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案例时的责任感

收藏帮助信息
教研研究教师营养悦读
当前地址:
如何应对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时责任感的缺失问题
内容提要: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社会道德行为的机会。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他们的情感。而相应的,孩子们有了这些经验的沉淀,在实际生活中,也会很好地去遵守规则,而且会主动要求身边的人也要严格遵守。这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化模拟过程,也是小小的孩子们自己在完成的属于他们的故事……关键字:大班幼儿  角色游戏  责任感  缺失  独立自主正文:实录:片段一:    和平时一样,孩子们在社会活动室有序地游戏着。突然,在“超市”工作的瑶瑶气呼呼地大喊起来,“银行的工作人员去哪了?谁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孩子们被她突如其来的大声吓了一跳。    只见元元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头上还戴着一顶假发。“怎么了?我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呀。”    “那你怎么不在银行里?”瑶瑶生气地问到。    “我,我,我明天要去喝喜酒,要设计一个新发型呀。”元元也不服输。    “你在上班,怎么能随便跑出去呢?”    “那我头发那么长,喝喜酒去很难看的咯。”元元委屈地说着。     …… ……    “我家来了很多客人,我来取钱买吃的,你不在,我怎么取钱?怎么招待我的客人?”瑶瑶理直气壮。     听完瑶瑶的控诉,大家纷纷指责起元元来。     孩子们之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凝重。    “你不好好工作”我对元元说,“上班时间去理发,被开除了。我来做银行的工作人员。”听完我的话,元元马上放下假发,跑过来,“我再也不跑开了,我会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不行,你没有责任心,这样的员工没有工作的资格。”我一点也不退步。虽然在对元元说话,可明显感觉到周围其他孩子探究的眼神。    “热闹看完了,快点回去工作。”我冲着孩子们说到。很快,所有的孩子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自从这次“开除”事件以后,孩子们在游戏时,再也没有发生过擅离岗位的事情,他们的角色责任心也慢慢变强了。(元元的这种行为,明显是缺少角色责任心的表现。很多孩子,在游戏时,想法很多,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于是,就模糊了自己的角色任务。这个时候,老师及时进行了惩罚,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惩罚让他们记忆深刻,是对游戏规则的重申。推人及己,对他们的约束力必然会更强。)片段二:    在游戏活动结束前地讲评活动中,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自己的工作和自己发现的一些事情进行着交流。   “悠悠做营业员一点都不认真。他都不整理超市的货物,乱七八糟的。”多多义愤填膺地说。   “是的是的。”其他孩子异口同声,“让他帮我们拿东西,他还老是不耐烦呢。”   “他对顾客一点都没有礼貌。”   “老师,他不会做营业员,别让他做了。”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悠悠,你知道做营业员该做些什么吗?”我不动声色地问他。   “要……要整理货物,热……热情接待顾客,还……要把仔细结算钱。”悠悠被孩子们的控诉吓了一跳,说话也开始结巴起来。   “那你会有礼貌地招待顾客吗?”   “会的。”   “那请你把这里当成超市,做个有礼貌的、有责任心的营业员,向大家表现一下。”我拍拍他后背,鼓励他。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希望您购物愉快。”“欢迎光临。”……悠悠开始在我们面前很好地扮演起他的角色。   “孩子们,悠悠会做营业员吗?”   “现在会了。”   “那我们再给他一个机会怎么样?”   “好吧,如果他又不会做了我们一定要开除他。”孩子们一个个很有主见。    接下来几天,悠悠果然很认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并且得到了“每周服务之星”的荣誉称号。(很多孩子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对于角色的扮演很粗糙,没有角色所担待的任务的自知,责任感缺失。大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对同伴的行为作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比老师更强的约束力。所以在活动后,让孩子们自己来当小评审,无疑更能规范他们的角色行为,增强角色责任感。)分析:●责任感缺失在片段一和片段二中,都出现了责任感缺失的状况,元元随意离岗,悠悠马虎不尽责。●幼儿在角色游戏时责任感缺失的原因:1、在实际生活中缺少责任心。    现在的孩子,责任心缺失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任性浮躁,自高自大,做事不考虑后果,不替别人着想,一旦犯了错也不愿负责。2、对角色的认识不够。孩子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了解得不够透彻。比如在片段一中,元元很随意地就离开自己的岗位去做别的事情,就是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够导致的。他不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该做些什么,随便走开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3、教师没有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比如,规则没有强调到位。制定的规则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给孩子们惩戒的作用。孩子个个都是“鬼灵精”,一旦制定的规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想让他们继续遵守,那真是难上加难。措施:●加强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1、孩子天性好奇,爱尝试,爱独立自主。如孩子想要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洗手,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就要给予关注和帮助,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断鼓励他们,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直接感受到自己负责的行为所得到的回报---成功的快乐、光荣和自豪。2、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如:可以在喝水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找出几个孩子当小组长,让他们承担管理秩序的责任,还可以在班里找出能力强的孩子当小班长,让他们承担小老师的责任,这些方法都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很好的帮助。3、对于幼儿为了承担责任付出的劳动,我们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责任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样会激发孩子承担责任的信心和自豪感。我相信,只要我们多给孩子机会、以身作则、持之以恒的对他们进行教育,都会有收获。●增加孩子们对角色的认识。1、对于每一个角色,老师都应该对角色的语言,口气,表情等进行分析,让孩子们学会履行该角色的职责。幼儿通过对角色职责的理解和操作,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孩子”看到“爸爸”下班回家,“孩子”说:“爸爸你上班辛苦了,坐下来休息一下,我给你倒杯水喝吧!”这样幼儿便在游戏中学会了关心人,学会了履行责任,培养了责任感。    2、鼓励孩子们双向反馈,增加游戏中的快乐。如在片段二中,担当营业员的悠悠要履行自己的责任,给顾客服务,而顾客,也可以给营业员一些评价,比如评比“五星营业员”等,让游戏中的营业员感受到自己为别人服务的乐趣,从而促进他更投入地进行游戏。●游戏时的规则和引导。1、在角色游戏之前,先和幼儿商量游戏规则以及违反规则后的处罚办法。如:游戏时选好了角色不能乱换,不大声喧哗,不四处乱跑,否则就停止游戏。在幼儿意识到违反规则将会付出代价时,幼儿就会自觉的遵守规则,这种自觉会从头保持到结束,这种自觉也反映了幼儿的责任心,认为自己有责任维护游戏规则。    2、要给孩子们改正的机会。游戏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对于游戏时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不要用“作弊”、“耍赖”这些激烈的言词指责孩子,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比如在片段二中,悠悠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对顾客的粗暴态度会惹来那么多的投诉,但当他意识到他给别人带来的不快后,他的责任意识一下子回来了。给他改正的机会,他肯定会很珍惜,下一次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3、让孩子们互相评价。在角色游戏结束后,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对同伴的游戏行为等进行评价。孩子有自己的一个小社会,他们之间的评价对他们个体有着很强的约束力。所以,评价时对责任心强,遵守规则好,履行角色职责认真,收拾材料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受到表扬的幼儿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从而增强其他幼儿的责任心。   
评分人数: 0
访问次数:1669
图片新闻推荐
推荐栏目:&
推荐链接:&&
上海市教委直属单位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
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
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
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
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
上海教育电视台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
各区教育信息网
黄浦区教育信息网
静安区教育信息网
徐汇区教育信息网
长宁区教育信息网
普陀区教育信息网
闸北区教育信息网
虹口区教育信息网
杨浦区教育信息网
闵行区教育信息网
嘉定区教育信息网
宝山区教育信息网
浦东区教育信息网
松江区教育信息网
金山区教育信息网
青浦区教育信息网
奉贤区教育信息网
崇明县教育信息网
其他教育网站
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
上海教育网
徐汇学前教育网
上海浦东学前教育网
上海嘉定学前教育网
上海市金山区学前教育网
中国学前教育网
北京学前教育网
山东学前教育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解决纠纷的能力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解决纠纷的能力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浅议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游戏中是非常典型的,属于幼儿园的主体探究活动。通过角色游戏,幼儿能够发展语言、动手等能力。教师在幼儿的角色游戏中,只能充当游戏的促进者和观察者,不能对幼儿的自主活动进行指挥,要给予幼儿自由的权利,使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选择角色,丰富游戏的情节发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能力的作用。
角色游戏是幼儿日常活动常玩的游戏形式。通过角色游戏的开展,可以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友谊观和分享观及交往观,能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获取信息、沟通交流、情感沟通、促进了解。所以,幼儿教师要积极组织幼儿参与到角色游戏中,促进他们与人的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他们形成自我的概念和健康的个体性格,并通过与同伴的互助合作,共同使游戏顺利进行。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在游戏出现问题时适时地介入,力求不打断幼儿的游戏过程。
一、角色游戏对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作用
(一)促使幼儿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环境的熏陶下形成的。幼儿对自己的认识从接受别人的评价开始,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从而成为对自我的认识。角色游戏使幼儿可以体验不同的角色,通过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的接触和交往,发现自我与别人的不同,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纠正幼儿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以自我为中心”是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而且,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中多个家长的过度宠爱,造成幼儿形成了自私、霸占、蛮横等心理。角色游戏正好可以纠正幼儿的这种心理,将他们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为认识到他人的存在和分享。在游戏时,幼儿为了可以使游戏顺利开展,必须与同伴进行互相帮助、合作,使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得到培养。
二、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
只有宽松、温馨的环境中,幼儿才能放松自己,放心地参与到角色游戏中。所以,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给幼儿足够的自由度,让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游戏主题、选择材料和选择角色。教师不要给予太多的意见,而要促进幼儿形成自己的想法,引发幼儿交往的愿望。另外,教师要提前为幼儿准备好丰富的游戏材料,这些材料是幼儿发挥想象、自主创造的基础。
(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起指导作用
幼儿的角色游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对角色和材料选择,到自主地开始游戏,在游戏时体会角色的意义,与其他幼儿的合作、互助、交往和交流,幼儿在这些过程中不免会出现问题。而教师的作用就是指导幼儿科学地进行游戏。教师要把握好参与的“度”,不能过度地干涉幼儿的自主行动。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进行过程,选好介入的时机。当幼儿出现不想继续进行的意愿或者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及时介入,了解情况,进行解决。其次,教师要注意指导的方法,尽量选择隐性参与。所谓隐性参与,就是教师以角色的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以不打断幼儿的游戏为宜。再次,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对不同幼儿进行不同的指导,实施因材施教。毕竟有些幼儿性格内向,胆小,不愿意参与游戏。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地开导幼儿,多给予他们鼓励和重视,消除幼儿心中的顾虑,让他们能顺利地参加到游戏中,并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
(三)重视游戏的评价阶段
角色游戏结束时,并不是游戏的真正结束。教师的评价环节也属于游戏的一部分。教师要根据自己在幼儿游戏时的观察和倾听,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因为幼儿自主的反思能力还没有很好的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活动的总结。随着时间的延长,幼儿就能逐渐形成习惯,在游戏结束后自己进行总结,看自己在游戏中学到了哪些。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重点问题突出讲解,关注幼儿的成长变化,评价幼儿能力的提升,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的互助、合作的表现,并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强调表扬,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还有,教师为了引导幼儿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也可以在评价时重点提出哪些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了懂礼貌的优良品质。同时,教师要鼓励有想法的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是否达到了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幼儿的同伴交往的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的影响。角色游戏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在角色游戏时,幼儿可以自己决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赋予角色语言和行为,自主创造情节和语言。同时,幼儿通过与同伴的互助合作,共同使游戏顺利进行。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则起指导作用,在游戏出现问题时适时地介入,力求不打断幼儿的游戏过程,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角色游戏案例:培养幼儿游戏时的责任感―幼儿园学习网
您的位置:&&>>&&>>&&>>&正文
角色游戏案例:培养幼儿游戏时的责任感
&&&&&&&&&&★★★
角色游戏案例:培养幼儿游戏时的责任感
作者:幼儿园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0:43:41
作者:沈莲君 单位:奉贤江海幼儿园
&   背景: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社会道德行为的机会。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他们的情感。而相应的,孩子们有了这些经验的沉淀,在实际生活中,也会很好地去遵守规则,而且会主动要求身边的人也要严格遵守。
  实录:  片段一:  和平时一样,孩子们在社会活动室有序地游戏着。突然,在“超市”工作的瑶瑶气呼呼地大喊起来,“银行的工作人员去哪了?谁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孩子们被她突如其来的大声吓了一跳。  只见元元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头上还戴着一顶假发。“怎么了?我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呀。”  “那你怎么不在银行里?”瑶瑶生气地问到。  “我,我,我明天要去喝喜酒,要设计一个新发型呀。”元元也不服输。  “你在上班,怎么能随便跑出去呢?”  “那我头发那么长,喝喜酒去很难看的咯。”元元委屈地说着。  …… ……  “我家来了很多客人,我来取钱买吃的,你不在,我怎么取钱?怎么招待我的客人?”瑶瑶理直气壮。  听完瑶瑶的控诉,大家纷纷指责起元元来。  孩子们之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凝重。  “你不好好工作”我对元元说,“上班时间去理发,被开除了。我来做银行的工作人员。”  听完我的话,元元马上放下假发,跑过来,“我再也不跑开了,我会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不行,你没有责任心,这样的员工没有工作的资格。”我一点也不退步。虽然在对元元说话,可明显感觉到周围其他孩子探究的眼神。  “热闹看完了,快点回去工作。”我冲着孩子们说到。很快,所有的孩子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自从这次“开除”事件以后,孩子们在游戏时,再也没有发生过擅离岗位的事情,他们的角色责任心也慢慢变强了。  (元元的这种行为,明显是缺少角色责任心的表现。很多孩子,在游戏时,想法很多,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于是,就模糊了自己的角色任务。这个时候,老师及时进行了惩罚,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惩罚让他们记忆深刻,是对游戏规则的重申。推人及己,对他们的约束力必然会更强。)  片段二:  在游戏活动结束前地讲评活动中,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自己的工作和自己发现的一些事情进行着交流。  “悠悠做营业员一点都不认真。他都不整理超市的货物,乱七八糟的。”多多义愤填膺地说。  “是的是的。”其他孩子异口同声,“让他帮我们拿东西,他还老是不耐烦呢。”  “他对顾客一点都没有礼貌。”  “老师,他不会做营业员,别让他做了。”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悠悠,你知道做营业员该做些什么吗?”我不动声色地问他。  “要……要整理货物,热……热情接待顾客,还……要把仔细结算钱。”悠悠被孩子们的控诉吓了一跳,说话也开始结巴起来。  “那你会有礼貌地招待顾客吗?”  “会的。”  “那请你把这里当成超市,做个有礼貌的、有责任心的营业员,向大家表现一下。”我拍拍他后背,鼓励他。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希望您购物愉快。”“欢迎光临。”……悠悠开始在我们面前很好地扮演起他的角色。  “孩子们,悠悠会做营业员吗?”  “现在会了。”  “那我们再给他一个机会怎么样?”  “好吧,如果他又不会做了我们一定要开除他。”孩子们一个个很有主见。  接下来几天,悠悠果然很认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并且得到了“每周服务之星”的荣誉称号。  (很多孩子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对于角色的扮演很粗糙,没有角色所担待的任务的自知,责任感缺失。大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对同伴的行为作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比老师更强的约束力。所以在活动后,让孩子们自己来当小评审,无疑更能规范他们的角色行为,增强角色责任感。)
  分析:责任感缺失  在片段一和片段二中,都出现了责任感缺失的状况,元元随意离岗,悠悠马虎不尽责。幼儿在角色游戏时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在实际生活中缺少责任心。  现在的孩子,责任心缺失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任性浮躁,自高自大,做事不考虑后果,不替别人着想,一旦犯了错也不愿负责。  2、对角色的认识不够。  孩子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了解得不够透彻。比如在片段一中,元元很随意地就离开自己的岗位去做别的事情,就是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够导致的。他不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该做些什么,随便走开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  3、教师没有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比如,规则没有强调到位。制定的规则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给孩子们惩戒的作用。孩子个个都是“鬼灵精”,一旦制定的规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想让他们继续遵守,那真是难上加难。
  措施:加强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1、孩子天性好奇,爱尝试,爱独立自主。如孩子想要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洗手,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就要给予关注和帮助,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断鼓励他们,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直接感受到自己负责的行为所得到的回报---成功的快乐、光荣和自豪。  2、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如:可以在喝水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找出几个孩子当小组长,让他们承担管理秩序的责任,还可以在班里找出能力强的孩子当小班长,让他们承担小老师的责任,这些方法都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很好的帮助。  3、对于幼儿为了承担责任付出的劳动,我们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责任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样会激发孩子承担责任的信心和自豪感。我相信,只要我们多给孩子机会、以身作则、持之以恒的对他们进行教育,都会有收获。
增加孩子们对角色的认识。  1、对于每一个角色,老师都应该对角色的语言,口气,表情等进行分析,让孩子们学会履行该角色的职责。幼儿通过对角色职责的理解和操作,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孩子”看到“爸爸”下班回家,“孩子”说:“爸爸你上班辛苦了,坐下来休息一下,我给你倒杯水喝吧!”这样幼儿便在游戏中学会了关心人,学会了履行责任,培养了责任感。  2、鼓励孩子们双向反馈,增加游戏中的快乐。  如在片段二中,担当营业员的悠悠要履行自己的责任,给顾客服务,而顾客,也可以给营业员一些评价,比如评比“五星营业员”等,让游戏中的营业员感受到自己为别人服务的乐趣,从而促进他更投入地进行游戏。
游戏时的规则和引导。  1、在角色游戏之前,先和幼儿商量游戏规则以及违反规则后的处罚办法。  如:游戏时选好了角色不能乱换,不大声喧哗,不四处乱跑,否则就停止游戏。在幼儿意识到违反规则将会付出代价时,幼儿就会自觉的遵守规则,这种自觉会从头保持到结束,这种自觉也反映了幼儿的责任心,认为自己有责任维护游戏规则。  2、要给孩子们改正的机会。  游戏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对于游戏时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不要用“作弊”、“耍赖”这些激烈的言词指责孩子,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比如在片段二中,悠悠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对顾客的粗暴态度会惹来那么多的投诉,但当他意识到他给别人带来的不快后,他的责任意识一下子回来了。给他改正的机会,他肯定会很珍惜,下一次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3、让孩子们互相评价。  在角色游戏结束后,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对同伴的游戏行为等进行评价。孩子有自己的一个小社会,他们之间的评价对他们个体有着很强的约束力。所以,评价时对责任心强,遵守规则好,履行角色职责认真,收拾材料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受到表扬的幼儿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从而增强其他幼儿的责任心。
编辑:大班学习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推荐教案◇
[][][][][][][][]
最新推荐教案
&[]&[]&[]&[]&[]&[]&[]&[]&[]&[]&[]&[]&[]
|为您提供精品幼儿园教案 |& 热门标签: & & &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时的责任感
作者:沈莲君&&来源:奉贤江海幼儿园&&上传时间:  背景: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社会道德行为的机会。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他们的情感。而相应的,孩子们有了这些经验的沉淀,在实际生活中,也会很好地去遵守规则,而且会主动要求身边的人也要严格遵守。  实录:  片段一:  和平时一样,孩子们在社会活动室有序地游戏着。突然,在"超市工作的瑶瑶气呼呼地大喊起来,银行的工作人员去哪了?谁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孩子们被她突如其来的大声吓了一跳。  只见元元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头上还戴着一顶假发。"怎么了?我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呀。  "那你怎么不在银行里?瑶瑶生气地问到。  "我,我,我明天要去喝喜酒,要设计一个新发型呀。元元也不服输。  "你在上班,怎么能随便跑出去呢?  "那我头发那么长,喝喜酒去很难看的咯。元元委屈地说着。  …………  "我家来了很多客人,我来取钱买吃的,你不在,我怎么取钱?怎么招待我的客人?瑶瑶理直气壮。  听完瑶瑶的控诉,大家纷纷指责起元元来。  孩子们之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凝重。  "你不好好工作我对元元说,上班时间去理发,被开除了。我来做银行的工作人员。  听完我的话,元元马上放下假发,跑过来,"我再也不跑开了,我会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不行,你没有责任心,这样的员工没有工作的资格。我一点也不退步。虽然在对元元说话,可明显感觉到周围其他孩子探究的眼神。  "热闹看完了,快点回去工作。我冲着孩子们说到。很快,所有的孩子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自从这次"开除事件以后,孩子们在游戏时,再也没有发生过擅离岗位的事情,他们的角色责任心也慢慢变强了。  (元元的这种行为,明显是缺少角色责任心的表现。很多孩子,在游戏时,想法很多,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于是,就模糊了自己的角色任务。这个时候,老师及时进行了惩罚,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惩罚让他们记忆深刻,是对游戏规则的重申。推人及己,对他们的约束力必然会更强。)  片段二:  在游戏活动结束前地讲评活动中,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自己的工作和自己发现的一些事情进行着交流。  "悠悠做营业员一点都不认真。他都不整理超市的货物,乱七八糟的。多多义愤填膺地说。  "是的是的。其他孩子异口同声,让他帮我们拿东西,他还老是不耐烦呢。  "他对顾客一点都没有礼貌。  "老师,他不会做营业员,别让他做了。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悠悠,你知道做营业员该做些什么吗?我不动声色地问他。  "要……要整理货物,热……热情接待顾客,还……要把仔细结算钱。悠悠被孩子们的控诉吓了一跳,说话也开始结巴起来。  "那你会有礼貌地招待顾客吗?  "会的。  "那请你把这里当成超市,做个有礼貌的、有责任心的营业员,向大家表现一下。我拍拍他后背,鼓励他。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希望您购物愉快。欢迎光临。……悠悠开始在我们面前很好地扮演起他的角色。  "孩子们,悠悠会做营业员吗?  "现在会了。  "那我们再给他一个机会怎么样?  "好吧,如果他又不会做了我们一定要开除他。孩子们一个个很有主见。  接下来几天,悠悠果然很认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并且得到了"每周服务之星的荣誉称号。  (很多孩子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对于角色的扮演很粗糙,没有角色所担待的任务的自知,责任感缺失。大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对同伴的行为作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比老师更强的约束力。所以在活动后,让孩子们自己来当小评审,无疑更能规范他们的角色行为,增强角色责任感。)  分析:  责任感缺失  在片段一和片段二中,都出现了责任感缺失的状况,元元随意离岗,悠悠马虎不尽责。  幼儿在角色游戏时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在实际生活中缺少责任心。  现在的孩子,责任心缺失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任性浮躁,自高自大,做事不考虑后果,不替别人着想,一旦犯了错也不愿负责。  2、对角色的认识不够。  孩子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了解得不够透彻。比如在片段一中,元元很随意地就离开自己的岗位去做别的事情,就是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够导致的。他不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该做些什么,随便走开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  3、教师没有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比如,规则没有强调到位。制定的规则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给孩子们惩戒的作用。孩子个个都是"鬼灵精,一旦制定的规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想让他们继续遵守,那真是难上加难。  措施:  加强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1、孩子天性好奇,爱尝试,爱独立自主。如孩子想要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洗手,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就要给予关注和帮助,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断鼓励他们,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直接感受到自己负责的行为所得到的回报成功的快乐、光荣和自豪。  2、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如:可以在喝水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找出几个孩子当小组长,让他们承担管理秩序的责任,还可以在班里找出能力强的孩子当小班长,让他们承担小老师的责任,这些方法都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很好的帮助。  3、对于幼儿为了承担责任付出的劳动,我们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责任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样会激发孩子承担责任的信心和自豪感。我相信,只要我们多给孩子机会、以身作则、持之以恒的对他们进行教育,都会有收获。  增加孩子们对角色的认识。  1、对于每一个角色,老师都应该对角色的语言,口气,表情等进行分析,让孩子们学会履行该角色的职责。幼儿通过对角色职责的理解和操作,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孩子看到爸爸下班回家,孩子说:爸爸你上班辛苦了,坐下来休息一下,我给你倒杯水喝吧!这样幼儿便在游戏中学会了关心人,学会了履行责任,培养了责任感。  2、鼓励孩子们双向反馈,增加游戏中的快乐。  如在片段二中,担当营业员的悠悠要履行自己的责任,给顾客服务,而顾客,也可以给营业员一些评价,比如评比"五星营业员等,让游戏中的营业员感受到自己为别人服务的乐趣,从而促进他更投入地进行游戏。  游戏时的规则和引导。  1、在角色游戏之前,先和幼儿商量游戏规则以及违反规则后的处罚办法。  如:游戏时选好了角色不能乱换,不大声喧哗,不四处乱跑,否则就停止游戏。在幼儿意识到违反规则将会付出代价时,幼儿就会自觉的遵守规则,这种自觉会从头保持到结束,这种自觉也反映了幼儿的责任心,认为自己有责任维护游戏规则。  2、要给孩子们改正的机会。  游戏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对于游戏时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不要用"作弊、耍赖这些激烈的言词指责孩子,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比如在片段二中,悠悠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对顾客的粗暴态度会惹来那么多的投诉,但当他意识到他给别人带来的不快后,他的责任意识一下子回来了。给他改正的机会,他肯定会很珍惜,下一次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3、让孩子们互相评价。  在角色游戏结束后,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对同伴的游戏行为等进行评价。孩子有自己的一个小社会,他们之间的评价对他们个体有着很强的约束力。所以,评价时对责任心强,遵守规则好,履行角色职责认真,收拾材料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受到表扬的幼儿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从而增强其他幼儿的责任心。编辑:cicy关键词: 最新文章:
相关博文:
阅读人气:1467阅读人气:1839阅读人气:1040阅读人气:1342阅读人气:841
已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人气:1295[]阅读人气:868[]阅读人气:2098[]阅读人气:856[]阅读人气:582
12345678910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123 用&&户:
自动登录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成为"中国幼儿教师网"会员东方之星学前教育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东方之星幼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中国幼儿教师网
号 -4 | 京公安网备 10337 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培养幼儿责任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