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雷军谈小米估值要说:小米=腾讯×苹果

小米估值如何定?雷军认为是腾讯×苹果小米估值如何定?雷军认为是腾讯×苹果中国日报网百家号小米估值如何定?雷军认为是腾讯乘苹果,是蔓延猖獗的新物种雷军对于小米的估值一说,今天是彻底火了。这说法是:小米估值=腾讯×苹果。小米今日的投资者推介会,雷军出席。对备受争议的估值问题,他认为,“小米是一家全球罕见的全能型公司,估值应为腾讯乘苹果。”一石激起千层浪,自从小米筹备赴港上市以来,对于其估值的争论和质疑从未停止。市场的争论点在于,小米到底是一家科技公司还是一家硬件公司?雷军估值梦: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小米今日正式通过上市聆讯,雷军率领核心高管团出席香港路演活动。谈到备受市场争议的估值问题,雷军认为,小米是一家全球罕见的全能型公司,估值应为腾讯乘苹果。雷军重新用“新物种”定义了小米,他说,“过去一个星期我终于想明白了,小米是全球罕见的,同时能做电商、硬件、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雷军进一步解释,新物种往往没有天敌,很快可以蔓延猖獗,高速成长。这是对市场疑虑的回应,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文件,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据此前报道称,小米至少将募集100亿美元的资金,在完成IPO后,小米市值将达到900亿美元至1100亿美元。在今年年初,一度有消息称小米估值或达1000亿美元;而后各大中介机构对小米给出了超800亿美元的估值。不过如此高的估值引发了市场的大讨论,影响估值区间的核心因素有两个:一是前六轮优先股股东对赌协议的约定标准;另一个是公司对标硬件制造企业还是互联网科技公司。雷军认为,“我不care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很多人问我到底是给小米腾讯的估值还是苹果的估值,我说我要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因为小米是全能型的”。在推介会上,雷军以小米的“全能”为底气,他认为小米的商业模式遥遥领先,未来还有可持续的股权变现的收益。后也暗指此前700亿美元-1000亿美元的估值实有自身先进的业务模式和公司价值作为支撑。“这次550亿美元的定价,就是我也不想开价了,你们随便开吧。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雷军反问。雷军:未来世界最大的手机公司不是华为就是小米雷军提及2014年底小米估值450亿美元的第五轮融资。他指出,投资者之所以在三年半前就给出这样的估值,也是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小米未来10年、20年的的发展,因为小米是独一无二的。在雷军看来,手机行业还有超过5倍的增长。去年智能手机销售14.7亿部,小米卖了9000万部,“手机行业一定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淘汰赛,至于如何抢用户,过去怎么抢,今天就怎么抢,未来也会抢过来”。雷军还表示,小米国际业务增长迅猛,但是空间还很大,全世界还有很多地区小米并没有进入。“每天看着世界地图,我都心潮澎湃”。雷军表示,未来10年,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公司极有可能是一家中国公司,不是华为,就是小米。“有极大的概率,就是小米,好的公司靠利润,伟大的公司靠人心。小米要做伟大的公司。”估值大幅下调相比此前900亿美元至1100亿美元的估值预期,此次估值有所下调,预计为55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中端在620亿美元左右。当前,雷军持有小米31.41%股权,林斌持股13.33%,黎万强持股3.24%。一旦小米上市,雷军、林斌、黎万强等小米核心高管的身价将大幅上升。据了解,高通、中移动、顺丰、中投中财、国开装备、保利、招商局的7家基石投资者已签约认购小米,接受700亿美元上限估值。有消息表示,小米计划发行21.8亿股股票,IPO定价区间在17港元/股至22港元/股。根据安排,小米或最快本月底或下月初,在香港招股集逾70亿美元(约546亿港元),部署7月中上旬挂牌。根据安排,雷军将于6月23日在香港亲自主持全球发售新闻发布会,按一般程序,小米于紧随其后的交易日,即6月25日开始公开招股。6月19日,小米申请推迟CDR(中国存托凭证)发行,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内地的上市计划,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内地上市。小米的估值是否能够让市场接受还有待上市后检验。继续造富:新增千余名员工获期权奖励在今日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中,小米在第二季度又向1626名小米员工奖励了期权。招股文件显示,截至日,小米已向超过7126名承受人(包括小米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雇员)授出雇员购股计划的购股权及/或受限制股份单位(统称“奖励”,可认购合共股B类股份(按股份分拆调整),只意味着近二分之一的员工拥有期权。而在此前的招股文件中,截至日,是对5500名员工持有以股份为基础的奖励。值得注意的是,雷军也获得了新的奖励。截至日,小米金融向雷军以每股认购价3.8325元人民币授出4207万股的购股权(未行使),占已发行小米金融股份的42.07%,购股权有效期为20年。根据日签署的投票代理协议,2020 Investment Partners Limited、Binghe Age Group Co。等若干少数股东授予雷军B类股份的投票代理权,雷军有权行使合共股B类股份的投票权。对比此前雷军股份,雷军对小米的表决权比例从53.79%升至56.17%。当然,小米IPO之后随着新股发行,雷军的表决权也将有所稀释。除了期权以外,小米还有限制性股票和被邀请参与小米发展基金这两类股权激励手段。除却股权激励以外,小米员工纯现金的年薪并不高,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小米雇员工资、薪金和花红开支共24.28亿元,除去社会保障福利、住房福利后,相当于每位员工的年均年薪为16.73万元。(艾佳)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中国日报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全天候传播权威国际、国内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雷军说小米会成为手机行业老大遭苹果高管嘲讽,拿马云口头禅解围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雷军说小米估值等于苹果乘以腾讯,高达4370万亿美元,你信吗?_【快资讯】
雷军说小米估值等于苹果乘以腾讯,高达4370万亿美元,你信吗?
小米敲钟就在眼前。一直备受外界关注的小米估值问题,日前有了确切的消息。在投资推介会上,雷军一边将定价权交给投资者:“这次550亿美元的定价,就是我也不想开价了,你们随便开吧。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摊出了550亿美元的底牌。一边却表示小米估值应该是腾讯乘苹果,因为小米是一家全球罕见的全能型公司,看似矛盾的表达,背后是雷军对小米估值偏低的心有不甘。从曾经千亿美元估值在望,到如今550亿美元的保守价,小米还没上市,估值就降了一大截。既然小米选择IPO,那么估值就是创始团队不得不介意的数字,一方面,它关系到小米团队的利益,股票价格决定管理层和核心员工能拿到多少钱;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小米公司的地位,500亿美元公司和千亿美元公司,在行业的地位截然不同,能获取的资源有着天壤之别。那么,550亿美元会是小米估值的起点吗?作为掏钱买了不少小米产品的半个米粉,我还是想抛开这个身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米=苹果*腾讯?腾讯最新市值约合4795亿美元,苹果最新市值约合9115.62亿美元,两者相乘,结果是4370万亿美元,在可见的未来,如果美元不发生系统性通胀,小米是到不了这个估值了。雷军这样说,应该是表示,小米估值的模型应该是苹果和腾讯结合——前者硬件,后者互联网,两者市盈率分别是18.04和31.99,两者相乘是577,按照这个计算,小米估值超过5000 亿美元,与阿里腾讯并肩。577的市盈率,在很多人看来属于“市梦率”:市梦率是由“市盈率”演变过来的。市盈率即股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市盈率=股价/收益)。如果当一个企业股票的市盈率高得吓人的时候,就可以说“梦”了,这就是“市梦率”。不要奇怪。乐视、暴风科技等在A股曾经表现的股票,都曾有300倍以上的“市梦率”,其中乐视一度达到367倍。而在美股,市盈率几百倍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今年表现惊人的Netflix市盈率高达269.20倍,已接近苹果的Amazon市盈率高达213.19,一度被微博反超的Twitter市盈率更是高达2349.45倍。因此,理论上来说,小米市盈率到577倍不是没有可能。雷军说小米=苹果*腾讯也不是没有原因。小米是全能型公司,此前雷军的解释是铁人三项:互联网、硬件和新零售,“小米通过互联网增强用户体验,同时为手机、硬件和电商带来流量,进行变现,其主要利润来自于互联网。”不同商业模式的业务集合到一起,不能简单地做加法,如果小米做不同的硬件,就是在做加法;小米做硬件同时做互联网和电商,用乘法来体现就很形象。天猫和淘宝在一起是加法,但天猫、阿里云、蚂蚁和菜鸟在一起就是乘法,说得更简单一点不同性质业务在一起发生的不是物理反应,而是化学反应。不过问题是,小米乘法的因子,为什么是苹果*腾讯?小米=苹果*腾讯*Amazon?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应该=苹果*腾讯*Amazon,分别对应到硬件、互联网和电商。市盈率可以达到12万倍。为什么不加Amazon或者阿里巴巴?或许雷军认为苹果已有新零售属性。苹果通过Apple Store模式率先探索线上线下无缝购物,用户在门店也是在线下单,在互联网购买也可到店提货,无缝衔接,堪称新零售/无界零售始祖。小米强调小米之家是全球坪效第二的实体店,第一,正是Apple Store。问题来了, 苹果不只是一家电商公司,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它从来不只是一家硬件公司,不论是iTunes、AppStore还是AppleMusic,各种互联网业务都在给苹果创收,今年一季度,苹果服务类收入超过90亿美元,增长31%,成为收入增长的驱动,在营收中占比达到了14.73%。而小米2017年来自互联网营收占比为8.63%,同比增长51.2%。虽然增速超过苹果,不过从收入结构来看,苹果更具互联网属性。要说全能型公司或者说铁人三项,苹果才是大哥,因此小米的全能属性并非全球罕见,既然这样,小米=苹果不更合适吗?后者市盈率只有18.04倍,照此计算,小米估值约为148亿美元。我不是说小米模式就是苹果模式,两者顶多异曲同工。小米模式跟苹果模式的根本不同在于:一是前者强调性价比,弱化硬件利润,后者强调高品质,同时强调利润——拿走了手机市场90%的硬件利润;二是前者布局生态链,销售超过100个品类,不少是爆品,后者将所有资源聚焦到少数硬件,特别是手机。然而两者的不同不是模式的区隔,而是策略的选择。小米通过性价比策略来获取用户——雷军说小米只用8年时间成为世界500强,颠覆性就在于性价比,硬件综合利润率不超过5%不是虚言,然而小米不卖高价,不是“想不想”而是“能不能”的问题;小米通过生态链来变现用户,有更多的品类电商模式才奏效,总不能要小米之家只卖手机吧?苹果可以,是因为它只用少数品类就可以支撑最高的坪效,苹果为什么不做行李箱?这反而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的问题。所有伟大公司都赚人心雷军在沟通会上强调,未来十年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公司,极有可能是一家中国公司,不是华为就是小米:“有极大的概率就是小米,好的公司靠利润,伟大的公司靠人心,小米要做伟大的公司。”伟大公司有人心,这是对的。不得人心的公司,要么死掉了,要么正在走下坡路,抑或跟用户缺乏连接,没有粉丝,没有品牌,制造模式。人心是什么?资本市场只看理性数字,不听感性故事,贾跃亭的梦想和化反也撑不起乐视的未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在互联网/手机/电商行业体现在用户获取能力上,小米做了不少感动人心,特别是价格厚道的好产品,去年底小米就宣布,MIUI全球联网激活用户数已经突3亿,此外,小米“百货”业务如行李箱等,用户另算,可以说,小米确实广纳人心。不过,要让我认同小米是一家比苹果或者华为更得人心的公司,也不容易。没有什么比用户的行动更能表达人心的了:产品发布时是否花钱投票,使用产品后是否持续消费,定价较高时是否承担溢价……有性价比的可以得人心,没有性价比的苹果/LV/Prada/劳力士,同样有他们的人心。小米确实得到了米粉的人心,然而对于每个公司来说,要稳住人心不容易、留住人心更艰难。建立一个品牌要20年,毁掉一个品牌分分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前小米在MIUI中加入更多广告,部分米粉怨声载道就体现出稳住人心不易;小米基于硬件得“人心” 模式意味着人心有流失的机会,用户每年会有一次换机潮。苹果发布财报时,都会强调一个数据,新增用户有多少来自于安卓,就体现出手机行业得人心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也不是说就靠一个策略,一套模式可以奏效。在这一点上,阿里、腾讯这样的具有一定垄断能力的企业,更有留住人心的能力,它们不可替代。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商业模式,小米的全能模式+性价比+生态链构筑了可以防范BAT的壁垒,在手机行业实现后来居上,然而其策略也有其短板。过分强调低利润的后果意味着缺乏足够有力的研发投入,广泛布局生态链意味着难以专注。苹果有利润才有iPhone X才有匹敌高通的A系列处理器;OPPO和Vivo有利润才有Find X和Nex;华为有利润才有麒麟芯片——而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专注,最多的精力被投到了少数产品甚至唯一的手机产品线上。伟大公司靠人心,但也离不开利润,用利润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永远给用户最极致的体验,才能持续获得人心、稳住人心和留住人心。商业的本质从来不排斥利润,伟大的公司亦是如此。话说回来,小米估值550亿美元高吗?正如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称,有关估值是公司与投资者间的协议,在香港市场,港交所不会干涉,亦难以干涉。简单地说投资者,不论是机构还是散户,觉得值,就值,最终大家用股票的买卖来回答这个问题。而且既然360一度都能达到这个估值水平,小米550亿美元真心不贵,当然,大家分别在港股和A股,估值逻辑截然不同。不得不承认,小米确实是一个奇迹,550亿美元可能只是一个起点,前提是小米要证明自己。一方面,它需要持续创造出更好的产品,具有持续的得人心、留人心、稳人心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营收占比这个数据要有显著提升,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对标腾讯就无意义。最后,祝小米敲钟大吉!雷军说小米估值应为腾讯乘以苹果!吃瓜群众吓尿了雷军说小米估值应为腾讯乘以苹果!吃瓜群众吓尿了坤鹏论百家号吹牛与说谎本是同宗。前两天坤鹏论在《股市跌破3000点 是逃还是留》中曾说过,“至少会有两个低点,双底确认,三底确认也是有可能的。”结果昨天股市再次下跌,跌破了2900,到了2875.81。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已经开始面临着股债汇三杀,之前是股票跌,债券跌,昨天人民币也跌了,甚至有专家开始预言,贬值破7是大概率事件,但那意味着中美贸易战的“战况”很激烈,实在不希望它发生。6月20日,“新闻联播”播发了一个大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将“定向降准”。这次会议通稿中对货币流动性进行了“合理充裕”的新定义,而在此前使用的是“合理稳定”,大家品一品“充裕”这个词,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多一些,并且不是紧巴巴,还要宽松些。另外,“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合格抵押品范围”也值得划重点,有专家分析称:这意味着,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可以“加杠杆”,可以成为央行再次印钞的“抵押物”!这只是一系列“降准”中的一次,未来还将有各种“花式降准”,不断向市场释放资金。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在强劲的内外部逆风下,内地政策立场已转为宽松,预期中国央行将在1~2周内宣布定向降准,时间点最可能落在本周六,且可能覆盖大多数银行,实际上等同于全面降准。陆挺表示,此次降准的幅度对不同的银行而言,可能从50到150个基点不等,降准后,料今年还会至少再降准一次,幅度达100个基点。那么,元芳,房市怎么看?定向降准严禁资金流入楼市。但是!无数的历史会诉说,每次央妈放出来的水总会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流到楼市里,从无例外!资本逐利,股债汇都没得玩了,实体经济低迷,如果换成你,是不是觉得有钱还是买房子最稳妥?!6月19日,小米主动推迟CDR,本来以为这是雷总通盘考虑后主动为之,没想到,昨天媒体纷纷曝光称,主要还是证监会对小米CDR刨根问底的“84问”,把小米生生给问蒙了,问慌了,算是给小米的故事直接泼了一瓶“卸妆水”。网上还没有84问的具体介绍,但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出来,问题相当刁钻刻薄,但又直切要害,比如:小米的新零售模式到底和其他新零售有什么区别?“是否属于概念类炒作”?招股书大量引用艾瑞咨询的资料和数据,是否为发行人本次发行上市定制,是否为付费报告?请说明现阶段定位为互联网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准确?......坤鹏论在这里为证监会点赞,这才是对广大股民的尽职负责。而小米也算是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其他准备排队CDR的独角兽们,也得做好素颜直面资本市场了。但是,坤鹏论很怀疑它们中有几个经得住如此刨根问底的盘问呢?现如今真不知道该说小米是幸运,还是倒霉了。估值从1000亿美元生生降到了550亿至700亿美元,相关报道都还补充一句:“是雷军选择主动调低定价,是为了给小米上市后留足上涨空间,也让投资者都有钱赚。”这话怎么听怎么别扭!昨天有消息称,小米预计将于7月9日在香港上市,包括高通、中国移动、顺丰、中投中财、国开装备、保利、招商局的7家基石投资者已全部签约认购,均接受700亿美元的上限估值。对于基石投资,坤鹏论曾在《继小米之后,传美团和滴滴也要奔赴香港上市,为什么?》一文中做过介绍,它们的名字虽然高大上,但更多时候的作用“就像是请来的演员和托儿,和电商的刷单,或是售楼处请人排队抢购差不太多。”不仅要给折扣,还要提供回购承诺,基本算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果在宣传中夸大基石投资者的作用,那就是忽悠韭菜了。6月21日,小米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召开了投资者推介会,针对小米到底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还是一家硬件公司?雷军说,“小米估值应为腾讯乘以苹果!”坤鹏论彻底算是吓尿了,这牛都吹到外太空去了,这天还怎么聊!“过去一个星期我终于想明白了,小米是全球罕见的,同时能做电商、硬件、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只一个星期,小米就翻天覆地升华了!这不还是讲故事的套路吗?和贾跃亭的化反一个路数。雷军进一步解释,新物种往往没有天敌,很快可以蔓延猖獗,高速成长。“我不care小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很多人问我到底是给小米腾讯的估值还是苹果的估值,我说我要腾讯乘以苹果的估值,因为小米是全能型的。”雷军还表示,未来10年,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公司极有可能是一家中国公司,“有极大的概率,就是小米”。坤鹏论真的无语了,能说什么呢?还能说什么呢?!腾讯乘以苹果的估值,苹果最新市值9115.62亿美元,腾讯最新市值4806.68亿美元,两者相乘,小米的估值宇宙第一!(注:此处应该有掌声!)如今,雷总比贾跃亭更牛逼了!可惜的是,悔悟的时候有点晚,早这么吹,没准早就吹出千亿市值了。坤鹏论相信,劳模厚道的雷军说出如此震惊世界的豪言壮语很可能也是出于无奈,人被逼到一定份儿上,甚至是生死攸关,什么都可以不要了!灵魂都是可以出卖的!宝宝心苦!联系到昨天看到了两篇文章,坤鹏论相信大家就会理解,为什么傲娇的独角兽们怎么突然都变得如此焦躁了。6月15日,黄奇帆在出席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高金)与财新传媒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金融发展论坛时的演讲,中间就有两段非常直接不留情地把一些独角兽的外衣剥个一干二净。“投资独角兽,最忌的就是‘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对那些已经从独角兽成长为‘恐龙’、市值与股价成长潜力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丧失的企业去追捧投资;最忌对一些缺少真正技术含量、没有前瞻性商业模式却非常善于投机取巧、包装的看似独角兽的企业去追捧投资;最忌那些打着独角兽的旗子不断圈钱,又不断出现高管跳槽、大股东股权抵押套现搞庞氏骗局的企业去追捧投资。”“总之,如果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只融资没业绩、只烧钱不结果、管理层不断变动、大股东抵押股权套现撤资,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最终很可能会沦为庞氏骗局。VC、PE机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分得清一个企业是真正的独角兽还是庞氏骗局,不仅保证自己不上当,还能引导散户不受骗。”另一篇文章是易凯资本创始人兼CEO王冉接受《创业家》的专访,其中有些要点值得我们关注。1.一直以来,投资机构的钱其实大部分来源于银行系统,再追根穷源,这些钱其实是通过形形色色的理财计划从老百姓那里拿来的,再通过这些理财计划去吹大资产泡沫。今年资产管理新规出台以后,银行表外融资逐渐收紧,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这样投资机构的募资成了大问题,“资金源寒冬”将在下半年来临,流入一级市场的资金“至少减少50~60%,甚至可能减少70%~80%。”在这样的形势下,知名基金也将遭遇募资困难,“就连BAT在投资上也正在变得越来越谨慎,你可以想象市场是什么样子。”“未来三到六个月,一级市场的估值水平会普降30%,某些之前估值比较“疯狂”的领域估值水平甚至会下降超过50%。”2.为了活下去,未来“虚报或者不公布融资额和估值的情况会越来越多。”“一些知名公司的投资人名册里会出现很多大家不熟悉的名字,在资金面趋紧的时候一定是谁先把钱打到账上就拿谁的钱。”所以,坤鹏论认为,小米、滴滴、美团等独角兽急火火要上市,完全可以理解为为了生存的一次大逃亡。估值调整的“重灾区是估值较高的中晚期项目,它们受到的影响和震荡会大于早期公司。”因为,它们的融资中有太多来自银行的钱,资管新规已经明确要求,2020年年底前非标资金池清理完毕,而它们到那个时候根本还没有能力盈利,甚至永远也盈不了利。“那些只能靠融资才能活下去的中晚期公司,如果不及时认清大市调整估值,就很有可能会熬不过这个冬天。”3.那些现金流很好、融不融资无所谓的创业者将会稳坐钓鱼台,淡定地笑看风云变幻,甚至受到资本青睐,而他们往往是以前净吃亏、踏踏实实做事业的一类人。所以,上天真的是公平的!起码他们现在天天能睡安稳觉,还不用昧着良心喊口号,说大话。对创业者来说,活下去永远是第一位的,拿到钱比什么都重要,估值算个毛线!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坤鹏论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三个互联网老兵的论调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前位置 & &
& 小米到底估值多少?雷军:腾讯×苹果
今 日 视 点
小米到底估值多少?雷军:腾讯×苹果
19:35:45&&出处:快科技 作者:
编辑:上方文Q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06-21][06-21][06-21][06-21][06-21][06-21][06-21][06-21][06-21][06-20]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军说过小米的利润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