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旋喷桩坦克要比单管坦克厉害几倍双管旋喷桩和单管哪个厉害

美缝剂单管与双管的区别
美缝剂单管与双管美缝剂不同之处是容量不一样。按市场规格来说,单管美缝剂是310ml,双管美缝剂是400ml。施工时所使用的胶枪工具也是不一样的,单管适合家庭装使用,自己DIY施工就可以选择单管美缝剂,双管适合工程装,施工队使用。业主自己施工一般选择单管的青居美缝剂,施工队选择青居美缝剂双管的比较多。
单管美缝剂内部结构
美缝剂单管双管与单组分双组份不同
在这里有的人容易把单管美缝剂与单组分美缝剂,双管美缝剂与双组份美缝剂混为一谈,其中包括向业主分享知识的某些不专业的美缝剂生产厂家!
单组份美缝剂是水性的,双组份是油性美缝剂,目前市场上多采用油性双组份美缝剂来施工,举个例子大家可能就比较清楚,单组份美缝剂好比油漆,双组份美缝剂好比水漆,两者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产品,而不论是单组分还是双组份美缝剂都有单双管之分,单管与双管是产品的规格。因此希望各位消费者看完这篇文章不要再混乱了哦 !
双管美缝剂
单组份美缝剂与双组份区别
1、包装方式:单组份积压单管式包装,无需配料;双组份配料复杂,双管式包装,A/B两种组份;
2、单组份胶枪施工,方便,操作难度小,适合家庭DIY,但只能做表填,不适合细填,且低温下不好施工;双组份美缝剂施工,不需要专业搅拌设备,一次性完工。
3、单组份施工后硬度低,光泽度差,多色选择;双组份硬度高,光泽度高,颜色选择丰富;
4、单组份低强度,粘接力小,容易脱落,收缩明显,凹陷,有空洞,需补填;双组份高强度,粘接能力大,不收缩;
5、单组份防水防霉性差,不适合浴室等潮湿环境;双组份防水防霉性好,银离子双组份美缝剂还具有抗菌作用,适合浴室、厨房、卧室使用;
6、单组份抗污性差,不易清洁;双组份抗污性能好;
7、单组份只能美缝,功能单一;双组份用途广,可用于粘接修补;
8、性价比来说,单组份价格高,价值低,寿命短;双组份美缝剂产品,价值高,寿命长;
?看完这些是不是对于单管双管美缝剂有数了?
欢迎留言评论,也欢迎探讨装修美缝各种您感兴趣的话题,关注微信公众号久居环保(jiujuhuanbao)www.jiujuhb.com.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本页链接:
第1个回答:
大和蒙大拿
这个说不定,,双管好像就一个范海辛,,,单管183也不一定辣鸡
第2个回答:
风行天下之夜
来自社会民生类芝麻团
什么游戏啊?
猜你感兴趣T-72坦克加速性和火力强于96 但都不如10式_网易军事
T-72坦克加速性和火力强于96 但都不如10式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96坦克发动机的可靠性在这次坦克比赛中看出一二,96A竟然熄火,俄方的判断是过热所致,的确可靠性有限,在如此低温环境中,尚且发动机过热,那么在非洲、东南亚地形的坦克战中,96A柴油机的熄火机会会更高。
2014年,首次被正式曝光的ZTZ-99A型主战坦克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ZTZ-99A型主战坦克都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作为中国坦克技术研发的最新成果之一,它是中国地面武器技术进步的一座伟大里程碑。今天我们将分两期集中讨论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发展历程,首先,我们将从ZTZ-99系列坦克开始。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7VK3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7VK34T8E0001.jpg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装备的主战坦克大部分已经进入了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豹2、M1A2等西方主战坦克的火力性能、机动性能和防护性能已经达到顶点。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解放军仍大量装备第一代的59式坦克,在战时暴露出了大量问题,中国坦克发展迫切需要追上世界各国。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0EO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0EO4T8E0001.jpg
图为WZ-1224坦克技术验证车。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各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步伐,中国加紧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制。而对于三代坦克是使用西方坦克设计还是苏式传统风格,内部产生了讨论。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10U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10U4T8E0001.jpg
由于中国已经获得了苏联T-72主战坦克的技术,辅以某些西方更先进的坦克技术(比如来自豹2坦克的部分技术),决定以苏式设计为基础开始研制第三代主战坦克,1989年开始研发,项目工程代号WZ123。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1RH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1RH4T8E0001.jpg
1998年三代坦克初步研制成功,为了参加50周年国庆阅兵,99式坦克被小批量生产了一批用于阅兵,但由于经验不足,早期生产的“9910”坦克的底盘系统、机动能力和防护性能。99式坦克与二代坦克没有本质提高,结构超重,发动机进度落后。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2GH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2GH4T8E0001.jpg
日,参加伟大祖国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的解放军铁甲洪流中,出现了10辆外形明显不同于96式坦克的新型坦克。这些坦克一度曾被西方误传作98式坦克,实际上,它们是99式坦克的第一种生产型号,它们也有一个充满时代烙印的名字,“9910工程”。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3BF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3BF4T8E0001.jpg
虽然阅兵后曾少量生产了在9910工程基础上对可靠性问题进行应急性完善的改进型,也就是所谓的99式坦克基本型,但是其性能仍然无法满足部队的性能指标,长期只能充作训练用途。这些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的“9910工程”样车以及99基型如今很少见,一部分已经功成身退。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3VK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3VK4T8E0001.jpg
9910工程车的火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由于火控和底盘等性能的落后,使其整体性能不高.后期虽然加装了新型装甲,但是离军方期望的程度太远,没有任何继续改进的必要。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4M8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4M84T8E0001.jpg
而随后出现的二代坦克改进型由于发动机技术,火控系统技术和装甲防护水平的进步,其整体性能已经与9910车相当,甚至在某些地方有超出,而价格更低更成熟,所以二代坦克改进型成了中国2010年前的主力,在奥运安保计划中列为重点工程。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5OH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5OH4T8E0001.jpg
9910工程车完成后不久,三代坦克项目组大换血,充分利用现有成果,同时原先的技术短板有了长足的进步,三代坦克最终的“目标车”车型出现在0910工程中,由于二代改和9910工程中取得的大量技术成果和经验教训,仅仅用了5年既完成定型。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65L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65L4T8E0001.jpg
早期生产的9910坦克性能很不稳定,改进势在必行。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1.jpg
图中的是99式坦克第一种增加附加装甲的改进型,这种坦克被称作99式一期改进型,简称99一期改坦克。在99式坦克基本型的基础上,一期改在炮塔和车体正面正面安装了中国第一代坦克附加装甲。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7K4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7K44T8E0001.jpg
99一期改虽然提高了99基本型的防护能力,但受限于多种因素,其他方面提高较为有限。随着新世纪中国多项坦克技术,包括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和新型传动系统、防护性能更强大的新型双防附加装甲以及新一代坦克火控系统等的成熟,真正的99式主战坦克,也就是99二期改坦克终于出现。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8E0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8E04T8E0001.jpg
99二期改坦克在三大性能上完全达到了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性能标准,部分指标还有超越。目前,这种坦克仅装备在解放军少数几个精锐集团军的装甲部队。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1.jpg
99二期改服役以来,经历了多次演习拉练和近似于实战的对抗考验。特别是在今年的“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对抗演习中,“红军”参演某部能够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最终获得胜利,和该部装备的99式坦克的性能优势是分不开的。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9RV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9RV4T8E0001.jpg
尽管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就,我国坦克科研人员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在跟踪国外最新坦克技术发展和自主技术创新双管齐下的努力下,中国开始研制99式坦克的深度改进型,起初这一型号被称为“三代大改”。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APP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APP4T8E0001.jpg
这一阶段的“三代大改”样车已经呈现出后来99A坦克的大部分特征,包括更紧凑的底盘、大型化的炮塔、更加庞大突出的楔形装甲、更为复杂的观瞄设备和更高大的发动机舱。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BAT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BAT4T8E0001.jpg
99二期改型125毫米穿甲弹弹芯长径比达到了30比1。其单芯长度达到了740毫米,根据1毫米弹芯可以穿透1至1.1毫米的北约重型靶板计算,其穿甲能力至少达到了750毫米。三期弹改用更加强大新型材料和设计,其最大穿甲能力达到约950至990毫米之间。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C4A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C4A4T8E0001.jpg
和最后定型的99A主战坦克相比,“三代大改”最大的不同是主炮。其新型主炮在身管热护套前有三节身管,而正式服役的99A和99系列其他型号一样,都只有两节。这是由于弹药技术的提高对穿深的贡献已经超过单纯加长身管了,而过长的身管本身反而限制了坦克在城市战中的机动。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CPQ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CPQ4T8E0001.jpg
从这张参加09年国庆阅兵的99二期改和99A型坦克的对比图来看,除了主炮之外,99A在每个细节上都和99二期改有着明显区别,可以认为是几乎全新的设计。还有一个看不到的细节是,99A采用了穿深更高的三期改进型125mm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装弹机为此进行了改动。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DIN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DIN4T8E0001.jpg
21世纪进入第一个十年后不久,被称为“三代半”坦克的99A主战坦克设计定型,首批试装备在解放军著名的“万岁军”,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某部,并在本次“和平使命-2014”演习中首次亮相。请注意最下角的VT-4坦克与99大改之间的区别。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ED4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ED44T8E0001.jpg
99A坦克保留了99系列引以为傲的“猎-歼”火控系统,还加装了新型炮长上反式稳像火控系统,炮长车长观察窗口很可能已全部升级为可全天候作战的热像仪。另外主炮炮口位置也配套加装了全自动基准测量装置,并配装新型交流数字式全电炮控系统,进一步提高火力系统的反应速度。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600x450_A68F8EV7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6/t_A68F8EV74T8E000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10月刊报道,刚刚结束的俄罗斯国际坦克大赛,实际上的对决是在T-72系列与中国96A之间进行的。排除商业因素之外,先从结论说起:文章认为,假若真的与西方主战坦克发生对决,T-72、96A都会甘拜下风,换句话说,都不及格。何以见得?众所周知,西方三代主战坦克都接近60吨重量,与东方中型坦克比较诸多不公平,这里,最容易看出技术差距的是T-72、96A与日本的50吨重量的90式与44吨重量的10式坦克的比较,后二者在机动性、火控系统占有压倒性优势。在防护能力方面,44吨重量的10式坦克是迄今为止使用陶瓷复合材料最多的西方坦克,而且附加复合装甲全部采用模块化。当然,评价这次坦克大赛的实战性,拥有诸多限制,毕竟俄方的定义只是坦克体育比赛,着重在机动性。至于真实战场上出现的坦克大战可能遭遇的诸多实战情形,无法在这次大赛中展现。例如:夜间攻击、防御;动对动目标的攻击;坦克防护、快速情报化传输能力、网络战等等科目。公认的坦克大战决胜因素是火控、机动性、防护能力。文章把火控能力放在第一,因为必须开火,才能够决定胜负。否则无法开火的坦克,再好的机动性、防护性,也只能在战场上乱窜而已。关于火控系统,下文讨论较多。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日本的10型、还是以色列的梅卡瓦4型坦克都安装了更新一代的指挥型自动跟踪火控系统。建议读者寻找这一次俄坦克大赛的录像和日本富士火力演习中10式、90式坦克的机动性、火力演示录像加以对比,就可以轻易地发现日本坦克在火控技术上的优势。由于采用的是第3、4代火控技术,T-72B3M、96A、10式都可以进行行进间的射击,然而仔细观察,发现很大的不同,得益于自动跟踪系统技术的发达,10式坦克在行进间以Suraromu的方式边行进边射击,速度不减,所谓Suraromu行进,简而言之就是以S字型,边拐弯边射击,这样做的目的,有利于躲避对手的开火。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需要高技术化的自动瞄准、跟踪系统,10式坦克采用的是TV照相机观瞄系统,配合三代热成像仪。至于直线边前进边射击、边后退边射击,10式坦克的行使速度都比96A、T-72BM要快。在实战中,坦克的边行进、边射击,只会以正前方行进、后退的方式展开,不可能像坦克赛那样,炮塔旋转90度实施射击。必须公认的是,中国坦克射手的技术水平的确优秀,发发命中,坦克战中,坦克射手的技术相当重要。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坦克射手的水平普遍不高,是失败的重大原因之一。当然包括富士演习在内,所有坦克炮射击,针对的都是静目标。只有在早年的阿布扎比国际装备展览上,看到过静态的坦克对遥控操纵的动装甲车目标实施射击的场面。实战中,坦克对坦克的目标要比大赛的四方形目标小很多。美军M1A2坦克射手对记者表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期间,美军坦克射手被告知,只能在观瞄系统识别到对方坦克,确认是T-72之后才能开火,观瞄距离2000米。坦克炮的性能,必须看炮弹发射的初速度,从俄罗斯、中国官方的出口坦克炮弹数字中,可以比较俄中两种坦克的炮弹初速度,下面有引述,这里要强调的是,西方、日本坦克炮的初速度,明显高于俄中坦克脱壳尾翼穿甲弹,10式坦克发射穿甲弹时,炮口看到的只有一片火光,没有弹道痕迹。其次看机动性,96A在这次大赛中,表现极差。18.7hp/t的数字说明了一切。42.8吨的坦克,配备的只是800hp马力柴油机所致。理论上,当年研制96系列主战坦克的初衷,就是要全面赶超敌手的T-72系列,包括火控、机动性、防护力,这一目标显然没有达到。再为了节省费用,也不至于牺牲机动性。现代坦克战中,机动性、速度依然非常重要,没有速度,如何快速尾追?后退?快速撤离、进入战场?毕竟96A是中国陆军的主战坦克,依照这一次的表现,难以与韩国K1A2、10式、甚至改进之后的T-72B3M的机动性相比。为何不为96A安装至少1000马力的柴油机?1200马力的柴油机安装在99G上,中国坦克的柴油机技术落后,体积很大,发动机、变速器只能纵向放置,造成车体过长,这是巴基斯坦坦克换装6TD2的原因。当年研制1000马力柴油机时也碰到这一麻烦,因此如果为96A换装1000马力柴油机,车体还要加长,整体重量增加,那么干脆不如多生产99G好,这是96A不得不安装800毫米柴油机的原因。而90、10式坦克以50吨、44吨的重量,配备的是马力的柴油机,30hp/t、27hp/t推力重量比。推力重量比名列西方坦克之最,最大时速70公里。富士火力演习中,两种主战坦克的速度可谓风驰电掣,攀越障碍物等指标远高于俄中主战坦克。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两种主战坦克的全轮油气压悬挂系统,可以把90、10式坦克的姿势实施高低调整,有利于山地战地形中对火炮角度的限制。这一性能,俄中坦克没有。发动机的可靠性在这次坦克比赛中看出一二,96A竟然熄火,俄方的判断是过热所致,的确可靠性有限,在如此低温环境中,尚且发动机过热,那么在非洲、东南亚地形的坦克战中,96A柴油机的熄火机会会更高。这一点不足为奇,因为已经听到若干新闻,巴基斯坦的T59改进型坦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96A在比赛中,居然还发生了侧裙脱落、挡泥板上翻的奇怪事情,俄公开的录像上,没有坦克相撞的画面,可想而知中国坦克的生产加工质量,在国际坦克机动演示中,地形假设更为复杂,从未看到西方坦克出现这样的类似情形。最后是坦克的数字化能力,这方面这几年中国相当重视,出口型的VT2(96A)说明书没有明叙,但是99G的有关说明很清楚,拥有数字化的情报处理系统。至于日本的10式,拥有实施数字化网络中心战的能力,与网络连接,一辆坦克可以为其他X辆坦克传输战场情报,并且接受直升机、无人机发送的情报。这方面俄式坦克相当落后,估计数字化、网络中心战的运用,俄T-72B可能低于96A。从编号、演习图片看,中国陆军的96A至少装备了5、6个旅,至少1500辆,这是很大的数字,成为中国陆军的主力主战坦克。在防护方面,96A前装甲安装了楔形装甲模块,采用了复合装甲,在车体前部、炮塔顶部安装了爆炸式反应装甲。再看重量,42.8吨,与俄T-72BV的44.5吨(T-72B3M重量大致相同)相比,重量不占优势,意味着装甲板厚度方面,T-72也许更厚,防护能力二者伯仲之间。96A的装甲模块化程度也许更高,便于战场维修、撤换。现代第三代主战坦克,尤其是日本10型主战坦克采用了大量的陶瓷复合、模块化装甲。96A使用一台中国产V12型800马力的水冷式柴油机,最大公路时速达到59公里,最大越野时速为35-45公里。巡航距离500公里。攀越0.8米的垂直障碍物。总重量42.8吨,动力、推力重量比(Power-to-weight radio)为18.7hp/t。这是最大的弱点,主要是降低成本,当初实际上向巴基斯坦推销了1000马力的柴油机,称作85-III,不被接受的原因是故障率高、过长。T-72BV使用一台1000马力的B92C2柴油机,推力重量比21.7hp/t。还有一种说法是T-72B3M换装了更强的柴油机,1130马力,推力重量比接近25hp/t。96A火炮的俯仰角为+12.8—-5.4度。T-72的俯仰角为-4度,这一角度的差距,分析以色列、阿拉伯坦克战历史中,有详细的说明,俄式坦克在山地战中一定吃亏,比96A表现可能更差。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96A的观瞄、火控系统使用的是稳像式,整个火控系统包括稳像式炮长瞄准器,整合了激光测距、自动目标跟踪、弹道计算机和各种传感器。但是这里的自动跟踪系统,与日本10 、90式主战坦克的全自动跟踪系统相比是有区别的。二者拥有隔代只差。96A稳像式火控系统拥有独立的瞄准线稳定装置,与火炮分离,火炮与瞄准线联动,车长首先发现目标,指示炮长,随后启动自动跟踪系统。而日本的90、10式主战坦克采用的是第四代的行进中目标自动跟踪火控系统,在瞄准线前端加装了一个自动跟踪线,拥有炮长自动搜索、跟踪多个目标的能力。这一系统可以促使整个火控系统从发现目标到开火的反应速度极大加快,低于6秒,比T-72、96A更快。在96A型坦克说明书上(出口版称作VT2)没有明确写明是否安装热像仪,早期出口巴基斯坦的96(85IIMP)型安装的是二代增像型,但是一旦需要,只要价钱不受到限制,96A安装热像仪的技术是现成的。包括99式在内的中国陆军主战坦克都是用二代热像仪。日本的10、90型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三代主战坦克都采用三代热像仪。识别距离达到2500米(还有3000米之说)与二代热成像的差距至少500米,这是致命的。现代坦克战多数在夜间展开,因此,T-72B3M、96A在M1A2、10型坦克面前,会率先挨打。而且现代西方主战坦克都安装了炮长、射手独立的热成像观瞄系统,即使在99G上,也只发现了炮长热成像观瞄口。96A、T-72BM的观瞄口比90、10式坦克小很多,前二者视场、观瞄距离都受到限制。96A最大的短处是除了发动机功率有限的问题之外,中国的装甲车辆,几乎使用手动变速器,以手动液压方式操纵,坦克的增速速度相当缓慢,战场上逃逸非常不利。T-72B、96A坦克的炮塔都是液压传动的,注意观察这一次大赛中的两种坦克炮塔转动速度,明显比日本的90、10型电动式炮塔转动要慢很多,而且T-72B3M的炮塔转动存在上下不稳的状态。T-72B系列主战坦克整个T-72A的开发在8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1988年出现了全面改良型的T-72B(Obyekt 184),主要是对火控系统进行了全面改良,使其能够发射9M119炮射反装甲导弹,这样在火力上T-72开始与T64/T80U接近。自然火控系统因此必须改良,使用了1A40-1综合火控设备。也采用了稳像式,96A使用的是上反稳像式,T-72B采用的是下反稳像式。区别在于反射镜安装在瞄准镜的上面、还是下面。早期的T-72B采用V84-1柴油机,出力达到840马力,整个坦克还安装了227块Kantakt-1型爆炸式反应装甲。T-72B自然还存在多种变形,诸如指挥型T-72BK、T-72B1、T-72B1K。1989年,对T-72B再度进行了大改,称作T-72 Obr1989/T-72BM。安装了与T80U一样的kantect-5号反应装甲,在炮塔侧翼也安装了复合装甲。1990年继续在Obr1989的基础上,对T-72B再度进行了新的改良,包括换装1000马力的V92S2柴油机、横风传感器等。逐步地,T-72开始朝T90的技术方向迈进,但是90年的改良型依然称作obr 1990,在这一基础上,设计了Obyekt 188,称作T-72BU,这就是T90的雏形。随后出现了T-72BM Obyekt184M。在此基础上进化成T-72B3,安装了新的火控系统,配有热成像观瞄仪(应该是第二代),2013年部署第20装甲旅,俄总共改良150辆T-72B3型。这是新军事改革的一个重要不组成部分,希望以T-72B3的标准,逐步改良现役的大量T-72B,实现廉价、高质量,与T90S形成高低搭配。这一次参赛的T-72B3M主要是为比赛而设计,安装了全新的全自动传动系统、自动驾驶仪,发动机功率可能加大到1130马力。因此在加速度、启动等方面都比96A快。俄中穿甲弹性能
再看脱壳尾翼穿甲弹的性能。中方说明书声称125毫米尾翼脱壳穿甲弹能够穿透500毫米优质装甲,拥有II型弹改良至IIM型弹种。重量都是23公斤,初速度有所变化,II型弹初速度达到1720米/秒,IIM型弹初速度为1700米/秒。在2000米范围内的破甲厚度分别为:RHA220mm/68.5°、RHA220mm/66.4°。俄T80U使用的3BM-44M APFSDS 其初速度由3BM-44的1700米/秒提高到1750米/秒。2000米射程内的破甲厚度达到600-650毫米,条件不详。由此可见,俄式穿甲弹占有初速度的优势,至于有效射程,都达到了2000米。类似的比较仅仅停留在纸上是不那么有意义的,需要实战经验的考验。(知远/北风)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现实中的天启坦克:俄罗斯联盟152毫米双管自行火炮
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已经将游戏中的天启坦克带到了人间,它就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联盟"(Coalition)152毫米双管自行火炮!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研制和装备新型自行火炮系统.但没有一个国家像俄罗斯那样,研制出威力如此强大的"联盟"152毫米双管自行火炮。"联盟"152毫米双管自行火炮具有射速高、弹药供应量大。火力强、越野机动性好以及生存能力强等多项优良性能,相信不久就会在"战争之神"的大家族中露出其"野兽"的狰狞面目来!
"联盟"152毫米双管自行火炮在自身设计上也有许多令人称奇的地方。首先,"联盟"自行火炮采用了无人炮塔,2名乘员位于车体前端的全装甲防护舱内,而无人炮塔位于车体中央,动力装置位于车体后部。其次,样炮上安装的侧面扁平大型炮塔主要基于旧式2S19(MSTA-S)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炮塔研制而成,但2S19配装的是单管火炮,"联盟"则安装有双管152毫米火炮。第三,"联盟"152毫米双管自行火炮安装有自动装填系统,装填过程是先装炮弹,再装装药。第四,该炮具有多发弹同时命中(MRSI)同一个目标的能力,一般炮弹的射程为50千米,但如果采用俄罗斯应用科学研究所研制的增程炮弹,射程可达到70千米,远远超过了现役的2S19型152毫米火炮。
"联盟"双管火炮系统采用了独特的被称为"拳击手"(Boxer)的液压缓冲装置,在发射过程中,2个炮管交替开炮,发射速度达到15-18发/分。火炮顶端装有1挺12.7毫米机枪,用于防空和自卫。
首辆"联盟"152毫米双管自行火炮采用了"195项目"坦克底盘,底盘有6对负重轮。预计生产型双管自行火炮系统将采用有7对负重轮的新型底盘。这种新型底盘极有可能成为俄罗斯未来主战坦克的底盘。
-------------END-----------
想看军事力量资讯?想了解更多来自世界军事历史和科技?
快来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浩然思乐事翻饯征客】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管齐下 近义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