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港股上市小米 为什么 美国路演要去美国路演

香港市场是个偏爱大盘股的市场,90%的资金在追10%的公司。
吕晓彤"今年一定要警惕股票发不出去!"对于新三板企业去港股上市这件事,这是吕晓彤的第一反应。今年小米要上市,大资金都会去追小米,这导致小盘股可能根本就发不出去。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券商收保底费帮你发行,千万要警惕。担任当代置业(01107)首席投资官的吕晓彤,先后在券商和投资机构任职,熟悉美国、香港和国内三个资本市场。他的判断是,"50亿市值以下的企业其实没必要去港股"。香港市场是个偏爱大盘股的市场,90%的资金在追10%的公司。一家小公司即使去了港股市场,如果没有交易量,也没有再发行的基础。三板企业究竟应该如何为自己选择合适的资本市场?香港上市如何防止被骗?6月9日,杭州,读懂新三板"资本训练营"第二期——香港IPO深度班,五位实战专家告诉你,如何避免被坑。其中,新三板“第一系”资本掌舵人吕晓彤,通过对海内外资本市场的对比分析,帮你做出最优的资本选择。报名请加读懂君微信(微信号:ddxinsanban2,备注:培训))以下为吕晓彤口述。/ 01 /今年去港股上市要警惕发不出去小盘股选择今年去港股上市,肯定不是一个好时机。今年小米要上市,香港市场偏爱大蓝筹,大资金肯定会追小米。这样一来,小盘股可能根本就发不出去,甚至可能都找不到券商。券商费用分两笔,一笔是中介费,一笔是承销费。大陆市场上承销费是小头,主要赚中介费的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大陆一直实行审核制,上市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只要一家公司能成功上市,基本没有发行失败的风险。但香港和美国市场是反过来的,一直推行的是注册制,即几乎任何符合上市标准的公司都可以上市,让市场和时间来见证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中介费占小头,承销费占大头,券商挣的是发行的钱。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申请通过之后,要对机构挨家拜访。假如一家小盘股20亿人民币市值,发四分之一募集5个亿,券商需要带着你天天走街串巷去路演,要考虑成本的。这样一来,在香港或美国市场发行小盘股时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大券商觉得你的股票很难卖出去,就不愿意做。而手里没活的小券商,可能会抱着赚一把的心态,收保底费帮企业发行,这相当于绑架了小企业。券商会跟企业约定中介费多少,承销费保底多少。保底就是不管能不能卖出去,企业都需要付这个钱。等企业把所有资料、律师费、会计师费、中介费都付完了,券商再告诉你卖不出去。要么跟你说,你自己找亲戚朋友去买,不然就发行失败了。压力其实就甩给企业了,一定要警惕发不出去这种情况。 / 02 /从三板都拿不到钱的企业,就不要寄希望于别的市场了好多企业家因为新三板流动性不好,就想去港股或美股,选择换一个资本市场。这样的想法是不太现实的。资本市场分为两个等级,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新三板从目前来看可以算是一级市场,因为投资者准入门槛很高,导致流动性、交易量都差强人意,这也导致很多企业家产生了去港股或美股的想法。但一家企业在决定去港股或美股之前,首先要问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在新三板拿到投资。没有机构投资人会因为这家企业是新三板企业而不去投资,这还是取决于企业本身的质地。其实一级市场的钱是足够多的,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企业的融资诉求。像美团、小米、滴滴这个体量的公司,能够一直获得投资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是一家超级大公司,融到一定程度一级市场钱不够用了,比如小米这样的公司,一把要融100亿美金,一下能投10亿美金的机构全球都找不出多少家来,需要十家这样的机构。到了这种级别,就需要去二级市场了。和二级市场的对冲基金比起来,一级市场的钱又是小钱。如果一家企业在新三板已经拿不到钱了,又把希望寄托在另一个市场,这种想法是不太现实的。要知道香港和美国市场都是机构为主导,机构投资人都是很精明的,不会出现大陆市场的情况。大陆市场散户偏多,这就造成几乎每一家上市企业,在上市之初都会受到股民的热烈追捧。而在港股或美股上市,跌破发行价是常有的事情,更不说那些发行失败的例子。所以在新三板都处处碰壁的小企业,不适合去港股。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比如盈利能力特别强的公司。一家卖纸盒子,卖窗的公司,或者是一家物业公司。这类商业模式在一级市场通常不是特别受追捧,因为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成长性也趋于稳定。但公司盈利能力又特别强,有100亿的收入,10亿的净利润,想去一个更好的资本市场谋求影响力,那肯定一点问题没有。/ 03 /50亿市值以下的企业没必要去港股第一点要想明白,为什么企业要上市?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融资:IPO时融资,然后还可以再发行。但如果一家公司没有交易量,也就没有了再发行的基础。第一你没法向二级市场去要钱。第二即使有一级市场的人买了你的股票,没有交易量,在二级市场上也抛不出去,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香港是一个典型的一九市场,以基金、保险公司、大型投资人为主导,90%的资金聚集在大概10%的股票里面。成熟稳健、重业绩、对故事持非常警惕的态度。而且机构投资者一般更保守,更不愿意追风。由于手里钱多,要讲究资产配置,小盘股上根本没法配置。造成的结果就是,香港市场对大盘股很友好,超大体量的企业更倾向于去香港。阿里当初上市首选地就是香港,但由于香港当时不支持同股不同权而放弃了。所以坦率讲,50亿市值以下的企业其实没必要去港股,绝大部分资金都集中在了大盘股中,去了也没有什么意思。第二点,去香港上市的中介费和上市后的审计费用都非常的高。因为注册制的关系,香港和美国这两个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机构扮演着"初筛"的角色。例如美国资本市场的券商的保荐费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律师费用等等加起来大概在1000万美金左右。并且每年都要请四大审计,固定费用也非常高。 为什么这么贵?除了人力成本贵之外,很大的原因在于如果中介机构披露了虚假信息,导致股民被骗,中介要承担责任。 如果香港、美国一家券商或会计师事务所和一家企业串通造假,那就不仅仅是信誉破产,很有可能是瞬间倒闭。从这方面来看,大陆的券商承担的责任就相对较少。并且,大陆的券商很多,投资者也不在意哪家券商做的承销,如果这家机构不配合那就换另一家。而香港和美国已经是一个充分集中和博弈后的市场。像四大会计事务所,根本不缺活,因此也不会为企业铤而走险。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会计师就四大。如果企业上市不用四大,这就是一个天大的事。企业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投资人都疯了,会问公司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券商的话,如果不让高盛、大摩、小摩、德意志来做承销,让一家小券商做承销,那是很奇怪的,资本市场也不认可这样的行为。对券商和会计事务所的苛刻要求造就了高额的上市费用。归根到底,特别小的企业如果想去香港上市,还是要慎重。文 | 王勇注:我是读懂新三板王勇,交流可加微信ironyfate,劳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6月9日,杭州,读懂新三板"资本训练营"第二期--香港IPO深度班开课啦!政策解读、干货放送、一对一咨询,一天解决香港上市的所有疑惑!报名请速速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新三板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如果您有优质的、符合见闻调性的原创文章,欢迎以个人的名义投稿入驻华尔街见闻名家专栏。
投稿方式 :请将个人简介以及代表作品发送至
,并附上电话和微信以便做进一步沟通,在主题中标明: 申请入驻见闻专栏 + 投稿人名字
来自主题:
读懂新三板
并购汪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6.06 孙金钜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6.01 梧桐树下V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6.24 黄耀东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5.03 诸海滨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5.06
下载华尔街见闻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华尔街见闻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小米香港IPO路演现场 雷军:小米估值应为腾讯乘苹果
关键字: 雷军小米估值小米估值腾讯苹果
自从小米筹备赴港上市以来,对于其估值的争论和质疑从未停止。6月21日,小米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召开投资者推介会,小米创始人雷军对备受争议的估值问题回应表示:“小米是一家全球罕见的全能型公司,估值应为腾讯乘苹果的估值。”
据悉,目前小米的估值在539亿美元至698亿美元之间,行使超额配售权后,估值为543亿美元至703亿美元,远低于此前700亿美元至1100亿美元的估值区间,也低于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银行、中信里昂证券、瑞信等机构给出800亿至940亿美元的估值。
在今天的推介会上,雷军重新用“新物种”定义了小米,他说,“过去一个星期我终于想明白了,小米是全球罕见的,同时能做电商、硬件、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
“我不care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很多人问我到底是给小米腾讯的估值还是苹果的估值,我说我要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因为小米是全能型的”。
在推介会上,雷军以小米的“全能”为底气,他认为小米的商业模式遥遥领先,未来还有可持续的股权变现的收益。后也暗指此前700亿美元-1000亿美元的估值实有自身先进的业务模式和公司价值作为支撑。
雷军还称,“这次550亿美元的定价,就是我也不想开价了,你们随便开吧。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
责任编辑:李丕
小编最近文章小米香港路演最完整还原:雷军讲升级版“故事” 有人疯狂抢购有人仍在观望_凤凰财经
小米香港路演最完整还原:雷军讲升级版“故事” 有人疯狂抢购有人仍在观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小米香港路演最完整还原:雷军讲升级版“故事” 有人疯狂抢购有人仍在观望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原标题:小米香港路演最完整还原:雷军讲升级版“故事” 有人疯狂抢购有人仍在观望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老盈盈 6月21日中午十二点刚过,香港港岛香格里拉酒店5层就已经热闹非凡——数百位机构投资者陆续聚集于此,登记进入“重兵把守”的会议室。
中午12点45分,备受瞩目的小米集团(下称“小米”)IPO路演将在这里举行。
这是香港交易所修订后的新股《上市规则》4月30日生效后,同股不同权架构企业IPO的首单破冰,也是今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最大的IPO盛事。
小米路演现场座无虚席,大约邀请了三百位机构投资人。不少未被邀请的投资人无奈地被挡在门外,间或询问门口的工作人员是否有进场的机会。
受邀出席路演的理享家海外资产配置CEO朱超是幸运的一位。“这次机构投资者抢(投资小米)得很疯狂,香港市场的大家族企业都在里面,散户机会可能会少一些。”朱超在路演现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今天进场的人大多数已经投过小米的了。我们一开始就是小米老股的投资人,现在基石投资和锚定投资我们都有参加。”
路演启动,身穿深蓝色西服,脸上带着招牌式微笑的雷军准时步入会场,带着他的高管团队亮相于一众投资者面前。
这一次,他对“做中国的苹果”的小米故事提出了升级版。“小米这样的公司是独一无二的。”雷军称过去一个星期终于想明白了这个令无数投资人都深感困惑的问题。他对小米定位的概括是全球罕见的同时能做电商、硬件、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
除此之外,在路演现场,雷军频频爆出他“发明”的小米概念词:“小米应该是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小米是新物种”……投资人笑声不断。
小米的估值下调
同在6月21日,聆讯后的小米招股书亮相。小米招股价格区间为每股17港元至22港元,计划发行21.79亿股,融资规模为47.2亿-61.09亿美元,而据此调整后的小米总市值约为539亿-697亿美金。这意味着,通过港股市场询价后小米估值较预期做出了下调。
小米的估值问题一直为市场所关注。此前,香港投行机构按小米的互联网公司而非硬件公司的估值模型定价,预测小米估值高达700亿-850亿美元,IPO之后短期内小米市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而把小米看作是互联网企业,主要是因为小米的主要利润来自于互联网业务,此块业务毛利率接近60%。
“我真的不在意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有人问我应该给腾讯的估值还是苹果的估值,我说应该是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因为小米是全能型的。”雷军在上市路演时对投资者说道,“这次550亿美元的定价,就是我也不想开价了,你们随便开吧,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我们一直比较认可550亿美元的估值,还是比较合理的。”朱超觉得小米的估值不可能会那么高,他们预测小米未来可能体量很大,但不代表着现在就已经觉得它“很大”了,朱超的团队希望小米能有比较合理的稳步增长。“如果现在的价这么高,上市之后很容易会跌,投行会把估值定得高一些,内地基金投资者却往往不买账,所小米重新调整价格之后是比较合理的。”针对估值下调,中国海外资本董事总经理张俊文在小米路演后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即便估值下调,有投资者依然对小米的估值处于观望的状态。两位被拒之门外的机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如今股市行情不好会首选投资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新经济股上市之后往往遭遇破发或股价下跌,而且从小米的财务业绩上来看赚的并不太多,因此他们还在考虑投不投。
招股书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8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1146.25亿元和344.12亿元,但在净利润方面,2015年至2018年1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6.27亿、4.92亿、-438.89亿、-70.27亿。
不过,如果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5年,小米经调整亏损人民币3亿元;2016年,小米经调整利润为人民币19亿元;2017年,小米经调整利润为人民币54亿元。
出现如此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及日止年度,小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88亿元、25亿元及541亿元。
据了解,互联网公司通常会有多轮融资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在港交所的国际会计准则下,这种优先股会体现为对股东的负债,其公允价值的上升会记录于公司账面的亏损,但实际上公司并未没有这样的亏损发生,对公司实际运营也没有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小米IPO引入7名基石投资者,共计认购5.48亿美元股份,约占公开发售总额的10%。基石投资者阵容强大,其中中投中财娱乐认购1.92亿美元,中国移动认购1亿美元,高通认购1亿美元,国开行旗下私募股权认购6600万美元,保利集团认购3200万美元,顺丰集团认购3000万美元,招商局集团认购2800万美元。
朱超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是他们主动找的雷军谈投资,基石投资方面谈了三四个星期基本就拍板了,目前钱都已经打了,后期可能还会追加。
谈定位:全能型
“传统的五号电池在中国卖3-5块钱人民币,而我手上的这一盒五号电池才卖9.9元,是传统电池三分之一左右的零售价,虽然制造成本至少贵了10%。”雷军示意工作人员把电池递给他后说。在他看来,小米之所以能生产如此之多物廉价美的好产品,是因为小米在商业模式上遥遥领先,非常创新。
小米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互联网”,“硬件”,还是“互联网+硬件”?这令无数投资人都深感困惑的问题,过去一个星期终于被雷军想明白了,他得出的答案是小米是全球罕见的同时能做电商、硬件、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小米这样的公司是独一无二的。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副院长陈歆磊曾经为经济观察报撰文写道,“做中国的苹果”是小米向资本市场讲述的故事。苹果已经构建了高度体系化的生态链,生态链内的产品相互关联,产生协同效应。然而,与苹果公司构建的生态链不同,小米的生态链本质上是一家类似于丰田的制造企业,而且作为制造企业,小米可能做得并不及丰田,生态链上的产品彼此间也不能产生真正的化学反应。
在招股书中,小米如此介绍自己:“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朱超则认为“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硬件企业,硬件只是小米的手段而已。”他觉得小米是比较偏向互联网的公司,有硬件、电商和综合体,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定位,小米的特色就是它做了很多别人可能要分两三次去做的事情。朱超以亲身经历举例,原本他用的是苹果手机,然后当他家里买了小米空气净化器,有一个产品变成小米的之后,他慢慢就会发现家里需要越来越多小米的产品,小米的智能设备很多都是互联互通的。朱超认为这种逐步渗透是很好的策略,因为要一下子全部改变人家的习惯其实挺难的,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
雷军认为,小米既做硬件,也做电商平台,只有自己做产品自己卖效率最高,小米优化了整个销售的所有环节,做全价值链的成本优化。“要在运作成本和流通成本遥遥领先,才能把一个制造成本比别人高的产品卖到一半的价钱。我们每天都在琢磨怎么生产出伟大的产品,怎么卖出伟大的价钱,一个伟大的公司总是希望提高效率,把产品卖得越来越便宜。”雷军表示,小米店里买电子消费品都是超值打折的,但是他会希望顾客可以一次性买个十几件二十件回家。
他强调,小米的核心是做价值链的两端,既做产品技术和研发,还做用户端的市场和销售,这是价值链最高的两端,过去八年小米都在自循环。
但还是有投资人不理解。雷军提到,21号他们团队去一家之前已经谈了十次的全球领先的基金公司路演,接待雷军一行的时候,该基金的人说他们美国的同事还是对小米的模式存在担忧,雷军则表示,“有顾虑是正常的,如此创新的东西,如果大家一看就明白,就不算创新了。往往创新的东西都会超越你的认知,不超越你的认知,怎么能够叫创新呢?”
中国证监会也对小米的定位及商业模式产生质疑。就在小米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后的一个月后,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发行CDR;6月14日,中国证监会对小米CDR发行申请进行了多达30页、84项问题、超过24000字的反馈意见。
在上述84项问题中,监管层的提问从股东、估值、客户、估值、盈利能力及生态链进行“穿透”,鉴于小米的收入结构中既有硬件生产又有互联网业务。对此,证监会在反馈意见中提出疑问——公司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请说明现阶段定位为互联网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准确?
即使是互联网公司,小米也需要向证监会进一步说明,未来互联网变现的趋势、业务增长空间,以及是否具备未来持续增长的能力。证监会对小米的行业对标公司提出问题,要求小米结合公司的整体业务模式和按分业务,进一步补充披露与对标公司在业务领域的异同。
针对小米的新零售模式,证监会就明确提出,“是否属于概念类炒作”?在反馈意见中,也要求小米说明自己所谓新零售,与阿里的新零售、苏宁的智慧零售、京东的无界零售之间有何异同。
6月19日,小米官方微博称,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境内上市。为此,小米集团将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起申请,推迟召开发审委会议审核公司的CDR发行申请。随后,证监会迅速回应称,尊重小米集团的选择,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88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谈未来:新物种
招股书披露,小米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智能手机、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等商品销售和互联网服务业务,互联网服务业务主要包括广告推广、游戏等。“我们在内部讨论的时候,谈到新物种这个词,新物种意味着往往没有天敌,很快就会猖獗蔓延,高速成长。”雷军觉得这个词相当契合小米,因为小米也代表着高速成长迅速蔓延,他觉得小米未来的增长数字是巨大的,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收入、投资小米生态系统以及国际化等方面。
朱超称,“我觉得现在是抢占市场的机会,小米很有想象空间,我们是基石投资者,会比较看好它长期的发展,而不是短期的增长。”
有投资人质疑雷军手机行业到天花板了,在雷军看来,手机行业还有超过5倍的增长。去年智能手机销售14.7亿部,小米卖了9000万部,还有巨大的市场份额。“手机行业一定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淘汰赛,至于如何抢用户,过去怎么抢,今天就怎么抢,未来也会抢过来”。雷军说。
据了解,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搭配的UI系统有1.9亿MIUI月活量,平均每天用4.5小时,APP 巨大的流量去年一年变现了99亿。“纯99亿互联网收入来看,足以证明小米互联网变现的能力,”雷军表示,MIUI还在快速的增长当中,互联网变现才刚刚开始,除了手机之外电视的变现还没有真正开始,下一个入口是智能音箱,今年3月底时的月活已经到了1300万。兴证国际证券预计2018-20 年,MIUI 系统月活人数将从 2.2 亿人增长至3.5亿人,同时带动公司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从152亿增长至342 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50.0%。
5年前,雷军已经意识到要通过投资来增强小米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小米通过投资增加其生态的力量,同时赋能给被投企业,进一步增强这些公司的竞争力,实现双赢的局面。
这些年小米投资了爱奇艺、美的、迅雷还有90多家做智能硬件的公司,截至目前共投了210家公司。据雷军透露,小米是爱奇艺第二大股东,爱奇艺这几年的市值超过了300亿美金,小米持有价值22亿-23亿美金;三年前小米对美的的投资大概也已经赚了四五倍;未来小米还会有全面可持续的股权变现收益,等小米上市有了足够的资金后,未来股权投资的规模会进一步放大。“每天看世界地图的时候,心潮澎湃。”雷军谈及国际业务时如此表示。去年小米国际业务的增速达到了250%,收入占比为28%,而今年一季度增速为190%,收入占比达36%。“国际化业务我们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有很多诸如非洲、中东的地区没有渗透,国际业务在未来3-5年都有超高速增长的机会。”雷军说。
据他介绍,所有的国际注意力均放在对中端产品的提升上,在不同的地区会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在印度和印尼会复制中国的模式,在其它的国家或许会采用新的模式,例如和谷歌、脸书合作来开拓市场。
“在国际市场上我们期待雷总的表现。未来希望能看到更多创新的东西,我们认为一些爆发式的发展是在市场占有的基础之上再去做更有意义。爆发式的增长我们比较看好国际业务这块,印度、中东、西班牙我们都非常感兴趣,这些地方也是小米未来可能大力发展的地方。”朱超说。
小米承诺永远坚持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收小费”的模式(即小米的模式是把产品做好后只赚一点点钱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的生意或推广至国外,目前小费的利润接近3%,未来再收平均7%的就可以接近10%的利润。
“未来10年,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公司极有可能是一家中国公司,不是华为,就是小米。好的公司靠利润,伟大的公司靠人心。小米要做伟大的公司。”雷军在路演结尾时说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环球网国际
足球部落国际版
超级替补11
别墅花园设计
温柔汽车紫
笑若桃花的你
澎湃新闻社会列表
村长的国际视野
兵器次元喵
北京吃货小分队
北京新风净水
汽车大观王慧
金融民工吉胖子
星火财经记者联盟
金融民工吉胖子
天空依然阴霾
自由自在啊
星火财经记者联盟
我是一个很好的人
星火财经记者联盟
找靓机二手机
星火财经记者联盟
金融民工吉胖子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外媒:小米下周一启动港股上市“路演”
外媒:小米下周一启动港股上市“路演”
腾讯科技讯 小米公司的上市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随着香港联交所审批上市申请,据外媒最新消息,下周一开始,小米将对港股上市部分展开上市之前的机构营销(“路演”)。英国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了上述消息。小米公司计划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两地同时上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采取“中国存托凭证”(CDR)模式。而下周一,小米将首先启动港股部分营销。消息人士表示,随着港交所通过小米的上市申请,小米上市计划的整体时间表,将主要取决于上海上市计划何时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审批。根据小米内部计划,6月28日左右,公司将为首次发行的新股进行定价,CDR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时间大约为7月9日,港股股票挂牌交易的时间是7月10日。据报道,如果中国证监会批准小米CDR上市的时间推迟,则上述的时间将延迟到7月9日,7月16日、7月17日。周四,中国证监会在官方网站表示,已经收到了小米在国内上市的申请,证监会并未披露更多信息,小米的申请已经进入了审核阶段。据消息人士称,小米此次上市将融资100亿美元,70亿美元将在港股融资,30亿美元将在国内融资。路透社指出,小米在两地上市的模式,也将为未来其他公司的CDR上市奠定一个模版基础,另外这种模式也有助于小米公司实现700亿美元的估值。路透社表示,在一些人看来,700亿美元的估值仍然有一点“大胆”。消息人士称,在两地上市之后,小米总股本中的15%,将上市流通。在过去半年中,大量媒体报道称小米公司期待的资本估值是1000亿美元,不过在向香港联交所提交招股书之后,小米的估值引发了外界的质疑。小米自我营销为一家所谓“互联网公司”,希望获得互联网公司的高市盈率和高估值,但是舆论普遍指出,小米的总收入中,手机、电视机、电器等硬件占到了九成,互联网业务的收入还不到一成,所谓“互联网公司”标签并不符合事实。据彭博社等媒体报道,外界对于小米公司属性和“标签”的质疑,导致该公司主动调低了估值预期,从1000亿美元调低了三分之一,大约为六七百亿美元。小米这一调低后的估值,类似于美国尚未上市的网约车公司Uber。随着新股上市定价公布,以及股票挂牌交易,在华尔街和投资人心目中,小米公司到底值多少钱,将水落石出。另据报道,小米香港上市案的主承销商包括里昂证券、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公司,在上海上市的承销商为中信证券。在上市营销阶段,预计小米管理层将会向投资机构介绍自己的商业模式和投资价值,激发他们的股票订购热情。(综合/晨曦)
{{news.author}}
{{news.timeFormat}}
正在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上市香港路演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