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留学上课听不懂懂老师讲的,我有些想放弃了,有时候就看手机,反正也就这样了。

[转载]今日学堂朱云龙老师在信阳交流会上的分享
讲座主题:透过传统教育的核心症结探究新教育的着力方向
朱老师:“首先感谢光洲书院促成了这次机会,让我把对新教育的思考跟大家分享,也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参加这次交流会。在分享之前我先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这是上次我去南宁的时候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挺有趣的。我在火车上,快到南宁的时候,注意到后面坐着一家三口,小孩子大概八九岁的样子。火车快到南宁郊区的时候,有挖掘机在外面施工,小孩子看着看着就问他妈:‘如果这个挖掘机像这样一直挖一直挖,会怎么样呢?’他妈想了想,跟他这样回答。还得先猜猜他妈会怎么回答。
他妈就说(很严肃哟):‘你觉得这个问题有价值吗?’接下来,又说了句:‘咱们出去玩这么多天,功课落下这么多,回去好好把作业写完。’然后就不理他了。但是这个小孩子他也没有善罢甘休,不理他妈,转过去问他爸。同样的问题,那他爸呢就挺开心,跟他这样说:‘一直挖一直挖就挖穿了。’
‘挖穿之后呢?’
‘挖穿之后就掉下去了。’
这是他他爸妈的回答,当时我在前面听着觉得挺好笑的。其实仔细想来,他的父母呢,回答也挺正常的。因为他们只是顺着自己固有的思维或是固有的思维惯性在跟孩子进行互动。但他们没有进行深入地想一想,他们说的话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不过在我们旁观者看来就很明显了。比如他妈的回答,那么很显然最典型的一个误区就是她直接打压了孩子积极探索的热情;那对于他爸来说呢,其实把孩子一种严肃的思考引向了一种搞笑和幻想。但可惜的是他爸妈并没有意识到。所以呢,当时我就想:万一这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或者他今后的研究方向是研究地质的构造,甚至将来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但是碰上了这对儿父母,那也就只好洗洗睡了。
所以,我就觉得,有时候,我们不能够把教育想的过于简单。不管你在任何一个学堂,不是说你把孩子丢给老师,你就万事大吉了。而是多多少少要去了解教育的一些原理,一些方法。,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你没想到教育,其实它都是在教育。
那么相对于这个案例来说,我在南宁分享的时候呢,听到一个相反的案例,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当时是一位家长讲的身边的故事。这个家长就挺有智慧的,他的孩子也比较小,可能是七八岁吧。这个孩子是什么都不喜欢,不喜欢学习,也好像没什么爱好,一天到晚情绪也比较低落,好像是有点自闭症。但是呢,有一次机会,他爸带他去吃酒席,然后路上他爸进超市买个东西,出来的时候,发现这个小孩子就在路边蹲着看蚂蚁,看得非常专注。他爸从来没有发现过孩子有这样的特征。当时他就决定,这酒席我不参加了,他就陪着孩子一起看蚂蚁。边看边跟他讲解,这个蚂蚁是怎么回事。哪些蚂蚁是负责找东西,哪些蚂蚁是负责照顾孩子等等,跟他边看边讲。而且以此为契机,回家以后让他深入地研究蚂蚁,不但深入研究,而且孩子以此为契机,让他去研究昆虫呀,动物呀。所以他就用这么一个典型的小事件,把孩子从不喜欢学习慢慢变得喜欢上了学习。
所以,这就是一个完全相反的过程。一个是你在意,一个是你不在意。只要你在意,作为一个基本的常识来说,都可能会让你找到一些契机,去把孩子调整一下,或是把孩子引导的更好。
那我们再回到刚才那个案例。我觉得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一个最简单的常识,就是不学教育,都应该可能会想到,只要孩子问题一问,就可以说:“你这个问题挺有趣的,很多科学家也有这个问题,而且他们还发明了很多机器正在挖,不如我们回去看看他们挖到哪儿?他们发现什么成果了。”如果孩子恰好兴趣点在这,那我们刚好可以利用这契机就可以让孩子的兴趣爱好走上正途。如果孩子的兴趣点不在这里,那也没有关系呀。孩子通过这个事学会了去研究,去探索,又增长了一个新的兴趣爱好,也挺好呀。但是,由于他的父母平时没有怎么关注过怎么教育,只是把他送到学校学习。那么我觉得这个孩子挺可怜的,他在妈妈那里压抑了个性,而在爸爸这里破坏了思维。
当然,我举的案例只是个例。今天能来这里的各位都是对教育进行了很多很多的思考。其实山长在办学堂之初,没有研究教育之前,也是对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因为当时他的儿子张钟瑞也是比较调皮捣蛋,五六岁在幼儿园,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山长就想,就算我将来能够挣很多钱,如果儿子的教育问题出现了偏差,那我的日子一辈子都不踏实。所以他就是因为这个契机,才慢慢退出了商界,开始自己研究教育,自己办教育。所以呢,刚才说了这么多,对于教育的重视或是不重视,并不在于你看了多少书,听了多少讲座,而是仅仅想一想,当你跟孩子发生了任何一个点,任何一言一行的时候,你带着教育的意识去跟他互动,就不一样。但带着教育的意识,关键就是你对教育有一颗重视的心。
而光有重视的心我觉得还不够,如果思路和方法不对,那说不定还会更麻烦。昨天我在光洲书院跟老师们上电影课。就是最近我们看到的一部电影,韩国的一部电影《四等》。我们讨论的很热烈。我们在讨论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容易犯的一些小问题。所以呢,我今天选了一小段,给大家先看一看,我们在这个视频当中我们也交流交流,因为今天的人也不多,我们也有互动的机会。咱们看一看这个家长会出现什么问题,然后我们自己有没有。大概就是一分钟的时间。
放之前呢,我先介绍一下剧情,这个小孩子天生喜欢游泳,他妈也非常重视,也用尽了全力去支持。可惜的是因为她的思路和方法不对,反而耽误了孩子的进步。”
(视频开始:男主人公小时候和妈妈去参加游泳比赛,获得了第四名,比赛结束后,在车上,妈妈对孩子进行了一顿情绪宣泄式的说教。)
朱老师:“我觉得这个妈妈的表现很典型,特别是她在车里说的那段话,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觉得把很多家长的心声都表达出来了(那种急切)。我想让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当这个妈妈在车里面说这番话的时候,小孩子他内心在想什么?他内心有什么感受?大家想一想,可以发言。因为今天人不是很多,有这个条件,可以有这个互动。昨天我们在光州书院就这个问题讨论了很多很多,大家说出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都挺好。”(朱老师看现场没人举手,考虑到大家可能刚才没认真看。于是把视频中车里妈妈和孩子的对话那一段又放了一遍。)
放完视频后,朱老师问道:“好了,有没有老师分享一下?”
第一位观众发言。(抱歉没录上。)
朱老师:“好的,林老师就说这位孩子的想法是:‘这是你的事,跟我无关。’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第二位观众发言:“我觉得这位家长说话的时候跟我挺像的,总是给孩子传达了很多负面的东西,去否定他,没有看到孩子的努力,只是看到结果。虽然每一次都是第四,但这一次的第四和上一次的第四已经不一样了……”
朱老师:“所以你觉得孩子内心有怎样的感受或想法?”
第二位观众答:“好像你是一个预言家,你想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妈妈)直接就给他定调就说你会成为一个差劲的人,你会有一个差劲的人生,你觉得孩子在你这种很负面的情绪引导下,会有什么样的积极的正能量的东西呢?”
朱老师:“就是你觉得孩子其实是有点小小的怨恨,觉得妈妈各种不理解我,是吗?”
第二位观众点头。朱老师又问:“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第三位观众发言(即本人):“好的,谢谢朱老师。如果是我,我会觉得,首先,我很疑惑,我明明很爱妈妈呀,为什么妈妈会觉得我讨厌妈妈呢?然后到后面我会很失落,因为我本来很喜欢游泳,我享受这个过程,但是现在我喜欢做的事情反而让妈妈失望了,我就很失落。这是我体会到了男孩的心情。”
朱老师:“好的,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都发言了。我觉得三位家长和老师的回答都很好,我们这几天在书院进行小范围的讨论。我们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才能真正明白孩子脑袋瓜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如果不明白的话,其实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就跟孩子生活在两个星球。如果是这种情况,其实我们都在浪费双方的生命。所以我们在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研究孩子脑袋瓜里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我们去把各种可能性都拿出来看一看,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是准确的。所以我们才要畅所欲言,把各种可能性都拿出来,然后再根据孩子的表情去看看哪种更可能。这样我们反复练习,时间长了以后,你就不用再这样去分析了,小孩子一个眼神,你就能感受出来,TA可能会怎样想。然后你根据TA的状态来针对性的调整。
那么这几位家长的发言都有可能。那么我也简单的说一说我的想法,我分析的细一点。孩子刚到车里面嗑瓜子,他其实很开心,对吗?我再介绍一下背景,这个小孩子很喜欢游泳,但对于名次不太在乎。他很开心,因为他刚才在游泳,游的好爽呀。然后这时候妈妈说了一句话:‘你还能吃得下东西,你是傻瓜吗?’我觉得这时候呢,他就会有点迷惑,我为什么不能吃东西呀,我为什么不得第一就是傻瓜呀?他搞不清。他觉得我喜欢游泳,我本身就很开心,我为什么是傻瓜呢?
然后这时妈妈又说了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我很着急,我很伤心。这个时候,孩子停止了吃东西,眼睛瞟了一下妈妈,其实妈妈的这句话勾起了孩子的情绪,因为母子之间是有感情的,孩子会想:‘如果是我的原因让你难受了,我还是有点难为情,有点不好意思。’
但接下来呢,妈妈又说:‘你想过差劲人生吗?’我觉得这个小孩子又迷惑了,因为对于七八岁的小孩子来说,未来还很远,其实他构不成一个紧密的联系。但是你上来就抛出一个‘如果我得了第一名,就会过差劲人生。’小孩子其实是想不明白的。
最后妈妈又放出了‘大招’:‘你不是讨厌妈妈吗?你就想想妈妈在后面追你。’所以我觉得这时候小孩子不仅是疑惑,而且是无奈,他心里会说:‘我不讨厌你呀,你为什么要让我讨厌你呢?难道在第一名和母子之间,我必须要选择第一名而放弃母子关系吗?为什么你要选择第一名而放弃母子关系呢?’所以这番话实际上是妈妈不断的调动恐惧的力量来逼迫孩子。比如说让他在第一名和傻瓜之间做选择,要么得第一名要么当傻瓜;然后再放第二招,在第一名和让妈妈生气之间做选择,你要么的第一名要么让妈妈生气,这时孩子有点儿在乎了。接着妈妈‘乘胜追击’,放出第三招:在第一名和差劲人生之间做选择,你要么得第一名要么得差劲人生。最后妈妈放出第四招:在第一名和母子关系之间做选择,你要么得第一名,要么咱们断绝母子关系。
当然这是演电影的需要,很集中的聚焦。但是我们回想我们在生活当中,会不会不经意之间也在用这样的方式。然后拿孩子最在乎的东西作为要挟的惩罚。实际上,电影中的这个孩子很可怜,他要慢慢地从单纯的喜欢游泳而游泳最终变成因为要游泳所缠绕的很多价值而去游泳,那么直到有一天孩子受不了而放弃。电影中有一位教练说的话很典型,反映了这个妈妈的做法:‘如果没有你,你的孩子不会走到今天。’
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如果你只是重视很在乎,而你不知道方法,那你就是孩子最大的阻碍。那么我们再来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知道这个妈妈错在哪儿了,我们再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个妈妈,你准备怎么做呢?你可以想一想怎么有智慧的处理这个事件,就是孩子从游泳馆出来坐车上了,你也上车了,你准备怎么办?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这个事情更好的处理。我们也交流交流吧,反正我们是交流会嘛。看看哪位家长能够又更高明的办法,你觉得这样说,这样做,就可以很顺利的引导孩子。有没有哪位家长愿意尝试?
看看现场没有人举手,朱老师鼓励大家说:“昨天我们就这个问题也讨论了很久,大家畅所欲言,各种各样的方式都拿出来了,然后我们再一一去分析这样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看看今天有没有哪位家长有更好的想法,说不定比我们昨天想的更好一些。”
现场还是没人举手,朱老师接着说:“大家都比较谦虚,都不愿意把自己的高招拿出来。没有的话就不要大家发言了,我就说说我们昨天讨论的结果。有些妈妈觉得这个妈妈太刚猛了,可以柔和一点。先尊重他,然后再慢慢的引导他,你现在是不是很开心呀,我们也可以想一想,得第一名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更开心呢?我们可以问一下哪些得了第一名的人,他的状态是不是更开心呢?就是大概用这样‘曲线’的方式。
有些家长呢,用另外一种方法,也是不直接。让他专注于他现在的开心,等过段时间了,再把这个事情再印出来。反正大家大体的思路就是不要这么刚猛,不要这么直接,用柔和一点的方式,告诉他现在虽然开心了,但还可以更开心。那么我们在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个观点:虽然我们的处理方式要比这位妈妈柔和很多,看上去好像更尊重孩子,其实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不过是从‘硬威胁’转成了‘软威胁’,都是想让孩子最终拿第一。那么虽然手段产生了一些调整,本质不会产生太大变化。
那后来我就讲了一下我所设想的处理方法:如果我是这位妈妈,我会这样说,第一,当孩子很开心的在那儿吃瓜子时,我什么都不会说,我也很开心,我不会跟孩子多说什么,开着车就回家了。接下来了,开开心心的做饭,然后跟老公和孩子准备好了晚餐。晚餐之后,我会不经意的跟孩子说一句这样的话:“以前妈妈在看你的时候,只会为你加油,最近呢,妈妈在学一些游泳的知识,所以今天看的特别仔细,后来我就发现你在游泳的时候,这个划水的动作有点问题,影响了你的速度。
’说到这儿就不多说了,就此打住。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很简单。第一,孩子现在喜欢的是游泳,不是名次,所以我不能提名次的事,直接或间接的都不提,就是顺势而为。不要把孩子不喜欢的东西直接抛给他,他是弱势群体他不会跟你反抗,但他内心会抗拒。第二,既然孩子在游泳中享受到快乐,我既然是爱孩子的,那他快乐我当然也快乐,我当然是什么话都不说,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不是我最想要的吗?那么这一点决策定位要非常清晰。作为妈妈,你是要孩子还是要名次?电影中妈妈的价值定位很清晰,她就是要名次。那如果是我的话,我的定位——我要孩子。即便是我觉得名次很重要,我也不会很直接,而我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引导他,看他自己要不要?第三,作为监护人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如果我只会加油,只会在孩子比赛完后我说一句鼓励或者是批评的话,那其实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孩子这么喜欢游泳,我天天陪着他,我肯定要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这样的话,我不仅能够给他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同时,孩子真的能够感受到父母真的在支持我,而不是一种敷衍或是一种要求。第四,如果孩子真的需要帮助的话,他自然回来问我:‘哎,妈妈,你说我手臂哪里有问题?’这时候在走下来跟他慢慢地谈。这样就形成了他主动,我被动,他着急,我不着急。这时候教育效果是最佳的。
如果我能力不够,我就这样说:‘这样吧,反正妈妈能力也不够,也不是专业的,给你找个好教练,好不好?孩子这时候也很开心。’而不是像电影情节里后来孩子是被动接受妈妈请了一个教练。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就很顺畅的把孩子引向了一条自我提高之路。你想呀,等孩子的技术水平真的上去了,人家天生就喜欢游泳,身体素质又适合游泳,将来不得名次才怪。
而昨天我们在讨论时,有些老师和家长没把握住方向,其实核心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因为我们自己多多少少是在乎名次,这才是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我们觉得得了名次对孩子肯定也是好的。这是我们的两个固有观念,当我们有了这个固有观念的时候,本身就是错的,因为这是我们喜欢的,我们不知道孩子喜不喜欢。所以不能拿着我们喜欢的东西去引导孩子。第二就是,我们用的方式也不对,‘硬威胁’和‘软威胁’都是视孩子为外人,以你为中心,孩子跟着你走,那么这两点错误之处就导致了不管你怎么说,孩子依然感受到了一种压力。
所以这就是你要下苦功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教育的中心到底是谁?是要以教育者为中心,还是以被教育者为中心?这一点虽然大家在口头上都很清晰:‘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但是落到实处的时候,就南辕北辙了,比如说我们学堂的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家长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乱引导,第二个案例就是家长顺着自己的执着进行了错误的引导。两者虽然表现不同,但本质都是让孩子围着自己转。
所以我们今天其实要分享的主题是传统教育的问题以及新教育的方向。因为唯有当我们更为深入的理解传统教育究竟错在哪里,才能更加明白新教育应该往哪儿使劲。新教育不是无源之水,她能够出来,是因为我们之前的教育有问题,没有问题怎么会出来呢?但是我们老盯着新教育要往这儿走,要往哪儿走,我们没有转回来想一想她的本质在哪里的话,说不定你只跟了表面。说不定你只学了一个肤浅的东西,没有从根子上入手。所以我才想要定这个主题。
今天大家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呢,说不定忽略了这一点,只注重了一些表面的东西。那在外面探讨这问题之前先来看看张曼菱在北大演讲的一段话。
张曼菱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她也是第一位走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女性。我们看看她在北大演讲的一段话:“你们考入了北大,但我认为你并不是就是天之骄之,就是精英,说实话,我认为你们能够考入北大的那个分数其实比不是那么光荣,那么有积极意义,相反它有一种消极的意义。并不是你们真的比你们的同学优越,聪明,用功
,有天才,有前途,你们才坐在这里,而是你们比你们的同学更能够接受压抑,配合压抑。与压抑你们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配合,服从。压抑了你们青春的个性,是这种对压抑的服从,使你们通过了考试机器,使你们得到了高分,考入了北大。”当时冲击很大。
当我看到这篇演讲时,感受到的是张曼菱对传统教育那种愤慨,和对于当今学生深深的忧虑。其实作为传统学校的优等生,其中的辛酸苦辣我是照单全收呀。一个不落的全都体验了。我老家是河南的,我感觉河南是全国高考压力最重的身份之一。人数之多,而且本省没有特别优秀的大学,所以压力之大,老乡都体会地到。也正是因为如此了,许老师发来邀请后,我很快就答应了,我也想回老家分享。
这篇演讲刺痛了我,所以我就萌生了一个念头,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对新旧两种教育的反思和体悟。让大家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新教育的方向。因为和我一样的很多人涉足新教育。但是我们都是长久以来在体制教育或传统教育中的熏陶和浸泡,让我们形成了一种固有思维。所以如果你不觉知到的话,你在做的过程中就会被带偏方向。
那么我们再来谈张曼菱,她在《北大回忆录》这本书里说,对于个性的尊重和坚持是一个人发展的起点。那么我在新教育当中,大概十几年的时间,我发现她说的话非常正确,而且也是普遍现象。
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和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者说每一个人生来他就是要干他想干的那件事的。比如说我们刚才电影里放的那个喜欢游泳的小孩子,也很巧,我在南宁见到一个现实版的,小女孩,十岁,北海的。特别喜欢游泳,冬天那么冷,她爸妈为了她身体,不希望她下水,她偷着也要下水。当然她爸妈肯定是支持的,方法也比较合适。比电影里那个妈妈好多了。那个小女孩看着很阳光没有压抑。那么当时我在上电影课的时候,我就在感慨,这个小孩跟我们比起来,她好幸福。为什么?十岁,她就在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十岁就沐浴在人生的幸福当中。而我们很多人,追求到四五十岁,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因为所做的事情不是基于自己想要,所以就谈不上幸福,而她十岁就沐浴在幸福当中了。据说孔子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很小的时候玩游戏,就喜欢玩那种礼节性的游戏:‘来咱们拌个祭祀吧,你站哪儿,我站哪儿……’所以很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干嘛,或是要干嘛。《疯狂动物城》里面的小兔子朱迪不是一样吗?她妈再拦都拦不住,她说:‘我就要当警察。’
那如果说你觉得那种很很小就知道自己要干嘛的可能不多,但是呢,随着我们经验的增长,阅历丰富,我们不断去排除那些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慢慢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我觉得还是不乏其人的。比如说我曾经遇见过一个老师,他毕业之后在一个单位工作,很快就辞职了,他就下海自己做生意,涉及过很多领域。有了钱,有了地位。但是他心里不踏实,安定不下来,当然我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呀,后来他真的就是接触了新教育之后,心就慢慢定下来了,他做了新教育之后呢心里更踏实。所以我们设想呀,他是不是真的找到了自己人生想要的东西。
老子说嘛:‘归根曰静,是为复命。’所以当一个人做着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心里才能真正安定下来。或者说这时候你才跟自己的天命相符。否则我们取得再大的成就,被再多的人认可,依然会选择更多的东西来填充自己内心的空虚。那么如果大家认同这个说法,或者说觉得这种说法比较符合我们生活的状况的话,那我们反过来谈教育,那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帮助学生去挖掘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帮助学生学习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甚至我觉得,如果你的能力不够,你能做到第一条就已经不错了。如果你的能力够的话,就做到第一条。如果你的能力不够,就像那个父亲,只是陪自己的孩子观察蚂蚁而已,让孩子觉得爸爸也喜欢这个事情,需要什么能力呢?所以如果你的能力不够,你就把你的注意力放在第一条就够了。这时候你就在不断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去发现他喜欢什么。那么如果以此为标准,我们再看看,我们所长期接受的传统教育,有没有在做这样的事儿呢?显然是没有的,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想把孩子送到西方国家去接受教育呢,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人家崇尚自由,换句话说就是不压抑。虽然说这种教育没有取到正向的激励作用。当然较少的一部分私立学校还是比较严格的,大多数公立学校是偏向于放养模式的。所以我们只能说就算没有取到正向作用,但是她起码没有起到反向作用呀。所以很多自动自发的学生就可以在这个自由的平台上找到他所要的东西,然后自己去达成。
但是相比较之下,我国的传统教育其实一直在向相反的方向努力。前几天我们一直在讨论山长博文的学习。我们重新回顾了一下山长的一篇文章,新教育系列的第一篇文章。里面也讲到当前我们的公办教育模式是源于德国的。当时德国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尽快的赶上英国和法国,那么国王威廉三世启用了教育家洪堡,进行了彻底的教育改革,他的目的就是把当时德国大量散漫的农民转换成有知识并愿意服从管理的技术工人。后来德国工业上去了,他们国家取得了成功,其他国家就纷纷效仿。而前苏联就是效仿的一个典型例子。他不仅进行了模仿,而且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更加严苛,更加把人当成机器。而中国当前的体制教育就是模仿的前苏联。所以我们国家的传统教育从根子出的问题就是不以学生为主,不准学生有自己的东西。
那么在这种教育制度里,其实个人的理想和爱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怎样让你取得一个进入体制内的资格,成为组织的一部分。所以他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个性鲜明的人,而是为了让人变成标准化的产品。比如说我拿教育目标来讲,他不顾个人的目标,而是给每个人设置了一套共同的目标。那么这套教育目标体系背后传递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呢?就是人生就为了活着。我们当然不能说他错,但是把它当成人生唯一追求的方向并且复制给所有人,那就是有问题的。而且为了达到高效的教育目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就像电影里那个妈妈一样,用恐惧的力量来逼着你做,强行把自己的意志灌输给孩子。那你孩子一点爱也感受不到呀,但是那种恐惧一点一点调动起来被强化的时候,他就不得不选择压抑自己。就像那个喜欢游泳的小孩子一样,他可能听不懂妈妈说的话,但是背后传递的意念和感情他会一点点的感受到。然后孩子的恐惧心就被调动起来了,我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很可能我就会得差劲人生;我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但很可能妈妈就会因此而伤心的要死。
那么越是体制教育中的优等生,越要压抑自己的个性,越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该要什么。所以张曼菱在北大演讲时才说:‘传统教育把学生变成了一些不知所措的人,事业还没有开始,人生就如此无趣。’我在来信阳的火车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北大的一位教授写的,他说在面试研究生的时候,很多优秀的学生往哪儿一坐,说话非常字正腔圆,像节目主持人一样,但是多问几句他就会发现,他不知道自己上大学要干嘛。所以事业还没有开始,人生就如此无趣。那么其实我们接下来就要重要谈一谈张曼菱多次提到的压抑。我们在这压抑背后究竟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呢?我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跟大家好好谈一谈。大家看到光鲜的背后往往付出了对我们这一辈子来说非常沉重的代价。
独立人格丧失的第一个特征:存在感危机
那么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第一个就是存在感危机。什么意思,我讲一下我第一次去幼儿园的经历,小时候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很少管我,那么我记得我当时处于放养状态,我自我感觉天性被保护的还不错,没有被压抑。四岁的时候我作为插班生进入了幼儿园,那突然面对一个有规则的环境,开始还是不适应的,开学第一天的时候,上午还好,和伙伴们在一起做做游戏,听老师讲讲课还挺好的。但是到了吃完午饭要睡午觉的时候,因为之前我在家没睡,所以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睡不着我就偷偷下床跑到走道里趴着栏杆往下看。那这时候,老师就过来了,她跟我说:‘在这儿站着干嘛,赶紧睡觉去。’我当时就回头看了她一眼,说:‘不去,我就不去。’然后她当时就跟我说了一句,我到现在还没有忘,我印象非常深刻。她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在睡吗?难道你不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成为好孩子吗?快去睡。’当时我也没有听懂她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就死活不动。本来我是打算‘宁死不屈’的,但是被她打了屁股就乖乖就范了。后来还被告知了家长,家长也收拾了我,所以第二天我就变得很乖。
当然还有很多事,我就不多说了,说出来都是泪。(朱老师指着演示PPT说)这个电影建议大家去看,叫《看上去很美》,是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的,我看完之后挺有感触的。这是我来学堂看的第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它的场景设置跟我记忆中的幼儿园有点像,其实我都忘了这件事,本来我以为我的童年挺开心快乐的。后来一看电影才发现,不是呀,阴影都勾起来了。
所以说这个案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告诉大家,我说理解的存在感危机就是做一件事不是因为喜欢,不是因为我们想要,而是因为恐惧。如果不这样做,就得不到外界的认同。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我是不是不值得存在呀’的感觉。就像我在南宁跟一个老师交流,她在家是长女,不但在家里没有地位,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三十多岁的弟弟问她要钱,一栋楼房都给他了,让他天天收房租。她也觉得这样不好,但是她没办法,因为她们那里人都那样做,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指指点点。所以这就是典型的存在感危机,她做着个事就是因为怕,而不是因为喜欢或是想要。如果你做这件事是因为强烈的愿望,是因为你照顾弟弟妹妹你觉得很开心,这就不是存在感危机。如果你是被动的,是因为别人的指指点点你不得不做的,那就是存在感危机。
比如说今日学堂今年的中考题,有一篇内容是娜塔丽
-波特曼的演讲。我在看到这视频的时候,除了做题之外,我更关注的是她演讲本身,她演讲中提到的她年少时的一些遭遇。你看她说:‘我进大学的时候,我对我自己是很怀疑的,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我是因为名人而进来的。甚至搞得我自己都认为我是因为名人而进来的。那么我才要在哈佛大学去寻找一些严肃的事情。’她很显然是没有自信的,那如果说搞学术不是她的专长,自卑感可以理解。那她又是怎样看待她的演员身份的呢?
其实也差不多,她说:‘其实我一直都觉得演戏是轻佻而没有意义的。’那么一个年少时就红遍全球的著名影星,内心如此的自卑和迷茫,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其实呢,很可能也是因为存在感危机。你看她出生在书香门第,很可能他的家人和周边的人认可的是书香和文化,她作为一个演员,也许并没有得到认可,所以风光只是人表面的。所以她在中学的时候,一边拍戏,一遍拼命的读书。她只想要告诉家人,我有文化呀,我可以在家中立足。她特别去哈佛大学去选特别难的学科,别人都不选的学科,她偏要选,也只是想要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浅薄的戏子,而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可以严肃下来的人。所以她的选择都是基于恐惧,那么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她一定务必痛苦。因为她不断地在否定自己,走上一条别人认为正确的道路。但我觉得她还是幸运的,她比较有智慧,而且大学也并没有过多的为他输入什么,或是拖她的后腿。所以她在哈佛大学的求学过程中就自己觉知并解惑了,因为她发现当自己在不得不学习那些毫不感兴趣的课程同时,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深刻。但是她的同学和老师反而很轻松的很愉悦的在谈论那些看起来好像很低俗的东西。这时候她突然意识到为了严肃而严肃就是一种虚伪。当她突然意识到这一点时,她反而豁然开朗了,她觉得我喜欢的东西,这不仅是可以接受的理由,而且也是最好的理由。她明白根本不需要向外界证明什么,纯属多余。回归真实的自己,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把它做到极致,享受其中的快乐时光。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她还举了个例子,像日本的寿司之神,人家只是一个手艺人,从来就不会因为自己是不是有文化,有涵养而焦虑过,人家甚至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手艺而向世界证明什么。那些荣誉只是后来自己主动来的。人家只是单纯的在享受制作寿司这样一件他最喜欢的事情。那么相比较而言呢,我就没有娜塔丽-波特曼那么幸运。因为我在上学的时候成绩很优秀,经常得到家长的赞扬,但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其实我很希望我是差生。为什么?因为他们完全不在乎成绩,随心所欲。但是我呢,一个命令,一个表扬,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勾起我的恐惧,让我去做那些我并不想去做的事情。而且长时间这样的话,存在感危机最严重的一个后果就是会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你会忘记了应该怎样做了,因为你已经麻木了。就像刚才我举的那个南宁(女老师)的例子,她已经觉知到不对了,之前她是没有觉知的。这就是我说的(丧失)独立人格的第一个特征。45分。
独立人格丧失的第二个特征:代偿反应
第二个呢,代偿反应。代偿反应其实是生物学的一个名词。意思是说当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技能缺失的时候,其他功能会变得更好。比如说眼睛不好,听力或鼻子会更好。像有些聋哑人他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会很好。以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去餐馆里打工端盘子,有一桌客人每周会固定在星期五过来,我就经常观察他们。周围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他们立马就能觉察到。当时我跟这边服务员交头接耳说什么时,我就感觉到他好像知道我在议论他,他就会看我一眼,所以他们的感受和观察力特别强。
那这跟独立人格有什么关系呢?我还是再举一个例子,我上初中的时候。大部分男生都喜欢踢足球,而我说实话没什么兴趣,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太烂,另一方面是感觉一个多小时,二十多人抢一个球,半天还进不去一个球,浪费时间。所以开始踢了一段时间,后来就不踢了。但每次上体育课,或是每天下午一个半小时的活动时间,在操场上看到那些男生在球场上飞奔,进球时候的狂欢和狂喜,特别是周围女生崇拜的眼神,那时我就有点失落。就感觉自己短了那么一截。说本质一点就是觉得自己不够‘MAN’,不够男人,这也就是我内心的存在感危机来了。代偿反应就启动了,当时不知道,就是无意识的。我觉得我得在哪儿补一下。这个运动上不行,我得在其他方面补一下。其实当时也没有其他运动,就是篮球、足球、乒乓球。足球不喜欢,篮球就更别说了,当时我个头也比较低,你想我是坐第三排。不过如果是现在这个身材我就选篮球了。所以我就选择了乒乓球。每天下午下课铃一打就去抢台子。你要问我真喜欢打乒乓球吗?真觉得打乒乓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其实没有,这就是一种补偿。因为那边缺失了‘MAN’的感觉,想从这边补回来。
那刚才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代偿反应的本质。我们选择某件事情可能不是因为喜欢,也不是因为认同,而是因为缺失之后的弥补。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女同学,从乡下靠上来的。本来生活朴素,很用功。但毕竟我们是重点高中,学霸还是很多的。第一学期考试之后的成绩不好,第二个学期这个女生就转风格了,就开始爱打扮了,然后跟着学校里几个比较前卫的女生走在了一块,走上了一条非主流之路。那时候我记得,因为这个女生长得还挺漂亮,所以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些男生。那其实也是代偿反应。之前她是在学习上很又成就感,现在学习的成就感消失之后,就希望通过两性关系,通过异性的崇拜或追捧来找成就感。
那么代偿反应的最大危害就是在虚假的成就感面前,我们反而更容易忘记自己该要什么?就拿那个女生来说,她本身是一路走来都是爱学习的。她的目标其实是想考上大学,但是现在即便是她打扮的再漂亮,成为全校男生心目中的女神又如何?只会让她在追逐的过程中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就好比说你的视力下降了,你不去找原因调视力,你不断的去训练听力,那你就算耳朵能够练成顺风耳,你的视力只会越来越差。虽然我举的耳朵和眼睛的例子听起来很荒唐,好像感觉没有这样的人对吗?但是对于传统教育里边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丑就要多读书。’我读书的时候,很多同学就是以这样的思想为支撑点的。大家把在别处各种各样的无法得到的满足感,比如说人际关系不好,运动能力差,没有女生看得上你,都代偿成用功学习。然后企图用优异的成绩来补偿其它方面所有的缺憾。但问题在于,这种心态只会让我们背上很严重的心理负担,
无法真正喜欢上学习。为什么?首先因为你喜欢的不是学习,而是另外一种,其次,你既然看好成绩,你也没法弥补,你心里边是知道的。假如有一个女生没办法跟她心爱的男生在一起。然后找了一个‘备胎’,就算是这个‘备胎’再贴心,再暖,她心里边惦记的是谁呀?还不是原来那个人。歌里唱的好呀:‘爱我的人为我无怨无悔,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心碎。’
那么对我们(体制)学校的学生来说,最恐怖的其实不是考大学,是考上大学之后,依然人际关系不好,依然没有女生看得起你。那不是彻底傻了。然后接下来要么用考研,考博,或者说拼命赚钱来代偿,要么干脆彻底心灰意冷,在游戏和韩剧中度日。去年我不是带了一个班在武汉游学吗?他们也会经常去采访大学生,也会去招聘会采访毕业生。那么他们调查的结果是,很多大学生对于未来和生活是没有任何激情的,就是随遇而安,得过且过。(问他们)‘你想干什么呀?’‘我就想找一个还不错工作就算了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只有一个(大学生),他想创业,他对未来有特别好的规划。虽然他成绩比较差,还有几个挂科,但是他说:‘没关系,马云才什么学校毕业,你看我是华科的,挂科又怎么样?’就只碰到一个这样的人,大部分都是随遇而安的。当然了,由于我们采样的样本有限,没有采访很多很多人,大概加起来也不到100个。所以数据不能说充分,但是这是我们的一个大概调查。
独立人格丧失的第三个特征:奴性人格
第三个是奴性人格。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理解,这也是大多数学生的一个基本状态。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想选择做一件事情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自己根本就没意愿,只好随大流。因为在传统教育模式之下,我们长期就是浸泡在‘标准答案’、‘老师和家长说了算’(的环境中)。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不知不觉的丧失了主动思考的愿望和能力,最终变成毫无主见,只会跟风的人。其实在遇到山长之前,我就是这个样子。你比如说,我考大学当时要选专业了,别人问我:‘你喜欢干什么呀?’我突然一下子(懵了),‘你怎么突然问我这个问题呀。’你要问我想选哪个大学,我肯定知道,我想选北大,但是有点悬,所以我选了武大。因为我想选一个综合性大学。但是问我想选什么专业,我答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个人爱好已经被遗弃太久,很悲催的。那怎么办呢?那就打听呀,什么最火,什么最吃香,一看电子信息,分数线又高,名字又感觉很前卫,毕业之后又能去最潮的公司。我想准错不了,就报了。后来上大学,老师问我喜不喜欢这个专业,我当时真没什么感觉。无非就是跟大家一块儿学呗。因为我是善于学习的人,第一学期我还考了第一名。
但是大一的下学期,我第一次听山长的课,那天山长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句话,我这辈子也忘不了:‘价值体系
知识结构=个人成长’,大家看着那几个字都傻了。如果我们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那么价值体系其实就是相当于目的地,思维方式就相当于道路,知识结构就相当于交通工具。你首先你得明白你的目的呀,比如说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定的目标是考大学,考研,考公务员。这是最吃香的三个目标,但是我们得首先搞清楚这些目标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我想要还是别人告诉我应该要。要不然忙活了半天,就跟忙着眼睛和鼻子一样,被牵着走,要么拉磨,把自己禁锢住。那接下来就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更适合去目的地,当时我们都想赚大钱,但是没有任何人告诉我们有钱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比尔盖茨为什么上学又退学了,我们整天忙活着毕业后如何就业。如果你思维方式不对,最终结果一定是(无法达到目的)。那么这两个方面搞定之后才能是交通工具呀,你过河要船,你越野要车。假如你准备了个非常棒的越野车,质量很好,但是你不知道该开到哪儿,那它动力再足又有什么用呀?但问题就在于我们一直在忙忙活活地准备交通工具,从来没有考虑过我们要去哪儿,要走什么路。那当时我听完第一节课后,我内心才开始考虑我想要的是什么。后来在山长上课的过程中,我逐渐就从盲目拼搏的过程中冷静下来了,开始去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这时候才发现我根本不了解自己,更不了解这个世界。
其实相比之下,我还算幸运的。很多我的同学和朋友现在还处于这种迷糊的状态,或者说是奴性人格的状态。浑浑噩噩的活着其实是在走别人给你设定的路。那么前面分析了三种情况:存在感危机、代偿反应,奴性人格。那么他做事的动机要么是基于恐惧,要么是基于补偿,要么是基于没有自己思想。总之就是做不了自己的主宰,活在别人的掌控之中。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独立人格。如果各位有些家长和孩子还在传统教育之中,那我请你务必要小心这三种心理状态。你不要觉得孩子天天喜欢玩游戏,就好像他不对。说不定他是在现实中找不到自我存在感,而只好在虚拟世界中找存在感。你也不要以为孩子在青春期就一定叛逆,说不定是之前他没有受到过尊重,而只不过是借着这个生理期他身体的增长代偿反应的爆发。你更不要觉得孩子听话,学习OK就没问题了。说不定他已经压抑很久了,早就没有独立思想了,成为一个奴性人格了,或者成为一个人云亦云的附属品。
那么其实在塑造独立人格这一块,传统教育不仅是缺失,而且是不遗余力的在破坏。我们在前面也谈到了,这种教育模式的本质他就是停留在工业时代。现在工业时代已经远去了,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早就应该把它消除了。但是它的本质思想还是工业时代的思想。它的目的就是培养标准化统一化的产品。所以呢,现在的学生在里面泡久了,还不是一样,不得不交出自己的自我控制权变成一种依附状态。即便他现在离开学校,他就没有主人了吗?他还是奴仆。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状态了,主人是谁已经不重要了,也可能是老板,也可能是亲人,甚至是朋友。都没有关系,只要有主人就好。如果没有,反而会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反而觉得自己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不是有个段子吗?学渣根本就不用理学霸,但是学霸一定要跟学渣搞好关系,因为等你毕业了以后,就要人家那里去打工了。那再次提醒各位,如果你们的孩子在传统学校,我建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进行弥补。如果你也不想去别的学校,觉得就在这儿挺好,我建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进行弥补,要不然等孩子长大了想补都来不及了,根本就补不了。
那我们说了这么多非独立人格,那独立人格是什么情况呢?庄子在《逍遥游》里有一句话,描写宋荣子的,“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也就是说全世界都表扬他,他不会因此而高兴,全世界都贬损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悲伤而少做。人家有清晰明确的标准来判断内外沮誉,一句话,‘我的生命我做主,谁都干涉不了。’所以我说宋荣子就是拥有独立人格的典型代表。他有非常清晰明确的自我评判体系。你比如说宋荣子人家会有存在感危机吗?老师如果问他,他只会想:‘其他小朋友都在午休是吧,那又怎么样呢?难道不午休就代表我不是好孩子吗?如果你要我午休可以,请给我一个正当的理由,你不要拿别人都在睡所以我也要睡这种不太靠谱的理由来欺骗我幼小的心灵。’
说到这儿,有一个小插曲。在南宁的时候,我也说过这个问题。然后有人就问我:‘那像你们(学堂)的孩子是不睡午觉的是吧?’我说:‘也睡,但是我们的理由不一样呀,不睡可以,那下午运动你不能瞌睡,如果瞌睡就代表你精力不充分,就代表你要睡。如果瞌睡,那你下午就不能运动。’理由可以是多样的。就拿宋荣子来讲,人家有代偿反应吗?也没有呀,就算我足球踢的不好,那有怎么地?我也不去打乒乓球。因为我都不喜欢,我就喜欢读书。像罗胖(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那样,做我自己喜欢的而且有价值的事情。女生们都去看那些男生吧,就让我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男子好了。再说了人家有奴性人格吗?我看也没有,
‘你电子信息赚钱又怎么样,我不喜欢。’就像《三傻大闹好莱坞》里的那个男生一样,我就喜欢摄影,无非就是将来生活可能会拮据一些,还未必呢。但是我每天都在过自己充实的生活,我喜欢的生活。不是挺好吗?所以拥有独立人格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他内心中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敢于去追求。这是一个人能够获得幸福的最最重要的基石。所以我刚才才说,那个小女孩(指前文所提爱好游泳的女孩)才十岁,已经沐浴在幸福中了。而我们很多人没有。当然说这么多,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其实也没什么,我就在为自己而活呀,我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出于我自己的独立思考。那如果真是这样,我觉得太好了。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山长十几年前办教育的时候,全家人都反对,甚至他朋友都反对,他是他觉得这是他最喜欢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事。他才一直坚持下来,才有了今天机会和大家分享,所以将来会越做越好。但问题就在于,不是所有人的判断和认知都是很清醒的。很多人是缺乏觉知力的,他们以为自己是自己做决定,实际他们的独立人格早就被夺走了还不知道。就像一片纸飘在空中,纸可能觉得那是我在飞呀。实际只是风在动。就拿赚钱说好了,我们都觉得我们需要钱,而且越多越好。但是我们如果退回到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我们从小接受的挂念不是有了钱就有了一切。而是接受另外一种观念:‘当你做着你最想做最喜欢做的事情时候,你就拥有了一切。’这个观念不一样,那说不定几十年后我们少了一个企业家,多了一个教育家。我并没有说企业家和教育家的高下之分,都是一样的。我只是想说,当我们最初有一个观念进到我们脑子中的时候,我们就听不到我们自己的声音了,就搞不清自己该要啥。
那为了检验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是不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我觉得有个好办法。可以经常问自己:假如每年给你一百万,或者每年给你一个自由自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你要付出一个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你不能做现在手头上的事情。或者你现在不能干你手头上的工作,你答不答应?我想娜塔丽-波特曼肯定不答应。我觉得寿司之神肯定也不答应,因为这恰恰是他们自己找到的最喜欢的事,才能从中得到快乐。所以用世界上其他的事儿跟他们交换,他们是不答应的。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那么恭喜你跟宋荣子是同样的人。我在南宁分享的时候,有个家长跟我说:‘一百万不够,我要一千万。如果给我一千万我就不做现在的事。’那我及问他:‘你准备用这一千万买点什么东西?’然后他就傻眼了,他就不知道自己该买啥,因为他当时已经很有钱了,然后我接着跟他说:‘其实你也不是要钱,也仅仅只是缺乏一种安全感。你是不是觉得有钱就有安全感?’他点头。但是钱真的能给他带来安全感吗?未必。
因为他从没有钱到有钱这么多年,没有得到安全感,难道从有钱到有更多的钱就能得到吗?反正我不相信。但如果相反,他如果每天都真的在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每天都真的和自己最喜欢的人在一起相处,我觉得他钱估计少一点,把他资产砍一半,他内心也会很踏实的过的。
那么讲了这么多,这就是压抑人格所要付出的第一个代价,独立人格。后面还有三个部分要分享,接下来大家稍作休息后我们再进行接下来的分享,谢谢大家。
传统教育的代价二:丧失自由意志
(抱歉这一部分前面有一段内容没录上,朱老师是讲一个小女孩的案例)
‘……你想打扫一楼还是二楼呀,她就看着你不说话,然后老师接着说,你打扫一楼吧,她就去打扫了。如果第二天,老师说,你打扫二楼吧?她又去打扫。如果第三天,老师说,干脆你两层都打扫吧,她也去打扫。’但是你说这个孩子真的没有自己的想法吗?非也。如果老师在不经意间问他:‘你喜欢什么颜色?’他会一激灵,‘粉色。’但是老师如果是很正式的问他,‘你是喜欢这种颜色呀还是那种?’他就会不说话,或者他会说:‘两种都挺好。’就是了解大概一星期左右,然后他就跟他父母交流沟通。然后老师了解到这位妈妈非常强势,她对女儿的事情从出生到现在绝对是一手包办。问题的根源就出在妈妈的强势导致女儿选择性的压抑自己。虽然老师也跟她妈妈形成了多次的交流,她妈妈也愿意改变,但是多年的积习或是思维行为习惯要改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比如说又一次她妈妈带她去买杯子,如果是之前这种事是绝无可能发生的,都是她妈买什么,她要什么。为了让她得到改变,她妈特意领着她去买杯子,但是回来之后呢,老师问她,‘你不是喜欢粉色吗,怎么突然买了个黄色的杯子呢?’那个小孩说:‘本来我是想挑黄色的,但妈妈说我五行缺土,黄色才对我最好。’然后老师看她有点失落,就问她:‘那你喜不喜欢?’她想了一会儿说:‘不太喜欢。’当老师讲完这个案例后,我们意识到她正在一点一点的丧失自由选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来假想,如果她这样过一辈子,刚才我们说过查理-芒格,两个人比起来,我觉得她的生命真是太悲催了,太无奈了。
那么我举了这个极端的例子,那或许你会说现在不听话的孩子,一意孤行的孩子很多,那么这些情况其实就反映了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由意志的话,他很难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要么相信自己,漠视别人,要么相信别人,漠视自己。那么他就是处在混乱当中,搞不清如果这两个都不是,或者都搞不清,就会步入第三个阶段,就叫一片混乱。反正就是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夹缝当中处处碰壁。
就拿我在传统学校上的经历来说,我大概经历了三个过程:开始是相信别人,后来是相信自己,到最后搞不清楚该相信谁。比如说第一个阶段,我就盲目跟随。这个阶段,我就处在不分黑白,跟那个小姑娘是差不多的,我认为别人给我安排的肯定是最好的,不用去怀疑。当时我最想考的是北大,但是因为几分之差没有考上。当时我的奋斗目标就是一个,保送北大研究生。因此呢,我特别勤奋,第一学期是我们专业的第一名。后来听了山长的课,我才开始问自己,保研或者是考研是为了什么,如果我是想赚大钱的话,那么考研究生到底跟赚大钱有什么关系。如果我想搞科研的话,这种搞学术的生活我喜不喜欢。如果只是想寻求一份安稳的工作,那么考研是不是最佳的选择。当我这样思考的时候,我虽然没有想清楚答案,但是我已经发现从小到大我都是在跟着别人的思维走,从来就没有想过我这条路能够通往哪儿。经过了半年的思考,我就放弃了考研的想法,那其实我觉得这个就标志着我结束了盲目跟随的阶段,跨入了另外一个全然觉知的阶段。现在回想起这段时光,我在想是不是自己的青春期来的太晚了。我应该爆发的时候,都被学习给压抑了。因为那段时间就大概大一下半学期到大三一两年的时间,我真是内心充满了对周围事物的吐槽和批判。我从一个比较乖乖顺从的孩子,就变成了一个看什么都不顺的愤青。以前我打电话都是一场个人秀,跟我爸妈或是亲戚吹嘘一番我在学校取得了什么什么好成绩。但是到后来打电话我都觉得没什么可以说的,他们都特别不习惯。以前我是班级活动的积极分子,后来我就淡出来了。我只去参加山长的周末课堂。但是呢,我当时想法其实也特别简单,我觉得我以前喜欢或是习惯的我都要反着来,因为那种生活感觉没有价值。但是其实呢,我的这种行为并没有好的价值,我的亲朋好友对我的评价一路下滑。比如我妈,跟我说了一句,我不喜欢现在的你。但是我完全没有觉知,我觉得只要你不喜欢,就说明我做的是对的。
那第三阶段就是自我封闭,为什么会自我封闭呢?其实就是之前听别人不对,之后听自己也不对。现在该怎么办呢,不知道,然后就躲在角落里,动也不敢动。大四的时候,有的同学忙着考研,有的在公司实习,有的已经拿到Offer。我的成绩其实也很好,可以保研,考北大也有希望,我也跟同学参加过招聘会,拿过两个Offer。甚至我还去创过业。但是我都放弃了。为此我家里人不知跟我吵成什么样。有些人可能看过我写的一篇文章,就是‘参话头’,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写的。但是我自己心里清楚,我现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我盲目的做选择的话,我肯定还是后悔。所以在那段时间里面呢,山长在周末课堂的所讲的话给我很大启发,帮助我如何面的选择。所以说实话当初我选择今日学堂根本就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想。虽然我对新教育是绝对认可的,因为我跟着山长学教育学了三年,但是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想,比如救过呀,救孩子……说句实话我更想挽救自己。因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清楚自己应该干嘛——就是自救。
那么现在我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我没有自由意志。其实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原因是,从幼儿园开始,在传统学校上了十几年。其实彻底地剥夺了我个人的意志,就像那个不会自己做选择的妈妈一样,学校从来都不会问你想要什么,而是自信满满的跟你安排好了一切,他们也很坚定的认为,这是名正言顺的。再加上如果家长的立场是跟学校一致的话,那么学生他是弱势的,他根本没有发言权,只会乖乖的服从。第二个原因就是被老师骗了,本以为考上大学就一切OK了,但是考上大学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什么金钱呀,美女呀,不对,应该是事业呀,爱情呀都不知道在哪里。当我发现事实的真相之后,我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特别是上了山长的课之后,他打破了我固定的思维方式,非常震撼。其实就像是,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痴心的女子遇上了负心的汉,结果她就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从此看破红尘。当时的我就像这样,当时我还真有出家的愿望。山长还经常拿着个事开玩笑。疯狂动物城里的那个狐狸是一样的,它小时候想进城,因为进的过程中被人骗了,所以它就觉得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值得信任。但如果说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肯定会像查理-芒格一样,既不盲目认同,也盲目反对。而是先好好研究一番,考大学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考上又能怎样,为了这个我要付出什么?如果我要达到相同的目标,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我想等我搞清楚这一切,我几乎应该算是一个应试教育的专家了。那最后不管我的选择是考还是不考,其实我都是为我人生的目标服务。反而都是一种自由意志的体现。但是现在没有机会了。但大家还有机会,因为大家的孩子还小。你们可以用这个方法把所有的教育模式都好好研究一遍。不光是针对我所说的传统教育。包括各种各样的新式教育,都应该先好好研究一下,然后再给孩子一个最恰当的选择。如果大家真做到了这一点,那我觉得您才符合一个优秀家长的身份。那么这一点我就讲这么多,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浪潮》,里边讲的是一个老师带着一帮学生进行了长独裁者的实验,看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去看一下,到底哪些人是最容易丧失自由意志的,以及丧失自由意志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传统教育的代价三:没有至上精神
我们再看看代价三:没有至上精神。我想可能这一点想必大家不是很认同,因为在传统学校里面,很多学霸是存在的,他们的存在就足以证明这个观点站不住脚。那作为学霸曾经的一员,我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比如说在高中的时候,每次我的试卷发下来,我总要先打听下别人时多少分,而且重点打听对象是那些平时排在我前面的同学。更重要的是我不是直接打听,而是间接打听。每次考完大考之后我都会数我前面还有几个人。那后来我就觉悟了,我觉得我也管不了别人的成绩呀。我天天咬着牙跺着脚数着前面还有几个人,我也管不了别人。所以我就转移了我的死磕对象,我就跟分数死磕。我就准备了一个错题本,每次考试下来,我就把所有的错题都记录下来。然后错误原因,解题关键,我自己的反思,我都写在上面,我觉得这个办法挺有效。想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家长可以用这个方法。因为我在后面两次模拟考试中数学考了150分。我都满分了,谁还比我厉害。其实借我的经历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在传统学校大部分时学生的确非常优秀,甚至很拼命。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在高考冲刺阶段,睡觉的时候衣服都不脱,就是为了能多挤一点时间,早上能早去一会儿,能多学一会儿。那么这种精神当然可以称之为至上。不过我觉得这种至上的背后,它的着力点存在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敌对意识太重,他只看重彼此的竞争,而第二个就是眼界太狭窄,只看重最后的结果。
最近学堂推荐了一部电影《极盗者》,里面的男一号在初级阶段就是我说的这种状态。他在极限运动领域也算是一个成功人士,但是影片的男二号看不上他。为什么看不上他呢,他觉得他对大自然缺乏一种敬畏感。其实缺乏敬畏感对于男一号来说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为什么?因为他从来都是把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当成了自己的敌人。他要通过打败这个敌人来证明‘我的伟大’。所以,这种心态的确可以让我们充满斗志和干劲,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心理状况需要解决:就是这种心理状态下我们的注意力一直要绷在希望打败别人和担心别人打败之间。所以紧张和焦虑会成为人生的主旋律和很重的心理负担。那除此之外,这种心理状态还会让人形成一种错误的思维习惯,与这种错误思维直接相关的是,我们遇到问题的第一念是什么,第一念不是去思考这个东西是不是我要的,第一念是如果别人要我就得不到,这个是第一念。这种思维方式很可怕,它会把我们的关注点生生地拉走。本来我们的关注点正常应该是我们喜欢什么,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会把我们拉到关注别人喜欢什么。所以你想呀,我们都在寻找我们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但这种思维方式是和它背道而驰的。它把你的注意力偏偏拉到别人喜欢什么上,你怎么会找到自己想要什么呢?
所以社会上很多盲目的攀比、炫富,真实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发生,我觉得也是正常的。最后在这种心态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它就会陷入一种贫瘠而无法再突破。因为我们的目光总会停留在竞争这个狭小的空间之内,看不到更广阔的天地。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以前我们那个班教围棋的时候,两个学生水平差不多,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好勇斗狠。喜欢和对方死磕,眼睛里见不得别人有一块地,就是你只要有一块空地,我就要把你掏过来。后来我就跟他们说这种下棋的思维方式要换。你要通过一种布局,一种造势,腾挪等其他的方式来下棋。有一个同学还是很上心的。他每天中午都会过来和我下棋,下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另外一个不怎么上心,结果两个月后,前一个同学的棋艺飞速发展。为什么?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当我们的眼睛从对方的身上移开的时候,你会发现棋盘很广阔。有那么多空间给我们去尝试,但是如果你没有把目光移开的时候,只盯在对方身上,只盯在对方那个小的格局上面,那你就发现不了切入点。所以这种思维方式虽然也算是至上,但是着力点有问题。
那我们强调的真正至上精神是什么呢?我想跟大家分享这样一句话:第一在修身方面要强调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超越;第二在做事方面我们更看重事情的本身,享受把事情做到极致,然后再这个过程中体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那种乐趣。所以在这种心态之下,你外在的那些表现,比如说我也很努力,我也很拼命,外在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内在的这种心境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就拿竞争来说吧,你看至上的目的之前是为了打败别人,但是现在他心里很明白,对抗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通过别人来检验自己的缺点。这里时通过对抗来不断的超越自我。
在电影《极盗者》中的男一号他就有这个特征。大家没有看过的今天可以看一下。和男二号相比,男一号的成就更为卓越,但是他就像一个隐是形人一样,在圈外大家都不认识他。因为他只做一件事,就是训练,挑战,发现问题,再训练,再挑战。直到自己克服身上的所有弱点,企图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那么在男二号眼中,那些高山大河都成了敌人,都是要挑战的对象,但是在男一号的眼中,这些都成了朋友。所以他自然而然的会对大自然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敬畏感。他跟男一号说自己的感慨说的很真切:‘高山大河多么美好。’这是由心而发的,而本质是他把它们当成了朋友。男一号把它们当成了敌人,他认为敌人有什么美好的。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它们在进行极限滑雪的时候,在一个悬崖边上走投无路了,男二号用他那种好勇斗狠和大无畏的精神直接就冲了下去,后面三个人,另外两个人有些惊讶也有些担忧。但是我们男二号欣慰地笑了一下也紧随其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其实作为男来号来说,正常来讲他应该有些不好意思呀,自己的小弟比自己还勇敢,直接冲了下去。但是他会很欣慰,他开心的笑了。因为他可能觉得,我原来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居然有人可以做到,那就证明我还有提高的空间啦,那还不赶紧紧随其后。就是他的关注点都是在自己能提高的点在哪儿?而不是这个比我强,那个比我狠。所以他内心当然会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种开心。所以如果说是以这种心态来学习来提高的话,他对周围不断没有敌意,反而经常会处于一种感激和愉悦之中。而且这时候提高的角度是永无止境的,因为完美不可能达到,只能日趋。所以即使他打败了所有敌手之后,他也不会停止脚步,他还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自我提高。最重要的是他能够用这种心态来规避刚刚我们说的那种不利的思维方式。他不会眼睛盯着别人有什么,而只会盯着自己想要什么。比如说他非常喜欢极限运动,另外一个朋友非常想,甚至用这种方式来欺负他,他也会觉得无所谓,因为他内心没有这样的焦虑。这就是两种不同至上背后的区别。
那有人可能会觉得,那你说第二个非常好,那怎么培养呢?第一个不好,那怎么规避呢?其实大家这样看问题的话就复杂了。其实我觉得在培养孩子至上的过程中,或者培养孩子一步一步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他是一个阶梯性的。不能回避,第一个虽然不好,但是他很可能是一个必经阶段,孩子很可能要敌对,很可能要竞争。他不可能直接超越到第二点。那我们就要顺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一步一步的设置第一阶段要到这儿,第二阶段要到那儿,最终达到让他学会看重事情本身,不要看重结果。但问题就在于传统那的学校在这方面好像没有做过什么工作。他只是给了一个环境给你去竞争。当你只看重分数和输赢的时候,他几乎没有做任何引导。而我们在做新教育的时候,特别是在培养孩子至上意识的时候,你可以利用第一个阶段创造竞争,甚至还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刺激竞争,比如说奖惩措施。当你发现孩子只关注这个点的时候,就是你要引导的时候,就是你把他拔高,你把他转向一个更层次的时候。这个过程可能很长,但是你心里清楚方向。同时你密切注意观察,他早晚会落到第二个阶段。
这两天我们在书院里面讨论的时候,就提到一个问题。我的回答就是刚才那个回答。即便孩子现在有排名,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但得第一名的同学依然很努力,最后一名也是很努力。这个排名很显然和传统学校我盯红榜时的那个心态是不一样的。而且呢,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奖惩措施了,都是一些最基本的规则。不是你要学这个就给你什么奖励。那他们是怎么来的呢?他们从进入学堂到升到高中部,这五六年的过程中还不是经历了这一系列的过程,而
他们的不同就是在经历的过程中,老师一点点的去观察,去抠,去帮他在错误的方向上引导,然后一个个台阶上来。所以大家如果觉得怎样一蹴而就,如果你能够一蹴而就,我当然很赞同,也很希望方法能够推广出来。但是我自己的话,我觉得慢慢这样走也不失为一个好过程。但是关键在于你知道最终的方向在哪里,不能把它定到前一个阶段。
好,这是我顺便提一下,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第二个好,我只用第二个,但是你做的时候你第二个用不出来的疑惑。那接下来我就说一下,为什么传统学校大多数学生无法获得更高层次的至上精神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高考本身就是一场万人过独木桥的游戏。其实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下,大家会不自觉的把周围的人当成一种潜在的敌人来看待。就是你会觉得一旦你过去了,我就有可能会过不去。于是跟别人的竞争会成为一种生活的主要状态。这是高考的一个大环境造成的。
我在回想的时候,其实我跟同学关系也不错,都挺好的。但是如果在考试的过程中,他跟我问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很关键,他不知道怎么解的时候,我还是会犹犹豫豫。当别人问你一个学习方法的时候,这个方法其实帮你很多,你可能心里也很想告诉他,但是你心里边还是会有一些犹豫。这种问题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一种潜在的意识。你看这种竞争未必会对你们有什么影响,你考这个学校,他考那个学校。但是你还会有。
第二个,我觉得更重要,其实就是因为学生心目中没有更高远的目标,或者说是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而考大学他是一个功利很短期的目标,所以即便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他依然只是把学习作为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考上大学。那他怎么会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呢。既然没有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那他只能是‘好吧,我忍了,我暂时忍了。’那么基于这一点,学生其实很难去体会到至上的真正含义。他会在第一层一直打转。所以这再一次提醒我们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帮助发现自己的目标或建立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你给他目标。
传统教育的代价四:没有共赢思想
那么这是第三个代价。我们来看看第四个代价是什么?没有共赢思想。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对比一下,这几年在新教育体系成长起来的孩子和传统教育体系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在做事方面的差别:就是越在新教育体系中泡的越长的孩子,他这个特点就越明显。因为我们经常搞夏令营,所以初期这种对比是非常强烈的。那么什么差别呢?就是在新教育体系之下,学生是基于自己喜欢或是认可他去做一件事。所以他会觉得这件事情是服务于自己的目标。既然服务于自己的目标,他就会怀着一种创业者和经营者的心态来对待。那么在做事的过程中会体现出来这样三个特征:1、以超越职责为荣;2、以团队合作为荣;2、以服务他人为荣。
比如在2015年的时候,学堂让一班单独操办了一次夏令营。其实对他们的一种锻炼,也是对教育成果的一种检验。过程中他们就很明显的体现出以下三个特质:比如说他们在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的基础之上,反而会尽量多做。有些同学虽然没课,但是他不是闲着,而是到别的班去听课,去发现问题。所以有时候他们反而会觉得职责对自己是一种束缚。第二呢,他们每天都会对一些教学的基础问题进行讨论,用共同的力量去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其实,要说原因很简单,他们觉得要把这个事儿做好,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但是团队合作就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所以他们本能的就会在一起互相讨论。他们会想就算是我解决不好我心里也不慌,我会把我的想法拿出来先尝试,然后晚上讨论,明天再调整。第三,他们觉得他们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为他人创造价值时,才能真正的表现出来。所以他们会很享受他们在把事情做好之后,学生得到的那种开心和家长的那种开心。那么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届夏令营办的还是很成功的。最后每个一班的学生都觉得自己的收获很大,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再真正的实践上。
那我们对比来看看,在传统教育体系之下,学生大部分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啥,所以他缺乏一种自我负责的意识。所以只好被动接受任务。所以从心态对比来看,他们的心态就是一种打工者的心态。混日子就会成为一种常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1、以完成任务为终点;2、只有分工没有合作,散沙模式;3、不关心自己,也不会真正关心别人。
之前我听罗辑思维我听到一个很典型的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一个学霸,大学考的很好,毕业后在一个知名杂志社工作。但是他的工作方式很简单,不管编辑什么文章只用三个键:‘CTRL
A, CTRL C, CTRL
V’。那么工作效果之烂就不用说了,几年下来不仅自己的业务水平没有提高,出去找工作也找不着。他朋友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作践自己呢?他的回答很典型,我就要对得起老板给我的这点钱。那么大家可能就会发现这里面的一个恶性循环:因为老板给钱少,所以我凑合和对付——因为我对付,所以我的工作效果烂——因为我的工作效果烂,老板给钱更少。最终的结果就是钱也没赚到,能力也没提高。其实这样的案例还是不少的。我的一些朋友比他还夸张一些。你能说他傻吗,他之前考那么高分,肯定聪明,智商很高。但是你如果说他聪明吧,这个账也不能这样算。你以为你在坑别人,实际上最终坑了自己。这恰好是传统学校由于教育目标的不当,让我们不会用自己。所以我们才说,不关心别人就算了,他还不知道怎样去关心自己。所以共赢思想很重要,它是把一件事情做成的原则和基础。但我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前面三点没有做到,第一个独立人格,第二自由意志,第三至上精神。如果这三个没有做到的话,你上来就让学生团队合作,超越职责,服务他人,只会适得其反。我觉得学生不听话还好,听话就麻烦了。因为这时候他不是真心想这样,而是一种隐忍和伪装。你想学生在这种状态下,你让他做共赢思想的事,他只会越来越缺失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所以我才特别提醒大家这一点很重要。你不要上来就让大家奉献,让学生去为团队着想,你要看他前面的根子有没有扎好。所以前几天有一个人跟我说我们要多提倡奉献的精神。我反而跟他说的是,你要看这个人他喜不喜欢这件事儿,如果他喜欢这件事,你让他奉献是自然的,如果他不喜欢你让他奉献,这可以作为道德要求,如果他道德情操高尚,他就像特雷萨修女一样,他天生就想天使一样,奉献是他真心所愿,那么太感谢他的存在呢。但是如果一个人是被逼的,他不会真心喜欢。
所以说了这么多,还是为了说明教育的本质是天性的挖掘。这个根抓住了,孩子喜欢的东西找到了,他后面独立人格,自由意志,至上精神都会出来。
那么我们做一个总结,前面我们讲了四点。独立人格,自由意志,至上精神,共赢思想。前面两个是教你怎么做人的,至上精神是教你怎么有目标的,共赢思想是教你怎么做事的。会做人,有目标,会做事。这三点其实我要跟大家所提出的,压抑所需要付出的成本。现在我想要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付出了这些成本就可以考上名校,不知道大家是否觉得值?反正张曼菱肯定觉得不值。那我认为呢,只有两种人说不值才真正走心,其他人说不值都不是那么真正走心,可能走着走着又送到体制学校去了。一种就是类似于张曼菱这种正常人,因为她没有缺失这些东西,所以她会看到缺失这四种东西,她的生活会很悲催。那么第二种人就是因为缺失这四点而真正吃过亏的人,并且吃过亏也真正进行过反省一直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的人。
比如我就见过一个这样的家庭。一个男家长,之前因为事业很忙,照顾家照顾的不够,后来妻子跟他分了,分了之后它的心态变化的很多。他砍掉了很多很多之前的工作,把大量的时间用来照顾自己的女儿,但结果并不如人意。因为过分的溺爱导致他的女儿很无能。
这还算其一。最重要的是这个女儿对这个老爸是爱答不理。为什么?其实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代偿反应,因为他觉得他在妻子那里丢失了家庭的责任,他现在就想把这个责任感从女儿身上弥补回来。他做事的根基错了,他做事的出发点不是女儿需要什么,而是自己需要什么。当出发点是自己需要什么时,他会把什么东西都抛给女儿,只要女儿需要我,一咕噜都给你。你想呀,孩子小的时候都希望有人疼有人爱,你爱的再多我也不嫌多。但是当孩子长大后他发现自己没有本事,而且因为没有本事内心开始自卑的时候,她会把这笔账算到谁头上?当然是算到老爸身上,所以她才会对老爸爱答不理。那这个家长呢,是已经深刻的意识到自己走错了。所以他才会觉得不值。虽然他比较成功,但是在代偿反应这个独立人格上,他也是欠缺的。
那么对于老师来说,这些问题也很关键。如果这些意识不具备,就会导致老师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不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而是解决自己的存在感危机。因为学生是弱小的,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够独立,觉得自己很渺小,那么通过拯救学生,控制学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能够让自己感觉到很强大,很有力,很重要。但是这种心态也是错的,也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最后的结果就是老师、孩子都没有真正的成长。可能会有一些能力上的提升,但是最终内心没有真正的成长。其实每一个家长或是老师,都是从传统教育体系之中出来的,或多或少都会进行一些教育的反思。如果这些毒害很深,在教孩子的时候,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觉知力,不要犯严重错误,否则等到真正吃亏的时候,就想那个老爸一样,真正吃亏的时候,已经得不偿失,甚至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我才说,不是所以人都会觉得丢失了这四个很重要,没丢的人和丢了之后吃亏的人才会觉得这四个很重要。当你真正觉得这四个重要的时候,你才会想,我能不能让我的孩子不丢这个东西。
那接下来,还有一个疑问让大家思考一下。就是这些
已经很严重了,但是为什么当初很多人,包括在座的各位其中的大部分,包括我自己在内,依然愿意为传统教育买单,支付了如此高昂的成本和代价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其实我觉得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工业时代的尾声。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组织为王的那种思想和意识还是很顽固的。比如说个人只有依靠某一个组织才能获得一个比较好的生存和发展。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民间的大夫,他的医术虽然非常高明,可能挣的钱还不如协和医院的一个护士。那这就让我们想呀,考一个医科大学多好啊。所以当传统教育在打磨我们的个性,让我们成为体制内一员的时候,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是很认同的。第二,就是生存问题起码在我小的时候还是第一等大事。假如说有一条路不仅可以自己活下来,还可以过上小康的生活就已经很满足了。什么个人的兴趣,远大的目标呀,人生的理想呀都可以暂时放一边,这些都没考虑过。那其实这也恰好符合了传统学校对我们传递的一个价值观。前面讲了,考大学,找工作,多赚钱,这套价值体系背后传递的就是人要好好活着嘛。而我们呢,也就是想好好活着。而传统学校把考大学当做是唯一的目标灌输给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很正常,我们觉得,嗯,我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当初我们愿意接受传统教育,是因为个人和学校之间的契合度不是百分之百,也是百分之八九十。
但问题就在于,现在走这条路是不是最佳选择?我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为什么?第一,互联网时代嘛,是一个个人崛起的时代,或者说是一个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保障个人崛起的时代。没有组织我们完全有出路。如果现在有真本事,通向成功的方法有无数条,大家生活在城市里面,比我这个山沟里来的人更知道这一点。我前年去浙江,跟同学们在一块儿聚会聊天,有一个同学要剪头发,她就在网上订理发师。我都不知道这事,他们还嘲笑我太LOW了。然后我还了解到有一些理发师手艺很好,而且又会营销,会人际互动。他利用微信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十几万,甚至二十万。而且他成本很小,他没有店面,他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在一个小巷子里面租一个房子。那么这种事儿在之前是不存在的,但是现在存在。那家长觉得,如果你的孩子上完大学之后,找了一份工作,而这个小伙子学了十年的理发,又在社会上磨练了五年,也二十四五岁,一个挣二十万,一个每年工资只有五千块钱。如果从生存这个角度来讲,你的投入也是不划算的。因为时代变了。
第二呢,现在的孩子对生存的恐惧感和危机感没有了。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生存变得容易了,而是他们脑子里压根就没有建立这样的意识。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为生存而忙碌,我觉得生存很重要。他们还天天为生存而担忧,挣多少钱,买多少东西。现在的小孩子好像都没有在为生存而担忧了。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如果小孩子没有为生存而担忧过,他的关注点自动回停留在个人的喜好,个人的感受,个人的理想这些
高于生存的层面上。所以他的关注点就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老板都觉得九零后难管,都喜欢跳槽。假如说明天没钱吃饭了,今天不爽我也不干。这种思想在七零后是没有的,在八零后也很少有。但是在九零后就有,这就说明观念不一样呀。那么你想呀,我们刚才说我们跟传统学校契合在哪里,现在契合都
几乎消失了。如果学生依然还接受传统教育,那除了面临上面四大代价之外,还要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厌学。厌学将会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不管你是学习好学习差,度逃不了这一关,因为很简单,个人和学校不再有契合度了,那么学生呢,就会越来越清楚,这个教育它其实是一个骗局呀,因为我所要的,跟现在接受的教育,甚至跟未来的大学没有必然联系。比如说,这两天跟书院的老师交流,有一个学生他喜欢编程,那他非要通过上大学的方式才能获得成功吗?对于现在来说当然不是啦。你想他没有跟任何一个老师学,他是在网络上自学的。比如说他数学差,那可汗学院的老师讲的数学又清楚又免费,为什么不要呢。
那么只要他认真学,有了真本事之后,那他方法也很多呀。他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发给大公司,大公司是认本事不认学历的。说不定人家十五岁就能找到一个薪水又高还能在家工作的职位。
总之,我就是想传达一个思想,就是传统学校他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工业时代。跟互联网时代已经严重脱节了。那面对这种局面,如果学生没有选择,你必须待在里面,我觉得只有三条路可以给他,第一条就是积极反抗,就干各种堕落的事情,第二种就是消极反抗,我也在,我就是不用功,我混日子,你拿我也没辙。第三种就是自我压抑,就是再讨厌我也忍了,反正高考之后我就解脱了嘛。那么这一点呢,这几年呢大家也看到一个现象,就是高考之后疯狂撕书。学生疯狂撕书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内心对学习是极端厌恶的。反正起码我上学的时候是没有这种情况的,我们怎么做呢,我们只是把书打包之后,集中起来把书都卖点,然后到饭店大吃一顿。现在学生已经不卖了,直接撕掉,发泄一下。所以我们再回想一下,假如说学生有别的选择,即便是在家自学,只要家长支持,那他离开学生他会觉得好开心。这也是现在新教育能够发展的比原来快好多的原因。我自己是深有感受的,你看,之前在武汉,我们其实影响力非常小,理解我们的人也非常少,包括到云南初期也是这样的。后来为什么慢慢快了呢?我觉得不是我们让家长理解我们了,反而是家长觉得那不重要了,他在四处找,找到了我们,而我们之前是我们反复说,他们都不觉得很重要,他们只是觉得在这儿学学英语或是某一个特长。所以这也是很多家长从体制内转过来的原因,是时代再变,而且不停的在变。
那么作为厌学这块儿,我还想再多说一句。就是本来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感和探索欲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全方位学习和一生持续学习是人生的常态。如果厌学的话,你想,在一个学习的时代,他是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将来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厌学这个问题。我见过一些孩子,不多,一两个,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心态很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对玩游戏看都不看一眼。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传统学校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压力之下,把厌学的这种情绪扩大化了,扩大到对所有东西上。这就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虽然不多,但是我见过一个。
那么时代已经变了,人的思想不得不跟着变。小孩子的思想他是非常需要或是非常适合,或是天生就是要跟着时代一起发展的。比如我认识一个小孩子,他四岁第一次玩‘爱派’就能找到很东西,他没有学过。所以我觉得家长和老师如果思维方式转不过来,还停留在我们那时候的状态当中,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当中,就不要再谈教育了。就只剩下拖后腿了。那么讲了这么多,如果问问大家,传统教育的和核心问题是什么?新教育的本质应该放在哪里?我想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了,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天性并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我觉得就是传统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没有醒过腔来而且孩子反向用力的点。我们新教育就是应该拨乱反正,把很重要但是它一直没有做的东西要做,具体就是来说就是以这个为核心,把我们刚才说的,独立人格,自由意志,至上精神,共赢思想立起来。或者说心中围绕着这些东西。如果我们只是把目光锁定在英文呀,武功呀,写作呀,演讲呀,辩论呀这些方面,这些外在的能力的方面,其实就是舍本逐末。
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不管是一个人也好,还是很多人也好,我觉得只要抓住了这个教育的根本,然后把教育方向明确了,把它四根柱子立起来了,都算是新教育。这几天也在跟书院的老师在交流,新教育本来就应该百花齐放,每个学堂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个特色或者个性。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模式可以适合所有孩子。那么大家也可以不断去思考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准备怎么做?家长的作用在?哪里老师的作用在哪里?把这些问题逐渐逐渐清晰,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即使你没有自己的教育体系,只是教自己的孩子,那你内心也会很清楚,而不是经常在那里犹豫不决:这个东西到底该不该做,不知道该问自己还是该问别人?
那么我今天要分享的主要内容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以此为契机重新反思一下,你们在做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哪些问题疏忽了,从而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因为我今天讲的只是一个引子。好的,谢谢大家!
ps:在听打整理过程中有诸多错漏之处敬请谅解。欢迎提供补充修改意见,谢谢!我的微信: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学上课听不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