水干涸,因此引起人们的奇怪,认为里面有神龙居住。龙池布雨便由此得名,并成为求雨场所。知县屈开瀛有一首写自己去龙池求雨的诗,今录其中几句:“夙闻龙池灵,泓然工山脊。云气一缕生,甘霖遍阡陌。千层跻危崖,深碧生寒冽。传道通江湖,信是神龙窟。匍匐皆士民,倾注冀倏忽。”看龙池是那样神奇!士民百姓手捧香烛,顶礼膜拜,多么希望大雨突然从天而降呀。   史载龙池下面原有一所龙池庵,庵中有一匾,上书“佛所悦可”,据说是雍正皇帝御笔。这庵早已废,旧址后成龙池庵铜矿场所在。   元观仙题元观,指承天观。承天观位于“县东南四百步”(县志载)。大约是在现在的自来水厂西边。观建于宋朝。明朝洪武十五年在观中开设了道会司,可见当时道教活动在南陵十分活跃。   “元观仙题”包含了一个传说。县志记载:宋朝时,承天观有个道士牧得清,精通法术,道行很深。他在观内得遇吕洞宾,吕为度他,曾题诗警化。诗曰“蓬岛三山在寸心,先生何事混凡尘?不因门外家人谨,还是无缘识洞宾”承天观因此出了名,成为南陵一景。王宏道有首诗:“何日元都坛,天风落仙唾?白云或临轩,恐复凡人过”。   西溪积雪西溪,县志注位于“县西二里,在黉桥南”。早先,西溪旁有不少树木。“老树萧瑟栖闲鹤,野岸杈栎缀古梅”。在白茫茫的雪野中傲然挺立,分外醒目。加上远处的工山雪峰、近处的拱桥、石堰、溪谷,远近风景层次分明,黑白相间,实在是一幅优美的雪景图。“西溪积雪”便由此而得名。按图索骥,西溪应是城关三小对面那条水沟。这条溪水,是历史上劳动人民为改变生产条件开挖修筑的。县志说,这儿原先“水田常干涸”。后来,“居人堰石积水导流,南人偕乐关。水涨则泛滥北出西港”。这样一来,西溪水量稳定,能灌溉,能溢洪,大大改善了水利条件。   梅鼎祚写有一首“西溪积雪”的诗,诗曰:“溪流春谷净纤尘,玉树森森欲照春。皂盖好从西去向,雪中高卧岂无人?”今西溪尚在,不过因水系的变化,作用已相对减少。公路边有一提水站,抗旱排涝的功能远远超过西溪。往曰“西溪积雪”之景,现在也已变得十分平常。   南浦甘泉南浦甘泉在何处,现在已经无从查考,只得谩而言之。   南陵西部山丘地区泉水众多,较大的,有丫山隈湖的双龙井、何湾涧滩的水龙泉、绿岭大王冲的珍珠泉、烟墩古城的水龙洞、三里吕山的涌珠泉。无名小泉和上半年有水下半年断流的“季节泉”,则更多了,这些大小山泉,是南陵西部农田的重要水源。梅鼎祚有一首泳“南浦甘泉”的诗:汩汩流泉引派长,辘轳金井缠银床。邺渠十二君休羡,南浦人称玉女浆。”大意是:清清的泉水流作长长的山渠,雕花的白石井台上绳索绕着辘轳。你不要羡慕河南南阳的邺渠水,南浦人称这山泉水象玉女打的琼液。从诗中提到的三井、邺渠等比喻,南浦甘泉很可能指三里吕山的涌珠泉。县志在写到孔村河时说:“其水由涌珠泉发源,经永顺堰以杀水势。北流复经龙涎井。泉水至叶姓挡坝阻向西流,两水皆在小堰口大沟合津,迳至澄清河,达县城东溪河。”你看,涌珠泉下的龙涎井、永顺堰、小堰口和金井、邺渠和诗中描写不是很相近吗?当然,这仅是笔者揣度而已。要确定“南浦甘泉”就是涌珠泉,需要更充足的证据。   大浦乡村世界以打造农业生产、旅游度假、生态人居三大功能为核心,集农业科技展示、农产品生产、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亲水休闲、户外运动、商务会议、养生居住为一体的复   大浦乡村世界合型生态休闲旅游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大浦乡村世界还将吸纳千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催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助推具有高素质新型农民的形成,实现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小康新农村的发展目标,成为具有区域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项目区,以此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项目自2007年投入建设以来,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建设工作正在按照计划稳步向前推进。通过不断开发建设,景区共投入5亿多元建设一期项目,主要包括农民新居、主入口桥、环湖公路及其景观带、生态美食园、植物园、游客接待中心、26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体验农业观赏园、儿童农教乐园,还有现代农业技术中心及驯化中心、避雨葡萄园及葡萄广场、特色果蔬园、有机果品园、标准化良田景观带、污水处理厂等,大浦乡村世界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已达到一定规模。同时,农业自然灾害教育体验基地、北岛五星度假村、生态洗浴中心、4D影城等工程已开工建设;其他项目也正在积极规划中。   
  徐勣,字元功,今南陵家发镇徐桥人.宋神宗熙宁六年以进士授吴江县尉.后迁建平知县,复入任广陵申王王府记室参军.徽宗立,擢宝文阁待制兼侍讲,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实录》,不久,迁给事中授翰林学士。乃上疏陈时要、任贤、求谏、选用、破朋党、明功罪等事,并草诏参订国史。勣素耿直,常犯颜直谏,论朝政得失,抨奸臣弄权。乃于徽宗宣和六年称疾还乡。在城西建“元功书院”(即黉塘书院,为本县最早的书院),亲自主讲,为桑梓培养人才,卒年79岁,赠资政殿学士。
  鲍成昌(),革命烈士,本县家发镇麻桥人。生长于贫苦农家,未能入学。民国33年秋加入南繁芜游击队,由于战斗勇敢顽强,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升为班长。翌年秋,新四军北撤,鲍留皖南,在八都何、马仁寺、东三柏、乌龟墩、五华山、徐冲等地开展游击活动,以保卫人民的抗战胜利果实。在极其因难的环境中,鲍一度负责游击队的后勤供应,因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领导表扬。民国36年底,鲍在麻桥乡徐冲疗伤,因叛徒告密被捕。鲍抱定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同志的决心,一言不发,敌人用踩杠踩断鲍的腿骨,鲍坚贞不屈,不吐半句供词。12月30日,鲍在石塘李(今张家桥)被敌人杀害,首级挂在东门城墙头示众。
  高恒发(),革命烈士,本县家发镇联三人。生于贫困农家。民国32年4月,高参加本地交通递步哨担任联络员,工作认真负责,不久担任交通联络站站长。高扮成小贩,常在麻桥、工山、沙滩脚等地侦探敌情、传送情报。民国36年春,高得知国民党军队进山“清剿”的消息后,及时告知中共南繁芜游击队安全转移,使敌人扑空而返。同年10月,高送密信至沙滩脚遇敌哨盘查,急中生智将信吞入腹中,保住了机密。高送信100多次,从没出过事故。他3个儿子都参加了游击队,其中守财、守贵牺牲,唯守余幸存(解放后曾任中共峨岭区委书记)。翌年4月,因叛徒告密而被捕,被打断了胳膊,拽光了胡子,但始终不吐一言。国民党军队十三旅要高动员儿子守余下山投降,高冷冷地回答说:“要砍要杀随你们的便,要我喊儿子下山,别白日作梦!”4月14日,在麻桥板石岭被杀害。
  李家发(),乳名春生,本县泉塘乡岩虎村人。1951年6月,家发报名参军,参加抗美援朝,被编在中国人民志愿军67军595团1营1连2排6班。为了提高战斗本领,家发投入紧张的射击训练,射击初,他吃了“烧饼”,子弹脱了靶。但他毫不灰心,虚心向老战士请教,细致观察别人射击,还爬在地上反复揣摩,体会要领。在最后考核中,终于以3枪27环的优秀成绩被送到团训练队学习。团部集训结束,他又以弹无虚发、五枪五中的优秀成绩获得团首长的表扬,并荣立三等功。1952年10月,家发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担任排长的通讯员。他每天由驻地庆坡岘送信到玉女峰前沿阵地,要通过敌人炮火控制的200米开阔地。他机警勇敢,起伏闪跃,敌人炮火掀起的砂石吞没了他,震昏了他,醒来后抖掉身上的砂石仍继续前进。因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三等功,被誉为“铁腿通讯员”。
  周可玉(),本县家发镇盛桥村人.1961年入南陵初中,两年后辍学务农.1964年12月参军,在青岛海军空兵独立第6大队直升机机务中队服役.历任学员、机械员、机械师、空中机械师,1976年殉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党委追记一等功,葬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
  董学财()本县家发镇长山人,从小放牛。日,与前湾村毗邻的工山乡栗阳农民王学荣架泵抽水,不幸碰着被风刮断掉在田里的裸铝线,触电倒在田里,情况十分危急。在200米处插秧的董学财飞奔前来抢救。学财看到电线绞在王的小腹上,他顺手拔了一根小竹竿为王挑线,小竹竿又细又软,挑了几次都失败了。他心急如焚,不顾自身危险,向王跨进一大步,屏气凝神,双手紧握竹竿,猛地用力一挥,电线顺竿落到董学财的双臂上,王学荣获救了,董学财却被电击倒在水田里,因电灼水呛而停止了呼吸。   1989年2月,中共南陵县委、南陵县人民政府授予董学财“舍已救人好公民”的光荣称号。团省委追认董学财为共青团员,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淮南户口迁到合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