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中置后驱就要两个中低音单元,

23:06:21 修改
目前,高清已成流行元素,高清电视、高清电影、高清相机、高清摄像机、高清DV等等,已经不知不觉的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功放,作为家庭影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得向高清升级了。如果以这个为界线的,那么,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就主要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支持高清的次世代功放,一个是DVD时代普通的功放。当然,这样的分类并不是很科学和完整的,因为功放的种类繁多,而且这个非类也只适合于AV功放。按照用途上来分,我们一般可以分成三大类:专业功放、民用功放、特殊功放。专业功放一般用于会议,演出厅的扩音。而民用功放详细分类又有HI-FI功放、AV功放、KALAOK功放以及把各种常用功能集于一体的所谓综合功放。HI-FI功放又分“分体式”(把前级放大器独立出来),和“合并式”(把前级和后机做成一体)。&&&&&光是面对着这么多功放的分类,就算是发烧友都头痛,更何况是普通消费者。而且每个领域的产品都有十数个知名品牌厂家的数十上百款产品,不知名的就更加不计其数了,面临这么多鱼龙混杂的产品,如果不了解的,想选购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更何况还要了解它们的参数、特性、指标等,那就真的很困难了,因为每个领域的产品都有自己的标准,而且每个厂家还各有自己标准。就如输出功率这个参数来说,日系的功放一般都是100-200W左右的,但是欧美系的多是60-100W左右的,是不是150W的日系功放就一定比80W的欧美系功放输出要大呢?或许表面上是如此,但这在实际中就未必了,因为日系功放多存在虚标的情况,所以光看参数是不行的。那应该怎样选择呢?主要看那些指标呢?怎样看呢?下面我们就以家庭影院中最常见的AV功放为例子进行讲解,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各位举一反三。评论&&&&AV功放,顾名思义A(audio)表示音频、音响,V(video)表示音频、图像,因此AV功放是汇集了音频和视频两种信号处理的视听放大器,主要用于和影像源相配合、产生视听合一的效果、以营造声场为主要设计目的、专门供家庭影院使用。它通过其内部的延迟、混响处理电路来控制放音时各声道之间的延迟时间,通过调整延迟时间的长短来模拟出各种听音环境下的声场。高保真Hi-Fi功放的技术指标主要有输出功率、谐波失真、信噪比、频率范围、额定阻抗和阻尼系数等,尤其强调了谐波失真和信噪比等;而AV功放虽然也有这些技术指标,但更强调了声道隔离度、延迟时间范围、各种声场模式(DSP系统、家用THX系统,杜比AC-3系统)等指标参数。&&&&(1)解码格式&&&&家庭影院系统的核心是环绕声系统。有了环绕声系统,才能在家庭中达到影院中的效果。环绕声系统是多声道回放系统,格式有很多种,不同的格式有不同的特点而且,目前功放的各种声道数越来越多,不仅有5.1、6.1,还有7.1、8.2等。我们都知道,5.1声道一般是指Dolby&Digital5.1和DTS5.1两种数字多声道环绕声音频格式。而6.1声道一般指Dolby&DigitalEX和DTS&ES两种数字多声道环绕声音频格式。这是在5.1的基础上,为了让左右环绕声衔接得更好而增加一路后中间环绕声道,这便形成了6.1声道格式。&&&&至于7.1声道是指THX&Surround&EX系统,杜比公司也拥有Dolby&Pro&Logic&IIx技术,该技术能通过复杂的矩阵运算将2声道的音轨分离为7.1声道还原。THX是Lucas公司对电影院的一种认证标准,不是音频格式。当6.1声道的Dolby&Digital&EX和DTS&ES出来后,THX将其进一步演化成THX&SurroundEX系统。为了兼容原双向发声的侧声道和再度加强环绕声效包围感,于是在原侧声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只后声道,这就构成了7.1声道。最后,8.2声道目前使用的产品还不多,它是为了加强环绕声场的效果,在Dolby&Digital&EX和DTS&ES的6.1声道的基础上,增加了YAMAHA独家的前置环绕声道(喇叭箱放置在主声道的后上方),再增加一只重低音输出,后中间环绕声也由单路扩展成两路(与7.1声道的相似)。&&&&&&&&&&以上这些都是DVD时代的各种环绕解码格式系统,这很明显,选择的声道数越多,出来的环绕效果就越连贯紧密,包围感就越强。到了当今的高清次世代,新式的功放就有了新的特点和要求。随着蓝光与HD-DVD的上市,新一代多声道环绕声格式也出来了,包括Dolby&Digital&plus、Dolby&TrueHD以及DTS&HD。&评论评论评论评论&Dolby&Digital&Plus(DD+)是以7.1声道为起点,取样率从原来Dolby&Digital的96-640&kbps扩大到32&kbps-6&Mbps,而且其面向最大13.1声道的数码环绕而发展。而Dolby&TrueHD基于MLP无损技术,包含更高的码率、附加声道、增强的立体声混合支持和广泛的元数据功能(如动态范围控制和对白标准化)。至于DTS&HD同样以7.1声道为起点,支持1.5&Mbps以上的高位元比率、取样频率从8-192kHz(16/24&bit),现在普通DVD影碟所采用的768kbps等压缩技术相比,DTS&HD的声音质量将大幅提升。DTS&HD的数据流量可以根据要求的声音品质而进行灵活的转换,通过独家的无损压缩技术,DTS压缩的比更小,细节更丰富,提供更高品质的声音记录,最大32声道的环绕输出。&&&&&&  &&&&最后,大家常说的模拟音场,不论是YAMAHA提倡的DSP模拟音场,还是SONY独家的Digital&Cinema&Sound,都是模拟电影院与音乐厅空间特性的环绕音效后处理方式。若要以感官的方式来比较两者的不同,多数人认为SONY的DCS较注重声音的包围感,而YAMAHA较注重开阔的空间感,两者可以说是各有所长。&&&&(2)功率匹配&&&&AV功放的工作重点是配合视觉效果营造出理想的听音环境,创造逼真的方位感、临场感和震憾感。因此,AV功放的设计侧重点更在乎于表现对白的清晰度和视听环境的大动态“爆棚”效果,还原或模拟出声画合一的声场定位,制造出各种的声场氛围。这样,不但要求AV功放频率范围尽量宽广、失真度小、信噪比高、瞬态特性好,音质、音色优美动听等等,而且更注重声压级:即在低失真度的前提下,保证足够大的输出功率。&&&&功放输出功率的单位为瓦(W),由于各厂家的测量方法不一样,所以出现了一些名目不同的叫法。例如额定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音乐输出功率,峰值音乐输出功率等。高档AV功放前置主声道的额定功率一般在80W以上,以满足电影院107dB声压级的要求。不过,一些进口AV功放,5-7个声道、每声道总标百余W,总功率上千W,但电源变压器就那么大,真不知道是用什么功率标准算出来的,日系AV最明显,总以6欧来唬人,真正按8欧算出来有实足的100W(每声道就不错了)。用过AV功放的人都知道,大动态时往往显得脚软。故推荐购AV功放,最好选择中档以上,否则形同鸡肋。&&&&按一般情况下来说,功放的功率是越大越好的。但是功放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推动音箱,所以这决定于功放必须和音箱进行匹配。但是功放与音箱的配置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功放牌号、功率管类型的选择及低灵敏度音箱应配置哪种功放等,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值得注意的是,普遍的发烧友都认为,功放的选定必须由音箱决定,不应该有“功率储备”的概念去配置功放。功放与音箱功率配置的具体标准应该是:在一定阻抗条件下,功放功率应大于音箱功率,但不能太大。在一般应用场所功放的不失真率应是音箱额定功率的1.2-1.5倍左右;而在大动态场合则应该是1.5-2倍左右。&&&&(3)接口&&&&传统家庭影院在信号传输上无外乎是通过光纤、同轴和RCA模拟等接口进行的,例如此前的DTS、杜比推出的各种编码都通过光纤和同轴接口传输数字压缩编码给AV功放解码。作为最新一代的数字接口,HDMI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数码产品上,而随着HDMI接口开始在影音产品上的运用和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功放也开始使用这种理论上没有损耗的传输方式。而且HDMI本身也经过了3个版本,HDMI最早的接口规范HDMI1.0于2002年12月公布,目前的最高版本是于今年6月发布的HDMI1.3规范。大要注意分清楚,他们的差别和应用很大。例如,Dolby&Digital&plus、Dolby&TrueHD以及DTS&HD这些技术仅能够通过HDMI&1.3接口传输,所以大家选购的时候要注意了,只有带这接口的功放才能享受次世代的音乐&。评论评论&HDMI的音频信号不占用额外的通道,而是采用和其它辅助信息一起组成数据包,利用3个TMDS通道在视频信号传输的消隐期,以岛屿数据的形式传送。可以提供最高8路,每路采样频率192kHz的高质量音频信号,相比之下,CD音频制式44.1kHz的两声道信号,以及最新的DVD-Audio音频格式96kHz的6声道信号,就逊色很多了。&&&&(4)声道分离度&&&&分离度是指AV功放中的环绕声解码器把音频编码信号还原为各个声道信号的能力,也表示放大器每个声道之间信号的相互“隔离”的程度。数值用分贝(dB)表示,dB值越大,说明它们之间的隔离程度越大,放大器还原出来的每个声道之间的声音的相互“串扰”就小,音效就更好。选择AV功放,这个差值越大越好,一般要超过60dB。&&&&分离度较差的功放会出现声像定位不准、声场不饱满、声像连贯性差等现象。较高的声道分离度是保证准确的音相定位的前提之一。高分离度可以使声场得到扩展,产生更宽广的空间感,同时也使声音定位更加精细准确,高声道分离度使音乐欣赏中的乐器、人声定位、游戏音效定位和影片环绕效果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强。总之,越高的分离度约能使你得到更宏大的声场效果和更精准的声音定位。&&&&(5)讯号噪声比&讯号噪声比(Signal&Noise&Ratio)简称讯噪比或信噪比,单位是dB,是指功放输出的有用信号与无用的噪声的比值。目前的功放信噪比指标已完全能应付一般的音乐类节目,所以我们更应关心本底信噪比,可试验一下将功放音量放至最大,听听噪声的大小,当然是越小越好。一台放大器如有高的讯噪比意味着背景宁静,由于噪声电平低,很多被噪声掩盖着的弱音细节会显现出来,使浮音增加,空气感加强,动态范围增大。衡量放大器的讯噪比是好或者是坏没有严格的判别数据,一般来说以大约85dB以上为佳,低于此值则有可能在某些大音量聆听情况下,在音乐间隙中听到明显的噪音。&&&&&(6)延迟时间范围&&&&凡是组建过家庭影院的朋友都知道,当环绕声音箱摆放到位后,一般还需要对AV功放环绕延时进行调节,使前后音箱的音效浑然一体、完美融合,获得满意的整体效果。这个延迟时间范围是指可调节的扬声器“延迟”允许处理器自动补偿房间大小。如果在后置扬声器比前置扬声器更接近座位的情况下,并未添加短暂的声音延迟,那么就会在前置扬声器之前听到后置扬声器的声音,所以要设置延迟,这时你需要测量每个扬声器到座位的距离,并将这些值输入功放或接收器的“延迟”设置部分中。&&&&&现在一般的接收器和功放可提供米或英尺两种选择,以获得精确的扬声器延迟校准。但是,某些陈旧器材则需要你输入毫秒延迟值。要计算出这些延迟,可使用以下的计算方法:首先,测量左前方扬声器到座位的距离。然后,测量左后方扬声器到座位的距离。你将得到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每相差30厘米,则增加1毫秒延迟。例如,前置扬声器为300厘米&,后置扬声器为150厘米,即相差150厘米,因此延迟为5毫秒。&&&&(7)频率响应&&&&&频率响应表示放大器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时,对每一种不同频率的信号的放大量的一致性和和灵敏程度,也叫“频率范围”。它的范围越宽,说明更能“照顾”更多频率成分的信号,性能就越优良,它很有实用价值。一般情况下,人能听到的音频信号大约是20Hz~20kHz之间的不同频率、不同波形、不同幅度的变化信号,因此放大器要很好地完成音频信号的放大,所以功放的频率响应至少应达到20Hz~20KHz。但是真正的乐音中含有的泛音(谐波)是有可能超越这个范围的,加上为了改善瞬态反应的表现,所以对放大器要求有更高的频应范围,目前优秀的功放一般都做到10Hz~100kHz的范围。而高级进口功放,低频可从0Hz开始(直流化),因为功放在满额定功率工作是很少见的,如果放大器工作正常,频率回应一定非常好,几乎是一条直线,通常可远远超出可听音范围(20-20KHz)。
AMD X2 220 开四核L3
金士刚DDR3 1333 2GB*2 WD500AVDS
昂达HDMB 神戈
漫步者(Edifier)R1000TC北美版
建兴 DH-20A3P
大水牛经典-A0701 黑色
AcBel IP-400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logo//6.gif
Re:[Z小华华,1楼]二、你需要什么样的音响你想组建心爱的音响系统也好家庭影院系统也罢,听是重要的要素,是我们大家永远追求的主题。但是刚接触音响和已经有过听音经历的人,对于相同的系统,其听音感受是不同的,这个也必须明白。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系统设置和调整带来的差异也非常明显甚至是相当的大。家庭影院和音响是一种心理暗示消费,是感官需求。对系统的要求与各人的文化、观念、经历、环境等有很大的关系,也是不同的。但是这种感官看不见摸不着,比较和评价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一般消费者只能听从身边有经验的所谓发烧友的耳朵。因为各人水平的偏差,因此在选购之前还是读些影音专业媒体。影音专业媒体目前分发烧文化类和实用类。一般影音消费者就不要读发烧文化类的媒体了。功率认为国内实用类影音杂志有《家庭影院技术》、《视听技术》、《实用影音技术》等。发烧文化类的杂志有《高保真音响》、《音响世界》、《现代音响技术》以及《音响技术》。有条件的可以上网访问影音专业网站以及论坛。我还没有看到影音专业媒体网站的论坛比我们好的,比我们热闹的。另外一些网站也不错,如21hifi.com。关于玩碟片方面的资讯与交流,国内有很好的专业网站,比我们这里要好要热闹,如DVD不完全手册等。在这里我必须说明一下大多数人听音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快速的。一般而言刚刚接触音响喜欢那种火暴、明亮的声音,不如此就觉得不是好音响,所以国内一些音响牌子就如此并过分的修饰声音还原过程的的高低频来满足大众消费者的爱好,这些通常就是被发烧友斥为垃圾。因此发烧友给新手买音响也容易发生误会。但是,一般消费者只要能够把音响买回去好好听个把月甚至更短的时间,这种对声音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化,恭喜你,你正在朝恰当的方向接近。这种需求的变化,不管你是家庭影院还是纯粹的音乐系统,基本上也是一致的。那么这种声音是什么特点呢?简单说就是真正听着悦耳、舒适,低频有力而干净,高频适度而清晰,声音的中频部分饱满,长时间聆听你的系统不烦躁。原来发现你其实也不喜欢那种过分刺耳、刺激的声音。了解了音响消费的上述特点之后,那么你需要什么类型的音响系统,大致应该有一个目标了,这样店家也好朋友也罢,好根据你的需要给予你适当的帮助。这好比你找女朋友一样,别人看着合适或者不合适没有用,关键还在于你。音响消费本来就是非常人性化、个性化的,与你的很多因素有关系。最后一句忠告,音响是为你服务的,不是为发烧友,不是为获得一个好评。系统组建好之后,就不要给自己找不自在,好好享用你的系统吧!这段话,希望各位在制定系统方案时予以重视。如果你的系统本来就是做摆设的,声音好坏无所谓的话,这些都可以略去。三、国产音响与进口音响的差异虽然国产音响近些年在严酷的市场打压下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承认与国外老牌音响相比,国产音响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国产音响,尤其是一些相对老的牌子,如惠威、惠普、君悦、八达、钟神、凤之声、天逸、斯巴克、声雅、新德克、欧博以及后来居上的柯颂、何氏、晋阳、琴普等,都是会做音响产品的,有些今年也学会了市场操作。CAV、爱浪等是完全按市场规范的家电模式的音响牌子。国产音响在材料选用上是比较好的,是不计较成本的,如功放的输出功率实足,功能比较贴合国情如效果较好的卡拉OK设计。但是国产功放的不足是数码系统设计,毕竟是我们的短处。国外的音响,设计比较严谨,一分钱一份货,成本控制的非常严格。但是数码设计性能要好过国内的,另外器材的声音表现受人推崇。买进口的东西还是以中高价位的投资比较好。尤其是高档产品,国内音响根本无法与之相敌。四、关于阻抗按照目前国家的有关法规,产品出厂前必须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并在产品以及说明书里标明相关的技术指标,扬声器也好功放也罢,一般都会在产品资料中给出阻抗的指标,这给大多数音响消费者带来困惑。这里告诉大家,对于采用电子管功放的用家,阻抗必须严格匹配,但是一般电子管功放的输出阻抗为4、8、16欧姆,而很多音箱的阻抗是6欧姆,这是只能迁就一下,采用4欧姆或者8欧姆端子了。而对于现在普遍使用的晶体管功放,在搭配中根本无须考虑阻抗匹配的问题。本来晶体管功放不存在输出阻抗的问题,我们看到的功放阻抗实际上是给出的功放额定输出功率的测定条件。至于各个声道的音箱阻抗不同导致的声场不平衡,理论上可以用AV功放的声场平衡功能来解决,这也是一种变通吧,因为我们的消费水平或者产品所限制。作为严格的AV系统,各个声道的音箱最起码具有相同或者近似的特性。本来AV功放的声场平衡主要来调整扬声器距离不等造成的声压不平衡,还有就是平衡各个声道扬声器的灵敏度的较小差异。五、关于低音炮家庭影院系统里配置低音炮的确是必要的,但是条件不容许的话也没有关系,作为音响系统,又没有一个标准来验收,但是作为家庭影院来说,少于5五只音箱那就效果相去甚远了。对于一般的Hi-Fi系统,建议不要勉强去配置低音炮,那不好玩。低音炮的调试是需要经验的,如果你要求高的话。一般有频率衔接的问题、有相位的问题,还有音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这些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人而已,你感觉舒服了即可。如果低音炮的喇叭口径大如8英寸以上,一般把低音炮的截至频率调低一些如120Hz或者以下,如果低音炮的口径小,则调高一些,如160Hz及以上。相位是需要通过听来判定的,一般便宜的低音炮只有正反相开关,让别人帮忙反复调节此开关,你在正常听音位听,如果低音加重了,声音结实有力了,那这个位置就固定下来,只需要调节一次。当然,这个时候必须用低音试音碟来配合。一些高级低音炮的相位可以连续(0-180)调节。音量就是不能让超低音超过主音箱的音量,过了的话,声音会变模糊了。长时间聆听头不舒服。当然,主音箱的音量发生了变化时,低音炮的音量当然也要调整。所以低音炮配备遥控器是非常必要的。在这里,我们一定要纠正家庭影院无炮论的流行和传播!那是错误的。至于因为经济原因暂时没有配置那是另外一回事。六、关于宽频宽频技术近年使用的频率多了,这是因DVD-A与SACD影音节目源的出现而出现的。这二者因更加优异的音频输出指标对常规的音频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作为功放,尤其是晶体管功放,实际上早在技术和工艺上能够满足此要求,大多数国内生产的晶体管功放也是这样的情况,这个不容置疑的。音箱超越20kHz的高频目前是比较困难的,现在看到一些音箱高频截至频率达到25kHz了,相对于功放来说,的确是进步缓慢多了。宽频无疑会使声音的高频感受更加的圆润、通透、细腻。宽频对于听音是具有辅助的作用,用于分辩音乐细节的元素。一般人不见得能够感受得到这种变化,为什么是感受呢?因为人耳的听的最高频率理论上只有20KHz。几年前我在一个扬声器制造公司的测试室测试我的高音听音能力为16kHz略高一点。所以说更高的高频很多是感受到的。但是如果能静心去感受,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感受到宽频器材带来的声音的变化的。目前宽频的推广已经不在技术和器材的环节上了,关键在于音乐版权和DVD-A与SACD碟片的丰富程度了。七、关于线材首先要提出,要纠正线材无用论的传播和误导。过去的发烧音响一直在争论,目前多声道系统的音频视频都明确无误的证明了线材的作用,HDMI线材选择不当甚至可能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对于一般的系统,不必刻意追求什么高级线材来弥补声音的不满意,那样的话,你还是直接换功放或者扬声器更有效。玩线那是高级发烧友的事情,更多的是玩的成分。你只要别买垃圾的东西即可。碟机与功放,一般数码部分用光纤还是同轴其实都差不多,对于你的系统,可能没有什么区别,而如今的城市环境家庭的电磁干扰比较严重,使得光纤传输可能会好一些。理论上当然是同轴传输好,因为中间少了二次电-光、光-电的转换的环节了嘛。但是,碟机与功放的模拟信号线同样是不可省略的。音箱线以正品、多芯为好。埋线的家庭,切忌中间有接头。购买前一次把用料计算好。视频线与数码信号线有类似的要求。总之别贪图便宜。马都买了,还配不起马鞍吗?信号线的端头也是比较重要的,不一定要镀金什么的,但是加工工艺要好,一般人用肉眼可以判断的,这样对影音设备的输出端口也有好处。发烧友当然会要求更高,会选择高级的端头来自己焊接。喇叭线直接压紧和插头链接都可以,大多数家庭是不会来回变换音箱接线的,所以直接旋紧是没有问题的,没有必要再花钱买端头。交流电源,对信号源和功放来说都很重要,但是一般家庭就不必那么事事考究了。如果是特别配备给自己的音响系统,电源系统,从引入口开始,埋线越粗越好,因为音响系统的平均供电电流虽然不大,但是动态很大,线越粗越有利于还愿好音乐的本来特性。电源系统,同样是接口、接头越少越好,并尽量少的去拔插。插座拖板,不要用那种很便宜的东西,现在音响圈一些厂家开始生产有专门的大家能买的起的插座拖板,如佛山的和域生产的,内置滤波器,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对于大功率的功放,要求很高的发烧友,建议不要插在带滤波器的插座拖板上,直接接入交流电源也许更好。关于家庭装修的预埋线,我们论坛有一个帖子可以参考:http://bbs.avtime.cn/viewthread.php?tid=24120
23:13:32 修改
AMD X2 220 开四核L3
金士刚DDR3 1333 2GB*2 WD500AVDS
昂达HDMB 神戈
漫步者(Edifier)R1000TC北美版
建兴 DH-20A3P
大水牛经典-A0701 黑色
AcBel IP-400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logo//6.gif
Re:[Z小华华,1楼]八、关于多房间听音多房间听音严格的话设计和施工很罗嗦的,但是家庭条件下不可能有较大的投入,所以只能因陋就简。一般建议直接买迷你音响在卧室、书房等。共享影音节目源的,音视频信号线需要从碟机或者AV功放引出的,一般要埋线。需要说明的是,引出的信号线路数越多、环节越麻烦、线路越长越对信号是有些损失的。这个通常要变通处理,需要买多路通接口(市场上应该有)予以转换的。这时的信号线大多数情况下要自己制作,接头的焊接最好请焊接水平高的人士操作,好在现在有些端头是无须焊接的,线头是采用螺丝压紧的,如果能买到此类端头是最好的,但是发烧友还是喜欢焊接的端头。随着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音乐渗透在家庭的每个角落,因此多房间系统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发展。九、关于消费观念一般人都知道便宜没有好货,一分钱一份货,但是在实践上,人们往往还是价格主导,这样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问题要冷静要学会安慰自己,音响是为我们服务的愉悦的,不是给我生气的,呵呵。音响首先是商品,然后才是特殊的感官用品,不要在“发烧”中忘记这个。效果的好坏与产品的档次、定位息息相关。当然高级音响产品中就没有使用价值的内涵了,基本上买的是名气了。这个话题好像扯不清楚,我只是简单提一下。最后,功率说明一点,在未来发展趋势中,多声道取代立体声是不可避免的,目前虽然优秀的多声道系统的代价高一些,但这也是不可避免。因此如果你是一次投入,这个问题希望引起你的关注。功放与扬声器系统的投资比例问题,这的确是见仁见智,历来争论不清楚。对于买5000元左右的近乎套装的系统,当然就没有必要考量这个问题了。对于万元以上的系统,功放与音箱的投资相当我认为是合适的,考虑到音箱系统“件数”多一些,音箱部分投资略多一些也属于正常的。十、关于邮购和网购这是个敏感话题,但是又不容回避了。我认为随着市场经济概念的确立,大多数从业人士会注重信誉的,我不太欣赏怀疑一切的观念,坑蒙拐骗的人和事有但绝对是少数。我个人从80年代初开始邮购发烧元器件,大概不下百余次吧,只有一次没有收到物品,有几次对物品不满意但不全怪商家。对于邮购,我认为有需求才有人做。当然,邮购或者网购,要事先确认好型号和款式以及价格,大件物品如功放和音箱也最好商议一下损坏的赔偿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损坏的几率很小。我托运功放音箱多次没有一次损坏。关于商家的信誉问题,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长江以南会好很多,大多数商家具长远的眼光,商家属于长江以北就要小心一点,要了解一下有关的评论,尤其是河南、河北和山西等省(别踢我哦)要小心一些。影音新时代论坛的认证商家机制,经过多年的运行和磨合,证明了它的魅力和生命力。十一、关于视频环节的重视因为技术的进步、商品成本的降低,原来在家体影音系统不被重视的视频环节现在飞速的得到发展,液晶、等离子、投影机等原来属于高价的视频显示器正在进入家庭,为了显示这一发展趋势并引导人们在逐渐家体影音系统中给予重视,我们论坛把视频投影作为一个独立的分论坛,视频的评价和测量难度比较大,尤其是横向比较相当的困难,因此这个需要更多的朋友将自己的使用心得介绍给大家。有些刚刚进入我们的消费计划中,但是这将是影音系统中越来越热的环节。投影机、大屏幕平板电视,FULL&HD正在与大家亲密接触中,伴随蓝光和HDMI,即将推动家庭影院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视频技术的进步,也更加吸引更多的爱好者进入。720P正在成为主流配置要求,不久,1080P成为必备配置了。十二、关于器材、环境与系统的调试简单的说,器材是基础,没有器材谈不上音响家庭影院系统的构建。但是环境却是和器材同样重要的要素,毕竟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房间空间密切相关联的,而且大多数朋友已经认识到房间对系统效果的影响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已经有条件进行房间的声学处理,因此论坛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引导性的开辟了声学处理的专门板块,这是新课题,现实中的专门人才少专门队伍少,需要大家一起积累经验和心得。另外,很多的国外AV功放加入了自动设置这样的功能,说明了系统的调试是多么多重要!也是需要大家关注。好在这个环节是唯一不需要花钱的,只需要你付出学习和辛劳。随做我们这里的会员人数的增多,随着拥有器材的人士的增多,最近,关于器材以外的系统调试、设置、摆位、环境、甚至电源系统等问题越来越多了,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慰的事情!其实,听音室的环境,包括结构、内部装修的材料在整个听音感受中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以前只所以没有太过强调,因为怕吓退了大家。好家伙这么复杂麻烦,算了,不玩了!因为国情与消费能力的问题,大多数朋友仍然会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即器材的投入上。但是环境真的也很重要,尤其是对声音效果特别挑剔者,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如果器材选购与搭配没有什么明显的失误的话,效果不好的话,首先应该怀疑环境以及系统的调试问题了,对于中档以上的系统来说,更需要注意了。环境方面,主要是需要改善房间墙角对于声音的干扰,尽量避免直角!在环境不能做大的调整的时候,扬声器的摆位是我们可以做文章且通常会有惊喜的,需要我们反复玩味的,不要怕麻烦,甚至有可能给家居生活带来一些麻烦和改变,这就是一个选择与妥协的问题了。随着家庭电器设备的增多,电源对声音、视频的相互干扰已经被不少朋友感受到且试图用较少的代价予以改善。十三、关于影音的发展趋势功率认为,从音响到家庭影院是社会进步、技术发展的必然。我们现在已经感觉到,音响多元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显现,我觉得我们论坛有义务引领这种发展趋势。影音系统与数字电视、网络影音、电脑系统的结合,构成多元化、立体化、智能化的家体娱乐系统,我想将是一个发展趋势了,这个趋势是对家庭影院趋势的发展,同时,个性化简约化的影音娱乐趋势也在显现。当然,在这个发展趋势中,仍然有朋友陶醉于立体声系统,这是肯定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追赶影音科技、享受影音科技带来的成果是必然的。多声道系统不仅可以看电影大片,也是未来欣赏音乐的趋势,二声道还原的信息毕竟是有局限的。蓝光和HD&DVD的问世,投影机的加入家庭,FULL&HD的普及进程,使影音娱乐向更高的境界前进,这是爱好者的幸运!高清电视、HTPC的流行、电影音乐制品的网络化下载销售,都是未来家庭影音娱乐发展的一个分支。功率祝愿每一个刚踏入音响之门的朋友在影音新时代论坛的帮助下,能够组建称心如意的音响系统,能够成为一个音乐和电影作品的鉴赏者,能够成为人类文明的奴隶和建设者。还有需要注意,论坛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什么人都有,说什么话都有,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一般只要不违反这里的一些基本规则和破坏这里的秩序,我们没有权力去干预,所以访问论坛必须有这个承受能力。也希望大家在这里开心愉快!谢谢大家!&&&&&&&&&&&&&&&&&&&&&&&&&&&&&&&&&&&&&&&&&&&&&&&&&&&&&&&&&&&&&&&&&&&&&&&功率太小于日完成第一版日补充:关于家庭影院系统的搭配原则1、功放与音箱的搭配功放与音箱的搭配涉及到音色匹配和功率匹配二大环节。功放与音箱搭配的第一要素应该是特性的匹配。这个对新手来说是非常迷茫的。目前国内外的很多著名品牌的功放与声音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或者特色吧,各自拥有爱戴的消费群体。正因为如此,搭配上不同的组合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收获。很多新手希望论坛给一个统一的搭配方案,论坛如果这样做,这将是不负责任,因为每个人对声音的需求和喜好是不同的。关于特性匹配就要根据浏览老帖子或者看专业杂志的文章来了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其中功率匹配涉及到音箱的灵敏度与房间大小、声压的期望。因为功率指标的变化对功放而言的成本变化非常明显,所以大多数人选择功放上也就受到总投入的限制了。所以这通常也是难以明确的终结答案。房间大一些,听音环境好一些,可以期望系统的声压高一些,因为重放音乐是一个动态很大的还原过程,只有大的声压重放环境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音乐。大的声压需要搭配功率大一些的功放。同时,最终声压的获得是靠音箱来实现的,这就涉及到音箱的灵敏度指标即效率问题。一般常见音箱的灵敏度约在87-89dB,近年很多音箱已经达到90、91的水准了。这都说比较正常的灵敏度。如果灵敏度低于87,那么获得同样的声压需要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将大大的增加了。关于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还要区分一下晶体管功放与电子管功放的不同。因为晶体管的本身的特性,当晶体管工作于接近额定输出之后的失真近乎直线上升,通常要求高的系统配置晶体管功放的功率余量比较大,发烧友甚至有5倍、10倍之说。电子管功放则无需如此,因为电子管功放在接近额定输出之后的失真上升非常平滑的,因此电子管功放配置的功放的功率余量一般可以很小。但是在功放的成本构成,额定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功放的成本,功率越大成本越高。因为大多数朋友的预算是额定的,这就影响了搭配功放的严格要求了,这就是妥协了。2、家庭影院对音箱的要求按照规范要求,除去0.1声道的低音炮外,其它的5只、6只、7只音箱是一样的特性指标与声音特性,一般建议选购同一品牌同一产品系列的音箱组成。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套装音箱虽然在造型上迁就了音箱摆放的需要,但是正规的厂家一般在设计上会考虑数字影院系统对各声道系统音箱的要求的。如果受预算限制的话,很多人知道中置音箱的选购在家庭影院系统的重要性了。因此标准的家庭影院系统,中置音箱是不容忽视的。今天,7.1声道已经成为AV放大器的标准配置了。3、解码系统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看DVD,其实解码器仅仅需要支持主流的DD/DTS即可。其它其实都说一些点缀和哗众取宠的玩意。如果是超级音乐爱好者,除去CD,DVD-A、SACD就是很好的解决渠道。今天,杜比和DTS二家巨头都针对次世代的蓝光推出了新一代HD(High&Definition)高清晰度音频标准,大家需要了解和选择。次世代,一个是以蓝光或者HDDVD为领头,一个需要HDMI作为音视频的传输,这个,在选择AV放大器以及显示器或者投影机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4、关于音箱的摆位以基本的5.1CH系统为例,前置左右声道的音箱,一般称为主音箱,一般摆放在前方主机的左右两边,中置音箱按理说应该放在屏幕相同的水平面上,这样容易使人声对白和中场定位与屏幕临场融合,但是一般情况下比较难实现,也涉及到摆放的美观的问题,所以大多数的中置音箱设计按在电视机上摆放的,随着投影机、等离子等高端显示设备的进入家庭,中置音箱的摆放可以回归到本来的位置,应该考虑与屏幕或者欣赏者的耳朵置于大约同一水平面上。后置环绕音箱的摆放可以在聆听者的后方左右二边,也可以在聆听者的左右二侧,这都可以安装房间的情况予以妥协的。但是环绕音箱的发声方向面对聆听者或者朝向聆听者前方一点位置。环绕音箱如果安装支架或者悬挂,高度不要成果人耳50-80CM为宜。市场有一些较好的环绕音箱采用偶极式设计,这种音箱的环绕音场扩散效果最好了。要玩低音炮,需要认真的调试,看摆放在房间的什么地方效果最佳。关于音箱的摆放,要注意,不能考墙和墙角太近,最起码保持15厘米以上的距离。如果房间小,要注意中置音箱甚至主音箱的防磁问题。
AMD X2 220 开四核L3
金士刚DDR3 1333 2GB*2 WD500AVDS
昂达HDMB 神戈
漫步者(Edifier)R1000TC北美版
建兴 DH-20A3P
大水牛经典-A0701 黑色
AcBel IP-400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logo//6.gif
Re:[Z小华华,1楼]家庭影院中的五个一致和五个分离家庭影院的发烧友,都想让自己的器材发挥最大效果,下面就结合个人发烧经验,谈一谈容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要想音效有震撼感、包围感、环绕感,甚至能让你忘记了音响的存在,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情节中去,要做到五个一致。1)AV功放每一路的功率要一致,例如,5路都是100W或150W,这个现在的功放基本上都能做到每一路等功率输出。&我在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有的功放主声道与环绕声道的功率管不一样,造成音色不同;还有的功放虽然每一路功率一样,但解码芯片后面主声道和其他声道的运放不一样,这会造成各路的解析力不一样,选购这样的功放时,最好先试听一下,听听感觉怎么样。二是有一部分烧友开始玩AV解码器+纯后级,这样的话最好像Dreamcatcher版主那样,搞三台一模一样的美国专业后级来推,要是用了几台不同功率的后级功放,会造成《功夫》中周星驰打出的拳,前方音箱和后方音箱的力度不一样。当然搞一台五声道等功率后级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像德颂D9,斯巴克D1205.1,都是国产不错的后级功放。2)每一路音箱的喇叭单元要一致,最好是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型号。首先是高音单元必须是每路音箱完全一样,否则指向性不同,听起来很别扭;其次是中低音单元,这个也要一致,如果主音箱是6.5寸中低音,那么中置、环绕的中低音单元也要选6.5寸的,很多发烧友的中置、环绕都选用小口径的低音喇叭,这样的缺点在于:例如《拯救大兵》,坦克车迎面开来时发动机轰鸣声(主音箱)澎湃有力,镜头转向主角面对坦克车,发动机的轰鸣(环绕箱)就变成拖拉机声啦。&3)主音箱和中置音箱的高音单元摆放高度要一致。环绕音箱和后中置环绕音箱的高音单元摆放高度要一致。先说前方,很多烧友摆放中置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位置偏低(也有少数朋友中置摆位偏高),这样在播放电影时会出现如果有一个演员边说话边从银幕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在走到银幕中央时,发声的位置偏低,仿佛这个演员一下子变成了矮子。前方三只音箱的高音单元中轴线上下不能超过15CM的距离,如果中置音箱的高度低了,想办法使它带有一定向上的倾斜角度。再说后方,现在越来越多的烧友开始玩7.1了,后方是四只环绕,这四只环绕的高度也要完全一致,这样在播放《珍珠港》战争片时,后方零式飞机的环绕定位感很强,不会出现零式飞机忽高忽低的情况。4)每一路的音箱线要一致。前方三只音箱的音箱线,一定要选择同型号、同粗细、同纯度的,长度也要尽可能一致。后方四只环绕的音箱线要长度一致,例如都是12米,不要有的短、有的长,造成功放对环绕箱的控制力不一样。5)低音炮的喇叭振膜要和主音箱的低音喇叭一致。这个问题俺试验过用凤之声世纪一号低音炮,与另一个品牌的五只音箱搭配,摆位、音量、分频点都调整了,最后低音效果还是不能调到一块儿去。用同一个品牌、甚至同一个系列,就能完美搭配了。&但不是同一个品牌的主音箱、低音炮也是能搭配协调的&(前提就是两者的纸盆结构成分有类似的地方,还有冲程、功率等),这就请成功搭配过的烧友发表一下心得,供大家参考。
AMD X2 220 开四核L3
金士刚DDR3 1333 2GB*2 WD500AVDS
昂达HDMB 神戈
漫步者(Edifier)R1000TC北美版
建兴 DH-20A3P
大水牛经典-A0701 黑色
AcBel IP-400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logo//6.gif
先占下,回头讲五个分离。家庭影院器材调整要做到五个分离。这五个分离中电源部分就占三个,万事从源头抓起!&1)音响设备的供电要与家中其他电器分离。(即从电表单独扯一路专用电源。)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少发烧友这样去做了,费了钱、也费了时,效果却各不相同。我要强调两点:一是尽可能用横截面积大一些的电缆,以起到能瞬间通过大电流的作用。如4mm的,甚至6mm-8mm的。二是有一部分烧友已经做到了第一点,效果却除了低音炮、功放的瞬态速度有明显的改善,其他的变化不大。这是因为一定要选用铜质纯度高的发烧电源线才行!!!如5N,甚至6N!当然这要花费很多米,但是你要让我来说哪一点更重要?我看要先做到第二点,哪怕横截面积小一点,也要上纯度高的,最好是带屏蔽的电源线,屏蔽层在电表端接地,室内端不接。具体效果为细节更多了,音乐味好、背景宁静、功放的解码分离度高。单芯铜线的解析力高、传输速度快;多股铜线较温暖一些,耐听。2)音源的供电要与功放的供电分离。这一点绝大多数的发烧友都已经做到了,即音源或前级接电源净化器,功放直接接墙插。关于功放与净化器的关系,回头开帖子另讲。3)视频的供电与音频的供电要分离。这个问题我对比、研究了很长时间。举个例子说,有一台清华05D净化器,你把DVD机、投影机、电视盒都接入里面,最后出来的效果就不太理想。解决的办法:要么在DVD机的电源输入上单独再加一个滤波器(要10A大电流的,还要听一听是否影响碟机的音频动态),防止开关电源的EMI电磁干扰窜回净化器,污染投影机的电源。要么把投影机分离出去,再买一台05D清华净化器。&4)音箱与地面要分离。这一点有的朋友说:我的主音箱不是有脚钉吗?干什么还要分离?一个词:避震。理论我不再多说,有人信,有人不信,实际动手做一做,看看有没有改变。具体做法:主音箱(带脚钉)、中置下面垫一块大理石板(要厚一些),大理石板与地面之间要铺一个软一点的棉垫(要薄一些,不能太薄)。环绕脚架也要用脚钉,要尽量选重一些的环绕脚架,里面看一看能不能灌沙或黄豆。&累了,歇歇。&5)主音箱中的高音和低音要分离。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要选购音箱中高音和低音有各自独立腔室的,并且分频器是高通部分和低通部分分开设计的,简单来说就是选真正分离设计的音箱。这个举例说,乐富豪钻石9.5落地箱就是高、中音独立腔室,低音独立腔室。还有LUCKWXN兄的山水旗舰主音箱,就是真正的分体设计,所以听音乐会有很好的表现。二是,选购了以上的箱子,要尽量采用双线分音线。即,单只音箱为例:高音有+极、-极,中低音有+极、-极,这边是4个接线柱而功放那边有的是2个接线柱,则音箱线为一头2个香蕉插,另一头4个香蕉插。有的是4个接线柱,则音箱线为两头都是4个香蕉插。还有的朋友要玩双功放驱动,这样功率充足,互不干扰,就更好了。要注意的是:严格意义的双线分音线,高音端和低音端所采用的线材是完全一样的(而不是像很多线材厂家和发烧友认为,高音线和低音线是不同线质,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严格意义的双功放驱动,也是两台一模一样的功放。
AMD X2 220 开四核L3
金士刚DDR3 1333 2GB*2 WD500AVDS
昂达HDMB 神戈
漫步者(Edifier)R1000TC北美版
建兴 DH-20A3P
大水牛经典-A0701 黑色
AcBel IP-400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logo//6.gif
【推荐转贴】功放的指标里隐含了什么?玩功放,如同玩其它音响器材一样,主观试听必不可少,客观指标又不能不要,说起主观试听,也真让人无所适从,今天这篇文章说这台功放声音较“硬”,明天那份杂志又说它对弦乐还原很“温柔”,内行人又会说条件不同嘛,结论也不同,于是乎有些人又回到了技术指标的领域里来,在这里总算能躲开那些空而又玄的“形容词”。然而,在客观指标这块领地里,你的烦恼会少些吗?我看也未必。在功放的许多技术指标的背后,总会有一些必要的测试条件,你的任务应该是探究这些条件的实际意义,掌握了它的来龙去脉之后,就会对指标不至于看得太迷信。下面仅举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频响曲线:大多数功放是指在额定输出功率时的频率特性,如标出20Hz~20KHz,±0.1dB,有些功放的高频端标到了100KHz,这个100&KHz你必须小心看待,因为有的功放在制造时是靠整体零件的特性来保证做到此高频,而有的设计者是靠负馈技术来达到100&KHz,可以说这二台功放的音质会有明显的差异。有一个倾向值得注意,目前不少功放的高频越标越高,它和音乐的提高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还没有统一的说法。2.&输出功率:这是一个牵扯到不少相关因素的指标,比如失真度指标的限制、音箱阻抗的不同也会带来输出功率的变化等,假设某台功放标出2×50W,THD&0.1%,1KHz,8Ω时,我们就知道了,这是在音箱阻抗为8Ω时测出,音箱的阻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数值,有的音箱采用多单元驱动,它的常规阻抗就可能是4Ω。另外,当音箱工作于低频段时,它阻抗有可能降低至4Ω,甚至2Ω,功放对这种低阻抗音箱的驱动能力,并未见有指标标出,此外,THD为总的谐波失真,如果失真达1%,对应的输出功率极有可能会上升,可能会达到2×80W,这时输出功率的含义就明显变化了。另外一种情况,我们用全频带的信号输入,负载阻抗固定为8Ω,你会发现频率越低,功放的输出功率越会下降,这是因为声音的能量(不是响度)大部分集中在低频段,因而用上述的中频信号(1&KHz)来表示功放的输出功率那就很片面了。如果有一台功放是这样标法:2×50W/8Ω,2×100W/4Ω,THD&0.1%(20Hz~20KHz输入时),那么这台功放指标明显优于上一台。3.阻尼系数:这项指标反映了功放对音箱的扬声器单元的控制能力,它是音箱的阻抗与功放的输出内阻的一个比值,一般认为大一些较好,但须注意,这项指标测试时往往没有将功放至音箱的连接线的内阻算进去,而恰恰是这个内阻对阻尼系数有较大影响。在我们平时系统的实际聆听中,如果换上几付不同牌号的喇叭线,就会发现音色会有偏硬或偏软的区别,其中的一个原因这就是线的内阻影响了阻尼系统进而影响了系统的音色,如果你发现并承认了这个结果,你就不会象某些人那样对音箱线能改变音色这一点感到不可理解。4.失真度:这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指标,它包含的种类较多,如互调失真、瞬态互调失真、相位失真及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在音响说明书里标示的谐波失真,功放的指标里标明的总谐波失真事实上是一个比较“死板”的失真,它是用单一的频率输入,检测功放输出端的多余成分去和原波形比较而得出的一个百分比,由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声响会同时有许多不同频率的成分,因此,针对谐波失真的单调性,有的功放标出了互调失真指标,它是用二个不同的频率如用70Hz去调制6&KHz,并按一定的强度比例输进功放检测输出的失真成分,尽管仍不够全面,但毕竟实用些了。瞬态互调失真检测则更进了一步,它用一个猝发的互调信号输入,能检测出功放在瞬间输入脉冲信号时,输出波形的反映能力,并检查会否出现削波现象。至于相位失真是检验功放对不同频率输入时产生的输出相移,它对音色的还原有较大影响,可惜许多功放都未提及,在此也不多叙述。5.信噪比:顾名思义,是指功放输出的有用信号与无用的本底噪声的比值,目前的功放信噪声指标已完全能应付一般的音乐类节目,而我认为更应关心本底噪声,可试验一下将功放音量放至最小听听噪声的大小,当然是愈小愈好。&&&&了解了以上这些指标的隐藏着的含义,你或许不会被技术指标的表面数据所迷惑,若要较全面地反是映一台功放对音乐的还原能力,靠几个硬性指标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也基于这个理由,世界各国对音响器材的测试手段、方法、内容等都花了不少功夫,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测试标准,在德国标为DIN标准,日本多采用EIAJ标准,而美国则习惯采纳国际高保真协会的IHF标准。这么多不同的测试标准对于搞清楚客观指标的发烧友说不定又是“一头雾水”!&&&&看来,还是得回到逐步提高自身试听能力的那条路上去因为,玩音响,没有捷径,只有靠多听,多比较,才能真正玩好音响。
AMD X2 220 开四核L3
金士刚DDR3 1333 2GB*2 WD500AVDS
昂达HDMB 神戈
漫步者(Edifier)R1000TC北美版
建兴 DH-20A3P
大水牛经典-A0701 黑色
AcBel IP-400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logo//6.gif
Re:[Z小华华,1楼]很专业的帖子!不过现在越来越觉得多声道里普通家庭越来越远了!从4。1到5。1到未来的7。1你说现在的家庭总建筑面积才100多平米&哪里来那么多空间给你摆放那么多音箱!音量开小了没有感觉!开大了估计楼上楼下外加隔壁的大叔大妈都来找你麻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非常同意楼上的说法。在商品房唱卡拉,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建议大家都用书架音箱,不要用落地的了。呵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置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