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苹果五卖多少钱是卖软件的?

一款软件是否来自 Mac App Store,对用户来说的四大区别 - 少数派
请选择你要投稿的专栏
一款软件是否来自 Mac App Store,对用户来说的四大区别
0" v-cloak>
事情是这样的,12 月 1 号那天当我在飞快地刷过一堆「十二月,请对我好一点。」的微博时,突然看到——Mac 知名设计软件 Sketch 宣布下架 Mac App Store(下文简称 MAS),所有的下载、购买和反馈将通过官方网站进行。
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很多 Mac App 没有上架 MAS,而是通过自家网站独立销售,比如 Mac 用户们很熟悉的 、 等。看起来通不通过 MAS 似乎也没差啊,那这次「用户群更小众」的 Sketch 下架为什么引起了这么多的关注和讨论呢?我们先从这张 Sketch 官博的配图聊起。
上图是 Sketch 为新版本加的解锁界面,通过 MAS 购买 Sketch 的旧用户可以在此输入在 自己的 iTunes 账号,便可获得正式版的 Sketch。我们看看这段说明的第三句:
此举(从 MAS 下架)将意味着更快的版本升级,以及更灵活的安装方式。
哟,言下之意好像是对 MAS 有点不大满意哦。时间再往前推一点,早在十月底,Sketch 就在一个长得很像微博的神秘网站转了这么一条帖子:
这是一个苹果开发者的研讨会,讨论的内容是苹果 App Store 的「一小撮」问题,比如:
不提供试用版应用
只能通过 iTunes 下载/传输
不支持付费升级
无法灵活定制价格(单机版、单用户版、家庭版、教育折扣)
沙盒机制是一把双刃剑(沙盒机制可有效保证设备安全,但也阻碍了 App 间的健康交流)
让人头痛的客服质量(参考的微博)
无语的一星差评(不支持中文,打一星!)
销售额苹果抽佣 30%
等,真的「等」(发布要等、和审核员交涉要等、紧急 bug 修复要等……)
让 Sketch 做出此番的决定的直接原因就是以上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单独拿出来看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当它们全都堆到一起,真的很难再在 MAS 待下去。」Sketch 的开发者说。
好,开发者如是说。但对普通用户的日常使用而言,一个应用是否来自 Mac App Store,有区别吗?
区别一:安全 vs. 功能
Mac App Store 让设备更安全
上面提到了苹果 iOS 和 Mac OS X 的「沙盒」机制,它的作用就是为不同的 App 划分出一个封闭的空间,不让它们互相作用,以此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比如 iOS 以前是不支持第三方输入法的,像这样:
某全家桶输入法:「印象笔记你好,我写了几句话,传给你记下来吧。」
沙盒跳出来:「不行!我怎么知道你传的是文字还是广告。反弹!」
印象笔记:「你们开心就好,我先走了。」
而没了沙盒,就会面临一堆安全风险咯,比如:今天一堆团购 App 在后台相爱相杀,明天一个收音机替你开个透明小窗口刷数据…噢还记得不久前的 Xcode Ghost 吗?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开发者没有从 MAS 下载 Xcode。
非 Mac App Store 的 App 功能更强
固若金汤的堡垒,也可能成为禁锢自由的牢笼。沙盒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但也牺牲了 App 的功能。
像 、、,如果乖乖地听沙盒说不让干啥就不干啥,就没人买了。以 TextExpander 为例,它能自动替换用户输入的字符,比如输入「ssp」可以自动变成「少数派发现优质应用」,要实现这个功能,TextExpander 需要监听系统中输入的所有字符。「监听」……一看这字眼就知道不可能在被苹果允许好吗。
其实苹果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它还是留了点权限让用户自行决定,如下图所示。但风险当然还会有。
区别二:支付的可靠性 vs. 灵活性质
Mac App Store 支付更快捷、可靠
大家都知道 MAS 有自己的一套支付系统、政策,用户申请个 Apple ID,绑定张银行卡,熟悉一遍流程基本就行了。当然,前提是你得按着苹果的规则来,比如它在一年前才开始支持银联卡,到现在还不支持支付宝。
非 Mac App Store 购买 App 更灵活
而「非 MAS」则由开发商全权决定,像很多老外开发者已经支持支付宝了;还有各种人性化支付选择,比如「30 天以内无条件退款」、「单机版」比「单用户版」更便宜、团购性质的「家庭版」等等,MAS 目前并不提供。
但这也意味着用户每次购买前都得自行了解该销售渠道的支付方式、规则、甚至合法性(比如淘宝其实是有正规经销商的,但问题是哪个才是呢?)。然后你得自己保存收据、序列号,碰到疑难杂症时甚至得自行用英语联系开发商。
区别三:版本管理的便利性 vs. 及时性
Mac App Store 管理 App 更方便
在 MAS,用户通过 Apple ID 可以很方便地集中管理所有的 App,包括升级、换新电脑重装、申请退款等。
而「非 MAS」,只有在用户打开 App 的时候才会收到版本升级的通知,往往这个时候就是你正要使用的时候,所以很有可能你会随手「以后再说」而没法第一时间体验到最新版本的改进,然后你可能就把升级这事给忘了。而且有些 App 的「马上更新」其实就是跳转到官网,让你下载一个新版本,覆盖安装。
非 Mac App Store 更新更及时
既然 MAS 会统一管理 App 的版本升级,也就意味着新版本的提交需要苹果审核完才会确认发布,这就造成了时间消耗。平常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如果 App 发布后出现了严重的 bug,比如闪退,而修复版又无法马上获得审核时,这可能直接导致一个 App 被用户抛弃。
Sketch 此次离开 MAS 的痛点之一便是如此。
区别四:评论的透明性 vs. 有效性
Mac App Store 评论透明
所有人都能看到。但,你(特别是身在中国的你)可能会看到不少这样的例子:
其它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关键是,当你在搜索结果中看到这样的列表时,原本想找正宗「SimCity」的你,会不会注意力已被其它 5 星的吸引了呢?
给开发者直接发邮件更有效
按我自己的经验,Mac,特别是收费 App 的开发者都是挺负责的,通过邮件反馈问题通常都能获得很快速且认真的答复,有些还有专门的论坛。只是通常都要用英语沟通。不过话说回来,你在 MAS 留的评论,就算是英文也没几个开发者会看,就算看到了也没法单独回复你。
小结:爱与痛的边缘
(iOS 计算器应用)的开发者 James Thomson 也对 MAS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又爱又恨。
他说 PCalc 属于首批上架 MAS 的 App,从那时起销量的确有了很明显的增长。在这一点上他认为 MAS 是做得很好的。但他也提到,PCcalc 在上架时也不得不移除了一个「小」功能——「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但为了上架 MAS,我们别无选择。」
打个比方吧,MAS 是一个老少咸宜的百货、大商场,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卖得好的往往总是大牌子;独立发布的 App 则是「巷子里的酒」,也许更香,但往往只属于更懂门路的资深人士。两者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城市越来越繁华(用 Mac 的人越来越多),方便可靠的商场便越是首选;但偶尔钻一钻小巷子,寻找不一样的味道,说不定也会带来另一种惊喜。
说回 Sketch(似乎变成题外话了),在宣布退出 Mac App Store 的同时,它已经上线了自己的,因为它要做自己的插件中心了。
Everyone has slightly different needs, and there is a good chance that there's a feature that you would like, which we've not implemented. Luckily, Sketch includes a plugin engine so that developers can extend its functionality.
确实是个惊喜吧?
评论(${commentLength})
请勾选举报理由
${ item.text }
0" v-cloak>
${ related.released_at * 1000 | friendlyTime }
${related.summary}
${ related.likes_count }
根据国家网信办规定,互联网账号需要实名认证。验证手机号码再进行评论或撰写文章。
点击去验证为什么乔布斯说苹果是一家软件公司? - 知乎6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分享邀请回答4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苹果终于进入软件营收财富100强 这意味着什么?
在iPhone销量日渐低迷之际,苹果已经越来越强调它的软件与服务的营收。苹果互联网服务负责人埃迪&库伊(Eddy Cue)不久前接受采访指出,Uber在苹果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一点令人敬畏。但同时他也比较得意的指出,没有我们的平台,Uber就不会存在。库克则在苹果最近一次投资者电话会议上也表示,单就苹果的服务业务规模来说,明年都可以跻身财富100强。
苹果终于进入软件营收财富100强 这意味着什么?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而在财报电话会议,也多次提到AR 增强现实游戏《Pok&mon Go》,库克曾表示,&我们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保证苹果的产品与其他类似 Pok&mon Go的开发者的兼容和谐。这也是你看到外面那么多人拿着 iPhone 在抓皮卡丘的原因。& 今年来,苹果10亿美金投向滴滴,也看的出苹果要稳定iOS优秀开发者阵营,并迫切从软件营收中不断找新的利润空间来转型自救的渴望。
苹果为何越来越倾向强调软件服务营收与开发者利益?
可以看出,苹果开始越来越倾向强调软件服务营收与开发者利益,甚至开始迫不及待的想要强调,那些火爆现象级产品都是因为有了苹果提供平台,它们才会爆红。我们知道,苹果开始注重强调其软件营收也不是没有原因,在今年第一季度,苹果从软件和服务部门获取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Mac电脑的硬件销售收入。上季度,包括iTunes Store、App Store、Apple Pay、Apple Music等等一系列苹果软件服务营收当时销售额同比上涨20%,而苹果App Store在全球市场的总营收上季度相比谷歌Google Play多出近90%。
而在2016年第二季度,来自于服务的营收为59.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0.28亿美元增长19%。库克指出,App Store应用商店的营收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安装基数继续增长,交易用户人数触及历史新高。比较明显的是,目前Pok&mon Go风靡全球,Pok&mon Go首周下载量创苹果商店新高,但也正在源源不断地为苹果金库输送现金流。有分析师称, Pok&mon Go在未来几年将帮助苹果获得30亿美元增量收入。
苹果的战略目的也很明显,在硬件增长与创新乏力的时候,需要破除主要依赖iPhone硬件销量的这种盈利模式,需要去硬件化,因为在硬件市场陷入饱和而其本身对于iPhone的创新也暂时没太多想法的时候,要挽救股价与投资人的信心提升盈利,目前的出路就是要开辟软件与服务的营收。
破除依赖iPhone的盈利模式,需要从APP Store开发者与用户两端来拉动增长
而开辟软件与服务的营收就必须从开发者与用户两端来入手。在用户侧,需要激励开发者开辟更多的收费应用与优质游戏吸引用户付费下载,同时,开始在APP Store中玩竞价排名,苹果组建了一支秘密团队来探索AppStore的改革方案,包括向得到突出显示的应用开发者收取费用。如此一来,会对开发者的创意与收入产生重大影响。但与此同时,苹果做竞价排名对App Store的刷榜行为产生一定的压制,也是要与刷榜产业链抢食,即将参与刷榜的开发者拉到到竞价群体中,这也是拉动其营收增长空间的一环。
所以,苹果早就看到,AppStore的潜力还值得深挖,早在2015年App Store营收就突破了200亿美元,按照苹果从应用销量中抽取30%的分成比例,这笔收入至少为苹果公司带来了60亿美元的收入。苹果从APP Store开始动刀创收,自然是考虑到未来APP Store的营收潜力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潜力。根据此前App Annie发布的报告,今年第一季度iOS App Store中国区的收入就已经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二,营收增速达到了近2.2倍,中国区App Store的收入目前仅仅比美国区低30%左右,因此,可以预测,在一两年内超越美国市场的潜力很大。
所以说,中国将成为App Store创收并拉升苹果软件盈利能力的重要市场,但很显然,要破除依赖硬件盈利的窘境,在软件与服务上开辟营收,仅仅依赖App Store来拉动还远远不够。
所以,苹果目前也正致力于完善旗下四大操作系统(tvOS、iOS、macOS 以及 watchOS),Apple Pay 和 Apple Music 等服务,此前WWDC大会,苹果对自己旗下的Apple Watch、Apple TV、Mac电脑和iPhone四大产品线的系统软件都进行了更新,加强各大操作系统与软件服务之间的关联性,在自身的封闭生态内,完善搜索体验、地图、Siri等软件的体验,苹果地图现在已经整合到很多 iOS 应用中,包括 Airbnb、Foursquare 和 Yelp 等。Siri 的底层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并使用到Apple Watch与Apple TV 上,并向健身、消息、支付、叫车服务等服务应用的开发者开放Siri。寄希望内部软件生态与开发者之间达成一种连接性,并产生整合后的协同效应。
拿不出创新亮点:强调软件服务其实是一种无奈与视线的转移
当然苹果越来越强调软件服务其实是一种无奈,在iPhone6S的销量被国产手机全面超越之后,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手机制造商迅速在品质和性能上追赶苹果,消费者心态也在转变。
所以苹果在硬件创新上实在拿不出亮点的情况下,必须得扬长避短,软件生态是苹果相对于其他手机厂商的最大优势,这迫使苹果一种强调软件服务生态去硬件化的战略来转移人们的视线。因此,苹果在焦虑中需要拿出应对资本市场的策略,所以库克就说了,单就苹果的服务业务规模来说,明年都可以跻身财富100强。
当然这也不是吹嘘,iPhone总销量即将破10亿,激活设备上上季度就已破10亿,苹果已有用户群体越来越庞大,而且相对稳定,苹果的软件营收已经超过Mac和iPad。苹果正在将华尔街的注意力从不可预测的硬件销量转向增长潜力更大的App Store和Apple Music等服务的收入上。软件与服务营收有利于苹果拉升股价。有分析师预言称,用户花在APP和其他苹果服务上的钱未来几年将会翻一番。
高盛此前也指出,如果目前使用iPhone一个用户所带来的ARPU是每月42美元,假设他使用所有的苹果设备,那么带来ARPU会达到每月153美元。不过ARPU能不能达到这个数还很难说,但从长远看,苹果的10亿用户基数正在为其创造条件。
软件服务营收的本质是经营用户:但苹果的软件布局并无太多让用户兴奋的亮点
但我们也别忘了软件服务的本质是经营用户,提升用户的黏性与忠诚度,但我们依然看不到苹果的软件应用有让用户兴奋的亮点。Apple Pay 、Apple Music等软件服务在中国并未抓住主流用户,两年前苹果发布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目前人们并没有看到更多的后续消息,支持HomeKit 的设备数量也相对较少,但谷歌和亚马逊都已经在频频布局了。
对于苹果软件,一向推崇苹果的莫博士也开始认为苹果的软件和服务难用,iTunes 依然臃肿、复杂和卡顿。iCloud 在同步音乐文件、Safari 书签、Pages 文档等数据时却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 bug。与此同时,苹果的原生邮件应用不如谷歌 Gmail 等优秀的第三方邮件,在功能上也有些跟不上时代,没有快速消息分类、自动归档等实用功能。另外,莫博士还表示,Photos 内置了 iCloud Photo Library 服务,但 Photos 却经常找不到存储的照片,有时找到了但打不开,他认为这不是苹果应有的软件质量。
而从用户数量来看,Android手机早已大大超过了iPhone,就全球总应用下载数量而言,谷歌应用商店占到了约60%的份额。因此,谷歌应用商店的应用下载量也已经大幅超过苹果应用商店。但相对来说,iPhone的用户更加愿意使用付费应用,并进行应用内购买交易。但随着Android手机厂商逐渐覆盖高端用户群体,Android体验的逐步优化,Android付费用户增长的趋势也是可以预料的。
依赖软件服务营收过于被动也存在风险 :在中国面临本土化难题
而从前面分析来看,苹果软件服务营收上,苹果其实是过度依赖App Store。我们看到,在苹果包括iTunes、iCloud、Apple Music、Apple Pay、Apple Care、以及App Store在内的软件服务营收中,App Store来的营收占据核心,而增长亮点依赖现象级游戏或应用来拉动,比如Pok&mon Go的出现也间接为苹果App Store的营收带来更多亮点。
而依赖于从应用开发者分成获得更多的分成这种营收策略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策略,现象级产品的出现都是有时间周期与偶然性的,都是不可控的,短时间内出现更多Pok&mon Go也不现实。另外一大困境是苹果的服务类产品在中国遭遇的本土化挑战,在 iPhone 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苹果的服务类产品,如音乐、电影、图书、移动支付、智能家居业务在华发展困难重重,最新的消息称,苹果已经关闭了在华的电影和图书业务。而Apple Pay业务在中国运营大半年了,依然不见太大成效。
另一方面,在中国,许多超级APP其本质上就是一个软件开发者平台,这可能会与苹果的App Store抢食。比如在国内,由于付费用户占比并不大,加之苹果未来采用竞价排名也可能导致许多开发者成本提升,因此可能导致许多创业者与应用开发者放弃做APP倒向超级APP的平台之中,比如就有创业者谈到,越来越多的轻度APP开发者开始选择做微信公众号,而放弃做一个运营研发资金成本与获取用户成本更重的APP。所以,依赖软件服务营收也是有瓶颈与风险的。如果在软件服务商苹果并没有拿出足够多的亮点来维持开发者与用户两端的黏性,其未来营收增长的预期可能就会有泡沫。
软硬一体化战略不能偏废其一:软件与服务营收必须有硬件作为基石
说到底,苹果其本身是软硬一体化的公司,但它相对facebook与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强在硬件,相对三星等Android厂商则强在软件,所以面对手机市场的竞争,苹果一直想去硬件化,强调其软件生态的优势,在硬件创新乏力的风口,苹果一味逃避转移业界视线强调软件营收,但其实其商业模式一直未变,软件产品也只是维持一贯的更新而已,如果所有人都看到了苹果其实对创新丧失了早前的敏锐度,也无法拿出惊艳的产品来回击质疑,苹果却在让大家不要在意硬件那些平庸的细节,要关注苹果在软件服务营收的增长,这终究不是长久的办法。
诚然,苹果目前销售收入来源依然是以硬件产品为主,苹果清楚的知道,卖硬件有瓶颈,硬件只能卖一次,内容和服务却可重复销售。但另一方面,硬件虽是软件服务的基石,但硬件增长缓慢会导致用户转移到其他厂商与平台,影响其软件生态的黏性,目前更由于iPhone7被透露仅是常规升级,iPhone更被指出在华&掉粉&严重,2016年第二季度,苹果中国市场份额仅为17.9%,&不及华为和小米,过时&配置让中国客户不再迷恋。
如果苹果在中国持续性掉粉,其软件服务的营收预期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中,硬件这个载体失去了足够的创新力,软硬一体化战略也可能会面临许多问题。苹果的生存是一家以创新为根基的公司,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产品本身,都必须有一个基石,如果其本身的产品创新不足失去了用户,其软件与服务营收也不可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它的未来,也必须回归到这个基点。
【最火阅读】
您可能也感兴趣:
有人把昨天的发布会评价为"锤黑弹冠相庆,锤粉面面相觑"的场面,其实相当生动和逼真,对于前...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几千元买 iPhone ,却不愿意花几十元买正版 iPhone 软件和游戏? - 知乎586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7,783分享邀请回答2.3K7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14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为什么说打赏大战是苹果与App开发者之间的一场双输博弈?
文/王新喜继微信之后,苹果终于又对国内其他具备打赏功能的App动手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据微信及其它公司的高管透露,苹果已经通知几个中国社交网络App,根据App Store的规定,苹果要求它们要么走内购通道,要么禁用赞赏功能。有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长表示,苹果告诉他们,如果拒绝改变,则其应用的升级版本将不再可供用户使用,甚至有可能被踢出应用商店。早在上个月4月19日,因为苹果规则,微信赞赏功能关闭。其后微信方面试图通过二维码转账来规避苹果规则,很快被苹果喊停。而发展到目前,苹果终于要扩大封杀范围与对象,对其他具备打赏功的App下手了。而在国内,包括多数直播平台、豆瓣、知乎、新浪微博、分答以及腾讯网易等新闻客户端等,都基本已经具备打赏功能。苹果的焦虑:超级App崛起这背后是苹果深深的焦虑。iPhone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不好看,财报被拖累,想着法子要从软件服务营收领域挣钱,能多挣一点是一点,至少让财报好看点,让投资者保持乐观,股价上涨。从另一方面看,也透露着苹果深深的无奈。苹果对iOS手机操作系统有着绝对的掌控权,而且一直以来都在谨慎的掌控着iPhone手机上的App的管控权,在过去,一旦发现某些App所形成的经济力量与生态力量有发展成独立平台的趋势或者对自身业务造成冲击,包括苹果在内许多巨头的做法是设法掌控将其纳为已有,或者开发另一个应用程序来取代它。比如说,意识到Whatsapp对自身社交网络的威胁,Facebook当时迅速对Whatsapp进行收购,以及Facebook曾经也试图收购Snapchat但被拒。而苹果更倾向于采用另一种手段。早在2012年,谷歌地图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许多国家与地区首选的地图服务商,在iPhone上大受欢迎。苹果当时就意识到 谷歌地图可能会把地图服务延伸变成独立平台并连接线下商家服务,对苹果未来长远盈利构成威胁。当时苹果的做法是自己开发自己的地图应用来和谷歌竞争。虽然与谷歌地图尚有差距,但iPhone总算摆脱了谷歌地图的威胁,自身掌控了地图服务的价值。但在社交领域,社交平台的关系链黏性、迁移成本以及规模效应,决定了苹果无力再开发一个社交软件来竞争,而且微信比过去的谷歌地图更有发展成独立平台的趋势。更为关键的是,操作系统平台中的超级App若要发展成为威胁母体的独立平台,支付体系是平台交易闭环的关键环节。从另一方面来看,微信是iOS大平台中的小平台,苹果意识到,尽管“打赏”是这些社交应用鼓励用户参与的一种方式,但若将其性质等同于用户购买的游戏、音乐和视频,苹果也能获利颇丰。苹果应该还意识到,微信小程序以及其他诸多付费平台未来若能吸引大量第三方开发者争相进驻,用户打赏习惯形成,许多开发者的盈利模式其交易闭环若设置为用户打赏而不走内购通道,苹果会遭受巨额损失。因此,苹果掐掉“打赏”这个小火苗,一切都是为自身利益做最好的打算。因为苹果此举的战略意义很明显,就是设法掌控iOS平台生态系统上价值最高的资源。平台系统中价值最高的资源是与其利润营收息息相关,就是内购支付通道。尽管人们都知道的一个基本常识是打赏属于用户消费内容之后 ,而不是在消费之前,是表达对内容欣赏的方式,不是一场交易。但苹果将打赏的意义等同于交易,显然是为利益而并没有罔顾基本常识问题。当人们已经对打赏行为习以为常并乐意为之,苹果强行站出来说不能给小费,要给就得给我30%的分成。这导致的负面效应就是面临各方面的反弹,不合理的介入的App内读者与作者或者服务提供者之间互动会导致用户体验遭受影响,并触动了多个利益层,还会让苹果在中国的品牌好感度下滑,以及附带而至的舆论压力与监管压力。比如目前就有家具备打赏功能互联网公司已将此事上报给中国工信部,质疑苹果强加的不公平规则。很可能把开发者推向安卓但苹果能下出这样一招臭棋除了在内容软件层面逐利的因素之外,其对微信的恐慌是显而易见的。国外知名的科技博主Thompson曾经抛出了这样的观点:微信是苹果在中国最大的障碍,因为,在中国,微信才是操作系统,而不是iOS或者Android。正是因为微信的重要性要胜过iOS,所以微信在中国具备更高的黏性。而苹果iPhone7则看起来索然无味,这导致在中国市场,iOS的留存度与忠诚度要远低于其他国家。根据UBS的那份研究,iPhone在美国、英国以及德国的留存率达到85%到90%中间。在日本,iPhone的留存率也有75%左右。但中国的数字却大幅下跌——2016年Q4在55%左右。但是如果因为中国的iPhone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并没有其他地方高,而且在财务盈利方面对苹果造成了伤害,就开始想方设法从规则层面寻找理由去压制微信以及其他App的话,恰恰把众多的开发者推向Android。因为在国内具备打赏功能的APP正在越来越多,牵连到的平台利益方与用户群规模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大。除微信、微博、QQ空间等社交平台之外,知乎、分答、简书等知识社区、熊猫、斗鱼等各种直播平台,喜马拉雅FM,bilibili动画,全民K歌、豆瓣;腾讯新闻、UC、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新闻客户端、甚至包括美团外卖等O2O平台等基本都具备打赏功能。总而言之,当前内容消费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打赏基本上已经成为许多内容平台的标配,未来甚至会成为更多其他领域APP的标配功能,但打赏功能一旦被苹果强势要求分成30%,这势必影响到这些APP的平台内容生产者营收与平台的稳定营运。尤其是对于直播平台来说,大部分主播的收入都是靠观众给主播打赏的道具来与直播平台分成的,如果根据苹果 App Store 的内购规则,直播平台与主播收入都将因此而缩水,直接波及到这些直播平台或者其他社交、知识社区平台或知识付费平台的营收。那么如此一来,许多App为了自身平台与内容生产者利益,可能会采取一定的策略,更加注重引导用户使用Android手机升级软件体验,去Android获取更加优质的或独家的内容消费体验以及各种增值服务。这会导致在内容消费层面,Android与iOS的内容消费会呈现更多差异化,Android在内容消费的体验与内容丰富性会逐步胜出。说到底,库克领导下的苹果当前围绕利润为中心去制定战略或许没有错,但错在忽略了操作系统平台的权责与内涵。操作平台本质上是一个自助式系统,它稳定运转的核心是要让使用者与开发者有良好的体验,平台开放给开发者的目的,是促进高品质的内容创作与供给,并且要让消费者体验的障碍降到最低,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去引导流行,而不是压制流行。它需要排除生产者的参与障碍,才会创造价值、增长新的供给与内容生态的创新。但苹果当前为了排除威胁或者增加获利,正在制造障碍、压制内容生态创新、损伤用户习以为常的消费体验。因为打赏的流行,是内容消费者对内容生产者的一种无条件的欣赏与馈赠,苹果把手伸得太长,在许多开发者、内容生产者、用户看来,这是一种蛮横且不正当的获利。而最终,这势必导致大量用户与App开发者对苹果的反感。作者:王新喜 &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作者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96099.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
TMT资深评论人
新媒体主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五卖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