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参与小米股票认购购几倍什么意思

小米A股IPO临近,CDR究竟怎么玩?买CDR和买股票有什么区别?
小米将采取“CDR+H 股”模式发行,于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CDR,或成为A股首家CDR。那么CDR该怎么玩呢?和打新有什么区别?
CDR是什么?
DR,即Depository Receipts的简称,存托凭证,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属公司融资业务范畴的金融衍生工具,1927年,美国人J.P摩根为了方便美国人投资英国的股票发明了存托凭证。按其发行或交易地点之不同,被冠以不同的名称,比如美国(America)的存托凭证就叫ADR,而在中国(China)的存托凭证就叫CDR。除此之外外,还有EDR(欧洲存托凭证)、HKDR(香港存托凭证)、SDR(新加坡存托凭证)、GDR(全球存托凭证)等。
CDR是指在境外(包括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保管银行,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投资凭证,从而实现股票的异地买卖。
为什么要推出CDR?
目前,A股IPO有两个硬性标准:
一、盈利指标要求,A股IPO规定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其净利润需在最近3个会计年度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创业板需要企业最近两年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二、不允许特殊的股权结构(VIE构架),同股同权的企业才能在A股上市。以上两个要求导致BATJ、微博、携程、爱奇艺优质A股互联网企业不能在中国上市,而跑去美股进行IPO,而近期政府鼓励开放经济,优秀企业在A股上市或回归将成为未来趋势,而CDR是解决当下这些问题最好的手段。
CDR有什么优点?
目前,针对海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360为例的拆除VIE架构(可变利益实体,在国外上市与国内经营分离的一种协议模式),另一种则是CDR。2月28日,360在上交所召开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正式完成登陆A股的借壳之旅,正式打破了2016年之后中概股回归A股的僵局。但BATJ体量都非常大,通过私有化退市难度更大基本难以实现。
CDR原则下不需要高科技创新公司拆解VIE结构,避免了拆除VIE架构所带来的股权结构问题和拆开重建的代价问题,也不违背目前法律,比较容易操作,更加具备落地实施。
CDR怎么操作?
以ADR为例,先由有资格开展海外业务的银行境外部门,使用美元在美股市场购入中概股正股;然后将中概股的正股存管在银行指定部门;然后由银行境内部分,根据其持有的中概股正股数量,发行对应的存托凭证;每一张存托凭证对应一定份额的中概股正股;最后由中国境内投资者用人民币购买或交易存托凭证,通过存托凭证间接的持有已经在海外发行的中概股。
为使DR能最大限度地代表相应公司的股票,一般公司会在DR与普通股票之间规定一个兑换比例。在美股上市的很多中概公司的ADR与普通股之间的兑换比例是1:1。比如1份阿里巴巴ADR就相当1股阿里巴巴股票。但也有很多公司的ADR与普通股并非1:1的换算比例,如1份百度的ADR仅相当于0.1股百度股票,1份京东的ADR则相当于2股京东普通股,1份网易的ADR则相当于25股网易股票。
买CDR和买股票有什么区别?
CDR与普通股十分相似,不仅可以就存量部分进行二级市场交易,甚至还可以通过增量发行的方式进行融资。
但也有区别,我们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之后就成为了股东,成为公司持有股份/股权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而CDR的持有人没有投票权(投票权由托管银行掌控),即不参与决策,只享受投资收益、承担投资损失。
小米或成A股首家CDR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小米将采取“CDR+H 股”模式发行,于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CDR。定价方面,小米将于日进行香港IPO和CDR的定价,并于7月16日在上交所发行CDR,7月17日在港交所发行H股。
小米的“H 股+CDR”发行模式可以借鉴中国电信等企业的“H 股+ADR”发行模式。
小米此次“H 股+CDR”的发行中,CDR的定价将接受港股的定价,与港股的定价保持一致,此外,小米的港股定价将由发行人与承销商事先确定一个价格区间,再根据国际机构投资者累计投标后的情况最终确定发行价格。
小米港股IPO与CD 的发行预计分为三部分配售:第一部分是香港公开发售,由香港一般投资者认购;第二部分为国际发售,由国际机构投资者认购;第三部分为CDR境内配售,由境内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参与认购,可能引入战略配售。
参考HDR发行占基础证券比例5%-10%之间的情况,CDR对应其基础证券(港股)的发售比例将在5%左右。预计小米CDR的配售流程与此次工业富联的配售流程类似,在网上网下申购的同时可能引入战略配售,战略配售股份和部分网下配售股份应存在相应锁定期,与工业富联不同的是,参照中国电信等企业的“H 股+ADR”发行模式,小米此次CDR定价或将直接接受港股定价,配售过程或不存在询价环节。
若以小米2019年估计净利润(23-25亿美元)为计算基准,在800亿美元的估计市值下,小米在港上市的市盈率预计在35倍左右,与目前腾讯在港股的市盈率(38倍)相近。如果参考360回归A股后的溢价表现,其最高市盈率曾超过100倍,假设小米CDR回境内上市后最高市盈率达到100倍,短期内,小米的CDR对应H股发行的溢价大约在150左右%。
以上内容与非农之家立场无关,文中涉及到的观点或操作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任何买卖依据,建议投资者自主决策!小米股票认购为何遭遇滑铁卢?
  本以为雄心勃勃的小米,凭借独创的“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铁人三项模式能够征服全世界,但小米的美国路演之行却没有成为一把利剑。小米没有博得美国资本市场的厚爱,多家机构的冷眼观望当是令雷军很不自在。
  这不是主要的,重点在于小米返回之后,香港市场给予小米的反应。
  6月27日,据香港媒体报道,时富金融及辉立被投资者抽飞(取消认购)约17亿港元。14家券商累计借出孖展(保证金)逾97亿港元,相当于超购3.06倍。
  业界普遍预期小米最终或仅超购约5至10倍,冻资约240亿港元。抽飞是取消认购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本来是要认购的,但现在突然反悔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反悔。
  小米出现抽飞不全是因为小米美国之行,但美国资本市场对小米的反应,或多或少动摇了香港某些机构对小米的信心,以至于出现抽飞的情况。
  美国资本市场为何不积极认购小米而是保持观望?
  一句话,美国市场不买小米模式的单。
  为什么不买单?因为美国有太多科技互联网大牛,即便是一些公认表现优异的美国科技公司,都不一定被某些投资机构看好,又何况是中国科技企业在美国路演。
  小米到美国当然会称自己是科技公司,但在苹果、谷歌等公司的“衬托”之下,小米就相形见绌了。若小米重点提公司的互联网属性,美国还有亚马逊、Facebook等一众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小米也无法与这些公司PK。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美国科技与互联网公司的对比,再翻看一下小米的盈利业绩,美国资本市场:一方面不会高看小米,你说你是科技公司但盈利却不怎么好;
  另一方面他们可能看不懂小米,因为还没有类似小米模式的企业给予其做参考,市场要么不会给予小米高估值,要么只能在一旁观望。
  相较与香港市场对“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的定位问题争论,估计美方市场更看不懂小米的企业性质:
  1、你说你是技术创新型公司,但你的技术在哪里?
  2、你能否像谷歌一样在人工智能、VR等多个领域拥有较多的技术及专利?
  3、能否如苹果一样能够自行设计并生产CPU与GPU?
  显然这些都不是小米所长。由此来看,在美国佬眼中小米更高的权重属于模式创新。
  事实上,相对于科技研发创新,美国市场似乎更看好中国那些模式创新性的公司,这在当前的美国股市可见一斑。美国市场很看好“复制美国模式”的中国企业,因为他们深刻认同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并且这些模式也已经在美国得到了验证。
  只是,小米没有也不会给自己贴上“模式创新”标签,科技创新与互联网企业是小米诞生以来就贴上的标签,这样美国市场此次只能给予小米不冷不热的态度。
  从市盈率上来看,5月份刚提交招股书之时,有媒体以小米去年54亿盈利来计算,若小米估值达1000亿美元,其市盈率超百倍。
  至6月份,摩根士丹利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小米的公允价值约在650亿至850亿美元,相当于其2019年调整后盈利预期的27至34倍左右,其他机构给予的估值也在这个数字范围上下。
  而根据彭博社数据,苹果公司当时的市值为2019年调整后盈利预期的14.5倍,小米的估值水平约为苹果的两倍。
  但小米估值在不断的质疑声中缩水,甚至有投资者表示,如果将小米归为A股硬件公司,其估值应不足200亿美元。这与雷军为小米估值的550亿美元相去甚远,550亿美元还是小米上市前最调低估值的结果,这或许已是雷军的底线。
  在这个前提之下,小米美国路演,观望仍为许多投资者的态度,可能大部分美国资本机构已不认同小米市盈率能超过苹果2倍的评估,他们并没有看出小米的诱人前景,即便雷军着重强调小米是新物种。
  在资本市场,一个新物种的诞生,其所代表全新模式及最新体验,一般而言会走向两个极端:
  因为颠覆性的创新深市场欢迎备受资本市场推崇,从而给予足够高的估值并乐于购买;
  因为概念过于新潮或者无法引起市场兴趣不被资本市场看好,进而给予相对低的估值。
  小米既是第一个将以CDR形式上市的公司,又独创了不同于其他中国任何科技及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两重全新属性叠加起来的效应,使得这个新物种反而不被市场认可。
  当然,还有一点在于当前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使得美国市场不敢轻易给中国企业好的评估,即便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但我还是认为,小米是值600亿美元以上的,主要还是在于小米生态的价值。
  小米通过手机业务积累的大量用户、工业设计、供应链管控、品牌、渠道、资金等资源能力,已经筑造了相当量级的行业壁垒以及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也正在提升。未来也有很多可想象的多元交错上升空间,假以时日必定会将该效应放大,在资本市场的走势也将是上涨的。
  而在市值方面,小米似乎还有一层防护罩。作为中国CDR上市排头兵,小米此次上市前资本市场的热情及初始市值,决定了后面相继上市独角兽的资本市场表现,前者与后者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相信相关机构不会坐视不理,之所以现在不发声主要还是看海外对小米模式的反应,而海外资本市场最终购买的情况眼下还不得定论,仍旧要看最后一天的表现。
  接下来,就看雷军以及其身后的能人异士能否力挽狂澜了。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小米IPO招股遭滑铁卢?10万投资者参与 9倍超额认购|小米|IPO|认购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小米IPO招股遭滑铁卢?10万投资者参与 9倍超额认购
小米IPO招股遭滑铁卢?10万投资者参与 9倍超额认购
  澎湃新闻记者 杨鑫倢
  6月28日中午,香港市场首家“同股不同权”新股小米(01810.HK)为期4天的招股截止。
  尽管之前屡传小米被投资者取消认购,但接近小米IPO的中介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小米公开认购非但没有遇冷,数据比预期要好很多。截至6月28日12时,共有超10万投资者参与小米的散户认购,认购总额超10.3亿股。根据港股市场中央结算中心的时间因素,这一数据暂未包括散户今日半天提交的认购数。
  据小米招股书显示,小米香港公开发行股数为1.08亿股,发行价区间17至22港元。
  也就是说,即使不包括6月28日散户提交的认购数据,小米现在公开认购已达9.5倍。
  有说法称,小米此次散户认购是港股2011年以来发行规模50亿美元以上IPO中,认购倍数最高的,也是今年以来全球认购散户规模最大的IPO。不过,相比较阅文集团、平安好医生等一批2017年在香港上市的新经济股超过600倍的认购倍数,小米认购倍数并不高。
  小米的IPO认购过程一波三折。
  6月25日至6月28日,小米在香港上市招股,但前两天的认购情况低于预期。
  截至6月27日中午,14家券商累计借出孖展(保证金)逾97亿港元,相当于超购3.06倍,低于5到10倍的预期。更有香港媒体报道称,时富金融及辉立证券被投资者抽飞(取消认购)约17亿港元。此外还有港股基金经理透露,很多机构都是以限价的方式在18港元认购。
  有分析称,这与香港股市情况情况不佳有关。小米于香港公开招股首日,恒生指数跌破29000点关口,失守250天牛熊分界线。此外也受到外围市场影响,近期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美国科技股大跌。
  除了市场面的因素,发行定价才是小米招股热度的关键。
  小米此次在香港首次公开招股每股招股价将在17-22港元,此价格区间对小米的估值为539亿美元至690亿美元。按照2019年调整后预期盈利计算,小米市盈率达到27-34倍,而目前市盈率为18.34倍。
  外界认为,小米的盈利模式尚未被证明,但市盈率已经超过国际上顶尖的高科技公司,包括苹果、、、等担心缺乏盈利支撑导致估值虚高,上市后的动力也可能不足。
  对此,小米创始人雷军6月23日在香港的投资者推介会上回应称,“可能很多人很纠结,小米是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过去一个星期我们跟投资者反复地沟通,大家发现小米是全球罕见的既能做硬件,也能做电商,也能做互联网的全能型的企业,这种企业在今天的市场上非常罕见。”他认为市盈率不能和其他硬件或互联网企业相比。
  界定小米仅仅是硬件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会对小米的估值产生较大的差异。在香港上市的很多新经济公司都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市场吸收雷军的概念还需要时间。
  谈及市盈率的问题,小米首席财务官周受资表示,从估值的角度,核心在于公司的增长速度,小米在快速增长,去年的收入比上年增长67.5%,今年一季度加速增长,增速达到了89.5%。此外,小米的市场机会很大,手机市场还能持续增长,还有新品类和国际市场的拓展;小米走的是高效的性价比路线,所以也能持续增长。
  在香港举行完上市推介会后,这两天,小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和一行高管又分头前往美国纽约、波士顿、旧金山、芝加哥、新加坡和伦敦路演,为小米成功IPO继续奔走。
  有消息称,目前李嘉诚、马云和马化腾都以个人名义认购小米股票,金额在数千万至上亿美元不等。但这些消息未得到证实。
  小米预计将于6月29日定价,7月9日挂牌。
相关专题: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小米IPO认购超10倍却低限发售
背后究竟有何风险?
为期4天的小米香港IPO公开认购终于靴子落地。
6月28日,小米IPO最终以认购总额超10.3亿股、超10万投资者参与散户认购的结局收场,一扫此前几天散户认购爆冷局面。要知道招购首日才超购仅0.9倍(为自2017年9月新经济新股火热以来,首日招股反应最冷淡的一只), 截至26日,超购也仅为3.06倍。看似打脸此前被一片唱衰的声音,不过从小米最终给出的17元港元的发行价以及近期股市动荡下行的大环境来看(这是此前17—22港元发行区间的下限),小米最终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或将让人担忧。
虽然雷布斯表示17元定价是为了让投资者有钱赚,预留后续增长空间,但是小米最终破发的可能性也不小。
小米IPO认购4天内跌宕起伏
从6月25日起,小米就开始了为期4天的IPO认购。
按计划,小米此次在香港首次公开招股计划发售21.8亿股股份,其中面向散户公开发行股数为1.08亿股,也就是说散户占比为接近5%。原定的每股发行价区间为17-22港元,募资370.6亿-479.6亿港元。
不过,小米这次认购可以算的上一波三折。在首日,以往新经济股被哄抢的盛况并未出现,当天11家香港本地券商共录得仅74.72亿港元的孖展认购额,以在香港公开发售集资额23.98亿港元计算,超额认购仅2.12倍。6月26日,多家券商“抽飞”(取消认购),其中时富金融及辉立被投资者抽飞约17亿港元,更是雪上加霜。当天,10家本地券商则累计录得59.44亿港元的孖展认购,超额认购1.48倍,远远落后于市场预期。同时,一周期港元Hibor周二出现十年来最大跌幅,市场猜测银行提早释放出了先前为小米IPO预留的资金。
不过,在最后一天小米实现了逆风翻盘。截至28日12点,小米散户认购超10.3亿股,共有超10万投资者参与。据小米招股书显示,其此香港公开发行股数为1.08亿股,测算下来超购10倍左右。
虽然已经被认为是超预期的表现,但是同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几只新经济股相比,小米还是差的有点远:阅文集团首日就超购624倍,平安好医生超购296倍,易鑫超购167倍、雷蛇、众安在线等首日认购的保证金额均超过100倍。
由于多个新经济公司排队来香港上市,这个板块的题材不再具备稀缺性。或许也是小米认购遇冷的原因。
小米或破发 股价如何支撑投资者的野心?
有说法称,小米此次散户认购是港股2011年以来发行规模50亿美元以上IPO中,认购倍数最高的,也是今年以来全球认购散户规模最大的IPO。不过,相比较阅文集团、平安好医生等一批2017年在香港上市的新经济股超过600倍的认购倍数,小米认购倍数并不高。
在小米公布认购数据当日,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而公开招股首日,恒生指数跌破29000点关口。此外也受到外围市场影响,近期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美国科技股大跌。
而除去恒生指数接连续下跌,还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近期利率持续攀升,而这无疑会增加新股认购的成本。而小米此前虚高的估值其实也应该为今天的惨淡市场买一部分单。
而此前按市场给出的小米539-690亿美元的估值,小米市盈率达到了27-34倍。这不算低,雷军口中说的小米的估值应该是苹果乘以腾讯,目前苹果市盈率仅为18.34倍,难道雷布斯是按这个来算的?
大盘不稳、市场冷淡,雷军却坚持要把小米送到港交所去敲钟,最终接盘的会是谁?
其实在几天前,券商就有一些准备,已经给股民风险提示,谨防“潜水”。据悉还有做出预备,提示散户万一小米首日破发,或采取即沽策略,减少损失。而还有业内人士表示,若小米上市挂牌的时机再有动荡,“急挫逾5%宜止蚀,输少当赢,更切忌捞底博反弹。”
其实,近期在港上市的多家“独角兽”公司,上市后遭遇破发的并不少见。阅文集团、易鑫、众安在线等股价持续下挫,投资人胆战心惊。尤其是平安好医生上市次日收盘下跌3.2%,与首日最高价相比下跌20%,比招股价也跌了14%,随后下跌至50港元以下,让投资人担心小米也有同样遭遇。有基金经理表示,小米估值偏高,投资者应更谨慎。
有行业人士甚至表示,“其实投资者还是要庆幸的,小米的认购发行用了4天,才得了一个10倍认购,如果跟工业富联一样,仅一天认购,就收获了711倍的认购,你说这A股还不直接奔着前低2638点了?!”
多家券商认为,小米孖展息率相对较高,介乎2.45-3.38厘。“新经济新股相信不会再出现首日抽升两至三成的盛况,目前有券商孖展息高逾3厘,换言之小米挂牌后股价起码要升10%才可以回本。”
目前来看,只要不破发可能就是最好结果,而一旦破发,散户最有可能成为垫脚石。
小米盈利模式仍存争议
以往雷军多次表示小米是互联网公司,因为这两种性质对小米估值会有很大差距。如果是硬件公司,那资本想象空间极为有限。
在证监会对其定义存疑后,雷军改口“不纠结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6月23日,雷军表示,小米是全球罕见的既能做硬件,也能做电商,也能做互联网的全能型的企业,这种企业在今天的市场上非常罕见。在他看来,小米市盈率不能和其他硬件或互联网企业相比。甚至他喊出小米估值应该是“苹果乘以腾讯”。
按雷军的逻辑,小米的盈利模式是依靠高性价比的硬件,聚集大量的用户,最后以互联网服务的模式实现变现。但是这个互联网模式的变现却模糊不清。而且,小米过去三年智能手机贡献的总收入占比分别达到80.4%、71.3%、70.3%。怎么能相信它是一家靠互联网盈利的企业呢?
而且,雷军的意思是需要用高性价比的产品来维持持久的用户群,那就必须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但是据说小米加工费不计人工钱,谁能保证质量稳定?能比的上苹果的稳定吗?近年来小米产品不断曝光的质量问题就说明一切了。
虽然小米首席财务官周受资认为,估值的核心要素是公司的增长速度,小米2017年收入同比增长67.5%,2018年一季度更是超80%。这应该是小米的加分项,而且他认为小米的手机市场份额还会进一步扩大,性价比路线能让小米保持持续增长。
不过,资本市场并不买账。
普遍观点认为,小米的盈利模式尚未被证明,但其目前估值来算,市盈率已经超过国际上顶尖的高科技公司,不少机构或投资人表示小米缺乏盈利支撑导致估值虚高,上市后的动力也可能不足。
6月29日,媒体报道小米IPO定价17港元,位于17至22港元招股区间低端。也从侧面印证其为了保险起见,调低价格,降低破发风险的可能。
有不少人士表示,阅文、平安好医生、众安在线等破发是因为缺乏实质性的盈利模式,“破发”是“情有可原”。
那么按此规律,小米的未来也好不到哪儿去了。只有等时间给出答案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参与小米股票认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