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全面屏手机推荐的问题请教

一文看懂全面屏怎样分成三六九等_网易手机
一文看懂全面屏怎样分成三六九等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一文看懂全面屏怎样分成三六九等)
“全面屏2.0”,这个词语在最近火遍了整个互联网,看来为了宣传MIX 2,小米也是铆足了劲。但是眼看着全面屏越来越受关注,友商们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蹭热度的机会啊!所以昨天,努比亚和夏普接连放出海报,全面屏2.1和全面屏29.0这样的文案显然就是冲着小米而来的。可没想到的是,这个梗却引起了网友们的恶搞狂欢......一夜之间,华为的全面屏3.0、锤子的全面屏9.0,甚至是不存在的“完美手机全面屏10.0”都来了,但是最经典的当属这张乐视手机的恶搞:全面屏+∞,没错,我们还有钱做手机。而网友们的疯狂恶搞当然还是为了嘲讽某些厂商,其实从网络舆论来看,大家其实对于蹭全面屏热度的做法很不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现在某些手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全面屏。然而可以可惜的是,全面屏的定义没有严格的根据,或许有些朋友觉得小米MIX才能叫全面屏,而厂商觉得18:9屏幕就能叫全面屏,大家各执己见,无法统一。所以我们也不纠结了,干脆就把这些手机都叫全面屏!不过既然如此,那么全面屏手机就得分出个三六九等了,现在公布的这些产品,可以分为哪几档呢?我们不妨从设计、制造的难度上来区分(技术党来飙车啦)。第四档:只有一块18:9屏幕其实现在曝光的全面屏手机中,金立、甚至是华为Mate 10都应该属于这一范畴,这些手机确实增加了屏占比,并且屏幕看起来也和之前16:9的要瘦不少,但是要说技术难度,还真是一点长进都没有。首先在技术方面,这类全面屏手机在内部结构上几乎不需要发生变化,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屏幕的边框”做窄。没错,屏幕其实也是有边框的,这一部分主要是排线和控制芯片,所以我们现在需要更精妙的封装方式,这里先看看主流的封装方式——COG。简单说来,COG技术指将一款芯片集成到玻璃背板上,COG也是现在绝大多数屏幕所使用的封装方式。但是因为玻璃背板上的那块芯片体积较大,COG封装有一个边还是比较宽,主要体现在排线的一端(4mm左右)。所以这时COF封装就来了,COF封装中,玻璃背板上的这款芯片被放在了屏幕排线上,可以直接翻转到屏幕底部,又比COG多留出了1.5mm左右的空间。现在我们再看看这些手机,它们额头上有听筒、摄像头,并且几乎都是后置指纹识别,因为下巴的空间都留给屏幕那4mm的玻璃背板了,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懂了?这些手机甚至连COF技术都没用,多数用的都是COG!举几个例子,三星S8用的是COF封装,而小米MIX、LG G6用的是COG,不过这次MIX 2的下巴看起来那么窄,应该也是用上COF了。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绝大多数使用COF工艺的都是OLED,因为LCD液晶层和背光层厚度太大,对于COF工艺需要翻折的特性不太友好。所以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即将发布的18:9全面屏手机,其实连COF都没用(都是液晶屏),确实是最低档的全面屏手机了。第三档:三面无边框而比前面这些稍微高一档的,就是以小米MIX为首的三面无边框手机了,别看小米MIX使用的是COG封装的屏幕,但是还需要考虑听筒、摄像头的设计问题。小米MIX的前置摄像头位于手机右下方,而听筒则采用了“悬臂式压电陶瓷倒声”这样的黑科技,开发难度不知道比那些18:9屏幕、屏占比却连80%都没有的货色高到哪里去了。第二档:全视曲面屏、异形屏而在上面基础上难度更进一步的,就是在屏幕上做出切割和弯折等高难度动作,比如夏普的异形屏和三星S8的全视曲面屏。首先异形屏需要在面板上切割出相应形状的,而切割的方式分为刀轮切割、激光切割和CNC研磨,刀轮只能切割直线,所以肯定用不上。而激光切割现在设备尚未普及,所以当下使用最多的,还是用CNC机床在玻璃上磨出相应的形状,但是这种方式应力难以控制,良率低,所以异形屏的制造难度还是非常高的。而S8的全视曲面屏除了使用了COF封装工艺、四个角也都经过切割之外,屏幕本身的弯折,还有和手机正面面板的贴合都非常困难,毕竟玻璃的热弯很难精确地控制,所以S8/Note 8这样的全视曲面屏,难度也不比异形屏差。第一档:iPhone 8那样的!而最困难的,就是大魔王苹果的方案了,我们可以看到,iPhone 8的屏幕除了圆角、异形(切割出的刘海)之外,四个边都是无边框!这可是连COF都做不到的,苹果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得益于柔性AMOLED特有的封装方式——COP,因为柔性AMOLED的背板不是玻璃,使用的材料其实和排线一样!所以这就好办了,在COG的基础上直接把背板往后一折就行,这样一来那个端子的厚度进一步缩小,COP封装的屏幕就能够做到真正的四面无边框了。据说苹果为了让SAMSUNG Display做出这块屏幕,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如此看来,虽然上面这些手机都叫全面屏,但是不仅做出来之后视觉差异非常大,并且成本上也是完全不能比的,有些仅仅是把过去的手机拉长了,而有些则用上了最前沿的技术,为的仅仅是缩小那几毫米的边框。所以等全面屏手机普及之后,大家完全可以依照这篇文章,一眼看出这部手机究竟是唬人的还是有真材实料,这样就不会被厂商耍得团团转啦!
本文来源:三易生活
责任编辑:段嘉祺_NT7312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发私信给刘芳平
导语:当所有的厂商都拼命宣传“全面屏”概念的时候,如果我们不用全面屏这个词,会有问题。
同步到新浪微博
微信:liu_fangping
当月热门文章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手机发展新趋势 8大优缺点带你彻底了解全面屏
日 02:32&&&出处:&& 作者:刘洋001&&
  最近一段时间,圈几乎被“全面屏”概念刷屏了。不止传闻了半年的iPhone 6、、华为、vivo、金立等众多手机品牌也纷纷公布了自家的全面屏产品,全面屏俨然已经成为了今后手机发展的新趋势。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全面屏?全面屏又有哪些有缺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什么是全面屏?  首先,我们还是要了解以下什么才是全面屏手机。虽然实际上各个品牌对于全面屏的定义并不相同,但大家公认的是。“全面屏”这个概念是在去年小米MIX的发布会上第一次被提出来的。  当时小米所提的全面屏位三面极窄边框设计,甚至舍弃了距感开孔和扬声器开孔,前摄也被放在了机身下方,这使得它的屏占比达到了惊人的91.3%。  不过,随后却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上下窄边框的曲面屏设计,通过曲面设计让两边甚至达到了无边框的效果。而如今国内在做全面屏手机的厂商大多采用了类似的设计,只不过没有办法做到曲面设计而已。  第三种就是夏普S2和iPhone 8这种类型了。虽然没有完全干掉听筒、摄像头,但因为采用了异形屏设计,所以屏占比同样十分惊人。而iPhone 8因为采用了AMO材质的屏幕,更是做到了下方无边框,只有听筒部分一处异形区域没有被屏幕覆盖。  虽然说各家的标准不同,但是从目前的设计来看,全面屏至少具备以下特性:  1.屏占比极高  2.采用了比16:9比例更长的屏幕  但也有网友质疑,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18:9屏幕,上下边框稍窄,仍然只能被看作“伪全面屏”,并不能称作全面屏。● 全面屏的优点  那么,全面屏究竟有哪些优点,才让手机厂商都对它趋之若鹜呢?  1.显示效果更加惊艳  不得不承认的是,相比普通屏幕,全面屏的视觉效果的确更具有冲击力,显示效果更加惊艳。目前的全面屏设计的手机18:9的屏幕不仅弥补了全面屏手机“矮粗胖”的缺点,还让手机看起来更加纤长,使得手机更加惊艳更具有握持感。  2.有效显示面积更大  另一点就是,得益于全面屏的设计,手机将会拥有更大的显示面积:以三星S8+为例,虽然它的屏幕大小达到了6.2英寸,但实际上它的机身尺寸还要比5.5英寸的iPhone 7 Plus更小。也就是说,全面屏可以让手机在保持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机身更小,或者机身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屏幕更大!  3.为手机新的交互方式提供可能  除此之外,全面屏的出现,也让手机厂商必须考虑手机交互方式升级的问题了。首先是指纹识别到底是放在屏幕内还是背面,其次是诸如人脸、虹膜之类的生物识别技术。第三就是取代虚拟按键的全新交互方式。● 全面屏的缺点  不过,和全面屏的优点相比,现阶段全面屏的缺点或许更加明显。  1.成本和产能  和普通屏幕相比,现在全面屏的成本和产能的确是个问题。尤其是iPhone 8和夏普S2所采用的异形屏,这直接导致了iPhone 8的售价上涨和前期供货不足(据说只有500万台)。  2.更容易碎  屏占比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碎屏风险的提高。这点我就不用多说了。  3.维修成本太高  而在成本和产能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全面屏手机的换屏成本的确太高了。以三星S8+为例,它第三方的换屏成本已经高达2000+,官方还会更贵。讲真,换屏都不如换手机了。  4.软件适配  除此之外,因为采用了全新的屏幕比例,目前很多安卓应用还没有对全面屏做好适配。这导致用户在使用App时,不得不忍受上下的黑边。不过如果真的存在黑边,那么全面屏的优势也就不再了。  5.全面屏技术仍不成熟  最重要,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目前的全面屏技术依然不够成熟。它仍然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指纹识别按键究竟该放在哪、如何完美的干掉距离传感器、听筒和摄像头。还有就是如何做到真正的“全面屏”——干掉四周的边框,真的让手机正面是一整块玻璃。● 缺点这么多,全面屏为何仍然成为了潮流?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即使存在诸多的缺点,但全面屏仍然开始慢慢的变成了主流,这是为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全面屏的各项缺点都不致命,拥有解决掉的可能。比如说产能、成本、维修问题,随着全面屏的普及,这些都会随之解决。而每年都在迭代的屏幕保护玻璃,也会解决全面屏更易碎的问题。至于软件适配自不必说,而且,随着AMO全面屏的普及,因为节省了下方屏幕排线的空间,未来真的做到正面全是屏幕也并非没有可能。  这样的情况下,先入局全面屏市场自然更容易把握主动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在抢着发布自家的全面屏产品了。本文编辑:刘洋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画面适配:全面屏并不怎么全面&&&&在全面屏这个概念出现之前,厂商们就已经将手机的左右边框做到了极窄,典型例子就是,但其在外观设计上也存在槽点,两边是窄了,上下宽度没什么变化,整体看起来反而不怎么协调。到了全面屏时代,显示区域再向两边拓展已经没什么可玩,所以我们看到全面屏,大多都是将屏幕加长,最常见的比例就是18:9。+&&&&笔者选取的这五款手机,其中&2、、&U11+为比例18:9屏幕,屏幕比例17:9,分辨率比例19.5:9,也就是说算上“耳朵”后要比18:9屏幕更加细长一些。其中分辨率最高的是HTC&U11+,达到了2K级别,其次是&X,分辨率2436&x&1125,略高于1080p。带“刘海”的iPhone&X&&&&关于画面适配,手机和应用厂商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画面拉长。其实对于常用应用来说,拉长的屏幕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动,将界面充满屏幕即可。当然,iPhone&X由于刘海的存在画面有些特殊,但这对应用适配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有效界面在刘海之下就不会影响阅读。iPhone&X常用都已经适配&&&&在有些安卓手机中,我们会发现全屏显示的选项,隐藏导航应用画面充满屏幕,除了进入页面的画面会被拉伸外,应用内界面并不受影响。iPhone&X在前期有不少应用界面不适配,屏幕上下都有很宽的黑边,但iOS的第三方软件适配并不会成为一件让人发愁的事情,目前来说常用的软件都已经得到了不错的适配。&&&&刚才我们提到了安卓应用开启画面的拉伸问题,屏幕拉长虽然对应用界面没什么影响,但却比较影响已有画面和游戏的显示。iPhone&X的“刘海”设计更是成为影响画面显示的一大因素。&视频方面,笔者选用了优酷对5款手机进行测试。iPhone&X视频画面HTC&U11+视频画面&&&&5款手机的优酷界面都可以充满屏幕,iPhone&X在视频画面表现上最差,黑边最多,其它四款安卓手机在播放《悟空传》时画面是可以适配全面屏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能适配安卓全面屏,《战狼2》就无法进行全屏播放,也就是说以传统画面比例播发的电影和电视剧,S来播放黑边比例是最少的。还未适配iPhone&X&&&&游戏方面,喜欢较老单机大作的朋友,如果你有强迫症,那么全面屏手机还真不是个好选择。因为没有自适应分辨率游戏的制作商基本上没有将这些游戏适配给全面屏的可能。所以手机厂商们给这些游戏画面的适配有三种方案,一是保留左右的黑边;二是将画面放大,上下部分看不到,比较影响操作;三是画面强制拉伸,画面出现变形。现在还没来得及适配的小游戏也是这个样子。iPhone&X画面(当然在左边有个刘海)18:9的屏幕游戏画面&&&&所以全面屏手机更适合玩当红网游的用户。笔者选取了当下较火的《》、《终结者2:审判日》进行体验对比。目前这两款游戏在画面上都得到了良好的适配。iPhone&X由于屏幕较长,画面两侧有渐变的黑色模糊效果,边缘地图隐约可见。据《王者荣耀》官方回复“考虑到屏幕分辨率的特殊性,为了使用户获得与其他机型相同的视野和游戏体验,我们用渐变加黑的方式,将两边进行了模糊处理。”所以从画面上来说,屏幕越长的显示越有优势。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mobile.zol.com.cn/666/6669521.html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主屏尺寸 4G网络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10暂无报价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当前位置 & &
& 你真以为见过全面屏?这才是它该有的样
你真以为见过全面屏?这才是它该有的样
21:51:36&&出处:&&作者:张泓扬
编辑:振亭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10-19][10-19][10-19][10-19][10-19][10-18][10-18][10-18][10-18][10-18]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屏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