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皇权富贵在游戏中的赢赏必须是从左到右排列计算吗?

0 1 4 0 1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查看: 424|回复: 4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2主题精华0粟米11.77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20
盛世儒生,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11.77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04 / 精华 0 / 在线 92 小时 / 注册
价格:¥20000.00状态:出售年代:宋元规格:12*7承诺:包到代; 规格无误; 质地无误; 缺陷描述完整; 7天包退;
此其实黄色底,整石有好几个通透的洞,像一只攥起来的拳头。浓厚的包浆,皮壳可直追宋元。联系电话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2主题精华0粟米11.77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20
盛世儒生,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11.77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04 / 精华 0 / 在线 92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2主题精华0粟米11.77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20
盛世儒生,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11.77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04 / 精华 0 / 在线 92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2主题精华0粟米11.77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20
盛世儒生,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信誉 0 / 粟米 11.77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04 / 精华 0 / 在线 92 小时 / 注册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8165主题精华1粟米899.74 石信誉208 点阅读权限200
从四品下.国子司业, 积分 18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35 积分
信誉 208 / 粟米 899.74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8165 / 精华 1 / 在线 8777 小时 / 注册
品藏大赛2016
品藏大赛2015
品藏大赛2014
品藏大赛2013
精彩推荐 /1
盛世收藏网拍卖专场出品人资格采取预约制,,只有预约被审核通过并交纳相关费用后才可以成为场次出品人。
2018年拍卖预约场次于目前正式开始,直至全部场次预约完成为止,本次预约为2018年全部场次。
||服务电话: 400-813-9977
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阅读 - 找小说网
=> 《》 => 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宽度设置:
曹家及相关人物介绍
  织造府:
  老太君:曹孙氏,一品“奉圣夫人”,曹玺之妻,曹寅嫡母,康熙皇帝保姆,一品“奉圣夫人”。
  曹寅:字东亭,江宁织造、江南通政使。少年时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与侍卫,其父曹玺为第一任江宁织造,父亲故去后到接管织造府。
  顾氏:曹寅元配,江南大户之女,早夭,没有子孙,死后娘家败落,娘家侄儿顾三投奔到江宁曹寅处。
  李氏:曹寅继室,苏州织造李煦堂妹,育有一女曹颜、一子曹顒。
  曹颜:曹寅嫡长女,生于康熙三十年,继承了父亲的聪慧,是家族中有名的小才女,在叔伯姊妹中排行第二,在府中被称为“二姑娘”。
  曹顒(YONG):曹寅嫡长子,生于康熙三十三年,自幼被祖母养在身边。康熙四十年七月灵魂变为自21世界的李雍,在叔伯排行第一,在府里被称为“大爷”。
  曹颐:曹寅养女,原名刘萍儿,实为曹寅之弟曹荃庶女,在叔伯排行中第三,在府里被称为“三姑娘”。
  琉璃:曹寅妾室,曹家家生子,本是老太君身边大丫鬟,后被老太君指给曹寅为妾。
  封氏与钱氏:曹寅的两个妾,都是老实本分,在曹府没有什么存在感。
  二房(西府):
  曹荃:曹寅之弟,原名曹宣,因避康熙皇帝讳改名“宣”为“荃”,曾出任杭州府下的一个知县,后升为江宁府通判。
  兆佳氏:曹荃之妻,山东知府成林之女,户部尚书玛尔汉的侄女,育有三子一女。
  曹颖:曹荃长女,生于康熙二十八年,性子文弱,在叔伯姊妹中排行第一。
  曹颂:曹荃长子,生于康熙三十四年,虎头虎脑,心直口快的性子,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二。
  曹硕:曹荃次子,生于康熙三十九年,叔伯排行第三。
  曹项:曹荃三子,庶出,生于康熙四十年,生母为曹荃之妾宝蝶,叔伯排行第四。
  曹頫(FU):曹荃四子,生于康熙四十一年,为兆佳氏嫡出,叔伯排行第五。
  宝蝶:曹荃之妾,本为兆佳氏身边的通房丫鬟,后因有了身孕被扶为妾。
  翡翠:曹荃之妾,本为老太君身边的大丫鬟。
  其他人物:
  庄常:字天行,名为织造府首席幕僚,实际为江南通政司参议,正五品官职,是曹寅的左右手,掌控朝廷在江南的耳目。
  顾纳:曹寅元配顾氏侄孙,生于康熙三十年,康熙四十年入曹府,名为曹顒的伴读,实际上是庄常的得意弟子。
  顾三:顾纳之父,本为大家公子,家道败落后投奔到姑父曹寅处。
  邢二:混迹在苏杭一带的地痞。
清朝文武官职表(转)
  清朝官职表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清代的爵位简介(资料)
  (一)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爵位依次减半)
  2多罗郡王
  3多罗贝勒
  4固山贝子(以上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
  5奉恩镇国公
  6奉恩辅国公
  7不入八分镇国公
  8不入八分辅国公
  9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
  10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为狮子)
  11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为豹子)
  12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为老虎)(上面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仅俸银和禄米有差别)
  (二)异姓功臣9等爵位:
  公爵Gung
  侯爵Heo
  伯爵(以上超品)
  子爵(正一品)
  男爵(正二品)
  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俱分三等,如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AdahaHafan
  骑都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重生于康熙末年年表(感谢悠韵芩亲整理)
  (如果没有主语,哪么指的是曹颙)
  康熙33年七月初一曹颙出生
  康熙40年夏主角穿越(7周岁)
  进入学堂认识顾纳
  被顾三绑架,流落到杭州;顾纳嫁母与陈六
  康熙40年七月三十被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救起,养伤
  八月曹寅赶赴杭州,获悉曹颙救命恩人刘萍身世
  拜宋夫子为师傅,认识郑板桥
  李氏前往杭州,曹寅回江宁
  中秋,遇万云龙(当晚离世),得到扳指一枚
  曹寅纳琉璃为妾
  二十六,曹颙一行离开杭州
  三十,曹颙及其母亲到达苏州,见外婆与母族亲戚,停留3日
  李氏让二香改名香草并指为刘萍的丫鬟
  九月初八,回到江宁
  曹寅收刘萍为义女,改名曹颐
  秋/冬移居求己居
  康熙42年孙太君70大寿,曹颙经营林下斋
  康熙44年三月初九,收魏信为仆,签10年卖身契
  收郑海兄妹为仆,签10年卖身契
  收小满为小厮
  三月二十八,康熙到达江宁,曹颙觐见
  与永庆、马骏、宁春相交为友
  康熙离开后清算亏空,曹颙提出经营茶园和珍珠养殖用于还债
  秋,顾纳、马骏参加乡试,成为举人
  康熙45年年初,顾纳随蔡升元进京
  二月十二,曹顺百日
  三月,曹颖嫁给孙珏
  曹颙送狗给曹颐
  八月,曹寅夫妇与曹颜进京,
  九月,曹颜参加大选,抬旗赐姓曹佳氏,指婚为平郡王纳尔苏为嫡福晋,月末孙太君因高兴受凉染病
  十月二十,孙太君去世
  十月二十六,曹颜婚嫁
  十月二十八,曹寅得信知太君离世
  十二月初九,孙太君出殡,曹颙和曹寅扶灵北上直隶丰润
  曹颙在清凉寺修行守孝,曹寅夺情,曹荃丁忧(可算于46年)
  康熙46年顾纳回江宁,送信,林下斋关门;后九阿哥受康熙训斥
  四月,曹家经营的龙井被收为供茶
  五月,曹寅献新茶,被赐名铁观音和银针
  康熙47年十二月十五,第一批珍珠培育出产
  康熙48年一月二十,曹颙守孝期满,回到织造府
  三月十六,曹颙送春季贡品到达京城,去平郡王府见姐姐,遇宝雅格格;与马俊、宁春在京城重逢
  三月十七,到侍卫营报道,与德特黑比箭胜
  三月十八,交友纳兰富森,夜,陆芸娘与吕先生遇刺,两魏相帮
  三月十九,遇永佳
  三月二十左右,装生病,躲应酬
  三月二十二,进士榜出,马俊高中
  三月二十五,觐见康熙,与镶黄旗贵山等人斗殴,装伤
  四月初,“伤病”好,谢恩。
  去昌平,卖田地,以示举家还债;买荒地于大小汤山
  永庆与傅尔丹外甥女定亲
  四月十八,到乾清宫当差,认识觉罗塞什图,见鄂飞
  李氏达到京城
  四月十九,李氏见曹颜
  送礼到雍王府
  四月二十六,随帝去塞外,成为十六阿哥伴读
  五月初五,遇文绣,和塔娜格格发生争执,与镶黄旗斗殴
  五月下旬,遇苏赫巴鲁
  六月十三,见乌力吉世子被杀
  六月二十八,康熙提及曹颙生日,曹家全家抬到正白旗旗上
  七月初一,得到十六赠地十五顷(生日贺金为十六得)
  七月二十二,护送十三阿哥等吊祭和硕温恪公主
  七月底,文绣遇刺身亡
  八月十五,塔娜格格指给弘晳
  八月,出定亲传言,受到塔娜格格贺仪;康熙示意将指婚
  八月,陈家代选秀女进京,暂住曹府
  八月,曹顺因狗咬夭折,曹寅病倒
  八月底,李氏离京回江宁
  八月或者九月,曹颜生子
  九月,随驾回京,带乌恩及文绣骨灰;苏赫巴鲁作为侍卫到京城
  九月二十三,到达京城;顾纳拜访,道即将外放
  十月初一,首次进宫为伴读,接圣旨,曹寅升为二等伯,曹颙得八十顷的田庄一座。
  十月初二,马俊离京,去湖南长沙县任县令;曹颙递谢恩折子,见陈家秀女
  十月初四,秀女复选,陈秀女封为贵人,年氏指给四阿哥
  十月初四到初六,武举,曾与曹颙抵触的田畯高中。
  十月初六,曹颂、曹颐抵达京城;曹颙得到曹顺夭折的消息
  十月初七,装病请假2日,安慰曹颐;曹颂认识苏赫巴鲁并得蒙古刀一把;曹颐认识宝雅格格
  十月中旬(也可能是上旬),曹颐到平郡王府修养
  十月底,曹颂、曹颐遇到袭,得塞什图相救,永佳受伤;施世纶判案;曹颙见年羹尧
  十月底(或十一月初),有人进院杀人灭口,没得逞,死,曹颙第一次杀人;次日,得知苏赫巴鲁被指婚
  十一月初(或者十月底),通州梁喜归案,遇袭案了结
  十一月初,曹颂去兆佳宗学读书
  十一月初,曹颙、永佳、宝雅、曹颐到塞什图家感谢,见塞什图之母喜塔拉氏
  十一月中旬,家书至京城;和十六阿哥一起探望十三阿哥,并遇到四阿哥(献蛇油及秘方);从纳尔苏口得知葛礼任江南总督,弹劾曹寅侵用国库之钱
  十一月,芳茶打碎玉手炉,顶撞魏黑被打三十板子;同日,宁春、永庆并曹颙到一小院喝酒,见宁春外室秋娘,小脚名妓唐娇娇作陪
  十一月,曹颂打架,曹颙同曹颂同见十三福晋之爷爷马尔汉
  (未完待续)
皇子福晋,侧福晋等年例宫分 (转)
  副食(每日)
  皇子福晋:陈梗米1升2合,老米6合,红小豆6合,猪肉20斤,羊肉15盘(每月
  ),鲜菜5斤,白面8斤,绿豆粉8两,白糖1斤,盐4两,醋4两,香油1斤5两5
  钱,芝麻6合,澄沙6合,豆腐1斤,豆腐皮3张,粉锅渣2斤8两,水粉3两,豆瓣4
  两,绿豆牙4两,木耳5钱,甜酱1斤,青酱8两,面筋8两,鸡蛋5个,
  皇子侧福晋:陈梗米9合,老米1合,猪肉10斤,羊肉15盘(每月),鲜菜3斤,白
  面2斤8两,绿豆粉1两,白糖4两,盐3钱,醋1两5钱,香油7两,芝麻1合,澄沙2
  合,豆腐8两,豆腐皮1张,粉锅渣13两,水粉1两,豆瓣1两5钱,绿豆牙1两5钱
  ,木耳3钱,甜酱5两5钱,青酱2两5钱,面筋4两,鸡蛋3个,
  宫女子:白老米7合5勺,猪肉1斤,鲜菜12两,黑盐3钱.
  乳姆:白老米7合5勺,猪肉1斤,鲜菜12两,黑盐3钱.
  保姆:白老米7合5勺,猪肉1斤,鲜菜12两,黑盐3钱.
  家下女子:白老米7合5勺,鲜菜10两,黑盐3钱.
  (年例)缎
  皇子福晋:云缎2匹,衣素缎2匹,倭缎1匹,扬缎1匹,闪缎1匹,蟒缎1匹,
  彭缎1匹,帽缎1匹,粧缎1匹。
  皇子侧福晋:云缎1匹,衣素缎1匹,倭缎1匹,扬缎1匹,闪缎1匹,蟒缎1匹。
  家下女子:彭缎1匹.
  公主:月银240两(公主这个怀疑是一年的,记得原先哪里看过是每月20两)
  宫女子:月银6两,云缎1匹.
  乳姆:月银24两,云缎1匹,衣素缎1匹.
  保姆:月银24两.
  (年例)稠.纱
  皇子福晋:潞绸1匹.杭稠3匹,宫绸1匹,棉绸3匹,纱1匹,里纱1匹.
  皇子侧福晋:潞绸1匹.杭绸2匹,纱1匹,里纱1匹.
  宫女子:宫绸1匹,杭稠1匹,纱1匹,
  乳姆:潞绸1匹.棉稠1匹,纱1匹.
  家下女子:棉稠1匹.
  (年例)布,毛皮等
  皇子福晋:纺丝3匹,绫3匹.高丽布4匹,毛青布8匹,粗布4匹,深蓝布8匹.
  木棉15斤,棉线3斤,金线6络,绒3斤,乌拉貂10张。
  皇子侧福晋:纺丝2匹,绫2匹.高丽布2匹,毛青布2匹,粗布2匹,深蓝布4匹.
  木棉7斤8两,棉线1斤8两,金线3络,绒1斤8两,乌拉貂5张。
  宫女子:木棉2斤.
  乳姆:深蓝布4匹,夏布1匹,木棉3斤.
  家下女子:深蓝布1匹,夏布1匹,毛青布2匹,木棉2斤.
  蜡和碳
  皇子:白蜡1支,羊油蜡3支,羊油更蜡1支.红箩炭(冬5斤),黑炭(夏15斤
  ,冬25斤)。
  公主:白蜡1支,羊油蜡3支,羊油更蜡1支.红箩炭(冬5斤),黑炭(夏15斤
  ,冬25斤)。
  皇子福晋:白蜡1支,羊油蜡10支,羊油更蜡1支.黄蜡6支,红箩炭(冬10斤,
  夏5斤),黑炭(冬70斤,夏30斤)。
  皇子侧福晋:羊油蜡2支,黄蜡1支,黑炭(冬18斤,夏10斤)。
  皇子福晋:各色瓷盘14件,瓷碗6件,瓷碟8件,瓷盅20件,瓷罐2件,漆合6件
  ,漆茶盘1件,香几灯2个,戳灯2个,羊角手把灯2个.
  皇子侧福晋:各色瓷盘8件,瓷碗4件,瓷碟4件,瓷盅8件,漆合2件,漆茶盘1
  件,羊角手把灯1个.
内廷帝后皇子福晋们的日常膳食(转)
  内廷帝后们的日常膳食,每天都是按分例拨给的。据《清会典》的记载:
  皇帝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油一斤,羊二只,鸡二只、鸭三只,当年鸡三只,
  还有六十头乳牛的乳茶(每头每日交二斤),玉泉山泉水十二罐,乳油一斤,茶叶十包;
  皇后盘肉十六斤,菜肉十斤,鸡一只,鸭一只,二十五头乳牛的乳茶,泉水十二罐,茶叶十包;
  贵妃盘肉六斤,菜肉三斤八两,每月鸡、鸭各七只,例用乳牛四头。以下层层递减,
  至常在盘肉三斤八两,菜肉一斤八两,每月鸡五只,乳茶按分例内用,茶叶五包。
  皇子盘肉四斤,菜肉二斤,每月鸭十只;
  皇子福晋盘肉十二斤,菜肉八斤,
  侧福晋盘肉六斤,菜肉四斤。
  皇子、福晋等例用乳牛八头,茶叶五包。
  以上分例也只是大致而言,因为御茶膳房每年从皇庄和各地缴来的“腥物”中,
  就包括有数量可观的鹿、麅、獐、鹿尾、鹿舌、野猪、野鸡、树鸡、虎骨等野味,
  还有各种鱼类,以及燕窝、百合、山药、笋、山韭菜、小菜根等等。
  ----------
  根据这些记载看,未分封皇子是有侧福晋的。。
  在分封爵位后,这些侧福晋或成为亲王、郡王侧福晋。或成为贝勒、贝子侧室。。
(转)林黛玉的原型人物
  据一些红学专家考证,林黛玉的原型人物就是康熙年间任苏州织造李煦的孙女,名叫李香玉,其父是任两淮盐课的李鼎。织造和盐课是清代宫廷在江南的两个重要部门,只有皇帝最亲信的臣子才能担任。李香玉是李氏家族的掌上明珠,在家中受宠爱的程度可想而知。
  李曹两家同为康熙的宠臣,同掌织造府(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时任江宁织造),又是过从甚密的亲戚,李煦就是曹雪芹嫡亲祖母的胞弟,因此曹雪芹和李香玉的亲密交往是很自然的事。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过世后,由其子曹颙继任父职,不满三年即病故,曹雪芹就是他的遗腹子。曹雪芹的祖母李氏十分喜爱曹雪芹,时时带在身边。每次到苏州探望其年近九十的母亲文氏太夫人时,常携曹雪芹一同前往,他们常住李鼎家的「拙政园」。因此曹雪芹和李香玉从幼小时即一同玩耍,一同读书习字,一同作对吟诗,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随着年龄渐长,日久生情,自是意料中事。
  康熙末年,李鼎夫妇先后染病,卧床不起,香玉年纪虽小,却常侍疾在旁。不久,李鼎夫妇先后辞世。香玉遭此不幸,日日恸哭,虽有祖父母加意照顾抚养,然终不能减轻其心中之愁苦。曹雪芹的祖母甚怜香玉,时时将其接至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相伴共读,两人耳鬓厮磨,感情日深。当时的情景,曹雪芹在《红楼梦》七十二回中曾有生动陈述:「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看,我也不敢怠慢了你。」两人感情之深,由此可见。
  李香玉虽有曹雪芹祖母的关照和曹雪芹的抚慰,然其家庭不久又遭沉重打击,李煦因受宫廷斗争牵连被革职抄家,不久病故。香玉因此孑然一身,只好长期寄居曹家。可是曹家不久也因同样原因被革职抄家,曹家在江宁的家产荡然无存,江宁无法存身,幸北京尚有众多亲友,经朝廷应允,曹家遂于一七二八年全家迁至北京,香玉也随之进京。
  曹家在京城全靠亲友帮衬,李香玉生活虽然无缺,然终因寄人篱下,免不了受闲言碎语之扰。加之多愁善感,郁郁寡欢,虽有曹雪芹祖母的悉心照料和雪芹的温存宽慰,然仍忧思难平。没有几年,竟香消玉殒,撒手人寰。
  李香玉是林黛玉的原型还有一个旁证,即《红楼梦》二十七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竟日玉生香」一回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相对而卧,为宽林黛玉的心,贾宝玉胡编了一个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一天,老耗子叫众耗子分头去偷米粮和瓜果办腊八粥,一小耗子自荐去偷香芋。众耗子笑它身体瘦小,小耗子胸有成竹地说:「我变成香芋,滚在香芋堆里,使人看不出……却用分身法搬运。」众耗子叫它变成香芋看看。小耗子就摇身一变,却变成了一个最标致美貌的小姐。众耗子说:「变错了。」小耗子现形道:「我说你们没有见过世面,只识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道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很明显,作者借这个故事暗示,林黛玉就是李香玉的化身。
  李香玉早年病逝,对曹雪芹打击最大。后来曹家又遭重大变故,家道从此一蹶不振。曹雪芹一家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为纪念自己早年的红颜知己,雪芹不惜「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倾毕生精力写出不朽巨著《红楼梦》。
  引用地址:http://vip.rongshuxia.com/rss/bbs_viewart.rs?bid=108803&aid=1741
(转资料)丧服制度
  一、丧服的起源和丧服制度的形成
  摘自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du/JXCKS/TS5_ts011045.htm
  丧服制度是用于居丧期间的服饰制度。
  人死后其亲属要在一定时间内改变通常的服饰,这种礼俗起源很早。许多民俗学家认为,丧服的最初意义在于表示某种禁忌。原始社会的先民出于对鬼魂的恐惧心理,担心死者会降祸作祟,为了不被鬼魂辨识,免遭灾祸,在办理丧事时往往披头散发,以泥涂面,衣着也同平时大不一样。到后来随着伦理观念的进步,丧服的意义也逐渐演变为主要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居丧者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的一种形式,即所谓“饰情之表章”。
  中国古代典籍所称丧服,是“天子以下,死而相丧,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36)不仅指居丧者的服饰,还包括居丧的时间和居丧期间生活起居的特殊规范。凡此种种,又以居丧者与死者的血缘关系的亲疏而有或重或轻,或长或短,或繁或简的隆杀之别。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仪礼·丧服》疏中对这种丧服制度的形成作过这样的表述:“黄帝之时,朴略尚质,行心丧之礼,终身不变”,“唐虞之日,淳朴渐亏,虽行心丧,更以三年为限”,“三王以降,浇伪渐起,故制丧服,以表哀情”。其中虽有后世儒家的涂饰之词,但指出丧服制度的形成是在已经进入阶级社会的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以降的世代,并且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则大致不误。丧服一词,最早见于《书·康王之诰》,这篇西周前期的文献提到成王去世,其子康王继位,在即位典礼上,康王穿着王者的服饰,麻冕黼裳,接受诸侯群臣的朝贺。典礼完毕,“王释冕,反(返)丧服”,按照制度为父亲服丧。周承殷制,西周的丧服制度可能是继承了殷人的某些遗规而有所发展,特别在别亲疏,分嫡庶,强调等级层次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使之与严密的宗法制度相配合。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国的情况不尽一致,但总的趋向是丧服制度更加细密完整,与宗法制度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春秋文献,丧服之称已屡见不鲜,对丧服制度的具体内容,也留下了许多记载。如《左传·襄公十七年》记晏婴为父服丧:“齐晏桓子卒,晏婴粗衰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这里所说的居丧期间的服饰及饮食起居事宜,与后世居父丧所用的最重的服制完全相同。《论语·阳货》记孔子与宰我有关父母之丧的问答,孔子说:“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所言丧期,也与后世服制一致。春秋战国时的丧服制度由儒家整理归纳并予以理想化,在《仪礼·丧服》中有集中详尽的反映。儒学是战国时的显学,汉代以后又取得了一家独尊的地位,儒家所倡导的以《仪礼·丧服》为准则的规范化的丧服制度借助政治的力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得到普遍的推行,被历代王朝列入法典,其间虽然个别地方略有改订,就其大体而言,可以说是始终一贯,而且作为传统伦理的重要表现形式,植根于民间,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丧服的等级——五服
  《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sī)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五服分别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各种亲属,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居丧服饰、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
  1.斩衰
  这是最重的丧服,适用于子为父、未嫁之女为父、嫁后因故复从父居之女为父,嗣子为所嗣之父、承重孙为祖父,妻妾为夫,父为长子。明清二代,规定子(包括未嫁之女及嫁后复归之女)为母(包括嫡母、继母、生母)也服斩衰。子女为父母服最重之丧,这容易理解,妻妾为夫也不难理解,因为这都是以卑对尊,但父为长子却是以尊对卑,为什么要服斩衰呢?长子指嫡妻(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如嫡妻无子,则“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可在妾所生之子中立最年长的一个为长子。长子是家族正统所系,同被称为庶子的其他诸子相比,具有特殊的地位。“父为长子”,这里所称的父,必须本身就是长子,是上继父、祖、曾祖、高祖的正嫡,他的长子将来要继承正嫡的地位,是先祖正体的延续,承受宗庙付托之重。在这种情况下,长子先死,父为之服重丧,一则表示为自己的宗族失去可以传为宗庙主的重要人物而极度悲痛,二则表示对祖宗的尊敬。秦汉以后,随着典型的宗法制度的瓦解,斩衰中父为长子服重丧这一项,一般说来也就不再实行了。
  持斩衰之服的男子全套丧服是:
  斩衰裳,苴绖(jūdié)、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衰亦作缞,是麻质丧服上衣,裳为下衣。斩是不加缝缉的意思。斩衰裳用每幅(二尺二寸为一幅)三升或三升半(八十缕为一升)的最粗的生麻布制作,都不缝边,简陋粗恶,用以表示哀痛之深。斩衰裳并非贴身穿着,内衬白色的孝衣,后来更用麻布片披在身上代替,所以有披麻戴孝的说法。苴绖,指用已结子的雌麻纤维织成的粗麻布带子,共两条,一为腰绖,用作腰带,一为首绖,用以围发固冠,有绳缨下垂。杖,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哭丧棒,斩衰所用之杖为苴杖(苴有粗恶之意),竹制,高与胸齐。用杖有两重意义,一是表示丧主的身份,在传统丧礼中,只有孝子用杖;二是表示“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37)绞带,是以绞麻为绳作带,与腰绖相似。古时祭服用带,有大带、革带之分,革带用来系韨(fú,革制蔽膝),大带用丝织品制成,加于革带之上。丧服中的绞带代替革带,腰绖则代替大带。冠绳缨,指以麻绳为缨的丧冠,冠身也是用粗麻布制作。菅屦,是用菅草编成的草鞋,粗陋而不作修饰。
  如持丧者是女子,绖、杖、绞带、菅屦与男子相同,但不用丧冠,而是用一寸宽的麻布条从额上交叉绕过,再束发成髻,这种丧髻叫做髽(zhuā)。髽用一尺长的小竹为笄,叫做箭笄。另外还要用粗布包住头发,叫做布总。女子的外衣原先都是连裳于衣,斩衰裳也无上下之分,连为一体。
  斩衰之服的丧期是三年,但并非三个周年,只要经过两个周年外加第三个周年的头一个月,就算服满三年之丧,所以实际上是二十五月而毕。也有一种意见认为,三年之丧应服二十七个月,唐代以后多从二十七月之说。开始服丧,叫成服、持服;服丧期满,叫释服、服阕。行三年之丧据说是因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38)所以,父母死后,为人子者要服丧三年以报答养育之恩。《荀子·礼论》有这样一段话:“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近世学者认为,最重之丧,丧期三年,可能是殷人或东夷的传统,经儒家竭力提倡(孔子是殷人之后),到战国时逐渐推广,而真正成为制度被社会普遍接受,则在汉代以后。
  持斩衰之服者,在三年丧期中的饮食起居日常行为也有制度规范。饮食方面,《礼记·间传》说:“斩衰三日不食。”《问丧》说:“亲始死……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就是说首先要绝食三天,到既殡以后,可以“食粥,朝一溢(1升的1/24)米,莫(暮)一溢米”;百日卒哭以后,可以“疏食水饮”;一年小祥以后,可以“食菜果”;二年大祥以后,可以用酱醋调味;丧满服阕,禫祭以后,才能饮酒食肉。(39)但也有变通之处,《礼记·曲礼》说:“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唯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居丧期间身有疾病或年事已高,为了避免身体毁伤,不能从头至尾办完丧事,陷于“不慈不孝”,允许增加营养以保护健康。在居处方面,规定在未葬以前,孝子要“居倚庐,寝苫枕块”,“寝不脱绖带”。倚庐是靠着门外东墙临时搭建的简陋棚屋,苫(shān)为草垫,块指土块。既葬以后,孝子所居倚庐的内壁可以涂泥挡风。百日卒哭以后,可以对倚庐稍加修整,并铺设不纳头的蒲草席。一年小祥,才拆除倚庐,在原处改建小屋,用白灰涂墙,称为垩室,居于其中,并铺用普通寝席。二年大祥,复居正寝,但仍不能用床。直到服丧完毕,才一切如常。妇女居斩衰之丧,则不必居倚庐和寝苫枕块。其他方面,规定在未殡之前,孝子要哭不绝声,“昼夜无时”,既殡以后,要一朝一夕哭两次。以后在整个丧期中,“思忆则哭”。(40)至于不得婚娶,不得赴宴,不得听音乐,不得游戏笑谑等,更是理所当然。还有三月不沐、在大祥移居正寝之前夫妇不得同居等要求。总之,为了表示哀痛之深,持斩衰之服者在居丧期间要过极不正常的生活。《礼记·三年问》说:“创钜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事实上这许多琐细而苛刻的规定一般人很难完全做到,后世也多有变通。“居倚庐、寝苫枕块”,只是名义上的礼节,饮食之类,更难限制。但居丧尽哀,仍是普遍的伦理要求,形毁骨立,扶而能起,杖而能行,被认为是孝心的体现。孝子们向亲友分发讣告,也每自称“稽颡泣血,匍匐苫次”。
  东汉以后,服斩衰之丧者如是现任官员,必须离职成服,归家守制(守丧),叫做丁艰或丁忧。父丧称丁外艰或丁外忧,母丧称丁内艰或丁内忧。至丧期结束,才能重新复职。在特殊情况下,皇帝以处理军国大事的需要为理由,不让高级官员离职守制,称为夺情,但遵旨依旧任职视事者往往被攻击为有悖人伦,要承受极大的舆论压力。在科举时代,士子遇斩衰之丧,在丧期内也不得应考。如得到父母亡故消息故意隐瞒,不离职奔丧,叫做匿丧,被发现后,会受到严厉处分,而且为人们所不齿。
  2.齐衰
  这是次于斩衰的第二等丧服,本身又分四个等级:齐衰三年,齐衰杖期(jì),齐衰不杖期,齐衰三月。
  (1)齐衰三年适用于在父已先卒的情况下,子及未嫁之女、嫁后复归之女为母,母为长子。父母虽然同为子女的生身之亲,但在宗法社会中,父为一家之长,父母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又因为男女不平等,夫为妻只服齐衰杖期,父在而母卒,其子所服不能重于父亲,也只能跟着服齐衰杖期;如果父已先卒,则可以加重丧服,但仍为父的余尊所厌(yā,压降、降低),所以服次于斩衰一等的齐衰三年。对继母的丧服,与亲生母相同,这是由于继母与自己虽无血缘关系,但她是父亲的正式配偶,地位与亲生母一样,所谓“继母如母”,服制也就没有区别。唐玄宗时制定《开元礼》,把对母亲(包括嫡母、生母、继母、嗣母)的服制改为不管父在、父不在,一律齐衰三年,明代以后又加重为斩衰三年,与父丧完全一致。至于母为长子,是根据母从于父的原则,但《丧服》所定子为母只服齐衰,母对长子当然不能更重于此,所以也低于父为长子一等,定为齐衰三年。明代以后,母为长子改为齐衰不杖期。
  齐衰三年的全套丧服是:
  疏衰裳、齐,牡麻绖,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
  疏有粗意,疏衰裳是用每幅四至六升的粗麻布制作的,较斩衰所用略细。齐谓衣边经缝缉而显齐整。牡麻绖是用不结子的雄麻的纤维织成的粗麻布带子,也包括首绖、腰绖两种。丧冠所用麻布也较斩衰略细,并以麻布为缨,叫冠布缨。杖用桐木制作,叫削杖。布带为麻布所作,用如绞带。疏屦也是草鞋,但用细于菅草的藨(piǎo)草、蒯草编成。妇女则无冠布缨,代以布总和用柞木制作的恶笄,仍梳髽,其余同男子一样。
  齐衰三年丧期也是名为三年,实际上二十五月(一说或二十七月)而毕。
  (2)齐衰杖期适用于父尚在世的情况下,子、未嫁之女、已嫁复归之女为母,夫为妻。父在为母仅服杖期,是因为“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41)但为父斩衰三年、为母仅齐衰杖期,总嫌轻重不当,“孝子心有不安”,如前所述,后世对这一规定有所变动。夫为妻齐衰杖期,和妻为夫斩衰三年,服制上的不平等也十分明显,这也反映了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此外,对因故被父亲单方面离弃的生身之母,则不论改嫁与否,也不论父在、父不在,也是齐衰杖期之服。
  齐衰杖期丧服与齐衰三年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丧期较短,仅为一年。
  (3)齐衰不杖期适用于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未嫁之姐妹、长子以外的众子以及兄弟之子。此外,祖父母为嫡孙、出嗣之子为其本生父母、已嫁之女为父母,随母改嫁之子为同居继父、妇(儿媳妇)为舅姑(公婆)、为夫之兄弟之子,妾为女君(夫的正妻)也服齐衰不杖期。旧时宗法制度认为,女子一旦出嫁,就脱离了父亲的宗族,而加入丈夫的宗族,“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妇人不二斩者,犹曰不二天也”。(42)妇女不能有两重服斩衰之丧的关系(“不二斩”),所以已嫁和未嫁有很大区别,已嫁妇女就不再为父母服三年重丧了。所谓继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出继之父,即嗣父,一是指母亲再嫁的后夫。这里讲的同居继父,指后一种关系。因为随母改嫁,与继父同居,受其养育之恩,所以虽无血缘关系,也为其服丧。如不随母改嫁,则不必为继父服丧。妇为舅姑的丧服,后世改为与子为父母一样,加重为斩衰三年,这是“既嫁从夫”原则的进一步落实。
  齐衰不杖期的丧期与齐衰杖期没有区别,都是一年,丧服则有两处不同,一是不用杖,二是改疏屦为麻布制作的麻屦。
  (4)齐衰三月适用于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此外,一般宗族成员为宗子,也是齐衰三月之服。在宗法制度下,大宗宗子作为祖先的继体,宗族的象征,是全体家族成员宗奉的对象,宗族成员即使与宗子的血缘关系已相当疏远,也要为之齐衰三月以表示尊祖敬宗。
  齐衰三月丧期很短,仅为三月,丧服与齐衰不杖期基本一致,只是改用麻布制作的麻屦为用细麻绳编成的绳屦。
  对服齐衰之丧者,丧期内的饮食起居,也有一定的规范。齐衰三年也是重丧,其要求与斩衰三年大致相同,只是饮食方面改初丧三日不食为二日不食,以示稍轻。齐衰杖期、不杖期则是初丧三餐不食,然后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杖期者终丧不食肉、不饮酒;不杖期者三月既葬之后可以食肉饮酒,但不能与人会饮共食。居处方面,除齐衰三年也有倚庐之制外,其余一律居垩室,但不杖期者三月之后可以复归正寝。齐衰三月与杖期、不杖期差别不大,但丧期既短,三月之后,就一切如常了。
  3.大功
  又次于齐衰一等,适用于为从父兄弟(伯叔父之子,即堂兄弟),已嫁之姑母、姊妹、女儿,未嫁之从父姊妹(伯叔父之女,即堂姊妹)及孙女,嫡长孙之外的众孙(包括未嫁的孙女),嫡长子之妻。此外,已嫁之女为兄弟及兄弟之子(侄),已嫁、未嫁之女为伯叔父母、姑母、姊妹,妻为夫之祖父母、伯叔父母以及夫之兄弟之女已嫁者,出嗣之子为同父兄弟及未嫁姊妹,也都是大功之服。
  大功的丧期为九个月,丧服为布衰裳,牡麻绖,冠布缨,布带,绳屦。这里的布是指稍经锻治的熟麻布,较齐衰用的生麻布细密。妇女不梳髽,布总亦用熟麻布。
  居大功之丧者初丧三餐不食,葬前居于垩室,疏食水饮,不食菜果,三月既葬,可食肉饮酒,复居正寝。
  4.小功
  又次于大功一等,适用于为从祖父母(父亲的伯叔父母),堂伯叔父母(父亲的堂兄弟及其配偶),从祖兄弟(父亲的堂兄弟之子),已嫁之从父姊妹及孙女,长子外的诸子之妻,未嫁之从祖姑姊妹(父亲的伯叔父之女及孙女),外祖父母、从母(姨母)。此外,妻为娣姒(妯娌)、夫之姑母、姊妹,出嗣之子为同父姊妹之已嫁者,也服小功。
  小功丧期为五个月,其服饰是布衰裳,澡麻带,绖、冠布缨,吉屦无绚(qú)。小功所用的麻布较大功更细。所谓澡麻,是指经过洗涤的较白的麻。吉屦即日常所穿的鞋,绚是鞋鼻上的装饰,用以系带,小功是轻丧,不必专备服丧用的鞋,吉屦去绚即可。
  5.缌麻
  这是最轻一等的丧服。适用于为族曾祖父母(祖父的伯叔父母)、族祖父母(祖父的堂兄弟及其配偶)、族父母(祖父的堂兄弟之子及其配偶)、族兄弟(祖父的堂兄弟之孙),从祖兄弟之子,曾孙、玄孙,已嫁之从祖姑姊妹,长孙之外的诸孙之妻,姑祖母,姑表兄弟,舅表兄弟,姨表兄弟,岳父母,舅父、女婿、外甥、外孙。此外,妻为夫之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从祖父母、从父兄弟之妻,也都有缌麻之服。
  缌麻丧期仅为三个月。当时用来制作朝服的最细的麻布每幅十五升,如抽去一半麻缕,就成为缌。因为其细如丝,正适宜用作最轻一等的丧服。
  小功及缌麻在五服之中属于轻丧,要求居丧者初丧之时两餐不食或一餐不食,丧期内不饮酒食肉,但不作严格规定,仍居正寝,并可用床。
  对斩衰三年、齐衰三年、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大功、小功的丧服,还有受服的规定,也就是在居丧一定时间后,丧服可由重变轻。三年之丧,其间受服五次,大功、小功丧期较短,仅受服一次。服制变除办法十分繁琐,这里就不多说了。
  还应该提到的是,《仪礼·丧服》规定对未成年去世的宗族成员另有一套服丧等级,分为殇大功九月、殇大功七月、殇小功五月三种。郑玄说:“殇者,男女未冠笄而死,可哀伤者。”(43)所谓未冠笄,是指未满二十岁。据《仪礼·丧服传》,“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殇”。宗族成员未成年死亡,就依其血缘关系的亲疏,并分别长殇、中殇、下殇的不同情况,决定服制的轻重,但即使最亲的子女、弟妹、叔父、姑母,其长殇也只服大功九月,总的原则是轻于成人。
  丧服的制定主要考虑宗族关系,但在西周、春秋,君统和宗统往往是一致的,所以《丧服》中还规定了诸侯为天子,大夫、士、庶人为君(此指诸侯),公、士、大夫之众臣(仆隶)为其君(此指主人)的不同丧服。后世帝王去世,在一定时间内,国内禁止婚娶和一切娱乐活动,全体臣民都要为之服丧,称为国丧。奴仆为主人服丧,也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
  三、丧服制度与宗法制度的关系
  上述丧服的等级差别,清楚地显示了如下特点:
  1.父系、母系有别一个男子的亲属包括父亲方面的父党,母亲方面的母党和妻子方面的妻党。父党为宗族、宗亲,母党为外亲,妻党为内亲。在父权社会中,只重宗族、宗亲,不重外亲、内亲,血统更是只论父系,如清代学者崔适所说,“由父之父递推之,百世皆吾祖也。由母之母而递推之,三世之外有不知谁何者矣”。(45)体现在丧服制度中,就是对父系亲属的服丧范围十分宽泛,直系亲属上至高祖父母下至玄孙,旁系包括高祖父所传全体宗族成员,无不有服。母系却只对外祖父母、舅父、姨母及姨表、舅表兄弟有服,而且服制比父系对等的亲属轻得多,如为祖父、伯叔父都是齐衰不杖期,而为外祖父仅是小功,对舅父仅是缌麻。
  2.亲疏有别丧服制度偏重父系,五服的轻重也主要体现父系宗亲之间亲疏不等的血缘关系。血缘愈亲的服制愈重,血缘愈疏的服制愈轻。如同父兄弟重于同祖的从父兄弟,从父兄弟重于同曾祖的从祖兄弟,从祖兄弟重于同高祖的族兄弟。根据五世亲尽的原则,从本身算起,往上往下有服之亲都只推到第五代,高祖的兄弟及其子孙后代只是同姓之亲,但已出五服范围,就无需为之服丧了。
  3.男女有别丧服制度中男女的不平等是十分明显的。如夫妻之间,妻为夫服最重之丧斩衰三年,夫为妻则只服齐衰杖期。同样,妻为夫之父母所服之丧要大大重于夫为妻之父母。又如父母都是生身之亲,但《丧服》规定为父斩衰三年,为母是齐衰三年,如果父亲还在世,只能服齐衰杖期。另外,对本族中已经出嫁的女性成员,服制都较其兄弟为轻。
  4.嫡庶有别古代允许多妻,但正妻只能有一个,余者为妾。妻、妾的地位尊卑不同,有严格的区别。《丧服》规定妾为妻服齐衰不杖期,妻为妾则无服。妾之子以父之正妻为嫡母,要服三年重丧,而正妻所生的嫡子则不用为被称作庶母的父之妾服丧(后世改为服齐衰不杖期)。作为祖先继体的长子、嫡孙具有特殊的地位,这在丧服制度中也有反映,父为长子、祖父为嫡孙所服之丧都较被称作庶子、庶孙的其他子孙要重。为宗子、宗妇服丧要重于同等之亲,是为了表示对先祖正嫡的特殊尊重,这也是嫡庶之别的一种体现。
  父系、母系有别,亲疏有别,男女有别,嫡庶有别,凡此完全符合宗法制度的原则。丧服制度既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形式,又反过来使宗法制度更加严密,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战国秦汉以后,西周春秋时的宗族组织渐次破坏,宗子之法不行,但无论是封建社会前期的强宗大族门阀制度,还是封建社会后期以祠堂族权为特征的家族制度,都仍然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被儒家经典规范化、理想化的先秦丧服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得以长期维持,只在小范围内有细节上的变动,其影响在一些农村至今尚未完全消失。
  (盛冬铃)
  (1)扬雄《方言》十三。
  (2)《汉书·刘向传》。
  (3)《墨子·节葬下》。
  (4)《吕氏春秋·安死》。
  (5)《读礼通考》卷86引张栻语。
  (6)《周礼·冢人》注。
  (7)王昭禹《周礼详解·地官·墓大夫》。
  (8)张载《理学经窟·宗法》。
  (9)《读礼通考》卷82引李濂《族葬论上》。
  (10)《读礼通考》卷82引王廷相《族葬说》。
  (11)见《太平御览》卷411引《晋中兴书》。
  (12)见《盐铁论·散不足篇》。
  (13)《宋书·礼志二》。
  (14)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
  (15)据说秦时有个名叫阮翁仲的人身高一丈三尺,死后秦始皇为他铸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世把立于墓前的石像也称作翁仲。
  (16)见《通典》卷85及《宋史·礼志二七》。
  (17)见《明史·礼志一四》。
  (18)《吕氏春秋·节丧》。
  (19)《墨子·节葬下》。
  (20)《吕氏春秋·节丧》。
  (21)陆翙《邺中记》。
  (22)陆翙《邺中记》。
  (23)见《左传·文公六年》及《史记·秦本纪》。
  (24)《墨子·节葬下》。
  (25)《史记·秦始皇本纪》。
  (26)《晋书·索綝传》。
  (27)《晋书·索綝传》。
  (28)《汉书·杨王孙传》。
  (29)《后汉书·卢植传》。
  (30)《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31)《后汉书·光武记》。
  (32)见《通典》卷85及《宋史·礼志二七》。
  (33)《礼记·曲礼下》。
  (34)方相氏是传说中的驱疫避邪之神,面目狰狞,身驱高大。出殡时用方相氏的偶像开路,是为了驱除邪鬼。
  (35)《礼记·三年问》。
  (36)《仪礼·丧服》孔颖达疏引郑玄《三礼目录》。
  (37)《礼记·问丧》。
  (38)《论语·阳货》。
  (39)见《礼记·间传》。
  (40)见《仪礼·丧服》及贾公彦疏。
  (41)《礼记·丧服四制》。
  (42)见《仪礼·丧服传》。
  (43)见《仪礼·丧服》注。
  (44)《东壁遗书·五服异同考》。
  这是九第一次写感言,在电脑前愣神了好半天,都不晓得该说些什么。很想说句感谢CCTV,让大家宽怀一笑,但是又觉得不着调了。
  唯有感谢,感谢每一位收藏订阅的读者,大家对小曹的认可,使得小曹走到今天。
  感谢在群里、评论区里给予九鼓励与支持的每一位,小曹能走到今天,不是九一个人的努力,无数的感激与感谢,人数过多,不一一列举。风兄、诗兄、100斤等兄弟们,toy、小戴、女神等MM们,九鞠躬道谢。
  感谢第五组的三位编辑ZENK,白开水,314。没有他们三位对这部作品的通过,就不可能有后面的签约、上架、推荐。
  感谢主站的石章鱼兄与贼道三痴兄与女频的Loeva大,给小曹推荐。
  感谢我的朋友小八,帮九整理清史资料、商讨剧情,管理书评区。没有小八给九的砖头与挑BUG,小曹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感谢扫雪,在小曹还是个小幼苗时,便时时照拂,帮着增加不少人气。
  平均日更8000,这个数字,九会继续保持下去。
  请大家支持订阅。订阅一本书,对读者不算什么,对作者至关重要。数据,并不只是数据,对作者来说,是码字的鼓舞与动力,对网站来说,是会不会继续推介与重视这本书的依据。
  最后推本生活流的好书,链接在主页上:
  扫雪煮酒的《明朝五好家庭2》种田、打渔、过日子,男要婚,女要嫁,穿越者的儿女们的成长故事,敬请点击收藏……
  新年了,九祝福大家牛人大顺,每人都幸福快乐。。。。
小曹实体书已经全国发售
  小曹实体书已经全国发售,网上已经上架,书店也差不多到货了。
  现在的是第一册,到第四卷完了《回銮》那章,第二册与第三册已经在出版社了,大家,因第一册销量影响第二册与第三册的印刷时间,所以拜托了,九鞠躬感谢。。。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国经销商列表。
  省份单位联系电话
  北京北京片石书坊图书有限公司010-
  北京北京鹏飞一力图书有限公司010-
  北京北京大地书苑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934366
  北京北京佳誉图书有限公司010-934263
  北京北京林翰苑图书有限公司064645
  北京北京现代图书
  北京北京鑫伟光明
  北京北京友谊明光
  北京北京第三极书城
  北京北京联金圆玉
  北京北京卓越网
  北京北京当当网
  北京北京互动出版网
  北京北京世纪汇泉
  北京北京翰荣森56436
  上海上海久远经营公司书刊门市部021-
  上海文庙书屋021-
  上海上海天地新书总汇021-
  上海上海花山文艺021-
  上海上海东华021-
  上海上海米阳021-
  浙江杭州西湖科技图书公司50
  浙江杭州虫二图书有限公司10
  浙江杭州新视角75
  浙江杭州培之雨09
  浙江宁波新江厦
  浙江宁波新世界书店
  福建福州晓风图书文化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远景书屋98
  福建福州文华图书有限公司13
  福建漳州博文图书文化有限公司2,
  福建厦门世纪汇泉8
  福建厦门天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6/7,5888589
  河南郑州市博览书店★42,
  河南郑州鹏程书店(文渊)25
  河南郑州市图书城五环书店16
  河南河南新文书店45
  河南郑州今道(学友)23
  江西南昌青苑书店★7
  江西南昌佳丰7
  广东广东致富时代杂志社书刊发行020-
  广东广州正一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深图020-
  广东广州艺术研究020-
  广东广州朝扬020-
  广东深圳鑫文海图书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市久美图书销售有限公司65、413462
  广东深圳扬帆书社05
  广东广东珠海文华书城☆
  广东汕头三联商务文化中心☆65
  陕西安徽人民出版社西北图书经营部029-
  陕西陕西音乐天地书刊发行部
  退货费用我们负责029-97
  重庆重庆夏山023-
  重庆重庆八一书店023-、小黄
  重庆重庆聚知书店023-
  四川四川川图读者服务部028-29508
  四川四川江夏文化有限公司028-
  四川四川新闻书局★
  028-199715
  四川四川星洋文化公司小李
  四川四川蜀天文化/
  四川四川前沿书局-
  `028-
  云南云南昆明新知图书城有限责任公司3/
  云南云南霖昌书社★1、
  云南昆明经济书店5、、、
  贵州贵州西西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思博图书有限公司1、、5983003
  广西南宁三希堂图书发行社0、
  广西南宁市鸿昌图书发行有限公司、2
  广西南宁民生图书发行有限公司7、2670876
  柳州民生0韦
  广西桂林一方书店0773--2818981
  广西柳州新悦1、9
  江苏南京万博文化★025-376826
  江苏南京快乐025-
  江苏南京大众025-
  江苏苏州华艺书店12、
  江苏苏州冶金书店98、(小)93446
  江苏无锡海燕书店☆71、
  江苏无锡三味书屋30、
  江苏南通弘文图书35
  安徽合肥新藤书社
  湖北武汉华龙书刊发行部●027-、、
  湖北武汉文艺书刊发行社★027-、027-
  湖北武汉成才027-497620
  湖南长沙新文化图书经营部★7-80/84/85、、6
  湖南叶洋书社2
  湖南长沙连胜8、
  长沙市芙蓉区连胜书社
  山东济南阳光书店54、、
  山东济南东方学林书店☆
  95、、
  山东淄博百科4、
  山东青岛市宏大书店55、
  山东烟台金角书社3、
  山东淄博星河5、
  山西山西尔雅3、7085284
  山西山西太原伯乐玛★7/243153
  山西太原新视野图书89479、
  、8882522
  天津天津汇源书店022-
  天津天津市作家协会新星书局022-
  天津天津市鹏华科技文化022-151777
  黑龙江哈尔滨精华书店★451-
  黑龙江哈尔滨华东书店★26、
  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55
  黑龙江哈尔滨求实60、
  黑龙江哈尔滨学府书店16/
  黑龙江哈尔滨文佳06、
  黑龙江齐齐哈尔文华书店7
  吉林吉林市文苑书店0、
  吉林吉林嘉兴2
  吉林长春联合图书城34/
  吉林长春新陆桥图书99、、
  吉林吉林省图书馆书刊批发吉林枫叶57/
  辽宁辽宁文史书店024-(门市)
  辽宁沈阳明山书店024-、
  辽宁沈阳都市书刊发行有限公司024-
  辽宁大连市文化图书发行公司97/
  辽宁大连双卿书店48(店)
  辽宁大连都市文化42
  河北石家庄星云书店356047
  兰州兰州颂雅风9、8519205
  甘肃兰州金陇2、
  宁夏银川新华书店7、
  新疆新疆博海8、
  新疆新疆鑫亚飞3、、5570689
  新疆新疆文史图书5、5831383(电话)、
  新疆新疆飞行图书公司★5、5580197、
  2092113
  内蒙古通辽环哲书社1
  江苏省新华书店025-
  浙江新华书店黄晓静94
  济南市新华书店06刘宝良
实体第四册发行,当当、卓越、淘宝都有
  实体第四册发行了,想买的朋友请别攒着,下边的出版速度要看销量,嘎嘎。。希望出版周期越来越短,早点一套就好了,撒花。。。
  第四册发行了,当当卓越都上架了,地方书店也差不多到了,嘎嘎,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国经销商列表。
  省份单位联系电话
  北京北京片石书坊图书有限公司010-
  北京北京鹏飞一力图书有限公司010-
  北京北京大地书苑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934366
  北京北京佳誉图书有限公司010-934263
  北京北京林翰苑图书有限公司064645
  北京北京现代图书
  北京北京鑫伟光明
  北京北京友谊明光
  北京北京第三极书城
  北京北京联金圆玉
  北京北京卓越网
  北京北京当当网
  北京北京互动出版网
  北京北京世纪汇泉
  北京北京翰荣森56436
  上海上海久远经营公司书刊门市部021-
  上海文庙书屋021-
  上海上海天地新书总汇021-
  上海上海花山文艺021-
  上海上海东华021-
  上海上海米阳021-
  浙江杭州西湖科技图书公司50
  浙江杭州虫二图书有限公司10
  浙江杭州新视角75
  浙江杭州培之雨09
  浙江宁波新江厦
  浙江宁波新世界书店
  福建福州晓风图书文化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远景书屋98
  福建福州文华图书有限公司13
  福建漳州博文图书文化有限公司2,
  福建厦门世纪汇泉8
  福建厦门天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6/7,5888589
  河南郑州市博览书店★42,
  河南郑州鹏程书店(文渊)25
  河南郑州市图书城五环书店16
  河南河南新文书店45
  河南郑州今道(学友)23
  江西南昌青苑书店★7
  江西南昌佳丰7
  广东广东致富时代杂志社书刊发行020-
  广东广州正一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深图020-
  广东广州艺术研究020-
  广东广州朝扬020-
  广东深圳鑫文海图书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市久美图书销售有限公司65、413462
  广东深圳扬帆书社05
  广东广东珠海文华书城☆
  广东汕头三联商务文化中心☆65
  陕西安徽人民出版社西北图书经营部029-
  陕西陕西音乐天地书刊发行部
  退货费用我们负责029-97
  重庆重庆夏山023-
  重庆重庆八一书店023-、小黄
  重庆重庆聚知书店023-
  四川四川川图读者服务部028-29508
  四川四川江夏文化有限公司028-
  四川四川新闻书局★
  028-199715
  四川四川星洋文化公司小李
  四川四川蜀天文化/
  四川四川前沿书局-
  `028-
  云南云南昆明新知图书城有限责任公司3/
  云南云南霖昌书社★1、
  云南昆明经济书店5、、、
  贵州贵州西西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思博图书有限公司1、、5983003
  广西南宁三希堂图书发行社0、
  广西南宁市鸿昌图书发行有限公司、2
  广西南宁民生图书发行有限公司7、2670876
  柳州民生0韦
  广西桂林一方书店0773--2818981
  广西柳州新悦1、9
  江苏南京万博文化★025-376826
  江苏南京快乐025-
  江苏南京大众025-
  江苏苏州华艺书店12、
  江苏苏州冶金书店98、(小)93446
  江苏无锡海燕书店☆71、
  江苏无锡三味书屋30、
  江苏南通弘文图书35
  安徽合肥新藤书社
  湖北武汉华龙书刊发行部●027-、、
  湖北武汉文艺书刊发行社★027-、027-
  湖北武汉成才027-497620
  湖南长沙新文化图书经营部★7-80/84/85、、6
  湖南叶洋书社2
  湖南长沙连胜8、
  长沙市芙蓉区连胜书社
  山东济南阳光书店54、、
  封推了,二次封推,泪奔,岂止是意外之喜?
  作为新人九,作为这本被大家归类为“小众”的书,二封是梦想,这其中有编辑与网站的照顾,分外感激。
  感谢第五组的编辑三位编辑,ZENK大,白开水大,314大,有着编辑的支持与推荐,才让越来越多的读者看到这本书,感谢。
  感谢一直订阅、给小曹月票与推荐票的大家,能够支持到现在,给与九无数次鼓励与帮助,感谢。
  小曹这本书,也算是小的奇迹。周点击连分类前十五都没进去过,每周点击更是在网站两、三百名外,但是月票却连续好几个月在历史前五,网站前二十,这个都是大家的偏爱与支持,感谢。
  五月到六月,因为身体的缘故,更新比之前缓慢。大家却没有责怪,依旧支持如故,感谢。现在小九又欢实了,嘎嘎,会渐渐恢复之前的速度。
  小曹已经二十二岁,人生已经展开,整个曹氏家族也是添丁增口,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背景下,却是康熙的日益老迈,与十四阿哥的崛起。在这个夹缝中,曹家的历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小曹展露锋芒,还是继续假痴不癫,都会在后文中慢慢道来。
  如此明媚的日子,真心感谢每一位,小九会继续努力的,嗯,加油。。。
  (晕倒,忘记求票票了,嗷嗷嗷,拜求月票、推荐票了)
小九的鲁院行(一)
  俺的鲁院行(一)
  ——小九眼里的同学们
  其实是全天报名的,早晨就有些坐不住了,但是忍着,同老妈一起收拾需要带的东西。
  第一次收拾出来的资料书有二十多册,好沉,犹豫了犹豫,去掉了一半,剩下的还是一大包。然后呢,各种充电器就一包了。
  俺兴致勃勃地拿着相机,打算做个追星族,去“咔嚓”、“咔嚓”偷拍大神。
  坐上出租,从东城前往朝阳,不过十来公里的路,却像是远行一般。
  说实话,俺很紧张,自从毕业后就没有离开过家人。俺问妈妈,她这些天打算做什么,会想俺么?
  妈妈说会收拾屋子,收拾厨房,囧,真是勤快的妈妈,咋生出俺这样的懒孩子。
  鲁迅文学院,俺心里神圣的地方。
  司机师傅却是打死也不晓得路,直到看到报名表的地址上有公交车时,我们就顺着公交线路,找到了鲁院。
  十一公里的距离,离家里,却似走了许久。
  下车来,门卫弟弟很亲切地拦下俺们,问了姓名,然后对着门房的学员单子核实。
  俺跟着进去,看谁到了,却是只知道名字罢了。
  俺,是个闭塞的人。
  门卫弟弟说,他认识“唐家三少”的名字,他看过他的书。
  俺无语了,听说现在外头盗版起点的玄幻小说,署名都是“唐家三少”呢,羡慕,与黄易大师一个待遇。
  门卫弟弟很亲切地指了报名方向,俺提溜着书包,就同妈妈进去了。
  一溜的老师,看得俺眼晕。
  俺是好孩子,从小就怕老师与领导,所以俺不敢抬头,乖乖地填表。
  还有老师说“家长送啊,刚下飞机火车么”,随后就有人讶然,“咦,青年沟的,和平里那块啊”。
  尴尬,打死也不承认自己长大了,俺才十五。
  交了押金,拿了钥匙,还听到老师们说着,“离你家很近啊,就在你家跟前”之类的话,却不晓得到底哪个老师住那片。
  上了电梯,要合上门的那刻,听到老师喊俺的名字。
  到四楼,让老妈先出,自己又乖乖下楼了。
  原来还有个表单要签名,不过老师已经帮俺签了,俺又回到四楼。
  拿着钥匙牌,寻找俺的宿舍。
  门尚未打开,就见前面对过的屋子出来个姐姐,笑着打招呼。
  1、她是俺见到的第一个同学,老草吃嫩牛。
  俺心里的晋江一姐,俺没读过她的书,但是俺记得去年512她捐了一个月稿费的事。
  当时碧水论坛还有无聊的人掐,说是作秀。
  俺心里不屑,几千块,大家都来作秀吧。
  俺将这个作者名字牢记,因为是位善良的人。
  见面之后,果不其然,俺还是比较有识人眼光的。
  当每个人的房间里多了盒板蓝根时,当大家都愿意听她说话时,她真的像个太阳似的,温暖了每一个人。
  不过,俺无法将她的年龄与她的性格联系到一起。
  那种活泼与对生活的热爱,是少女的虔诚与信念。
  牛嫂,这些年,你就长岁数了。
  俺相信,你会成就伟大的事业,写出伟大的作品。
  2、楼道里的女生来了好几位。
  艾糖、梳童、风小北、宝妮。
  某人是女频的作者代表,所以关注了另外两位,小北与宝妮。
  听说小北是怀柔的,而且瘦瘦小小的模样,竟然是孩子妈,俺疯了。
  俺喜欢怀柔,一直惦记去那里的山吧。
  咳,咳,前提当然要先找个人,然后小木屋里那啥那啥,多浪漫捏。
  俺十五,但是宝妮只有十二。
  泪奔,一个比俺嫩,比俺可爱的MM,使得俺都不好意思装嫩了。
  俺一直在问艾糖,谁是俺的编辑呢?除了豆腐,还有一个捏。
  艾糖问了俺的作者号,俺也不记得了,我们研究了半天,发现俺的编辑是艾糖。
  俺收声了,人家是老实人,就怕领导与老师。写文后,怕编辑。
  明明想调戏调戏艾糖,非礼一下的,俺老实了。
  疏童是主站的编,大家都叫她小9。
  俺幽怨地看着她一眼,默默地放弃了“小”,乖乖做俺的“九”了。
  3、第一个与俺说话的男作者,是任怨大叔。
  虽然他老强调自己是大叔,但是俺掂量掂量自己的岁数,实在不好意思叫出口。
  明明是想着追星来的,俺却是不到位,见他老人家跟俺提起了历史,于是俺心里就当他是淡墨青衫了。
  写历史的前辈啊,俺的心里,是无限的敬仰。
  俺说俺谁也不认识,男作者不认识,女作者也不认识,人妖的悲哀。
  大叔让俺下楼去侃,俺很实在的去了,在天色还大亮的时候。
  一个小时三千字,俺实在是无语了,为啥俺的速度,却只有小时千字捏?
  门口传来一个**的声音,“没有关门,很坦荡么”。
  随后,就见一个穿着红色背心短裤的眼镜男进来,他是十年残梦。
  4,十年残梦真白啊,俺带着相机下来的。
  他不让俺拍,但是拍别人时,让是拍了他。
  白白嫩嫩,上课喜欢发言,声音还比较亮的,就是十年。
  俺们同桌过一次。俺见他很认真的敲字,崩溃了。
  在不让带本子的课上,他竟然写了十来页的手稿,然后在让带本子的课上敲出来。
  为啥米,上课的时候他每天坚持更六千,还能有时间玩;俺每天坚持更三千,却熬到了后半夜。
  红果果的羡慕,这家伙太聪明了。
  4,白开水竟然是男的,俺的下巴差点掉到地上。
  第五组的三位编里,跟着火爆性格的组长大人与Z大相比,白大的性格像妈妈,温柔温暖系的。
  作者俱乐部里,小男孩的表白、求爱的,明晃晃地挂着。
  俺也巴巴地去看了那女生图像,就是很招人爱捏。
  囧,原来这世界,人妖已经成族了,不是一个两个在战斗。
  嘻嘻,不过随后的日子,白大仍是个温柔的人。
  俺猪一般的生病了,又经常一觉睡到上午下课或者下午下课。
  白大叫了俺好几次。
  俺相信,要是没有白大,俺直接睡十天也是有可能的。
  5,石三竟然不是马甲,是一个眼镜男。
  不过早前却听过,石三是个马甲,是谁谁谁的马甲来着,俺也想不起来了,也是名人就是了。
  玩杀人游戏,被指正最多的男生,就是石三。
  就算他露出很无辜的表情,说自己是警察,但还是被公投投死了。
  俺见了很不忍。
  轮到俺发言时,俺强调地说了一句,“大家要慎重,不要冤杀平民”。
  其实,俺的心里,也不相信他是警察,俺觉得他是刁民。
  6,京流云很可怜。
  俺病了八天,京流云病了十一天。
  看到他红着眼睛咳时,那种纤细的身材,加上带着无辜幽怨的眼神,真的很惹人怜爱。
  于是,在女生给男生们定性时,就将京流云定位成“诱受”。
  那种小受的眼神,搁在谁身上,谁也受不了啊。
  虽然才七月,却是雏菊绽放的时刻。
  于是,白大摸上去了,搂着京流云的小腰,接下来,就是让人羞答答的前戏。
  俺们是好孩子,俺们不看,俺们偷着瞧……
  7,上课了,俺回过头来,搜寻大叔的座位。
  囧了,明晃晃的座位牌后,坐着个不是大叔的大哥,俺傻眼了。
  他才是淡墨青衫。
  淡墨青衫,听说做了任怨大叔的姑爷。
  这个,咋说捏,这剔着光头的,很爷们的模样,实在不像是他描写的宋史呢。
  一直以为,爱写历史的男作者是酸的,爱拽文的。
  淡墨青衫,给人的感觉却很稳当。
  俺不知道为何大家管他叫“奶牛”,但是瞧着他同三少粘得紧紧的模样。
  俺丝毫不怀疑,他的“受”属性。
  老实受,带着点闷骚。
  嘎嘎,偶尔的眼神飞过,还是很妩媚的。
  8,青衫的旁边,坐着唐家三少。
  在俺心里,他是神。
  神是需要仰望的,于是俺自卑了,俺就偷偷地多瞅了两眼。
  帅不帅的不好说,俺眼里金光闪闪的,就看到他背后那月入十万、月入二十万的收入了。
  俺是个庸俗的人,俺发现了,自己咋有点贪财捏。
  听听闻唐家三少年入两百万时,俺真想将眼前这人打劫,圈起来,让他二十四小时码字,俺在外头数钱。
  神说了,他换了二百六十平米的房子。
  神拿着乐扣乐扣杯子,穿着拖鞋,提溜个水壶上课。
  坐了几天同学后,俺脸皮厚了,虽没敢主动与神说话,但是俺拿着相机“咔嚓”、“咔嚓”了。
  神很配合,立时伸出手指,来个“V”字。
  神主持大家玩天黑请闭眼,神真能说,巴拉巴拉的。神很健谈。
  9,第一次分组讨论,大家很嘻哈的完成了,剩下几个人谈繁体出版。
  在俺眼中金光闪闪的,又添了骷髅精灵。
  繁体出版的王者,就是眼前这个看着还在青春期的男生。
  到了学校,别人都闭门,只有他找老师寻找篮球场,真真学生气。
  带着个漂亮女友,也像是少男少女似的,拉着小手,让人嫉妒的青春。
  这样低调的同学,收入却是让人红果果。
  俺决定了,俺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10,同样努力的,还有俺的同桌。
  俺的同桌是隐为者,其他同学称呼他“党魁”。
  在俺眼里,他是个老实人,上课也没小动作,直勾勾地看着老师黑板,也不知道他听进去没有。
  吃饭的时候,他还是老实的。
  俺就奇怪了,为何这么老实的人,男生们会觉得是YD党的“党魁”捏?
  这不是**裸的污蔑咩?
  同桌只坚持了一半,在前头的同学们都后退后,他也溜到后头去坐了。
  狡猾,俺也要去。
  11,俺的同桌,还有两位红袖的美女。
  携爱再漂流,与古刹。
  这次来的作者,除了起点就是晋江与红袖的。
  在没有见到人前,俺就晓得了,不认识的,就是红袖的,因为已经见过晋江的牛嫂与安宁。
  两人都很有女人味儿。
  修长的身材,婀娜的身影,成了不少男作者上课观望的目标。
  俺也偷偷地看了,喜欢,就是喜欢。
  携爱有满族血统,母系是爱新觉罗氏,俺好奇地听着这一切,眼睛闪闪亮。
  她有长头发,或者盘着,或者放下来。
  不管那种,都露出女性的妩媚,风情万种。
  不管什么时候看她,她都能妩媚一笑,使人酥到骨子里。
  古刹也美,却是静态的美。
  直到今日,俺也想不起她的声音,因为人前她很少说话。
  她就是娉婷地站在那里,脸上是少女的矜持,就是不说话。
  12,成**人,还有一个,就是安宁。
  早在俺还是个读者时,安宁就很有名气了。
  俺记得她的名字在晋江的榜单三甲上挂了许久。
  她真是个矛盾的综合体。
  身上有着女人的妩媚,也有着女生的天真。
  时而露出那种萝莉的模样,说话又带着御姐的气势,真是毒药一般地,招人喜欢。
  嘎嘎,有着这样想法的男生,指定不是一个两个。
  只是安宁刚好赶稿子,每天将自己关在门里。
  能见到的时候,就是吃饭的时候。
  安宁不喜欢被拍,每次别人拍照,她都用手挡住脸。
  不过毕业酒会后,她却是任由别人合影。
  白底红花的旗袍,梳着短发的睿智女子,那种气质也别人学也学不来的。
  就这样,带着一点神秘,带着一点高傲的,就是安宁。
  13,还有个**,是红娘子。
  湘西,苗女。
  俺很八卦地问她,真的有蛊么?
  她说有,她身上流露出的,是一种天性天然的热情。
  没有经过儒家文化的扭曲,是那种自由随心的真性情。
  她喜欢小花,她差不多像全世界宣布了。同小花同桌,与小花喝酒。
  小花装得很,不过俺看出来了,小花正享受着。
  俺红果果的嫉妒了,俺也喜欢小花的,但是俺不敢说。
  14,同俺一样嫉妒的,还有秋远航。
  按照秋远航的话来讲,去年是他最倒霉的日子,人生很是沮丧。
  这时,看了小花的书。
  驱散了他的沮丧,他又活过来了。
  他这次来鲁院,不是为了学习,也不是为了见世面,就是为了见小花。
  他喜欢的书的作者。
  他跟在小花身边,两人一道吃饭,像是连体婴儿。
  晚上么,有没有绯色?
  听说,他的短裤拉到小花房里。
  15,小花。
  人前不爱说话,装做好人一般。
  但是俺知道,他不厚道,脚丫子踏着两只小船儿。
  左边勾搭着小航航,右边勾搭着小娘子,坐享齐人之福。
  不爱刮胡子,看着跟着爷们似的,开口说话却是难掩童音。
  小花喜欢刀,就大家说话的丁点功夫,他手上也不闲着,用小刀来修指甲。
  他的稿费,都用来买刀了。
  俺也喜欢刀,俺喜欢那种古代侠客拿着的刀。
  俺是武侠迷,每次庙会,也都看着刀发愣。
  几百块,对俺来说,买来玩也算是奢侈了。所以,俺只看看。
  小花好奢侈,几千块一把的刀,也买了。
  这家伙,幸福,还像孩子似的随心所欲,不让去承担社会负担。
  红果果的羡慕,俺也想有一把刀。
  16,像个孩子似的,还有8难。
  他水土不服,到了北京就病了,去学院附近的玉林医院输液。
  女医生摸着他的小手,说:“你是南方人吧?”说话间,手下却摸索着。
  8难应了,在吃饭时同大家说了。
  俺们就找到话了,见面必提女医生。
  8难终于被大家说得无语了,明明很YD的性子,也老实地埋头拨拉饭了。
  大家去大排档,俺不善饮,于是很殷勤地给边上的8难与对面的名医倒酒。
  这两位,成了俺的后宫,俺的两个妃子。
  谁是小二,谁是小三,俺也不记得了,俺的正宫位还空着,这个没错。
  17,除了8难,名医是也俺的后宫。
  正太,俺们都叫他庸医。
  小小的年纪,竟然已经是医生了,俺丝毫不怀疑,他也是制服控。
  这样早读完书,开诊所,目标,不过是护士妹妹罢了。
  庸医装做很老实的模样,每次杀人游戏都坐在偏僻的地方。
  结果,大家杀人,都忘记了他。
  每次,他都活到最后。
  俺做了一晚上的平民与警察,要是俺是杀手,俺想温柔地给他一刀。
  18,俺对门,住着高楼大厦。
  俺听到他很委屈地同白大说点击的事。
  他带了家属,俺以为是女朋友,结果是夫人。
  俺以为是嫂夫人,结果高楼比俺小一个多月,俺于是大剌剌说“兄弟媳妇”。
  半夜饿的要死,在群里要吃的,高楼给送来包香肠。
  泪啊,还是有亲爱的跟着好捏,不会饿肚子。
  高楼不厚道。
  俺们这些人,很想与“弟媳妇”与“嫂夫人”套套近乎的,却是让他给金屋藏娇了。
  听说宝宝两岁,真是让人羡慕。
  19,令人羡慕的,还有刘小备。
  她是个招人喜欢的人,这种喜欢无关男女。
  牛嫂说,小备有着大耳环。
  俺的视线,没有被大耳环吸引,而是小备那种积极、那种勤奋的活力。
  不少人都是慵懒的,写文的人,写久了。
  心懒了,人懒了,习惯旁观这个世界。
  小备却像是正盛开的向日葵,身上是令人羡慕是青春与活力。
  小备保留着少女的可爱,像是她读者送来的青苹果。
  就是那种你越不让俺吃,俺越想咬上一口感觉。
  于是,俺吃了苹果,也吻了小备。
  一次,两次,玩亲亲。
  俺在鲁院的艳遇献给了小备。
  俺喜欢小备,感情生在离别时,但是这种喜欢已经深深刻在心上。
  20,让人羡慕的,还有舍人。
  听说舍人入作协了,这个,怎么不让人羡慕呢?
  舍人像个大人,又像个孩子,听课很是认真。
  与同学说话的时候,他慢条斯理里,不吵也不闹。
  俺称呼他领导,俺觉得他有领导的气质。
  俺羡慕写现实题材小说的作者,这样的书不能百分百杜撰捏,其中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
  听说,老师对他的小说给予肯定的评论,好厉害。
  21,俺来之前,以为懒狮子是编辑。
  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误的认识捏,好像是来学校前看到群发消息的人名。
  百度后,发现懒狮子的人名,同不少起点编辑的人名一起,写到别人的书中。
  于是,俺误会了。
  不过,他不是编辑,也是作者。
  之前坐在俺的前一排,后来他们都溜了。
  大家各自占据能跑神的位置,“老实”的听老师讲课。
  22,胜己没与俺说过话,俺与胜己说没说过捏?
  不过,俺对他印象深刻,俺怀疑他给俺戴了顶绿帽子。
  俺的第二房或第三房后宫庸医,将一个男人推dao在身下,那个就是胜己。
  俺怒了,要不是他走的早,俺指定拿着菜刀上门了。
  小样儿,不待这样的,记住了么?
  23,庹政大哥的姓太考验人了。
  俺对不起小学老师,十一天,俺还是不认识。
  最后在线问,才从安宁那里知道是“tuo”。
  这别扭,不利于网络传播么?俺说道。
  不过百度一下,才发现,大哥名气好大,而且文字好阳刚、好热血。
  大哥的性子却是极静的。
  不管什么时候回头,就见他侧着身子看着前面的同学。
  俺以为他看每一个人,最后才晓得他是看红袖的两位美女。
  打滚啊,俺也坐在携爱与古刹的旁边。
  为啥不看俺呢?
  泪,俺果然是个男人。
  24,意者是领导。
  俺开始不知道,觉得这人看起来很亲切捏。
  在任怨大叔房里,俺悄悄问大叔,这是哪位大神?
  大叔告诉俺是总编老大,俺的小心肝立马“颤悠”、“颤悠”的。
  编辑俺都怕,总编俺就怕死了。
  大叔又说是起点的创办人,曾经的作者。
  除了心肝乱颤,俺就只剩下敬仰了。
  俺相信,老大的名字,已载入网络文学的历史。
  起点,这会成为他一辈子的骄傲。
  俺后悔了,为何做个胆小鬼。
  明明俺也想学艾糖,去抱抱大叔的;俺也想学舍人,见人要签名;俺也想学牛嫂,热心地招呼每一个人。
  俺是个胆小鬼,所以俺站在远处,偷偷地看着每一个人。
  思念,已生根。
  期待,再聚首。
推荐轻松搞笑新书《我就是妖怪》
  推荐一本轻松流新书,张小花的《我就是妖怪》,书号1330991。嘎嘎,可男可女的张小花。小九今年的目标,就是熬成小花去年的成绩。当初的《史上第一混乱》,看得俺喷饭啊。
  《我就是妖怪》
  我是一个妖怪,我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停止的妖怪,我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停止甚至倒退的妖怪。
  这些都没什么,我的身份远不止这么神秘。
  我甚至想,那才是人(妖)生中最值得玩味和感慨的——我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居委会主任……
  哎,所以我的同类都叫我:不堪回首何安忆。
三江访谈感言
  号晚7点30,小九与您相约。
  收到能上三江访谈的消息,心花怒放,无法淡定。
  作为新人作者,能得到这个机会,非常感谢编辑大人。
  喜欢看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至今仍没别的喜好,就是爱书。书看多了,就想要自己编故事,一切顺其自然。
  虽然在起点看书好多年,可08夏天注册了作者号,开始发书时,仍是战战兢兢。
  当时是网文外行,根本不知道有“存稿”这么一说。写了三章,就直接递交新书申请。至今一年半,说起来,小九一直是感动、感激、感谢着走到今日。
  小九是个木讷的人,埋头码字占据了全部心思。可能是头一次写连载文的缘故,根本就不知道读者喜欢看什么。开始时,不是说想要多少读者,而是想着自己能写出什么样的故事。
  什么新书榜啊,月票榜,看着新奇而感动。因为,就算在不显眼的地方,也有自己的心血位列其上。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对于与历史相关的所有书与人物都喜欢,但是独独不喜欢清史与近代史。人皆是如此,喜欢光明,厌恶黑暗。
  但最爱是红楼,从十来岁开始,喜欢了十多年。等到长大,离开校园,也就放下手。
  生活是生活,红楼何其虚幻。
  早几年,看过《大宅门》,主题曲那几句话想起来就叫人热血沸腾,“平生多磨砺,男儿自横行,站住了是个人,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白七爷的经典台词,“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定杀他个干干净净”,就是老爷子要强的一生;白家二奶奶临死前那句“不许杨九红戴孝”,听着使人心酸。
  又大些,看了《大染坊》。整部戏,就是要饭的陈六子的创业史。一个要饭孩子,到乡下小染坊伙计,到城里染坊掌柜,到省城大染厂东家,最后到垄断北方市场的行业骄子。搁在现下的起点,就是种田升级流。
  后来,与文字结缘,九想勾勒一处乐土,有红楼的奢靡,有大宅门里的情,有大染坊里的义,于是就有了这本《重生于康熙末年》。
  京味儿,宅门流,慢升级,讲述是个穿越人士的古代生活。
  忠孝难两全,人生多义气。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伪少年”的成长故事。
  他不算好人,没有济世天下的豁达;也不算坏人,没有杀戮随心的霸道。说起来,他穿越前是个寻常的小人物,穿越后也没有什么大分量。
  听到“康熙”两字,想要上来骂街的朋友们,不用费力气,因为这不是一本为满清历史歌功颂德的书。有读者评论,说九写出了一个最虚伪、最反复、最爱面子的皇帝。
  你看,九也是热血份子,九也不喜欢他。
  书中,曹颙这个“伪少年”一点点成长;书外,九也在读者的鼓励与支持下努力着。
  这一年半中,感动了无数次,受到的帮助,比九前半生受到的都多。
  这本书写到现在,几百万字,九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就是那些支持小曹的书友。
  没错,是书友,不是单单的“读者”。
  我以我笔写我心,古韵轻弹酬知音……
小九被踢出读者群,群已散
  刚登陆QQ,就发现自己被踢出《重康书友会》这个群,开始还以为是玩笑,等再加发现群名字已经更改,而后给群主发消息,请她告之小曹读者换群,她很轻松地说已经清空了。。
  对于曾热心为小曹提供读者群的这位朋友,小九很感谢,但是为何不能提前告知一声?群发个消息,或者转群都是可以的。
  小九向被踢出群的读者道歉,是小九将群名列在书页上,大家才加入的。
  另外很难受,虽然群主能理直气壮地说这个是你的群,但是也做了小曹的读者群。转群真的不费事,可以转群的。建了半年群,有书友与作者的感情在,真的,
  啊啊啊啊啊,小九语无伦次了。。俺心里真的很不好受,小曹的读者有数,读者群更是比其他作者少许多。
  那些同九一样被清理出群的朋友,看在小九已经难过的份上,你们就不要郁闷了。。近期会整理个大群出来,群号稍后公布。。
谁有资格谈爱情by淡蓝色水晶风铃
  茶晶第一次出场在小曹7岁的时候,奉命来传唤小曹的,随便教训几个小丫环,给读者的印象就是粉雕玉琢,牙尖嘴利,虽然名是丫环,却是当作小姐养的,按照当时的环境来看,注定就是个通房的命。接下来因为小曹不喜欢了,先是疏远,然后不待见,最后打发回去,再后来被自由人魏二爷娶走了。一段段看下来,就是不停的伤心再伤心,就是我开始也是有些埋怨小曹的,小时候那么粘别人,勾走了别人的心,最后还害得别人嫁了个大十几岁的人。
  不过后来听到有评论指责作者处处提示丫环就该有丫环的命,把茶晶的悲剧说成是因为茶晶的不认命。所以我就开始思考,丫环的命运是什么,到底怎么才是丫环最好的出路,茶晶的命运是悲剧还是喜剧或者正剧?(汗,冒充哲学家,见谅)
  最开始我想到的是马斯洛理论,即五种不同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为此我专门查阅了马斯洛理论,这五种需求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是直接的隶属关系,而是依附关系以及重要性差别。比如说革命烈士,他们就是把“自我实现需求”放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前面。所以对个人来说,幸与不幸,关键在他想追求什么,希望大家先理解这一点,然后才开始拍砖。
  回到正题,茶晶作为一个丫环是否有资格谈爱情呢?我觉得是没有的,虽然她锦衣玉食当小姐养着,可是她的命运握在别人手里,主子让她生就生,让她死就死,她连安全需求就没有保证,她怎么去追求爱情?就算小曹喜欢她,收了她,以后小曹妻子进门呢?好的象李氏,把她凉在一边不待见,惨一点象兆佳氏,把她卖掉。所以小曹疏远她,其实反而保障了她的安全需求(曹MM也是这样想才疏远她的^_^)。在她连自己的生存都无法保障的时候,她又有什么资格去谈爱情呢?
  再来说一下她的婚姻,我觉得她的婚姻其实很不错。第一,她成了自由人,如果她嫁的是家生子,那完了,不仅她一辈子当家奴,而且她的子子孙孙都是家奴;第二,魏二爷能把她当妻子看,不要小看这个当妻子看,当时的环境,有几个人能把丫环当妻子看的?庄先生够好了吧?那两个还不是当妾看待的,也就只有魏二爷那种粗人才会把丫环当正牌老婆看;第三,魏二爷对女人脾气还不错,小红死的那章,茶晶对他发脾气,他也没大声责备(不排除心里有愧),要是换了那些脾气不好的,被大哥打,又被小曹赶走,心里正恼,老婆又闹腾,还不一巴掌甩了过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禁忌游戏结局谁赢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