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推荐一家无论存储服务器机箱、还是存储都比较有优势的品牌??戴尔跟其他相比如何?

如何选择服务器,选择什么品牌的服务器最好?_百度知道
如何选择服务器,选择什么品牌的服务器最好?
提示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验证,请注意甄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服务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功能有一个专业的解释,那就是是网络环境中的高能性计算机,它侦听网络上的其它计算机提出的服务请,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其实广义上来讲服务器就是一个大型的PC机,只是它比PC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要高很多。现今国内的服务器品牌也比较多,其中戴尔、思科、华为、IBM等市场占有率相对比较高,那么服务器如何选择,选择什么品牌的服务器最好?重庆诚恺科技小编在此为大家支招。 服务器选择首先要看以下几点:1、性能是否稳定 为了保证网络能正常运转,选择的服务器首先要确保稳定,因为一个性能不稳定的服务器,即使配置再高、技术再先进,也不能保证网络能正常工作,严重的话可能给使用者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另外一方面,性能稳定的服务器还意味着为公司节省维护费用。2、配件搭配合理 为了能使服务器更高效地运转,我们要确保购买的服务器的内部配件的性能必须合理搭配。例如我们购买了高性能的服务器,但是服务器内部的某些配件使用了低价的兼容组件,就会出现有的配件处于瓶颈状态,有的配件处于闲置状态,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服务器系统的性能下降。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不是一件或几件设备的性能优异,而是所有部件的合理搭配。要尽量避免小马拉大车,或者是大马拉小车的情况。低速、小容量的硬盘、小容量的内存,任何一个产生系统瓶颈的配件都有可能制约系统的整体性。3、应考虑扩展性 由于网络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快速增长的应用不断对服务器的性能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减少更新服务器带来的额外开销和对工作的影响,服务器应当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可以及时调整配置来适应发展。4、售后服务要好 由于服务器的使用和维护包含一定的技术含量,这就要求操作和管理服务器的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使用知识。但对于普通公司来说,可能没有专职人员来维护服务器。因此选择售后服务好的销售场所来购买,应该成为普通用户明智的决定。5、更性看待价格 诚恺科技也接触了不少企业,大多数企业都比较注重服务器本身的价格,这无可厚非,但无论购买什么产品,一分价格一分货,高档服务器的价格比低档服务器的价格高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并且同一款服务器在报价有相对比较大的差异时消费者尽量注意,现在市面上很多商家都是拿来组装的,也就是俗称的山寨机,所以购买时一定要小心,不要以为价格最低就是最好的,另外不一定非得购买价格昂贵的服务器,尽量高端服务器是有很多让你惊喜的功能,但普通的用户也许基本就用不上,所以这样的服务器使用率并不高,还白白浪费了资金,选择企业在选择服务器时尽量选择合适自己企业发展,性能稳定,价格适中的。选择什么品牌的服务器最好? 现今服务器品牌有戴尔、HP、思科、IBM、华为等,这些品牌在国内都有不错的口碑,不管什么品牌,诚恺科技提醒企业在选择前一定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用于高端应用,那就购买高端一些的服务器,比如思科、IBM等,如果性能相对要求比较高,可以考虑戴尔、HP等品牌,如果对服务器的要求比较一般,只要稳定就行,建议可以选择华为,至于什么型号的服务器,一般企业可以提出自己的高求,一般相应品牌的销售人员会为你制定完整的服务器解决方案的,所以不用担心。现思科、华为和戴尔服务器在重庆地区的核心代理重庆诚恺科技会争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制定服务器解决方案,以适应不同企业的不同选择。
采纳率:63%
现在国内外品牌服务器性能相差无几具体看您的使用需求和经费预算,详情可了解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服务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服务器品牌排行榜
相关产品牌排行榜
最新产品品牌排行榜
相关企业推荐
2015服务器品牌排行榜-服务器什么牌子好|服务器最受欢迎十大品牌
免责申明:马可波罗品牌排行网品牌榜单排序不分先后,无需申请申报,数据由系统生成,复制请注明出处,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数据 。
与服务器品牌相关的产品
您可能感兴趣产品十大品牌:
您可能感兴趣产品品牌大全:
马可波罗品牌排行(b2b.makepolo.com/pinpai/)为您提供最全面的服务器品牌排行榜,服务器最受欢迎十大品牌,服务器哪个牌子好,服务器最新报价及与服务器品牌相关的产品等信息。
企业按照区域划分
按排行字母分类:存储回顾篇|2015这一年,你们都过得好吗?(下)
我的图书馆
存储回顾篇|2015这一年,你们都过得好吗?(下)
有好有坏,有成有败。是的,2015年已经过去了。阿明在Dostorage微信公众号连载了4篇针对国外存储厂商的回顾,和国产存储部分类似在这里也汇总起来,内容有一些小矫正,然后分享给本公众号Chinastor的各位亲。EMC、IBM、惠普、戴尔、NetApp、HDS、Oracle、希捷、Veritas、GreenLiant、PMC、PureStorage、NimbleStorage ……你们都还好吗?你们都赚钱了吗?你们老大的任务都完成了吗?你们的研发有奖金发吗?……阿明的问题怎么会这么多呢?哈哈哈。EMC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管谁IPO了还是被收购了,EMC似乎都无动于衷,因为EMC做了老大很多年,习惯了这一切的来来去去。对于EMC来说2015最大事莫过于被戴尔收购,但在没有完全整合之前,EMC还是EMC。既然被收购了就已经走在整合的路上了,于是外媒近段时间也传言EMC将会大量裁员,收购与被收购,人事整合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事实也好,传言也好,但2015这一年,EMC过得到底如何呢?全球市场上来自第三方的数据现实,外部存储下滑明显,尤其是EMC更为令人关切。为什么呢?老大的一举一动总会有牵动无数小弟小妹的心,“快看看,EMC怎么也下滑这么多!”“EMC全闪存怎么卖得没有想象那么好!”……常人的议论不足为过,或许他们就不懂EMC。如果想了解EMC可以看看其高端存储VMAX、中端存储VNX、全闪存XtremIO、集群存储Isilon这四个重要的产品线。高端存储市场本身增长放缓了,VMAX如果非常说很大卖那不免是小伙追美女一样,骗不骗人,天知地知。中端存储VNX从一出台就成为了EMC的核心,不仅在中国市场上很常见,在诸多可以查到的企业级用户的采购大单上也常见其身影。全闪存XtremIO在全球市场表现不错,中国市场2015年应该是超过了IBM的FlashSystem市场容量。集群存储Isilon在2015年依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在中国市场也做了一场媒体沟通会, Isilon之前中国掌门人杨兰江依然亮相力挺,可见 Isilon在中国市场销售也不赖。事实上,从EMC公开的信息可以查到Isilon的增长还是很快。其他产品线这里不做细致评点,但有一个事情需要指出来,EMC矫正自己中国市场发展策略后,2015年比任何年份更为重视本地OEM和联合品牌的运作。EMC中国老大叶成辉还亲自出台一些联合品牌或OEM伙伴的大会,为大家打气助威。事实上,在减小去IOE的影响下,这种策略带来的效果还不错。某种程度上这也保证了EMC在中国市场的持续销售,即便2015年因为某些重点行业用户确实存在放弃对EMC的存储采购行为,但是也阻止不了另外某些重点行业用户继续使用EMC ,甚至某南方用户遭遇华为存储故障后放弃了华为存储,继而采用EMC存储替代了。这些事情和问题只说明了一点,用户需求才是根本,不管你是谁,只有过硬的产品和方案才能真正获得用户最终的持续应用。然而,2016年EMC要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一是面临与戴尔的整合问题,如何保持自身存储技术的先进性与研发体系的持续性;二是面临中国市场的变数,如何再进一步深入本地化。不管是来自全球的挑战还是来自中国市场的阻力与压力,2016EMC这一年注定将不平凡了。IBMIBM存储基本上快成为Oracle存储了,怎么说呢?(Oracle存储的情况后面的近期文章中将会有讲述。亲们暂时再等几天,可好?)我们从IBM存储的产品线划分来看看,主要分为高端存储、中低端存储和全闪存阵列。IBM高端存储DS8000系列基本上是依靠IBM高端服务器(Power小型机、System z大型主机)在销售,脱离该销售体系之外的客户越来越不被IBM所看重了,可能是企业级用户本身对于高端存储的需求有所下滑吧,业界还盛传采用x86架构结合分布式存储来替换高端存储的调子,不管成功案例有多少,但从很大程度在慢慢地撬动高端存储的根本了。另外,IBM高端存储也面临去IOE带来的影响,比如某企业级用户公开招标告示要采用国产高端存储替换IBM。因而IBM高端存储从全球市场到中国市场都没有出现任何大的好转迹象,反而越来越依靠IBM自身的高端服务器光环而活着了。IBM中低端存储V7000及相关方案,以及V5000、V3000系列也同样受到自身业务调整的影响很大。IBM的x86服务器卖给联想之后,V3000、V5000本来就依靠System x服务器体系而活着的产品,基本也是依靠联想体系在销售,而2015年联想在自身双品牌服务器上处于调整期,因而无暇兼顾代售的IBM &V3000、V5000存储。据说V7000联想也在卖,然而这样的过渡与调整也影响了IBM中低端存储的销售。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极其不理想呀不理想,唯独V3000据联想的朋友说销售情况比往年IBM自己销售更好一些。IBM全闪存阵列Flashsystem在2015年有功能更新,另外我们也看到POWER8 &CAPI+FlashSystem的解决方案,以及IBM存储永远都断不了SVC这奶水,IBM存储都多大了,还继续喝奶,能有多少营养啊?似乎这样的对接与方案模式依然是更IBM,并非真正是一个开放的存储厂商。当然IBM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存储很开放,阿明就不来瞎操心了。因而不管是高端存储、中低端存储还是全闪存阵列,IBM存储越来越IBM了,就像Oracle存储始终很Oracle一样。无论IBM如何推进全闪存阵列在中国的客户活动或销售觉错,都表现得力不从心,其结果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有机会大家看看第三方的数据报告就会明了了。有人会说:IBM存储这样的固化并非不妥,存在自我绑定的封闭生态链,似乎更难于被其他友商攻破。但这种想法只是想当然了,未免显得幼稚,为什么呢?大家想想看,IBM还有什么产品不能被替代的,那么你就会明白这种战略对于用户来说最终也只是一种选择而已了,并非唯一。NetAppNetApp这一年看起来非常低调,但实际上风云变幻。首先2015年来自全球外部存储市场的表现出现下滑,但NetApp依然保持了产品更新的强劲势头,大家都在看IDC或Gartner的报告有具体公开数据。然而NetApp并不甘心做EMC后面的跟班,早就觊觎在闪存方面有所突破了。为此,就在2015年底 SolidFire被NetApp以8.7亿美元收入囊中,NetApp之前的闪存产品线,加上进一步整合SolidFire之后,可以为NetApp单挑EMC闪存战略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当然EMC的优势不仅仅在闪存阵列方面,在高端存储、存储软件与解决方案方面,EMC都是跑在业界前面,成为一个领导者所做的都做了。阿明估计,NetApp收购SolidFire在强力整编自己的资源,同时在混合云战略上也与EMC如出一辙。同时,NetApp在公有云合作上步伐也是比较快,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IBM Softlayer都有合作,在中国2015年也与阿里云有所合作。这样的话,正好就EMC被戴尔收购调整期出击,或许SolidFire带给NetApp的价值就不仅仅是收购时候那么简单了。全球存储市场概况如此也带给了NetApp很大的压力,同时中国市场NetApp极力建立起自己的威望,不断在现有分销商基础上构建渠道更牢固的体系,毕竟NetApp在中国也发展了这么多年,虽然比EMC要晚到中国,但是NetApp也越来越懂中国市场了。分销体系的把玩,不仅给NetApp带来了销售量的稳定,同时NetApp在本地化品牌的OEM 合作上也找到了比较好的伙伴如曙光、浪潮等。这还不够,就在2015年底NetApp签约了紫光数码,一下子让阿明看清了NetApp一点都不低调的中国战略,绝对是想给EMC中国一次痛快的了断。说白了,NetApp这一切的安排,不管是渠道、OEM伙伴还是针对混合云的策略,包括之前的Data Fabric架构的推进,这都是明确针对EMC的地盘在大肆攻击。一向低调的NetApp确实受不了了,毕竟2015年前几个季度的业绩下滑,确实让人紧张了一把,不仅NetApp如此,整个外部存储市场都下滑谁又能阻挡得了呢?因而要真正获取更大的市场回报,除了说服新客户,或在自己老客户身上作文章增加销售机会,那就只能从EMC这样的大牛身上拔毛了。因此,这样分析一下,相信2016的NetApp将会更加精彩。至少在中国市场,NetApp可以作为的地方将会更多。HDSHDS一心想改头换面,一个高端存储的鼻祖,怎么改也动不了自己的根本。 HDS说技术有技术,说人有人,但是HDS怎么来进行自己的改变呢?2015年阿明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HDS是一家大数据公司,是一家物联网公司。这句话怎么听,都总觉得是“骗人”的!一个好好的专业存储厂商老本行不做,为什么偏偏对大数据、物联网如此好奇呢?事实上,HDS从来不忽悠人,说自己是一个大数据公司,物联网公司也是有真凭实据的。是什么呢?就是HDS并购Avrio、oXya、Pantascene、Pentaho之后,形成HDS色彩的大数据服务方案。在HDS“社会化创新”策略高调推出以后,很快在交通、能源、医疗行业,有了HDS的大数据创新应用。可是阿明对此还是不十分相信HDS不是一个家专业的存储公司。为什么呢?举例一说,就以日上映的小门神动画片为例,制作方追光动画就采用了HDS存储与开源的分布式存储结合的方式。不过,追光动画核心业务都是在HDS HNAS存储上进行。整个公司特效制作的存储需求很强烈,在渲染方面的压力非常大,专门设置一个机房有几百台节点24小时做渲染支持。从数据制作、加工、完善都必然需要非常全面的管理,构建灾备方案非常重要,实际上就是基于HDS存储建立的。还实现了数据异地保护机制。在HDS大数据战略高调出台后,我们也看到HDS中国制造中心(CMC) 在苏州市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启,时间就是2015年11月。可见,HDS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一个高端存储的鼻祖,一个专业的存储厂商,一个以技术见长的存储公司。2015年,HDS宣布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可能有些人并没有在意,从今往后,HDS发誓再也不采用ASIC控制器方案了,很快INTEL也就成为了HDS最大的芯片合作伙伴,就如EMC一样,HDS也全线采用通用处理器了。与此同时存储VSP目前拥有了G200、G400、G600、G800、G1000五个系列,具体地说就是“VSP Gx00 系列包括定位于中端的 G200,企业入门级的 G400/600 以及企业级的 G800 四个型号,与高端的 G1000”。2014年发布的SVOS就是HDS存储虚拟化操作系统现在应该全部支持这些产品系列了,最初是为G1000准备的,估计用户反馈效果不错,因而SVOS很快成为了HDS的拿手宝贝了。基于这么多变化,HDS现在也将自己的产品分类成:存储、文件和内容、融合基础架构、计算、与思科和Brocade合作的存储网络设备、以及一堆软件。针对用户的解决方案也分类成了:社会化创新、虚拟化、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针对行业、针对业务应用的解决方案等等。HDS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慢慢地有点像EMC一样复杂了,但是HDS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个性。OracleOracle在存储上似乎从来就没有紧张过,为什么呢?你们这帮子存储厂商,怎么玩玩到最后还不是要存储数据处理数据,Oracle是数据库领域的大牛,没人不服的,Oracle数据库市场占有率有目共睹,阿明就不细说了。有了Oracle数据库本身的底气,Oracle在存储上让人感觉不慌不忙,似乎Oracle在想,看你们怎么玩,最终还是得看我的。事实上,Oracle并非对存储无动于衷,只是存储从来不被真正重视起来,最重视的时候估计也就是在给客户做解决方案的时候,如何将这些存储技术融入进去。Oracle Exadata引入了Sun的FlashFire技术,据说Oracle是第一个闪存优化的数据库。可见,Oracle并非不重视存储,而是将存储全部极大化地应用到自身核心的数据库一体机这样的产品和方案中了,比如Smart Scan IO Flash闪存IO的结合,在提升IO性能方面还是有明显效果的。之前阿明的文章提到过,参见:Oracle存储的特点,基于Oracle软件集成而设计,整合于Oracle整个技术架构之中,基于应用需求进行优化偏向应用感知,最全面的针对NAS和SAN产品组合。2015年明确了的几个产品线:FS1为全闪存架构设计的产品系列,同时支持混合存储。ZS3是一个NAS产品,据说全球销量排名第三,核心是ZFS存储操作系统。ZDLRA适合关键、大容量数据库来运行,这就是Oracle的零数据丢失恢复一体机。StorageTek用于深度归档磁带存储。这些产品似乎业界大厂都有,那么Oracle为什么还要推呢?为什么不推进更有创新的存储呢?答案就在问题中,因为Oracle并不是一个存储厂商,这些产品出台后都是为Oracle数据库或数据库一体机用户服务的,完全可以打包成一个方案推广给用户:看看吧,在Oracle数据库环境下,还有谁比我自己推广的存储更牛了呢?但事实上,用户并不是那么买Oracle存储的账,所以在全球存储市场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到Oracle的时候还是不多。因此,对于Oracle来说,存储到底如何关键在于自身对于存储的重视如何,态度决定一切,对于Oracle存储非常适用。希捷希捷到底怎么了?好好的硬盘不卖非得要搞云计算。仔细一看,希捷并非说要做一个AWS或者阿里云,相反,AWS和阿里云却是希捷的客户,不仅如此,希捷还为AWS和阿里云专门配置了专属专员,无微不至地关爱客户,这一点不仅为希捷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时也找到了自己正确发展的道路。然而,阿明与许多业内朋友总觉得希捷在闪存战略上实在保守了些,或者说是姗姗来迟,亦或是有点缺失什么。如果这样说,可能希捷会说intel、美光、WD 等过于在闪存上激进了些。是啊,2016据说intel和美光的3D Point盘都要出现了,诸多厂商也透露出自己要在2016推出3D NAND的产品,那么希捷为何迟迟不动呢?过于保护自己,要不自负,要不真的牛叉得不得了。对于闪存战略的问题,希捷CTO大帅哥Mark Re不以为然,他认为闪存和磁盘同样重要,只是磁盘的应收占比在希捷这个大集体中依然为主角。“希捷本身也是闪存控制器全球第二大供应商,针对用户需求的变化,希捷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排除推出自己的全闪存系统。”对于闪存方面到底如何搞,希捷的答案就是这么一句话。但是,社会上还流传另外一句话,不知道你们相信不,叫“先来后到。”如果谁能占得闪存的先机,那么必然可以在未来市场发展中获得更好的抢先机会。如此来说,希捷对于闪存并不想抢得先机,或者说并不想激进。当然,如果你是希捷的大老板,你也会如此决定的,毕竟磁盘的营收依然那么丰厚,放弃谈何容易?谁都知道新技术革新是不可阻挡,但新技术的应用毕竟还是需要那么很长一段时间,牛逼的老板就是善于掌控新技术的发展时间,在合适的时候投入合适的团队推出合适的产品赢得合适的市场回报。这样理解希捷的闪存与磁盘存储策略可能就可以了。另外,希捷还发展了闪存与磁盘技术的混合盘,混合盘很多业内人士是看好的,只是据说希捷对于混合盘的推进工作有些疲软,或者说有些问题,具体是啥呢?可能是对于混合盘的销售团队不够强大么,从而导致混合盘的销售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这都不是事儿,毕竟希捷是一棵大树,多几个分支无可厚非。同样地,希捷可能在安防、视频监控领域尝到了出货量的甜头,2015年尤其重视对于对象存储的发展,Kinetic开放存储平台到底可以为希捷带来多大的转身价值,目前无人可以说得清楚。虽然Kinetic以其开放性、可以舍弃服务器的特性备受大家争议,不过,据说2015年Kinetic在中国已经找到合作伙伴制造商了,这种适合云数据中心的产品未来的市场怎么样,希捷反正最有信心了。Veritas对于Veritas在赛门铁克中的分分合合,总叫人觉得惋惜:一代备份领域的大佬就这样被折腾得精疲力竭。于是在2015年4月左右,Veritas正式从赛门铁克拆分出来并作为独立公司和独立品牌开始运作。曾经盛极一时的Veritas,曾经超过备份领域半壁江山的大佬,现在沦落到四处寻找新的买家。虽然从赛门铁克拆分了出来,但是,Veritas早已不是当年的Veritas了,赛门铁克2005年到2015年长达10年左右的经营,被业内人士戏称为“稀里糊涂地就把Veritas减肥了。”在与Veritas中国某员工沟通中,对方也表示,赛门铁克将安全和存储同时销售给客户,总显得别扭,Veritas的牛逼就此被埋没了若干年,现在释放出来,可惜,时代已经变了。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好地对接,包括全球范围内的战略联合,Veritas都将面临很大挑战。在中国市场,Veritas做得还是比较艰难,曾经阿明见到某赛门铁克的合作伙伴,打着销售Veritas的名号,其实在卖一些国产的备份存储产品。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老板说:老客户继续在使用Veritas,但是要进行新的采购的话,还是国产备份存储产品利润空间更好,Veritas渠道方面很乱,谁都可以出货,谁都可以卖。那么对于中国市场,赛门铁克分离Veritas的阶段,就在2015年,似乎显得更为混乱。不止一个人对阿明说,Veritas产品虽好,但是赛门铁克这样玩就给彻底玩残废了,真是可惜啊。经历2015年的内乱与调整,Veritas独立品牌独立团队独立运作,不知道2016年在中国市场是否会有新的更规范的合作伙伴策略出来?是否会进一步肃清一下之前赛门铁克的那批混乱的Veritas产品渠道?这都是迫在眉睫的基础问题,但似乎阿明没有看到Veritas的计划和动作出来,你们要是失望了,也不能太怪罪Veritas,毕竟是一个刚刚被拆分出来的国际公司,一切得按照大洋彼岸那边的总部决策来执行。因此,Veritas想要更好地中国本地化运作,似乎显得更为艰难了。GreenLiantGreenLiant本地化运作还是非常积极的,并且在北京和上海设立全球主要的研发中心,只是前些年,GreenLiant专注的领域更多的在嵌入式方面。作为前身是全球最大的闪存供应商SST,拥有超过20年固态存储及半导体研发经验,从2014年开始,GreenLiant在闪存卡领域有了自己的新作为,G-car推出来之后,成为业界第一款板载硬件RAID的闪存卡。从官方资料可以看到,基于对闪存特质的了解及高品质的要求,GreenLiant坚持产品的可靠和稳定性为第一要素,也确实在闪存卡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方面下了功夫,采用的分布式ECC 、自带 RAID 以及掉电数据保护功能在业界还是备受关注的。从GreenLiant在中国2015年的布局来看,已经在本地化的渠道关系和OEM方面有所新的准备,同时最为关键的是在本地的用户解决方案整合和产品技术的支持方面,构建了更完整的团队。那么势必在2016年会有新的举措了,只是从当前的市场反响来看,GreenLiant更多的作为还是深入到用户实际的应用部署中,可能在全线的销售出击方面对于一个技术性的公司来说有一定挑战。如果能建立很好的本地化战略合作伙伴,对于GreenLiant闪存本地推进上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PMCPMC有两个并购比较战略意义,一个是2010年并购Adaptec将业务领域扩展至芯片以外的板卡级解决方案,然后有了自己的RAID阵列卡和HBA产品。 一个是2013年,PMC收购了IDT公司闪存业务部,也就有了自己的闪存控制器。有了这两个产品系列,PMC在存储领域也就站稳了脚跟,经过2014年的收购整合期,因而在2015年,PMC在存储领域可以说是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并且据说存储也占到了PMC公司收益更大的份额了,举足重轻。但是,毕竟PMC专注的还是偏芯片和控制器的底层产品,因而在中国市场上的推进中,更多的还是采取了与本地中国厂商的深入合作上,比如与华为、联想、中兴等等都有合作,同时还做了忆恒创源的股东之一。由此来看,PMC已经在中国市场的存储领域扎下了根,只不过,要在存储这个领域有更大的发展,PMC不仅仅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增加投资和投入,还需要在技术合作上与本地公司进行战略性的合作,这样可能会有更大的回报。在2015年Microsemi Corporation正式在11月左右宣布收购了PMC,虽然两者都专注芯片领域的研究,但前者更需要后者在数据中心、云中心的芯片技术方案,况且Microsemi之前也收购过多家半导体公司,不知道未来对于PMC将会有哪些新的整合和计划。如果后续的推进工作和计划显得非常复杂的话,会不会影响到PMC在中国现有的合作伙伴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事情。PureStorage2015年,PureStorage IPO是这个公司最大的事情。IPO第二天,据说市值到了6亿美金左右。不过,Pure Storage面临来自诸多厂商的竞争还是非常强烈的,如EMC的XtremIO、IBM的FlashSystem、闪迪旗下的Fusion-io以及闪迪刚新推的InfiniFlash、NetApp的EF系列闪存、Solidfire、惠普闪存阵列3PAR StoreServ、以及很久没有太多声音的Violin Memory。本来全闪存市场还是一个正在开发的领域,到了2015年似乎快成红海了,但相比传统磁盘存储阵列来说,全闪存整体市场规模居然还不算很高。PureStorage据说在2015年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有设置人员了,对于这样一个敢于公开挑战EMC、NetApp的公司,在整体发展与对外策略上都比较激进。只是对于中国市场把握可能没有那么如意,到目前也没有公布PureStorage中国的情况。也可能时机还不成熟吧,或许本就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NimbleStorageNimbleStorage值得提一下,其实阿明在2014年就采访过NimbleStorage的高层,当时NimbleStorage中国就已经成立并且建立了初步的团队。2015年,在与业内人士沟通的时候得知,NimbleStorage中国团队更为壮大了,同时在本地化的合作伙伴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也就在2015年年底左右,阿明又再次采访到了NimbleStorage的CEO Suresh Vasudevan,谈到对于中国市场的目标,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这可能与2015年10月底 Nimble Storage首登Gartner领导者象限有一定关系,有了自己的品牌地位和市场覆盖,不管如何做,都显得有底气多了。据说,Nimble Storage已经在全球拥有6200家客户,按照各家公司公开的数据进行推算,Nimble Storage一家的用户数,已经超过了XtremIO、Nutanix、Simplivity、Tegile、Tintri、PureStorage等产品线或公司的用户总和。那么在中国市场用户表现如何呢?Nimble Storage虽然也有了2015年不错的用户基础,但是依然显得非常低调,只是在能源、电力、教育、政府等领域有所实际落地,不知道下一步Nimble Storage会不会敞开胸怀,让更多的人看到其市场覆盖的进步。当然低调也好,可以减少一些关注,专心做好用户的实际技术支持和服务,最终市场还不是用户需求说了算么?更多精彩,请看:存储回顾终结篇|合纵连横 不亦乐乎(十)。将会围绕国内外存储厂商相互撕逼,血腥的竞争,总会带来血的故事。将2015存储回顾引入高潮!阿明自媒体长按二维码直接识别关注专注企业级IT、创新与创业独立自媒体喜欢阿明的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阿明,独立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chinastor、dostorage、artcame发起人。专注存储与科技、创新与创业领域,长期在媒体一线工作,混迹IT行业17年+。崇尚“技术影响世界 传播创造价值”,致力于对IT技术、科技、创业、创新的独家观察与分析。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件存储服务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