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明教技能大旗手能进来交流一下吗

城战大旗手到底怎么样才算犀利?【荻花宫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8,516贴子:
城战大旗手到底怎么样才算犀利?
今晚恶人主攻三个城凤鸣堡跟枫湖寨都打得很累,而啖杏林却打得很快。两个犀利的大旗手职业都是明教,而另外一个是天策。目前主流扛旗就是天策、苍云和明教三种职业,其中只有明尊这个职业主加闪避。剑三职业设定,外功职业大都追击能力比较强,技能也是瞬发的多。而内功职业基本上都是站桩输出和读条输出两种,追击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明教大旗手只需要小范围卡视角移动或者高速直线移动,就是让大部分远程内功职业一直在后面追着手跑而没办法真正输出大旗手,外功近战打大旗手又是闪避居多没有造成伤害,才会导致一直打不动,被反复溜着跑。大旗手最重要还是职业属性对外功职业的压制,其次才是手法操作问题。建议以后遇到明教大旗手,让能瞬发技能的近战内功职业和堆DOT的内功职业去打,外功近战可以负责清理大旗手身边的治疗。
绝对人数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这是藏剑山庄未来的继承者在给你回帖,咕叽。——————————小叽咕,别哭鼻子了,我走之后,藏剑山庄就由你来背负,快快成长起来呐。嗯……         ————摘自藏剑山庄秘史。
人多了啥都没用
只是分析下哪种职业扛大旗最有利,人数压制大旗治疗跟不上,那再犀利也没用
我冰心打明教大旗也是各种闪避偏离 别怀疑我的命中
我遇到过对面两辆大车180我方一大两小车,150人被灭,大旗放空无治疗,从洛道复活点飞红莲岗支援两拨的时间没有掉的大旗手
我本是福禄宝箱中一颗沉沙玄晶。只因触犯了天条。被贬为了一颗3级金属性五行石
还有看地形,比起枫糊寨我更喜欢打啖杏林
我只想知道沙盘现在啥样  为何不去爱这样一个人?  他可剑意逍遥如平湖断月,却会为你伫足良久,陪你看雪落断桥,寒泉凝月。  他也能将你背在身后,肩背宽广安稳,调笑着说从此要你取代他的重剑。  去爱这样一个人吧。  西子湖畔覆雪桥边,他将从不离身的轻重二剑归于鞘内,从此剑指天下不为道义苍生,只为守你一世长安。   -
如果暴力不是为了杀戮,那就毫无意义。
别说话!吻我!
然而浩气黑龙的大旗手掉线了...
别说话!吻我!
首先大旗手要不卡不掉线看来是时候学好明尊了
风湖寨那个大旗手借地形优势挺大的,但并非特别犀利。如果多个五分钟装备都要烂了。黑龙的那个真是溜得人心烦,跑的像个兔子,中间还去修了次装备绑了个缝针。小伙伴说十打九不中。
在绝对人数面前神马都是浮云!我上我也行
在犀利也没用首先你的最大敌人是客户端崩溃……致昨天黑龙神一样犀利却鬼一样倒霉的大旗手……
取决于你网好不好…网不好再犀利当大旗手也坑
就算操作意识跟网路都一样,明教还是比天策跟苍云当大旗手有优势,明教打上去全是闪避,外功能跟上也打不中,太累人了
昨晚黑龙装B不成,惨被客户端打脸
那个明教大旗手确实厉害
浩气的子夜语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大旗手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这个页面不在了阳顶天是张无忌的前任,也是个传奇人物,他在短短几年间将衰败多年的明教再次振兴,给明教培养出像谢逊杨逍范遥韦一笑等新鲜血液,又在一夜之间暴毙,明教从此四分五裂,陷入无休止的内斗之中。可谓成也阳顶天,败也阳顶天。那么阳顶天到底是什么路子,他是怎么当上明教教主的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要说明阳顶天的问题首先得追溯一下明教的发展史。明教又叫摩尼教,是佛教拜火教基督教的混合宗教,创始人名叫摩尼。摩尼教从东汉末年传入我国,开始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唐朝武后时期武则天为了夺取大唐政权给自己正名,宣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此时摩尼教的两位高级传教人员带着大云光明经专门从波斯来到洛阳,将武则天精心包装了一下,宣传她就是明王转世拯救众生的。于是摩尼教一时大盛,全国广建光明大云寺,李白少年时杀了人就曾藏在大云寺躲避官府追捕。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唐武宗大肆灭佛,摩尼教徒被屠杀殆尽,从此转入地下。
到了北宋年间,由于朝廷腐败,蛰伏在江南地区的明教徒蠢蠢欲动,在教主方腊的领导下举起了造反大旗,结果被收编为政府军的梁山泊好汉镇压,方腊被无名老僧打成重伤后被鲁智深擒获,押到开封处死,明教再次受到清剿。南宋时期明教徒还跟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发生过激烈冲突。不久元人入主中原,加大了打击明教徒的力度,明教徒被迫往元人控制力量薄弱的地区转移,结果一部分明教徒继续留在江南潜伏,后来出了个领头人就是白眉鹰王殷天正。一部分明教徒转移到了昆仑山,后来出了个领头人就是阳顶天。
阳顶天并非明教世家出身,他是后来才加入明教的。一开始明教徒对他并不信任,教内一些原教旨主义者比如光明左右使者五行旗等人都不服,但是阳顶天做了一件让他们不得不服的事,就是代表明教挑战少林三渡。结果阳顶天在以一敌三的劣势下依然能够戳瞎渡厄一只眼险胜,从此明教在江湖上声名大振再次崛起,于是阳顶天众望所归成为明教教主。但是阳顶天当了明教教主有天生三个短板。第一没有圣火令,不会圣火令武功。当然这也不怪阳顶天,因为圣火令在明教从江南往西域转移的过程中在第三十三代衣教主手里丢失了。第二不会乾坤大挪移武功。当然他当了教主之后开始勤学苦练。第三殷天正不服。殷天正是世代相传的明教徒,又把明教江南一带的力量搞得有声有色,本来是教主之位的不二人选,现在忽然半路跳出个阳顶天把桃子摘走了,给谁都心里不爽啊。但是阳顶天武功比他高,还打败了少林三渡,殷天正不服也得忍着。
那么阳顶天到底什么来路,他为啥会有这么高深的武功。其实他就是神雕大侠杨过和小龙女的儿子。杨过人称西狂,他和小龙女再次重逢后并没有回终南山下活死人墓隐居,而是到了昆仑山。所以郭襄找了杨过二十年没找着,如果杨过夫妇就在终南山,早被找着了。再说终南山是全真教地盘,杨过夫妇想起尹志平就恶心,也没有心情继续住下去。张三丰生于1247年,遇到杨过时八岁也就是1255年,杨过时年三十六岁,小龙女比他大两岁。阳顶天死于1327年,也就是杨过小龙女隐居之后的72年。假设杨过小龙女重逢当年就生了孩子,阳顶天正好七十岁左右,与他的生卒年吻合。
那么为啥说阳顶天就是杨过儿子呢,理由有三。第一,阳顶天姓阳,这个阳其实是杨,最早金庸在明报连载倚天屠龙记时就是杨破天而不是阳顶天,重修后的三联版才改成阳顶天。当然这些典故好多读者都很隔膜,好多人连啥叫三联版都不清楚。杨顶天为了在明教立足,改名阳顶天,阳就是太阳,代表光明炽热。明教拜火,崇尚光明,杨顶天因此改姓阳。第二,阳顶天戳瞎渡厄一只眼用的是一阳指。一阳指是一灯大师的绝技,这门功夫一灯大师除了传过王重阳就是传过杨过。除了一阳指其他功夫是戳不瞎渡厄眼睛的。第三,阳顶天为情而死。杨过就是个很重情的人,等了小龙女二十年还要给小龙女殉情,所以阳顶天继承了其父这一性格弱点。而且由于从小受其父母的熏陶教诲,他最不能容忍爱人的背叛,所以才会看到妻子和成昆幽会后走火入魔而死。
参考书目:《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唐风宋月其它文章
话说取经团来到朱紫国,孙悟空治好朱紫国王的病以后,国王道出实情:三年前正值端阳之节,朕与嫔后都在御花园海榴亭下解粽插艾,饮菖蒲雄黄酒,看斗龙舟。忽然一阵风至,半空中现出一个妖精,自称赛太岁,说他在麒麟山獬豸洞居住,洞中少个夫人,访得我金圣宫生得貌美姿
唐僧身为如来二徒弟,代表佛家在西行路上两次和道家代表论辩,没想到两次败下阵来,如来因此雷霆震怒。第一次是在荆棘岭遇到深山四操。四老道,圣僧自出娘胎即从佛教修行,真正有道之上僧也。我等敢求大教,望以禅法指教一二,足慰生平。长老闻言慨然不惧,对众言曰:禅
杨过是金庸精心打造的痴情人形象,任凭弱水三千只饮一瓢,人在花丛中片叶不沾身。为了能和心爱的姑姑在一起,经历重重艰难忍受无数诱惑,无惧世俗眼光和积毁销骨的流言,在小龙女跳崖后准备以身殉情,被黄蓉劝阻后成为一个爱情卫道者,谁敢三妻四妾始乱终弃脚踩两只船就
话说谢逊被成昆灭门之后仇令智昏,满江湖大开杀戒,并且留下杀人者成昆字样。结果没多久整个江湖都知道杀人者并非成昆而是谢逊。由于谢逊是明教的金毛狮王,所以江湖中人对本来名声就不好的明教更加厌恶痛恨,必欲除之而后快,加上明教中人个个办事不按常理出牌,最终导
伯夷叔齐是上古两大贤人,他们是东夷部落孤竹君的两个孩子,分别为老大老三。本来孤竹君想把王位传给老大,但是老大不干,让给了老三。老三也不干,和老大抽空溜了,位子空给了老二。两人一口气跑到周文王姬旦的西岐养老。姬旦死后武王姬发继位,带着姜子牙东上伐纣。伯
杨过小龙女归隐江湖之后,好多人都说他们造人去了,阳顶天杨逍黄衫女子都是他们的后代,阳顶天是第二代,杨逍是第三代,黄衫女子是第四代。如果说前二位只是金学高手索隐的话,黄衫女子却是货真价实。首先她的出场造型是:身披淡黄轻衫,约摸二十六七岁年纪,风姿绰约,
大明万历年间,霸州(今河北廊坊)地区出了一个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健婦,专门抢劫路人钱物。健是强而有力的意思,健妇就是身强力大的女子。杜甫《兵车行》: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垄亩无东西。其实除了武侠小说中的柔弱女子能成为绝世高手,真实世界中
西游记中有两个擅长用风的妖怪,一个是黄风怪,又叫黄毛貂鼠;一个是铁扇公主,又叫罗刹女。孙悟空和黄风怪干仗时,黄风怪一口风吹出来,碧天振动斗牛宫,争些刮倒森罗殿。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真武龟蛇失了群,老君难顾炼丹炉。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风吹断裙
话说孙悟空被金翅大鹏雕收拾的哭爹喊娘,没办法找如来帮忙,如来道,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
话说取经团一行来到狮驼岭,太白金星变成一白胡子老头给他们预警,让他们不要再往前走了。孙悟空变成七八岁小和尚打听大鹏雕底细,金星说,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常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
话说孙悟空发现金鼻白毛老鼠精和托塔李天王有关系,直接上天向玉帝告了李天王一状,李天王还在生五百年前没有降了猴哥吃瘪的气,一下怒了,且莫说我是天上元勋,封受先斩后奏之职,就是下界小民也不可诬告。待我取砍妖刀砍了这个猴头见驾回旨。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带领十二侍客入元营谈判讲和,由于跟元朝丞相伯颜在皋亭山(位于今杭州城东北部)针锋相对不肯屈服,伯颜发怒拘捕了他,派人押往大都,到了镇江地界,文天祥等十二人于夜间逃入真州(今江苏仪征)。照说像文天祥这样的重犯元兵肯定守
文天祥字宋瑞,就是大宋祥瑞;又字履善,就是一心行善。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长目,顾盼烨然。小时候见学堂墙上挂着欧阳修等名臣的画像谥号都是忠,欣然慕之,如果我不能成一为国尽忠的人,我就不是大丈夫。科举时写了篇文章,考官拿着卷子跟皇帝汇报说,这张卷子古
孙悟空大闹天宫大家都知道。猴哥学成武艺后成了官迷,开始当弼马温嫌小,又当齐天大圣管蟠桃园,他监守自盗把蟠桃园大桃子全都吃光了。干了这事不觉己甚,还抱怨王母开蟠桃会没请他,偷喝御酒偷吃仙丹把蟠桃会都搅和了。玉帝派出二郎神将他擒获,被老君放到炼丹炉炼出火
话说孙悟空和猪八戒保护唐僧一路西行,在黄风岭遇到一个黄风怪,黄风怪久战猴哥不下,急回头望巽地上把口张了三张,嘑的一口气吹将出去,忽然间一阵黄风从空刮起。真个利害:冷冷飕飕天地变,无影无形黄沙旋。穿林折岭倒松梅,播土扬尘崩岭坫。黄河浪泼彻底浑,湘江水涌
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四个刺客立了传。第一个名叫曹刿,就是中学课本里曹刿论战那个曹刿,别看他论战有一套,打仗可不行,跟齐国人打了好几仗,丢了三座城池。鲁庄公怕了,就约齐桓公谈判,准备再献给齐国一座城池讲和。到了会盟时候,两人正要签合同,曹刿拎一把匕首上
西游记中得罪如来的妖怪很多。最早出现的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玉帝一看整个天庭都拿孙悟空没辙,于是派人去请如来佛降妖,如来劝孙悟空放下武器麻利投降,孙悟空说你谁呀当出头鸟,如来见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一记如来神掌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为了让孙悟空不至于
话说取经团一行在陷空山无底洞遇到一妖精,神通广大,孙悟空几次三番奈何不得,打听到她是托塔李天王干女儿之后上天讨说法。哪吒说了此妖来历,那妖精三百年前成怪,在灵山偷食了如来的香花宝烛,如来差我父子天兵将他拿住。如来吩咐道,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喂鹿望长生
话说孙悟空在黎山老母指点下前去紫云山千花洞请毗蓝婆菩萨出山收服蜈蚣精救唐猪沙性命,到了紫云山千花洞,只见一个女道姑坐在榻上:头戴五花纳锦帽,身穿一领织金袍。脚踏云尖凤头履,腰系攒丝双穗绦。面似秋容霜后老,声如春燕社前娇。腹中久谙三乘法,心上常修四谛饶
大明王朝太祖皇帝朱元璋是濠洲(今安徽凤阳)人,世代务农为生。母亲陈氏半夜梦见一个戴着黄帽子的人从西方来到屋南打麦场上,从麦糠中取出一粒白色药丸放在陈氏手中说,好东西啊,赶紧吃了它。陈氏醒来后跟老公朱五四说了这个梦,还说嘴里犹有余香。第二天早晨,朱元璋大旗手【明教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9,156贴子:
作为一个明教大旗手 有哪位大佬发一下大旗手配置装吗
什么加闪避就穿什么,穿的再好也顶不住大团贴脸,穿的再差,大团给力对面碰不到你一根毛
御化装备,吃鸡的脚,吃鸡的衣服都是,要坠有一个外防闪避御劲的腰坠是锻刀厅出的,然后把一个戒指换闪避戒指,然后锻刀厅,还有一个暗器外防闪避御劲的
鞋子打一个挖宝移速附魔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明朝与明教
我的图书馆
明朝与明教
明朝与明教有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在朱元璋起义的时候,他投入的第一支队伍是红巾军,这个红巾军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当时刘福通这些人是用白莲社这样的组织,把民众组织起来,对抗元朝的统治,白莲社他们所信奉的是什么呢?前面说过,他们所信奉的是明教,这个“明”和朱元璋所使用的明有没有联系呢?  朱元璋不仅称了王,还要称帝。这个手握乾纲的人,将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将要怎样治理这个国呢?古往今来,山河轮替,朱元璋会像往古的那些帝王一样走进历史吗?朱元璋不是一个一般的皇帝。他的出身不一般,创业不一般,治国也不一般。这一切都强烈地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且看朱元璋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  一切都是为了登极称帝,可到了这一天却假装三次“推让”  正当徐达带领北伐军队大踏步地前进的时候,朱元璋感到,他即位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虽然这时还没有夺取大都,元顺帝还没有退位,可是那都是指日可待的事。他要向天下宣告,他就是受天命的天子。占据正统的至尊地位,将会更加迅速地推进他的事业,更加迅速地让他的事业稳定和巩固下来。  在中国古代的君主宗法制社会当中,有一件最虚伪的事,就是皇帝在即位之前的“三推让”之礼。什么叫“三推让”之礼?想当皇帝的人,想了几年几十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可是在即位之前,他们偏偏表现出很不着急的样子,一定要演一出戏,说登上皇位当皇帝,不是我的意愿,而是天命,而是民心,而是为了大局,是大家推举的结果,我是不得已才登上皇位的,推让一次不行,推让两次,推让三次,最后在万民的拥戴下,他勉强接受了大家的拥戴登上宝座。  这三推让是一个姿态,实际上是要借此表现他登基的合法性,要借此机会宣布他的政权、他的皇位是上天授命给他的,是受臣民的推戴的,是合理合法得到的。  小明王死以后,吴元年的七月,他的首席谋臣李善长,第一个出来劝进,劝进书中这样写道:“四方群雄刬消殆尽,远近之人莫不归心,诚见天命所在。愿早正位号,以慰臣民之望。”说现在啊,四方群雄差不多都铲除干净了,远近的人都心向着您,可见天命所在。希望吴王您早早地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位号,以安慰大家的企盼之心啊!这是第一次劝进。这时候朱元璋觉得现在时机并不成熟,说:“一统之势未成,四方之途尚梗。”现在很多地方还乱着呢!还没形成统一。以前历代皇帝,知道天命降临,还要再三谦让,如果我真得到天命眷顾,还着什么急呢?现在我不过仅仅控制了天下的一个角落,还不是登位的时候。他就这样拒绝了。这是一推让。  到了十二月,也就是五个月过去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即位的条件比原来更加成熟。战场上的南北方向,都取得了胜利。应天城内一应登基准备已经就绪:新的历书《戊申岁大统历》已经颁布,新的法律《律令》已经颁行,皇帝即位朝服、后妃官员朝贺礼服都已备好。皇帝即位的各项礼仪也都演习多遍了。很多人认为朱元璋这时候可以即位了,于是在十二月十一日,李善长再一次率领文武百官劝进,这个劝进表和上一次差不多,只是更为详尽了:  “开基创业,既宏盛世之舆图;应天顺人,宜正大君之宝位。苍生咸仰,红日方升。盖闻以道化民者谓之皇,以德教民者谓之帝。……钦惟殿下,勇智自天,聪明冠世。扫除六合之风尘,拯救兆民于水火。……天下归赴,若江汉之朝宗;邦域肇隆,有金汤之巩固。既膺在躬之历数,必当临御于宸居。上以答于天心,下以符于人望。……臣善长等爰合群情,躬身劝进。……发政施仁,参赞两间之化育;制礼作乐,开拓万世之太平。谨奉表劝进以闻。”  —《明太祖实录》  但是朱元璋仍然没有接受,他谦虚地说,我功德浅薄,还不足以担当皇帝的大任。因为要当皇帝,要给万民造福,我现在有这么大本事吗?没有。所以我现在还不能当皇帝。  他一定要亲耳再次听到群臣的劝进。李善长这些人心里很明白,于是再次叩头说:“现在天生圣者而为民,如果您不登大位,谁来带领大家除暴乱,救苍生?只有吴王殿下您能够带领大家除暴乱,救生民,能够救济百姓,安定天下,如果吴王殿下您还不答应的话,我们以死相请。我们今天就死在你面前。”态度非常坚决。  天生圣哲,本以为民。……若不正大位,何以慰天下臣民之望。……今殿下除暴乱,救生民,功塞宇宙,德协天地,天命所在,诚不可违。臣等敢以死相请。  —《明太祖实录》  第二天,李善长等人再次带领百官向朱元璋劝进,说:“殿下有谦让的美德,四方都知道了,神明都感动了,但愿您为了百姓要答应臣等的请求。”  朱元璋说:“既然是上天的旨意,百姓的要求,诸位又屡请不已,那么我就勉从舆情,我就勉强听了大家的话吧!但是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们一定要隆重其事,不能草率。烦请诸位斟酌商定各项礼仪。”  于是他命刘基选择吉日良辰。刘基选了哪一天呢?他选了一个正月初四,第二年的正月初四。可是就在他选日子的十二月份常常阴天,如果到了正月初四即位那天仍然阴天,岂不是有点不祥,到那一天能不能云开雾散呢?朱元璋心里头有点不踏实。吴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朱元璋迁居新宫,同时祭告上帝皇祇,说:  “明年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帝祇,惟简在帝心。如臣可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祇来临,天朗气清;如臣不可,至日,当烈风异景,使臣知之。”  —《明太祖实录》  如果上天认为我可以做生民之主,即为那天就天气晴朗,如果不行,就出现异常天气,让我知道。朱元璋当然期盼即位时天气晴朗,但是从祭告这一天就开始阴天下雪。他忐忑不安地等待。一天、两天过去了,一连十几天雨雪不停。到了正月初一,雪忽然住了,朱元璋松了一口气。正月初四,朱元璋心情非常好,满城都是喜庆的气氛。朱元璋在大队仪仗的簇拥之下,浩浩荡荡前往郊祀坛。南京当时有一个郊祀坛,这个坛还不像后来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那样分开,而是“天地合祀”。到了郊祀坛,告知天地,朱元璋要登位了。这天一早就是少有的好天,礼仪官员在进行“省牲”礼,检查祭祀牺牲的时候,只见“云阴悉敛,日光皎然”,阴云散去,日光明亮;将要行即位礼的时候,更是“天宇廓清,星纬明朗”,天空万里无云,连远方的星星都看得清清楚楚。天朗气清是显示上天批准朱元璋“为生民主”了。众人无不欢欣庆幸。即位典礼顺利举行。朱元璋穿戴衮冕,带领丞相百官,在郊坛之南面北行礼,向上天报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新朝的国号叫大明,新皇帝的年号为洪武。  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朝代!  即位礼之后,朱元璋带领世子和诸子前往太庙,追尊四代祖父母、父亲、母亲。过去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登上皇位以后,百官向朱元璋山呼万岁,他成为大明洪武皇帝,同时要追封他的四代先祖,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都要追封为皇帝、追封为皇后。  朱元璋是一个有深谋远虑的人,他登上了皇位,并没有头脑发昏。第二天他对身边的官员说:“创业之初其功实难,守成之后其事尤难。朕安敢怀宴安而忘艰难哉!”初六,他在奉天殿大宴群臣,再次说自己“尊居天位,念天下之广,生民之众,万几方殷,中夜寝不安枕,忧悬于心”。御史中丞刘基不免解劝,说:“往者四方未定,劳烦圣虑,今四海一家,宜少纾其忧。”但朱元璋不以为然,说:“处天下者,当以天下为忧;处一国者,当以一国为忧;处一家者,当以一家为忧。”他说,一身和天下相比,太小了。一人走不好还可能摔跤,饮食生活不当还会生病,何况身担天下之重,“岂可顷刻而忘警畏耶?”他感到担子很重,不可顷刻忘却警惕畏惧。他说给自己听,也是说给群臣听。一定要以天下为忧,以国为忧,时刻警惕小心,谨慎行事,才能保有天下,才能够长治久安。  统一全国的战争还在进行。  洪武元年(1368年),福建和广东都很顺利地被平定了。  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军渡黄河,入陕西,克西安。陕西平定。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八日,徐达大破扩廓帖木儿于甘肃定西县北之沈儿峪,擒获其王、公、平章等官员一千八百余人,士卒八万,缴获战马五千余匹。扩廓帖木儿仅携其妻子数人北遁和林(今属蒙古国)。于是,自河州以西,吐蕃、朵甘、乌斯藏等部全部归附。  四月二十八日,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死于开平以北的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在位三十六年。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嗣位为皇帝。  五月十六日,左副将军李文忠自开平开赴应昌,俘获元顺帝孙买的里八刺及后妃、诸王、官属数百人,兵民五六万人,爱猷识理达腊继续向北逃去。  六月二十日,明朝以平定沙漠诏告天下。  征虏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班师回朝,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初七,来到南京城外的龙江。这是当年朱元璋带徐达等初战陈友谅的地方。往事如烟,如今已是天翻地覆了。朱元璋亲赴龙江出迎慰劳,君臣相见欢喜非常。随后,徐达等奉朱元璋车驾还宫。  第二天,徐达率诸将领前往宫中献上《平沙漠表》,朱元璋登上奉天殿,皇太子和亲王在朱元璋身边,百官陪列。徐达的表称赞“皇帝陛下,圣神合德,文武成能,天命所归,人心攸戴。拯黎民于涂炭,布露雨于焦枯。奋六师而江汉奠安,扬九伐而荆吴底定。旋收淮甸遂略中原。齐鲁十二之山河兼旬俱下。幽冀百年之腥秽一旦廓清。既驱毡■(毯去炎换成擅去扌)行情之群,遂复衣冠之制”。“祗承明诏,恭行天罚”,“霆驱电击,渠凶弃甲而遁逃。兽骇禽惊,虏众望风而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仰遵庙算之成”,所以才“幸获大勋之集”。朱元璋的功德难名,只能以“祝万年之寿”来表达。李文忠上表,同样说“凡此勋庸之建岂因臣下之能?”一切因为皇帝“广运如天宏谟盖世,明鉴万里之外”,才“成千载之功”。然后,皇太子、亲王依次行礼祝贺,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率文武百官上表祝贺。再一天,朱元璋在郊庙举行仪式,把北伐得胜、扫平沙漠的消息祭告天地,同时下令大都督府、兵部登录各位将领的功绩,吏部确定勋爵,户部准备赏物,礼部制定礼仪,翰林院撰写诰敕,准备大封功臣。  十一月十一日,朱元璋登上奉天殿,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和常遇春之子常茂为公,汤和等二十八人为侯;后又封汪广洋、刘基为伯。朱元璋说:“今日成此大业,是皆天地神明之眷佑,有非人力之所致。然自起兵以来,诸将从朕,披坚执锐以征讨四方,战胜攻取,其功何可忘哉?”十三日,朱元璋大宴功臣,又说了些创业艰难的话。他谆谆告诫群臣:“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卿等今安享爵位,优游富贵,不可忘艰难之时。”他又说:“大抵人处富贵,欲不可纵,纵欲则奢;情不可佚,情佚则淫。奢淫之至忧危乘之。”“今日与卿等宴饮极欢,恐久而忘其艰难,故相戒勉也。”  朱元璋的头脑是清醒的。他牢记创业艰难,谨慎勤勉。但这些跟随他艰难创业、最终得到富贵的文武大臣们,能始终牢记创业的艰难吗?朱元璋怎样做到使他们也始终保持清醒呢?  这个大明好像是起义部众盼望的光明世界  国号也许是诠释一位开国者思想的最方便、最直接的途径。以往的国号中,有的标注姓氏、家族,有的标明地望、徽号,当然,也有的国号寄托了开国者的理想。比如元朝,国号取自《周易》“大哉乾元”一句。这个顶天立地的“大”,不仅是元世祖的胸襟,也正是元朝最明显的特征。  朱元璋经过三次臣民的劝进,最后终于登上了皇位。他建立了一个大明国,把自己统治的帝国称作大明,给自己定了一个年号叫做洪武。大家会提出一个问题,大明的“明”字是怎么来的?这个国号有什么深的含义吗?  我们知道,在朱元璋起义的时候,他投入的第一支队伍是红巾军,这个红巾军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当时刘福通这些人是用白莲社这样的组织,把民众组织起来,对抗元朝的统治,白莲社他们所信奉的是什么呢?前面说过,他们所信奉的是明教,这个“明”和朱元璋所使用的明有没有联系呢?  大明朝的“明”的确就是明教的“明”。  明教又称为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立。摩尼教是一个很复杂的宗教,它杂糅了祆教、基督教、佛教,它的经典有“二宗三际”之说。什么叫“二宗”呢?“二宗”就是黑暗和光明,说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要到来,光明必将战胜黑暗;“三际”讲的是过去、现在、未来,前际是过去,明暗相背;中际代表现在,明暗相混;后际就是未来,明暗分别。明就是善,就是理;暗就是恶,就是欲。摩尼教的这种观念,提倡“明王出世”,说有一个明使,他是代表正义和光明,他出现以后,就可以使世界都得到安宁幸福,就可以进入光明世界。摩尼教很有号召力,很有鼓动性。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百姓生活困苦,希望改变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因此他们很容易相信那些能够给他们带来光明和希望的宗教。  摩尼教的经典在唐朝武则天的延载元年,也就是公元694年,传入中国,摩尼教一度地位很高,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朝廷曾经利用它来笼络回鹘人,回鹘人相信明教,唐朝朝廷要稳定边境和少数民族,就要尊崇明教,可是后来回鹘被灭了,摩尼教也就被禁止了。  摩尼教被禁止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反叛思想,它对于现实世界的否定,它要追求未来的光明,这是任何统治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明教从此就转入了地下。从唐朝以后,宋朝一直到元朝,摩尼教常常是在地下秘密流传,可是摩尼教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政府镇压或禁止,他们往往要与佛教拉上关系,打着佛教的旗号,逃避朝廷的镇压,他们把自己和佛教的白莲宗联系起来,因此就被称为白莲社或者白莲教。可是白莲社、白莲教宣传的宗旨仍然是否定现实统治,要迎接未来的光明。所以统治者不喜欢他们,一再镇压白莲社、白莲教,可是白莲教所提倡的理念,在广大民众当中深入人心,白莲社、白莲教就成为联系民众反抗朝廷的秘密社团。  明教徒诡称他们所信奉的是佛教上乘宗,他们不吃荤,供奉摩尼夷数(耶稣)画像。反对摩尼教的佛教徒和官府便说他们是“吃菜事魔”。五代后梁年间上乘宗曾发动起义,但遭到镇压,后晋时明教又在民间秘密传播。北宋《二宗三际经》被编入《道藏》,明教一度广泛流传。但一遇水旱饥馑,百姓不满,明教便被利用来聚众造反,所以政府又不能不对它加以镇压。明教徒为了逃避镇压便一再改名或与其他宗教混合,到北宋末年便与出自佛教净土宗的白莲社、弥勒教合流了。而弥勒教假托弥勒降生,白莲社以西方净土白莲池为引诱,也都有秘密聚众反抗官府的传统。元代宗教政策相对宽松,白莲教一度可以公开传播,到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又先后下令禁止白莲社的佛事。白莲社再次成为秘密结社。  元朝末年,百姓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忍无可忍,期盼推翻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他们希望回到原来没有民族压迫的大宋朝的统治之下,因此就提出了“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的口号。他们就捧出了一个大宋皇帝小明王韩林儿。他们以此号召各种反元势力和穷苦百姓团结到自己的旗帜下。明王出世,战胜黑暗,就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无疑幸福生活是所有人向往的,幸福生活对穷苦老百姓的诱惑十分强烈。而在元朝,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根源则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统治者,推倒蒙元政权才能迎来光明世界。红巾军要壮大势力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小明王就成为最好的旗帜。明王出世可以带来光明,因此就要举出一个明王来带领大家推翻黑暗的现实,迎来未来的光明,这就是红巾军所信奉的宗教,也就是红巾军所提出的理念,迎接光明世界,迎接明王出世。  所以朱元璋的这个明,如果说和明教有关系,和小明王有关系的话,就是他希望给百姓带来光明。  其实儒生们对“明”作了新的解释  朱元璋投奔了韩林儿所带领的红巾军,所以明教对他的影响极为深刻。但是,像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那样,他在讨伐张士诚的时候,曾经说过元朝末年,很多人“酷信弥勒之真有”,误中了妖术,“聚为烧香之党”,大家纷纷起兵,“焚烧城郭,杀戮士夫,无端万状”。这样的没有纪律,只能够带来破坏,只能够给百姓带来痛苦和灾难,怎么能够会带来光明世界呢?这个明如果是小明王的明,是摩尼教的明,儒家会排斥,这是怪力乱神。朱元璋和朱元璋的军队经过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改造,他们与依托白莲社的红巾军渐行渐远,向着夺取全国政权、向着天下正统的继承者的方向大步前进。  这年十二月,朱元璋的部将廖永忠将小明王韩林儿沉于江,从此就与以“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为号召的红巾军完全脱离。  但是,朱元璋还必须要这个“明”,为什么呢?他不能够抛弃那些为了追求光明世界而跟随他的广大部众,不能让他们失望,但是他同时又要改变信奉明教的红巾军部众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要以行“仁义”得天下。为此,朱元璋身边的那些儒者,就赋予了明这个字一个新的含义。  大家知道,儒家有一个优秀传统,这个传统用现在的哲学观念说叫做唯物,不相信怪力乱神,所以孔子在《论语》当中,就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话。他说那些鬼、那些神我不知道,我不说,我们只是修人事,不修鬼事。因此儒家从本质上说,是反对迷信、反对神怪的。它既反对道教也反对佛教,反对各种宗教。  我们知道,朱元璋身边有很多儒者,比如李善长、冯国用、刘基、宋濂、叶琛、章溢,都是饱学之士,是儒家学说的传承者,他们为什么能够接受用“明”字来做国号呢?因为他们赋予了“明”这个字新的含义。明是什么?  明就是日和月,中国古代有日月崇拜,中国的各朝首都都会有日坛、月坛,要祭祀朝日,祭祀夕月。中国的皇帝说自己做皇帝是奉天承运,皇权是神授的,因此要敬日、敬月,日月相合就是明。他们赋予了明字新的含义。这是第一层意思。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当中,阴阳五行观念居于主导地位,按照阴阳五行之说,南方为火,北方为水,南方属火,火神为祝融,北方属水,水神为玄冥。每个皇朝都占有五行中的一种德运,哪一种德运兴盛,哪个皇朝就会兴起。元朝起自北方为水德,明朝起自南方为火德,水火相克,明朝取代了元朝,就是火克了水。这是第二层意思。  回想元朝末年,朱元璋出生的时候以及他在寺院里做和尚的时候,正史和野史里面一再宣传的那些传说和征兆,我们就会理解他其实是在宣传自己占有了火德。  后来的各种史书里,就有许多这样的记载,比如:  上自始生,常有神光满室,每一岁间,家内必数次夜惊,疑有火,急起视之,惟堂前供神之灯也,无他火。  —《皇朝本纪》  上生,红光满室……自后数夜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散,至则无有,人或异之。  —《明太祖实录》  为了神化朱元璋,他们还把朱元璋的姓氏和远古时代的火神相联系,火神祝融是颛顼之子,是帝喾的火正,也就是掌管火的官,因为为天下立了大功,因此就以祝融作为姓氏,据说朱姓即是祝融之后,朱是赤色,正是火的颜色。他们还把明朝首都南京说成是祝融氏的故地,这样朱元璋以大明为国号,就与一个古老的传统相联系起来了。  (太祖)本姓朱,本祝融。祝融,帝颛顼之子,为帝喾火正,有大勋于天下,故别为祝融。在国臣(柯)仲炯言:“……太祖定鼎金陵,则祝融之故墟也。故建国号大明……其有祖也。夫祝融大明,容光必照。……所以我太祖以大明建国,亦以大明光天。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所重民历,以示三纲五常,以昭日月,以引趋光避凶。次皇明治天下,潜移默化之大旨。所以四海来朝,亦以是赐之耳。知此道者,其可以语我太祖取号大明之密义乎?鼓汉德若水,我皇明如日月之代明。汉得地道,我皇明得天道。三统之义,我皇明统于天矣。  —(明)袁义新《凤阳新书》  这一番附会真是说得有板有眼,因此以“明”作为国号也得到信奉儒家学说的人的认可。前面我们讲过,朱元璋出生的时候是在土地庙,有人说那里一片红光,好像着火了,大家赶去一看,没有,原来是一个小孩出生;朱元璋在寺庙里做和尚,常常有人看到寺庙里头一片火光,很多人急着来救火,走近一看没有着火,原来是朱元璋在里面读书。后世的人把这些东西宣传出来,这样就表示朱元璋得了火德,因此得天下。那么日月为明,南方为火,这些人把它和儒家所信奉的天命观和中国自古以来的阴阳五行观联系起来,“明”就有了新的概念。所以这个“明”不仅仅仍然被那些参加起义军的人所接受,也被后来加入大明政权的儒家知识分子和广大臣民普遍接受。  占住“大明王”的位子,以后再也不许有明王了  朱元璋是绝对不能够抛弃这个“明”字的,为什么?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多数人,都是红巾军的将领和战士。这些人当时就是为了迎接明王出世,才来跟随朱元璋的,现在要是把这个“明”,也就是他们的希望给切断了,会伤很多人的心,“明”是口号,要保留,这个口号有很大的群众基础,韩林儿之所以被称为小明王,也是为了宣示他就是明王出世,要给大家带来光明。  我们知道,历史上很多造反者,一旦有了十来个人,七八条枪,占山为王,尚且要自称“山大王”。可是为什么韩林儿贵为宗主,却被称为小明王?谁称他小?为什么称他为小?如果他是明王的话,他将要给信奉白莲教的人带来光明世界,这些百姓会称他为明王,也不会加上个“小”字。这个“小”字是谁给他加的呢?我怀疑是朱元璋给他加的,为什么?朱元璋称自己的朝为大明,这个明自己要占领,要靠这个“明”字撑起大旗,所以韩林儿就成了“小”明王。  为什么朱元璋一定还要保住这个明字呢?刚才我们说过,不能够伤害那些最初投奔白莲教红巾军的人,更主要的是还要占住明王的位置,表明我朱元璋就是明王,我不但是明王,而且是“大”明王,我占住这个大明王的位子,明王就出世了,任何人再也不可能利用白莲社或者摩尼教再来宣传什么明王出世,反抗朝廷了。明王已经有了,就是我朱元璋。  所以我们再仔细分析为什么他用“明”做国号,为什么韩林儿成了小明王,为什么朱元璋自己要做大明王,就可以理解了。  此外,明朝人认为,国号加“大”字始于元朝。元朝国号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大明,实际是继承大元以后的称号。但其中的深意是要用大明的大和小明王的小相对,突出朱元璋的地位。  朱元璋以大明为国号,宣布明王已经出世了,他自己—大明皇帝,就是明王,那么他究竟是不是可以给百姓带来光明,带来幸福生活呢?他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拯救生民于水火”。他的几句话都包含了哪些含义呢?  “驱逐鞑虏”,就是推翻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这一点他做到了。元朝大都陷落,元顺帝带领臣属逃往大漠。  “恢复中华”,上面我们说了,恢复中华不是要压迫蒙古人、色目人,而是恢复中华的道统,恢复中华传统的政治理念和文化理念。  “立纲陈纪”,就是要建立秩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君主居于深宫,不了解百姓疾苦,大臣擅作威福,任意鱼肉百姓,官员贪污,富民横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元璋要重新建立秩序,秩序是什么?就是纲纪。没有纲纪,社会不能稳定,百姓无法安生。  “救济斯民”,是四句话中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最关键、最能吸引民心的一句话。所谓“救济斯民”,就是把百姓从水深火热当中拯救出来,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朱元璋生活在社会底层,曾经过着非常悲惨的生活,我们在前面讲过,他在濠州,在“钟离之东乡”,房无片瓦,地无一垄,他看到过那些官员和富民是如何欺压百姓的,他知道百姓生活的艰难,知道社会的弊病在哪里,他要建立一个大明国,他不辜负明教所说的明王将给大家带来光明世界,也不辜负儒家所说的天生圣人为民做君,“天听自我民听”,民心就是天心,也要不辜负所谓顺天应人这样的期盼,所以他在选择了大明国号以后,要厉行他在北伐中原的时候提出的政治主张,要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有秩序的,廉洁的,能够使百姓过上安定生活的,这样一个社会。  朱元璋在登上皇位不久,他就着手提出恢复秩序,安抚百姓,使百姓在伤痛当中能够解脱出来。他说过一句话,他说:“百姓财力俱困,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在安养生息而已。”这个时候,百姓在长期战乱中生活了这么久,疲惫不堪了,满目疮痍,要安养生息,关键在于,“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只有那些廉洁的人才能够约束自己,才能够爱护百姓。  朱元璋用“明”字表达了他的治国理想:他要做一个真正的明王,为天下苍生创造一个幸福安康的光明世界。  但是朱元璋仍然没有接受,他谦虚地说,我功德浅薄,还不足以担当皇帝的大任。因为要当皇帝,要给万民造福,我现在有这么大本事吗?没有。所以我现在还不能当皇帝。  他一定要亲耳再次听到群臣的劝进。李善长这些人心里很明白,于是再次叩头说:“现在天生圣者而为民,如果您不登大位,谁来带领大家除暴乱,救苍生?只有吴王殿下您能够带领大家除暴乱,救生民,能够救济百姓,安定天下,如果吴王殿下您还不答应的话,我们以死相请。我们今天就死在你面前。”态度非常坚决。  天生圣哲,本以为民。……若不正大位,何以慰天下臣民之望。……今殿下除暴乱,救生民,功塞宇宙,德协天地,天命所在,诚不可违。臣等敢以死相请。  —《明太祖实录》  第二天,李善长等人再次带领百官向朱元璋劝进,说:“殿下有谦让的美德,四方都知道了,神明都感动了,但愿您为了百姓要答应臣等的请求。”  朱元璋说:“既然是上天的旨意,百姓的要求,诸位又屡请不已,那么我就勉从舆情,我就勉强听了大家的话吧!但是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们一定要隆重其事,不能草率。烦请诸位斟酌商定各项礼仪。”  于是他命刘基选择吉日良辰。刘基选了哪一天呢?他选了一个正月初四,第二年的正月初四。可是就在他选日子的十二月份常常阴天,如果到了正月初四即位那天仍然阴天,岂不是有点不祥,到那一天能不能云开雾散呢?朱元璋心里头有点不踏实。吴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朱元璋迁居新宫,同时祭告上帝皇祇,说:  “明年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帝祇,惟简在帝心。如臣可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祇来临,天朗气清;如臣不可,至日,当烈风异景,使臣知之。”  —《明太祖实录》  如果上天认为我可以做生民之主,即为那天就天气晴朗,如果不行,就出现异常天气,让我知道。朱元璋当然期盼即位时天气晴朗,但是从祭告这一天就开始阴天下雪。他忐忑不安地等待。一天、两天过去了,一连十几天雨雪不停。到了正月初一,雪忽然住了,朱元璋松了一口气。正月初四,朱元璋心情非常好,满城都是喜庆的气氛。朱元璋在大队仪仗的簇拥之下,浩浩荡荡前往郊祀坛。南京当时有一个郊祀坛,这个坛还不像后来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那样分开,而是“天地合祀”。到了郊祀坛,告知天地,朱元璋要登位了。这天一早就是少有的好天,礼仪官员在进行“省牲”礼,检查祭祀牺牲的时候,只见“云阴悉敛,日光皎然”,阴云散去,日光明亮;将要行即位礼的时候,更是“天宇廓清,星纬明朗”,天空万里无云,连远方的星星都看得清清楚楚。天朗气清是显示上天批准朱元璋“为生民主”了。众人无不欢欣庆幸。即位典礼顺利举行。朱元璋穿戴衮冕,带领丞相百官,在郊坛之南面北行礼,向上天报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新朝的国号叫大明,新皇帝的年号为洪武。  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朝代!  即位礼之后,朱元璋带领世子和诸子前往太庙,追尊四代祖父母、父亲、母亲。过去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登上皇位以后,百官向朱元璋山呼万岁,他成为大明洪武皇帝,同时要追封他的四代先祖,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都要追封为皇帝、追封为皇后。  朱元璋是一个有深谋远虑的人,他登上了皇位,并没有头脑发昏。第二天他对身边的官员说:“创业之初其功实难,守成之后其事尤难。朕安敢怀宴安而忘艰难哉!”初六,他在奉天殿大宴群臣,再次说自己“尊居天位,念天下之广,生民之众,万几方殷,中夜寝不安枕,忧悬于心”。御史中丞刘基不免解劝,说:“往者四方未定,劳烦圣虑,今四海一家,宜少纾其忧。”但朱元璋不以为然,说:“处天下者,当以天下为忧;处一国者,当以一国为忧;处一家者,当以一家为忧。”他说,一身和天下相比,太小了。一人走不好还可能摔跤,饮食生活不当还会生病,何况身担天下之重,“岂可顷刻而忘警畏耶?”他感到担子很重,不可顷刻忘却警惕畏惧。他说给自己听,也是说给群臣听。一定要以天下为忧,以国为忧,时刻警惕小心,谨慎行事,才能保有天下,才能够长治久安。  统一全国的战争还在进行。  洪武元年(1368年),福建和广东都很顺利地被平定了。  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军渡黄河,入陕西,克西安。陕西平定。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八日,徐达大破扩廓帖木儿于甘肃定西县北之沈儿峪,擒获其王、公、平章等官员一千八百余人,士卒八万,缴获战马五千余匹。扩廓帖木儿仅携其妻子数人北遁和林(今属蒙古国)。于是,自河州以西,吐蕃、朵甘、乌斯藏等部全部归附。  四月二十八日,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死于开平以北的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在位三十六年。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嗣位为皇帝。  五月十六日,左副将军李文忠自开平开赴应昌,俘获元顺帝孙买的里八刺及后妃、诸王、官属数百人,兵民五六万人,爱猷识理达腊继续向北逃去。  六月二十日,明朝以平定沙漠诏告天下。  征虏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班师回朝,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初七,来到南京城外的龙江。这是当年朱元璋带徐达等初战陈友谅的地方。往事如烟,如今已是天翻地覆了。朱元璋亲赴龙江出迎慰劳,君臣相见欢喜非常。随后,徐达等奉朱元璋车驾还宫。  第二天,徐达率诸将领前往宫中献上《平沙漠表》,朱元璋登上奉天殿,皇太子和亲王在朱元璋身边,百官陪列。徐达的表称赞“皇帝陛下,圣神合德,文武成能,天命所归,人心攸戴。拯黎民于涂炭,布露雨于焦枯。奋六师而江汉奠安,扬九伐而荆吴底定。旋收淮甸遂略中原。齐鲁十二之山河兼旬俱下。幽冀百年之腥秽一旦廓清。既驱毡■(毯去炎换成擅去扌)行情之群,遂复衣冠之制”。“祗承明诏,恭行天罚”,“霆驱电击,渠凶弃甲而遁逃。兽骇禽惊,虏众望风而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仰遵庙算之成”,所以才“幸获大勋之集”。朱元璋的功德难名,只能以“祝万年之寿”来表达。李文忠上表,同样说“凡此勋庸之建岂因臣下之能?”一切因为皇帝“广运如天宏谟盖世,明鉴万里之外”,才“成千载之功”。然后,皇太子、亲王依次行礼祝贺,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率文武百官上表祝贺。再一天,朱元璋在郊庙举行仪式,把北伐得胜、扫平沙漠的消息祭告天地,同时下令大都督府、兵部登录各位将领的功绩,吏部确定勋爵,户部准备赏物,礼部制定礼仪,翰林院撰写诰敕,准备大封功臣。(来源:来源:中国历史网 )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教缴械技能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