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均衡时的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并解释为什么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经济学】关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_百度知道
【经济学】关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得到“剩余”,那这些“剩余”是哪里来的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①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需求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的区域。 ②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指卖者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得到的价格减去卖者的成本。如电影公司提供一部电影的成本是5元,可票价是20元,那么生产者剩余是15元。生产者剩余衡量生产者所得到的额外利益。 生产者剩余也可视为经济地租。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货币量减去他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比如:张三想买一台1000元的空调,但买回来只花了800元,,这200元就是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得到的收入减去成本所赚的利润。消费者剩余更应该是心理满足。大家应该知道,Hicks需求曲线不像我们一般见到的需求曲线即马歇尔需求曲线(在MWG中称瓦尔拉斯需求曲线),Hicks需求本身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它是由精神实验得到的。固定某一个效用水平,某商品价格调整,那么购买量调整,由此得出一个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即hicks曲线。不同的效用水平对应不同的Hicks曲线。而马歇尔需求曲线是固定收入得到的。hicks需求曲线更陡。 cs的定义是来自马歇尔的需求曲线的,如果Hicks曲线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我想经济学家会选择用Hicks曲线下与价格的面积(CV)来体现“剩余”,因为hicks曲线是直接来自效用的(效用不见得直接用收入体现),但hicks曲线无法观察,而且CS与CV是很接近的,用CS来体现“剩余”不是不能接受的。(Geoffery jehle的高微)想来想去,消费者剩余似乎更应该用CV来定义,CS就是要来近似不可见的CV,所以,消费者剩余就“剩余”到了hicks的补偿变动CV。
你好,我对政治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来尽力帮助你,但愿能对你有所帮助。简单讲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消费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货币量减去他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
具体来说,应该是:
生产者剩余也是同样的道理。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得到的收入减去成本就是生产者剩余,说白了就是企业赚的利润。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各家的成本,谁的成本低,谁就能够获得较多的生产者剩余。假如现在有3家电脑供应商,IBM的成本是7 800元,联想的成本是7 500元,天想的成本是7 000元,如果都按照8 000元的价格出卖,那么他们出售1台电脑将分别获得200元、500元和1 000元的生产者剩余。同时,如果这些企业采取新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成本进一步下降,那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消费者剩余也好,生产者剩余也罢,其实都是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它所表示的实际上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消费者剩余是买者在购买过程中从市场上得到的收益;生产者剩余是卖方在出售过程中得到的收益。前者可以定义为: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  后者可以定义为: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收入-卖者的实际成本  当我们把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剩余加在一起时,可以得出:总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卖者得到的收入-卖者的实际成本  由于买者实际支付的等于卖者实际得到的,二者互相抵消,就可以简写为:总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实际成本
消费者剩余是买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货币量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  就举买电脑的例子吧。虽然都知道蜀汉公司的电脑质量和性能不错,但是,愿意支付的价格是有差异的。孙权富甲一方,愿意出9 000元的价格买天想电脑;张辽觉得关羽不会骗他,愿意出8 700元;周瑜愿意出8 300元;曹操只愿意出8 000元成交。假如现在蜀汉公司就只有1台电脑可卖,由4位买者竞价,最后的胜出者肯定是孙权,当他以8 750元买到这台电脑的时候,他的额外收益是多少呢?比起他愿意出的9 000元来,他还得到了250元的“消费者剩余”。假如现在有4台天想电脑出售,为了使事情简单化,就统一以8 000元的相同价格卖出,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曹操没有得到消费者剩余之外,其他几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得了消费者剩余。其中最多的当然是孙权,他获得了1 000元的消费者剩余,张辽获得了700元的消费者剩余,就连周瑜也获得了300元的消费者剩余。这样算来,4台天想电脑的消费者剩余之和是2 000元。实际上曹操虽然没有获得消费者剩余,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吃亏,因为他没有以高于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去买。我的看法供你参考,谢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消费者剩余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图表中表示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部分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为什么是三角形状的?
图表中表示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部分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为什么是三角形状的?拿消费者剩余来说,定义上说是消费者预期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如果前者低于后者,那在图表上怎么表示?或者说这样的话消费者根本不会购买这产品,所以在图表上不给于显示?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过交点画一条水平线和纵轴相交 得到对应的价格就是实际支付价格那么需求曲线、纵轴、水平线 组合围成的那个三角形 就是消费者剩余供给曲线、纵轴、水平线 组合围成的那个三角形 就是生产者剩余一般来说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点左边的那两个三角形如果消费者预期的价格低于实际支付价格 就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点右边的那两个三角形表示负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一般来说不会出现 但是如果市场被赋予了某种强制措施 也可能出现 再问: 您所说的“需求曲线、纵轴、水平线 组合围成的那个三角形 就是消费者剩余”这个我知道,我想知道这个三角形是怎么得来的?为什么这三者围成的形状就代表消费者剩余? 再答: 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 都代表在某一需求量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而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点所对应的价格那条水平线是实际支付的价格 需求曲线和水平线之间的距离就代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的差 这个差值 在经济学上就定义为消费者剩余再问: 谢谢,我理解了,但是换成生产者剩余,又该怎么理解? 图表中并没有给出产品的成本价,那关于生产者剩余的三角形区域又是怎么得出来的?(我又追加了10分,希望劳有所获) 再答: 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 表示在某个特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数量 同时 也表示在某个特定产量下生产者愿意提供产品的最低价格 若高于这个价格生产者就供给 若低于这个价格生产者就不供给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点所对应的价格那条水平线是实际支付的价格 水平线和供给曲线之间的距离就代表生产者实际收取的价格和生产者愿意提供产品的最低价格的差 这个差值 在经济学上就定义为生产者剩余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图表中表示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部分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为什么是三角形状的?》相关的作业问题
白话点就是心里愿意接受的底价和现实价格的差额,也就是想花但没花出去的钱.
不同消费者对同一件商品的评价不同,各自的评价可以作为对该商品的支付上限,如果卖家叫价高于买家评价,则交易不能发生.由于买家评价不同,卖家以同一价格将商品卖给不同消费者时,消费者的实际支付与评价之间存在差值,该差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额外的剩余(通俗一点,消费者认为自己赚到了,本来这件商品认为值5元,现在只卖3元,则差值2元
地方的法律考试即可垃圾地方看见
D=S,求得均衡价格P=25,均衡量S=D=75;消费者剩余=1/2*75*75;生产者剩余=1/2*25*75.
这个问题以前没有考虑过.不过如果需求纯刚性,说明每个商品的价值对于购买者来说都是无穷的,那么只要q>0,消费者剩余当然是无穷的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并且在生态系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根据它们在能量和物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归纳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类.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用无机物制造营养物质的自养生物,这种功能就是光合作用,也包括一些化能细菌(如硝化细菌),它们同样也能够以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
就是说,若对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那对于他的替代品需求也就相应的增大,对他的互补品的需求相对的就越小请采纳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如果价格已经得到剩余,可能是政治原因垄断原因使价格上升.假如价格上涨,消费者剩余减少,在非弹性区域内,价格上升 生产者剩余 增加,总剩余由于价格脱离最佳均衡价格所以会下降.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茶树属于___生产者____,分解者主要包括__细菌和真菌__. 解析:茶树是植物,而且有叶绿体,为动物制造有机物 而分解者一般含有以腐生为主的细菌和真菌
能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肯定是这样,太阳能是最初来源,然后是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利用的都是前一级的能量,而能量的吸收转化是不完全的,通常不超过20%,既然是生产者支撑的,一定是生产者能量最高,而且至少要高5倍以上.否则该生态系统就是不稳定的
答:选D.解析:营养级是从生产者开始算起.A项非生物成分、B项分解者不是营养级.
不对.生产者——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将其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的生物.
生产者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 自然循环--生产者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给自身的发育生长,也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再问: 那它能消化动物蛋白质又应该如何解释呢? 再答: 消费
一定是选A.消费者,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在消费,毫无疑问的.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人不一定是生产者,但一定是消费者
额,消费者吧
是分解者,分解者包括异养菌类、原生动物、小型无脊椎动物,常见的有蘑菇、蜣螂、蚯蚓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由于病毒不能单独地构成一个新陈代谢的有界体,所以很难也没有意义去单独地考察病毒的能量和物质循环. 但是病毒确实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的观点是一般的学习研究中把病毒归入生物在生态系统的这三个角色的任何一类
木耳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A_____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微生物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_____湖泊____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_________农田__________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_人____为主体,__植物种类______种类相对较少.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主要西方经济学微观完全竞争市场,求解然后请解释_百度知道
西方经济学微观完全竞争市场,求解然后请解释
没用政府价格管制的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条件下,将实现 A 消费者剩余最大化 B生产者剩余最大化
C社会剩余最大化
D以上均正确
我有更好的答案
D正确。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条件下,均衡价格(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产品的价格,此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是最大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评价-实际支付价格,即需求曲线与价格曲线围城的阴影面积,由于在均衡价格之前,消费者评价始终是大于实际支付价格的,当到达均衡价格时消费者评价等于实际支付价格,在均衡价格时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同理可知在均衡价格时生产者剩余也是最大的),因此,社会剩余(社会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也是最大的。
采纳率:3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生活中的经济学》通识课答案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生活中的经济学》通识课答案
&&生活中的经济学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8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者均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