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期货:有谁知道麦科特事件吗,它的洁洁良事件前因后果果发

目睹中国股市之怪现象2
我的图书馆
目睹中国股市之怪现象2
第一章 黑庄操纵股价
黑庄操纵股价产生了大富翁,大富豪,大企业家,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股市中得心应手,股市成了这些冒险家的天堂,乐园,也成了散户们失望的场所。股市庄家  中国的股市,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正可谓萝卜快了不洗泥,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现象层出不穷,因此,我国股市并不能说是一个规范的健康的市场,用某些著名经济学家的话来说,我国股市还处于一个婴儿时期。既然是婴儿,就不能苛求他了。正是在这样一个股票市场上,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草莽英雄,也就是各种各样的投资机构,也就是庄家。这些庄家在我国证券市场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兴风作浪,监管机构看到的是他们活跃市场的一面,但却没有看到他们破坏市场的另一面。
  最初的中国股票市场刚刚起步,经验不足,规模又小,所以一些少量的资金就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呼风唤雨兴风作浪。正是他们制造了股市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广大投资者来参与。股票市场就是在这种模糊混乱的状态下壮大成长的,许多占山为王的庄家也就是这种时候不断地壮大成长,他们在一只只股票上不断地吸筹、拉高、出货。然后再吸筹、再拉高、再出货,如此不断地重复,他们的金山越来越高,财富越来越多,以致他们之中不断地
  黑庄操纵股价产生了大富翁,大富豪,大企业家,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股市中得心应手,股市成了这些冒险家的天堂,乐园,也成了散户们失望的场所。
  有人用“蝴蝶效应”来说明股票市场的振荡。所谓“蝴蝶效应”,就是说,当一只蝴蝶在某地扇动翅膀,那么它的效应就会在另一个地方显现,就会导致另外一个地方出现一场风暴。但事实上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之所以没有发生,那是由于众多蝴蝶所扇动翅膀的方向不同、频率各异,因此他们之间产生的空气振动早就相互抵消了。但是,如果在股市上有少数巨型“大鸟”,他们按照同一个方向,以同样的频率“扇动翅膀”的话,股市恐怕就不会安宁了,那些小小的“蝴蝶”们恐怕也要倒霉了。我们把这些“大鸟”比作庄家,把那些小小的“蝴蝶”比作散户。
  在中国股票市场上,风云激荡,汇聚了亿万资产,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杰出人才,在这些人中,有政界名家,有艺术界的名星,有企业界的精英,有学术界的泰斗。但是,在这个冒险家的乐园里,最显风流的非庄家莫属。他们是何方神圣?他们不显山,不露水,来无踪,去无影,股市到处传颂着他们的故事,但却没有多少人能一睹他们的尊容。他们挥手千金,买进卖出,他们能让股价的K线图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绿,他们能让股价一会儿涨停,一会儿又跌停,他们能让股价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涨不跌,横盘整理,牛皮走势,他们也可让一支股票突然腾空而起,连封涨停,他们可以造出各种各样的技术图形来,让人们苦心思索都猜不透庄家的用心,他们财大气粗,神出鬼没,精明狡猾,神通广大,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来无迹象,去无踪影,想让散户赚钱就让你赚,不想让你赚他就连打跌停,让你逃命都不成。
  而散户在这个无涯股海中,浮沉其中不能自拔。为了跟庄,为了战胜庄家,许多跟庄、战胜庄家的书籍大行其道,原本理性的投资一下子变成了无节制的投机行为,何也?示范效应使然。市场行为扭曲,投资理念的扭曲,使得市场不能健康地发展。
  庄家们可以制造题材,制造炒作的借口,用以激发市场人气,他们的题材就是事先设计好的一个陷阱,一个诱导散户跟风的骗局,一朵绚丽迷人的美丽的罂粟花,而许多不明就里的散户则纷纷掉入其中不能自拔。
  在1999年的5·19行情中,受美国那斯达克网络股飚升的刺激,国内的某些庄家在网络股中纷纷建仓,但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股价未能大幅上升,到这年年底,我国证券市场回暖,于是这些庄家们蠢蠢欲动,终于在2000年年初的网络股热中掀起了一波颇有声势的大行情,各路庄家纷纷启动,报纸电视台上有关网络的文章粉墨登场,网络股纷纷上扬,神话开始了,庄家们在股票市场上展开了一出拉升股价的竞赛活动。亿安科技连拉十几个涨停,股价超过了百元,创造中国股市历史上空前的高价股,市场发疯了。每天股市开市后,总有许多家股票一开始已经就涨停了,赚了钱的股民们喜形于色,笑口常开。不几天,许多股票的价格已经翻了一番了。
  在网络股炒作以后,接着的就是生物制药、纳米概念,你方唱罢我登场,股市每天都有新动向,新消息。可是不久,这些被炒高了的股票大都选择了高台跳水动作,齐刷刷地直往下掉。高处接手的散户们欲哭无泪。
  庄家与上市公司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互相配合。有的上市公司甚至自己就参与坐庄。庄家要低位吸货,上市公司就频频出利空消息,不是公司涉及诉讼,就是公司业绩下降。让散户割掉手中的筹码给庄家,等庄家吸好货要拉高出货时,利多消息又满天飞,公司重组进程加快,诉讼案件得以了结,对公司影响并不大,公司业绩良好,公司计划高比例送股和利用公积金转增股本,引诱散户买进,等散户接了庄家的筹码后,庄家早逃之夭夭。还有的上市公司委托庄家理财,于是手他们便和庄家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方面的典型当数琼民源、中科创业、银广夏、亿安科技等。
  中国股市在某些庄家眼中,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算不了什么,只要庄家看上,再亏损的垃圾股都能炒得飞上天。散户们总结了一句话,叫作股不在好,有庄则灵。大家争先恐后地分析哪只股票庄家入驻了,都来买入坐轿子,让庄家给他抬轿子,但是这样的好事并不是散户轻易能得到的。
  庄家资金雄厚,装备精良,耳目众多,还能未卜先知,早做准备,他们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独到的见解,对基本面的研究更是领先一步,许多大行情就是他们首先发动的,而散户只能跟风。
  庄家坐庄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利用中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的缺陷,对某些个股长期打压,使它的股价远离市场均价,形成单边下跌趋势。现在的庄家信息渠道畅通,经上市公司到交易所查持股清单很容易。一旦发现有小机构和大户在某股上持股数量较多,就不惜暂时损失,封盘不让涨,并往下砸盘,以致在半年、一年的大牛市中,让持股者坐冷板凳,萌生换股的念头。此时,有的庄家与上市公司串通,发利空消息骗筹码。
  这时,上市公司出尽了所有的利空消息,如业绩亏损、诉讼事件、财务状况恶化、经营环境变坏、原材料涨价、自然灾害、资产重组告吹,送股取消以及高价配股、打官司败诉等,等等。这类利空消息往往有真有伪,特别是业绩亏损、经营环境恶化方面容易形成庄家与上市公司联手造假的行为,如利润隐瞒、虚报亏损或者是夸大经营环境的恶化事实与程度等。此时,庄家再辅之以巨量砸盘、制造几个跌停板,迫使人们割肉交出筹码,引诱散户割肉。散户经不起主力的折磨,不甘心长期坐冷板凳,结果换股换掉了手中的筹码,这些筹码被庄家在低位用很便宜的价格就买走了。如此反复,等庄家收集到一定的筹码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股价迅速拉起,甚至于连拉涨停,使踏空者追悔莫及,使低位割肉者击掌感叹。
  当筹码都集中在庄家手中,股价被拉高之后,也就是庄家出局的前夕,大量的利好消息往往会像重磅炸弹似地闪亮登场,随之而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原先的诉讼得以妥善解决、重组成功、进军高科技、业绩大幅上升、送股方案经股东大会批准实施,而且是10送10,总之,各种利多消息满天飞,报纸电视台上股评人士不断露面,都来给庄家抬轿子。这类庄股故事即重大题材,往往对投资者会形成极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并使相当多数的人足以相信其仍然存在巨大的上扬空间和成长潜力,从而终于在已经高企的市场价位上买入。当原先低位卖出者此时回补,踏空者高位买进的时候,也就往往是庄家出货的时候。而此时,庄家会让股价在这里高位横盘,反反复复出货,极力引诱散户高位追涨。等散户在高位接了庄家的筹码后,股价就一路下跌不回头。
  庄家的优势在于内幕交易。内幕交易首先得有内幕信息,内幕信息就是还没有在媒体上公开刊登的一般散户还不知道的消息。谁掌握了内幕信息就等于谁掌握了某种利益,就可以获利,避免损失,因此,在我国股市上,内幕消息是人们争相取得的重要资源。内幕信息对每一位投资者来说,是不同的,有的人掌握得多、掌握得快、及时,他就占优。而另一些人掌握得慢,滞后,他就占有了劣势。内幕信息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与庄家联合起来,秘密合作,双方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庄家就可以获得一般投资者得不到的内幕消息。
  庄家手里有钱,但却没有内幕信息。他要想做一支股票,一般他都要找个上市公司来当合作者,因为上市公司有许多还没有公开的信息。而上市公司手里有内幕信息,不便自己去当庄家,但他还想通过股市赚钱,所以他也愿意找个庄家来当合作者。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钱,双方走到一起,不谋而合,臭味相投,亲密接触,情报共享,资金共享。
  内幕交易在法律上是严格禁止的,为什么在严格禁止的情况下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其他的庄家,都对这个情有独钟呢?关键是执法不严,监督不力,从事内幕交易能给自己带来更优惠的回报,所以这些庄家也好,上市公司也好,都愿意铤而走险,去冒犯别人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不义之财。
  庄家的优势还在于他们有专业的咨询机构,对宏观形势和国家政策洞若观火,对国外股市也熟记于心。另外,庄家在技术分析,操盘手法上占有优势,他们的操盘手很熟悉散户的心理,在技术图形上,他们引诱散户上当受骗,常常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令散户吃亏上当。
  庄家可分为下列几类:
  一、券商做庄家,此类庄家与散户相比,无论在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他们的交易成本低,在股市上操纵某只股票,拉高出货,赚取不菲的利润。这只是他们顺手牵羊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也。
  二、基金做庄家。沪深两市的基金家数和资金日渐增多,他们左右联手,相互默契,在股市操纵一部分股票,拉高出货。基金黑幕就是最好的注解。
  三、上市公司做庄家。上市公司如果做主业的话,实现盈利很难,你想拿到10%、20%的利润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多的上市公司的总裁也许看到,证券市场的牛市赚钱这么容易,为什么我们不能来试一下呢?与其自己的股票给庄家做,还不如自己来做,因为自己对自己公司最了解。
  所以,在证券市场中往往存在这样的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他们不用心经营自己的主营业务,而是热衷于与庄家联手利用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价格,这种上市公司与庄家相配合,往往会给一些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上市公司做自己股票的庄家,这真是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己对自己公司的经营生产的了解是外人不可比拟的,他们自己或是自己控制的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操纵自己的股票,还可以配合炒作发布各种各样的利空或利多消息,这是其他庄家不可相比的。亿安科技就是如此。
  还有许多上市公司利用募集来的资金通过委托理财的名义炒作股票。
  四、民间庄家。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各样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违法的或是不违法的手段,积累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资金小的通过合伙的方式联合起来,组成私募基金,他们精心选择一二只股票进场做一把庄,快进快出,赚一把就走。
  五、过江龙庄家。这类庄家的资金来历不明,谁也说不清他们的资金来自于何方,又到何方去,但他们却拥有巨额资金,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他们能在大盘极度低迷时从天而降,让大盘拔地而起,引发一轮声势凌厉的逼空行情。
  《证券法》明确禁止的关联交易和内幕交易,其实就是庄家操纵股票市场的惯用的伎俩。比如,中科系,庄家把股票价格拉起来,完全靠的是关联交易和内幕交易,中科创业在重组之前和采取重大决策之前,庄家自己先进货和出货,然后再发布消息。
  庄家有时是券商、客户、上市公司三者联合起来坐庄,这样的庄家其势强大,无可比拟。券商给你做经纪,给你下单,给你融资融券。有上市公司发布消息配合你,有重组消息,投入项目消息,业绩好与坏的消息等。有客户提供资金,制造成交量,三者结合起来,其势无比,散户想逃都难逃庄家设计的圈套。
  长此以往,股市上庄家横行,违法乱纪不断,丑闻不断,投资者缺乏安全感,谁还会在股市上投资?
  许多庄家炒作的时候用的是银行的钱,或是公司的钱,赚了就装入自己的腰包,赔了则赔了银行和公司,这种人在股市上如鱼得水,进退自如,进可以继续坐庄,赚更多的钱,退可以到国外去,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安享晚年,不愁柴米油盐。我们的法律居然拿他们没有办法。
  在一个公平的股市上,股民们进行股票投资是要自担风险的。但是,如果在一个庄家横行的股票市场上,广大中小股民,从他们一进场购买股票时,就决定了他们在这场“博弈”中就已经输定了。
  吴敬琏说:“庄家是触犯刑律的,庄家也是触犯民法的,而且庄家和上市规则也不吻合,但现在谁都不把它当回事,而且在某些大型媒体上还可以公然讨论“跟庄走天下”,这种视法律为儿戏的股市现状是太不正常了。别人不说,我岁数大了,不讲白不讲。”
  在股票市场上,有两种行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为刑事犯罪。一种叫作内幕交易:如上市公司的有些领导人知道某些内幕信息,他们依据这些公众还不知道的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另外一种犯罪叫作操纵市场,如操纵股价,给投资者以假象。
  有庄好还是无庄好
  判断一个市场的好坏,不能用量有多大,筹集了多少资金来作为标准。中国的股票市场的发展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有1287多家上市公司,1991年至2003年底,内地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筹资总额达10130?11亿元。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股市上存在的种种问题的严重性。
  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的庄家和纳斯达克的做市商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们的许多庄家是违法的,是应该受到查处的。
  有人认为,庄家可以增强股市的流动性,有庄,股票市场就有了流动性,股票市场就活了,反之,就是死水一潭。这样,便有一种误解,认为庄家还是有作用的。更有人认为,国外也是有庄家的,像美国的纳斯达克,就有做市商制度,一些人认为这也是庄家。他们由此得出结论,认为纳斯达克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做市商制度。而中国要想使股票市场有一个超常规的发展,也需要庄家来炒作。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中国的庄家和美国纳斯达克做市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首先,我国的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行的都是竞价交易制度,而纳斯达克实行的是做市商制度。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交易制度,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其次,纳斯达克的一只股票一般有8-10家券商同时跟他做市,是公开竞争的、透明的;而我们一只股票可能是一家或两家做庄,或者是两家对斗,是暗的。纳斯达克做市商实际上是一种双向报价、承担连续交易义务的券商;中国股市的庄家则是靠操纵股价、低进高出、发布虚假消息误导中小投资者来获取暴利。
  再次,美国在实行做市商制度的同时,监管非常规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全美证券商协会都对做市商监管得非常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法律,券商不能够欺诈、误导投资者,不能够操纵股价。并有很多惩罚性措施,严重的要坐牢。他们在技术手段上也非常强大。美国股市有一个股票监控跟踪系统,可以对每一只股票、每一个做市商、每一个大宗客户进行监控,把历史数据输进去,然后同现在进货出货量和价格变动进行比较,如果有异常的情况出现,就会自动报警。每年都通过这个系统查出很多案件。
  也就是说,美国的做市商是在透明、竞争的环境下,在严密的制度和监控下进行操作,来形成连续交易,维持股票的流动性。由于制度、法律以及技术手段都跟得上,他们的做市商基本能做到不违法,也不会出现欺诈、误导和合谋坑蒙中小投资者的现象。我们股市的庄家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他们不仅是暗庄、黑庄,而且靠散布虚假消息,靠内幕交易和关联交易来操纵股价。这种违规违法操作,是不能够鼓励的,绝对应该查处。
  00即使美国的做市商对纳斯达克起了关键的作用,也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做市商制度。做市商的确增加了纳斯达克的流动性,但纳斯达克的市场风险也远高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其股票价格波动很厉害,所以纳斯达克市场的投资者一般有着很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这是我国的小股民所不可比的。经过1999年前后的股价大波动之后,纳斯达克也在探索减少风险的办法,对做市商制度会做什么样的调整还有待于观察。因此,对做市商制度的认识不应绝对化。
  中国股民对庄家又爱又恨,因为股民愿意炒短线,这样赚钱快,许多人希望十天半个月就把一年的钱赚回来,于是就希望有庄,这就要跟庄,不然就赚不到钱,因此就爱庄。恨庄就是因为跟庄往往就跟错了,要不跟不上,要不就是被庄家甩了,被庄家骗了,高位套住了,赔钱了,因此就恨庄。其实,如果股市是健康的话,做长线就不需要庄家了。大家都抱着投资的态度去买股票,上市公司会给他分红派息。
  也不能否认庄家在股票的流动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庄家,中国的股票流动性要比现在低许多,印花税也不会有这么多,股民也会少些,上市公司的数量股票发行的数量也会少些,股票市场上筹集的资金也会少些。
  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庄,中国股票市场的换手率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美国这个世界性的市场,他的换手率也没有我国高。
  换手率就是一个公司有100股股票,今天有100个人拿着,明天就有二三十个人卖出手里的股票,后天又有二三十个卖出股票,大后天剩余的人把手中的股票都卖出去了。这就完成了一次换手,这样换来换去,就可以看出投资人的投资情况。
  换手率高,市盈率高,股市的泡沫就大,投机的成分就多。
  庄家不断地发布消息来误导投资者,不断地打压股价,使股民整日惶惶不安,老对股票市场没有信心。另外,庄家在某几只股票上大幅拉高,终日不是这只股票涨停,就是那只股票涨停,引诱散户追风买入,调动散户的投机心理,让他们从投资转变为投机。
  所以,从根本上讲,庄家损害的是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如果股民对股市没有信心的话,股市长期发展肯定是不行的。就像传销一样,总有一天是要崩溃的。
  有人说,股市必须有庄。其实这是极不负责的鼓励庄家的言论。如此下去,庄家胆子越来越大,有恃无恐,更会在上层寻找他们的代言人,为他们的行为辩护。我国入世后,国外的大券商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会进入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国的证券监管也会与国际接轨,如果老是庄家横行,投资者没有安全感,那么,国际上的投资者谁还会来中国股市上投资呢?
  庄家坐庄的钱是公款,获利的却是私款
  我们从基金黑幕和中科系庄家吕梁的自述中得知,庄家坐庄所依赖的钱是公款,即国有银行的钱或是企事业单位的钱,就说中科创业的庄家朱焕良吧,他用自己私人的钱买了股票来坐庄,但是出不了货,于是他就通过吕梁拉来了北京的诸多机构,这些机构从朱焕良手中接了一半的货,拉高,在拉高的过程中,朱焕良在出货,而北京机构里某些人的老鼠仓也在出货,结果被套的却是机构的钱,也就是说,被套的最终还是国家的钱,是13亿人民的钱。什么叫老鼠仓呢?就是庄家或是庄家的操盘手在为庄家坐庄时,先用自己私人的钱建一个老鼠仓在里面,等时机成熟或是情况不妙的时候,他自己的股票先卖掉,撤出资金来。最终套住的反而是公款而不是私款。
  在庄家坐庄中科系的时候,朱焕良私人的钱是套不住的,因为他的钱少了他心疼,而公款即北京机构的钱套住了没有人心疼,因为损失不是自己的,是国家的,自己最不济也只落个投资失误的名,但却因为个人有了老鼠仓,所以也就肥了自己。
  通过这种办法,国有的资金成了个人的了。难怪许多上市公司的老总和内部人员就是如此通过与庄家的同流合污肥了自己的腰包,瘦了公司,把公司变成一个空壳,甚至于破产也再所不惜。
  有人认为,中国改革20多年,其中就有一个国有资产不断流入私人腰包的漏洞在里面。证券市场也不能例外。这些人有一套所谓的盈利模式,就是自己建好老鼠仓,用公家的钱往上打,简单得很。那一个个坚决的涨停,拉起来气势如虹,毫不哆嗦,是什么让里面的资金如此兴奋,难道是上市公司业绩良好、分配优厚、题材独特?这些都是给别人看的,真正让他们勇往直前的是想到自己的小金库正在跟着不断膨胀。
“亿安”神话的破灭  中国的证券市场可真是个庄家的天堂。金融机构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金,使他们可以呼风唤雨,一会儿让股市阴雨绵绵,一会儿又让股市狂风大作,一会儿又让股市暴雨倾盆。亿安科技就是如此。
  亿安科技现名ST亿安。
  “亿安科技”前身为深圳市锦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它于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深锦兴是一家经营不善的公司,1998年的股价在5至8元之间徘徊。但是从1998年开始,广东的一家民营企业亿安集团却选定了这只股票,与它的第一大股东深圳商贸投资控股公司进行谈判,随着谈判的深入,深锦兴的股价小幅上涨,成交量不断放大。从这一年的8月中旬到9月中旬,深锦兴的成交量为1000多万股,但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它的成交量就成了2000多万股,差不多翻了一番,而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它的成交量就涨到3000多万股,股价也从8月中旬的5元多涨到9元多,涨幅超过了50%。
  1998年底和1999年初,亿安集团分两次向深圳商贸交纳了3000万元定金,1999年3月,亿安集团收购了深圳商贸控股公司所持有的深锦兴股票的四分之一,成为深锦兴的第一大股东。深锦兴的股价便开始向上突破,从9元起步,一直涨到30元。
  黑庄操纵股价尽管这中间深锦兴发布了两次利空消息,但深锦兴股票价格却不跌反涨。第一次是日,深锦兴董事会发布提示性公告,公司1998会计年度将出现较大亏损。当天深锦兴虽然跳低5%开盘,但收盘时却以涨停板9?82元报收,成交也放大到240?78万股。第二次利空消息是日,深锦兴公布1998年年报亏损0?85元的消息,但深锦兴的股价仍没有深幅下跌。
  从“5·19行情”开始,深锦兴便走上了它波澜壮阔的上升浪,利好消息也不断接踵而至,5月24日,深锦兴发布公告,称广东亿安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入主深锦兴。此后,深锦兴转让了一些在建项目,获得了1000多万元的收入,使深锦兴1999年中期每股收益增长至0?11元。公司还收购了广东万燕的股权,万燕成了深锦兴重组后的高科技项目。亿安集团董事长也成了万燕集团的董事长。同年8月18日,深锦兴更名为亿安科技。到8月底,亿安股价已经到了25元之上,是此次行情启动前的三倍。
  1999年12月,亿安科技又传来利好消息,它要跟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合资成立扬州亿安电动车有限公司,亿安科技持股51%。而此时,亿安科技已经涨到了40元了。
  从此以后,亿安科技才开始了它的真正疯狂,从日到2月15日,仅用了21个交易日,亿安科技就突破百元大关,在日上午10时3分,亿安科技股票突破100元,很多地方股民们集体起立鼓掌。亿安科技创造了19根大阳线的奇迹,它的K线图更是成45度角斜线向上拉,直拉得整个中国股市都为之震惊不已,整个股市都为之疯狂,有人认为,亿安科技的活跃为沉闷的沪深股市带来了刺激;而与此同时,众多媒体为此欢呼雀跃。
  当然,群众的鼓掌和媒介的欢呼都是建立在不明真相的基础上的,如果他们明白亿安科技是由亿安集团控制的4个所谓的公司所操纵的话,他们还会欢呼和鼓掌吗?
  这疯狂的战车一旦开出,就不能停下来了。亿安科技像染上了疯牛病一样向上冲,它的利好消息却源源不断地发布出来。日,亿安科技与广东亿安集团共同成立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亿安科技出资1200万元,持股40%,从事所谓的纳米技术。但该项目从未实施过。
  日,亿安科技邀请了许多媒介在北京召开了新春恳谈会。亿安集团、亿安科技董事长罗成在会上竭力宣传亿安科技的高科技项目,有轻型电动车项目、依贝视讯系统、碳纳米锂电池产品等。
  2000年,亿安科技最高上涨到126?31元,从1998年的5元多启动,涨幅高达21倍多,创造了中国股市上的奇迹,书写了伟大的波澜壮阔的一笔,演出了一场中国股票市场上的神话传奇。
  从1998年12月开始,深交所就曾多次向证监会反映过亿安科技股价出现异常波动的问题,这种异常波动到1999年的第4季度更为明显,深交所于2000年向证监会提交了有关亿安科技股票交易严重异常的专项调查报告。
  现在回头看,亿安科技股票操纵案的发生,就在于监管部门没有起到及时监管的作用,广大散户又不明真相,错把不正常当成了正常,于是在百元之上购买了这支股票,高高地套牢在珠峰上,永无解套之机会了。
  2000年3月,证监会开始对亿安科技股票进行调查。但因为当时中国股市正处于牛市行情,管理层出于稳定股市的考虑,没有对亿安科技作出处罚决定。
  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正在查处涉嫌操纵“亿安科技”股票案,已对持有亿安科技股票的主要账户进行重点监控。消息发布后,亿安科技股票以跌停开盘,全天都封死在42?66元的跌停板上,成交稀少。
  日,中国证监会作出决定,对联手违规操作“亿安科技”股票的广东欣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中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百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和广东金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罚没款近9亿元。并披露了“亿安科技”股票操纵案的前后经过。
  就中国证监会披露的内幕来看,“亿安科技”股票的上升纯属庄家操纵行为。广东的这四家公司自日,集中资金,利用627个个人股票账户及3个法人股票账户,大量买入“深锦兴”(后更名“亿安科技”)股票。持仓量从日的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到日最高时的3001万股,占流通股的85%。同时,还通过其控制的不同股票账户,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不转移所有权的自买自卖。
  中国证监会决定:没收其操纵股票违法所得4?49亿元,并罚款4?49亿元,责令其在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在交易所监督下,卖出剩余股票77万股,并注销违规开立的个人股票账户,盈利予以没收。
  在1999年12月,亿安科技的持股超过10000股的只有640人,而假账户竟多达627个,加3个法人账户,共计630个假账户。640人减去630个假账户,只有10个账户是真的了,这可真是中国股市上大笑话。别以为这只是特殊情况,在中国股市上,假账户已经泛滥成灾了,这也是中国股市上的一大奇景。如若不信,请查一查。
  为什么要使用假账呢?因为众多假账操作起来隐蔽,交易所不易发现,这样,他们就可以增兵减灶,围魏救赵呀的,使用三十六计来对会广大散户,引诱他们上当受骗。
  股市上有一种传言,说是有的公司派人背着麻袋到偏远的农村去收购身份证,5元10元就能买一张身份证,因为开户时要看身份证,后来,身份证复印件就可以了,于是,一两元就买到一个。
  造假,可真是一个包赚不赔的,创造了许多股票市场惊心动魄的诸多神话的潘多拉盒子,因为在中国股市上,造假的成本太低,收益太高,处罚太轻。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一)通过单独或者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二)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或者相互买卖并不持有的证券,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三)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不转移所有权的自买自卖,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四)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第七十四条规定:“在证券交易中,禁止法人以个人名义开立账号,买卖证券。”
  2001年6月,亿安集团共有16人已经被广州市公安局经济侦察处要求配合亿安科技股票操纵案的调查。其中亿安集团大部分高层领导被监视居住,而几名直接参与操作的操盘手被作为犯罪嫌疑人逮捕,亿安集团董事局主席罗成在逃。
  罗成何许人也
  亿安科技创造了三个第一:涨幅第一,股价第一个过百元,跌幅也是第一个,被罚没款数第一,高达9?89亿元,虽然至今未入帐。而这一切的幕后人物就是一位神秘的民营企业家罗成。
  罗成,原名罗湘江,广东廉江人,上有一兄一姐,其父在1949年前是一个大地主,廉江县城一条街都曾是他家的。其父娶了几房太太,其母是最小的一个。其父母在上世纪60年代先后身亡,家境由此一落千丈。罗成本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但自小胆大。
  1982年,罗成在东北倒腾手表之类的小商品,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刑入狱。虽然经过罗成长期申诉最后被提前释放,但数十万元的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被罚没,两手空空重谋生路。罗成后在沈珠贸易公司任职,从最底层一直爬到副经理位置。该公司是沈阳与珠海电子公司合办,罗成也就搭上了珠海方面的关系。
  罗成就是在珠海发迹的,他起家的跳板是珠海东大工贸公司——一个注册资本金只有50万元但基本亏光的空壳公司。从1987年到1995年的8年间,罗成将其发展成为东大集团,年销售额20亿元。当时,无论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均在TCL、格力之上,名列中国电子百强第16位,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
  1987年,罗成获得了“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当时他任珠海东大集团总经理。而后来的亿安集团的高层领导大都是从东大集团过来的。在1991年至1997年间,罗湘江一直是珠海市青联的副主席。
  在东大集团如日中天之时,罗成突然离开。原因在于他一手将东大做大,但苦于无股份,难以施展拳脚,遂另立山头,创立亿安集团。
  1994年,罗湘江进入亿安集团,亿安集团是于1985年在香港注册的四五个人合伙的公司。
  1994年之后,在珠海人们都见不到罗湘江的踪影,罗就成了神秘人物,这是一段他人无法了解的历史。从1985年到1995年的10年间,亿安集团到底经营什么?是靠什么积累起财富来的?外人都不得而知。而亿安集团从上到下也对此讳莫如深。罗成后来曾说过,他在香港给中国内地的五矿公司做进出口代理赚了不少钱,也在伦敦做过期货,还在广东和香港都有一部分房地产。罗成的第一桶金,是从一条他们自己都不愿说的渠道赚来的。
  罗成曾把万燕创始人姜万勐在内的一堆专家招至麾下。
  罗成喜欢独断专行,不受制约,他的员工认为他好大喜功。有人认为罗成对资本动作一知半解,对股市也是半瓶子醋,他参与股市,完全是背后有高人指教。但罗成后面的高参是准,大家都不知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亿安科技只不过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载体,罗成也只是一个代表人物。
  罗成在亿安科技上究竟赚了多少钱?据其操盘手透露,罗成的坐仓成本是每股17至18元,出货价在25元左右。罗成的真正持股量为2800万股,占流通盘总数的80%。按每股盈利8元计算,盈利2亿多元,除去操盘手的分成,真正赚1亿多元。
  罗成抽资出逃之后,曾发回一份传真:“关于这次股市操纵的事情,都由我一人负责,和其他人没有关系。另外,我拿走8000万元,以后由我负责。”一副“一人做事一人当”的豪气,但是,只不过是敢说大话的豪气,人却早跑得无影无踪了。
  亿安科技4庄家9亿罚没款分文未交
  2001年8月,央视经济半小时对亿安科技股票操纵案的调查结果表明,操纵亿安科技股票的4家公司虽然被罚没款9亿元,但时至今日,分文未交。在这4家公司中,1家公司日已被吊销,而其他3家公司也早已人去楼空,重罚根本没有落到实处,整顿证券市场秩序的威慑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
  4家“庄家”公司中,3家公司只有两个法人代表,且都姓罗,他们分别是亿安董事长罗成的司机和侄女。一人是罗中民,欣盛投资和中百投资的法定代表人,也是亿安集团董事长罗成的司机;另一个人是罗冬梅,百源投资的法定代表人,正是罗成的侄女。3家公司分别成立于1999年4月、8月和9月,而日,深锦兴正式发布公告,广东亿安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入主深锦兴。也就是说,就在亿安科技入主深锦兴前后,这3家公司分别成立。
  亿安科技股票操纵案在广州开庭
  日,“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广东亿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李鸿清等5名被告人因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上庭受审。
  检察机关起诉称,1998年10月至2001年2月间,广东亿安集团董事局主席、法人代表罗成(另案处理)通过亿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广东亿安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公司,向由属下员工为股东注册成立的专门从事股票买卖的7家炒股公司划拨资金共人民币18亿余元。同时,还在多家证券营业部通过股票质押融资人民币19?07亿元,通过这7家炒股公司控制的792个股东账户动用上述资金中的人民币近15亿元,在全国54个证券营业部进行不转移所有权的自买自卖“亿安科技”股票交易,共计68409笔,累计交易股,所持有的股票在最高峰时持股份额占“亿安科技”股票流通股的87?34%。同时,“亿安科技”股票价格也相应由最初的每股7?55元跃升至最高的126?31元。上述7家炒股公司在买卖“亿安科技”股票交易过程中的非法盈利为人民币近5亿元。
  日,“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包括亿安集团原副总裁、财务总监李鸿清在内的5名被告人分别以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刑3年6个月到2年3个月。被告人均未当庭提出上诉。这是“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责任人首次被追究刑事责任,也是广东省首次审判此类案件。
  李鸿清,广东亿安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总监,负责审核资金的划拨,主管炒作证券、股票的资本运营管理部。因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刑期自日至日止)
  罗健梓,主操盘手,与亿安集团是合作关系,罗健梓作为主操盘手对股市的大势进行分析,指导被告人何新祥等人操作买卖亿安科技等股票,还在5个证券营业部代理或经办了开户、副资托管,其中经罗健梓签字融资的金额达1800万元。罗健梓还和罗成约定,其将得到“丁原先”账户中市值1400万元的股票。案发后,该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因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刑期自日至日)
  程冰芳,广东亿安集团资本运营监管部经理。程冰芳在11个证券营业部代理或经办了开户、托管、融资、资金划转,其中,经其签字融资的金额为11500万元。为此,程冰芳得到“奖金”40万元。因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9个月。人民币40万元非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刑期自日至日)
  何新祥,广东亿安集团资本运营监管部职员。何新祥在5个证券营业部代理或经办了开户、融资、股票买卖,其中经其签字融资的金额为5000万元。为此,何新祥得到“奖金”18万元。因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人民币18万元非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刑期自日至日)
  王琦,广东亿安集团资本运营监管部职员。王琦在21个证券营业部代理或经办了开户、融资托管、资金划转,其中经其签字融资的金额为8500万元。为此,王琦得到“奖金”16万元。因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人民币16万元非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刑期自日至日)
  几个疑点
  罗成已经溜之乎也,剩下的只是些小蚂蚱,大老虎已经溜了,好像只是逮住些替罪羊。为什么就没有逮住大老虎?而且,证监会处罚的4家公司即广东欣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中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百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金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中有3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是罗成的司机罗中民和侄女罗冬梅,他们哪里去了?莫非也逃了么?
  这些人从1998年就开始操纵亿安科技股票,而且利用了627个个人账户和3个法人股票账户,为什么我们的股票监察系统就没有发现,如果发现了,为什么就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呢?我们的监管体系是干什么吃的?证监会对4家公司的罚没款是9亿元,可是4家公司账上已经无钱来缴罚款了,证监会莫非就这样不了了之了,时至2003年了,也不见有人来缴罚没款,是不是要一直等到牛年马月呢?
  受骗股民损失惨重
  日,由363名投资者推选出的诉讼代表人将向京穗两地法院递交起诉状,对亿安科技等被告提起损害赔偿之诉,诉讼损失标的总计达2400多万元。
  上海有位股民沈小姐是在日购进亿安科技100股,买入价为62?4元。沈小姐说,她买进100股,是因为该股曾有超过100元的历史高价,而且她想给自己两岁的孩子赚点奶粉钱。谁知在她买进后,股价却不断下跌,她的6000多元所剩无几了。
  有位张女士,是在亿安科技80元价位时买入400股的。有位单女士,是在亿安科技60多元时买进的。如今她们均已经亏损累累。还有一位老股民胡先生,经不住周围人们对亿安科技的看好,更经不起每日电视报纸上对亿安科技的分析评论,居然在120元的价位上买进了5000股。买进后,该股涨到126元后就直往下跌,他想等反弹,而且还在75元处又补了2000股,也不见该股反弹,他最后只好在58元处卖出的,赔了37万元。这是他10年来股市赚钱的总和,想不到他10年赚来的钱因一次投资失误便全部赔进去了。真应了股市里的钱你是带不走的这句话了,你今天赢了,明天赚了,但总有一天你得赔进去,除非你赚了就走,但赚了钱的人谁舍得走呀。
  据了解,投资亿安科技股票的股民们大部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损失最多的达70万,一些股民高买低卖已经出货,另一些则被套至今。
  点评:
  证券市场并非是个封闭的系统,它的运转有赖于金融市场的支持,重病缠身的金融体系使证券市场病情更加严重。在中科创业股价操纵案中,153个营业部两个月之内为庄家吕梁融资54亿元。在亿安科技股票操纵案中,罗成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18亿元?)来自4家银行分支行的贷款,而另有19亿元却来自54家证券公司的营业部。这些人用公款来炒股,赚了钱却装了自己的腰包,一走了之。他们拿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出国定居,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好不惬意。吕梁走了,朱焕良走了,罗成走了,黎明股份的董事长王宏明走了,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走了,他们卷走了多少血汗钱?至今也难以算清。
  操纵亿安科技股价的4个公司中,只有两位人物,一个是罗成的侄女,一个是他的司机,而庄家操纵亿安股票价格时,也正是亿安集团收购深锦兴之时,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可偏偏有人就是不明白,反让他跑了。
600字揭开蓝田黑幕  中国股市上又一个美丽的肥皂泡被吹灭了,多少个绩优股的肥皂泡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被吹灭了,股价超百元的亿安科技被吹破了,蓝田股份也被吹破了,我们的股市到底有多少这样的肥皂泡呢?
  广大散户本着长期投资的心理去买绩优股,但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被绩优股无情地欺骗了,他们落入人家早已经设计好的圈套和陷阱里。
  蓝田股份玩的则是鱼塘里的奇迹。蓝田的把戏全国多少人都识不破,最后却被一个足不出户的学者识破了。为什么我们的股市上的造假者总是由媒介来揭露呢?那么多专业的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银行,券商,管理层,就没有一家或一个人站出来揭露这些事情,年亩产值3万元的神话,竟然蒙蔽了那么多的机构,多家银行争着给蓝田贷款,20多亿的贷款现在到底有多少能收回去呢?
  蓝田股份与刘姝威的官司
  蓝田股份后更名为生态农业和ST生态。
  日,金融时报的内部刊物金融内参刊登了中国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姝威一篇600字的文章,文章标题是《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金融内参》是给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和有关司局级领导看的,它只印了180份。就是这篇仅600字的文章,却打碎了蓝田的绩优神话,还差一点给刘姝威引来杀身之祸。600字的文章,缘何有这么大的能量呢?这还得听我慢慢道来。
  黑庄操纵股价刘姝威1986年北大硕士毕业,一直从事银行信贷研究工作。有人说她很有才学,人品极好,英语也很好。
  刘姝威这篇600字的文章只是她顺手牵羊写的,她本来是要写一本题目叫《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的书,书稿写完后,有人建议她详细分析一两家上市公司来举例说明,让读者更好的整体掌握她在书上所写的分析技术。这时,她正好在网上看到了蓝田发了一个公告,引起她的注意。她便从10月9日开始对蓝田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的,当分析结果出来后,却使她非常震惊。
  因为她发现,蓝田股份的流动比率小于1,也就是说,它在1年内难以偿还流动债务;而蓝田的净营运资金是负1?27亿元,这意味着它在1年中有1?27亿元的短期债务无法偿还。
  她得出的结论是蓝田已经失去了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它是一个空壳。它已经无力偿还银行的巨额债务了,银行的风险在加大。
  《金融内参》刊登了刘姝威的600字短文后不久,国家有关银行相继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
  刘姝威的文章发表后,日下午,蓝田召开了临时股东会议,瞿兆玉主动退出董事席位,说:“蓝田到了最困难的时刻了。”
  文章发表后24天,有两个人来单位找刘姝威,这两个人,一个是中国蓝田集团总公司总裁瞿兆玉,另一个是副总裁陈行亮。瞿兆玉把《金融内参》第16期的复印件拿出来给刘姝威看,并说,因为你的这篇文章,现在全国所有的银行都已经对蓝田停发贷款了。我们都快死了。你已经把蓝田搞死了!并要求她公开道歉,消除影响,否则后果自负。
  由于刘姝威的文章中引用了一位记者发表在报纸上的100多字的描写蓝田股份水产基地的内容,蓝田股份便对这位记者提起诉讼,索赔20万元。
  12月17日,刘姝威给瞿兆玉发了传真,说蓝田如果不撤销对她和那位记者的诉讼,她将向全世界公开她对蓝田股份的分析过程。这天下午,瞿兆玉给她打来电话说,你知道吗,《金融内参》第19期发表声明了。
  后来刘姝威才看到,12月12日《金融内参》第19期发表声明,说“本刊第16期刊载的《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一文,纯系作者个人观点”。
  日下午,湖北省洪湖人民法院来了两个人给刘姝威送来传票,要她在日作为被告出席开庭。刘姝威问他们,说你知道这篇文章发表在什么地方吗?来人说是发表在《金融内参》上。刘姝威说你知道《金融内参》是什么密级的吗?报送范围是什么?对方说我不知道呀。刘姝威说你们怎么能够拿着蓝田窃取的国家机密作为证据来立案呢?你们怎么能够受理这个案子呢?最后的回答是,这不是我应该回答的问题。
  湖北蓝田股份公司在对刘姝威的《民事诉状》中认为刘姝威在《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一文中捏造事实说:“蓝田股份已经成为一个空壳,已经没有任何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也没有收入来源……蓝田股份完全依靠银行的贷款维持运转,而且用拆西墙补东墙的办法,支付银行利息。只要银行减少对蓝田股份的贷款,蓝田股份就会立即垮掉。——为了避免遭受严重的坏账损失,我建议银行尽快收回蓝田股份的贷款。”
  蓝田要求刘姝威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并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
  12月28日,根据《保密法》,刘姝威向洪湖市法院提出管辖异议。她认为此案应归北京市法院进行管辖,不应归洪湖管辖。
  从日开始,刘姝威向国内多家媒体发去了她的分析报告《蓝田之谜》。全国多家媒体对此表示了关注。
  日晚上8点多,刘姝威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发现里面有4封恐吓信。
  刘姝威立即拨了110电话报警,警察来了后,了解情况后,对刘姝威说,你不要怕,我们支持你。这话让刘姝威大为感动。
  日,刘姝威收到来自湖北洪湖法院的特快专递,来函称:“被告提出的异议是否成立,本院尚不能裁决,故23日的开庭审理中止。”
  日,湖北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状告中央财经大学研究院刘姝威名誉侵权案终于获得进展。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驳回了湖北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的起诉,宣告此案终结。法院认为,刘姝威的文章是登在《金融内参》上的,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问第一款明确规定:有关机关和组织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刊登的来信或者文章,当事人以其内容侵害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据这一规定,此案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蓝田”从何而来
  瞿兆玉,1948年出生于洪湖市瞿家湾,1968年入伍,曾担任沈阳电信局宣传部长、沈阳行政学院副院长。他在1992年创办蓝田公司。它是由沈阳市新北副食商场、沈阳市新北制药厂和沈阳莲花大酒店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的方式成立。这三个单位都是由瞿兆玉创办的。
  1993年3月,在湖北洪湖成立了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经营水产品,它是沈阳蓝田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日,蓝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交易,是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企业。
  日,农业部发文,将中国农业物资供销总公司划转给蓝田股份公司,成为其子公司。并聘任瞿兆玉为法人代表。
  1999年12月,蓝田股份正式迁址更名,公司地址由沈阳改为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公司名称也由“沈阳蓝田”变为“湖北蓝田”。
  蓝田股份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曾大做广告,为它生产的野藕汁、野莲汁、红心鸭蛋等产品做宣传。洪湖水浪打浪,蓝田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此外,蓝田股份公布的业绩也在年年增加,即使是送股和配股,都不能稀释它的业绩。使股民对它也另眼相看。
  蓝田股份上市一年后,便按照每10股配1?5股的比例进行配股,共募集资金1?1亿元。但是,这样融资无法满足公司的扩张,瞿兆玉便凭借上市公司的信用和招牌,向银行大肆举债,仅向农行就借款9亿元。为了多融资,蓝田股份快速扩张股本,1997年蓝田股份以1∶1的比例送股,每股收益为0?64元,比1996年高出0?03元。1998年蓝田股份再次以1∶1的比例送股后,每股收益竟高达0?81元,比上年又增长1倍多。它的总股本在上市时才是9000多万股,而到了1999年,它的总股本便扩张为4亿多股。3年扩张了4倍。但随之,公司的业绩也被稀释了,这便影响了公司的下次配股,因为申请配股的公司,必须是最近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
  1999年5月,蓝田股份再次向证监会申请配股,配股总额为7亿多。
  10月26日,中国证监会对蓝田股份作出了处罚决定,认为蓝田股份伪造政府主管部门文件及相关法律文书。蓝田公司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了沈阳市土地管理局对两块土地的批复和两份土地证及三份沈阳市人民政府地价核定批复,虚增了公司资产1000多万元。
  此外,蓝田股份还伪造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占公司当年银行存款的62%。蓝田公司将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由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上市后也未作公开披露。蓝田股份还隐瞒内部职工股托管后上柜交易的重大事实。
  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处以警告并罚款100万元;对招股说明书含有虚假内容负有主要责任的公司董事长瞿兆玉处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对招股说明书含有虚假内容负有直接责任的公司董事赵琰璋、吴惠昌、王焕成分别处以警告,并各罚款5万元。并建议蓝田公司董事会依照法定程序撤销瞿兆玉公司董事长职务。
  中国证监会还对为蓝田股份股票发行出具法律意见书的沈阳市第四律师事务所、担任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主承销商的广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蓝田股份财务审计的原沈阳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胡丕华、秦凤英等公司和个人作出了处罚。
  受此影响,蓝田股份的配股申请没有获得批准。此后,蓝田股份于2000年4月、日再度申请配股,都没有得到批准。
  1999年8月,瞿兆玉辞去蓝田股份董事长一职,由洪湖水产品开发公司的总经理保田接任。2001年6月,瞿兆玉又辞去总经理一职。10月,又辞去董事职务。
  日,蓝田股份变更为“生态农业”。
  日,生态农业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公司董事长保田、总会计师黎洪福、董事会秘书及7名中层管理人员被公安机关拘传,并接受调查。此后,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几家支行到法院起诉生态农业,要求偿还贷款共约4亿多元。
  法院受理后,对生态农业等有关公司的财产予以诉前保全。
  蓝田股份真是一只蓝筹股吗
  蓝田股份上市后一直是股民心中的绩优股,总资产上市前为2?66亿元,到2000年为28亿元,增长10倍还多。每股年收益曾是0?82元、1?15元和0?97元,净资产收益率曾是28?9%、29?3%、19?8%,如此高成长的企业,不断地创造着上市公司的神话。不仅如此,蓝田股份每年还要大幅送股,有时甚至是10送10,但尽管每年都要送股,可是就稀释不了蓝田的业绩。这么高的成长,利润每年都成倍地增加,这里边是否有假呢?
  蓝田股份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农副水产品收入和饮料收入。蓝田股份说他们水面有鸭,水里有鱼,水下有藕,1亩水面年产值可以达到3万元。有人提出怀疑,认为鱼的平均批发价为10元,要想达到每亩3万元,每平方米的水下就得有五六十公斤的鱼,这么高的密度根本是不可能的,鱼所要呼吸的氧气就不可能供给。而其他水产公司的亩产值不足1000元,而蓝田怎么就会高达3万元呢?蓝田公司的人说他们一年起两次鱼,上面还有野鸭。至于鱼有多少,野鸭有多少,别人是没有办法数清楚的。蓝田股份有上百万亩的湖面,湖里有多少鱼,谁能数得清?蓝田股份有20多亿的固定资产,在哪里?在水里,可谁也看不见。所以蓝田股份鱼塘里的神话就一年又一年地维持下去了。
  揭开蓝田假面具的是ST生态的2001年度的年报,3年绩优变为3年亏损,它的主营收入,1999年原来公布的是18个亿多,实际只有2400万元,净利润原为5亿多,实际为负的2200万元,每股收益原来为1?15元,实际为负的4分钱。2000年度主营收入原来公布的是18亿多,实际只有4000万左右,净利润原来为4亿多,实际为负的1000多万元,每股收益原来为0?97元,实际上是负的0?0239元。2001年主营收入为5500万元,净利润为负的8000万元,每股收益为负的0?18元。一只绩优股,刹那间变成了一只垃圾股,原来优良的业绩突然都变成了负数,这真是比唱戏的变脸还要来得快。
  蓝田股份是否是中国蓝田的提款机?
  日,中国农业物资供销总公司变更为中国蓝田总公司,法定代表人也变更为瞿兆玉。
  ST生态(改名前叫蓝田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是洪湖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它占ST生态总股本的35%。而洪湖蓝田的大股东则是瞿兆玉个人(出资1300万元,持股比例为79%)和中国蓝田总公司,如此说来,ST生态就是瞿兆玉个人和中国蓝田的孙公司。难怪瞿兆玉说,这两个公司就像我的两个儿子,我不能看着一个儿子有饭吃,另一个儿子没饭吃。这两个公司的资金对于瞿兆玉来说,就像是他的两个口袋里的钱,从左口袋移到右口袋。难怪蓝田股份上亿元的广告费都是由中国蓝田支付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中国蓝田广告中就曾为“蓝田股份”生产“野莲汁”、“野藕汁”大做广告,而这笔广告费均由中国蓝田总公司支付,蓝田股份没有支付广告费,等于白白占了便宜。中国蓝田为什么会如此慷慨呢?莫非是它要学雷锋吗?其实,天下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不过是吃小亏占大便宜罢了。他们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打着蓝田股份的金字招牌,在股市上大肆圈钱。他们不仅从股市上圈钱,还从多家银行贷款20多亿元。瞿兆玉控制蓝田子公司共欠银行20亿元。而蓝田公司已经是空壳,股东收益是负数。
  蓝田股份从股市上圈来的钱,并未用在农业产业上,而是大兴土木,建设蓝田城,同时又上马多个新项目,有荷叶茶、矿泉水、野莲汁、野藕汁、银杏茶、啤酒、色拉油等等新产品,但这些项目根本没有产生利润。
  蓝田30亿的贷款黑洞
  《财经时报》调查获知:截止到2002年8月,向蓝田提供贷款的银行包括工、农、中、建、民生、交通、中信、浦发等中国各主要大商业银行,贷款总规模达30多亿元人民币,远高于早先人们估计的20亿元人民币。蓝田何德何能?居然能从银行获得如此大笔的贷款。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银行人士介绍:霍兆玉的最主要的“经营活动”,就是同国内各商业人银行进行各种所谓的“公关活动”。据说瞿曾经自己炫耀,他同各大银行的一些负责人有着他人不及的关系;以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同他们只有一根电话线的距离”。
  仔细研读蓝田股份近年来公布的财务数据不难发现,蓝田的总资产额就等于甚至低于它的负债额——蓝田已经资不抵债了,己经是一个“空壳”了。它的发展过程几乎是一个完全依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转的过程,公司主要采用“拆西墙补水墙”的办法支付银行利息;而只要银行继续对蓝田股份给予贷款,蓝田股份的“神话”就仍然可以维持,反之则必死无疑。
  各种分析表明,蓝田从多家银行取得贷款,表面上采取了股票质押或关联公司互相担保的形式,但实质上是采取贷款高额回扣的办法打通银行大门。据瞿兆玉身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承认:蓝田基本的手法是,利用高额回扣同有关银行内外“合作”,获取贷款。(“巨额回扣撕开蓝田30亿贷款黑幕”记者李兆清/财经时报日)
  刘姝威的文章刊登后,多家银行停止了对蓝田股份的贷款,并有11起有关银行起诉蓝田公司的借款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这11起案件的被告是中国蓝田总公司、洪湖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公司,涉及的案由都是借款和担保。到2002年7月,已审结6件,诉讼标地总计达4亿多元。蓝田公司一律败诉,蓝田公司并未到庭参加诉讼,也未向法院提交书面答辩意见。被告席上空无一人,虽然债权人都获胜诉,可是他们能否拿回几亿元的贷款本息吗?
  点评:
  蓝田给人们留下两个黑洞,一是广大股民们的投资损失黑洞,二是银行的贷款黑洞。股民们的钱自不别说,就是银行的钱,那也是人民的,是广大群众辛辛苦苦奋斗几十年打拚下来的国有资金,居然让这些败家子们一下子败光了。
  许多人都知道股市有假,为什么偏偏是刘姝威捅破了它?她说:“我打小知道1+1=2,就不会说1+1=3。”2002年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解说词写道;有人把刘姝威誉为那个童话里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刘姝威,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本份、独立、良知与韧性,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这位深藏科研大院,看似弱不禁风的中年女性,用一篇不足600字的短文,把曾经创造中国股市长盛不衰绩优神话的蓝田股份拉下了马,而这件事本身就像是另一个神话。
琼民源:操纵股价第一案  在1996年之前,琼民源的股价不过两三元。但是在1996年,这只垃圾股却咸鱼翻身,一飞冲天,1年涨了10倍。到1997年,琼民源这只股票居然升到26元,复权价为34元。
  后经查实,琼民源在1996年年报中,总盈利5?7亿元,其中虚构盈利就达5?66亿元,真实的利润只有400万元,每股只盈利几分钱,而它却虚构每股收益8角多钱。
  1993年,琼民源股票在深交所上市。第二年,琼民源每股收益不足1分钱,净资产收益率仅0?03%,人称垃圾股。在1996年之前,琼民源的股价不过两三元。日,琼民源分红除权,股价复权后为7?97元。到9月19日,股价居然涨到12?98元。谁也想不到,到10月22日琼民源的股价竟涨到21元。在3个月的时间内,它竟涨了近3倍,平均1个月涨1倍。而在这一年,琼民源的股价涨幅达1000%。
  日,琼民源发布1996年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67亿元,利润为39?1万元。但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却是4?41亿元,营业外收入1?01亿元。这些利润据说是来自公司经营的北京房地产。公司利润总额为5?71亿元,每股收益0?867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90?68倍。于是乎,琼民源这只垃圾股乌鸡变凤凰,草绳变金条,一下子身价百倍,再加上10送3的题材,股价居然升到26元,复权价为34元。
  黑庄操纵股价
  逆光日,琼民源在海口召开股东大会。这一天,琼民源股价先是往下跌,跌幅近10%,后又被巨量资金推高,涨势如虹,全天成交量5000多万股,换手率达30%,占当日深市成交量的10%强。但股价却不涨反跌,收盘价为23元多。原来庄家就是要放巨量出货,套住的散户有10万之众。
  就在这天晚上,传来了琼民源被停牌的消息。
  日,国务院证券委会同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对民源海南公司、深圳有色金属财务有限公司和琼民源原董事田桂昌等9人违反证券法规等行为作出处罚决定。
  认为民源海南公司的违规行为之一是透支、利用银行贷款炒作琼民源股票。民源海南公司于日从深圳有色贷款3000万元,日从深圳有色透支1000万元,用于炒作琼民源股票,实现利润6651万元,尚余琼民源股票233万股。另外的违规行为是与深圳有色联手操纵琼民源股价。
  民源海南公司和深圳有色均为琼民源的大股东,两者大量买卖琼民源的股票,在时间上配合,在交易中均有自买自卖对敲行为。民源海南公司法人代表兼琼民源董事长、总经理马玉和,有条件提前接触、获得琼民源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内容及分红方案等内部信息,民源海南公司与深圳有色于琼民源公布1996年中期报告“利好消息”之前大量买进琼民源股票,致使该只股票价格,由7月初6元左右,升至12月11日的22?78元,比7月初上涨4倍。截至日,民源海南公司和深圳有色所控制的7个帐户已持有琼民源股票流通股1970万股,占流通股的10?51%,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琼民源股票价格。民源海南公司的行为已构成“以抬高或者压低证券交易价格为目的,连续交易某种证券”等操纵市场行为。
  对民源海南公司处以警告,没收利用信贷资金、透支炒作琼民源股票的非法所得6651万元,并罚款200万元。
  深圳有色为民源海南公司炒作琼民源股票提供贷款、透支,在自营活动中挪用银行拆入资金、超范围贷款,并与民源海南公司联手操纵琼民源股价,上述行为已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的金融、证券法规的规定。决定对深圳有色处以警告,没收给民源海南公司贷款炒股利息收入246?5万元;没收超范围给琼民源贷款利息收入841?3万元;没收违规炒作琼民源股票的非法所得6630万元,并罚款200万元。
  处罚决定还认为琼民源在公开披露的1996年年度报告中,违反国家土地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欺骗股东和社会公众,虚构收入和虚增资本公积共计10余亿元,已构成严重虚假陈述行为,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琼民源原董事田桂昌、张喜群、杨宝华、朱若常、林继军、吴明瑜、迟福林、方成义、鞠枫9人作为批准琼民源1996年年度报告的琼民源原董事,对严重误导股东和社会公众的该虚假财务报告负有直接责任,其行为构成了“虚假陈述“行为。分别处以警告(对原董事马玉和另案处理)。
  同时受到处罚的还有中华会计师事务所、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这两家事务所都为琼民源出具了含有严重虚假内容的审计报告,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决定对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处以警告,暂停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业务资格6个月。该事务所在琼民源公司财务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注册会计师付屏南、董向功被暂停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并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撤销为琼民源虚假财务报告审计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吊销其主要负责人沈中民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对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罚款人民币30万元,暂停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相关资产评估业务的资格6个月,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卢庚保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
  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琼民源一案作出一审判决,马玉和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被判有期徒刑3年。
  日,琼民源股票被1∶1地等量置换成中关村股票复牌,开盘价为37元。而复牌后的中关村股票依然延续着琼民源的炒作风格。在2000年借高科技网络股题材从18元涨至44元。
  点评:
  琼民源的股价一飞冲天,琼民源的业绩也有如神助,明明只有400万元的利润,却胆敢虚构为5?7亿,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从琼民源开始,中国股市造假之风渐起,造假规模越来越大,胆量越来越大,前有琼民源,后有东方锅炉、大庆联谊、银广夏等等。
  对于琼民源严重失实的财务报告,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中华会计师事务所、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也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事务所也给中国后来的会计师事务所带了个坏头,随后跟着来的就有许多未能尽职尽责的、或是与庄家和上市公司沆瀣一气的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在麦科特公司伪造合同,虚构利润,倒制会计凭证、欺诈上市中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广东大正联合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也为麦科特出具了严重失实的资产评估报告。
  银广夏公司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为银广夏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
  黎明股份虚增主营业务37%,虚增利润总额166%,编造假账,虚假核算。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对黎明股份审计未尽应有的职业关注。
  原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先后为康赛集团、活力28、幸福实业、湖北兴化等上市公司伪造骄人的业绩。
  东方电子虚构业绩配合庄家操纵股价,为其出具标准保留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
  郑百文上市后3年虚增利润14390万元,郑州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
  作为证券市场守护神的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放弃职业道德,置证券法规于不顾,损害广大股民的利益,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
东方电子凤凰变乌鸡  因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东方电子原董事长、总经理隋元柏日前被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东方电子1997年上市,历经4次送配股,到2000年时,上市时的1股就变成13?44股。而公司的总股本由上市时的6830万股扩张为9亿股,增长13倍,流通股由上市时的1720万股扩张为6亿股,增长35倍。然而,东方电子的股本的高速扩张并没有稀释它的利润业绩。它的业绩每年都以50%的速度增长。从1997年到日,它的股价按复权计算,已经是330元了,四年上涨了60倍。它真是在中国股市上出尽了风头。
  但是,就是这样一只中国股市上力拔头筹的蓝筹股,它的业绩却是造假造出来的。他们以公司的名义,购买了东方电子内部职工股1044万股,利用44个虚假的个人股票账户,分期抛售。公司还投入6?8亿元,利用69个虚假的个人账户炒作自己公司的股票,将大部分盈利用来虚增东方电子的主营业务收入。他们私刻印章、伪造合同、虚开销售发票,将15亿元计入主营收入中。
  东方电子虽然培养出一大批暴发户和一批盆满钵溢的庄家,但是,这些钱却是广大中小股民为他们买的单,无数中小投资者成了东方电子黑幕交易的牺牲品。当东方电子有机构出货时,股价暴跌,无数普通投资者血本无归欲哭无泪。那些重仓持有东方电子股票的烟台市民们更是情绪激动,市政府最后出面才稳定了人们的情绪。
  黑庄操纵股价东方电子现名ST东方。
  日,ST东方的股价突然出现了涨停板,成交量急剧放大,从日成交额三四千万元放大到2?2亿元,翻了7倍,在短短的20个交易日里,ST东方的股价有如神助,从1月8日的3?4元涨到2月20日的4?95元,涨幅接近40%。是什么原因让ST东方一反常态地上涨呢?莫非又有什么利好消息出现了么?还是有什么内幕消息传了出来?
  一直到2月中旬,才有了答案,一家报刊在2月14日刊登了一篇名为《东方电子峰回路转:10亿元炒股收益将获发还》的报道,说,“据悉,在即将公布的处理结果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东方电子案发前的炒股收益,将返还给上市公司,这笔涉及10亿多元的巨额资金,将从公司财务报表中负债栏目的‘其他应付款’科目调至资产栏目的‘投资收益’,由此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将由目前的0?23元调整到1?2元左右,重新回到面值以上,随之而来的,东方电子‘ST’命运也行将告结。”
  2月16日,深交所发布《关于“ST东方”紧急停牌的公告》。公告称,因有关媒体的报道导致ST东方当日交易异常,深交所决定当日下午对ST东方停牌,后来因故停牌三个半交易日。
  2月20日,ST东方发布公告,说公司在日,就收到控股股东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和转送的《烟台审计局关于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决定》。经烟台市审计局审计,认定原在公司反映的出售股票收入扣除税收以外的10?39亿元应归集团公司所有,并要求集团公司和公司据此调账。调账后,形成公司对集团公司的债务10?39亿元。但集团公司又同意豁免这笔债务,该项收入将记入上市公司的资本公积金。如此一来,10个亿的炒股收入最后还是名正言顺地变成了ST东方的股东权益。这10?031亿元记入资本公积金后,ST东方的股东权益激增,每股净资产也将由目前的0?23元升至1元以上,其戴了两年的ST帽子也就有望摘下了。
  日就收到了有关文件,但是,到日才正式公布,这中间有两个月的时间空白,难怪这段时间ST东方的股票价格就有异动。到1月8日,ST东方股价就涨停了,那些得风气之先的人早已经赚得盆满钵溢了,而广大股民则是在2月20日才在ST东方的公告中看到这个消息,整整晚了2个月,而ST东方的股价也从当时的3元左右涨到了4?95元了。这真是有眼的打没眼的,有消息的赢你没消息的。
  从头说起
  东方电子曾有过骄人的辉煌,它曾以它优异的业绩力拔中国股市的头筹,在中国股民中颇具口碑。它在“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排序”中综合绩效排名第一,并且是“中国最有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之一。
  东方电子于日上市,流通股1720万股,总股本6830万股,东方电子,,?67并再次10送10,2000年是10送6。这就是说,它在上市时的1股到2000年底已经变成13?44股。到2000年底,东方电子的总股本由上市时的6830万股扩张为9亿股,增长13倍,流通股由上市时的1720万股扩张为6亿股,增长35倍。
  然而,东方电子的股本的高速扩张并没有稀释它的利润业绩。它的业绩每年都以50%的速度增长。1996年,东方电子主营收入为1?37亿元,1997年上市的当年便上升到2?36亿元,近乎翻了一番。这以后,公司的主营收入每年增长一倍,2000年增长到13?75亿元。它的净利润1997年度是7000万元,2000年度净利润增长为4?7亿元,增长6?7倍,净资产收益率平均高达30%。与此同时,东方电子则被机构看中并大幅炒作,日它的最高价被炒到60元,1999年底公司内部职工股上市前,它的股价被打压到14?5元。此后,又在某些机构的炒作下,仅用了短短两个月,股价又上升到了45元,光这一轮它的股价就上涨了3倍。从1997年到日,它的股价按复权计算,已经是330元了,4年上涨了60倍。它真是在中国股市上出尽了风头,成为中国股市上的当仁不让的蓝筹股,创造了业绩增长的奇迹。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支股票,却在日,突然大幅跳水,成交量巨大,股价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直往下掉。人们都看着东方电子的K线图一脸茫然,公司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它下跌的原因是什么?终于在7月25日,公司发布公告,说到目前为止,公司一切经营活动正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东方电子的这次下跌是因为盘子大,情况复杂,是某些大机构所为。那么,“某些大机构”究竟是谁?4年股价涨了60倍,这些大机构赚钱赚够了,不想再赚了,要抛股票了?8月14日,东方电子再次发布公告,说公司拟放弃2001年增资发行A股的计划。但公告也没有阻止住它的股价的下跌,一直到日,它的股价已经跌到了3?56元的历史最低。可真是凤凰落架不如鸡。
  在东方电子的公开资料中,我们知道有个大股东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人们简称它为中经开)。东方电子1997年初上市时,它的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就是中经开。此后,它便重仓持有东方电子股票,莫非是它在抛售股票吗?
  东方电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2001年7月,中国证监会对东方电子开始调查。9月7日,东方电子发布公告称其正在接受证监会调查。
  日,东方电子发布《风险预警公告》,说公司因重大会计差错可能导致经营业绩下滑,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
  日,东方电子因每股净资产低于每股面值,股票交易被特别处理,赫赫有名的东方电子变成了ST东方。这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日,烟台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对东方电子原董事长隋元柏、董事会秘书高峰、财务总监方跃提起公诉。经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隋元柏与高峰合谋,于1994年初在东方电子定向募集期间,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叫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此后,他们以该公司名义,购买了东方电子内部职工股1044万股。后又在证券公司营业部开设44个虚假的个人股票账户,由东方电子证券部掌管这些股票。从1997年1月东方电子股票上市到2001年8月间,他们将这些股票分期抛售。此外,隋元柏还将公司的6?8亿元投入到由高峰控制的69个虚假的个人账户里炒作,将大部分盈利用来虚增东方电子的主营业务收入。他们私刻客户印章伪造销售合同1242份,合同金额17?2968亿元,虚开销售发票2079张,金额17?0823亿元。为了将证券营业部违法炒作得来的钱顺利转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他们除伪造客户合同外,还伪造发票、1509份银行进账单和对账单,将这17亿多元中的⒖9534亿元计入东方电子的主营收入中。
  日,烟台中级人民法院认定上述三人利用股票收益的资金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夸大公司业绩,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其行为均已构成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分别判处:隋元柏,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高峰,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方跃,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隋元柏与高峰一老一少配合默契
  隋元柏出事时已经60多岁了,他头发花白,年轻时曾任滑翔机械修理师。东方电子原来是烟台无线电六厂,他在1970年来工厂时,当时厂里只有几百万元的资产。80年代前后,隋元柏担任烟台无线电六厂厂长,这个百十人的小厂,10年后已经发展得初具规模,颇有名气了。那时候的隋元柏办事认真,吃苦耐劳。只是到了东方电子上市后,工厂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隋元柏才变得飘飘然了,爱发脾气,独断专行,喜欢以老大自居。到2001年底,公司总资产已经是18亿元了。员工2600人,其中博士以上学历50多人,硕士500多人,本科生1600多人,公司近几年向烟台市财政上缴的税收高达7?7亿多元。
  隋元柏反思,说自己原来认为将股票收入做成东方电子的主营业务收入,公司收益增加了,又给广大股东分配了红利,分文没有装入自己腰包,自己本人和亲属并没有炒作股票获利,以为并不违法,但现在的这个结果是他万万想不到的。
  高峰是法学硕士,也是隋元柏的心腹之人,出事时才36岁,是东方电子原董事会秘书。有亿万身价,别看此人年纪不大,但却胆大心细,才智过人。比如在1988年,高峰大学毕业后来到这个小厂,毛遂自荐地进入隋厂长的办公室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竟被隋元柏看中了,委以重任。
  这对一老一少,情同手足的忘年交在东方电子发展的几十年中起了重要作用,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只是两人最后愚弄了广大股民,双双入狱,是他们始料不及的。日,东方电子发布公告称,12月23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决议,同意隋元柏先生辞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东方电子的造富运动
  1993年前后,中国股市还是极度低迷的时候,上证指数从1500多点下跌到300多点。就是在这个时候,东方电子这家主要从事计算所键盘和电器配件生产的小企业开始了股份制改造。1994年1月,它采用定向募集方式向社会发行股票,其中社会法人股150万股,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元。那时,许多人对股票还很陌生,东方电子的内部职工股是企业通过强制摊派的形式发行的。当时有职工800多人,除了少数人无钱购买外,有774人购买了1000万股,隋柏元带头认购了88万股,厂级副职5?5万股,中层干部2?8万股,一般职工2万股到1万股。
  但是到了发行期满时,仍然没有将股票卖出去,还剩余1044万股。为了卖出这些股票,东方电子便成立了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贷款1900万元,购回了那剩余的1044万股股票。从此,埋下了祸根。
  1997年1月21日,东方电子上市后,发行价每股7?88元,但上市当天便涨到18元,一时间,东方电子的职工们欢呼腾跃,兴高彩烈。
  谁也没有想到,当初东方电子的内部职工股没有人要,是摊派才卖出去的,现在却变成了闪光的金子,成倍地增长。日,东方电子2?32亿股内部职工股获准上市。东方电子从1997年到上市时,进行了3次大比例送配。当初的一股已经变成了8?4股。当初1万元买的6250股,上市就有20%的职工股随同上市,剩余的5000股到1999年已经是4?2万股了,每股16元,便是67万元了。这就是说,随着东方电子内部职工股的上市,东方电子的职工们一夜之间就成了百万富翁的至少有100个,最少的也是60万富翁。一时间,烟台高档小区内都是东方电子职工们购买的房子。在这种造富运动的带领下,烟台的股民增加到⒗8万户,有15%的股民是东方电子的投资者。
  到2001年底,持有东方电子10万股之上的股东共有486人,占流通股的63%,这些人中,至少有1000个百万富翁,100个千万甚至亿元富翁。单说隋元柏当初带头认购的88万股股票,经过三次送配,并按每股16元卖出,他已经是亿元富翁了。难怪他们要乐此不疲的弄虚作假,操纵股价了。东方电子就这样凭着种种违规违法的手段造市,培养出一大批暴发户。这些人是赚钱了,可是他们赚来的钱又是谁的呢?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这个问题。但是只能是无数中小投资者成了东方电子黑幕交易的牺牲品。
  上市公司与庄家合谋炒作本公司股票
  东方电子利用自己掌握本公司内幕消息的有利条件,大肆炒作本公司股票,赚取不义之才,扰乱股市的正常秩序。他们和庄家压低吸筹,拉高出货,自买自卖。在他们的大肆炒作下,东方电子忽上忽下,翻红变绿,演出了一场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剧目。
  在东方电子上市后,隋元柏等人就投入4000余万元购买了本公司股票220余万股,到年底抛出获利5000余万元,这笔钱约占公司当年主营收入的37%。从1997年初至2000年底,东方电子累计投入6?8亿元资金,利用近百个虚假的个人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前后共计购入股票8500多万股,售出1?5亿股,交易金额为51亿元。
  黑庄中经开是东方电子的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它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大肆炒作东方电子股票。1999年开始,中经开和某机构分别为东方电子的第四大股东和第八大股东。后中经开增持为第三大股东。从2000年中报之时,中经开从东方电子的前十大股东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景宏、景福基金,这两只基金是大成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两员大将,而中经开正是大成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之一,同时也是景宏的上市推荐人和发起人之一。东方电子2001年中报公布,基金安顺、基金安信、基金景宏及基金景福虽经大幅减持,但仍然分别持有东方电子股票2200万股、2046?01万股、400万股、262?5万股。
  2000年市场狂炒网络股时,中经开等庄家与东方电子配合默契,心领神会,共同操纵股价,在股市上掀起了阵阵浊浪。2000年3月8日,东方电子在各大证券报上同时刊登公告,说本公司拟投资1亿元在北京成立北京东方网络管理有限公司等利好消息。被人操纵的传媒和股评家也来助兴,推波助澜,混水摸鱼。他们一个劲地说东方电子是拥有160亿市值的高科技公司,高速成长,东方电子是高科技蓝筹股,每年都以100%的速度增长等等。
  此后,东方电子就像有神助一样持续上涨,涨幅近二倍。
  股市上传说,号称为“中国第一庄”的中经开,就因为炒作东方电子赢利四五个亿!这且不算第二庄,第三庄和东方电子赚了多少。
  股市神话的帮凶
  在东方电子造假事件中,少不了有许多帮凶助它,首先一个是东方电子的开户银行烟台某银行南大街分理处。他们在东方电子上市后的几年中,将他们的炒股所赚的资金分拆成小额资金,伪造银行进账单和对账单1507份,将这些钱洗成东方电子的主营收入。为东方电子伪造财务账目打下了基础。
  另一个帮凶则是山东乾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在东方电子上市后,连续5年负责东方电子的年报审计,面对一份份虚假的财务单据,所长刘天聚总是签署无保留意见,使这些虚假的年报出笼,祸害股市上的广大股民。
  2002年5月14日,刘天聚因涉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6月20日经烟台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因健康原因取保候审)。另一个帮凶是股评家和媒介。许多股评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大肆鼓吹东方电子不败的业绩,号召广大股民长期投资这支股票,分享绩优股的果实。有的股评家怕是心知肚明,只不过是引诱那些轻信他们的股民们为庄家抬轿子而已。
  东方电子事件过后,给广大投资者和东方电子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公司市场销售下降,人才流失,博士走了20多人,硕士也走了100多人,严重影响到了公司业务的发展。
  黑庄中经开已于日被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宣布撤销,其证券经纪业务为银河证券接管。
  漫漫索赔路
  东方电子的广大投资者拿起法律武器,走上了向东方电子索赔的漫漫长路,这条路的尽头在哪里?
  报载,第一批曹小妹等7位投资者诉ST东方案于日为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立案受理。7位投资人将6个法人或自然人列为被告,他们是:东方电子、隋元柏、高峰、方跃、中经开、山东乾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批61位投资人向青岛中院递交了起诉状,状告东方电子并索赔261?172072万元。青岛中院决定受理。
  4月1日,福建省又有46位投资者状告东方电子,索赔金额230多万元,获得青岛中院受理。
  此后,河北上百名股东已经委托律师事务所,准备赴青岛起诉。
  投资者朱先生悲愤地说,东方电子高位套牢吞噬了他毕生的积蓄,使他面临着家破人亡的境地。
  投资者廖女士用10万元购房款投资东方电子,亏损80%。“即使拿不回钱,也要替我们这些散户争一口气!”廖女士愤怒地说。
  “我被东方电子害惨了!”、“我把养命的钱都投进去了哪!”、“我是用买断工龄的钱来投资的”、“赔了十几万,儿子上大学都要贷款,老婆闹着要跟我离婚”……
  日公布的东方电子2002年度报告透露,东方电子从2月以来,已收到证券民事赔偿诉讼请求106份,标的金额共计万元。
  但是,东方电子有钱赔吗?
  东方电子已经累计亏损8?06亿元。它有钱赔偿投资者的损失吗?隋元柏、高峰、方跃三个人作为个人,有多少资产可以赔?山东乾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有多少资产可赔也不得而知。
  倒是中经开本来是个很有钱的“超级大款”。只是它已于日被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宣布撤消,即使是那些受害的投资者最后胜诉,到时就怕中经开已经清算完毕,注销法人,那就找不到索赔对象了。
  早在2001年9月,中国证监会正式调查ST东方,发现ST东方自1997年4月至2001年6月,先后利用1044万内部职工股股票收益和投入资金6?8亿元炒作股票的收益,共计17?08亿元;并通过虚开销售发票、伪造销售合同等手段,将其中的15?95亿元计入主营收入。最后公司炒股收益被确定为10?39亿元。这笔收入如何处理?一直是悬念。在2001年年报中,ST东方将这笔收入扣除税收以外的其他部分暂挂“其他应付款”科目,待证监会的处理决定下达后再行调整。
  日,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由上海闻达律师事务所代理的韩建玉等诉东方电子案开庭。这是自最高人民法院《1·9规定》出台以后,国内首次受理并公开开庭审理虚假信息证券民事赔偿案。
  据了解到,全国各地律师代理并正式立案的东方电子虚假信息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大约已超过5000起,估计诉讼标的将达到2亿元。
  日,青岛投资者陈鸿君诉东方电子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山东铭丰律师事务所代理了此案。原告陈鸿君在2000年1月至2001年9月间先后买卖和持有“东方电子”股票1220股,因受东方电子虚假陈述行为的欺骗造成损失7157?33元。根据诉讼请求,原告要求判令东方电子赔偿投资差额损失及相应的佣金、印花税和利息损失,并赔偿原告为本案支付的律师费300元,要求判令被告隋元柏、高峰、方跃及山东乾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对上述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案估计短时间内还不能判决。受损害的股民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赔偿?能得到多少赔偿?ST东方有钱给他们吗?这些,都是一个未知数。
  点评:
  又是中经开,我们还记得,银广夏的大股东中有一位就是中经开,他们把银广夏炒上了天,然后又摔在地下。怎么历史如此相似,东方电子也是被炒上了天,4年累计涨了60倍,而银广夏也是涨了许多倍,而且两公司都是造假高手,一个是虚构业绩,虚构利润欺骗股民,一个是出卖原始股并炒作股票,所得利润算成是公司的主营利润。大股东都是中经开一家,手法相似。
  在股市上常听说庄家把股价拉高出不了货时,就让基金去接盘,为什么?因为庄家所用的钱是自己的,而基金的钱是广大中小股民的。而且市场上有传闻说,庄家和基金经理人在澡塘里谈此机密,庄家要基金高位接盘,并许愿基金每接一股,便私下给基金经理人一元的回扣。当然这种事来无踪去无影,说有他就有,说无他就没有,当然除了当事人自曝家丑外,别人是抓不着证据的。但是狐狸总要露出尾巴,人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来的。
  1999年东方电子中报显示,中经开持有东方电子464万股,占总股本的1?62%;中经开下属的中经信大连实业开发公司持有154万股,占总股本的0?54%,两家机构分别为东方电子的第四大股东和第八大股东。而到了半年之后,1999年年报显示,中经开增持东方电子股数达1285万股,占总股本的2?24%,成为东方电子的第三大股东。而中经信大连实业开发公司从十大股东中消失。但是,北京中经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39万股,占总股本的1?11%,成为东方电子的第六大股东,
  到2000年中报之时,中经开从东方电子的前十大股东中全身而退。取而代之的是基金景宏,它持有东方电子897万股,占总股本的0?98%,成为东方电子的第六大股东。
  到2000年末,基金景宏的持股增加到1066万股,占总股本的1?16%。而基金景福持有273万股,成为东方电子的第九大股东。到日,这两家基金仍然分别为东方电子的第七和第十大股东。基金景宏与基金景福均系大成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两员大将,而中经开正是大成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之一,中经开同时也是基金景宏的上市推荐人和发起人之一。
  难道这是巧合吗?为什么2000年东方电子中报时,中经开便从东方电子前十大股东中消失了呢?为什么到日,基金景宏与基金景福成为东方电子的第七和第十大股东?而基金景宏与基金景福又与中经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科创业股价操纵案  揭密从中科创业股票操纵案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证券市场已然形成一个庄家体系,一个有组织者,有资金供应者,有中介机构,有操盘手组成的体系。甚至连媒介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个庄家体系中,核心是许多证券营业部都参与其中了。60余家证券公司,120余个证券营业部卷进来,他们为庄家提供资金来源和中介服务,为庄家提供身份证、股东账户卡,他们甚至还为庄家们毁灭做庄证据!
  这个庄家体系已经广泛地覆盖了整个证券市场,这个体系是一条流水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一三事件的前因后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