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存进银行后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怎么样

大家都不存钱到银行,银行会不会破产,穷人会不会翻身变富人?大家都不存钱到银行,银行会不会破产,穷人会不会翻身变富人?金投网百家号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到银行存款,富人到银行贷款。结果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中国的老百姓只要把自己账户里的钱取光,坚持3个月之内不存钱,房价将跌穿,银行破产。这是真的吗?许多市民可能会觉得,银行哪有那么容易说破产就破产?不过还真有这么回事哦。银行会不会破产是一说,但是银行能不能破产,允不允许破产,就是另一说了。不要以为商业银行的资本雄厚,背后还有国家撑腰就不能破产了。事实上,今年六月份在陆家嘴的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张涛就表示,金融机构有序破产的现象是被允许的。这意味着目前我国最大的金融机构,也就是银行,也同样存在破产的可能。但是上面说,老百姓只要去银行把存在银行账户里的钱都去逛,坚持三个月不存钱,银行就会破产,小编是一万个不同意的。原观点太过荒诞,简直都不知如何拆解,只能一点点的顺手拆:1,银行的存款,其实主要是中型大型客户,普通散户还真不是那么重要。所谓百分之八十的资产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高端客户的手上这句业界俗话,还真的是差不远。2,银行的贷款到底是贷给谁?其实大部分的贷款也不是如你们所想的那样贷给你所看到的那些富人,大部分的贷款是贷给国企,政府融资平台这些啊。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银行的中介作用,有点像是国家政策的一个障眼法。先是开印钞机,狂增发钞票,然后这些钱都到了银行,然后进了国企,左口袋到右口袋,就免去了被直接质疑财政补贴的口实。所以银行不贷款,首先影响的是国企,同时也影响不到的是国企,因为那样的话国家就开发新的国企融资手段了。反正作为共和国长子,国企怎么都不吃亏。3,然后银行若是真不贷款,更惨的是老百姓。因为国企如我所述不会受到实质影响。而那些有幸能从银行贷到款的中小企业,就失去了资金链。而哪怕现在这些大部分都是从民间资本融资的中小企业,银行若不贷款,资金成本水涨船高,也无力承受。这些才真正是和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那到时你所供职的企业破产,社会物资供给严重不足,富人们出国的出国,没出国的先先于你抢占大批物资。那老百姓就真别过日子了。4,银行收费高么?对于普通存款客户,银行没什么费用成本啊。办张银行卡,5元工本费,10元一年的年费,就没有其他费用的。所以其实银行真正收费高的地方,是在对贷款客户而言,尤其是现在额度紧张的时候,各种明里暗里的收费,财务顾问费担保费等等,那才是真高。5,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银行既没碍着你,也没对你提供多少帮助。对于整体经济而言,虽然从经济意义上来说,银行对高房价对经济二元化起着助纣为虐的作用,但那并非银行本身单个的错,而是整个经济体制就是如此。指责任何一个经营实体为何不损己利人,为何不为了公众利益而放弃企业自身利益,都是不合理的。有人问,如果银行破产的话,房贷还要还吗?想的美呀,当然还是要还的。如果银行破产,你在银行的存款未必有保证,但是贷款却一定要还。因为你欠银行的贷款属于银行的债权,而存款属于债务;破产的好处就是可以免除一部分债务,但是债权却会被作为资产,转移给其它机构持有。放贷银行都破产了,房贷应该还给谁呢?银行破产之后,贷款者的债务也会被作为破产资产进行清算;该转移的转移,该出售给其它资产公司的就出售给其它资产公司。也就是说,银行破产后,其债权债务会跟着一起转移到新的债权人手中。新的债权人有权利接手原债权人的一切权利与义务。那么借贷人就需要将每月房贷的本金和利息交给新的债权人。其实简单点说,市民A跟银行贷了20年50万的购房贷款,但是还到第5年的时候,该银行宣布破产了,但是A仍然要还贷。A剩下未还完的贷款是要还给接手银行的新债券人B手上的。等于不管银行有没有破产,你欠的钱,总是要还的。在我国银行的发展历史上是有发生过这样的事的,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被行政关闭后,它的债权债务都转移给了中国工商银行。曾经跟海南发展银行贷款的客户们都要继续还贷给工商银行,直到债务还清。所以,不要去打银行的注意。最后小编提醒大家一句,如果真的遇到银行破产这样的情况,未必你所有的存款,本金都能拿回来。《存款保险条例》规定,50万元以内的部分可以全额赔付,超过50万元的大额存款,是不能获得全额赔付的。对于超过50万的部分,就需要看银行的清算情况及相关部门的决定了。为了保证存款的安全,储户可以将储蓄分别存在不同的银行中,例如你有100万,你可以分两家银行存,一家存50万,以此类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金投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金投网提供财经领域的各类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把钱长期存进银行?不怕通货膨胀吗???_百度知道
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把钱长期存进银行?不怕通货膨胀吗???
通货膨胀算起来,到期后和利息还不一定比刚存时候多钱?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果知道且深切认识通膨那就应该会怕通膨但是真正会因通膨受害的人很多层面不是因为银行利息相对变少而是物价走高后生活品质的相对降低例如学费变贵了,侵蚀了补习费预算例如土豆变贵了,侵蚀了买花椰菜的预算例如进口车变贵了,只好改买拼装车许多人把钱存入银行,只是因为银行变现取款方便真正仰赖利息过日子的人,才需要想法子规避通膨
采纳率:33%
哈哈,中国的金融业不发达!!美国只有不到20%的钱存银行,因为股市,债券市场,基金,期货市场都很发达!!中国人存银行是没有办法!!!
就像得到多一些利息!!唉!!谁让咱太穷了!!
楼上的不对,通货膨胀刚刚有点苗头时就应该大量吃进硬通货比如黄金美元等保值,想捞一笔的就投资买粮食水能源等,手中有粮心不慌,不管谁当皇帝,社会进步到什么时代,这些东西只会涨不会跌。
通货膨胀对老百姓的影响主要是物价上涨,“钱不值钱”,倒不是利息的问题。即使真通货膨胀了,钱放着不存银行,那还不是白白损失利息,起码存银行还多几块利息嘛!
第一,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大家觉得未来的收入预期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都想存点银子留后路。第二,从1949年以来好像还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通涨,大家对其后果没感觉一般是这样了,现在也有部分“月光族”,没有积蓄,拿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社会在变阿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银行卡取出钱,然后留下一毛钱,不存进去了会怎么样_百度知道
银行卡取出钱,然后留下一毛钱,不存进去了会怎么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果余额额度太低,收取年费,一定时间以后,就会把你的卡作废。
采纳率:38%
来自团队:
不会怎么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一毛钱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他们把钱存款存进银行,竟然取不出来了!你的存款安全吗?
他们把钱存款存进银行,竟然取不出来了!你的存款安全吗?
概要:看他们的存款怎么存进银行就没了?听律师分析责任该谁来承担!再听律师讲如何防范此类风险!
作者:杨文战律师 ,欢迎分享!其他网站使用请联系授权,标明作者及微信(lawyerywz)
16位来自萧山、杭州、宁波等地的存款人,把高达2.88亿元巨额资金存入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临夏东乡(县)支行,但存款到期超过一个多月,却无法从银行兑付。
这些存款是真是假?
来看一下其中一位储户的情况:浙江萧山储户李先生经“朋友”推荐,2014年9月,专门赶到千里之外的甘肃省临夏自治州东乡自治县,在当地县工行柜台办理了1000万元的一年定期存款手续,约定年息3.3%。他把存单拍成照片,通过微信上传给“朋友”。约一个小时后,有人把40多万元贴息款全部打入他的银行卡。
在正规银行柜台办理的存款手续,有存单,看来存款不假,那为什么银行不兑付呢?
银行方面答复称:部分异地存款人在该行东乡支行存入的大额定期存款到期无法支取,系因相关款项涉及诈骗案件而被公安机关冻结,目前案件还在调查当中。
到底怎么回事?
据了解该案大致情况如下:
1、当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魏某,先以高额贴息的方式吸引浙江等地储户到东乡县工行存款3.12亿元。
2、然后勾结银行高官骗贷。
3、多个资金中介人从中层层拿到数额不等的佣金,远高于存款人的贴息幅度。
4、魏某组织有关人员伪造上述存款人的大额存单,再以假存单作质押,向银行骗得巨额贷款。
据了解,这笔高息揽储业务办成后,东乡县工行存贷规模呈现几倍的爆发式增长,业绩一举跻身全省30多家新开网点的前列。假如涉案企业经营一切正常,按期归还贷款,也许问题并不会暴露。
杨文战律师观点
从目前介绍的情况看,储户在存款手续方面并没有问题,相关存款也确实到了银行。问题出在银行贷款环节,有企业负责人勾结银行内部人员伪造资料进行贷款。这样的话,公安机关冻结的也应该是银行的贷款资金,不应该是储户账户里的款项。
我认为,银行无权以此为由不兑付到期存款。
也就是说,如果储户未参与银行与企业勾结骗贷的行为,该骗贷案件就不影响储户的资金性质和安全。如果银行拒绝兑付,相关储户可以起诉银行,该刑事案件的侦查审理,也不必然影响上述储户要求兑付的主张。
银行存单无法兑现不是个案
存款存到银行,最后无法提取,甚至莫名消失的案件在近些年已发生多起:
2015年1月,财经网报道“杭州42名客户9505万存款失踪”
2015年1月,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浙江多家银行出现存款失踪 有市民存250万仅剩4元”
2015年4月,环球时报报道“储户7万元存款"失踪" 邮局出示"取款单"遭质疑”
2015年5月,中新网报道“河北女老板1080万工行存款仅剩124元”
2015年6月,新京报报道“父子780万存款“失踪” 银行称无责”
以上,只是此类案件的一小部分。
存款消失,谁该担责?
不同案情,各方过错情况也不同,最后承担责任和风险的情况也不一样。总结以往发生的存款消失案件,杨文战律师归了下几种情况:
1、银行内部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把客户正常的存款转移甚至提取。
这纯粹是银行内部问题,只要存单、银行卡、U盾正常持有在储户手中,储户不存在任何过错,银行内部怎么追究责任都与储户无关。对储户,银行应负责赔偿并兑现存单。
但是,银行毕竟是有管控措施的,单个的工作人员,很难在储户没有配合的情况下,纯自己操作取走储户的存款。除非是多名工作人员参与、勾结。
2、银行员工利用专业知识,骗取储户配合,提取或转移储户存款。
比如有在办理业务时,诱骗储户多次输入密码,在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将存款转出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河北女老板1080万工行存款仅剩124元”的案子,女老板在不需要的情况下,被工作人员忽悠着办了U盾,可自己拿到的U盾却是假的。导致存款被转走。
此类案件,从银行管理和账目上看,相关存款是通过客户操作的密码或U盾的情况下转走的。从银行系统的角度讲,默认为是储户的行为。银行通常会以此为由,认定是储户的过错,不同意担责。
这种情况,杨文战律师认为:如果确实能查实证明是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储户对业务不熟悉等弱点,划转了储户的存款。虽然可能储户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过错,但问题主要还是出现在银行聘用的工作人员身上,因此,银行对客户的损失还是应该承担责任的。至于是全部责任,还是部分责任,可视具体案情而定。
3、储户在使用存单、银行卡、网银过程中,泄露密码等资料,导致存款丢失。
由于银行卡丢失、被复制、网银密码泄露等原因,可能导致银行工作人员以外的犯罪分子,利用上述资料信息,窃取储户存款。
如果是储户个人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损失,原则上银行不承担责任。但如果银行的安全系统或操作也有漏洞或不完善的地方,也可能因此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以上三种情况,基本上前期储户的存款正常存到了银行,只在存到银行后,因各种原因出现了问题。还有些情况,储户以为钱存到了银行,但实际上却没有。
4、犯罪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骗取存款。
比如有犯罪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向企业或个人揽储,上门开户,伪造银行存单、公章、协议。
如果犯罪分子与银行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相关手续完全是伪造的,银行也不存在任何过错,那么显然银行是不承担责任的。
但是完全与银行没有任何关系,纯粹靠伪造资料,想骗取储户的信任,显然是件很难的事情。因此这类情况其实并不多见,很多案件还是和银行有关联的。
5、银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骗取存款。
有些案件,虽然存款没真存到银行账上,但是与储户接触的就是银行的工作人员,甚至拿到的存单也非伪造,就是银行在使用的存单。
有的虽然拿到的是假存单,但是办理业务的人或者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在银行办公区域出现的人,有银行工作人员明示或暗示,被储户误认为是银行工作人员。
但实际上,相关存款并未未存入银行,有些被办理了其他理财产品,有些直接被骗走。
这类情况,以杨律师的观点来看,如果存单是真的,显然银行应该承担责任。即使存单是假的,款项也没有到银行账户,但如果有银行工作人员参与、发生在银行工作区域,储户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对方代表银行,银行也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实用法律知识
如何防范存款风险?
简单说:办理储蓄业务,还是应该坚持到银行工作场所办理,并认真留意办理手续,对需要签字的文件要核实内容后再签,对存单等应认真鉴别,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关注存款情况变化,比如开通短信提醒业务等。
此外,杨律师认为对贴息存款等高息揽储行为要特别注意!前面提到的巨额存款消失案件,大多都与贴息存款等高息揽储行为有关。
所谓贴息存款,就是银行工作人员在现有的利率之外,额外给储户承诺更多的利息。贴息的钱往往也不是银行出,相关存款一般会指定贷给某家企业,这部分贴息以及相关人员的回扣、好处费,往往由贷款企业来出。
因为有特别的利益在里面,在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相关中介人员、企业之间很容易就形成一个利益链条。因为存在共同的、巨大的利益,很可能相关工作人员就会突破本应有的管理规范、违规操作,很多事情发展到后来,就变得不控制。
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2.88亿存款无法兑现的案子,很可能这家企业并不是为了诈骗,而是真的是为了业务贷款。相关的银行工作人员如果知道企业是骗贷,恐怕也不会真去配合,可能这些人一开始伪造资料、违规操作只是为了企业顺利拿到贷款,并相信到时侯贷款归还,一切违规操作就可以掩盖了。
如果企业正常还贷,储户的存款也能正常兑现,那些问题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但是,一旦企业因经营等原因无法还贷导致无法兑现存款,问题就暴露了!
但从储户的角度讲,银行工作人员会不会违规操作,是完全无法判断和控制的。甚至我们前面说的犯罪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揽储,也往往是打着贴息或高息的幌子来吸引储户。
其实,以目前发生存款纠纷的案件来,储户正常去银行办理的存款,发生问题是少见的。发生问题的常见于通过特殊途径找来贴息存款等高息揽储行为。所以,如果碰到此类业务,一定要注意每一道程序,认真核实、特别小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