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插入电脑后,不显示系统盘符修改工具,量产工具也读取不到它。只有设备管理器中有它的身影,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

五大步骤解决U盘插入电脑盘符不显示问题
我的图书馆
五大步骤解决U盘插入电脑盘符不显示问题
&& &U盘的使用现在已经是遍布所有了,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无处不使用到U盘的。在使用U盘的过程中,有用户会遇到U盘接入电脑后任务栏不显示图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电脑出问题了?还是U盘出问题了呢?   1.右击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找到U盘,这里用到的是金士顿的8GU盘,右击磁盘选择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我们给U盘换个盘符试试。      2.右击计算机---管理---设备管理器---磁盘管理器,找到U盘,右击把磁盘驱动卸载,然后把U盘拔了在插上试试,这时候就会重新识别安装驱动了。   3.在设备管理器中找到,可移动磁盘驱动然后右击属性,点击策略选项,选择更好的性能。   4.修改注册表,开始菜单---运行,输入regedit回车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找到路径为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Run在右侧新建systray字符串值,双击将数值数据填写为c:\windows\system32\systray.exe即可。      5.换台电脑试试,如果显示正常则说明是电脑系统的问题,这时候就可以考虑是不是要重装系统试试了。   U盘的重要性想必都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是知道的,生活处处离不开U盘,所有关于U盘问题的相关知识用户可以多了解一些,现在不用到,以后还是可能会用到的。
[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电脑断电后,u盘不能用了,也看不到盘符,但是电脑的设备管理器那能看到它啊。_百度知道
电脑断电后,u盘不能用了,也看不到盘符,但是电脑的设备管理器那能看到它啊。
我刚刚插上u盘,突然断电了,然后u盘就不能用了。插入电脑时显示这个(见图片):各位大侠,救命啊!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用别的电脑试试好用不,如果还不行就是U盘坏了。突然断电再来电可能会烧U盘
采纳率:43%
找量产工具量产一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设备管理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量产工具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USB DISK PRODUCTION TOOL,简称是PDT)向U盘写入相应数据,使电脑能正确识别U盘,并使U盘具有某些特殊功能。U盘是由主控板+FLASH+外壳组成的,当主控板焊接上空白后插入电脑,因为没有相应的数据,电脑只能识别到主控板,而无法识别到FLASH,所以这时候电脑上显示出U盘盘符,但是双击盘符却显示没有插入,就像是插入一个空白的读卡器。事实上这时候的U盘几乎就是读卡器。所以要让电脑识别出空白FLASH这张“卡”就要向FLASH内写入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U盘的容量大小,采用的芯片(芯片不同,数据保留的方式也不同),坏块地址(和硬盘一样,FLASH也有坏块,必须屏蔽)等等,有了这些数据,电脑就能正确识别出U盘了。而当这些数据损坏的时候,电脑是无法正确识别U盘的。当然有时候是人为的写入错误数据,像JS量产U盘的时候,把1G的U盘的FLASH容量修改为8G,插上电脑,电脑就错误的认为这个U盘是8G,这就是奸商制造的原理。
量产工具获取途径
一、到U盘厂家网站。一般主控开发商都给厂家主控的,如果官网没提供下载,可打电话或发Email要;
二、到主控开发商网站。主控芯片厂商提供的能批量将U盘进行格式化工具
软件,其功能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各有特点;
量产工具使用方法
以phison-UP10为例
1、将下载的phison-UP10量产工具v1.78.00解压到任一目录。
2、运行F1_B4_v178.exe或F2_v178.exe点击“取得信息”,如果从“”窗口有内容说明可以使用此工具量产你的U盘;如果弹出“没有找到设备”信息你只好另找了。
3、运行ParamEdt.exe,配置--模式栏输入“21”,再选择“select”可选光盘ISO或BIN文件。然后按存储保存。注意F1对应F1_B4_v178.exe;F2对应F2_v178.exe。
4、再运行F1_B4_v178.exe或F2_v178.exe点击“开始”。稍等一会……
5、此量产工具模式可选择很多,有一些并不适用自己的U盘,其它参数你也需要多试一试才能成功。
6、祝你成功!
运行ParamEdt.exe,参考第三步。然后按选的另存为一个.ini文件,再运行F1_B4_v178.exe选择你保存的那个ini文件,点开始,一会就完成了你要的效果。
量产工具注意事项
厂家推出的量产工具也是在不断提高版本的,新版本添加有新主控型号驱动。 但量产工具不是版本越高越好,还要看是不是支持你的U盘的型号。
主控芯片对应的量产工具和通用量产工具的区别,不光是在功能的专业化,比如可以设置U盘上的指示灯闪烁频率等;更重要的是,选错量产软件或者无法量产或者量产错误。所以,大家最好查清U盘的主控制芯片,然后下载相对应的量产工具和相应的教程,看懂了再动手。
量产工具 1.能改写其相对应的主控芯片内的数据的工具
2.从应用角度来讲
量产工具能将U盘分区,,可以分为:移动盘+移动盘、移动盘+本地盘、本地盘+移动盘、本地盘+本地盘、
usb光驱+移动盘、usb光驱+本地盘等等这些组合。
部分量产工具功能应该还有更多。
改写容量 , 改写生产厂商信息, pid/vid等等等等。
3.量产工具,顾名思义应该是:优盘主控芯片厂商提供的能批量将优盘进行格式化工具软件,其功能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各有特点。
4.不是所有的U盘都可以使用通用的工具比如UFormat将u盘格式化成(或其他模式)。。、
有的U盘必须使用其主控芯片的量产工具才可以格式化成USB-ZIP和其他的。
如果可以使用通用的工具格式化的U盘。。他的主控芯片的量产工具和通用工具的区别在于功能的专业化,比如可是设置U盘上的指示灯闪烁频率等。。
还有量产工具一般可以进行 ,用于修复一些无法使用的U盘。
量产工具常见问题
1. 什么是量产工具,有何作用?
量是指批量的意思,即量产工具可以一次性生产出很多U盘,只要你的USB孔足够。
量产工具是针对U盘主控芯片进行操作的由厂商开发的低层软件.
量产工具的英文简写是MP Tool,更详细一点是Mass Production Tool,表示大量生产的工具软件
2)生产加密盘
3)分区,可以生产只读分区,更改U盘介质类型(removabel 和 fixed)
4)量产出USB-CDROM,此作用可以做启动光盘。
2. 读卡器所组成的U盘能量产出CDROM吗?
不能,也许以后会有这样的读卡器。
3.移动硬盘能量产吗?
4.所有U盘都能量产吗?
应该是的,就看有没有合适的量产工具放出。主控厂商肯定都有的。
5.如何判断U盘主控
用(ChipGenius)软件,大都能检测出来.
拆开外壳查看主控型号(不过许多迷你U盘拆不了)
6. 什么量产工具好
都差不多,就看熟不熟练。
7. 使用量产工具要注意什么
1)量产第一件事就是先用最新版芯片精灵(ChipGenius)检测自已U盘的主控型,做到心中有数,
再根据上面的链接下载量产工具。再根据主控型号在站内搜索一下,多看几篇量产教程。做到
心中有数再动手。另外量产前要先备份U盘的数据,因为一旦量产就会破坏U盘上的所有文件.
2)不要用USB1.1的端口,像群联的量产工具就不能在USB1.1下量产。也不要使用USB延长线,尽量把U盘直接插在主板的USB口上
3)量产前先拔下其它所有USB设备,不然有时会造成冲突。比如、读卡器、USB鼠标等,当量产的U盘与这些USB设备在同一组端口时,就会引起冲突,有时还会使量产成功的U盘无法启动电脑。解决办法就是换插到别一个USB插口。
8. 量产出的CD-ROM最大可以是多少
不同版本,牌子不一样,我的4G的ICREATE的可以量产出1G多点。这个技术指标开发商不透露。
9. 量产工具版本越高越好吗?
不一定,还要看是不是支持你的U盘的类型。
10. 量产出的CDROM启动兼容性、速度怎样?
新主板几乎都可以,老主板有的HDD或ZIP都不行,但CDROM可以;如果主板支持USB2.0且打开“high speed”,U盘也支持USB2.0这个是很快的,用来安装XP就是一例。
11. 不同的量产工具为什么不能通用
主要区别在于不同厂家的主控芯片都有其保密的指令与函数,没法通用。
12. 为什么有的CDROM要以启动2次才可以成功
或是没识别出来.
说到这里,涉及到了BIOS内容,不同BIOS的处理情况不一样,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专家。当年BINBIN等CRACK VISTA的时候,BIOS专家出面,解决了不少问题,当然是针对AWARD的,至于AMI的,还没有这样的公开程序。如果从BIOS层面解决对USBCDROM的识别问题,就太好了。
13. 从哪里可以得到量产工具
1)从U盘厂家网站,一般主控开发商都给他们主控的。
2)从主控开发商网站。
3)search,包括网络和这里.
4)打电话售后服务,让其提供.
14. MP3、MP4等设备可以做吗?
硬件基本差不多,都可以的。
15. 量产成CDROM后,剩余空间怎么用?
剩余空间会被识别成为一个独立的U盘,可以做成fixed盘,进一步分区;也可以为removable盘。剩余空间可以用来作启动,也可以当成普通U盘储存文件.
16. 量产工具可以在VISTA下运行吗?
部分可以,在VISTA下会存在各种错误;部分版本已经支持VISTA以后的版本,WINDOWS 7、WINDOWS 2008R2。
17. 如果测试量产出的CDROM成功了?
好多人量产完成后用几台机器试都无法启动,怎样确定是否成功呢?很简单,用,启机时选择CDROM先启动就可以了,如果成功则量产没有问题。
18. 一个怪现象(已解决)
碰到一个主板,首次USBCDROM启动没有问题,可是第二次,就不行了,停止了,说什么没有系统。解决方法就是在BIOS的BOOT顺序时重新设置USBCDROM为第一启动,保存一下BIOS。
19. 量产失败,无法用软件补救怎么办?
短接引脚,恢复到出厂状态.
20. 量产启动模式有哪几种
有USB-CDROM、USB-HDD(这两种最常用),还有、USB-FDD(模拟软驱)等
张敬东.谈U盘量产工具在实践中的应用.赤峰学院建筑与机械工程学院: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2年08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这种故障是指电脑能找到可移动硬件,出现盘符,但是打开不了,往往提示插入磁盘,或者提示驱动器磁盘未被格式化,想现在格式化吗?但格式化无效。能出现移动磁盘盘符表明U盘与电脑能通信,不能打开磁盘表示主控芯片与&闪存&间不能正常传输数据。造成这种故障有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原因,通常以软件原因为多见。    处理这种故障,一般可先假定是软件引起的,而不必拆卸U盘进行检查,这样做往往可事半功倍。具体方法是,首先退出U盘,然后重启电脑,再将U盘插入电脑,注意要保证两者的接触良好,如发现U盘或者电脑的USB插口上有污垢或氧化物等,必须先清除干净。如果这样做后故障依旧,通常可用U盘&低格化&软件或&量产&工具软件对其进行&低格化&。软件可在网上搜索,选择合适的(与主控芯片型号相符)软件下载,一般可优先选择&量产&软件,在找不到软件再考虑&低格化&软件。然后将软件安装好,再按软件提示对U盘进行&低格化&即可。注意:&低格化&后关闭软件,必须退出U盘,然后再插入电脑运行。    此法对大多数U盘有效,但不能解决少数因U盘内部因素造成的此种故障。    如果排除了软件原因,那么硬件故障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硬件原因大都是主控芯片与&闪存&间的数据线、地址线&虚焊&或者是两者间的印制线路断线。检修时,通常可先测量主控芯片与&闪存&间的数据线和地址线对应的连接印制线路的通断状况.如检查到不断路处,只要重新好就可。如果印制线路正常,再查&主控芯片&与&闪存&的引脚是否有虚焊故障,必要时可对主控芯片和&闪存&芯片所有的引脚重焊一遍。如果上述都正常,那么很可能就是&闪存&或&主控芯片&损坏,通常以&闪存&的问题相对多见。
&&&&&往下看有更多相关资料
试试再找找您想看的资料
资料搜索:
查看相关资料 & & &
copyright & &广电电器(中国梧州) -all right reserved& 若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mail: & &
地址: 电话:(86)774-2826670& & &&)如何解决u盘插入电脑不显示盘符问题
发布时间: 17:07
& & 大多数的用户在电脑的操作过程中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当用户们需要用到u盘来传输资料的时候,发现u盘插入电脑中不显示盘符,遇见这样的情况虽然不影响到u盘的使用,但是看起来总是觉得怪怪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如何解决u盘插入电脑不显示盘符问题。
& & 1.在桌面上找到我的电脑,右键我的电脑选择&管理(G)&如下图所示
& & 2.在打开的计算机管理窗口中,点击存储 & 磁盘管理。如下图所示
& & 3.右键u盘点击选择&属性(P)&进入下一步操作。如下图所示
& & 4.在打开的窗口中,点击切换到&硬件&项,然后选中u盘驱动器,点击打开&属性(R)&如下图所示
& & 5.在属性窗口中,点击切换到&卷&项,然后点击&导入(P)&等待导入成功按确定完成即可。如下图所示
& & 6.导入成功后如下图所示
& & 以上就是如何解决u盘插入电脑不显示盘符问题,有遇见此类情况或者是正被此类问题所困扰的用户可以尝试以上的方法操作看看,希望以上的方法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帮助。
很多用户想要加入吃鸡游戏,却由于吃鸡游戏对电脑配置要求非常高,担心自己电脑带不动...
相信很多win8用户都曾遇到过无线网络无法连接的情况吧,那么遇到这种问题该如何解...
大白菜下载
软件大小:358 MB
软件大小:490 MB
软件大小:358 MB
软件大小:3.03 MB
U盘启动bios设置
大白菜热门教程
大白菜电脑课堂
闽ICP备号 Copyright
www.bigbaicai.com 大白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盘符修复工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