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县房子五一林场的房子建好了为什么不交房?如今已经有五六年了

我是销售代理机构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中文房产网站排名第4。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当前合作新盘超过2000个。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更快更准推广合作业务。
区&&&&&&&域:
均&&&&&&&价:
筛&&&&&&&选:
共119个新盘
10300 元/平米
滁州来安县汊河104国道与长江路交汇处向北1公里
大型社区 大型商超
已为165人提供过购房服务
6900元/平米
0 人已关注
滁州市南谯区洪武东路与滁宁大道交汇处
公园周边 高绿化
已为2人提供过购房服务
0 人已关注
中国来安产业新城104国道358号
国家4A级景区 低总价
已为165人提供过购房服务
6500元/平米
安徽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汊河大桥桥头堡位置
新江北 金陵北湾
已为17人提供过购房服务
0 人已关注
江北桥林南乌江S105旁
大型社区 大型商超
9000 元/平米
0 人已关注
来安县汊河新城104国道与长江路交汇处
大型社区 大型商超
已为17人提供过购房服务
南京浦口桥林镇南,宁乌公路与盘乌线交汇口
项目规划有77-120㎡高层住宅、140-220㎡全系别墅 此外...
0 人已关注
滁州市来安县汊河新区104国道与纬七路交汇处向西400米
品牌房企 低总价
已为17人提供过购房服务
5500元/平米
0 人已关注
滁州市全椒县纬五路与经二路交叉口向南200米
5800元/平米
0 人已关注
滁州市全椒县站东路与林南路交叉口
641人已关注
全椒县椒陵大道3666号
公园周边 医院
5800元/平米
0 人已关注
儒学路与南三路交汇处,全椒新人民医院对面
10000元/平米
0 人已关注
滁州全椒火车站实验二小对面
约8500元/平米
1670人已关注
滁州市琅琊区珠江西路与黄山路与黄山路交汇处(清流河公园对面)
6200元/㎡带精装修
554人已关注
滁州全椒十字镇前进路99号
9150元/平米
0 人已关注
滁州琅琊区全椒北路与会峰路交汇处向南100米
400-转50763
大型社区 养老
5300元/平米
456人已关注
滁州市南谯区滁宁快速通道,近康泰路
400-705-3322转814
大型社区 大型商超
已为2人提供过购房服务
7500元/平米
0 人已关注
南京江北新区旁·宁滁快速路与二道河路交汇处,南谯政务核心区
400-705-3322转813
大型社区 养老
已为2人提供过购房服务
均价4000元/平起
0 人已关注
滁州市全椒县韦三路
400-705-3322转679
大型社区 大型商超
7500元/平米
0 人已关注
滁州市琅琊区紫薇路和龙山路交叉口,龙蟠河公园旁
400-705-3322转810
大型社区 养老
买房,您需要一位置业管家
站在客户立场
根据客户要求推荐合适的楼盘
管家专业分析
全面的楼盘分析,包括负面
保障顾客权益
讲真话,不忽悠
专车直达接送
专车接送,全程陪同看房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滁州新房、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滁州房价。同时,你买房 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区域二手房
Copyright&(C)&2017& 深圳市吉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最近联系人
查看消息记录
按Ctrl+Enter发送   &十三五&时期(年),是我县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是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本规划根据县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中共永新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有关精神编制。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了&十三五&面临的发展环境,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战略、发展布局、主要任务以及对策措施等,是政府部门依法履行公共职责、制定政策规章的重要依据,是引领我县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动员和鼓舞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客观评价&十二五&发展成就认真总结&十二五&基本经验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三届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优生态、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发展瓶颈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县经济社会基本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山水禾城&四新永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县委、县政府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始终把稳定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攻坚克难、多点发力,成功克服经济下行的压力,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过去五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年翻一番,外贸出口总额比2010年翻了两番,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产。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收入、工业用电量、贷款余额、自营出口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积极对接全市&百亿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开展&产业集群提升行动&。皮制品、铜制品、药化、茧丝绸(服装)等四大主导产业集聚效益凸显,皮制品产业被列入江西省60个重点产业集群。2015年预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60亿元,较2010年增长近2.5倍,其中四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70%。农业产业朝着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全县粮食生产稳定在年产5.7亿斤以上。以&四个千万工程&为重点,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全县经济作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服务业快速发展,呈现出旅游、商贸、物流、金融等多种业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4.1:45.9:30调整到2015年的19.1:47.6:33.3,二产提高近2个百分点,工业化为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三产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日益显现。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泉南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全面建成通车,319国道改造以及永里线、安茅线、永厦线等二级公路改造完工;新建桥梁8座、通自然村水泥路421公里,切实改善了全县人民的出行条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滨江路堤、自来水厂扩建、城区和工业园区自来水供水管网改造等多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投运一座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大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完成了斗上、仙灵等44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效推进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不断完善基本农田田园化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初步构建了农村&沟、渠、田、林、路、桥、涵、闸、站、井&配套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四个全覆盖&基本实现。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三级医疗网络&,基本完成了乡镇基层卫生院改造。&千人创业万人就业&工程有效实施。扶贫攻坚深入推进,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安居工程、劳务、智力、保障六大扶贫举措,减少贫困人口5.86万人。加快实施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三年攻坚计划&,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15年预计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30元,比2010年增加了7175元。
  五、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全面推进综合体制改革,制定&1+13&配套改革方案。政府机构改革和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如期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富有成效。对外开放更加宽阔,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分别与福建长乐、浙江嘉善结为友好县市;成功搭建了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平台,有效推进了一批跨省际合作重大项目。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承接港台及沿海产业转移取得积极成效。2015年,预计引进内资30亿元,利用外资3300万美元,外贸出口19600万美元,分别较2010年增长1.5倍、37.5%、3.6倍,增幅居全市前列,成为全市引进内资先进县和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县。
  六、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文教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升学率居全市前列;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学校3所,改扩建学校30余所,全面启动任中搬迁工程和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群众体育深入开展。永新书法享誉国内外,2014年再次获得全国&书法之乡&美誉;永新小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县非遗第二个&国字号&项目;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民生投入不断加大。连续十次提高养老金标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口、&五保&供养水平显著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提高5.6%。
  七、生态环境日趋优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单位GDP能耗每年降低能耗3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前一年实现减排目标。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建设,打造了滨江路堤、将军大道等等一批绿化精品亮点,创建了三湾乡、埠前镇、高桥楼镇3个&森林乡镇&,三湾乡、象形乡被评为全国生态之乡,烟阁乡罗家坪、怀忠镇茶源村等10个村庄被评为&森林村庄&;全县活立木蓄积量由620万立方米增加到7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7.8%,位居全省前列;城镇各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8%;县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3.1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十二五&期间,我县成功入选国家主体功能区,被评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
  八、法治建设全面展开。围绕创建全国平安县,进一步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加强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单位、村组等各个层面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普法工作和民主评议行风、政风工作扎实开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县、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全省平安县、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二节 &十二五&基本经验
  &十二五&经济社会的工作实践,不仅为建成&四新永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实现&同步小康&积累了宝贵经验。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经验与启示是做到了五个&始终保持&:
  一、始终保持高度自觉的政治定力。作为三湾改编的发生地,我们始终以党性锤炼为核心,大力弘扬&三湾改编精神&,时刻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饱含激情干事业,振奋精神创业绩,不断探索和丰富符合永新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确保了发展的连贯性、稳定性。
  二、始终保持科学民主的战略定力。立足永新实际,广泛征集民意,提出了&一二三&发展思路,确立了&推进发展升级、加快弯道超车、建设四新永新&的发展战略,&大气商城、灵气水城、雅气名城、秀气绿城&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施了工业创新升级、农业&四个千万工程&等多点发力的举措,引领着永新经济社会发展这艘大船破浪前行。
  三、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思想定力。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动力,以简政放权和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打开市场之&门&,激发了市场活力。制定了&1+13&的系统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党政经&三位一体&基层组织建设,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非领导干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源泉。同时,重点瞄准长珠闽,突出港澳台招商,加强了湘赣边及沿海地区的区域开放合作;大力培育扶持本土企业,吸引了大批永新籍在外企业家回乡创业,构建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四、始终保持为民务实的实干定力。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最大限度地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千方百计解决就业、收入、社保、住房、医疗、教育、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建设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同时,在全县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进三解三促&和&访贫思廉&等活动,教育引导干部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以干部的实干辛苦换来百姓的幸福安康。
  五、始终保持凝聚人心的强大合力。面对新时期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坚持从严治党,紧紧围绕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位一体&,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讲政治、讲党性,始终以大局为重、事业为重、发展为重,听从统一指挥,服从组织安排,团结合作、荣辱与共,带领全县干群继续奋斗。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提名机制,加大公选力度,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
精准把握&十三五&总体要求科学谋划&十三五&宏伟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建设&山水禾城&四新永新&的关键阶段。全县上下务必审时度势、善谋实干,科学谋划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努力建设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生态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政治更加清明、人民更加幸福的新永新。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机遇与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弯道超车、进位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面临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
  一、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我县新型城镇化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我县已成功入选国家主体功能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充分抓住&转型综改&实验的&先行先试&机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绿色产业、生态经济,着力提高生态产品供应能力;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落实生态红线,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引导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二、&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县开放合作拓展了新空间。永新县自古属&吴头楚尾&,位于珠三角、长三角、海西地区的腹地,是连接我国东部和西部的要塞,珠三角、长三角、海西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力大。尤其是随着渝长厦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将为永新联结海上丝绸之路和二十一世纪丝绸之路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长江经济带&战略为我县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湘赣边开放合作试验区的探索建立,主动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产业对接、资源整合、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空间巨大。湘赣边开放合作试验区纳入长江经济带规划,有利于推动湘赣边县域城市协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将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四、中央苏区振兴和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进入了新阶段。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的加紧实施,已经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明显作用。随着中央在这两方面支持力度的加大,将为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奠定了新基础。&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一任接着一任干,上级干给下级看,科学决策能力日益增强,凝心聚力的氛围日趣浓厚,全县上下齐心、干群联心,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县&十三五&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强保障。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县作为国家贫困县,基础较差、底子较薄,经济总量小、人均值低,交通区位较偏、社会保障压力大等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结构尚待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业比重偏小,第二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迟缓,工业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经济发展面临&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双重挑战,产业升级面对&未富先转、边富边转&的双重压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社保、就业、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也未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创新机制体制,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步伐。
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我县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承载使命,挑战考验担当。我们务必抓住用好机遇,乘势而动、主动作为、积极引领新常态,凝心聚力肩负起神圣使命,闯出一片发展升级的新天地,奋力开创&四新永新&建设新局面。
第二节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及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主体功能区等重要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坚持做大总量与转型升级并重,坚持创新驱动与改革开放联动,坚持绿色崛起与协调发展同步,坚持精准脱贫与改善民生共进,坚持依法治县与从严治党并举,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谱写开放、文明、美丽、小康新永新的崭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
  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提出的&十三五&发展理念,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把开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
坚持开放引领。始终把开放作为建设&山水禾城&四新永新&的第一动力,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央苏区振兴等国家战略,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破除一切不利于进位赶超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激活市场活力,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对接,努力构建内外一体开放、单一窗口办事的营商环境,全面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坚持创新升级。积极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引导产业升级,引进创新型人才,培育创新型团队,全面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进转型升级,切实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坚持协调并进。大力推进&四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现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消除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努力将各种发展动能集合成强大势能,不断开创相互促进、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坚持绿色崛起。珍惜和保护好永新的青山绿水,以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为抓手,在坚持做大总量的前提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良性互动,切实使生态文明成为永新发展的永续动力。
坚持共享发展。坚持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续原则,以全县人民的满意度为出发点,扎实推进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平正义,发展人民民主,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分享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引领全县人民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稳步前进。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增强党的战略定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强化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一、发展战略
  今后五年,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促进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持续改善民生,坚持依法治县,努力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目标。
  实施转型升级战略。树立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的理念,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我县&四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抓手,把推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增创制造业新优势与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相结合,强化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并进,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向低碳、绿色转变,努力构建结构优化、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生态产业体系。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十三五&时期,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到全局和战略高度,推动发展由传统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切实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比,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激发全县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不断强化开放意识,拓展开放思维,创新开放思路,紧扣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央苏区振兴及罗霄山脉连片开发等战略新机遇,充分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搭建全面开放平台。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着力抓好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抓紧推出一批激活市场、释放活力的改革举措,努力营造开明开放的发展环境,推动改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战略。加快破解铁路通行瓶颈制约,不断完善区域公路交通网络,积极构建全面开放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保障能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境内天然气输送管网建设。抓好城镇配电网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高城乡通信保障能力,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紧紧围绕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的要求,全面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序引导区域空间开发,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突出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延伸绿色产业链条,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永新,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局面。
  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抢抓中央补&短板&重大机遇,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通过实施一批重大扶贫举措,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内生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切实找准脱贫攻坚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突出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安居工程、劳务、智力、保障六大关键环节,真扶贫、扶真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民本民生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实施名师名校工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一对夫妻生二孩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优化收入结构。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全县人民。
  实施依法治县战略。&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我县发展。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永新、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促进全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发展定位
  &十三五&时期,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山水禾城&四新永新&的总体定位,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主动作为,全面促进全县产业大升级、城镇大提升和生态大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提速升级、进位赶超。
  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先行县。以改变我县发展面貌为目标,以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引导贫困村发展产业、完善基础,支持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加速推进&六大精准扶贫&,突出抓好&&五个到村到户&,实现扶贫方式由过去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面先行先试,全力探索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国内知名的绿色生态皮制品加工基地。以皮制品加工基地为载体,以大项目、大企业为依托,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不断壮大产业规模,逐步构筑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清洁生产、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先进的制革项目,发展高档皮衣、皮鞋、皮具、箱包等皮制品项目,超细纤维、人造革等合成革加工项目,以及皮革机械制造、皮革化工项目,形成&蓝皮&皮革&皮制品&皮具&产业链,打造国内知名的绿色生态皮制品生产基地。
  全国重点铜制品生产基地。坚持&环保先行、错位发展、壮大产业&原则,不断改进生产设计、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积极实行清洁生产。以打造全国重点铜制品生产基地为目标,全力推进水暖卫浴产业园、铜产业园标准厂房、电镀集控区建设。重点发展铜质水暖器材、餐厨具、卫浴五金、家电配件、汽车配件、电线电缆、电子元器件、电器等项目,构建&铜板&铜线&电线电缆&卫浴五金&电子元器件&电器&产业链。
  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区。加强湘赣边兄弟县市战略联盟,充分发挥我县赣湘边区域中心的优势,全面加强湘赣边兄弟县市在产业协作、交通对接、安全联管、生态同治、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与一体化建设,在对外宣传上打造统一形象,形成合作动力内生化良性机制,推动在省际边界地区率先建立一体化联动发展机制。共同培育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促进我县工业主导产业、绿色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集聚发展;鼓励合作示范区内有实力的企业兼并重组,共同培育皮制品、铜制品、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等产业,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湘赣边文化教育先导区。充分整合永新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入发掘红色、绿色、特色人文底蕴,以文化创意产业园、三湾书院和湘赣边界&罗霄放歌&活动为切入点,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形成一区一园、一区一品的发展格局。以&品质教育&为引领,以打造永新教育发展升级版为动力,在湘赣边区域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合作,努力把永新建设成为面向湘赣边的文化教育先导区。
  赣西南生态文明宜居宜业区。按照&一江两岸、一城三区&的发展思路,充分依托现有的交通路网和禾水河,完善小城镇规划布局,统筹城区、园区、景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构建山地、丘陵、平原和河滩梯度开发的现代产业布局。以&四区联动&为载体,以县城新区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秉承&人文、生态、绿色、和谐&的理念,传承庐陵历史风格和永新人文底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形成集山、水、林、园为一体的宜居宜业态型田园式现代化区域中心城镇。
专栏1 &十三五&重点打造平台
  △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先行区建设平台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平台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平台
  △国内知名绿色生态皮制品加工基地建设平台&
  △国家重点铜制品生产基地建设平台
  △绥远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平台&&&&&&&&&
  △三湾国家5A级景区建设平台
  △红色旅游圣地与生态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建设平台
  △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平台
  △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平台
  △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平台
与主要指标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遵照充分体现中央、省市&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综合考虑我县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今后五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到2020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目标。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城乡发展更加和谐,消费对经济增长日益加大,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绿色生态农业比重加大;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率逐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到&十三五&末,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12:50:38。
  生态文明获得新进展。大力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建设,完善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城镇三级生态梯度格局,积极开展&三净&行动,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方式。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河流断面水质、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上级要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0%和85%。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不断提高。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如期实现贫困县摘帽。
  法治永新实现新突破。从制度规范入手保障社会公平,构建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从文明创建入手倡导社会诚信,构建文明有序的社会秩序。从&四城同创&入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公民道德水平。从管理机制入手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治理水平,建设法治、平安永新。
&十三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15年预计
2020年目标
全市十三五目标
全省十三五目标
全国小康目标
年均增长(%)
年均& 增长(%)
年均& 增长(%)
经&& 济&& 发&& 展
GDP(亿元)
人均GDP (2010年不变价,元)
财政总收入(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转&& 型&& 升&& 级
三次产业比例(%)
19.1:47.6:33.3
科技进步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互联网普及率(%)
社&& 会&&& 民&&& 生
全县人口 (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5000)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公民平均预期寿命(岁)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
贫困发生率
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房覆盖率(%)
资&&& 源&&& 环&&& 境
耕地保有量(万亩)
森林覆盖率(%)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Ⅲ 类水质比重(%)
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
控制在市目标之内
完成省下达的目标
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
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 (%)
五年累计下降16%
控制在市目标之内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下降(%)
五年累计下降& 8.8 %
控制在市目标之内
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下降(%)
五年累计下降15%
控制在市目标之内
氨氮排放量累计下降 (%)
五年累计下降 6 %
控制在市目标之内
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下降(%)
五年累计下降 4 %
控制在市目标之内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环境质量指数(%)
切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
  按照经济发展略高于省、市经济增速的总体要求,调结构、转方式,优化存量、壮大增量,加快构建工业化为主导、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为契机,全力推动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深入实施工业创新升级行动计划,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工业发展质量,走出一条&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循环型发展、大项目引领&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计划,在做大皮制品、铜制品、药化、茧丝服装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基础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两大产业。大力推进新的增长极打造行动计划,积极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努力构建&4+2+1&的新型工业格局。到2020年,力争基本建成国内知名的绿色生态皮制品加工基地、全国重点铜制品生产基地。
一、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皮制品产业。依托江西省皮制品产业基地,不断延长产业链,推进产业向链条化、集群化、功能化方面发展。加快二期皮革产业园建设,引进先进工艺的皮革上游生皮加工及下游皮制品生产项目30-50个;建设皮制品专业市场。到2020年,把皮制品产业打造成百亿级产业集群,集聚企业10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亿元,上缴税收4亿元以上,建成国内知名的绿色生态皮制品基地。
  铜制品产业。延伸发展铜制品产业链,重点打造&重力铸造、龙头焊接、五金挂件、水暖配件、产品包装&等五大板块,加快铜制品产业园建设。到2020年,铜制品产业集聚企业100家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以上,税收4亿元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铜制品生产基地。
  药化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现代医药等产业。推进紫荆颜料化工等企业上市,重点推进药化产业园、诚富环保科技产业园、皮制品污水回收DMF等重大项目,打造药化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到2020年,集聚企业20家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税收3亿元以上。加快化工产业园二期建设,引进先进精细化工和现代医药项目10-15个。
  茧丝服装产业。支持建兴丝绸购买或新建厂房,扩大产能,适时招引丝绸下游企业,提质增效。帮助金浩邦服装、达胜纺织等企业尽快建成牛仔服装生产基地,形成年产400万件(套)中高档服装的生产能力,做大茧丝服装产业形成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到2020年,集聚企业50家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税收2亿元以上。
二、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新型可再生能源。重点推进赛维太阳能发电,华纬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项目,确保凯迪电厂燃料的稳定供应,促进生物柴油、生物化肥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上马开工;加快规划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建设,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县产业中的比重。到2020 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 亿元以上。
三、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
  大力实施年产1万吨绿色茶油、和子四珍、1万吨三湾老酒等永新特色食品加工项目,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集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扶持崖雾茶厂、恒龙白茶、江西绿叶投资有限公司等茶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开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积极培育电子信息产业
  将茅坪返乡创业园打造为电子信息、战略新兴产业基地。以吉安同创欣、利比康、鑫力华数码科技等为基础,积极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壮大电子信息基地配套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元器件、线路板、信息系统集成等电子材料和信息服务。到2020年,力争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1-2家、亿元以上企业4-6家,力争产业规模达10亿元以上,争创江西省著名商标3件以上。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加强与省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延伸产业链,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专栏3 &十三五&工业&4+2+1&产业重点项目
  △四大主导产业
  1.皮制品产业
  雄屹皮业有限公司皮革加工生产项目、皮革循环经济产业园、皮革产业园二期项目、生皮加工项目、合成革生产项目、皮制品专业市场等6项,总投资约21.5亿元。
  2. 铜制品产业
  打造全国重要的铜制品生产产业基地:建设80万平米标准厂房和1万平米产品展示区,8000平米的研发车间。总投资6亿元
  电镀集控区改造、赣粤恒兴有限公司改造升级、水暖卫浴产业园及检测中心建设、华邦铜业改造升级项目、铜制品专业市场建设等5项。总投资约17亿元
  3.药化产业
  药化产业园、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等5项,总投资约17.7亿元。
  4. 茧丝服装产业
  大力推进蚕桑种植加工基地建设。
  支持建兴丝绸购买或新建厂房,扩大产能,适时招引丝绸下游企业,提质增效。
  帮助金浩邦服装、达胜纺织等企业尽快建成牛仔服装生产基地,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总投资约6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
  华纬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项目:年产10万吨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总投资约1亿元
  △绿色食品加工产业
  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规划建设面积500亩,招引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总投资约9亿元
  茶油加工项目: 年加工绿色茶油2万吨。总投资1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
  支持博硕电子有限公司新建加工组装电脑数据线缆、高频传输线缆2000万套项目。总投资1亿元
  支持联富科技启动二期项目生产
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休闲化经营和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产业融合要效益,向品牌营销要市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做大做强特色富民产业
  大力发展千村万户井冈密柚老乡工程、千垄万亩绿色蔬菜工程、千丝万缕种桑养蚕富民工程、千秋万代珍稀楠木生态工程&四个千万工程&,着力构建&高山种楠、缓坡栽柚、田间种菜、河滩育桑&的梯度发展空间,推动传统农业加快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迈进。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和&老乡工程&建设,打造两条万亩井冈蜜柚示范带,到&十三五&末,力争发展井冈密柚5万亩,建设10个井冈蜜柚千亩示范乡镇,打造一批百亩以上的井冈蜜柚示范村。种植珍稀楠木10万亩。大力实施蚕桑产业&三百工程&。到&十三五&末,种桑养蚕7万亩、新建100个300亩以上蚕桑基地村。
  合理布局绿色粮油产业,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依托河谷平原、西北部和东南丘陵山区建设成三个区域性特色粮油经济生产区,重点打造30万亩标准化粮油核心示范区。在石桥等乡镇建设一个万亩现代绿色水稻基地。推动特色粮油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扩大蔬菜生产经营规模。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大烟阁、在中、高市等乡镇绿色蔬菜规模,扩大全县种植面积,提升绿色蔬菜效益。到&十三五&末,发展绿色蔬菜10万亩。
  积极发展健康、特色养殖业。建设一批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和肉牛生产重点乡镇。发展山羊养殖。
稳步扩大茶业生产规模。突出建设两大特色区域:建设以崖雾茶厂为核心的万亩有机茶种植示范区,建设以烟阁恒龙白茶基地为核心的万亩白茶种植示范区。
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重点抓好石桥、龙田、里田等乡镇的水稻全程机械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龙源口、在中、石桥等乡镇的千亩油菜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逐步实现由千亩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向万亩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拓展,粮食高产示范区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
建立杂交水稻繁育基地、井冈蜜柚苗木繁育基地,引进畜禽良种,加快良种苗木繁育。大力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种养技术,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滴管)等新技术。全面推进省力化养蚕新技术,加快引进、研制开发小蚕室加温设备和活动台架,改进簇具,改进鲜茧烘焙等技术。
推广&农技宝&等APP应用,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推动&123+N&的江西智慧农业建设,构建农技人员与新型农民的技术信息交流平台,突破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新型农民培训大楼和实训基地,创新农技推广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把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5000亩,构建&一核两园三区&(即总部研发及综合服务核心区、农业观光园、农耕文化园、高科技农业示范区、有机绿色农业生产区、设施农业生产种植区)格局。在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基础上,互补对接周边城市,扩展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向园区集中,先进农业生产要素加速向园区集聚。梯度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业观光采摘园,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户变客房&,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在全县形成&北有工业园,南建农业园&产业格局。
四、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体系
  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家庭农场)&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培训力度,形成一批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需要的职业农民。大力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参与现代种养业。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逐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大力开展无公害基地认证和优质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工作,积极利用农博会等展会宣传优势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在大中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快农产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专栏4 &十三五&现代农业重点项目
  △四个千万工程
  1.井冈蜜柚标准化优质高效生产基地建设:十三五期间每年建设井冈蜜柚标准化优质高效生产基地2万亩,到2020年共建设井冈蜜柚标准化优质高效生产基地10万亩。总投资5亿元
  2.珍稀楠木基地建设: 十三五期间新增10万亩珍稀楠木林生产基地。总投资2亿元
  3.绿色蔬菜基地建设: 十三五期间永新新增8万亩,绿色蔬菜产量达440万吨,形成年产值60亿元以上的产业发展规模。总投资3亿元
  4.蚕桑产业基地建设: 十三五期间种植蚕桑6万亩。总投资10亿元
  △高标准农田:
  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7.5万亩。总投资12亿元
  种粮大户工程项目: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500亩。总投资0.5亿元
  △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
  高产油茶基地建设、林脂板一体化项目、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万亩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等20项,总投资约14.5亿元。
  △观光休闲农业
  龙源口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崖雾茶厂休闲项目等4项,总投资约10亿元。
  △农业体系建设
  1.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建设5000亩,大棚建设5个。总投资1.5亿元
  2.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楼:构建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培育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名。总投资800万元
  3.农业物流园(电子商务园):新建农产品交易流通市场,建立冷链物流体系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全县建23个电子商务中心,每个村建电子商务点,培训电商人员300名。总投资5亿元
  4. 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基础设施建设、鱼种场搬迁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
  围绕&三山一江& 发展战略,以三湾国家5A级景区、红色旅游圣地与生态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建设为目标,扎实推进&井永遂红色旅游一体化&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城区旅游,把全县当成一个大景区进行规划,整合资源、分步推进,努力将我县打造成&复合型红色与生态旅游融合增长极&。
一、扎实推进&井永遂红色旅游一体化&工程
  加快建设三湾至砻市红色旅游大通道,升级改造坳南&泰和碧溪、烟阁至井冈山新城区旅游公路,提升永新与井冈山、遂川的交通等级,实现三地旅游景区快速互通、快速转运和客源共享,构建无障碍旅游区。高标准打造永新三湾、龙源口、烟阁、坳南、曲白、县城等精品景区,重点建设&三湾军队院校和青少年实训基地&、三湾旧址群、九陇山军事疗养基地、三湾野营拉练基地、龙源口红色旅游度假小镇等红色旅游项目。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建设县城至三湾的320省道沿线布局以农家体验、农产业采摘为内容的&乡村旅游带&;依托万亩油菜花基地等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游;加快推进旅游村镇建设,着力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充分发挥其旅游观光休闲功能,将其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点。鼓励和支持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培育乡村度假、农业观光、农庄体验等&农家乐&旅游产品体系。重点打造三湾度假村、龙源口温泉山庄、烟阁现代农业示范园、石桥碧波崖生态景区等项目。
三、推动城区旅游产业发展
  在县城新区规划建设以书法文化为重点的永新文化创意产业园,分设书法文化创意区和影视区。充分挖掘红色、书法、非遗三大永新特色文化,将其有效融合于景区景点建设,促进文化与旅游的共生演进、共同繁荣。整合县城区及周边历史古村、古迹、书院、寺庙、古塔、民俗、古代名人、非遗、美食、手工艺、红色遗存遗址等文化旅游资源,推进老城区改造,高品位打造东门、南门老城古街。重点打造河东时空文化长廊、永新县城文化美食街区等项目。
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超前规划重点资源点、资源区的道路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开通景区旅游客运专线和城市公交线路,加强旅游导览系统、交通指引标志、水体保护、生态植被、环境卫生、接待设施、景区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构建便利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应急管理,建立全县旅游应急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优化旅游消费环境,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全县旅游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专栏5 &十三五&旅游业重点项目
  △旅游通道建设
  井冈山红色旅游一体化建设项目、三湾至湖南茶陵小田旅游公路(三湾村经九陇山至湖南茶陵小田)
  永新县旅游景区公路:三湾乡经高溪乡至文竹镇、龙源口大捷遗址至自在亭、龙源口至墩上、沙市塘边至319国道、黄竹岭至龙源口、碧波崖至井冈山等旅游公路等8项,总投资约5亿元
  △旅游景区项目建设
  三湾改编景区项目、龙源口大捷景区项目、红色文化主题街区建设项目、坳南乡牛田红军村建设、非遗等文化特色表演展示馆建设、贺子珍故里、禾山生态旅游景区、碧波崖休闲度假村、三湾生态园、重走红军路红色教育基地项目、象形乡马家古村旅游项目、象形乡翠冠梨基地休闲旅游项目、三湾书院项目、红枫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七溪岭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申报、禾水河廊桥文化旅游项目、三湾红色影院项目等17项,总投资约16.7亿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层次和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着力发展电子商务。结合我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和电子商务发展基础,构建&1园3区N点&的电子商务产业空间格局。依托国内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电子商务&永新专区&,借船出海,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鼓励企业(个体商户)在阿里巴巴、中国网库、京东商城、唯品会等第三方平台开展内外贸电子商务。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网上商场&、&网上市场&,促进网上订货、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网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商业信息平台建设,开发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相关信息资源。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立和健全信用、认证、标准、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积极发展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兴服务业态。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利用现有的邮政农村E邮与供销社的资源改造或新建电商网点,构建&1+23+X&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网络,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贸易结合起来,改善农业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积极促进商贸业发展。促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的现代商贸业发展,鼓励零售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知名商号、著名商标,支持培育品牌建设。推动中源、甘雨亭等大型零售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支持中小零售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优势互补,加强服务资源整合,促进线上线下交易融合互动。大力推进超市、连锁店等新兴业态和规模化发展。加大新型商贸企业引进力度,鼓励国内外知名商场、超市等连锁企业入驻我县设立营业网点,开设专业店、专卖店等新型商贸业态。建设各具特色的商贸集聚区,集中力量发展有地方特色、影响力强、辐射范围广、专业性强、管理和经营方式现代化的大型生态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文化旅游产品交易市场。大力促进商旅融合,在县城打造集休闲、观光、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商业街,在景区发展特色民俗民间手工艺品特色商业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建设集仓储、配送、市场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加强物流集散地建设,积极引导城区物流企业退城入园,实现规范管理。到&十三五&末,全县零担物流全部退城入园,实现规范管理,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具高附加值物流服务提供能力的现代物流业态,打造湘赣边的区域性重点物流中心。完善全县的物流发展规划体系,依托现有的湘赣汽配城,建设面向全国范围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物流园区信息系统和企业物流信息系统。
  培育壮大金融保险业。积极吸引各类金融保险机构落户永新开设分支机构,丰富金融市场竞争主体,增强金融市场活力。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代收费、结算、资产托管、理财咨询等金融服务业务,以及银行卡与商户卡一体化联网通用工程,进一步实现金融信息化网络、金融数据处理电脑化。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业务,大力发展交叉金融业务,建立各类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体系,积极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新三板上市等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融资需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增强对&三农&服务的实力和功能。大力支持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发展,不断规范从业行为;充分发挥保险业的作用,支持保险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能力
  改造提升养老服务业。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全县推进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加强城镇公办养老机构和农村养老服务大院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逐步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园区建设。推行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无业务主管单位直接登记办法,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开辟审批登记&绿色通道&。
  健全完善健康服务业。建立健全覆盖广、功能全的各类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服务机构,加快建设以社区为重点的健身基础设施,满足人们的基本健康需求。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健康组织机构和企业,发展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医疗、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服务产业。
  规范推进家政服务业。推广&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业规范、标准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家庭服务业,促进家庭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发展。鼓励各类人员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推进发展残疾人服务业。
  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我县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书画创意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金融、制造等产业融合。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鼓励以县采茶剧团为龙头的农民剧团、文艺社团、社区演出队走向市场,传承永新采茶戏,推动演艺娱乐业发展。大力发展城区数字影院建设,策应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创建,做大做强印刷包装产业,谋划文化创意业。围绕中国&书法之乡&特色品牌,精心打造永新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大力扶持小屋岭艺术陶瓷企业发展,大力招引文化龙头企业,壮大文化产业规模。
  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加大推进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方&三房合一&,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模式。加快推进新一轮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林业、国有工矿、垦区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发展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房地产。鼓励房地产企业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活跃存量住房市场和租赁市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住房自住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落实契税补贴政策,实施二手房交易优惠政策。
积极谋划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项目
专栏6 &十三五&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现代商贸业:
  1.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建设电子商务中心、网仓物流配送、跨境电商、产业服务、会展博览、商务办公、综合配套服务等功能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包括电子商务孵化园进行电商创业、电商培训。总投资约3.2亿元
  优势产业单品电商平台:建立皮制品、铜制品、药化、茧丝绸(服装)电商单品产业平台。总投资约2亿元
  跨境电商产业中心:在县工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商出口产业中心。总投资约8000万元
  2.商贸业
  粮食储备库建设、湘赣国际商贸城、湘赣商品大世界市场改造、梦时代广场、社区商业示范街区、城市综合体、东里新区城市综合体、东里新区标准化室内菜市场、乡镇商贸中心达标工程、市场监管服务体系达标示范工程、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成品油零售企业&四项规范&建设工程、冷链物流系统等13项,总投资约40亿元
  △现代物流业
  综合物流园:占地250亩。总投资约6亿元
  湘赣汽配城:占地117亩,集货物配载、汽车交易、维修、完善、汽配等功能于一体。总投资约2亿元
  建材五金专业市场:占地2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集销售、加工、仓储、交易、配送、服务、信息交换等为一体。总投资6亿元
  工业园区物流园:建设与工业园区配套服务的货运物流园,占地500亩。总投资5000万元
  △金融保险业
  永新稠州村镇银行大楼:项目用地1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6亿元
  永新县民间借贷中心: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0.5亿元
  △文化、总部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等4项,总投资约7亿元
  △生活性服务业
  禾川镇学背村等236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8项,总投资约3.3亿元
创优创新创业举措 有效激活发展动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汇聚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第一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
  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创新型社会。
一、强化全面创新
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管理体制、品牌战略、组织体系、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激发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潜能,加强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坚持突出重点、先行先试,聚焦最紧迫、有影响、可实现的重大举措,争取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激励、开放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二、突出科技创新
  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运用高新技术促进皮制品、铜制品、药化、茧丝服装产业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规模和集中度;坚持把培育新兴产业放在战略位置,重点围绕发展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部署创新链条,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载体,围绕&四个千万工程&、粮食丰产、生物安全、特色优势农产品培育、农林生态保护等重点方向,健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培育一批农作物新品种,研发一批栽培养殖技术,创新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引导企业在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力争在农作物改良、病虫害防治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以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借助互联网平台,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将硬件制造、软件与数据服务、生活服务等结合为全产业链生态系统,以互联网思维实现创新&路径突破&。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共性需求及关键环节,加强网络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电子商务、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大力开展服务模式创新,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生活、培训与就业、社保等新兴服务业,显著提升科技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的能力。
  三、推动管理创新
  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统筹协调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创新转型试点,围绕产业链优化创新链、搭建人才链、引进资本链,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布局。强化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
切实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拓展创业主体发展空间,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创新创业大发展。
一、激发创新创业主体的积极性
  加大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改革,重视建立创新驱动激励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参与技术创新的热情,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引导,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培育一批&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和创业群体,推动创新创业向不同所有制领域延伸、向各个产业领域拓展,使创新创业成为加快我县发展的新引擎。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集成各类资源向企业倾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营造公平公正的创新创业环境
  积极推动&1+13&改革落地,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简政放权为核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目标,形成改革与发展的良性互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商事制度、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等相关领域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规,营造法制健全、高效透明、公平公正的创业创新环境,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大的空间。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减免税收、提供创新创业贷款、构建众创空间、发展创新示范区等,为&创客&铺好路、搭好桥,给小微企业&输血&,使创意想法成功&孵化&。
三、加快构建&众创空间&
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生产力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孵化园、文化创意园建设等有利条件,构建一批综合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建立专业化孵化器和平台,大中型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和抱团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传媒等重点领域,建立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孵化链条。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举,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围绕产业抓创新,加快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围绕企业抓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人才抓创新,集聚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创新高地。
一、实施创新型产业培育工程
  坚持合理布局、集群集聚、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建设一批创新型园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积极主动对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全面推进跨区域开放合作。努力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尽快研究出台配套政策,不断强化考核评价,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普适性优惠政策,选择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项目进行对接,重点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培育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到2020年,培育1-2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
实施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和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推动平台向企业集中、人才向企业集聚、政策向企业集成,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有自主创新欲望、有真实创新项目的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企业、科技创业者迅速发展壮大。建立激励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和支持产业集群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产业集群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等。鼓励和引导企业间联合组建产业联盟或研发联盟等新型合作模式,强化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管理。积极探索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解题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系统整合。积极推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形成各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
三、实施创新型人才培育工程
  着重推进企业经营人才扶持工程、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工程、实用型人才普及工程及名师工程,造就一批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培养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创新型企业家和科技管理专家。实施科技人才创业计划,完善科技人才创业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专家、大学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到永新创新创业。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创新人才培训工作。围绕我县产业转型升级和重大项目建设,依托省市企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事业单位,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高层次人才。
专栏7 &十三五&创新创业重点项目
  △返乡创业孵化园
  在茅坪返乡创业园基础上,建设返乡创业孵化园,吸引30-50个在外人士回乡创业。完善茅坪返乡创业园建设,总投资4.5亿元
  △就业创业大厦
  集创业园区、公共服务区、综合展示区、创新创业培训区等功能于一体,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余家企业入驻。总投资1.2亿元
转换增长动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
一、促进重点领域消费转型升级
  服务消费。以提升生活性服务质量为核心,发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围绕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逐步建立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居民家庭服务体系,基本满足居民生活性服务需求。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及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体育运动、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融合发展。大力推进集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城乡社区服务平台、大型服务综合体等平台建设。
  信息消费。加快推进4G网络覆盖和&三网融合&,实现城区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培育信息消费需求,丰富信息产品和信息消费内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推广应用居民健康卡。
  绿色消费。提高全民绿色消费观念,将绿色消费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之中,提高社会成员维护公众利益和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产品基地,积极扶持绿色产业发展。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从源头上保护好空气、水、土壤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遏制环境污染。  
  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大力构建时尚消费空间,优化提升传统商圈,加快建设多层次商业网点体系。优化布局商业综合体,引导百货商场提升经营档次、规模和服务水平。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新建、改造和提升一批商品交易市场和综合商贸服务中心,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时尚消费。以品质消费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产品升级换代。积极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产品理念,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农村消费。积极开拓农村地区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绿色环保、家电类耐用消费品和家用轿车等方面消费空间。加快适宜农村地区的分布式能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水电路气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 二、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
  紧紧围绕消费升级需求,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积极围绕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积极推进养老家政健康、信息、旅游休闲、绿色、住房、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商品和服务供给。从提高产品功效、性能、适用性、可靠性和外观设计水平入手,全方位提高供给的档次和品位,使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积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和供给升级,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供给,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提高产品功效、性能、适用性、可靠性和外观设计水平入手,全方位提高消费品质量。充分发挥园区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支撑作用,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创新,更好满足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消费需求,引领、创造和拓展新需求。将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带动项目、&补链式&重点项目和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列入招商引资工作重点。
  大力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需求引领和新技术应用带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强政策系统集成,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与服务链协同发展支持体系。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坚持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城市配套商业设施等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积极打造孵化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成长提供支撑。
持续推进改革开放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进入新常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持续改革和扩大开放是积极适应新常态,探索新型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紧紧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求经济发展体制不断完善。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稳步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争取开展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积极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完善市场化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试行反租倒包、土地流转信托、土地置换保障和土地银行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土地权能。不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机制,完善超标准宅基地处置办法。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
  完善建设用地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市场配置国有土地的范围,大力发展和规范完善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鼓励支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在严格用途管制和规划约束下,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依托国有建设用地交易平台,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土地交易门户网站和交易系统,逐步实现申请、竞价报名、网上挂牌、在线竞拍、中标公示等全流程在线交易。大力培育和发展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信息、交易代理、市场咨询、地价评估、土地登记代理、纠纷仲裁等服务机构,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更多的市场主体间、更宽的范围内、更广的用途中进行市场交易。
  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选择交通运输、市政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片区开发等收益比较稳定、投资规模较大、长期合同关系清楚、技术发展成熟的领域,推广运用PPP(公私合营)模式,重点在项目发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项目发布、编制实施方案、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等环节探索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建设运营合作机制。
  推动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以市场机制改造政府融资平台,打造股权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的投融资主体。创新经营模式,以股权投资和产业培育为重点推动业务转型,加快由单纯经营土地向经营资产和经营资本转变,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构建集&融资、投资、建设、偿债&为一体的投融资平台。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实现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确保政府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现逐年更新滚动管理;清理规范重点支出挂钩机制;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制度,强化对预算公开的监督检查。
  创新收入征管机制。完善覆盖全县的社会综合治税系统,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税源档案。推进税收征管专业化建设,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动税收征管集约化发展;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建立税源、纳税申报、业务流程网络监管平台,加快形成依法治税的征管体系。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积极适应加快城市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继续完善县对(乡)镇财政体制,在分清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划分县(乡)镇两级的财权。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进一步财力下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定不移实施大开放主战略,不断夯实开放平台, 坚持项目带动,大力实施招大引强,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积极推进周边县市之间多层面、宽领域、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一、抓好开放平台建设
  突出重点园区引领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充分开发利用现有工业用地土地存量,加大园区工业用地开发力度,兴建一批300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厂房,增强园区的综合承载力。打造国内知名的绿色皮制品加工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第二期皮革产业园。打造药化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加快推进化工产业园二期建设。把罗星产业园重点打造为沿海城市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提升基地、赣西南独具特色的产业转移园。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建设。集中抓好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建设。坚持以产业项目建设为牵动,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支撑,精心筛选出一批涉及有机种养业基地建设、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物流包装、农业机械等有机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投资项目,积极互补对接周边城市,吸引省内外更多的龙头企业到我县投资现代农业。
  推进赣湘边开放合作试验区试点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加快区域开放合作、实现联动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政策举措。按照&规划对接、交通互联、产业协作、服务共享、生态同护、政策共用&的思路,积极推进10县(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的互利合作,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示范试点改革政策和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推动区域经济跨越赶超发展。
  借力本市园区及友好县市平台。充分利用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井冈山出口加工区、国家印刷产业包装基地、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平台,打造我县开放平台,提升我县对外开放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我县与江苏镇江市润州区、福建石狮市、浙江嘉兴嘉善县等地的友好县市关系,在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服装品牌、机械五金等产业领域展开深层互惠合作。
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充分利用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井冈山出口加工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等平台,找准切入点,加强对接互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抓住湘赣两省建立的开放合作机制,加强湘赣边10县市的交流联系,强化互联互通、互帮互促的有效路径,力争将我县纳入湘赣两省开放合作试验区,努力将我县打造为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区。巩固我县与江苏镇江市润州区、福建石狮市、浙江嘉兴嘉善县等地的友好县市关系,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借鉴上海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理念新举措,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溢出的制造业和服务外包项目,努力构建以工业园区为主载体、现代示范园为大平台、现代服务业城园互补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把&引进来&作为主要着力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加大&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
一、推动高水平&引进来&
  围绕现代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等项目,实施&招大引强&战略。努力拓展跨境电商,打造跨境电商产业中心,推动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全县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全县引进内资项目资金47.6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年均分别增长13%和15%以上,到2020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6100万美元以上,外贸出口3.4亿美元以上,每年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5个以上。
二、加大&走出去&力度
支持企业拓展外部发展空间,鼓励出口企业积极开拓拉美、非洲、俄罗斯、中东等新兴市场,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等实业型投资和境外销售网点布设;鼓励中小企业借力赣欧(亚)国际铁路物流通道,到&一带一路&辐射国家投资办厂,拓展境外市场;鼓励企业开展收购、兼并、参股等高层次的境外投资。充分发挥参与央企、省企合作等工作渠道和平台的作用,积极策划央企、省企落户我县重大项目,联手央企、省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
三、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
  结合我县实际,着力发展重点领域服务外包。
  科技研发服务外包。鼓励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我县建立研发机构和孵化平台,承揽产业技术升级、制造业信息化等重大科技研发项目。
  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大力发展3D模型外包、漫画数字化应用、影视特效制作、手机娱乐、数字出版、媒体后台数字库等新兴服务外包业务。
  物流服务外包。做大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快发展物流服务外包。
  旅游服务外包。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加快发展健康游、养老游、美食游、红色游以及旅游会展等服务外包。
  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鼓励电商企业以合同方式委托省内专业外包服务商,为其提供包含电子商务平台网站建设、技术维护、物流、经营推广、客户联络和服务、售后服务等电子商务的全流程或部分环节外包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鼓励各级政府扩大购买服务领域,支持企业拓展公共服务、事务性管理服务、经济服务等领域的外包。
专栏8&十三五&对外开放重点项目
  △永新县出口商检监管区& 总投资8000万元
  △永新县服装出口基地&&& 总投资3亿元
  △永新县跨境电商产业中心& 总投资8000万元
  △完善罗星产业园、皮革产业园、化工产业园等园区平台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提升山水禾城品位
& &&坚持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四化同步、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大力推进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山水禾城品位,着力打造赣西南生态文明宜居宜业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确处理好有限的国土空间与日益扩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产业相对集聚发展,提高工业化、城镇化的空间配置效率,实现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一、生态建设区
生态建设区是构成我县国土空间的主体,面积1681.25 平方千米,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7.09%。其中,生态红线区面积为 699.2 平方千米,占生态建设区面积的32.1%,主要分布在境内西南部的罗霄山脉南支、西北部禾山山脉、以及东南部的义山山脉地区。
持续加强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保护河流沿岸线等重要生态地区的空间管制,积极培育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引导区内人口向区外转移、逐步减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二、农业生产区
范围涉及21 个乡镇 114 个行政村,面积433.11平方千米,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9.86%。主要包括东部农业主产区、中部农业主产区、及西部和中南部农业生产区。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发展绿色蔬菜、水稻、楠木、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蚕桑等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保持开发强度和人口规模的基本稳定和逐步降低
三、城镇发展区
城镇发展区是永新县未来人口和工业的核心集聚地,面积为 66.60平方千米,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05%。成片分布在县城禾川镇、埠前镇、里田镇,零散分布在高桥楼、文竹、沙市、龙源口、怀忠等城镇。
加快皮制品、铜制品、药化、茧丝服装等四大主导产业集聚,改造振兴茶叶、老酒、&和子四珍&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园区产业集群能力,增强园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配套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县城、重点镇和工业园区的人居环境品质;有序引导生态建设区和农业生产区的人口向本区域集聚。
四、禁止开发区
将三湾国家森林公园和七溪岭自然保护区列为禁止开发区,面积分别为 155.13 平方千米和 105 平方千米,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1.93%。
依法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活动,将这些禁止开发区域建成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珍贵动植物基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地以及生态安全的保障地。引导禁止开发区人口逐步有序向外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切实提高环境质量,力争三湾国家森林公园保障性体系、绥远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保障性体系建设等生态项目落地开工。
坚持城乡一体,协同推进的基本理念,重点围绕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完善城区配套设施、创优城区交通环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城镇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一、优化城镇空间组织模式
立足现有基础,优化空间形态。依托现有的交通路网和禾水河,完善小城镇规划布局,提升小城镇的辐射功能。高标准、高品质打造县城新区,以&黄金水道&、客运综合枢纽站等项目为抓手,合理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加强交通枢纽和区域路网建设,提高区域内城镇间通达效率,加快&三纵两横&路网建设。加快城南片区等老城古街改造步伐,积极推进里田、埠前和怀忠等扩权强镇试点工作,辐射带动三湾、龙源口、文竹、高桥楼等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十个一&工程,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引导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向重点镇和示范镇转移,打造一批实力强、人气旺的示范集镇。
二、加强市政公共设施建设
加强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建管水平。进一步优化城镇生活设施布局,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推进电力、通信、给排水、燃气等管网建设,完善城镇排水与暴雨外洪内涝防治体系,逐步推进清洁能源供应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泥无害化处置,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停车场。
三、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场所、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中心、社区公共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合理配置中小学和幼儿园资源。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规模,实现供给主体和方式多元化,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四、以人为核心推动城镇发展
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推进城镇化的要首要任务,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以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就近城镇化为切入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就业和居住创造条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帮助农业转移人口解决低价购房、城镇户籍以及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就业、就学、就医、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所有城镇常住人口,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到2020年,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1%。
专栏9 &十三五&城镇化建设重点项目
  △老城改造。
  △城市建设
  时空文化长廊等市政设施13项,总投资约32亿元
  市政道路桥梁3项,总投资约22.1亿元
  供水设施3项,总投资约6.86亿元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协调推进。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把村庄整治建设同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在建设新家园中创造新家业。
一、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
在高速、国道、省道沿线选择人口规模较大、公共服务设施较齐全、与周边村庄联系紧密、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村实施整村推进,着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以环境整治为基础,以&五美&为目标,突出抓好乡村房屋美化、庭院亮化、村庄绿化、管线简化、卫生净化、产业强化等综合整治工程,积极打造&沿线格局新、村镇皆是景&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
二、切实抓好镇村联动建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盘是房子建好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