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对怒摔手机的大妈捡手机怒摔,法律该怎么办

中公教育是国内公职考试培训的开创者与领导者,依靠顶级的师资阵容和完整的自主研发实力,培训业务涵盖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军转干考试、招警考试、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考试、政法干警考试、公开选拨领导干部考试、教师招录考试等
13位订阅读者
联系我们&nbsp:&nbspsohump@sohu-inc.com关于我们&nbsp-&nbsp运营规范&nbsp-&nbsp服务协议&nbsp-&nbsp侵权投诉&nbsp-&nbsp反馈建议2019国考时政热点:捡手机索要报酬,到底丢了谁的脸
11:49:19&&&来源:人民网&&& 点击:
【导读】提醒您,更多备考信息动态可进群交流( ),更多时政资料可在阅读。2019国考时政热点:捡手机索要报酬,到底丢了谁的脸,热点详情如下。
本来是一件简单的捡手机索要报酬的纠纷,这两天却在网上火了。事情发生在宁波,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姑娘在宁波工程学院附近不慎丢失一部苹果7手机,好不容易打通电话,对方是一中年妇女,开口索要2000元报酬。姑娘提出以500元加一箱杨梅表示谢意,中年妇女不仅断然拒绝,见面后听到姑娘报警还干脆把手机摔碎。这一幕都被姑娘和她的同学拍了下来,发到了网上。
捡到他人财物,一种是拾金不昧,物归原主,这是值得赞赏的行为;一种是一方主动给予报酬,或拾得者要求给予一定费用,这也无可厚非;第三种就是强行索酬,不给就不还人家,这是最要不得的做法,甚至可能面临违法风险。遗憾的是,中年妇女恰恰选择了第三种做法,这不仅是行为恶劣,而且涉嫌故意损坏他人财物(没有据为己有,所以构不上侵占他人财物)。
我对网上骂声一片,原本也没多少意见。当一件事情处于法律模糊地带,或者法律惩罚相对滞后,公众批评可视为一种必要的道德压力,或可使作恶者有所收敛。当然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既不能变成道德的大棒,也不能沦为舆论的狂欢,否则这就是矫枉过正,可能让事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这件事情上,舆论狂欢倒不至于,只是出现了&歪楼&现象。我看到的&歪楼&情形,一种是&地图炮&,把个人行为拔高到代表整个城市形象,比如有人跟帖指责这是&丢了宁波人的脸&。这不过是一种个人行为,怎么就扯到&宁波人&头上了呢?何况,目前连这位中年妇女是不是宁波人都还不知道,凭什么就断定这是宁波人所为,代表了宁波人的素质?更荒谬的是,有人连这事情发生在哪里都没搞清楚,自认为是发生在杭州,随口就开始吐槽。或许还可能有别的地方因此&躺枪&,这真让人无言以对。
另一种情形,则是典型的&代际鄙视&,以年龄妄断是非。这不过是一位中年妇女的素质问题,在不少人眼里,却成了&大妈&群体乃至整个一代人的问题。有一张相关截图在朋友圈、微信群上流传,又是指责什么&坏人变老&云云,感觉这都快成为攻击中老年群体的&必杀技&了。这种说法之荒谬,根本不值一驳。要论有无道理,只需回去问问家里老人即可。
这两种论调说轻点是&歪楼&,实则为偷换概念、上纲上线。中年妇女索酬不成,恼羞成怒摔手机,这就是个人素质问题,往大了说也不过是财迷心窍,缺乏公共意识,既和她是哪里人无关,也和她年纪多大无涉。说到底,这就是丢了她自己的脸。所谓丢了哪座城市的脸,本身已经暗含一种错误的判断,即这座城市不会也不该发生类似现象。问题是,除非是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否则这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形。
人的手指有长短,人性有善恶。多数人认为该中年妇女行为恶劣、品德有亏,这就是个好现象。这说明许多人对是非对错的边界尚有清晰判断,对善恶美丑也有清楚的认知。如果大家都以此为鉴,可以肯定,类似的丑陋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免明]本文碓挫毒WjDd,H供W交流使用,不成商I目的。版w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热荨嗪推渌},在30日扰c本W系,我⒃诘谝rg怼
& &[点击关注]
[责任编辑:韩苗苗]
畅销榜1¥119.002¥69.00345提问人:花开彼岸已解决
提问人:米米的晴天|03-27已解决
提问人:世辉网络|03-27已解决
提问人:54jingtian|03-27已解决对怒摔手机的大妈,法律该怎么办?
  近日,浙江宁波一女子路途中丢失手机,拾到手机者要求2000元报酬方可归还,因报酬数额分歧两人协商未果,见失主报警,拾到者直接将手机摔碎。(6月23日澎湃新闻)
  相信许多网友看了新闻中的视频都会唏嘘不已。就犹如“欠债的是爷讨债的是孙”这种颠倒三观的社会现象一样,捡到手机的人索要高额回报显得是那么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而失主想要回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不得不好话说尽,近乎苦苦哀求。
  其实,失主态度不可谓不好。又是好话说尽,又说特地买了一筐杨梅,又是答应给500块钱报酬。按理说,拾到者也就赶快还了人家吧。失主态度那么好,也愿意给一定的报酬,如果还继续坚持得不到想要的高额报酬就不还,显然就是讹诈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捡到东西后,拾到者有归还的义务,拒不归还,则可能涉嫌非法侵占。当然,拾到者也有请求报酬的权利,但这必须建立在协商与失主自愿给予的基础上,且不能索取过高报酬,不能强行索取。一部用了比较久的手机,敢强行索要2000元,不是借机讹诈是什么?
  更为恶劣的是,讹诈不成,还“恨从胆边生”,报复性地把手机摔了,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把道德与法律视为无物。道德难以约束这样的人也就罢了,如果法律也不好好管管这样的人,那么其带来恶劣的示范效应,就可能会让更多的人有模学样,让更多的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偏差,从而影响到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
  据新闻报道,拾到手机的人是位大妈,即中老年妇女。而说到中老年人犯错出事,社会也存在过度宽容迁就的现象。如去年有老人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这样严重的事情,竟然没受到任何处罚,连经济处罚都没有。如前不久广西南宁七八位老人不听劝阻组团闯红灯,不仅享受到了交警无奈下的“护送”,事后也没有得到任何处罚。事实上,很多涉及中老年人的事件,不是因为坏人在变老,而是社会的过度宽容造成了他们“法不责老”的错觉,让他们觉得犯了错也会没事。因此,希望对这个蛮横霸道、行为恶劣的大妈,不要因为年龄大就过度宽容迁就,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该让她怎么赔就让她怎么陪。总之,别让过度的宽容迁就损害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文/叶建明
( 21:54:04) ( 21:34:30) ( 15:50:53) ( 17:56:52)对怒摔手机的大妈,法律该怎么办?对怒摔手机的大妈,法律该怎么办?红网百家号近日,浙江宁波一女子路途中丢失手机,拾到手机者要求2000元报酬方可归还,因报酬数额分歧两人协商未果,见失主报警,拾到者直接将手机摔碎。(6月23日澎湃新闻)相信许多网友看了新闻中的视频都会唏嘘不已。就犹如“欠债的是爷讨债的是孙”这种颠倒三观的社会现象一样,捡到手机的人索要高额回报显得是那么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而失主想要回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不得不好话说尽,近乎苦苦哀求。其实,失主态度不可谓不好。又是好话说尽,又说特地买了一筐杨梅,又是答应给500块钱报酬。按理说,拾到者也就赶快还了人家吧。失主态度那么好,也愿意给一定的报酬,如果还继续坚持得不到想要的高额报酬就不还,显然就是讹诈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捡到东西后,拾到者有归还的义务,拒不归还,则可能涉嫌非法侵占。当然,拾到者也有请求报酬的权利,但这必须建立在协商与失主自愿给予的基础上,且不能索取过高报酬,不能强行索取。一部用了比较久的手机,敢强行索要2000元,不是借机讹诈是什么?更为恶劣的是,讹诈不成,还“恨从胆边生”,报复性地把手机摔了,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把道德与法律视为无物。道德难以约束这样的人也就罢了,如果法律也不好好管管这样的人,那么其带来恶劣的示范效应,就可能会让更多的人有模学样,让更多的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偏差,从而影响到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据新闻报道,拾到手机的人是位大妈,即中老年妇女。而说到中老年人犯错出事,社会也存在过度宽容迁就的现象。如去年有老人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这样严重的事情,竟然没受到任何处罚,连经济处罚都没有。如前不久广西南宁七八位老人不听劝阻组团闯红灯,不仅享受到了交警无奈下的“护送”,事后也没有得到任何处罚。事实上,很多涉及中老年人的事件,不是因为坏人在变老,而是社会的过度宽容造成了他们“法不责老”的错觉,让他们觉得犯了错也会没事。因此,希望对这个蛮横霸道、行为恶劣的大妈,不要因为年龄大就过度宽容迁就,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该让她怎么赔就让她怎么陪。总之,别让过度的宽容迁就损害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文/叶建明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红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红极潇湘
网联天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妈怒摔失主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