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之犬,你当玩家都是傻的吗

在北上广,孤独是每个人的武器
我的孤独是一把杀人刀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方便,也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我们最大共鸣点是孤独,每一个人都孤独,而这种孤独,反而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的软肋和武器。
有这样两个悖论。一是越是在集体中,清醒的人就越孤独。一个是和人用社交软件交流地越频繁,人也就越孤独。
第一个悖论很好理解。人和人之间有着许许多多差异,在集体中,每个人必须磨平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投入到集体的汪洋大海中去。
“这就像一群兴高采烈的人在听一个小丑打诨,笑着笑着,每个人都会笑出泪来。因为他们发现似乎自己除了笑做不了别的,自己身上那些更深沉,更理智的部分越发有无可忍受的孤独”
这是小水滴在汪洋大海里的孤独,聚众孤独。
1936年汉堡,船厂工人在观看纳粹海军训练舰下水仪式,在向纳粹致敬的人中,只有这名男子拒绝举手。
第二个悖论需要举个例子。
E刷起朋友圈,看到A要结婚了,两个人的照片上,傻傻的,笑得多甜。看到B去巴厘岛玩了,天空碧蓝,海水碧绿,姑娘跳起来,溅了摄影师一脸水花。看到C的公司上市了,看到D的宝宝长得特别漂亮。
下面满满当当全是赞。
于是E也发了张美图,下面说“刚做的晚餐,真好吃啊”。A,B,C,D齐刷刷地也给她点了赞。但其实这时E刚一个人洗完菜,做完饭,她对自己说“辛苦了。”然后一个人面对一桌子菜心酸地快要流泪。
人们隔着朋友圈互相羡慕彼此的生活,但谁又知道其实没有人的生活那么容易。反而那些美好生活让你不忍心约他们出来。就像是一层厚厚的铠甲,保护住人最需要抚慰的敏感点。
即使约出来了,又能说什么呢?
聊你最近怎么样吗?朋友圈里不都写着吗。每个人都过得那么好,好像互相之间都隔了一万句恭维加一万个赞。
“好吧,不聊近况,吃菜,吃菜。”
这个时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脆弱。没有谁没了谁就不能活。我拉黑了你的微信,可能从此就没有交集。那么除了点赞之交,你又能要求别人什么?
能给你点个赞已经很不错了。
真正能消解孤独的是一对一的深入交流,是单对单的亲密关系。
可以是和父母,可以是和爱人,孩子,某位知己,或者是某个已经逝去的伟大灵魂建立联系。大部分人都需要这种联系,否则人会陷入无助的境地,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找不到明天的希望。
幸运的是人和人之间并不陌生,都同样孤独,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愿意和你互相了解,试图建立亲密关系的人。不幸的是任何两个人终究都无法互相理解,符号化的语言,动作,表情都难以承载我们的思想。
很多人在失败无数次后,终于假装爱上了孤独。
又有多少人真的喜欢孤独,他们只是不想失望罢了。
电影《巴别塔》中东京的聋哑少女,在社会边缘游离,母亲早亡,父亲忙于工作,她口不能言,孤独到无法诉说自己的孤独,只能以肉身陈述。
同初识的少年用威士忌送服迷幻药片,对不良青年脱下内裤,试图让牙医抚摸自己的身体,最后对前来调查母亲死亡事件的年轻警察赤身裸体。
每一次陈述后都更孤独一点,每一次陈述都比上一次失败地更彻底。
初识的少年最后在舞厅的红蓝灯光中吻了别人,牙医愤怒地喝令少女离开,就连最后得年轻警察也只是递给她衣服,目光没有在她干瘪,瘦削的身体上停留半秒,悄然离开。电影的最后,少女赤裸着扑进父亲怀里痛哭。
镜头渐渐拉远,终于这扇窗户也成为深夜东京城万千灯火中的一点,或明或暗的画面里,成千上万人在别离,彷徨,痛苦,以活生生的姿态演绎着汪峰套路式歌词中的种种套路。
那几乎是我所有电影中最喜欢的一个镜头。
东京是这样,北上广深又何尝不是呢?
我怀疑现代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孤独是不可避免的,就是我们的宿命。
你只能选择习惯,或者去忍受。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语言一样,于是在平原上他们商量建起一座通天的塔来。
耶和华见人如此,晓得今后将不再有他们做不成的事了,就下去变乱了他们的语言,又使他们彼此分散在世上。
——《圣经·创世纪》第十一节,巴别塔。
从此之后,孤独成为了人类另一重原罪。每一个人成为一个国家,遍布疆界和关卡.
语言,无论它是否能够被流畅地说出,都成为障碍,我们很不容易彼此听见,听见了也无法彼此懂得,懂得了也难以彼此应答。
汪海鸣在诗里说:
别听我说话
言语是为你的双耳建筑的楼阁
别听我说话
若你妄图捕获我胆怯的真实。
再回到现实里。
学语言时我们常开玩笑,说如果古人不作死修这个塔,我们也不用背单词背得这么辛苦,阴阳中性,六个变位。朋友也幽幽地说那她也不会和她的外国男友分手。
他说的段子她笑不出,她想吐槽的点他不懂。这种时候才发现如果做不到真正完全融入别国文化,语言再好也是白搭。甜蜜期过后,两人都陷入到无尽的孤独之中。虽然还相互喜欢,但再也找不到在一起的意义。
世上的事大抵如此。
世界上一切无疾而终的爱情到了最后都是一个交流的问题。
从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到“早安”,“午安”,“晚安”,“吃了吗?”,再到最后相顾无言,无法交流。
和最亲的人无法交流,所以孤独。
正因为我们每个人,无论有多少朋友,无论有多少亲人,无论在多热闹的环境里,每天总有那么几次,会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孤苦一人,每个人都孤独的这个事实。所以这些年利用孤独,或者希望解决我们孤独的商业公司特别多。
无论是那些个奇奇怪怪的陌生人社交软件,还是一开始就想做个约炮神奇的某T开头名字是两个同样的字的软件,以及一直希望摆脱“约炮神器”的名头却一直失败,最近终于变成网红直播平台的陌陌,都试图利用孤独吸引用户,并且希望自己能解决孤独这一问题。
这个市场非常大。
前年的时候,贾樟柯给陌陌拍过一个广告,广告的最后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叫做"陌生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样的孤独。”
这句话成功地戳中了我,让我当时尝试着又下载了一次这一软件,但最后也没能在上面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但陌陌一次又一次和孤独有关的营销证明了,确实,它就是商家最有利的武器。
还有,不只是这种社交平台。
之前网易云搞了个活动,包下一架飞机,然后给每个人发一个IPAD,里面只有网易云以及他们的一些歌单。
习惯用手机的现代人,突然被和网络剥离开,就像溺水的鱼一样,关键在我国,坐飞机的体验很差,
你只能正襟危坐地呆在那,忍受着僵的发直的双腿和越来越无聊的大脑。
我至今想不通为什么国内的飞机上没有WIFI,但也正因如此,在国内坐飞机的体验基本和坐牢没什么两样。
也正是因为我国的飞行体验非常差,基本等于将人和世界隔离开,让人自己和自己呆上数个小时,要直面自己的空虚和孤独,所以你才会注意到那些评论,注意到这些可能你平时不会注意到的音乐——在你有视频看,有微信聊的时候,你不会注意,也不会被戳中。
还有再之前,他们在杭州包了一辆地铁,然后把自己点赞高的评论放到地铁上,引发了一系列的刷屏也是一样。
本质上都是用孤独做文章,所有的社交都是用孤独在做文章。
原来我们以为听音乐是一件孤独和私人的事情,后来我们才发现,正是因为它是孤独和私人的事情,所以才那么容易让我们得到共鸣。就像一个人看恐怖视频时看到弹幕就不会慌张,听完一首歌看到戳中内心的评论,你也就不会那么孤独。
正是因为网易云最开始这么做了,才有了这么多扎心的评论。而它们又恰到好处的将这些评论放出来扎更多的人心,真的挺让人佩服。
这确实是营销,也确实是噱头。
但只有当你的防备心被名为孤独的武器戳裂,撕开以后,这种营销才会有效。
我也很孤独,而且是完全离群,几乎融入不进任何群体,对群体活动会尽可能避而远之的那种。
但另一方面我又会渴望一些深入的交谈,一些亲密的关系,又会在某些时刻想要和人分享这一刻的美好,想写首诗或者唱首歌给人听。
在我刚刚上班的那个夏天,有一阵台风天。前几天都是狂风怒号,暴雨如注,即使是上海,也没多少人愿意上街。但就是有一天,可能是台风眼经过上海,雨突然停了,天气莫名其妙的凉爽,甚至还能看到彩虹。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彩虹。
那天有个许久不见的朋友(其实是男性,一个哥们儿)约我去吃饭,但那天实在太美,走在路上的时候看到天边晚霞的红云一直从地平线烧到头顶,壮观的像世界末日,所以我就自动脑补成我这篇文章性瘾者中最后离去的主角陈晓莉回来了。
我当时想写一篇小说,就说陈晓莉回来了,所以在危险的台风天,无论多远我都要去见她。
那天正好台风眼过境,上海有短暂的风和日丽,然后我们各自从上海最远的两端相约去没有人的北外滩,我口袋里的手机一直在提醒说台风马上就要来,劝市民不要出门,特别是不要去江边,否则会有危险,但我们依然去了。
然后在我们相隔五年,逆着撤退的人群,在空无一人的北外滩见到。
磨磨唧唧,江信江疑地拉起手的时候。
“起风了。”
然后小说就结束,作为《性瘾者》的结局。
但可能因为剧情单薄,也可能因为自己过了年龄了,一直没能写出满意的,最后留下的只有那天心潮澎湃写的一首诗:
下班后我跑着去见你。
我跑过肆虐上海的台风,一阵大风从后面划来,树叶上的雨水都落在我身上。
我跑过夏日将晚未晚的晚霞。太阳被乌云遮住,依然咆哮着把所有云朵都染成红色。
我跑过叽叽喳喳的男女,男人压低声音,对女人说“我一个月能拿这个数”,然后两个人一起窃窃地笑。
我跑过地铁安检员,他们有气无力地说着“麻烦配合一下配合一下”,然后用手摸一摸我的包,想要摸出点什么。
我跑过地铁上浓妆艳抹的女人,跑过手扶梯右边静滞的人类,跑过散发着发腻甜味的面包房以及西装革履正钻进跑车的男人。
我跑过牙牙学语的婴儿,跑过雨幕中无数人依靠着的中金大厦,跑过大厦下闪烁的霓虹灯以及霓虹灯旁叫卖着劣质雨伞的老太太。
我跑进雨中,我跑过日落,我跑进夜里,一直跑过整个世界的末日想见你。
我想见你,向你说我的孤独。
“我的孤独就像一个人类经过另一个人类”
有一句话叫做,如果你想交一个知己,或者想追一个朋友,那你就和他多说说你的寂寞和你的孤独,总会有一些共鸣的。
最好是真的说自己的孤独,不要编造;最好是你真的想对TA说的时候,不要套路。
你愿意去说的肯定不会太多,而你这样做的成功率,可能不会太高,但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你会发现我标题那句话说的是对的,孤独是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纽带,是我们每个人的软肋和武器,是人类这个归根结底相互格格不入,攻击性极强的动物之所以能在一起生活,群聚的天性
在杜拉斯的《情人》里,你能看到这种孤独。在纳博科夫的《洛丽塔》里,你能看到这种孤独,在一切写那种看似不可能但最终就是可能,带着魔怔,你却丝毫不怀疑的情感里,全部都藏着这种孤独。
你不会怀疑它们的真实性,你会因为《情人》里杜拉斯最后的那个电话感动落泪,因为你从内心里知道这种名为孤独的软肋和利刃,就是我们的宿命。
博尔赫斯有一首著名的诗,叫《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瘦落的街道
绝望的落日
荒郊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给你我已死去的祖辈
后人们用大理石祭奠的先魂
我父亲的父亲
阵亡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边境
两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胸膛
死的时候蓄着胡子
尸体被士兵们用牛皮裹起
我母亲的祖父
那年才二十四岁
在秘鲁率领三百人冲锋
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马背上的亡魂
我给你我的书中所能蕴含的一切悟力
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
不营字造句,不和梦交易
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诠释
关于你自己的理论
你的真实而惊人的存在
我给你我的寂寞
我心的饥渴
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当你以为自己一无所有,两手空空的时候,别忘了你还有一样武器,叫做孤独。
当我痛苦的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性瘾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你知道的民间邪物的故事有哪些?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7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07,470分享邀请回答21K1,0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K9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亲们在不在,小弟出游时遇见了这些问题请问,如何前往荒木神社?
谁知道这些问题啊?真的很需要您的帮助呢!
"京都府(Kyoto-fu),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中部,近畿地区中央以北,北濒日本海,东接福井县、滋贺县、三重县,南邻奈良县,西与大阪府、兵库县接壤。呈由东南朝西北伸展的细长形状,由3种地形组成,分别是西北端的环绕着舞鹤湾的里亚式海岸,中部的丹波山地和东部的京都盆地。京都府是人口较多的自治体之一,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古都京都是根据历来王朝文化中盛行的日本式唯美意识所构建的。以神社、佛阁等历史建筑物、庭院、绘画、传统活动、京都料理为代表,被称为“千年古都”。京都府(きょうとふ京都府kyoutofu)是日本关西地区的都道府县之一,从公元794年建都开始到1868年迁都东京的一千多年间,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京都是日本第七大城市,拥有140万人口。
"日本国(日语: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简称日本,位于东亚、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东京京都奈良大阪交通中国日本香港
大阪京都奈良神户交通日本
京都贵船神社关西日本
苏格兰交通英国
尼泊尔博卡拉交通人文英国德国西班牙越南韩国
机场京都大阪巴士交通中国日本
大阪京都东京交通日本
北海道东京大阪费用交通日本
交通加拿大
住宿交通泰国
交通丹麦德国乌克兰
大阪京都东京交通JR PASS日本
大阪奈良京都东京交通方式日本
大阪京都奈良自助游交通日本
交通卡自由行京都奈良大阪日本
京都东京大阪上海交通日本
关西交通安排日本
名古屋白川乡岐阜京都日本
京都日本中国
京都harukaicoca关西机场交通日本
京都八坂神社清水寺祗园日本
准备中心京都交通卡大阪日本
京都大阪日本关西交通问题日本关西自由行关西机场交通日本
大阪京都东京日本自由行日本
京都日本中国
京都日本中国
京都日本中国推荐一部美国喜剧片《疯狂愚蠢的爱》,豆瓣评分7.3,好评不断推荐一部美国喜剧片《疯狂愚蠢的爱》,豆瓣评分7.3,好评不断熊大熊二看人生百家号推荐一部美国喜剧片《疯狂愚蠢的爱》,豆瓣评分7.3,好评不断卡尔·韦弗(史蒂夫·卡瑞尔 Steve Carell 饰)人到中年,中年危机如约到来——妻子艾米丽(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 饰)提出离婚,令他面对儿女不知所措。重回情场的卡尔发现自己已经脱离男欢女爱的时代了,幸而遇到泡妞高手雅各·帕尔默(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帮他重整行头,教他当今最时髦的方法俘获女人芳心。卡尔重战情场了,反而是雅各遇上感情烦恼,他遇见一个叫汉娜(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的姑娘,令他发现真爱原来和招数、游戏根本无关,他不再在意是否“泡到”她,宁愿和她聊一整夜。女人缘变好的卡尔渐渐发现家庭仍是自己最大牵挂,雅各渐渐发现自己愿意为汉娜放弃花花公子的日子,加上卡尔13岁的小儿子也开始情窦初开为爱烦恼,爱有多疯狂,又有多愚蠢,在汉娜邀请雅各回家吃饭的那刻,终于见了分晓。不同于想象中的美国轻喜剧,电影的一开头甚至有点压抑。结婚25年的Weaver夫妇在餐厅郑重其事地为晚餐选择什么食物而费脑筋,突然妻子近乎是下意识地对丈夫说:我要和你离婚。那句话说出来是如此突然,以至于她自己都吓了一跳。但是她的表情告诉所有人,这句话似乎已经在她心里说过无数遍,只不过这一次发出了声音而已。镜头一直到两人回到车上,老公Weaver先生都没有一句台词。然后妻子一边开车一边扭头问:你不想知道为什么吗?依然没有回应。Emily一边开车一边近乎自言自语的说,我和我的同事上床了:I slept with David Lindhagen。然后Cal Weaver在副驾驶位置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纵身”滚出了汽车:当然这不是动作片或者超级英雄,车速很慢,他在地上滚了一圈,擦破点皮,然后自己爬了起来。说起这部片子的导演---Glenn Ficarra和John Requa, 似乎有些陌生,但他们前一部合作的电影《我爱你莫里斯》相信多数人都有看过,尽管它的题材饱受争议,但影片首次展示了二人特有的指导风格,即在搞笑中隐藏痛苦,将沉重情节拍出欢乐。这种风格在《疯狂愚蠢的爱》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例如初始的一场戏,男主角无法忍受妻子讲述出轨的细节,妻子却由于罪恶感一定要说清楚,男主角干脆打开车门,从慢速行进的汽车中笨拙的滚了下来;还有他在酒吧对着空气一遍遍咒骂妻子不忠的呆傻样,虽然都很可笑,却笑过之后总让人心生恻隐。必须承认,编剧出身的两位导演在演员选择方面的确眼光敏锐,不论是当年的金凯利还是《疯狂愚蠢的爱》的卡司,片中角色人物的性格与演员擅长的领域总能结合的完美无缺。从史蒂夫卡瑞尔到实力派小生瑞恩高林斯,包括近来人气颇高的艾玛斯通,杰出的阵容将纠结的剧情铺展的行云流水,毫无勉强之感。总之,从导演和演员方面判别这部片,完美。再回过头看看最受诟病的剧情。的确像许多影评所说,《疯狂愚蠢的爱》收编了几乎所有爱情喜剧的典型桥段。不仅每个角色都拥有一条经典而狗血的剧情支线,更有神奇的关系链将他们隐蔽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有的支线最终在一场高潮迭起的花园重逢戏中爆发性的汇聚,混乱的场面直让人看的目瞪口呆,爆笑连连。《疯狂愚蠢的爱》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它大俗,它桥段老旧,它让观众看了前面猜到后面,但是观众的情绪就是可以乖乖的顺着情节起伏,不会觉得无聊,更不会觉得被狗血剧情侮辱了智商。感觉片名还挺贴切的,疯狂愚蠢的爱。开头的老夫老妻好像完全对对方没有兴趣的约会,老婆突然爆出我想离婚,老公啥话也没有,本来以为这是离婚后各赴东西的剧情,结果男主说我从15岁和老婆第一次约会,就一直爱她。可是这样的爱,怎么会变成那个死样子呢?女主说我是不是中年危机了,我怎么会假装加班跑去看电影,和别的男人上床,男主却愤怒的拒绝沟通。在男主的困惑纠结中,也展现了周围人因为追求爱而做的疯狂的,或者愚蠢的事情,爆发的那场戏还蛮好笑的。最后当然还是大团圆结局,感觉有点像电视剧而不像电影。影片开始就是一个重磅炸弹,史蒂夫卡瑞尔和朱利安摩尔在餐厅研究要点什么,结果摩尔点了“要离婚”。因为摩尔已经和凯文贝肯饰演的同事出轨了,失恋的卡瑞尔去了高档鸡尾酒酒吧,几番吐槽可怜的认识了猎艳高手好基友瑞恩高斯林。高斯林同情这被老婆甩了家伙,决定帮他改头换面,从鞋子、上衣、西装到发型把卡瑞尔打扮成了另一个自己。几番猎艳成功的卡瑞尔更发现精神伴侣的可贵,决定重新找回旧爱摩尔。艾玛斯通也因失恋打击,想到了电影一开始勾搭过她的高斯林,而意外找到了精神伴侣。影片的另外一条故事线是卡瑞尔13岁的儿子罗比和17岁的家庭保姆杰西卡。罗比喜欢杰西卡就大胆的表白,而杰西卡却暗恋着罗比的老爸卡瑞尔。杰西卡在咨询了自己的美女放荡型同学之后拍下裸照,本来想诱惑卡瑞尔,结果被老妈发现,杰西卡的老爸看过照片愤怒的去找卡瑞尔算账。影片的高潮就那么来了,杰西卡暗恋卡瑞尔,杰西卡的老爸以为两人上床了;卡瑞尔发现女儿喜欢的竟然是自己的好基友高斯林;卡瑞尔夫妻间的第三者凯文贝肯竟然也现身了,于是四个男人打成了一团,当然是PG-13的拉扯。故事最后在儿子罗比的毕业演讲上,卡瑞尔受不了儿子的矫情,自己一番追忆15岁时如何找到自己当年的精神伴侣,平生第一次欺骗老爸,并最终坚持到底了,最终也得到了真爱,和妻子朱利安摩尔生下了三个儿女。最终众人那点愚蠢、自我或自私的小心结也彻底解开了。其实大人很多时候,遇到一个有感觉的人或者影片里说的灵魂伴侣,会错失机会,是因为太成熟了。试想如果艾玛斯通不是卡瑞尔的女儿呢?卡瑞尔根本就不会纠结。而罗比这个角色以一个孩子的视觉出发,一切就变得简单明了,喜欢就让对方知道,有机会,那就马上在一起;没希望,那就选择接受现实,或继续暗恋也好,或黯然神伤也罢,继续走自己的路。多线索叙事讲得好就像《巴别塔》《两杆大烟枪》,不好就像《情人节》《全城热恋》,后者基本是明星贺岁式的拼凑,简单粗暴的人物关系毫无看头。而像Crazy Stupid Love这样的多线索叙事是通过人物间巧妙的关系组合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开始让人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还以为剪辑出现了问题,最后真相大白时还是挺让人佩服编剧的想象力的。虽然不同人物情节有些不平衡,比如外遇的那个小三就完全没有刻画好,但瑕不掩瑜,看下来还是有一气呵成的感觉。中年危机,婚姻家庭,爱情喜剧,老到不能再老的话题,编出有新意的故事真不容易。和妻子差异太大要离婚的Cal,神秘多金男Jacob,暗恋雇主的小保姆,装大人的可爱男孩,情感危机的老婆,一团乱麻的感情纠纷。难得的是演员竟然纷纷到位,Steve Carell刻画中年笨拙家庭男惟妙惟肖,Julianne Moore近年来演的戏就没一部下过水准,其中她和Steve打电话的一场戏看得我潸然泪下;Ryan Gosling接住Emma Stone的那个动作也震惊到我,而那一身”photoshoped”的肌肉估计会成为经典台词。最关键的是,这个故事里有真实,有同情,有对人生的本真刻画。寻找真爱的过程也许是愚蠢疯狂的过程,但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奋不顾身去追求的,摔倒、眼泪、嘲讽、误会,在甜蜜的家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也就是他,拯救了和老婆中年危机后泡在酒吧活像个碎碎念的祥林嫂的男人,这个男人在和老婆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后,理所当然地陷入了万恶之极的中年危机。老婆不甘心一辈子只跟他过着平庸无奇的生活,他不理解独独爱了一辈子的老婆凭什么和别人你情我愿鸳鸯戏水。两人都没错,不过错失了对方的理想,若是左手给出“爱情”,右手却收不回“愿意”,怎么办?首先要说的是,本片是非常非常少见的喜剧片的精品,电影刚刚开始10分钟,我就断言这将会是一部很与众不同的电影。本片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完全是为了搞笑而搞笑,剧本有一定的新意和深度,且毫不做作,在台词上本片几近无敌,内容丰富到直接可以与Superbad相媲美。。。虽然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喜欢Steve Carell,甚至都不记得他上一部演过的不错的片子了,但是在这部电影里,he delivered! 另外,Ryan Gosling的角色给电影直接增加了观赏性,有才又有貌的加拿大小戏骨越来越渐入佳境了!总之,这是一部直面观众直面人生直面爱情的佳作,大家千万别错过!十七岁也还勉强算是“小时候”,Jessica暗恋的这位妻子优雅,儿女双全,家庭幸福,事业稳定的忠厚大叔有时候会在她baby sitting完送她回家,边开车边以父亲的口吻随口聊上两句。她低下头不敢看大叔的眼睛,嘴上唔唔答应着,心里却一定很想长大。她以为她长大了,大叔就会不再像一个孩子一样看待她,她就有魅力吸引大叔的目光,有勇气有开口说爱,有能力和家庭抗争。而不是只能在下车后痴痴望着绝尘而去的背影,叹口气回家。十三岁就更不用说了,Robbie一定更加想长大,长大了就不用只能偷偷text心上人,不会一表白就被说“Robbie你别闹了”,就不用失恋了只能在语文课上发表love is holyshit的愤青言论。可是孩子们,长大了又怎么样呢?问题就解决了么?等到他们变成成人的一天,可以独立生活,自主决定,大胆说爱(或者恨)了,他们也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小时候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至少还可以找理由说“长大就好了”,可是成人呢,借口怎么找?退路哪里退?像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已经长大好多好多年了,可是还是遇到了更加痛苦的困境,除了自己挣扎求解、挺过纠结也没有别的办法。Cal这样一个被甩掉的中年男子会赢回自己的爱吗?小儿子面对年龄长身材高又喜欢中年人的少女能有多少赢得芳心的胜算?无法定位自己的身量且无法看透一个男人的傻女儿面对风流公子何以不被戏弄?等等!这一切都违反常理,不同于我们熟知的世界,这些故事本该是一出出悲剧,这些确实是疯狂而又愚蠢的爱,将故事结局反过来像是一个个奇迹,不禁让我去问其原因,因为我仿佛看到编剧或导演欲言又止的样子。没看之前,光是看海报,我已经能够想象得到gosling的帅得冒烟的魅力,emma甜心式的投入,moore阿姨的优雅,就是不觉得演cal的那个男的能钓到妞啊。可是影片看完,才有醍醐灌顶的恍然大悟,holly shit!cal大叔才是最后的胜者,最帅的最有魅力的男人!影片其实一直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灵魂伴侣的重要性与不可丢弃性。Emily是cal的灵魂伴侣,15岁又如何?jessica是robbie的灵魂伴侣,差4岁又怎样?hannah是jacob的灵魂伴侣,之前是花花公子又怎样?现在有多少情感关系可以称得上灵魂伴侣?至少影片里这几个还算是。但凡你找到了你的灵魂伴侣,就不要轻易放弃,勇于尝试。Cal大叔说道。这样一想,人的一生都在寻找灵魂伴侣的半路上,有的人已经找到,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找到,但不管找到没找到的,也许都会有一段情感,或是长久的婚姻。我们都美好的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灵魂伴侣,但好像又很难似的,至少我21年的日子里都还没遇到一位靠谱的提名者。但矫情的是,我依然期待自己能遇到一位,和他在一起的日子就算再久,即使会厌烦,会烦躁,我还都不会轻易放弃,因为找到一个灵魂伴侣,谈何容易?更别提能有下一个了,所以我不会轻易的松手的,就像我们的cal大叔,鼓励了儿子,也激励了自己,fighting!大卫什么的算个屁!初看本片,有点失望,还以为是型男把妹教育片。但虽然开具平淡,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渐入佳境,特别是最后狗血大团圆让人太喷饭了。如果你是一个渴望爱人与被爱的人,你总能在里面找到一些共鸣和感动,每个人时刻都在改变,但不变的永远是心中的那个灵魂伴侣。也许我们不够疯狂,以至于不能将我们的爱意传达给对方,或许我们还不够愚蠢,以至于不能对一些细枝末节视而不见,如果彼此相爱,为何又不能疯狂和愚蠢一点呢?
平行叙事一直是好莱坞家喜剧中最喜欢的一种模式,几条线索,几段故事分别进行,看似没头没脑,不过在最后却总有办法把这一群人以某一条线联系起来,而且在抖出这包袱的时候要让你大吃一惊大呼上当。虽然这片子比不上《两杆大烟枪》最后让人瞠目结舌的爆炸效果,但是影片结尾那个所有秘密瞬间全部揭晓的混乱场景却也比《伴娘》之类的高明多了。在此之前,影片的表现都十分中规中矩,甚至一度以为这是个中年男人如何被打造成风流大叔的故事,不过看似平缓的进度却一点点把你引向故事的高潮,并在最后让你在笑与泪中意犹未尽。13岁的罗比爱上17岁的杰西卡,杰西卡爱上罗比的老爸,老爸虽然被戴绿帽子却依然爱着妻子艾米丽,艾米丽虽然想过离婚但是却知道丈夫才是自己的灵魂伴侣,而花花公子雅克布却宁愿栽倒在汉娜的石榴裙下…… 这些乱七八糟的情节在同类型电影中经常出现,我们经常也是看个热闹干笑两声就完了,不过《疯狂愚蠢的爱》却有能耐从中升华出另一样东西,就是所谓真爱。这个老掉牙的话题似乎早就被喜剧片抛弃了,至少导演们不会选择一对中年夫妇来跟你解释什么叫真爱。如果想被感动,顶多只能去文艺片里找找感觉。一部探讨中年危机的喜剧片能把这个命题演绎得如此生动有趣,而且深入人心,实在很让人惊喜。
举个例子类比一下,同是史蒂夫·卡瑞尔主演的《约会之夜》也是探讨中年人的情感危机,不过明显的,导演认为两个人没感觉是因为生活少了增味剂,弄个惊险夜晚刺激一下,夫妻俩就像打了荷尔蒙,可以再生发出新的火花。不过这种预设实在太戏剧化,《疯狂愚蠢的爱》的可贵之处就是它的每一部分都那么真实朴素。感情疲惫了,非常正常,但是不一定需要两个人做一次雌雄大盗或者被困孤岛什么的才能发现彼此有多好。当你泡在酒池肉林里还惦记着老婆,当你跟新情人约会回来之后还想听听老公的声音,所谓Soul Mate就是这么回事儿。就像最后卡尔说的:“I love you when i hate you.”而那段话也能感动到所有有过此类体会的人。
影片的另一个主角其实不是风流倜傥的雅克布,而是那个小鬼头罗比,这个在课堂上大发言论说爱这东西很狗血的家伙实在很诡异,也诡异得那么真实可爱。罗比的问题就在于别人总把他觉得很认真的事情给当做儿戏。只要他是13岁,他就必须什么都不懂,这就是大人们的逻辑,然而最后却正是罗比教会老爸坚持。孩子们看到的或许才是真理,因为他们除了自己的真实感觉,什么都不需要考虑。最后,罗比对杰西卡的表白终于不再被嘲笑,而是连杰西卡自己也闪着泪光笑出来了。没人知道他们以后会怎样,至少这一刻的爱是值得尊重的,对很多人来说,这就够了。讲述的剧情虽然错综复杂,却也很好理解。艾玛斯通那个损友长的太丑了,丑得惊心动魄。。里面有好多段蛮有趣的场景。演员也都算很有名了,男1就是总演喜剧的那个……“笨人晚宴”“糊涂侦探”“冒牌天神”一听名字就知道他的角色大多是智商不高……但这部电影里有些区别,他居然变得如此沉静昂~瑞恩高斯林看着觉得熟悉,后来才发现这货不就是生死停留里那个弥留的孩子么,什么时候身材练成这样了!胖胖脸执迷不悟的笨小孩和同样笨但学习好的小保姆,最后还是把衣果照给了他~ 这年头啊,外国小孩跟我国小孩思想就是不一样!我是说,没有人会把衣果照随便放的~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熊大熊二看人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记录社会,记录生活,品味人生,思考人生。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宗泽傻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