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9和s9 区别LED和QLED有什么区别

热门:&&           
当前位置:
2017年QLED与OLED之争: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作者: touchpanel &&&&时间: &&&&源于:PConline&&&&总点击:
【导读】:QLED和OLED虽然只有一个字母之差,但在技术和营销上却有着天壤之别。2017年三星全新推出了QLED TV,让LG的“O”和三星的“Q”这对欢喜冤家再次被推向未来显示技术之争的风口。这两条技术线路究竟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技术差异?又有怎样的市场评价和未来前景?小编和大家来探讨
&&&&北京时间03月07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 & QLED和OLED虽然只有一个字母之差,但在技术和营销上却有着天壤之别。2017年三星全新推出了QLED TV,让LG的&O&和三星的&Q&这对欢喜冤家再次被推向未来显示技术之争的风口。这两条技术线路究竟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技术差异?又有怎样的市场评价和未来前景?小编和大家来探讨一下。&&& 本文来自:
& & 关于三星和LG在电视领域的发展历史,基本也就是随着电视技术的更迭而成长的。CRT-PDP-LCD-OLED每个阶段两家公司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和LG都曾在2012年推出过55OLED电视,并在2013年试图商业化,但是没过一年,OLED最大的支持者三星就转移了战略。
& &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三星和LG在OLED面板核心防水技术方面的专利之争,但更多还是三星在市场战略灵活的性格所致。
& & 2014年三星重点投入到了4K液晶电视,2015年发布了SUHD TV,2017年全新打造了QLED TV。为占据量子点技术,三星投资了具备300项量子点技术专利的德国Nanosys公司,还收购了美国量子点企业QD Vision。与此同时三星也没有完全放弃OLED技术,小尺寸领域的AMOLED有着快速的成长。
& & 而反观LG从2012年起就一直坚守在OLED阵营,不断改进工艺和技术。在OLED材料研究方向LG化学积极同住友化学、三菱化学、美国UDC、德国Covin等公司密切合作,共同推进OLED材料行业的进步。
& &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QLED和OLED的较量,其实并不只是三星和LG之间的较量,而是两种技术背后的研究、产品、营销集团之间的较量。
& & QLED与OLED天生就不同
& & 要想真正的了解&Q&与&O&的差异,就必须先从结构上剖析它们。
& & &理想版&的QLED技术应该是量子点材料主动发光,应用在显示设备上不需要背光源和彩色滤光片。而现阶段&bate版&的则是在蓝光LED前分布量子点膜,形成纯度更高的背光源,透过液晶分子带来更&纯&的色彩表现。
& & &理想版&的OLED技术应该是OLED有机材料主动发光,产生RGB三原色,构成色彩。而现阶段&bate版&的则是采用了W-OLED的技术,OLED只充当了自发光的背光源,不过相比液晶机械式的转动,依然拥有绝对的黑位和高对比度这样的特点。
& & 这样看来两个技术&理想版&都是自发光的属性,QLED是无机材料自发光,OLED是有机材料自发光,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显示技术。但为何市面上都是&bate版&呢?
& & 其实OLED做成&理想版&的技术都有了,2014年CES上索尼推出的OLED电视就是&理想版&,还有很多广播级的显示设备,包括三星的AMOLED都是&理想版&。但市场是一个讲究效率和成本的地方,W-OLED相比于RGB OLED有着更好的成本优势和使用寿命,更适合市场的推广。
& & QLED的&理想版&稍微发展慢一点,但是毕竟是OLED的&晚辈&,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市场也会给予更多的耐心。
& & 说完了结构,那就来说说实际效果(以市面上的bate版做对比)。
& & 亮度:Q胜。QLED采用的LED背光,通过采用高亮度LED模块、改善背光结构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亮度。像索尼的动态背光大师版峰值亮度就可以达到4000nit,三星的QLED也能达到2000nit,并且能保证15s左右不衰减。而OLED有机发光的特点,高亮度势必会照成有机发光体的衰减,造成不可恢复的物理损伤。
& & 黑位水平:O胜。这一点毋庸置疑,OLED可以完全关闭背光。QLED也有局域控光技术,但是并不能将每个像素都控制好(索尼Z9D除外)。
& & 刷新率&响应时间:O胜。QLED的液晶分子在接受电信号之后还有一个机械的转动过程,而OLED就像灯泡一样,瞬间就完成了开关闭合的动作。
& & HDR:Q胜。QLED拥有更高的亮度,所以在相同的色深和灰度情况下,QLED会有更好的动态范围表现。
& & 色域:Q胜。大家都是bate版,都是背光+彩色滤光膜的模式,不过量子点的光谱具有天然优势。
& & 可视角度:O胜。OLED甚至可以接近180&。
& & 均匀性:O胜。OLED单独控制每个像素点发光的特点,足以打败局域控光的QLED带来的画面均匀性。
& & 灰度:Q胜。暗部细节和色彩过渡问题不管是W-OLED还是RGB OLED都应该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一个难题。因为OLED采用的是PWM或者DC调光方式。当面板的色数达到10bit,也就是1024级的时候,要想像液晶分子那样精细的控制转向,是相当难的事情。
& & 功耗:Q胜。OLED省电,是在表现黑色场景的时候,但是正常的使用情况下,同尺寸的OLED会比QLED功率大一些。
& & 看了这么多项的对比,bate版的QLED与OLED可以说难分伯仲。难怪两大阵营目前都是势均力敌的状态。
& & Q与O谁才是赢家?
& & 终于要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了。但是这个答案也许要让大家失望了。为什么一定要分出个胜负呢?大家所关心的柔性屏幕技术,QLED和OLED+印刷技术,都可以做成超薄的柔性屏幕。共存不可以吗?不仅仅是bate版是和平共处的状态,将来都升级成了理想版,同样还会是和平共处状态。
& & 在显示技术上,大家有不同的实现方法,但是没有谁是万能的,始终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就像商业中的线上线下、影视中的3D和VR、医学中的中药和西医,都是共存的关系。
& & 但是,也是一定能分出胜负的,因为等离子就被液晶干死了。这其中的原由是什么呢?成本优势决定存亡,谁能最快速度的提高技术、效率,并降低成本,谁就能笑到最后。
&&&&触摸屏与OLED网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一条微信新闻,涵盖触摸屏材料、触摸屏设备、触控面板行业主要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触摸屏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办法:微信公众号“i51touch” 或微信中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
相关阅读:&&&&&&&&&&&&&&&&&&&&&&&&&&&&&&&&&&&&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 028--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
业务合作QQ:
触摸屏软件制作与技术支持:
媒体合作QQ:
2000人超级QQ触摸屏群:1220106您现在的位置:&&>&&>&
QLED和OLED究竟哪个更好?
作者:未来媒体网络 &&&来源:未来媒体网络&&&发布时间: 15:38:34
&  【流媒体网】摘要:QLED和OLED是当下最受关注的两种显示技术。虽然听起来差不多,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两者既代表了当今显示技术发展的两个方向,也是市场上分别以三星和LG为代表的两个阵营。
  QLED和OLED是当下最受关注的两种显示技术。虽然听起来差不多,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两者既代表了当今显示技术发展的两个方向,也是市场上分别以三星和LG为代表的两个阵营。Digital
Trends网站对QLED和OLED两种技术进行了介绍与全方位的比较。
  什么是QLED
  QLED电视是采用量子点技术来提升图像显示质量的一种LED电视。与单纯的发光二极管(LED)相比,量子点就像一个可以产生更纯净光线的滤镜。要满足超高清联盟Ultra
HD Premium
TV的标准,大多数LED电视都需要使用量子点技术。由于量子点现在在高端电视中应用广泛,为避免混淆,三星将采用该技术的电视统一命名为QLED电视(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因此,QLED事实上是三星为自家量子点LED电视创造的名词。2017年初的CES展会上,三星发布了首台以&QLED&命名的电视,并希望其他公司也用QLED来命名自己的量子点LED电视。三星目前并不打算生产OLED电视,因此,这一提议的目标是将QLED电视与单纯的LED电视区分开,并与OLED电视形成两个阵营。为此,三星在2017年4月与中国制造商海信和TCL建立了&QLED联盟&,而其竞争对手正是OLED。
  三星QLED电视
  什么是OLED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由有机材料组成,通电后即可发光,因此是一种自发光显示技术。单个OLED只有一个像素大小,因此要填满整张电视屏幕需要数百万可单独打开并关闭的OLED。当一个OLED电视的像素关闭时,它是完全不发光的,因此可以彻底地呈现黑色。与QLED相比,OLED电视可以做得更薄,更具可塑性。
  QLED是一项自发光技术吗
  与等离子、OLED甚至旧式CRT电视不同,目前的QLED并不是一个自发光的显示技术。量子点并不会直接发出你看到的彩色光,他们分布在一层薄膜上,就像覆盖在LED电视面板上的滤镜一样。LED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这层薄膜,光就呈现出理想的色温。亮度和色彩由此得到显著提升。
  但电视发烧友们一直在期待真正的QLED电视,即可以像OLED一样,对单个量子点进行开关,无需依赖背光源和液晶面板。如果量子点可以发光,那么我们也能称QLED为自发光显示技术。但目前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QLED与OLED大比拼
  Digital Trends从对比度、可视角度、亮度等多个方面分别对QLED电视和OLED电视进行了比较。
  黑场表现:OLED胜
  一块屏幕显示黑色的能力是影响画质水平的重要因素。更暗的黑色可以带来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色彩范围,从而带来更真实的画面。在黑场显示上,OLED是毫无疑问的冠军。
  尽管QLED电视提升了LED显示的黑场水平,但仍需依靠液晶面板的背光照明。尽管采用了增强版的光线控制技术,可以选择性地调整LED的背光强度,但仍存在&漏光&问题&&背光会从理应呈现黑色的区域漏出。这一问题在星空场景或者宽荧幕电影的黑边上尤为突出,会显示出轻度雾霾的效果,且明亮物体的边缘将变得模糊。即便在最高级的QLED机型上,这一问题也无法避免。
  但OLED就没有这些问题的困扰。只要OLED像素不通电,它就不会发出亮光,因此,这个像素就彻底是黑色的。
  亮度:QLED胜
  在亮度上,QLED电视拥有很大的优势。LED电视在呈现最大亮度上本就表现出色,再加上量子点的加持,则变得更加明亮。因此,QLED电视可以在不降低饱和度的情况下呈现光谱明亮区域的所有色彩。由于绝佳的高光表现,QLED在呈现HDR内容上表现更好。例如,它可以轻松表现湖面或汽车表面闪烁的亮光。
  从HDR的角度而言,OLED电视的完美黑场表现也可以增加对比度。在黑暗的房间内,其为观众呈现的对比度效果也与更明亮的QLED电视相似。而在拥有复杂光线的房间中,QLED的亮度优势则能更好地呈现HDR内容。
  色彩:平手
  曾经OLED在色彩范围上无人能及,但量子点提升了背光的纯净度,可以带来更好的色彩精准度、色彩亮度和色彩范围,与OLED电视不分胜负。QLED制造商强调,在高亮度的情况下,QLED能显示饱和度更高的色彩。
  响应时间:OLED胜
  响应时间指的是每个二极管从&开启&状态转到&关闭&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更快的响应时间能够减少运动模糊和人工制作痕迹。
  OLED电视中的每个像素都是一个小的二极管,因此在响应时间上完全超越QLED。相反,QLED电视中的二极管不仅反应更慢,而且并不是独立工作的。这使得整体的&开&和&关&的转换变得更慢。事实上,OLED在当今电视技术中拥有最快的响应速度,因此在这方面拥有绝对优势。
  LG OLED超薄电视
  可视角度:OLED胜
  在这一方面,OLED再次略胜一筹。最佳观看角度是QLED屏幕的死穴。随着观看视角的偏移,QLED在颜色和对比度上的质量会逐步下降。LG生产了一种被称为IPS的液晶面板。这种面板在视角偏移的情况下比VA型液晶面板有更好的表现,但仍旧无法与OLED技术相媲美。
  OLED的最大可视角度为84度(可保证不出现亮度衰减的最大视角)。尽管一些QLED电视在可视角度上作了改进,但OLED仍保持着巨大的优势。
  尺寸:QLED胜
  在这一方面OLED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OLED技术诞生初期,其最大尺寸为55英寸。如今,OLED屏幕已经可以做到77英寸了。但液晶屏幕在这一方面受限更少,QLED屏幕可以做到100英寸甚至更大。
  使用寿命:QLED胜
  LG方面透露,在亮度衰减到正常值的50%之前,OLED电视可以坚持使用54年,每天观看5小时。当然,这个数据还有待验证,毕竟OLED是2013年才出现的。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暂时认为QLED更胜一筹。
  能耗:OLED胜
  OLED面板极薄且不需要背光。因此,OLED电视比QLED电视更轻更薄,所需的能量也更少,更加节能。
  价格:平手
  曾经,QLED电视在价格上是绝对的赢家,但现在OLED电视的价格有所下降。如果从最高端的型号来看,QLED的价格和OLED也差不多。
  在画质方面,OLED优于QLED。OLED更轻更薄,耗能更少,可以提供更大的可视角度。虽然目前仍有一些小贵,但较早期的价格已经下降了不少。
  QLED在亮度上优势明显,并且在黑场表现上有所提升。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在白天观看QLED电视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到了晚上,OLED的表现则更具有吸引力。
责任编辑:路明玉
版权声明:凡来源标注有“流媒体网”字样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流媒体网”。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本站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上一篇互联网电视:
3月30日下午,联想17TV 65i3智能电视正式发布,它具有65寸大屏设…
12月22日,在风行官方商城、唯品会风行品牌专区首日开放购买的…
飞屏是怎么飞,biu一下就到电视上去了吗?跟着流媒体网来感受下…
关注流媒体微信iptvott
运 营 商:
合作媒体:
合作伙伴:2017年QLED与OLED之争:谁才是真正的赢家?|OLED|QLED_新浪科技_新浪网
2017年QLED与OLED之争: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作者:小拓
  QLED和OLED虽然只有一个字母之差,但在技术和营销上却有着天壤之别。2017年三星全新推出了QLED TV,让LG的“O”和三星的“Q”这对欢喜冤家再次被推向未来显示技术之争的风口。这两条技术线路究竟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技术差异?又有怎样的市场评价和未来前景?小编和大家来探讨一下。
  关于三星和LG在电视领域的发展历史,基本也就是随着电视技术的更迭而成长的。CRT-PDP-LCD-OLED每个阶段两家公司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和LG都曾在2012年推出过55吋OLED电视,并在2013年试图商业化,但是没过一年,OLED最大的支持者三星就转移了战略。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三星和LG在OLED面板核心防水技术方面的专利之争,但更多还是三星在市场战略灵活的性格所致。
  2014年三星重点投入到了4K液晶电视,2015年发布了SUHD TV,2017年全新打造了QLED TV。为占据量子点技术,三星投资了具备300项量子点技术专利的德国Nanosys公司,还收购了美国量子点企业QD Vision。与此同时三星也没有完全放弃OLED技术,小尺寸领域的AMOLED有着快速的成长。
  而反观LG从2012年起就一直坚守在OLED阵营,不断改进工艺和技术。在OLED材料研究方向LG化学积极同住友化学、三菱化学、美国UDC、德国Covin等公司密切合作,共同推进OLED材料行业的进步。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QLED和OLED的较量,其实并不只是三星和LG之间的较量,而是两种技术背后的研究、产品、营销集团之间的较量。
  QLED与OLED天生就不同
  要想真正的了解“Q”与“O”的差异,就必须先从结构上剖析它们。
  “理想版”的QLED技术应该是量子点材料主动发光,应用在显示设备上不需要背光源和彩色滤光片。而现阶段“beta版”的则是在蓝光LED前分布量子点膜,形成纯度更高的背光源,透过液晶分子带来更“纯”的色彩表现。
  “理想版”的OLED技术应该是OLED有机材料主动发光,产生RGB三原色,构成色彩。而现阶段“beta版”的则是采用了W-OLED的技术,OLED只充当了自发光的背光源,不过相比液晶机械式的转动,依然拥有绝对的黑位和高对比度这样的特点。
  这样看来两个技术“理想版”都是自发光的属性,QLED是无机材料自发光,OLED是有机材料自发光,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显示技术。但为何市面上都是“beta版”呢?
  其实OLED做成“理想版”的技术都有了,2014年CES上索尼推出的OLED电视就是“理想版”,还有很多广播级的显示设备,包括三星的AMOLED都是“理想版”。但市场是一个讲究效率和成本的地方,W-OLED相比于RGB OLED有着更好的成本优势和使用寿命,更适合市场的推广。
  QLED的“理想版”稍微发展慢一点,但是毕竟是OLED的“晚辈”,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市场也会给予更多的耐心。
  说完了结构,那就来说说实际效果(以市面上的beta版做对比)。
  亮度:Q胜。QLED采用的LED背光,通过采用高亮度LED模块、改善背光结构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亮度。像索尼的动态背光大师版峰值亮度就可以达到4000nit,三星的QLED也能达到2000nit,并且能保证15s左右不衰减。而OLED有机发光的特点,高亮度势必会照成有机发光体的衰减,造成不可恢复的物理损伤。
  黑位水平:O胜。这一点毋庸置疑,OLED可以完全关闭背光。QLED也有局域控光技术,但是并不能将每个像素都控制好(索尼Z9D除外)。
  刷新率&响应时间:O胜。QLED的液晶分子在接受电信号之后还有一个机械的转动过程,而OLED就像灯泡一样,瞬间就完成了开关闭合的动作。
  HDR:Q胜。QLED拥有更高的亮度,所以在相同的色深和灰度情况下,QLED会有更好的动态范围表现。
  色域:Q胜。大家都是beta版,都是背光+彩色滤光膜的模式,不过量子点的光谱具有天然优势。
  可视角度:O胜。OLED甚至可以接近180°。
  均匀性:O胜。OLED单独控制每个像素点发光的特点,足以打败局域控光的QLED带来的画面均匀性。
  灰度:Q胜。暗部细节和色彩过渡问题不管是W-OLED还是RGB OLED都应该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一个难题。因为OLED采用的是PWM或者DC调光方式。当面板的色数达到10bit,也就是1024级的时候,要想像液晶分子那样精细的控制转向,是相当难的事情。
  功耗:Q胜。OLED省电,是在表现黑色场景的时候,但是正常的使用情况下,同尺寸的OLED会比QLED功率大一些。
  看了这么多项的对比,beta版的QLED与OLED可以说难分伯仲。难怪两大阵营目前都是势均力敌的状态。
  Q与O谁才是赢家?
  终于要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了。但是这个答案也许要让大家失望了。为什么一定要分出个胜负呢?大家所关心的柔性屏幕技术,QLED和OLED+印刷技术,都可以做成超薄的柔性屏幕。共存不可以吗?不仅仅是beta版是和平共处的状态,将来都升级成了理想版,同样还会是和平共处状态。
  在显示技术上,大家有不同的实现方法,但是没有谁是万能的,始终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就像商业中的线上线下、影视中的3D和VR、医学中的中药和西医,都是共存的关系。
  但是,也是一定能分出胜负的,因为等离子就被液晶干死了。这其中的原由是什么呢?成本优势决定存亡,谁能最快速度的提高技术、效率,并降低成本,谁就能笑到最后。
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用,降低企业互联网专线资费,降低国际...
所以在共享单车大战中胜出的公司,必然是用心做精细化运营,脚踏...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最真实的互联网。大公司以利为先摸黑赚钱,同时...解读:被三星追捧的QLED实际表现如何 OLED会被它取代吗
今年在显示屏领域,各大厂商都在争先恐后的发布OLED屏幕的时候,三星却不走寻常路,发布了QLED屏幕,那么问了来了:OLED和QLED有什么不同?
同父异母的两兄弟
OLED中文全称有机发光二极管,QLED全称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虽然QLED和OLED都是基于二极管发光原理,但是实质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OLED是基于有机电致发光原理,而QLED是基于无机电致发光原理。
有人认为,下一代显示屏的技术应该是QLED,为什么呢?因为由于由于无机物的受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指标普遍要高于有机物,所以理论上,QLED的光源稳定性和寿命等关键指标要强于OLED。
在生产工艺中,OLED是采用蒸镀工艺生产,把发光材料高温处理成小分子结构,再使其在指定位置重新凝结的工艺,此方法对环境要求极高,且工序复杂,设备精密,最重要的是很难满足大尺寸屏幕的生产需要。
而QLED发光中心为半导体纳米晶体,可溶于多种溶液,具备通过溶液制备的可能,一方面会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突破在屏幕尺寸上的限制。
实际性能表现
有人会说,这样看上去QLED比OLED更具有购买性。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两者的差距,我们特意将(rtings)网站上的数据制作成表格,这样大家就能一目了然。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OLED不管是在运动模糊还是可视角度上都超过了QLED,而这两点恰巧也是目前购买电视机最重要的两个项目。
就和文章开头说的一样,虽然QLED在使用时长以及稳定性上都超过了OLED,但是结合现实考虑,一台普通家用电视最多使用5年,我们就会换新,那这样看来我更愿意选择一个效果好的OLED,而不是QLED屏幕。
目前屏幕可分为三种,LED、OLED和QLED,三者中OLED都比其它两者要好,而QLED更像是一个上不去下不来的中间产品,且价格高昂。
如果你预算有限,LED是你最好的选择,如果你能承受更高价格,OLED将会是首选,至于QLED,让它成为一场梦吧!
最后,我们解答几个之前网友的提问,希望能帮助到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
1:OLED的寿命是否与LED一样长,还是应该考虑购买延长保修期?
答:如果你准备5年之内换新电视,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你想长久使用,建议你可以考虑。
2:三星会不会再次开始制造OLED屏幕
答:会,并且将会采用LG的面板技术,但是上市时间就不得而知了。
3:屏幕上画面过于黑暗我应该调节什么选项?
答:很多人会认为,屏幕暗就需要提高亮度,笔者认为这是错的,伽马才是影响黑暗场景细节的主要选项,所以当你屏幕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可以调节伽马值。
4:OLED电视在亮光较强的房间里面会看不清屏幕吗?
答:肯定不是啊,虽然OLED在亮度峰值方面低于其他面板,但是也只是在电视对比的时候暗,在家庭环境中影响很小。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LG OLED电视PK三星QLED电视,谁才是王道?-消费电子-与非网
来源:EEFOCUS
2017年,智能手机厂商拼的火热,各大厂商纷纷亮出&绝招&。另一边的电视机市场,虽然2017上半年销量同比有所下跌,但各电视机厂商依然在绞尽脑汁,寻求新的突破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电视的追求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可以收看节目就可以了。现在的彩色电视拼的是黑科技,追逐的是美感、视觉享受。
就在几天之前,一年一度的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刚刚闭幕,它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展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机、智能家居、机器人、无人机和高科技汽车比比皆是。
彩电历来都是CES最受关注的品类之一,在今年的展会上,Micro LED电视和、海信激光电视、与索尼的电视纷纷亮相,这些新产品在提高消费者观看体验的同时,也为彩电行业点亮了未来彩电技术的发展脉络:量子点、OLED、8K、人工智能、HDR。一大波全新的电视机技术正在来袭,它们将会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本期与非网栏目《》,小编将给大家介绍三星QLED电视和LG OLED电视,看看哪款更炫酷,更值得入手。
QLED VS OLED
三星QLED电视和LG OLED电视,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其显示器采用了不同的技术,那么,QLED和OLED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直译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自发光特性,使用磷光色层构造产生不同颜色的光,而不是像液晶屏幕那样需要背光源。
QLED(Quantum Dots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即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与量子点背光源技术不同的是,它更像是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性,但自发光物体不是有机二极管,而是量子点。量子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每当受到光或电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这一特性使得量子点能够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
图|QLED电视与OLED电视差别对比
三星QLED电视
目前,对于量子点电视而言,都具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过高的亮度会冲淡画面的色彩表现,这也是一直束缚量子点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色彩由光照决定,光线条件不同也会影响色彩的明暗和鲜活程度的表现,这也是&色量&的意义所在,正是为了测试不同亮度下色彩表现力的标准。
色量提升时,电视可以表现出更广泛的颜色,从三原色到消色差颜色,都更加生动和精准。但如果想有效再生色量,是需要很高的亮度的,这也又回到了我们前面所说的过高亮度会冲淡显示屏的色彩表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星在QLED显示器中使用了全新的&金属量子点&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发光效率。当亮度在峰值区间内,更多的光线从量子点间透出,有效提升了色量。亮度的提升让画面在维持色彩稳定的情况下更加栩栩如生。
一直以来,三星QLED电视最大的优势就是其色彩表现能力,目前的技术使得QLED TV能够呈现出超过10亿种色彩,还原100%显色体积。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与非网编辑,网名:小太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出身,经历过研发,却不愿远离电子这个圈子。愿与你徜徉在字里行间,发现更多电子奥秘!
2018年2月,首次有报道称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SDC)正在开发基于混合量子点和OLED架构(QD-OLED)的电视面板。三星后来证实其的确正在开发这种技术,但并无立即将其商业化的计划。
发表于: 11:22:46
3D NAND的堆叠大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果说几家国际闪存大厂,如三星、美光、东芝、西数、SK海力士当前推向市场的主流产品是64层(或72层)3D NAND,那么明年就将跨入96层。
发表于: 10:38:28
虽然下半年三星的重点是Galaxy Note 9,但三星的另一看家系列新旗舰——S10的消息也偶尔出现在大众的眼前。现在,关于S10又有了新的消息。据报道,全新的三星Galaxy S10将有3款。
发表于: 10:22:12
全球第三大半导体硅晶圆厂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25日表示,半导体硅晶圆供不应求,环球晶产能到2020年全满,至少四年看不到价格反转迹象,且抢货潮从主流的12吋一路向下延伸至8吋、甚至6吋。
发表于: 10:12:14
根据TrendForce光电研究(WitsView)最新观察,全球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产能持续扩充,预计2018年的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产能面积为1,360万平方公尺,较去年成长51.1%。随着中国大陆面板厂的新增产能陆续启动,预计2021年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产能面积将攀升至2,730万平方公尺,较2018年呈倍增态势。
发表于: 09:57:00
当下,国内彩电市场正面临着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而激烈的竞争不只是局限于品牌之间,更反映于整个彩电市场的“不景气”
发表于: 18:04:26
今天,小米官方公布了一段视频,表示小米新品6.28见。
发表于: 15:06:45
如今,手机不离身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一旦没电就感觉浑身不自在。考虑到大家的需求,目前在很多商场、电影院、甚至车站等公众场所都有手机充电桩提供,大多还是免费开放。这样的装置确实快捷方便,为大家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发表于: 14:56:36
延期近一个月后,格力电器的2017年股东大会在6月25日终于召开了。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大会并没有涉及董事会换届事宜——本届董事会已于日任期届满,目前属于超期服役。
发表于: 14:47:44
从负债累累的乐视,到融资20亿美元的FF,贾跃亭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解套的呢?
发表于: 14:32:31
& 2010 - 2018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
由于网站服务器迁移,日将可能出现暂时不能访问的情况。在此说明,不是网站关闭了,而是网站迁移造成的。请大家稍安勿躁,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s8和s8 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