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中段在战争中有多么厉害

弹道导弹在战争中有多么厉害?弹道导弹在战争中有多么厉害?钓岛捍卫者百家号想必大家肯定都知道,弹道导弹可以打击敌方重要的枢纽,机场,港口,油库等,但现代战争是一种体系作战,弹道导弹带给地方的威慑远大于威力!例如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向以色列和沙特发射了飞毛腿导弹虽然给敌方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并没有赢得战争胜利。不可否认,东风-41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强有力的武器系统之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东风-41也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最强大的底牌。不过,从最近美国武器研究上的一些动向,和美国官方给出的说法上来看,东风-41已然不是中国最强大的底牌。中国还拥有着至少3种,比东风-41更加强有力的武器技术存在。一直以来,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对未来战争的看法,都非常看重通讯和电子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的通讯战很有可能会是针对敌方卫星的太空战。从目前中国方面的游戏诶资料来看,中国在三大太空技术上,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无论是在太空在入、太空拓展还是在定向能技术上,中国的研究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成绩。首先,拿我国的东风21D导弹来评价下。我军自从研制东风21D开始,一直都把弹道导弹反航母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加以运用,并在DF-21D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反航母作战体系,可以说,正是有了DF-21D,美军的航母才不敢再轻易的冒风险来到我国近海地区。DF-21是一款典型的&潜地导弹上陆&,其原型是我军第一款潜射弹道导弹&巨浪-1&,因为其优良的性能和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所具有的反应快、体积小的优势,因此就有了陆基型号,作为衔接DF-15和DF-4型射程之间的一种弹道导弹,其后又进一步发展出了打击航母的改型DF-21D。随着中国东风-41弹道导弹的出现,中国在洲际弹道导弹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步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而且中国在中程弹道导弹方面,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东风-21D弹道导弹和东风26中程弹道导弹,凭借超强的机动能力、出色的打击精度和优秀的目标识别和跟踪能力,可以打击移动中的航母和战舰等海上目标。此外,东风15导弹的打击精度提升很高,导弹在6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与东风-15导弹相比,东风-15B导弹的命中精度有了巨大的提高,命中精度据推测可达30米,射程仍为600公里,能够使用雷达区域相关末制导或红外图像末制导,按照第二炮兵的官方介绍,这种导弹是名符其实的精确制导武器,具有点穴打击能力。东风-15B导弹的最大钻地深度应该大于25米,也就是能够侵彻25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这意味着东风15B导弹能够打穿大多数国家的重要防护目标,具有极大的破坏力。综合以上讲解分析;弹道导弹在战争中破坏力是很大的。破坏力代表了杀伤力也随着加大。希望各国在战争中尽量不要用到此武器。大家觉得钓岛捍卫者分析得好。就给个赞戓转发下呗。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钓岛捍卫者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中国培养出美国最强对手:导弹比二炮还多
20世纪70年代末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后,伊朗就开展了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不过早期投入很少,伊斯兰革命后新政府把弹道导弹项目列为机密,在随后的两伊战争刺激下,弹道导弹的发展更是得到了全力支持。伴随着外国技术的引进和伊朗本国开发人员对技术的整合,伊朗弹道导弹项目发展到今天,已经对潜在对手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并具备了开发更远射程弹道导弹的能力,美国开展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公开说法针对的就是伊朗和朝鲜的弹道导弹威胁。两伊袭城战与飞毛腿导弹两伊战争开始后,伊拉克使用无制导的FROG-7A火箭轰击伊朗,而伊朗对此无力防御,这种不对称打击能力让伊朗对远程火箭炮和更强的弹道导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伊朗私下同叙利亚和利比亚接触,试图购买弹道导弹。1984年,伊朗和叙利亚达成协议,购买一批飞毛腿B型弹道导弹,经过训练,1985年伊朗首次使用飞毛腿B(Scud B)型弹道导弹对伊拉克境内目标发起攻击,以此为标志拉开了惨烈的两伊袭城战的序幕。仿制飞毛腿:流星1/2伊朗在获得飞毛腿B型导弹后,很快就开始仿制工作,依靠朝鲜等国家的技术援助,生产出本国的飞毛腿B导弹,也就是流星-1(Shahab-1)弹道导弹。流星-1导弹射程约200多公里,弹头质量约1吨。伊朗人宣称1988年流星-1导弹进入生产阶段,但是诸多外国分析都认为直到20世纪90年代伊朗才真正开始流星-1的全本土生产,早期的生产完全依赖于外国零部件的输入。伊朗在两伊战争后开始从朝鲜和叙利亚获得增程型的飞毛腿C导弹,截至1994年,据称伊朗国内已经储备了200枚飞毛腿C导弹。同时,伊朗也获得来自朝鲜与俄罗斯的技术援助,飞毛腿C和飞毛腿B技术的继承性,也为伊朗进行仿制构成了很大的便利,国内生产飞毛腿B导弹被称为流星-2导弹,流星-2导弹射程约500~700公里,弹头质量千克。流星3型与劳动1号随着流星-1导弹和流星-2导弹的国产化,伊朗掌握了基本的弹道导弹生产能力,同时和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伊朗以朝鲜的劳动(No Dong)导弹为基础,开始开发射程更远的流星-3型弹道导弹,某种程度上说,流星-3型导弹可以看作朝鲜劳动导弹的伊朗版本。流星-3导弹技术来自早期的飞毛腿导弹,其发动机是飞毛腿导弹派生而来,加大了飞毛腿导弹的燃料箱,从而得到了更大的射程。流星-3导弹全长约16米,直径1.3米,重量约15.6吨,在弹头质量为千克时射程约为公里。至此,伊朗具备了有效的液体弹道导弹生产与开发能力。在飞毛腿导弹系列引进和国产化的同时,据称20世纪80年代后期,伊朗从中国购买了200枚M-7/Tordar-69弹道导弹,从HQ-2防空导弹改进而来的这些弹道导弹数量不多,投掷能力很弱,射程也只有150公里左右。外国有猜测认为伊朗从中国购买了M-9和M-11的技术甚至是成套装备,不过中伊双方均表示否认,而对于根据M-7液体燃料导弹发展出征服者固体导弹的传闻,则只能让人哭笑不得。流星3:当之无愧的支柱对伊朗军队来说,流星-3导弹是现在当之无愧的支柱,1500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可以对以色列和美国中东驻军构成有效威胁,具备了初步的威慑能力。伊朗还曾进一步开发了2级的流星-4弹道导弹,流星-4导弹据称是朝鲜大浦洞-1(Taepodong-1)导弹的伊朗型号,也有消息称这是苏联时代R-12导弹的衍生型,不过2003年伊朗国防部副部长侯塞因·德希干表示伊朗将会致力于改进流星-3导弹,无意研制流星-4导弹。伊朗人以流星-3导弹为基础,开发了流星-3增程型导弹,弹头重量1吨时射程增加到2000公里,最大射程2500公里,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威胁能力。考虑到流星-3增程型导弹射程已经足够对周边国家进行有效威慑,而伊朗并没有公开的核武器计划,伊朗人优先改进流星-3导弹的制导系统,提高命中精度,以形成更有效的威慑能力。至于更远射程的弹道导弹,其实对于技术薄弱的伊朗来说,反而不是那么急迫,提高中程导弹的可靠性,命中精度和反应时间才是当务之急。Zelzal系列火箭至于弹道导弹的反应时间来说,液体燃料弹道导弹有着先天的不足,同时可存储液体燃料技术的攻关和后继的可靠性等问题多多,因此早在弹道导弹发展的早期,伊朗就同步开展了固体燃料弹道导弹的研制。伊拉克军队FROG-7A无控火箭曾给伊朗军队留下的深刻印象,伊朗进行了FROG-7A的仿制工作。伊朗国产的FROG-7A火箭被称之为地震(Zelzal)火箭,这个系列包括Zelzal-1,Zelzal-2和Zelzal-3火箭。根据伊朗实际需求,Zelzal的规格和FROG-7A大不相同,其直径均为0.61米,长度8.32米不等,600千克弹头质量是射程从150~200公里不等。不过和FROG(Free-Rocket-Over-Ground)一样,FROG的仿制品Zelzal火箭同样没有制导能力。2001年曾有小道消息称伊朗准备为Zelzal-3火箭增加惯性制导并捆绑助推器,使射程增加到400公里,不过到现在也没有得到证实。因此Zelzal尽管体积重量超过了美国的ATACMS MGM-140战术弹道导弹,但它仍还是无控火箭。征服者110导弹伊朗的第一种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是征服者-110(Fateh-110)导弹,这种导弹研制开始于1997年,2001年正式公开。征服者-110导弹弹长8.9米,弹径0.61米,射程约200公里,是一种典型的固体短距弹道导弹。它的作用很可能是用来弥补Zelzal火箭精度不足,填补流星-1导弹与火炮之间的火力空隙。单级的萨门近程导弹根据猜测,2000年左右伊朗开始研制更远距离的固体弹道导弹,2005年左右发动机完成研制工作。2007年伊朗公开了单级的萨门(Samen)固体弹道导弹,射程800公里,外国分析家认为这是中国DF-15导弹的变种,其技术来源很可能是来自巴基斯坦的沙欣-1(Shaheen-I)弹道导弹。泥石2二级固体中程弹道导弹2008年伊朗宣布试射了2000公里射程的中程泥石(Sejil)2级固体弹道导弹,泥石系列固体燃料弹道导弹直接受到巴基斯坦沙欣-2(Shaheen-II)系列弹道导弹的影响。即使如此,二级固体燃料弹道导弹这对伊朗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是伊朗首次证明其掌握多级火箭技术,也意味着伊朗开始具备研制远程弹道导弹的能力。泥石系列弹道导弹重量约为26吨,长度19米直径约1.4米,弹头重量约为1吨。它在可靠性和反应时间上对比液体燃料的流星系列导弹有很大提高,在制导精度上也有进一步提升。传闻伊朗在研制射程更远的三级型泥石导弹,不过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证实。对于伊朗的洲际导弹,外国分析家一直认为流星-4导弹对应大浦洞-1导弹,流星-5导弹对应大浦洞-2导弹。2009年朝鲜发射以大浦洞-2导弹为基础的运载火箭失败,但是同期伊朗经过两次失败,2009年成功用信使-2(Safir-2)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卫星,进入了航天俱乐部的行列。信使-2火箭长度22米,直径1.25米,质量26吨,尽管信使火箭是二级火箭,只有50千克的低轨道运载能力,但是也证明了伊朗具备初步的洲际导弹开发能力。不过伊朗的远程导弹技术与实际工程能力上仍有不少障碍,实际投入试射都遥遥无期,而在流星-3和泥石弹道导弹相继服役后,伊朗已经具备了完善的中程弹道导弹体系,对周边潜在敌人构成了威慑,这也是2009年奥巴马政府宣布更改欧洲反导计划的重要原因之一。源于中国的技术在弹道导弹之外,伊朗也进行了巡航导弹的引进研制工作。伊朗早期同样缺乏技术和相关基础设施与技术人员,因此以购买为主。在两伊战争中,伊朗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的海鹰-1号和海鹰-2号反舰导弹(西方称之为蚕式导弹),根据估算至少达到了200枚以上。由于伊朗用于袭击油轮和陆上石油设施,迫于国际压力,中国1988年宣布停止向伊朗出售海鹰-2反舰导弹。伊朗由此走上自行生产研制反舰导弹的道路,此后不久伊朗宣布可以自行生产海鹰-2导弹,并和朝鲜联合以此为基础研制射程更远的巡航导弹。20世纪90年代中期,伊朗从中国得到了先进一代的C-801和C802反舰导弹装备和一批导弹艇,进一步强化的反舰力量。由于C-802等导弹比之老式的海鹰导弹有效射程更远,巡航高度更低同时电子设备也精密得多,美国担心这会对其部署在波斯湾的舰队构成威胁,这笔交易引起了美国的干涉,不过仍然交付了很多导弹。1998年,伊朗和中国航空科工集团联合研制生产反舰导弹,伊朗方面编号诺尔工程,根据事后的分析,诺尔工程可能包括近程C-701导弹的研制生产与远程C-802的生产两方面的合作。雷鸣巡航导弹融合海鹰导弹和C-802导弹技术的新一代的巡航导弹被称为雷鸣导弹,外国分析家认为是伊朗和朝鲜合作的成果。雷鸣导弹加长了海鹰导弹的弹身以增加燃料,可能采用了新的主动雷达导引头。伊朗媒体报道雷鸣导弹射程高达诺尔远程型(C-802)的三倍以上,可以从舰艇或是陆地上发射。随着伊朗导弹制导技术的进步,雷鸣导弹400公里左右的射程很容易被用来执行浅纵深的对陆攻击任务,如果伊朗进一步将其换装新的喷气发动机的话,雷鸣导弹的射程可以增加到600公里以上,提高对整个波斯湾及其沿海地带的威慑能力。射程更远的巡航导弹根据2005年乌克兰公布的消息,2001年乌克兰曾向伊朗出口国12枚Kh-55远程巡航导弹,可能是缺乏相关技术的原因,迄今为止伊朗并没有相关的巡航导弹问世,不过巴基斯坦前几年展出过自己的巴布尔(Babur)远程巡航导弹,伊朗开发先进远程陆地攻击巡航导弹的能力与努力很难排除,毕竟在弹道导弹之外,巡航导弹提供了更远和更精确与更灵活的打击能力,而研制雷鸣导弹的努力,也为伊朗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技术人员。假以时日,伊朗阅兵或是军事演习中出现类似Kh-55的远程巡航导弹,也并不是什么令人吃惊的事情。与美国针对的其它国家或势力不同,伊朗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成熟的军工技术队伍,能够保证军备自研计划的实施。在经历长期而稳定的投入后,伊朗现在已经建立完备的中近程弹道导弹体系,据美国雅虎新闻网站2012年报道,受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监管的《世界报》8日发表了题为《1.1万枚弹道导弹准备发射》的报道,展示了伊朗强大的导弹生产和储备能力。特别是随着流星3、泥石2两款液体/固体中程导弹成熟,伊朗已经拥有覆盖整个中东地区和东南欧的打击能力。为什么朝鲜战争的时候,导弹武器还没有得到大规模运用?-陆军版-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27|回复: 8
为什么朝鲜战争的时候,导弹武器还没有得到大规模运用?
超大游击队员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导弹在二战的时候就已经被发明,二战的时候,德国就率先使用了导弹,用于给对手发动大规模袭击,使得对方损失惨重,而德国在导弹技术方面也是一路领先,研制过很多类型的导弹,导弹作为一种新型兵器,在战场上发挥了很大的威力。二战结束后,导弹技术也曾引起过美苏等国的重视,他们积极从德国方面吸取导弹技术,用于发展自己的导弹武器,可以说,导弹在二战结束后应该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后的战争也应该为导弹所掌握。然而,在5年之后的朝鲜战争里面,导弹武器却没有得到多大的运用,即使是实力强得多的美军方面,也是一直在使用飞机来作战,以大规模轰炸为主,既没有使用弹道导弹,也没有用到巡航导弹,对空的或是机载的导弹更是没有见到过,几乎看不到有任何导弹武器作战的影子,可能在整个朝鲜战争中,交战双方都没有怎么发射过导弹。直到十几年后的越南战争中,导弹武器才有少量运用于战争之中,美国有了从飞机上发射,作为精确打击用的空地导弹,越南方面用得最多的就是苏联的防空导弹,而巡航导弹的主要运用还要等到几十年后的海湾战争中,不过,在二战的时候,德国就已经掌握了大多数的导弹技术了。导弹武器在二战的时候就已经初露锋芒了,为什么在朝鲜战争的时候却还没有得到普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悉心008 于
19:10 编辑
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讲白了就是近些年提出的防区外攻击的理论。问题是当然咱这一方的防空太差了,弹道导弹贵不说,实际效果也不大,也就是政治效果有一点,心理效果有一点而已。再说朝鲜也没几个城市让它炸,你要让它炸个铁路据点什么的,它还真炸不中。
后来的两伊战争,飞毛腿倒是飞出去不少,效果也不咋嘀。问题是双方都没战略轰炸机,不指望飞毛腿飞出去吓吓人还能指望啥?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的呃,按照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当时的导弹装核弹头的话,可以认定为精确制导武器,装常规弹头的话,可以认为是高科技炮仗。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二战战时的导弹(比如JB-2“潜鸟”)的生产和研发已经放弃多年,重新拿回来生产没有意义。
二战战后第一代导弹那时候也是刚刚装备或者还没来得及装备,而且主要是空军的防空武器(比如1952年装备的“奈基-埃阿斯”),来不及也用不上。
朝鲜战争中制导炸弹倒是有用过一些(比如“塔松”),但只是用来做一些特种作战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个人认为,美苏在清库存。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Suyi控 于
19:53 编辑
简单梳理下朝鲜战争时期的美国导弹研发状况:
由于美国空军最初的空空导弹AAM-A-1“火鸟”已经在1949年下马,之后的跟进型号AAM-A-2“猎鹰”(也就是后来的AIM-4)的第一种实用型号到1955年才交付,也就是说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空军没有一种可用的空空导弹。
美国海军的AAM-N-5 “流星”1951年才刚刚开始进行试验,不久下马;海军的第一种实用空空弹AAM-N-2“麻雀”在1956年才服役,在此之前美国海军也没有实用空空弹。
美国空军当时的第一种地地导弹是SSM-A-1“斗牛士”(后来的MGM-1),1951年交付,但第一个作战单位到1953年才形成战斗力,没能赶上朝鲜战争。这是一种专用核导弹,也就是说即便提前两年服役也不可能参战。
美国的其他所有型号地地弹(“纳瓦霍”、“蛇鲨”等)当时都在试验阶段,最佳的情况也得50年代末服役(事实上大多下马)。
空军的ASM-A-1 “塔松”参加了朝鲜战争,但这是种无动力制导炸弹,不算导弹。
海军的ASM-N-5 “蛇发女妖”家族全都是实验弹,没有实战型号。
陆军的第一种实用地空导弹“奈基-埃阿斯”在1952年末开始装备,这是唯一一种赶得上朝鲜战争的现役导弹,可问题在于——美国人在朝鲜用得上防空导弹?
海军的第一种没有下马的实用地空弹SAM-N-7“小猎犬”(RIM-2)到1956年才服役,此前没有现役地空弹,“云雀”已死有事烧纸。
空军的F-99“波马克”此时(1952年)刚刚开始试验,50年代末才真正服役。
===========
总结:朝鲜战争再晚5年或许能有导弹兵器出场(1958年响尾蛇就开了战绩)——前提是美国人的军费水平得和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的情况一样。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性价比不高,还不如炮弹实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朝鲜战争是机械化战争的继续,越南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的先声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导弹的基础是电子技术,早期的导弹靠电子管,当然效果很差,早期麻雀命中率非常低。
现在导弹多,是因为电子技术发展,制导的核心控制计算机和姿态传感器,引导头都很便宜,质量也很稳定。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弹道导弹精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