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垃圾短信被拉黑反被拉黑解封为何需“保证不再举报”?

举报垃圾短信被拉黑是什么神操作?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点热评举报垃圾短信自己手机号被“拉黑” 服务商:若要解封要保证不再举报
来源:中国之声
原标题:市民举报垃圾短信自己手机号却被"拉黑" 官方回应
编辑:李赫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中国之声,版权归属原作者]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1178人关注
1178人关注
1420人关注
7.15年中大促—— 望湖美家居足球音乐嘉年华火热来袭 ...
有人只想把最好的东西带到我的身边
只此一眼,就很美...
没有狂欢的夏天,是不完整的,灯光、歌声、汗水尽情释...
日上午,安徽省今年高考各档分数线公布。其中,文史类本科一批 ...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男子举报垃圾短信反被拉黑 解封需“保证不再举报”-中新网
男子举报垃圾短信反被拉黑 解封需“保证不再举报”
日 07: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举报垃圾短信反被拉黑 错上加错
  林俊鹏
  举报的过程应该是服务商和举报用户的良性沟通,用户的举报,也是对服务商规范短信内容的帮助,理应被倡导和鼓励。
  ------------------------------------------------
  近日,据《成都商报》报道,成都的周先生年初发现自己收不到银行的通知短信以及一些软件的验证码短信。辗转找到第三方短信发送服务商后,才被告知,因为多次向12321举报垃圾短信,他的手机号被拉入了黑名单,若要解封,需要保证不再举报。
  “保证不再举报”这样的解封要求,似乎有些威胁举报人的意思。且不论服务商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举报垃圾短信本来就是用户权利,无论如何都不该被不正当地限制。
  举报垃圾短信是用户的应有权利。这种短信常常使用户不堪其扰,还会出现一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恶劣内容,如“澳门赌场月入千万”“少妇月入百万”之类。在这种情况下,对垃圾短信进行举报,既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具有社会正义感的表现。
  当用户提交举报后,服务商应该做的,是通过调查取证而来判定用户举报是否有效,就算有用户提交了不准确的举报,服务商也只能驳回这些具体的举报,而不应剥夺用户的举报权利。服务商多次判定周先生举报无效,要求周先生“保证不再举报”,是对他举报自由的不合理侵害。
  从技术规范的角度来说,当地运营商封禁周先生的银行短信通知服务也是违规的。针对此事,央广中国之声的记者专门采访了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主任郝智超。郝志超表示:周先生发现自己收不到的银行短信和验证码短信属于业务管理和服务类短信,和商业短信性质截然不同。根据《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两个类别的短信不能从同一端口发出。反过来说,周先生举报商业短信,最多也只会影响到他对商业短信的接收,没有半点理由影响其他端口向周先生发送短信。
  按理说,举报的过程应该是服务商和举报用户的良性沟通,用户的举报,也是对服务商规范短信内容的帮助,理应被倡导和鼓励。服务商应该就举报调查结果与用户积极沟通,而不能在用户来咨询的时候用“保证不再举报”的说法相逼迫。
  不可否认,如今确实有一些“职业举报人”,以极端手段利用举报手段谋求私人利益。然而,针对这种“职业举报”现象,运营商应该做的是堵住举报机制的漏洞,防止举报机制继续遭到滥用,而不是对举报频繁的用户“一封了之”,损害用户的合规权益。
  服务商没有很好地反馈举报用户的举报,已是错误操作;而要求周先生“保证不再举报”才能解封,更是“错上加错”。只有严格依法依规办事,运营商才能有效地甄别出正常用户和职业举报人,减少不合规使用举报权利的现象,而不冤枉任何人。而滥用“封杀”手段,只会让更多无辜的用户收到损害。
【编辑:刘羡】
>社会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如何评价男子向12321举报垃圾短信后被拉黑?想解封需承诺不再投诉?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6被浏览410分享邀请回答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依法举报垃圾短信反被拉黑 谁给了运营商这样的权力?
年初,成都的周先生发现自己收不到银行通知短信了,而一些软件的验证码短信也收不到了。辗转找到第三方短信发送服务商后,他被告知:因为多次向12321举报垃圾短信,他的手机号被拉入了黑名单,若要解封,需要保证不再举报。
垃圾短信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骚扰,为国人所痛恨。为此,工信部于2015年制定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商业性短信息的,应当停止向其发送。”违规者将承担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
为了让以上规定能够落实,工信部委托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受理短信息服务举报。周先生正是通过该中心对垃圾短信进行的举报。事实上,举报垃圾短信提供者,不仅是维护自身权利,也是在履行公民的社会责任,更是符合国家规制垃圾短信的制度设计。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事与愿违。周先生深入探究发现,银行以及一些软件的短信发送业务是与第三方短信发送服务商合作的,正是这些短信服务商以及电信运营商将之拉入了黑名单,使其无法收到银行通知、验证码等服务类短信。理由却是他曾经常举报垃圾短信,而要解除则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并写上不再投诉。
这着实吊诡。正如周先生质疑的,“我举报了垃圾短信,不封禁发送方,反而封我?还要我保证不再举报?”对此我们不禁要提出三层疑问。
一,究竟谁把周先生的举报情况与信息,提供给了短信服务商?对举报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这本是举报处理部门的最基本伦理。
二,对于周先生所举报的垃圾短信,有关部门有没有进行调查、处理,并将相关办理情况反馈给举报者?
三,短信服务商以及电信运营商岂能因周先生的依法举报行为将其拉黑?
当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已经更多地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而短信却依旧是人们与银行以及各应用交流的重要平台,其所附带的验证码更是银行等部门核验交易方信息的重要途径。将周先生拉黑,这显然严重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权,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在极端情形下,如果周先生的银行卡被盗刷,而其因未收到交易信息造成未及时挂失,进而导致进一步盗刷,相关扩大的损失甚至需要由短信服务商以及电信运营商承担。
国家建立了垃圾信息举报及处罚制度,相关部门有必要为该项利国利民的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制,妥善保护举报者,构建起完整的调查、处理、反馈流程,让举报者远离被举报者的打击报复,同时让滥发垃圾短信者受到应有的严惩。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 韩玉婷 常煜 岳铼)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报垃圾短信反被拉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