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惠头条玩游戏赚金币买金币怎么办

儿子11岁偷拿一万多元充游戏币要怎么办啊_百度知道
儿子11岁偷拿一万多元充游戏币要怎么办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家长要了解为什么,是孩子零用钱不够,是受人指使或胁迫,是物欲诱惑,还是有恶癖?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这种情形是偶然发生的还是已形成习惯?而在事情发生后,他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如果家长只会大吼:“你偷东西了—别的我什么也不想知道。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的失败教育!儿子拿钱充游戏币!_百度宝宝知道
&&>&&帖子详情
我的失败教育!儿子拿钱充游戏币!
136*****390_D1hm
宝宝2岁9个月LV.9
儿子今年五年级,三年级时要买充值卡,一时没同意,应该也没买,今天发现,,最近买了1000左右,都我钱包里偷偷拿的!是生了二胎后开始拿的,每周100
200 不等!我知道这一切,超级伤心呀!怎么就变这样了?二胎生了后儿子基本上没有理他什么事!我失败失误,没有注意儿子的变化。钱因为做生意我粗心也没数过,不是其他人说他充我一点都不知道!!??我说也说了打也打了!!没告诉孩爸!就怕他爸怕的很。求我不让告他爸。我诉怎么处理呀??
楼主一天宝宝
宝宝2岁9个月LV.9
平时家里没人,上学放学都一个人去一个人回来,中午在老师家吃。作业也自己写,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四年级慢慢自零钱买卡的10一张的一张的,我也没发现。我真太大意了。最近只管小的,还看生意,真没关心过儿子。我有错,后悔呀!
我爱我家我爱夫
宝宝4岁6个月LV.14
我姑姑家的也是的。他们送到封闭学校去了
宝宝5岁5个月LV.24
这个你慢慢引导吧。主要是对他的态度和爱应该和二胎一样。要告诉他你依然很爱他,并且让他深深的相信
宝宝4岁3个月LV.20
你可以把钱放好,不要让大宝轻易拿到啊!
女人一定要奋斗
宝宝3岁11个月LV.6
我弟弟也这样,现在学会上网玩游戏,家里的钱几块都敢拿,这样的小孩真的好恐怖,打又不是,说了又还会再犯
宝宝2岁5个月LV.10
对他多多关心。我老公的表弟是非常聪明的孩子,学习也非常好,后面他姑姑生了二胎,就没管老大了,慢慢就变了。而且他,他妈妈感觉偏心老二。现在初中后就没读书了,大家都不敢相信。以前也是爱玩游戏,爱上网&
楼主一天宝宝
宝宝2岁9个月LV.9
做生意钱乱放
大圣嘛嘛:你可以把钱放好,不要让大宝轻易拿到啊!
宝宝4岁3个月LV.20
有钱就是任性啊[黑线]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儿子玩手游贷款50万 半年向多家银行借钱贷款玩游戏_股城消费
儿子玩手游贷款50万 半年向多家银行借钱贷款玩游戏
发布:股城消费
你喜欢玩游戏吗?现在不少人在有空的时候都会停止手下的东西拿起手机来玩游戏,但是现在游戏也可以当做是赌博了。近日,有一个家长说儿子玩手游贷款50万,而且还经常被银行追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玩游戏半年欠下50多万
令人震惊!我们都知道玩游戏药适可而止,千万不要去充值玩游戏。但是现在杭州有一个家长称自己的儿子玩手游贷款50万,半年的时间向多家银行借钱来游戏,现在父母掏空家底还债都还不起了,为什么玩游戏会欠下这么多钱呢?
儿子玩手游欠下巨债父母掏空家底还
丁先生的儿子今年24岁,在杭州有个稳定的工作,表现也不错。可是从去年年底开始,丁先生发现儿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他后来才知道,原来儿子在玩手机上的一款棋牌游戏,并因此欠下了不少钱。原来,丁先生的儿子瞒着家里人,通过四家银行的信用卡,借了10万块钱,玩这个手机上的棋牌游戏,最后全都输掉了。随着还款日越来越近,无力偿还贷款的他生怕被怪罪,这才刻意疏远了家人。
丁先生说,自己了解情况后,马上拿出了家里的积蓄还上了这10万块钱。他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可没想到,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距离上次还款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儿子又从信用卡里借出钱来,去手机的棋牌游戏上玩。这次输的比上次更多,有13万。
无奈之下,家里人只能再次拿出积蓄,还上了这笔钱。有了这次的教训,丁先生的儿子再三向家里人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可是,没过2个月,银行的催款短信又来了。丁先生说,他后来又一次帮儿子还清了银行欠款。可让一家人绝望的是,到了这个月,银行的催款短信又来了,又是一笔十多万的欠款。
丁先生说,这短短半年的时间,儿子欠下的债,大概五十万左右。为了帮儿子还债,家里已经拿出了全部的积蓄,而这次十多万的欠款,自己实在是负担不起了。就在昨天晚上,恨铁不成钢的他第一次动手打了儿子。他想知道,自己的儿子到底出了问题,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男子因玩德州游戏欠下巨债
小丁说,他玩的一款德州游戏系统依照玩家携带游戏币的数量,将牌桌分为“白手起家”、“中产阶级”和“德州大亨”三大类。一开始,他是在最低级的“白手起家”牌桌上玩,后来充值购买游戏币后,系统要求他到高一级的牌桌,这些牌桌设有更高的游戏币门槛,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输赢。有时一两分钟,就是几万人民币的输赢。
同时,他开始认识了一群叫做游戏币商的人,他们是隐藏在游戏中的玩家,往往携带大量的游戏币。而他们的价格,也比官方的价格便宜。而更加关键的是,通过游戏币商,不只是能买游戏币,还能卖游戏币。这就意味着,通过游戏转来的游戏币,可以变成实打实的现金。
半年时间输掉50多万
通过游戏币商,游戏里的虚拟币变成了现金,让小丁欲罢不能。半年50多万,就是这么输掉的。记者随后进入这款游戏的手机APP,拨打了上面提供的客服电话,但截至发稿前,未能与对方取得联系。在其官网上,记者也看到一张告示上明确写着:本公司严禁用户之间游戏中进行任何相互叫卖、转让德州币等行为,如一经查出则永久等号,账户清零。
目前,丁先生已经就此事向警方报案。现在,小丁也开始反省自己这半年的行为。但对于儿子的保证,丁先生将信将疑。之前,小丁都是通过信用卡贷款,获得赌资。随后,我们陪同丁先生首先来到了银行。得知我们的来意之后,银行暂时冻结了信用卡。同时考虑到丁先生的家庭情况,银行方面表示,愿意对卡内的欠款适当延期。目前,小丁办有信用卡的几家银行,都已经进行了类似操作。10岁儿子充游戏币猜中支付密码 刷掉妈妈5000元
辽沈晚报 聊沈客户端
信用卡莫名欠下5000元,市民刘女士还以为遭遇了银行卡盗刷事件。刘女士经核实得知真相后,气得浑身发抖:这些钱是被10岁的儿子涛涛给刷走的,用于给网络游戏充值。原来,刘女士的信用卡和网络支付是绑定的,涛涛猜中了支付密码,42笔共消费了5000元。10岁男孩玩网游刷5000元市民刘女士家住沙河口区。12月6日,刘女士打算通过网上支付为手机充值,意外发现与手机支付绑定的信用卡被刷5000元,经查询显示,信用卡已欠款4999.59元。“信用卡一直在身上,钱是怎么欠下的?”刘女士有些纳闷,她甚至以为,自己遭遇了银行卡盗刷事件。她到银行进一步查询,发现5000元被分成42笔用于给网络游戏充值,最多一笔达到了800元。经过了解,刘女士的银行卡并未遭遇盗刷。那么,钱是被谁消费的呢?“坏了,儿子经常玩网络游戏,这些钱是不是他花掉的?”儿子涛涛今年10岁,在本市某小学就读五年级。面对妈妈的询问,涛涛承认,他为网络游戏充过钱,“是用妈妈的手机支付的。”刘女士说,此前她曾看到儿子动她的手机,但她没往多处想。哪知道,儿子猜中了手机支付密码,把钱都花在游戏里。刘女士所持信用卡办理了余额变动短信提醒,涛涛每次充钱后,手机都会收到短信提醒。涛涛告诉妈妈,他不知道花掉的是“真钱”,因为短信里写着“你已消费RMB××元”的字样,“那个字母是钱的意思吗?”但他隐隐觉得可能会受到妈妈的责备,每次充钱后都偷偷地把短信给删了。未成年人不得交易网游货币早在2007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要求各网游运营商于当年4月15日开始在所有网络游戏中试行防沉迷系统,并于当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随该通知一起公布的还有系统开发标准、实名认证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其中规定,玩家在注册游戏账号时,要向运营商提交实名身份信息,以便判断玩家是否为未成年人。如果确为未成年人,将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业界把《通知》视为“网游实名制”管理的开端。同时,文化部于2010年8月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怎么证明是孩子在玩”“涛涛才10岁,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可作为网游运营商,怎么能让他往游戏里花掉这么多钱呢?”气不打一处来的刘女士联系了网络游戏运营商,要求退还涛涛充值款项。经查询,涛涛所购买的虚拟游戏货币均已消费完毕。对于刘女士的疑问,运营商工作人员则反问称,“你怎么证明是孩子在玩游戏,说不定是家长在玩。”听到这样的答复,刘女士更加生气了。“网络游戏不是实名认证的吗,为何要把举证责任推到家长身上?”刘女士称,自从涛涛迷恋网络游戏以来,晚上很少跟小伙伴们出去玩了。“妈妈,他们都在游戏里等我呢!”涛涛如是说。此时,刘女士恍然大悟,原来涛涛每天都在跟同学和小伙伴们在游戏里交流、对战,“在电脑上拿着枪相互对打,而只有充钱才能有更好的装备,更容易杀死别人。”律师观点家长维权面临“举证难”那么,刘女士能索回涛涛消费的5000元吗?对此,辽宁宏展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刘万昕说,如果能够证明,这些钱确实是由涛涛消费的,那么根据“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服务”的规定,运营商应返还涛涛当初充值的费用。“但是,这其中存在举证难的问题,因为充值的信用卡毕竟是由刘女士持有,而证明涛涛用妈妈的信用卡去充值是有难度的。”刘万昕说,建议刘女士搜集涛涛在玩游戏时的聊天对话、动画、音频和视频等能够证明他是未成年人身份的证据,另外也可以让其他玩家出面证明,以便为走法律途径维权打下基础。(文中人物为化名)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stephen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儿子就像玩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