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时代电气待遇低公司生产的IGBT芯片上背的什么金属?用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设备吗?

当前位置:
中车时代电气成新能源汽车领域黑马,夺“领军企业”殊荣
中车时代电气成新能源汽车领域黑马,夺“领军企业”殊荣
发布时间:来源: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阅读 > 2271
  9月26日,在山东威海举办的中汽协电机电器电子委员会领导人论坛及优秀企业颁奖典礼上,中车时代电气获得“领军企业电机十强”和“优秀上市公司”两份殊荣,这标志着中车时代电气汽车产品和品牌正逐渐得到新能源汽车行业认可。   本次参会企业有300余家,代表着汽车电机、电器、电子的领军力量,获此荣誉的还有法雷奥、上海日用友捷等9家企业和2家上市公司。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电机电器委员会成立于1992年,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分支机构,是由汽车电子、电器、电机企业组成的以产品集聚为特点的全国性行业分会。
  会员单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跨国公司在华的合资(或独资)企业,大型国有、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如博世、日本电装、德尔福、法雷奥等世界500强独资、合资企业,有上海实业交通、航盛、瑞立等中国500强企业,中外上市公司有12家,理事会成员均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代表和引领国内行业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作为中国电气化铁路装备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先者,中车时代电气围绕技术与市场,形成了“基础器件+装置与系统+整机与工程”的完整产业链结构,产业涉及高铁、机车、城轨、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大功率半导体等多个领域。   2002年,中车时代电气利用在国内IGBT器件应用上的优势,涉足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生产包括功率单元、电机控制器以及一体化驱动系统在内的电动汽车乘用车电驱动系统产品。   2015年,中车时代电气成功开发出汽车级IGBT模块,并依托株洲所在电驱动和控制系统的基础与前沿技术、仿真技术及软件技术,形成了从关键芯片到关键器件,再到系统集成、检验检测的完整技术链和产业链,形成了50—120KW功率范围的全系列产品,可以满足A00—C级车及SUV的需求。  在市场方面,中车时代电气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领域深根细作,厚积薄发,品牌和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并被业内喻为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的一匹黑马。本次荣誉的获得是公司第一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价值和实力体现,也为做大做强中车电驱动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论坛上,中车时代电气汽车事业部总经理余康围绕“智能电动、共享未来”的主题展开圆桌对话,他向与会代表和嘉宾介绍了中车时代电气在汽车产业的成长历程以及同心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并表示,汽车事业部已在着手进行智能电驱系统的研究工作,通过在控制算法、能量管理、智能诊断、预警系统等方面的优化和功能模块的建设,为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扩展及交互做好准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装载上中车时代电气自主研制的汽车级IGBT,将推动中国制造2025迈向新的征程。
关注今日化工商城公众号,及时了解更多精准资讯
阅读量:2271
今日化工商城声明:信息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真实其内容真实性。 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即时联系,我们会及时核实并处理。
  日,中国户用光伏品牌推广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并在第十二届亚洲光伏展期间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光伏绿色生态合作组织执行会长曹仁贤为成员单位授牌,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家用光伏系统事业部、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太阳雨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民新光有限公司、浙江正泰安能电力工程公司居民
阅读 > 679
核心提示: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已经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3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审议同意,现予公布,自日起施行。
阅读 > 3956
  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崔书红今天(27日)上午表示,“打着环保名义,渲染环保政策因素加剧产品价格上涨,这是一种扰乱市场的行为。”  近期,有企业宣称其原材料供应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被迫停产,连带可能导致30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有人认为抓环保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还有人认为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与环保督查有关。  在环保部今天上午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崔书红表示,“对抓环保会影响经济社
阅读 > 4270
9月27日,第十九届西博会、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金融信息中心召开。杭州市政府副市长谢双成先生;杭州市西博办主任裘建平先生;上海会展行业协会秘书长季路德先生;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秘书长徐成先生;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经理叶国标先生;澎湃新闻网副总编辑胡宏伟先生;阿里巴巴集团总裁办总监董桂涛先生;米奥兰特国际会展董事长潘建军先生以及西博会同期举办的其他展会主办方代表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
阅读 > 2887
家,犹如一潭清水,平淡而温馨。在高兴时,家与你共享快乐,是一方乐土;在伤心时,家给予你安慰,是一个倾听者;在受挫时,家给予你鼓励,是一个避风港湾。无论你身处何种境遇,家中总是充满关爱与幸福,令人魂牵梦绕。家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也收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装,指室内装饰,从美观的角度考虑以使室内的空间更美观。是把生活的各种情形“物化”到房间之中。因为生活是自己的,家更是自己的,所以从家居选材到制作出
阅读 > 3534
  27日晚间格力电器在凤凰号发表公开律师函称,近日,有个别互联网媒体刊发“董明珠任期将满或退出格力”等文章,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纯属刊文者捕风捉影,主观揣测。格力从没有提供过类似信息,也没有接受过关于此类信息的任何采访或调研。   格力电器发表律师函声明  上述律师函声明由格力电器授权广东非凡律师事务所邵长富律师发布。  此前有媒体刊登《董明珠任期将满被传或退出格力 接班人在格力内部产生?》的文章
阅读 > 683技术创新步履不停 中车时代电气(03898)正在撒下一张大网
日 16:17:31
本文来自于中金的研报《中车时代电气(03898):车载电气龙头,制造升级典范》,作者为孔令鑫、张梓丁、张田。摘要投资建议:重申推荐中车时代电气(03898),目标价53.94港元。公司是领先的车载电气系统制造商,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出色的盈利能力和卓越的管理能力,为我国技术创新之典范,看好其长期发展。理由:技术创新典范,盈利能力卓越。中车时代电气是我国车载电气系统龙头制造商,主要产品市场份额达50%。我们认为,公司是中车旗下质量最为优良的资产,同时也是我国制造业升级之典范,主要基于以下理由:1)强大的研发能力:背靠母公司株洲所,公司拥有15个铁路装备及电子系统实验室和多个“国字号”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中心,并率先实现列车牵引传动和控制系统的自主化研发生产,持续领跑国内轨道交通电气系统市场;2)出色的盈利能力:年,公司毛利率由35%提升至37.7%,净利率由16.8%提高至20.1%。2016年公司毛利率位居国内轨道交通设备上市公司第二;净利率高居行业第一,高出行业第二6.7ppt;3)优秀的管理层:公司核心管理层在公司或母公司的平均工作年限超过20年,并且均有多个岗位的管理经验,管理能力突出。国铁城轨景气反转,设备龙头大幅受益。我们预计年铁路竣工里程将达
/8352公里,+45%/34%/35% YoY;2018/19 年城轨竣工里程将达1,218/1,142
公里,其中地铁占比为69%/71%。考虑到国铁竣工里程逐年回升,城轨景气度依然旺盛,预计长期来看设备采购有望稳中有升,公司作为轨交牵引控制系统龙头企业,有望大幅受益。聚焦制造业升级,产品布局多点开花。公司秉承“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在铁路养路机械、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通信信号等领域均有拓展。特别的,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自主IGBT
技术的企业,我国IGBT 市场空间达百亿元,目前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进口替代空间广阔。盈利预测与估值:维持18/19e EPS预测为3.06/3.16元人民币。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18e
P/E为11.2x,估值偏低。考虑到轨交板块景气度回升,同时公司各板块业务均趋势向好,我们维持目标价53.94港元不变,对应2018e目标P/E
14x。维持推荐评级。风险:铁路设备采购低于预期;IGBT芯片等新产品收入和利润贡献低于预期;地铁车载电气系统竞争趋紧。投资概要投资要点:我们认为未来三年国铁和城轨均将迎来线路竣工高峰,带来旺盛的铁路设备采购需求。公司作为国内列车牵引及制动系统龙头,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0%-50%以上,将显着受益此轮行业景气度回升。行业概览:国铁城轨迎来竣工高峰。国铁:预计年铁路竣工里程同比增速有望达到(不包括货运)4603公里/7157公里/8352公里,同比增长45%/34%/35%;快速铁路年通车里程将达到54公里。城轨:年轨交竣工里程预计分别为1,218
公里/1,142 公里,其中地铁竣工占比分别为69%/71%。线路竣工带动设备采购稳中有升,行业龙头将大幅受益。经营现状:公司为国内列车牵引系统和传动系统龙头,机车车载电气系统、动车组车载电气系统、城轨车辆电气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50%/40%/50%。子公司宝鸡中车时代为国内领先的铁路工程机械生产商,市场占有率超30%。此外,公司为国内领先的IGBT供应商,2015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排名第10,前10中唯一国内企业)。伴随国内市场扩大(当前市场规模达百亿元)及进口替代,公司半导体业务有望快速发展。管理层和股权结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0.16%的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国资委为中车时代电气的实际控制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最初为铁道部旗下研究机构,公司依托母公司株洲所,具有较强研发实力。前景展望:公司采取“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产业链结构。除列车牵引控制系统外,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收购等方式切入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深海机器人、IGBT、通信信号系统等领域,打开了成长天花板。财务分析:1)盈利能力强: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提高,位居行业前列。年,公司毛利率由35%提升至37.7%,净利率由16.8%提高至20.1%。2016年公司毛利率位居国内轨道交通设备上市公司中第二;净利率高居行业第一,高出行业第二6.7ppt。2)资产质量好:应收账款质量较好,1年以内应收账款比例为86%(2016A),前五大欠款方中有三家为中车集团下属企业。估值及估值方法:公司盈利能力稳健,我们采用P/E估值。预计公司2017-19年归母净利润将同比增长-6.3%/32.0%/3.4%至27.21/35.91/37.13亿元,对应EPS为2.32/3.06/3.16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年P/E分别为16.0x/11.2x/10.8x。我们维持公司目标价53.94港元不变(对应2018年PE为14x),维持推荐评级。风险:1)公司列车产品需求主要受铁路总公司列车招标进度影响,铁路总公司设备采购可能低于预期;2)公司IGBT
芯片等新产品收入和利润贡献受其发展进度影响,收入和利润贡献可能低于预期;3)中车时代电气在地铁车载电气系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地铁市场竞争远比铁路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竞争风险。国内领先的车载电气系统供应商中车时代电气是国内领先的铁路车载电气系统供应商。公司长期致力于列车牵引系统和传动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业务主要包括机车产品、动车组产品、城市轨道产品、养路机械产品、通信信号产品和关键电气零部件产品等,产品广泛用于高速动车组、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地铁和轻轨车辆、电力和冶金等众多领域。其中,机车、动车组和城轨产品主要为牵引系统,占公司总营收约70%。近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增速较快。年,公司营业收入由71.25亿元增长至141.45亿元,CAGR达18.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由11.84亿元增长至29.58亿元,CAGR达25.7%。年公司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要由于毛利率持续提高。2016年,受铁总动车组和机车招标下滑影响,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较上年下降1.9%。公司盈利能力突出,位居轨交设备上市公司前列。近年来,伴随公司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毛利率和净利率持续提高。年,公司毛利率由35%提升至37.7%,净利率由16.8%提高至20.1%。对比国内轨道交通设备上市公司,公司盈利能力位于行业前列。2016年公司毛利率位居行业第二;净利率高居行业第一,高出行业第二6.7ppt。国铁城轨景气反转,公司有望显著受益一、国铁:投资增长确定性高,竣工里程迎来反转1.“十三五”期间将推进“八纵八横”建设。2017
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5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运营。《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在贯通“四纵四横”的基础上,推进“八纵八横”主通道建设,到2020
年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3 万公里。新规划拓展至“八纵八横”,进一步上调高速铁路建设规划。2.未来三年铁路总投资维持高位。2005年起,国内铁路建设高速增长。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额由1364亿元增长至8427亿元,CAGR为43.9%。为达成2020年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1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3万公里,时速达200km/h
快速铁路总里程将达4万公里的目标,我们预计“十三五”期间年投资额将维持在8000亿元的高位。3.微观指标表明行业探底回升。从项目工期来看,铁路建设存在4-5年周期。由于新建铁路中施工难度较大的占比上升,建设周期会有所延长。2013年以来微观指标持续好转,我们预计始于2017年的竣工增速回升周期将延续至2021年。4.新开工项目数触底反弹。 年铁路新开工项目数从2009年和2010年的97/99
项大幅下降至15/22 项,2013 年起,铁路项目复工,
年新开工项目数分别为49/66/61
个。根据历史数据,新开工项目数是铁路竣工里程提前5年的前瞻性指标,相关性较好,因此我们预计 年将是铁路竣工的高峰期。5.建筑企业相关合同订单增长迅速。中国铁路建设工程基本由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完成,我们汇总这三家公司的新签铁路工程在手订单,其也是铁路竣工的前瞻5年的指标,而且相关系数极高。
年新签订单分别同比增加46%/19%/15%。根据我们自下而上的梳理预计,年铁路竣工里程(不包括货运)有望达到4603公里/7157公里/8352公里,同比增长45%/34%/35%。其中,快速铁路年通车里程将分别达54公里,占总竣工里程比例分别为78%/65%/78%。6.此轮景气周期中,我们认为存在以下几点新变化:1)“复兴号”成为未来的交付主力,CR200J系列动力集中式动车有望替代传统客车。复兴号的量产标志着在短短15年内,中国动车组已完成从引进到进口替代到标准制定的更迭,在“复兴号”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根据规划,到2020
年复兴号的保有量将超过900组,即未来三年将采购至少675列,成为未来的交付主力,复兴号的占比提升,国内供应商市场份额有望扩大。CR200J系列动力集中式动车组研发顺利,未来可能对传统客货车存量替代,该系列时速160公里的动力集中式动车组造价可能达到8000万元/列。2)高铁出海空间广阔。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的统计,19个“一带一路”国家高铁规划里程合计2.3万公里,且其中80%没有高铁建设经验,因此我国高铁有巨大的出口潜力。而从空间上来看,印度、俄罗斯、泰国计划建设总里程都超过2800公里,预计将成为我国高铁最大的目标市场。高铁出海不仅意味着产品的输出,更是标准的输出。“复兴号”有望成为主要出口车型,我国将实现从技术标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及后市场服务的全产业链输出,产业链相关企业均将受益。二、城轨:PPP 类项目影响有限,未来三年持续性爆发1.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高增长。2014年起,国内城轨投资步入高速增长期。根据2016年发布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全国城轨投资额达1.6万亿元。受到近期包头地铁被紧急叫停的影响,市场出现对地铁建设的担忧情绪。经过测算,预计在年间仅有251公里潜在风险较大的项目。且地铁的建设周期一般为4~5年,2015年及以前开工、非PPP类项目受到新监管的影响较小,因此预计2020年前地铁竣工里程及列车交付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2.城轨设备未来三年持续高景气度。根据测算,受益于竣工里程持续高增长,城轨设备(包括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市场空间将从641亿元增长到1802亿元,年CAGR为41%。从车辆交付上来看,预计中车2017
年地铁交付6000辆以上,考虑2017年地铁招标将达到8,000 辆,预计未来两年地铁交付维持在15~20%的增速水平。3.前瞻性指标向好。轨交施工周期一般为3~5
年,轨交工程订单可以作为竣工里程的前瞻性指标。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承建了我国大部分轨交工程,两家公司新签轨交工程订单是领先于轨交竣工里程4
年的前瞻性指标。此外,由于轨交车辆存在半年到一年的备货期,中国中车的轨交装备在手订单领先于竣工里程约2年。4.自下而上验证。根据我们自下而上的统计,2017年是轨交高速建设的一年,竣工里程将达到1185公里,同比2016年增加107%,主要由于地铁竣工937公里同比大增76%;我们预计未来三年,轨交竣工里程将在2017年的高基数上维持,年轨交竣工里程预计分别为1218公里/1142公里,地铁竣工占比分别为69%/71%,为其中的最重要的细分领域。三、公司实力雄厚,将显着受益轨道交通建设景气回升1.机车和动车组车载电气系统:公司是国内主要机车和动车组车载传动和牵引系统供应商。公司机车产品市场占有率超50%。其中,韶山系列传动及控制系统由公司参与开发,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超80%,公司内燃机微机控制系统DF8B/11/11G
等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超90%。公司动车组产品市场占有率约40%,主要为牵引系统。2.城轨车辆电气系统:中车时代电气是国内领先的城轨车辆牵引系统供应商,此外还提供辅助电源、列车控制和诊断、制动系统等,已先后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长沙等地提供城轨设备,市场份额达50%。尽管城轨市场竞争更加开放(地方政府独自招标,牵引系统参与厂商达十多家),但公司依然占据一半市场份额,充分证明公司在该领域具备绝对领先优势。3.铁路工程机械:公司主要产品为养路机械零部件和养路机械整机,其中,养路整机由子公司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经营。宝鸡中车时代是国内领先的铁路工程机械生产商,主要产品包括重型轨道车系列、接触网作业车系列、起重轨道车系列、大型养路机械系列、检测车系列、城轨车辆系列等。IGBT:打破垄断,国内领先,前景广阔一、并购切入,拥有自主IGBT技术,打破国外厂商垄断1.并购Dynex切入IGBT产业。2008年,中车时代电气成功并购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器件独立供应商——丹尼克斯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在英国伦敦设立功率半导体海外研发中心,形成公司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化的国际化布局。2.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自主IGBT技术的企业。基于先进的技术和完整的产业化平台,公司是世界第一家推出商用HVDC
6英寸晶闸管,全球第三家自主拥有IGCT器件,国内首个研发出高压IGBT/FRD芯片与模块的企业,拥有功率半导体芯片—模块—装臵—系统的完整产业链。3.IGBT高铁零部件进口替代,出口海外打破国外厂商垄断。2016年3月,公司为高铁量身定制的IGBT模块成功通过测试,标志着该类产品正式进口替代;2016年12月,该产品中标印度高铁,实现了高铁关键零部件出海。这两项突破均预示着公司IGBT产品有望进一步打破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4.当前发展:具备SiC芯片生产制造能力。SiC是较IGBT更为先进的新一代技术,2017年12月,中车时代电气6英寸碳化硅(SiC)产业基地技术调试圆满完成,标志着公司6英寸SiC生产线首批芯片试制成功,该生产线具备了完整的SiC芯片制造生产能力。二、半导体分立器件市场规模庞大,IGBT占据主要市场全球半导体分立器件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半导体可以分为集成电路(IC)、分立器件(DS)、光电子元件(Optoelectronics)、微型传感器(Sensor),其中集成电路占比80%以上,分立器件占比约6%(时代电气的半导体产品属于分立器件)。根据SEMI统计预测,2017年全球半导体分立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IGBT技术优点明显,应用场景广泛。IGBT,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JT和MOSFET组合的复合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由于其自关断的特征,IGBT 是列车电源转换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IGBT技术由于融合了BJT和MOSFET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电子、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市场规模约占半导体分立器件20%。根据IHS最新统计,2017年全球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4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按此计算,IGBT产品的市场规模可达到半导体分立器件市场规模的22%,是分立器件中最为主要的一类产品。三、IGBT市场壁垒高,海外公司占主导地位IGBT产品制造包括设计、分立式IGBT芯片、模块封装和测试,进入壁垒较高。首先,需要良好的散热性能。IGBT工作环境的特点是高电流、高电压和高频率,因此需要良好的散热能力。基于此,IGBT的制造需要深接面、薄膜和芯片,制造工艺复杂。此外,封装材料和制程也对散热有一定的影响。其次,需要精密控制。为了提高工作频率和电压持久性,IGBT制造需要对参数进行精密控制,例如芯片大小、少数载流子寿命以及集流器效率。最后,在大规模生产前需要严格测试。为提高IGBT
模块的可靠性,在大规模生产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国外公司对生产技术限制严格,而国内厂家在这方面的技术知识积累有限,因而在IGBT
大规模生产前仍需要长时间的测试积累。由于进入壁垒相对较高,龙头企业占据绝对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中,CR10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达86%,公司市场份额排名第15;而在中国市场中,CR10企业拥有90%的市场份额,中车时代电气在2015年成为唯一一家进入市场份额前10的本土企业(排名第10,市场份额2%)。四、受益新能源汽车景气,IGBT/SiC未来高增长可期新能源汽车是IGBT最主要下游,约占34%。据统计2016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大约200万辆,共消耗了大约9亿美元的IGBT管,平均450美元/辆,是电动车中除电池外最昂贵的部件。其中,混合动力和PHEV大约77万辆,平均使用IGBT
300 美元/辆,纯电动车大约123万辆,平均使用IGBT 540美元/辆。高增长可期。假设未来新能源车量产在2020年达500万量,则可为IGBT带来13.5亿美元的市场需求,对应3.4亿美元/年的需求(约为2017年IGBT市场规模的70%),高增长可期。SiC产品是IGBT的下一代产品,目前由于价格较高(单价约IGBT产品6倍)尚未广泛应用,但龙头汽车厂商已开始尝试此新一代产品。估值与建议一、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7~19E年收入将同比增长5.8%/22.4%/8.6%至155.08/189.84/206.11亿元;归母净利润将同比增长-6.3%/32.0%/3.4%至27.21/35.91/37.13亿元。1.车载电气系统业务2017/18e
营收同比增长-0.2%/25.0%。我们预计“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将受益,此外列车行车安全装备及养路机械设备也将迎来高速增长。2.电气元件业务2017/18e
营收同比增长29.4%/19.1%。受益于城市轨道交通市场需求景气,预计相关电器元件将迎来持续增长。尤其公司IGBT产品有望于2017/18e同比增长122.2%/50.0%。3.海工产品及其他业务2017/18e营收同比增长40%/10%。公司2017年受益于SMD公司在非油气市场斩获大额订单,预计海工产品营收将大幅增长。二、估值和建议我们维持2017/18年盈利预测不变,年EPS为2.32/3.06/3.16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e 的P/E
分别为16.0x/11.2x/10.8x。我们维持公司目标价53.94港元不变,对应2018年PE为14x。维持“推荐”评级。三、风险1)公司列车产品需求主要受铁路总公司列车招标进度影响,铁路总公司设备采购可能低于预期;2)公司IGBT 芯片等新产品收入和利润贡献受其发展进度影响,收入和利润贡献可能低于预期;3)中车时代电气在地铁车载电气系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地铁市场竞争远比铁路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竞争风险。(编辑:张鹏艳)
(更多最新最全港股资讯,)
下载智通财经App
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智通财经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
友情链接:
深圳智通财经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粤ICP备号-1中车自主化IGBT芯片破除国外垄断 商业规模过百亿
今日(10月22日),隶属中国中车(601766,SH)的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高压大功率IGBT模块。这意味着,此前我国机车车辆用6500V IGBT芯片依赖进口的局面被打破。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卓&&&&
每经记者 李卓
&中国制造&再添新砝码。今日(10月22日),隶属中国中车(601766,SH)的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永济电机)发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高压大功率IGBT模块。
在轨道交通领域,高压大功率IGBT模块在电传动系统关键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被称为大功率交流机车运行的&心脏&。
2014年起,虽然自主化牵引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陆续投入使用,但所有机车车辆用6500V IGBT芯片仍然依赖从国外进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车首席技术顾问邹世昌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中国芯&的研发成功,意味着完全替代了国外同类产品在我国地铁和铁路机车变流器中的&核芯&位置。不仅打破国外垄断,降低了我国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风险,更加有利于推动中国高铁和大功率机车核心技术完全自主,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竞争力。
国内每年花数亿进口IGBT产品
在高压大功率IGBT芯片方面,由于对IGBT芯片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此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厂家能够实现6500V IGBT芯片本土产业化,为此,国内企业每年需花费数亿元从国外采购IGBT产品。
&国外采购周期长达数月甚至一年以上,严重制约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自主创新和民族品牌创立,大大降低了国内动车、机车装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永济电机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不仅如此,高压大功率A IGBT模块作为中国铁路机车辅助逆变器的核心部件,在交货周期和采购价格上也完全受制于国外公司,使我国电力电子装备产业的关键器件供货存在潜在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每个A IGBT模块由8个指甲大小的&芯片&封装而成。但就是这个比人的巴掌略大的IGBT模块,却是高铁列车和大功率机车中最神奇和关键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高铁列车是否能够瞬间起跑、能否舒适飞驰、能否稳定停车。
&不同功率等级的电力设备,需要采用IGBT芯片及其封装而成的IGBT模块进行电能的转换和控制。比如在高铁列车上,电网2.5万伏的高压交流电经过降压、整流、逆变等方式转换成三相交流电,从而驱动列车奔跑。&永济电机技术人员介绍说。
这次发布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大功率A IGBT模块,技术上采用焊接形式,实现了国产IGBT芯片多片和FRD芯片并联,完成&中国芯&A IGBT的一体化模块式封装设计,替代了国外同类产品在地铁和铁路机车变流器中使用。据介绍,目前,该IGBT模块已先后完成了功率单元、辅助变流柜及机车装车三个阶段试验。其中,机车装车上线运行试验超过5万公里。
提升中国高端装备竞争砝码
为市场关注的是,经专家组评论形成的鉴定结果,这次发布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高压大功率IGBT模块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水平。
邹世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IGBT尤其是耐高电压高电流的IGBT,堪称&半导体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这项技术过去研发的难点主要是半导体产业基础差,所以从研发到完全实现自主化费时较长,一共花了8年时间。下一步,就要扩大产量,尽早实现产品的商业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绿色节能经济产业的深入发展,中国已成为IGBT模块最大消费国,年增长规模保持在20%。特别是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之后,工业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成为主题,对智能控制芯片和IGBT等功率半导体有了更多需求。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特别提出&我国应加快IGBT&的建议。
而轨道交通行业对IGBT需求潜力更加巨大。永济电机技术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高速动车组、大功率电力机车上,大功率IGBT模块都是必备的要件;包括蓬勃发展的城际列车、城轨列车市场对IGBT也有着巨量的需求。此外,在风电、船舶等需要高压IGBT支撑的行业同样如此。
邹世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估计,此前国内每年进口IGBT所花费的数额就高达100亿~200亿元,国际主要生产商包括日本三菱、东芝和德国西门子等。自主化以后,国内企业购买成本相比进口将有大大节省。
业内人士进一步评价认为,以IGBT为代表的核心部件自主化,商业前景不止于核心部件本身;未来,因为能在国际上彻底改变技术受制于人的境地,在以高铁、船舶、航空航天、核电、风电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过程中,提升竞争砝码,从而产生更大的商业效应。
每经记者 李卓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8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车时代电气待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