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拍婚纱照注意哪些陷阱过话费陷阱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当前位置 & &
& 国庆出游小贴士:小心天价话费陷阱!
今 日 视 点
国庆出游小贴士:小心天价话费陷阱!
08:36:43&&出处:&&
编辑:鲲鹏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09-29][09-28][09-27][09-26][09-25][09-25][09-24][09-24][09-22][09-22]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手机无缘无故就被扣话费,原来陷阱搁这呢|陷阱|话费|梦网_新浪网
手机无缘无故就被扣话费,原来陷阱搁这呢
手机无缘无故就被扣话费,原来陷阱搁这呢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家好,我是人贱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小编,今天又来给大家扯淡来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记得订阅哦!现在手机普遍至极,几乎人手一部,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多,很多不法分子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非法手段设置了很多陷进,导致很多人手机无缘无故就被扣了很多话费。那么,手机有哪些扣费陷阱呢?目前,手机乱扣费陷阱主要有三种途径,即语音类、短信类和梦网类。语音:拨打声讯台,费用极其高昂;短信:普通信息传送接入号,如电视上随处可见的鼓动你发送xxx到梦网:手机上网登陆页面、彩信等。扣费的形式有哪些:一种是计时收费;一种是点播,即按条(次)收费;还有一种是订阅,即包月那么,我们该怎么应对扣费陷阱呢?比如中国移动手机用户,直接拨打10086,按0转人工服务,要求关闭sp服务接入。肯定有很多人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懂这些东西,我现在告诉大家相对准确的表述方式,供参考。1、“我要求关闭本机号码所有sp梦网、短信接入点播、订阅功能,5种方式都关闭(主要有短信,动画,彩信等)”2、“我要求本机号码不能点播、订阅任何sp梦网、短信业务”3、“我的号码只保留打电话、发短信、gprs上网功能,其它点播、订阅sp服务的功能全部关闭,以后需要什么业务,我自己会去营业厅办理”。感谢各位高颜值的朋友抽空阅读小编的文章,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有不好的地方请多多包含,小编会继续努力写出更好的文章的,您的肯定是小编最好的前进动力,有什么意见可以在评论栏留言给小编,关注小编吧,每天都会为你们更新的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中国电信的用户,大家要小心啦,有设计陷阱,骗话费的!_百度知道
中国电信的用户,大家要小心啦,有设计陷阱,骗话费的!
中国电信的用户,大家要小心啦,有设计陷阱,骗话费的!本人没有开通的,电信的骗子,自动开通,骗取费用,垃圾垄断的垃圾类。
给我开通了800M,50元的网络?你电信的B,你要800G,2元也送给你用,我还要开通?用WIFI需要你这破网络?乱七八糟的收费。多方通话,20元,我没有知道什么功能,给我开通搞你全家死光光是吧。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哇,还有这种骗子啊。以后我也得注意了。谢谢你的提醒哈。
采纳率:7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电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家里座机话费无缘无故每月都被无故扣掉16元,看似不多,但一年算下来也有近&200元。要算上全青岛市上百万座机用户,这个数字可就更大了。”市民董女士最近在自家座机话费收费清单里发现了这样一个“猫腻”。而记者调查发现,在青岛,遭遇这种乱收费现象的座机用户不在少数,大多数用户对此却并不知情。追究其中原因&,会发现曾在手机使用中频现的话费陷阱如今已悄悄蔓延至了座机,而且其隐秘度更高。核心提示小心送到家的“大礼包”如果家里的座机接到陌生来电说你获得了一项免费大礼包活动,最好不要接受;如果不小心接受了,一定记得要去查询话费,因为很有可能你的电话已经被开通一项收费业务。这项业务收费会隐藏在每月账单里,如果你不主动取消,这项费用会一直收下去。在青岛,遭遇这种乱收费现象的座机用户不在少数,但具体数目无从统计。为什么家里的电话会无缘无故地开通收费项目呢?实际上,这是联通公司和增值业务提供商(简称SP)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由联通公司提供平台,由SP采用各种办法向用户推销各种增值服务,然后再由联通公司和SP之间分成,这种看似透明的消费提醒实际上存在诸多问题,因为这些SP为了赚取更多利润,会设置陷阱来吸引用户主动往下跳。每月被多扣掉16元家住市北的董女士因为不少亲戚都在&外地,平时喜欢用联通座机和亲戚朋友联系,所以每个月的话费都比较高,但有一个月没怎么用座机打电话,电话费还是很高,于是董女士亲自去了趟联通营业厅,一查很纳闷&,在每个月的通话费用基础上,联通都多扣了16块钱,已经连续扣了好几个月了。这个钱究竟是干什么的呢?“一开始说是因为系统升级导致,后来连工作人员自己也解释不清楚了!”董女士说。实际上,早在2012年十一期间,她就发现家里的座机被多收了16元话费,去找联通咨询,对方表示因为国庆节系统升级,数据紊乱,所以才多收了这些钱,并表示会将多收的话费预存到下个月的话费里。但到了元旦,她去查时意外地发现,不但&10月份多收的16元没有退,后面一个月的话费,还照样多收了16元。感到气愤的董女士找到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承认多收了话费,却解释不出原因,给出的说法还是“系统升级”。这次董女士不再相信工作人员解释,她认真地打出了2012年全年的电话清单,发现每个月都有16元的出入。因为只能打印当月往前12个月的电话详单,所以之前的话费是不是多收,已经无法从查询系统上核实。细心的董女士还发现,这些多收的16元话费,在每月的账单上并没有单独列出,而是隐藏在本地通话费里面,如果不同时打出每个月的通话详单,光看月账单,根本无法发现这个16元的消费。比如2012年9月份,董女士座机的账单上显示本月的语音通话费(包括本地通话费和国内长途费)共计32.75元,而9月份的通话详单则显示董女士这个月一共只打了16.75元的电话,多出的16元没有列出收费原因。同样,10月、11月的账单和通话详单的对比,都发现每个月多收了16块钱。评论联通营业大厅里的咨询柜台人并不多。很多市民不知道家中座机被多收费了。糊涂账员工也解释不清每个月都多收了16元,显然光靠给出“系统升级”的说法,无法解释清楚,而且过了两个月,联通也没有把多收的16元退给董女士。董女士准备一定要把这事弄个明白。虽然当时工作人员给董女士做了登记,但后来也一直未能给个合理解释。工作人员甚至说不清楚到底是从哪个月开始多收董女士这16元费用的,前前后后说了三个时间,开始说2012年8月,后来又改口成了2012年3月,听董女士还表示质疑,又改称可能是从2011年开始的。直到今年2月底,工作人员又联系董女士,表示经过公司领导批准,现在同意按照16个月,每个月16元,双倍返还多收的话费,算下来一共512块钱。并且明确表示以后不会再多收了。对于多收的这个到底是什么费用,还有哪些话费是被多收的,先后跟她联系的多名联通工作人员都解释不清楚,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则很直接地告诉董女士,这个16元可能是“国内多方通话费”,放在本地通话费里,统一收取,但公司内部有规定,对待客户,一律统称“系统升级”。“现在虽然自己的钱退回来了,但很多不知情的机主,每个月还照样被多收着这些钱呢!”董女士说,之所以给媒体反映一下,就是想提醒不知道这种情况的市民,抽空去查查自己的电话详单,看看是不是也已经被悄悄地多收了话费。“中招”用户多不知情实际上,上述联通座机乱扣话费的现象并不是孤例,在联通合并网通之前,就有岛城用户反映存在每个月多扣了16块钱的现象,但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到,不少联通的座机用户实际上很少会主动查询自己的通话详单,所以无从得知自己是否被多收费。更令人诧异的是,一旦用户发现自己被多收费,向联通投诉,只要闹一闹,联通就会主动退还,甚至有的还是双倍退还,但如果用户不主动提出,联通一般会默认继续收下去。记者注意到,早在2009年,就有岛城网通座机用户反映乱扣费现象。“我总觉得家里的固话费有些偏高,因为在网上缴费,也没去打出发票。今天一查话费明细才知道竟被开通了国内多方通话费长达16个月,而我一点也不知道这是项什么服务,每月收费16元,一年多来被多收256元。拨打10060(原中国网通的客服热线)咨询,他们说电话向我们推介过这种服务,可我们并没注册认可。”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大多数市民一般都不会注意到这个“国内多方通话费”话费的存在。3月4日,记者来到中国联通台东营业厅,正在排号的王守信大爷正满脸疑惑地看着手中的一沓话费单,“不应该啊,这两个月家里的固定电话怎么打了这么多钱?”记者从话费详单与话费账单的对比中帮王守信找到了答案。在一月份里的通话详单里,王守信没有使用家里的固定电话打过电话,可是在话费账单中本地通话费一栏却赫然印有“16.00”的数字。同样的奇怪现象也出现在二月份的话单里,从通话详单计算出的本地通话费用为6.38元,但在实际应收费用中又凭白无故地多添了16元,一共需交22.38元。家住宁夏路的王守信告诉记者:“家里孩子都在青岛工作,寻思用固定电话比用手机便宜,没想到竟然每月无故多花出些冤枉钱,还不如换个手机用。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高女士身上,“我前年办的固话,当时办了第一个月我就觉得话费对不上账,多亏同事的女儿懂,叫我去取消了这个多方通话的业务,要不算算这两年下来得白交多少钱?”去闹一闹,就给退款记者跟随王守信在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这多收的16块钱源自一个叫“国内多方通话费”的业务,这是办理固话时自带的业务,没有这个业务并不会影响日常的通话。“你可以打1取消这个业务,把这两个月的32块钱再退给你。”营业人员如是说。记者随机调查发现,岛城不少市民都曾遭遇过这个问题,而且在跟联通闹过后,大多都能给退回。上述原网通用户就表示,让他比较满意的是,最终网通退还了多收的256元国内多方通话费。“我们当时就在营业厅里跟他们闹,结果第二天接到济南的电话,说是可以退回,直接退到固定电话上当话费。”实际上,还有用户则是获得了双倍费用的退款。董女士告诉记者,她去联通营业厅跟工作人员交涉时,一位前来交话费的市民家里的三部电话,都出现了这种情况,“自2011年3月开始,每个月每部座机里都多扣了16块钱。”他找到联通营业厅,通过多次理论,现在营业厅已经按照双倍返还标准,将多收的三部电话的话费,全部退还给了他。而当时正在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的其他市民听说后,也有人去打印电话详单,他们也发现遇到了跟董女士同样的情况。■揭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每月被多扣费,这些联通座机用户究竟是如何被“暗算”的?这个费用是联通公司多收的还是背后另有主谋?记者调查了解到,就像手机话费陷阱一样,不少座机话费陷阱都是像联通这样的运营商和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提供商联手设置的,即使运营商并非主谋,但也因对业务平台缺乏有效管理而在客观上为涉嫌诈骗话费的商家提供了便利。&运营商只是“帮凶”3月14日,记者拨打联通客服10010,问询董女士家座机多收的16块钱的事,这次工作人员终于详细介绍了这项收费产生的前因后果:“你所提供的电话在日17时54分接听了一个1161665的来电,然后在来电提示下激活了一个礼包,这个礼包当月是免费的&,不过从2011年8月开始收费,一直到2012年11月,一共16个月,每个月收了16块钱。”这位工作人员解释道,即使用户不用这16块钱提供的服务,但只要不取消,还是会继续收下去。实际上,在2011年曾经出现过大面积的私自开通并每月收取16元名为“国内多方通话费”的乱收费问题,上述联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内多方通话费”是一项名为“电话对对碰”的业务,由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玛信息)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展,“两者是合作关系,直接由联通收取话费。”公开资料显示,朗玛信息是一家民营上市公司,其主要经营产品为“电话对对碰”,这项业务在山东的收费标准为16元/月。记者拨打960053发现,一段简单的电话对对碰介绍后,语音提示该业务“面向全省固定电话、小灵通电话以及后付费手机电话免费拨打,注册会员可享受更多精彩,每月仅收取16元。”紧接着,便是一段极具诱导性的提示,“尊敬的用户,您获得了电话对对碰送出的大礼包免费领取资格,其中包含7天会员资格以及价值100元的绑定碰碰币,对对碰会员可尽情享受聊天交友、听歌娱乐、电话游戏等高级会员功能,立刻领取礼包激活会员服务请按1,不领取礼包直接进入对对碰礼包请按2。”据董女士确认,她的确曾收到过这样的来电,本来以为是免费大礼包就按了1键,没想到从此开始每个月被多扣16元话费,其实这些服务她根本没有使用过。“因为这个钱是由联通公司统一收费的,所以很难被发现。一般用户都是因为某月基本没怎么打电话、结果话费还是很高才最终查询发现的。”一位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类似业务不仅在固定电话中,而且也已经在小灵通和手机业务中展开。联通和SP五五分成实际上,电信运营商和类似朗玛信息这样的&SP(增值业务提供商)之间关系非常微妙,一般来说,因为关系的不对等,SP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来吸引用户,其中给用户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就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打电话、发短信让你免费试用,只要你试用了,不取消的话,下个月就会开始收取这项服务费了。”一位熟悉SP业务的人士表示。一位曾在SP公司工作过的业内人士爆料,SP公司的那些所谓“智囊团”点子很多,比如同时给很多手机,发一条类似是朋友发来的短信,比如“不好意思,我不小心在电话本里删了你,请你再告诉我你是谁?”这位业内人士统计过,看到这样的短信,约有20%左右的人以为真是朋友发来的,于是发回各种各样的信息过去,比如“你是谁啊?”你一回复,就相当于移动的平台系统认为是你主动发信息给SP的,于是SP开怀大笑,当月马上扣你10元的话费。上述做法是2003年到2004年SP野蛮生长时期的冰山一角。“2003年到2004年是SP最疯狂的时候,那个时候挣钱太容易了,随便开发个业务,通过各种方法都可以赚消费者的钱,所以导致很多SP不正儿八经地进行业务钻研,老想着借助运营商的平台赚钱&,各种违规操作的手段都有。”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告诉记者,后来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开始规范SP,包括运营商也开始监管SP,发现违规行为,立刻终止合作,到现在来看,SP整体发展来说不好,只有极个别的大企业还行。据项立刚介绍,目前SP和运营商合作所占的分成从40%到85%都有。“一般来说,如果运营商自己开发业务,自己去做推广,运营商只是提供一个平台,那么SP所占的分成就多一点,可能到85%,如果需要运营商帮助推广,那么SP所占的分成就少一点&。”根据朗玛信息的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公司的合作商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而朗玛信息工作人员透露,公司与运营商大体以5:5的比例进行分成。记者查阅了朗玛信息2012年年中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对对碰”不重复拨入电话用户总数为905万,2012年6月末会员用户数为219万。也就是说,在拨打“电话对对碰”聊天的人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开通了包月会员。正是这两百万会员的会员费分成,成为朗玛信息“对对碰”业务的收入来源。此外,中报数据还显示,“对对碰”业务的毛利率高达88.65%。采访时记者还了解到,截至2009年,岛城固定电话数量为215万户左右,目前已经大部分归联通公司运营管理。而朗玛信息的“对对碰”会员达219万名,这其中有多少青岛会员?又有多少是因被诱导才办理了这种业务?记者反复追问,对方都以“属于公司的商业秘密”为由拒绝透露。■学者建言明确责权杜绝“店大欺客”早在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东兰县人大副主任韦杏立就呼吁,消费者要警惕电信服务中收费透明度低、违规收费现象严重、计费方式与实际不符等三大违规现象,其中特别提到,它们是“在未与消费者协商,擅自改变与消费者约定的收费方式、收费标准,擅自增加或者变相增加收费和服务项目;通过免费试用方式开展业务时,在免费试用期后,未经消费者提出申请或确认,擅自开通业务并强制消费。”其实,无论手机还是座机,屡屡存在的违规乱扣费问题其实由来已久,2010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手机“吸费陷阱”后,国家工信部也多次下文要求各地整治手机“吸费”问题,只可惜屡禁不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消费者发现某些SP使他们利益受损,但再回去找的时候不知道是找SP还是运营商,可能他们两头推,最后不了了之了。北京邮电大学曾剑秋教授针对垃圾短信的调研中发现,的确有些投诉不是运营商的行为,而是SP的责任,但曾剑秋认为,运营企业不能因此推卸责任,“因为一些业务通过诈骗的方法包括垃圾短信都是通过你这个业务平台发放的,所以业务平台的管理是很重要的。”但责任上的不明确造成了监管有难度。“2000年生效的《电信条例》其中有对SP的规定,但现在看来已经有点落后了,因为这个规定有漏洞,从责任上来看,任何SP都是一个企业,如果发生违规行为,就是企业行为,那么企业就要承担这个责任,而在电信条例里只是规定,运营商需要对SP代为监管,并没有明确提出如何监管,所以很难处罚运营商。”曾剑秋告诉记者。项立刚对于SP和运营商的责任有一个比喻。“这就好比是一个大公司盖了一座大楼,把这个楼租给一些小企业,如果小企业出现了违规行为,大公司如果积极处理了这些小企业,大公司就应该没有责任。”项立刚告诉记者,比如和联通合作的SP遭到了客户投诉,如果联通积极协调帮助客户追回损失了,那联通就是没有责任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普通消费者一定要及时查询自己的话费,如果发现问题,立刻向运营商投诉,要求运营商赔偿。”项立刚建议。曾剑秋也认为,代为监管只能监督一些小的违规行为,比如运营过程中的不规范等,但像上述采用“免费大礼包”来诈骗的行为就属于大违规了,这时候SP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运营商是监督不了的。曾剑秋建议,在这方面,应该成立有工信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运营商等组成的监管联动机制,一旦发现问题,由各自相关部门做出惩罚,比如出现违规行为,由工商部门介入,如果发现有犯罪行为则由公安部门来介入。■维权建议发现话费陷阱直接向工信部投诉著名互联网专家、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胡钢律师曾经遭遇过被SP乱扣费的问题,不过后来经过交涉得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但胡钢认为,虽然交涉了以后就有结果,但是如果不交涉这个费用扣了也就是扣了,而这也给了很多SP违规的机会。“像上述通过免费大礼包使客户开通会员的做法就是明显的对消费者进行误导,这实际上就是属于典型的民事欺诈行为,现在很多运营商都规定,SP提供的增值服务都需要进行二次确认,像上述行为,第一个月免费试用完了,应该对消费者进行二次确认,如果没有再告知消费者就扣费,就是欺诈行为。”胡钢告诉记者,经过工信部的多次整治后,目前SP这种简单的欺诈行为已经很少出现了,一旦出现,消费者应该积极投诉。胡钢建议,如果消费者遇到这种SP乱扣费的问题,可以直接向工信部(010-12300)或者向移动、联通和电信等运营商的总部进行投诉,这样不仅可以找回损失,还可能对当地运营商做出处罚,更加规范地方运营商和SP之间的合作。
深圳市富士威电路科技有限公司,黑心厂商的国际典范
所以我家在N年前把家里座机停了改为人手一手机
成功的男人白天贼JB忙,晚上JB贼忙;失败的男人白天没啥鸟事,晚上鸟没啥事。所以我要做成功的男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充话费陷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