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估值排名为啥估值高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估值都是那么高的呢,为什么泡沫都在互联网行业? - 知乎6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这关乎估值800还是2000亿美元_网易科技
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这关乎估值800还是2000亿美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月,一位女士在西班牙的一个大会上展示新的小米Mi MIX 2手机网易科技讯3月16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对于预计今年上市的小米,它应被视作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呢?这是一个关乎其估值水平的问题。该公司目前的估值范围在800亿美元至2000亿美元之间。一些人认为,为IPO寻求高估值会是一个错误。早在2014年,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就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创业公司和独角兽中的独角兽,估值达到460亿美元。小米采用了一种看似强有力的策略来征服中国市场。它的手机具有高质量的功能和漂亮的外观,就像苹果公司的iPhone一样,但价格低廉。此外,它们只在网上销售,小米也时不时展开花哨的营销活动,以激发消费者的兴趣。之后,在接连出现没能达到销售目标,发布的手机存在故障,产品推出延迟的窘况以后,小米的星光变得有所黯淡。小米没有衰落下去,反而卷土重来。它增强了产品的质量控制,大胆进入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销售,并改变了市场营销方式,在线上开设实体店。雷军正在考虑在今年年底将他的手机推向美国市场。现在,小米正在计划重磅的IPO(首次公开招股),这或许将会是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IPO。该公司的估值范围在8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之间,就看你向谁打听了。那小米存在重蹈覆辙的危险吗?做手机是一个非常残酷的行当。它需要对技术趋势的敏锐嗅觉、精确的供应链规划和一丝不苟的执行。错过一个节拍,你就有可能完蛋。这就是为什么苹果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硬件公司和最有价值的公司。很少有公司能够始终如一地取得出色的表现。在2007年第一代iPhone横空出世之前,我在华尔街日报致力于报道电信设备制造商。那一年,诺基亚和黑莓制造商RIM分别统治消费级手机市场和企业手机市场;摩托罗拉这家曾辉煌一时的美国科技公司开始衰退。十年之后,我曾经报道过的公司大多数都已经消失,或者已经退化到默默无闻。对于小米,一些投资者警告说,追求高估值会是一个错误。无论是未上市的科技创业公司还是寻求公开上市的公司,高估值都可能带来严苛的要求。这些投资者指出,它让公司变得没有多少错误的余地,并且非常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价。雷军当初亲自宣布了2015年雄心勃勃的目标——全年手机销量保底8000万台,冲刺1亿台。但该公司后来没能实现,因而引发了投资者对其估值的质疑。股票市场也可能是无情的。“股市是一个很让人谦卑的地方。如果你无法兑现承诺,市场很可能会惩罚你。”一家香港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说道,“追求高估值的话,雷军等于要将一座山扛在自己肩上。”一位接近小米的人士表示,银行家们对它的IPO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小米从根本上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因此值得拥有高于硬件公司的估值。2017年小米卷土重来,让它的管理团队证明了自己。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数据,去年该公司的中国市场份额上升至12%,出货量增长50%至9600万台。另一家研究机构IDC的数据显示,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小米击败三星电子公司,在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印度市场成为最畅销的智能手机品牌。根据小米透露的数据以及银行家和投资者的估计,小米2017年的营收达到152亿美元以上,盈利10亿美元。10亿美元的利润如何能够支撑起800亿美元甚至2000亿美元的估值呢?答案取决于小米究竟是硬件公司,就像多数手机厂商那样,还是互联网公司。小米阵营是觉得自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硬件公司股票并不受基金经理青睐。有三位资金经理称,他们不会参与小米的IPO,因为该中国硬件公司受困于低利润率、破坏性的价格战以及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较低等问题。小米的支持者则指出,该公司并不是一家纯硬件公司。他们说,像苹果一样,小米拥有一系列有竞争力的产品,包括从健康跟踪手环到电饭煲的联网设备。它的浏览器和应用程序商店也带来广告和游戏收入,而且利润率要明显高于智能手机业务。小米联合创始人雷军本月早些时候在北京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接受采访苹果的市值为9131.7亿美元,市盈率为18.34倍。如果按这一市盈率水平计算,那么基于小米10亿美元的利润,它的价值应该在183.4亿美元左右,远低于它目前在私人市场的估值。投资银行家们预计,小米将选择香港与上海或深圳中的一个进行两地上市。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科技股近两年来一直炙手可热,小米的粉丝们也想要赶上这波浪潮。例如,由腾讯控股的阅文集团目前的市盈率达到343.22倍。
腾讯过去一年成为了中国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它的市盈率为63.7倍。即便按照该市盈率水平计算,小米的价值也只有637亿美元——仍然远低于许多人认为属于估值区间低位的800亿美元。IDC分析师Kiranjeet Kaur指出,小米的设备、应用和服务要形成像苹果那样的生态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他人并不认为小米可能会进化到那样的地步。“小米不会成为下一个苹果,也不会成为拥有庞大社交媒体用户基础的腾讯。”那位香港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称,“它是一家硬件公司。”(乐邦)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张祖韬_NT5054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阎焱: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为啥能有高估值?
阎焱: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为啥能有高估值?
发布时间:日 08:16:39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为什么那些没有正现金流的公司,估值也能那么高?互联网企业的估值都是怎么算的?阎焱说,人类历史上积累的所有企业估值的方法,今天都失灵了。尽管找不到通用的方法来对互联网企业进行估值,但是大致价值,还是有个区间的。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是不是你有了一个APP(手机应用)或者Website(网站),就表明你是一个互联网企业了呢?不是。  互联网企业的本质在于,你的广告是在哪儿打的,你的推销是怎么做的,你的库存是怎么消除的,最后的结算是怎么做的。如果这些事情都是在网上做的话,你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否则,你还是一个线下公司。  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互联网公司,重要吗?在投资人的投资判断里,这是极其重要。  如果你是一个线下公司,估值不可能非常高。因为你的成长,只是一个传统的商业模式的成长速度。只有当你把所有业务都在网上完成,你的成长性才有可能飞快,估值的可测量性才会这么高。  真正的&纯&互联网企业并不多  大部分是+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格局中大局已定  但是,真正的纯互联网企业并不多,而且大局已定。已经牢牢地把握住了今天互联网行业的大部分领域。  长期来看,必定会有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来颠覆它们,但是目前,短期内还看不到可能被替代的迹象,现在市场里存在的,很多是伪互联网企业和伪市场需求。  比如说很多需求是用钱砸出来的。所有人都喜欢贪小便宜。当你用免费的产品,用钱烧出来了这个需求,一旦停掉补贴,需求就没有了。  那有人可能问,比如滴滴现在烧钱补贴出来的市场,补贴结束时,大家还会不会用滴滴?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来市场没有需求,砸钱把需求出来,当用户形成了消费习惯以后,它能够自我维持。  另外一种就是,免费的时候有需求,收费的时候,需求也没有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非常仔细地去辨别,什么是真的需求,什么是用钱烧出来的需求,用钱烧出来的需求,能不能自我维持。  你必须比你的第二名好10倍以上  成为行业中无可争议的领先者  是互联网企业成功的核心  如果它是一个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它成功的核心在于,做到行业内的准垄断。  互联网企业所讲的垄断,和我们传统行业里面定义的垄断不太一样,我们称之为&准垄断&。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在我的行业里是第一,而且比第二名要好10倍以上。  比如都是做手机,大家成本一样,但是我的价格比你的价格高10倍,我的盈利比你高出10倍以上。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手机盈利占了全手机盈利的90%。苹果手机都是在生产的,但是我们生产每台手机的利润是不到3美金。  电商也是,阿里一家的业务量,比所有其他电商加起来都要大。又是比它后面所有电商加起来都要多。这是互联网行业的特点。  当我们去创业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所选定的细分市场里,怎么能够迅速做成准垄断,成为行业中无可争议的遥遥领先者,一开始不要求大,可能要先从某一个小的市场入口切入。  企业的本质是盈利  短期免费不代表不知道如何盈利  免费是伪互联网企业最大的陷阱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说,比如说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颠覆式创新,以及羊毛出在猪身上等等。  商业社会从产生广告的那一天起,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快鱼吃慢鱼&、&快速迭代&这些也都不是新的东西。所以互联网新思维其实都是表面的东西,商业本质并没有改变。  在我看来,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有这几个特点,第一,高速增长。第二,轻资产。第三,直切用户,去中介化。第四,貌似用户无限,这个市场至少看起来是没边的巨大市场。  另外,互联网的公司都有一个特点,多少都有一点媒体公司形式。就是盈利模式中间一部分是通过广告来的。比如阿里,主要收入来自电商,但是广告也很多。  最后一点,互联网公司都不愿意谈钱,不愿意谈盈利。谈盈利好像就变得有点目光短浅了。但我个人觉得这只是个表象,互联网公司也得赚钱,只不过你为了扩大市场,把盈利的时间往后推了一推而已。  企业的本质是盈利,为未来的更大盈利而放弃短期的利益,不等于不知道怎么叫盈利,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免费是在互联网企业中间一个最大的陷阱。  互联网企业估值是投资人最大的难题  人类过往的估值方法全部失灵  但仍有基本的方法尺度可循  另外一个对于互联网企业谈得比较多的,就是估值。坦率地讲,人类历史上积累的所有企业估值的方法,今天都失灵了。  目前大家能接受的估值方法有两个,现金流折现法(Discount)和剩余价值法(Residual Value)。遗憾的是,这两种方法在今天,对互联网企业全都失灵了,我们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对企业价值准确的判断。  为什么?没有正的现金流,只有负的,只有烧钱。你用这些方法怎么估值?没有办法。  尽管我们找不到一个通用的方法来对互联网企业进行估值,但是这个企业的大致价值,还是能够有个区间的。这个区间怎么来呢?三种方法。  第一,同类公司比较法。  比如说我是做互联网搜索的公司,最好的参照系就是百度。如果公司的股票是30倍的PE,那私募投资这一块一般来说是前者的一半,15倍的PE。  第二个,估值与增长性正相关。  雀巢在过去的30年中,平均每年的增长率在25%,那它的PE差不多就是25倍,如果这个企业每年增长50%左右,那它的PE差不多50倍。  企业的PE和它的增长性是正相关的。比如小米估值500亿美元,为什么是500亿?是因为小米的增长性以及小米背后米粉社区的价值。  第三,估值最终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  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其实我们投资公司,也是一个价格的问题。  比如一个项目有10个基金想投,价格可以高一点。反过来说,如果你自己估值了5000万美金,但是走了一圈下来,最多只能拿到500万美金,你可能就需要把价值调下来。  有几个要素是最重要的,规模、社区性以及增长性,这是互联网时代做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具备的,估值也与这三点紧密相关。  不过,给初创公司的建议是,初期估值并不是那么重要,能不能够找到一个好的投资人作为搭档,这个重要得多。他有经验,可以跟你一起找到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来源:梧桐会)
5月中旬,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将发布《2017年度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报告》,该报告将对2017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进行详细的梳理,对行业发展现状、商业模式、投融资概况、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涉及的出口跨境电商平台及服务商主要有:1)出口跨境B2B平台:TOOCLE3.0(生意宝)、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焦点科技、聚贸、外贸公社、敦煌网、大龙网等;2)出口跨境B2C平台:全球速卖通、亚马逊、eBay、wish、兰亭集势、米兰网、DX、跨境通、环球易购、有棵树、傲基电商、小笨鸟、海翼股份、新华锦、百事泰、执御、通拓科技、价之链、跨境翼、赛维电商、爱淘城、前海帕拓逊等;3)第三方服务商平台:一达通、易单网、世贸通、paypal、四海商舟、飞书互动、卓志供应链、递四方、出口易、PingPong金融、汇通天下、飞鸟国际、Moneybooker、MoneyGram、中国银行、中国平安、中国邮政、UPS、TNT、顺丰、DHL、FedEx、大麦电商、外运发展、俄速通、海欢网等。
报告邮箱订阅: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原创报告】
【电商智库】
16日16日16日16日16日16日16日16日
100EC将邮件推送
股票名称/代码
100EC官方微博互联网医疗企业估值榜TOP20:独角兽都有谁
作者: 亿邦动力网来源: 亿邦动力网 10:44:17
【亿邦动力网讯】7月5日消息,日前,艾瑞咨询发布了《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榜:TOP300》,盘点了互联网金融、智能手机、汽车交通、医疗健康、房产服务等多个行业的互联网企业估值排行,亿邦动力网注意到,一共有21家医疗健康行业的互联网公司进入TOP300。其中,平安好医生、华大医学、微医集团三家公司成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除了上述三家企业,春雨掌上医生、碳云智能科技、丁香园、新氧、健客网、七乐康、1药网等多家企业也进入该估值排行榜。其中,春雨掌上医生估值达到9.2亿美元,而成立不到一年的碳云智能科技估值已达到8.8亿美元。从上榜企业的业务方向来看,远程问诊、基因检测、健康数据分析、医药电商、女性经期护理、医生工具和社区是几个估值较高的领域。而从创立时间来看,除了丁香园、七乐康、好大夫在线等三家公司成立了10年以上,其他上榜企业大多为初创企业,创立时间再5年以内居多。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FO陈轶青日前在一次论坛上表达了成为独角兽企业的不容易。“华大从1999年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但从2012年开始外界才关注到我们,之前我们一直在技术的道路上坚持自己的理想。”陈轶青说,要想成为独角兽企业,得耐得住寂寞。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
外贸代运营“经纬改行做高端旅游了。”这是不久前,PingWest品玩在硅谷见到经纬中国合伙人万浩基和左凌烨时,他们开玩笑说的话。这两个“导游”还带了不同的团——二十多个创业公司的CEO们。事实上,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是,带着经纬旗下互联网金融和企业服务这两个领域的创业公司,来和硅谷的同类型公司交流,并打算由经纬牵头,邀请更多优质的人才加入经纬系的公司。两个团的行程排的很满,据万浩基和左凌烨说,周一到周五全都在开会,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Lending Club到Prosper,从企业服务领域的Box到Zenefits等,他们基本都见完了。对比仍然火热的硅谷,国内似乎已经迎来了深寒:BAT传闻已经冻结招聘,很多创业公司倒在了融资门槛上……对此,曾经率先提出“寒冬论”的经纬是怎么想的呢?在万浩基、左凌烨飞回北京的前一天,我们和他们一起坐下来聊了聊,并把这次谈话整理成了“经纬二十问”。首先十问,就是关于这两位资深投资人心目中的中美创业差异、和对中国资本寒冬的看法。第一问:美国和中国市场最大的不一样在哪里?万浩基:中美的打法和做事考虑的角度很不一样。中国比美国更加灵活、更加野,同样的东西可以跑得更快。比如,今天见的Mint(个人理财服务),是一个很典型的记账模式,但它现在基本赚不到钱;而国内的一些同类型公司,做得更野,活法也更加宽泛。所以同样的模式在中国就可以更灵活,美国就做不到。具体来说,金融方面,监管的条条框框,美国比中国多很多,但规矩都在那儿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很清楚;中国的很多监管是跟着行业走的,存在一些监管空白,但这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创新发生。左凌烨:企业服务这个领域,中国主要是向美国学习,因为美国已经做得非常细分,接下来就是主要在如何提高效率了。他们都很羡慕中国企业市场的机会,因为美国企业市场每个垂直领域基本都有上市公司加一堆创业公司,而中国基本还没有上市公司。不过羡慕也没有用,那不是他们的机会(笑)。第二问:中美两地创业公司的差异大吗?万浩基:现在两地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更多的是创新,中国更多是执行。美国还是在发明新的玩法;而中国人创业的时候,往往是看到美国解决某个问题的公司已经起来,所以就拼执行,一个想法出来,都没有秘密,看谁打得更快。打车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第三问:所以Copy to China 还在发生?万浩基:Copy to China永远都在发生,但这件事情我觉得我们的态度要更积极一些。这个事情还是看社会发展,中国有的会跑得快一点,会有创新,比如支付层面,中国可能比美国走的快,支付宝红包都很厉害。在中国,移动互联网普及得更快,我们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所以我们在支付上的创新是很超前的;而在社交上,比如我们的,它重新定位了人群属性,这样的创新也非常有意思,并且这样的创新在中国还有很多,这个我非常乐观。第四问:既然提到打车大战,那中国互联网的竞争方式有变化吗?万浩基:最大的不同在于,现在大家去拼,拼完要有目的。现在中美都很支持用钱去拼市场,但是拼完要有真正的生意在那里,不是每个场合和场景,都是适合用钱去拼的。左凌烨:一直都是这么血腥,尤其是在每个细分市场,O2O每个细分门类都有一堆。这也导致中国公司的生存能力更强,比如猎豹,在全球市场很成功。可以这么说,中国市场培养出来的,可以秒杀对手。第五问:现在非常多创业公司的估值都很高,这都是泡沫?左凌烨:估值来说,很多公司没上市就几十亿美金的估值了,很高,但是市场比五年前还是大很多。这是很核心的一点,比如百度阿里腾讯,无论从收入来说,还是规模来说,都提高了不少。所以泡沫有,但是估值高并不完全是因为泡沫。第六问:泡沫破裂,是不是寒冬就到了?万浩基:寒冬的定义很简单,看有没有钱。创业者都是基于钱来生存的,直到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独自去盈利,很多都要经过不盈利的路,中间融不到钱,那就是寒冬了。大的宏观情况肯定在改变,大市场不好,就会影响VC融资。这就是很多东西的核心。很多人感觉到寒冬就是因为二级市场做了很多大的调整,直接影响到资本有没有钱在手,资本愿不愿意去发力,影响到下面的公司融资的情况。整个速度慢下来是事实,慢到什么样的地步每个人看法不一样,我认为,融资的时间拉长,金额变小,但是是否会大规模公司融不到钱,现在还没有,以后也不好判断。到今年年底,大的趋势可能不一定会改变,但是要记住现在的周期都变得比以前要快,你看美国之前的金融风暴一年多也就恢复了——当然我们不讨论深层次结构性的东西;你看A股也在起色,所以这个调整时间没有以前长。以前可能要两年做一个周期调整,现在肯定是没有这么久了。第七问:经纬的投资速度也会慢下来?左凌烨:钱的源头出现了问题,但是经纬还是很强势地投资。现在寒冬时,投资会不会减慢,我们反而会加快。我们投资节奏很平稳,投资节奏也不会放慢。而且我们认为现在这样调整,反而会更理性,理性就会带来更为合理的繁荣。万浩基:不会。其实寒冬整个周期也是很长的。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不会因为钱多,而成功的公司就会增多。现在多了2、3倍的创业公司出来,不代表就会多2、3倍的独角兽出现,所以失败的公司会增加。一部分不能运营的资本就会收缩,能拿到钱的人慢慢就会变少,这个也是一种循环。不用太悲观的。第八问:上一波成功的创业者里,很少有海归的,现在海归创业者是不是没有优势了?万浩基:上一波成功的创业者里没有海归很正常。以前都是模式学美国的,基本上都是本地执行为主的,所以本土CEO更有优势;但企业服务和技术型创业公司里出现成功的海归创业者很有可能。左凌烨:2C市场的话,成功概率就会比较低,因为国内现在竞争太激烈。而在企业市场,美国企业服务是靠精细化运营成功的,所以华人工程师回去创业的概率就会高很多。第九问:你们接触过的海归创业者,和国内的创业者有什么不一样吗?左凌烨:他们还是更有国际视野。毕竟你在报道上看过,和在公司里面做过不一样,他们经历过产业演进的格局,知道怎么不一样。万浩基:在一些技术壁垒很强大的领域,海归有优势;线下执行的,就没有那么多优势了。一定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去发挥。第十问:一些前沿领域,比如AI、无人机等,经纬投的都比较少,那你们比较看好未来的哪些领域?万浩基:我们认为还是时机问题。新平台肯定会来,如果来了我们肯定会发现。左凌烨:我们有专门的小组研究这个方向。我们不是什么热门投什么,而是很早就开始研究,比如企业服务,我们三年前就开始研究。很多细分领域都是这样,我们一直在跟踪,只要市场时机快成熟了,就会加大投资力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公司估值模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