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真1转中真灵道果获得的办法有哪些?

  我已经多年没有上天涯了,天涯论坛是中国人心声的大杂烩,热闹、烦嚣,真实的众生心态在天涯上一览无遗。最近因为去龙泉寺修行,遇到了在龙泉寺出家多年的天涯杂谈的前版主“老蛋”,现在的龙泉寺高僧贤书法师,一时兴起,又上天涯看了看。  天涯论坛,尤其是其中的关天茶舍版现在俨然已成批驳宗教的一大热地。其中不乏已经接触宗教多年的宗教徒,反戈而讨伐宗教,这是非常有趣同时又发人深省的一个现象,尤其值得宗教界自身反思宗教的教育和教学方法,修正教理教义。  从古至今,宗教在中国都缺乏民意基础,中华民族是这样的一个民族:理性、功利、世故,所以世俗生活始终是中国人最热爱的。中国社会一直以世俗社会为主,很少给精神信仰留有余地。一个中国年轻人出家,会在其家庭掀起一场惊涛骇浪,几乎所有的亲朋故友都会出动,试图阻止这个年轻人的“糊涂举动”。  佛教也确实不近人情,其奉行的禁欲主义在中国人看来是泯灭人伦,尤其与中国社会广泛信仰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理念有着极大的冲突。所以中国人虽然也去庙里拜佛,但是却鲜少有人愿意自己家人中出现真正的佛教修行者。我个人是希望佛教改革,不要奉行严酷的禁欲主义的,所以我自己是坚决的不会出家当和尚的。  这种强大的舆论氛围,造成了罗素先生所说的“舆论恐惧”,导致很多人在踏入佛教门槛时,内心都会哆嗦几下。同时也造成了部分佛教信徒较为悲惨的命运,因为他们的修行将不得不遭遇舆论的指责和家人的干扰。假如修行者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成熟的心智的话,是很难在这种困扰之中不受影响的。  但是中国人又为佛教的教义吸引,即便如季羡林先生所言,佛教教义过度的消极和悲观,却也无法改变佛教对中国人的强大的吸引力,这一点就连季羡林先生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因为有一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人生本质确有悲观的一面,尤其是人的生命有终点这一点,对于乐生的人类来说,就是无法绕开的一个最大的悲观的结局。我们想一直活下去,但是我们偏偏会死,有些人甚至还不得不在预期寿命未达到之前就结束生命,比如遭受疾病的困扰或者飞来横祸。  只要经历过几场生死离别,鲜少有人不为死亡震撼,乃至对死亡产生恐惧。宗教训练的目的之一,乃是让人类对不得不面临的死亡不必再畏惧,所以宗教信徒在死亡前往往表现得比一般人平和、淡定。而一些虔诚的宗教信徒认为这是神或佛在显示力量,是死者往生天国或乐土的证明。  这种说法却也难以有十足的说服力,一个人在一辈子中花费了很多的时间考虑死亡的问题,迎接死亡的来临,相信死后可以去往一个更好的地方,去世前淡定一些,是不足为怪的,这是精神训练产生的正常效果之一。佛教徒中的另一些比较理性的教徒会说,佛是觉悟者,明了肉身生死之不可避免,对待生死已经淡然,这也不过是精神训练成功了而已。  我们乡下的老人们不信任何宗教,但是在活到八九十岁的时候,已经对生死淡然了,等到死亡来临时,同样能够像宗教信徒一样,淡定的离开人世,无任何痛苦和留恋。因为这一天,他们早已在心中预备好了,他已经事先做够了心理训练。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是佛教教义中最重要的一条,佛教也以了脱生死为第一修行之目的。佛教为了安慰乐生的人类,满足人类追求永生的欲望,制造了很多神话或者创立了精神或思想不灭的学说。这样的学说,与其说是佛教创造的,不如说是我们人类先民们自己所期望的。因为早在佛教出现之前,形形色色的类似思想就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即便中国号称没有宗教基因,中国民间传统中亦有类似的现象存在。我们祭祀祖先,崇拜生殖,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蕴藏了期望生命延续的目的在内。  直到最近的几百年,人类才逐渐认清了个体生命是无法以任何形式延续下去的现实,宗教生存的基础也就土崩瓦解。不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乃至其他的小宗教,都遭遇了同样的问题,信众们虽然依旧进行各种宗教仪式,但是却再也不像几个世纪以前的人们一样,虔诚的相信各种神佛们的超能力的存在了。  我认为,至今仍然宣扬来生后世的宗教教育注定要失败,因为这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罔顾科学发展带来的民智已开的现实。霍金这个基督教徒已经明确的宣示自己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是宗教的教化人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正如经济学家马歇尔所言,宗教在人格培养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而社会良序和公德的建立,有赖于多种途径,宗教训练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宗教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宗教的教义中,有大量的有益于人类身心的内容。  宗教的强化训练的方法是最有效的约束人心的方法,佛教的早晚课,基督教的礼拜,都是在不断的重复训练。这和程序员不断的写代码终于对代码熟练于心,技术工人不断的实际操作终于对技术掌握得滚瓜烂熟是一样的道理,精神训练也有赖于不断的重复和强化训练。良好的品德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不借助这样的训练是无法实现的。  至于宗教教义,尤其是佛教的哲学体系,除了少数乐意思维且有足够的余暇的人,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之外,对其他需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的绝大多数普通大众来说,完全没有必要陷入这种思维陷阱之中。我现在抛弃了对这种所谓的终极真理的追求,因为我浪费了大量的时光去追求这种所谓的终极真理,但是尽管并非一无所获,却也收获不多。或者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这样的思考并无多大的意义。  整部佛教史上,无数智者前赴后继的研究般若学,最终是歧见之多,令人咂舌。这只能说明,这个方向是个无底洞,也是个没有任何统一标准的方向,我相信在未来,只要还有人去研究这些,佛教还会产生无数的新的支派。且将这些交付与有兴趣的闲汉们去研究吧,我个人已经觉得这种研究兴味索然了。或者高大上一点说,我已经放下了,回归到直指人心的具体生活中去了。  至今中国佛教对我产生过影响的,一是禅宗,二是律宗,按照有些学者的说法,律宗甚至不可以称之为一个宗派。因为“律”严格说来是所有宗派都必须遵循的。而禅宗我现在也已经不乐去谈了,最后留下来的就是“律”。  浓缩成一句话,我从佛教中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或者用佛教的话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毕举”。当然,这样的人生体验也并非完全从佛教中学来的,有很大一部分还是自己在人生中摔的跟头中体会的。  有此历练之后,我从过去研究佛学但是对佛教敬而远之走向了接近佛教,融入佛教团体,当然是在我看来还比较可取的佛教团体,那些燃指供佛的佛教团体我就依然敬而远之,好好的指头燃烧了去供养佛陀,实在是我这等愚钝的人难以想象和接受的,据我所知,佛陀对此也很头痛。我现在自觉的接受宗教训练,消除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良的习气,诸如傲慢自大、心胸狭隘、贪婪自私、多疑善变等等,因为我深知自己的这些习气对身边人是有害的,对自己也是有害的。我希望自己从一个人民公害转变为一个无公害产品。除了思想认识上需要借助忏悔和读书提高之外,宗教训练对实现我这一目标也是大有帮助的。  这与很多信佛者开始背离佛教刚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像佛教中的典故“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从本质上来说,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因为心灵飘泊无依,到处寻找出路。一些人可能会傲慢的说,信仰宗教者皆因为心灵脆弱。说出这样的话的人,首先就是一个不谦虚和不宽容的人,是社会公害分子之一,仅仅只不过他们自己意识不到自己是周处这样的人而已。我这么说不是贬低或者诅骂他们,我自己也曾是无数的周处之一员。  我的祖母信佛,我的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对佛教徒深恶痛绝,祖母对自己的这个当家儿子多少有些忌惮,在家斋僧做法事都要避开我的父亲,趁着我的父亲有事外出时偷偷摸摸的进行。这样的家庭环境多少有些滑稽,但是却造就了我对佛教从小就有二元对立的两种看法。一方面为文盲祖母的零食和赞美诱惑,用她从寺庙里带回来的有汉语拼音的佛经教她念经;另一方面为父亲所引导,对佛教中的神道之说敬而远之。  长大后我就成了一个不信轮回学说的佛教信徒,虔诚的佛教徒斥责我这种佛教徒是伪教徒,我也只好认了。毕竟是什么或者说不是什么,都不过一个说法而已,是佛教中所说的“名相”,执着于这样的“名相”而与人过不去,完全是自找苦吃。好在佛门广大,普渡众生,我这样的人也是可以进入寺院,向寺僧们学习佛教礼仪,学习他们的慈悲为怀,学习他们做人的风度,学习他们的心态,学习他们的勤劳(一些道风良好的佛教寺院里的和尚绝对是这世界上最勤劳的人中的一部分),学习他们的思想中有益身心的那部分的。我将供养寺僧们视为向这类心灵导师缴纳学费。对我来说,这就够了,谁又能说我不是佛教徒呢?  一些人将自己思想走上邪路归咎于宗教,我不能否定有部分人确实遭受了这样的命运,但是绝大多数在宗教中受到这类伤害的人,其心智本身是尚未成熟的。人类的心智与人类的身体一样,成熟需要一个阶段,而且心智成熟可能与身体成熟相比要缓慢得多。  到现在为止,我不敢傲慢的说我自己心智已经成熟了,实际上,我仍然在追求心智成熟的路上。仅能说,在接触宗教的过程中,我未执迷于宗教有害的一面,实得益于我这样一个特殊的二元宗教教育背景,这种教育背景让我从一开始对宗教的判断就是二元的。所以直到现在,我连一条佛教咒语都没学会,最简单的佛教六字真言我都背不下来,因为这真言实在太拗口了。  任何知识,可以有益于身心,也可以有害于身心,完全在于我们取其哪一面。佛教徒,尤其是如理如法修行的汉传佛教的佛教徒,已是这个社会上最大的弱势群体之一。当然,那些假佛教以敛财的神棍是不在此列的。佛教徒本已受到社会舆论和家人们的不理解而遗世独立,长期的茹素让他们中的大多数身体瘦削(起码我在北京龙泉寺里看到的僧人们中多数是这样的),面容苍白,清雅中却也透露着中医们所说的气血不足和西医们所说的营养不良。  可是他们对于这个社会的贡献却往往为人忽视。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大量的精神上已经处于支离破碎的人,当他们走进寺院,祈求帮助时,寺院里的佛教徒会不设任何前提条件的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精神上的困惑,有一些甚至会将一些被人抛弃到寺院门前的孤儿养育成人,因为这是佛祖对佛教徒们道德上的要求。  一些满肚子苦水的人,通常其身上也有各种我们俗人认为的缺点,诸如挑剔、自以为是等等,他们在生活中撞得头破血流,他们需要帮助。他们找身边的人,即便是昨晚还跟他们做爱的人倾诉,这些人都不会耐烦的听他们倾诉。但是他们去找寺院里的法师们倾诉,这些法师们却始终慈悲和蔼的听他们倒苦水,帮助他们重建自己的心灵。这点也只有那些强调众生平等的宗教徒们才做得到,老实说我自己现在还没有修炼到这一步,有时我的家人有烦恼,向我倾诉时,我都会表现出不耐烦。我敢打一百块钱的赌,我们绝大多数人宁愿给人一千块钱也不愿意听一个满腹牢骚的人在我们面前哭诉其不幸。对于一个很烦恼的人,难道一个和蔼的听众不是最好的良药吗?  另有一些人,为社会恶习所染,变得狂妄自大或者生活堕落后,在接触到佛教,接触到如理如法修行的僧人们,顿感自己俗气逼人,进而反省自己既往的过错,改恶为善。这也是佛教教化人心的一个方面。  当然,佛教作为一种理想主义,与世界上任何理想主义并无两样,它是建立在理想国上的一种信仰,佛教的净土不过是形形色色的理想国之一种。它解决不了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若指望佛教信仰解决自己在现实世界遭遇的各种难题,诸如贫困、疾病、战争等等,首先自己的出发点就与佛教的宗旨背道而驰。佛教只能向内求,解决自己内心的种种痛苦。要想解决外在的这些问题,还是需要走向世间,运用其他的方法去解决,僧人们自己生病了同样要求助于医生。过度的夸大佛法的力量和过高的期待佛法的力量,均是不正确的。  悟道之后不是接着悟道,而是去生活,去工作,就如禅宗的典故悟道前砍柴、担水、吃饭,悟道后砍柴、担水、吃饭一样。除了职业佛教徒以传播佛法为工作之外,大多数佛教徒的工作还是在俗世中的各种工作。如果将悟道本身当作人生中唯一主题,则毫无疑问要走向虚无主义,走向懒惰,走向堕落。这样究竟是佛法有错,还是这样对待佛法的人有错?  悟道最大的好处是,它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以前我们就是一个很挑剔的人,在家里总是挑剔家人的毛病,但是悟道后我们变成了一个宽容的人,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人的自性是好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接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这些在佛教中被称之为“缘起”或“业力”),导致他们形成了一些坏毛病,他们自己也是这些坏毛病的受害者,我们就不会对其坏毛病横竖看不顺眼。  如果我们学习后达到的境界高一点,能够掌握一些技巧(佛教里常常以“善巧”来表示)来帮助别人解决掉他们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比如唠叨或者贪婪),不但我们从此不必遭受其缺陷所害,就连这个人自己也获得了新生。因为恶习一旦形成,绝非只令一个人讨厌,而是会令身边的人都讨厌。恶习一朝拔除,则这个人的整个人际关系都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在今天这个世界,宽容作为普世价值观之一种,应是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的要求,即便我们不了解不接受某种生活主张,我们也完全有必要为这种生活主张敞开一条大道,宽容它的信奉者。  宽容亦是衡量一个佛教徒修行是否有成的重要标志,在一个真正的佛教徒的眼中,世上并无任何不可宽恕之人。即便一个人来骂我们自己,骂我们信仰的佛陀,我们应希望他们得到的,绝不是地狱的惩罚,而是幸福和快乐。一个秉承轮回报应思想的佛教徒,一个期望得罪了他们自己或者他们信仰的佛陀的人受到报应的佛教徒,其本质上仍然不是一个修炼有成的佛教徒。  一个修炼有成的佛教徒的心中,除了我们自己是凡夫之外,其他人都是菩萨。即便是所谓的一阐提那(十恶不赦之人),同样是菩萨。这样的人,就算他们应接受法律(世间法)的惩罚,在佛的世界里,也没有地狱的烈火在等待着焚烧他们的肉体和灵魂,有的只是对他们的同情、宽容、慈爱和帮助。  这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爹妈生的,从本质上说,我们佛教信徒都应相信他是好的或者可以改造好,就算他杀人放火了,该坐牢就坐牢,但是他们做人的尊严,我们应尊重。他们如果暮然回首,一念向善,我们应接引。更何况那些仅仅只是得罪了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佛陀,却并未对社会其他人造成伤害的人呢?  在佛陀所提及的十大恶中,恶口是其一,对反对我们的人恶口相向亦是犯戒之举。所以,凡是诅咒和詈骂他人,给他人戴上“谤佛”的帽子的,都还不算修行有成的佛教徒,他们的心智也需要进一步的成熟。佛陀既然提倡割肉饲鹰的舍己为人精神,又怎会因为世人对其骂几句或误解他而生怨恨,甚至报复呢?这与佛陀倡导的大爱情怀是完全背离的。既然我们相信佛陀是有大智慧者,自然不至于怀疑佛陀连这点最简单的逻辑思维都不具备吧?  至于说地狱,实在只能算作是对不完美的人间的一种比喻。我们无缘无故的挨上司或家人一顿臭骂或奚落,或者因为赚的钱没有别人多而遭受他人歧视,或者因为小时候不小心毁容了而不断的收获别人异样的目光,或者生病了没有钱治叫地不应叫天不灵,得了重病即便有钱也让医生束手无策,这些都会对我们这些凡人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或困扰,这样的人间生活,用地狱来形容一下,实在也不为过。佛教徒所希望的“弹出轮回”,也不过想摆脱人间的这种种伤害和困扰,难道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所期望的吗?  佛教训练的目的之一,也就是让我们对这些伤害不必介怀的同时,自己不去给其他人造成这样的伤害,岂有他哉?如果将地狱作为惩罚他人的手段,恕我直言,这种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是完全与佛教的慈悲为怀精神相左的。口口声声拿地狱来吓唬他人的佛经,只能算伪经,烧之可也;口口声声拿地狱来吓唬他人的佛教徒,只能算是伪教徒,远离之可也。  己过如山,正如王小波先生所言,在一切人中,最需要拯救的是我们自己。凡我佛教信徒,应将十根指头指向自己,修正自己的错误,反省自己的过错,宽恕他人的非,而非反其道而行之。  在《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话:“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是要成就我们的人格和心智,对那些人格和心智本已圆满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已经成就了圆满的人格和心智的人,我们应仰视他们,见贤思齐,向他们学习。不必以为佛法就是这世间唯一的至高无上的法宝,就连佛陀自己也对那些不依赖这种法宝但是却已经解脱了的人佩服不已,认为一千亿三世诸佛加起来也不如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傲慢的认为只有佛法才是最伟大的?  在子思的《大学》中有类似的论述:“自诚明,仁也;自明诚,智也。”子思将“自诚(而)明”的人排在“自明(而)诚”的人前面,认为那些本性至诚,以至于通情达理的人是十分难得的仁者。而那些通过想明白了道理,才至诚为人的人,不过是比仁者略逊一筹的智者。为什么智者比仁者略逊一筹?因为仁者不会考虑利害得失,总是以至诚的态度待人。而智者以至诚的态度待人是建立在考虑了利害得失的基础之上的,智者待人时还会有分别心,两者境界高下立判。一个靠悟道,然后行仁道的人,确实不如一个从本质上就仁义为怀的人。  大道向来殊途同归,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大多既非仁者,亦非智者,还是努力的“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的提高自我修养,努力做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益无害的人吧。  佛教中有个譬如,佛法就像一艘船,渡我们到彼岸。如果我们还没能成为一个谦逊、平和、宽容、慈悲、智慧的人,就是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说明我们还需要借助这艘船继续航行。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彼岸,具备了断除一切有漏(所谓有漏,就是看起来是没烦恼了,但是具体到行动上时,还会有贪嗔痴,这有点类似于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学说)的烦恼,达到无漏的状态,随时随地,遭遇一切境遇,都能保持平和、宽容、慈悲、智慧的状态,那么我们也就无需再借助这样的船来渡自己。到了这种时候,就不应该再像个傻瓜一样,背着船走路,因为到了这时候,我们已经从水中达到陆地了,应该舍弃一切法。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和人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遭遇都会不同,别人之所以有他们的想法,必有他们的道理。我们应坚信,即便他们与我们意见不合,修行方法和思路不合,但是他们借助自己的船,一样可以渡河达到彼岸。  佛法岂有形哉?有形就不叫佛法,而叫堕入各种相了。我们认为是很好的,饶益我们身心的佛法,对他人来说,可能就是毒药。我们看来是毒药的,在他人来说,可能就是饶益他们身心的佛法。觉悟不就是醒悟麽?循序渐进的想明白道理能醒悟,难道头撞南墙,知道疼痛后暮然回首就不是醒悟?醒悟何必只有一种形式?谁又能说呵佛骂祖不是求得解脱的途径呢?佛法何止八万四千法门,简直就无穷无尽好不?  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舍弃小我的那一点点见解,以宽容的眼光来看待世间的一切吧!如果心态宽容了,看这世界必定会大有改观。而自己,也必定会幸福很多。  只要我们彻底幸福了,这世界于我们而言,就是乐土。否则,即便我们身入空门,披上袈裟,只要仍然愁眉苦脸,这世界,于我们而言,还是地狱。佛与魔,乐土和地狱,均只在一念之间。电光一闪,顿悟此理,也就成佛了。咱又何必需要佛祖来为我们授记才能成佛呢?
楼主发言:62次 发图:0张 | 更多
  自我优越感是一种人生灾难  每一种信仰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信仰,这是因为各人机缘不同,导致大家有各种不同的人生选择。有些人选择信仰宗教,有些人选择信仰俗世生活中的种种主义,只要无害于他人,有益于自己的身心,任何信仰都是好的。在我看来,所有信仰,都是人类自得其乐的一种方式,不应有高下之分。  对于信徒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源自信仰的内在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宗教信仰者身上,体现得要比其他信仰者身上更为明显。因此,一定程度上,宗教徒比常人更偏执。  犹太教徒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佛教徒相信自己追求的佛道“无上正等正觉”,是宇宙的终极真理;道教徒也相信自己信奉的道才是至高无上的道;伊斯兰教徒甚至不惜为清除异教徒而发起圣战。  不但如此,每种宗教内部都会分裂成各种教派,有时甚至演变至水火不容。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矛盾将体现为各种文明间的冲突。今天世界上的各种战乱,从根源上来说,确有一部分是来自各种文明间的冲突。  罗素先生说,世界是多姿多态的,人生乐趣也正是来自于这种多姿多态。学会与其他人共存,就需要各种信仰者放弃自己源于信仰的内在的优越感。但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十字军东征以及各种圣战即是其有力证明。  我个人选择了皈依佛教,但是我欣赏佛教之外的一切科学和文明,甚至其他宗教。在皈依佛教的同时,我同样保持着对医学、哲学、科学的热爱,并且还将坚持不懈的学习这些。仅将佛教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秉承佛教徒应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这一点在不同的佛教徒看来也是有差异的,也许我个人所秉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其他佛教徒眼中同样是异端),即便有一天我成了专职的佛教徒,我亦希望自己能保持这样的态度。  我不希望自己被人视为异端,同时也不愿意视任何人为异端。不鼓励他人改变自己的信仰,去和我一样信仰佛教,亦不主张佛教信仰比其他任何信仰更崇高更优越。即便在佛教信徒内部,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个人倾向而否定其他人的见解和选择。  信仰仅为对自己提要求,而不要求其他人。更不应因为信仰,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优越感,将自己凌驾于其他人之上,这对于他人来说,是一种不尊重和冒犯。佛教常常强调佛陀只渡有缘人,所有的信仰,从实质上来说,都只能感召同一类人。并且在这同一类人中,还存在各种分歧,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教派之争和路线之争。  真正的宽容需要放弃各种自我优越感,自我优越感是一场人生灾难。中国近代高僧印光大师曾说,人人皆是菩萨,只我一个是凡夫,这样的人生态度值得我学习终生并且将其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佛陀为了消除教徒们的“贡高我慢”和“执着”(即俗话说的傲慢与偏见),要求佛教徒着“坏色衣”(穿得朴素甚至破旧),“乞食”为生。这样做,一方面固然是希望佛教徒们对俗世生活中的声色犬马不迷恋,另一方面亦是希望通过这些行为,锻炼信徒们的心智,让大家放弃自我内心深处的优越感。《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佛陀提及的人生二十难中,就有“除灭我慢难”这一条。傲慢之所以难以“除灭”,是因为它常常潜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不易被我们自己发觉。  佛陀出家前为王子,身处人类利益争夺的漩涡,见惯了各种战争和争端,出家后,佛陀的亲族释迦族遭毗琉璃王入侵。佛陀曾试图阻止这场杀戮,先后阻止了三次,但是终于还是阻止不了悲剧的发生,最终释迦族的城邦还是为毗琉璃王所灭,这很像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种种乱象。释迦族之所以种下这一灭族的祸根,原因之一是因为释迦族当年歧视并羞辱毗琉璃王的父亲波斯匿王。  对于因优越感带来的歧视这种现象,佛陀深恶痛绝,所以佛陀提及的人生二十难中同样有“心行平等难”这一条。佛陀所生活的古印度,存在种姓制度,不同种姓被标记上了不同的阶层符号,造成种种歧视和由这些歧视引起的争端和杀戮,这种种姓制度至今仍然无法从印度社会中根除。  当时掌握社会权柄的婆罗门教和“刹利”阶层(武士阶层,各种武装集团)勾结在一起,婆罗门以其神权,授予“刹利”阶层跑马圈地的特权,而“刹利”阶层则以其武装力量保护婆罗门,贫民阶层惨遭侵害和杀戮。佛陀对此很是反感,才会舍王位而出家。  所有歧视,从根源上来说,皆是来自于优越感和特权意识,佛陀出家后对此亦有很深的感受。在恒河流域,沙门思潮由来已久,到丛林中跟随智者们学习是古印度恒河流域教育体系中的一环。当时流行于沙门界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各种奥义书。  古印度的奥义书,徐梵澄先生曾翻译过一部分,有兴趣者可以看看徐梵澄先生的著作以了解佛陀思想的渊源,这有助于更深的理解佛法。顺便一提,婆罗门教义也值得了解一下,这对理解佛经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神话传说和神迹是有帮助的,在当时的古印度,不借助这样的工具来布道是行不通的。  佛陀最初出家修习的是沙门中的苦行,因为苦行在当时古印度沙门思潮中很时髦。苦行并没有解决佛陀的烦恼,佛陀放弃了苦行,追随佛陀出家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因此离佛陀而去。佛陀证道后,开始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感悟,这五人接受了佛陀的思想,重新追随佛陀,成为佛陀最早的弟子,这在佛教典籍中记载为佛陀初转法论。  阿若憍陈如等五人,是佛陀的父亲净饭王的下属,最初是被派到丛林中劝说佛陀放弃修行,回家继续当王子的。这样的五个人为苦行沙门思潮影响后,也曾以佛陀为异端。佛陀这样的丛林思想革新者在最初传法时,遭遇到的其他教派的排斥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佛陀提“心行平等难”,实在是自己切身的感受。  顺便一提,至今我国部分寺庙还特别强调苦行,有一些佛教徒甚至燃指供佛,一些僧人把自己的指头蘸上油,烧着了来供佛,这种行为与佛陀创造佛教的初衷是相左的。我虽然觉得不应该批评别人的修行方式,但是任何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似乎都不大安全,不宜鼓励。如果发展到极致,自焚或者自杀以供佛,那就更加的走入极端了。佛陀非但没有鼓励徒众这么做,相反是极为反对的。佛陀自己靠苦行来修道,不但没有证悟,反而因为营养严重不良,差点死了,若不是佛陀结束苦行,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奉,只怕后世也就没有佛教了。  佛陀的堂兄弟提婆达多就是坚持苦行路线的,并且试图在僧团内建立苦行制度,以至于分裂了僧团,带走了很大一部分信徒。提婆达多的信徒,一直到玄奘法师到印度求法时还存在,并且为数众多,甚至至今印度丛林中仍然有苦行僧。  后世佛教徒提到的五逆罪之一的“破和合僧”罪,就因为提婆达多与佛陀的冲突而产生的。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诅咒提婆达多。我想佛陀并不会欣赏和鼓励这种行为,佛典中记载佛陀虽然不同意僧团苦行,但是也为提婆达多授记了,认为提婆达多后世也将成佛。  佛陀所提到的提婆达多在地狱修炼,绝非恶意的诅咒,这是因为苦行僧们以苦为乐,下地狱对提婆达多来说,正合他的心意,苦行僧们希望通过肉体受苦来获取精神的解脱。现在很多佛教徒动辄诅咒批评佛教的人下地狱,这种行为很不好,这让对佛教不理解的人畏惧与佛教徒打交道,觉得佛教徒心胸狭隘。  佛陀心态平和,秉承宽容的态度,平等的对待众生,并没有因为证悟菩提而有丝毫的傲慢和蔑视众生的心理。对于众生对佛陀的误解,佛陀提倡的是持戒忍辱,温和应对,继续行道的精神,绝非以牙还牙。甚至对于佛教中常常提到的外道,佛陀也并没有居高临下的排斥。  除了苦行的提婆达多外,至今仍然在印度有大量的信徒的耆那教,亦是佛经中提到的外道之一(佛典中称之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其教义也是从古印度众多奥义书中淬炼精华而成的。客观的说,耆那教的教义也是很有意义的。耆那教主张的“非暴力,诚实语,纯洁行,不偷盗,不执着”的核心思想与佛教的教义非常接近。其教主尼乾陀·若提子与佛陀为同时代人,被教徒们称为大雄,我们中国佛教建筑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大雄宝殿”亦带有大雄二字,二者何其亲近。  佛陀是一个思想革新家,对既有的陈旧思想对大众的影响是深有体会的。人群具有思维惯性,改变这种惯性颇不容易。佛陀值得学习的地方,不只有他的人格和思想体系,还有佛陀面对陈旧思潮,力图革新时,采用的种种教化能力和革新精神。后世中值得钦佩的佛教宗教家的身上,大多也是具备这种教化能力和革新精神的。  如何更好的共存共生是当今时代的人类文明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我们个人安身处世时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不放弃自我优越感,总希望将自我的信仰或者意志凌驾于其他人之上,试图感召或者改变其他人,恐怕很难与其他人和平相处,甚至有时会引起流血冲突。一个人与社会,与自己周边的人“拧着”,其自我标榜的内心安宁在相当程度上是自欺欺人的。  世界是多元的,我们所体验的人生和智慧很精彩,别人体验的人生和智慧一样很精彩,保持谦逊的态度,倒空自己,与他人和平相处,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敬重他人的学识和修养,信仰才不至于在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同时将我们转变为一个偏执的人。  谨以此文,勉励我自己,亦与有同感之人共勉。
  说的很全面理性!简单粗暴否定要拒绝,因为纯粹是以一颗很功利现实的心在看世界,但过远的不主张承担责任和申张正义的“无善无恶观”也要拒绝,就说管好自己就行了,那也太绝对。实际佛教自身轨迹也回应了这个问题。就是从小乘到大乘居士佛学的转变,已经向现世作出倾斜,而现当代的人间佛教更是把出世和入世打成一片了。
  我记的对少林寺一类电影的老方丈很印象深,都慈眉善目,然后道德高深,为救众生自己给火烧死。这可能也是参合了中国的体用相即不二的禅宗的痕迹。
  止语,或曰沉默  在天涯论坛上,我看到有个基督徒这样说:“我是一个基督徒,但我对佛、道、神,保持沉默;我对一切终极的未知,保持沉默。”  这句话是我目前看到的,宗教徒互相辩论时说出的最有水平的一句话。仅这句话,就足以令我愿意以他为师。在我看来,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一定是一个博学多知,同时又谦虚真诚的人。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高手在民间,很多修养极高的人,都是隐藏在尘世间的路人甲乙丙丁。正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一样,默默无闻,但是却修为极高。又如王小波笔下的沉默的大多数一样,他们并不发声,但是心中却都是明白的。  在寺院里静修的时候,禅堂里要求保持止语,止语者,沉默也,闭嘴也。一个人如果不幸热爱写作,止语于他而言,就非常之难,比如像我这样的人。但是却可以尽力做到这位基督徒朋友所说的那样,对有争议的问题,保持沉默。  宗教训练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把人训练成一个宽容、和蔼、谦虚、慈爱的人,这是宗教固有的使命决定了的。人类宗教的诞生,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改善人类社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争竞。宗教徒信仰宗教,学习宗教思想和进行各种宗教训练,如果到最后,却与宗教根本之宗旨背道而驰,成了一个偏执、好斗、爱争论的人,无论于人于己,似乎都不大妥当。  我很不喜欢被人干涉,按照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推己及人,也就变得不喜欢干涉别人。适时的沉默,是对他人应有的尊重和让步。  中国佛教界多年来一直在走大乘佛教的路线,但正如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太虚法师所言,我们在谈大乘佛教,可实际上结的却是小乘佛教的果实。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比如泰国和尼泊尔,它们秉承的是小乘佛教的路线,最后结的却是大乘佛教的果实,几乎举国都成了佛教徒。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恐怕与人性从根本上反感干涉主义而崇尚实证有关。小乘佛教教徒安静的修行,追求自我修行的成功,当他们修行得和善慈爱、宽容谦卑时,身旁的人自然而然的受其感化而亲近佛法,这又何须多言呢?千言万语,不如实践更令人信服。  在近现代高僧中,弘一大师以其冠绝一时的才华和严持戒律,一言一行如理如法而影响最为深广。弘一大师提倡寡言多做,性缓事圆,在在处处皆秉承行胜于言的宗旨,律己而后律人,所以为人信服。  真理就像一条泥鳅,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抓住了它,殊不知它早已从我们指间溜走。我们有限的能力,只能探寻到有限的真理,尚有一个广袤无垠的未知的世界,是我们目前还触及不到的地方。与其就这个未知领域争论不已,不如保持沉默。可以提出见解以待后世证实,但若固执己见,认为自己认定的就是终极真理,并因此而与人发生争执,不免荒唐。  因此,沉默是一种有自知之明的智慧。
  从慧解脱走向俱解脱  走进寺院,向僧人们学习,是我这么多年来做出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圣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进了寺院,见到了如理如法修行的僧人们,心中所有的狂傲顿息,羞惭心使我对自己过去的言行有无地自容之感。体验到了《佛说四十二章经》中所说的“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的深切含义。  僧人们清净庄严、慈悲和蔼、知礼知节、进止有度,他们脱俗的淡定,平等对待众生的和颜悦色让人心生崇敬,瞬间放下了自己所有的狂妄和傲慢,向他们合十行礼。我再也不敢如过去一样,肆无忌惮的谈论佛法了,与修行有成者的巨大差距,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修行太浅,再去翻看以前自己写作的佛教方面的文章时,有如芒在背之感。无知而好为人师,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  慧解脱和俱解脱是完全两回事,所谓慧解脱也就是在认知上解脱了,而俱解脱则需要一个人不但觉悟到了,而且还要能够做到,这比登天还难。以前我读季羡林先生撰写的佛教研究文章,很受他对佛教的批评态度影响,现在再也不敢如此狂妄的批评佛教了。认识到和做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真正虔诚的佛教徒们将自己置于最谦卑的地位,将佛陀的教诲一一落实为具体的行动,这与我过去口头上谈论佛教教义有着天壤之别。  唯有自己切实的去修行,之后才有资格来谈论佛教的对与错,是与非。修行后发现过去自己对佛经的理解几乎完全是错误的,用佛教的说法就是停留在“世间法”、“有为法”的层次上,理解不了“出世间法”的含义。“出世间法”要真正的将佛经中所说的各种行为规范落实到实践中才能体会到,而这确实如禅宗所说的那样,不是文字能够形容得了的。比如说,文字只能教会我们认识谦卑两个字,却无法让我们真正的变成一个谦卑的人。亲近那些真正谦卑的人,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之中去学习谦卑,才能让我们变成一个谦卑的人。  我目前只接触过汉传佛教的教徒,从与这些佛教徒接触后,我改变很大。我跟随他们学习佛教礼仪,学习谦卑,学习宽容,学习温和,学习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学习真正意义上的慈悲,修炼清净心,我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不满转为对自己的不满,我在开始重新建构自己的人生,渐有脱胎换骨之感。  把修行说成是一个人的重生是毫不夸张的,修行,一是修正自己不正确的行为,二是积累善行。用佛教的话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毕举”。只有亲近善知识,这些才不至于落入空谈。那些如理如法修行的正派僧人们辞亲断欲,身入空门,为众生做典范,的确是一种伟大的奉献。过去我对他们有一些妄议,现在我将这些妄议全部收回,诚心的忏悔,向他们恭敬的合十行礼,感恩他们在青灯古佛旁,晨钟暮鼓声中,虔诚的学习佛法,提高自己的修养,让我这样愚钝且痴狂的人,有了学习的榜样。  汉传佛教徒的身上除了佛陀的影子之外,还有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熏陶出来的特有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气息。百闻不如一见,在北京龙泉寺,从僧人们的身上,鲁钝的我看到了圣人们所说的“圣贤”的现实版,顿生高山仰止之心。与此同时,“己过如山”的认识也就瞬间产生了。也许从现代科学视角去看,他们在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上,尚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但是这些人在精神上的富足,却是毫无疑问的。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观己之过,恕人之非  在从北京到河北的车上,一件小事突然使我感悟到了佛法。我坐在车上,一个大妈上车后大剌刺的让我往里坐,她要坐我的位置。当时车上有大概三分之二的位置是 空的,我看到她颇为无礼,心中动了嗔怒,虽未发脾气,但也没让座,只是挪了下自己的腿,让她坐到里面去。事后想,我怎么又犯了嗔戒呢?忽然就想,假如龙泉寺里的禅兴法师或贤书法师碰到这种事情,大概会微微一笑,躬身合十施礼,把座位让给了这看似“蛮不讲理”的大妈,而这大妈可能也会因此生出惭愧心,反省自己不礼貌的过错。  师父学诚法师的口头禅是不要批评他人,不要对他人观过,只挑自己的错。我心中突然省悟,我之所以还达不到贤书法师那样的境界,原因在于我的修行还不到位,做不到观己之过,恕人之非。我昨天才知道原来十多年前我即已与尚未出家的贤书法师在天涯杂谈上认识过,想不到十年不见,法师已从昔日的商人和作家变成了高僧,只是可叹我自己在个人修养上并无尺寸进步。  我的所谓慈悲也仅徒有其表,没有悲悯众生所作所为皆是业力和习性所致,也是身不由己的,不能发自内心的同情他们,帮助他们解脱。因而还常常观别人的过错,观家人的过错。一直以来总以为多读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判断比别人正确,殊不知,学的知识越多,傲慢越甚。反思后突然就意识到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具有重大差别,对过去所学的很多东西有了新的认识,心中一片澄明,一种前所未有的豁达使我放下了对一切人和一切理念的偏见。我知我后半生应做的是修正自己,而非修正他人。这才是真正的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而我以前所学的大多是用来说说的文字般若。  对不起,我的亲人和朋友们,以往我不懂得温和谦让,我的言行给您们造成过伤害,皆是因为我活在无明之中。尤其是我的妻儿,总会被我挑错,我自己还因此而对 他们产生过抵触情绪,不顾及她们的感受和切实的需求,多年来我行我素,做了很多对不起他们的事情,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感谢师父学诚法师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环境,感恩龙泉寺的法师和居士们为我这个鲁钝的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感恩使我动了嗔心的大妈,正是您们使我终于证悟了一点点佛法,仅此一点点佛法, 就让我又一次超越了我自己。  祈愿余生常修行,消尽宿业得解脱。己过如山,穷此一生之力,也是不一定能完全改正过来的,哪有资格去观别人之过呢?也正因为己过如山,对别人的所作所为,应该持无分别的包容的态度,在佛法的世界里,世上没有什么人是不可宽恕的。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心中也就对一切都无怨恨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已经难以查出原始出处的箴言因为乔布斯的推崇而盛行于世,“初心”这个概念源自于佛教《华严经》中一再提到的“初发心”。不过在整部《华严经》中均没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世人以讹传讹,皆以为此箴言出自《华严经》。  日本曹洞宗禅师铃木俊隆撰写了一部《禅的初心》,铃木俊隆是近代将禅宗思想传播到西方的先行者之一。据说铃木俊隆对乔布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乔布斯正是在接触了铃木俊隆的禅学之后,才喜欢上佛教的。  曹洞宗源于中国禅宗六祖慧能,是慧能系南宗发展出的禅宗五大宗派之一。铃木俊隆一生强调坐禅,将守住“初心”视为修行的法宝。《华严经》的第十七品为《初发心功德品》,在这一品中,佛陀对菩萨的“初发心”极力赞叹,认为菩萨“初发心”的功德胜于其他一切功德,初发心菩萨即已等同于三世诸佛。  佛陀提及的初发心,后来被称为“初心”,佛教中的“初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译为汉文为“无上正等正觉”,是最高的智慧觉悟。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个人就能超脱生死,得一切智,法喜圆满。这样的“初心”非常难得,《智度论》甚至认为“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华严经》中将“菩提心”喻为“种子”:“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发此心者,须识其体。体有二种,一曰当体,二曰所依体。其当体者,所谓悲心、智心、愿心,此三种心,乃是当体。所依体者,自性清净圆明妙心,为所依体。性自具足,号如来藏。惑不能染,智无所净,虚寂澄湛,真觉灵明,能生万法,号一大事。但由群生久迷此信,唯认攀缘六尘影像,乍起乍灭虚妄之念,以为自心。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佛教中常提及的“悲智菩提”、“悲智双运”等概念亦源于此,《华严经》被认为为万法之源,佛陀的重要思想在《华严经》中都能找到。在《华严经》中,佛陀对菩萨的“初发菩提心”的解释非常的具体,将“菩提心”分为体用两种,即“所依体”(体)和“当体”(用),体为“自性清净圆明妙心”,用为“悲心、智心、愿心”。我们常听人说“明心见佛”,这里所明的就是“自性清净圆明妙心”,它是一切正觉的根源。而菩萨的慈悲、智慧以及各种普渡众生的大愿心,不过是这一种子生出的苗,如果没有这颗种子,徒有苗,则徒有其表,是不中用的。因此佛陀才在《华严经》中一再说所有功德均不及“初发心”的功德的千万分之一。  初心之所以容易动摇,是因为我们在前行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境。不仅仅只是佛教信徒难以守住“初心”,普通人做事的“初心”也是极容易动摇的。有内外两种因素会动摇我们的“初心”,内就是佛教中常常提及的人的“自性”,外则是外界的环境,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内在的自性。人性缺陷诸如懒惰、贪婪等等是“初心”最大的敌人,外界的环境则犹如催化剂,在“初心”嬗变的过程中起到了提速的作用。  六祖坛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当然是风吹幡动,但是六祖慧能法师却说是人的心在动,这是一种隐喻,隐喻我们“如如不动”的“初心”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未能保持不变。  现在很多人来引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是多数将“不忘初心”误解为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理想或者心愿。如果这样来理解这句话,非常的容易出问题。比如有一些人的初心是想把自己的仇人杀掉,是不是也应该鼓励他“不忘初心”?一个人的“初心”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应不应该继续坚持?  “觉今是而昨非”是很多人常常会有的感觉,一个人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之后,理想和愿望自然而然的也就发生了调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假如这种改变是正面的,完全应该“忘掉初心”,而不必对“初心”念念不忘。假如这种改变是负面的,那就应该往后退。唯有一个人如佛陀所说的那样,发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类的“初心”,才有“不忘初心”的必要性。
  @田崇善
13:36:15.0  我记的对少林寺一类电影的老方丈很印象深,都慈眉善目,然后道德高深,为救众生自己给火烧死。这可能也是参合了中国的体用相即不二的禅宗的痕迹。  —————————————  这样慈眉善目的高僧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前两天我还看到一篇报道,一个比丘尼抚养了二十个被弃女孩,供她们读书,有些甚至已经上了大学。我个人认为边种修行人无论智慧上还是德行上都已经达到了佛的境界。  
  @田崇善
13:33:32.0  说的很全面理性!简单粗暴否定要拒绝,因为纯粹是以一颗很功利现实的心在看世界,但过远的不主张承担责任和申张正义的“无善无恶观”也要拒绝,就说管好自己就行了,那也太绝对。实际佛教自身轨迹也回应了这个问题。就是从小乘到大乘居士佛学的转变,已经向现世作出倾斜,而现当代的人间佛教更是把出世和入世打成一片了。  —————————————  发菩提心,我个人更倾向于看一个人在做什么,而不是看他在说什么。说多数陷入空谈,具体去做,去观自己的过,会另有收获的。对身边的人也更有说服力。改变世界的是行动者。  
  @周志远 9楼
14:49  @田崇善
13:33:32.0  说的很全面理性!简单粗暴否定要拒绝,因为纯粹是以一颗很功利现实的心在看世界,但过远的不主张承担责任和申张正义的“无善无恶观”也要拒绝,就说管好自己就行了,那也太绝对。实际佛教自身轨迹也回应了这个问题。就是从小乘到大乘居士佛学的转变,已经向现世作出倾斜,而现当代的人间佛教更是把出世和入世打成一片了。  —————————————  发菩提心,我个人更倾向于看........  ------------------------------  学佛需要缘份和自己的夙根,我怎么能狂妄到否则一切宇宙奥秘的程度呢?有的人类型确实是这方面的,比如天生吃素,心灵慈悲等等。而更多的人是因为后天烦恼进入,或是着迷于种种方便法门。比如少林寺的武功。而问题确实也不是一念佛就是佛!这里差距无边,换句话可能把世俗的偏执给转移到那里去了……  我总认为儒释道在杜绝人欲偏执的地方是相通的,所以这是我们能对话的基础。
  佛法并不消极,并不悲观。  印象通常都是错误的,距离实体差距十万八千里。  佛法修行最重要的是精进。说佛法消极,其实是不懂人欲是苦恼根源。  佛法并不悲观,一切寂灭成空,是为了涅槃新生。四无量心,慈悲过后,还有喜字修行。因慈悲而与众生同乐,才是大乐。  佛法也并不孱弱。证得佛性为空,因此可以显示魔相。并不是说显露魔相,就不是佛了。魔显示成佛相、救世主相,也不是说魔就成佛、成救世主了。魔的佛相只是害人手段。佛的魔相,也是救人法门之一。  佛法为空,佛法妙用便是用空。
  现在的佛教是在搞形式,迷信很重,对社会是负面多!  佛学是在搞研究,搞理论,和哲学一样,这只会变成口水战,所知障!  佛法才是真义,是实际的修行,真实的体验证悟,上手的具体操作,九九八十一的磨难考验,了脱生死,脱离轮回证大道的理行双入,智悲双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是否进入佛法的门,以是否见性来区分!
  @周志远   不想考察你的用心,我只想说,你的话证明是你外行--------------佛法岂有形哉?有形就不叫佛法,而叫堕入各种相了。我们认为是很好的,饶益我们身心的佛法,对他人来说,可能就是毒药。我们看来是毒药的,在他人来说,可能就是饶益他们身心的佛法。觉悟不就是醒悟麽?循序渐进的想明白道理能醒悟,难道头撞南墙,知道疼痛后暮然回首就不是醒悟?醒悟何必只有一种形式?谁又能说呵佛骂祖不是求得解脱的途径呢?佛法何止八万四千法门,简直就无穷无尽好不?
  人生十恶和二十难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猗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这是《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佛陀罗列出来的人生十恶和二十难,在我儿子五岁的时候,我让他背诵这两段经文。并逐一给他解释,此后亦多次让他重新背诵。现在我十岁的儿子已经能随口就诵出这两段经文。除了背诵之外,我现在有时间就会带他到寺里去跟随寺僧们学习,从那些如理如法的修行人身上去学习如何戒掉这十恶和二十难。  我自己没有出家成佛作祖的念头,也完全的不希望我的儿子将来出家成佛作祖。但是对于佛经中的这类经典的做人智慧却十分的喜爱,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学习一下这些智慧,起码可以提高一下个人的修养,让我们做一个不令人讨厌的人。  与此同时,也可以用这十恶和二十难来检视一下那些号称修行有成、见解到位的人,如果他们违背了佛陀的这些要求,即便他们说得天花乱坠,也是不足信的,这样的人就不是明师(善知识),不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去跟随其学习。  十恶中,身占三,口占四,意占三。  杀生、盗窃、淫邪为身三恶。犯了身恶的,修行不到位。  口恶则包括四项:两舌,亦即我们所说的搬弄是非,到甲处说人话,到乙处说鬼话的长舌妇行为;恶口,就是口出恶言,谩骂、威胁、诅咒、恫吓均属恶口;妄言,就是诳语,说假话,随口乱说;绮语,意即说奉承话、漂亮话,溜须拍马。要言之,佛陀对人的言有真、实、直、善的要求。违背这些要求,就是犯了口恶。犯了口恶的,修行不到位。  意三,嫉者,嫉妒也;恚者,嗔怒也;痴者,痴迷也。意之恶其实还包括慢和疑,慢者,傲慢也;疑者,多疑也。此五者合而言之,即佛教徒常说的五毒:贪嗔痴慢疑。  二十难也是对修行人的要求,这要求更加的广泛一些。  贫穷之人本来就已经活得很艰难,在这种状态下布施就很难。  豪贵之人容易目空一切,一旦到了豪贵的层次,放下自我,谦虚学道也是很困难的。  弃命必死在汉代译本中为制命不死,意为制住对方但是却能不杀他,放人一马,这里改换成“弃命必死”,意义完全改变,意为一个人到了快要死亡的时刻,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很难。  得睹佛经为亲近佛法的开始,很多人无法看到佛经,也就根本无缘学习佛法。开卷有益,其实不仅仅是佛经,得睹一切好的书籍都是有益于人的身心的。  生值佛世难,意为难以碰到有佛在世的时代,得以亲近真佛。  忍色忍欲是佛陀一再强调的,佛教将色欲视为修行的最大障碍之一。  见好不求难:人在见到好的东西之后不起贪得之心也很难。  被辱不瞋难:人在受到侮辱时不嗔怒也是一件难事。  有劫不临难:人在劫难临头时能够清醒,不往火坑里跳是很难的,因为这需要大智慧,能洞悉因果。佛教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能从因看到会得到的果,于是就在因上掐断了,众生非得果报临前,才明白自己过去所种之因是多么的可怕。  触事无心难:接触外界种种,不生各种心思或情绪难,因为这需要一个人能够心静如水,定力过人。需要达到无漏的境界。  广学博究难:佛教徒能够好学不厌也是很难的事情之一,广学博究,需要一个人勤恳好学,博览群书,认真思考,不断的增长智慧。  除灭我慢难:我慢是因我见很深而产生的傲慢,一个人固执己见,难以反省自我,并因此而对他人很傲慢,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现象。人要除灭掉这点来自心底里的傲慢,是很困难的。  不轻未学难:不轻视那些尚未学习智慧或学识不如我们自己的人很难。  心行平等难:心里能做到真正的平等的对待一切众生也很难。  不说是非难:不说他人的是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会善知识难:掌握善知识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这需要对各种知识有很高的鉴别能力,不为歪理邪说所迷惑,这是佛教所言的正信。不但佛经屡被篡改,就是佛教教义的解读也是千差万别,有一些人的解读是正确的,有一些人的解读是错误的,如何分辨对错,需要读者自己有一双能鉴别善知识的眼睛。  见性学道难:见到自我真性,认真学道很难。  随化度人难:随化度人需要度人者具备超越常人的能力和见识,具备恰如其分的教化众生的能力,这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睹境不动难:眼前有境,心中不动,所谓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心,这需要的是大定力,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善解方便难:善于救人于困厄,解决他人的困难也很难。  以上是我个人简略的翻译一下这两段古文,由于能力有限,理解可能有偏差的地方,翻译也有不到位的地方,还有待方家的指正。但大致的意思基本上还是正确的。  由于生性鲁钝,我更喜欢《佛说四十二章经》这样的简单平易的经书,以之修行对自我修养有大帮助。以之为镜,可以鉴定出修行人道行的真假。智慧高低我们很难判断,但是一个人的言行是否合乎佛陀要求的规范,却是我们可以判断出来的。一个如理如法的修行人,必能遵循这些戒律,约束自我的行为。而一个心智尚不成熟,修行尚不到位的修行人,一开口,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让人看出破绽来。  这就是佛陀临终前倡导的以戒为师,不尚空谈的精神。
  当然,这些均为对自我的要求,所谓严于律己也。对待别人,则应依然秉承宽以待人的宽容作风。
  纠错:“会善知识难”中的善知识是指能启迪我们的智慧的人,或曰明师。会,有翻译为遇到的,会善知识就相当于得遇明师。也有将善知识翻译为与某某相处的意思,会善知识难就被译为与善知识相处,从善知识那里学习智慧难。
  很诚恳朴实的文章
  佛陀和尘世  昨天,我还在河北白沟,折腾着一堆箱包。我以前曾经治疗过一年多的一个患者,在换别的医生治疗了半年多后,腹水很严重,求助于北京各大名医,名医们束手无策,情况愈来愈糟糕。他的儿子一向跟我很要好,求救于我,看着他那么着急,我非常的同情,因为这样的经历我有深切的体会。于是,我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到北京到他家出诊一次。  下午匆匆回家,去他家后,他的患肝癌的爸爸已经因为腹水而极为痛苦。整个家庭在慌乱、悲伤和绝望中挣扎,这个家庭对我是信任的,因为这个患者第一次找我,也是因为肝癌引起的腹水,腹水被我治好了。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的治疗中,这个患者的生存质量被维持得很好。不幸的是,患者知道自己真实的病情后,一度对我失去信心,希望寻找北京各大医院里的大名医们把自己治愈。我很理解,因为我对自己同样没有信心,我的母亲在世期间,我就在不断的为她寻访名医。  更换了几个名医后,服药不是减轻了病情,而是一再加重病情,患者无奈,希望我能重新给他治疗一下。既已学医,又兼信佛,救死扶伤就成了难以拒绝之事。患者的妻子,一位已经跟我很熟了的阿姨,垂泪哀诉,现在最怀念的就是去年那段时间,患者每次都能够自己坐地铁到我家附近来找我面诊,觉得那是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因为患者当时生存状况良好。  下午开完食疗处方和中药处方后,晚上患者开始明显改善了,尿量增多,情况好转。患者的家人从慌乱情绪中稳定下来了。他们很开心,我也很开心。虽然几乎可以肯定我是治不好这个患者的癌症的,但是这种疗效一来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二来为患者和他的家人们带来了希望,他们可以不必如此恐惧的面对眼前的境况。  今天上午,在家整理了大半上午从白沟拉回来的箱包,经过这段时间和白沟做箱包的同行们的交流,学习到了不少的销售技巧,预备将这些箱包用网络销售、送店销售和摆地摊销售的方法,卖出去。这活儿很累,等到整理完毕,我的腰快直不起来了。  这样的生活挺辛苦,可是我非常喜欢。我喜欢佛陀,可是却一点也不喜欢佛陀提倡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现在变异了的佛教信徒的生活。我也不再喜欢将自己的心“寂灭”掉。最近一段时间,与太多的追求将自己的心“寂灭”掉的佛教同修们在一起之后,治愈了我多年的懒惰和消沉。  这看起来很滑稽,远离佛教生活的时候,我很憧憬佛教信徒们的生活;走进佛教信徒们的生活后,我开始彻底的明白这样的佛教信徒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并且坚决的自觉的远离了这种生活,告别了过去多年来孱弱的心灵向往。因为在这个群体中,我看到了令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比如一群佛教徒在念经,然后将念经的功德回向给某个正在患病的同修或者他们的家人。这些信徒们相信这样有助于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早日从苦海之中摆脱出来。作为一个学过医行过医的人,我目瞪口呆。当我试图跟他们交流,希望他们将医学和佛法分开时,我看到了对我憎恶的眼神。  他们甚至希望我作为一个领过皈依证的佛教信徒,加入到他们的团体之中,向人间推广佛教的业报轮回理念,我婉然拒绝了。假如有轮回的话,我生生世世都不会承认我那一辈子慈爱好善的母亲,是因为前生有恶业,以致今生要遭遇癌症的果报。那些同修们努力苦口婆心的劝说我接受这种观念,这让我知道跟他们呆在一起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我喜爱他们身上闪烁出的善良人性的一面,但难以接受他们如此信奉的业报轮回说。我当然能够理解并容纳他们,可是我不喜欢浪费时间去听他们对我的不可能成功的洗脑教育。我本来想努力呼吁人们不要迷信,但是当我百度“你相信鬼神吗”时,我发现百分之六十二的选择了相信,只有百分之三十八的人选择不相信,我突然意识到我应该闭嘴了。我自己才是少数派,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因为笃信轮回,他们劝说我多做功德,参与放生等活动。我既感到困惑又感到羞惭,曾几何时,我住在国家图书馆对面的五塔寺村时,一群放生的善良信众们在上游放生的鱼,被我从下游捞起来吃了几条。我实在难以转化成如此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们的虔诚甚至让我怀疑自己不吃肉的决心是不是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做的。  我同样难以接受一个人行善是为了为自己积德,以换取去世后或者来生的福的观点。我只是觉得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想帮助一下他人,应该纯粹只是出自同情心,如果一定要拿这个同情心去换点什么,岂不是玷污了自己的本心?  佛陀自己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这给佛教的信仰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每个信仰者都在用自己的理念去诠释佛教信仰,最后造成看起来是在信仰佛陀,其实人人都是在信仰自己。当然被传播得最广泛的轮回、业报、因果这些观念,还是大同小异的。  因为这个原因,现在的佛教信徒中,绝大多数似乎是在跟佛作交易。他们供养佛的弟子僧人们,参与各种佛教活动,目的是为了积累“功德”,他们相信“功德”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他们会有幸福的来生或者自己成佛。  而号称高一层次的佛教信徒,则喜欢谈论佛法。但是除了少数高僧在严格践行佛法中的各种戒律之外,多数高谈阔论佛法的人,呈现出的是一副“贡高我慢”的尊容,随时准备否定他人,教训他人,肯定自己。对于他人的“谤佛”行为,多数采取诅咒和詈骂等方式对待。我相信终有一天,他们心智成熟的时候,会像我一样痛悔自己曾经染上的这些令人憎恶的恶习。因为这些与佛陀提倡的宽容、慈悲、谦逊等美德完全相左,充其量只能证明我们自己什么也不是,只不过是个夸夸其谈之徒。  另一些佛教信徒则在忧虑尘世,觉得末法时代的尘世间简直就是人间地狱,生活着一群等待他们“拯救”的深陷无明之中的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在乐他们也不乐,满面愁容。菩萨心肠着实令人倾佩,但是满身负能量使人不敢靠近。  我渐体会到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所说的“能入,能遍,能透”,“遍则不偏,透则无障,入而能出,庶几免乎见之为蔽矣!”的话所蕴藏的深刻的人生智慧了。佛教信徒的世界,是苦是甜,多尝几口就知道了。  与佛弟子们的世界相比,我更喜欢尘世间,芸芸众生比多数佛教徒更可爱,虽然佛教徒中,的确不乏令人倾佩的高僧,并且我自己正在向这些高僧们学习他们为人处事的智慧和原则。但是忙碌而实在的生活,比法会、诵经、跪拜、放生等佛事活动更合我自己的脾胃。  在路上和我昨日治疗的这位患者的儿子交谈时,他说的一句话突然对我产生了醍醐灌顶的效果,他说我现在虽然在做事,但是心态已经是出世间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与这世间的确有很大的距离,最后导致自己并不是很舒适。  实事确实如此,我想逃离这世间已经有十年以上了。在接触大量的现实中的佛教同修们后,我意识到了,理想中的出世间生活,和实际中的出世间生活,有巨大的差距,出世间生活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入世间,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吧。解除一个患者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痛苦,解决掉一些人的吃饭和就业问题,都比诵经念佛更有意义。  至于佛法,藏在心中,用于中和一下熏心的利欲,纠正一下癫狂的行为,也就够了。如果这一辈子,只在反反复复啰嗦那么几句在佛教徒世界里,被争论得几乎谁也不承认谁正确的佛法,是不是忒单调乏味了点?  生活要有点幽默感,修行佛法也是。
  无意间得知净慧法师的高足——曾经烜赫一时的明奘法师因为突然冒出来了个亲生娃而还俗卖牛肉面去了,昔日的法师如今再也不用守淫戒和杀戒了。在看到很多人对他不齿时,我特别想诚心的和他碰一杯,祝贺他终于回归到比佛土更像佛土的尘世间
  想想大乘很虚妄,那些佛陀讲经的场景就是想像虚构出来的!什么动不动转法轮,放大光明一类,还有种种离奇的景象,这才叫认虚为实呢!
  我对佛教向来存有很多异议 也做过不少攻击批判 但一直对几个高僧大德
比如弘一法师
净空法师 存有好感
甚至说敬仰
楼主也是其中一个
你具备大师的胸怀!  
  我想如果有机会遇见 我们很可能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哪怕你大我一大截 ~但对于儒释道的研究 我或许并不比你少~  
  @dingshizhen
15:56:59  我对佛教向来存有很多异议 也做过不少攻击批判 但一直对几个高僧大德
比如弘一法师
净空法师 存有好感
甚至说敬仰
楼主也是其中一个
你具备大师的胸怀!  -----------------------------  您这样说令我很惭愧,我现在自己在跟随一些师父学习和修行,看到他们,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再修行几十年,也未必能达到那样的境界。大师的胸怀何敢克当
  一屁打过江  据说苏东坡学佛,某一天,突然自大的觉得自己修行成功,感悟到了佛陀的甚深微妙大法,得意洋洋的写了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后心情激动,急需有个人倾诉和分享一下,于是遣书童将诗送给他的好友佛印和尚看。佛印大师在诗下面注了一个“屁”字,让书童带回给大文豪苏东坡。  老苏一见,怒火中烧,连夜赶到金山寺去找佛印理论,到了金山寺,寺门关闭,门上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我真是太羡慕苏东坡有这么一个好朋友兼好老师。自诩已经修炼到“八风吹不动”的苏东坡,见到一个屁字顿时大起嗔怒之心,算不得无漏阿罗汉,但是却又喜欢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定力。  非但苏东坡会这样,几乎我们每个学佛的人,都总是不免阶段性的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甚深微妙法,断尽了贪嗔痴,个人修养达到了如如不动的境界。殊不知,只要稍微的一点点考验,立即就败下阵来。  十年前我也曾不可一世的认为自己属于一个“智人”,以为自己识穷天下,很了不起,佛学修为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修行到位了的修行人。然而,略经考验,贪嗔痴慢疑等五毒立即如水底深处的污泥,被一根搅屎棍一搅后,马上就往上翻腾,作怒目金刚状,跳起来与人争强好胜。即便有时抑制住了暂时的怒火,心中仍然不免隐隐不悦或忿忿不平。完全的处在“一屁打过江”的状态,旁人洞若观火,只有自己执迷不悟。  我常常用这个故事来自嘲一下,警惕我自己,不要成为一个空谈主义者。
  @周志远 23楼
18:23  @dingshizhen
15:56:59  我对佛教向来存有很多异议 也做过不少攻击批判 但一直对几个高僧大德
比如弘一法师
净空法师 存有好感
甚至说敬仰
楼主也是其中一个
你具备大师的胸怀!  -----------------------------  您这样说令我很惭愧,我现在自己在跟随一些师父学习和修行,看到他们,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再修行几十年,也未必能达到那样的境界。大师的胸怀何敢克当  -----------------------------  谦虚 你已经具备、对于佛学 我不认为深为好 太深没有“ 自然人情味”  
  @周志远 24楼
18:23  一屁打过江  据说苏东坡学佛,某一天,突然自大的觉得自己修行成功,感悟到了佛陀的甚深微妙大法,得意洋洋的写了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后心情激动,急需有个人倾诉和分享一下,于是遣书童将诗送给他的好友佛印和尚看。佛印大师在诗下面注了一个“屁”字,让书童带回给大文豪苏东坡。  老苏一见,怒火中烧,连夜赶到金山寺去找佛印理论,到了金山寺,寺门关闭,门上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我真是太羡慕苏东坡有这么一个好朋友兼好……  -----------------------------  发脾气未必不好 过度包容有时是纵容 你发下脾气反击他下 或许他下次就改了 至少不会在对你太放肆 看似慎怒 其实是在帮别人纠正错误 但最好还是不发 以直抱怨 或许更好
这要看情况随机应变……  
  @b八卦仙人d
01:15:47  @周志远  不想考察你的用心,我只想说,你的话证明是你外行--------------佛法岂有形哉?有形就不叫佛法,而叫堕入各种相了。我们认为是很好的,饶益我们身心的佛法,对他人来说,可能就是毒药。我们看来是毒药的,在他人来说,可能就是饶益他们身心的佛法。觉悟不就是醒悟麽?循序渐进的想明白道理能醒悟,难道头撞南墙,知道疼痛后暮然回首就不是醒悟?醒悟何必只有一种形式?谁又能说呵佛骂祖不是求得解脱......  -----------------------------  有形无形决定于你的心。有形也无形,无形也有形,你都看空了,有形无形有什么区别?无区别说有形说无形都是对的。 这是心经和金刚经说的,说得不对,你骂他们去,别骂我。
  溺爱出逆子 对于脾气大的人 你越纵容 他脾气越大 ……对于小恶的人 你越纵容他恶越大 而后成为大恶、  
  很多学佛的人,反而消极避世,与佛祖行为大相径庭;我虽尊重他们,但却不愿苟同。  因此我更重基督,人生就得光明磊落,不能逃避,如同拳台上的战斗,看着自己倒下去反而伤害最小,你一逃,对手放手击打,死路一条。  有助于人才能让人有真正解脱,助人的力量越大,解脱程度越大,这是我学佛学基督的内心真实感受。
  有一个比喻 我不知道对不对 如果把儒释道三家的人生 幻化成一杯水 儒家倒了七分 道家倒了八分 佛家到了个满满
而水满一不小心就会漏 生活中我们倒水一般都是八分为满 太少而有些不够……对于你对各种文化 都要存包容 这个我并不全盘反对 但还是存有些异议 如果一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痛苦是 愚昧
而不是幸福 那他还有继续的必要吗 比如今天的朝鲜 以及多年前的中国
如果人民是痛苦的 那他继续这份文化的意义又何在  
  我们的文化 也是一直在优胜略汰中前行着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不知淘汰过 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文化   
  @周志远
18:23:34  一屁打过江  据说苏东坡学佛,某一天,突然自大的觉得自己修行成功,感悟到了佛陀的甚深微妙大法,得意洋洋的写了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后心情激动,急需有个人倾诉和分享一下,于是遣书童将诗送给他的好友佛印和尚看。佛印大师在诗下面注了一个“屁”字,让书童带回给大文豪苏东坡。  老苏一见,怒火中烧,连夜赶到金山寺去找佛印理论,到了金山寺,寺门关闭,门上......  -----------------------------  大师付,对这个问题,我倒是有点看法。 人遇事不怒,就代表修为高?学佛水平高么?  佛说不可执,既然不可执,自然发怒,有何不可?为什么要压抑自已?  不发怒,很多老谋深算的人很正常都做是到;普通人经过职业训练,也能做得到。但我觉得这都不是重点。关健是心善有爱心,有善心爱心为基础,怒也是好事一桩——比如严父之怒,多有益处。
  在我眼里你的境界在那个圣严之上
他没你谦虚 有胸怀、对于这个不必在谦虚   
  @以心论道 佛家好像不提倡发怒 佛祖也没提过对于众生的错误要去发怒 而是以慈悲去感化 发怒不执着发怒是不执着 但执着于众生的错误 而发怒 已经产生过执着 何为无我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像 朋友也可看看一些大法师的言论 和一些禅师的微博 我看过的一些都是提倡包容不动怒……也有很多人说动怒是造业 也有人说忍别人怒是消业 很多时候我批判佛教也是基于这个理由  
  @dingshizhen
20:39:57  @以心论道
佛家好像不提倡发怒 佛祖也没提过对于众生的错误要去发怒 而是以慈悲去感化 发怒不执着发怒是不执着 但执着于众生的错误 而发怒 已经产生过执着 何为无我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像 朋友也可看看一些大法师的言论 和一些禅师的微博 我看过的一些都是提倡包容不动怒……也有很多人说动怒是造业 也有人说忍别人怒是消业 很多时候我批判佛教也是基于这个理由  -----------------------------  不知您是否亲自教过小孩?有时怒,反而能起效果。无怒,怎么分善恶?不分善恶如何扬正气,不扬正气,如何度人?难道要让人全看空?这和佛祖出家的本意是有抵触的。
  对于现在很多人说的不执着 我也是乱了
按很多人意思是 好像是做过一件事 不执着这件事 就是不执着的意思 那是不是一个黑社会杀了人 一个黑心老板做了很多危害这个社会的事情
而事后这个黑社会 这个黑心老板
不执着这件事情 就是不执着 也是难怪很多黑社会 很多贪官 很多黑心老板 那么喜欢佛……  
  @以心论道 你好像没看我发的评论……  
  @田崇善
13:54:48  想想大乘很虚妄,那些佛陀讲经的场景就是想像虚构出来的!什么动不动转法轮,放大光明一类,还有种种离奇的景象,这才叫认虚为实呢!  -----------------------------  这个从唯物角度是解释不通的;但你换个角度去看,这是非常正常的。形式不重要,红旗是风吹旗还是旗吹风,由你心定,只要能起到实质效果,助人得益,那都不是问题。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采用这种手法,没什么虚不虚实不实的。 这就是自我意识调控,太极拳一类的也是这种手法,你被人引导被人骗了!
  @dingshizhen
20:24:08  在我眼里你的境界在那个圣严之上
他没你谦虚 有胸怀、对于这个不必在谦虚  -----------------------------  这个问题一定要纠正。一个人的境界的高低不应在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某甲辩才无碍但是行为不端,某乙木讷但是行为端正。我认为某乙比某甲修行得更到位。每一个人的人生际遇不一样,导致他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也许会造成表达能力上有差异。但直心即是道场,一个人用直心去做事,是应该受到赞赏的。并且不在具体的事情当中,人人都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冷静,一旦涉事,是否依然保持足够的冷静,这要看他的行动而非语言。圣严法师这么多年以来开展慈善事业有目共睹,在这个过程中承担责任、压力,遭受社会舆论肯定的同时可能也遭受非议,但是她都坚持下来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佛陀特别强调要当荷担如来,就是要一个人去承担社会责任,在这种承担的过程中,练就逆流中依然能够镇定自若的本领,唯独这样,才能成就不退转的佛果,这大概也只有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才会有所体会。《菜根谭》中说,静中静非真静,闹中静乃可以算得上是真静。不要仅凭语言去判断一个人的修为。我老实说,多年来,行为不端的地方多如牛毛,比起圣严法师差距太大。  另外一点就是众生平等,不应该将人分出三六九等。每个人的心智成熟都会有一个过程,今天某个人的心智不成熟,明天不一定就不成熟。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人不是静止不变的。所以佛陀说“不轻未学难”,人一旦有此分别心,就难免生出种种傲慢和偏见来。  非但对人,对于各门知识,我认为都如人需要吃的粮食,同样是没有高低之分的,每种粮食都会有他的作用。不同饮食习惯的人,吃不同的粮食。就如人间不同教育背景的人,选择不同的信仰一样。学习知识,是为了促进心智的成熟和人格的形成,不但儒释道,其他各门知识都有可能会达到这种作用。一些不写在书本之上的社会环境也能达成这种作用,何必强分高下制造分歧呢?我们人类在宇宙中都像蝼蚁一样渺小,每个人脑子里装的那点东西,也实在不值得拿出来沾沾自喜。  以上解释,仅为我个人的一孔之见,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dingshizhen
21:12:36  @以心论道
你好像没看我发的评论……  -----------------------------  我看过你的评论,您说的是一种循环论证。  执,如果是一个念头,当你有这个想法时就已经执了。  很多时候,看到不良现象,只不过是实力不够,不能挺身而出而已,不是不怒,是没胆量来怒。  不怒,如果是一个有意识的调控,本身就是执,他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结果的好坏取决于对象。  怒还是不怒,有时人是无法选择的,纠结在这,人是很累的。
  文中提及做慈善的法师,应为证严而非圣严。  
  @周志远
18:23:34  一屁打过江  据说苏东坡学佛,某一天,突然自大的觉得自己修行成功,感悟到了佛陀的甚深微妙大法,得意洋洋的写了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后心情激动,急需有个人倾诉和分享一下,于是遣书童将诗送给他的好友佛印和尚看。佛印大师在诗下面注了一个“屁”字,让书童带回给大文豪苏东坡。  老苏一见,怒火中烧,连夜赶到金山寺去找佛印理论,到了金山寺,寺门关闭,门上......  -----------------------------  @以心论道
20:11:04  大师付,对这个问题,我倒是有点看法。 人遇事不怒,就代表修为高?学佛水平高么?  佛说不可执,既然不可执,自然发怒,有何不可?为什么要压抑自已?  不发怒,很多老谋深算的人很正常都做是到;普通人经过职业训练,也能做得到。但我觉得这都不是重点。关健是心善有爱心,有善心爱心为基础,怒也是好事一桩——比如严父之怒,多有益处。  -----------------------------  大师付的称呼璧还,因为确实不敢当。  这篇一屁打过江要表达的是觉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思想,可怜我的拙劣的文才让你产生误会了。因为苏轼说他自己已经“八风打不动”,所以佛印故意考考他是不是真的“八风打不动”,让苏轼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评估过高。醒悟修行重在实修而非文字功夫。  既然说到应该不应该怒,那么我表达一下我个人的浅见,我从生活中逐渐认识到戒嗔怒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间的种种争执,大多是从嗔怒开始。所以金庸的《雪山飞狐》中的毒手药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的从“微嗔”而达到“无嗔”的状态。“无嗔”是不是就不能解决问题呢?也许无嗔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放弃“以恶度人”,改为“以善度人”,那么当我们和颜悦色的时候,别人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  龙泉寺的贤颂法师说,有一次,他干活儿时偷懒,方丈学诚法师看到了,那会儿方丈正带着一群人朝他这边走来,跟在后面的人还没看到贤颂法师在偷懒,方丈赶紧扭头就走,装作没看见,后面那群人也跟着他走了,根本没看见贤颂法师偷懒。师父学诚法师就这样一言不发,不批评,不指责,贤颂法师从此之后再也不敢偷懒了。学诚法师的教育思想是,不批评人,启迪人自我内心深处的善,亦即反省意识,让人自己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去改正。而且他总是隐人之恶,扬人之善,这样弟子们就有了羞耻心、惭愧心,从被动改过到主动改过,教学的效果相当好。  我从跟随他们学习,观摩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收获很多。我的孩子是我自己教,我不能吹嘘说我从没对他发过怒,但是我尽最大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有淘气的时候,他爱好冒险。我跟他有约定,冒险可以,但是受伤后果自负,不能哭,伤口自己包扎。这种协商后的约定他会遵守,他六岁那一年,最严重的一次他右手受伤,鲜血淋漓,我在旁边只给他递上创口贴和卫生纸,伤口就是他自己咬着牙包扎的。旁边一个老太太对我破口大骂,怪我不近人情。但是我儿子没有怪我,因为这是他同意了的。还有一次他掉进冰窟窿里,我只把他拉起来,其他的一切由他自己处理。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自我负责的意识,现在十岁了,性格变得谨慎稳重。我不敢说自己一定把他教育好了,但是能这样我也满意了。佛陀称这些为“善巧”,解决问题,动脑子就是善巧,动手就是暴力。另外一点很重要,孩子的问题通常是父母的问题的反射,如果自己孩子出问题,我常常会反思我自己是不是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发现自己也有这问题,我就坦诚的跟孩子沟通,认为这个毛病是他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这个毛病不好,然后和他一起改。  至于社会,那是个复杂的多面体,不要指望佛法能够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社会问题需要全方位的努力才能解决掉,若是单纯依赖佛法,就迂腐了。
  古人云,灭山中贼易,灭心中贼难。职业培训出来的不发怒,和发自内心的不发怒,是完全两回事。发自内心的不发怒,自己内心始终是祥和的,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不发脾气,这种祥和的内心于人于己益处很大。  佛教中有句经典的话: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才狗尾续貂一下:勤修戒定慧慈悲,熄灭贪嗔痴慢疑。  内心如果装着戒、定、慧还有慈悲,那么各种贪嗔痴、傲慢和偏见也就能够消除掉。修行到这样的程度,内心始终是平和的,言语始终是温和的,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始终是良性的。这种人,我个人认为心智就趋于成熟,人格也趋于完善了。当然,每个人理想的心智成熟和人格完善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只要无害于社会,都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更进一步,除了对自己有益之外,对身边的人和社会也是有益的,也就是达到了自利利他的效果,那就更好了。
  @雨夜听蕉
21:52:19  文中提及做慈善的法师,应为证严而非圣严。  -----------------------------  谢谢指正。
  关于佛陀的教义是否悲观,讨论的意义不大。从佛陀寻求证道的历程和佛经中的文字来看,确有极为悲观的一面。但是正如《金刚经》中所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个人过去所思所想,现在可能改变了。现在所思所想,未来要改变,未来所思所想,未来的未来会改变。每个人成长都会分成多个阶段,某个阶段悲观,另一个阶段走出悲观,并不奇怪。无法静止的看待一个人。人对文字的理解,基本上都会顺应自己具体遭遇的人生际遇。人逢喜事精神爽,顺风顺水之时,看悲观的文字也能看出乐观的意趣。诸事不顺时,看乐观的文字也能看出悲观来。同样的文字,每隔几年再读,理解完全不一样。佛经中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为阿罗汉,乃可信汝意。一个人也只有修炼到无漏阿罗汉的境界,心智成熟,性格圆融,断尽贪嗔痴慢疑,成就了不退转的大智慧,所得到的结论才可信吧
  述而不争  2007年前,我在天涯上以“柴生”为笔名进行写作,那时我的学识和个人涵养都很浅,引来很多纷争。其中一位学识和修养过人的网友“00小虎00”一直在旁边护持和指导我写作,指点我读书和做人,补充我欠缺的知识。  他见我与人争论心生烦恼时,在旁边告诉我要“述而不争”,“说者自说,听者自听”,那时候我二十多岁,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很是爱慕虚荣,争强好胜。我努力想做到“述而不争”,但是却做不到。但是这四个字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以后每次我在网络上或者在现实中跟人开始发生争执时或者争执过后,脑海中就会冒出这四个字来。  这以后我的生活有了很多剧痛的生离死别的经历,我自己开始忏悔自己以往的种种过失,心态渐渐平和,但是还是难以做到“述而不争”,不过争得越来越少了。到了现在,我基本上已经可以做到述而不争了。  有一次我在龙泉寺开会,贤书法师主持这次会议,开会时大家差不多产生争论时,他始终微笑着,安详而又不失幽默的提醒大家,不要滋生烦恼,在他的主持下,这次会议没有出现纷争,大家讨论问题都很平和,效率很高。  那次会议让我看到了一个修行到位的僧人,是如何做到述而不争的。那次会议我打断过别人的话头,后来我自己想起来就觉得惭愧。虽然没有争起来,插话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也是不应该出现的。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不向周边世界发出声音是不大可能的,而一旦发话,多数时候会有人向我们表达不同意见。有些人表达方式比较礼貌,另一些人表达方式不够礼貌。这时候是该与人发生争执还是该温和或者沉默应对?这考验的是一个人的修为。  事实是,争不一定能让另一个人改变他的看法,不争不一定不能让另一个人改变他的看法。述引起的争,有时是我们自己错了,有时是别人错了,有时是双方都没错,只是站的立场不一样。  在龙泉寺我学到的另一课是师父学诚法师常常说的一句话:“你有没有替别人想过呢?他既然那样看待问题,必定有他的道理。”这样的思维,很能熄灭人与人之间的纷争,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宽容。  但是真正让我做到述而不争的,是我认识到“己过如山”这一点。近几年,我常常检视自己的言行,查自己的问题。开始的时候自查出的问题一大堆,渐渐的一条一条的改正,后来的言行出的问题就越来越少了。我自己既然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我是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完美的。有此一念,我现在很少与人发生“争”。我应对“述”引起的“争”,如果我认为自己并没有错的话,就会接着“不争而继续述”。如果他人终能接受,也许就接受了,如果不能接受,那是彼此还不能建立真正有效的对话,是不必勉强的。  如果对方来势汹汹的话,我就沉默以对。来势汹汹这种事情既然自己以前也做过,也就不必因此而苛求别人了。我们自己把这种坏毛病戒掉需要很长的时间,别人戒掉这种坏毛病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应该宽以待人,相信他人终有心智成熟的一天。  佛陀要求学佛的人持戒,以戒为师。盖因每个人都有各种不良的“习性”,这些“习性”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有关。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性”的拔除,需要一个人觉察到自己的习性,进而反思自己的过错,然后还需要对自己进行严格的持戒训练才能最终将不良习性改掉。这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时间、人生阅历还有从各种渠道学习得来的智慧的共同作用才能实现。  所谓同气相求,思想的传播,只能是在他人有意愿接受的情况下才能成功,而他人之所以愿意接受,一是我们的思想可能和他们的认识部分或者全部吻合,二是他们对我们的学养认可,愿意和我们一起切磋,共同进步。  这两点依赖的都不是争,争,是只能带来烦恼,不能解决问题的。一个好的朋友或者老师,都会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受。观念的交流,靠“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有效,毕竟,这与利益的争夺是两回事。
  纠错:2007年前为2007年
  @b八卦仙人d
01:15:47  @周志远  不想考察你的用心,我只想说,你的话证明是你外行--------------佛法岂有形哉?有形就不叫佛法,而叫堕入各种相了。我们认为是很好的,饶益我们身心的佛法,对他人来说,可能就是毒药。我们看来是毒药的,在他人来说,可能就是饶益他们身心的佛法。觉悟不就是醒悟麽?循序渐进的想明白道理能醒悟,难道头撞南墙,知道疼痛后暮然回首就不是醒悟?醒悟何必只有一种形式?谁又能说呵佛骂祖不是求得解脱......  -----------------------------  @以心论道
19:41:16  有形无形决定于你的心。有形也无形,无形也有形,你都看空了,有形无形有什么区别?无区别说有形说无形都是对的。 这是心经和金刚经说的,说得不对,你骂他们去,别骂我。  -----------------------------  这点您说得有道理,比我表述得更好。修行的目的达到,有形无形不重要,是不必执着于一切。
  厚德载物,诗书传家  苏东坡的《三槐堂铭》中有句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常被中国人当作楹联,挂在自己的祖宗牌位或者门框上,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家庭却不多。这句楹联对家庭教育的要求很高,不仅要能给子孙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还要能给子孙提供良好的道德教育。而这道德教育,首先就要求自己能够是一个“忠厚”之人。浊世之中,又有几人能忠厚到底?  近代中国的伟大人物中,曾国藩是最为人推崇的一个。曾国藩不但做到了如梁启超所说的“立功,立德,立言”。更为难得的是,曾国藩创立的家风泽被子孙,直至今日。曾国藩的后代仍然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不但才智超群,事业有成,而且一个个都在道德上堪为楷模。这与曾国藩坚持耕读传家,以身作则,要求子孙后代以勤俭、忠厚为本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凡人修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