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入手了两沦陷的蜜月套房最新版等升值时间合适吗?贸易争端和金融危机会影响吗?

人民币升值对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_百度知道
人民币升值对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
我有更好的答案
  首先影响肯定是要出国的人,最多的应该是出国留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留学。因为需要在国外生活,那么势必也会受到影响。学费和在外的生活费相对都会花的更多,因为需要用更多的人民币去兑换等量的外币。  然后会影响的是一些会和外币打交道的人,简单的说是海淘一族。海淘一族平时喜欢购买一些国外的产品,如一些大牌的衣服或者是化妆品等等,这些都需要用外币购买,也就是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购买。加入东西的价格不变,那么由于人民币变的便宜了,就需要用更多的人民币去兑换同样的外币,这样就等于要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同样的东西。  同时也会影响的是喜欢国外旅游的驴友一族。这些人喜欢去国外旅游,因为人民币的贬值,这样就需要更多的人民币来兑换成外币,在外消费。所以人民币的暴跌也会影响到这部分人的计划,是近期去还是以后再去。  除了以上直接的影响,也会在其他方面对老百姓有一些间接影响。因为此前的几年,人民币一直升值,所以有大量的外资被引进中国的房地产,现在由于人民币贬值,势必会减少这种现象,也会让一些外资流出,这样对中国房地产肯定会有所影响,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但是涨还是跌,这个现在还无从知晓。  因为人民币的贬值,相对就会使物价上涨,况且现在处于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只会让老百姓手头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购物能力下降。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与贬值相反。  人民币升值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  比如在国际市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才能体现出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了)上原来一元人民币只能买到一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了,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是由汇率直观反映出来的。  实例:  100元人民币现在只能买5升食用油一桶。  人民币升值后,同样是100元人民币,可以买两桶5升食用油。
辽工大在校生
美国为什么让人民币升值? 因为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当中施加压力最大就是美国,美国这一次参议院通过一个决议,当然现在是推迟表决。它的内容是什么呢?非常简单,如果中国人民币到今年十月还不明显升值,所有来自中国的产品统统加征27.5%关税,美国众议院多数已经通过了,这个事情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好在美国参议院留了一些余地,推迟表决,它的意思就是留一些时间来看看中国的态度,如果真的是表决的话估计也是通过!这个趋势是非常的严峻,美国为什么施加这么大压力?人民币外汇表面是一个货币、金融现象,但人民币升值讲到底还是贸易逆差的问题。什么道理呢?美国从1982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来,年年对外贸易都出现逆差。在八十年代几百亿美元,八十年代后期超过一千亿,甚至是二千亿美元,进入二十一世纪每年贸易高达到五千亿美元。外汇就像一个人口袋里面的现金,你一开始亏一些可以到外面去借一些,但一直亏谁敢借给你?为什么美国贸易逆差这么多年而一直没有垮台,是因为它在世界上的一些特殊地位!这么多好吃、好用、好穿的东西到美国,它就用印钞票的机器多印一些就可以了,美钞发行量的增加就抵消贸易逆差。二十多年来贸易逆差这么大,大家都丧失了对美元的信心,美国马上就面临像六十年代的情况,大家都把美元当成是烫手的山芋!所以最近几年它觉得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怎么解决呢?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就采取了一个手段,以前美国是搞强势美元政策,就是在世界中想方设法让人民树立对美元的信心,美元外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它的走势是比较坚挺!一看美元的外汇走势非常坚挺,就说明美元可以,老百姓就有信心,有信心了,大家就拿着美元不放。这几年没有办法,它就把“强势美元政策”改为“弱势美元政策”,美元外汇走低就产生一种外汇倾销效应。改为弱势美元政策的话,一开始美国是悄悄行动!当年欧元兑美元强的时候,1欧元可以换0.8美元,这是三、四年前;美国想办法让美元汇率走弱,就变成1欧元可以换到1.3美元,美元兑欧元就贬值了。美国的财务部长讲了一句话,他说“为了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可以采取弱势美元政策”,但美国小布什从来没有承认他是弱势美元,他一直强调自己是强势美元。这样做有了效果,对日本、欧盟有效果,美元兑日元、欧元的汇率下跌了,和他们的贸易差额就缩小,甚至某些贸易商品可能出现顺差!但它这样做,对中国货不起任何作用,因为人民币宣布升值是这个月21日,在这之前中国人民币外汇制度是什么呢?用官员原来宣布的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外汇制度”,这个说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盯住了美元。在出现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人民币就一直盯住美元,美元货币上涨我也上涨,你跌我也跌,它从强势美元政策悄悄改变弱势美元政策,为的就是改变贸易逆差,但这对中国不起作用,无论怎么跌人民币是不发生变动,所以说对是中国要达到它这个效果是没有办法的,这就是美国非常恼火的事情。因为现在美国最大的贸易差额恰恰是来自于中国,它是对华贸易逆差是美国所有贸易逆差中数额最高的国家。按照他们的统计,去年就亏中国1千六百亿美元,按照今年预测至少是两千亿美元,单单是中国一家就要亏两千亿美元,那五千亿的贸易逆差总额怎么样降下来!这就是美国之所以压人民币升值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它就拼命的压你。讲来讲去就是抓住一个意思“人民币外汇制度一定要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讲白了就是你不要盯住美元,你再这样做,我美元怎么变也没有效果!美国一会压人民币升值,一会又不谈人民币升值,它又直接在贸易上做文章,让中国多买他们的美国货,它的贸易差额就会少一些! 对我国的利和弊 目前人民币升值了2%对贸易会产生什么影响?我先从思路上来梳理一下,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两方面。第一个影响是外汇倾销效应。什么是“外汇倾销效应”,它有一个定义:有意识把本国货币汇率降下来,出口商品用外币来表现就比以前以前贵了。因为人民币值钱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别人对你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进口商品中用人民币表现的商品价格就便宜了,也就是说,对外贸发展来说要分两头来讲,主要是出口企业的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人民币升值就会使你的出口量增加产生困难;那么如果主要从事进口贸易,反而成本会下降,因为进口商品价格便宜。或者你出口商品主要是用进口商品作为原材料,你的成本可能有一些影响,但与纯进口贸易的损失相比可能会少一点!但总的来说,这个效应是比较强调它的负面作用,因为中国出口数量非常巨大,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出口带来的困难就在这一个方面,你要花力气能不能在价格中间来消化这部分内容。但这一个因素不能过分强调,因为关系到中国出口贸易的一个缺陷,我们往往喜欢搞低价竞销,这是中国出口贸易一个致命伤。另外,我认为还要关注其他几个方面的效应,而其他几个方面总的来说对整个外贸发展来讲是具有正面作用的。第二个效应是贸易结构效应。中国外贸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在创造外贸奇迹的同时,我们的贸易结构有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1、外资出口比例显得有一些高。去年六千多亿出口额,大概有60%左右是外资企业的出口,真正国内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办企业总而言之中国人自己的企业不到50%。2、出口贸易额很大,但产品的附加值太低。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年在北京开一个WTO会议听了一个故事,2003年到东北去考察,沈阳有一个主管工业的市长讲,2003年沈阳市出口贸易额13亿美元,其中有6亿美元是一家外资企业的出口,占40%左右。而这六亿的出口额中国占多少呢?他雇了二、三千雇员,平均工资是1300元,原材料是国外进口。大家想想,中国就赚了两个,一个是雇员的劳动收入,一个是缴纳的一些税收。我们也知道政府对外资企业优惠再优惠,就这雇员的工资在这六亿美元当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这种出口额看上去非常大,可是附加值非常低。这是外贸结构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人民币升值在这方面是有好处,这个观点我就不展开,可能这个观点跟其他的观点有些分歧。如果人民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仅仅是人民币升值因素引进外资是困难的,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以后境外来中国投资都是用美元来表现,同样一百万美元以前折算成人民币数额比较多,现在折算成人民币比较少,所以就会有所减退。在外贸结构当中,外资企业的出口比重也会相应下降!但是有的时候,外资引进可能还会有一些增加,那可能是其他因素抵消了人民币升值对他产生的影响,我现在是把其他因素撇开,仅仅是人民币升值这个因素引进外资是比较困难!另外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会慢慢的淘汰,原来搞低价竞销,低附加值出口也可以,可是现在就不可以!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那种企业将面临严重困难,甚至破产、倒闭是非常正常的。当然唯一有一个问题要先解决,转移的劳动力怎么样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现在是2%,可能后面还要再升值,一直到差不多的比例才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从贸易结构来讲是正面!原来政府拼命的宣传推动外贸结构改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成效不是很理解,这次人民币升值的话可能就会加快外贸结构的改善。第三,贸易规模。贸易规模并不是指贸易额,规模怎么样扩大,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进口贸易,如果不是人为刻意要压的话,总体上由于价格比较便宜可以进一步上升,但有一个因素要考虑,由于出口贸易受到阻碍,进口贸易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总的来说进口贸易可能会增加。学术界有一个公式,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是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这几个因素甚至于包括运输成本,人民币升值以后运输成本下降,因为运输成本都是支付美元,所以运输成本不可能升,只可能跌。其他的因素就不用讲了,总的来说也是跌,不可能升。进口贸易可以相应的扩大规模,另外出口贸易从理论角度来分析,也能证明它是可以扩大,所以贸易规模是不用担心。就是贸易的额、外汇的量这个变化是比较复杂,但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就不展开的。第四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什么意思,这个概念大家听的相对比较少,贸易条件讲的复杂一点可以分成五个概念来讲,我用不着讲这么复杂,我讲一个最简单的,用货币表现出口商品价格比进口商品价格乘百分之百。出口一个衬衣,今天可以换五十斤大米,明天可以换五十五斤大米,这个就是贸易条件好转;如果后天可以换四十五斤大米,这就是贸易条件转坏了。这个术语可能会用得越来越多,中国原来是追求贸易出口的数量,不强调贸易的效益,所以贸易条件的概念原来在贸易界宣传得很少,贸易条件总的来说有利于改善,也就是说中国出口的产品总的趋势会换来越来越多的外汇产品。第五贸易政策效应。贸易政策效应是什么意思?人民币升值以后无论是对中央政府贸易政策,或者是对地方政府的行为都有一个触动。对地方政府的公务员我们特别强调一个观点,原来中国地方政府的行为是一种悖论,什么是悖论呢?很多地方政府的行为是矛盾的,一方面地方政府有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和贸易增长的积极性,把地方经济、贸易搞上去,动了很多脑筋、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推动,应该充分肯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的行为、出台的一些政策与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起了反方向的抵消作用,这是中国的一种特殊现象,你不可以怪罪地方政府,不可以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可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有意无意是在保护、鼓励下面的企业是搞粗放型的工业。包括中国加入WTO和WTO对中国各种各样的批评指责,很多是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为。现在,有一些粗放型企业地方政府已经有意识的在转变了。这里只有第一条是负面的,不要认为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发展绝对是负面影响,不会是这样。第六,人民币汇率的趋势。人民币升2%,就很明白的告诉我们这2%相对还会稳定一段时间。但这个稳定并不是一成不变,既然定了2%这是典型的实验性做法,要看看我们的银行、企业受到的冲击有多大,各方面能不能承受,要先贯彻一段时间。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消化,没有大的波动,等到下一个出其不意的时机还会继续升值。这是我个人观点,为什么?一个是人民币升值有很多时机,前几年影响比较大的是美国(g a o s h e n g )集团的董事,他对人民币的分析在中国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他在两年前分析觉得人民币要升值15%!现在美国通过各种渠道透露出来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是10—40%,也就是说10%是底线,至少是10%,当然40%也不可能。至少给我们提示了一个信息,中国必须至少升10%。从网上的两个方案2%、5%,最后选择2%,可是并不代表5%这个方案中央政府不接受?你想想,美国要求你至少是10%,你升2%美国会答应吗?中国贸易出口额其中有40%是在美国实现!你真的把美国关系搞紧张了、彻底搞破裂了,对中国绝对没有好处,这不是双赢而是双输。对美国的要求中央政府采取的态度我是很理解的。另外,我也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中国这25年的崛起就是靠这一个路线,既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要不涉及到重大原则问题,就要坚持这个为中心。第二,每年有30—40%的出口是在美国实现的,美国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依赖程度非常高的市场!第三,要考虑一下美国贸易运作中的一些特点。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有时候是蛮横不讲理,可是这个世界是以实力说话,它就这样做了你有什么办法。比如说它打伊拉克这在国际规则里是不可以的,可是它有实力,你奈何不了它。同样,美国在经济上如果是下了决心跟你搞到底的,你一定要考虑到这个严重成果。何况,人民币升值有内在的需要,别人不压你,人民币也应该升值,只是别人压你以后这个问题就变得迫切了。中国有个习惯“能拖就拖”。就好象以前可以改革的东西就是不改,可是一加入WTO马上就改了。比如说银行,如果不是加入WTO,银行改革可能就没有么快。改革的观点一直在宣传,一直在说,可是都没有积极的动作;可是加入WTO以后,改革得比原来宣传的更积极,四大银行中有的还引进外资、上市了。同样的道理,是因为国际压力大了,这个问题就变得紧迫了。综合这些原因,我们中央政府目前的态度我认为是比较恰当。先升2%看看情况,以后可能还要升,这一点大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美国要求你10%,你至少要有6%,这样大家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当然随着趋势所迫也不可能升到10%,升5%可能是两年左右的时间,可是升10%需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也许咱老百姓的人民币比较值钱了,可以买到更多的进口东西了
引用默美男子的回答:  首先影响肯定是要出国的人,最多的应该是出国留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留学。因为需要在国外生活,那么势必也会受到影响。学费和在外的生活费相对都会花的更多,因为需要用更多的人民币去兑换等量的外币。  然后会影响的是一些会和外币打交道的人,简单的说是海淘一族。海淘一族平时喜欢购买一些国外的产品,如一些大牌的衣服或者是化妆品等等,这些都需要用外币购买,也就是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购买。加入东西的价格不变,那么由于人民币变的便宜了,就需要用更多的人民币去兑换同样的外币,这样就等于要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同样的东西。  同时也会影响的是喜欢国外旅游的驴友一族。这些人喜欢去国外旅游,因为人民币的贬值,这样就需要更多的人民币来兑换成外币,在外消费。所以人民币的暴跌也会影响到这部分人的计划,是近期去还是以后再去。  除了以上直接的影响,也会在其他方面对老百姓有一些间接影响。因为此前的几年,人民币一直升值,所以有大量的外资被引进中国的房地产,现在由于人民币贬值,势必会减少这种现象,也会让一些外资流出,这样对中国房地产肯定会有所影响,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但是涨还是跌,这个现在还无从知晓。  因为人民币的贬值,相对就会使物价上涨,况且现在处于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只会让老百姓手头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购物能力下降。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与贬值相反。  人民币升值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  比如在国际市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才能体现出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了)上原来一元人民币只能买到一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了,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是由汇率直观反映出来的。  实例:  100元人民币现在只能买5升食用油一桶。  人民币升值后,同样是100元人民币,可以买两桶5升食用油。
说反了吧,人家说的升值的影响,不是贬值的影响,你说反了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人民币升值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2008年经济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比较研究
姓名:王婷 学号: 专业:世界史 导师:毛锐教授 手机: 邮箱:L_ 学院: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单 位 代 码 学 分 类 号 号 高校教师研究生类别硕 士 学 位 论 文论 文 题 目2008 年经济危机与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 危机的比较研究学科专业名称 申请人姓名 导 师 姓 名 论文提交时间世界史 王婷 毛锐 教授2010 年 4 月 10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 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 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 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签字日期:20年月日签字日期:20年月日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目 录中文摘要.............................................................. 6 Abstract.............................................................. 7 绪 论................................................................ 1 一、学术界对两次经济危机的研究 .................................... 1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 5 三、本文的资料来源 ................................................ 6 第一章 两次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以及原因分析............................. 7 一、两次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分析 .................................... 7 二、两次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 9 (一)美国经济危机的制度根源分析.............................. 10 (二)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12 (三)超前的消费习惯............................................ 14 第二章 两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分析........................................ 16 一、 年经济危机.......................................... 16 (一)工业危机................................................ 16 (二)农业危机................................................ 17 (三)货币信贷危机............................................ 18 (四)国际贸易严重萎缩........................................ 18 二、2008 年经济危机............................................... 19 (一)金融危机................................................ 20 (二)世界经济低增长.......................................... 20 (三)外贸危机................................................ 21 (四)能源和粮食问题.......................................... 22 (五)全球通货膨胀与紧缩风险并存.............................. 22 第三章 应对两次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比较.............................. 24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一、整顿金融体系 ................................................. 25 二、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 ........................................... 27 三、税收政策 ..................................................... 29 四、社会保障政策 ................................................. 30 五、奥巴马新政的时代特点 ......................................... 33 第四章 两次经济危机带来的启示........................................ 39 一、罗斯福新政的效果 ............................................. 39 二、经验和教训 ................................................... 41 三、对奥巴马的借鉴意义 ........................................... 43 (一)国家干预................................................ 43 (二)金融系统................................................ 43 结 论............................................................... 45 参考文献:........................................................... 48 致谢................................................................. 5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5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年经济危机与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的比较研究中文摘要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此次危机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20世纪三十年代 金融危机的重新关注。 论文以两次经济危机的比较为切入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两次经 济危机爆发的背景和原因,从制度根源、次贷危机、消费习惯等方面入手。第二部 分分析两次经济危机的特点。 分别分析了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如工业危机、 农业危机、货币信贷危机、国际贸易严重萎缩以及2008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如金融 危机、世界经济低增长、外贸危机、能源和粮食问题、全球通货膨胀与紧缩。第三 部分对奥巴马政府与罗斯福政府应对两次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比较。着重论 述整顿金融体系、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奥巴马的时 代特点。第四部分探讨两次经济危机带来的启示,有经验和教训也有对奥巴马政府 的借鉴意义。 文章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两次经济危机进行横向比较,运用相关史实分别 阐明两次危机在产生背景和原因、特点和应对措施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期使我 们对两次经济危机有一个更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对今后应对危机起到借鉴作用。关键词:2008年经济危机 年经济危机 奥巴马政府 罗斯福政府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2008 Economical Crisis and the Crisis in 1930s.AbstractIn 2008, the US has the loan crisis, this crisis's occurrence, has caused the people to the 20th century the 30s financial crisis's attention again. The paper takes two economic crisis's comparisons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ltogether.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wo economic crisis's characteristics. Has analyzed
year economic crisis's characteristic separately, like industrial crisis, agricultural crisis, currency credit crisis, international trade serious atrophy as well as in 2008 economic crisis Characteristic, like financial crisis, world economics low growth, foreign trade crisis, energy and grain question, whole world inflation and contraction. The third part deals with the measure which to the Austria Pama Government and the Roosevelt government two economic crises adopt to carry on the comparison. Emphatically elaboration reorganization financial system, social relief and public works, tax policy, social security policy as well as Austria Pama's time characteristic.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which two economic crises bring, has the experience and the lesson also has to the Austria Pama Government profits from the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uses the comparison research the method, carries on the crosswise comparison two economic crises, the utilization related historical evidence expounded separately two crisis in has i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reas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ounter measures common ground and the diversity, enables us by the time to have one to two economic crises more profound and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will deal with the crisis to the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present to play profits from the role.Key Words: 33 Obama G Roosevelt Government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绪论一、学术界对两次经济危机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对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很广泛,分析经 济危机的产生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论著已有不少: 关于危机原因的分析有:雨竹在《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原因及对 策》 (《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大危机的总体原因是投资过度, 需求不足;直接原因是投机狂热,信用紧缩;另外一战结束后大量军用工业转为民 用工业,军人的退伍和农业慢性危机也造成了经济的恶化。上述观点基本代表了学 术界的普遍看法。 夏清成、 菅明军在 《美国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财 ( 政研究》1998 年第12 期)一文认为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是有效需求不足,即人们不 愿花费在充分就业时挣得的全部收入,是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但导致大萧条的 直接原因,则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并详细论述了这一过程。陈乐一在《美国30 年代 大萧条及其启示与借鉴》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2000年第7期) 一文在简述美国30 年 代大萧条概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关于大萧条起因的种种解释,进而认同莱维?巴特 拉提出的财富高度集中是大萧条的真正原因。穆建叶在《关于罗斯福“新政”及其 启示》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中还指出,美国社会经济出现 全面大衰退,是为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而牺牲环境的错误买单,因而为此美国付出了 巨大代价。 而对新政的理论基础的相关分析有:邓蜀生认为,新政受到凯恩斯主义的某些 影响,而且新政规划班子中有些人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凯恩斯的观点。但凯恩斯对 罗斯福本人的影响很小,罗斯福在政府干预经济生活方面的实践比凯恩斯的理论算 得更远,不能说是凯恩斯学说的实践。 (《罗斯福》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黄 绍湘认为,罗斯福没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凯恩斯的《通论》也没有对新政产生什 么直接的指导作用。 (《关于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经济指导思想》 ,载《河北师院学报》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85年第一期)刘绪贻认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都是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过程中的典型产物,两者不谋而合,这是两者关系中的主要方 面。但是,作为同时代的产物,两者也相互影响,不能说凯恩斯思想对罗斯福新政 没有影响,也不能说凯恩斯的《通论》与新政无关。罗斯福新政受其周围资产阶级 经济学家的影响。这些经济学家有的受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影响,但不能说新政的理 论基础是早期芝加哥学派的理论。罗斯福有自己的经济理论,只不过由于他的思想 包罗万象,不大可能和某一特定学术团体密切联系起来,以致许多人认为他没有经 济理论。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罗斯福新政与凯 恩斯主义》 ,载《美国研究》1991年第1期; 《罗斯福新政是否有自己的经济理论―― 读罗斯福新政史札记之二》 ,载《史学月刊》1993年第一期)王斯德认为,罗斯福新 政的实践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 促进了 “凯恩斯理论” 的完善。 (《世界现代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对于2008年刚刚发生的次贷危机,亦有不少研究成果:曹德金、储锐、汪保水 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11) ,分 析了抵押贷款证券影响下产生的危机,以及对美国、世界、中国的影响,最后得出 了从财政金融和政府监督方面的启示。杨公齐的《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金融危机成 因解析》 (《现代财经》 ,2008年第8期)认为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 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而防范国 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现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肖本华的《美国次级债危机 及其对东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亚太经济》 ,2008年第2期)则认为美元本位下, 美国放纵的经济政策是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东亚经济体为世界美 元本位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而美元本位也放大了次级债危机对东亚经济的影响。 提出加强东亚区域间货币合作是削弱美元本位、应对类似次级债危机的美国资产泡 沫破灭对东亚经济冲击的根本之策。李东卫的《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与启示》 ( 《北京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 在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后,着重从金融监管方面提出了建议。范方志、李璐媚的《美国次贷危机的政治经 济学分析》 (《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9期)从战争、金融部门的失职、放贷机构 的不能自律、美联储、中介等七个方面对次贷危机进行了分析,对我们认识次贷危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机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董文涛在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最新动态与应对策略――2009 年以来金融危机研究最新进展》 (《学理论》2009年第8期)一文概括了国内学术界 对此次次贷危机原因的研究情况,认为可以分为美国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大的 研究方向,其中对美国国内因素的研究包括五个方面,具体是:对美国扩张性政策 尤其是货币政策的研究;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研究;对美国实体经济的研究;对 美国道德风险行为的研究;从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角度所作的研究。从 国际因素找寻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他们的研究方向大致有两个:国际经济体 系扩展、 政治经济权力结构变迁以及美国国内政治变迁; 金融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 最后作者指出若想制止下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改革现行国际金融 体系。 王雷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迁的影响》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 年第2 期)一文中对此次经济危机的影响作了大胆 分析预测,认为“此次危机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的范畴,导致了国家间权 势的此消彼涨,大国关系的明显变化,以及主要国家经济、政治、外交政策和战略 的深刻调整,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对现有的国际政治秩序及其变迁产生重大影响” 。 最近学术界和理论界出现了一批将两次经济危机进行对比分析的文章,如:隋 万伟的《当前金融危机与大萧条的比较分析》 (《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第11期)认 为,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与1929年的大萧条相比,在危机表现、爆发原因、危机处 理方式、影响等很多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从表象来看,两 次危机最激烈的表现都发生在股票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大萧条经济的实体层面 亦遭受重创;周慧在《美国大萧条与次贷危机的比较》 (《亚太经济》2009年第4期) 一文中对两次危机进行了比较, 认为两次危机具有以下特点: 在两次危机爆发之前, 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都非均衡发展;危机的爆发, 都是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痛苦 纠偏;危机的扩散过程中, 政府的救市举措及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危机持续的时 间和后果。宿景祥在《奥巴马学罗斯福?》 (《世界知识》2009年第4期)中认为, 罗斯福与凯恩斯之间虽然都有“国家干预”的外壳,但其内核是不同的,甚至是对 立的;而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进行“国家干预” ,是凯恩斯 式的,而不是罗斯福式的。现在还很难预计它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美国经济 复苏,但可以确认无疑的是,它肯定会把美国联邦政府的赤字提升到令人难以置信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的水平。由英国学者克里斯?哈曼写作,王少国、苏东旭编译的《1930年代的大萧 条与当前经济危机》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3期)一文通过比较1930 年代 大萧条和当前经济危机,发现这两次危机虽然存在巨大差异,但是都出现了利润率 下降的现象。此次经济危机并不简单是由于金融系统内部缺乏监管造成的,反映的 是整个系统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而这会对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 巨大的影响。徐则荣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比较研 究》 (《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此次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 世界经济危机相比,主要有三个特点:引发危机的导火线不同,20世纪30年代危机爆 发的导火线是纽约股市崩溃,当前这场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危 机消极影响所波及的范围不同, 30年代危机在当时来说,虽然是历史上空前的一次经 济大危机,但就其危及的范围来讲,主要是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广大殖民地、半 殖民地国家和地区遭受的损失和影响较小, 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不仅没有受到任何 损失,而且经济社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但是此次经济危机波及全球;生产过剩的 地域分布不同,上世纪30年代危机和当前的金融危机实质上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但上一次危机的各国生产过剩, 基本上都发生在各国内部, 这次危机却是跨越国界, 形成跨国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过剩。 吴建民在 《大危机与大萧条的不同》 《中 ( 国企业家》2009年第1期)一文中,首先对比了两次危机的相同点,即都是由美国引 发的;造成的影响是深重的,它不仅影响全球,而且其影响绝非短时期内能消除; 两次危机都会改变世界格局。同时,他指出了这次危机跟大萧条的不同点:反应速 度快,注重国际合作,不会引发战争。并进而指出,比较此次危机与大萧条的不同, 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世界的变化,即世界已从战争、革命进入到和平、发展为主 题的时代。王巍在《罗斯福“新政”与经济大萧条》 (《世界科学》2009年4月)一 文中认为,罗斯福新政开启了政府和科学界合作的新纪元――就资源保护和公共健 康等问题与科学界展开新的合作;并进而指出,如果从破解当前经济危机的方案中 寻求类似的结果,科技一定能够重新起到推动经济的作用,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研 究成果,也一定会为奥巴马政府摆脱危机增添筹码。 从对我们的启示意义角度进行的分析有:穆建叶在《关于罗斯福“新政”及其 启示》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新政”的两点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启示:一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是贫富差距矛盾,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保障问题。二是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起点的经济力量出现了相对不平等。目前,在我国国 民经济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社会保障和促进社会公正的作用, 这是实现和谐社会不能缺少的重要前提。李君在《简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 (《前 沿》2006年第3期)指出了政府应在培养内需、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养老保障问题和增 加农民收入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王晓华在《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 济危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一文认为罗斯福 应付危机,解决失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其中最值得借鉴的是以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的福利制度。莫晓菲在《金融风暴中我 国就业政策分析――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3期)中 指出了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就业政策的四点启示:一是加大公共工程的建设,扩大内 需;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扶持鼓励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四是 加强就业指导。郑阳在《1929大萧条与2008金融危机的启示》 (《现代商业》2009 年第12期)中指出,1929 大萧条与2008 年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以私有化、自由化 和市场化为根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制度。总结两次经济危机的经验,应妥善解决社会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慎重使用具有财务杠杆效应的金融工具。中国政府应该凭 借自身的优势,积极稳妥地推进民生、就业工程,在危机中积极寻找机会,寻找新 经济增长模式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本文的研究思路由上可知,关于两次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特点以及应对措施,学界的关注已 有不少,但是学界的分析多从其中某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述,对于罗斯福新政和奥巴 马政策也只是进行各自介绍,对比研究远远不够。更少有人从“经济危机”的角度 出发来系统分析经济危机的系列原因、特点,并进而对两次危机如何对症下药,解 决危机的措施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得出经验和借鉴,本文将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因 此,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两次经济危机进行横向比较,运用相关史实 分别阐明两次危机在产生背景和原因、特点和应对措施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期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使我们对两次经济危机有一个更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对今后应对危机起到借鉴作用。三、本文的资料来源本文主要是在对罗斯福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以及奥巴马官方网站、美联储网站和 财政部网站以及《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等新闻媒体的报道基础 、 、 上进行分析判断而写成的。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一章 两次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以及原因分析一、两次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分析两次经济危机相隔近80年,其爆发的背景各不相同。 年经济危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一战后, 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积极的恢复发展经济,进入了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 是美国,许多工业和地区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首先,战争期间的一些相关的 工业部门在战后的和平年代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例如,汽车工业,这一时期的发 展也主要是以汽车工业为基础。1920年登记的汽车数量有900万辆,1929年为2650 万辆,占全世界的六分之五。1929年的汽车工业产值达到了全国工业生产总产值的 8%。汽车工业直接和间接的创造了四百万个就业机会。同时,汽车工业的繁荣发展 也带动了其他一些相关工业部门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个经济的高速运转。其次,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管理科学理念应用到工厂的运营中,这就促进了生 产效率,从而使得工业产品的产量大增。同时,一些新的科技产品像是无线电、吸 尘器等等,也慢慢的应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这部分产品的有一定的需 求。因此,这一时期,电气机器和电气用具的制造成为了继汽车制造业后的第二大 工业部门。最后,由于战争时期对房屋破坏,使得战后人们对房屋的需求增大,从 而推动了战后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上述几大经济部门的繁荣带动了战后美国 经济的蓬勃发展,可以说,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以汽车、电气制造以及建筑业为 基础的。但是,在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暗含着美国经济结构的一些根本的弱点。 第一,这些繁荣发展的工业部门或者是战争时期军用工业的变体,或者是由战 争催发出来的工业部门。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当人们的需求达到饱和状态后, 这些工业部门必然会慢慢的衰落。其次,在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中,新兴的工业部 门,如上述所说的汽车工业等部门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而一些老的工业部门像是纺 织业、造船业等却没有在战后得到恢复发展,特别是农业部门,甚至有下降的趋势。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最后,战争的结束,大量的军人退伍复员,大量的军人复员后找不到工作,导致失 业人数急剧上升,从而使得社会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加。由此,战后美国 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着经济结构上的一些致命的弱点,达到一定的程度,经济 危机便会爆发。 相比之下, 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变迁, 冲击着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是2008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外部环境因素。二战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 程,印度,欧洲一些国家等都潜在的融入经济发展的体系中,国际体系的范围和规 模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欧洲、日本经济的复兴,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和各种区域 经济体的兴起,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掌控能力逐渐减弱,这意味着美国权势的衰弱, 国际经济权势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这些国家在推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多极化发展的 同时也在积极塑造着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权势结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世界经 济体系的控制能力渐渐削弱,但是“世界经济权力的天平仍然偏向老的一极” ①在 。 国际体系中,各项事务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手里,新政的 力量经济实力虽然在增长, 但这只限于行动能力的增强上, 其影响力还是很弱小的。 经济权力分配的不平衡使得全球经济的治理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适应,以世 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银行为核心的国际经济治理机构在应对经济问题 时显得力不从心,新兴经济体对由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制度也逐渐失去信心, 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困境,国际经济秩序面临着很沉重的压力。在现有的国家体系框 架下,美国要维持原有的霸权地位就需要将其资源更多的用于军事力量、对盟国的 财政支持、对外援助以及与维持国家经济关系相关的各种费用,而这些投入及相关 的成本却消耗其本身不断衰弱的经济力量;②而当经济力量不足以维持统治成本时, 美国的财政就趋于恶化,陷入财政赤字的困境中,国家为了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就 推行“美元本位制”来控制国家货币体系,把美元负债转移到主要的贸易伙伴身上。 “美元本位制”的致命缺陷是使得美国滥印美元,这就引起了美元的流动性泛滥以 及国际贸易失衡。在国际贸易失衡的条件下,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的贸易顺差国 家,为了避免这些资金催生本国产生经济泡沫,只能选择将外汇储备中的绝大部分① ②Paola Subacchi, “New Power Centres and New Power Brokers”,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84,No.3,2008,p.496. Robert Gilp in, W ar and Change in W 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156―157.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用于购买美国债务,通过这种投资方式使得资金重新流入美国。在这种情况下,美 国就成为了世界上负担最重的债务国。重新流回美国的资本便促进了美国国内金融 行业的投资和信贷的创造。 相关资料表明,美国信贷总额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 的比值已从1969年的150%升至2007年的350%。信贷为消费提供资金,并大量消耗进 口商品,这给美国贸易平衡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截至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 已近8000亿美元。这其中最疯狂、最致命的就是信贷工具呈螺旋式扩散,进而导致 无监管衍生品市场的壮大, 该市场的规模现已急剧膨胀至600万亿美元, 相当于全世 界每个人平均近10万美元”①。由于美国国内金融行业的超前发展与金融监管不力, 使得美国的虚拟经济扩张,当信用创造出超出自身支付能力的需求时,便导致信用 断裂,爆发经济危机。 由上面分析,不难看出,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变迁,冲击着美国的霸权地位, 美国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而进行的一系列的举措,促成了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在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的经济危机很快越出国界,演变成了全球的经济危机。二、两次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是具有毁灭性的一次大危机,其持续时间长,波 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 严重破坏了人们的生活。 2007年4月,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 之后不断升级蔓延, 至2008 年演变成金融危机,并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这次危 机,不仅给美国的金融市场带来致命的打击,还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带来不利的影响。从美国到日本到欧洲,工业生产出现大幅的下滑,失业率迅速提 高,消费者的信心跌至新低,许多国家GDP持续出现负增长。两次经济危机都与美国 经济的制度根源、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超前的消费习惯等有关,但是仔细分析又 有所不同。①Richard Duncan,“Bring Back the Link between Gold and the Dollar”,Financial Tim es,November 23,2008.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一)美国经济危机的制度根源分析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凯恩斯在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经济危机的同时,把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有效 需求不足,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他认为,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 决定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最主要的就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 求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孕育了潜在的危机,导致了 严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供需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这 次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过度,而有效需求不足,两者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导致了经济危机大爆发。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工业部门,过度投资使得经济扩张,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 剩。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带来了重创,战后各国积极的恢复和更新固定资产,加 大投资,使得生产资料的发展迅速。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工业部门也 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国 民收入中作为利润的部分增多,而工人们的工薪报酬却没有相应的增长。因此,相 对于资本家获得的高利润,工人的工资在减少,人们无力购买商品,消费能力不足, 引发整个市场的需求不足。此外,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部分工人失业,穷 人愈穷,富人愈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就加深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导 致了商品市场上的有效需求不足。 第二,在农业部门,农民的收入下降,导致了相对生产过剩,农产品市场有效 需求不足。一战后,美国在农业方面推广农业机械化,并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部门的生产率提高,产量增加,而农产品的价格迅速下降。农民的收入自然也 就下降,但是他们所负担的税额没有减少,相反却在不断的增加。因此,农业人口 的工业品购买力下降,明显的有效需求不足。 第三,资本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也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生 产的发展,厂商的利润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在这些利润中用于投入到生产的却很 少,加之生产领域的生产过剩,许多资本家把资金都投入了股票、期货市场,这就 推动了股票金融市场的繁荣。伴随着正当交易进行,出现了一些投机的人群,他们1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凭借银行贷款买空卖空。二十年代初各种证券平均每年成交3亿股,1929年达到11 亿股。普通证券平均价格增长率达300%。从1928年3月到1929年9月,一些热门股票 行市飞涨,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股票每股从179美元涨到335美元左右。通用电气公 司股票从128美元涨到300美元①。而事实上,被贷款和投机哄抬上去的股票的价格, 其实际的水平已经与收益的增长无关了。这种经济繁荣的情况有着虚假的一面,存 在着泡沫。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崩溃,经济危机爆发。 最后,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模式不适应社会化的大生产的要求。在自由市场经 济阶段,企业的规模小,即使发生经济危机也不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而 且,经济危机发生时可以通过市场自发的调节作用来慢慢的弥补损失。但是,到了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企业的规模扩大,危机到来时, 仅凭市场的自发调节已经无济于事。但是,美国政府却还是奉行自由主义,因此延 误了处理危机的时机,使得经济危机进一步扩大。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 盾无法调和同样适用于当今的美国社会。这一次美国的经济危机同样是社会生产相 对过剩与广大人民群众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而爆发的。 在当今的美国社会,住房问题也是影响美国经济与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在 一些大城市中,尽管有许多富人拥有豪华的别墅,但也有大量的贫民窟存在。为了 消除这种严重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此来改善贫困 人群的住房问题。次级抵押贷款便是解决贫困人群住房问题的一个措施。 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资本家追逐利润的天性使得美国的富有阶层积极地投资 房产市场,他们认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即使是不正当的手段激发起来的市场需求会 给他们带来巨额的利润。而美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这些少数的大企业家、大银行家 等垄断资本家手中,因此,美国的国家制度和政策都为这些资本家们倾斜。为了维 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了维护房地产商、银行资本家等的利益,美国政府不断 的为非理性的消费提供金融信贷支持,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他们给了人民群众虚 幻的幸福,同时也给了他们痛苦的隐患。政府为了满足资本家的利益要求,不惜牺①黄安年: 《二十世纪美国史》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1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牲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在美国,少数人的富裕情况是美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 要标志。这也是美国政府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定位。因此,这次经济 危机也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在追求利益最大化 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经济危机极大的破坏了生产力,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 大的痛苦。 (二)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次贷危机的全称为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简单的说,美国的 次贷危机是指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人大量违约现象而引起的信贷市场上的信用 危机以及以次级贷款为基础发行的证券大面积缩水而引发的资本市场上的次级债务 危机。在美国,住房按揭贷款按照贷款人的信用和其他因素一般可以分为三级:优 级、中级和次级。而次贷无非就是次级按揭贷款,给那些信用度低、没有收入证明 和还款能力证明等的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一般情况下,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比优级 按揭贷款的利率高一些,放贷机构为了尽快的回笼资金,又把贷款打包发行债券, 这些债券的利率比优待的债券利率要高,因此受到了投资银行等机构的追捧。放贷 机构基于利息率低而房价不断上涨的现实状况而大量的放贷, 因为即使收不回贷款, 也可以把贷款人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而不受损失。但是,经济的发展并不 是永远不变的,一旦利率走高,房价下降,那么贷款者抵押的房子便也随之贬值。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贷款者来说,利息上升,会使得还贷压力增大,原本信用不好 的贷款者更容易出现违约现象。同时,房价下降,也使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 进行抵押,从而无法偿还贷款。对于房贷机构来说,收不回贷款,只能去收房屋, 而房屋或者卖不掉或者继续贬值,即使卖掉的也无法抵消房贷的损失,因而,房贷 机构损失惨重。房贷机构发行的债券也会随之贬值并遭抛售。当类似的事件大规模 出现时便不可避免的出现危机。这就是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不是简单的由利率走高、房价上涨所造成,其爆发也是多种原因相互 作用的结果,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 宽松的政策环境引发了市场的投机行为,促成了危机的爆发。自“9?11”1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事件后,美国经济增长减缓,政府为了阻止经济衰退,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下 调联邦基金利率50个基点为起点开始从加息转为减息。到2003年6月降低利率之后, 联邦基金利率已降到1%,达到了很低的水平。而在房地产市场上,房贷利率也在下 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降到2003年的5.8%;这种政策环境大 大刺激了美国的房地产的需求, 巨大的需求提高了房屋的价格, 从1997年到2006年, 美国房屋价格升高了124%。同时,自克林顿政府以来,政府放松了对房屋抵押贷款 的限制,20世纪90年代,政府通过的《社区再投资法案(CAR),鼓励给低信用的人 》 群提供贷款。除此之外,政府还干涉房屋贷款放贷,要求“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 一部分贷款给那些收入低于地区中位数的人群。 在这种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加之美国超前消费的风气,促使了追求高回报而忽 视风险的投资行为,引发市场的投机行为。一旦利率走高,房价就必然下降,从而 加重了贷款者的还贷负担,便出现了违约现象。当这种情形大量出现的时候,便会 爆发次贷危机。 第二、信贷标准降低,银行在放贷过程中积累风险,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随着政策环境的放松,放贷机构对于贷款人的标准也在降低。放贷机构对美国房地 产市场的估计过于乐观, 为了追求效益, 而向信用较差的贷款人发放住房抵押贷款。 同时,持续的低利率环境使得房地产市场上存在大量的资金,放贷机构为了抢占市 场份额,就降低信贷标准,大量的发放贷款。一些信用极低的借款者也加入了次级 贷款者的行列,使得市场存在次贷的风险。一般情况下,放贷机构发放的贷款越多, 那么通过出售贷款而获得的收益也越多,在办理贷款过程中收取的费用也会相应的 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放贷机构会鼓励借款者申请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贷款,一些 贷款机构甚至向评估机构施加压力,通过虚增房价来发放更多的贷款。市场上时时 处处存在着次贷风险。 放贷机构在发放贷款的同时,会把贷款汇集,重组后打包以债券的形式推向投 资市场,在房贷证券化过程中,承销机构为了吸引投资者,提高证券的信用认知度, 常常会聘请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由于有房屋抵押等为依据,大部分的债券被给 予了“投资级”级别,这就意味着这类证券的违约风险很低。大多数的投资者以信 用评级机构的评级为依据来进行投资,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入了房贷抵押证券市场。1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然而,由于这些金融衍生品的复杂程度和大量的贷款使得评级机构很难在短时间里 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评级机构的薪酬来源于其评级对象,评级越高,金融产品 越容易出售,评级机构的报酬就越多,为了得到丰厚的报酬,许多评级机构就会对 评级对象给予相对比较高的级别。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埋下了危机的 隐患。 第三、美国的金融监管不力。在美国,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依赖于市场约束和 机构的自律,是一种自我监管体制,监管非常松散。例如,在向借款人贷款的过程 中,金融机构把借款人的信用标准降低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监管当局虽然注意到 了,但是没有采取规范措施,加剧了危机的爆发;同时,在贷款被证券化的过程中 缺少了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使得一些评级机构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给予复杂的金融 衍生品过高的评级,有些甚至带有一定的欺骗性,隐瞒了大量的风险。此外,美国 按揭贷款提供商的不审慎经营行为早已存在,但是美国监管当局没有及时的预警此 次危机,危机出现后,监管当局一直淡化事态,行动迟缓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 机,加大了处置危机的成本。这也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四、盲目创新金融衍生品。2002年以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金融规模超 常扩张,金融创新及其金融衍生品空前发展,导致金融工具风险加大。当代金融风 险引发金融危机的切入因素是金融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管制放松、 金融创新泛滥以及风险评估滞后,导致金融工具风险增加,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三)超前的消费习惯 超前的消费风气和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加速了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由于 广告的大力宣传,以及美国超前的消费方式,加之分期付款购买方式的刺激,使得 一些家用电器,比如电冰箱、洗衣机等出现了广泛的需求,刺激了资本家不断的投 入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获得的利润增加,更大规模的投资又开始,经济在新一 个起点上开始高涨。但是,在美国,大部分的工薪阶层的工资总是维持在一个很低 的水平,因此,投资过度,而消费有限。 如大家所俗称的,美国人的生活是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来的。从美国的消费者1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来说, 激情四溢的消费文化是催生过度消费的文化土壤。正是个人信用的透支才带 来了行业信用进而国家信用的透支, 而个人的经济危机始于个人的思想危机、消费 理念的危机, 进而集腋成裘, 积聚出了国家、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20世纪90年代 以来,美国经济的“泡沫”繁荣,助长了美国人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的思 考方式和行为模式,长期以来个人信贷模糊并淡化了所有权的概念,把先花钱享受 的观念和行动切切实实的融入到了美国人的性格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未来危机 的防范降至低点,形成了如今“危如累卵”的物质生活,而伴随着危机的到来,缺 乏风险意识和应对策略的人们只能是 “鸡飞蛋打” 这种消费信贷习惯在某种程度上 , 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增加了危机危害程度,使得次贷危机的波及范围更宽,危害程 度更深,普通的民众成为此次最大的受害者,人们普遍对经济丧失信心,进一步加 剧了危机的扩散。1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二章 两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分析一战后的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据其发展的过程和表现出来的破 坏力,我们通常将其特点归结为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程度特别大,影响范围特别 广等, 2008年由美国次贷引发的这场影响范围广、冲击强度大、破坏程度深,令世 人震惊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为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所罕见。此次金融危机 导致世界金融及经济领域的重新洗牌,不但给欧美等发达国家带来重大打击,同时 也给日益开放,业已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带来重要的影响,这里笔者 基于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危机爆发过程中的表现,揭示两 次经济危机发生、发展、结束等整个过程的特点。一、 年经济危机(一)工业危机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以美国日即著名的“黑色星期四”股 票市场崩溃为标志,迅速扩展波及发展到世界各国的经济各个领域,工业成首当其 冲的危机爆发领域。工业生产倒退了20~30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 了37.2%。1933年的工业生产和1929年相比,美国下降最多,达46.2%;其次为德 国和法国,分别为40.6%和28.4%;英国下降了16.5%;只有日本下降比较小,但 也达8.4%。 生产的猛烈下降, 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跌回到20世纪初期的水平。 各国的工业生产在危机最严重的1932年,都大大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 德国减少了48.2%,英国减少了29.3%,美国和法国分别减少了18.8%和8.0%,个 别重要的工业部门倒退的幅度还要大。例如,美国和德国的钢铁产量都跌落到19世 纪90年代的水平。在美国,按照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计算(1958年美元价格),1929年 为203.6,1933年只有141.5,下降了31.5%(据1972年总统经济报告)。工业生产指数 1933年比1929年下降了39%。 从危机前最高点的1929年5月起算到1932年7月的危机中1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最低点,下降了55.6%,而且在以后的几个月里还进一步下降。机床制造下降了80%, 生铁下降了74.6%,采煤下降了40.9%,钢铁15%。汽车产量在1929年至1932年间下降 了74.4%, 有5, 358, 000辆下降到1, 370, 000辆。 这次危机造成美国工业在 年间下降30%,大批企业破产,从1929年到1932年末,商号破产达17万家,其负债 额近30亿美元,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百业凋零,经济危机加上大 萧条时间持续长达10年之久。同时危机使得失业率从3%升至25%,失业人数达到 5000多万人。除了美国之外,德国也是危机的主要发源地,从1929 到1932 年,德 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业生产下降了40%,破产企业将近7万家。危 机对日本的打击也十分严重,从1929 到1931年,大批银行和工商业破产倒闭,主要 工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破产或者濒临破产的企业也达上万家。①此外,危机期间 由于商品滞销,各资本主义国家商品批发价格下降近1/3,原料价格下跌达到 40―50%。② (二)农业危机 危机爆发后,由于人们消费信心不足,整个市场需求严重匮乏,导致生产周期 长,产品价格弹性小的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农场主和农业资本家 为了维护农产品价格,纷纷销毁过剩的农产品,把牛奶倒入河中,用滞销的小麦和 玉米代替煤炭作为燃料,1929年已经处于萧条状态的农业收入,在同一时期,从那 年可怜的一百三十亿美元下降到大约五十五亿美元。③ 但此次危机并没有影响到玉米、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基于农 业生产和其他产业相比较的差异, 经济危机给农产品生产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大, 主 , 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量并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 可是在这些年份里,农民的收入却急剧下降。从年,已经大大的紧 缩过的农庄产值又进一步下降了33%, 农民的总收入下降了57%, 比1914年水平还低。 约有103.93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或者分成制农民和雇农,大批没有收入或者破产① ②杜明才.论美国政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反经济危机措施[J].襄樊学院学报,2002 年 11 月第 23 卷第 6 期. 刘绪贻、杨生茂.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 1929 一 1945[M].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12 月. ③ [美]拉尔夫?德?贝茨.美国史(上卷)[M].南京大学历史系英美对外关系研究室译,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p241.1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的农民纷纷投入到反抗政府或者参与到一些有碍社会稳定的组织中,农民的抗议示 威,甚至暴力运动一浪接一浪,给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带来更大的困难。 (三)货币信贷危机 严重的经济危机还由于伴随着严重的货币信贷危机而更加具有破坏性。1929年 10月美国发生的股票价格猛跌是这次信贷危机的开端。经济危机一爆发,货币信贷 突然紧缩,便导致货币信用危机接踵而至。危机使美国银行大批倒闭, 年共有10,500家银行破产,占全国的49%。货币信贷危机很快从美国延及欧洲大陆。 1931年 5月,奥地利的信用银行宣告破产,并影响到当时已经存在严重国际支付危 机的德国。在1930年12月至1931年 7月这段时间里,从德国提走的外国资本多达21 亿马克。德国的黄金储备因之从23.9亿马克骤减为13.6亿马克,黄金储备已不足货 币发行额的5%。大银行纷纷倒闭和合并,原来的9大银行减少为 4个。英国在短短 两个月内,各国在伦敦的存款被提走了大约一半。大量的黄金外流,迫使英国政府 在1931年率先放弃了当时实行的金块本位制,宣布英镑贬值,加强外汇管制,并筹 组了英镑集团,以巩固英国对自治领和殖民地的金融控制。除此以外,在这次经济 危机中,仅拒绝偿付外债或延期偿付外债的国家,就多达二十几个,这是过去经济 危机发生时从未有过的现象。欧洲国家严重的货币信贷危机又反过来加剧了美国货 币信贷危机的发展。1933年春季,美国再次发生严重的银行挤兑风潮,大批银行经 不住冲击而倒闭。在此期间宣告破产的银行达银行总数的将近一半。严重的货币信 用危机,货币乘数收缩使得银行不得不考虑挤提问题,尤其是在金本位制度下,货 币流通速度下降真实交易减少,广义货币下降,进而一般价格水平下降,促使美国 政府放弃了金本位制为纸币流通的制度所代替。银行信用危机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 社会经济动荡,使整个经济体系陷于瘫痪。 (四)国际贸易严重萎缩 由于各国经济的不景气,国际金融体系几近崩溃,各国纷纷加强对于本国市场 的保护,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避免贸易逆差,限制进出口贸易。1929年-1933年危机1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期间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的实物量减少了 1/4,再加上物价猛跌,1933年资本主义世 界的贸易额比1929年减少了大约40%。作为国际贸易市场上的主角,美国深受经济 危机的拖累,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进口额由1929 年的43. 99 亿美元下 降到1932年的13. 22亿美元。同期出口额也由52. 41 亿美元下降到16. 11 亿美元, 进出口都下降了70 %。在国外的投资几乎完全停止,1930年为10. 1亿美元,1933 年下降到只有10 万美元。①二、2008 年经济危机首先,来势凶猛,爆发速度快,使人们应对不及。2008年之前的几年,美国经 济连续稳定增长,世界经济虽然增幅不明显,但也表现不俗,各国金融证券交易呈 现出一片大好的局面。但是,好景不长。以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 保护和2007年6月美国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倒下为起点, 次贷危机就像魔鬼跑 出魔瓶,迅速像瘟疫一样蔓延,以惊人的速度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至2008年9月进 入一个高峰期。此外,在美国股市的影响下,主要国家股票表现疲软,接连下跌, 连创多年来新低。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不仅参与 次贷的金融机构首当其冲,而且未参与次贷的金融单位也难逃一劫;不仅中小金融 机构深受其害, 而且不少资深的金融“巨头”也相继倒台。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全 军覆没” ,证券、保险、基金公司接连倒闭,各大商业银行亦步其后尘。其次,影响 范围非常广,破坏的程度非常深。从地域范围上来看,来势迅猛的危机跨越了美国, 波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可以说对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有所冲击。 而从经济领域来看,此次危机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冲击了国际 金融体系,而且进一步传导到实体经济,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已陷入衰退, 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农业以及国际贸易受到的严重的影响。 但进一步分析此次危机带来的破坏,我们可以得出:危机使得美国金融体系的 完美神话变为泡影,从此作古。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不得不反思甚至抛弃对美 国金融体系的崇拜,转而寻求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新的金融体系的重建。由①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p125.1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于金融危机对各个国家的影响程度不同,国家之间实力的对比将发生变化。人们对 美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及体制制度普遍提出了新的质疑。它不仅导致金融及经 济领域的重新洗牌,而且将带来“世界政治版图的变迁” 。 (一)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在金融领域最先发难,而作为危机的最先爆发地,此次危机直接导致 美国部分传统银行倒闭破产。据统计,美国2008年已有12 家地方银行宣布倒闭,遭 遇严重的银行倒闭破产潮; 日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 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倒闭的最大规模储蓄银行;美 国第四大银行美联银行的银行业务也被花旗集团收购。同时,与金融业密切关联的 保险业也难逃厄运。全球第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信用违约掉期业务累计 亏损高达250亿美元,其他业务亏损达150亿美元,为此美国政府紧急决定投入850 亿美元以挽救AIG。更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系统的危机不仅仅见于美国,其波及范围 已经扩散到全球。由于我国仍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我国 经济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 展的间接影响同样不可低估。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额中美国债 券达9220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约有5000亿美元,房利美、房地美债券达3760亿美 元。随着美元贬值和美国债券收益率下跌,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损失明显。同时,受 美元贬值的汇率、投资收益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价格明显缩水。国内 金融机构投资境外信用衍生品也有一定损失。2008年以来,沪深股市出现了背离宏 观经济基本面、历史罕见的非理性持续暴跌行情。上证综指从2007年最高6124点下 跌到最低1800点附近,多家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市场估值体系几近崩溃,融资功 能几近丧失。投资者损失惨重,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和信心危机之中。 (二)世界经济低增长 金融市场的不景气,迅速传导并影响到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世界主 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出现下滑,全球经济衰退迹象明显。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美国GDP2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增长率从2008年第三季度的4.8% 骤降至第四季度的-0.2% 和2009年第一季度的 0.9%。虽然2009年第二季度达到3.3%,但这是出口拉动和一揽子经济计划刺激的结 果。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美国经济将继续放慢,不排除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最 新数据显示,2008年9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为43.5,低于8月份的49.9,为2001 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2008年9月份失业率为6.1%,就业岗位已连续9个月下滑。欧 洲经济增长也受到金融危机的阻碍。2009年第二季度英国经济为零增长,采购经理 人指数已从2008年8月份的45.3降至9月的41,创历史最低水平,折射出英国经济前 景暗淡。欧盟委员会近日再次降低了对2010年欧洲经济增长的预期值,并预计明年 欧洲经济增长率将接近于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第二季度增速下降 3%,日本央行调查显示,2008年9月份大型制造商信心为负,这是2003年6月以来的 第一次。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将今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下调至2.9%, 将日本和美 国经济增速均下调至1.4%。① (三)外贸危机 经济危机加剧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争端和摩擦日渐增多,国际贸易受到 巨大打击。在经济衰退阶段,失业率上升,发达国家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必然 会抬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贸易量会从2008年的4.6%进一步下降到2009 年的2.1%。这将低于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严重偏离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态 势:贸易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 全球贸易额下降了40%。虽然国际贸易形势自第二季度开始好转,降幅收窄,但仍然 高达两位数。WTO预计,2009年全球贸易量将萎缩10%,其中发达国家下降14%,发展 中国家下降7%。 ② 作为世界贸易大国,月我国出口9376.9亿美元,增长 22.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1519.9亿美元,比去年同 期下降6.2%,净减少100.8亿美元。2009年外贸整体比2008年同期下降17.5%,其中 出口下降18.8%,进口下降15.8%,贸易顺差减少30.6%。③① ②甄炳禧.金触危机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影响[J].当代世界,2009 年 1 月. 尚前名.外贸寒冬中的长远布局,http://news.sohu.com/9059686.shtml, 2009 年 12 月 18 日. ③ 王晓红、李耀辉.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科技投资,2009 年第 3 期.2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四)能源和粮食问题 2008年头7个月,能源、粮食及矿物价格大幅上涨,其中油价从1月初每桶100 美元涨至7月中旬147美元,升幅达47%,但到12月5日却降到每桶40美元左右,累计 降幅超过72%,跌至年底以来新低,铜价也跌至2005年以来的新低。经济危机导致发 达国家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减速,这一定程度上将降低各国对石油的需求, 使得油价下跌,对消费国来说,这将有助于降低经济衰退的程度。而由于油价下跌, 石油输出国减产的动力也很足,但他们不会轻易放弃60到80美元的心理承受价。因 此,尽管短期内对石油的需求客观上在降低,但国际油价仍将会维持在相对高的水 平。 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之前, 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已经开始逐渐攀升。 首先是2006 -2007粮食年度,澳大利亚、法国受灾,玉米和小麦减产,这暗示了当年度的粮食 供给减少。2008年2月,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又发布消息: “世界粮食库存 降到近20年的最低水平,全球粮食供应趋紧。 ”这显然强化了供给不足的市场预期。 随即, 2008年3月, 泰国B级大米出口报价在一天之内就由每吨580美元涨到760美元, 并于当年4月突破了1000美元/吨的大关。小麦的市场价格也由2006年初的每吨120 美元上涨到2008年3月的480美元,整整上涨了三倍。为维护本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 定,2007年2月,印度宣布禁止小麦出口,随后俄罗斯、阿根廷、中国等许多粮食出 口国相继出台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措施。海地等30多个经济落后国家因粮价大幅上 涨一度引发社会动乱。① (五)全球通货膨胀与紧缩风险并存 经济危机导致整个市场缺乏必要的信心,从而引发经济的流动性缺乏,全球经 济进一步减速会降低全球通货膨胀的短期压力,而且短期内金融机构的惜贷倾向有 可能会引发通货紧缩。但是,为遏制金融危机,各国政府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包括 连续大幅降息,政府发行债务,提高赤字水平救助金融机构等。如在全球经济开始 复苏的大背景下,因担忧通货紧缩和日元近期升值势头可能会对日本尚未稳固的经2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于2009年底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 在0.1%水平不变,并将通过新的贷款工具向金融体系提供10万亿日元资金。这些因 素都为将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一旦金融市场趋于稳定,流动性泛滥将会再次 出现。国际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利于降低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发达国家经济 衰退会进一步减少需求,遏制通货膨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发达国家的 通货膨胀率会从2008年的3.6%下降到2009年的1.4%,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会从 9.2%下降到7.1%。②如果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复苏缓慢,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调整资 产负债的过程延长,金融机构惜贷倾向严重,通货紧缩风险就有可能发生。① ②米锦欣、王龙.论金融危机下生物能源开发与粮食安全问题[J].先驱论坛,2009 年第 19 期. 李向阳.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前景[J].财贸经济,2009 年第 1 期.2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三章 应对两次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比较从施政目标和施政环境看,奥巴马和罗斯福是在危机时刻迎难而上,背负着美 国民众巨大的希望,面临同样的挑战。奥巴马在演讲中多次提到“change”一词, 在就职演说中,他提到,获得总统选举胜利并不是我们所要寻求的改变,那只是为① 我们做出变革提供了一个机会。 为实现此目标, 奥巴马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显得雄心壮志,野心勃勃,主要包括经济刺激方案、金融监管政策、医疗改革方案、 新能源计划以及关乎国计民生及美国未来命运的教育政策。为了建造一个持续繁荣 “ 与安全的美国经济的基础,我们将围绕美国人民及其家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进行 政策规划――涉及能源、医疗保障和教育”“现在是通过为解决途径提供支持以保 。 证奥巴马总统成功实现变革承诺的时候了” ②奥巴马总统在其个人网站中列举了其 。 施政纲领中的主要内容,他提到,经济方面,不再将其基础建立在泡沫和萧条等过 去的模式之上,将通过为未来经济建立新的稳定的基础来走出金融危机,做出艰难 的选择,以使经济重新回到持续繁荣的轨道上来。医疗方面,必须修正一个不完整 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一体系中个人和企业担负不起医疗服务的资金,上百万的美国 人仍然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改革对于美国的未来和使经济重新恢复活力都是有意义 的。医疗保险必须为人民和企业服务,而不仅仅是保险公司和医药企业。新能源方 面,通过研制开发可替代和可再生能源美国能够成为21世纪新能源的领导者,还能 够结束对外国石油资源的依赖,缓解全球变暖危机,并在国内创造数以百万的新的 工作岗位。教育方面,奥巴马政府认为,如果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必要的投资,21世 纪便能够成为下一代美国儿童的世纪。他们将会为下一代的美国人做好大学教育和 工作的准备,并保证美国儿童在创造力和个人成就方面再一次独领世界风骚。 与罗斯福政府当年面对经济危机的反应和决策相比,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当 年罗斯福政府面对经济危机,也是首先选择了使美国民众树立信心。日 (当时的总统就职日)罗斯福就职演说中的那句 , “我们唯一要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① ②Remarks of President-Elect Barack Obama : Election Night Chicago, IL | November 04, 2008. Organizing for America.BarackObama_com Policy Issues.html.2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鼓舞了众多美国民众,使得在非常时期,罗斯福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得到了美国人 民的支持与拥护。罗斯福总统也是从整顿金融系统入手,实行了银行业稳定法案、 失业救济和农业支持、股票市场调控等一系列紧急立法,接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并制定了社会保障法、国际劳动关系法、公平劳工标准法等。两者都将危机看做是 实现变革的机会,制定一系列长远规划,多管齐下。 以下将从微观角度,具体比较一下奥巴马新政与罗斯福新政,看看两者有何异 同:一、整顿金融体系两次新政都从整顿金融体系入手,但具体措施有所不同。 罗斯福在就职后的第二天,便要求国会举行会议审议新经济法案,同时发布行 政命令暂时关闭美国所有银行;第四天便在椭圆形办公室举行首次记者会;第六天 便向国会提交了管制银行业和外汇交易的法案, 获得通过后就在当晚生效; 第七天, 罗斯福通过电台发表著名的“炉边谈话” ,向全国人民作出保证,美国各家银行此日 恢复营业后,人民可以放心地把钱存入银行,无须继续藏在床垫底下;第八天,所 有银行重新营业,现钞和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银行,美国经济的心脏被重新激活。 历史学者对这八天的评语是, “资本主义在八天之内起死回生” 为了进一步整顿金 。 融秩序, 在罗斯福的倡议下, 国会通过了《1933 年银行法》 。该法案包括以下三大 内容: (1)Q 条款:禁止所有银行对活期存款付息, 存款利率由联邦储备局统一规定, 意在禁止商业银行通过提高利率的手段竞争存款。(2)《格拉斯- 斯蒂格尔法》严格 分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经营业务, 借以抑制银行利用收受的存款进行证券投 机。(3) 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一整套存款保险系统, 为投保银行的每个存款户 在法定限额内的存款提供保险, 以恢复储户对银行的信心。从3月9日(就职后第六 天)到6月16日,在这三个月时间里,罗斯福颁布的行政命令和提交的立法草案多达 16项,涉及拯救银行业、重整政府架构及削减工资、大幅度增加青年人的就业、退 出金本位制、为失业人口提供大量救济金、提高农产品价格以扶持农民、在田纳西 河谷修建大坝、增加联邦政府对铁路的控股权以及约束制造业的过度竞争等等。这2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经济萧条的美国出现了活力,民众和市场的信心大增。虽 然距离经济复苏十分遥远,但道琼斯指数在当年回弹了近60个百分点,因而被历史 学家们视为20世纪里华尔街最好的年份之一。 与之相比, 奥巴马政府也把改革之初的重点放在缓解经济危机上。 2008年10月, 政府实施了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TARP) ,资金总 额近7000亿美元。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奥巴马政府筹划的7870 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 中心内容是为个人消费者提供400美元的税收抵免额度及为 每对夫妻提供800美元的税收抵免额度, 以及向美国企业提供减税措施如向那些生产 和投资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公司提供减税等。如今奥巴马的经济救助方案 已初见成效。日,在一周前获得美国财政部的还款批准后,美国10家大 银行表示已偿还了总计68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资金,其中摩根大通 的还款额多达250亿美元。美国银行业摆脱政府管束的努力终于迈出实质性的第一 步。但是,美国财政部目前仍握有美国各大银行大量的普通股认股权证。尽管财政 部已批准银行回购这些权证,但如何定价仍是一大难题。①据各家银行发布的声明, 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分别偿还了2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TARP资金,而高盛在偿还 100亿美元资金的同时, 还宣布支付4.25亿美元的股息。 此外, 美国运通、 合众银行、 北美信托等7家银行也进行了还款。至此,包括10家大银行此次偿还的680亿美元和 一些小银行早些时候偿还的20亿美元, 已有超过700亿美元的TARP资金被归还, 大大 超出美国财长盖特纳此前预计的250亿美元的银行业年内还款额。 迅速还款表明这些 银行希望尽快结束与政府间“救援关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此前,美国政府对接 受TARP注资的19家银行进行了 “压力测试” 以确保其在金融危机和衰退后仍能维持 , 稳定运营,并对受援银行的高管薪酬等问题进行管制。据国外媒体报道,至2009年9 月24日,美国财政部负责金融稳定性的助理部长、7000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的 负责人赫尔伯?埃利森(Herb Allison)称,美国政府将开始退出TARP计划,原因是 市场已经稳定下来。他同时还表示,美国经济正“指向正确的方向” ② 。 由于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华尔街在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方面的漏洞,因此在① ②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economics/.shtml2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救市政策出现好转后,奥巴马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态度从被动救市转向加强监管和 改善经济。 包括: 加大对金融行业的财政支持。 1、 美国未来几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将促使财政部提高国债的发行规模和发行频率。截至2008年12月,美国财政部发行 的市场化国债(marketable public debt)总规模已达57836.43亿美元,较次贷危 机初期的2007年3月底激增13289亿美元。美国财政部仅日当周就发行 1180亿美元国债,分别为40亿美元的2年期国债、420亿美元的5年期国债和320亿美 元的7年期国债。同时财政部将在短期国债品种、发行频率等方面有所创新,如每月 发行十年期的Notes,每季度发行30年期的Bonds等。2、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确 立信用评级的新准则是新政府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首要工作。新准则的第一部分有 11条措施,内容为拓宽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的范围,以及杜绝个人从评级中获利。准 则的第二部分是更改现行评级方法,要求信用评级机构将结构性金融产品和债券区 别对待,而非用同一套测评模型。2009年6月,奥巴马公布了万世瞩目的金融监管改 革白皮书(Financial Regulatory Reform:A New Foundation) ,白皮书的核心是 重建和确保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并充分保障投资者利益。 白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获得新的授权, 对那些一旦倒闭便可能构成系统性危险、 给整个经济造成损害的大型金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进行监管。二是要求美联储在行 使紧急授权、为陷入困境的银行进行资金救援时,必须获得美国财政部的批准。此 前,美联储可以独立行使这一授权。三是将创立一个新的消费者保护机构,防止各 种损害信用卡和抵押贷款等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四是要求加强市场纪律和提高透明 度, 提高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和改善国际合作等。 刺激金融市场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3、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了极其宽松的财政政策来援救金融机构、稳定金融 市场以及刺激实体经济, 扩张性财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沦陷的蜜月套房最新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