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央行工作论文九提降准再提打破刚兑,首先需清理多层嵌套

何帆:央行再提打破刚兑,首先需清理多层嵌套问题 -ZAKER新闻
作者 何帆 ( 北大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 朱鹤 ( 北大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 叶子韵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硕士 ) 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 2017 ) 》 ( 以下简称《报告》 ) 。《报告》指出了资管业务存在的影子银行面临监管不足,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刚性兑付使风险仍停留在金融体系等问题。并提出了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等六大措施。报告中共有两个专题,其中之一就是《促进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可以说,央行这次对资管业务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一方面反映出资管业务当前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足够大,且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否则对整个金融部门都是巨大的隐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央行未来依然要大力推进资管业务的发展,并为此搭建起良好的监管框架,真正的大资管监管时代或将到来。我们认为,资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多层嵌套和刚性兑付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刚性兑付由来已久,多层嵌套则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刚性兑付指的是当资产管理计划到期时,资管公司要按照此前的约定返还投资者相应的本金和收益。若兑付出现问题,那么资管公司需要用自有资金兜底。多层嵌套一般指金融机构为了规避监管而导致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有资管产品的情况。金融机构之所以大量参与资产管理业务,是因为金融机构利用资管业务包装能把表内投资转到表外投资,从而规避准备金等监管要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转移需要经过多个金融机构,这就产生了多层嵌套问题。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将拿到的资产进行抵押甚至再抵押,就完成了一次加杠杆,进一步提高了信用风险。无论如何转移和嵌套,由此衍生的风险最终还是要由该金融机构承担,只是此时会涉及到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刚性兑付的存在则让金融市场无法为相关的金融产品准确定价。资产端来看,金融机构更愿意承接预算软约束主体发行的资产,如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各类债券。市场在评估这类资产时,也往往会考虑到中央政府的信用,虽然中央政府从没有做过明确承诺。这就导致这类资产的价格无法充分反映实际的风险,实际利率价格存在一定程度低估。负债端来看,各类金融机构大量采用发行理财产品的形式从居民部门融资。由于国内的银行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且中国从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居民部门往往对银行体系的信用充分信任。因此,居民部门容易将理财产品等同于普通存款,形成刚性兑付预期,对相关产品的实际风险存在明显的认知不足。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双重刚性兑付问题困扰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打破隐形刚性兑付和刚性兑付预期势在必行。打破刚性兑付意味着风险的充分释放,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要面临重大调整。正常情况下,这往往只会涉及到债权债务双方,只需要达成新的债务重组协议,并对风险进行重新定价即可。但是,当打破刚性兑付遇上多层嵌套,债权债务双方中间相差了多个金融机构,这时候资产负债的调整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当前的资管行业中,各金融机构间的通道业务类型特别常见。有一个大致的数据可以佐证。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 2016 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 5.9 万亿元、23.1 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 17.5 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分别为 9.2 万亿元、10.2 万亿元、17.6 万亿元、16.9 万亿元、1.7 万亿元。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 60 多万亿元。这里的交叉持有因素,主要就是指多层嵌套。用资产管理总规模减去 60 万亿,可知在金融体系内部因通道业务而出现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 40 万亿左右。从合规的角度,单独考察某个资管计划的具体环节都可能符合资管要求。但是,经过层层嵌套加杠杆之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金融部门内部的风险积聚得越来越高。在打破刚兑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可能诱发的风险及传导路径,如通道业务过多过于复杂,导致无法穿透监管,打破一个刚兑会牵连一批机构。因此,打破刚性兑付首先要处理多层嵌套问题。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快穿透式监管的推进,尽快厘清复杂的嵌套结构。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设定明确的处置标准,对于超过标准的资管业务,要在自主协商的基础上限时整改,部分情况下可引入监管介入。其次,化解存量风险的基础上,严控增量资管业务的质量。一方面要重视资管产品的结构,避免出现新的复杂嵌套产品,加剧金融空转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打破资产和负债两端的刚性兑付问题,合理为资管产品确定标准。第三,打破刚性兑付的过程中,央行需提供充足的非廉价流动性,以避免局部风险乃至系统性风险的出现。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都始于流动性风险。在推进金融部门去杠杆的过程中,资管业务融资会面临较大困难,融资成本也会提升。央行需及时向市场注入非廉价流动性,确保在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的同时彻底打破刚性兑付。 ( 中新经纬 APP ) 【专家简介】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海上丝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专家组顾问、财政部国际司顾问、商务部顾问、外交部国际经济司顾问。2005 年被评为世界经济论坛 ( 达沃斯 ) 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 ( 微信搜索 " 中新经纬 " 或 "jwview" ) ,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 作者:孙丹阳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时代财经7小时前
FX168财经网10小时前
格隆汇·港股那点事18小时前
投资界23小时前
中国经济网昨天
华尔街见闻昨天
东方财富网昨天
野马财经昨天
雪球3小时前
中国经济网7小时前
第一财经7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1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46分钟前
第一财经23分钟前
21世纪经济报道1小时前当前位置: &
何帆:央行再提打破刚兑,首先需清理多层嵌套问题
扫描到手机
18:26:20 & &中新经纬 &
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双重刚性兑付问题困扰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打破隐形刚性兑付和刚性兑付预期势在必行。打破刚性兑付意味着风险的充分释放,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要面临重大调整。正常情况下,这往往只会涉及到债权债务双方,只需要达成新的债务重组协议,并对风险进行重新定价即可。但是,当打破刚性兑付遇上多层嵌套,债权债务双方中间相差了多个金融机构,这时候资产负债的调整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当前的资管行业中,各金融机构间的通道业务类型特别常见。有一个大致的数据可以佐证。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元、10.2万亿元、17.6万亿元、16.9万亿元、1.7万亿元。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多万亿元。这里的交叉持有因素,主要就是指多层嵌套。用资产管理总规模减去60万亿,可知在金融体系内部因通道业务而出现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40万亿左右。从合规的角度,单独考察某个资管计划的具体环节都可能符合资管要求。但是,经过层层嵌套加杠杆之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金融部门内部的风险积聚得越来越高。在打破刚兑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可能诱发的风险及传导路径,如通道业务过多过于复杂,导致无法穿透监管,打破一个刚兑会牵连一批机构。因此,打破刚性兑付首先要处理多层嵌套问题。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快穿透式监管的推进,尽快厘清复杂的嵌套结构。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设定明确的处置标准,对于超过标准的资管业务,要在自主协商的基础上限时整改,部分情况下可引入监管介入。其次,化解存量风险的基础上,严控增量资管业务的质量。一方面要重视资管产品的结构,避免出现新的复杂嵌套产品,加剧金融空转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打破资产和负债两端的刚性兑付问题,合理为资管产品确定标准。第三,打破刚性兑付的过程中,央行需提供充足的非廉价流动性,以避免局部风险乃至系统性风险的出现。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都始于流动性风险。在推进金融部门去杠杆的过程中,资管业务融资会面临较大困难,融资成本也会提升。央行需及时向市场注入非廉价流动性,确保在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的同时彻底打破刚性兑付。(中新经纬APP)【专家简介】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海上丝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专家组顾问、财政部国际司顾问、商务部顾问、外交部国际经济司顾问。2005 年被评为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590586',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为您推荐: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52',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小伙边骑车边掉钱 身后女子捡了一路如数奉还
男子专向女大学生发放贷款 称无力偿还可&肉偿&
马英九:史料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 愿帮助打国际官司
阿根廷小组出线,最大功臣不是梅西也不是罗霍!
实拍:猥琐男趁美女上电梯紧贴身后 伸手偷拍裙底
印度女子给全家下毒致5死80余伤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590561',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51',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实拍:猥琐男趁美女上电梯紧贴身后 伸手偷拍裙底
印度女子给全家下毒致5死80余伤
七旬老太跳钢管舞 高难度动作惊艳
马戏团鸵鸟在演出中跳出场地攻击观众 场面混乱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48',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50',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49',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44',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47',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22746',
container: s,
size: '336,280',
display: 'inlay-fix'作者 何帆北大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朱鹤(北大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叶子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硕士)
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 (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了资管业务存在的影子银行面临监管不足,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刚性兑付使风险仍停留在金融体系等问题。并提出了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等六大措施。
报告中共有两个专题,其中之一就是《促进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可以说,央行这次对资管业务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一方面反映出资管业务当前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足够大,且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否则对整个金融部门都是巨大的隐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央行未来依然要大力推进资管业务的发展,并为此搭建起良好的监管框架,真正的大资管监管时代或将到来。我们认为,资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多层嵌套和刚性兑付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展开剩余81%
刚性兑付由来已久,多层嵌套则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刚性兑付指的是当资产管理计划到期时,资管公司要按照此前的约定返还投资者相应的本金和收益。若兑付出现问题,那么资管公司需要用自有资金兜底。多层嵌套一般指金融机构为了规避监管而导致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有资管产品的情况。
金融机构之所以大量参与资产管理业务,是因为金融机构利用资管业务包装能把表内投资转到表外投资,从而规避准备金等监管要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转移需要经过多个金融机构,这就产生了多层嵌套问题。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将拿到的资产进行抵押甚至再抵押,就完成了一次加杠杆,进一步提高了信用风险。无论如何转移和嵌套,由此衍生的风险最终还是要由该金融机构承担,只是此时会涉及到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
刚性兑付的存在则让金融市场无法为相关的金融产品准确定价。资产端来看,金融机构更愿意承接预算软约束主体发行的资产,如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各类债券。市场在评估这类资产时,也往往会考虑到中央政府的信用,虽然中央政府从没有做过明确承诺。这就导致这类资产的价格无法充分反映实际的风险,实际利率价格存在一定程度低估。负债端来看,各类金融机构大量采用发行理财产品的形式从居民部门融资。由于国内的银行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且中国从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居民部门往往对银行体系的信用充分信任。因此,居民部门容易将理财产品等同于普通存款,形成刚性兑付预期,对相关产品的实际风险存在明显的认知不足。
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双重刚性兑付问题困扰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打破隐形刚性兑付和刚性兑付预期势在必行。打破刚性兑付意味着风险的充分释放,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要面临重大调整。正常情况下,这往往只会涉及到债权债务双方,只需要达成新的债务重组协议,并对风险进行重新定价即可。但是,当打破刚性兑付遇上多层嵌套,债权债务双方中间相差了多个金融机构,这时候资产负债的调整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当前的资管行业中,各金融机构间的通道业务类型特别常见。有一个大致的数据可以佐证。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元、10.2万亿元、17.6万亿元、16.9万亿元、1.7万亿元。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多万亿元。这里的交叉持有因素,主要就是指多层嵌套。用资产管理总规模减去60万亿,可知在金融体系内部因通道业务而出现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40万亿左右。
从合规的角度,单独考察某个资管计划的具体环节都可能符合资管要求。但是,经过层层嵌套加杠杆之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金融部门内部的风险积聚得越来越高。在打破刚兑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可能诱发的风险及传导路径,如通道业务过多过于复杂,导致无法穿透监管,打破一个刚兑会牵连一批机构。
因此,打破刚性兑付首先要处理多层嵌套问题。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快穿透式监管的推进,尽快厘清复杂的嵌套结构。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设定明确的处置标准,对于超过标准的资管业务,要在自主协商的基础上限时整改,部分情况下可引入监管介入。其次,化解存量风险的基础上,严控增量资管业务的质量。一方面要重视资管产品的结构,避免出现新的复杂嵌套产品,加剧金融空转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打破资产和负债两端的刚性兑付问题,合理为资管产品确定标准。第三,打破刚性兑付的过程中,央行需提供充足的非廉价流动性,以避免局部风险乃至系统性风险的出现。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都始于流动性风险。在推进金融部门去杠杆的过程中,资管业务融资会面临较大困难,融资成本也会提升。央行需及时向市场注入非廉价流动性,确保在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的同时彻底打破刚性兑付。(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海上丝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专家组顾问、财政部国际司顾问、商务部顾问、外交部国际经济司顾问。2005 年被评为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何帆:央行再提打破刚兑,首先需清理多层嵌套问题-中新网
何帆:央行再提打破刚兑,首先需清理多层嵌套问题
日 19:45 来源:中新经纬  
  作者 何帆(北大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朱鹤(北大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叶子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硕士)
  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 (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了资管业务存在的影子银行面临监管不足,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刚性兑付使风险仍停留在金融体系等问题。并提出了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等六大措施。
  报告中共有两个专题,其中之一就是《促进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可以说,央行这次对资管业务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一方面反映出资管业务当前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足够大,且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否则对整个金融部门都是巨大的隐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央行未来依然要大力推进资管业务的发展,并为此搭建起良好的监管框架,真正的大资管监管时代或将到来。我们认为,资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多层嵌套和刚性兑付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刚性兑付由来已久,多层嵌套则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刚性兑付指的是当资产管理计划到期时,资管公司要按照此前的约定返还投资者相应的本金和收益。若兑付出现问题,那么资管公司需要用自有资金兜底。多层嵌套一般指金融机构为了规避监管而导致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有资管产品的情况。
  金融机构之所以大量参与资产管理业务,是因为金融机构利用资管业务包装能把表内投资转到表外投资,从而规避准备金等监管要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转移需要经过多个金融机构,这就产生了多层嵌套问题。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将拿到的资产进行抵押甚至再抵押,就完成了一次加杠杆,进一步提高了信用风险。无论如何转移和嵌套,由此衍生的风险最终还是要由该金融机构承担,只是此时会涉及到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
  刚性兑付的存在则让金融市场无法为相关的金融产品准确定价。资产端来看,金融机构更愿意承接预算软约束主体发行的资产,如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各类债券。市场在评估这类资产时,也往往会考虑到中央政府的信用,虽然中央政府从没有做过明确承诺。这就导致这类资产的价格无法充分反映实际的风险,实际利率价格存在一定程度低估。负债端来看,各类金融机构大量采用发行理财产品的形式从居民部门融资。由于国内的银行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且中国从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居民部门往往对银行体系的信用充分信任。因此,居民部门容易将理财产品等同于普通存款,形成刚性兑付预期,对相关产品的实际风险存在明显的认知不足。
  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双重刚性兑付问题困扰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打破隐形刚性兑付和刚性兑付预期势在必行。打破刚性兑付意味着风险的充分释放,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要面临重大调整。正常情况下,这往往只会涉及到债权债务双方,只需要达成新的债务重组协议,并对风险进行重新定价即可。但是,当打破刚性兑付遇上多层嵌套,债权债务双方中间相差了多个金融机构,这时候资产负债的调整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当前的资管行业中,各金融机构间的通道业务类型特别常见。有一个大致的数据可以佐证。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元、10.2万亿元、17.6万亿元、16.9万亿元、1.7万亿元。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多万亿元。这里的交叉持有因素,主要就是指多层嵌套。用资产管理总规模减去60万亿,可知在金融体系内部因通道业务而出现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40万亿左右。
  从合规的角度,单独考察某个资管计划的具体环节都可能符合资管要求。但是,经过层层嵌套加杠杆之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金融部门内部的风险积聚得越来越高。在打破刚兑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可能诱发的风险及传导路径,如通道业务过多过于复杂,导致无法穿透监管,打破一个刚兑会牵连一批机构。
  因此,打破刚性兑付首先要处理多层嵌套问题。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快穿透式监管的推进,尽快厘清复杂的嵌套结构。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设定明确的处置标准,对于超过标准的资管业务,要在自主协商的基础上限时整改,部分情况下可引入监管介入。其次,化解存量风险的基础上,严控增量资管业务的质量。一方面要重视资管产品的结构,避免出现新的复杂嵌套产品,加剧金融空转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打破资产和负债两端的刚性兑付问题,合理为资管产品确定标准。第三,打破刚性兑付的过程中,央行需提供充足的非廉价流动性,以避免局部风险乃至系统性风险的出现。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都始于流动性风险。在推进金融部门去杠杆的过程中,资管业务融资会面临较大困难,融资成本也会提升。央行需及时向市场注入非廉价流动性,确保在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的同时彻底打破刚性兑付。(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海上丝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专家组顾问、财政部国际司顾问、商务部顾问、外交部国际经济司顾问。2005 年被评为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于晓】
>相关新闻:
>经济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专访敖麓谷雅 AOLUGUYA 创始人 余广智先生 本网(记者:郭纪鹏 吕丹丹)哈...
说起安外三条小学和“体育的那些事儿”要追溯到2006年,程洪校长提出了“体...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山东聊城市于欢故意伤害...
民生全媒体
民生矩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站务与帮助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