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的丛林穿越项目图片已经完成了,想玩的亲们可以前往九龙江啦!!!

欢迎访问郴州_汝城_九龙江旅游风景区
郴州_汝城_九龙江旅游风景区
全国服务热线
郴州九龙江森林公园的丛林穿越项目正式上线了
&&&&&& & & & 郴州九龙江森林公园的丛林穿越项目正式上线了。丛林穿越项目在其他的景区也有,比如长沙石燕湖生态公园里面就有。但是在不同的景区里面玩这个项目感受是不一样的。郴州九龙江森林公园也上线了这么一个项目。因为丛林穿越项目数要需要大量的森林资源。这个项目就是在森林的树冠上面建设完成的,所以森林是基本条件。郴州九龙江森林公园里面最不缺的就是森林。
& & 当初计划要上这个项目地时候,好多游客知道了这个消息都非常的赞同,首先游客很喜欢这个项目,大家都觉得这个项目富有挑战性,惊险刺激,感受非常的好。另外游客觉得郴州九龙江森林公园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搞这一个项目的话刚好最合适,如果不搞的话就是一种浪费。所以当初丛林穿越项目还没有正式安装的时候,游客就已经激发起了狂热的兴趣。甚至有游客一直在那里咨询。
& & 游客咨询郴州九龙江森林公园的新项目什么时候会落地,因为游客心里面已经在痒痒了,非常想要来体验一把丛林穿越的刺激。游客的这种心理刚好是郴州九龙江森林公园最想要的。因为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将来丛林穿越项目正式上线之后不愁没有游客来体验。可见这个项目是一个吸引力非常强的项目。郴州九龙江森林公园所有项目都有这么强的吸引力,那么这个公园的客流量一定会每天都爆满。
友情链接:
电话:136-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三江口镇106国道旁干支水系/九龙江
干流北溪正源是万安溪,发源于玳瑁山中心地带的连城曲溪乡黄胜村。北溪干流长度274千米,流域面积9640平方千米。北溪河谷形态和地质特点是:中上游(华安以上)岩层种类比较复杂,有砂岩、页岩、石灰岩、花岗岩、流纹岩等。河谷盆地和峡谷相间,如龙岩市区盆地,漳平市区盆地、华安县城盆地和新桥镇盆地等。华安以下至河口则以花岗岩占优势,磹口以下已进入下游河段,河谷逐渐开阔,河岸也渐低,河流的堆积作用也逐渐加强。到了浦南(距出口约43千米)一带,开始进入全省最大的平原——漳州平原,这里堆积占绝对优势。到漳州盆地东南边缘的江东桥一带,河谷形态变狭窄,宽度不到200米,出峡谷后与西溪相汇,注入厦门港。九龙江出口处为溺谷型河口,江面宽阔。支流西溪九龙江正源是船场溪,发源于龙岩市适中乡南部适方山,支流有花山溪、黄溪、永丰溪、龙山溪等。花山溪与船场溪在靖城附近郑店汇合后称西溪。西溪流经漳州平原,至福河与北溪汇合,然后东流入海。靖城至福河河长35千米;福河至入海口距离为11千米。西溪水系呈扇状,中、上游流域面积占全流域总面积的86.8%,下游流域仅占全流域总面积的13.2%。郑店上下,西溪的河谷形态和河道坡降有明显差异。郑店以上,西溪各支流均属山地性河流,河谷狭窄,河道坡降大,可达15‰以上;郑店以下为平原性河流,河谷宽广,河道坡降小,仅3‰。郑店以上,西溪以冲刷作用为主,郑店以下,西溪以堆积作用为主。西溪全长172千米,流域面积3940平方千米,约为北溪流域面积的40%。南溪在九龙江河口注入,南溪主河道全长88公里,总流域面积660平方公里。正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平和县红婆石山沟,二是平和县太极峰。其他支流九龙江北溪在与西溪合流之前还有小池溪、小溪、雁石溪、丰城溪、新桥溪、宁洋河、新安溪、感化溪、坑子口溪、至溪、赤溪、西江溪、温水溪、仙溪、南房溪、坪溪、竹溪、林墩溪、龙津溪、马洋溪、仙都溪等支流。
水文特征/九龙江
径流九龙江北溪发源于玳瑁山,西溪发源于博平岭。北溪源地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径流深在1400毫米以上。多年平均径流等深线图分布的特点是,西部山地大于东部沿海平原,从1000毫米减少到600毫米。北溪年均流量为260立方米/秒(浦南站),径流模数为30.6升/平方千米·秒,径流深度为963毫米,径流系数为0.636,年径流总量为82.2亿立方米,是属于丰水带河流。九龙江径流量年际变化大,CV值在0.35~0.4之间,最大年平均流量440立方米/秒(1975年),最小年平均流量161立方米/秒(1963年),相差2.75倍。实测最大洪峰流量9400立方米/秒(日),最小流量21.1立方米/秒(日)。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春季占全年30.1%,夏季43.1%,秋季17.8%,冬季9.0%。最大水3个月为5~7月,占48%。最大水月份为6月,占21.7%。最小水月份为1月,占2.6%,最大水月份与最小水月份之比为8∶35。西溪情况与北溪大致相同,仅是由于流域面积小,因此年均流量不及北溪。西溪(郑店断面)年平均流量为117立方米/秒,最大年平均流量与最小年平均流量之比为2.95倍。实测最大流量为6140立方米/秒(日),最小流量为2.78立方米/秒(日)。西溪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北溪相似,6~8月为大水月,流量占全年45.0%;汛期为4~9月,9月流量比年均流量多;最小水月在冬季的1月,其流量平均占全年的2.9%。西溪流程短小,整个流域又靠近沿海,受台风影响较大,流量变化大,最大月平均流量和最大洪峰流量都可能在春季或夏秋两季之间出现。潮汐九龙江下游属于感潮河段。50年代,河口感潮区,北溪在龙海郭坑篁渡铁桥,西溪在漳州市东新桥。自从修建北引左干渠,北引右干渠和西溪船闸后,潮区界已下移。马崎以下的河段,潮位变化明显,枯水大潮差在2.5~3米,小潮差1~1.5米,平均潮差2米左右。石码月最大潮差一般为3.5~4.6米,年最大潮差超过4.1米。外海潮波传入九龙江口,兼有前进波和驻波性质,以驻波为主;涨落潮最大流速分别出现在高潮前3~4小时和高潮后1~2小时。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由于浅水效应,往上游方向涨落潮历时差增大,潮差减少。如厦门潮位站涨落潮历时分别是6时13分和6时26分,而石码则是4时01分和8时41分。九龙江口潮流为非正规半日潮浅海潮流,属于往复流,一般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江口断面流速大于江内断面流速,南岸大于北岸。泥沙九龙江年平均输沙量为246.1万吨,5~7月来沙量占全年的58%,10月至翌年2月仅占4%。北溪(浦南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21公斤/立方米,年均输沙率53.5公斤/秒,年输沙量169万吨,最大464万吨(1961年),最小61.6万吨(1958年)。西溪(郑店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22公斤/立方米,最大含沙量2.54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77.1万吨,最大183万吨(1961年),最小21万吨(1958年)。60年代以后,由于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有明显上升趋势,如浦南站年平均含沙量0.121公斤/立方米,年为0.206公斤/立方米,1971年~1978年为0.226公斤/立方米。郑店站年平均含沙量0.122公斤/立方米,年为0.189公斤/立方米,年为0.6282公斤/立方米。由于含沙量增大,造成下游河道淤积相当严重,年间河道平均淤高2米左右,局部河段4~5米,造成比降减少,水深变浅,水位抬高,对防洪、航运带来不利因素。加上西溪桥闸建成和北溪郭州头引水闸修建,加速了河床淤积。盐度九龙江河口区由于径流量小,但潮差大因而纳潮量大,河口盐度较高。根据1981年枯、丰水期不同潮时表、底层盐度分布表明,由湾内(西南)向外(东偏北)盐度逐渐增高。低、中潮时,海门岛与鸡屿之间的盐度梯度最大,这说明河海水在此混合强烈。河口区水体盐度的分布除有东西方向的纵向梯度外,还存在着由南向北递增的横向梯度。海门岛附近盐度情况如下,枯水期低潮表层为14‰,底层为20‰;高潮表层26‰,底层为30‰。丰水期低潮表层为6‰,底层为20‰;高潮表层24‰,底层30‰。水灾九龙江洪水主要由北溪和西溪洪峰汇成。西溪流域面积虽比北溪小,但因两岸土地肥沃,人口和耕地多,经济发达,所以灾害大于北溪。洪水可淹没漳州、龙海、南靖等大片耕地;北溪洪水对长泰及龙海县内的内林、角美等地有很大威胁。洪峰在闽西或闽西南山区形成,且多发生在台风季节。九龙江下游洪水主要发生在西溪,其上源支流琯溪(花山溪)、船场溪、芗江、永丰溪等,河流短,坡降大,集流快。这几条的支流洪水,在南靖县靖城镇附近汇集后,洪峰几乎同时到达郑店,再历经4小时,可传播至漳州市区中山桥。洪水峰形高尖,突发性强,暴涨迅落,历时短暂,其中单峰型洪水占80%,持续天数3~5天;双峰型洪水占20%,可持续5~9天。暴雨中心经常出现在南靖县船场溪中部,郑店水文站的最大洪峰,由船场溪与花山溪洪水相叠起决定性作用,其多年平均五天洪量最大可达3.5亿立方米左右。北溪洪水系由锋面暴雨引起,洪峰多呈双峰形。民国27年(1938),国民政府为了阻止日军从厦门港入侵漳州、石码等地,在九龙江下游河口沉船抛石,共设置四道水上封锁线,从而破坏和改变了原有水流运动的规律,并且由于历年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河床大量淤积,洪水位逐年提高。如30年代初期,漳州至石码之间,枯水时期的航运水深可达2米,全年可通航吃水1.8米,载重50吨的木帆船。如今在镇头宫封锁线上游50米处已浮起一块1000多平方米的沙洲,漳州至龙海已不能通航。自有纪录以来,在宋嘉定九年(1216)、明成化十年(1474)、明隆庆四年(1570)、清康熙七年(1668)、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86年间,西溪洪水均超过危险水位2米以上。九龙江西溪在宋咸平二年(999)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910年间,共发生较大洪水44次,其中、年发生的洪水,洪峰流量均在立方米/秒;九龙江北溪历史上最大洪水发生在民国31年(1942),洪峰流量13000立方米/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龙江西溪超过3000立方米/秒的洪水,已有8次,而最大洪水发生在1960年,洪峰流量6140立方米/秒;北溪最大洪水发生在1964年,洪峰流量9400立方米/秒。
生态环境/九龙江
水质污染污染情况北溪九龙江龙门断面主要受龙岩市造纸厂污染,虽然污水量不大,但由于该河段水量小(平均流量为3.11立方米/秒),CODMn超标0.1倍,挥发酚超标0.2倍,属Ⅳ类水质。龙岩断面受到市区部分污水污染,BOD5超标0.4倍,属Ⅳ类水质。而龙岩市出口到隔口桥,受到龙岩地区造纸厂等污染,水质继续恶化,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Mn、挥发酚等,属Ⅴ类水质。麦园、白沙断面水质较好,属Ⅱ类水质。漳平断面尽管受到造纸等行业污染,由于河段水量相对较大(大约是龙门断面的22倍),故水质尚可属Ⅲ类水质;黄枣、浦南断面受到轻度污染,属Ⅲ类水质。西溪九龙江平和、龙山、船场、郑店和漳州(上)断面水质较好,属Ⅱ、Ⅲ类水质;漳州(下)断面,由于受到漳州糖厂等废水污染,水质急剧恶化,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CODMn、BOD5等,属Ⅴ类水质;下游数千米西溪桥闸断面,挥发酚仍偏大,属Ⅳ类水质。干流石码断面受轻度污染,属Ⅲ类水质。污染原因一是畜禽养殖污染严重。流域生猪养殖基数大,2009年流域生猪存栏总量超过290万头,多数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畜禽养殖污水超标甚至直排现象严重。二是水电站建设密度过大。龙岩和漳州境内,大小水电站超过千座。流域干支流水电梯级、过度开发导致河流湖库化现象严重,对水质自然净化产生严重影响,湖库型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三是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严重。造纸、食品加工、化工、制药、采矿、金属加工等主要污染行业产值占流域总产值的44%,但COD和氨氮排放量均占全流域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0%以上。四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数量和规模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水土流失局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由于部分丘陵低山区果、茶园的过度开发、矿山开采、河砂滥采和大面积种植巨尾桉林等,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工程建设/九龙江
水利水电九龙江九龙江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有110万千瓦,可能开发水力资源约有44.2万千瓦,90年代已开发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由于北溪水力资源比西溪丰富,开发重点放在北溪。华安水电站建成已并入闽西南电网。具有开发价值的尚有万安溪4级电站,上游龙头水库万安电站可装机4.5万千瓦,新安溪4级电站,上游龙头大坂水库坝后装机3000千瓦。还有华安西浦溪新圩水电站,仙都溪后坂隔水电站等。西溪已建有船场二级水电站,“南一”水库修后可结合发电,装机容量2万千瓦,并可增加下游“南二”、“南三”和“南四”各水电站发电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九龙江流域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总蓄水量为2.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1.8万公顷,保灌耕地面积8.54万公顷(1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3%左右。九龙江中下游已修建防洪堤约190千米,其中西溪为79千米,可保护耕地约1.27万公顷、人口40多万。此外还修建天宝等电力排灌站,总装机容量12000千瓦,受益面积0.47万公顷。1980年,建成北溪引水工程,基本上解决厦门长期存在的用水困难。防洪大堤1959年6月,福建省水利电力厅拟出《九龙江流域规划报告(草案)》,10月,省水利电力厅勘测设计院编制了漳州九龙江下游防洪堤工程的初步设计,由省水利电力厅审批建设,当年10月动工。其设计防洪标准为:正常运行:20年一遇即保证西溪(郑店站,下同)4200立方米/秒,北溪(浦南站,下同)6260立方米/秒的洪水位低于堤顶0.8~1.0米;非常运行:50年一遇即保证西溪5690立方米/秒,北溪7430立方米/秒的洪水位低于堤顶1.0米。1961年12月建成。1962年,省水利电力厅根据九龙江在年连续3年发生洪灾,重新编制《九龙江流域规划报告(修正稿)》,上报水利电力部审查。同时,确定“以泄为主,以蓄为辅,泄蓄并举”的防洪方针,以兴建下游防洪堤并在船场溪兴建南一水库拦洪发电的治理方案。漳州九龙江下游防洪堤建成后,先后于年,对西溪左岸土堤加高培厚,并在石堤外侧加做三合土铺盖。九龙江年,在西溪左岸,北溪保护漳州市区堤段进行扩建、整修,石堤加做防浪墙。1981年“9·22”洪水后,对部分堤段增建了压载平台。并对渗漏严重堤段增建减压井。1985年漳州市区2.1公里石堤,全部采用高压定向喷浆,增建地下防渗墙,深16米。至1990年,九龙江下游防洪堤有堤段24段、堤长108.31公里(其中:土堤106.14公里,石堤2.17公里)。主要建筑物有:水闸34座77孔,旱闸14座18孔,涵洞14座17孔,减压井84口,丁坝54条。九龙江防洪堤经几年运行,由于河道严重淤积,河床抬高,防洪能力逐年下降。经实测计算,保护漳州市区的西溪左岸的康山、石堤、下洲和龙海县的步文堤段,只能防御(郑店站)流量5100立方米/秒,相当于18年一遇洪水,其馀堤段只能防御11年一遇的洪水。北溪的吴浦、内林可防御(浦南站)流量8900立方米/秒,相当于50年一遇。九龙江北溪下游的洪灾区,主要在长泰县龙津溪两岸及漳州市内林片与龙海县角尾片。计有洪灾面积11万亩,1960年,兴建防洪堤63公里。其中:内林堤防标准较高,堤顶高程可防御50年一遇洪水;角尾片江东桥以下,堤顶高程基本可防御日洪水,问题是险工、隐患较多,要加以整修培厚。龙津溪下游堤防,长泰城关堤段及左岸溪东堤段达20年一遇防洪标准,泄洪能力为2320立方米/秒;官板堤段雪美堤段及鹤亭堤段达10年一遇洪水,泄洪能力为1770立方米/秒。
相关连接/九龙江
相传在非常遥远的时候,北溪江畔住着一对夫妻,他们年过半百才生下一个儿子。儿子呱呱落地时,正好醮楼敲响三更鼓,老夫妻便为儿子取了个名子叫“更鼓”。夫妻俩非常欢喜,又在屋后种了一丛红石竹。不久,父亲因积劳成疾死了,母亲忍痛含悲地过日子,每天砍柴挣钱抚养小更鼓,同时浇灌那丛红石竹。光阴似箭,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更鼓长得粗眉大眼,腰圆膀宽,样样农活都干得十分出色,上山砍柴,下江放排,风里来雨里去,岭上打柴,江里翻腾,养就一股沉默寡言,忠厚倔强的脾性。每到晚上,更鼓就拿起红石竹制成的笛子,吹起山歌为阿妈解闷。阿妈看着儿子长成人,心里得到无限的安慰,但想到家里贫穷,无法给儿子娶媳妇又常常独自叹气。春天来了,枯木吐芽,竹笋破土而出,漫山遍野开满红的、黄的、白的山花。一天夜晚,更鼓在朦胧的月光下,看着屋后婆娑的竹影,听着春笋破土的蟋嗦声,就从屋里取出竹笛吹起了动听的情歌。红竹叶在笛声和春风中飘动。恍惚间,更鼓似乎看到一个亭亭玉立,含情脉脉的少女站在竹丛九龙江中向她微笑。定神一看,月光下依然是那丛竹子在迎风摇摆。更鼓自以为看花了限,轻轻长叹一声回屋去了。第二天早晨,更鼓要到江边扎木排,可到那儿一看,江边的木排已经扎好了,沙滩上还斜插着一支撑杆。这是谁帮着干的呢鳚 莫不是乡亲帮忙扎的鳚更鼓感到纳闷,回来便把这件事告诉了阿妈,阿妈也感到十分惊奇。一连三天,更鼓从山上拖到江边的木头都被扎得好好的,邻里乡亲谁也不承认帮忙过,母子俩商量要弄个水落石出。第四天天刚蒙蒙亮,晨雾缭绕着山峰,更鼓与阿妈便躲在屋前树丛中偷看江边的动静。一会儿,忽听屋后石竹丛中响起一阵哗啦啦的响声,随即从屋后走出一个少女来。这少女长得十分窈窕娉婷,身穿一件黄色衣服,脸似三月桃花,眼若一潭清水。少女拂去身上的露珠,轻盈的沿着屋前小路走到江边。她非常熟练地搬起木头扎起木排。更鼓越看越觉奇怪;这少女正是他前几天吹笛子时在竹丛中所见到的那个姑娘呀!更鼓赶忙把阿妈拉到屋后红石竹丛下,看见一株刚出土的石笋不见了,周围剩下一层层剥落的笋壳。更鼓明白了,这少女正是石笋变的。他急忙把笋壳收藏起来,飞也似地向江边奔去。正在专心扎捆本排的少女猛然一抬,一见到更鼓站在面前,一下心慌了,又低下头来,不知所措地摆弄着衣襟。更鼓面对如花似玉的少女,胸中如揣一匹小 鹿,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少女忽然想起自己的身份赶忙 抄小路跑回石竹丛中。竹丛中笋壳不见了,少女急得团团打转。阿妈走近对少女说:“善良的姑娘,跟我们一起过日子吧!咱家虽穷,但人好呀,会合得来的。更鼓忠厚,不会亏 待你……”少女瞧瞧这年迈的老阿妈,瞧瞧那慢慢走来的更鼓,双颊飞红,含羞微笑地低下了头。就这样,天作良缘,更鼓与石笋姑娘成了亲,并在第二年春天生下一男一女,一家无限欢乐。更鼓砍柴放排,石笋纺纱织布,阿妈照管小孙子,养猪喂鸡,夫妻百般恩爱,儿媳百般孝敬阿妈,日子过 得十分美满辛福。但是,山沟多鬼风,江海多恶龙。那一年盛夏,七十九天没有下过一场雨。天上太阳似火,江水干桔了,树木禾苗枯萎了。乡亲们跪在太阳下祈求上天降雨,但是一天一天过去了,天上没有一丝云,地上没有一丝风,太阳光仍然烤着万物。更鼓无法放排,家中仅存的一些番薯也快吃光了,一家人陷入灾难之中。一天响午,忽然狂风大作,从西边天际飘来无数乌云,一刹那间布满整个天空,隆隆的雷声震撼着群山。人们欢呼雀跃:“雨快来了!雨快来了!”阿妈热泪滚滚,石笋愁眉舒展,更鼓乐得满山狂跑。忽然一道闪电划过,半空中炸响一声巨雷,一团火球在空中散开,火光中显出九条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的九色巨龙在张牙舞爪地上下乱舞。慢慢地,九色巨龙往南方飞闯而去。倾刻间,满天乌云 消失了,空中悠悠地飘下一匹黄绫。人们争先恐后地围过去,见黄绫九龙江上直书道:“逐日押送童儿童女一对至九龙潭,供九龙受用,否则天将永不降雨。”象突然炸响的一声巨 雷,乡亲们都吓呆了。面对这凶狠的九龙,人们有什么办法晚鳚为了解救活着的百姓,母亲忍痛割断骨肉,乡亲们也只好含悲忍痛地丢弃儿女,各村各户轮流天天送一对童男童女到九龙潭去供奉九龙。但是十天过去了,天空照样火热热 的,雨一滴也没有下,乡亲们感到悲哀和绝望。夜里,更鼓的家点亮一盏油灯,石笋紧紧抱住两个孩子,阿妈在暗暗地哭泣。更鼓长叹一声地对石笋说:“孩子他妈,这九龙不除,民不安宁。我想舍死救下众乡亲,但没 有个好法子!”石笋说:“除九龙是有法子的,但九龙狠毒,凶多吉少。”更鼓道:“九龙不除,灾难要落在咱身上不说,不知还有多少乡亲要遭受祸害!还是让我一人去死, 保住乡亲吧l”石笋听了虽感到痛苦,但想到乡亲们受害,她还是同意丈夫去为民灭龙除害。石笋从梳妆盒里取出一支金钗,又从红石竹从中砍下一支将它烧成灰,然后将两样东西交给更鼓,并教他如何使用。这一夜夫妻相对坐到天明。第二天,更鼓用箩筐挑起一对童男童女,在乡亲的陪送下,他挥涸告别了妈妈和妻子来到九龙潭。乡亲们照样点香烧纸,祈求九龙降雨,而潭水却纹丝不动。到三更,冷风吹降,忽见潭水轻轻荡漾,随之鼎沸起来,水声隆隆大响。箩筐中的孩子惊得大哭起来。乡亲们也惊得躲到大石壁下。更鼓面无惧色,巍然而立。忽然间,潭中冲出几十丈高的水柱,九条巨龙腾空而起,张开血盆大口向箩筐扑去。说时迟,那时快,更鼓从怀中掏出石竹灰—把向九龙撒去,返身挑起箩筐往回跑,顷刻间,烟雾腾腾,烟灰刺鼻,其中八条巨龙被石竹灰弄瞎了眼睛,昏头转向,狼狈逃窜,都撞死在闽南大山上。青龙躲闪得快,侥幸没被烟灰所伤,它回头发现更鼓挑着孩子跑了,马上口吐乌烟追赶过去,眼看要追上了,更鼓赶快把孩子藏在石崖下,就向沙滩跑去。青龙呼地一声从天空直冲而下,伸开巨爪要抓更鼓,更鼓眼疾手快地从怀中掏出金钗狠狠地向青龙抛去,只见一道亮光闪过,金钗刺中青龙背。青龙大叫一声,又向更鼓射出一股烟火,便带伤慌忙逃跑了。烟火包围住更鼓,不多久,更鼓就被烧成为一块黑色巨石。石笋与阿妈闻讯赶来,抱着二个孩子和石头大哭,泪水浸湿沙滩,浸湿了滩中白花花的石头。阿妈就这样把眼泪流干了,死在江边。这时,天上忽然有一团乌云从远处飞来,青龙负伤后兽性大发,返回头又向石笋和孩子扑来。怒火在石笋胸间燃烧,她决心杀死青龙报仇雪恨。石笋把孩子交给乡亲,跑上山岗,向青山举手一挥,立时山风呼号,山顶上无数竹子变成数不清的九龙江竹签向青龙射去。青龙口吐烟火把尾巴一扫,向石笋喷出烈火。石笋取出绿色手帕一拍,火焰熄灭了,变成一株大竹笋,被青龙一口吞了下去。不一会儿,青龙腹部绞痛,忽地一声巨响,石笋从青龙背上刺了出来。这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青龙口吐出一股清澈的泉水。这股泉水沿着更鼓、阿妈死去的地方流入九龙潭。从此甘雨滋润万物,大 地恢复生机,人们又安然生息了。以后,相传这青龙变成“青龙岭”,龙头变成“龙头山”,石笋变成“石笋尖”,巍然屹立在青龙岭上,挺拔俊 秀。人们把更鼓被火烧成石头的地方叫“更鼓石”,阿妈死 去的地方叫“哭子涧”;更鼓除龙撒石竹灰的地方,因为竹灰沉淀,一潭江水长年清澈,人们叫它“万世清”。九色巨 龙变成大江,叫做“九龙江”,日夜川流不息地滋润着闽南大地。
环境问题/九龙江
水利部2000年的调查表明,仅九龙江口水土流失面积就达82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9.34%,每年土壤流失量24万多吨,平均流失厚度2厘米,相当于经过上万年风化才得到的土壤。而上游龙岩市中度以上水土流失近955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多年来一直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泥沙沿江而下,除了在途中留下部分淤积成滩,大部分的泥沙都流到九龙江的下流和入海口。据了解,九龙江每年平均入海泥沙量相比建国初期增长了7倍,以至于下游局部地区河床10年里抬高了2米。专家说,如不加强治理,水土流失导致的大量泥沙有可能填平九龙江九龙江在龙岩的铁山镇、雁石镇和江山乡,乌黑的地面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星罗密布的煤矿给周围的山水房舍蒙上了一层灰色,水成了“铅水”,因为这些煤矿绝大多数都是小煤矿,滥采行为破坏了植被,造成山体裸露。如此多的小煤矿在九龙江流域的诸多县市都可见到,仅九龙江口流域的采矿点就有228个。据统计,流域内的各种小型采矿点多达1200个,基本无防护措施,这些小型采矿点的无序开发不仅极大地浪费自然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九龙江口的泥沙沉积滩快速向厦门西海域推进,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推进了近5公里,厦门港和漳州港有成为浅滩的危险。”漳州市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李其团说,“比如,漳州每年挖沙1000多万立方米,沙挖走了,泥却淤积下来,齐膝盖深,堵塞河道。”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九龙江河口的水下三角洲至今仍在缓慢淤涨之中,特别是海门浅滩和鸡屿浅滩还在不断扩淤,迫使河口南侧水道不断缩小。九龙江河口湾近80平方公里的纳潮区是维系厦门海沧港和漳州招银港深水泊位和深水航道的依托,而据1996年到1998年同一潮位的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九龙江河口湾滩涂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8平方公里,目前在低平潮时,已可从海门岛步行至鸡屿,河口湾的纳潮量在不断减少,上述港口的长期生存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更大的威胁在于九龙江流域中下游天然植被近乎绝迹,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流域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雨林,这种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大,时间长。加上这一问题不像水质变坏那样明显,各地又急于发展经济,水土流失以及由此导致的淤泥似乎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水土保持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三峡环境与生态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8次
参与编辑人数:1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24:35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龙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