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护理是“日本银发经济济”还是背不起的“负担

老人护理是“银发经济”还是背不起的“负担”?
分享到微信 老人护理是“银发经济”还是背不起的“负担”?第一财经APP 06:49:00 简介:目前国内专业医疗护理持证人员人数尚不足两万,而全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为2.12亿,该行业的缺口达到1000万人以上。
作为常见老年病的一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是一种在中年时期出现衰老征象的进行性大脑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特征。
据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的数据,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人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193万人发展到了万人。病人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也是全球病人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这其中,仅有21%的病人得到了规范的诊断治疗。
病人问:我们该去哪儿?
在北京海淀香山老年公寓,住着刘奶奶和与她类似的老人,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记忆障碍、失语、失认、执行功能障碍等特征,同时身体其他机能健康。
&一开始谁也不愿意把父母送到养老院来,亲戚朋友都会觉得你很不孝。&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刘奶奶的家人要求匿名。&可如果不送,我们又真的没有能力去照顾她,就算一个人不上班,天天在家看着都照顾不过来。&
作为一名阿尔茨海默的重病患者,在家人决定将刘奶奶送至养老院之前,老人已经走失过两次。
刘奶奶的大儿子对记者透露,他们不是没有考虑过请保姆,但是大多数的家政阿姨到他们家看到老人的情况,就摇摇头走了:照顾这样的老人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事,风险大;更何况,在如今的北京家政服务市场,保姆资源本就难求。
在香山老年公寓,刘奶奶每个月的看护费用需要一万多,这是全家人走遍北京后找到的最便宜的接受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民营养老院了。公立养老院虽然一个月只要3000多,但似乎永远没有空余床位。刘奶奶一个月的退休金3000元全部交给养老院,大儿子和二儿子每人每个月给6000元,而二儿子自己的月工资才4000多元。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4年底,目前中国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数量达到了3500万到4000万,在这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达到了2400万,归属于低收入人群的数量为2300万。
&普通的养老院,不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是不能够接收阿尔茨海默的病人的。公办的福利院很难进;至于护理院,按照规定也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才可以收治,这些病人达不到这个标准。&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会长王军向记者透露,目前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4万多家养老机构,真正具备养老资质、可以接收这些病人的还不到20%。
背不起的负担
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在未来,中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将高达70%。北京市民政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市70%的老年人退休金为3000元上下,而一旦瘫痪,这些老人每月的护理、调养费用至少需要7000元,上万元的消费也很普遍。
把目光从一线城市投向二三线城市,这一情况显得更为糟糕。
比如一种从日本进口的阿尔茨海默治疗药物安利生,在最贵的时候每周7片的支出是518元。王军告诉记者,这在一线城市尚归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但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就只能自掏腰包。
在北京,目前北京全市的养老院床位约为8万张。这其中,归属于公立养老院的几乎没有一张空置的床位,但私立养老院的空置率却高达50%。
&民营的养老院宁愿床位空着,也没有办法降价,因为收治这样的失能老人成本价就是一万多。&一家外资养老护理机构庸柏汇老年护养创始人之一海燕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那么,公立的养老院为何只收四分之一的价格?
除了原本的基建费用、设备设施较民营养老院大幅便宜之外,来自国家、省级、市级甚至区县的各级补贴成为了这些公立养老院得以维系的重要原因。
但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的养老院来说,现状依旧是入不敷出的。
&按照现在的情况,政府管不了。&王军告诉记者,她的这一判断来自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以及越来越严重的养老金亏空问题。根据公开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国养老保险亏空预计将超过3000亿,相比2014年的1563亿再次显著扩大。
难以促发的&银发经济&
随老龄化而不断增长的失能老人数量、与日俱增的床位缺口,与之相关的&银发经济&存在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然而,在这个行业,哪怕有着巨大的需求,市场仍然难被激活。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已经有包括泰康人寿在内的8家保险机构相继进军老年护理产业,总投资额超过300亿。但遗憾的是,这些民营的养老机构如今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海燕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自己已经做好了前几年不能赚钱的准备。
&楼宇建设、设备投资已经超过了一二个亿,此外,更贵的是人力成本,除非第一家养老院做出口碑,开成连锁的形式,否则成本难以下降,没有办法赚钱。&海燕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从医院、学校里招了很多护士,来进行专门的培训。目前国内还没有老龄学科这个专业,一名护理人员我们需要培训两到三年,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力的成本比硬件还要高。&海燕表示。
按照国际上的普遍要求,照顾这些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护理人员比例是2:1,也就是两个护士照顾一个老人,但目前国内能做到的情况只是1:10,10个老人才分得一个护士,中国现实与国际标准之间差了20倍。
除了数量短缺,护理人员的素质也存在不足。在市场上,护理行业中40岁以上的护工占了一半,其中70%连高中学历都不到。
据了解,目前国内专业医疗护理持证人员人数尚不足两万,就算按照国际公认的普通养老服务人员配比(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计算,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为2.12亿,该行业的缺口也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
包括海燕在内的众多民营养老机构投资者将这一尴尬的现状归咎于公立养老医院的价格紊乱:&消费者会误以为护理养老的价格就应该是3000多,我们就算亏本1万出头来标价,也没有人肯来。&在海燕看来,政府应该&绕开&机构去补贴老年病患者个人,&如果他们每个月政府的养老金、保险金能有六七千,子女再补贴一点,情况就会好很多。&
在王军看来,养老护理市场的不平衡则需要更深入的规划改革:&科研投入、养老的机构都严重不足,政府如果无力负担就应该通过减税、补贴的形式来激发市场的活力,让市场来解决这些问题,让护理人员愿意干这个行业。&
编辑:尹磊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1-;。
第一财经APP第一财经日报微博第一财经微信服务号第一财经微信订阅号老人护理:是“银发经济” 还是背不起的“负担”?
来源:综合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原标题:老人护理:是“银发经济” 还是背不起的“负担”?
  作为常见老年病的一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是一种在中年时期出现衰老征象的进行性大脑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特征。
  据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的数据,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人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193万人发展到了万人。病人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也是全球病人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这其中,仅有21%的病人得到了规范的诊断治疗。
  病人问:我们该去哪儿?
  在北京海淀香山老年公寓,住着刘奶奶和与她类似的老人,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记忆障碍、失语、失认、执行功能障碍等特征,同时身体其他机能健康。
  “一开始谁也不愿意把父母送到养老院来,亲戚朋友都会觉得你很不孝。”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刘奶奶的家人要求匿名。“可如果不送,我们又真的没有能力去照顾她,就算一个人不上班,天天在家看着都照顾不过来。”
  作为一名阿尔茨海默的重病患者,在家人决定将刘奶奶送至养老院之前,老人已经走失过两次。
  刘奶奶的大儿子对记者透露,他们不是没有考虑过请保姆,但是大多数的家政阿姨到他们家看到老人的情况,就摇摇头走了:照顾这样的老人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事,风险大;更何况,在如今的北京家政服务市场,保姆资源本就难求。
  在香山老年公寓,刘奶奶每个月的看护费用需要一万多,这是全家人走遍北京后找到的最便宜的接受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民营养老院了。公立养老院虽然一个月只要3000多,但似乎永远没有空余床位。刘奶奶一个月的退休金3000元全部交给养老院,大儿子和二儿子每人每个月给6000元,而二儿子自己的月工资才4000多元。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4年底,目前中国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数量达到了3500万到4000万,在这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达到了2400万,归属于低收入人群的数量为2300万。
  “普通的养老院,不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是不能够接收阿尔茨海默的病人的。公办的福利院很难进;至于护理院,按照规定也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才可以收治,这些病人达不到这个标准。”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会长王军向记者透露,目前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4万多家养老机构,真正具备养老资质、可以接收这些病人的还不到20%。
  背不起的负担
  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在未来,中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将高达70%。北京市民政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市70%的老年人退休金为3000元上下,而一旦瘫痪,这些老人每月的护理、调养费用至少需要7000元,上万元的消费也很普遍。
  把目光从一线城市投向二三线城市,这一情况显得更为糟糕。
  比如一种从日本进口的阿尔茨海默治疗药物安利生,在最贵的时候每周7片的支出是518元。王军告诉记者,这在一线城市尚归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但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就只能自掏腰包。
  在北京,目前北京全市的养老院床位约为8万张。这其中,归属于公立养老院的几乎没有一张空置的床位,但私立养老院的空置率却高达50%。
  “民营的养老院宁愿床位空着,也没有办法降价,因为收治这样的失能老人成本价就是一万多。”一家外资养老护理机构庸柏汇老年护养创始人之一海燕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那么,公立的养老院为何只收四分之一的价格?
  除了原本的基建费用、设备设施较民营养老院大幅便宜之外,来自国家、省级、市级甚至区县的各级补贴成为了这些公立养老院得以维系的重要原因。
  但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的养老院来说,现状依旧是入不敷出的。
  “按照现在的情况,政府管不了。”王军告诉记者,她的这一判断来自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以及越来越严重的养老金亏空问题。根据公开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国养老保险亏空预计将超过3000亿,相比2014年的1563亿再次显著扩大。
  难以促发的“银发经济”
  随老龄化而不断增长的失能老人数量、与日俱增的床位缺口,与之相关的“银发经济”存在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然而,在这个行业,哪怕有着巨大的需求,市场仍然难被激活。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已经有包括泰康人寿在内的8家保险机构相继进军老年护理产业,总投资额超过300亿。但遗憾的是,这些民营的养老机构如今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海燕向记者透露,自己已经做好了前几年不能赚钱的准备。
  “楼宇建设、设备投资已经超过了一二个亿,此外,更贵的是人力成本,除非第一家养老院做出口碑,开成连锁的形式,否则成本难以下降,没有办法赚钱。”海燕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从医院、学校里招了很多护士,来进行专门的培训。目前国内还没有老龄学科这个专业,一名护理人员我们需要培训两到三年,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力的成本比硬件还要高。”海燕表示。
  按照国际上的普遍要求,照顾这些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护理人员比例是2:1,也就是两个护士照顾一个老人,但目前国内能做到的情况只是1:10,10个老人才分得一个护士,中国现实与国际标准之间差了20倍。
  除了数量短缺,护理人员的素质也存在不足。在市场上,护理行业中40岁以上的护工占了一半,其中70%连高中学历都不到。
  据了解,目前国内专业医疗护理持证人员人数尚不足两万,就算按照国际公认的普通养老服务人员配比(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计算,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为2.12亿,该行业的缺口也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
  包括海燕在内的众多民营养老机构投资者将这一尴尬的现状归咎于公立养老医院的价格紊乱:“消费者会误以为护理养老的价格就应该是3000多,我们就算亏本1万出头来标价,也没有人肯来。”在海燕看来,政府应该“绕开”机构去补贴老年病患者个人,“如果他们每个月政府的养老金、保险金能有六七千,子女再补贴一点,情况就会好很多。”
  在王军看来,养老护理市场的不平衡则需要更深入的规划改革:“科研投入、养老的机构都严重不足,政府如果无力负担就应该通过减税、补贴的形式来激发市场的活力,让市场来解决这些问题,让护理人员愿意干这个行业。”
(责任编辑:王吉 UN652)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老人护理:是“银发经济”还是背不起的“负担”
http://www.slrbs.com&& 00:45:00&&东方财富网
【老人护理:是“银发经济”还是背不起的“负担”】作为常见老年病的一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是一种在中年时期出现衰老征象的进行性大脑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特征。  老人护理: 是“银发经济” 还是背不起的“负担”?   作为常见老年病的一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是一种在中年时期出现衰老征象的进行性大脑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特征。
  据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的数据,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人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193万人发展到了万人。病人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也是全球病人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这其中,仅有21%的病人得到了规范的诊断治疗。   病人问:我们该去哪儿?   在北京海淀香山老年公寓,住着刘奶奶和与她类似的老人,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记忆障碍、失语、失认、执行功能障碍等特征,同时身体其他机能健康。   “一开始谁也不愿意把父母送到养老院来,亲戚朋友都会觉得你很不孝。”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刘奶奶的家人要求匿名。“可如果不送,我们又真的没有能力去照顾她,就算一个人不上班,天天在家看着都照顾不过来。”   作为一名阿尔茨海默的重病患者,在家人决定将刘奶奶送至养老院之前,老人已经走失过两次。   刘奶奶的大儿子对记者透露,他们不是没有考虑过请保姆,但是大多数的家政阿姨到他们家看到老人的情况,就摇摇头走了:照顾这样的老人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事,风险大;更何况,在如今的北京家政服务市场,保姆资源本就难求。   在香山老年公寓,刘奶奶每个月的看护费用需要一万多,这是全家人走遍北京后找到的最便宜的接受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民营养老院了。公立养老院虽然一个月只要3000多,但似乎永远没有空余床位。刘奶奶一个月的退休金3000元全部交给养老院,大儿子和二儿子每人每个月给6000元,而二儿子自己的月工资才4000多元。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4年底,目前中国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数量达到了3500万到4000万,在这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达到了2400万,归属于低收入人群的数量为2300万。   “普通的养老院,不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是不能够接收阿尔茨海默的病人的。公办的福利院很难进;至于护理院,按照规定也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才可以收治,这些病人达不到这个标准。”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会长王军向记者透露,目前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4万多家养老机构,真正具备养老资质、可以接收这些病人的还不到20%。   背不起的负担   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在未来,中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将高达70%。北京市民政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市70%的老年人退休金为3000元上下,而一旦瘫痪,这些老人每月的护理、调养费用至少需要7000元,上万元的消费也很普遍。   把目光从一线城市投向二三线城市,这一情况显得更为糟糕。   比如一种从日本进口的阿尔茨海默治疗药物安利生,在最贵的时候每周7片的支出是518元。王军告诉记者,这在一线城市尚归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但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就只能自掏腰包。   在北京,目前北京全市的养老院床位约为8万张。这其中,归属于公立养老院的几乎没有一张空置的床位,但私立养老院的空置率却高达50%。   “民营的养老院宁愿床位空着,也没有办法降价,因为收治这样的失能老人成本价就是一万多。”一家外资养老护理机构庸柏汇老年护养创始人之一海燕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那么,公立的养老院为何只收四分之一的价格?   除了原本的基建费用、设备设施较民营养老院大幅便宜之外,来自国家、省级、市级甚至区县的各级补贴成为了这些公立养老院得以维系的重要原因。   但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的养老院来说,现状依旧是入不敷出的。   “按照现在的情况,政府管不了。”王军告诉记者,她的这一判断来自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以及越来越严重的养老金亏空问题。根据公开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国养老保险亏空预计将超过3000亿,相比2014年的1563亿再次显著扩大。   难以促发的“银发经济”   随老龄化而不断增长的失能老人数量、与日俱增的床位缺口,与之相关的“银发经济”存在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然而,在这个行业,哪怕有着巨大的需求,市场仍然难被激活。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已经有包括泰康人寿在内的8家保险机构相继进军老年护理产业,总投资额超过300亿。但遗憾的是,这些民营的养老机构如今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海燕向记者透露,自己已经做好了前几年不能赚钱的准备。   “楼宇建设、设备投资已经超过了一二个亿,此外,更贵的是人力成本,除非第一家养老院做出口碑,开成连锁的形式,否则成本难以下降,没有办法赚钱。”海燕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从医院、学校里招了很多护士,来进行专门的培训。目前国内还没有老龄学科这个专业,一名护理人员我们需要培训两到三年,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力的成本比硬件还要高。”海燕表示。   按照国际上的普遍要求,照顾这些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护理人员比例是2:1,也就是两个护士照顾一个老人,但目前国内能做到的情况只是1:10,10个老人才分得一个护士,中国现实与国际标准之间差了20倍。   除了数量短缺,护理人员的素质也存在不足。在市场上,护理行业中40岁以上的护工占了一半,其中70%连高中学历都不到。   据了解,目前国内专业医疗护理持证人员人数尚不足两万,就算按照国际公认的普通养老服务人员配比(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计算,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为2.12亿,该行业的缺口也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   包括海燕在内的众多民营养老机构投资者将这一尴尬的现状归咎于公立养老医院的价格紊乱:“消费者会误以为护理养老的价格就应该是3000多,我们就算亏本1万出头来标价,也没有人肯来。”在海燕看来,政府应该“绕开”机构去补贴老年病患者个人,“如果他们每个月政府的养老金、保险金能有六七千,子女再补贴一点,情况就会好很多。”   在王军看来,养老护理市场的不平衡则需要更深入的规划改革:“科研投入、养老的机构都严重不足,政府如果无力负担就应该通过减税、补贴的形式来激发市场的活力,让市场来解决这些问题,让护理人员愿意干这个行业。”
无相关信息
图片新闻调用-本站
右侧调用-本站
页面尾部调用-本站老人护理: 是“银发经济” 还是背不起的“负担”?
(原标题:老人护理: 是“银发经济” 还是背不起的“负担”?)
作为常见老年病的一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是一种在中年时期出现衰老征象的进行性大脑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特征。
据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的数据,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人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193万人发展到了万人。病人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也是全球病人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这其中,仅有21%的病人得到了规范的诊断治疗。
病人问:我们该去哪儿?
在北京海淀香山老年公寓,住着刘奶奶和与她类似的老人,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记忆障碍、失语、失认、执行功能障碍等特征,同时身体其他机能健康。
“一开始谁也不愿意把父母送到养老院来,亲戚朋友都会觉得你很不孝。”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刘奶奶的家人要求匿名。“可如果不送,我们又真的没有能力去照顾她,就算一个人不上班,天天在家看着都照顾不过来。”
作为一名阿尔茨海默的重病患者,在家人决定将刘奶奶送至养老院之前,老人已经走失过两次。
刘奶奶的大儿子对记者透露,他们不是没有考虑过请保姆,但是大多数的家政阿姨到他们家看到老人的情况,就摇摇头走了:照顾这样的老人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事,风险大;更何况,在如今的北京家政服务市场,保姆资源本就难求。
在香山老年公寓,刘奶奶每个月的看护费用需要一万多,这是全家人走遍北京后找到的最便宜的接受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民营养老院了。公立养老院虽然一个月只要3000多,但似乎永远没有空余床位。刘奶奶一个月的退休金3000元全部交给养老院,大儿子和二儿子每人每个月给6000元,而二儿子自己的月工资才4000多元。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4年底,目前中国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数量达到了3500万到4000万,在这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达到了2400万,归属于低收入人群的数量为2300万。
“普通的养老院,不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是不能够接收阿尔茨海默的病人的。公办的福利院很难进;至于护理院,按照规定也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才可以收治,这些病人达不到这个标准。”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会长王军向记者透露,目前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4万多家养老机构,真正具备养老资质、可以接收这些病人的还不到20%。
背不起的负担
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在未来,中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将高达70%。北京市民政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市70%的老年人退休金为3000元上下,而一旦瘫痪,这些老人每月的护理、调养费用至少需要7000元,上万元的消费也很普遍。
把目光从一线城市投向二三线城市,这一情况显得更为糟糕。
比如一种从日本进口的阿尔茨海默治疗药物安利生,在最贵的时候每周7片的支出是518元。王军告诉记者,这在一线城市尚归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但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就只能自掏腰包。
在北京,目前北京全市的养老院床位约为8万张。这其中,归属于公立养老院的几乎没有一张空置的床位,但私立养老院的空置率却高达50%。
“民营的养老院宁愿床位空着,也没有办法降价,因为收治这样的失能老人成本价就是一万多。”一家外资养老护理机构庸柏汇老年护养创始人之一海燕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那么,公立的养老院为何只收四分之一的价格?
除了原本的基建费用、设备设施较民营养老院大幅便宜之外,来自国家、省级、市级甚至区县的各级补贴成为了这些公立养老院得以维系的重要原因。
但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的养老院来说,现状依旧是入不敷出的。
“按照现在的情况,政府管不了。”王军告诉记者,她的这一判断来自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以及越来越严重的养老金亏空问题。根据公开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国养老保险亏空预计将超过3000亿,相比2014年的1563亿再次显著扩大。
难以促发的“银发经济”
随老龄化而不断增长的失能老人数量、与日俱增的床位缺口,与之相关的“银发经济”存在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然而,在这个行业,哪怕有着巨大的需求,市场仍然难被激活。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已经有包括泰康人寿在内的8家保险机构相继进军老年护理产业,总投资额超过300亿。但遗憾的是,这些民营的养老机构如今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海燕向记者透露,自己已经做好了前几年不能赚钱的准备。
“楼宇建设、设备投资已经超过了一二个亿,此外,更贵的是人力成本,除非第一家养老院做出口碑,开成连锁的形式,否则成本难以下降,没有办法赚钱。”海燕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从医院、学校里招了很多护士,来进行专门的培训。目前国内还没有老龄学科这个专业,一名护理人员我们需要培训两到三年,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力的成本比硬件还要高。”海燕表示。
按照国际上的普遍要求,照顾这些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护理人员比例是2:1,也就是两个护士照顾一个老人,但目前国内能做到的情况只是1:10,10个老人才分得一个护士,中国现实与国际标准之间差了20倍。
除了数量短缺,护理人员的素质也存在不足。在市场上,护理行业中40岁以上的护工占了一半,其中70%连高中学历都不到。
据了解,目前国内专业医疗护理持证人员人数尚不足两万,就算按照国际公认的普通养老服务人员配比(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计算,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为2.12亿,该行业的缺口也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
包括海燕在内的众多民营养老机构投资者将这一尴尬的现状归咎于公立养老医院的价格紊乱:“消费者会误以为护理养老的价格就应该是3000多,我们就算亏本1万出头来标价,也没有人肯来。”在海燕看来,政府应该“绕开”机构去补贴老年病患者个人,“如果他们每个月政府的养老金、保险金能有六七千,子女再补贴一点,情况就会好很多。”
在王军看来,养老护理市场的不平衡则需要更深入的规划改革:“科研投入、养老的机构都严重不足,政府如果无力负担就应该通过减税、补贴的形式来激发市场的活力,让市场来解决这些问题,让护理人员愿意干这个行业。”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逆天少女之银发魔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