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dvbs中频基带信号和调制信号是两组

DVBS_MENU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DVBS_MENU功能介绍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8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各有什么优缺点_百度知道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各有什么优缺点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各有什么优缺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数字信号表示的是0,1代码;模拟信号是波型表示的。数字信号是不连续的模拟信号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指幅度的取值是连续的(幅值可由无限个数值表示)。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图像(电视、传真)信号等,时间上离散的模拟信号是一种抽样信号,数字信号指幅度的取值是离散的,幅值表示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二进制码就是一种数字信号。二进制码受噪声的影响小,易于有数字电路进行处理,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模拟通信模拟通信的优点是直观且容易实现,但存在两个主要缺点。(1) 保密性差模拟通信,尤其是微波通信和有线明线通信,很容易被窃听。只要收到模拟信号,就容易得到通信内容。(2) 抗干扰能力弱电信号在沿线路的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和通信系统内部的各种噪声干扰,噪声和信号混合后难以分开,从而使得通信质量下降。线路越长,噪声的积累也就越多2. 数字通信(1) 数字化传输与交换的优越性① 加强了通信的保密性。② 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混入杂音,可以利用电子电路构成的门限电压(称为阈值)去衡量输入的信号电压,只有达到某一电压幅度,电路才会有输出值,并自动生成一整齐的脉冲(称为整形或再生)。较小杂音电压到达时,由于它低于阈值而被过滤掉,不会引起电路动作。因此再生的信号与原信号完全相同,除非干扰信号大于原信号才会产生误码。为了防止误码,在电路中设置了检验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即在出现误码时,可以利用后向信号使对方重发。因而数字传输适用于较远距离的传输,也能适用于性能较差的线路。③ 可构建综合数字通信网。采用时分交换后,传输和交换统一起来,可以形成一个综合数字通信网。(2) 数字化通信的缺点① 占用频带较宽。因为线路传输的是脉冲信号,传送一路数字化语音信息需占20?64kHz的带宽,而一个模拟话路只占用4kHz带宽,即一路PCM信号占了几个模拟话路。对某一话路而言,它的利用率降低了,或者详它对线路的要求提高了。② 技术要求复杂,尤其是同步技术要求精度很高。接收方要能正确地理解发送方的意思,就必须正确地把每个码元区分开来,并且找到每个信息组的开始,这就需要收发双方严格实现同步,如果组成一个数字网的话,同步问题的解决将更加困难。③ 进行模/数转换时会带来量化误差。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以及光纤等宽频带传输介质的普及,对信息的存储和传输,越来越多使用的是数字信号的方式,因此必须对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在转换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量化误差。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不在于该信号使用哪个波段(C、KU)进行转发,而在于信号采用何种标准进行传输。如:亚卫2号C波段转发器上是我国省区卫星数字电视节目,它所采用的标准是MPEG-2-DVBS。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不在于该信号使用哪个波段(C、KU)进行转发,而在于信号采用何种标准进行传输。如:亚卫2号C波段转发器上是我国省区卫星数字电视节目,它所采用的标准是MPEG-2-DVBS。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不同的数据必须转换为相应的信号才能进行传输:模拟数据一般采用模拟信号(AnalogSignal),例如用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电磁波(如无线电与电视广播中的电磁波),或电压信号(如电话传输中的音频电压信号)来表示;数字数据则采用数字信号(DigitalSignal),例如用一系列断续变化的电压脉冲(如我们可用恒定的正电压表示二进制数1,用恒定的负电压表示二进制数0),或光脉冲来表示。当模拟信号采用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来表示时,电磁波本身既是信号载体,同时作为传输介质;而当模拟信号采用连续变化的信号电压来表示时,它一般通过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线路(例如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来传输。当数字信号采用断续变化的电压或光脉冲来表示时,一般则需要用双绞线、电缆或光纤介质将通信双方连接起来,才能将信号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模拟信号一般通过PCM脉码调制(PulseCodeModulation)方法量化为数字信号,即让模拟信号的不同幅度分别对应不同的二进制值,例如采用8位编码可将模拟信号量化为2^8=256个量级,实用中常采取24位或30位编码;数字信号一般通过对载波进行移相(PhaseShift)的方法转换为模拟信号。计算机、计算机局域网与城域网中均使用二进制数字信号,目前在计算机广域网中实际传送的则既有二进制数字信号,也有由数字信号转换而得的模拟信号。但是更具应用发展前景的是数字信号。具体来说,数字信号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传输信号的质量比较高,第二个是图像的清晰度高,换音的效果好。第三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频道资源,可以传输几百套节目,在模拟电视信号中,只能传输几十套。第四是可以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可以提供股市行情啊,电子商务信息啊
我们处在一个数字时代,而我们的视觉、听觉、感觉、嗅觉等所感知的却是一个模拟世界。如何将数字世界与模拟世界联系在一起,正是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和数字模拟转换器(DAC)大显身手之处。任何一个信号链系统,都需要传感器来探测来自模拟世界的电压、电流、温度、压力等信号。这些传感器探测到的信号量被送到放大器中进行放大,然后通过ADC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器、DSP或FPGA信号处理后,再经由DAC还原为模拟信号。所以ADC和DAC在信号链的框架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即模拟世界与数字世界的一个接口。
1.几个术语的解释  1)数据-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是在某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  2)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数字信号则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选择适当的参量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3)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4)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5)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6)信道-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表示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可通过参量(幅度)来表示: 图2.1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表示  3.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的表示  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都可以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来表示,因而无论信源产生的是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都可以用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某种信号形式来传输。  1)模拟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模拟数据是时间的函数,并占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即频带。这种数据可以直接用占有相同频带的电信号,即对应的模拟信号来表示。模拟电话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2)数字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如Modem可以把数字数据调制成模拟信号;也可以把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数据。用Modem拨号上网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3)模拟数据也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对于声音数据来说,完成模拟数据和数字信号转换功能的设施是编码解码器CODEC。它将直接表示声音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流近似表示的数字信号;而在线路另一端的CODEC,则将二进制流码恢复成原来的模拟数据。数字电话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4)数字数据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数字数据可直接用二进制数字脉冲信号来表示,但为了改善其传播特性,一般先要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编码。数字数据专线网DDN网络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4.数据通信的长距离传输及信号衰减的克服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可以在合适的传输媒体上进行传输(如图2.2); 图2.2 模拟数据、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传输表示   2)模拟信号无论表示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在传输一定距离后都会衰减。克服的办法是用放大器来增强信号的能量,但噪音分量也会增强,以至引起信号畸变。  3)数字信号长距离传输也会衰减,克服的办法是使用中继器,把数字信号恢复为&0、1&的标准电平后继续传输。  2.1.2 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 1.数据传输速率  1)数据传输速率--每秒传输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单位为位/秒,记作bps或b/s。         计算公式: S=1/T*log2N(bps) ......⑴  式中 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或重复周期(归零码)单位为秒;     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  通常 N=2K,K为二进制信息的位数,K=log2N。     N=2时,S=1/T,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等于码元脉冲的重复频率。  2)信号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记作Baud。         计算公式: B=1/T (Baud)  
......⑵  式中 T为信号码元的宽度,单位为秒.  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  由⑴、⑵式得: S=B*log2N (bps)      ......⑶        或 B=S/log2N (Baud)     ......⑷ [例1]采用四相调制方式,即N=4,且T=833x10-6秒,则    S=1/T*log2N=1/(833x10-6)*log24=2400 (bps)    B=1/T=1/(833x10-6)=1200 (Baud) 2.信道容量  1)信道容量表示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位/秒(bps)  信道容量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区别是,前者表示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而后者是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像公路上的最大限速与汽车实际速度的关系一样。  2)离散的信道容量   奈奎斯特(Nyquist)无噪声下的码元速率极限值B与信道带宽H的关系:          B=2*H
(Baud)       ......⑸   奈奎斯特公式--无噪信道传输能力公式:          C=2*H*log2N (bps)     ......⑹   式中 H为信道的带宽,即信道传输上、下限频率的差值,单位为Hz;      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 [例2]普通电话线路带宽约3kHz,则码元速率极限值B=2*H=2*3k=6kBaud ;    若码元的离散值个数N=16,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C=2*3k*log216=24kbps。  3)连续的信道容量   香农公式--带噪信道容量公式:          C=H*log2(1+S/N) (bps)   ......⑺  式中 S为信号功率,     N为噪声功率,     S/N为信噪比,通常把信噪比表示成10lg(S/N)分贝(dB)。 [例3]已知信噪比为30dB,带宽为3kHz,求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 10lg(S/N)=30
∴ S/N=0     ∴ C=3klog2(1+1000)≈30k bps 3.误码率--二进制数据位传输时出错的概率。  它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的指标。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6,若误码率达不到这个指标,可通过差错控制方法检错和纠错。   误码率公式:          Pe=Ne/N          ......⑻  式中 Ne为其中出错的位数;     N 为传输的数据总数。 2.1.3 通信方式 1.并行通信方式 并行通信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发送设备将这些数据位通过对应的数据线传送给接收设备,还可附加一位数据校验位。接收设备可同时接收到这些数据,不需要做任何变换就可直接使用。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计算机内的总线结构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 图2.3
并行数据传输  2.串行通信方式 串行数据传输时,数据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线上传输的,先由具有几位总线的计算机内的发送设备,将几位并行数据经并--串转换硬件转换成串行方式,再逐位经传输线到达接收站的设备中,并在接收端将数据从串行方式重新转换成并行方式,以供接收方使用。串行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比并行传输慢得多,但对于覆盖面极其广阔的公用电话系统来说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图2.4
串行数据传输  3.串行通信的方向性结构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图2.5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单工数据传输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半双工数据传输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它实际上是一种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 全双工数据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因此,全双工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它要求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都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2.2 数据编码技术和时钟同步 2.2.1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为了利用廉价的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通信,必须将发送端的数字信号变换成能够在公共电话网上传输的音频信号,经传输后再在接收端将音频信号逆变换成对应的数字信号。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互换的设备称作调制解调器(Modem)。 图2.6
远程系统中的调制解调器   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载波具有三大要素:幅度、频率和相位,数字数据可以针对载波的不同要素或它们的组合进行调制。 1.数字调制的基本形式  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移幅键控法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 图2.7
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在ASK方式下,用载波的两种不同幅度来表示二进制的两种状态。ASK方式容易受增益变化的影响,是一种低效的调制技术。在电话线路上,通常只能达到1200bps的速率。  在FSK方式下,用载波频率附近的两种不同频率来表示二进制的两种状态。在电话线路上,使用FSK可以实现全双工操作,通常可达到1200bps的速率。  在PSK方式下,用载波信号相位移动来表示数据。PSK可以使用二相或多于二相的相移,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对传输速率起到加倍的作用。  由PSK和ASK结合的相位幅度调制PAM,是解决相移数已达到上限但还要提高传输速率的有效方法。 2.公共电话交换网中使用调制解调器的必要性  公共电话交换网是一种频带模拟信道,音频信号频带为300Hz~3400Hz,而数字信号频宽为0Hz~几千兆Hz。若不加任何措施利用模拟信道来传输数字信号,必定出现极大的失真和差错。所以,要在公共电话网上传输数字数据,必须将数字信号变换成电话网所允许的音频频带范围300Hz~3400Hz。   2.2.2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数字信号可以直接采用基带传输。基带传输就是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它是一种最简单的传输方式,近距离通信的局域网都采用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表示及收发两端之间的信号同步两个方面。 1.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表示  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脉冲b)双极性脉冲c)单极性归零脉冲d)双极性归零脉冲e)交替双极性归零脉冲图2.8
基脉冲编码方案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c)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2.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  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单极性码会积累直流分量,这样就不能使变压器在数据通信设备和所处环境之间提供良好绝缘的交流耦合,直流分量还会损坏连接点的表面电镀层;双极性码的直流分量大大减少,这对数据传输是很有利的。 3.同步过程  1)位同步  位同步又称同步传输,它是使接收端对每一位数据都要和发送端保持同步。实现位同步的方法可分为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两种。  在外同步法中,接收端的同步信号事先由发送端送来,而不是自己产生也不是从信号中提取出来。即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端先向接收端发出一串同步时钟脉冲,接收端按照这一时钟脉冲频率和时序锁定接收端的接收频率,以便在接收数据的过程中始终与发送端保持同步。  自同步法是指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典型例子就是著名的曼彻斯特编码,常用于局域网传输。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时钟信号,又作数据信号;从高到低跳变表示&1&,从低到高跳变表示&0&。还有一种是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中间的跳变仅提供时钟定时,而用每位开始时有无跳变表示&0&或&1&,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图2.9
数字信号的同步编码   两种曼彻斯特编码是将时钟和数据包含在数据流中,在传输代码信息的同时,也将时钟同步信号一起传输到对方,每位编码中有一跳变,不存在直流分量,因此具有自同步能力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但每一个码元都被调成两个电平,所以数据传输速率只有调制速率的1/2。  2)群同步  在数据通信中,群同步又称异步传输。是指传输的信息被分成若干“群”。数据传输过程中,字符可顺序出现在比特流中,字符间的间隔时间是任意的,但字符内各个比特用固定的时钟频率传输。字符间的异步定时与字符内各个比特间的同步定时,是群同步即异步传输的特征。  群同步是靠起始和停止位来实现字符定界及字符内比特同步的。起始位指示字符的开始,并启动接收端对字符中比特的同步;而停止位则是作为字符间的间隔位设置的,没有停止位,下一字符的起始位下降沿便可能丢失。  群同步传输每个字符由四部组成: 1)1位起始位,以逻辑&0&表示; 2)5~8位数据位,即要传输的字符内容; 3)1位奇偶校验位,用于检错; 4)1~2位停止位,以逻辑&1&表示,用作字符间的间隔。 图2.10 群同步的字符格式  2.2.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1.脉码调制PCM。  脉码调制是以采样定理为基础,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采样,利用≥有效信号最高频率或其带宽2倍的采样频率,通过低通滤波器从这些采样中重新构造出原始信号。  采样定理表达公式:           Fs(=1/Ts)≥2Fmax或Fs≥2Bs  式中 Ts为采样周期     Fs为采样频率     Fmax为原始信号的最高频率     Bs(=Fmax-Fmin)为原始信号的带宽 2.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步骤  1)采样,以采样频率Fs把模拟信号的值采出;  2)量化,使连续模拟信号变为时间轴上的离散值;  3)编码,将离散值变成一定位数的二进制数码。 图2.11
脉码调制(PCM)原理  2.2.4 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就是把许多个单个信号在一个信道上同时传输的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和时分多路复用TDM是两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 1.频分多路复用 FDM技术原理  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情况下,可将该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或略宽)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就是步分多路复用。  多路原始信号在步分复用前,先要通过频谱搬移技术将各路信号的频谱搬移到物理信道频谱的不同段上,使各信号的带宽不相互重叠,然后用不同的频率调制每一个信号,每个信号要一个样以它的载波频率为中心的一定带宽的通道。为了防止互相干扰,使用保护带来隔离每一个通道。 (a)频分多路复用(b)时分多路复用图2.12
频分多路复用与时分多路复用  2.时分多路复用 TDM技术原理  若媒体能达到的位传输速率超过传输数据所需的数据传输速率,可采用时分多路复用 TDM技术,即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的交叉,就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时分多路复用 TDM不仅局限于传输数字信号,也可同时交叉传输模拟信号。 3.T1载波与E1载波的帧结构  1)T1载波  Bell系统的T1载波利用脉码调制PCM和时分TDM技术,使24路采样声音信号复用一个通道。每一个帧包含 193位,每一帧用 125us时间传送。T1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544Mbps。 图2.13
T1载波帧结构   2)E1载波  CCITT建议了一种2.048Mbps速率的 PCM载波标准,称为E1载波(欧洲标准)。它每一帧开始处有8位同步作用,中间有8位作用信令,在组织30路8位数据,全帧包括256位,每一帧用 125us时间传送。可计算出E1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56位/125us=2.048Mbps。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数字信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卫星电视信号的传送
  卫星电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每天都在看电视,但是大多数在城市里的人看的都是有线电视,好像和卫星电视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卫星传播是最好的覆盖传输方式,简单来说,我们看到的各地的卫视节目,就是一种卫星电视,只不过我们终端用有线接收而已,所以说,卫星电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中国论文网 /7/view-3003053.htm  常用的卫星通信方法是利用位于3万6千公里高空的人造同步地球卫星作为中继器的一种微波接力通信。传统的卫星通信应用主要是广播和话音业务。近年来,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业务已从广播、话音业务向数据、文本、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发展。电视信号应用卫星传输,比利用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传输或同轴电缆传输质量要好。      卫星电视信号的传输      1、卫星电视系统的组成   卫星电视系统,指的是参与卫星广播链路运行的各种设备的整体系统。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它须由节目播控中心、上行地球站、广播卫星、卫星电视接收站和遥测遥控跟踪站五部分组成见图1。      节目播空中心将制作、剪辑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利用传输系统将节目送往上行地球站。上行站把信号加以基带处理,再经调制、上变频和高功率放大,然后由天线向卫星发送上行信号。同时也接收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以监视节目传输质量。卫星是卫星广播系统的核心,其星载转播天线和转发器的主要任务是:接收上行信号,并经低噪声放大、下变频与功率放大后,再转发到接收服务区。接收卫星转发的下行信号有个体接收、集体接收、无线收转、有线电缆网收转。   遥测遥控跟踪站主要任务是:与广播卫星的遥测遥控跟踪系统相结合,测量卫星的各种工作参数,测控卫星的轨位和姿态,对卫星实施各种功能和状态的切换。      2、卫星电视传输系统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发展与广泛应用,卫星电视传输从模拟到数字传输是卫星广播技术的一大发展。使视、音频信号通过一系列数字化处理后进行传送。与模拟卫星电视传输系统相比数字卫星电视传输系统具有的优点:   •卫星资源利用率高,节约带宽,延长寿命;   •传输质量好;   •上行站需要的发射功率小;   •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功能;   •便于电视节目的加扰加密,利于开展付费电视业务。   卫星电视传输系统是定义了从MPEG―2复用器输出到卫星射频信道(DVBS),能对电视基带信号进行适配处理的设备功能模块,如图2。采用MPEG―2编码方式,按MPEG―2主类主级标准压缩270M的SDI数字流压缩的传输格式,按照ISO/IEC13818标准,对视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成基本数据流(ES流)。为了使接收端能从总码流中分离出视音频数据,ES码流需要经过打包器,即将数据流按一定长度分段,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长度的一个个单元包,再送到复用器中复用传送(TS码流),TS传输流是各传输系统之间的连接格式,是传输设备间的基本接口。单路节目的视音频数据流的复用框图如图3所示。         卫星信道适配分为复用适配和能量扩散,前向纠错编码(FEC)和基带形成,QPSK调制三部分。复用适配和能量扩散是把每8个MPEG―2传送复用包合为一个超帧,并将MPEG―2传送复用包中的数据随机化处理,随机化处理只用于传送包的信息字节,为了向接收端提供一个启动信号,将每组8个包中的第一个传送包的MPEG2同步字从47HEX逐比特反转到B8HEX。这样输出的数据具有透明性,降低卫星对地面同频通讯设备的干扰和减少上星链路特别是对卫星转发器的交调。前向纠错编码(FEC)由外编码(R―S编码),卷积交织器,内编码器组成。外编码RS(204 188)编码是由原码(255 239)截短而得到的,用来表示的每一个已经随机化的传送包(188字节)生成一个误码保护数据包。然后对误码保护数据进行深度I=12的卷积交织处理,其结果是生成一个交织帧,内码使用一系列基于长度K=7,编码效率为1/2卷积码的收缩卷积码。内码编码与外码编码相结合构成了DVB-S中的级联编码,它增强了信道纠错能力,有利于抗卫星广播信道传输中干扰的影响。前向纠错编码特别适合卫星信道。DVB-S中采用(2,1,7)卷积码的删除型卷积码,I,Q信号经过平方根升余弦滚降滤波,滚降系数0.35,得到基带波形,传输到QPSK调制。系统使用普通的格雷码QPSK调制而成为70MHZ中频信号,调制后的中频信号经中频电缆送到上变频器,经高工放和天线发送到天上的卫星。DVB-S采用B方式QPSK系统。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与发射过程正是一个逆过程,接收系统由卫星接收天线、高频头、线路放大器、功分器和接收机等组成。其信号流程是接收天线把接收下来的电视信号经高频头低噪放大和下变频,将此KU波段信号去噪后转成L波段信号,再经功分器分路供卫星接收机用户。      3、卫星电视条件接收   条件接收是卫星电视发展的必然之路。条件接收是利用加密技术,一般采用加扰方式对电视信号加密,实现传输码流中的视音频信号以及数据信息加扰,同时将加扰处理的控制字经过加密后随传输流一起传送。条件接收系统由扰码器、用户管理系统和用户认证系统等组成。条件接收在码流复用前加扰码,用户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存储用户信息的数据库,用户认证系统将代码字加密送给用户使其能对码流解扰,控制字通常由编码端加密后再送到IRD智能卡来解密,授权控制信息是与控制字有关的加密信息,授权管理信息是用户看节目的内容和时间信息。条件接收使已付费的用户可以收看丰富多彩的节目和合法权益得以保障,而使无付费者无法收看。      卫星电视的应用与发展      卫星电视利用数字压缩技术,可在一个转发器上转发多套电视节目,提高了传输容量。由于卫星电视覆盖面大、传输频带宽、接收质量高的特点,卫星通信各种业务迅速在卫星电视直播中得到应用,如增值业务、交互电视、数据广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而直播卫星(DBS)+光纤传输+CATV相结合是卫星电视传送的主要应用。目前,通过卫星收看数字电视的观众有数千万,如此巨大的市场,各国卫星业务的运营商纷纷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增加新的商机。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卫星电视直播业务进入了商业化阶段,世界许多大公司争先恐后地进入卫星数字电视直播、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和多媒体卫星通信市场。   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卫星电视直播系统主要有日本BS卫星系统、英国OPTUS卫星系统、法国的TDF卫星系统、德国的TV-SAT系统和美国的USDBS系统等。我国即将发射的直播星中星9号是中国第一颗具有抗干扰能力通信卫星,设计寿命15年,装载有22路Ku频段大功率转发器,可广泛用于广播、直播和通信业务,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卫星电视的发展。   我国的卫星数字电视起步较晚,但我国多年来中央台、省级台节目通过卫星转播电视的实践,为卫星数字电视直播进行了技术和人才上的准备。我国自己的卫星数字接收机和鑫诺卫星研制成功,这为我国发展卫星数字电视直播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卫星电视作为广播电视新的传输手段,是有线、无线手段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有利于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卫星电视产业将为带动我国信息产业链迅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带信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