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军做错了什么:清理2万亿股票配资门户 损失20多万亿

张育军做错了什么:清理2万亿配资 损失20多万亿市值|张育军|配资|市值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张荣旺
  A股断崖式暴跌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9月16日下午,A股市场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中莫名出现了千股涨停。收市之后三个小时,中纪委官网发出消息,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张育军被调查显然已经被市场洞悉并做了利好的解读。
  不过,情况似乎有些不对,一个专家级的领导落马怎么反倒成了利好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张育军可以算是证券行业的权威。现年52岁的张育军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他曾执掌深交所8年时间,在任上筹建了创业板,随后转任上交所总经理。不论证券理论还是实务,张育军都堪称熟悉,他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执掌过上海和深圳两大交易所帅印的官员。同时,他还拥有北大经济学博士、人大法学博士学位,硕士则毕业于被称为金融界黄埔军校的五道口金融学院。
  市场显然将张育军与窝案联系在了一起。
  9月15日,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运营管理部负责人于新力、信息技术中心副经理汪锦岭等人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被公安机关调查;而在半个月前,还有包括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金融市场管委会主任刘威等在内的4名中信证券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被采取强制措施。
  张育军与程博明师出同门。中信证券被市场怀疑在救市过程中牟利,而张育军则据说是本次救市的总指挥。
  就在刚刚过去的三个月时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从大涨的牛市迅速成为暴跌的熊市,市场参与者几乎悉数深套。
  屡屡千股跌停、偶尔还有千股涨停;股指都呈断崖式下跌;数百家私募基金被迫清盘,公募基金则被深套,散户就更如任人宰割的韭菜。
  张育军究竟哪些方面违纪无从考证,但其被查似乎与本轮股市大动荡不无关系。
  张育军做错了什么?根据公开报道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线索。
  4月16日,张育军曾召开会议,称两融业务运行良好风险可测可控,券商不得开展场外配资、伞形信托;彼时证券市场呈现加速上升的状态,日均成交量高达2万亿元。此次言论似乎表明监管层一直明白场外配资,但只是要求券商不得参与。
  5月22日,张育军调研证券公司,要求机构警惕两融风险;彼时券商融资融券余额高达2万亿元,每天融资买入额也高达2000亿元。此时监管层似乎已经感觉到了配资风险,但并没有做深入调研,至少时至今日没有看到监管层呈现出一份关于场外配资的数据报告。
  6月15日,上证指数跌2%,次日再跌3.47%。自此拉开了A股市场一泻千里的大跌序幕。从6月15日到7月8日,上证指数暴跌31.52%,深成指跌38.28%,期间两市成交近30万亿元,总市值损失20万亿元。此种跌速甚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7月8日,张育军召集多家券商负责人开会,对维护市场稳定提出五点意见,自此展开了一轮救市行动。
  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21家证券公司决定以2015年6月底净资产的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本可以给实体经济输血的IPO也宣布暂停,甚至已经参与打新的资金都被退回到账户。
  高盛指出,中国为遏制股市下跌而投入的救市资金达1.5万亿元。根据Kinger Lau等高盛策略师撰写的一份报告,所谓的“国家队”仅8月份一个月就投入了6000亿元救市,而迄今投入的资金总量相当于中国流通股市值的9.2%。
  如此多的资金不仅没有救起A股市场,反而屡屡出现千股跌停的现象。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救市中间出了问题。张育军是否与中信证券窝案有关无人知道,但从市场暴涨暴跌中显然可以看出监管层存在的核心问题。
  首先是对于场外配资的态度,从先前的暧昧态度到后来的突然出击要求平仓,中间没有任何的缓冲余地,也没有看到对场外配资的详细调研和出现意外情况的预案准备。据券商估算,场外非法配资盘至少在上万亿元,加上7000亿元的伞形信托和2万亿元的融资融券,杠杆资金高达4万亿元。当时市场日总成交额不过1.5万亿元,而在配资盘集中的中小创市场日成交量不足5000亿元,上万亿元的配资集中平仓想不造成踩踏恐怕也难。
  其次是救市过程没有详细研究和部署,奇怪的是拥有上万亿资金并承担救市大任的中证金根本不了解市场,更没有操盘手,最后只好任由几大券商派出操盘手替中证金买入股票。问题随之而来,各大券商都有自营资金入市且几乎都被套牢。在这种毫无监控和协调的操作中,各券商利用资金优先救自己的重仓股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而在下跌过程中各路机构利用股指期货做空牟利成了首选。这样一来整个市场除了中证金之外都成了空头,中证金的操盘行动也就成了各路机构牟利的对手盘。最终也就只能以救市资金消耗殆尽而告终。
  虽然暴跌始于配资强平,但监管层却始终未见收手。就在8月下旬,张育军再次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称要反思这次证券市场波动的问题,并仍要求及时清理配资。后来甚至连伞形信托产品也被要求限期平仓。
  毫无疑问,张育军是资本市场的一流专家。然而,资本市场专治各种不服,不管是多年赚钱的“股神”,还是长袖善舞的资本玩家,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面前都很脆弱。没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无视市场规律一样会被反复扇脸,此轮股灾及后来的救市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市场教育课。股灾既教育了投资者要控制风险,也明示了市场规律绝不可违。监管层为了清理2万亿元的场外配资,结果不仅让资本市场损失了20多万亿元的财富,还使A股市场从有利于改革的牛市变成了奄奄一息的熊市。
  正如许小年教授所说,监管层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常识。张育军的问题恐怕也在于此。张育军做错了什么:清理2万亿配资 损失20多万亿市值_中信证券(600030)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炒股票要时刻绷紧自已的神经。现股市成了投机主导的市场,何时投资主导市场,炒股票才可放松自己的神经。
: 岁数大了就是不行,中饱私囊的饭桶
能够把自己的腰包赚得鼓鼓的就不是饭桶。股灾这么厉害,别人还能够赚。你行吗?
看看可以发出的评论.其他不说.效果与动机相结合..应该..
智商有那么低吗?
: 根本不是&配资&问题!看看楼市买房的房贷都三倍了,而且己经有十多年了,何来风险?
房贷只要按时还按揭有强平的问题吗?房价怎么样跟银行有半毛钱关系(不断供的前提下),跟配资能一样吗?别来秀了,下限不好看!
为什么他能犯这么多年错误?现在才弄?他后面是否隐藏着更大的鱼?你信门清白么?如果你坐在门的位置是否能清?有点乱……
: 张可能是敌人打入我们内部的特务。他的任务就是毁灭中国的股市
回想芮成钢!
小编对张汉奸的罪行如此轻描淡写,不知有何用意。
只是一个替罪羊
杀千刀都不解恨
张育军是一流的专家,什么博士后,唯一干了上证深成的总经理等等,搞的这么差,不是打奷会的脸吗?更是打中国的脸!!!
为什么正职没事一个副职倒有问题啊!好诡异呀!
他是故意的,但如果知道故意的代价是自己的前程,他就不会故意了。
缺乏自身个人的危机常识,想不到干了坏事会被抓,会坐牢,会被突突!
缺乏拉屎不擦屁股的常识!
应该认判国罪论处极刑
总哪里去了?出来走一走啊?露个面啊?还有人民日报和新华网4000点是牛市起点,给个解释吧
: 张可能是敌人打入我们内部的特务。他的任务就是毁灭中国的股市
上海网友 : 这是张育军一类故意利用手中权力乱救市,使股市倒退,他们有权有专业知识怎不懂救市?
不是乱救市。是预谋的!
开20个帐户干什么?谁的主意?
开20个账户干什么?谁设计的?
二十万亿市值吗?好好算算吧。
是那个草包喊1万点的?是那个喊4000点是牛市起点的?
因为草包提出了万点,没有配资怎么能上万点啊?
房市和股市,股市配资有杠杆,房市按揭到银行贷款难道不是杠杆?如果08经济危机时,深圳房价出现下跌,部分购房户出现断供潮(电视上公开采访报道过),如果马上采取限期拍卖抵押物,银行收回贷款的做法,后果会是什么?
他是暗示要清理两融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A股断崖式暴跌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9月16日下午,A股市场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中莫名出现了千股涨停。收市之后三个小时,中纪委官网发出消息,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张育军被调查显然已经被市场洞悉并做了利好的解读。  不过,情况似乎有些不对,一个专家级的领导落马怎么反倒成了利好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张育军可以算是证券行业的权威。现年52岁的张育军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他曾执掌深交所8年时间,在任上筹建了创业板,随后转任上交所总经理。不论证券理论还是实务,张育军都堪称熟悉,他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执掌过上海和深圳两大交易所帅印的官员。同时,他还拥有北大经济学博士、人大法学博士学位,硕士则毕业于被称为金融界黄埔军校的五道口金融学院。  市场显然将张育军与中信证券窝案联系在了一起。  9月15日,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运营管理部负责人于新力、信息技术中心副经理汪锦岭等人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被公安机关调查;而在半个月前,还有包括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金融市场管委会主任刘威等在内的4名中信证券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被采取强制措施。  张育军与程博明师出同门。中信证券被市场怀疑在救市过程中牟利,而张育军则据说是本次救市的总指挥。  就在刚刚过去的三个月时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从大涨的牛市迅速成为暴跌的熊市,市场参与者几乎悉数深套。  屡屡千股跌停、偶尔还有千股涨停;股指都呈断崖式下跌;数百家私募基金被迫清盘,公募基金则被深套,散户就更如任人宰割的韭菜。  张育军究竟哪些方面违纪无从考证,但其被查似乎与本轮股市大动荡不无关系。  张育军做错了什么?根据公开报道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线索。  4月16日,张育军曾召开会议,称两融业务运行良好风险可测可控,券商不得开展场外配资、伞形信托;彼时证券市场呈现加速上升的状态,日均成交量高达2万亿元。此次言论似乎表明监管层一直明白场外配资,但只是要求券商不得参与。  5月22日,张育军调研证券公司,要求机构警惕两融风险;彼时券商融资融券余额高达2万亿元,每天融资买入额也高达2000亿元。此时监管层似乎已经感觉到了配资风险,但并没有做深入调研,至少时至今日没有看到监管层呈现出一份关于场外配资的数据报告。  6月15日,上证指数跌2%,次日再跌3.47%。自此拉开了A股市场一泻千里的大跌序幕。从6月15日到7月8日,上证指数暴跌31.52%,深成指跌38.28%,期间两市成交近30万亿元,总市值损失20万亿元。此种跌速甚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7月8日,张育军召集多家券商负责人开会,对维护市场稳定提出五点意见,自此展开了一轮救市行动。  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21家证券公司决定以2015年6月底净资产的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本可以给实体经济输血的IPO也宣布暂停,甚至已经参与打新的资金都被退回到账户。  高盛指出,中国为遏制股市下跌而投入的救市资金达1.5万亿元。根据Kinger Lau等高盛策略师撰写的一份报告,所谓的“国家队”仅8月份一个月就投入了6000亿元救市,而迄今投入的资金总量相当于中国流通股市值的9.2%。  如此多的资金不仅没有救起A股市场,反而屡屡出现千股跌停的现象。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救市中间出了问题。张育军是否与中信证券窝案有关无人知道,但从市场暴涨暴跌中显然可以看出监管层存在的核心问题。  首先是对于场外配资的态度,从先前的暧昧态度到后来的突然出击要求平仓,中间没有任何的缓冲余地,也没有看到对场外配资的详细调研和出现意外情况的预案准备。据券商估算,场外非法配资盘至少在上万亿元,加上7000亿元的伞形信托和2万亿元的融资融券,杠杆资金高达4万亿元。当时市场日总成交额不过1.5万亿元,而在配资盘集中的中小创市场日成交量不足5000亿元,上万亿元的配资集中平仓想不造成踩踏恐怕也难。  其次是救市过程没有详细研究和部署,奇怪的是拥有上万亿资金并承担救市大任的中证金根本不了解市场,更没有操盘手,最后只好任由几大券商派出操盘手替中证金买入股票。问题随之而来,各大券商都有自营资金入市且几乎都被套牢。在这种毫无监控和协调的操作中,各券商利用资金优先救自己的重仓股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而在下跌过程中各路机构利用股指期货做空牟利成了首选。这样一来整个市场除了中证金之外都成了空头,中证金的操盘行动也就成了各路机构牟利的对手盘。最终也就只能以救市资金消耗殆尽而告终。  虽然暴跌始于配资强平,但监管层却始终未见收手。就在8月下旬,张育军再次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称要反思这次证券市场波动的问题,并仍要求及时清理配资。后来甚至连伞形信托产品也被要求限期平仓。  毫无疑问,张育军是资本市场的一流专家。然而,资本市场专治各种不服,不管是多年赚钱的“股神”,还是长袖善舞的资本玩家,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面前都很脆弱。没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无视市场规律一样会被反复扇脸,此轮股灾及后来的救市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市场教育课。股灾既教育了投资者要控制风险,也明示了市场规律绝不可违。监管层为了清理2万亿元的场外配资,结果不仅让资本市场损失了20多万亿元的财富,还使A股市场从有利于改革的牛市变成了奄奄一息的熊市。  正如许小年教授所说,监管层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常识。张育军的问题恐怕也在于此。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张育军做错了什么:清理2万亿配资 损失20多万亿市值|中信证券|融资融券|高盛_新浪财经_新浪网
  A股断崖式暴跌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9月16日下午,A股市场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中莫名出现了千股涨停。收市之后三个小时,中纪委官网发出消息,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张育军被调查显然已经被市场洞悉并做了利好的解读。
  不过,情况似乎有些不对,一个专家级的领导落马怎么反倒成了利好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张育军可以算是证券行业的权威。现年52岁的张育军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他曾执掌深交所8年时间,在任上筹建了创业板,随后转任上交所总经理。不论证券理论还是实务,张育军都堪称熟悉,他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执掌过上海和深圳两大交易所帅印的官员。同时,他还拥有北大经济学博士、人大法学博士学位,硕士则毕业于被称为金融界黄埔军校的五道口金融学院。
  市场显然将张育军与窝案联系在了一起。
  9月15日,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运营管理部负责人于新力、信息技术中心副经理汪锦岭等人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被公安机关调查;而在半个月前,还有包括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金融市场管委会主任刘威等在内的4名中信证券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被采取强制措施。
  张育军与程博明师出同门。中信证券被市场怀疑在救市过程中牟利,而张育军则据说是本次救市的总指挥。
  就在刚刚过去的三个月时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从大涨的牛市迅速成为暴跌的熊市,市场参与者几乎悉数深套。
  屡屡千股跌停、偶尔还有千股涨停;股指都呈断崖式下跌;数百家私募基金被迫清盘,公募基金则被深套,散户就更如任人宰割的韭菜。
  张育军究竟哪些方面违纪无从考证,但其被查似乎与本轮股市大动荡不无关系。
  张育军做错了什么?根据公开报道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线索。
  4月16日,张育军曾召开会议,称两融业务运行良好风险可测可控,券商不得开展场外配资、伞形信托;彼时证券市场呈现加速上升的状态,日均成交量高达2万亿元。此次言论似乎表明监管层一直明白场外配资,但只是要求券商不得参与。
  5月22日,张育军调研证券公司,要求机构警惕两融风险;彼时券商融资融券余额高达2万亿元,每天融资买入额也高达2000亿元。此时监管层似乎已经感觉到了配资风险,但并没有做深入调研,至少时至今日没有看到监管层呈现出一份关于场外配资的数据报告。
  6月15日,上证指数跌2%,次日再跌3.47%。自此拉开了A股市场一泻千里的大跌序幕。从6月15日到7月8日,上证指数暴跌31.52%,深成指跌38.28%,期间两市成交近30万亿元,总市值损失20万亿元。此种跌速甚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7月8日,张育军召集多家券商负责人开会,对维护市场稳定提出五点意见,自此展开了一轮救市行动。
  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21家证券公司决定以2015年6月底净资产的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本可以给实体经济输血的IPO也宣布暂停,甚至已经参与打新的资金都被退回到账户。
  高盛指出,中国为遏制股市下跌而投入的救市资金达1.5万亿元。根据Kinger Lau等高盛策略师撰写的一份报告,所谓的“国家队”仅8月份一个月就投入了6000亿元救市,而迄今投入的资金总量相当于中国流通股市值的9.2%。
  如此多的资金不仅没有救起A股市场,反而屡屡出现千股跌停的现象。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救市中间出了问题。张育军是否与中信证券窝案有关无人知道,但从市场暴涨暴跌中显然可以看出监管层存在的核心问题。
  首先是对于场外配资的态度,从先前的暧昧态度到后来的突然出击要求平仓,中间没有任何的缓冲余地,也没有看到对场外配资的详细调研和出现意外情况的预案准备。据券商估算,场外非法配资盘至少在上万亿元,加上7000亿元的伞形信托和2万亿元的融资融券,杠杆资金高达4万亿元。当时市场日总成交额不过1.5万亿元,而在配资盘集中的中小创市场日成交量不足5000亿元,上万亿元的配资集中平仓想不造成踩踏恐怕也难。
  其次是救市过程没有详细研究和部署,奇怪的是拥有上万亿资金并承担救市大任的中证金根本不了解市场,更没有操盘手,最后只好任由几大券商派出操盘手替中证金买入股票。问题随之而来,各大券商都有自营资金入市且几乎都被套牢。在这种毫无监控和协调的操作中,各券商利用资金优先救自己的重仓股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而在下跌过程中各路机构利用股指期货做空牟利成了首选。这样一来整个市场除了中证金之外都成了空头,中证金的操盘行动也就成了各路机构牟利的对手盘。最终也就只能以救市资金消耗殆尽而告终。
  虽然暴跌始于配资强平,但监管层却始终未见收手。就在8月下旬,张育军再次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称要反思这次证券市场波动的问题,并仍要求及时清理配资。后来甚至连伞形信托产品也被要求限期平仓。
  毫无疑问,张育军是资本市场的一流专家。然而,资本市场专治各种不服,不管是多年赚钱的“股神”,还是长袖善舞的资本玩家,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面前都很脆弱。没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无视市场规律一样会被反复扇脸,此轮股灾及后来的救市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市场教育课。股灾既教育了投资者要控制风险,也明示了市场规律绝不可违。监管层为了清理2万亿元的场外配资,结果不仅让资本市场损失了20多万亿元的财富,还使A股市场从有利于改革的牛市变成了奄奄一息的熊市。
  正如许小年教授所说,监管层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常识。张育军的问题恐怕也在于此。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证券资讯
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被免 消息称从其家中搜出大量现金
来源:微博
【相关阅读】中组部: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严重违纪被免职
张育军做错了什么:清理2万亿配资 损失20多万亿市值
张育军案伏笔 金融创新过度成监管风暴中心
刘鸿儒基金会已有三人被查 张育军曾任学术委员
  10月13日,国务院免去张育军的中国证监会[微博]主席助理职务。记者从接近案情的人士处获悉,就在宣布免职不久前,专案组从张育军家中,搜出大量现金。
  据了解,张育军为证监会有史以来落马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也是十八大以来“一行三会”系统被查的最高级别领导干部。
  任职期间曾被举报
  张育军现年52岁,拥有经济学和法学双料博士头衔,曾执掌过深交所[微博]和上交所[微博]两大证券交易所。但机构人事对其的评价却呈现两极化。在任职证监会主席助理期间,业界认为他在推动基金业务创新上着力不少,曾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创新改革派。与其有过接触的多位机构人士表示,张育军尽管多被外界称作“学者型官员”,但并没有学者应有的谦雅,与此相反,张育军为人高调张扬。因为个性强硬,很多人对他曾有微词,在多地任职期间,间或有举报信出现,这或许为他的落马埋下伏笔。
  被调查或缘于救市
  9月16日晚间,中纪委发布消息,张育军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尽管张育军被调查具体原因并未公开,但诸多机构人士表示,问题或出在救市一事上面。
  6月份以来,A股巨幅震荡背景下,张育军曾主导救市工作,多次召集券商、基金等业内高管研究救市策略。一位参与过救市会议的券商高管透露,证监会诸多救市措施,基本都是在这些会议上商讨出来,因此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在商定的救市方案中,多家券商需使用自营资金救市,上海某家大型券商由于救市不力,在一次会上被张育军当众点名批评。救市主力中信证券则深得张育军欢心。主导中信证券自营盘的灵魂人物程博明,为张育军同门师弟,两人私交甚好。9月15日,程博明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被公安机关依法要求接受调查,外界猜测,其在救市中存在不轨行为。仅一天之后,张育军被宣布被带走调查。
  一位券商高管指出,本次股灾中,张育军在监管层面存在一定的责任。在本轮牛市启动之初,张育军主抓的创新业务得到迅猛发展,包括券商两融以及场外配资,但从4月以来,张育军对于场外配资的态度开始出现明显转变,随后暴力去杠杆开始引发A股巨幅震动。
  此外,还有消息人士透露,张育军身边人士在救市过程中,涉嫌通过股指期货做空A股。该消息尚未得到交叉印证。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安心财富客户端,
一手掌握,马上有钱
抱歉,您打开的页面不存在。
我们已记录下这个错误,并尽快更正。
希望安心贷能更好地为您服务,谢谢!
本页面将在
秒钟后返回安心贷首页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配资门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