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电容充放电公式的问题

电容的充放电?比如说一个电容充满5V的电以后,当一个6V的直流电经过该电容的时候 这个电压还是6V 当一个4V的电压的时
电容的充放电?比如说一个电容充满5V的电以后,当一个6V的直流电经过该电容的时候 这个电压还是6V 当一个4V的电压的时候 该电容放电使变成5V 这种理解对吗
不全对!后者应该是4V!电容的端电压会迅速的于电路电压同值!除非这个电容的容量足够大!这个电路电源内阻足够大!不足以使电容的原存电荷尽快地释放!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电容的充放电?比如说一个电容充满5V的电以后,当一个6V的直流电经过该电容的时候 这个电压还是6V 当一个4V的电压的时》相关的作业问题
是交流电功率因数补偿用的.有点作用.大多数家用电器都是感性负载,所以,交流电网的高次谐波比较多,浪费了很多电能.用一定数值的大电容是可能改善交流电波形的.但是,这东西里面就是一个电容.总共就值几块钱.超过20块钱都是骗钱的!另外,小厂子作的东西如果没保障的话,有火灾隐患,别买来后,导致火灾就不好了.慎用!~ 再问: 我
并联的话,两个电容器的电压应该相同哦所以 由Q=CU可知 电量分布是跟它们的电容成正比的也就是总电量再按比例分配到两个电容器上
串联耐压:根据容抗=1/jwc,当串联时,电压0.25uF与电压0.5uF的比值为2:1因此,当电压0.25uF达到最大电压值(耐压)250V时,电压0.5uF达到125V;可知,串联耐压为250V+125V=375V;此算法仅限于低频段.并联耐压:使用较低耐压250V为宜.
d之间无电压,故bd间应为导线;ab之间电压为5V,则ab应为电源,cd之间电压为2V,那么ac间的电压为3V.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ac间的电压应该是cd间电压的1.5倍,则ac间的电阻也是cd间电阻的1.5倍,而总电阻要是最小的话,所以若ac间放一个3欧电阻,那么cd间电阻一定是2欧,所以cd间应有一个3欧和6欧
电路图:电源、Rx、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都串联就行了先把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I1然后把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小,读出电流表示数I2I1(R0+Rx)=I2Rx把Rx解出来Rx=I1R0/(I2-I1)U=I2Rx=I1I2R0/(I2-I1)
(12(V)x 1.5(A) =18(W) ,用18W乘以你一个月总的用电时间(小时)再除以1000,就是用了多少度电,
因为问电容的特性就是充放电,如果问作用就是虑波,而虑波的目的就是使电压变得较平稳
设充电电流为I,电压为U,市电频率为f,电容为C;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容抗Xc的关系为:I=U/Xc而Xc=1/(2πfC)所以:I=2πfC·U (1)或:C=I/2πf·U (2)注:1. 由于电容两极之间是绝缘的,因此断电后仍有可能存在高压,所以需要并联一个电阻用以给电容放电,阻值较大,一般取500KΩ或1MΩ
电容:存储电荷的容器,所以不管是有无极性,都可用来存储电荷.无极性电容:陶瓷电容,薄膜电容极性电容:钽电容,铝电解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容,有极和无极性主要是因为电容器的基本构造不同,存在的差别,有极性电容一般用来滤波;无极性主要用在耦合,振荡电路.另:两电容串联的公式不知是否合适这里应用,实际应用中没有必要这么做吧,一是
第一问:接近电源正极的电容中,电子被吸引而流向电源,则此处显正电!就是电子走了所以产生正电!第二问:会形成电流,电流与正电荷移动方向同,与电子方向反,既电流方向为从电源到电容.电源的电场不会阻碍,会吸引电子往电源流,流得多了就形成平衡了,于是电容也就与电源同压!
不是说充电满后才放,只要里面有电就可以放,晕,说那么一堆……
你理解的没错,开关闭合的瞬间,充电电流I1很大,而I2是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但由于电容和电阻并联后直接接到电源上的,所以充电电阻很小(电源的内阻),所以很快就趋于平衡了.至于平均电流与时间、电容大小及电阻大小有关,不一定相等的.比如在很短的时间内的平均电流I1很大,I2就很小;经过很和时间后,I1平均电流就很小,I2的
你的电量计算是不是搞错了公式啊,Q=CU哦.电容的串联总容量为,二者之积除以二者之和.目标只是为了提高耐压,一般的耐高压工业电容里面都是好几个串联的,并且每个电容还并联一个电阻,起均压的作用,还有放电的作用.我在工业电容器厂搞过开发.电容的并联只是为了增加容量,总容量为所有之和. 再问: 那为什么要增加耐压? 再答:
如果你的线路上电阻为0,那么电容的电压会瞬间变成5V,线路里的电流会灌回5V电源,电流的大小是无穷大. 再问: 灌回电源的这个瞬时的过程能认为是在给电源充电吗?另外,如果电路当中串一个电阻,又会是什么情况啊? 再答: 可以理解是给电源充电了。有电阻的话,电容的电压是指数形式慢慢降到无限接近5V,电流最大值就是(10-5
有极无极电容其充放电的原理和方式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一个耐压的问题.有极性的电容,加正向电压(电源正接电容正极)时能承受的电压高(为标称工作耐压值),而加反向电压时能承受的电压很低,所以有极性的电容一般用于直流或正向脉动电路上,以保证有极性电容始终受正向电压.如用于交流电路上,会有反向电压,电压高了会导致电容被击穿损坏.
你推出C=W / U^2不太合理,也没什么用处呀.Q=It,W=UIt两式中的I都要求电流是恒定不变的,而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流大小是改变的,所以不太合理.C=W/U^2,W并不容易测量出来,所以没什么用处.要恒流放电,不容易啊.
电容的属性是电容两端的电压不会突变,电压只能随着电容积累的电荷量的增加而上升.芯片是低电平复位有效时,电阻接正电源,电容接地,开机的瞬间,电容器电压为零,芯片复位信号有效,芯片进入复位过程,随着电源通过电阻给电容充电,电容的电压逐渐上升,直至电压达到高电平的数值,复位信号失效,芯片复位过程结束,关机后,电源消失,电容的
RC组成一阶高通滤波器,电阻电容应该说跟电压无关.只跟频率有关.你确定了转折点频率后,就能确定电阻电容.一阶高通滤波器,输出频率特性符合关系式:fL=1/2пRC,RC值设定以后,在频率fL处有-3dB的衰减,因此称fL为此高通滤波器的低频转折频率.你可以先确定电阻在某一精度的标称值上(例如1.0 1.1 1.2 1.
并联的话,就是启动电容和运转电容分开的电荷量的变化对电容器充电放电有什么影响?_百度知道
电荷量的变化对电容器充电放电有什么影响?
我有更好的答案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建立一个简单的充电放电电路,如下图:电路两端输入电压为Ui(t),电阻R两端电压为UR(t),电容R两端电压为Uc(t),参考方向如上图所示。先来计算一个充电的过程:首先分析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有:将第一个式子带进第二个式子,得到如下:由初试条件t=0-时,Uc=0,解出这个微分方程得:这样就可以画出充电过程中,电容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同理,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放电过程中,电容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由公式q=c*Uc,可以得出,电容中的电荷量与电容两端电压呈线性关系,因此,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容中电荷量与电容两端的电压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因此,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荷的变化会改变充电时间,而且会改变瞬时的充电速率。同时,如果改变电荷过大,会出现电容两端电压过大而击穿电容。
采纳率:92%
来自团队:
Q=CU电容器充电时,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电量增加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电量减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电容器的电荷量等于任一极板所电荷量的绝对值电荷量增加
电容器充电电荷量减少
电容器放电
充电时电荷量增加,放电时电荷量减小。仅供参考。
电容器充电,电荷量增加电容器放电,电荷量减少&
由C=Q/U与Q=CU:当电容器充电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电量增加当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电量减少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电荷量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电容器充放电实验的改进_东方旋俊_新浪博客
电容器充放电实验的改进
摘要:本文分析了广东教育出版社物理选修3-1中电容器充放电演示实验设计方案的原理和一些不足,对原方案进行了改进,并针对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实践,把改进后实验方案和原方案进行对比,阐明方案的改进对于教学可以产生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电容器充放电;改进;课堂需求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人类总是通过实验来探讨或验证相关的自然规律,如物质的组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理论源于实践,因此,物理规律的学习和探讨离不开亲身的实验。在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实验内容的教学和探究尤其重要。
首先,物理实验对物理理论教学起辅助的作用。心理学中提出,感觉记忆可以形成生动的短时记忆,增加趣味性。实验过程相当于感觉记忆的产生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动手做分组实验等方式,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对实验内容的记忆。
其次,物理实验是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短时记忆在不断地重复当中,可转化为长久记忆。学生在动手设计或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把课本所学运用到实践当中,这是一个不断思考和重复的过程,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加深理论印象,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符合二十一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作为物理实验员,在平时除了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准备以外,也要熟悉物理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以及了解理论教学对实验的需求。
课本中的实验设计,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会由于器材的短缺、实验课堂的控制等原因,可能会以失败告终。因此,物理实验不应完全照搬教科书的设计,而是依据学校实际的实验资金、器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出符合实际教学要求的合理改进及创新实验方案。一、电容充放电演示实验原设计及缺点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中,第一章第七节了解电容器中,给出了一个电容器充放电的演示实验方案,原理图如图a。该实验为演示实验,所需器材为电源、单刀双掷开关、小灯泡、导线、470μF电容。
学生的学习目标为观察并能理解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我们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察实验:1.当单刀双掷开关接到左端,电路中有电流吗?电流通过的时间多长?此过程中,电容带哪种电荷?2.当单刀双掷开关接到右端,电路中有电流吗?电流通过的时间多长?此过程结束后,电容的极板还有电荷吗?这个实验的原理和操作都十分简单,可以说明电容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电路有电流流过。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发现这个实验设计存在以下问题:1.实验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能观察到电容充放电过程中是否有电流流过电路,电流通过时间的长短。该实验设计中,在电容充放电时灯L1亮,说明有电流流过电路,但L1亮的时间非常短,导致难以观察电流通过时间的长短和电流的变化情况。
2.演示实验不仅要切合教材的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实验效果要明显,对学生来说才更有说服力。如果是使用学生实验规格的电容如470μF甚至更小,灯L1亮度极小,难以观察,灯L1就起不到明显的显示作用。3.旧式单刀双掷开关和小灯等元件多次使用后寿命变短得较快,且单刀双掷开关多次使用后不动端会松,不稳定。4.作为演示实验,元件较小,不利于学生远距离观察,也没参与实验,印象不深刻。
二、改进后的电容充放电实验原理和分析根据以上提到的一些问题,我把该演示实验改成分组实验,可以给学生准备好一些常用的元件,包括电阻、拨码开关、发光二极管、电容、电池盒、5号电池、万能实验板等,并且给出改进后的工作原理图,让学生根据原理图连接好电路,并且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如下图b所示为改进后的电路原理图。此电路可以进行电容充放电演示的实验。该电路的充电电路由C1、C2、K1、R1及LED1组成,LED1用于显示充电电流的大小;其放电电路由K2、R2、LED2、C1和C2组成,发光二极管LED2用于显示放电电流的大小。当闭合开关K1时,电路处于充电状态。电路中产生充电电流,流经K1、R1和LED1,给电容C1、C2充电。
在开关K1闭合的瞬间,C1、C2没有电荷,电容两极板间的电压都是零,此时得到最大的充电电流,发光二极管LED1的亮度最强,随着充电电流的减弱,LED1的亮度也逐渐减弱,直至充电完成,LED1熄灭。当LED1熄灭,表示电容C1、C2已充电完成。此时,断开开关K1,闭合开关K2,两电容开始通过K2、R2和LED2放电,点亮LED2,这表示电容在放电时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此时,电容C1、C2两极板间的电压随着储存的电荷的逐渐减少而降低,LED2的亮度也由最亮迅速变暗,直至电容两端电压为零时LED2熄灭,放电结束。除了观察到上面的现象外,我们还需要观察电流通过的时间长短。
电阻R1和R2在电路中作为限流电阻,通过更换电路中R1和R2,我们可以发现R1和R2越大,充放电过程中LED1和LED2点亮的时间越长;若在电路中再多并一个电容,那么充放电过程中LED1和LED2点亮的时间也会越长。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电流通过时间的长短和限流电阻以及电容容量大小都有关。三、改进后电容充放电实验的优点此设计与上面提到的教科书上的方案设计对比有以下优点:1.把电容充放电的教师演示实验变成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实验现象。此外,也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体现了探究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2.改成分组实验所需要用的电子元件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电子元件,容易购买,价格低廉。万能实验板的使用,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利用它能做各种各样的电学实验和制作,这次实验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实验室中一般都是小容量的电容,电路中用了两个470μF的电容并联来提高电容的容量,延长试验时间,更利于觀察充放电过程。
4.用发光二极管来代替小灯,解决了小灯因电容容量较小,灯的亮度不明显造成观察不到的问题,且发光二极管的寿命比小灯长。5.用拨码开关代替单刀双掷开关,能满足在万能实验板上即插即用的要求,所占空间小,且有封装安全、防水、耐高温等优点。根据以上的分析,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解决了原方案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能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能满足物理课堂的需求,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对物理教学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参考文献:[1]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邮电出版社,3.[2]吴雅.电容器充放电实验的改进[J].课堂内外,2002,第011版.[3]姚利红.对电容器充放电演示实验的改进[J].实验改进,2009,第2期:26.作者简介:陈冰,广东省广州市协和中学。
涓滄柟鏃嬩繆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4,014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悬赏金币】回答本帖问题,作者jinsling将赠送您 10 个金币
(著名写手)
在线: 325.3小时
虫号: 442280
注册: 专业: 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
电容器的充放电问题
请问高人,我有一个5.5v,1F的超级电容器,0.01s放一次电,其表面经过的电流是多少?谢谢
& 猜你喜欢
已经有5人回复
已经有2人回复
已经有55人回复
已经有0人回复
已经有5人回复
已经有1人回复
已经有23人回复
已经有2人回复
已经有1人回复
已经有1人回复
已经有4人回复
& 本主题相关商家推荐:
& 本主题相关价值贴推荐,对您同样有帮助:
已经有17人回复
已经有8人回复
已经有15人回复
已经有8人回复
已经有15人回复
已经有17人回复
已经有7人回复
已经有11人回复
已经有18人回复
已经有22人回复
已经有8人回复
已经有3人回复
已经有14人回复
已经有13人回复
已经有3人回复
已经有4人回复
已经有13人回复
技多不压身
相关版块跳转
SciFinder/Reaxys
我要订阅楼主
的主题更新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发送邮件至:
广告投放与宣传请联系 李想 QQ:
QQ:&&邮箱:
Copyright &
MuCh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容充放电时间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