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带鱼屏的笔记本只有苹果和微软触屏笔记本吗

苹果Mac和Windows PC的十个主要区别
阅读量:631493
苹果Mac笔记本和其他厂商的PC史诗般的战斗多年。现今,Windows 8系统已经发布两年,苹果核微软平台比以往更加不同。以下是Mac和微软PC的主要不同。
&文/蓝鲸TMT网 刘娜&苹果Mac笔记本和其他厂商的PC史诗般的战斗多年。PC电脑曾经开发人员使用的电脑的首选,因为最好的Windows应用程序最先出现。&但在过去的几年中,发生了改变。现在是一个应用程序几乎不可能只在Windows上,也不只在Mac。&现今,Windows 8系统已经发布两年,苹果核微软平台比以往更加不同。以下是Mac和微软PC的主要不同。&1. 苹果为自己的设计感到骄傲&苹果花数年研究产品外观,使每一个细节甚至是电脑的内部构造都美到极致。而PC的设计取决于制造他的厂商,而这些厂商的产品设计往往不如苹果公司。2012年以来,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不错的模仿者,比如说戴尔。&2. 苹果更贵&平均来说,mac往往是明显比微软PC更贵。虽然有一些高端的Windows电脑价格和MacBook Air一样(或更多),但苹果没有如Windows电脑一样超高性价比的电脑。&你可以花3000元买个PC,但只够支付Mac的一部分。&&3. Windows更适合硬核玩家因为Windows电脑硬件的高度可制定,游戏玩家往往更喜欢它们。你可以通过提高你的计算机的性能、更换更好的显卡或添加更多的内存来处理耗电游戏。&4. Mac拥有更好的用户支持& &当你的Mac出现问题,你可以预约当地的苹果商店,去天才吧解决。如果问题再一次会面中就能解决,通常免费。&微软的确有一些零售店,但没有苹果多。用户必须直接找你的电脑厂商,来找到售后服务,或者找当地经销商。&5. 面对恶意软件和病毒Mac更安全&网络安全公司AVG写道,由于现在苹果PC平台用户没有微软平台多,所以苹果仍然更安全。但这一情形不会维持太久,从数据来看,苹果平台遭遇的病毒正在逐年增长。&并且,据,Macworld报告,Mac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是建立在Unix中,一个被默认为比Windows更安全的地方。&6. 这两个操作系统南辕北辙&Windows 8.1和苹果的OS X操作系统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两种人。Windows有平铺的界面,你可以同时打开很多窗口,让你探索新闻、照片、通讯或者浏览网页。你可以通过滚动来查看界面。&Mac OS X有一个更清洁的界面。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你有一个桌面,一个码头用于访问所有你喜欢的应用程序,和一个任务栏在屏幕的顶端。&7. Windows系统笔记本更多样化& &有很多PC厂商,有更多不同的品牌和不同种类的硬件以供选择。微软只是使软件公司,但惠普、宏碁、联想、戴尔等硬件厂商多样化的功能和产品,为不同预算和偏好的每个人服务。&苹果将软件硬件包圆,所以如果你想买苹果笔记本,你的选择很有限。&8.Windows系统笔记本有触屏&&在很多Windows电脑上,你可以选择定制触屏来运行Windows 8.1,该选项在苹果Mac目前不存在。&9.Windows可以在平板上运行& &Windows可以在平板上运,不仅仅台式和笔记本电脑,还有平板。Windows 8.1可以在各种规模的设备应用于巨型一体机电脑,笔记本电脑小8英寸平板电脑。OS X只用于苹果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一体机电脑。&10. &适应不同的键盘快捷键&如果你将要更换操作系统,请先适应不同的快捷键。即使截屏,两个操作系统的快捷键也不同。&与Windows 8.1中,您可以按Windows键和屏幕打印键截图,但您需要使用另一个程序像油漆一样任何裁剪。在Mac上,您可以保存命令,转变和4键截图,让你从当前作物任何你想要的屏幕。
要评论?请先或者
我认为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最大的区别在当你的普通PC过时了,你还可以用老的win系统上用老的应用程序可以继续勉强使用,可mac系统根本找不到老版的应用程序继续使用,想勉强使用都不行,只能换一台新型的mac电脑。
Ta的其他文章 >>
近日,在美的2018经营管理年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
新闻发布会
14:00:00 北京
00:00:00 浙江
09:00:00 上海
09:00:00 湖北
14:00:00 北京
09:00:00 北京
00:00:00 北京
09:00:00 上海
09:00:00 四川
09:00:00 北京
13:00:00 天津
09:00:00 浙江
09:00:00 浙江
09:00:00 上海
09:00:00 北京
09:00:00 北京
09:00:00 北京
09:00:00 浙江
13:00:00 湖北
09:00:00 北京
新闻排行榜
新闻时间轴
蓝鲸时间轴—清晰标明未来即将发生的事件。蓝鲸新闻时间轴—让你了解即将发生的事件
新闻线索通道
蓝鲸旗下蓝鲸TMT新闻线索通道
新闻发言人俱乐部
蓝鲸旗下蓝鲸TMT新闻发言人俱乐部
蓝鲸记者训练营
从新闻爆发源头开始复盘式演练,全程、深度的从每个细节回顾模拟,以及专业解释,对记者进行整体培训
蓝鲸记者猎头
最专业的传媒行业招聘平台。切实解决传媒行业“专业媒体人才难招,媒体人找工作更难”的长久问题。
在线新闻发布会系统
邀请进入发布会需要输入邀请账号和邀请密码,如您还没有您所要参与的发布会的账号密码请联系蓝鲸在线客服外媒评今年最值得购买的笔记本:微软和苹果
[摘要]今年哪些笔记本电脑最值得购买?看看这篇文章就了解了。The Verge中文站8月7日消息我们生活在一个智能手机时代,人人都有手机、并且依赖各种应用和服务。但话说回来,手机并不能做所有事情,比如办公、写文章或是处理视频,基本上还得靠传统电脑。当然,台式机(除了游戏玩家)越来越没落,大家更喜欢购买一款笔记本电脑,毕竟用着方便。虽然PC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但要想买到一款好的笔记本电脑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众口难调、同时用户也越来越挑剔。键盘手感好、屏幕明亮且清晰、配置性能强大,同时还拥有轻薄机身和可以坚持一整天的电池寿命,可能是大家普通的需求。当然,满足上述所有条件的机型在市场中是凤毛麟角,即便是售价几万的外星人,也只是在游戏性能方面具有优势,但并不适合大众。所以,本文中的“最佳”其实重点在于均衡,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具体机型吧。最佳笔记本:微软Surface Laptop微软以Surface Pro平板进入PC硬件市场,积攒了不俗的口碑,并且在Surface Laptop中爆发。Surface Laptop不再采用混合设计、而是一款再普通不过的传统笔记本电脑,但均衡的表现几乎无人能敌。Surface Laptop拥有轻薄的设计、手感舒适的键盘、漂亮的高分辨率屏幕,还采用了最新的英特尔处理器、16GB RAM+1TB硬盘搭配,同时还具备长久的电池寿命,整体表现非常好。另外,虽然Surface Laptop标配Windows 10S系统,但在今年末均可免费升级到Pro系统,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全能笔记本选择。Mac选项:苹果MacBook Pro当然,有些朋友不喜欢Windows,所以苹果的MacBook系列也是一种选择。在众多型号中,最新的MacBook Pro无疑是最均衡全面的选择。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推荐版本是13英寸没有TouchBar的款式,因为TouchBar略显鸡肋、同时价格昂贵。基本款的MacBook Pro拥有出众的设计和轻薄的机身,整体配置也很主流,键盘、屏幕均在水准之上,性能也可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唯一的缺点是入门版本仅有两个USB-C接口,可能需要额外购买适配器。其他选择电池寿命最长:惠普 Spectre x360作为全世界最大的PC厂商,惠普自然也拥有定位主流的产品线,Spectre x360便是其中之一。它拥有时尚、精致的机身设计,做工也很好,最棒的部分则在于其电池寿命,在测试中长达14小时,一般强度的使用也可坚持10小时,另外也能够翻转作为平板使用。至于缺点,则主要集中在一些小问题上,比如没有SD卡、键盘背光不均匀,触摸屏幕时略有晃动感。最轻薄:苹果MacBook苹果的12英寸MacBook上榜,主要是其令人惊叹的轻薄机身,当然整体做工和手感也是非常出众的。当然,它的性能逊色于MacBook Pro,另外键盘键程略短也是一个缺点。最致命的部分是它只有一个USB-C接口,连接电源之后连U盘都没法使用,必须额外购买适配器。最佳便携游戏本:雷蛇Blade(14英寸)对于想要追求机身尺寸重量和游戏性能的朋友来说,雷蛇Blade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上,像它这么轻薄的14英寸游戏本在市场中屈指可数。2017版配备了酷睿i7-7700HQ处理器及Nvidia GTX 1060显卡,在笔记本中已经非常强大,同时集成了全面的接口,让用户可以方便地连接游戏配件。当然,由于游戏性能不俗,全负荷运行时风扇非常响,另外屏幕效果和触摸板手感都有提升的空间。最佳二合一本:联想Yoga 910如果喜欢二合一混合本,联想Yoga 910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采用了全新的铰链设计,四条金属导轨优雅而又坚固,改善了混合本常见的屏幕晃动情况,在多种模式下均可实现良好的触摸屏体验。另外,它拥有4K屏幕版本,并且不会因为分辨率的提升而过度耗电。联想Yoga 910的缺点是风扇似乎运行太频繁,另外键盘布局有点非主流。功能最丰富:微软Surface Book如果想要一款功能丰富、可玩性强的笔记本,可以考虑微软的Surface Book。灵活的设计赋予其多种使用体验,可以将屏幕拆下来作为平板使用,要比传统的折叠二合一笔记本更灵活;支持手写笔对于设计师、艺术家来说也非常棒,配合软件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生产力应用。Surface Book的缺点则是价格偏高、处理器和显卡为去年款式,另外整体也相对厚重、电池寿命在实际使用中也偏短,只有6-8小时。(原作者:Dan Seifert 编译:Gin)来源:theverge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miyaliu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你已经知道,微软做了一款真正的笔记本电脑。
它没有花哨的变形设计,也没强行开辟一个新的品类,它只是一款笔记本电脑,有不可拆卸的键盘,有常用的端口。
而此时,PC早就迈入新纪元。不再性感,甚至向来不怎么挑食的媒体都开始嫌弃它。上世纪80年代至今,30余年来相互成就结成Wintel联盟的两大科技巨头,也有各自的新愁要应付。Android、iOS的蚕食,移动计算的兴起,云服务的渗透,它们面临着自上而下的压力。
Surface Laptop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会显得有些平庸,甚至有点不合时宜。而它随着针对教育行业的Windows 10 S一同亮相,徒增额外的质疑。但让我兴奋的是,这是一款有史以来最纯正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以1985年东芝推出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1000算起的话,这一天,我们等了32年。
和对面阵营的MacBook、MacBook Air、MacBook Pro一样,微软终于实现了一款笔记本电脑的软、硬件开发全部出自一人之手,由一人掌控。单是这一点,就足够让人期待。
一如既往的品质,媲美MacBook的工艺
有以往Surface系列产品背书,这款以Surface命名的笔记本的设计和工艺更值得期待。但似乎正是Surface此前的优秀表现,使得新品显得不再那么惊艳。从海外媒体近两天的上手体验来看,微软又给惠普、戴尔们上了一堂课。在它之前,从没有人会这么用心和考究地设计一台Windows笔记本。
承袭着该系列的整体风格,Surface Laptop有着硬朗的线条,机身以铝合金为材质,覆盖了一体式的顶壳和底座。新品共有四种配色,深酒红、灰钴蓝、亮铂金、石墨金,均透着理性和克制。
键盘则是另一种质地,也是Surface Laptop温暖人性化的一面。上面严丝合缝地覆盖着一层毛茸茸的类似翻毛皮的材料——Alcantara,这是微软Surface部门钟爱的一种材质,在特别版Surafce Pro键盘盖,2017款全新的人体工学键盘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2017款微软全新的人体工学键盘,掌托就使用了Alcantara材质。
而且,键盘上覆盖的Alcantara是有疏油涂层的,很耐脏。扬声器则藏在了这层高档材质的下方,从键盘和Alcantara的缝隙中穿过。这是微软对细节的考究之处。平放时,键盘与桌面间有一定的坡度,长时间文字输入时,手腕的负担相对会小一点。
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Surface Laptop的顶壳和转轴是一体式的设计,排气孔位于转轴下方,这一点和MacBook、MacBook Pro一样。相比之下,前者的排气孔位于一个斜面上,不会被转轴完全遮挡,散热目测会好过苹果的Mac产品。但都对天线的设计排布有更高的要求,如此一来,我更加期待后续的拆解。不出意外的话,届时我们也将看到有史以来最精致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主板。
提到PC,我们很难不拿苹果来对比,毕竟MacBook Air问世至今的九年里,它一直是Windows阵营的“导师”。正是受它的启发和刺激,才有了后来的超极本。
但Mac之所以为Mac,不仅仅在于它精致的设计、对加工工艺不计成本的投入,还在于它细微处的体验。触控板历史性差距是其一,而在微软不得已出手用Precision Touchpad追上MacBook Air触控板之后,苹果又祭出Force Touch再次拉开差距。
转轴阻尼控制是其二,2008年第一代Steve Jobs亲自发布的第一代MacBook Air就能实现的单手轻松开合,且能保持阻尼顺滑均衡,对绝大部分PC笔记本来说是一种奢望。但Surface Laptop做到了。
基于上面这些努力,微软对这款意义非凡的产品信心满满。在向媒体近距离展示Surface Laptop时,微软硬件和Surface业务负责人Panos Panay选择了一位使用MacBook Pro的记者,用意再明显不过。
运行Windows 10 S只是为了让你入门
Windows RT的无疾而终在前,同样主打轻量化的Windows 10 S似乎生来就负担重重。不过两者本质上并不相同。一句话概括Windows 10 S,这是一个没有历史包袱的Windows 10。
它只运行Windows Store中经过微软验证的UWP应用,不需要考虑散落民间的各种真假莫辨的安装包,纯粹,安全,自然也不会有恶心的全家桶。如果现有应用想被Windows 10 S用户下载,方式很简单,按照微软的规则,向Windows Storet提交应用,就像开发者在Google Play、App Store做的那样。
RT专为 ARM架构设计,不具备兼容传统应用的客观条件,无异于一款自立门户的全新操作系统。反过来看,我们不得不佩服微软的软件工程能力,一言不合就重写操作系统。
Windows RT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微软吸取了其中的教训,没有强行把用户迁移至Windows 10 S,而是先提供给教育市场,让这批习惯了从苹果App Store、Google Play下载应用的年轻人,也习惯从微软商店下载应用。
即便如此,以Surface Laptop的第七代英特尔酷睿i5、i7处理器的硬件配置来看,只是运行一款面向教育行业的轻量化系统的话,未免太大材小用。所以,微软给出了一个50美金升级专业版Windows 10的选项。
对学校之外的非教育用户来说,短期内,乖乖掏钱升级专业版才是正途。而从使用体验和长远来看,收紧对应用分发的控制,是大势所趋,尽管过程可能要漫长得多。
Surface出品,必属精品
最后,再来看一段展示Surface Laptop设计、工艺的视频。
与其说Surface Laptop是微软给乐意加入Windows 10 S推广行列的OEM品牌做的标杆,倒不如说,是微软不想让后者耕耘了数十年的笔记本业务显得太难堪。遍览近两年的PC笔记本产品,工艺、设计上能与之匹敌的寥寥无几。
把屏幕考虑在内的话,13.5英寸、分辨率、3:2比例,参考Surface产品以往的表现以及微软在色彩管理上的经验,如果你注重显示效果,厌倦16:9带鱼屏,就更难对Surface Laptop视而不见了。
对我来说,这是近几年来最期待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
当然,它也有不足之处:没有USB Type C,原型设计是有的,但最终取消了;4GB起步的内存略寒酸。
附Surface Laptop基本参数:
尺寸:308.1 mm x 223.27 mm x 14.48 mm
屏幕:13.5英寸,2256 x
PPI),3:2比例,康宁大猩猩三代玻璃
材质:铝合金,Alcantara
重量:1.25千克
CPU:第七代英特尔酷睿i5、i7,
GPU:HD 620 (i5),ris Plus Graphics 640 (i7)
续航:14.5小时视频播放
接口:USB 3.0,miniDP、Surface Connect电源孔
本文转载自品玩网,玩科技整理发布,更多新鲜资讯,请关注玩科技。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玩科技其它文章
经过漫长的等待,今天晚上三星终于将Galaxy S8和S8 Plus带到了国内,而售价跟之前曝光的基本一致5688元起。国行版Galaxy S8外型上没有任何改动,依旧是双玻璃+金属中框设计,为了提高握感,机身四周边角处理很圆润,而金属中框也进行了弧形处理,这样手感进行了统一,没
在刚刚过去的5月9号,高通悄悄的发布了新一代的中端骁龙660处理器,由于他的性能跟价格,被业界成为今年性价比最高的一款处理器。今天,我们在GeekBench数据库中发现了骁龙660的跑分信息,其单线程成绩为1599分,多线程成绩为5639分。 对比来看,单线程已经非常接近骁龙
经历了近半年的泄露后,HTC的旗舰终于来了!就在今天下午,HTC在台北举
Intel Core i3/i5/i7品牌已经存在十年了,发烧友们一直期待的Core i9在上周首次曝光。现在,疑似Core i9 7900X和Core i9 7920X的跑分成绩现身UserBenchmark,主要是整数和浮点成绩,让传闻更加真实起来。其中10核的i9-7900X基础主频3.1GHz,单核成绩107分,多核成绩1467
HTC刚刚在台发布了新机HTC U11,作为首款支持压感中框交互的手机,这款产品从内到外都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气息,因此也被成为最帅旗舰。下面是新浪科技送上的物种颜色图赏,包括雪白、黑色、蓝宝石、银灰、红色。此次U11的后壳依然为玻璃材质,与U Ultra处理方式相同,根据
联想为了给自家亲儿子Moto让路,不惜精简了旗下乐檬、ZUK子品牌手机。5月15日,据外媒4G News根据@evleaks泄露的图片报道,Moto将推出全新Moto C、Moto X、Moto Z、Moto G和Moto E,一共五大系列。同时也表明了每个系列即将推出的新机型,意味着摩托罗拉将在今年年底前推
中关村在线消息:下半年苹果将发布新机,为了对抗苹果iPhone8,不出意外的话三星将于下半年推出新旗舰三星GalaxyNote8。日前,韩媒MKNews报道称,三星GalaxyNote8将会继续搭载高通骁龙835和猎户座8895处理器,和第一季度发布的旗舰三星GalaxyS8相比,Note8会使用第二代的
Windows用户大概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大规模病毒传播”的盛况了。从12日开始,一种叫做“WannaCrypt0r 2.0”(其实,WannaCry直译过来,应该叫“想哭”)电脑病毒爆发并袭击了不少Windows用户,案发地遍布包括中国在内的99个国家。如果你不小心通过点开可疑邮件、未经扫描
在此前的一加就已经确认,在今年夏天会发布最新旗舰一加手机5。随着发布会的时间越来越短,这款万众期待的手机终于要来了。关于一加手机5,目前已经确认的配置包括骁龙835和双摄,至于内存则是个迷,有6GB和8GB两种说法。不过此前在微博上,分析师潘九堂暗示,一加手机5
搜狐科技/韩昭 昨晚,锤子发布新机坚果Pro。不同于市面上主流手机的圆润
5 月 9 日晚,在全场锤粉的尖叫和欢呼声中,一向对锤子没有什么感觉的我,终于也被一阵阵浪潮般的热情所击溃,开始被 PPT 中的坚果 Pro 和舞台上的罗永浩所打动。不过,当发布会一结束后,冷静一想,将近 3 个半小时的演讲,似乎并没有太多惊喜。无论是锐利的设计、还是
5 月 9 日上午,高通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召开发布会,在本次发布会上,高通正式发布了两款全新的移动平台:(Snapdragon)骁龙 660 和 630。这两款芯片主要取代去年的产品骁龙 653 和骁龙 626,带来性能上的提升,更长的续航,更快的 LTE 调制解调器,以及更先进的拍照和
今日(5月9日)美图公司在厦门正式发布新一代自拍神器——美图M8手机,定位人工智能时代的“拍照机器人”。拍照一直是美图手机的主打功能,美图也利用自己在图片方面的技术储备,在手机自拍和拍照上已经小有成就。外观方面,此次美图M8采用了六曲面3D玻璃作为机身材质,
作为今年颜值最高的安卓旗舰,三星Galaxy S8受到了众多用户的追捧,而现在它的行货版终于完全揭开了神秘面纱。现在三星中国官方已经开启了Galaxy S8、S8 Plus两款手机的预订,用户可以选择三星线下门店,预约的时间为5月10日上午10点至5月24日晚上12点(25日正式发货,1
你已经知道,微软做了一款真正的笔记本电脑。它没有花哨的变形设计,也没强行开辟一个新的品类,它只是一款笔记本电脑,有不可拆卸的键盘,有常用的端口。而此时,PC早就迈入新纪元。不再性感,甚至向来不怎么挑食的媒体都开始嫌弃它。上世纪80年代至今,30余年来相互成
号称“今年最帅的骁龙835旗舰手机”真的要来了(5月16日发布),只是大家还会为这个品牌买单?现在,国外爆料大神OnLeaks提前送出了HTC新旗舰U11的外形图,跟之前不太一样的是,这次是红色版本,机身正面是黑色面板,这样的搭配看起来如此亮眼。除了给出外形外,这款HTC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嗅到的,是这条新闻的复杂气味。在俄中国人从“不信”到“惊呆”“听说了吗?微信被禁了!”“什么?开玩笑吧?怎么可能?”“如此荒谬的消息,我才不信呢”。第一时间,在俄中国人几乎都对这一“爆炸性”新闻持怀疑态度。但当大家认真对待这一问题
这段时间华为P10手机因为混用eMMC、UFS闪存一事而陷入舆论漩涡中,华为官方多次以保证供应稳定为由解释混用的原因,但是消费者并不买账,毕竟供应链的事跟消费者没关系。华为在两次危机公关失败之后态度有所松动,表示对自己的行为反省(不过如何补偿eMCC闪存的P10消费者
还记得诺基亚全新的3310手机吗?现在诺基亚在官方社交媒体上正式确认,这款新3310已经开始全球出货了。不过到目前为止,诺基亚还没有公布3310的现在销售渠道。而在线下方面,已经开始在全球各地的零售商铺货,其中目前英国的Clove已经开始接受预订。不过根据这家零售网站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5月4日报道(编译:田小雪)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苹果公司决定不再支付iPhone手机中使用的高通芯片的数十亿美元专利使用费,所以高通计划采取报复措施,向国际贸易委员会(即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以下简称ITC)华为PC的手机式创新:如何炼成当下最好的笔记本|华为|微软|屏幕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华为PC的手机式创新:如何炼成当下最好的笔记本
华为PC的手机式创新:如何炼成当下最好的笔记本
  埋头做了三年多,华为 PC 业务终于迎来了它的 Mate 7 时刻。  “之前是拼命给渠道推货,现在是渠道拼命找我要货。”负责华为 PC 产品销售的老姜虽然比以前忙了不少,但心里却乐开了花。他说,“市场对 MateBook X Pro 的反应,有点像当年华为全面打开智能手机市场的功臣 Mate 7 了。”  初代产品问世两年后的 2018 年 2 月底,同样是在巴塞罗那,华为用一台四边超窄边框的全面屏 MateBook X Pro 惊艳了世人。  13.9 英寸
分辨率,3:2 屏幕比例,四边窄边框设计带来的 91% 屏占比,每一项指标都在刷新着我们对于笔记本电脑的认知,轻薄和性能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融合。尤其是屏幕,当你习惯了高屏占比全面屏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沉浸感,再看现有的 16:9、厚重边框的“带鱼屏”笔记本电脑,你会对后者有一种深深的厌恶。  MateBook X Pro 毫不意外地成了当下最好的笔记本电脑之一,自发布以来持续收割着用户和媒体的好评,最好的屏幕,最好的外放音效,一气呵成的指纹解锁,便携小巧的电源。Windows PC 阵营里除了微软的 Surface,其他老牌大厂无一堪战。  Mate 是华为的骄傲。  三代出贵族,用做手机的思路做 PC  “从 1991 年到 2000 年间,PC 高速发展,它代表的是高新技术,别的跟它比只是小儿科,如今它成了最冰冷的一个,与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如非工作需要极少被人想起。”  时至今日,回忆起两年多前华为 MateBook 在巴塞罗那初次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的时刻,Zhu Ge 依旧难以平静。  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MWC 是影响力最大的科技展会之一,也是每年科技圈的风向标,搭载酷睿 M、厚度仅 6.9 毫米、无风扇设计,MateBook 的盛装登场宣示了华为的姿态,而 Mate 之名更会让人想起华为 Mate 系列手机的辉煌。  Zhu Ge 是华为 MateBook 产品经理,2016 年 2 月巴展期间在巴塞罗那待了 5 天,总共睡了十五六个小时,不停调试、检测产品,直到展览顺利结束回国,他才从紧绷的状态里走出来,跟同事打电话提起当时的压力之大。  第一代 MateBook  受命开发 PC 前,Zhu Ge 做过手机,后来做无线模块,和微软、英特尔以及各 PC 厂商打交道,2014 年 5 月开始做 Android 平板电脑一直到 2015 年初。  此后他一心扑在了 PC 上。当时 Mate 7 手机已成气候,敲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做 PC 的原因很简单,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觉得 PC 太工具化了,没有温度。  “Huawei Mate Series Smartphone &; Notebooks Share High Quality with Innovative Technology。”  今年年初,用一段略显拗口的英文,余承东向全球媒体传达了华为 MateBook 系列 PC 产品对 Mate 系列手机品质和科技的延续,尽管严格来讲华为并没有 Mate 笔记本电脑,而是 MateBook。  不过这再一次印证了媒体常提到的华为用做手机的思路做 PC。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华为自此开启了一场从手机到 PC 的降维打击。  “其实第一代 MateBook 的工业设计是跟着 P7 做的,尤其是边框的收边设计。”MateBook 对手机硬件设计、制造思路的借鉴不止于外观,比如一键指纹解锁,比如结构堆叠,并延续到了此后的多款产品中。  没有太多传统 PC 产业的经验,反倒无所畏惧,更没有陈旧的从现成技术推导产品的定势思维,它的使命也绝不仅仅是做一个性价比导向的公版产品。  华为一头扎进 PC 行业还有更宏观的考量。  从 2011 年华为正式面向2C市场拓展消费者业务以来,它在消费者市场上越来越驾轻就熟,已然成长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品牌。在这其中,华为对消费者的洞察日增,它知道用户体验的链条并没有随着华为产品线的边界而终结。  全球最大的两个智能终端平台,Android,早在 2017 年中其月均活跃用户便超过了 20 亿;Windows,全球用户超过 14 亿,很大程度上两者处在割裂的状态,尤其是跟 iOS 和 macOS 跨平台的便利性比起来。  尽管 PC 更多沦为了一种工具化的产物,包括华为内部员工在内,用户在工作中总会需要与另一平台打通,而完成产品设计、产品体验在 Android、Windows 两大平台间的融合成了华为 PC 的突破口和灵感来源。  “我们 Android 手机已经做到这么大规模了,我们有平台也有能力,我们不做谁做。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手机、PC 互联互通只是第一步。”  Zhu Ge 说,来自两种不同体系的碰撞最终成就了现在的 MateBook。华为也借此完成了在消费体验上的一次闭环。  这种体验既包括了 Huawei Share 这样跨平台的软件能力,还囊括了产品 ID(工业设计)和架构设计等硬件上的另辟蹊径,更多是软件、硬件一体协同所促成。  回过头来看,华为 PC 研发的路线不难梳理。  对一个 PC 行业的初学者来说,从二合一产品入手是最能快速脱颖而出的方式之一。在
年,自微软 Surface 而起的二合一产品,成了 PC 行业为数不多逆势增长的品类,华为做平板电脑产品的部分经验也可以顺势移植过来。这是第一代 MateBook 诞生的背景,后面这个二合一品类统称为 MateBook E。  第二代的 MateBook X 则是奔着轻薄便携的目标设计的,说得直白一点,对标苹果 12 英寸 MacBook,而它的研发在第一代 MateBook 发布前,也就是 2016 年 1 月份便已启动,华为希望做一款在设计、体验上媲美苹果的产品。  正如我们前面所讲,华为更多时候追求的是跨平台的用户体验,这是它的野心,用技术和产品突破不同生态体系的壁垒和边界。它本身便拥有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全球 18 万名员工,包括 X Pro 在内的诸多产品,内部员工永远是第一批用户。  从第一代类似 Surface 形态的 MateBook,到之后全面对标 12 英寸 MacBook 的 MateBook X,再到今年全面领先行业的 MateBook X Pro,三年多的时间里,华为最终完成了不同形态、不同定位产品的布局。  91%,3:2 屏幕,屏霸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先来看 MateBook X Pro 上那块与全行业略有些格格不入的 3:2 屏幕。  “只要稍稍对 PC 产业敏感一点,就会知道 3:2 屏幕是未来的趋势。”  2016 年 12 月,在一个老牌 PC 厂商做了 5 年工业设计后,Chen Xuan 选择离开,离开台北,来到深圳加入华为。他对传统 OEM 成本为先的思路再熟悉不过了。在上一家公司离职前长达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Chen Xuan 都在努力甚至近乎疯狂地推动产品端使用 3:2 屏幕。  大行其道的 16:9 带鱼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庸产物,从来都不是消费者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成本导向。带鱼屏显示效率的低下,以及视觉上的压迫感长期使用过的人深有体会。同为 13.9 英寸,16:9 显示面积比小于 16:10,更小于 3:2, 然而品牌在新品宣传时不受影响,也根本不会告诉你这一点。  液晶面板是从更大面积的液晶基板上切割而来的,液晶基板的大小又是由生产线的世代数决定的。如今进入高世代的液晶产线,16:9 有着更高的切割效率,对奇美、友达光电等主流的液晶面板厂商无不如此。  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液晶特殊的产业链结构决定了上游面板厂商的绝对话语权。2008 年前后,16:9 规格的屏幕取代早年的方屏开始成为主流。从那时起,用户的口水和骂声就没有停止过,抵触情绪日增。这什么都没有改变,更不用提包括分辨率、色域等屏幕基础素质上的长期停滞不前。  当下阶段使用 3:2 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单独定制。对于消费品来说,批量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单独开模定制的费用无处分担。3:2 同时还意味着超出同行的视觉效果,和无负担五压迫的使用体验。  然而出于成本、利益等历史包袱,Chen Xuan 的前公司决策层无动于衷,他遭遇了深深的挫败感。  几年前,微软 Surface 便全线换装了高素质的 3:2 屏幕。  微软近几年一直以一己之力推广体验更佳的 3:2 屏幕,然附和者寡。  至今在主流 PC 厂商的产品列表里我们看不到 3:2 屏幕,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即便微软已经亲身示范,即便 Windows 10 系统端早早就适配了全新的显示比例。数天前我们才看到了 ThinkPad X1 Carbon 3:2 屏幕的验证机,但不知为何它仍没有走出实验室。  而华为从第一代做 MateBook 起,就确定了 3:2 屏幕比例。还在前东家时,Chen Xuan 便分析过华为的第一代 MateBook 二合一产品,“虽然跟传统大厂比稳定性上还稍微欠缺一点,但屏幕比例的均衡感、指纹识别整合到系统中、窄边框的设计,以及和皮套的配合,第一款产品的完整度相当高,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技术出身的 Zhu Ge 喜欢用理性的产品定位和产品设计来解释华为在屏幕比例上的决策。  “华为笔记本电脑的定位是商务人群,以 Office 办公为主,3:2 的比例和 A4 纸非常接近,各类文档的显示基数也是最大的,可视感更大;其次 3:2 视觉上看起来均衡很多,16:9 太过狭长了。”Zhu Ge 对同样是 3:2 比例拥趸的微软 Surface 青睐有加。  他提到的视觉上的均衡其实讲的是设计和审美。一个典型的理工男有这样的设计直觉还是有些让人意外的。  “我从小并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文艺之类的都不会,以前对设计并没有明确的意识。所有的积累很可能来自于内部的一些培训,比如音乐美学、声乐美学、视觉美学这一类,华为安排了院校的教授来讲课。”他补充道,做完第一代 MateBook 后受到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有了对称、平衡的概念,“当然设计不是一个人的事儿,ID 团队提出方案,之后再讨论确定。”  MateBook X Pro 内部项目名称叫 Mach,其形态来回来改了多次,从要不要 360 度翻转,要不要翻转后可拆卸等,都有探索,最后才商定继续以高屏占比为突破点。如何在前一代 MateBook X 屏占比远超传统品牌、高达 88% 的基础上,把屏占比推向极致成了研发团队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一切以屏幕优先的条件下,整机的很多关键结构需要推倒重来。包括光线传感器、麦克风、摄像头在内的器件都要重新布局。  “单是摄像头,华为就前前后后找了五六家供应商,没有敢接的。直到可靠性、内部结构、装配方案等细节和供应商全部敲定后,才有愿意接手的厂商,前后耗费了近三个月。”负责 MateBook X Pro 整机开发设计的 He Jian 透露。  于是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藏在按键中的弹起式摄像头。He Jian 解释说,虽然可视角度差了一些,但还能保证三五人的小型会议场景。而在我这类没有视频会议需求的人看来,摄像头早就是留着无用弃之可惜。  弹起式摄像头一经亮相便成焦点,有人吐槽,有人把它看作是 X Pro 灵机一动的闪光点,还有人欣慰于它对隐私的保护。  架构设计师 Long 说更考验研发团队的窄边框带来的“副作用”,传统的方式无法做到四边均为窄边框,华为调整了屏幕的架构,把 LCD 屏幕上所有的 PCB 器件,以及触控层的驱动板全部下移到系统端,也就是底部主板一侧,中间用 FPC 连接,LCD 上只保留一个走线通道的 PCB 板。  而因为对高屏占比的执念,连熄屏磁铁都需要定制和打磨,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收窄边框。  从一体成型 CNC 到 USB A,MateBook X Pro 背后的设计细节  深圳坂田华为基地 26 层,包括手机、PC 工业设计师在内,他们占据了大部分的办公空间。而同一层的另一边则是余承东在全球各地的办公室之一。  这里也是 Chen Xuan 的工作地点,他入职后经手的第一个项目便是难度颇高的 MateBook X Pro。  X Pro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一体成型设计,内部精细的开槽和切削。无论是在手机还是 PC 行业,一体成型 CNC 不是一个多么新鲜的工艺了。在前者,竞争的白热化逼迫着不同品牌使用或者学习最顶尖的加工技术,然而在后者老牌玩家的积极性并不高,目前也仅限于极少数高端产品线才会如此大面积使用一体成型 CNC 加工,比如华硕、戴尔 XPS、联想 YOGA 系列。当然这些产品的精致度跟 MacBook 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前者是铝挤后再做 CNC 精加工,而后者则是直接用一整块铝雕刻出外壳,以及外壳上的各种卡扣、螺丝孔等等。  初始的设计稿中,X Pro 是一款非常极端的产品。凌厉的直角,更激进的屏占比,厚度的控制也逼近极限,尤其是最后一项,是 ID 设计和研发争论最多的地方之一。  散热问题一直是超轻薄笔记本的软肋。尽管前两代产品上,华为研发团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关于散热问题还是有一些来自用户的声音。基于前两代产品的情况,华为在X Pro的散热上制定了更高的目标。  X Pro 用上了主动散热 + 被动散热的方式,由于散热风扇不是常见的和热管直接相连,最初曝光时遭到了部分媒体的质疑。实际上华为这次创新的均热板加风道设计,是经过反复修改后的最佳方案。因为全面屏设计,X Pro的整个主机的堆叠跟传统笔记本有很大区别,空间更狭小,如果采用传统的鳍片热管设计,反而会降低出风和散热效率,所以华为大胆的拿掉了传统散热方案中的鳍片,修改了散热方式,在苛刻的条件下保证了散热效率。  散热上的优先级,加上手感和稳定度上的需要,X Pro 中间加厚了 0.7 毫米。  武汉的研发和深圳的设计团队的博弈和站队还远没有结束。关于是否保留右侧 USB A 口的争论可谓旷日持久,问题最终闹到了消费者业务的最高决策层。  Chen Xuan 认为商务定位的 X Pro 要有一些特性衬托它的 Pro 属性,比如 USB A。“余总(余承东)可能平时使用笔记本的频次并不高,会以美感优先,漂亮的曲面上开这么大一个缺口,这能看吗?”  但最终,ID 团队还是凭借专业的意见和对用户需求的考量,说服了余承东。  华为做 PC 的思路和投入力度,陆续吸引着不甘于现状的传统 PC 厂商精英加盟。  华为武汉研究所负责PC研发的团队人员规模并不算大,而且其中入职华为三年以内的新人占比相当高。这样的团队搭配在华为并不常见。  “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跟老牌大厂恰恰相反,虽然有些厂商贵为全球 PC 领域三甲,但研发投入并不多。做研发、想有所作为的,看到一个愿意投入的公司,很难不心动。”  权衡之下,Long 跳出之前的公司,来到华为做硬件架构。华为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 MateBook X 的研发就有不少像 Long 这样老牌 PC 厂商出身的研发人员身影。等到 X Pro,团队的搭配和规模已相当完备,这也是产品轰动业界的基石。  Zhu Ge 没有提到的是,ID 设计触达决策层的机会相比远在武汉的研发团队明显更多一些。这也使得为数不多的几款 PC 产品的设计品味明显高于华为其他消费类产品。当然,对于结构、工艺团队来说,ID 优先还意味着漫长的死磕技术、死磕细节的日日夜夜。  手机厂商的 PC 创新  华为做消费者业务的背景和基因,决定了它不可能和老牌玩家和部分并不重视研发的新进入玩家一样,循规蹈矩去做一个简单的公版产品。它做的部分技术创新从常理上来讲更应该是联想、惠普等老牌厂家去做的,比如指纹和电源按键合二为一。  正因如此,2015 年第一次做 Windows 产品时,ID 设计师小东和首任 PC 架构师老高便希望能做出和 Android 手机、平板一致的体验。他们没有历史包袱,也没有自我设限。  业内专家很快给华为泼了一盆冷水,Windows 笔记本待机休眠机制远比想象中复杂,与 Android 手机和平板的休眠机制更是完全不同。试想一下,你能分得清早前 Windows 休眠、睡眠的区别吗?  指纹识别唤醒是一个涉及到微软、英特尔两大巨头各自软硬件底层架构的历史遗留问题,关乎 Windows,以及独立于 CPU 运行的英特尔管理引擎(Management Engine,ME)。  “严格来讲,跟微软关系不是太大,只要打通微软 Windows 生物框架层就行了。英特尔在 ME 上做的是通用的方案,显然不愿意投入太多的人力单独做一个 ME。”He Jian说,“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做安全芯片。”  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厂协力推动上游的老牌大厂解决。实际情况是,并没有。  Windows 常见的指纹解锁流程是,电源键唤醒,屏幕点亮,之后录入指纹解锁进桌面。更早前甚至还需要同时按住 Ctrl+Alt+Del 才能刷指纹。此时你猛然发现,手机上早就习以为常的功能,竟然迟迟没有在 PC 上应用,我们所见仍旧是在笔记本掌托的位置开一个丑陋的孔洞,随便塞进一个与整机设计语言完全不相匹配的指纹。  若非手机厂商倒逼 PC 厂商,可能它们至今都还在使用滑擦拭的指纹解锁。  第一代 MateBook 上,华为用上了当时荣耀 7i 手机上的侧边指纹识别保证 ID 设计的一致性,同时在硬件加上单片机的方案,实现了指纹直接唤醒。同一时期只有微软的 Surface Pro 4 和华为 MateBook 执着于便捷的解锁方案。不同的是微软把指纹识别做进了键盘中。  但殊途同归,理想情况下非常流畅,一气呵成。初代产品出现了一些异常耗电、发热、不能唤醒、死机等概率性故障。Zhu Ge 在复盘时提到内部在这个问题上的批评声音,实际上问题出在了 Windows 10 新技术上的不成熟,它自家的 Surface Pro 4 也没能幸免。  庆幸的是,华为并未因此放弃指纹、电源键二合一方案。在前两代产品的基础上,研发团队继续分析电源键和指纹的逻辑关系,解决电源、指纹分别与 Windows 各种状态的相应的逻辑关系、三者的时序关系,以及用户可接受的响应时间,前后迭代了 16 个版本,复原全部 240 余种复杂场景,最终得以定型:  “指纹识别隐身于电源键之中,悄无声息地完成身份认证等功能。”  这正是我们所推崇的技术的伟大之处,化繁为简,臻于无形。  华为如入无人之境  “这个行业里真正在创新和技术上投入比较大的,也就苹果和微软了。”He Jian、Long 和 Chen Xuan 都如此表示,对苹果、微软赞誉颇多,垂涎两者庞大的自建实验室。  不过微软 Windows 和 Office 软件端的体验远不如它在硬件上的创新。  比如 Windows 系统对高分屏的适配,字体的显示有锯齿,Office 至今都没有常用字体记忆功能,更根深蒂固的问题是系统本身的功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软件体验成了微软 Surface 以及华为这样第三方 PC 品牌硬件创新的掣肘。  “单是字体显示锯齿这一项,我们从第一代提到现在,始终没有改观。”说起此事,He Jian 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其中不少缺陷是 Windows 系统的痼疾,苹果 Mac 产线的软硬件一体做得好很多,系统资源利用效率很高。Windows 自身功耗大,第三方也无法参与优化。反观苹果,不一定是性能最好,但它能在性能足够的情况下把功耗降低。  系统层面的这些问题,华为一直希望通过和微软的深入合作,推动微软去尽快解决。  此时此刻,MateBook X Pro 已在华为庞大的线上线下渠道上架,其中包括了全球数万家华为零售店。它任性地收割着媒体和舆论的好评,销售情况也是出出乎意料的好。老姜说:“现在的销售情况比我们之前预估的要高出不少。”而这仅仅是华为的第三代PC产品。  旁观者不难从 X Pro 上嗅出华为的狼性和恐怖的研发实力,然而回望 PC 这个信息技术、消费电子行当里历史最为悠久的品类,它依然是一片死寂。苹果 Mac 产品长久以来的示范和引导没能让 OEM 们更勤奋更认真一些,将近六年前微软放低姿态切入硬件设计和制造,没能叫醒老牌玩家们。  所以当有媒体问起华为怕不怕现在的创新激起了别人的创新,Zhu Ge 说百家争鸣才能搅活这一潭死水,他期待竞争。以超强的执行力和战斗力著称的华为从杀红了眼的手机行业分出一批干将投身 PC,还是没能引起同业者的警觉。  而以往,华为进入任何一个新领域总会令现有玩家一阵紧张。3:2 高分辨率屏幕无人跟进,指纹电源键二合一无人跟进,高功率便携电源无人跟进,高品质的外放音响无人跟进。这些看似微小,实则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的细节,被粗暴地忽略了。  在一个存在了三十余年的行业里,这个叫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凭借自己强大的研发能力如入无人之境。对手们确实安逸了太久。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苹果 带鱼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