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size和length的区别的游戏

求GALGAME的msize系列本体前五部_百度知道
求GALGAME的msize系列本体前五部
我有更好的答案
Msize系列也就koibumi有名点,前期的几部也并不好找,你可以去终点论坛找下或者直接去say花火吧求物贴/终点论坛求助区/四散的尘埃吧求物贴 手动求物,就说你要Msize系列的前五部,有的可能还需要说下游戏名字,这种可以直接去bangumi或者2dfan找,搜公司名字应该就行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嫌游戏太占内存,大小不超过5M的“微端”手游你会考虑吗?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嫌游戏太占内存,大小不超过5M的“微端”手游你会考虑吗?》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嫌游戏太占内存,大小不超过5M的“微端”手游你会考虑吗?》 精选一13.9亿移动电话用户,几乎人手一机;其中,4G用户总数达到9.47亿;就在9月份,手机用户月均流量已经接近2G……这些数字,来自前两天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惊人的用户基数,可观的月均流量。在每台手机上,社交聊天、旅行购物、拍照美颜、游戏娱乐……不知有多少APP应用又在这十几亿部手机上活跃、消亡。那么,一直被诟病的APP应用市场现状如何,安卓手机上不断出现的“安一赠一”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有时下载了一个APP,结果发现安装完有两个应用,可能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应用,或者是玩不了的奇葩游戏。”读者杜克来信告诉懂懂笔记,现在安卓手机应用“猫腻”太多了。除了捆绑安装之外,还有应用把用户手机当成了“广告栏”,不停地弹一些乱七八糟的广告,令人不堪其扰。更有用户在网上吐槽,不知道APP里捆绑的是否是手机病毒,有些应用一直在后台跑流量,如果是木马后果将不堪设想。尽管有关部门和许多应用商店都采取了“严查”措施,也下架了部分疑似捆绑程序的APP,但却难以“根除”这一类流氓应用。而其背后,俨然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利益链,不少“灰产”正在依靠捆绑APP偷偷吸金。“其实捆绑(下载安装)应用的现象,从PC时代就已经普遍存在,到了手机端,手法上还是换汤不换药。”已经从流氓APP“灰产”洗手退出的嘉浩(化名),希望用他的经历,讲述流氓应用这几年的“发展史”。早在PC时代,下载和发布免费软件人都在“耍流氓”在家里人眼里,嘉浩2011年从大学毕业至今,一直“不务正业”,每晚对着电脑到凌晨才睡觉,整天蓬头垢面。如果不是去见女友,他甚至可以连续好几天足不出户。然而,一台电脑对于嘉浩来说,就是“工作”的全部。“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不明白我做的是什么,但从大四开始我的确一直过得很滋润,再没有伸手要过钱。”嘉浩坦言,他这一份“不受待见”的工作是从大学时期就开始做了,最初做的是PC软件下载站的实习管理员。对于很多电脑用户来说,缺乏“版权意识”是常态,从操作系统、工具软件到任何一款软件游戏,都可以从互联网上“扒”。只要觉得自己的电脑缺了什么,就会到网站上“扒”一个下来装上,“耍流氓”几乎都成了习惯。“但是软件网站的软件不会平白无故让你下载,许多弹窗广告,都是他们的收入,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服务器、网站维护等费用成本就越来越大,做运营的不得不想办法弄到更多收入。”嘉浩说,在他进入这一行的时候,下载站“躺着赚广告钱”的日子已经逐渐成了过去时。因为门槛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软件站推荐的软件,大部分用户都是视而不见。”嘉浩表示,对于软件企业来说,软件在众多软件站上的下载量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他们是否能够通过“下载量”、“装机量”的要求,拿到可观的,或者把软件卖出好的价钱,所以简单的推广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为了满足这一部分客户的需求,许多下载站就开始以“装机量”作为硬标准,来要求所有的技术人员。“那个时候,师傅就带着我开始做软件拆解,然后加上客户的软件安装包,重新封装。”嘉浩表示,许多用户下载了经过重新封装的软件之后,会在安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把一些应用安装在电脑里,这种强制安装几乎无法察觉。虽然是强制安装的,但对于开发厂商来说,软件的装机量一下子就上去了。效果达到了,软件站自然而然就可以从厂商那边拿到相当可观的推广费用。不过流行一时的捆绑安装并没有让嘉浩这样的实习技术员获得可观收入,同时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下载站纷纷下架了很多热门软件,捆绑安装也变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对于他来说,这反而正好是个机会,大学刚毕业,他就选择离开这个软件站,自己干起了捆绑软件的“灰产”。一开始“接活”并没有那么简单,所以嘉浩只能继续打着下载站的名义,和许多有推广需求的软件厂商洽谈。最终,他只接到一些小的流氓软件和网页游戏的推广订单。“因为我自己没有平台,所以我接私活人家也只肯跟我按量结算,每成功捆绑安装一个(软件),对方就会给我一两毛钱,这是最开始时候的价格。”嘉浩告诉懂懂笔记,经过他拆包封装后,带有捆绑安装的软件,一般都是通过群分享或者网盘分享给用户,一开始下载的较有限,他一个月也只能通过捆绑安装赚个两三百元。过了一段时间,其中一家一直没结账的软件商要结算前几个月的费用。他惊奇地发现,那几个月的“推广费”居然有五千块,捆绑软件的装机数量高达三万多。“刚好那段时间,(下载站)因为版权问题被下架的软件越来越多,所以很多人在网上搜到我的网盘和博客,下载的量就上去了。”嘉浩表示,被下架的大多是办公软件,而他分享的恰巧也是这些办公软件,加上那个时候网盘版权抓得并不严,所以自己算是赶上了一个机遇。通过一两款捆绑软件赚了一小笔,他开始潜心折腾起了这项“工作”,通过挑选常用却又难以下载到的软件进行“捆绑”,在毕业一年之后,他凭借着头脑的灵活,突破月收入万元大关。缺乏版权意识造就了一批“免费”用户和做“捆绑”的技术员。在PC时代,无论用户还是“灰产”,在免费软件的这个问题上大家都是在“耍流氓”。移动时代下与时俱进的“灰产们”,“流氓”耍出了新境界从2013年开始,智能手机开始爆发,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把PC远远甩在身后。但这对于嘉浩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的收入因此大幅减少。“手机和平板的功能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强,使用电脑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嘉浩告诉懂懂笔记,随着许多网盘的分享功能被加以规范,他开始瞄上了移动端的APP。“相对于PC端的软件,手机APP的捆绑门槛就高了些许。”嘉浩说,为了实现APP的安装捆绑,他花了大量的精力研究了许多资料,决定从安卓平台开始“试水”,“毕竟iOS难度太大,甚至说不可能实现。”经过一轮尝试后,他发现,虽然APP捆绑多个应用的方式较电脑软件复杂,但原理基本上和电脑软件相似。“通过捆绑器把主程序和捆绑的程序解包,通过修改代码改变程序安装的流程,让其执行完主程序安装过在执行捆绑的程序,最后封装成新的APP。”嘉浩表示,为了避开许多手机安全软件的查杀,他还会对(捆绑)程序本身进行加密,让封装后的APP具有一定的免杀性。此外,他发现周围同行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APP中捆绑写入自动下载的程序,当用户安装完软件之后,程序就会自行启动帮用户下载其他的软件。这种类型的捆绑APP,往往最让用户防不胜防。解决了APP捆绑本身的技术问题之后,嘉浩接下来就要解决分发渠道的问题。“捆绑后APP需要上传到尽可能多的应用商店,让用户下载。”嘉浩表示,最难的并不是上传到各类APP分发的应用商店,而是要“逃脱”应用商店的检测,“一般(手机)厂商自己开发的应用系统我是不会选择的,因为有很多都是人工检测,(检测人员一旦)拆包就能看到有猫腻。所以我会选择第三方应用商店,因为绝大部分都是系统检测,有一定的漏洞。”为了有更多用户来下载,他选择了手机上最热门的单机游戏作为捆绑对象,借助游戏本身的受欢迎程度,嘉浩获得了不错的下载量,“寄生”在游戏APP上的捆绑软件装机数量也十分可观。据嘉浩介绍,那时还有一部分“同行”在游戏APP的操作界面和按钮上做“手脚”,让玩家不小心点到按钮或者触碰到相应的内容,后台就会自动下载安装另一款“捆绑推广”的APP应用。“厂商一般不会管安装上之后有多少人卸载,只要装上就可以了。”嘉浩说,捆绑安装的这些软件,基本上有两类,一种是根本没有实用功能的软件,另一种是照搬别家应用功能的“山寨货”,因此相对于APP的留存率,厂商们更看重装机量。最终,大多数软件是要卖出去“套现”或者骗,所以软件本身制作得也不走心。当问及捆绑的软件被“强制”安装到用户手机上时,能从厂商拿到多少钱时,嘉浩犹豫了一下,“一般都是两,(遇到)有些豪气的厂商会给到五六块,这比(PC端)捆绑软件高多了。”这样一来,嘉浩每个月通过捆绑APP的收入,反而比之前多了许多,当时他平均一个月服务八到十家客户,收入将近两万元,在旁人看来十分的可观。但这样的月收入,依旧已经无法满足这位年轻人的野心。因为单靠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分发,下载的数量依旧比较有限。“许多热门的线上游戏,沙盘游戏,买家需要完成广告任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或者积分,所以我就想到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广捆绑APP的下载。”嘉浩回忆,由于身边朋友刚好有这样的资源,帮他接洽到了游戏广告的代理商,通过投放广告,让更多为了或者积分的游戏玩家,不得不下载安装这些带有捆绑内容的APP。除去每次下载安装广告收取的1到2元推广费,嘉浩似乎赚的少了,但他透露,自从通过游戏推广APP之后,下载与安装的量却“非比寻常”。最多时一款捕鱼软件曾在一个月内被下载安装了三万余次,仅仅这个软件就让嘉浩收入翻了番。“互联网与时俱进,我们也在与时俱进,不然就赚不到钱了。”嘉浩说,现在他身边许多做APP捆绑下载安装的人,大部分都是以前PC端做捆绑软件的“老行家”。换了平台换了模式,但做的还是与以前相同的事情,“毕竟大家都喜欢下载已经破解的东西。”因此,对于“灰产”来说,他们的“蜕变”和“进步”变得十分简单,捆绑还是那样的做法,依旧是第三方平台做“帮凶”,面对的还是同样心态的用户群体。唯一不同的是,随着大家越来越依赖手机和Pad,“灰产”们可能对用户造成的信息安全隐患,比传统PC端更加严重。用户习惯让流氓软件有机可乘,请当心支付工具里的钱对于很多手机用户来说,APP捆绑下载或安装,的确是一件十分闹心的事情,浪费了流量和精力不说,许多APP还会大量占用手机内存,导致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卡”。嘉浩强调,这并不是APP捆绑内容带来最大的危害,“如果捆绑的只是另一个APP,装一赠一只是占内存。但还有许多捆绑会给用户带来更大损失。”嘉浩告诉懂懂笔记,有一些圈内“大神”并不会满足捆绑几个APP,赚应用厂商那点推广费用,更多的是向用户的话费、用户信息甚至支付软件下手。“之前(某技术群)有发布过类似的APP,就是在一个看似正常的APP内捆绑自动程序,当用户下载安装后,程序就会自动通过用户的手机向第三方电信服务商发短信订购服务。”嘉浩表示,由于APP会拦截短信回执,并且会自动发送相应的订购信息,所以用户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被订购了许多付费的包月内容。而这一切,背后的“客户”便是这一些第三方电信服务商。嘉浩表示,由于电信服务的利润空间十分巨大,所以作为“客户”来说,第三方电信服务商往往开出更好的“价格”。因此有不少“大神”热衷接这一类订单,并投入大量精力去开发相应的捆绑程序。另外,还有一些APP里的捆绑程序,会让用户的个人信息近乎“裸奔”。“去年出了一款备忘录APP,里面捆绑了一个程序,在用户通话的过程中会自动记录下通话录音,并且连同用户的通信记录一同发送给开发者。”嘉浩说,这一款APP的开发者经常在他们的技术讨论群里“炫耀”。但是不久之后,就有许多开发者也学习了这一招,开发出好几个表面功能是记账、壁纸、变声......但实质上却是抓取用户通话信息和通讯录的程序,“另外,还有一些伪装的不良社交APP,在灰产操作下也是野草丛生,实现的功能也和这类似。最终用户信息会被高价售卖,因为里面包含了详细信息有用户名称甚至是常用昵称。”不过,这还不是最恐怖的。还有一种APP可以在用户联网的情况下,远程操控用户的手机。“有些表面看起来安全无害的应用,有可能里面被捆绑了一套病毒程序,通过记录用户操作手机时的动作,并且抓取部分截屏图像上传。”嘉浩表示,有“高手”在收集到一定完整性的用户信息之后,会在用户联网过程中对手机进行远程操控,转走用户支付工具里面的钱财,“虽然这种操作有一定难度和门槛,但也有不少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并且大多都发生在用户晚上休息后。”无论是捆绑了APP还是其他程序,这些都是用户深恶痛绝的流氓应用,它们大量存在,并且随着应用分发渠道的增多,越来越难以被监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上了年纪的用户也都用上了智能手机,老年群体对于流氓应用的戒备心低,而且经常因为不熟悉手机操作而导致误安装流氓应用(或者是买到预装流氓软件的翻新机),对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因此,对于手机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安卓手机,用户们应该重视起来。有信息安全方面专家早就提示:如果需要下载应用,尽量选择手机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或者正规的应用商店;另外在下载APP前要先看一下应用评价,如果看到评价很少或者很差,口碑很低的软件,就要多留一个心眼。最后,嘉浩表示,许多用户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然后就忘了关掉手机网络(包括流量与WIFI),这就导致了一些不良开发者有机可乘。无论手机有没有安装过奇奇怪怪的程序,养成夜间关闭手机网络的习惯,也可以有效杜绝隐私信息外泄以及被不良软件操控。对于用户而言,中招多数是因一时贪念,成为“灰产”利用的对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APP乱象有来自用户不良习惯的因素,也有灰产对于用户隐私及财产的贪婪觊觎,清理APP市场乱象,有待于管理部门和手机厂家、信息安全厂商更为紧密的合作,打压灰产的猖獗。只有这样,才能让13.9亿移动电话用户有一个更加安心的使用环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嫌游戏太占内存,大小不超过5M的“微端”手游你会考虑吗?》 精选二摘要: 做时尚博主的这些年,**最明显的感受之一,就是时尚界翻脸比翻书还快,来不及等你准备好,潮流说变就变了。
特别是这两年的手袋潮流,那些曾经和时髦不沾边的包包,一个个扬眉吐气变成了抢手货,比如夏天流行的草编包、编织袋、菜篮子……到今年秋冬,这种趋势也没有停下…做时尚博主的这些年,**最明显的感受之一,就是时尚界翻脸比翻书还快,来不及等你准备好,潮流说变就变了。特别是这两年的手袋潮流,那些曾经和时髦不沾边的包包,一个个扬眉吐气变成了抢手货,比如夏天流行的草编包、编织袋、菜篮子……到今年秋冬,这种趋势也没有停下来。今天要介绍的这几款手拎包,都是打了翻身仗,在今年秋冬特别火的。乍一眼你也许会觉得什么鬼,不懂这种包怎么都可以红,但这些包包的洗脑功力一流,能让人越看越喜欢,最后忍不住都想剁手买一个。丝巾打结袋巾袋今年纽约时装周街拍里,The Row这只Ascot手拎包出镜率超高,几乎每隔几张照片都要出现一次。The Row的Ascot bag今年火得不行,其实去年MET Ball上,品牌创始人之一的Mary-Kate Olsen就已经亲自拎过了。可能因为穿了一身黑,包又是黑色的,都看不清楚,所以没引起什么轰动。不过酒香不怕巷子深,越来越多明星们纷纷带货,让大家注意到了这只有点莫名又有点可爱的布袋子。这个包的外形很特别,甚至过分简易,好像是丝巾打了结就直接拿来用了。样子类似便当包,或者古装剧里的包袱袋。好多人看见这个包的第一反应都是:完全可以自己拿块丝巾做一个嘛。但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NAP的商品笔记里就写:“慵懒廓形看似随性……其实需要非常精湛的技术。”没点技术含量,怎么好意思卖那么贵。别看它小,实际上很能装,能够轻松满足放钱包、手机、粉饼之类的日常需要。而且包包又很软,随便叠随便放,非常便携。如果我的话应该会买亮色的款式,再性冷淡的造型都能特别出彩。不过缎面的红色和金色款现在很难买到了,今年秋冬新出了天鹅绒款的也很高级。价格是有点贵,7千人民币左右。单品推荐:(文末有购买链接)华丽束口袋和时髦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束口布袋,这两年先后被LV和Chanel两个宇宙大牌垂青过。真正把束口袋推到潮流尖端的是今年风头很劲的Attico。Attico的束口袋都是缎面,有些还有bling bling的刺绣,精致的小小一只。不止Attico一家,很多品牌今年都做了束口袋。Ganni、J.Crew、Altuzarra不是随随便便什么束口袋都时髦的, 下面Clare V.的这两只就太淳朴了。时髦束口袋的要点是要华丽要花哨,体积不能大。以乐高包出名的Les Petits Joueurs今年就推出了好几款亮片刺绣的束口袋,好美又好贵,一只3000多块。即使束口袋没有亮片和刺绣的加持,也要用高调骚气的面料。这两年火起来的小众品牌Staud,用了缎面和丝绒的材质。毛绒绒的材质看起来很贵气又软萌。左边是Les Petits Joueurs,右边是Clare V.。一般有繁复工艺的束口袋确实会比较贵,不过不要担心,还有很多平价的款式让你挑花眼啦~单品推荐:(文末有购买链接)韩国Under82,珍珠和亮片的都有,不到1000块。Zara的价格就更亲民啦,359块。单品推荐:(文末有购买链接)毛毛马夹袋马夹袋这个单品其实在T台上混迹了好多年,但一直挣扎在时髦和丑的边缘,多年出没于《我真的不懂时尚界》网络盘点中。左:Jil Sander 2011春夏右:Ashish 2014春夏直到Simonetta Ravizza的furrissima毛皮草马夹袋横空出世,赢得了大家一边倒的喜欢。**前阵子给你们安利过这个意大利品牌,kendall今年拎了两次。虽然毛茸茸的,其实没有什么季节感,配短袖也没有违和。花色多得数不过来,总有一款戳中你。如果你嫌手拎不方便,还可以加个包带单肩背哦。不过Simonetta Ravizza用是真皮草,如果觉得太残忍(或者买不起),可以买Loeffler Randall,用的是羊羔绒,拎把上打了结。快时尚就更不杀生了,都用人造皮草。不过也没什么图案,都是纯色的,两三百块就能搞定。左:topshop右:zara单品推荐:(文末有购买链接)复古口金包说口金包你可能不懂,看这个图你就明白了,不就是奶奶外婆用的那种硬币袋吗~口金差不多就是金属开口的意思哈。一枚硬币有两面,反面是老土,正面就是复古。先不要嫌弃它,很多旧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里,时髦女主角都会拎一个口金包。Elie Saab 2017秋冬高定系列的秀场上,仙女拎的就是口金包,丝绒包身配上华贵精致的五金件,简直美瞎!不过不要误会,口金包可不是淑女名媛专用,coolgirl也值得拥有。时尚界最会搞事情的Vetements连续两季都出现了口金包,包名有点恶搞,居然直接叫“Granny”。左边那个拳头大小的micro款要卖人民币1万7!时装品牌今年出的口金包都改良过,一点都不老气。Marni的古灵精怪的拼色手袋,包锁是爱心和嘴唇的形状。Mansur Gavriel的是复古格子包。Coach 今年秋冬基本就是口金包的天下了,有大有小,有纯色也有印花的。Coach代言人Selena Gomez今年MET Ball上也拿了一直只樱桃花纹的,这个大小刚刚好。MarquesAlmeida今年秋冬也出了口金包,配上一根可拆卸的宽肩带,就变得很酷啦。还有些品牌常年推出口金包的。比如法国品牌Perrin Paris,有个经典款小包包的就是口金包的改良款,可爱又高级。还有个品牌大家可能没听说过,黎巴嫩品牌Sarahs Bag。她家的口金包上有各种词语slogan,Amal Clooney、博主Leandra Medine都是常客。单品推荐:(文末有购买链接)看完这些还不尽兴?快来看看我给你们挑的更多款式:购买链接在此
今日福利有没有被今天猛烈的种草攻势冲昏了头脑?如果你还知道别的品牌也可以留言里告诉**哦~之后**会从评论中随机选两名宝宝,各送出一支兰蔻唇膏????截止日期:9月27日You May Also LikeAlso follow me onWeibo@Anny_StyleOnTop / @StyleOnTop愿望清单Instagram@anny_styleontop
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老平台立即理财拿→(年化收益10%)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247783.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嫌游戏太占内存,大小不超过5M的“微端”手游你会考虑吗?》 精选三现在的地方性棋牌游戏已经没有以往(去年)那么好赚钱了,但还是传统的手游公司拍马都赶不上的暴利。现在在一个地级市一款游戏能够做到300万月流水,勉强及格的厂商月流水也能达到100万。
“全国玩家,一半是《王者荣耀》的,一半是棋牌游戏的。”
中国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逃离农村的青年小方(化名)借助互联网,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给家乡的人们带来了微商产品,也带来的棋牌游戏。
在以往,小方们的唯一出路是走出山里,哪怕成为城市底层的一员。而现在他们最好的出路是回到家乡,变成棋牌游戏公司和家乡人的桥梁。小方说,棋牌游戏将是自己未来一段时间内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小方的钱途是由地方性棋牌游戏的崛起而铺就的。在中国有661个城市,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二线城市以下的欠发达地区,这些欠发达城市正在成为棋牌游戏厂商的重要战场。
地方性棋牌游戏到底有多暴利?
很多人在关心或猜测地方性棋牌游戏能赚到多少钱,但是处于地方性棋牌各个链条之中的公司或个人,都极少向外界吐露他们的真实收入。但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就是地方性棋牌很赚钱,那到底有多赚钱呢?
1.一个县级市可轻松做到50万以上的月流水,利润可达40%
泉哥(化名)在棋牌游戏公司呆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两年正好赶上了地方性棋牌发展最好的时候。
“现在的地方性棋牌游戏已经没有以往(去年)那么好赚钱了,但还是传统的手游公司拍马都赶不上的暴利。现在在一个地级市一款游戏能够做到300万月流水,勉强及格的厂商月流水也能达到100万。
四川、湖南、广东、海南、山西(主要在太原)和贵州等省份都是很容易跨过100万水平的。县级市100万月流水算不错,及格线是50万。做到这个水平有两三款注册量过万的棋牌游戏就足够了。”
“巨头型的地方性棋牌游戏厂商,日流水能够做到600万,节假日的时候日均流水能够突破1000万,月流水就能够轻松逼近2亿了。”
可是现在游戏公司月流水不破亿,大家都不好意思发通稿。“那些稿说月流水破亿的游戏,公司能赚到手有1000万就很不错了。棋牌游戏平均利润率40%左右,1亿月流水,公司就能赚到4000万。闲徕互娱成立8个月的时候净赚2.8亿,这种赚钱的能力全国能做到的游戏厂商在5家以内,而且那5家少说有10年的游戏经验积累。”
泉哥以前也在传统的手游公司做过,他说一般的手游前期营销就是大手笔,一波下去要是用户跟不上或留不住,就打了水漂了。但棋牌游戏公司前期不太需要买量、打广告,中后期能持续增长甚至爆发。
一家重点扶持地方性棋牌游戏的合平资产也帮手游那点事算了一笔账,根据他们掌握的数据,房卡棋牌领域,斗地主人均3-5元/日,麻将6-10元/日,某些游戏可以达到13-20元/日。
一个县城按照100万常驻人口计算,按照年龄在20~40岁间的占4/9这个均值计算,潜在的适龄用户为44万左右,如果按照一个理想的转化率,比如5%计算,则注册用户在2万2千左右,再按照15%的活跃用户转化率计算,则日活跃用户为3300人左右。那么可以得出,在一个县级市场,月营收理论上的最低值在29万。
2.三起亿级收购案,100%现金进行交易
这样的暴利在资本市场上也得到了验证:
2016年12月,西藏昆诺(昆仑万维全资子公司)与辰海科译共同购买闲徕互娱所持有的100%,交易价格20。
2017年1月,天神娱乐拟4.69亿元现金收购嘉兴乐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2%股权。
2017年7月,杭州边锋网络拟以自有资金现金方式出资10亿元收购深圳棋牌游戏公司天天爱10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提到的棋牌游戏公司收购案均过亿且交易方式均为100%现金作为对价支付。
要知道,游戏公司被收购一般是以加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交易,并且往往需要完成2-5年的。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对暴利的地方性棋牌简直是拉拢式的讨好了。
地方性棋牌是怎么做的?
在地方性棋牌游戏崛起之前,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的玩家也是玩棋牌游戏的,一般玩腾讯和竞技世界这类全国性棋牌游戏厂商的产品。但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棋牌游戏进入后,不但洗劫了腾讯、JJ的玩家还吸纳了不少新用户。地方性棋牌怎么做到的?
1.选择市场:看人口、看GDP还得看政策
大家最喜欢的就是“赌风盛行、消费能力尚可”的市场。在该市场有希望做成的情况下,再去实地展开调查。合平资产也为手游那点事提供了实地调研的线索。
首先要了解县城人口和GDP,盘子能够做到多大,性价比是否可以。但绝对不是在网上查数据这么简单。要考虑人口的聚集情况,如在贵州的某县城人口众多,聚集情况却相当差,人群被山、河阻切割开来了,那么他们聚集传播的效果就会变差。
GDP也绝对是要实地考察的,广西某县城已经是贫困县GDP了,但是实地考察的时候会发现,该县城20-35岁的青年基本都在外务工,给家里提供了相当不错的物质条件,在加上本地GDP低有政策的扶持,反而有更多的闲钱去支援地下的非法彩票、赌厂。
二是当地**相关政策,对棋牌游戏的态度是中立还是反感。即使在整个地方性棋牌游戏落地期间,厂商和参与游戏分发的个人也要时时关注相关的政策网站和动向。
最后才是玩法。一般调研人员可以去当地的棋牌室或者其他有牌友聚集娱乐的场合,通过他们去了解当地棋牌游戏玩法的特点。这是比较快速的办法。此外他们的消费习惯、交易偏好和语言风俗也是在这个阶段完成调查。
2.研发产品:可选择外包定制也可以选择自研
在做好本地化市场调研之后,没有研发实力的厂商可以委第三方的棋牌游戏研发商来做,像网狐、红鸟网络、傲翼等厂商就是能够提供定制化服务的棋牌游戏研发商。
各类棋牌游戏的制作成本在3w-50w元不等。棋牌游戏研发商的开价不仅和游戏的品类、功能复杂程度有关,也和需求量有关。如过年前,棋牌游戏需求量暴增,研发商要价有可能比平时高5倍不止。有研发实力的厂商便可以自己研发产品。
3.市场推广:环环相扣的分销蛊惑
线上推广:微商模式铺开,让每个人都有钱赚
地方性棋牌游戏能够快速崛起,微商式的分级销售代理模式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早发展起来的棋牌游戏厂商基本上都是和当地的微商总代联系,通过他们一级级延伸到地方代理上,将棋牌游戏当成他们的微商产品一样进行宣传和分发。
在利润分配上也遵循了微商模式,游戏厂商将房卡或金币以“批发价”给一级代理商,代理商再适当加价分发给次一级代理。
以房卡模式为例,一张房卡在厂商中发出来,一张只需要1元甚至更低,而分级代理可以自己层层加价,一般情况下能加到3元。但正是这种让分销过程中,每个人都能赚到钱的模式。
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微商的积极性,棋牌游戏厂商会参与微商聚会,也会用单张、广告片等形式宣传代理的钱途。
如在2017中国新微商大会上便有棋牌游戏公司登台演讲《抢钱时代:看我如何玩转微商+棋牌》,告诉微商们一款产品只能带来10%的转化,而棋牌游戏能够帮助他们激活剩下90%的资源。
甚至还拍了宣传片,尝试鼓动更多有分销经验的人加入棋牌游戏分发大军。
线下推广:粗暴式的地推
地推团队的搭建主要是在当地招人组成办事处,也有的是找到当地有经验的推广团队直接合作。
2016年,北京某家棋牌游戏公司地推团队便有1000人规模,这些人多数是从目标地方市场的推广人员。这些地推人员混迹于各大棋牌室、商场、展会,也会出现在人流量高的街道。
摆摊扫码是他们最常用的一种地推方式,也会在大型商场门口或者是租赁场所,举办活动、比赛来吸引群众参与。
如果大家还记得15年前,麦当劳几乎每逢周末就在店门口搭台举办小活动的情形还有印象的话,那么今天的棋牌游戏下乡,用的也就是这样的套路。用吆喝吸引一批人过来,看着看着、玩着玩着也就变成了棋牌游戏玩家中的一员。
升级的特色分销模式
(1)房卡代理商每天忙着组局。初级的房卡分销模式和微商模式是比较相似的,上一级代理可以赚下一级代理的钱,最后用户买单。但是由于棋牌游戏的特殊性,房卡代理商从销售变成了组局人,负责为玩家拉人头组局,最后按比例抽成或者由赢家交付房费。
3元的房卡,按照分值大赢家抽成的话可以达到5元或者10元。由于这种模式下,输家不承担房费,赢家又不在乎房费,房卡代理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也能更快出手房卡。现在的房卡代理商,不是在组局就是在组局的路上。
(2)代理商变,和厂商共享利润。为了更够提高代理商的积极性,厂商还想到了一个办法,让代理商成为“合伙人”。代理商拉到的每一个玩家在平台上创造的所有收入,都会给予代理商一定比例的分成。
一般厂商会给代理商专属的后台,代理商可以在后台看到自己的玩家和他们之后的每一笔交易。如果玩家给游戏了100元,一般一级代理商能够拿到30元左右的分成。而且代理商也可以招代理,收取二次代理一定比例的分成。在这种模式下,代理商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
棋牌游戏火爆背后衍生出了外挂骗局
棋牌游戏玩家多了,骗子也跟着来了。几乎在所有的棋牌游戏微信群和QQ群中都会有售卖外挂的人出现。有的外挂商是欺骗单个的玩家,有的则干脆也学着游戏分销的模式招聘代理商。
有位外挂商告诉笔者,市面上的所有棋牌类游戏,他们的软件都可以透视。只要交给1680元的代理费就能拿到15个授权码,一个授权码的市场价是230元-500元之间,有三个月的使用期。
外挂商还表示,他手上已经拥有了十几家代理商,每个代理商一天轻轻松松就能卖出10来个授权码。他还笑到,如果玩家不愿意买,你可以问他,是不是每局都有人的手气特别好?“告诉他那个人就是买了你的外挂授权码,启动了透视功能,他自然会跟你买的了。”
而骗局被戳穿之后,外挂商只需拉黑对方微信,毫不拖泥带水。
地方性棋牌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早在年初的时候,全国有3000万棋牌厂商拔地而起并以每天10-20家厂商倒下的趋势前进。而至今参与者还在不断的增加和消失,西山居和小米一起做了西米互动,闲徕互娱的中高层也出走创建了棋牌游戏公司,网易、新浪等大厂也纷纷加入这个行列。
泉哥告诉手游那点事,“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去年一个县级市场也就1-2款产品。现在一个县级市场可能会有4-5款用户量过万的产品,而地级市场有7-9款。”
1.竞争会愈加激烈。像闲徕互娱、天天爱这类拿到的公司可以打价格战,补贴代理商。后面进来的厂商很难拉拢到当地的代理商。
2.玩法方向会变化。地方性棋牌的主战场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牌类(麻将牌,扑克牌)上,棋类(军棋,象棋,围棋)相对蓝海,棋类从端游开始就有广泛用户群,最早的中国游戏中心里,四国军棋,象棋类用户数量同样不可小觑。此外同样是牌类,麻将已经饱和了,但纸牌类还有上升空间。
3.地方侵蚀加剧。广东、四川、湖南等市场已经覆盖得差不多了,现在厂商还会深入内陆或更偏远的市场去寻找商机。
笔者:“我家那个小县城,人口130万,赌风盛行。希望这股风吹不过去。”
泉哥:“或迟或早,总有一天会到的。”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即将起航!
《嫌游戏太占内存,大小不超过5M的“微端”手游你会考虑吗?》 精选四个人隐私网络安全本文共9728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51秒欢迎来到大数据时代。也欢迎来到个人隐私岌岌可危的时代。作为普通人,你可能对自己的数据被利用到何种境地还缺乏感受。但警觉的内行人,比如网络安全工程师魏从,却感受到了隐私环境的危机四伏。他至今对去年10月网易邮箱疑似“疑似被黑”的事故印象深刻——过亿条用户名、密码、登陆IP、生日等信息被窃。尽管网易否认数据库遭到攻击,称是黑客获得了部分用户在其他平台相同的账号和密码,撞库所得。但魏从并不相信这种说法,因为他下载分析了这个被盗数据包,发现量特别大,“超大个儿一个。”他的一个同事有个习惯,每次接到快递包裹,都会用黑色记号笔,逐条划掉快递包裹上的铅字——收货人姓名、联系方式、收货地址等等。她听说小区楼下收废品的人,会把纸箱上的信息单撕下来,转手倒卖出去。不久后这笔数据交易会变成一通推销甚至诈骗电话,再找上门来。新闻里的“徐玉玉案”令她不寒而栗——因为考生信息被泄露,家境困难的高中毕业生徐玉玉,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随即也接到一通电信诈骗电话,被以办理助学金为由骗走9900元学费,伤心欲绝之下,年轻的女孩心脏骤停而亡。这些事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平日多做些预防工作总没错。但她不知道的是,无论她划掉多少张快递单,个人信息泄露几乎防不胜防。“收废品捡快递单的方法效率太low了,现在都直接从淘宝店主那端买发货单,5块钱一张。”魏从告诉36氪。世界从未变得如此数据驱动。诈骗只是个人数据的一种小范围用途。在大家都在谈论、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的现在,世界从未如此渴望知道“你”是谁;从,到医疗,广告到电商,各行各业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数据充满渴求。短短几年,随着市场爆发出的需求量,中国已经催生出市值21亿元的数据服务商数据堂。大家都意识到了:数据,这是新商业时代最重要的议题。一位行业内人士透露,为了描述一个,阿里巴巴构建了741个纬度,来收集数据。“弱数据甚至更多。所有的数据,你买过什么,购买频率和价格,你住在哪,银行里有多少钱,它全知道。”今年,大公司之间为了争夺数据,爆发了前所未有之多的争斗。运满满举报货车帮盗取6000万条竞争对手货运数据;新浪微博诉脉脉过渡攫取用户数据;腾讯控诉华为Magic手机侵犯用户隐私……过去则少有这样的情况。而两年前,马云说阿里巴巴要做数据公司、未来最大的能源是数据时,还稍显空洞。商业和用户隐私之间,由此发生激烈对撞。由于中国数据监管尚且模糊,回国的硅谷技术人才,将中国视为创业天堂。一位从事人工智能+医疗的创业者对36氪说,“算法的门槛并不高,真正稀罕的是用户的医疗数据。在美国,病患数据的归属权是个人,很难拿到,但在国内,只要跟医疗机构合作,就能获取这些数据来训练智能诊疗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提升诊断的效率和准确度,这是一幅美好蓝图,唯独忽略了一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你的隐私医疗数据正从医生电脑里流向一家商业公司。尽管技术无罪,但商业对数据的贪婪难以克制。利益驱使各种诸如网路爬虫、盗取手机root权限的技术,让个人隐私数据,也前所未有地暴露在市场上。隐私数据与商业的冲撞是如此激烈,连国家也意识到了。5月和7月,公安部和网信办两次集中审查大数据企业。首批,包括数据堂在内的15家公司被请去“喝茶”,询问数据来源和运营模式。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招聘网站,也收到了执法部门的警示。大数据的交易,一直在黑、白、灰色地带间游走。我们正生活在楚门的世界,这毫不夸张。黑:窃取数据的大规模失窃,正在一次又一次出现。最近的一个大案,是2017年5月至7月间,一伙有组织的黑客盗取了美国巨头Equifax的服务器权限,卷走了1.43亿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这意味着44%美国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手机号码、住址、SNN(社会安全号码,类似于身份证,可以追踪纳税情况),以及21万美国人的,部分驾照号和法律文件,正躺在黑市上待价而沽。因为保护数据不利,如今悬在Equifax头上的是一桩的赔偿官司。在中国,一个涵盖上千万条京东用户数据的12G数据包,去年底成了黑市上的“地摊货”。知情人士透露,这份数据包囊括了姓名、密码、邮箱、身份证、电话、QQ等多个维度的用户信息。已经在黑市上层层售卖转了上百道手,标价10万至70万不等。数据泄露不仅来自外部攻击,还源自利益诱惑下的内部泄漏。今年6月,国内破获的一起案件中,22名苹果及相关公司的员工,利用自己的Apple ID进入公司内部系统,盗取了大量苹果用户的姓名、手机号码、Apple ID等数据,并在黑市以每人10元至180元的价格倒卖出去。一张苹果内部ID意味着触及公司全部用户数据的权利。据《商业内幕》报道,大量黑客愿支付以获取一张苹果内部ID信息。今年3月,京东主动公布:处于试用期的京东网络工程师郑海鹏,与外部黑客团伙勾结,盗出大量物流、交易及用户身份信息。警方介入后,发现这竟是个“职业内鬼”,曾在多家互联网公司任职,盗窃个人隐私数据达到50亿条。去年,也有3个来自京东物流部门的“内鬼”,盗走了9313条用户数据,这些信息最后被用于骗取了上百万用户的资金。隐私数据倒卖远比你想象的猖獗。在已公布的案例中,携程、圆通快递、世纪佳缘、当当网、如家酒店……都曾遭遇过类似的数据洗劫。大型互联网公司约等于一个又一个肥美的大型数据库。盗取和贩卖隐私则成了个产业。“全世界只有两种网站:被破解的网站,和还不知道自己被破解的网站。”网络安全工程师魏从对36氪说。魏从这样的行内人,能看到黑色数据的贩卖在“暗网”上持续进行。全球共有7万个网站在暗网上潜伏,你可以在那找到隐私、军火、A片,甚至谋杀教程。尽管卖的都是些惊悚的“货品”,暗网看上去却与普通电商的货架无异。在暗网上,身份证号、社保账号、电话住址等个人数据被打包售卖,依据详细程度要价不同。由于数据是可复制的,一旦流入暗网就会被无限转手。从深网,逐渐上浮到卖到表层网络,甚至普通人能接触到的贴吧、网盘。与此同时,数据的价值和标价也层层稀释。一家100人体量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据,在暗网上标注的价格可能是1000元,倒过几手后,价格也会稀释到起初的十分之一。对于有技术的黑客,把几十万人的隐私数据偷出来贩卖只是分分钟的事。他们成团伙作案,顶级的黑客会把入侵工具撒入互联网,自动破解触及到的网站,一扫“中弹”的可能就成百上千。数据得手后会被转给专人破解、加工和整理,在由负责销售的人以不同价格卖给不同的买家。每时每刻,都有网站被攻破。疯狂的窃取,驱动自最强烈的需求。隔三差五,何崇就会接到客户买数据的要求。何崇经营着一家用人工智能技术做精准营销的公司,何崇发现,在移动营销领域想多赚点钱,几乎避不开数据购买,广告主越来越好奇自己的用户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希望何崇不仅仅提供算法,也能一站式补全用户数据。精准营销、人工智能都是大的数据买家。百度一年仅在数据堂购买的语音数据就达到一两千万小时。初创人工智能公司的平均购买量,也动辄在30万至200万小时之间。数据堂创始人齐红威回忆,10年前在实验室训练机器人时,市面上的购买量也不过一两百个小时。但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离钱很远,而在行业,数据约等同于钱。也因此,“买个人隐私数据最凶的,是金融类企业。”互金公司给何崇开出的补全数据价码最高,是一个人头100块钱。中国的金,大致有三条购买数据的渠道:央行征信中心、有公安背景的征信机构国政通、查学生数据的学信网、以及运营商等国有渠道;第三方大数据服务商;精准营销公司。白色渠道的数据查询需求已经在急剧增长。据财新报道,2016年,有公安部背景的身份证查询中心,一套带人像照片比对的查询量共约26亿次;而在2012年,年查询量还不到10亿次。查询量激增主要源于大量的需求。何崇对36氪称,在白色渠道外,绝大多数金融机构仍严重依赖来自后两类渠道的数据。因为“白色”渠道能提供的数据有限。以央行征信中心为例,截至去年下半年覆盖中国8.8亿人口的征信数据,这意味着其余5亿人口的信息是一片空白。这5亿人口,多是蓝领、大学生或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尚未在任何银行留下信用记录。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如今最时髦的、、以及陷入转型危机的传统银行紧盯的用户。现金贷的方式,正是大数据新时代的典型模式。CEO告诉36氪,的现金贷与传统十几万贷款的方式完全不同,传统方式是用线下调查,而现金贷则是完全自动化在线上完成,依赖于智能手机中产生的用户数据和行为轨迹。给这类高风险人群,最关键是要能收得回帐,预先识别出好人坏人。做好、预判,是这门生意最关键的命门,而养模型的前提就是先拿到用户数据。风控对数据的渴求没有边界:身份证、学历学籍、和、设备指纹、消费情况、LBS数据及手机中的使用行为数据,乃至你的金额和收支信息。每增加一项数据,就少了一些,利润就多了一些。出于风险考虑,何崇不愿意自己买数据,他管这叫“脏活”。一般做数据购买的是数据代理商,通常由数据服务公司、咨询公司来扮演。这些数据服务公司通过自己的门路,找到上游或黑或白的卖家:盗取数据的黑客、通过在APP中植入SDK插件来获取数据的工具类公司、沉淀了大量用户数据的电商公司,甚至想偷偷赚上一笔、有用户系统权限的手机厂商。据财新报道,一家叫做“联动优势”的公司提供的数据详尽得可怕,包括:个人开卡银行张数、张数、龄、账龄,近三个月到一年的账动笔数、出入账总金额,银行卡消费总额(包括线上消费)、当前余额、手机号入网年限、手机号是否实名等。一家叫百融金服的公司,产品清单上也有银行卡月度收支数据。联动优势的关联方公司与运营商长期合作,为十余万家客户提供短信群发服务,包括**机构、互联网、商业企业、、银行、物流等。与其有业务往来的人士认为,联动优势加工数据后,“将金融有关的信息,比如银行发给客户的交易信息,卖给金融行业有风控需求的公司,以及贷款部门。”从黑灰色渠道购买,也是为了省钱。“灰色渠道的卖法无非是拷贝一份数据,所以可以卖得很便宜。去白色渠道国政通查询一次身份证需要5块钱,但很多互联网公司其实都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开价2毛钱,甚至几分钱就可以查一次。”CEO告诉36氪。企业对隐私数据的贪婪和越界获取,终归引发了**的关注。是6月1日新出台的《网络安全法》,首批打击目标就是黑客、数据交易公司,互联网公司“内鬼”。根据最高法、最高检的司法解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即属情节严重,可入刑。整肃开始了。今年的网络安全大会,魏从看到台上罕见的出现了“蓝帽子”嘉宾(即公安背景的“黑客”),演讲的核心就是不同程度的盗取数据行为,将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9月的一宗判决起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地产经纪杨某,因侵犯个人信息罪被法院判决拘役三个月,并处罚4000元人民币。起因是,她通过微信给上级主管发送了113条某小区业主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房产面积、门牌号、楼栋号、楼层、姓名、电话及楼盘名称。这些信息,是她所在的公司准备用来“拉客户”的。鉴于“买房、借贷、孩子上学”,是中国骚扰电话的永恒的三大主题,个人隐私信息在房产中介圈的疯狂流转,早已成为潜规则,行里人常在QQ群中交换和买卖业主的信息。如今,地产圈风声鹤唳。“现在风声太紧了,前两天刚有同事被抓,”36氪接触的十几位房产中介,皆以太过敏感为由,拒绝了采访。为了规避政策风险,在《网络安全法》实施前,同盾停掉了“失联人修复”服务。因为这项服务涉及为有的银行提供用户的联系方式,在新规之下颇为敏感。“过去我们给一些银行提供过这项服务,但对方具有完整的用户授权,”同盾科技副总裁顾威对36氪解释称,“我们并不靠这项边缘业务赚钱,只是为解决客户针对其恶意用户的催款需求。”据他估算,“至少80%沾染黑产,从事征信和反欺诈数据交易的公司会倒闭。”灰 :越界“千万不要说我们是数据交易公司!”36氪接触的三家数据服务商提心吊胆地强调,现在“交易”是个敏感词,如果严格按照新出台的《网络安全法》的定义,“过往的数据交易没有纯白色的”。大家纷纷强调,自己是做分析整合数据的;而且数据来源都来自客户,而客户在拿数据时,也得拿到用户的授权。“授权”二字,是区别是否合法的关键。但很多时候,授权合法而不合理,处于灰色地带。在智能手机不离手的时代,手机和App,让每个人产生的数据大量增加了。当你在安装一款APP的几分钟空档里,几万字用户协议,隐蔽地在你5.5英寸的手机屏幕上开了个小窗口,你会逐字看,还是快速地按下“同意”?而“不同意”意味着没有APP会为你提供服务。目前被查处的大多只是存在“明偷明抢”行为的一些公司,而公民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主要源头在于“暗盗暗窃”,尤其是一些安卓手机里APP,越界抓取一些和自身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功能无关的用户数据。开源的安卓系统,有五花八门的开发者版本,很多手机厂商并不具备及时升级填补系统漏洞的能力,这给了恶意软件极大的生存空间。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对36氪称,安卓系统漏洞的修复,往往可能拖延一两年时间,甚至直到使用这个操作系统版本的硬件被市场淘汰,漏洞才会消失。如果恶意软件获得了安卓最底层的root权限,一台手机中的数据就都不是秘密。在恶意软件之外,APP对用户的数据采集能力,往往是用户的盲区。安装APP时“同意”的用户协议,以及使用过程中APP申请开放的种种权限背后,用户交付了超乎想象的权利。你手机中的用户隐私权限,可以划分为Root权限、读取联系人、获取手机号、读取短信记录、读取通话记录、获取用户位置信息、使用话筒录音、打开摄像头等12项。至于这些获取这些功能权限都能做什么?举个例子,开启了读取通讯录权限的APP,可以获得用户手机里所有联系人的数据。如果一款APP有上百万级别的用户量,那么能触及到的联系人名单,就有上千万体量。这些数据如果流入黑市,重要联系人的关系链,往往被诈骗分子所利用。至于APP是否会把权限用于提供服务功能之外,侵犯你的隐私,只取决于它是否“选择”作恶。相应的,一旦点了使用协议的“我同意”按钮,用户就没有什么选择余地。更令人担忧的,是要求用户授权自身服务不需要的功能权限,即越界采集数据。DCCI的报告称,2016年,13%的非游戏类APP越界获取位置信息权限;这一数据在教育类APP中格外突出,为26%;9.1%的非游戏类APP越位获取访问联系人权限;甚至有2%的直播APP,越位获取通常手机厂商才有的最底层Root权限。这种行为在开发者中十分普遍,行业称其为“占坑”。“有的功能是他们目前不需要的,申请下来是为了未来的某个版本可能会涉及到,备用。但更多时候压根就不需要这个功能,他们就是想要一些额外的东西。”李铁军对36氪说。这些额外的数据不愁没有用武之地。DCCI未来智库对36氪称,这大致有三类用途:一类用户精准营销,优化网络广告。拿到数据的APP厂商会对每个用户的数据长期跟踪、持续抓取,甚至出于多多益善的心态,无论是否与自己的服务有关,全抓过来;一类APP会跟第三方广告网络、游戏推广和电商营销平台合作,通过输出甚至交换、买卖数据赚钱;第三类APP会接受营销公司、App数据分析公司在自己的应用中潜入SDK,长期采集数据。但用户却不知道,其实自己的数据已经流向了第三方公司。长久以来,APP的数据猎取生态链,以“合法但不合理”的状态存在着——大量APP用户协议以霸王条款“自说自话”,回避数据的采集情况和具体用途。相对的,用户一方面处于“不知情”的弱势地位。“基本上这种协议都是不对等的。有些公司的协议里面,写明要收集哪些信息,怎么使用,看完之后会吓一跳。”李铁军说,国外的隐私侵权一般都是集体诉讼,代价高昂,在美国、欧洲甚至部分东南亚地区,对隐私数据侵犯的处罚力度远高于中国。今年年初,美图秀秀因为一组特朗普的磨皮照片在美国市场迅速蹿红。24小时内冲刺到APP Store总榜第55名的位置。但随即,美图秀秀在舆论上遭遇低谷:大批美国安全专家指出,美图在获取能满足拍摄、编辑、存储的访问相机权限后,还试图获取用户的通信记录、Wifi信息、运营商信息,以及手机唯一的 IMSI 码,这意味着美图将获知你在手机端浏览网页及使用其他APP的信息。业内人士对36氪称,《网络安全法》落地前后,大量互联网公司的法务部门在紧急重新修订用户协议。《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其第四十一条,要求网络运营者“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但“明示”二字,并不那么容易做到。某大型互联网公司8月份新修订的用户协议中写道:“仅为实现本隐私权政策中声明的目的,我们的某些服务将由我们和授权合作伙伴共同提供。我们可能会与合作伙伴共享您的某些个人信息,以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和用户体验。”这显然是一段非常模糊的表述。“现在公司都在尽可能让用户同意各种采集数据的情形。包括允许收集数据提供给业务关联方、第三方合作者。模糊的表述涵盖范围越广,它的法律风险就越小。”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高富平对36氪表示,这种做法在国内现在看似管用,“但在国外,这种泛泛的称可以提供给第三方的说法,早就无效了。”白:战争“技术、算法是没有门槛的。”算话征信CEO蒋庆军毕业于北大数学系,在普通人看来很高级的算法,在他看来,其实有足量的技术人才可以做,没什么稀罕,也构不成竞争门槛,“真正的门槛是数据。”最近一年,何崇明显感觉生意不好做了。前不久,何崇谈了家手机品牌客户。模型已经设计好,到了快签约的环节,单子却被突然杀出来的一家电商巨头夺走了。“因为人家直接就有数据,而我们还在用模型去猜测用户行为,自然没有对方直接准确。”例如,当该电商公司发现10%的三星手机用户,已经开始浏览华为手机,甚至放进购物车里,它就可以把这部分用户的数据交给三星,让后者由针对性地做营销来挽回老用户。对何崇而言,这种优势差异是断崖性的。“以往大家还能从各种渠道搞到点数据,现在这些渠道被堵死了,数据生意成了几家巨头垄断的生意。”而且,要服务大客户就要有大的数据量。“如果客户让你精准营销5万人,匹配度至少要达到80%,才能赚钱。这就要求你有非常大的装机量。”何崇说。如果如马云所说,数据是这个时代的能源,那么围绕它的石油战争已经打响了。2月,“新浪微博诉脉脉”成为大数据不正当竞争第一案。起因是脉脉未经授权及未注册的潜在用户许可,就调取了非脉脉用户在新浪微博场景中的头像、职业等用户信息,放在自己的APP上。虽然2013年时脉脉和微博有关于用户数据的合作协议,但脉脉因为还拿走了超出协议范围的教育信息、职业信息和手机号,最终被判赔偿微博200万元。作为一家起步较晚的社交平台,脉脉从微博“拿”用户数据,显然比自己做要更快更省力。但微博显然不愿意慷这个慨。大公司对数据资源的把控不仅在收紧,他们还试图把触角伸到对方的地盘,围绕数据的战争由此接二连三地上演。6月初,阿里系估值500亿元的物流平台菜鸟,和顺丰因为数据掐起来了。菜鸟控诉合作方顺丰,关闭了丰巢自提柜和淘宝平台物流数据的信息回传。顺丰则指责菜鸟,说它越权,索要了顺丰上非淘宝系电商的用户消费数据。华为和腾讯的数据战争在今年8月爆发。华为的“未来手机”Magic“惊”到了腾讯:当你在微信里跟同事聊起明天要参加某个活动,Magic可以调动手机内应用,根据这个日程为你生成日历。除了基于读取微信和QQ的聊天记录,它还能干很多事:比如为你推荐食品、调动其他APP服务。腾讯大动肝火,指责华为侵犯了用户隐私。成为科幻电影《Her》式的“手机”,或者说“连接一切”和服务一切的系统,是这两大公司争夺的原因。华为现任轮值CEO徐直军,牵头带队在Magic身上花了6年时间。如果Magic被用户接受,华为就能跳脱出卖硬件的单一模式,成为一家人工智能操作平台。这也被看作下一代核心互联网公司该做的事。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先抢数据。李开复曾公开称,人工智能领域有“七个黑洞”:美国的 Google、Facebook、Microsoft和 Amazon,还有中国的 BAT。“这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是好现象,反而造成了困扰。因为大量资料(数据)并没有被(他们)分享。”**机构也认识到了,数据正成为行业乃至社会运转的基础。央行旗下的,正牵头组建一个叫“”的征信机构。它号召、腾讯征信这类个人征信试点机构,和百度、360、网易等互联网公司,共享出自己的数据,央行控股,成员机构依据贡献情况获得股份。两年前,**原本计划向8家机构发放,但今年,央行征信管理局却宣布,没有一家、能发牌。不仅巨头们在碰撞中互不相让,国与国之间也在展开数据资源竞赛。一个明显的信号是,新发布的《网络安全法》特意提及了数据跨境问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意味着,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国家希望把数据处于自己的监控之下。成立5年后,今日头条的估值已经达到。这家用数据+算法分发内容的公司,给下一代商业场景做了个示范——“AI+”正在取代“互联网+”,成为下一代商业的基础设施。既然新闻APP能推送你想看的新闻了,广告也越来越精准了,地图和打车APP已经能决定你的行车路线了,那下一步,你走进商场,迎宾员叫出你的名字,推荐你有兴趣的商品,或者根据你的信用评分,决定你走贵宾通道还是普通通道,乃至你的手机系统陪你聊天……这些原本科幻电影中想象的未来,看起来也并不遥远。只是,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每个人的数据是自愿提供的基础下,建立在数据使用者有所克制、不去滥用的情况下,建立在违规者被惩罚、不至于的生态下。只是,在目前的数据争夺战里,克制是一项罕见的品质。作为一位混迹网络安全圈多年的“老江湖”,魏从对数据采集者的信心已经所剩无几。他养成了几个习惯:设置涵盖各种符号、大小写的15位密码,复杂到不用专门的密码工具管理自己都记不下来;保证不同账户密码不重叠;每月底逐项核对,防止被黑、盗刷。然而不久前,他无奈地发现,自己的微博账号还是被盗了。“你看,我也尽量保护,但哪里有什么隐私可言呢?”(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何崇、魏从为化名。36氪作者林渟对此文亦有贡献。)
《嫌游戏太占内存,大小不超过5M的“微端”手游你会考虑吗?》 精选五  “游戏好玩不花钱,装备靠爆上线999级,7天收入过万1秒。”  读者小余刚成为一名程序猿不到半年,他对懂懂笔记讲述了与一款页游(网页游戏)的尴尬经历。三个月前他上网查资料时,看到了某网站的一条弹窗广告(画面不可描述),随手点进去看到是一个网页游戏,而且是由某香港知名男星代言的。宣传语“7天收入过万”着实打动了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余注册了一个账号试玩起来。  “因为本身工作很累,加上那款游戏宣传爆装备就能卖钱提现,所以就想试试。”只玩了几天时间,小余就已经往游戏里充值了近四千元。这已经相当于他半个月工资了,但依旧没能爆出任何“值钱”的装备。  可是,游戏中排行榜头部那些巨牛的玩家似乎就是榜样,不断刺激着小余继续“坚持”。  懂懂笔记根据小余提供的游戏链接点了进去,发现这是一款设置非常简单的页游:在画面里点点鼠标,“英雄”就会自动寻道,自动攻击。  对于这样一款看起来很low的游戏,很好奇,真的有人玩吗?  “有,而且还有很多。”一直从事网页游戏代理的Sam告诉懂懂笔记,网页游戏这几年依旧很火爆,除了行业内那些头部企业,还能赚到不少钱的包括他们这些中小代理商,至于玩家爆装备能“赚钱”,“我就呵呵一下”。  那么,这些看似毫无内容和游戏性的页游,是如何一步一步让玩家们掉入“深渊”,不断地充钱呢?Sam所说的一些套路,为何会让一些玩家乐此不疲?  没有游戏性可言的页游,生而为钱  早在客户端网游疯狂兴起的2008年,Sam就已经是已经是上海某大型游戏公司的运营经理。他告诉懂懂笔记,那时候玩家只要一迷上游戏就难以自拔,看似无聊的打怪升级,只要能不断刺激玩家的“虚荣心”,就能挣钱。  当年,许多玩家为了成就感拼命充值,甚至花钱买稀有装备,成为标准的“人民币玩家”。  “早期的客户端网游,只要舍得充钱,想要什么装备都可以有,哪怕是新手也能赢在起跑线上。”Sam表示,这些网游虽然上手简单,但内容和逻辑都是经过国外游戏团队(如韩国)精心策划,而且可玩性也十分高。  一边是拼命贡献人民币的付费玩家,一边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游戏运营商,这让年轻的Sam很看好游戏行业的前景。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他索性辞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带着从公司“劝降”的几名研发大神,Sam的游戏工作室开始折腾起来了。  “那个时候流行RPG(角色扮演游戏),所以我们也是往这个方向开发。”第一款客户端游戏让Sam和团队倾注了很多精力。但是游戏上线半年后,却因为各种原因举步维艰。Sam坦言比起当时一些游戏行业的巨头,他们这类规模较小的客户端游戏企业很难盈利。  一年后,经营不善的工作室关闭。一位行内的热心朋友指点Sam,现在网页游戏挺热的,玩的人也多,关键是代理后运营和维护费用不高。  “一开始我很抗拒,觉得网页游戏很简单,没啥技术含量,内容也傻。”但是迫于生存压力,Sam最终还是打算尝试一番,如果是失败了,也就是扔个三四万块钱的事情。  “我记得当时(2010年左右)代理一款网页游戏,只需要几千块钱到两三万块钱。所谓代理,其实就买了款授权游戏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供玩家玩。”他告诉懂懂笔记,那个时候投入最多的并不是购买游戏授权的费用,而是服务器硬件。在云服务还没有盛行的年代,服务器硬件和带宽费用都十分高昂。  试着去“赌一把”的Sam,没有想到自己能在页游上赚到了“第”。  “那时候我也没有想到,客户端游戏买卖的是‘装备’,网页游戏充的是‘等级’,这么简单的设定居然还有玩家会几百几百的往账户里充钱。”Sam发现,网页游戏直接就是比谁充的钱多,层级高,暴击多,“与其说比谁的技术和策略,不如说就是比谁的钱多。”  除了通过搜索引擎自己找上门的玩家,Sam还在部分热门和网站做了推广,一时间他所代理的这款网页游戏成了小热门。一个月算下来,刨除所有成本净赚了约12万。  “这个净收入其实不算高,那时有些热门页游的运营商,一个月能净收个几十上百万。”他表示,页游虽然“吸金”但不像客户端游戏那么猛,但由于投入少利润率就非常可观。后来圈内好友提醒他,如果想赚得更多只需多增加几台服务器,多跑几款游戏就可以实现数倍净收。  对于游戏运营出身的Sam来说,在运营页游的初期对游戏内容的严谨性还是重视的。然而当他发现,毫无策略可言的网页游戏盈利能力居然比其他游戏大很多时,“逐利”的欲望让他放弃了坚持,开始考虑如何通过页游大赚一笔。  从另类夸张的营销到明星代言,套路无处不在  2015年国内网页游戏集中爆发,各种各样的页游几乎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热门论坛的弹窗广告层出不穷,同一款网页游戏甚至有数十个运营商在代理。  “这个时候开始,页游就开始泛滥了,这一年有影响力的页游大概有三十款上市,而且绝大部分都是RPG。”Sam说,看到有利可图,市场出现了粗制滥造。  Sam透露,他在2015年曾经代理一款RPG页游,“这个游戏的开发团队只有七八个人,都挤在商住楼一间30平米的房间里。”  “因为网页游戏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只有一到两年,开发周期在两个月以内。而且这些小团队都尽可能节约成本,以求最大的利润空间,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能坐得下就可以了。”Sam表示,小团队小制作成为常态,游戏内容不需要什么逻辑性,都是“打怪物爆装备”的套路,把“怪物”的造型换一下,场景小改动一下,就能成为一款新的网页游戏。  虽然网页游戏开发团队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但是相比游戏渠道运营商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不管是代理相同页游还是不同页游,渠道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是白热化,而且手段无所不用其极。”Sam形容渠道商宣传游戏的手法千奇百怪,只要可以抢客户眼球,什么文案和伎俩都可以无下限采用。  “如果看到一个弹窗页面,上面写着‘考考你的智商:把大象吃掉需要几步?’,相信很感到感到好奇,加上弹窗的画面就是一只大象和函数图像,用户们都会觉得这单纯是一条益智资讯,所以会点进去。”Sam说,当用户点击弹窗进入页面时,就会发现“上当了”,其实就是个网页游戏,通过角色扮演与“大象”打斗,最后获得装备。  当然,各种美女诱惑、性感暴露的弹窗更是层出不穷。相信大部分用户看到“挂羊头卖狗肉”的游戏推广会十分反感,许多理性的网民会把页面关掉。然而Sam却告诉懂懂笔记,只要有用户点进来,他就很可能离不开了。  “装备好打,直接卖钱,月入过万。”Sam说,这些字眼往往让一些抱有侥幸心理的用户无法自拔。端游市场一直有爆装备卖钱的传统,所以上线满级、轻松爆装备、平台变现等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一些想“轻松赚钱”的用户。  只不过,当所有的运营商都在用“上线满级,月入过万,”等字眼作为噱头后,时间久了用户也知道这些是营销“伎俩”,对于响亮的宣传口号也变得麻木。  这时候,运营商们就开始思考如何能够在“页游大战”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玩家了——比如代言。  从两年前开始,“页游大战”就成了“代言大战”。Sam表示,他感觉去年直播平台的火爆对页游影响不小,有钱无聊的人被直播吸引走了很多。“页游要想赚钱,还是要抓一部分用户的心理——比如对明星的崇拜。这两年几乎所有页游私服都用上了明星代言,而且阵容也都不容小觑。”Sam表示。  “现在动不动就请影视歌三栖明星,或是动作武打明星代言,明星的身上套上一身盔甲(拿把武器)就成了形象代言人。而且往往是真人语音告诉你这游戏有多爽、多容易赚钱。”为了不至于“掉队”,也避免被其他的运营商挤死,Sam也动用了“明星代言”。  他和另外三家代理同款页游的运营商共同“包”了一位知名男星,“就是要让用户觉得,明星都代言了,这游戏绝对靠谱。”  有熟悉的朋友看到这位知名影星的代言,忍不住问Sam,“你们怎么能请到这么大牌的明星,他为啥会代言这么低级的页游?”  Sam的回答是:“明星也是看钱办事的,有钱就能代言,何况页游渠道商能够给得起比其他游戏更高的代言费,他们何乐而不为?”毕竟,页游做好了收益都超级高,几(十几)家渠道运营商联合起来出的钱还是很可观的。  从夸张的营销,吸引用户的侥幸心理;再到明星的代言,获取玩家对游戏的信任,页游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钱的竞争。  由于有巨大的利润空间,所以的运营商在营销上是“有钱任性”,而一些明星在钱的驱使下,也甘愿沦为游戏运营商圈钱圈用户的工具,更有许多玩家因为明星的影响力,一步步成为游戏榨取金钱的对象。  一步一个圈两步一个套,这套路真的很深  装备好打,金钱诱惑,明星代言......把用户“骗”进页游的世界里之后,运营商们就要开始“套路”玩家了。像小余那样被“套路”的人民币玩家其实不在少数,而他们最初无一例外都是出于对意外之财的向往,开始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虽然页游投入不大,但租服务器,请明星也要花钱,所以必须要在玩家身上赚更多钱。页游相比于其他游戏‘套路’更深,而且一环扣着一环。”Sam指出虽然页游内容没有逻辑,但是引导玩家往游戏里充钱却有很科学的逻辑和理论。  首先,就是要让玩家觉得这个游戏很容易。“游戏的流程看起来都是很简单,自动寻道,一键击杀,击杀完又能爆出许多装备。”Sam说,一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大压力的玩家,更喜欢把负面情绪宣泄在页游上,三下五除二“怪物”就挂了,而且还能爆极品装备,会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其次,在装备的设置要花费心思“精心设置”。普通玩家爆出来的所谓“装备”,数量上是惊人的,在游戏里杀一只“小怪”或者BOSS有时能爆出几十件装备,“游戏都要宣传装备变现,所以会给玩家一种错觉,这个游戏的装备很好爆。”Sam表示,许多玩家认为“装备”唾手可得,随着游戏级别的提升,爆“装备”变现会很容易,所以即便无聊也坚持下来。  不过,一切并没有玩家们想得那么简单。“装备数量多,但级别却很低,你总得让玩家有点甜头,有些普通装备也能变卖点儿钱,这样一来玩家就有信心了。”Sam说,有些页游会先让玩家看到一些“变现”的希望,激发玩家继续玩下去。  玩家如果抱怨为什么爆不出特别值钱的“装备”呢?这时候游戏内就会提示玩家,是因为级别和能力都不够高,所以才爆不出“神装备”。要提升级别和武器装备的能力,首先就要先充点钱。  “到了充钱这个环节,许多玩家就都犹豫了,这个时候要给他们更多的诱惑。”Sam表示,通常运营者会在自己的服区树立两三个“标杆玩家”。在排行榜的顶端,玩家们总能看到那几位“大神”每天都能爆出几十套神装备,而且提现高达数十万元,榜样的力量会让玩家羡慕不已。  一开始,页游不会让玩家冲很多钱,牛刀小试玩家可能就会看到追赶这些高手的曙光。  所有玩家都猜想不到,这些所谓的“大神”几乎都是“托”(偶尔也有真砸钱要面子的),在标杆作用和好胜心的趋势下,更多玩家的钱不知不觉的就充进去了。  “最猛的看到过三天充值超过20万的。在‘头部玩家’的刺激下,有实力的玩家一天平均充值在500块左右。”Sam说,在玩家开始充值时,一般运营管理员都会给他们点甜头,爆一些比较好的装备变现,这并不是运营商良心发现,而是让这部分玩家看到更大的希望,继续充钱升级买武器,“这就跟赌博一样,先‘放水’,下次下注就会更大胆。”  但是,一个网页游戏的生命周期只有一到两年,所以运营商不可能无止尽的“放水”,当玩家充钱到一定金额时,就会发现级别到极限了,神装备也没了,真人玩家也少了,当初游戏里的快感也就没有了。  游戏运营一段时间,总会有玩家找运营方理论(讨债),但Sam表示,运营方一般都会选择搪塞或者置之不理,甚至打拖延战。  “只要计算一下,赚的钱差不多了,游戏周期也差不多了,小运营商就会选择,一个晚上就能撤除所有服务器上的数据。”Sam说,因为页游运营商玩消失,所以有很多玩家找游戏开发团队,而游戏开发团队就会以不负责运营为由脱清关系,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玩家们难道还能找代言游戏的明星索赔不成?页游市场很乱,所以许多投诉也得不到回应的。”  毫无疑问,除了钱多无聊的土豪之外,玩页游的更多是一些贪图意外之财的玩家,他们在运营者极富诱惑力的营销洗脑下,试图通过玩网页游戏赚钱,改变自己的“苦逼”现状,归根结底还是贪念在作祟。  有“念想”,就有伤害,才会有页游市场的无序发展。  【写在最后】  据易观智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网页游戏产品数量进入下降通道,页游产品玩法、风格上的同质和单一化,使得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但诡异的是,懂懂笔记发现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增长率虽然近几年呈大幅下降趋势,但市场规模从2015年至今却没有明显变化。2015年市场份额237.6亿元,预计到2018年规模仍会达到237亿元(2015年至 2018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0.08%)。  另外,根据游戏工委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月,中国游戏用户达到4.89亿人。其中,客户端游戏用户规模达到1.38亿人,同比增3.1%;网页游戏用户规模达到2.79亿人,同比下降8.7%;移动端游戏用户规模达到4.05亿人,同比增10.7%。  如此庞大的数字里,有多少玩家正在“套路”中不停缴纳着智商税?  网页游戏市场的无序,其根源在于缺乏行业规范与监管机制。抄袭、套路、运营者跑路等现象屡屡出现,未来亟待监管机构对运营资质、市场准入、管理机制和明星代言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就在上周,Sam告诉懂懂笔记自己暑期新代理的一款冒险类页游,现在已经有近六万注册用户了:“心怀侥幸的人毕竟多,或许是这个行当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原文链接:http://money.jrj.com.cn/.shtml《嫌游戏太占内存,大小不超过5M的“微端”手游你会考虑吗?》 精选六原标题:王者荣耀遇瓶颈,游戏创业者机会来了? 日傍晚,绍兴某购物中心外,正在举行一场王者荣耀手游比赛。
图/视觉中国
王者荣耀的别名,是“时间黑洞”。
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伽马数据的统计,这款用户超两亿,日活用户超过5000万,曾经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八次点名批评的现象级游戏, 在2017年前三个季度中已经为腾讯创造了170亿元的收入。
仅仅是一款英雄人物的皮肤,就能让腾讯一天收入1.5亿。近日,《王者荣耀》还宣布即将登陆美国市场。
然而任何一款游戏都有触及天花板的时刻。近日,数据机构公司Quest Mobile和极光大数据都发布了9月份移动应用市场的数据报告,这两份报告双双显示《王者荣耀》在DAU、和留存上都开始出现了下降趋势,《王者荣耀》,进入了它的瓶颈期。
较之6月份,《王者荣耀》的MAU(月活跃用户)下降了457万,DAU(日活跃用户)下降了210万。
“王者荣耀的巅峰时期已经过了。腾讯要做的是,如何维持巅峰的状态。”业内知名的游戏玩家社区捞月狗CEO痞子狼说。捞月狗主营游戏数据和用户社群,主要为魔兽世界、英雄联盟(LOL)、刀塔2(DOTA2)、王者荣耀,包括现在正火的绝地大逃杀等多款网游产品建立第三方数据平台。
在上半年王者荣耀IP大热时,大批游戏创业者试图作为第三方平台抢占这个市场,创业方向涵盖了内容、电竞、数据平台、陪玩带打服务等等;同时,多家游戏制作团队也已经开始布局同类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手游。王者荣耀的触顶,给他们带来的会是危机,还是新的想象空间?
玩家疲惫难撼稳固地位“最密集时,我一天能玩十几场,大概六个小时。做梦都是血条在掉。”小兰说。
从接触王者荣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个月。可她最近已经有两周没有打开过游戏。“工作太忙了。”
她此前没有游戏习惯,男朋友拉她入了“坑”。她并非《王者荣耀》“熟人社交”的个例。
“有时候上了游戏,就是为了看朋友在不在线。”王硕笑谈,高中毕业五年多,玩《王者荣耀》时是和同学交流最频繁的时间。《王者荣耀》借势腾讯的社交属性,把大批流量汇集到一个IP上。甚至带动了之前毫无游戏习惯的人加入了《王者荣耀》。
那大家为什么不玩儿了?
“《王者荣耀》毕竟是手游。生命周期不会有传统端游这么长,英雄数量也都比较少,现在也就70多个。”痞子狼此前预测,《王者荣耀》的生命周期应该在7年左右。这种预测,是基于英雄联盟等游戏的火爆时间推断得出的。
王者荣耀的S8赛季已经快结束。玩过了一个赛季,到了一个段位后很难有所突破后,出现弃坑(弃玩)很正常。最火热的潮流期已经过了。
“新版本太渣,开学季到了,这些都会有影响。”天锐还是学生,他认为手游适合对自己操作不自信或者对游戏没有那么钻研的玩家,所以游戏本身的设置非常重要。
但目前在国内的手游市场上,王者荣耀仍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9月份的MAU为1.7769亿,DAU为5524万,甩开第二名的《开心消消乐》不少。
熟知游戏产业的痞子狼并不很悲观,传统的MOBA类游戏例如英雄联盟与DOTA2,刚出世时也引起了一阵风潮,也都会逐渐进入遇冷期。但随着新英雄的推出,新版本的更新,打法的变动,也会重新唤醒一波用户。
“很多人没有游戏习惯。小白玩家本来很多都是玩一票就走人。目前不少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也都在玩王者荣耀,普及率已经不是问题。”痞子狼分析,王者荣耀巅峰期在上半年已经达到过了,后面需要做的是维持巅峰期。
“在出现下一个时间黑洞级的产品前,王者荣耀地位还是稳固的。”原子创投的卯升晔说。
后王者时代的电竞生态圈
十一假期过后,“王者荣耀培训班”话题跃居微博热搜榜:有网友国庆期间参加了一个王者荣耀培训班,历时八天在家打游戏,从青铜直线升级到王者段位。
《王者荣耀》的火爆带动了网络游戏直播和代练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手游培训班。
大批游戏创业者试图作为第三方平台绑定王者荣耀的IP,除了交易陪玩外,还有大量应运而生的媒体内容、社群、周边衍生品。新兴的直播也带火了新的产业:包括内容解说、电竞等创业团队。跑出了一套独有的商业模式。
这是个生态圈的生意。手游一直缺乏现象级产品,而移动端的强势和用户碎片化的需求,注定手游一定会爆发。王者荣耀在这个时间点出现,也被其他游戏公司的上下游所注意到了。
博派资本合伙人李欧成此前表示,已经有不少的《王者荣耀》主播找上门来说有融资需求,公司也有专人挖掘《王者荣耀》系列创业的团队。
“短期内《王者荣耀》的用户体量和所构建的生态,可以让现在很多公司有新的一波创业机会。”此前电竞赛事综合服务运营商VSPN的CEO滕林季介绍。但当王者荣耀触及天花板,这会不会对他们造成影响?
痞子狼分析,很多围绕王者荣耀IP产生的公司和业务,不会受到瓶颈的影响。一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二是《王者荣耀》最重要的IP带来的集中流量的作用。腾讯把流量集中起来,比其他游戏公司构建IP再汇集用户要容易得多。
捞月狗去年9月布局王者荣耀开始,陆续进行了全盘扩张。先是在电竞方向购买了战队,参加腾讯组织的职业联赛;同时也开始打造王者荣耀的游戏内容,包括游戏攻略、王者荣耀表情包和与电竞相关的社会新闻,为了方便构建内容体系,从老牌游戏网站和传统媒体挖来了主编做指挥。在带练陪玩方面,也联系了不少知名工作室,目前签约可以接单的人在5000名左右。
“我们是游戏平台,不管当下流行的游戏是什么,我们支持就可以了。创业者想要规避这个问题,一定不能绑定一个IP。要服务很多游戏类型的玩家,服务很多游戏厂商,才不会受限于某款游戏的生命周期。”痞子狼说。
GK电竞俱乐部不久前完成了动域资本投资的近千的天使轮融资,且一直以《王者荣耀》为主打项目。创始人章杨以《王者荣耀》为例,比如AG俱乐部KPL已经打到人气最高了,而下一款游戏火了,AG俱乐招人时获取头部选手的概率肯定会大一些,下一款电竞游戏时成绩自然也有保证。
“电竞战队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游戏项目的篮子里。游戏数据公司其实也一样。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有没有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卯升晔对这批公司的前景依旧看好。
MOBA手游创业热潮重现
王者荣耀带火的,不止电竞生态的创业市场,还有MOBA手游创业市场。
2015年,MOBA手游市场创业风潮渐起,但在《王者荣耀》之前,市场反响都非常一般,《王者荣耀》的前身——《全民超神》也不例外。此前的创业团队也倒下了一批。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虽然市场早已经成为了红海,但《王者荣耀》对用户的教化,也已经有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王者荣耀》公布的数据披露,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亿,女性玩家占比超过一半。调查显示,近八成用户首次接触MOBA,虽然“跟风”的用户对品牌有多高的忠诚度还有待考量。
伽马数据此前评价,《王者荣耀》的缺点在于,美术、世界观等塑造IP的元素不够突出、没有明显的风格化。当用户达到疲劳期,被其他MOBA游戏分走的可能也是有的。
前不久,网易公布了一款号称“无铭文全球公平竞技”的《代号MOBA》。日前这款《代号MOBA》终于浮出水面,正式开启了技术测试。这是以去年网易大热的《阴阳师》为题材的MOBA游戏,所有角色均出自《阴阳师》中的式神。
这一次证明,网易又要与腾讯正面较量了,没有人会放过体量巨大的MOBA手游的市场。
天锐之前是《阴阳师》的用户,后期因为阴阳师卡牌游戏的规则限制选择了弃坑。但听说阴阳师MOBA即将推出后,表示有极大兴趣去尝试。“因为我知道阴阳师的背景,也有基础。”
此前巅峰时期,《阴阳师》的日活也曾高达1000万。而MOBA游戏的特色IP将成为吸引二次元用户的一种手段。这些用户,可能存在于《王者荣耀》的现存用户之中。
无独有偶,小米在不久之前也推出了MOBA手游《小米超神》,他们的细分定位则是有深度策略需求的MOBA玩家;年初时,一直做棋牌游戏的JJ比赛也成立了第一个MOBA游戏工作室——黑木工作室,准备在MOBA领域进行布局。
爆款《王者荣耀》还能被复制吗?腾讯架构的熟人网络已经成为了腾讯所有游戏的先发优势,微信的流量入口和社交功能成为了所有游戏的根据地。即使《王者荣耀》用户进入疲劳期,游戏下形成的熟人圈子却很难被打破。《王者荣耀》一手培养起来的MOBA用户,或许也没那么容易被撬走。
“熟人圈子将我带进来。其实我不爱游戏,只爱王者荣耀。”玩家小兰说。
痞子狼同样对突然出现继续做MOBA游戏的团队表示质疑。“MOBA游戏模式比较老了,现在是《绝地求生大逃杀》的吃鸡游戏比较火热。况且,MOBA市场上已经有了王者荣耀,占据了至少90%的份额,其他游戏只能共享10%。创业空间其实是有限的。”
新京报记者 张皓月
责任编辑:《嫌游戏太占内存,大小不超过5M的“微端”手游你会考虑吗?》 精选七腾讯科技讯 10月30日,腾讯QQ在北京举办“社交娱乐新势能——腾讯QQ厘米游戏开放平台发布会”,腾讯集团副总裁殷宇、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即通综合部副总经理贺飏、厘米游戏产品负责人吴炎、厘米游戏技术负责人罗君及多家重磅游戏厂商代表出席了发布会,共同见证了厘米游戏开放平台的正式上线。据悉,厘米游戏开放平台是一个依托于腾讯QQ的新型互动平台,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好友或群组中进行游戏、教育等各方面的实时互动,让聊天和游戏无缝切换。同时,发布会上还宣布了一系列扶持计划,确保第三方游戏开发者在游戏开发和商业变现上得到完善的帮助。腾讯公司集团副总裁殷宇现场致辞社交+游戏,QQ打造娱乐新世界“开放、连接是腾讯整体一直在提倡的,而社交能力的开放更是QQ平台一直致力发展的布局方向。”腾讯集团副总裁殷宇在会上表示,随着游戏逐渐成为当前年轻人主流的一种社交方式,将QQ的社交能力开放给游戏,能让QQ的年轻生态更蓬勃。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即通综合部副总经理贺飏则表示,希望通过厘米游戏开放平台将用户在QQ平台上的社交行为进行升级,在单一的聊天行为外,通过游戏、娱乐、教育等为用户提供补充社交体验,并将社交行为转变为一种能产生实际价值的行为。腾讯SNG社交网络事业群即通综合部副总经理贺飏现场致辞当天到会的游戏厂商代表之一、斑马互娱创始人马维宁认为,从整体行业来看,手游获取用户的成本和社交传播成本都越来越高,但用户对社交游戏的需求并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大,“这决定厘米游戏开放平台的社交互动游戏模式是大有可为的。”而此前进行的探索也证实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据了解,今年年初推出的第一款互动游戏“厘米FLY”,在春节期间获得了8000W用户、1500W日活跃的优秀成绩,累计互动次数8亿人次。三大能力支持,社交游戏新体验通过开放合作,厘米游戏开放平台能累积更多优秀游戏及内容,同时,平台也将提供社交能力、运营能力和技术能力,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面支持。首先是社交能力支持。背靠拥有逾8亿用户的QQ,厘米游戏开放平台具有的社交传播特性。据了解,平台会根据开发者的游戏品质,为每一位开发者提供不同的种子用户,同时这些种子用户还可以通过好友及群的传播,感染QQ平台的其他用户参与游戏。“凭借手机QQ庞大的用户体量和开放性,相信能让游戏厂商能用更低的成本获取用户。”据厘米游戏产品负责人吴炎称,一款第三方提供的互动游戏,在两天时间,日活突破200W。两周的时间内,传播用户数达到整体用户数的70%。在平台未补给任何流量的情况下,游戏日活跃持续增长。将游戏嵌入QQ对话框其次是运营能力支持。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服务号、兴趣部落、游戏官网等渠道,组成的闭环生态让开发者可以与玩家进行互动,从、留存到营收,都能将自主权掌握自己手里。再次是技术能力支持。平台采用的是QQ厘米秀团队自研Bricks引擎解决方案,提供了底层基础物理计算、游戏渲染、音视频、多人实时联机等一站式服务。据厘米游戏技术负责人罗君表示,这一解决方案使用JS语言,可开发出和手游性能一致的游戏体验,且用户无需安装即可启动游戏,大幅提升游戏体验。三大扶持政策,为开发者扬帆护航发布会上,厘米游戏开放平台还宣布推出一系列的扶持计划,确保开发者在游戏开发和商业变现上得到完善的帮助。在开发者最为看重的流量扶持方面,吴炎表示,平台不仅为开发者提供初始的种子用户,还会根据游戏数据,每日追加流量资源,将用户真正“还给”开发者。“根据游戏品质,开发者在聊天面板中,可以获得最高数亿UV的流量资源。”已接入的第三方游戏《迪士尼过马路》在构建基础设施扶持方面,平台和腾讯云合作为开发者完成所有的实时联机部署,开发者不需要做任何运维及服务器端的研发,即可在平台上线自己的互动游戏。在商业变现扶持方面,平台接入腾讯统一的广告系统,为开发者提供广告收费能力。据了解,厘米游戏开放平台在前期采用阶梯分成方案,在低流水区间给予开发者最大化的分成扶持,开发者最高甚至可获得100%的收益比例。业内人士认为,厘米游戏开放平台通过与众多游戏厂商进行深度联合,将会撬动一个规模在百亿左右的新兴社交游戏细分领域。同时,借助引入、孵化多元化的的第三方互动游戏,满足年轻人更多的互娱需求,也能反哺QQ平台本身。《嫌游戏太占内存,大小不超过5M的“微端”手游你会考虑吗?》 精选八成立才几个月,飞燕已经在下一盘很大的棋。36氪获悉,今年3月成立的开发+服务商「飞燕」近期完成数百万元人民币的种子轮融资,资方为WeMedia。“飞燕”一名源于创始人张翔对其业务模式的——轻、快地飞起来,这也是小程序的特点,不需下载安装,一触即开。张翔是国内最大的H5服务商白鹭时代的联合创始人,在他看来,小程序可以被类比为微信端的H5,但不止于此。张翔认为,小程序诞生的8个月中,大家最初的期待与观望有些非理性,公众号用了2年时间才全面打开市场,小程序这颗子弹也需要飞一会儿,再正中靶心。如今微信正在逐步释放小程序入口,基于与日俱增的需求,飞燕围绕小程序搭建服务平台,主要做三件事:为线下的分散的中小商户提供小程序模板和技术支持;为公众号提供定制化小程序解决方案;为内容转电商的自媒体接入小程序与上下游渠道。张翔认为小程序有潜力成为每个商家的“移动端官网”,一是能够降低其产品开发的成本和技术门槛;二是可以帮助其拓宽获客渠道,降低。对于线下中小商户,APP研发成本高,也没必要去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ize和length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