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惠而浦和苏宁的关系和阿里巴巴的关系更进一步了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金融市场
苏宁金融再布局 苏宁银行“胎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导读]苏宁银行有限公司的注册已经完成,suningbank域名也已拿下,接下来要看准入政策。继苏宁小贷、易付宝之后,苏宁云商(002024.SH)的金融布局有望瞄准商业银行,打造全金融产业链。日前有消息称,苏宁云商正在申请民营银行的牌照。但在昨晚,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向《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这是一个不准确的表述,其前置条件在于商业银行的准入政策。“首先是政策如何规定,是否允许民企发起成立银行;其次才是我们怎么做的问题。”孙为民称,与虚拟运营商牌照的申请类似,如果国家政策放开,苏宁将会积极申请。 而苏宁云商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出于产业规划、商标保护的考虑,苏宁云商早已注册如:suningbank、sunanbank等与suning相关的域名;并完成苏宁银行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册。但是,此前媒体报道的苏南银行有限公司与苏宁云商无关。胎动可能性针对苏宁申请银行牌照的报道,有接近苏宁相关业务部门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苏宁确实在谋划“苏宁银行”,但这一步骤还仅限于从工商管理部门注册公司名称和网络域名,尚未递交材料正式向监管部门提起申请。而媒体报道的苏南银行确实与苏宁没有关系。事实上,本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苏南银行是江苏省红豆集团有限公司谋划的。苏宁、红豆一同暗谋成立银行,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民营资本觊觎银行经营已久。不过,有法律人士认为,在工商部门注册公司名称只是漫长流程的第一步,注册本身并不受限制,因此并不说明上述两家公司“即将经营银行业务”。上述消息人士也表示,毕竟,筹划起内部业务、风险管理系统,以及监管方真正“开闸”发放牌照,才是最为关键和最难的步骤。因此市场从苏宁事件衍生观点称“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玻璃门将被打破”,或许过度解读了事件的重要性。但无论如何,苏宁布局金融已不可逆。事实上,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最早布局的是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且阿里一直梦想着“银行牌照”。目前看来,民营资本想做银行是一种趋势,并不仅限于苏宁一家。在这其中,监管方的态度备受关注。今年7月初,国务院发布“金融十条”,提出了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3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到,下半年要试办自担风险的民营金融机构。本报记者昨日数次拨打江苏银监局办公室电话,但均无法接通。不过,记者从上海银监局采访获悉,对于当前民营资本对进入金融领域表现出的兴趣,监管机构的态度是“鼓励与支持”。但是,对于民营机构设立银行究竟还差哪些步骤,上海银监局方面表示,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有些方面是条件的问题,并不是政策障碍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日前表示,对于民营资本办银行的风险,各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担心:第一,担心民营企业家或民营资本不懂银行;第二,担心民营银行出现利益输送,搞关联交易;第三,担心民营资本没办好银行卷钱外逃,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给监管方提出了要求。记者了解到,目前银监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做辅导,即辅导申请民营银行的主体应该做哪些事情。某大行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在前不久的银监会议上,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议程也被提及。该人士称,业内最主要的担忧并非对商业银行业务形成的冲击,除了股权结构外,流动性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才是比较大的担忧。“杭州有阿里,南京有苏宁。电商争设银行这件事情已经发生很久,有的电商已经和有关部门在多个场合沟通多次。”该人士猜测,这块牌照肯定没那么快下来,“一旦发了第一家电商系银行牌照,就等于整体‘破冰’,其他类似公司都会跟上。”苏宁的算盘在政府多次释放鼓励信号的背景下,有消息称各路民营资本正在递交商业银行的申报材料。但是,孙为民一再向记者强调,政策性因素是前置条件,民营资本进入商业银行领域有多种形式,不一定是自己申办银行;比如,苏宁云商投资江苏银行、光大银行等。“根据电子商务产品化的发展趋势来看,最初的家电、图书等标类产品,到旅游、机票等非标类产品,再到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虚拟化产品。”IBM资深战略分析师王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游流动资金的量级积累后,一定会聚焦金融领域。他认为,与阿里相比,苏宁云商更有可能获得民营银行的牌照。作为新兴的互联网公司,阿里金融已经将自己定义为传统金融的“搅局者”,必然对传统银行业带来较大冲击;而苏宁云商以传统零售企业起家,早年就已经开展供应链类金融业务,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天然联系更为密切,在政策方面更容易突破。另一方面,如果成立商业银行,苏宁供应商将是最具黏性的用户。对于电商平台而言,B2C模式对供应商的控制力度强于平台模式。王祺表示,阿里是纯平台模式,其偏向于以电商为核心的生态产业链;而苏宁云商是B2C+平台的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结合为核心的生态产业链。“在线融资服务正在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易观分析师张萌认为,由于电商平台与传统银行的信贷审核方法、理念并不完全相同,且电商平台的数据没有完全开放,两者的合作可能会存在一定风险,但互联网与金融越来越融合一定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基于此,由电商平台持有商业银行牌照符合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资深券商从业者李先生则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苏宁云商拥有线下门店资源。从业务模式上讲,拥有线下网点的商业银行更易被客户接受。如果互联网公司重新开设线下网店,成本太高;与拥有线下资源的其他民营资本相比,苏宁云商又有互联网基因和大数据积累。事实上,先于商业银行“胎动”,苏宁的全金融布局早已体现在互联网金融上,其中的突破口就在于小贷业务。日,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3亿元注册成立。此后苏宁易付宝又开始申请基金牌照。在此前的公告中,苏宁云商表示,易付宝“除了能给苏宁易购带来更加充裕的资金流之外,苏宁易付宝庞大的会员信息库,对于苏宁易购研究网络消费行为实现精准营销创造了条件”。但此次苏宁易付宝申请基金牌照,则更进一步表明,苏宁云商涉猎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努力正走向深化。“在苏宁云商的未来布局中,包括信息流服务、物流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孙为民表示,信息流服务包括数据运营、云服务等,物流服务涵盖第三方开放平台,互联网金融服务分为上、中、下游业务,上游是供应链融资业务,下游是消费信贷业务,而中间则是委托理财服务。在王祺看来,苏宁在互联网金融上的进攻节奏也会明显不同于阿里,阿里布局偏于深思布局,腾讯会更多在产品上做文章,苏宁的执行力可能是最强的。“一旦决定进攻,会在短期内拼速度拼规模。”但他同时表示,苏宁的软肋在于它具有各个环节上的资源,却又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但苏宁正在借助强有力的优惠条件吸引用户进入,比如,它即将上线的开放平台策略,将对现有电商平台格局造成一定冲击。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银行三大核心业务是“存、贷、汇”,由苏宁小贷实现由汇到贷,易付宝实现由存到汇,再实现汇到存。未来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打通存和贷的联系;如果成立商业银行,苏宁云商将盘活自己的金融布局。(记者徐明徽对本文亦有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这四家公司将成为小米的股东,未来也许会有国字号队友加入进来这四家公司将成为小米的股东,未来也许会有国字号队友加入进来dspgo的互联网观百家号近期,小米要在香港上市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目前有四家公司确定将要加入小米IPO公开发行,成为小米的股东,分别是:高通、招商资本、中国移动和顺丰速运。据说未来还会有国字号的公司加入到队伍中来。为什么是这四家公司呢?笔者来尝试解读一下。小米高通高通这个应该很好理解,目前高通的手机芯片是抢手货。高端手机只有用上了高通的最新芯片,才能被大家认可。国内几大手机厂商都要求着高通,让高通保证自家高端手机芯片的供货。谁要是能拿到高通最新的高端芯片,就证明谁和高通的关系不错。小米虽说开始研制自家的芯片了,但是目前也只是将自家的芯片主要用在红米手机上,还不敢用在主打机型上面。所以后续很长一段时间小米应该还是有求于高通的。这次将高通拉入到股东中,也是为了保证将来能及时用上高通的最新芯片。高通中国移动小米拉上中移动,应该是看上了中国移动线下的销售渠道。虽然小米是互联网销售渠道发家的,但是现在互联网渠道的潜力发掘的差不多了,小米现在越来越依赖线下渠道了。虽然小米之家在急速的扩张之中,但是因为小米之家的搭建对于资金要求较高,因此,开店速度一时半会快不了,这个时候,小米也只能依靠外部渠道了。中国移动虽然说是运营商,但是它的门店也是手机销售点,在中国各个区域都有很深的覆盖,如果能很好的利用中国移动的网点销售小米手机,那么对于小米手机走量是很有帮助的。中国移动顺丰速运顺丰我们都知道是一家快递公司,而且顺丰在高端快递件,商务快递领域市场份额很高。小米互联网渠道的销售比较依靠顺丰,因为手机等数码产品对于快递要求较高,顺丰的服务应该能满足要求。此次顺丰成为股东,也为后续的合作打下很好的基础,说不定会在运费上有优惠。顺丰招商资本这个笔者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会被纳入到股东中来,也许纯粹是资本投资,招商资本很看好小米的未来,给的条件比较优厚,小米也不好拒绝吧?抑或是招商资本与招商银行关系好,后续小米从招商银行贷款会比较容易?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dspgo的互联网观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默默耕耘的大牛,小隐于市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苏宁嫁给阿里:强弱结合的婚姻才能长久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苏宁嫁给阿里:强弱结合的婚姻才能长久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李书航  昨天,阿里巴巴和苏宁在南京达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合作。根据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约283亿元人民币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苏宁云商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  跟年初腾讯、百度同万达电商的合作相比,这场合作的深度远远的超过了那一场。首先,大规模的换股和入股保证了这次合作绝对不会是只是宣布合作那么简单。在具体的实施计划方面也确实如此。  比如,苏宁遍布全国的2000多家门店以及即将开业的1万多家苏宁易购农村体验店,将会摇身一变成为阿里在线下的门店。有线下网点之后,其他一切事情都顺理成章。有可能,淘宝店主甚至可以像是以前自发组织的淘宝屋一样,向苏宁申请在某一个门店的某一个格子的展示。用户可以实际把玩物品,在确定满意之后网上下单。阿里跟苏宁的交换就是在天猫开了苏宁易购的旗舰店。  总体来看,这次合作当中的绝大部分条款都是明显对阿里有利。毕竟如果就网上资源的优惠来说,在天猫开设苏宁易购的旗舰店,并不会明显地带动苏宁易购的业绩增长,而有可能是相反的作用。如果考察流量,只有在自营电商业绩不佳的时候,才会考虑到大型电商网站去开自己的旗舰店。苏宁易购存在的本来意义也是为了导流,因为线上线下同价的缘故,用户从网上下单之后,也会从邻近的苏宁店铺配送到家,这就是苏宁易购一开始存在的意义,而加入天猫旗舰店会使这个意义大为削弱。  而苏宁最重要的资产可能正是地产资源——苏宁现在自己拥有的店铺资源,将会通过入股这个手段确保阿里可以使用,这就使得阿里减少了有可能会产生的,自行置地和购买店铺的高昂成本。  在发布会上有几个细节特别引起了我的留意。张近东说:“是什么风把马总吹到这里来的?马总,我们都知道,他是企业的领袖,他是大佬。像这样的大佬,只有台风才能把他吹过来。”他继续说,“今天,不是台风,是苏宁云商和阿里巴巴战略合作,把马总吹到这里来了。”  马云则说,“我和张董一起进来的时候,感觉就像是结婚一样。”他继续说,“我们两家都是属于吃过大苦头的人。我相信苏宁过去受到的挑战和挫折绝对不会少,成功的背后有无数的经历,为了未来而牺牲今天我们所能取得的利益。所以我们选择苏宁,因为他们勇于创新,敢于为未来而投入。”  张近东的措辞体现出了对马云“驾到”的喜悦之情,而马云则认为双方合作对苏宁是“为了未来而牺牲今天我们所能取得的利益”。以上种种都体现出了一种在双方合作当中绝对的,并且显而易见的地位区分。阿里巴巴处于绝对意义上的优势地位。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未来的展望,也就是比起“腾百万”,阿里和苏宁的合作有更大可能深入而持久地存在下去。  在今年5月份,王健林曾经在公开场合指出,自己受益于腾讯和万达的电商方面的非常有限,“腾讯和百度只是给他们上了几节课而已”。而万达自己的飞凡电商完全是自建的,并没有采取百度和腾讯提供的技术支持。他们换了一任CEO之后依然不见起色,也可以体现出这点。应该说,就算是两个曾经在电商方面都各自失败的公司,毕竟也是互联网公司,相对于万达这种传统企业来说,依然有着在思维方式以及技术能力上的优势。他们理应能够创造出一个比现在的飞凡网规模更大,影响更好的样板,然而合作却浅尝辄止。  对比昨天的合作,我觉得问题的根本已经昭然若揭,那就是跟百度和腾讯比起来,万达的体量丝毫不输于他们。三方的实力综合来看,处于一个均衡的水平。这场拉郎配的整体合作,只是宣布了一下之后就没有后续方案,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比起合作,更多的是相互制衡和警惕的关系。  有人说,婚姻关系一定要是一方强势,一方弱势的情况,才可能会更加长久。双方同时是强势或者弱势的话,都会遭遇一些问题。商业合作不出意外地有着同样的道理。如果大家都处于均势,那么所谓的合作或者战略同盟,也只能是在互相警惕和猜疑的基础上,进行表面意义上的往来。  在其他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说,有一位投资人曾经表示,如果一个企业当中不能够分清谁是真正管事的人,有多个共同CEO,但是共同CEO们的话语权是完全一样的,那么投资人就不知道听谁的。想要在某个事项上等待所有权重一样的联席CEO达成完全一致,更是天方夜谭。  苏宁这一次的合作,可以说是嫁给阿里巴巴。这种相对强弱明显的合作,更有利于合作本身的长久,虽然对于苏宁来说,是福是祸还不一定。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科技媒体人,供职于动点科技。
未来如果实体商业想要在跟电商的融合当中占据主动权,就一定要自…
作为一个创业项目,它运作一个商业模式的过程,也许是投钱如押宝…
知乎想把这些被偷走的流量要回来,甚至报复性的再多要一点,也是…苏宁阿里合作一年,干了三件事
5月30日,苏宁与天猫联合发布了一张“桃园三结义,不止两兄弟”的海报。可是,明明是两个兄弟,又哪来的“三结义”?
去年8月10日,两家公司分别宣布以约283亿人民币和约140亿人民币战略合作,至今已接近一年。这一海报,让人重新关注两大平台的合作进程,也重新唤起了大众关于苏宁与阿里战略合作的记忆。
而在过去接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两家公司又具体合作了什么?渠道上的连接
战略合作一经宣布,两个平台立即开始了最直接的渠道业务上的连接。
在两家公司宣布战略合作一周内,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第一时间正式上线,这一效率让业界惊讶。
苏宁易购这个频道,采用自营精选的模式,通过提炼精选的五千多个SKU出样,加上主打“省钱”的价格优势,提升用户的购买率,而在售后无忧和更强大的购物体验升级方面,也是一大特色。
在过去10个月,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GMV保持着翻番的增幅,月度最大环比增长超过800%,稳居天猫旗下品牌店铺第一位。
与此同时,两个平台物流业务的连接,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苏宁物流自2015年初对外开放之后,一直在承接三方业务,与天猫的合作是苏宁物流首次承接来自其他电商平台的业务,苏宁物流也是菜鸟引入的首家具备仓配功能的服务商。通过与菜鸟的合作,苏宁物流将自己速度(两小时急速达)及服务(送装一体)的优势向外输出,帮助天猫提升客户体验。
双十一期间,苏宁物流完成天猫超市39个SKU商品的配送业务,完成配送任务单100万以上,同时,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还正式推出送装一体服务。418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南京等 6城消费者在天猫苏宁易购官方旗舰店下单后,均可享受到“早上下单下午到,晚上下单上午到”的“半日达”极致物流体验。
创新上的协同
基于苏宁和阿里的战略合作,如果说业务上的迅速连接其实还是顺理成章的,那么创新协同上的迅速入戏,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首先,是渠道与服务创新,苏宁易购官方旗舰店已经由单一的店铺升级为淘宝、天猫首页与天猫超市、聚划算等同等位置的一个频道,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服务创新方面最核心的,就是配送服务的升级,消费者可以进行配送时间的选择,也可以选择到门店自提,这在速度上完全颠覆了消费者对于天猫平台的物流印象。
其次,是数据互融,综合性电商平台,其数据本身的复杂度超越人的想象。不过在2016年3月底,苏宁与天猫两家系统已经在商品、库存、结算、促销、数据、物流、门店、售后等等领域实现打通,可以进行数据共享。
生态上的共鸣
如果说,渠道连接和创新协同,还是两个平台、两家企业之间的具体合作部署,那么基于共同的互联网零售大生态的共鸣,则才是整个行业的琴瑟和鸣。
3月24日,苏宁天猫首次实现供应链采购合一,双方联手举办主题为“协同、增效、整合、共赢”的通讯供应商大会,宣布联手打造全国最大的手机零售平台,联合华为、OPPO、苹果、三星、VIVO、魅族、小米等众多知名手机品牌商,在手机品类双方年度销售目标瞄准1000亿。
正是基于几个月的积淀,猫宁组合在联合营销上,已经深度融合。418之前一个月,充斥全国各种类型媒体的猫宁“一起来电”,面向消费者新年换新需求,联合发起New Buy 418,打造“家电3C品类双十一”,瞬间引爆了全网。
418期间,苏宁易购全渠道同比增长达426%,超过了去年“双十一”的增幅。其中,苏宁易购线上销售同比增长835%,线下同比增长127%,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销售更是环比上周一增长了25倍。
[责任编辑: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阿里283亿元人民币入股苏宁,成第二大股东:互拉股价的节奏?
已经揭晓,入股苏宁的就是阿里,而不是百度和万达。就在刚才,阿里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阿里将以约28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苏宁,成为第二大股东;苏宁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新发行股份;双方将打通线上线下全面提升效率,为中国及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商业服务。在阿里官方微博随后发布的通稿中,最直接的信息点就是苏宁线下门店与阿里线上体系及菜鸟网络的配合:苏宁云商辐射全国的1600多家线下门店、30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5000个加盟服务商以及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的服务站将与阿里巴巴强大的线上体系实现无缝对接。截至目前,苏宁物流拥有45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4个航空枢纽、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660个城市配送中心、10000个快递点,未来苏宁物流将成为菜鸟网络的合作伙伴,合作后的物流几乎覆盖全国所有2800个区县,服务阿里巴巴和苏宁,未来亦有望向第三方开放。所以这是中国B2C购物网站中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合作?目前苏宁的线上业务正在快速增长。苏宁云商7月30日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实现商品销售规模750.63亿元;线上平台实体商品交易总规模为181.67亿元,同比增长104.65%。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4年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数据,阿里旗下天猫凭借61.4%的绝对优势占据整个市场第一位,京东以18.6%位居其后。尽管苏宁的市场份额只有3.2%,但也超越了唯品会、国美在线等电商,位列第三位。当第一名与第三名合在一起,最难堪的肯定是老二啦。别忘了京东前几天才刚刚投了永辉虎嗅前几天才刚刚梳理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自然就是入股永辉。8月7日,在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的同时,京东还宣布以每股9元,共计43.1亿元人民币入股永辉超市。若交易完成,京东将持有永辉超市10%的股份。并拥有提名永辉两名董事(包括一名独立董事)的权利。显而易见,京东正大力生鲜O2O,支持京东到家项目。也别忘了阿里已经是银泰第一大股东,根据银泰商业2014年年报披露,阿里集团持股情况在日发生过最新变化,目前阿里集团约持有银泰商业7.12亿股,占股32.8%。所以就在沈国军向陈晓东转让股份后,阿里集团已悄然成为银泰商业第一大股东。更别忘了我嗅彤师之前的预测其实早在2014年5月,我嗅彤师已在《》一文中,发现苏宁被严重低估,可能会被阿里抄底。此刻嗅君只想说,刘强东和奶茶新婚燕尔,阿里和苏宁这时候牵手真的好嘛?对了,阿里将在周三发财报,大家开盘见吧~有分析师并不看好阿里新一季财报,而阿里的股价过去20天以来已是连续阴跌的状态,现在还不到79元(美元)。阿里投资苏宁,会不会对大洋两岸两支股票的抬升有正面作用呢?长期关注阿里与苏宁的分析师李成东说,阿里买苏宁股份是买迟了,去年就该买,那会儿每股才五六块,才是现在的三分之一。“这是一笔不错的投资,但(眼下这价格)对阿里来说,稍微贵了一点,其实苏宁不值那么多钱。”所以,阿里买苏宁买迟了?卸任CEO陆兆禧说:怪我咯?以下是阿里通稿全文: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宁和惠而浦啥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