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安徽的城市俄罗斯经济为什么不行都不行

我挺看好安徽的!安徽按GDP 总量来说,在中等偏上一点,不算很穷吧。按人均GDP 确实排名倒数,但安徽是全国人口流出第一大省,六千七百万人口,流出将近两千万,大部分跑到江浙沪地区,给江浙沪地区创造了GDP ,安徽的GDP 却要给这两千万人分摊。确实安徽比不过江浙沪,现在浙江沪发展饱和,需要产业升级,低端制造业转移,刚好带上安徽,这是个国家计划,不知道有啥好喷的。
安徽也不是一无是处,很多产业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没你想的那么不堪,很多人没来过安徽,遇到几个素质低的安徽人就觉得整个安徽不好。我身为安徽芜湖人,去过很多地方旅游,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安徽黄山,黄山作为一个景区,人民淳朴善良,公交售票员有问必答,还带着笑容,大爷大妈很热情,给我东西吃,给我旅游建议,饭店老板热情大方,主动给我联系车辆去下个景点,吃个饭58元,直接抹掉八块,很爽快。
但是从古至今都是首都最牛逼,其次就是苏杭既江浙,现在广东非常强大,这是太平盛世的时候,如果乱世一到只有四川才是大后方,只要坚守四川政权就不会更替,若失去四川必定出现政权更替,这是从古至今从没变过的规律。另外四川人口将近一亿人,这一亿人向来又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气质,自古有天下为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为治之说,安排好这些血性之人也是重点,所以经营四川都是历朝历代必定重点安排的事,由此可见以后四川的发展必定是政策重点照顾的地方,必定是国家级中心城市。
未来的中心就是深圳+广州+香港! 那里才是高度发达的地区。 面积都很小人口很庞大密集、经济高度发达、交通极度便捷! 未来深圳就是一批巨大的黑马!
相关文章推荐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为什么安徽省经济不行?_百度知道
为什么安徽省经济不行?
纠结,我就是安徽人。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也是。由于工业基础差,优惠政策少,腐败严重,资源、与人力分配不合理等等众多原因。现在不一样了,安徽现在的发展速度中部第二,很快就能达到全国中等水平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安徽省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安徽城市,差距在哪儿?安徽城市,差距在哪儿?你是暖光百家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决策杂志(ID:juecezazhi)”,获取更多有温度的深阅读。在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上,或许没有哪个省份像安徽一样,全省16个地市,有11个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均为一千多亿元,且集中在1100亿到1800亿的狭小区间,城市之间差距往往只有几十亿元。数据刚出炉,便在网上引起很多争论。一些城市暗自较劲,甚至公开互呛。很显然,这一点在我们之前发布的“安徽‘第三城’之争,谁将爆发?”一文的反响就可见一斑。然而,当人们热衷于省内城市的比拼时,视野也被局限在了省内,忽视了安徽周边城市的快速崛起与挤压效应。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高度。当前,新一轮区域竞争大幕已经开启,全国城市千帆竞发、大潮涌动。当我们跳出安徽,在更大的格局中审视自己时,会发现什么?周边城市经济崛起,安徽面对怎样的格局?在最近一波发展浪潮中,人们常常关注杭州、深圳等“明星城市”。然而,当我们在地图上沿着安徽边界走一圈时,却发现周边城市都在悄然崛起,主要城市2017年经济总量均突破2000亿元,逐渐拉开了与安徽毗邻城市的差距。同属江淮地区的皖北与苏北,过去是一对“穷兄弟”,如今已经没有了可比性。2017年,淮安与宿迁市分别为3350亿元、2600亿元,毗邻的蚌埠、宿州只有1550.7亿元、1503.9亿元,经济总量差距达5年以上。淮安宿迁再向西北看,豫皖交界的很多城市,同属于黄淮海大平原农业主产区,市情也很相似,都是传统农业大市、人口大市,也是我国贫困地区集中地。然而豫东南的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四市,均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2017年分别为2217.9亿元、2517亿元、2195.5亿元、2226.6亿元,而毗邻的亳州、阜阳只有1184亿元、1571.1亿元。同是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的皖西六安和鄂东黄冈,2017年六安市只有1218.7亿元,而黄冈市已达1921.8亿元,突破2000亿元指日可待。10年前两市难分上下,10年后却拉开了差距。黄冈皖西南重镇安庆市自古对隔壁的江西“老表”有天然的优势,但在2008年被九江市反超,此后差距越拉越大,2017年分别为1708.6亿元、2400亿元。而致力打造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宣城,经济总量却不到浙江湖州市的一半,2017年分别为1188.6亿元、2471.1亿元。俯瞰湖州除去皖南黄山市不做经济总量上的比较,可以说周边城市已在经济总量上超越安徽毗邻城市,且它们均达到或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它们将对安徽城市产生明显的挤压效应。加上安徽周边大城市杭州、南京、郑州、武汉等,对安徽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要想突出重围,安徽必须崛起一批新的增长极。新时代经济发展不以GDP为目标,但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进程中,2000亿元是城市发展重要的整数关口,迈过去对一个城市来说具有符号意义,意味着城市发展站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这方面,安徽仍需奋力赶超。从中部省份看,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的城市,河南有12个,湖南有7个,江西有5个,湖北有3个,而安徽只有2个。没有一批新增长极的崛起,安徽很难在全国省域排名中争先进位。眼下,新一轮区域竞争风起云涌。过去,在人口红利和规模经济下,各地都能获得快速发展,区域竞争更多的是速度和规模的比拼。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出现拐点,区域竞争将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优质要素资源的抢夺,这在去年以来各地“抢人大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抢占先机、占领高地,谁将成为最终的胜者,而落后者很难再弯道超越,区域格局或将就此固化。新一轮区域竞争将是一场硬实力的真实较量,安徽城市必须直面竞争、全力迎战。在这种情势下,安徽打造除合肥、芜湖外更多的增长极,尤为迫切。城市集聚力弱,差距在哪?过去很多人认为,合肥、芜湖的崛起是政策作用,是全省不均衡发展的结果。因此,对于合肥、芜湖的发展并不服气,甚至多有抱怨。但从河南、湖北等周边省份来看,同样都是省会城市一家独大,但其他城市仍然能快速发展,并且大大超越毗邻的安徽城市。这一点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合肥“安徽很多城市总量都比较小,这说明我们的集聚力不行。”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向《决策》分析说,客观上看,这跟行政区划有一定关系,比如马鞍山、铜陵等,短时间内要超过2000亿元是有困难的,因为人口数量有限;一些人口大市如阜阳、滁州等,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产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比较低。工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规模和潜力。“除合肥、芜湖外,安徽城市主要是工业化水平比较低。在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在发挥重要作用,哪个城市吸引力大,要素就流向哪里。”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省时代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必定分析认为,安徽大部分城市不但没有吸引来要素,而且大量流出了,“像阜阳存贷比只有50%左右,资本一半流失掉了,劳动力也是大量外流。这说明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和理念都有差距。”“发展理念是核心。理念之后是理论,理论之后是政策,政策之后才是实践。中国改革开放首先是理念变化,理念具有引领作用。”在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崔惠民看来,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很多城市发展理念差距很大。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产业,但安徽很多城市还没有形成厚实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条。特别是本地成长起来的航母型、巨无霸的企业比较少。在徐振宇看来,这是产业不强的关键,“外来企业研发、营销配套都不在安徽,就很难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目前,除合肥、芜湖、铜陵外,安徽其他城市均没有千亿产业集群,而周边很多城市都有千亿产业。没有产业集群,经济的带动性就差,“产业问题关键是集群化、特色化没有解决”。芜湖安徽承东启西,周边地区市场广阔,一些产业规模非常大,集聚力非常强。但安徽很多城市并没有抓住这个广大的市场,市场占有率不高。如食品等快消品产业,早在2015年河南省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就已突破万亿元。周口、商丘、信阳等城市第一大主导产业均为食品产业,其中周口市食品产业是千亿产业。城市应该根据当地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找到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发挥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集群。这对于安徽城市发展而言,非常关键。新增长极,如何谋篇布局?差距也是潜力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安徽很多城市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发展速度均超过周边地区。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打造新兴增长极,对于安徽城市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从宏观层面看,谋篇布局很重要,抓住几个关键点,不能到处开花。新增长极的选择首先要契合国家战略。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战略,都与安徽发展密切相关,崔惠民认为,新的增长极要蕴含在国家大战略之内,同时要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从区域层面看,八百里皖江无疑是安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皖江城市带规划是“一轴双核两翼”,但“一轴”目前还未充分展现带动力。“主要问题是整个体量小,作为一个轴来推进困难比较大,芜湖、马鞍山受南京都市圈影响大,它们很难辐射到整个皖西南地区,”徐振宇分析认为,另一个关键的点,安庆就非常重要,“沿江发展必须‘两点一线’”。安庆从皖西南来看,安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西南地带人口密度大,有很好的区域发展条件,同时安庆文化底蕴深厚,人口质素高,民营经济发展也非常好,未来如何布局,如何集聚化、特色化发展很重要。皖北地区也是安徽非常关键的一个增长极。从皖北来看,蚌埠是传统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工业基础和科技基础雄厚。而皖西北地区有一块很大的空白地带,周边城市竞争力不强,劳动力充裕、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正在形成之中,阜阳也备受人们看好。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2021年全省将市市通高铁,制约皖北一些城市的交通瓶颈将被破解,而人口将成为皖北地区一项重要的后发优势。“人口红利怎么发挥出来?正确的引导很关键,引导人口进入产业成为产业劳动力,引导劳动力资源产生价值。”徐振宇认为,营商环境也很重要,“皖北的营商环境一直是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营商环境的问题,资本和人才很难进入。”“皖江地区有三个点,芜湖、马鞍山、安庆;皖中有合肥、滁州;皖北有蚌埠、阜阳。这样分布比较均匀,能支撑起安徽整个区域发展格局。”程必定认为,安徽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城市都有很强的发展后劲和潜力,能够成为新增长极。对于其他城市而言,则要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因为新一轮区域竞争不是GDP锦标赛,不可能每个城市都发展大工业、比拼城市规模,而是要各有各的特色。“区域空间布局的持续性非常重要,安徽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的、长期能够坚持的空间布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告诉《决策》,从城市来说,不能有等靠要思想,要自己去努力,要有竞争意识,“敢于在汪洋大海中游泳”。互动:安徽崛起,你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在哪儿?欢迎留言互动(原载于《决策》杂志2018年第4期作者:吴明华 / 编辑:纪海涛)转载请注明来源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决策杂志(ID:juecezazhi)”,获取更多有温度的深阅读。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你是暖光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少又不甘多又嫌烦 哪有恰到好处的陪伴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安徽地理位置那么好,为什么经济落后?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991,614分享邀请回答49010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K6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经济为什么不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