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1TB 7200转/分希捷机械硬盘怎么样+台电SSD120G,系统装在希捷机械硬盘怎么样里,磁盘跑分只有2100?

经验608 米
在线时间1 小时
积分 5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7 积分
积分 5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7 积分
签到次数53
问答:请问这些厂商的硬盘各有哪些优缺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经验13978 米
在线时间379 小时
版本8.6.26
这是一个自定义头衔
机型未知设备
签到次数50
MIUI版本8.6.26
本帖最后由 问答小助手 于
22:11 编辑
1.西数。绿盘、蓝盘、企业级都用过。
----&绿盘性能太低,而且挂掉2个。
----&蓝盘性价比低,比希捷贵,性能只是接近希捷。
----&企业级,表现一般。
----&不建议买西数。
2.希捷。用过DM、VX两种。
----&希捷出过一次固件门,直接坏掉一个盘。
----&其他的硬盘,目前工作正常。
----&推荐希捷,它是我目前觉得最好的牌子。从性价比、性能、故障率来考虑,希捷的机械硬盘是综合评分最高的。另外,论技术含量,希捷就是Intel,西数只是AMD。西数在技术上差希捷好几年。
----&买希捷,一定要买VX。VX比DM贵不了几个钱,但质量会好很多。
----&买希捷,最好走京东自营。如果不走京东自营,请先去希捷官网查查它的指定分销商,去那里买。这些分销商里有天猫的店子。
----&有人说日立好,我就呵呵了,日立只是企业级好,但企业级那价格,还不如买希捷做raid。
----&日立的优势只是笔记本的2.5寸的硬盘,但我的笔记本从来就不用机械硬盘。
----&三星的SSD是我用过最好的。建议买SSD都买三星,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综合评分都是第一的。
5.东芝:没用过。
ps..为了数据安全,最好走 ECC 内存 + Raid 1或5之类的。
(如侵删)
经验11258 米
在线时间451 小时
机型未知设备
签到次数60
MIUI版本8.7.2
本帖最后由 问答小助手 于
16:46 编辑
目前由于数据存储量增加,硬盘(移动硬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日常生活,另外买硬盘也是在买售后服务,因为数据可能很重要。(以下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三星在固态硬盘方面做的很好,但是在普通机械硬盘上面口碑一般,而且由于价格一般较高,接受度不是很高。如果想换固态硬盘而且有一定经济条件的话,可以考虑。
希捷、西数(西部数据)算是硬盘的老厂家了,市场份额比较广泛,价格也普遍可以接受可以满足日常实用,售后也还及时。
其实买硬盘,除了看厂家还建议看一下 硬盘容量 机械硬盘还是固体硬盘 保修期 售后处理 数据找回等其他服务。还有因为硬盘更新换代也很快,部分型号的硬盘可能只生产一段时间,要尽量购买大众一点的型号,不然停产的型号售后处理要很久。
经验19294 米
在线时间661 小时
版本8.7.12
MIUI10先锋内测官
机型未知设备
签到次数919
MIUI版本8.7.12
本帖最后由 问答小助手 于
16:46 编辑
我觉得现在的硬盘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这些一流品牌应该都没得大问题。比可靠性,西数,希捷都被日立甩了一条街。而东芝,三星被甩了好几条街(所以三星转行了)。论价格,日立就不行了。
总的来说,比性能:日立>希捷>西数>其他所有。
所以选购一款硬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场景和能够接受的价位选择,品牌只是一个参考项目。
小米永远做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
经验10190 米
在线时间235 小时
版本8.7.12
泰晤士河敬上
机型未知设备
签到次数66
MIUI版本8.7.12
本帖最后由 问答小助手 于
16:46 编辑
希捷,三星成一家了。西数,日立成一家了。
价格相当,大容量的硬盘相对西数还会便宜点。
希捷稳定性较好,可是保修非常严格跟麻烦,且只有质保2年。
西数稳定性相对较差,保修方面做得较好,3年质保。
经验20380 米
在线时间508 小时
版本8.7.18
天津MIUI发烧友俱乐部
机型未知设备
签到次数55
MIUI版本8.7.18
本帖最后由 问答小助手 于
22:12 编辑
一、入门级:
①台电S550,如果我只有300块,但是我想强上MLC怎么办?估计只有台电了。依然垃圾的慧荣主控(之前有讲过),自己的颗粒,平庸的4K。台电的颗粒说实话我是不太放心的,毕竟丑闻太多。但是据说台电S系列是他们的洗白之作,具体怎么样,还是需要市场的考验,不过300块的MLC确实吸引挺大,预算不足想试水的可以考虑。
②闪迪Z400S,不到400的价格,128G,自家的MLC颗粒,还是挺不错的。闪迪的颗粒我很放心,给朋友装过一些,好几年了至今没出现过问题,所以追求稳定的还是推荐闪迪。当然,依然是熟悉的慧荣主控。
③东芝Q200EX,嗯~我喜欢的菜,TC35890XBG主控,自家MLC颗粒,不过240G起步,不到600,我觉得超值了。东芝兴于Qpro,败于Q300pro,这次“卷土重来”继续带来这么性价比的MLC固态,我还是看好的。不过马牌主控偶尔出现断电掉盘确实让我抓狂,朋友里出现了一例了,我的Qpro倒没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马牌+东芝才是王道,马牌+X有待商榷。
二、玩家级:
①镁光MX300,MX200的继承者,成熟的方案,颗粒用的是和intel合作开发的3D TLC。购买请认准怡亚通货,英睿达的行货保修我算是见识了,QQ送保我也是头一次见。
②浦科特M6S+、M6G,马牌主控+东芝MLC+自家优化。经历了镁光渣渣优化,我突然意识到了优化的重要性。浦科特兼顾质量的同时追求性能和优化,作为游戏级玩家,我是很推荐的
。③东芝Q300Pro,高贵血统,TC358790主控+自家颗粒,5年保修,价格也很高贵。有信仰的可入。
三、发烧级:
①intel 730,明星产品,二手超值。
②浦科特M8PeG,骚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我只想静静的抚摸着它。NVMe规格,马牌88SS1093 Eldora主控,东芝15nm Toggle MLC颗粒,三星缓存,全明星阵容,强!③三星960pro,我就静静的看着你装逼,目前最强的固态硬盘,Polaris八通道主控,3D V-NAND颗粒,性能强劲。5年质保,质量毋庸置疑。
经验8261 米
在线时间721 小时
版本8.7.19
MIUI10先锋测试官
机型未知设备
签到次数95
MIUI版本8.7.19
本帖最后由 问答小助手 于
22:43 编辑
2.5寸建议日立,至少东芝。日系功耗低,移动硬盘坏一般都是因为供电不足;wd的拿来主义,全是拼凑的,希捷2.5品质差;美系功耗低,三星质量不好;3.5寸建议希捷,功耗略高但是品质不错。
樱花之色,绵绵春雨中悄然失色;苦苦红尘中,吾颜亦失色!
经验31581 米
在线时间772 小时
版本8.6.19
机型Google Nexus S
签到次数25
MIUI版本8.6.19
本帖最后由 寄猫 于
10:01 编辑
--希捷的表现是最差的,年均故障率比日立和西数高不少,尤其是Barracuda Green 1.5TB更是达到了120%(返修过),2TB及以上型号的故障率比1.5TB低一些;日立的表现最好,年故障率都在1.5%以下,另外日立的价格是最便宜的;西数的1TB绿盘平均使用时间都有4.4年了,但故障率也仅有3.6%,仍比希捷低。至于寿命方面,正常运行3年的日立硬盘有96.9%,西数有94.8%,希捷则下降至73.5%。
(如侵删)
经验1648 米
在线时间46 小时
版本7.9.21
积分 20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18 积分
积分 20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18 积分
机型未知设备
MIUI版本7.9.21
通过手机发布
日立的最稳定,不过貌似市场上不好找到
经验823 米
在线时间154 小时
版本6.10.13
积分 11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5 积分
积分 11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5 积分
机型未知设备
MIUI版本6.10.13
通过手机发布
硬盘还有什么优缺点。。同容量就差几块钱,买了就看人品,人品好用个五六七八年没问题,人品不好,就难说了。。。
经验4338 米
在线时间530 小时
版本8.7.18
机型未知设备
签到次数109
MIUI版本8.7.18
希捷坏的最多
经验613 米
在线时间12 小时
版本V8.5.6.0.MAGCNED
积分 6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49 积分
积分 6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49 积分
机型未知设备
签到次数14
MIUI版本V8.5.6.0.MAGCNED
硬盘我只选希捷的。虽然性能一般,但温度性非常好。
MIUI 10专属勋章
参加回帖活动
2018新年勋章
参与回帖活动
MIUI3亿用户纪念勋章
参与回帖活动
感恩节勋章
参与回帖活动
万圣节勋章
参加回帖活动
米兔月饼勋章
参加回帖活动
MIUI七夕鹊桥勋章
MIUI七周年
MIUI 9纪念勋章
小米众筹2周年
参加回帖活动
新版论坛APP
更新新版APP
参与红米Note 4X活动
2017年小金鸡勋章
回复2016年度评选活动贴
圣诞节勋章
参与圣诞活动
小火箭勋章
神舟11号 话题活动
优秀解答组
优秀解答组员专属勋章
已关注微信
已关注极客秀微信
关注新浪微博
已关注新浪微博
MIUI年度优秀勋章
2017圣诞节勋章
参与回帖活动
点赞金米兔勋章
参加小米上市回帖活动
全局搜索纪念勋章
参加全局搜索内测
剑侠世界2荣誉内测
小米7周年勋章
2017米粉节晒单赢专属勋章
“澎湃S1 ”芯片纪念勋章
参与活动回帖可得
APP 1000万
MIUI论坛APP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纪念勋章
MIUI 300周
MIUI 300周更新纪念勋章
为奥运加油勋章
为奥运加油勋章
MIUI 8纪念勋章
MIUI 8纪念勋章
小米六周年
小米六周年米粉节
MIUI 7纪念勋章
小米商城购买纪念勋章
论坛APP购买小米商品获得
MIUI五周年
MIUI五周年纪念勋章
关注腾讯微博
已关注腾讯微博
发烧友俱乐部
发烧友俱乐部
MIUI六周年
MIUI六周年纪念勋章
MIUI真实车主勋章
参与回帖活动
用户反馈APP词条填充精英
参与用户反馈APP常见问题填充活动
Copyright (C) 2017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34号 | 京ICP证110507号笔记本固态硬盘128_淘宝笔记本固态硬盘128_淘宝网购物笔记本固态硬盘128 - 最好吧折扣
品质专员砍价
低价全网最低价
最好吧折扣特价商品每天上新
->专人砍价 限量特惠
亲,请记住我们 http://www.zuihaoba.com&或者按 &ctrl+D &收藏我们,下次直接来哦,不然下次找不到哦,&最好吧购物&每天都有新产品!2、下载最好吧购物图标到桌面
粉丝QQ群: &&招商QQ群:
&&&(投诉建议、联系邮箱:)Copyright
(C)2015 - 2016
&&换友链联系:QQ&
tongjidaima
友情链接:&那些年,我们买固态硬盘掉过的坑 - FreeBuf专栏·图拉丁吧驻Freebuf办公室
那些年,我们买固态硬盘掉过的坑
首发专栏:关注
由于市场鱼龙混杂,其实这个行业的坑远比传统配件来的多。笔者总结了一些基础知识和多年来所遇到的坑,希望能给予大家一定启发。
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本身是企业级的技术,然而十年之内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国产厂商拼了命地缩水做廉价产品),现在已经成为中高端PC的标配。
(固态硬盘)
传统的机械硬盘已经成为了现代PC的性能瓶颈,受限于磁盘结构,读写速度多在200Mbps以下。而使用闪存芯片作为储存介质的SSD则大幅提高了存储设备的性能,轻松达到数倍于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
即使是机械硬盘做Raid0阵列,4K读写性能也差几个数量级,这些性能非常大地影响了系统的使用体验。&
因此,用一块SSD做系统盘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爆炸发展的SSD产业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技术参数繁多,质量更是参差不齐。
SSD在电脑配件当中并不引人注意,大家都在讨论CPU、显卡,很少有人专门研究SSD。
但由于市场鱼龙混杂,其实这个行业的坑远比传统配件来的多。
笔者在这里总结一些基础知识和多年来所遇到的坑,希望能给予大家一定启发。
Part1:SATA?NVMe?M.2?U.2?令人懵逼的硬件接口
(支持NVMe技术的SSD)
笔者第一次接触NVMe型SSD是在2014年,当时NVMe固态基本上没有万元以下的产品,民用领域也没有支持NVMe的主板,直到一年后,微星等厂商才通过BIOS升级给X99、Z97等高端主板提供了支持。
一转眼,短短4年之后,NVMe成为了高端固态硬盘的标配,而主流接口也由SATA转为了M.2。
但是突然转过眼来的我懵逼了:M.2和SATA、NVMe和AHCI……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相信懵逼的不止我一人。
好吧我们从头讲起:
(使用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
早期的SSD,都长得和普通的2.5寸机械硬盘差不多,接口也是SATA,接口标准是AHCI。
可以这样理解:SATA像是硬件,是物理上的接口,而AHCI则是这个接口兼容的软件,像操作系统。
我们知道SATA 3的极限带宽速度是6Gbps(SATA2只有3Gbps),在那个时代,SSD性能还难以达到这个速率。SSD的闪存颗粒和主控是主要瓶颈。
但是,随着生产工艺和程序算法的迭代更新,不难预见,旧的SATA标准很快将成为SSD发展的桎梏。
然而,新技术研发总是具有令人惊叹的前瞻性——2011年3月,NVMe 1.0(NVM Express,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标准正式发布。
(NVMe的Logo)
NVMe协议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数据交换不用像SATA一样经过南桥芯片,而是通过CPU内建的PCIE通道直接通讯,利用PCIE通道的高速率优势突破传统SATA总线的速度瓶颈。(当然,要是走的是南桥拓展出的PCIE通道,就会有很大的性能损失)。
如图是Z170主板的构架:
(Intel Z170 chipsetblock diagram)
除此之外它还有IOPS(每秒读写次数)大、兼容性强(对驱动而言),功耗低等优点。
当然,我们体验最直观的还是速度:相比普通SSD读写600Mbps的瓶颈,高端NVMe固态可以轻松达到2000Mbps的读写速度,甚至更高!而且4K性能也有很大提升。
(NVMe SSD的跑分速度)
这个速率对于日常使用可能效果不明显(普通SSD已经够快),但是对于要读写大文件的专业用途(比如Adobe民工们经常需要处理数百G的视频素材),优势就比较明显。
几年之前,NVMe标准的SSD还只有SLC颗粒的高端产品(关于闪存颗粒我们稍后讨论),动辄数万元。
今天,市面上已经有大量廉价的产品了,比普通的SSD贵不了多少,而且主流新主板大多也都支持NVMe协议。
可以预见,虽然SATA接口的SSD至今仍然占据着出货量的大头,但是由于NVMe的众多优势,取代传统SSD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你的主板支持NVMe,笔者非常推荐加点钱上M.2NVMe的SSD。
了解完NVMe协议之后,再来说M.2,显然,它是硬件接口,好像SATA接口一样。
(几种不同的硬盘接口,绿色的硬盘是M.2接口,蓝色的是mSATA接口,在下的是标准SATA接口)
支持NVMe的硬件接口有两种:一种直接插在PCIE槽上,更常见的一种是M.2插槽。
但是这里又有个坑:M.2插槽不单单只有一种类型,常见的有两种:Socket 2(B key,NGFF)和Socket 3(M key,NVMe)。
(B Key和M Key)
(B Key和M Key)
等一下?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NVMe我知道是什么了,但是NGFF又是什么意思?&
好吧又一个深坑:M.2接口不单单支持NVMe协议,还支持旧的SATA协议,而且NVMe也分PCIE x2和PCIE x4这两个带宽。
但是B key,这种在SSD上不太常见的接口,只能走较低端的SATA或PCIE x2通道。要是想用高端的SSD,走PCIE x4带宽的那种,就只能用M key的M.2插槽,注意!这里的M key是指SSD和主板上的接口都要是M key,否则就只能走SATA或者PCIE x2。
所以在购买SSD之前,要先看好主板上的接口类型(还有插槽长度,M.2 SSD分为三个不同尺寸)。
一般而言,SSD是不会采用B key的,但是主板就不一定,很多低端笔记本喜欢用B key。如果你发现你主板上的接口是B key,那么这块主板注定与最高性能的SSD无缘:最大速度不会超过1000Mbps,要是它不支持PCIE总线,那就和普通SATA接口没差,最大速度是600Mbps。(表面M.2)
SSD为了适配更多的主板,喜欢使用一种混合的插口——B&M,这种设计的SSD可以同时兼容两种接口的主板。
(B&M Key的SSD)
真正的纯M Key模组,一般只出现在高端SSD和酷睿七代以上的笔记本主板上。
(纯M Key的SSD)
(纯M Key的SSD)
当然,SSD也是分SATA、PCIE x2、x4的,凡是支持NVMe协议的SSD,肯定是走的PCIE x4总线,但是走x4的SSD,却不一定支持NVMe。
是不是很选玄学!!!我都讲蒙了,估计你也听蒙了,来张图抢救一下。
好了,噩梦马上结束了,最后再讲几句。
一个知识点:牙膏王Intel在前几代的主板里面PCIE通道给的十分吝啬,消费级CPU内建的PCIE通道都是16条,而显卡,高端一点的,是可以把16个通道吃满的,这就很尴尬了:SSD会和显卡抢通道。
而如果让SSD走南桥拓展出来的PCIE通道,又会损耗速度。
在NVMe标准发展的初期,这也是一大制约因素。&
这时候E5神教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要知道E5 v1最多能有40条CPU内建PCIE通道!双路之后,就是整整40*2=80条!交火狂魔的最佳选择。
其他服务器平台,如LGA1356,CPU只支持16条PCIE,但双路之后也能拥有32条通道。
Part2:SLC?MLC?LTC?谈谈闪存芯片的类型
接下来开始讲SSD的闪存颗粒,放心吧,这一章比较简单。
很简单,现在主流的颗粒分三种:SLC、MLC、TLC。
也很好记,分别是: Single Level Cell,单层存储单元, Multi Level cell,多层存储单元, Trinary Level cell,
三层存储单元。&
有趣的是,它们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区别在于擦写方式。
SLC每个单元的只存储一个二进制位,状态只有0或1,电气状态“无电势”或“有电势”。MLC每单元2bit数据,编程状态2?=4,00,01,10,11,电气状态“无电势”“电势1”“电势2”“电势3”。TLC每单元3bit,编程状态2?=8,000、001、010、011、100、101、110、111,电气状态“无电势”“电势1”……“电势7”
所以:越往后的颗粒擦写的控制难度越高,但是相同面积的晶圆写的数据更多
好吧上面那段看不懂也没关系,我只是想赞叹电子工业的牛逼才写一下。
“S/M/TLC三种闪存,读取速度依次递减,寿命依次减短,价格也依次降低”
也就是说,SLC是质量最好的颗粒,TLC最次,当然,
SLC也是最贵的,有多贵呢?
擦写寿命(次)
成本(美元/32GB)
因此常见的颗粒多为MLC,近几年TLC也变得常见。&
不过话说回来,SSD掉速、掉盘并不是闪存一个人的锅,主控的作用也至关重要:主控可以靠复杂的数学算法来对颗粒纠错。但是纠错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主控会屏蔽这个单元,屏蔽的单元越来越多,SSD
开始掉速,甚至丢数据。随着固态的错误率上升,读写纠错对主控性能的占用也会造成掉速。
(群联主控)
所以武断地认为TLC不如MLC是不对的,至少应该考虑到主控和晶圆本身的制作工艺,像三星
850,用TLC颗粒,当初被玩家喷了很久,但是也很少有见挂盘。反倒是某些国产厂,颗粒是MLC,但是白片黑片说不清楚,最后用不了几年就掉盘了。&
笔者的观点是:现在的TLC的良品率和工艺上去了之后,家用水平绝对够,标准的颗粒再重度使用寿命也在三年以上。只要颗粒品质好即可,最好要原厂正片。三星之流的大厂是最佳(当然三星的TLC能卖到MLC的价)。
闪存类型其实并不复杂,大体上也只有这三个类型,SSD质量的大坑还在前面。&
Part3:正片?白片?黑片?那些坑爹的劣质SSD
通常,我们习惯把闪存芯片的来源分成三个大的类型:
正片:也就是原厂生产的闪存,比如Intel、三星、镁光,出厂前做好了严格的质量检验,印的是自家的Logo。一般自产自用,质量最佳。
(海力士正片)
白片:次一级的芯片,上游厂家生产之后不经过检测直接发给下游厂商(也有部分是达不到QC标准的),然后由下游厂商封装、测试,质量不如正片,主要看厂家良心。
价格十分诱人,中低端甚至部分高端SSD都喜欢用白片。
在品控可以的情况下质量不会太差。
(东芝TLC白片,第三方封装)
(东芝TLC白片,第三方封装)
黑片:这个就很有趣了,来源广泛,有的是QC不合格的劣质颗粒,有的是企业SSD拆机的二手颗粒,从报废手机上拆的eMMC颗粒、甚至还有ES的工程样品颗粒。
质量非常堪忧,好则掉速,坏则掉盘,是选购SSD必须要避开的大坑。
市面上的U盘全部是黑片我会乱说?&
除了颗粒本身的质量,主控设计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大厂有能力设计或者定制一个合适的主控框架,发挥芯片的最佳性能,和更好的纠错。然后还有缓存,中高端SSD可以拥有512M甚至更大的DDR3 Cache,极大的提升速度。
小厂商多用OEM方案,一般是一个型号的产品用一个方案,不会像大厂一直对一个方案打磨优化。还喜欢缩水缓存,这一点上也是个坑。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直接购买大厂的SSD,比如三星、Intel都是自产颗粒,主控什么的也是没得说。浦科特多用的东芝原厂,记忆中没有出现过白片。建兴偶尔用东芝的白片,但是质量都不错。东芝低端偶尔出坑货,高端不错,就是性价比略坑。英睿达早期的MX200是镁光原厂MLC,还是较早使用动态写入加速技术的产品,性价比非常高,可惜后来停产之后涨价,后辈BX300、MX300性价比都还可以。
(动态写入加速技术:将部分的MLC当SLC写入,前面提到了这两者只是擦写方式的不同)
次一级可以选白片产品,比如金士顿的HyperX系列是MLC白片,但质量还行(金士顿曾因V300严重的掉速问题被扣上了大号U盘的帽子)。台电早期的S550是出了名的Intel白片,但是质量较好,属垃圾中的战斗机。&
“出了名的Intel白片”是褒义,Intel白片良品率并不低,只要品控不太差,质量是说得过去的。&
真正坑的是同一品牌,甚至同一型号能玩出不同芯片的,有些厂甚至测评用正片,铺货用白片。
比如台电新一点的A800把A900(我买过一块,很不错)的MLC+512M缓存缩成了Intel 3DTLC白片(有黑片打磨嫌疑,台电有过拆机TLC打磨伪装MLC的黑历史)+没缓存……性能差距可想而知。
(慧荣SM2258XT主控+疑似Intel 3D TLC白片)&
更坑的品牌,比如影驰、七彩虹,被扒出使用报废手机UFS芯片和企业SSD芯片之后恼羞成怒黑了某论坛删库,闹得满城风雨。
(点名批评)&
接下来光威(鱼竿大厂)、铭瑄(最近正在被英伟达追杀)等厂的部分产品以掉速掉成机械硬盘闻名……
最近鱼竿厂在推一款360G的SSD,也是一元一G,但拆解结果是镁光的3DTLC颗粒,表面上是白片,但有打磨痕迹,所以黑片无疑。还有买家一个星期掉盘的案例,我没敢上车。
其实现在3D TLC的生产工艺并不成熟,即使是白片质量也不算太好。&
好了不扒了,再说挨打。
低端SSD,大概1元1G那种,态度是非常统一的:表面SSD:
比机械硬盘强是的肯定的,但是放在SSD里面是个叛徒的角色。
当然,见仁见智,像笔者这样的穷人,几百G的素材不可能买高端SSD,用机械硬盘又不甘心,这些低端SSD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Z270及以上的高端主板可以考虑Optane加速+机械硬盘,提升不小,但是对比SSD还是逊色不少。关键是Optane 16G已经掉到了80元的水平)。&
可以看到,中低端的选购,挑牌子并不靠谱。
比如HP的SSD,表面上是个浓眉大眼的角色,但其实也是OEM代工的货色,还出过黑片。
(HP使用的白片)
靠谱点的方法是选定了一块SSD后,去查阅相关的帖子,拆解的那种,看到了闪存颗粒、缓存&s&(如果有的话)&/s&和主控,高低立判,造假的打磨片也不难看出来。最好能看到对应的跑分数据。
拿到手,有眼力的也不妨打开来看一看。
如果没有识别的能力,那就尽量跟着论坛大佬的脚步上车销量较大的型号。
有能力的还是建议中高端产品,性能好,而且数据安全有保障。存储设备不像是显卡什么的,买个花驰、铭瑄的显卡顶多花屏,而储存设备内的数据价值往往远超存储设备本身。
数据无价!
数据无价!
数据无价!
购买了SSD之后,还有几点小的建议:
1、如果是SATA接口的SSD,一定要记得在BIOS里面选择AHCI模式,部分老主板可能默认使用IDE模式,会有很大的性能损失。(事实上AHCI还有不同的驱动,详细可参考此贴:)
2、SSD一定要进行4K对齐,否则4K性能最惨能打个五折。如果初期没有进行4K对齐,在有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无损对齐,两种方式性能没有区别。详细方法可以参考此文:
3、由于数据的储存方式不同,SSD不像机械硬盘需要定期进行碎片整理,相反碎片整理还会损耗SSD的擦写寿命。
4、温度确实会对SSD的读写性能和寿命造成影响,尽量不要放在高温的地方使用。
5、定期备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
Solid-state drive – Wikipedia:
SSD的30年发展史:
Intel Solid-State Drives in ServerStorage ApplicationsWhite Paper: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or Intel(R) Solid State Drives:
About-NVM Express:
INTEL Z170 CHIPSET:
下一代固态硬盘标准:NVMe模式 + PCIe接口:
M.2、U.2谁更好?主流硬盘接口都有哪些?:
M.2扫盲篇之M.2连接器:
悄悄的告诉你SSD的那些故事:
从底层来讨论SSD:
SSD挑战百万文件正确认识硬盘4K性能的意义:
某固态硬盘厂商拼死要保守的秘密,不惜动用黑客攻击也要掩盖:
Intel Optane technology:
关于AHCI和4K对齐:
4K对齐教程:
必须您当前尚未登录。
必须(保密)
可以给我们打个分吗?台电128g固态硬盘好还是希捷1t硬盘好_百度知道
台电128g固态硬盘好还是希捷1t硬盘好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两种硬盘设备都有优缺点。SSD硬盘高速,但价格与容量、速度挂钩,且大容量的价格太高,容价比0.34GB/元;机械硬盘虽速度低,但容量与价格有优势,300大洋1TB的白菜价,容价比约3GB/元。
采纳率:93%
来自团队:
希捷1T吧,机械硬盘虽然速度不如固态,但是寿命长,容量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28固态硬盘速度快,如果不存电影,还是选固态的。lt的硬盘价格应买比128GB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台电极速120G怎么样?台电极速120G固态硬盘评测
台电极速120G怎么样?台电极速120G固态硬盘评测
导读:如今DIY装机,绝大数的装机用户都会首选固态硬盘,它突破了传统机械硬盘带来的性能瓶颈,不过目前主流固态硬盘绝大数都是120GB和240GB采用率最高,这也是性价  如今DIY装机,绝大数的装机用户都会首选固态硬盘,它突破了传统机械硬盘带来的性能瓶颈,不过目前主流固态硬盘绝大数都是120GB和240GB采用率最高,这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两款容量,如果存储要求较高建议SSD+HDD双硬盘方案。今天装机之家小编入手一款台电 极速系列 120GB固态硬盘,那么这款固态硬盘到底怎么样?我们从开箱到拆解,最后再使用专业软件测试下这款120GB固态硬盘。
  台电极速120GB固态硬盘包装盒正面   包装是黄色为主题,正面包装十分简洁,右下角为该固态硬盘的系列和容量标注以及三年质保的字样。
  台电极速120GB固态硬盘包装盒背面   产品背面主要是SSD优点介绍,卓越性能、零噪音、高安全、超耐久等特点,台电极速120GB SSD硬盘的接口是SATA3,SATA3.0传输速度为6Gb/s,从理论来说,带宽就是600MB/s,不过实际使用中,SSD固态硬盘会受到各类的影响因素,对于入门的固态硬盘来说,通常认为450-490MB/s的读取速度为正常,而如果500MB/s以上的读写速度算是十分不错的性能了。
  台电极速120GB固态硬盘正面   台电极速系列120GB固态硬盘的为橙色的铝材外壳,外观十分简洁,只有凸起的铭牌和SSD字样的标注,注:小编拍照有点色差,大家选购主要以实物为准。   做工方面,该SSD外壳是一款全金属材质,而表面采用了磨砂质感,看起来十分高大上。
  台电极速120GB固态硬盘背面   而台电极速120GB固态硬盘背面的铭牌上有完整的产品型号:SD120GBS500,系列为极速,接入电源DC+5V-1A。   台电极速120GB固态硬盘拆解开始:   该SSD侧面只有一颗螺丝可以完全拆解,十分方便,拆开之后就能够看到短版黑色的PCB,显得十分小巧。
  台电极速120GB固态硬盘内部拆解图   主控采用的是是慧荣SM2258XT,属于目前主流主控芯片,主打入门市场,不少品牌厂商都在使用,特别支持TLC闪存,包括3D立体封装的,最大容量可达2TB,并拥有NANDXtend纠错技术、GC垃圾数据回收技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持续读写不掉速,接口支持SATA 6Gbps。
  搭载慧荣SM2258XT主控芯片   谈到慧荣SM2258芯片,小编立即想到Intel SSD 540S固态硬盘采用的就是慧荣SM2258,而目前120GB价位高达500元+,而这款台电极速120GB仅400元内,性价比十足。   慧荣SM2258芯片介绍:   随着3D TLC NAND时代的到来,会大大改善供给和加快推进SSD的市场应用。慧荣推出的SM2258是一款支持主流2D/3D TLC NAND的SSD控制芯片,支持SATA 6Gb/s接口,顺序读取与写入性能分别高达560MB/s和520MB/s,随机读取和写入性能分别高达90000 IOPS和80000 IOPS。   SM2258控制芯片还采用LDPC硬解码和软解码以及RAID保护功能的专有NANDXtend技术,可将3D TLC NAND的P/E循环次数提高至原来的三倍,并运用最进阶Direct-to-TLC和SLC快取算法,大幅提升3D TLC SSD持续效能,SM2258 SSD控制器产品已开始供货。   慧荣SM2258控制芯片可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将新一代低成本3D TLC SSD产品迅速推向市场,更快实现用户用SSD替换HDD,进而推动SSD市场普及化。   下面跟着装机之家来看看台电极速120GB固态硬盘性能测试,先来看看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
  鲁大师检测   CPU:intel酷睿i5 7500   主板:技嘉B250M-HD3   内存:金士顿 8G 2400单根   固态硬盘:台电极速系列120GB SSD   操作系统:Windows7
  测试软件:   1、鲁大师跑分   2、CrystalDisk Mark   3、ATTO Disk Benchmark   5、PC Mark7   6、软件载入时间   鲁大师SSD跑分   首先是鲁大师跑分,其实装机之家小编不准备使用鲁大师来跑硬盘的,那显得不专业,但是考虑到一些小白用户喜欢使用娱乐大师跑分,我们就娱乐一下吧!
  鲁大师台电极速120GB固态硬盘跑跑分   这款SSD鲁大师跑分达到9450分,还算不错的,娱乐下就好,别太认真。   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测试   台电极速120GB固态硬盘的连续读写速度达到了499.5/384.1 MB/s,4K随机读写速度为20.20/103.3 MB/s。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的成绩也不错,平均读取在480MB/s以上,写入在350MB/s以上。
  通过PC Mark7软件的测试,得分在4700左右,属于主流固态硬盘中等水平。
  从测试结果来看,这款台电固态硬盘的速度是比较不错的,在多任务情况下开启photoshop,同时打开多张图片,载入时间很短,反应很迅速。   使用该固态硬盘从开机到桌面,差不多十秒左右,相比小编之前使用机械硬盘快了约3倍速度。   篇后语:   以上就是装机之家分享的台电极速系列120GB固态硬盘的微评测,它采用了慧荣主流主控芯片,原厂颗粒,算是比较良心的厂家。总的来说,这款定位入门级的固态硬盘还是算不错的,此外这款固态硬盘走的是价格亲民道路,主打性价比,最近有升级或者装机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就爱阅读www.92to.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捷机械硬盘安装教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