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浙江丽水市莲都区莲都区40——60平店铺一间

莲都区(浙江·丽水1)
我的图书馆
莲都区(浙江·丽水1)
莲都区(浙江·丽水1)    莲都区境处在括苍山、洞宫山、仙霞岭3山脉之间。地型属浙南中山区,以丘陵山地为主,间有小块河谷平原。地势具有盆地格局,四周高山环抱,峰峦连绵高峻,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30余座。地型大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地型可分为河谷平原、丘陵、山地3种。莲都境内河流皆属瓯江水系。瓯江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的锅帽尖北麓,上游段称龙泉溪,流经云和县进入莲都区大港头镇,与松阴溪会合后称大溪,再经碧湖、水阁、联城、富岭、万象、紫金等乡镇(街道)后入青田县境,与小溪会合后称瓯江,大溪干流在莲都境内长46公里,河道落差43米,流域面积1373.65平方千米。  莲都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冬季温和,春季回暖早,温度日差较大;光、热、水的组合良好,表现为春季的水、热同步,秋、冬季的光温互补。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山脉、海洋、地势的不同影响,形成的山地气候与地带性气候特征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和地形不同,在光、温、水等方面重新组合,造成全区气候具有较明显的水平地域性差异和垂直差异。其中,随着海拔的变化尤为明显,总的趋势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降水增多。因此,形成莲都区北部温暖、夏秋半干燥,中部温热、夏秋半干燥和南部温凉、夏秋湿润的气候特点。  隋开皇九年(589),析松阳东乡置括苍县。唐大历十四年(779),改括苍县为丽水县。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丽水县,设立县级丽水市。日撤销县级丽水市,设立市辖莲都区,行政区域不变。莲都区区名的由来,沿着括苍县—丽水县—丽水市—莲都区的轨迹发展,其中丽水县历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朝1200多年,丽水县历为州、郡、路、府治所,县城亦即州城、郡城、路城、府城。莲都区名所得,因丽水城依山傍溪,在环山之中,形如莲瓣,宋代以后别名莲城,丽水又特产“处州白莲”,今富岭乡为主产地。   1、通济堰    通济堰位于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1)  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宋)晁公溯《通济堰》  距离丽水市区西南20公里处,有一座醇古淡雅的村落。陈迹斑驳的街巷,花窗月影的老宅,飞檐翘角的文昌阁,高大巍峨的牌坊,清清亮亮的渠水,构成了浓郁江南水乡情调的堰头村。   一条笔直的古驿道穿过堰头村。驿道一侧临渠,密密匝匝的古樟林簇拥在渠坝上,仿佛竖起一道庞大的墙体遮挡天地。一阵阵訇訇的巨响由樟林外远远近近地传来,在偌大的空间中回旋,激荡,澎湃,产生出强大的落差感,有如千军万马在纵横驰骋。樟林尽处,浮现出宽阔的松阴溪,溪流上一道辽阔的彩虹在眼界之间降临,顿生抒意胸怀之气。这就是有着1500年历史的通济堰,它坚挺着脊梁,承受着前呼后拥而来的滚滚波涛,一股股激流飞涌喷泄,整片区域被水汽笼罩着,掠过一丝丝黏稠的气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历史横亘在山水之间,仿佛触手可及却又叹谓时光遥远。 (护堰古樟,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见证了千年古堰的风风雨雨。芒种时节,有缘来访小村。回来查考资料,那感觉,就像面对这棵象征悠远历史的古樟,只有“高树仰止”之叹了!)  通济堰就这样在水中矜持地蛰伏着,没有长城的雄伟,没有宫阕的壮丽,通济堰外表质朴,甚至有些笨拙,它不事张扬地搏击在风口浪尖,逾千年依旧岿然屹立。时间可以将一切磨成齑粉。一些名垂青史的建筑早已灰飞湮灭,后人只能在史料中翻阅出一些壮伟的痕迹,通济堰则是流传有序,完整如初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让后人不断地发出怅叹。展望中华大地,如此遥远的建筑至今仍然功能完好的实属凤毛麟角,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坍塌了,大唐帝国的大明宫编织成风花雪月的故事了,天上之城的元大都早已零落成泥,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只剩下一副残垣断壁。只有像通济堰这样谦卑而又顽强的生命,巩固和把握着自己的价值,远远地超越了时代界限。南朝的风还贴着耳鬓呼啸,1500年的行程在通济堰一步之间就潇潇洒洒地横跨而过。  南朝以前的碧湖平原,松阴溪在雨季经常泛滥成灾,吞噬成片的庄稼,大旱年景的松阴溪水白白地流失,大量农作物枯死造成绝收。碧湖平原的百姓苦不堪言,成批成批的迁移,造成碧湖平原人口锐减。于是,坚守故土的先哲们奔走呼吁,请求官府在松阴溪上修筑围堰,沿着碧湖平原开挖堰渠灌溉农田,利用堰渠湖塘分流洪水,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困绕千年的难题。  南朝梁天监年间,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主持的大规模修堰行动拉开了序幕。历经千辛万苦,一道气势恢弘的大坝在松阴溪上拔地而起,它是人类智慧和毅力的杰作,更是瓯越农耕文化的滥觞。由此摊开,我们清晰地看到碧湖平原成为一只巨大的容器,通济堰就是容器的入口,水在这里从天然走向规则,从肆虐走向秩序,汩汩注入碧湖平原,流淌过一垄垄田亩,一座座村庄,一户户人家。这些昼夜不舍的水流,被先民收伏,一千多年来它不动声色,尘俗不惊,滋养着广袤的土地,开创了碧湖平原农耕文明的兴盛时代。  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由大坝、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组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拱坝的科学设计减弱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拱坝改变了水流方向,使溪水沿拱坝圆心方向泄流,有效地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冲击。与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相比,通济堰的灌溉网络结构更加科学合理。通济堰布局成竹枝状灌溉网,23公里的干渠上分凿出48条支渠、321条毛渠,通过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大小概闸调节分流及利用众多湖塘水泊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系网。是我国仅存的一座功能齐备的古老灌溉体系。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通济堰上建造了一座立体交叉的石函引水桥,避免了泥沙堵塞堰渠,使渠水畅通无阻。就在不经意间,这座引水桥夺得了一项桂冠,成为世界最早的立交桥。这一项项的殊荣彰显了通济堰的历史文物价值,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宝。(通济堰原来渊源颇深。它位于浙江南部碧湖平原一个名叫“堰头”的小村边,它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坝,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济堰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据沈国琛《通济堰》载:“南渡后,汶上赵学老分宰县事,深羡是堰之利民勘博也,赐名“通济”以美之……”  先民利用碧湖平原落差地势营建通济堰,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有条不紊地滋润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南部3万多亩粮田。一条条堰河,一道道沟渠,从这里出发,仿佛一条条细密的毛细血管从大动脉中衍生开来,滋养着碧湖平原,风调雨顺不再是奢望。通济堰俨然成为一位慈祥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碧湖平原。当年旱涝无常一去不复返,大量逃荒的人口重新聚集,人丁逐渐兴旺,生存的景象顺着毛渠一点点地衍生开来,万物竞生,谷物丰茂,出现了年复一年的丰收盛景,一座座村庄如项链一般串接着,碧湖平原呈现出勃勃生机。  城头变幻旗帜,江山改换门庭,只有通济堰一成不变。碧湖先人熟稔了松阴溪的脾性,他们随波逐流,将桀骜不驯的松阴溪收伏得顺顺当当,在祖祖辈辈的碧湖人眼中,通济堰就是一座永恒的神祉。人类已经走出了农耕文明,进入工业化时代,即便如此,通济堰还是通济堰,它的延续功能使它无论身处任何时代,面临任何环境的变迁,它都处世不变,宠辱不惊。  (2)  在通济堰一侧,现存一座詹南二司马庙,庙里立着22方碑文,先人饱蘸笔墨记录着历次修堰的事迹,这是一方方在历史中无限骄傲的政绩。这些碑凝聚着各个朝代散落的历史音符,当它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犹如唱响一部修堰的宏大交响乐章。碑文中不乏南宋范成大、明汤显祖等大儒的刀工斧刻,更多的是历代朝廷命官和乡贤的手墨,他们延续着通济堰的文脉。范成大《通济堰规碑》和南宋绍兴八年县丞赵学老绘制的《通济堰图碑》及其他图碑,图文并茂,是研究通济堰历史和管理制度最珍贵的实物资料。汤显祖的《丽水县修筑通济堰记》碑文笔力宏大:“经纬世业之谓才,遘会世机之谓时。取天地之力,极五行之用,开塞利害,减益盈固,早算旁拮,时察颖断,非才莫可以也……”洋洋洒洒千余字,在碑中显现出磅礴的气势,这方碑在他所有的碑文中不算是最出彩的,却具有非常的历史意义。字字珠玑,点评到位,汤显祖的碑文在雄浑中带有一丝文人的怡情雅致,经过千年依旧光华闪烁。还有那么多的碑,他们将历史气息留在了这里,一驻千年,绵延不绝。(文昌阁为歇山顶式木结构古建筑,清代曾经重建。1994年对其进行了揭顶全面修缮。文昌阁古碑有云:“公守斯士,忧民之忧;勤劳民事,德泽长流。灾侵不及,岁获有秋;甘棠遗爱,仁绩永留!”)  历史过于遥远,一些碑文上的字迹已经漫漶而无法辨识,透过这些碑文,追溯通济堰的源头,我看见了先人们清晰的面影,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嘿呦嘿呦嘿呦嘿呦……”高亢、绵延的号子从松阴溪的河床上响起,划破清晨灰蒙蒙的薄雾,雾破处,钻出一群体魄强健的先人,群情激昂,他们在河床上卖力地劳作着,将竹、木编成的框架,填塞进石块,逐渐累积成一方庞大的坝体。施工现场一片人喧马腾,这是一次盛大的聚会,从来没有那么多人丁在此集中从事工程建设,丰收的祈盼化作劳动的感召,他们一路排开,从坝底到坝顶,从干渠到支渠,一片忙忙碌碌,到处是挥汗如雨,坚毅的脸庞洋溢出坚定和自信,坝体每向前延伸一尺都留下了他们的艰辛和热切。指挥修堰开幕式的是詹南二司马,历史给了他们主持修筑通济堰的机会,他们踌躇满志地站在大坝上,令旗一挥,先民们由此踏上了碧湖平原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的千年征程。明王廷芝《通济堰志》碑文记载:“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司马詹、南二氏始为堰,是岁暴悍,功久不就。一日,有一老人指之曰:过溪遇异物,即营其地。果见白蛇自南山绝溪北,营之乃就。”  詹南二司马自衔命筑堰以来,每次筑好的坝址都因水流湍急被冲毁而一筹莫展。传说白龙化成老者指点詹南二司马,看见神异之物游过之处即为坝址。二司马正在疑惑之际,一条白蛇在宽阔的水面蜿蜒地划出一道弧线,他们立即按照白蛇游过的路线筑坝,成功地横截溪流,筑起了宽逾半里的大坝。此一说为神话,不足信。历史上一些宏伟的工程都会伴随着神奇的传说,以体现出工程建设者的声孚众望。至于是什么方式让大坝筑成拱形,已经成了一个深邃的谜,二位司马是否真得到了某些神异的启示已经不得而知了,作为武将能够心细如发丝地观察事物实属难能可贵。他们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从事的惊天伟业,竟然建造着世界上最早的拱型大坝。今天,我们所知国外最早的拱坝是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另一处是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通济堰拱坝比爱尔其拱坝和邦达尔多拱坝的历史足足早出1000多年!通济堰是一座从激流中坚定站立的历史丰碑,在世界水利发展史上出尽了风头。 (古朴的通济山庄可吃、可住、可逍遥小憩;据说,原来的这里收藏有通济堰文物。通济堰自古留有堰史、堰规,对筑堰、护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宋代范成大、明代汤显祖等都曾经为通济堰树碑撰文。南宋范成大《通济堰规碑》和南宋初年《通济堰图碑》及水系图碑,都是研究通济堰历史和管理制度的最珍贵水利文物和实物资料。) 据史,(宋)范成大1126——1193在处州历任刺史、知州、知府。南宋乾道四年(1168)范成大主持修整通济堰,并亲自制定和撰写堰规,立碑勒石,“文意赅简,书逼苏黄”,手迹犹在。他兴工三个月修复通济堰,并挥毫书写《通济堰碑》二十条,记言十四行,以告来者。此《堰规》已经沿用了数百年。  每一个朝代都会留下一些里程碑式的建筑,昭示着那个时代的风采。南北朝纷杂的战争和政权的频繁更迭,造成生存环境的险象环生。詹南二司马能够苦心孤旨、义无返顾地将精力倾注在此,在南北朝的确是个异数,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能够留下这一叹为观止的工程,令人始料不及。在浩大的史籍中没有留下詹南二司马只言片语,甚至没有留下名字,这并不影响他们雄赳赳的伟岸形象。司马在南朝是军职,他们守护相对偏远的瓯江流域,并没有因此而懈怠,相反,他们一改横刀立马的形象,扛起了铁锹铁钎,为民做主的责任感使他们懂得碧湖平原对于土地资源极为匮乏的浙西南山区百姓的重要性,他们下决心修建完备的水利工程治理洪涝灾害。于是,率领士兵走向了波涛激涌的松阴溪,发动沿岸的民众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历经数载的风风雨雨终于在历史长河中横贯出一座宏伟的水利工程。  (山墙上的水系图。现有的水系网络与1138年的《通济堰图》十分相似;至今仍保持着宋代形制。)  詹南二司马通过通济堰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水利史中坚实的地位,他们主持修建的通济堰福泽千年,他们的官德和博爱庇护了一方百姓,赢来了一方的富庶。使得广褒的碧湖平原成为瓯江流域农耕文明的源头之一。通济堰的辉煌从昏暗的南朝开始点燃,犹如一座高高矗立的灯塔照耀了此后1500年的漫漫长空。  时间整整过去了663年,在通济堰的历史上,出现了第3位功勋卓著的人物,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当范成大来到丽水任知府时,通济堰已经年久失修。乾道四年(1168),范成大开始了主持整修通济堰的大业,垒石筑防,浚淤通塞。为完善管理制度,范成大亲自制定和撰写《通济堰碑》20条,记言14行,以告来者。时人评价:碑文言简意赅,书法直逼宋四大书法家之中的苏轼、黄庭坚。《堰规》一直沿用了数百年,这是一部极其珍贵的水利法规,是祖祖辈辈碧湖人遵循的法典。在范成大之前,一定还有诸多的修堰者,他们湮没在史籍中,而范成大则以他的政绩和诗名赢得了民心。这条堰使得范成大拥有了文学成就之外最大的政治资本,相当于白居易之白堤、苏轼之苏堤一样光耀史册,足以让后人津津乐道。白堤、苏堤可以成为西湖的精髓,通济堰也一样可以成为瓯江流域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这是古老的引水干渠。“堰”是古代对一种水利工程的称谓。通济堰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它由拦水大坝、进水闸门、三洞桥、渠道、叶穴等组成;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落差20米,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营造,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不需再靠外力支援。通济堰的上游集雨面积2150平方公里,每天能拦入堰渠二十多万立方米,灌溉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南部四万多亩粮田。宋政和初年(1111年)创建的石函,将横贯堰渠的泉坑水从堰渠上引出,通过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大小概闸调节分流及利用众多湖塘水泊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竹枝状水系网,结构科学合理,千余年效益不减。通济堰的竹枝状灌溉网,据说在平原上迂回23公里,干渠上分凿出大小支渠、毛渠多达321条。  同样让人吃惊的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翻修通济堰不是发生在大气磅礴的盛唐,也不是发生在财力丰沛的北宋,而是处在金元夹缝中的南宋小朝廷。当时任参知政事要职的龙泉人何澹,为了使大坝千秋永固,免除乡人劳役之苦,提高灌溉功效,他上书朝廷调洪州兵3000,花费了3年时间对大坝进行大修重建。何澹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这件本可以让他彪炳青史的工程,由于他的大是大非而变得黯淡,但无论如何,后人不应该忘记这个为了通济堰做了宏伟贡献的乡人。他的晚年以对故乡的恩施作为心灵上的救赎,当他扛着铁锹走上大坝的那一刻,一颗真实的心灵安放在了故土之上,那是他生命的分水岭。何澹的功过是非在这条大坝上逐渐清晰起来,他的民望在这条大坝上达到了辉煌的顶点。(通济堰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大坝首创了拱坝形式,减少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拱坝还改变了水流方向,使溪水沿拱坝圆心方向泄流,并相互消长,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破坏。)  现在仍保留完好的通济堰石砌拱坝,就是何澹主持重修的。大坝采用千株大松木嵌入河床作为坝基,由于松木浸泡在水底永远不会腐烂,是名副其实的“千年不烂水底松”。通济堰由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何澹又命令筑起36座炼铁炉,将炼成的铁水浇铸在块石预留的阴榫内,使得石头环环相扣,块石像铆钉一般钉在河床中,石坝形成一方坚固的整体,经千年惊涛骇浪而历久弥坚。此两项特创的筑坝技术,是大坝永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千年的修堰史是永不停歇的脚步。顺着时光流逝,通济堰向着永恒的方向步步延伸,向着精神的核心节节进展。  (3)  千年历史的尘嚣渐渐散去,时光似流水从指尖悄然划过,当年那嘹亮的号子声早已沉寂,通济堰在滔滔的溪流中依旧保持着气宇轩昂的丰姿。一处浩大的文化遗产总是由众多风景名胜众星拱月一般地托起,通济堰的周围散落着星罗棋布的盛景,古木萧萧的山麓,幽幽静谧的村落,渔舟唱晚的瓯江,它们和古堰相得益彰。这是一幅没有卷轴的水墨画,这是一幅没有画框的油画,这种由衷的田园风光和历史景致是我们现代人所期盼和梦寐以求的。 据王廷芝明代碑文《通济堰志》说: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司马詹、南二氏始为堰,“是岁暴悍,功久不就。一日,有一老人指之曰:‘过溪遇异物,即营其地。’果见白蛇自南山绝溪北,营之乃就。”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郡人参政何澹“为图久远,不费建筑”,请来南昌高级石匠,请旨调来朝廷3000兵马,将木坝改为石坝。听说,五十年代进行维护时,在大坝底部还发现古代留下的巨松基础,就是俗称“眠牛”的松木铺垫办法。这应该就是宋代晁公溯当年描写通济堰诗句的情景吧——“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松阴溪越过了通济堰,与龙泉逶迤而来的大溪交汇,瓯江敞开了博大的胸襟,有了大江大河的雄浑气魄,水面陡然宽阔,浩浩荡荡地向着大海奔涌而去。放眼展望淼淼800里瓯江,从通济堰开始书写出最精彩的篇章,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精华层面。十里画廊,空气清新毫无纤尘,江水绿如翡翠,白鹭翩翩翻飞,两岸山峦相对出,山环水,水绕山,峰回水转,葳蕤的植物沿江疯长,挥洒出江南漓江的淋漓流丽。锦绣峰岭和婀娜清江留给文人无限的灵感,接纳了一拨又一拨的文人雅士驻足吟诵,段成式、李邕、秦观、范成大相继在此为官,他们用文化的脚步丈量着瓯江两岸,灵动的诗篇响彻在流淌不息的江涛中。秦观的经典之作《千秋岁》作于琵琶圩,“花影乱,莺声碎”这样的好词响在耳畔。这里有被誉为江南第一摩崖石刻的南明山、三岩寺摩崖石刻群,留下葛洪、李邕、米芾、沈括、赵孟頫的真迹。一幅人文与自然情景交融的山水长卷徐徐摊开,我们不由地感慨江山竟如此隽丽,人文竟如此瑰丽。目光由远及近,一轮浩大的夕阳浮游在江面上,粼粼的波光升腾起一丝丝沉沉的暮蔼,涤荡着千秋通济堰。站在烟波江岸,陡叹乡关无觅处。  注:2001年,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万象山   万象山公园 位于丽水市区西南隅,倚江而立,秀气逼人。宋、元、明、清以来,相继建有万象楼、崇福寺、一览亭、烟雨楼、大观亭、秦淮海祠,洞天楼等。山径迂回,古木参天,亭阁错落其间,素有“洞天烟雨”之称。1979年辟为公园,先后建有烈士碑、大观亭、望江亭、烟雨亭、得月楼、烟雨楼等。     建于南宋的丽水灵鹫寺塔,保留“墓塔”遗风。  灵鹫寺塔—古代高层建筑 位于丽水城内万象山。共四座,自南向北依次编为1-4号,外观与结构大致相同。1、2、4号塔刹均损坏,3号塔较完整,通高4.2米,塔顶高2.0米。全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塔基为六边形,须弥座,塔身为椭圆形,中空,刻有狮子、莲花、宝相花、佛像、神将等。塔顶刹座六面挑檐,呈弧形,其上依次为覆钵、宝珠、受花、相轮(共五重)、宝盖等。原在丽水城东10公里灵鹫山,1959年曾迁至云和县城郊前溪山,1980年迁至今址。    万象山在丽水市区西南侧,倚江而立,一边临江,其余三面已被城市完全包围。据说,万象山的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的宋代,当时在此山上建万象楼而得名万象山。几经战火,毁了再建,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万象山公园,经过长期建设和保护,园内山径迂回,古木参天,亭阁错落其间,绿树蔽日,秀气逼人,素有“洞天烟雨”之称。    3、东西岩   东西岩风景区位于丽水市区西北20公里老竹镇境内,因东西两岩对峙得名。风景区内景点集中,岩洞罗列,形态各异,集怪、奇、险为一体,十分壮观。主要景点有石梁、玉甑洞、海螺洞、水帘洞和扑地虎瀑布等。分布在东西岩景区的还有赤石楼(东岩)、十字峡、卓笔峰、日月池、东明洞、牛鼻洞、将军石、桃花洞、试剑石、西岩、西明洞、穿身洞等景点,分布在七峰景区的有金猴嘴、乌龟岩和夫妻洞等景点。整个景区怪石嶙峋、峡谷幽深、奇洞密布,而那潺潺长流的虎迹溪,如同巨镜的流坑水库及东岩弄和西岩弄两处的“人工湖”,又融水色与山光为一体。景区内遍长着松、杉、竹、枫、石楠、油茶等20多种乔木和灌木。那奇峰峭壁上的簇簇山兰花、百合花,又添奇石伟峰以秀丽。红霞铺天,斜阳洒辉之际,山岭间便有畲家山歌悠扬荡起,让人心醉神迷。1985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明代何镗称:“海内称十八洞天……惟青田石门为最胜,缙云仙都为最奇,而窜窿崛起,怪伟环峙,莫过于定宣邑之东西岩。”“相当娲皇补天时,失手坠地惊霹震。以疑混沌葬于此,脑脂化土皮为石。”东西岩以雄伟壮观的悬崖绝壁、峡谷风光,星罗棋布的古洞石室,民族风情为特色。景区有玉甑岩、十宇峡、清风峡、将军岩、卓笔峰、水帘洞天、穿身洞、七女峰、石梁飞虹、桃花洞、剑劈石、赤石楼、西明洞等景点。景区内有马尾松、杉木、木荷、香樟、泡桐、板栗、柿子、杨梅、油茶、杜鹃、山植等花木及大片竹林,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引人入胜。    (1)东岩(赤石楼):东岩,高60余米,四面陡峭,屹立如鼓,因岩壁呈赤色,故又称赤石楼。古人有诗日:“白日依山近,琼楼矗石危。千峰霞散绮,幻出赤城奇。”上赤石楼顶唯一途径需身傍峭壁,脚踏斜蹬,手攀穷窿,旋转于石缝之间,穿过二道“天门”方可到达。岩顶宽广,面积20余亩。处身岩顶,疑为仙境,松青竹翠,桃红李白,落英缤纷。放眼四周,山川美景一览无余。岩顶昔有定香院,现有八角亭,且有日、月池,传说二池一清一浊,现月池已毁,日池犹在,为人工凿成,长6米、宽4米、深2米,四季不涸。在赤石楼的侧山脚下还有一条长48米、宽18米的东明洞,岩石如翼展出,岩下平坦宽阔,宋时在此建有天阅堂、禅室。其西南侧不远处有“矗矗一梁竖,沉沉双窍缄。骑牛人不见,紫气绕东岩"的牛鼻洞,宽、深各20米。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腊起义军洪载部曾攻占过东岩。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陶得二率宣慈矿工起义队伍攻处州城,曳岭土豪蔡恭十率乡族、团勇据东岩顶抗拒,陶得二部舒景隆围岩十余日,最后纵火焚林,迫使蔡恭十及团勇、乡族坠岩而死。如今东岩下山冈上还留有一座“千人坟”。    (2)卓笔峰:古时东西岩十景之一,位于赤石楼之北,高数十米,犹如一支钻地而出的竹笋,又似一杆摩天的巨笔,在雕琢着浩翰的蓝天。古人有诗赞曰:“不写晴沙篆,偏书摩雁天。凭他扛鼎力,握得虎儿椽。”若在清风峡仰望,这卓笔峰又似依喂着的母子俩,故人们又称它为母子峰。      (3)清风峡:古时东西岩十景之一,位于卓笔峰之南,赤石楼旁。峡长50多米,高68米,宽仅4米。两壁千寻如刀削斧砍,蓝天被挤成一线,行走峡间,清风阵阵,真是:“千丈裂痕分西东,峡南青杉峡东松,午时夜半见浩月,四季徐徐有清风。”又有邑人梁尚壁诗:“峡暗天窥小,风高地逼阴。悬崖苍翠合,清簌挟余音。”为其真实写照。  (4)十字峡:卓笔峰之北,由四块巨岩组成十字形山峡,远望自成一体。峡长30余米,两边岩壁凹凸相应,最宽处仅2米,最窄处不足半米,人需侧身而过。在十字峡口抬头仰望,犹如坐井观天,别有幽趣。  将军岩古时东西岩十景之一,位于赤石楼西北侧,高62米,岩上有两小洞,形似巨龙双眼,称龙眼岩,其下一块山岩,侧面似一穿甲戴盔将军,威风凛凛,怒目前方,称为将军石,古人称曰:“雄峙天门石,群峰视短芽。将军休误虎,努力射狼牙。”  (5)剑劈石:位于将军岩北侧,高67米,宽40米,通体平直讶人。相传为吕洞宾剑劈而成,另一半背至永康,为现时方岩。  (6)桃花洞:古时东西岩十景之一,在剑劈石前,由巨石相互依撑而成。洞分两层:上洞深14米、宽7. 5米、高20米;下洞深15米、宽10米、高5米。洞中怪石嶙峋,仅勇者方可至上洞。洞前有桃树数株,花开逢雨时,落英缤纷,花落水红,故名桃花洞。古诗云:“云深仙路杳,花落流水红。直到清虚府,天台另径通。”  (7)穿身洞:古时东西岩十景之一,在西岩半山腰,是穿过西岩“身躯”的一个大岩洞。它分内外两洞,犹如两个扁型的漏斗相连在一起。外洞长、宽各40米,高8米,有两个洞口,在此可俯瞰西岩全景。内洞长、宽各20米。内外洞之间,有一长6米的狭窄地带,高不盈米,令无数英雄竞折腰。外洞口宽敞平坦,可容几百人,是游人聚会娱乐和野营夜宿的好地方。内洞口可容数十人,但洞口下即千丈悬崖。立洞口远望,峥嵘山岩、葱郁林木、层层梯田,如镜水库皆历历在目。山风吹拂,还会传来百鸟的鸣唱和畲族青年男女美妙的山歌声。  (8)七星岩:在西岩以西,主要由夫妻岩、禅师岩、金猴岩、双猴岩、神龟岩、大悬岩、纱帽岩等七个姿态各异、高数十米的峰岩组成。远望山崖上七块山岩高低错落有致,又如七个美丽的仙女,正在欣赏人间美景。峰险岩奇,景旬壮观,故又称“七女峰”。  (9)玉甑岩:古时东西岩十景之一,在东西岩入口的西北方向,有一圆柱形岩石突兀而起,高20米,占地1.5亩。因为形似饭甑,故事片称玉甑岩。若天气晴朗,可见岩顶上热气蒸腾。村民们说:“玉甑冒气,五谷丰登。玉甑冒气长,家家米饭香。”有诗云:“不炊空设甑,自有野烟熏。涵育烟温气,蒸成乃岑云。”远望又似一古代戴盔的军士头像,威武雄壮,气宇宙轩昂,在守护着东西岩的大门。  (10)石梁飞虹:在十字峡以北。一半月形巨岩凌空横悬,犹如彩虹,宽5米,长35米,所谓:“灵境迥开天一张,飞梁高跨石千寻。”后倚峭壁,中隔1米,昂首仰望蓝天成一线,其间有一小瀑,无雨自涔。此处还有许多象形奇石,有海狮、海豹、孔雀、蛟龙等。  (11)水帘洞:天石梁以东,西岩垄水库之北。由上下互相穿通的两洞组成。上洞洞口处,一岩挺拔,似出洞凤凰,背部棕绿色,有伸颈展翅欲飞之势,名凤凰洞。下有小瀑如帘,汇入深20米的下洞,洞内溪穿乱石,中有跌水,故称水帘洞。  (12)畲家风情:东西岩脚的沙溪、道弄源、黄蓝三个畲族村保留和恢复了一些传统的畲族习俗。每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八月十五为畲家歌节,届时畲家男女老幼,身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以示欢庆,颇富情趣。     4、三岩寺   三岩寺,在巨溪乡境内,离丽水市西部44公里,与著名景区东西岩为邻。该山雄伟峻峭,海拔7238米,站在山巅,一览众山小,俯瞰四周错落群山,碧绿滴翠;迎云起雾涌,清凉袭人,心旷神怡。民国《宣平县志》载:“三岩在县东七十里,符岩(天师楼)之左,壁立千仞,山腰有洞,深五丈余,广亦如之,居民立胡公祀之。”胡公洞又称红军洞。进得洞中,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同志题写的“三岩寺红军烈士纪念碑”赫然而立。日,中国工农红军十三军浙西三纵队指挥部扎营此洞。碑的背面,记载了当时红军的活动经过。  三岩寺边上有马腰峰,爬上马腰峰,竟倒吸了一口冷气:马腰的一侧,竟是刀削般的百丈深渊,深渊的一角,有两岩山夹一沟,既狭又深还长。而在沟一侧竖立着的,竟是那面赭色的,高152米,宽400余米的擎天大旗。这一刻,我感觉着那大旗正在猎猎飘动着,在引领着身后的千军万马。另外还有天师楼、大旗擎天、神龙峰、连环洞、饭甑峰、赤湖沉碧、赤岩寺、箬帽峰等……远看景区,峰峦相接,飘飘忽忽,雾岚如飘带般荡来荡去,仿佛仙女聚会,各显身手,共同纺织起一张魅力无穷的网。     三岩胜迹锁烟岚   (1)  一千两百多年前,有个“眉目瑰异”“英风豪气”的男子,曾两度来栝任职,先为司马,后任刺史。传说中他的容貌和文章均令人倾倒,使人嫉妒,又加上他刚直敢言,敢批逆鳞,以致屡遭陷害。然而,生性豁达的他没有因此郁郁寡欢,该写字写字,该作诗作诗,该除害照样除害,该抑强照样抑强,要不是遭奸人迫害,被活活打死在刑庭之上,他的寿命至少要长于70岁。既便这样,在那个时代,他的岁数也已经名符其实地是古来稀了。他就是我国历史上初唐与盛唐之间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李邕。  一个烟雨蒙蒙的春夏之交,李邕来到市郊西北二里的幽静处。只见三岩鼎足而立,三岩之下是三个黝黑的洞穴,中间最高的岩石上有飞瀑直泻而下,跌落潭中,潭中有巨石,那飞泻的瀑水击落在巨石上,生出雄浑悠长的余音。那“重廉直挂千寻匹练,犹疑对座飞溅百斛宝珠”的气势,看得他醉了。猛然间,这位风流倜傥的才子想到两个字:雨崖。于是随行者找来笔墨,于是,那体势方正、笔力俊迈、纵横开合、风采动人的两个擘窠大字就留在了巨石的阳面,也永远留在了栝州百姓的心中。  又过去若干年,北宋处州太守李尧俞在任职时也游到了这里,他觉得这里的景观远远超出了青田石门洞,从而发出了为何“数百年间不遇一人称道”的感叹。于是他写了一篇游记,详细地记述了他与同僚们在游此胜境的情形,他说自己是“遍访近郭溪山之胜,寻幽索奇,因而得之。”所以当时的感觉是“疑在方外(世外)”,可见他看见三岩胜景时惊喜的程度。惊喜之余,他给三岩取了名。三岩中,中岩最高敞,前悬瀑斗注如建瓴高屋,下巨石屏立,激水四散,此岩曰“白云”;由白云岩前左步渐下,有石如门,稍进,岩形如半月,曰“清虚”;由中岩抄仄径前而右壁上,径尽,曰“朝曦”,此岩比清虚高比白云低。由此可见,虽然唐李邕对三岩胜景喜爱有加,可他没写下诗文留传民间,所以那时的三岩还是“士人不之奇,官于是者迹罕到”的地方。到了宋代,特别是有了李尧俞的三岩命名后,这里成了“一时之胜”、“海上之奇观”,地方官吏前来游赏者渐多,文人墨客吟咏的诗作不断。  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时任处州知州的刘泾游到三岩,写下了诗作《三岩游》,赞扬了三岩的古老和幽绝,同时也因为前人的篆文已磨灭不清而感到十分遗憾:“混成初造物,幽绝故离群。入户清容月,分栖借淡云。木阴阑暑气,泉滴厌秋闻。欲索秦人记,消磨篆不文。”  北宋末年,处州百姓为了感戴当时知县江安止的功德,就选择了这个幽绝的境地造了寿圣寺,南宋隆兴元年改为广福寺。由于这里环境幽静,又有了佛教寺院,香火旺盛,招来了大量的游人和香客,文人墨客的吟咏题刻也不断增多,众多的诗文中,以处州本地人姜特立的七律最为脍灸人口:“一见便非凡世界,恍然兜率化成宫。未分混沌天无巧,已凿含牙鬼有功。百尺飞泉晴亦雨,四时阴穴夜吹风。莫将俗驾污仙境,明月红尘在眼中。”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将三岩比喻为神秘缥缈的宗教世界的一部分,充分渲染了三岩自然气氛的神奇。盛赞三岩之洞的鬼斧神工的还有李能的《三岩》:“玉峡何年劈作三,至今胜迹琐烟岚。鸟飞花雨落岩窦,龙起风雷绕古潭。”  三岩的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文人们的吟咏石刻使三岩的名声越来越响,自宋代到清代,三岩景区也越增越大。1694年,清代处州知府刘廷玑重修了三岩寺,寺后增有鸣玉堂、冰雪亭等建筑。直到抗战初期,三岩寺风采依旧,寺门上的横额刻有“三岩古刹”四个大字,寺门左右是深黄色的围墙向两旁延伸,门前是浓郁的大樟树,树下显露石桥一座,桥下有池,池的北面与莲塘相接。寺前环境清幽,气氛肃穆,殿宇高敞宽大,佛像慈眉善眼,殿后绿树成荫,清凉爽人。1934年,国民党行政院院长孙科来到三岩,捐资修建了一座六角亭,取名“水雪亭”,登亭观瀑,十分惬意。    (2)  三岩寺的岩壁上摩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的题刻,给气象森罗的三岩寺平添了一股超凡脱俗的古雅气派。这里的摩崖题刻共有37处,大多为各朝职官和文人摩刻。有记载封建人士的行踪及活动的,有用文学化词语来比喻和赞美三岩景致的,有的本身就是一幅艺术作品,在书法和雕刻技艺上都极其成功。如以垂悬的飞瀑为题的“雨花崖”、“珠崖”、“花雨”、“岚脉涌珠”等,其含义典雅,风格各异,给景区增添了古朴典雅的气息,丰富了三岩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  提到摩崖石刻,不得不重复说到李邕,他的“雨崖”在三岩诸题刻中时代最早,价值最高,最为珍贵,此石立于潭中,上承瀑布。“雨崖”两个擘窠平题大字,一个直径五尺,一个直径六尺,署名“李邕”两字,直径七寸五分。四字皆正楷,是李邕书法作品中所罕见的。其字体势方正,笔力遒劲,纵横开合,雄健舒放,颇为壮观。  但雨崖刻石也曾经遭遇劫难,1940年前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轮翻轰炸丽水,雨崖刻石在劫难逃,被炸掉震断,倒落潭中,浸泡了长达二十年之久。1963年,政府开始重视历史文物,花了二百余工,才将雨崖刻石重竖在石潭边上,让人们可以重睹李邕楷书遗墨的风采。  由于自然风化和游客的触摸,三岩许多著名的摩崖石刻落款隐约难辨,“如来甘泉”不知是谁所写。“雨崖”的“雨”字上长满了苔藓,署名“李邕”更是难以看清。“三岩胜境”的“三”字长满了爬山虎。刘泾的诗刻无处寻找,他的题刻上被贴了佛经,上面满是烛油。如刘泾怎么淌也淌不完的泪。在丹泉洞里,原本洞壁镶着王少书写的词,可如今碑文中被敲出两个碗口大的洞,被香客当着香炉用了。可叹这里曾是古人“携芳木盍、挈清尊”饮酒聚会、吟诗作文的地方,如今已经没有“幽绝”的痕迹了。    (3)  关于三岩景区的种种美好回忆都是从史料上得来的,也得知它自宋以来,一直因其“胜概天成,不假人力,又地在近郊,无裹粮之费、蹑履之劳,故游踪如织”。人们还曾将它与仙都、石门洞、南明山等景区毗美,直至抗战初期开始走向衰落。解放前夕,广福寺被国民党军队占据,游人无法入内,后来,慌张逃窜的国民党军队居然点火焚烧,把一座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朴幽雅的古寺化为一片灰烬。解放后,三岩寺紧区成了部队驻地,如今部队早已撤出,但景区的入口处盖了教学楼,景区内更是被搞得不伦不类,很煞风景。绕过教学楼,有古树相迎,顿时有了幽静的感觉,再进去,迎面是一个大棚,挡住了景区。绕过大棚,终于看见传说中的三岩飞瀑,那气势依然如故,走近了,听到了飞瀑与巨石的撞击声,看见了潭中的雨崖刻石。忽然想,一千两百多年前李邕肯定也是在这样一个雨天来的吧?当时他眼里的三岩是幽绝的,来到这里,可使人忘却尘嚣,忘却人间的思虑,而今,三岩俗了。    5、白云山   白云山自古就被喻为东括名山,历为游览之所。自1990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之后,不仅恢复了不少旧景观,还开发了白云竹径、水帘藏宝、绿海万象等新景点,变得更迷人了。  从远处眺望,白云山森林公园犹如一块耸立在蓝天白云下的碧玉屏风,有伸手可及之感,显得非常湿润,一旦走进,便置身于绿色的清凉世界,不知不觉地被自然的纯真、广博、浓厚所陶醉。走进白云山森林公园,就像走进多彩的世界。在不同的季节,白云山森林公署景色各异都富有不同的魅力。阳春三月,各色杜绢竞相怒放,众多的蝴蝶在花海中起舞,酿成春的烂漫。盛夏,绿荫如盖,凉风送爽,知了鸣唱,抒发生命的欢快。深秋时节,红枫如火,霜叶如丹,展示岁月的多彩和热烈。隆冬之时,冰雪交融,晶莹闪亮,雪后初晴,满目青山如画图,浓缩时代的风采,生机勃勃,格外迷人。   从公园的入口处两侧到溪谷两岸,有翠林、白云、红光岛、凤凰、古林、翠竹、山路十八弯、狮子岩等数十处休闲山庄在等候着你。它们或依山而建,掩映在绿荫深处,或靠湖而设,迎着粼粼波光,每一处都是休闲的好去处。人们在驱车盘旋而上或徒步登上一千多级石阶到达山顶之后,更多的是喜欢到白云寺休闲山庄走一走。因为它地处森林公园最高处,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山峰孤峙,绿树成荫,天池可垂钓,竹海可探幽。你可在山庄内慢慢地品尝香茗,让生活中的烦恼烟消云散,也可以放开歌喉唱上几曲,抒发满腔豪情。用餐这时还可以尝尝白云山特有的山珍。这一切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回忆。  “挟策耽幽胜,群峰入望明。”走进白云山森林公园,就是走进一个诗的世界。“春山行处尽,始觉白云深”(皇甫);“绝顶烟霞涌佛宫,腰舆百转路才通”(边贡);“无人寻处梅全白,任岁寒来石更青”(刘迁玑)。诗满白云山,一点不假。在古人留下的众多诗词中,最令人难忘的当推孟淳的七绝和袁枚的《登白云山望处州城》。前者曰:“万叠嚵岩一径开,中间空洞白云堆,登临忘世间。一州如斗大,四面总山环。竹影春波绿,僧如野鸟闲。羡他张仲蔚,到此闭禅关。”这些美妙的诗名足够人们细细地体味。时代变迁,如今的白云山可吟的诗应更多了,你如果走近她,心中的诗情定会如泉水般涌出。      6、南明山   南明山 在丽水城南2公里处,与城区隔瓯江相望。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括苍之胜”美誉。南明山以人文景观著称,尤以摩崖石刻闻名,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迹最为珍贵。  南明山摩崖石刻 南明山摩崖石刻1981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现有摩崖石刻58处,主要分列于石梁、高阳洞和云阁崖3处。石梁长达十数丈,凌空横悬,喻为“半云”、“悬虹”,刻有题记20处;高阳洞有摩崖石刻15处,多为宋人遗迹。云阁崖有石刻12处,其中“灵崇”二字,书法遒劲,相传为东晋葛洪所书,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题写的“南明山”三字。    7、大港头清代木拱廊桥   在大港头镇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古廊桥。   新发现的这座古廊桥名为“公起桥”,四面环山,是解放前通往峰源等地的古桥,至今保存完好。  公起桥位于大港头镇河边村外1公里处,横跨大龄台溪,南北走向,系木拱廊桥,由廊屋和木拱桥组成。经测量,公起桥全长22.8米,桥面宽3.3米,净跨12.7米,矢高4.7米。廊屋面阔五开间,进深三间,四柱五檩,明间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明间为过道,两侧设木凳,檐口下设挡雨板,青瓦合铺,悬山顶。拱桥由14根大粗木并列7组支撑,上设枕木,枕木上设7组14根粗木,支撑桥面,桥面由木板铺设,上设廊屋。公起桥南桥头岩壁处立有一块桥头碑,详细记载了公起桥的历史渊源。不过由于岁月侵蚀,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比较模糊,依稀能够辨别廊桥修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文物专家认为,这座古廊桥,集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身,为研究桥梁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提供了实物例证。     8、西溪   西溪地处丽水市莲都区西北部,是西溪乡政府所在地,距市区30公里,丽和公路将西溪村与丽雅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紧紧相连,交通便捷。  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山环水绕,景色秀丽,迄今1200多年的历史。村落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古时西溪,农商兴盛,是莲都区西北角主要农贸集散地。村落中通京古道贯穿南北,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鳞次密集。迄今遗存有清、民国时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铺货栈、禅院遗址、山门、古井等,从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条狭长的历史文化街区。主要传统建筑有“南极星辉”民居、长发其祥、与德为邻等14处民居,另外还有高楼井、李氏宗祠、鹤山禅院、积善庵、文昌阁、观音桥、明觉寺等。  西溪村民在革命时期,积极投身于红军起义和抗日战争,赢得“红色西溪”的美誉。村民多李、朱姓。宣德年间,李舒率族人迁移至此,以耕读传家,是为西溪之始祖。朱氏来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1128),定居于此。元宵花灯节、锦溪西流、天马南乡等“西溪十景”。  丽水西溪2006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9、烟雨楼   浙江有两座烟雨楼,一在嘉兴南湖,一在处州丽水。丽水的烟雨楼,是该区最古老的名楼。它的兴建,《丽水县志》卷之六《古迹》有云:“烟雨楼,郡守杨嘉言建,范成大书榜。”杨嘉言,是北宋政和()初的处州太守。他建楼至今,已近九百年。  烟雨楼原址到底在何处?是在小栝山的山背,还是万象山的峰巅?喻良能《旧州治记》有载:“由好溪堂(在旧治东)层级,三休至烟雨楼,凭栏四顾,目与天远,如登双溪楼(在金华),如涉蓬莱阁(在绍兴),气象绝似,而爽(高朗干燥)过之。万山峨峨,横在一目,下睹干井,提封(积土而封)隆楼杰阁,绿窗朱牖,掩映于晴霏夕霭。丹青水墨所不能尽,令人目眩心怿,徘徊不忍去。”(清·雍正《处州府志》卷三十七《艺文志》)  从“凭栏四顾,目与天远……万山峨峨,横在一目,下睹干井”的描写,可知烟雨楼是建在万象山之峰巅。因为万象山“俯临城邑,近挹溪光……乃城中山之最高者”(《栝苍汇记》卷之七《地理记》),是观赏处州城郭和瓯江两岸景色的最好视点。  楼建成以后,烟雨楼一带的晨烟暮雨与飞云雾霭,堪称府城莲城的佳境。当时和后来的地方政要和骚人墨客,往来如织,对它吟哦题诗不绝。北宋政和末,处州太守钱竽就写有名作《烟雨楼》诗。诗云:“人在神仙碧玉壶,楼高壮丽壁城隅。风云出没有时有,烟雨空蒙无日无。”  属吏郑侠也吟有《烟雨楼》诗:仙人居处即鳌宫,更作层楼峭倚空。群岫远来烟漠漠,大江南去雨氵蒙氵蒙。北宋开禧()年间,处州太守赵雍《烟雨楼》诗:“画栋飞云暮霭寒,楼台城郭有无间。烟收雨霁曾看否?见尽东南万迭山。”  三诗都描绘了烟雨楼的高耸壮观:画栋楼台为“鳌宫”,似玉楼;壁立城隅,高峭倚空。而诗人所见的“风云出没”、“烟收雨霁”、“群岫远来”、“大江南去”的景象,也只有在“城中山之最高者”——万象山的峰顶才观赏得到。  南宋乾道四、五年()任处州知州的范成大,不仅为烟雨楼书榜(题颜),而且还填有《虞美人》词来描写与赞颂烟雨楼。可惜的是范成大词作后来散佚了,但姜夔的和词却流传下来。其序云:“栝苍烟雨楼……风景似越之蓬莱阁,而山势环绕,峰岭高秀过之。”观居士题颜,且歌其所作《虞美人》,夔亦作一解。词作原文:“阑干表立苍龙背,三面天翠。东游才上小蓬莱,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而今指点来时路,却是冥蒙处。老仙鹤驭几时归,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  词作的上片,盛赞烟雨楼的“高秀”:楼的栏杆外立在万象山的山顶,楼的东、北、西三面山势高险,天空翠碧澄蓝。词人虽“东游才上小蓬莱”,但未见这一带的晨烟暮雨,他是不愿离开的。姜夔以虚笔,来烘托万象山风烟云雨的胜景。下片,词人先正面叙写万象山一带迷蒙的景象:如今回看来时之路,却已是雾霭一片,溟蒙不清;后再悼念忘年交的诗友范成大(比姜大30多岁):范老仙逝多年,几时会像丁令威那样化鹤而归?尽管人间沧桑,世事交替,而山川城郭未必不是依然如故。全词既有描写与赞美,也有悼念与感慨。它在姜词众多作品中,也属于名篇。  在烟雨楼,可以“吟赏烟霞”,因而有过昔日辉煌;也有“忧愁风雨”,旧楼年久失修,旧址久萎榛芜,或毁于兵燹,夷为平地。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因旧城之半而兴筑新城,以万象山为界,旧州治始在城外,烟雨楼也就失去往日的繁华热闹,逐渐变得萧条冷落。再到后来,楼宇也倒塌,瓦砾中长满荆棘。直到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崇福寺(在今烈士纪念碑一带)僧人达真利用寺前的一览亭(明万历年间兴建),架楼于其上,重建了烟雨楼,以便游人重新登览天然胜境;并请了学使罗文俊重新以“烟雨”书榜。时人称誉新的烟雨楼是:“水色山光在人襟袖,晚烟宿雨如对画图。”  然而好景不长,清咸丰十一年(1861),烟雨楼又为粤地游民所毁,夷为一片瓦砾。  到了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春,大中丞(御史中丞)杨浚曾来处州校阅营伍,看到烟雨楼废址,对当地官员作了指令:“浙中烟雨楼有二,不可听其久圯,亟宜兴复。”且带头捐资百金,倡再建烟雨楼。在杨公的带领下,下级官员也都踊跃捐资,烟雨楼很快地落成。新楼朝南,高有两层,楼沿有栏杆长椅,又重展它昔日的风姿:楼登百尺踞峰巅,碑坊鸥波得意筌(真知)。绿野一犁春夜雨,白云满郭午炊烟。梵钟声远飞山外,松竹香清落几前。万象空明归眼底,豪怀合向酒杯转。(清·光绪知府陈《烟雨楼》)  上世纪20年代,烟雨楼则修建为五间西式两层楼。可到上世纪40年代初,烟雨楼又为日寇飞机狂轰滥炸所毁。今天我们在小栝山背看到的烟雨楼,则是“文革”后的1984年移址重建的。新建烟雨楼也是两层,但已增其旧制:楼高至11.4米,建筑面积扩至308平方米;轩楹开豁,栋宇华丽;楼内外多有时贤题写的楹联,其中“烟雨渺江天,残碣独传松雪字;楼台自古今,群山犹拥少游祠”一联,巧用“烟雨”、“楼台”,概写远景与近观,最富有代表性。楹联中所谓“松雪”,是元代书法家赵孟的号;而“少游”,则是宋代秦观的字。楼内外的文物也更为丰富:二楼挂有北宋天庆观移来的古铜钟,楼前有从通济堰边上堰头村北面迁来的南宋何澹丞相墓前的石马、石将军等文物……     10、猕猴峡   在丽水城西南约65公里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神奇的大峡谷。锁在深山,鲜为人知。  猕猴峡,山谷幽深、森林茂密、草木丛林、山花野果。沟谷潭石、溪流清澈、龙潭翡翠,美不胜收。这里环境清幽,适合猴群栖息,因常年有猕猴出没而得名。  猕猴峡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境内,在莲都、青田、景宁三县交界处,全长15公里。由源自海拔1389米的八面湖山脉的一条山溪切割而成。峡谷深数百丈,谷壁片麻岩层层叠叠。谷底水平面最宽处有30多米,最窄处仅两米。抬头远望,山峰林立,云天一线,峰云相间;近处,峡壁悬崖,飞瀑流泉,层嶂叠翠,奇花异草,目不暇接,犹如横挂天地间的一幅巨大山水画!  茂密的森林和幽深的山谷,给动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里的野生动物和鸟类有数十种,其中生活着黑鹿、穿山甲、猕猴、狐狸、野猪、山羊、跳麂、小灵猫等,是动物的世界。   猕猴峡内的通天梯、玉壶瀑、葫芦潭、百丈崖、蝙蝠洞等十多处自然景观错落其间。  神奇的山水,淳朴的民风,保持了古朴的原貌。在这绿谷深处,呼吸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沐浴特有情趣的原野森林,尽享山间峡谷纯真的自然美景,体会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感受回归自然的心旷神怡!   攀登八面湖大山峰,穿越猕猴峡大峡谷,享受原汁原味原生态,成了一部分人的时尚。     11、丽水标志性古建筑:厦河塔与巾山塔   在丽水市东偏南的好溪与瓯江汇合处旁,有一座小山叫佛头岩。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刊的《丽水县志》卷有一载:“佛头岩在县东五里,又名碧云山,俗呼陈坛头。大溪经其下,岩石咋,砥柱中流,城东之咽喉也。”  岩背上则建有一座巍峨的古塔,原叫佛头岩塔;因它与厦河村隔好溪而相望,又俗称厦河塔。  在市区的正南面远处,有一座巾子山。清道光刊的《丽水县志》卷一有云:“巾子山在南明山东南,以其形名之,顶有浮屠(佛塔)。相轮已失,始建之年无考。”  厦河塔和巾山塔,都是丽水标志性的古建筑。它们是丽水古城方位的重要标志,又是人们可以登高远眺的名胜古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它们就被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厦河塔与巾山塔,屹立在岩巅与山脊,高耸入云,遥遥相望。它们到底建于何时呢?  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府俞钧建塔于其(佛头岩)上,未完而迁去。二十二年(1594),知府任可容踵成之,通判文似韩有记。(清·光绪修《处州府志》)  厦河塔从始建到建成,靠的是两任知府的积极谋划、发动和组织,历时九个年头。至今,它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巾山塔“始建之年无考”,但明张懋丞的《元妙观碑》有云:“观有寥阳殿,向巾子山,山有塔。”张的碑文为明正统三年(1438)年撰,从中可知巾山塔建塔时间更早,比厦河塔至少要早一个半世纪,至今约有600年历史。它是丽水市区现存最早的一座多层古塔。  关于两座宝塔建造的缘由,曾有好几种说法:  一是中了江西人的奸计而造塔,破坏了风水宝地,扼杀了人才。  二是造塔是为了“发山川之奇”,畅人文而复兴先达之风,多出人才。两种说法,如此舛互,甚至截然相反。前说多属捕风捉影,主观臆断;还为自己出不了人才辩解。后一说法,虽包含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活哲理,但造塔为畅扬人文、多出人才的做法却并不多见。此说法的出现,很可能是针对前说的误传,有意去纠谬的。  三是造塔以镇妖防洪。古时当地百姓无法解释洪水为患现象,企盼平息洪水,编织铁匠用长钉(造塔)镇妖的神话故事,那是十分自然的。解放后,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提高,不断被科学思想所武装,逐渐懂得是塔下一块伸进江边的岩石阻碍泄洪,使得洪水多次进城,并非龙妖与虎妖在作祟。后来,政府专门组织民工,炸掉那块阻拦洪水的岩石,洪水进城的机会就少得多了。  厦河塔由于年久失修,曾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倒毁。哪年重修回去,方志似无记载。1980年,丽水县政府曾拨款对厦河塔进行了全面维修。维修后的塔,高约30米,平面呈八角形,共有九层。塔座用条石砌成,塔身则全以青砖构筑。塔身中空,各层内以楼板分隔。底层正面辟门,游人进塔门后,可顺着青砖砌的阶梯旋转而上。二层以上,为八面四门。八、九层未设门,塔身为封闭型。每层塔檐,用平砖迭涩挑出。塔刹为宝葫芦刹顶。1984年,丽水县政府还确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前期,由于金温铁路等工程建设在附近施工,对塔基和塔身产生一定影响,再加上又已多年失修,以及人为损坏(乞丐为取暖曾烧去部分楼板),塔身各层都有砖石脱落,墙体中间开始外鼓,塔内各层的楼板全部损毁,部分塔沿与角砖的缺失,各层檐角风铃的丢失……为抢救文物古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市文体广电局于2000年年底再次组织力量,遵循“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古建筑修缮原则,严格按原材料、原工艺、原尺度进行修缮,古塔终于恢复原来的风貌。  巾山塔则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知县张铣倡绅重修,匝月合尖焉”(清道光刊《丽水县志》)巾山塔原由块石砌成,六面七层。塔身也是中空,内壁铺迭石级,可盘旋而上登。每层塔门,为避登塔石级而呈不规则开启。塔身外有五个小龛,腰檐则以大片块石刻凿而成。因岁月悠久与风雨侵蚀,在今天看来,雕工显得粗糙,但十分古朴。古人早把“巾山夕照”列为“丽水八景”之一。清人夏中尧曾有诗描写塔山的胜景:“落帽龙山胜,兹传巾子名。毫光散佛塔,却是日西横。”巾山塔又有一个半世纪没有维修,已破旧不堪。  塔,实为佛塔的简称,俗称宝塔。它以方形或八角形居多,层数一般为单数,多用木、砖、石料构建。造塔起源于印度佛教,本用以藏舍利(佛的身骨)和经卷。我国造塔原先也只体现佛教思想,除用以藏舍利和经卷外,尚有祈祷、镇妖作用;后来,它已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形态,逐渐增加了丰富的内涵;它在人与自然间架起了桥梁,可借以登高远眺,用以导引航向;赖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并成为热土的象征,代表了深沉的眷恋故乡和热切的思念家园的感情。  巾山塔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瓯江南岸的巾山之巅,建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之前,是全省至今遗存较少的古塔,是丽水古城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在塔上可眺望丽水城。塔中石像雕刻粗犷稳重并具地方特色,整座塔就地取材,采用巾山顶的紫红色火山角砾岩石块筑成,其形制在我省较为少见。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丽水莲都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