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经济哀鸿遍野究竟是被怎么样整垮的

如何评价中国实体经济现状和走向、其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博弈? - 知乎10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分享邀请回答60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zhihu.com/collection/805119843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哪个王八蛋整垮的?[荐]
我的图书馆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哪个王八蛋整垮的?[荐]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哪个王八蛋整垮的?  财经记者联盟
13:20:35 阅读(5726) 评论(0)  你们知道中国的实体经济有多惨吗?  我就说一件事! 20年前,你爸月薪500元的时候,一个打火机是1元,现在你月薪5000元了,一个打火机还是1元。  你说这些制造业老板是不是哭到惨绝人寰的地步了?  H&M,ZARA,中国大陆最畅销的女装品牌。中国市场里面这两个牌子,约70%是东南亚制造,不相信,你去大商场看看标签。而且这种趋势会加速发展。宜家、耐克,已经开始把工厂搬到东南亚了。  中国经济的起步很成功,中国农民肯吃苦,守纪律,任劳任怨。但第二步走得不行,在制造业积累了资金后,通过四万亿、炒房潮,吃光用光了。这一点,真的很郁闷。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哪个瘪犊子整垮的?  1  税费:不能承受之重  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动不动被科长起诉罚款,你还得找个律师应付一下。  如果还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办个企业试试看!  现在在上海开个最小的公司,租最小的市区办公室,人工,房租,办工设备,税费,样样都贵,起步每年40万。十人公司每年要100万。这是最低标准,员工还十分不满意待遇。普通人有啥生意,能够在养活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够赚钱?  做生意真的很难的,不是开玩笑。  炒菜,一个盘子赚8元,手炒断了,也赚不了多少。经常遇到刁蛮顾客,没事找茬,老板娘还要亲自冲上去吵,还要小舅子假装小混混。小店一开,动不动就要罚款,卫生啊,广告啊,消防啊,哎,要是都懂这些法规,还会去炒菜吗?  说个真人真事。我有个亲戚,某年春节前雇了个小面包车,三人带了六箱儿童服装,在高速被交警拦下,人货混装,罚款一万。那两个小夫妻身上没有一万元,走不了,春节前,那么冷的天,小夫妻在高速边上哭了一晚上,没人理他们。  2  各种成本攀升  对于制造业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  工资社保,每年增加12%―15%,食堂菜价,水价,气价,都在涨,房租是长期合同,一般也是每年上涨一点点。再算算物流成本,中国到处是收费站,产品从苏北小县城出厂,到四川小县城销售,中转三四次,价格基本是涨三倍,否则就是亏。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唯独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小老板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现在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黑白两道的压迫,销售冷到冰点,知识产权保护为0,合同无法履行,到处都是收费站。这种现实情况,怎么可能产生大批优质企业?  3  融资难 难于上青天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怎么被整垮的_百度知道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怎么被整垮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炒菜,一个盘子赚8元,手炒断了,也赚不了多少。经常遇到刁蛮顾客,没事找茬,老板娘还要亲自冲上去吵,还要小舅子假装小混混。小店一开,动不动就要罚款,卫生啊,广告啊,消防啊,哎,要是都懂这些法规,还会去炒菜吗?说个真人真事。我有个亲戚,某年春节前雇了个小面包车,三人带了六箱儿童服装,在高速被交警拦下,人货混装,罚款一万。那两个小夫妻身上没有一万元,走不了,春节前,那么冷的天,小夫妻在高速边上哭了一晚上,没人理他们。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图片】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哪个王八蛋整垮的?【国际米兰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66,616贴子: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哪个王八蛋整垮的?
你们知道中国的实体经济有多惨吗?我就说一件事! 20年前,你爸月薪500元的时候,一个是1元,现在你月薪5000元了,一个打火机还是1元你说这些制造业老板是不是哭到惨绝人寰的地步了?HM,,中国大陆最畅销的女装品牌中国市场里面这两个牌子,约70%是制造,不相信,你去大商场看看标签而且这种趋势会加速发展,已经开始把工厂搬到东南亚了中国经济的起步很成功,中国农民肯吃苦,守纪律,任劳任怨但第二步走得不行,在制造业积累了资金后,通过四万亿炒房潮,吃光用光了这一点,真的很郁闷。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哪个瘪犊子整垮的?
1税费:不能承受之重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动不动被科长起诉罚款,你还得找个律师应付一下如果还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办个企业试试看!现在在上海开个最小的公司,租最小的市区办公室,人工,房租,办工设备,税费,样样都贵,起步每年40万十人公司每年要100万这是最低标准,员工还十分不满意待遇普通人有啥生意,能够在养活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够赚钱?做生意真的很难的,不是开玩笑炒菜,一个盘子赚8元,手炒断了,也赚不了多少经常遇到刁蛮顾客,没事找茬,老板娘还要亲自冲上去吵,还要小舅子假装小混混小店一开,动不动就要罚款,卫生啊,广告啊,消防啊,哎,要是都懂这些法规,还会去炒菜吗?说个真人真事我有个亲戚,某年春节前雇了个小面包车,三人带了六箱儿童服装,在高速被交警拦下,人货混装,罚款一万那两个小夫妻身上没有一万元,走不了,春节前,那么冷的天,小夫妻在高速边上哭了一晚上,没人理他们
2各项成本不断攀升对于制造业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工资社保,每年增加12%-15%,食堂菜价,水价,气价,都在涨,房租是,一般也是每年上涨一点点再算算物流成本,中国到处是收费站,产品从苏北小县城出厂,到四川小县城销售,中转三四次,价格基本是涨三倍,否则就是亏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唯独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小老板真的是欲哭无泪了现在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黑白两道的压迫,销售冷到冰点,为0,合同无法履行,到处都是收费站这种现实情况,怎么可能产生大批优质企业?
3融资难,难于上青天作为曾经的小老板,我深刻体会到贷款的酸甜苦辣如果你要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而去申请企业贷款,那无数表格和各种痛苦,会让你觉得办企业好像是在干坏事如果是炒房去贷款,随便开个假证明,说自己月薪四万,银行会默契的假装不知道,闭起眼睛放贷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你的生意不能稳赚钱,银行不想借给你贷款100万元给小民企和贷款一个亿给大国企,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银行自然没有心思理会中小企业了现在的情况是,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国企拿到了资金后无处投资,于是资金在国企手里转个弯,高息放贷给中小企业国企成为贷款的二道贩子,再扒了小老板一层皮中小企业雪上加霜,惨惨惨
4劳动力都往工地跑中国制造业不是和欧美日制造业竞争,而是和有天量贷款的国企基建竞争资金实力建筑工地开出的超高工资,普通制造业根本无力对抗你培养了3年的熟练工,工地一加薪就跑了,你和谁去竞争?所谓招工容易,是要高工资的,否则没人来现在一个办公室文员,吹空调都要3500+五险一金,而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是国企主导,根本不考虑投资收益,也无所谓劳动力成本,缺人就加工资,通过高工资诱惑制造业服务业的人到工地砌砖基建的资金来源于贷款,且无所谓还贷,制造业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只好收摊了许多高速公路给农民工发高工资,但本身亏损,搞笑吧?一旦不印,农民工的高工资立即就没了
5房地产摧毁实体经济房地产已经占领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了2015年中国GDP是67万亿,其中全国卖地收入是3.4万亿在房价构成中,地价约占30%,也就是说房地产创造了11.3万亿GDP,再加上中介,装修,家电家具,估计30%的GDP直接由房价而来另外,3.4万亿的卖地收入,又拉动了铁公鸡,杠杆率至少是3倍,又是15%GDP一账算下来,房地产投资在GDP的占比超过45%但房地产经济有个最大的恶果,就是利润由寡头分享,其他人很惨农民工辛辛苦苦拿了万元月薪,包工头赚了20万,一转身又交给老家县城的房产商了由于房地产抽走了所有的消费资金,老百姓只剩下生活必需品消费,这就导致各行各业的很多产品卖不出去了06年至今,粮食和一般工业品涨价一倍不到,电子产品还在降价,例如电脑手机相机制造业平均工资加社保,合计涨了3倍,小老板坠入深渊,苦不堪言与此同时,员工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实惠,因为多出来的收入,全部被楼市抢走了近十年,全社会所有人,任劳任怨的养肥了房产商其实我不关心谁赚了钱,房产商赚钱也好,小老板赚钱也好,农民工赚钱也好,都可以,无所谓我只关心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是否得到增强现在问题是,房地产经济不需要技术,不需要效率,只要有本事去贷款,有本事去盖章,就可以赚大钱,这是最坏的结果
6四万亿的冲击中国在2009年的时候,制造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来经济危机能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剩下的做大做强,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结果,四万亿来了,把房价推高数倍,实体全部屌丝,于是,中国制造业就回头走,往人工高成本,产品劣质化,规模作坊化,价格低价化的初期模式道路上走了可悲!四万亿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秩序,现在走不回去了09年之前私企是暴富了,但大部分老板没有去吃喝嫖赌,想的是继续研发创新,走向世界,那时候成功学非常流行后来是,先倒霉的关厂买房,反而发财了,坚持不懈的老板,全部SB了
7社会地位太低小私企,企业主,小老板,当你听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你不会联想到好事,只会联想到,他们在欺负工人,剥削工人,血汗工厂,脏乱差,违法乱纪,做坏事是不是?这就是我们当前的现实其实这些人,维系了中国70%的就业,虽然工人目前还吃住一般过去5年,从事实体经济的人被互联网和金融人士嘲笑为老土互联网现在大家看清楚了,就是借钱发钱和烧钱,去年获得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现在都快倒闭完了金融由于引进了高等数学的表述方式,把99.99%的人弄晕了,一直很神秘兮兮的,写个报告的也能够搞到年薪60万现在也看明白了,也就是借新还旧,如果下一期续不上,立即出问题关了灯,都一样
中国经济下一步何去何从?制造业是一切行业之母房子不是卖给建筑工的,金融产品的利润是来自实体的,服务业主要是源于生产利润的消费,然后是这些行业之间的相互循环交易近两年,制造业用工数是大量下滑的,但是表面上看不出来因为新的劳动力,大学生跑到大城市当销售和服务员了,非大学生去建筑工地了92年邓**南巡讲话至今,中国运气好的无与伦比第一波港台疯狂涌入,第二波是最惠国待遇导致的出口狂涨,第三波外资+入世,一下子成为出口冠军,第四波更奇怪,本来小布什要来找碴了,结果911了,美国一下子和我们又是好朋友了但是到了现在,实体滞涨,楼市狂欢该怎么办呢?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上一次类似情况是1998年98年国企大下岗之前,当时有两个可能,一是继续印钞维持那些没有竞争力的国企,二是不再输血,国企员工下岗朱总理没有选择印钞,是真正的调结构,但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朱总理的改革是真刀真枪,触动灵魂的国企几千万人真就下岗了,北海和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真的就破了,精简机构真的就减下来了,真的入世了,汇率真的改了,价格双轨制真的取消了几刀下去,刀刀见红朱总理的改革虽然让很多人利益受损,但是中国经济一下子就起来了我后来想想朱总理壮士断腕,让那么多国企干部职工下岗,他心里承担了多少痛苦啊1993年,朱总理让海南房地产,一夜崩盘,得罪了多少权贵,他心里承担了多少压力这个民族之所以有希望,就是还有几个这样的人现在的改革呢,好改的基本改完了,剩下的都是伤筋动骨的项目了一刀下去,必然剧痛你想想当今社会,富得流油的,就剩下这几个了:房产商,大国企,二代哥你看谁比较好说话?环顾四周,有谁愿意为此轮改革买单?没有!拿望远镜都他妈的也找不到一个!
兔砸会说你胡说的
下辈子美利坚
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我们钱多着,你看看奥斯卡,浩克,佩莱,不差钱
都他妈赖奥斯卡?
什么破例子?20年前都用火柴的,打飞机都是有钱人用的
电商IT不是虚拟经济金融房地产才是啊
其实以前也有这问题,但是不太突出,这两年房价大涨后,各种成本才飞涨,绑架了实体经济
合着房地产和基建现在都不算实体经济了 按这个套路什么都可以喷
不然你能怎么办
看完了,继续做我的中国梦
美梦强国,炒房兴邦
看来这个又是奥斯卡的锅
不光是奥斯卡吧,是这么对年来都是这个策略。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怎么被整垮的?
一、实体经济形势严峻
先简单说一下目前的经济形势。传统制造业就不说了,一比钓早。农业,三大主粮价格全线下跌。工业,ppi连续49个月下降。餐饮,中高端的都卖自助餐了。酒类销量下滑,红酒烂市了。钢铁水泥煤炭,回到90年代的价格了。
你们知道实体经济有多惨吗?我就说一件事!20年前,你爸月薪500元的时候,一个打火机是1元,现在你月薪5000元了,一个打火机还是1元。你说这些制造业老板是不是哭到惨绝人寰的地步了?
1、税费:不能承受之重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动不动被科长起诉罚款,你还得找个律师应付一下。如果还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办个企业试试看!
现在在上海开个最小的公司,租最小的市区办公室,人工,房租,办工设备,税费,样样都贵,起步每年40万。十人公司每年要100万。这是最低标准,员工还十分不满意待遇。普通人有啥生意,能够在养活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够赚钱?做生意真的很难的,不是开玩笑。炒菜,一个盘子赚8元,手炒断了,也赚不了多少。经常遇到刁蛮顾客,没事找茬,老板娘还要亲自冲上去吵,还要小舅子假装小混混。小店一开,动不动就要罚款,卫生啊,广告啊,消防啊,哎,要是都懂这些法规,还会去炒菜吗?说个真人真事。我有个亲戚,某年春节前雇了个小面包车,三人带了六箱儿童服装,在高速被交警拦下,人货混装,罚款一万。那两个小夫妻身上没有一万元,走不了,春节前,那么冷的天,小夫妻在高速边上哭了一晚上,没人理他们。2、各项成本不断攀升对于制造业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工资社保,每年增加12%-15%,食堂菜价,水价,气价,都在涨,房租是长期合同,一般也是每年上涨一点点。再算算物流成本,中国到处是收费站,产品从苏北小县城出厂,到四川小县城销售,中转三四次,价格基本是涨三倍,否则就是亏。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唯独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小老板真的是欲哭无泪了。现在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黑白两道的压迫,销售冷到冰点,知识产权保护为0,合同无法履行,到处都是收费站。这种现实情况,怎么可能产生大批优质企业?3、融资难,难于上青天作为曾经的小老板,我深刻体会到贷款的酸甜苦辣。
如果你要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而去申请企业贷款,那无数表格和各种痛苦,会让你觉得办企业好像是在干坏事。如果是炒房去贷款,随便开个假证明,说自己月薪四万,银行会默契的假装不知道,闭起眼睛放贷。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你的生意不能稳赚钱,银行不想借给你。贷款100万元给小民企和贷款一个亿给大国企,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银行自然没有心思理会中小企业了。现在的情况是,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国企拿到了资金后无处投资,于是资金在国企手里转个弯,高息放贷给中小企业。国企成为贷款的二道贩子,再扒了小老板一层皮。中小企业雪上加霜,惨惨惨。4、劳动力都往工地跑中国制造业不是和欧美日制造业竞争,而是和有天量贷款的国企基建竞争资金实力。建筑工地开出的超高工资,普通制造业根本无力对抗。你培养了3年的熟练工,工地一加薪就跑了,你和谁去竞争?所谓招工容易,是要高工资的,否则没人来。现在一个办公室文员,吹空调都要3500+五险一金,而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是国企主导,根本不考虑投资收益,也无所谓劳动力成本,缺人就加工资,通过高工资诱惑制造业服务业的人到工地砌砖。基建的资金来源于贷款,且无所谓还贷,制造业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只好收摊了。许多高速公路给农民工发高工资,但本身亏损,搞笑吧?一旦不印,农民工的高工资立即就没了。5、房地产摧毁实体经济房地产已经占领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了。
2015年中国GDP是67万亿,其中全国卖地收入是3.4万亿。在房价构成中,地价约占30%,也就是说房地产创造了11.3万亿GDP,再加上中介,装修,家电家具,估计30%的GDP直接由房价而来。另外,3.4万亿的卖地收入,又拉动了铁公鸡,杠杆率至少是3倍,又是15%GDP。一账算下来,房地产投资在GDP的占比超过45%。但房地产经济有个最大的恶果,就是利润由寡头分享,其他人很惨。农民工辛辛苦苦拿了万元月薪,包工头赚了20万,一转身又交给老家县城的房产商了。由于房地产抽走了所有的消费资金,老百姓只剩下生活必需品消费,这就导致各行各业的很多产品卖不出去了。06年至今,粮食和一般工业品涨价一倍不到,电子产品还在降价,例如电脑手机相机。制造业平均工资加社保,合计涨了3倍,小老板坠入深渊,苦不堪言。与此同时,员工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实惠,因为多出来的收入,全部被楼市抢走了。近十年,全社会所有人,任劳任怨的养肥了房产商。其实我不关心谁赚了钱,房产商赚钱也好,小老板赚钱也好,农民工赚钱也好,都可以,无所谓。我只关心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是否得到增强。现在问题是,房地产经济不需要技术,不需要效率,只要有本事去贷款,有本事去盖章,就可以赚大钱,这是最坏的结果。6、四万亿的冲击中国在2009年的时候,制造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来经济危机能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剩下的做大做强,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结果,四万亿来了,把房价推高数倍,实体全部屌丝,于是,中国制造业就回头走,往人工高成本,产品劣质化,规模作坊化,价格低价化的初期模式道路上走了。可悲!
四万亿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秩序,现在走不回去了。09年之前私企是暴富了,但大部分老板没有去吃喝嫖赌,想的是继续研发创新,走向世界,那时候成功学非常流行。后来是,先倒霉的关厂买房,反而发财了,坚持不懈的老板,全部SB了。7、社会地位太低“小私企,企业主,小老板”,当你听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你不会联想到好事,只会联想到,他们在欺负工人,剥削工人,血汗工厂,脏乱差,违法乱纪,做坏事。是不是?这就是我们当前的现实。其实这些人,维系了中国70%的就业,虽然工人目前还吃住一般。过去5年,从事实体经济的人被互联网和金融人士嘲笑为老土。互联网现在大家看清楚了,就是借钱、发钱和烧钱,去年获得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现在都快倒闭完了。金融由于引进了高等数学的表述方式,把99.99%的人弄晕了,一直很神秘兮兮的,写个报告的也能够搞到年薪60万。现在也看明白了,也就是借新还旧,如果下一期续不上,立即出问题。关了灯,都一样。中国经济下一步何去何从?制造业是一切行业之母。房子不是卖给建筑工的,金融产品的利润是来自实体的,服务业主要是源于生产利润的消费,然后是这些行业之间的相互循环交易。近两年,制造业用工数是大量下滑的,但是表面上看不出来。因为新的劳动力,大学生跑到大城市当销售和服务员了,非大学生去建筑工地了。
93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至今,中国运气好的无与伦比。第一波港台疯狂涌入,第二波是最惠国待遇导致的出口狂涨,第三波外资+入世,一下子成为出口冠军,第四波更奇怪,本来小布什要来找碴了,结果911了,美国一下子和我们又是好朋友了。但是到了现在,实体滞涨,楼市狂欢。该怎么办呢?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上一次类似情况是1998年。98年国企大下岗之前,当时有两个可能,一是继续印钞维持那些没有竞争力的国企,二是不再输血,国企员工下岗。朱总理没有选择印钞,是真正的调结构,但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朱总理的改革是真刀真枪,触动灵魂的。国企几千万人真就下岗了,北海和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真的就破了,精简机构真的就减下来了,真的入世了,汇率真的改了,价格双轨制真的取消了。几刀下去,刀刀见红。朱总理的改革虽然让很多人利益受损,但是中国经济一下子就起来了。我后来想想朱总理壮士断腕,让那么多国企干部职工下岗,他心里承担了多少痛苦啊。1993年,朱总理让海南房地产,一夜崩盘,得罪了多少权贵,他心里承担了多少压力。这个民族之所以有希望,就是还有几个这样的人。现在的改革呢,好改的基本改完了,剩下的都是伤筋动骨的项目了。
一刀下去,必然剧痛。你想想当今社会,富得流油的,就剩下这几个了:房产商,大国企,二代哥。你看谁比较好说话?
1、必须给房地产降温,让投资房地产赚不到钱
中国的钱太多了,往哪里去?当然是往赚钱的行业里去,当大家都感觉房地产比实体经济更安全、更赚钱时,老板的关注点、资金、人才都会从实体经济移向房地产,那样,实体经济只会一步步被掏空,如同实体经济是一个企业、房地产是一个企业一样,一个企业的人、钱、资源全被挖到了另一个企业,这个企业肯定是越来越差,直至关门。
所以,如何给实体经济这个企业更多的未来、希望?只能是从政策上让房地产这个企业更难赚钱。
1、没办法,2016年涨幅超过10%的城市全部分别对待,把去年增加上去的杠杆再减下来,比如首付30%,二套60%,三套不能贷。比如二套房计算标准是看房又看贷(去年改成了不看房只看有无贷款,有10套房子没贷款也算首套)。
2、使用金融政策去改变房地产行情,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比什么限购、限地价靠谱多了。
2、必须规范当前浮躁、赚快钱的商业模式,才能给实体经济让路
什么意思呢?我们用现实来说话。
为什么P2P在中国一下子涌出来数千家,然后99%的全部关闭,要么卷钱跑、要么破产倒闭。
为什么互联网+、O2O在中国一下子这么火,因为好忽悠人投资啊,融不到VC就卖股权啊,反正忽悠到钱就是王道。如今互联网+和P2P一样都快成了过街老鼠了。
为什么今年直播又火了,还是因为是风口上的模式,钱好忽悠,但最终一样难逃99%倒闭,最后留下三家,然后合并成一家,其它全死的结局。
为什么?因为违法成本太低,守法成本太高!
如何通过法律、社会教育让大家认识到经济的本质,去除浮躁的心理,去除赚快钱的心理,盯紧中长期投资的回报,把更多的创新、资金转向实体,这样子,在资源支撑下,实体经济才有希望。
这要靠法制!让违法的人、造假数据骗钱的人付出昂贵的代价,这才是王道!
3、改革目前实行的劳动合同
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咱的实体经济都这样了,咱就别在这方面学习国外民主国家的劳工保护了,人家的国家福利、社会保障咱能学到吗?毕竟我们还是这样的初级阶段,大企业都快跑完了,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都快倒闭完了!
改革的目的是企业愿意去签订,企业和员工都能接受并愿意主动去签订,而不是被绑架,而不是被困住,就这么简单。
给企业更多的自由,让劳工可优胜劣汰,让能者多得,让多劳者多得,让不劳者不能有所获。让企业有更多的自主权。
这年头,做企业到一定级别的,谁不想合理合法?谁想一直在犯法?谁愿意一直扛着棺材上路?
4、降低企业社保缴纳基数
如今,一个企业,如果按规定交纳五险一金,这项金额占到了总工资的30-40%左右,这已经占到了企业工资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有多少企业能够承受?这也是逼着企业在变相违规。
试想,如果每个员工的缴纳社保成本可以控制在每月500元,所有的企业都会愿意主动全部缴纳,还是那句话,做企业的没有谁就天生愿意犯法违规,谁都愿意与员工共存,但成本太高,企业经受不起啊!
如果缴纳基数小了,会不会影响社保总额呢?其实不然,如今整个社会缴纳社保的员工比例总体上不超过30%,如果降低了基数,但提高了总数,比如达到90%的时候,其实总缴纳金额数是不减反增的。
年初的两会上,有代表向总理提议降低企业社保缴纳基数,以减轻企业负担,总理也答应,并说一定要按步实施,毕竟总理发话了,后来也确实是跟进了。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原来的20%调整为19%,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原来的1%调整为0.8%,个人缴费比例不变……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通知,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对于如此没有诚意、纯属欺上瞒下来忽悠的跟进政策,只能TMD表示一下无奈的呵呵。
5、降低个人所得税
还是那个道理,因为税负太高,全国人民从上到下都在犯法,没有几个企业是真正的按规定交个人所得税的,你也别拿国外来说事,人家交税的都是爷,我们交税的都还是孙子,社会保障呢?医疗教育保障呢?住房保障呢?
所以,很多的企业不得不做两套账,就是为了减小员工的个人所得税。
1、继续提高0缴税基数,比如提高到元。
2、降低税率,比如我们的边际税率是45%,这在全世界也是比较高的,新加坡的边际税率是22%,而且起征点远高于我们。
3、把税率改革到90%以上的企业都能接受并愿意主动全额实报去缴纳,这才是目的。
4、房贷利息抵个税是一个好事,赶紧实施!
6、降低企业所得税
以前的企业所得税是33%,自2014年起降成了25%,这是一个大进步,但还是居高,建议分类对待,比如实体企业的可以再降至10-15%,先把实体企业振兴起来再说。
如果以上措施只针对制造业,而对房地产、金融业却可以提高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那么,就可以加快资源向实体转移,但这样政府是不是耍流氓?是的,我们就是要耍流氓,因为我们本来就一直在耍流氓,又不多这一回,而且,这又是为了国计民生。
如果大家不明白,我可以举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是我朋友的科技企业,以前的增值税是17%,以前就不得不到月末四处想办法买票,后来克强上台后改成了6%,他就再也不找票了,按实际金额照常纳税,因为什么?因为交得起了!因为去买票也省不了钱!所以,一切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发现违法成本更高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开始全部守法!这才是改革的真正目的!
7、不要给钱,给个公平的环境最重要
动不动的这个基金,那个定投,这个扶持,那个补贴的,都会转嫁成腐败的寄生虫。
科技厅、工信厅、商务厅、发改委等每个系统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家扶持资金,动则几个亿几十个亿,养着一大帮蛀虫公司,每年就是赚一年拿到的几百上千万的补贴,国家扶持什么我就做什么。
国家说要大力扶持外包产业,好,我赶紧把公司包装成外包公司。
国家说要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好,我赶紧把公司包装成动漫公司。
国家说要大力扶持电子商务,好,我赶紧把公司包装成电商公司。
国家说要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好,包装。
国家说要大力扶持新能源,好,包装。
格力的董明珠曾在一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对总理说,不要给钱,我们也不要扶持政策,我们要的是一个公平、透明、平等的环境。
给了我们这个环境,我们会做的更好,比给钱更好。
虽然也理解国家的初衷是好意,而就是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钱,把企业的竞争环境破坏了,大家不去搞创新搞研发,而是竞相搞关系,拿补贴。
不搞科技创新的靠拿补贴比苦逼做研发的赚的还多,这不是逼着老实人骂娘吗?
中国想要真正强大,必须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单单靠房地产和金融泡沫,是不可能撑得起中国真正的强大的!这都是虚幻的!
只有企业家,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
只有让企业家对未来有信心,只有让企业家都在踏踏实实做企业,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长久,才能真正强大,就像德国,抗风险能力极强,为什么?德国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日本和韩国也是!
给企业减负,给企业家尊严,给实体经济活力,我们期待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中国实体经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