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优化升级的关键是什么

股票市场发展_资本要素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_图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股票市场发展_资本要素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
&&主要描述了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7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让第三产业超越实体经济并非结构优化  曾飞  日南方日报《第三产业发展超越第二产业》的文章认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增长总体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94.2亿元,增长7.6%;部分支柱产业增长较快,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升2.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经济综合效益也稳步提升。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为迅猛。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9.2亿元,增长9%,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日每日经济新闻《三产增加值占GDP半壁江山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报道称:“今年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都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抢眼,达到8.4%,让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日国际在线《2015年GDP同比增长6.9%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报道说:“中国官方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25年来首度低于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国GDP比重超过50%,显示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国家统计局称,中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类似的说辞如今比比皆是,力求第三产业超越实体经济似乎成了当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一个非常有害的“理论”。它来源于国际垄断资本对被其殖民化了的美国的要求和经济结构改造的结果:一种适合于国际垄断资本利用美国这样的殖民地来掠夺世界,并便于国际垄断资本控制的病态经济结构。这样的经济结构有利于国际垄断资本而不利于美利坚民族。把这样的“理论”应用到中国经济结构的改革中来,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此鼓吹和实施“改革”实际上是国际垄断资本殖民化中国的一种冲动,而它在中国的内应不得不为此效力。  在理论活动方面,譬如日经管之家《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论文就有这样代表性的论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了180%。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2005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之比为5.6:51.1:43.3调整到2012年的5.7:48.7:45.6。而在2011年,美国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1.2:20.2:78.6,日本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是1.2:26.2:72.7。”“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应该追溯到克拉克的观点。克拉克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开始上升。”“政策建议:大力发展服务业。在经济体制改革的37年中,我国的第三产业虽发展较快,但比起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 ,发展第三产业就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主体,我国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但是,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仍然较低,发展相对滞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大力发展各种支持生产、便民利民、增加就业的服务业。比如,我国的餐饮业和住宿业规模和标准还有待提高。首先,餐饮业的卫生应该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服务水平应该进一步提高。住宿业和餐饮业的结合应该扩大规模,尽量便民利民。其次,我国的旅游业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就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现状,国外游客的数量还很低,我们需要把我们的一些旅游景点国际化,同时还需要改善旅游景点的环境。最后,我国的金融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多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所谓的克拉克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规模和劳动力的所占的比重会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规模和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会逐渐上升;而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的规模和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将上升,最后形成以第三产业占最大比例、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的比重为最小的产业结构。这个理论反映了国际垄断资本对其控制的“发达地区”,也就是其根据地经济结构的要求。而美国等经济体就是被它们这样改造成适合于掠夺他国的根据地的。  对此,笔者在日《经济模式创新是中国经济结构变革的关键》一文中就已经指出过:“在当前的全球格局下,中国经济系统优良结构的形成不可能只依靠简单地复制美国模式而产生。美国以世界霸权为核心的经济结构模式,中国不可能一厢情愿地随意复制。德国、日本曾经一厢情愿地复制英美模式,争夺世界霸权而演绎成了惨烈的全球性战争,几乎毁了整个世界。历史证明那不是有效的方式。”  显然,美国的第三产业占优势的经济结构模式中国不可以简单地加以复制。之所以不可以简单地加以复制,道理很简单,人活着就必须首先有吃穿住行,这就需要一产、二产等实业来生产提供。中国人要活着就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生产,自己就必须有强大的实体经济,第三产业也就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合理的结构中加以发展,而不能喧宾夺主。然而美国则不同,它们主要依靠金融等所谓的第三产业来掠夺全世界,让国际垄断资本吃饱,然后给美国分一点残羹。中国不可能也不可以走上这样的掠夺的、寄生的道路,而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新殖民地。因此,中国不可以简单地复制美国的“第三产业占最大比例、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的比重为最小的产业结构”。也就是说,力图让中国的第三产业超越实体经济的所谓经济结构的优化,是在制造经济病态化,而不是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这样弱化中国的实体经济也就是在弱化中国的经济实力,使中国徒有GDP总量坐大的表面光鲜,而实际则被虚弱化了。国人务必警惕,不要受人蛊惑,而放弃让中国真正强大起来的优良经济结构。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实际上正在走 满大街放高利贷的投资公司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下)--《财贸经济》2002年03期
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下)
【作者单位】:
【分类号】:F832.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文彪;;[J];消费导刊;2007年13期
邓光亚;唐天伟;;[J];经济经纬;2010年05期
胡竹枝;蔡嘉林;;[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年03期
孙莉娜;[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白鹤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年08期
魏玮;谭林;;[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曾昭志;[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梅生;[D];暨南大学;2011年
刘东皇;[D];南京大学;2011年
马长有;[D];四川大学;2005年
杨国辉;[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丹;[D];暨南大学;2011年
李银环;[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陈高杰;[D];石河子大学;2010年
陈氏玉燕;[D];云南大学;2011年
邓光亚;[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曾步纯;[D];南昌大学;2011年
姚淦橙;[D];江南大学;2012年
邓艳梅;[D];浙江大学;2002年
王莹;[D];吉林大学;2006年
姜文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海燕;;[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何凤霞;;[J];北方经济;2006年17期
葛新元,王大辉,袁强,方福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朱红艳,石冬莲;[J];商业研究;2000年07期
马正兵;;[J];商业研究;2005年22期
查奇芬;王亚娜;陈聪;;[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钟敦慧;张明举;;[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李春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杨俊;刘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李刚;[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陆杨;[N];财会信报;2008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课题组;[N];金融时报;2006年
唐双宁;[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梅生;[D];暨南大学;2011年
张兴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许庆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王宏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孙伍琴;[D];复旦大学;2003年
白当伟;[D];复旦大学;2004年
姜海川;[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张玉喜;[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韩正清;[D];西南大学;2006年
韩慧敏;[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群;[D];南昌大学;2010年
张艳;[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周春果;[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徐怀礼;[D];吉林大学;2004年
张立军;[D];湘潭大学;2004年
傅进;[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黄承;[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任喜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李蕊;[D];湖南大学;2005年
宋国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春丽;宋连方;;[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于小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3期
黄伟;史忠良;;[J];金融论坛;2010年05期
胡东生;;[J];福建金融;2011年04期
史梦婕;代存英;沈双生;;[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5期
胡荣才;黄晓璐;陈黎明;;[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张宏波;唐巧玲;傅筱晖;;[J];福建金融;2012年11期
顾海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潘成夫;;[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沛善;[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汤清;[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周慧;[D];天津大学;2011年
王聪;[D];西北大学;2011年
张鲁平;[D];辽宁大学;2011年
王原声;[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张玉喜;[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李杨;[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张梅;[D];复旦大学;2006年
王威;[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宗花;[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沈忱;[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闫俏利;[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付丹;[D];暨南大学;2011年
黄祖键;[D];暨南大学;2011年
宋陈鸽;[D];兰州大学;2011年
李燕;[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张京;[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黄平意;[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何建东;[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琳,李建伟;[J];财贸经济;2002年02期
米建国,李建伟;[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范方志,张立军;[J];金融研究;2003年11期
刘春波;;[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4期
许婕;;[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0期
王飞;熊鹏;;[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3期
李勇辉;蒋序全;刘贵能;;[J];河北金融;2008年03期
李勇辉;蒋序全;刘贵能;;[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李勇辉;蒋序全;刘贵能;;[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李勇辉;蒋序全;刘贵能;;[J];海南金融;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红伟;范大良;;[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刘慧凤;;[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王爱俭;张全旺;;[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刘慧凤;袁明哲;;[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庄锴;李洪臻;;[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田金信;胡乃鹏;杨英杰;;[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赵冰;;[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黄丽;;[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潘英丽;;[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杜莉;;[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年度)[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章苒;[N];国际商报;2006年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武永清;[N];太原日报;2008年
本报驻慕尼黑记者
吴筠;[N];文汇报;2009年
程元辉;[N];华夏时报;2009年
谷筝;[N];四平日报;2009年
电脑商报记者
李波;[N];电脑商报;2009年
宋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本报评论员
徐立凡;[N];华夏时报;2010年
杜静 通讯员
邹海强;[N];海峡财经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颖安;[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董俊华;[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陈华强;[D];南昌大学;2011年
周莹莹;[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仲崇文;[D];吉林大学;2011年
孙妍;[D];吉林大学;2012年
袁增霆;[D];武汉大学;2004年
杨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于云江;[D];吉林大学;2005年
朱毅;[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金丽;[D];山东大学;2010年
区楚东;[D];暨南大学;2010年
许晓帆;[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蒋西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白新华;[D];重庆大学;2005年
李燕彬;[D];厦门大学;2008年
上官晓琴;[D];武汉大学;2005年
郭金鹏;[D];山东大学;2006年
张信体;[D];吉林大学;2007年
刘娟;[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注入强劲动力
――关于以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李元华 于春晖
日07:24&&&&来源:
  李晓宜绘(图片来源:人民图片)
  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以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
  产业结构优化需要金融大力支持
  金融是社会资金流动的主要渠道,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金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金融发展能够促进资金等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有序流动。金融发展所内含的融资功能,可以带动外部资金以及品牌、专利、技术、人才、制度等与当地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相结合,共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金融体系中,良好的资本形成转化机制和畅通的产业资本来源渠道,能够有效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能力。在有效的金融体系中,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高级化的金融市场结构,能够为产业资本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保障,推动竞争力强的产业更快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金融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水平和速度。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经济运行环境。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有助于传统产业的发展,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体系主要通过资金形成转换机制、资金流动导向机制、产业整合机制、信用催化机制、分散风险机制促进资金供给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水平和速度。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优化。金融通过对产业资本流动的导向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在各产业和部门中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协调发展。随着资本流向改变,产业会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实现产业空间布局的重构。就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而言,其关键在于金融体系合理发挥功能,通过支持产业关系协调和产业地位协调,促进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金融大力支持
  金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进步、产业融合和新兴产业发展等的支持来实现的。
  以金融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知识转化离不开金融支持。良好的金融体系通过甄别并投资于那些具有创新产品和创新工艺的项目,从源头上为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金融的支持会加快科技成果传播、普及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更大范围的科技创新。
  以金融支持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表现。产业融合是在资本运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融向不同产业流动和渗透,通过资本运作形成资本融合,推动产业之间的重组与协作,最终实现以资本融合为纽带的产业融合。
  以金融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拥有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的潜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需要资金支持。金融业利用其监督及信息优势,把金融资本投向那些发展潜力大、预期收益好的新兴行业,聚集人力资本,促进技术创新,孵化和孕育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构建有竞争力、有市场前景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高级化。
  以资本流向变化推进产业优胜劣汰。在资金市场化配置的条件下,资金会在利润导向作用下流向利润较高的产业部门,从而推动处于产业链高端、投资回报率高的产业部门较快发展;而那些缺乏成长性、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则往往由于缺少金融支持而受到抑制或选择退出。
  金融改革创新应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重视并解决好以下问题。
  金融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性需要加强。有学者发现,目前金融改革发展相对滞后,资本流动存在扶持落后行业的异化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发挥不理想。有学者认为,由于股票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缺陷,造成股票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现和发展。
  资金投向粗放问题需要解决。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不是缺少流动性,而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以及利率信号失灵导致的资源错配。我国金融系统偏好于为大企业、大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对中小企业服务明显不够。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得到资金的往往是特殊部门和行业,而大量前景看好、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创新型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金融投资效益低下问题不容忽视。我国金融放贷市场主体单一,金融放贷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导致金融体系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不高。金融资源配置与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金融投资效益低下。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需要调整。农村金融与农村产业发展不协调,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信贷需求。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金融领域也呈现明显的“二元性”特征。正规金融服务在农村的供给能力不足,使得农民求贷于利率较高的民间借贷,造成了农村民间金融的活跃盛行。
  以金融改革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着力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总规模,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进行长期投资,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资本供给。努力将投机行为变成投资行为,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循环末梢,增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发达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重要保障。推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需积极培育和完善风险投资,完善创业板市场,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等,从而为高风险、高成长的高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新动力。资本市场在创新体系中担当着关键性角色,具有枢纽、杠杆和带动作用。资本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并将深层次改善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与制度基础。应从多个层面深化金融体系创新,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金融资源在创投产业的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资源向创新型新兴产业聚集。
  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建立完善农业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支农的积极作用。鼓励农村金融创新,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将其改造成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促使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挥民间金融在支农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着力完善金融运行和监管制度。发挥好金融创新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需按照审慎监管的总要求完善金融监管。看准了的,应全面推开;还没有看得非常清楚的,应让一些有优势的地方先行先试。在确保通过金融创新支持产业发展的同时,使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处理好推进金融创新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关系,坚决避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责编:常雪梅、朱书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为什么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什么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
&&为什么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