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刚才强化的,怎么讲word变成横的a4

CSOL武器强化+8以后还可以强化吗,我刚才在网上看到有人说+8以后还可以用完美材料强化。_百度知道
CSOL武器强化+8以后还可以强化吗,我刚才在网上看到有人说+8以后还可以用完美材料强化。
我有更好的答案
+8到头了能采纳下吗最紧缺财富
采纳率:6%
这怎么可能呢?+8就是极限了。图片是ps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刚才爆了个史诗 想强化 怎么强化 凯利那强化不了 去哪强化 求大神解答_百度知道
我刚才爆了个史诗 想强化 怎么强化 凯利那强化不了 去哪强化 求大神解答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果是红字史诗
要先洗红字
首先你装备带红字了吗?带了要先解红字
红字装备在克伦特那里强化
没带红字你看下耐久满没 没满耐久强化不了
是红字???红字去克伦特那强化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强化四个意识,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四个意识,加强自身建设
——在法制教育与师德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
<span STYLE="font-size:15.0line-height: 150%;font-family:楷体_GB.3.26
今天,聊城教育系统法制教育与师德建设第一期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了。为加强教育系统法制建设,市教育局去年11月29日与聊城大学法学院共同研究确定,在法学院建立了法制教育培训基地。刚才马春林校长和张兴堂院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基地的建设情况,并对加强法制教育提出了要求。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姚惠杰、郝润霞同志分别就反邪教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问题讲了很好的意见。这个培训班可以说是我们全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教学质量、师德建设、立德树人)的一个举措、一个步骤。
再过一周我到教育局工作就满九个月了,总结近九个月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忙!多说几个字就是:忙并劳累着、劳累并减肥着、减肥并快乐着。宋代无门禅师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代程颢的《春日偶成》“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唐代李涉的《题鹤林寺壁》“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京剧《洪羊洞》杨延昭唱的“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我也曾平定了塞北西东,官封至节度使皇王恩重。”倒是很符合这个感受,真得很忙!说实话,今天来给大家作报告有些压力,一是因为忙没时间准备讲稿;二是讲什么?建国前西南大学教授陈寅恪有个“三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书上有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再讲。”我也不愿讲自己以前讲过的东西,没有新意大家也不愿听。那么今天讲点什么呢?我考虑参加培训班的同志都是分管政教的校长,还有各县(市、区)局分管政工的局长和师训科长,大家都负有领导责任,所以今天讲的还是面宽一点好、内容广一点好、信息量大一点好、大家收获多一点好。这仅是我的考虑,是否能达到这样一个效果,还要看我的“表现”。今天我讲四个问题,也即强化“四个意识”。
一、强化敬畏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什么是敬畏?“敬”就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是指“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反映了古人对天、地的敬畏。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一种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俞正声同志任上海市委书记时要求干部要“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李源潮同志担任中央组织部长时多次讲到敬畏,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孔子也谈敬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要畏上天的意志、规律,要畏贤明、高尚的君主,要畏圣人的遗训。清代达人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都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始终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过,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他曾在《曾国藩家书》中写道:不要以为家里有人做大官就敢欺负人;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学问,就敢恃才傲物。在顺利之时,更不要忘乎所以,很多人身败名裂就是不知道顾忌。全国十大检察官、“中国好人”白云著名的“二十个面对”里面的第十六个面对就是“面对法纪,不越雷池,心存敬畏。”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敬畏什么呢?
第一,要敬畏法律。这里面包括纪律、法规、规定、规范、章程、规矩等。是党员的还要敬畏《中国共产党党章》,这是党的根本大法。教育工作者要特别敬畏《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教育的法规。为什么要敬畏法律、法规、制度、纪律?我想从以下两点分析一下。
一是从违法犯罪案例看。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有一个统计:2001年未成年人犯罪4万9千多人,占全部刑事案件判决总数的6.68%;2002年5万多人,占全部刑事案件判决总数的7.13%;2003年5万8千多人,占全部刑事案件判决总数的7.9%;2004年7万多人,占全部刑事案件判决总数的9.17%;2005年8万多人,占全部刑事案件判决总数的9.81%。逐年递增。再看一下大学生犯罪的情况:1965年大学生犯罪仅占青少年犯罪的1%;十年文革动乱达到2.5%;2006年已经到了17%;现在这个数据可能要突破20%了。也是逐年递增。这些数字虽然枯燥,但是很可怕。单是从2012年6月到现在不足两年的时间已经报道出的学生犯罪的例子有:2012年6月1日,江苏科技大学能动学院副院长路诗奎被该校大四男生吕某杀害;2012年8月11日,贵州六盘水某高二男生诱骗班主任老师到出租屋并将其残忍杀害;2013年7月2日,广西桂林市永福县高三学生周某因多年前宿怨,潜入母校将已经当上校长的前班主任杀害;2013年9月14日,抚州临川二中高三学生雷某因不满其班主任孙某收走手机,手持水果刀在办公室将孙某杀害;2013年9月23日,山东枣庄初三一名休学学生将其化学老师王某在上班途中用刀捅伤,经抢救无效死亡。教师犯罪的例子有:2013年11月1日,陕西华县金堆小学校长李某因工作矛盾锤杀34岁的女教导主任阮某后跳楼自杀;2014年1月15日,黑龙江鸡东县第四中学初三学生赵某某(男,14岁)被其体育老师葛云鹏杀害。2014年3月20日,湖南省体操训练中心校长、副校长涉嫌性侵六名女童。2014年3月21日,沈阳大学一名女学生刘某在校园被其男友持刀杀死,其男友是学校教师。最近报纸上还报道了一起夫妻双双信邪教自杀的悲剧:3月3日上午,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从广东东莞南城宏远二桥跳下,目击者表述男子特地挑了一处水深的地方跳下,瞬间一沉到底。男子跳水时其妻子就在不远处默默地望着他,没有阻拦、没有哭泣,她见丈夫的尸体没有浮起就转身离去,并说“这是神的惩罚,谁也没有办法逃避”。3月16日,妻子也跟随丈夫的步伐跳下湍急的河流。这就是邪教的危害,太可怕了。通过这些例子,大家应该认识到违法的危害和遵法守法的重要。
二是从法律的重要性看。亚里士多德说:“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孙中山说:“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20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遏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邓小平同志说:“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要经常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胡锦涛同志说:“现在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还十分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社会都要增强保护青少年的意识,切实负起责任,坚决同一切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象作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他还就干部要守规矩指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些干部连一些基本规矩都不讲,毫无制度意识、毫无敬畏之心,缺乏为官做人的起码底线,口无遮拦、随心所欲,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干,要加强教育引导,认真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使干部懂规矩、守规矩。”《教师法》对教师遵纪守法提出了明确要求:“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这些论述和规定,足以说明法律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如何做到敬畏法律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三点:一是要增强法纪意识。李克强总理指出:“以对法律敬畏、对人民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党领导人民制定了法律,法律就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就是处事的圭臬、行为的准则。信仰法律,敬畏法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我们便会在长治久安中奔向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正所谓:惠则民利其利,威则民畏其法。当下,强调增强法纪意识,重要的是要树立起“规矩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说:“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古人也讲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规矩意识不仅是一种政治觉悟,更是一种现代治理素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要求我们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矩意识,就是法治意识的基础。处处不讲规矩,治理往往就会失序;事事不守规则,法治就是镜花水月。如果对约束自己的规矩都去突破,那么面对规范制度,就会因觉得“束手束脚”而出格变通。如果只想当“手电筒”,用规矩“照”别人不“照”自己,最终就会凌驾于规矩之上。所以,必须提高规矩意识,人人守规矩、守纪律,只有这样,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二是要依法办事。“法无授权不可为”,凡是法律没有允许的都是禁止的。习近平同志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依法办事对我们来说就是依法治教,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把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工作者自觉遵法守法作为基本原则。努力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能,推进局务、校务公开,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促进《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三是要做到权力与义务的统一。也就是落实好“一岗双责”。权利与义务统一、职权与职责统一,是依法行政中权责一致的基本原则。任何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这是行政权力良性运行的机制。惟有如此,才谈得上依法行政。敬畏法律,是敬畏其威严。如果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缺少有力的约束和强制,违法成本过低,甚至以权代法,敬畏法律就成了一句空话。
第二,要敬畏自律。习近平总书记3月9日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自律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标准。《礼记·大学》中把修身提到了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他还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明亮的北斗星一样,其他的星辰都会围绕在你身边。孔子要求为政者要“常修为政之德”。他在回答“季康子问政”中指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国科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有两种事物,我们越思索它就越感到敬畏,那就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正身修道,其人格、德行所产生的巨大感召力和示范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正如周恩来总理给外宾妙解北京兴旺百年的“全聚德”烤鸭老店“全、聚、德”三字时所说“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封建时代的为政者也都注重自律问题,宋代包青天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明代山东巡抚年富也曾撰写出被后世广为流传的三十六字《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清朝仕途学问双峰并起的清官孙嘉淦有个著名的《居官八约》:“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官箴》和《居官八约》无论对当时的官员,还是对现在的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如何敬畏自律呢?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三严三实”要求强化自律意识,强化自我修养、自我净化、自我完善,锤炼作风,砥砺德行,打造起强大的自律防线。践行好“三严三实”,就能压出衣服底下的“小我”,树立起强大的自我;践行好“三严三实”,就能在做事创业时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在出实招、谋实情、办实事上下功夫、出成效;践行好“三严三实”,就能明确做人的方向,做一个自律、自强、忠诚老实的人。践行“三严三实”还要“严”字当头。标准决定质量、决定成败,没有严格的标准,就无所谓质量,更不可能成功。修身、用权、律己都离不开严的标准,些许要求的放松,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错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都在告诫我们作风建设必须从“严”。无严人不立,无严事不成。践行“三严三实”更要以“实”为镜。美丽的肥皂泡和绚丽的烟火带给人短暂的美感,但不可能持久。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吃透,把业务知识搞精,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脚踏实地、不图虚名,自觉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任。
第三,要敬畏职业。党的十八大用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和四德中的“职业道德”都是对职业提出的要求。如何敬畏职业?一是要坚持基本的职业道德。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干好教育工作。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要怀着使命感和道德感去面对每天所从事的或琐碎或单调、或简单重复或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二是要认识职业的光荣和重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前苏联教育家克里普斯卡娅也说“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最重大最光荣的职业。”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还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对教师职业的歌颂。我在去年8月18日讲话时背诵了马克思在青年时期说的一段话,对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更贴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职业的光荣和重要。只有心怀敬畏,才会在工作中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激情和勇气,才会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去做,才会全力以赴,勇于担当。三是要勇于负责,勇于担当。职业是求生的手段,责任是一种良心的驱使。当我们害怕做不好职业的时候,就会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认真完成每一道程序、认真担当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会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四,要敬畏百姓。瞻往可以察来。唐太宗李世民可谓深谙为政之道,他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警示自己,成就了贞观之治。古人尚有如此认识,何况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就是带有深厚感情的为民,彰显了对群众敬畏之心。权力来自人民,也理应服务于人民。“民心若是倒了,想扶也扶不起来了。”马年春晚上的这句台词令人警醒。失去对人民的敬畏,即使为民也是表面而不是深入的,是应景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是虚情假意而不是真心实意的。
敬畏百姓,不能不深刻领悟领袖们的至理名言。如列宁说的:“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毛泽东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邓小平说的:“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地做工作,把道理向群众讲清楚,就能得到群众的同情和谅解,再大的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江泽民说的:“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胡锦涛说的:“我们要始终不渝地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不断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习近平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敬畏百姓,不能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28日在菏泽座谈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的那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做到:对待权力要有平常之心,对待事业要有担当之心,对待成长要有感恩之心,对待百姓要有敬重之心。敬畏百姓,就要弘扬焦裕禄精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事、为群众谋福利。要经常背诵一下习近平总书记1990年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以鞭策、鼓励自己:“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敬畏百姓,不能不说说李瑞环同志的“四最”──“群众最可敬,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社会的财富靠他们来创造;群众最可爱,只要你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他们就真心实意地支持你;群众最可怜,他们的确有许多实际困难,但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群众最可畏,不管什么人,惹怒了他们,就可以使你垮台”。百姓是天,百姓是地,没有老百姓,干部什么都不是。敬畏百姓就是不忘人民,服务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敬畏百姓,就要经常唱一唱、听一听歌唱家吕继宏唱的《咱老百姓》:“都说咱老百姓是那满天星,群星簇拥才有那个月光明;都说咱老百姓是那黄土地,大地浑厚托起那个太阳红;都说咱老百姓是那原上草,芳草连天才有那个春意浓;都说咱老百姓是那无边的海,大浪淘沙才能托起那个巨轮行。天大的英雄也来自咱老百姓,树高千尺也要扎根泥土中,是好人都不忘百姓的养育恩,鞠躬尽瘁为了报答这未了情。家道盼富裕,国运盼昌盛,老百姓盼的是祥和万事兴。谁只要为了咱老百姓谋幸福,浩浩青史千秋万代留美名。”要从这歌声中切切实实体会一下老百姓的恩情,感受一下老百姓的力量,真正“为老百姓谋幸福,浩浩青史千秋万代留美名”。
第五,要敬畏认真。这个问题主要是要求在座的党员同志遵循,因为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不是党员的同志也要“认真”听。
认真的可怕在于,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力量,只要一认真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一认真起来就可以变成现实。认真可怕,不认真更可怕。仅举交通事故一例:每年我国的交通事故约造成六七万人死亡,平均每天高达190多人。交警部门通过对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发现,对开车多年的司机来说,在技术方面一般没有问题,最主要的是身体和心理因素。比如: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飙车;违章行车;行车中与同车人说笑打闹;一边开车,一边拨打接听电话;一边开车,一边开大音响听音乐。分析这些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只要认真一点,许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认真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成功、发展、强盛的根本;不认真则是过失、出错、遭受挫折、失败的关键因素。认真不认真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认真,是一种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一分子,时时都在亮相、处处都在展示自己。有的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成为单位的中坚和骨干;有的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创造了优异的成绩;有的关心群众疾苦、带领群众致富;有的勤勤恳恳、无私奉献,造福于人民。这样的人,都是认真的人。认真如焦裕禄,认真如孔繁森,认真如朱彦夫。“时代楷模”朱彦夫是普通人的榜样,更是基层干部的镜子。以重度残疾的身体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见意志;为了一方百姓的发展致富倾尽毕生心血,见精神;当支书25年,没有接受过村里一次宴请,没有吃过群众一顿饭,见党性;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见品格。基层干部不好当,但苦不过朱彦夫的条件,难不过朱彦夫的困境;基层干部面临的工作繁重、琐碎、千头万绪,但朱彦夫一样把困难变成了砥砺、把压力变成了动力和魄力。他一生都是群众路线的践行者,更确切地说,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群众、奉献给了国家。但是,也有人展示的是负面的状态。他们一事当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记挂的是自己的前程。对工作,他们敷衍了事;对待遇,他们锱铢必较;对群众,他们冷漠无情。即便“认真”做的事情,也是那些劳民伤财、搞花架子一类的形式主义。谁真认真,谁假认真,群众看得最清楚。
认真,是一种承诺。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时都作过庄严的宣誓。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奋斗一生。有人视承诺为生命,勇于担当,绝不食言。有人却将承诺当儿戏,说了、唱了、表态了,却从来不打算实行。认真如人民医学家吴孟超,年近90还站在手术台上,治病救人,服务国家。他说:“我一生中有过两次宣誓:当医生我是宣过誓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是宣过誓的,宣了誓,就要信守诺言!”他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像这样认真的人,令人景仰,让人信服。
认真,是一种精神。总有一种情怀,能够让人超越争名逐利;总有一种追求,能够让人舍弃一时得失;总有一种感动,能够让人不禁潸然泪下。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神的力量可以弥补物质的不足。物质丰裕的时代,精神的星光则能照耀我们走得更高更远。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最可贵的精神就是对工作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教育是最忌浮躁和不认真的,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耐得住寂寞,我们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人来支撑,我们的事业需要兢兢业业的人来实干。正是千千万万平平凡凡的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教育工作者构建起了新中国的教育大厦,成就了革命和建设的人才伟业。政治家可以经天纬地,治国安邦;军事家可以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科学家可以窥天探地,解密宇宙;经济学家可以纵横捭阖,经纶天下。而未来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经济学家的培养,却靠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地劳动付出,永远不会轰轰烈烈,也不会惊天动地。但是,正是每一堂精彩的讲述,每一次耐心的辅导,成为照亮学子们生命的璀璨阳光,成为滋润学子们心灵的汩汩清泉。
认真,是一种坚守。“认真”二字好写,真正认真一辈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很难认真起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也很难做到认真。“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始终而不渝”。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人,才能认真一生,一生认真。认真如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他当地委书记,是人民群众贴心的“草鞋书记”;他上了年纪退了休,钻到山沟里植树造林,想的还是“人民”两个大字。杨善洲不愧是一座大山。在这座大山面前,那些见利忘义、折腾百姓、不思进取、弄权贪心的人,不显得那样的渺小和不堪吗?
敬畏认真,才能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敬畏认真,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第六,要敬畏人生。人一生其实很短,掐头去尾,真正能干事的时间就那么三四十年。唐伯虎的《七十词》就是一个佐证:“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历尽多少奔波烦恼。”现在就是活到九十岁,也是“前二十年幼小”,因为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还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后二十年衰老”,算来算去,中间也就是五十年。当然也有活过百岁的,也有过百岁仍在工作的,比如世界上最老的马拉松运动员印裔英国人辛格(1911年生)年过百岁还在跑;比如巴西老太太阿依达门德斯(1910年生)103岁还完成了一项高空跳伞运动,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跳伞者;再比如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1906年生)教授,百岁之后仍在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但这毕竟是少数。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认为人的寿限应在120岁,即两个花甲。“夭折”一词现在字典上解释为“人年少而亡”和“做事半途而废”,而实际上“夭折”一词是对两个花甲讲的,人活不到一个花甲(60岁)为“夭”;活不到两个花甲(120岁)为“折”,人们常说的“折寿了”就是指活不到120岁而言。活了108岁,应该叫打了“九折”,活了96岁,应该叫打了“八折”,以此类推。今天会后,希望大家都不要再“打折”了,向着120岁进军吧!
敬畏人生,也即敬畏时间。《庄子·知北游》中说:“人生于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郤(同“隙”),忽然而已。”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不管你是饱经沧桑的老人,还是襁褓中的婴儿;不论是家财万贯的大款,还是不名一文的小卒,都在瞬间化为尘埃。所以说生命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脆弱的。雷锋同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找准了用有限的生命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切入点,这是他的伟大之处。然而,我们现在有的人就是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珍惜时间,没有用这有限的、宝贵的时间投入到真正的工作中去。上班时间玩游戏、串门子、拉闲呱、逛淘宝、炒股票,整天浑浑噩噩、混天度日。时间在他手里一分一秒的过去,工作却在他的手里耽搁,一事无成。之所以要敬畏时间,是因为“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是要告诉大家,岁月摧人老,要记得“昨日骑竹马,今日白头翁”的紧迫,在敬畏人生、敬畏时间中做好每一件事,完善丰富自己的人生。说到敬畏时间,我们还应从清代钱鹤滩的《明日歌》中得到些启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敬畏人生、珍惜时间,要牢记习近平同志说的:“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要珍惜昨天,把握今天,拥抱明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要常诵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保尔·柯察金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二、强化思路意识,办好满意教育
我从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深度,格局决定结局。”我认为这段话总结概括得很好,可以说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今天主要讲思路决定出路的问题,我认为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是号召、是引领、是旗帜、是方向。大的、好的、正确的思路能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比如,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思路,习近平总书记“重典治吏”的思路。讲思路问题主要是来拓展大家的视野、胸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启发、有所帮助、有所借鉴。
先说一下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路。总的来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到封建制度的压迫,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必须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要战胜敌人就必须在农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和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起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旗帜,肩负起独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实行武装斗争,经过创建、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路,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路的伟大意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也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思路。“改革开放”思路的提出也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首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出现社会矛盾,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调整和变革,使之更加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与开放是密不可分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放也就是改革,是对传统自我封闭体制的改革。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适应对外开放的新趋势。实行对外开放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其次,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和国家、人民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20世纪70年代末,正是我国刚刚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邓小平曾经说过,“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面对这种现实状况,邓小平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呢?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改革,正如邓小平所说:“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第三,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加大。面对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第四,邓小平对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有紧迫感和危机感。1977年邓小平再次被历史推上了政治舞台,面对当时的中国,他充满了紧迫感和危机感。他认为处于冷战时期的国际局面相当复杂,中国要从孤立的国际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那就是改革开放。面对今天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当时出来的不是邓小平,而是别的领导人,中国是不是也能走到今天这样的局面?”回答是:邓小平是独一无二的。
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思路的伟大意义,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也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还如《春天的故事》唱的那样:“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习近平总书记“重典治吏”的思路。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后,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一状况,为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反腐,“重典治吏”。上任伊始,就出台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铁律——《中央八项规定》,去年又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接着又在全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执政方略初步显现,也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2013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24521起,处理3042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692人;全国十八大后已查处副部级以上高官40人。山东省2013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2737起,处理323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99人;河北省2013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1723起,处理2445人。
体现他“重典治吏”思路的论述主要有:“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必须全党动手”;“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苏共早年在有20万党员时能够夺取政权,在有200万党员时能够打败法西斯侵略者,而在有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丢失了自己,这是为什么?我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治纪律被动摇了,谁都可以为所欲为、言所欲言。那还叫什么政党呢?那是乌合之众”;“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可以相信,在习近平同志“重典治吏”思路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好他的指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肯定会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肯定会进一步密切,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肯定会进一步树立,党风政风肯定会得到根本好转,消极腐败形象肯定会得到有效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肯定能够实现。
下面再简要说一下咱们聊城的发展思路和聊城教育的工作思路。
2013年4月,在市委第十二届四次全会上林峰海同志提出了发展聊城的工作思路:“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2012年的财政收入是104亿,2013是135.6亿,一年的时间增加了31.6亿;过亿元的项目,2012年是217个,2013年是517个,增加了300个;2013年有13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为什么市委要提出这样一个思路,也是源于聊城的实际,前些年咱们的提法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经过几年的停滞不前,猛然惊醒:后边没有追兵了,都跑前边去了,再这样发展下去,聊城真的落后的不得了了!所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时度势,正视落后,背水一战,绝地反击,提出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思路。按这个思路干下去,聊城肯定能大发展、大变样。
关于聊城教育工作的思路问题。教育工作可以说头绪繁多,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到底应该怎么抓?我认为应该有个思路,有个重点,有个引领,有个纲,纲举才能目张嘛!所以我来到教育工作之后,就在琢磨这个问题。实际上“三项重点工作”(教学质量、师德建设、立德树人),我来教育局工作不久就提出来了。去年8月18日,我在全市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了五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关于学校工作。学校工作内容里面基本上就把这三项工作都包含进去了,比如:下大气力抓好教学质量;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加强师德建设。可以说三项重点工作的雏形当时已经形成。这之后,我在不同的场合都多次谈到三项工作。最早在局里形成共识,是去年11月4日在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我讲了教育工作思路和重点问题。11月5日,《聊城教育信息》编发了《市教育局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体工作思路》的简报。11月8日,市局在莘县召开高中办学教学现场会,在这个会上我第一次明确讲了这个问题。当然一个工作思路和重点的规范完善也要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的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我们在思路里面又加上了“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的内容。11月11日、18日两次党组会议,再次强调这三项重点工作来统一大家的认识;12月10日,以党组文件正式印发《关于推进教学质量、师德建设、立德树人三项重点工作的意见》。今年1月8日,市十六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后,又加上了“打造人才高地”的内容。最终形成了目前这个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要求,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师德建设、立德树人’三项重点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队伍,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资源共享,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发挥好聊城大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工程技师学院、聊城技师学院等教育资源优势,认真打造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教育和人才培养高地。”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思路,也是源于聊城教育的实际。这几年聊城的升学率(高中)尽管仍然在全省还比较靠前,但是从细微处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升学率:2011年全省第4名,2012年第5名,2013年第7名,逐年下滑;考上清华、北大名校生的数量:2011年13名,2012年10名,2013年8名,也是逐年下滑。还有我们的招飞工作,这是聊城比较自豪的事儿,一直都是全国第一,中央军委政治部都在聊城召开过现场会。但是2013年我们成了全省第2名,全国第3名。为什么会形成这个局面?就是教学质量的问题。所以三项重点工作之首就是教学质量。关于抓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就是要站在对组织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百姓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来认识。2013年11月8日在莘县召开的全市高中办学教学现场会上,我提出了今年高考的“两条底线、四个突破、五个再”,“两条底线”,就是2013年的高考成绩必须巩固住;2014年必须有所提高。“四个突破”,就是在教学质量、管理创新、师德建设和立德树人四项工作上实现突破。“五个再”,就是认识要再提高、领导力量要再加强、目标要再明确、措施要再细化、信心要再增强。高中教学质量这个问题,在后天(28日)将要召开的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上还要讲、还要强调!不仅仅是高中,初中也要抓教学质量,最近我们要在高新区韩集中学召开全市初中教学现场会,抓初中教学质量。当然啦,师德建设、立德树人两项重点工作也要下气力抓。三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带动聊城教育整体上台阶、提水平,这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必须抓出成效!
三、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工作本领
去年8月18日我在全市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到学习的重要性时,分了9个方面来论述:重大的学习活动能促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开展;知识决定命运;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改变气质、塑造性格;知识能治国安天下;知识能增加生活的乐趣;知识能使人头脑清醒;知识需要与时俱进。
今天还是要谈一谈读书的重要性,换个角度谈。
(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育发表谈话,每一次谈话都提到了学习问题,比如他要求学生“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要求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谈经验时说要做到“五勤”,就是“勤读书、勤积累、勤思考、勤讲课、勤写作”,第一勤就是读书。97岁的国医大师朱良春(朱熹29世孙)的养生之道第一也是读书。他虽年岁已高,依旧思维敏捷,记忆力毫不逊色于年轻人,这与他长期坚持读书有直接关系。他说:“大脑用则进,不用则退,读书是最好的大脑运动。通过脑部运动还可协调控制全身的功能。”有篇谈《季羡林的加减乘除》的文章,说季老的“加”是增加书,“被加”是增加知识的储备,值得大家借鉴。《中国教育报》每年都要评选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今年已是第十次评选了。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评选,因为推动读书乃教育者之本分。前段时间我去聊城二中,看到校园内有这么一句话“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读书学习的人”,看了之后我感触很深,现在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很少了,而今后的文盲正是不学习的人。今天在座的大多是校长,现在都在搞学校的内涵发展,在内涵发展的前提下,校长的职责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有这么几项: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带头人;先进办学理念的倡导者;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师;学生课外阅读的推广人或者叫立德树人的设计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梅林斯基说:“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说到学习的重要性,宋代有个皇帝叫宋真宗,他写过一首《劝学诗》,影响了无数代人:“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是十五岁才立志学习,最终成为世代景仰的圣贤。近日因写《乱时候,穷时候》一书出名的姜淑梅,60岁才开始学认字,75岁时竟然写书并出版,其毅力、成就也让人折服。
(二)近日,一位名叫孟莎美的印度工程师所写的《令人忧虑,不读书的中国人》红遍网络。她说,或许不应过分苛责。但她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她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以色列的64本、犹太人的68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她分析中国人不爱读书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直到近几年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上述国家,老早就普及高中教育了;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家庭和社会也缺少读书的氛围;三是国家一直在实行“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四是好书越来越少,内容不吸引读者。
她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很多人把宝贵的时间耗在推杯换盏、打牌搓麻将、欢歌劲舞等娱乐应酬中,却不愿花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几本好书是不对的。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希望大家对《令人忧虑,不读书的中国人》引起警觉,从自身做起刻苦读书,坚决打破外国人说中国人不读书的魔咒,要真读书,真找时间、挤时间读书,决不能给自己找借口:“春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要想读书待来年!”
(三)这里我想说一下毛泽东、习近平的读书生活,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在这方面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毛泽东读书,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对真理的一种渴望。有这种渴望,才可能用心用脑去真读、真学、真思考。什么叫真读真学?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经典的和重要的书反复读;二是相同的题材内容和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版本对照起来读;三是除了写读书批注外,毛泽东注重讨论式地阅读。对青年时代毛泽东影响比较大的书有四类:第一类是中国传统的文史典籍,第二类是近代以来的西方著作和有关西方的著作,第三类书是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国内学者传播新思潮方面的书,第四类是《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毛泽东不仅强调读书,而且特别强调要读马列的书,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辩证法。他认为一切大的政治错误都是离开辩证唯物论的,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会省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
毛泽东工作很忙,但他博览群书、博闻强记,是众所周知的。即便是短暂的外出视察,他也不忘让工作人员带上书籍。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1975年他82岁了,眼睛不好,还专门请一位大学老师给他念书。他是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逝世的,根据当时病历的记录,9月8日那天,他全身都插满了管子,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过来就看书、看文件,共11次,用时2小时50分钟。最后一次看文件是下午4时37分,此后再也没有醒过来,7个多小时后便逝世了。这样的情况很感人,可以说已经不是活到老,学到老,而是学到死。读书对毛泽东来说,既是一种人生责任,又是一种历史责任。从毛泽东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对领导干部来说,读书学习是一种历史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谈到自己的爱好说,“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2013年3月19日,他担任国家主席不久,首访前夕,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谈到,“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习近平爱读书至少可推溯到1969年,那年他16岁,在黄土高坡上开始知青生涯,读书不辍。“爱看书”、“好学”,是他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之一。他们记得,他“带一箱子书下乡”,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2013年青年节,他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习近平鼓励领导干部读书,“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我讲三个观点:一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二是领导干部要读好书,三是领导干部要善读书”。2006年2月17日,习近平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他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谈《多读书,修政德》。他说,“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他认为,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四)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阅读的文章,叫做《读书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我觉得很美。文章中提到我国著名女作家谢冰莹说的话:“如果是真心想做一件事,无论它再苦再难,我们都能甘之如饴,且做来轻松无比。如果是发自真心地欣赏、喜欢一个人,我们便能轻而易举地与对方在心神与言语之间,产生无远弗届的交流。读书,也一样呀!”文章提出:读书是一种心境。人需有心态与意境,读书需要有境界的心态。读书心境也可以说是人们的人生态度与境界。只有人生的境界提升了,读书的境界才会得以升华。读书是一种牵挂。这是因为其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在书房里,手捧心仪已久的书,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书中的宁静和快感,实是一种享受,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绝顶享乐。读书是一种生活。手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可以不吃不睡必须要读完。读书胜过美酒香茗,滋味回味悠长。把一本带着墨香的书贴近胸口,即使不打开阅读,感觉也是幸福的。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书,总希望与它融为一体,在阅读中生活,在生活中阅读。读书是一种享受。明代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不断诵读,在回味中享受,读书人一旦获得悠然、超然、淡然的好心致,还怕品不出书香、书韵、书魂?所谓“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伤感处,止不住泪眼模糊;激愤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谐趣处,憋不住哑然失笑”,乃享受的一种境界。读书,会让精神更润泽;读书,会使生命更灵动!
有人还妙解“读书、读人、读茶”,很有意思,不妨一“读”:读书,能读其厚,以增知识;能读其薄,以阅经典;能读其透,以明道理;能读其破,以悟得失。读人,能读其言,方察其学;能读其行,方察其力;能读其貌,方察其性;能读其友,方察其德。读茶,能读其浓,可知苦涩;能读其淡,可识清香;能读其暖,可辨友谊;能读其冷,可体人情。
(五)我认为,读书是一种定力和底气。“定力”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甚至《辞海》也没有收入。“定力”本来是佛教用语,佛教讲戒、定、慧。定力,是修养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就是要做到坐怀不乱,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现在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很多人都是手忙脚乱,没有时间读书,但是必须要读书,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那么,这定力从哪里来?来源于读书本身。不少人有这样的读书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读书的力量。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其快、变、闹等特征,关键就是能不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地读点东西。古人欧阳修读书,即有枕上、马上、厕上“三上法”之谓。懂得了读书的力量,也就会把读书作为提升素养的途径,更作为涵养定力的手段。有了这样的认知,即使舟车劳顿、戎马倥偬,其奈阅读何?
读书之后有了知识才有底气、有定力。比如,最近报纸上刊登了五大领袖为军队的题词,假如你和军队的同志在一起,你能背诵出五大领袖的题词,军队的同志对你会很亲切:毛泽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邓小平“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江泽民“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 作风优良 纪律严明 保障有力。”胡锦涛“忠诚于党 热爱人民 报效国家 献身使命
崇尚荣誉。”习近平“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你和宣传舆论战线的同志在一起,你能说出江泽民的“福祸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和“四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宣传舆论战线的同志也会很高兴。你如果再说出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积聚正能量等,他们就更高兴了。假如你到东北去,能说出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摇篮));到西北去,能说出“左公柳”的来历(晚清重臣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带部队所植)、说出胡杨树的三个“千年”(活了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人家也会认为你知识渊博。
前几天,我接待全国著名教育家高林生先生,他喜欢京剧,我们谈起了“麒派”老生陈少云,说起了陈少云的“我主爷起义在芒砀”唱段,我一字不差地背诵了这段唱的17句唱词,高老先生很高兴。后来又知道他家住徐州,我说“徐州”古称“彭城”,刘邦和项羽曾在此大战,刘邦战败而逃甚是“狼狈”,一直逃到徐州西,现安徽省萧县的“皇藏峪”才得以脱身。我给他背诵了后人记述刘邦在“皇藏峪”“拔剑斩石”的四句诗:“九死一生帅旗偃,拔剑斩石水冲天。若无造化来相助,岂能面南坐长安。”高老先生简直高兴坏了,肯定会拿出十二分的劲来辅导聊城的教师。
(六)现在提倡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需要汲取、借鉴的东西。比如上面在“敬畏”中讲到的《周易》里面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比如老子《道德经》里面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再比如“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五伦,即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四维,即礼、义、廉、耻;八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真的都蕴含着很深的道理。今天主要谈一下“十二属性的含义”和“八拜之交”。
十二属性大家都知道: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但是十二属性为什么分为六组:鼠和牛、虎和兔、龙和蛇、马和羊、猴和鸡、狗和猪。每一组又有什么含义大家可能就不太清楚了。这要从我们祖先对每一个属性的理解说起──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小聪明了;而光是勤奋,不动脑筋,就变成愚蠢了。所以这两者一定要结合,这是我们祖先对人们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组。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胆大心细。如果勇猛离开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没有勇猛,一味的谨慎,就变成了胆怯。这一组也非常重要,所以放在第二位。龙和蛇: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但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见。所以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成为我们历代的祖训。马和羊:马代表勇往直前,直奔目标,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奔目标,不顾周围,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如果光顾着和周围和顺,连方向都没有了,目标也失去了。所以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与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猴子和鸡:猴子代表灵活,鸡代表稳定。以前的年代没有钟,都是听鸡鸣声决定一天的开始,所以鸡代表稳定。光灵活,不稳定,再好的政策最后也得不到收获。但如果光是稳定,一潭死水,也就不会有今天改革的成果了。所以灵活和稳定一定要紧紧结合起来。狗和猪: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一个人如果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反之,如果太随和,没有忠诚,就失去了原则。无论是对一个民族的忠诚,还是对自己理想的忠诚,都要与随和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容易保持内心深处的平衡。
什么是八拜之交呢?一般都会认为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之礼,也就是冲着八个方位磕头,但其实这八拜,拜的是八份感天动地的。这八份友情都感人至深,也有着各自独特的韵味,每份感情也都有着它自己专属的名字。知音之交: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知音即钟子期);生死之交:刘关张桃园结义,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刎颈之交:相如保家国;管鲍之交:管仲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胶漆之交:胶漆虽然坚,不如陈与雷(即陈重和雷义,是东汉年间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他二人荣辱与共、肝胆相照);舍命之交:左伯桃舍命保(羊)角哀;鸡黍之交:自刎赴重阳(张劭)之约;忘年之交:孔融祢衡,年龄差20相交成知己。
有点意思吧?读书学习真的很有意思!上面漫谈的这些学习的重要性,相信对大家能有所启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学习的意识,关键还是要付诸行动。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政治、经济和业务知识,学习做好教育工作所需的一切知识,充实完善自己,提高工作本领,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
四、强化担当意识,树立良好形象
最后这个“强化”我讲一下担当问题,先说一下担当的意义。重责任、重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说的就是要敢于碰硬,要有责任感,有担当。邓小平同志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义。他在跟第三代领导集体交班时说:“你们是要在第一线顶着干工作的。”“顶着”这个词很形象,就是要你能顶起来,能把事担起来。在一线干就是这样。有些事,理论上说说是一回事,但要真干起来、干成事,中间有很多具体问题要处理,很复杂。有困难、有麻烦怎么办?顶着!有时就是要硬着头皮顶着。说白了,就是要有担当精神。江泽民同志担任总书记不久发表了他在上海时写的一篇文章,强调的就是“责任重于泰山”。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肩负起历史责任”、“担当起历史责任”。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的系列讲话中,多次讲到“担当”,粗略统计大概有近40次。今年2月7日在索契冬奥会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专访时谈到他的执政理念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仅仅14个字里面就有两个“担当”。再如他讲话中所说的“敢作为,能担当,言必行,行必果”、“要有担当意识,勇于承担责任”、“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有理想、能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我们教育工作者都是有知识的人,有很多优点,如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等,但是也有缺点,比如谨小慎微、与世无争、不敢担责等,这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也影响形象,这也是我到教育上工作以后感受最深的一点。所以我们要强化担当意识,树立起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形成人人敢负责、敢担当的局面。怎样做到担当呢?
第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做人,胸怀一定要大,要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说的就是全局观、全局意识。前些年经常讲的“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也是说的胸怀,《菜根谭》中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描写笑佛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著名对话“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雨果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都是谈的胸怀。胸怀大还表现在要有气魄和胆略,如“每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如曹操:“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再如苏轼《留侯论》中的开篇一段“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其中的两句“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描写胸怀、气魄、胆略的经典。毛泽东赠诗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北宋宰相吕端就是一个胸怀博大的人,他对被诬、被贬、权力、利益等从不放心上;对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却能当机立断、力挽狂澜;对难事、险事则临危不惧、处事不乱。培树海纳百川的胸怀,就要向古人学习,要胸怀博大,有气魄、有胆略,“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这样才能担当。
第二,要有气吞山河的气概。何为气概,就是正直豪迈的态度、举动、气势。毛泽东说过“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他“夫以五千之卒,敌十万之军,策罢乏之兵,挡新羁之马,如此而欲图存,非奋斗不可”、“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气概;邓小平“改革开放要敢于杀出一条血路来”是气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气概;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气概;关云长“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青龙偃月神鬼皆愁”是气概;张飞“丈八蛇矛惯取咽喉”、“鞭打督邮气冲牛斗”、“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兵,喝断了桥梁水倒流”是气概;赵云“盖世英雄冠九州”、“杀得曹兵个个愁”、“血染征袍透甲红,敌将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长山赵子龙”是气概;孙权“须知少年拿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是气概;岳飞“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气概;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气概;铁人王进喜“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是气概;我35年前写于高考前夕的“全国三万余,全省两千七,全区共百多,全县寥无几。安知有我否?坚决得胜利!”和2007年我刚到市司法局工作时有感于恶劣的天气和司法行政工作遇到的一些困境,所创作的励志诗“大雾弥漫高速封,鸿鹄展翅难霄鹏。借我万把尚方剑,披荆斩棘驰征程”也有点气概的味道。总之,要干好工作,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就要向英豪学习,学习他们的气概和精气神。否则,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干不好!
第三,要有咬定青山的韧劲。哲学家柏拉图说:“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人之有韧性,即是拥有一种顽强持久的恒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排除万难永向前的毅力。具体到工作上,这个韧劲就是抓落实。现在中央提“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工作怎么才叫落实了?工作提出了、说过了、回话了、来信了、开会了、布置了、安排了,不叫落实了;报纸上登了、电视上播了、下了文件了,也不叫落实了;甚至对方答应了、许愿了、承诺了、保证了等等,也不叫落实了。只有见行动了,咬定青山不放松,坚韧不拔,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言必信,行必果,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因阻力和干扰而退却,不因困难和挑战而动摇,并且有进展了、办好了、见实效了、达到预期目的了,上下左右实实在在认可了,干部群众绝大多数从内心真正满意了,这样工作才叫落实了。对于聊城教育来说,要实现“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师德建设、立德树人’三项重点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队伍,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就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才能真正抓出成效。
第四,要有勇于负责的精神。我前几年写过一篇文章叫《论责任》,其中一些论述责任的句子现在看还有点意思,不妨拿来一用:“责任就是职责,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即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作风,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品质和美德。责任是事业心、责任感。事业心、责任感是一个人前进征途中永不衰竭的动力,是对事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是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有责任,才能勇于担当,成就事业;有责任,才能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情;有责任,才能积极进取,不甘落后;有责任,才能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关于责任有一段很好的论述,不妨也拿来一用:“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所以为人之具也。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一家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世界必毁。”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说“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有能力的人,而是最负责的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最负责的人。”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座右铭是“此身、此时、此地”。他说:“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推延到将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境地去做。”这种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三此主义”,不仅于治学研究上有示范意义,而且与当今提倡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精神不谋而合。干好每项工作,都特别需要责任,需要担当,需要奉献。作为教育工作者,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既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喊响担当的口号,高扬担当的旗帜,多做担当的事情,争做担当的模范。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吞山河的气概、咬定青山的韧劲、勇于负责的精神和干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情怀,不断强化担当意识。只有这样,聊城的教育工作才能够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才能不辜负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讲打开的网页缩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