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新国标让用黑颗粒在五月份已经颁布了,里面的VOC和TVOC检测是怎样限定呢?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达到?

学校运动场地塑胶跑道环保标准安全控制办法_新浪家居
学校运动场地塑胶跑道环保标准安全控制办法
分享至朋友圈
摘要:以下内容是由化学专家、材料专家、应用专家、技术专家和施工专家一致得出的公开结论,并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学校运动场地塑胶跑道环保管理控制办法。
以下内容是由化学专家、材料专家、应用专家、技术专家和施工专家一致得出的公开结论,并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学校运动场地塑胶跑道环保管理控制办法。
学校是孕育祖国未来的场所,校园环境是否环保安全关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学校运动场地所铺设的塑胶跑道没有任何理由要用有毒、有刺鼻味道的塑胶面层材料。在德国巴斯夫化学和上海都佰城环保公司主办的全国运动地坪环保标准倡议会上,专家集体呼吁,学校运动场地塑胶面层环保安全问题必须严格管理,杜绝有害物质的添加。
业内及相关领域专家同时指出:塑胶跑道不只是要环保安全,更需要具有耐久性和功能性。巴斯夫聚氨酯塑胶跑道专用材料早已被全球公认为最佳跑道用材料,聚氨酯材料也是全球通用的运动地坪专用面层材料。
德国巴斯夫(BASF)联合都佰城(DBC)推出环保耐久的塑胶跑道及运动地坪整体解决方案,确保施工商铺设的校园跑道、运动场和体育馆内的运动地坪能够达到严格的国际田联认证(IAAF)。此外,巴斯夫做为全球最大化工企业与都佰城创新性服务管理质量控制体系结合,将通过多种措施,以维护用户利益为首要前提,采用绝对环保、安全、耐用的巴斯夫聚氨酯无溶剂材料,并整合形成施工商和承包商的统一施工规范,确保产品能够达到运动地坪施工和铺设的最高标准。
去年国内热议的塑胶跑道有毒的问题,是因为常规型塑胶跑道用的材料都是聚氨酯体系材料,而大部分生产厂家使用的是并不环保的TDI原料为主材,聚氨酯MDI原料虽然环保耐用,但成本较高,大多厂商添加了大量的低成本有毒溶剂,如氯化石蜡、莫卡(MOCA)、催化剂、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溶剂来降低成本,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使塑胶跑道有刺鼻味道,导致了学生在运动时出现中毒的现象。
学校场所的管理者们,马上就要临近校园塑胶跑道暑期的改造周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认清问题的本质,听取专家们公开真实的结论,然后再去合理的、有效地加以管理控制。我们不能以孩子的健康为代价,冒然使用并不成熟的产品。
专家认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聚氨酯体系材料已经使用长达半个世纪,早已被全球普遍使用,在中国也使用了近35年之久。聚氨酯MDI体系无溶剂运动地坪面层材料,不单单环保安全,弹性优良,接着力强、耐磨、耐酸碱、抗老化,而且具有全天候性、防尘、无菌、无接缝,易清洁、易养护、颜色鲜艳等性能,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内外运动场地坪材料,有利于美化环境以及提高参与运动的兴趣。
聚氨酯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长期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
以下是运动地坪聚氨酯塑胶面层监督建议管理办法:
一、 事前、事中、事后的抽样检测,检测使用材料环节中是否符合环保标准。
1、检测厂家、检测材料数据是否符合标准;
2、施工前对施工现场材料抽验,由甲方或权威检测机构随机抽取材料检验是否和厂家提供的检验报告一致;
3、完工后,按照设定周期检验。如:塑胶跑道14天实干,由甲方或权威检测机构对现场切割取样检验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是否达标;
二、使用的橡胶颗粒
首要前提是符合环保标准,不使用回收料,不使用有刺鼻味道颗粒,EPDM彩色颗粒在环保的前提下含胶量不低于25%。
三、国际通用的五类塑胶跑道产品如下:
①透气型塑胶跑道
②复合型塑胶跑道
③混合型塑胶跑道
④全塑型塑胶跑道
⑤防护型运动地坪
专家建议:材料是否达标较为容易抽样检测。如果使用了有毒材料,做出来的塑胶跑道一定会有毒。所以尽可能事前做些检测控制工作。
四、塑胶跑道环保标准控制先行办法主要指标、塑胶跑道胶黏剂和面层环保要求数据如下:
① TVOC(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1升含量≤5g(等同于每公斤TVOC含量不大于5 g)
②不含氯化石蜡
③不含苯、甲苯、二甲苯
④不含莫卡(MOCA)
⑤聚氨酯体系耐久环保型原料为纯MDI
⑥无溶剂添加等
五、塑胶跑道不单单要环保,并且要耐久使用年限至8年以上。
塑胶跑道环保标准的出台还需时日,学校和使用单位在选择运动场地材料时,尽可能选择市场上的品牌厂家材料。经过专家组长时间的市场摸底和收集抽检材料,著名品牌企业生产的材料都能达到环保和使用要求。选择有市场知名度的厂家,有市场口碑的厂家,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能较好的保障环保安全性。
以上塑胶跑道所要求数据是“毒跑道”事件发生后半年来专家的总结和先行控制办法。此项数据汇集了中国及国外专家学者一致达成的运动地坪标准细分先行要求。
材料如需检测报告,尽可能送检到中国权威机构检测中心出具,如:上海建科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上海化学建材协会、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家权威专业检测机构。
为什么要做运动地坪塑胶跑道环保标准?
都佰城公司一位管理人士说,中国的学校,体育场馆,体育室内外公共区域及漫步跑道,承载着全民健康的希望和使命。孩子的抵抗力不同于成人,运动健儿的身体需要健康护航,全民健身需要环保安全的保障。我们既是生产者,也是建设者,更是消费者。作为行业的每一份子,我们都有理由、有责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杜绝乱添加,赶走“毒跑道”。
如需学校运动场地面层材料详细技术资料,请联络巴斯夫&都佰城技术服务团队,将会为您提供专业高品质的服务,微信服务号:DBCity
近期,在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后,为响应国家政策,各地纷纷出台体育产业发展相关实施意见,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据统计,目前除吉林省未公布外,共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出台了各自的体育产业实施意见,领取了各自的任务。截止2015年10月已出台的30个省级政府实施意见中,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之和已超过7万亿元,突破了46号文件提出的5万亿的发展目标。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两会期间透露,国务院即将印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年)》,“到2020年,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要普遍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身体素质稳步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使全民健身与经济社会事业互促发展,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在这股政策巨浪的推动下,体育产业显然已站在“风口”上,将迎来激动人心的大发展,塑胶跑道等体育设施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然而,如何抓住巨大产业利好,行业如何得以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2015年,伴随着塑胶跑道一系列的负面事件,催生了大众和监管层的重点关注,塑胶跑道不能再在监管外“裸奔”。2016年,国家对体育运动地坪环保要求全面启动,各省市地方环保运动地坪团体标准即将出台,2016年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塑胶跑道规范发展元年。行业需要监管,企业需要自律,与社会大众和行业同仁共勉!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请输入您的姓名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
热门资讯排行
12345678910
电话:400 605 6969 转 47419电话:400 605 6969 转 22321
Copyright @ 1996 - 2018 LEJ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服务热线:400-606-6969
广告业务洽谈:010-0-江、浙两省相继出台塑胶跑道新标准
摘要:2015年以来,校园“毒跑道”事件在国内多地被曝光,主管部门、业内人士及相关专家均提及跑道的检测问题,建议修订塑胶跑道相关标准,完善检测指标。继深圳、上海出台了相关标准之后,近日,江苏省和浙江省也发布了塑胶跑道相关标准政策。
国家标准查询网(www.spsp.gov.cn)2015年以来,校园“毒跑道”事件在国内多地被曝光,主管部门、业内人士及相关专家均提及跑道的检测问题,建议修订塑胶跑道相关标准,完善检测指标。继深圳、上海出台了相关标准之后,近日,江苏省和浙江省也发布了塑胶跑道相关标准政策。
江苏省发布塑胶跑道建设行业新标准
《江苏省合成材料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指导书(试行)》(以下简称《指导书》),2016年7月1日起试行。据报道,这份《指导书》的最大亮点是,在国标基础上增加了环保检测指标及限量标准。《指导书》中,塑胶跑道成品、面层和底层弹性颗粒的环保指标,增加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质量浓度、短链氯化石蜡、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多环芳烃有机挥发物等物质的限量标准。
浙江省发布学校运动场地“新省标”
2016年6月30日,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合成材料运动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目前关于学校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限量的技术指标,浙江省“新省标”在国标基础上增加了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率(TVOC)、甲醛释放率2个指标。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spsp.gov.cn/contents/4/404166.html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于VOC法规,国内外都有哪些标准?
我的图书馆
关于VOC法规,国内外都有哪些标准?
上一期,我们学习VOC法规的大背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国内外对于VOC管控都出台了什么政策?VOC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VOC。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主要成分包括:苯、甲苯、乙苯、乙醛、甲醛、乙醇、苯乙烯、十四碳烷、乙酸乙酯等。其中苯、甲苯、甲醛和二甲苯对人体伤害最大,当室内环境VOC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是甚至引发抽搐、昏迷、伤害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定义: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美国联邦环保署(EPA)定义: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成。其中常见的VOC种类有:1、苯(Benzene)2、甲苯(Toluene)3、二甲苯(Xylene)4、对-二氯苯(para-dichlorobenzene)5、乙苯(Ethylbenzene)&6、苯乙烯(Styrene)7、甲醛(Formaldehyde)8、乙醛(Acetaldehyde)9、正丁醇(n-Butanol)10、苯乙酮(Acetophenone)11、甲乙酮(methylethyl ketone)12、甲醇(Methanol)13、乙醇(Ethanol)14、醋酸正丁酯(n-Butyl acetate)15、硝基苯(Nitrobenzne)16、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17、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等。苯、甲苯、卤代烯烃(三氯乙烯、二氯乙烯) 等已被怀疑或确定为致癌物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主要为化学品、化学溶剂、汽车尾气和燃烧废气。TVOCVOC——是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在常温下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包括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甲醛等等,但不包括CH4、CO、CO2,碳酸等等。TVOC——Total VOC是指一定温度、时间,挥发出的总的有机物。注:TVOC是nC1-C20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总量。FOGGING是n-C16~C32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和重值化合物的重量。危害:当VOC超过一定浓度时,在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如不及时离开现场,会感到以上症状加剧,严重时会抽搐、昏迷,导致记忆力减退。VOC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甚至会导致人体血液出问题,患上白血病等其他严重的疾病。国外标准欧盟欧盟于2005年制定的《有关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定》(Reach法规)对汽车相关材料做了部分规定。美国美国环保局要求汽车制造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申报,并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审查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程度达到最低点后才能使用,另外,美国加州65提案中对VOC的限制为室内空气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于0.5mg/m3。俄罗斯俄罗斯也在1999年制定并实施了P51206-98号“车辆车内污染物评价标准及方法”的国家标准,对汽车室内空气进行规范。德国德国环保署与德国汽车制造学会联合制定的“德国汽车车内环境标准”相关规定,车内装饰,坐套垫、胶粘剂等装饰材料含有的苯、甲醛、丙酮、二甲苯必须低于德国汽车内环保标准、如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08mg/m3。日本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制定了JASOM 902:2007《自动车部品-内装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散发测定方法》JAMAVoluntary Action Program to Reduce VOCs inPassenger Compartment,专门针对汽车零部件及装饰品VOC测定方法。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家污染物清单(Australian NationalPollution Inventory)对VOC的定义为在 25℃条件下蒸气压大于 0.27 kPa 的所有有机物。韩国韩国建设部在2007年底颁布了《新规制作汽车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标准》,该管理标准规定了新生产车的挥发性污染物排放检测方法和标准。国内标准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由推荐性到强制性。按照2014年国家标准委任务书要求,《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标准将由推荐性指南修订成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完成任务时间为2015年12月。一年中,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引发全社会特别是汽车企业对车内空气质量的高度重视,无污染的汽车内饰件和内饰材料得到推广,车内空气质量净化技术不断出现,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汽车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同时生态汽车认证、轻型汽车绿色认证等标准也采用《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标准。 & 我国的VOC法规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召开标准开题认证会,正式启动国家环保标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制订方法;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牵头制定的《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的行业标准实施;2009年底,环境保护部公布了《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征求意见稿),该《要求》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要求,并确定了以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作为主要控制物质;2011年,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GB/T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国家标准,并于日正式实施。《指南》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GB/T是中国第一次就乘用车内空气质量发布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车内空气质量长期无标准的空白,使我国市场上的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终于有法可依。标准主要适用于销售的新生产汽车,使用中的车辆也可参照使用。作为当今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时代,绿色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普及。在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今年,是国家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实施前夕,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经结束,日起开始实施。1标准由推荐标准修订为强制标准早在日,我国就出台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老标准中确定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主要控制物质,规定了这些物质的浓度要求,但这个只是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表1: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指标项目浓度要求单位:mg/cm3苯≤0.11甲苯≤0.10二甲苯≤1.50乙苯≤1.50苯乙烯≤0.26甲醛≤0.10乙醛≤0.05丙烯醛≤0.052新标准汽车制造企业应保证批量生产车辆的内饰零部件与备案信息一致,否则将判定为环保一致性检查不合格。如果检测发现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项指标中任何一种污染物超标,都将判定为不合格。并且新标准对以上有害物质都给出了明确限值,部分有害物质限值较原标准更为严苛,如进一步收紧了苯、甲苯等有害物质的限值:控制物质原标准(mg/cm3)现标准(mg/cm3)危害苯0.110.06致癌,对人体伤害不可逆甲醛0.10.10致癌甲苯1.11.00可疑动物致癌物二甲苯1.51.00可疑动物致癌物乙苯1.51.00可疑动物致癌物苯乙烯0.260.26可疑人类致癌物乙醛0.050.20可疑人类致癌物丙烯醛0.050.05可疑动物致癌物通常不同的标准对其定义有所有差别常见的有:&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苯由原标准的0.11mg/m3加严为0.06 mg/m3;甲苯由1.10 mg/m3加严为1.00 mg/m3;但值得注意的是,乙醛的限值由原来的0.05 mg/m3调整为0.20 mg/m3。对此,新标准意见稿编制说明给出的解释是,乙醛对人的健康影响较甲醛小,且车内空气中乙醛浓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限值有所放宽,但仍低于国际上广泛认可的0.30 mg/m3安全阈值。通常不同的标准对其定义有所有差别常见的有:美国ASTM D3960-98标准美国联邦环保署(EPA)国际标准ISO 8德国DIN 标准我们后续会推送VOC气味的更多资料,敬请期待!预告:1.针对汽车内饰VOC问题,相关企业如何应对?2.汽车VOC九大来源,你全都知道吗?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塑胶跑道新国标在五月份已经颁布了,里面的VOC和TVOC检测是怎样限定呢?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达到?_百度知道
塑胶跑道新国标在五月份已经颁布了,里面的VOC和TVOC检测是怎样限定呢?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达到?
我有更好的答案
新国标的VOC这块限制是30,主要是通过溶剂,聚醚,催化剂这些原料来控制VOC的含量,因为部分的原材料也会贡献VOC的量。
采纳率:66%
最新的国标在号正式执行,请关注最新动态!
首先了解一下VOC和TVOC的定义: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普通意义上的VOC就是指挥发性有机物;但是环保意义上的定义是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TVOC,各种被测量的VOC被总称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是三种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污染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TVOC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了133.32pa的有机物,其沸点在50℃至250℃,在常温下可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会影响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塑胶跑道行业中,VOC的来源有溶剂以及用溶剂稀释的原料,比如催化剂。因此,过新国标,体系中溶剂的量要控制,比如用增塑剂代替溶剂控制体系的粘度。再就是催化剂这些加入量小的原料尽量不适用溶剂稀释。但是有些催化剂本身合成是挥发量就比较大。选择自身挥发性小的溶剂也很重要。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关于塑胶跑道检测标准有那些!
自从1968年美国3M公司在墨西哥第十九届奥运会上首次铺设塑胶跑道以来,国际上逐渐普及使用塑胶跑道。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还规定:由国际田联组织、认可的比赛,必须在塑胶跑道上进行。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塑胶改建体育运动场地面层日益普遍。许多城市将原来学校黄土裸露的运动场地用塑胶跑道覆盖起来,一方面有助于扬尘整治,另外也可以改善运动条件。但是,近来有关体育场地是否应该铺设塑胶跑道的争论却日趋激烈。争论的焦点是塑胶跑道是否安全、无害?塑胶跑道释放的有毒有害物质是否已达到影响人体健康的程度。事实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塑胶跑道释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及其毒性评价指标;在铺设过程中,也没有限制有毒有害物质或潜在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要求。这就使得国内塑胶跑道生产和使用在安全环保方面处于无标准可循的状态。
二、塑胶跑道标准:尚未涉及安全和环保方面要求
目前,我国塑胶跑道生产依据是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塑胶跑道》。标准适用于以聚氨酯为主要材料的混合型弹性体铺设的体育场、馆跑道。标准只涉及了塑胶跑道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厚度、坡度等方面,对其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没有要求,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塑胶跑道标准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尚未涉及。综观国际标准体系,也有一些关于合成材料跑道的标准。如国际运动协会联盟(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 IAAF)、国际运动跑道技术协会的主要科学技术顾问机构—— 国际运动表面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Surface,ISSS)推荐认可的美国标准—— ASTM F2157—02《人造表面的跑道标准(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Synthetic Surfaced Running Tracks)》。该标准仅规定了跑道的厚度、摩擦、排水、拉伸强度等技术要求,未涉及其他安全环保要求。德国标准DIN 18035 Part 6 A一1992《运动场合成地面标准,要求,检验,保养(Standard for Spots Grounds,Symhetic Surfacings,Requirements,Test,Maintenance)》也未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要求。另外,美国标准ANSIINFPA 150—2000《跑道》中虽然还规定了跑道建设、防火等要求,但未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要求。日本的环境法律《特殊化学品的环境释放和优化管理》的法律大纲中没有关于塑胶跑道原料的规定。我国台湾标准CNS 6482《聚氨酯运动场所用铺设材料》和CNS 6483《聚氨酯运动场所用铺设材料检验法》分别规定了塑胶跑道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检验方法,对塑胶跑道的环境安全问题仍然没有规定。
可见,不仅是我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标准对塑胶跑道有害物质的限量也都没有要求。
三、塑胶跑道材料标准:尚未规定有毒物质残留限量
目前,铺设塑胶跑道时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成分是聚氨酯:1937年德国拜尔首先用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反应制得聚氨酯,后又研制成功聚氨酯橡胶,使得聚氨酯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塑胶跑道作为合成材料跑道的一种,其学术名称是聚氨酯运动面层,这种工业聚氨酯材料的主要原料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塑胶制成后再添加粘合剂、固化剂后,铺设在跑道上,就建成了塑胶跑道。甲苯二异氰酸酯(分子式C9H6N202)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与空气混和易于燃烧,其可燃限为0.9%~9.5%。该物质散发刺激性气味,人比较敏感,嗅觉阈为0.35mg/m3~0.92mg/m3,对皮肤、眼睛、呼吸系统等有较大的损害:眼部受到刺激,有发痒、辛辣痛感、流泪、视物模糊和结膜充血等症状,可发生角膜炎或角结膜炎;经呼吸道吸入,有咽喉干燥、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也可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皮肤直接接触该物质时,可产生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也可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毒理学实验表明,大鼠吸人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600ppm/6H;小鼠吸入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9700ppb/4H。按照GB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对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分级,聚氨酯生产用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属于Ⅱ级(高度危害)毒物,可引起慢性中毒,是可疑人体致癌物。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卫生标准和可能含有该物质的材料中的浓度限量。如我国的车间空气卫生标准规定,空气中TDI浓度不高于0.2mg/m3 ;美国为0.036mg,/m 3;法国为0.08m g/m3;瑞典为0.04mg/m3;英国为0.02mg/m3。 在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及GB 1《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系列标准中对聚氨酯类装修材料中所含TDI的量分别进行了规定,要求小于0.7%和小于1%。此外我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聚酯聚氨酯木器涂料(Polyester Polyurethane coatings for woodenware) 中也规定了以TDI及多元醇和多元酸的反应产物为基料生产的清漆、有色透明漆和瓷漆中的游离TDI含量。由此可见,有必要对用于塑胶跑道的聚氨酯中TDI等有害物质残留进行限量规定。
四、修订塑胶跑道标准,寻找替代材料
从我国铺设第一块塑胶跑道—— 国家训练局的田径跑道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在此期间,国内尚未出现过塑胶跑道对人体产生明显危害的事件,环保、质检等部门也还没有介入到其中化学指标的检测中来但是,由于塑胶跑道所用的原材料确实具有毒性,跑道的铺设过程也没有操作规范可引用,就难以保证使用上的安全无毒害。一方面,铺设过程本身如果不够科学,就可能对操作人员产生毒害,据报道,约20%的职业性哮喘由TDI引起;另一方面,铺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TDI等原料反应不完全而残留在跑道中,而铺设后又不对其进行化学挥发性等检测,也没有规定铺设后多久可以使用,无疑就会对跑道使用者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因为人在运动时的呼吸量是安静时的20~30倍,如果持续在TDI等有机物的挥发气体浓度较高的场所运动的话,就有可能对呼吸系统、眼睛等产生影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针对这样的情况,目前亟待解决的应该是根据塑胶跑道的生产工艺对其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毒理学分析,精确估计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据此修订我国现行塑胶跑道国家标准,补充对其化学特性的要求,既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也使监督部门进行管理时有法可依。同时,应该尽快制订塑胶跑道铺设标准,保证操作人员操作流程合理、监督手段完善,确保铺设的跑道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在规范主流塑胶跑道生产、使用的同时,也应尽快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更加环保的产品,降低对人体的危害。目前已研制出稳定性能较好、挥发性较低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替代TDI,减少塑胶跑道生产、使用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可使用低污染的其它合成材料制作运动面层,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规范塑胶跑道的生产和引导使用,最好的办法,一是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塑胶跑道标准体系,包括塑胶跑道的使用原材料、施工、验收、使用、养护、管理等标准;二是推进施工队伍的资质认可、产品的质量认证、场地的环境认证,保证标准的实施。
塑胶跑道的使用在我国日益普及,因此完善与塑胶跑道相关的标准,对于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发展国家体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塑胶跑道的安全环保问题已引起教育部、环保总局、建设部等部门的关注。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相关标准会尽快完善,也希望通过塑胶跑道标准化工作,带动体育产品的标准化工作。
附:塑胶跑道分类
塑胶跑道由于可全天候使用、适应何季节及温差,均能维持高水准的品质、雨后更能立即使用,增加利用时间,提高场地使用率安全性、可防止跌倒所发生的运动伤害、经维护方便、节省管理费用等众多好处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外行人从外观上看塑胶跑道都差不多。其实,塑胶跑道里的学问大了去了呢。
塑胶跑道根据其施工的结构、用料可分为:预制型塑胶跑道、全塑型塑胶跑道、混合型塑胶跑道、复合型塑胶跑道以及透气型塑胶跑道、EPDM塑胶跑道。预制型塑胶跑道和全塑型塑胶跑道因其无可比拟的优秀性能是专业的田径运动场的常用类型,但其价格之高,是一般的大中小学所不能承受的。混合型塑胶跑道和复合型塑胶跑道性能介于全塑型与透气型之间,价格要略低于全塑型等塑胶跑道,但也比透气型高了不少,对基础要求较高。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性能完全可以达到GB/14833-93各项指标,而且透气透水,施工期短,维护翻新也较容易,性价比最高,也是大中小学的首选。EPDM塑胶跑道则主要用于小学或是幼儿园等非标准的跑道。
在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塑胶跑道主要有以下四种:
全塑型塑胶跑道
全塑型塑胶跑道的优势主要材料是双组份聚氨酯,基础层为天然橡胶及人工橡胶,混合矿物质填充剂、稳定剂及色料在280-300℃的高温加硫硬化一体成型。结合运动科学和材质科学,能充分满足和体现运动员参与者对跑道的专业要求。
优点如下:
抗紫外线,有效避免运动伤害,具有强韧的弹性层及缓冲层,耐磨不脱粒,不易被鞋底和其他硬物刮伤;满足长期高频率使用要求;耐候性、耐光照性、耐水性优异,不易老化损坏;颜色持久,不褪色,日久常新;
抗污性强,易于清洁保养复合型塑胶跑道的优势 环保无毒、无公害、符合环保要求;
冲击力吸收:适度吸收脚部冲击力,减少运动伤害,长期练习及比赛均适宜。维修简便:在其合理使用范围内无需特殊维护,但日常清洁、冲洗是必要的。
化学性能:不含短链氯化石蜡、苯、甲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毒性物质,无刺激性气味。施工时添加环保健康的分散辅助料,并采用天然水替代含环氧酸、铅等重金属物质化学催化剂,不含有机挥发物(TVOC)做到真正的从施工过程保障环保。
物理性能:内闭气孔,不添加胶粒,含胶量高,抗老化性能好,拉伸强度大、阻燃性能优、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混合型塑胶跑道
混合型跑道又称传统型跑道,呈平整密实型结构。混合型塑胶跑道一般用在专业的比赛场地,是中高档田径运动场的常用类型,造价要比透气型高出很多。混合型跑道采用的是高质量环保的双组分的混合型跑道专用铺设材料;
化学性能:不含短链氯化石蜡、苯、甲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毒性物质,无刺激性气味。施工时添加环保健康的分散辅助料,并采用天然水替代含环氧酸、铅等重金属物质化学催化剂,不含有机挥发物(TVOC)做到真正的从施工过程保障环保。
物理性能:内闭气孔,添加一定比例EPDM颗粒,含胶量高,抗老化性能好,拉伸强度大、阻燃性能优、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透气型塑胶跑道
透气型塑胶跑道又称为渗水型跑道,其弹性层全用颗粒与OB胶(聚氨脂胶粘剂)混合铺设而成具有开放式气孔,能透气、渗水!透气型塑胶跑道在大、中、小学的塑胶铺装比例上占居为63%。其底层是采用单液型PU与弹性橡胶颗粒相结合,为环保型产品,具有透气功能。在高温下,地基产生的蒸汽,会很快的散发出去。蒸汽压力无法聚集,所以不会产生鼓泡现象,并符合专业要求,弹性好。
优点如下:
具有高度紫外线抵抗力,实践证明,无褪色,强力耐磨;
不掉粒,耐候性极佳,不易老化;
弹性稳定,一年四季弹性无差别,不会冬硬夏软;
画线不易掉漆,色泽鲜明、不褪色,耐磨性更佳;
平整度达到国际田联标准,滤水性好,小雨天不需停止比赛,大雨后可立即比赛,不会有积水现象。
复合型塑胶跑道
复合型塑胶跑道所用胶面胶分两层,底层同透气型跑道一样,将弹性胶粒与聚氨酯粘合剂,采用摊铺设备制成缓冲弹性层,厚度约10mm,面层胶铺设2~3mm厚聚氨酯胶浆,撒上EPDM胶粒作为磨损面层,再覆盖2毫米改性TPU封闭层,再喷面层。
采用国际田联认可的复合结构,上层为PU颗粒或EPDM耐候性环保彩色颗粒,渗水的聚氨脂密封,下层采用机械施工缓冲底垫。符合国际比赛标准。标准厚度13mm。复合型塑胶跑道的特点:
1.与透气型塑胶跑道、混合型塑胶跑道和预铸型橡胶跑道等运动场地相比,复合型塑胶跑道运动场地,其外观与混合型塑胶跑道一致,除拉伸强度外其它数据与混合型塑胶跑道基本一致。
2.复合型塑胶跑道造价要比混合型塑胶跑道的价格一般要低于15%左右,并具有弹性好、色泽鲜艳、强度高、弹性好、耐磨、防滑、耐低温、防震隔音经久耐用等特点。
3.复合型传统塑胶跑道运动场由于它具有较好的表面排水功能,高寒地区的雨雪进入不到塑胶跑道的弹性层中,一旦气候回暖,冰雪融化在复合型传统塑胶跑道表面,通过跑道坡度的自然排水,对跑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4.复合型塑胶跑道目前我国尚未有国家标准,所提供用户及有关检测部门的物理性能及机械性能的数据是参照企业标准执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塑胶跑道的国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