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不打压明星联想

Moto Z? 系列
总帖数: 2269
今日发帖: 100
关注数: 483
版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线时间2 小时
[吐槽]今天就要得罪联想一下:关于国内联想MBG不得不说的想法
本帖最后由 大嘴熊猫侠 于
21:04 编辑
前言:以下内容只是个人观点,本来在七月看完Z2play发布会就写完,最后还是没有发出来,现在与朋友交流一下还是觉得要吐槽一下才痛快。首先作为一名国内消费者,其次才作为摩托罗拉这个品牌的粉丝,本可以吃瓜撸猫看热闹,上班玩车吹笛子,但今天咱终于忍不住,准备“搞个大新闻,把某想批判一番!”寻根问底,我为什么要出来怼人呢?是以因为联想把一件我能在国内买到并装逼的东西搞没了,那就是摩托罗拉这个手机品牌。简单来说从以前独立时期的商务硬朗酷炫风,到谷歌时期的清新多彩科技风,无一不让我买到手机之后在朋友面前大肆吹逼一番,我可以从version的droid红眼吹到google的亲儿子般的版本更新速度。
图片1.jpg (25.71 KB, 下载次数: 2)
20:56 上传
反观现在呢?我拿zui和响着魅族铃声的《我的前半生》去跟人显摆? down to you!
图片2.jpg (36.16 KB, 下载次数: 2)
20:56 上传
下面就开始系数几个怼点(以下内容只针对联想收购moto后的国内运营,纯属个人观点,某些人非要上纲上线那说明你mdzz)1·在谷歌时期留下的快速版本更新和moto pure android体验,联想本可以继承之后,作为营销卖点,面对国内友商的各种EM/MI/Flyme/Color等等等等安卓皮肤,联想自豪的说咱moto的系统是紧随着google的脚步,带给你最纯粹的安卓体验,(这里别和我扯国内用户习惯,连一加都知道拿原生安卓体验做为噱头卖手机,只是不知道联想的软件工程师和决策者在本地化应用替换和UI符合MateriaDesign上遇到多大困难,真叫人怀疑他们的能力和学历)然而现实联想是怎么做的呢,从2015年用不更新毁了X三代系列,然后又给Z一代上vibe ui,这次的Z二代居然上了令人无法忍受的zui!Zui!zui!恶心的事情说三遍。马中赤兔,联想吕布。2· 接下来说点题外话,关于zuk。据我狭隘的了解和百度搜索上的资料,联想2015年成立了“神奇工厂”随即推出了zuk这个手机品牌,当时的意思是与韭菜神医治疗风湿骨病一样--------兵分三路,moto主打高端,zuk负责互联网和年轻市场,lenovo负责运营商和低端走了出货,当时说的挺好,实际上这三个品牌打成一团,这样的现象孤陋寡闻的我还是第一次见,zuk不但一开始想成为第二个小米,还妄图誓成联想的一哥,可最终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依然卖不动,无奈到现在(可能是有py交易之后)被联想收回吸收。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你都2015年了还妄想弄一个全新的品牌打入市场,其实那时候的中国市场已经对互联网手机饱和的差不多了,小米之流已经玩透线上,ov也占领了城乡结合部,华为的爵士人生正在蒸蒸日上,起步就已经晚了,想想iuni/大可乐/小辣椒就知道了,过多不再赘述。综观zuk,硬件上除了堆砌配置意外,品控问题也连连不断,最糟心的还是ui设计,简直就像zuk的某个实习工从某开源网站拔下来再抄一下友商弄套皮肤来骗钱一样。
图片3.jpg (13.26 KB, 下载次数: 2)
20:57 上传
注:随意弄点系统截图做例子,除了壁纸反正我是分不清zui和某mi有啥区别,如果你一眼就看出大不同,那你很棒棒哦。当zuk明显不行就开始玩起降价,收买,低俗营销的路子。(划重点)
图片4.jpg (18.83 KB, 下载次数: 2)
20:57 上传
联想非但不调整思路反而让zuk负责moto的运营,将刚回国内急需扭转倒闭形象的摩托罗拉,改了名称(lenovo moto恕我孤陋寡闻,我是没见过卡宴后面贴着(大众 保时捷)官网也纳入了zuk,不知道的以为zuk收购了摩托罗拉。如果说市场销量决定品牌存活,品牌气质定也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市场销量,联想把moto交给zuk管理,孩子总归是自家好,zuk回去好好运营moto品牌么,才怪咧,zuk可是有长远战略目标把moto等若干踩在脚下呢(btw:同门内斗这么严重也是我这种鼠目寸光的人第一次见到,这不等于是方案竞争,这相当于旧社会村里土财主娶了个多才多艺洋的小妾,家里其他妻妾又丑又搓又气不过开始给财主吹耳边风,给洋小妾穿小鞋,最后闹得土财主家鸡犬不宁是一个道理嘛)3·言归正传,说说联想领导下的moto国内营销,以微博为例,在上文说到在英明神武的zuk营销理念领导下,先是扔了motorola的号,然后变成moto,接着就是各种碰瓷营销、反口碑营销、低俗事件营销......天!这可是2016年以及2017年,连这些套路的始作俑者都开始努力提升品牌形象了,联想还在捡人家剩下的玩得不亦乐乎。最鲜明的一个例子,前几个月的moto Z2 play国内发布会,是我这种住在城乡结合部的人见过的最low最不明所以的手机发布会,且不说某米某族某蓝绿某爵士都一个赛一个的开演唱会,请小鲜肉。你联想没钱也可以理解,但是你从主持到嘉宾都找的什么鬼,嘉宾里除了钠盐,其他人不光是不懂moto手机,甚至拿完钱,录好视屏敷衍的吹完逼后立马换回自己水果,步步高和三宋,单看这一点连范冰冰一半都不如,人家好歹在你合约期未到期之前基本都用moto X 极发微博。还有场控和领导讲话,那位自称不懂技术的主持人,你们在台上是不是觉得尬聊很有趣,联想不但穷的连实体发布会都开不起,连雇一个会说相声当场控的人的钱都出不起了吗?啧啧啧!还有Z2018的发布会实在无力吐槽,不是扮土豪带大金链子就是高端人士,最可笑的还是zui主题,黄金版就弄个金条壁纸,屎色的图标配色啊,看看以前moto是怎么弄黄金版的,你们low不low啊。
initpixxntu_副本.jpg (573.05 KB, 下载次数: 3)
20:56 上传
4·关于联想moto国内的用户和粉丝,据超级非正式八卦多手消息称,联想内部是不屑于像我以及多年的moto老粉丝的(此时此刻祥林嫂和猴大宝附体),他们给老摩粉打上useless的标签,认为老摩粉提出的意见和要求都是小众的,极客的,是阻碍联想发展的绊脚石,联想去旧求新,重新培养粉丝,在吸收zuk之后,看见原来那些不是因为搞活动白得亦或是趁降价分期购买zuk手机的三四线有志青年,在为zuk、zui振臂高呼,摇旗呐喊出“期待zuk回归”“肯定还有Z3”“掌柜,早!”,联想心里真是美滋滋、美滋滋。先不论这些人的购买力如何,免得有人听了玻璃心,一旦市场再出现其他FUK、DUK等友商品牌,采用同样“你吹逼我送手机”,“你没钱我有性价比”的方式,那些小屌丝,不有志青年还会为你联想吹逼么?!不信试试看,即使他们留下来了一旦有了实力,最终也是会去摸一下iphone和Galaxy。
图片5.jpg (14.78 KB, 下载次数: 2)
20:57 上传
5·喷了那么久,还是说说我的建议吧(即使知道说了也没有用):现在的建议:我始终认为用moto pure的底子,再适配中国本土化功能应用,以联想国内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到,连魔趣的龙猪都能,别提说芝加哥那边不给你们国内联想授权,除非你们联想软件工程师是都是废物,那还不如去养猪简单。适配以后,进而在营销方面,即使规避**政策因素,也要暗示消费者我moto用的是最纯的Google Android比华为小米三星蓝绿厂,臃肿的第三方UI就是有优势,我的更新和UI风格紧跟Google走想用最纯Android体验MateriaDesign风格就来买我联想的motorola。前提一定要把流畅度和兼容性做好。&&有了系统做保障,建议联想找一个年轻帅气有感染力,同时知道如何利用各种渠道去拉拢消费者,熟悉Motorola产品特殊与优势,能吹逼又能互动送福利,而不是像现在官微跟个弱智一样天天卖蠢。&&联想现在国内的营销手段说白了都是在向小米,华为魅族等等之类的抄袭,都是在玩人家剩下的,现在连雷军都要求提升小米气质。而联想还以接地气为理由,在那卖蠢卖傻。中国的消费者有盲目从中有占小便宜的特点,但并不是看不出来眉眼高低,最起码知道快手和微博的区别,4399小游戏和steam的区别。中国的消费者有盲目从中有占小便宜的特点,但并不是看不出来眉眼高低,motorola在国内一天不回到原来的气质水平,产品一天不可能大卖,即使有好产品也成为不了爆款。联想到现花了不少钱依然土味十足。&&6·未来的建议:从创新来看,联想最近不是处处打着ai的名义在那里摇旗呐喊,看见的实际行动也就是那几款丑音箱,然而下面这个视频启发了我为什么不借助自己PC和移动部门整合起来,再与智能家电相结合,然后用一个AR虚拟形象(类似于视频中那种,允许用户自定义形象和语音,起个好听的名字),贯穿起来,让用户与智能助手的交互不在那么冰冷与无聊,同时作为PC和手机的卖点比Siri,Google assistant,contana更有竞争力。PS:纵观联想MBG的决心能力,整合能力与执行能力,我觉得我的想法并不能实现,反观觉得还是小米能做到,简单的从雷军投资bilibili和一系列结合二次元的联动营销就能开出来,嘛,到头来我最看不起的品牌最符合我的设想,好讽刺。& &最终总结:我推了一下我的黑框眼镜,感概到:叨叨了这么多,今天就要得罪你们联想一下,活活的让我一个摩粉,联想路人,变成联想一生黑!End
在线时间2 小时
在线时间2 小时
pure和zui就易用性都是渣,菜鸟互啄有啥意思,zui至少给更新,之前的moto国行更新都什么鬼
在线时间1 小时
摩托罗拉这次又要被联想卖了,撑不住了,中国市场什么情况又不是不知道,最火游戏王者没高帧,现在的手机王者没高帧少了多少潜在买家?op,vo,华为,小米,苹果这几个在中国卖得最火的牌子中端机那个没游戏优化?拍照好的?我的z2p还那么大的镜头,拍出来的还是那么屎,我怕,估计不止我一个吐槽拍照了,那时r11也是刚出,还便宜几百块,拍照,高帧都有,性能还高一倍,为什么我会买摩托罗拉?我特么的e680就开始用这牌子了,信仰,就在买了z2p后就觉得脑袋进了屎了,塞满了!不会再爱了!性能,体验,什么的完全对不住这价格!倒闭啦!喷完,摩托再见!
在线时间2 小时
摩托罗拉这次又要被联想卖了,撑不住了,中国市场什么情况又不是不知道,最火游戏王者没高帧,现在的手机王 ...我用的港版Z2play和你的国行成像完全不一样,所以还是zui的低能
在线时间2 小时
pure和zui就易用性都是渣,菜鸟互啄有啥意思,zui至少给更新,之前的moto国行更新都什么鬼 ...之前的又不是pure,我港版z2play已经打上十月补丁了
在线时间2 小时
成像之类不就是国行更新太弱吗,和啥系统关系不大,算法都在了移植过来绝对不是技术上的问题,用不了那么久的,说到底是联想对国行的态度,国行换个系统一样能给你整出一堆问题来
在线时间31 小时
我后来想明白为什么国行moto x style没更新6.0,就是zui想上位啦。看看卖9000的z2018也用zui,哈哈哈,吃错药的才会买2018
在线时间27 小时
内部的确问题很多,官方对自己产品定位不当也是事实,不过其实两边来来回回牵扯很多,许多事原因都没那么简单......作为联想粉丝兼Moto路人粉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心情也很复杂
在线时间27 小时
我后来想明白为什么国行moto x style没更新6.0,就是zui想上位啦。看看卖9000的z2018也用zui,哈哈哈,吃错 ...
这个倒和zui没关系......貌似是芝加哥方面拗住了
在线时间2 小时
这个倒和zui没关系......貌似是芝加哥方面拗住了还是国内无能,连魅族的Flyme都能适配你家联想产品,不要老甩锅给芝加哥,中国人的融汇变通在联想身上一点没体现出来,再加上刘军把X引回来,之后被挤走,陈旭东又一心搞嫡系zuk,谁会顾得上消费者的要求,还是那句话好好的一手牌毁于内斗
在线时间70 小时
用了 Moto Z一年了,整个手机的设计我觉得是蛮好的, 我个人也喜欢。只是看了这么多,觉得联想的高层天天新闻上在扯以用户为中心的大旗,何曾用心听过我们这些用户的声音。联想是该被打醒了
在线时间235 小时
来看看&&这次...
在线时间7 小时
回来2年多,马上3年了,品牌普及率还是那么少。
在线时间4 小时
其实可以让,moto,适配一下。国内不错的系统,比如,魅族的os,或者是一加的氧os,或者是氢os。这样联想就不必再为,系统而烦忧。或许会让摩托罗拉,重燃一次生命!
在线时间17 小时
表示同意观点,+1
在线时间411 小时
我后来想明白为什么国行moto x style没更新6.0,就是zui想上位啦。看看卖9000的z2018也用zui,哈哈哈,吃错 ...
这个还真没关系 扯得有点远
在线时间411 小时
同意很多点说的都没错 哎
在线时间1 小时
。。。。。联想就没让别人省过心。
在线时间2 小时
扫码下载联想社区APP最近,两年前的5G标准投票,再次被网友们提起。有消息称,当年联想没有给华为投票,因此它也被各种“口诛笔伐”。
就在这时,联想老总杨元庆出面澄清谣言,并表示论“爱国”,联想是经得起考验的。不过,联想的口碑,似乎没有因此“好转”。
有网友就问了:既然联想说自己爱国,那为什么许多人都不待见它呢?或许和华为对比一下,我们就能知道原因。
首先是研发投入,据说联想每年研发经费,只占收入的2%。而华为是10%以上,而且逐年增长,研发投入已超过苹果,积累了不少专利。
其次是手机售价,华为旗舰一般在三四千元,上5千的都很少。而联想收购MOTO后,日益“膨胀”,去年的旗舰卖到了9999元,比iPhoneX还贵。
最后,我们知道,华为手机在国外市场的售价,大都比国内要高。而联想的手机、笔记本等产品,据说在美国卖的比国内还便宜,而且同型号做工/配置更好。
个人认为,爱国不仅是一句口号,还需要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如果联想能身体力行,把“爱国”落到实处,或许大家就不会吐槽它了吧?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科技数码那点事其它文章
华为四摄旗舰再次降价:1549的Nova 2S值不值买?看完你就知道
为什么小米8这里没“疏油层”?小米客服:边框不属于屏幕 才不涂啦
为什么老罗大吹特吹的锤子手机,生活中几乎没什么人用?
千元机人气王:1025的红米Note5值不值得买?看完你就知道
为什么苹果iPhone砍掉耳机孔,现在没多少国产手机去借鉴了?
它是人气最火的千元机:骁龙636+6G+双摄只卖1299 性价比有谁能战?
HTC旗舰的尴尬:爱你时价格高高在上,如今跳水2千已无人问津
为什么MIUI10不更新安卓版本?小米客服:版本差异不影响用户体验
小米MIX3真机曝光:最高屏占比 秒Find X和NEX,只卖3399起?
1539的华为Nova2S值不值得买?看完网友的真实评价 你就知道
华为不行我来?小米高管:明年进入美国市场,让美国人民也用上高性价比手机
为什么华为取代不了高通?中国工程院大佬道出真相:这性质决定了
最新安卓手机性能排行:小米8第四 华为无机上榜,雷军曾为第一打Call
近年来,魅族手机的口碑似乎不怎么好。据说是因为“万年联发科”,而且定价也较高,性价比没啥优势。不过今年以来,情况好像有了变化。最近,小编就发现,魅族的一款“青年良品”魅蓝Note6,价格跌至6XX元。
不止华为三星,OPPO也要玩“折叠屏”?或许Find X2就长这样了
魅族16首次曝照:超窄边框让小米8汗颜,黄章一句话令煤油沸腾了
OPPO这次争气了:打破苹果垄断,让安卓手机实现“刷脸支付”
一位花粉的自白:为什么买华为Mate10,也不选性能发烧的小米8?
小米一加等早用上8G运存了,为什么华为现在才出首款8G运存手机?
曾是安卓手机老大,如今份额暴跌 裁员1500人?HTC: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科技数码那点事联想到底有没有卖国? 联想被冤枉了?-政经参考资料
联想到底有没有卖国? 联想被冤枉了?作者:政经参考资料 / 公众号:beihaizn发表时间 :最近网络社交平台不断出现“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联想不支持Polar方案”、“因为联想站队高通,最终导致华为以微弱差距输了”等帖子。这些文章的共同点,在于直指在中美在竞争制定5G标准时,作为中国IT领域老大哥的联想,竟然将手中关键的两票投给了美国的高通。要知道,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之下,这一说法迅速激起“民愤”,网友们纷纷表示将抵制联想,并开始踊跃翻出联想的黑历史。面对汹汹而来的舆论压力,联想公开表示,否认在3GPP的5G标准表决上没有投票中国企业主导(华为的Polar短码)的方案,称包括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所投的都是赞成票。那么,究竟谁说的才是真话呢?5G时代,最有价值的eMBB信道方案中,有LCDC、Polar和Turbo三个方向,分别代表了中美欧三股力量之间的博弈。名称代表企业代表国家LCDC高通美国Polar华为中国Turbo爱立信欧盟在5G数据传输时,分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顾名思义,控制信道传输控制信息,数据信道传输数据。数据信道又分为短码和长码,这么划分,可以降低平均码长,提高通信效率。由于控制信道信息量很短,因此也就是短码。控制信道(短码)数据信道长码短码中美欧的三中编码方案中,美制的LCDC技术最成熟,适合于大规模的信息传输,而华为的Polar适合于短码,在小数据传输时有显著的优势。因此,这场谈判里面,中方的希望,是拿到控制信道以及数据信道的短码,把数据信道的长码让给美方。但是,经过2016年的两轮谈判,最终结果是这样的:16年10月14日16年11月14日控制信道(短码)中版数据信道长码美版短码美版在第一轮谈判中,美国拿到了数据信道的长码,在第二轮谈判中,中方拿到了控制信道,作为交换,美方拿到了数据信道的短码。因此,在第一轮投票时支持美版的联想,就可能使得我方在第二轮谈判的时候丧失筹码,导致最终在短码的数据信道上面妥协。所以,回头过再看联想今天的声明,其中特意强调的是其在华为的方案上投了赞成票,也就是11月14日的谈判。但是却对一个月之前数据信道中长码的投票闭口不言。那么,除了联想,其他家都是怎么做的呢?在那次的投票过程中,日韩依旧跟着美国走投给高通,而大陆、台湾、新加坡等华人地区均投给华为。至于联想,则是唯一将票投给美国高通的华人公司。要知道,在通讯圈里华为和中兴是死敌,在手机圈华为和小米是死敌,但是在这次投票的时候,这些曾经的死敌都毫不犹豫的支持华为,不仅OPPO、vivo等纯粹的有竞争的民企,甚至台湾的华硕、宏碁等兄弟,都不看美国爸爸的脸面支持大陆。反而是中国手机市场唯一的“国家队”联想,竟然拉着子公司摩托罗拉,投出了对华为关键的反对票。那么,联想为何这么投票?联想此举算不算“卖国”?投票过程与原因分析1,背景:信道编码是5G通信标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芯片实现和专利费用都有很大影响,各个公司都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在3GPP制定5G标准的过程中,有三种编码方案被推出,分别为Turbo code(涡轮码), LDPC code(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Polar code (极化码)。 三种码的情况如下:· Turobo code:3G和4G标准采用了Turbo编码。 Turbo码最初由法国人Claude Berrou发明,但是3G标准里最终采用的是以美国休斯公司(Hughes Network Systems)为主导的方案(此专利后来被LG收购)。4G沿用了3G的编码方式。通过在3G,4G中的应用,Turbo code技术变得非常成熟,但是面对5G的高性能,尤其是高速率的要求,Turbo code显得有点力不从心。·LDPC:由MIT教授Robert Gallager在1963年其博士论文中发明,其基础专利早已失效。LDPC在90年代被重新发现,随后学术界和工业界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新的专利也比较分散。近二十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卫星和地面数字广播,以及WiFi系统。国内对LDPC的研究和国际水平接轨,在国家地面数字电视的标准中,使用的就是自己研发的LDPC编码。与Turbo Code相比,LDPC性能有所提高,而且非常有利于进行硬件并行实现。后者对实现5G系统高达20Gbps的速率至关重要。·Polar code:这是学术界最近几年升起的一颗新星,由土耳其Erdal Arikan教授于2008年发明。各大公司都进行了研究,但是相对Turbo和LDPC, Polar code,Polar code显得不够成熟。在5G之前,还没有被商业系统采纳的先例。在通信系统里,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都需要进行信道编码。由于这两者对编码的要求(包括码块大小,码率,可靠性,编译码速度,重传机制)都不同,通常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分别进行,在芯片里也是由分别的电路模块实现的。在3G和4G系统里,数据信道采用了Turbocode, 而控制信道采用了咬尾卷积码(TBCC)。卷积码的历史悠久,编译码简单,用于控制信道性能足够,并且已经没有任何有效的专利。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每一种信道,在使用一种编码方式就可以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多种编码方式会不必要地增加系统的复杂度,提高硬件成本,同时也会使用厂商和户面临更高的专利费,是得不偿失的做法,应该尽量避免。2,5G标准化会议制定信道编码标准的经过:在3GPP进行5G标准化的进程中,关于信道编码决定是两次会议上分阶段作出的。第一次会议是2016年10月在里斯本举办的RAN1#86bis。这次会议只对eMBB场景下的数据信道编码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这这次会上有三种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被提出,分别是以高通,三星,阿尔卡特-朗讯-上海贝尔等企业主推的LDPC,以华为主推的Polar code,及爱立信和几家日本公司推荐LDPC+Turbo code的组合方案。会议一开始,三个阵营都提出了自己的提议(way forward)。Way forward是3GPP的一种正式工作程序,在没有其他公司反对的情况下才能得以通过。由于这是第一次正向表态,(只记录对各个方案支持的公司),三个方案都是最初的原始方案,谁也没有出线。出于对LDPC技术和专利的考虑,联想选择支持了LDPC。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次中国移动并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阵营里。三个way forward分别来自是三个不同的阵营。联想对LDPC的way forward (R1-1610767)表示了支持(下图中)。由于第一次表决没有达成共识,会议主席询问了各个公司的意向。这时包括华为终端在内的很多公司都转而支持使用LDPC+Polar的混合方案,只有华为仍然坚持使用Polar code作为数据信道编码的唯一方案(如下图)。这只是会议主席对会场情况的一次测验,不是一次正式的投票。在测验意向中,联想对LDPC作为唯一编码方案表示了支持。前两次意向性表决,并没有对数据信道编码做出最终决定。三个阵营又分别进行了技术陈述。此时LDPC的技术优势得到了更多公司的认可。会议随后又进行了一次反向表决(对几个选项分别记录那些反对的公司)。华为看到Polar code作为数据信道的唯一编码方案得不到其他公司的支持,又提议针对大小两种码块分别进行表决,由此才出现了数据信道长码和短码之分。在表决的选项中,数据信道仅使用Polar code的方案已经被排除在外(如下图)。原来的Polar code阵营,这是已经同意了LDPC运用在长码上,而只试图把Polar code用短码上(Alt2)。这次表决的记录如下:出于对数据信道同时使用两种编码方式的顾虑,联想和Motorola对LDPC+Polar混合方案(Alt 2)投了反对票。这次表决里,所有公司对LDPC用于长码均无异议,而对于短码三种意见仍然相持不下。根据这次表决,会议最终只是对长码达成了决议,而把短码留给以后的会议做决定。会议同时也确认,针对其他场景(URLLC, mMTC)的编码方式,和针对eMBB控制信道的编码方式,都留给后续会议解决。下图是RAN1#86bis会议在编码方案上做出的最终决定:由以上事实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里斯本会议上,联想完全是从技术和公司利益出发做出的选择。而华为的Polarcode在长码上的失败,是因为技术自身不够成熟,没有得到市场和大多数公司认可的结果。华为最终主动放弃Polarcode短码,与联想无关。这次会后,在美国出于战略上的考虑,联想改变了对Polar code的看法,从而在下一次在美国Reno举行的RAN1#87会议上给予了华为Polar code全面支持, 对华为数据信道的短码,和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都投了赞成票。关于数据信道的短码,华为在RAN1#87会议的两次提案记录如下:可以看到,联想对华为两次提出的关于数据信道短码的提议都给予了支持。由于高通,三星,爱立信等公司的反对,华为的提案并没有通过。最终会议决定数据信道的短码也采用LDPC,与长码保持一致,有利于终端实现的简化。华为关于控制信道编码方案的提案,同样也得到了联想的大力支持,并得以最终通过。这次会议关于数据信道短码,和控制信道编码方案的最终决议如下:其中的工作假设(working assumption)在随后的会议中得到确认,至此5G在eMBB场景下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编码方案大战最终落幕。很清楚在Reno会议上,联想全力支持华为。华为在数据信道短码上的失败,更多可视为LDPC由于技术优势而胜出。而华为的Polar code在控制信道上最终胜出,离不开联想的支持。备注:文中的图都是由会议主席的记录(chairman’s notes)截图得来,可视为原始资料,有案可查。3,5G之争的内容:按照3GPP的规划,5G将在2020年实现商用,2018年6月完成5G第一版本国际标准。对整个产业链而言,5G的“入口飙车”才刚刚开始。什么是5G? ITU(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了八大关键能力指标,未来5G峰值速率将达到20Gbps、用户体验数据率达到100Mbps、时延达到1毫秒、连接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10的6次方、流量密度每平方米达到10Mbps等。中国的5G规划步骤如下:2016年准备启动5G的标准研究;预计在2018年第一个版本的标准将完成;然后根据产品的成熟度,在2020年左右确定商业应用的起步时间。从技术领域看,5G不仅仅是下一代移动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将万物以最优的方式连接起来,这种统一的连接架构将会把移动技术的优势扩展到全新行业,并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从发展速度看,目前5G标准已经定义了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RLLC。其中,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量流移动业务宽带,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而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延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其中,视频场景和人驾驶等智能场景将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对于消费者而言,5G服务的亮点还将集中体现在超高清视频应用和AR/VR应用两方面。而对企业而言,5G将为汽车交通、能源/公用事业监控、安防、金融、医疗健康、工业和农业等众多领域创造价值,特别是为要求低时延的大规模、关键性应用领域创造价值。4,其他资料: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在发布会上指出,5G正处于标准确定的关键阶段,国际标准组织3GPP将于今年的6月份完成5G第一版本国际标准。2018年是5G标准确定和商用产品研发的关键一年,将依托第三阶段5G技术研发试验,注重“标准、研发与试验”三项工作同步开展。同时也鼓励企业包括国外的一些合作伙伴,积极地参与5G的研发和试验,应该说,现在除了中国的制造商,国际的制造商比如爱立信、上海诺基亚贝尔等等,有很多的厂家都在积极地参与。知乎技术专家点评《如何看待5G标准上联想的投票?》作者:郭跃超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首先利益相关,我从14年7月毕业到16年8月,大概两年的时间有幸工作在联想北京的标准team,现在热议的事件大概发生带16年的10, 11月的时候,距离现在差不多一年半了。后来离开联想之后已经脱离通信圈,去做一些异构计算,深度学习相关的东西,但是这个圈子里发生的事情,大概还是有一点了解的。当时在联想工作的时候,主要做一些波形,毫米波,接入技术的研究,还开发过仿真软件来评估华为的SCMA接入技术方案等。从我个人的研究经历上说,各家的信道编码技术路线,技术方案还是有一些了解的。看了上面很多回复,情绪化的东西很多,更重要的是,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或者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关于3GPP组织本身的运作模式,以及这个组织工作的目标和各个企业花一大笔钱参加这个会议的现实驱动力是什么。如果想要了解这些问题,以及联想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投票策略,需要从头开始,去了解3GPP这个组织。首先,3GPP是个纯粹的企业组成的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技术会议,简单的讲就是全球那多家公司花一大笔钱注册费用参加这个会议,每次会议在全球各个城市举行,公司员工的差旅费又是一大笔钱。公司愿意付出这样的成本,有且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实现公司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脱离了这个主线,就无法理解每个公司的行为了。在3GPP中实现公司利益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的将自己的技术研究形成的储备专利,以及衍生的技术方案体现在最终形成的标准文稿中,这里有个很的专业的概念,叫read on(我不太清楚中文应该怎么翻译)。就是如果某个专利的文本描述和标准文本的文本描述能匹配的上,那这个专利就是标准专利,含金量是很高的,如果有很多的标准专利就可以组成标准专利池,即可以进攻,例如高通一样,到处靠着自己的专利池收费,搞得大家怨气很重;也可以用来防守,我虽然专利池不够大,但是用来防守还是可以,你也别想跟我漫天要价。而专利的目的就是,get free action of business,使自己公司在某一领域可以自由的做生意,说白了就是自由的赚更多的钱,不必担心准入问题。接下来要引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提案,相当于一个技术解决方案,在3GPP中公司针对某一项技术提出自己的提案(proposal),如上图中一样,蓝色的就是提案编号,事实上每次会议每个议题都会有很多提案,如果每个公司的提案都讨论开会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用的,因此通常会议开始前,主席会挑选一些比较典型的提案供大家讨论。所以会议的主席是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的决策权力的,可以利用这些决策权将会议讨论的方向引向主席所属公司有利的方向,当然会议的主席也不能胡来,要不然也会被其他公司的怼的,其实这样的组织方式也是为了充分博弈,最大限度上保证整个组织的公平,公正。同样,公司耗费资源撰写提案,也是为了将自家储备的专利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包含进入,这样一但自家的提案的技术方案获得通过,相关的会议的editor会根据这个提案为蓝本,撰写最终的标准文稿,那么自家公司的储备专利就有更大的概率可能read on标准文稿,变成标准专利。这里我用的是更大的概率,而不是一定你主导的提案,就一定能把自己的技术方案变成标准,通常公司为了让其他的公司支持该提案,会妥协修改很多内容,比如我参加会议的时候,经常看到在茶歇的时候,提提案的公司的参会代表周围围了一圈其他公司的人,指指点点,目的也不过是通过修改提案增加或者删减一些内,把其他家公司的可能的贮备专利包含进去,以换取支持。而且这只是会议现场的妥协,更多的妥协可能发生在会场外,比如为了获取支持,可以减少一点专利费用,供应链的公司优先供应你,反方是只要是商业上的都是可以妥协,可以谈的。有点像现代议会政治模式下,政治议题的推进一样,充满了妥协与取舍。关于联想争议最大投票发生在RAN186bis会议,是关于eMBB数据信道(data channel)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投票需要往前看上一次会议的讨论:基本是三大阵营高通领衔的LDPC阵营,华为领衔的Polar,还有就是LG领衔的Turbo阵营,各自阵营都有人支持,各自阵营都既有国内公司也有国外公司,但是这次并没有投票,因为现场技术讨论十分激烈,因此会议主席把投票放在了下一次会议。然后就出现了争议最多的投票截图:这次投票是决定技术方向的,主要有四个方向:1. 高通牵头的纯LDPC方案2. 华为牵头的纯Polar方案3. Turbo+Polar双码方案4. LDPC+Polar双码方案其中方案2, 3基本上没什么人支持,应该就是直接判死刑,剩下就出现争议了,大多数中国公司支持方案4,而联想支持了高通的方案方案1,所以出现了很多情绪化的描述,仅仅以投票跟高通的提案一致就吐槽联想,其实是很有问题。首先这个投票联想的投票是没起到作用的,上图最终的Agreement中,依然是将Polar作为短码的候选码的,其实如果仔细翻看后面的记录,在决定是否要采用Polar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短码编码方案的投票的时候,联想是投了华为的,只是因为投票权重不够,信道编码的短码编码部分依然是LDPC。但是很快在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中华为主导的Polar方案大获全胜,那次投票联想也是投了华为的方案的。回到这次有争议的投票中,这次投票是决定技术走向的,据我所知,摩托罗拉(MotM)之前在LDPC方向布局一直是有的,4G时代MotM就布局就研究过LDPC手里是有一些专利储备的,投票也是跟自己的利益一致的,即如果技术路线往纯LDPC方向发展,那么motM手中的专利就有用了。另外大家难道不疑惑,小米(Xiaomi)和联发科(MTK)在上一次会议中(参考上上图)是支持高通的,甚至不支把Polar码当做信道编码候选码,为什么到这次会议就支持LDPC+Polar了呢,无非就是相互的利益妥协呗,联想作为一个理性投票人觉得根据自己手里持有的专利,选择方案1的收益更大,我觉得是无可厚非的。退一步,就算联想投票高通牵头的方案1一定就是损害了国家利益了吗?这里我先分的清国家利益是一个抽象概念,并不是实例化的某一个公司,某一个人,而是一种总体的概念。在3GPP各种技术研究中,大一些的公司都是两头下注的,华为中兴手机既有Polar码的专利,也有LDPC的专利,高通和其他公司也是,而另外一些没有很强能力的公司往往研究覆盖远不够全面,那么对于一个一个新兴的技术方向Polar码,大公司可以短时间内投入很多人力物力研究,造成的结果就是Polar码技术的专利可能会比较集中,而LDPC是一个出现比较早的技术,相对研究的人多些,专利相对分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上上图投票中,小米投高通的原因,LDPC虽然是高通牵头,可是因为专利分散,高通就不能那么的强势的去argue专利费, 这是小公司为自身利益考虑的一种投票策略。所以,选择单纯的LDPC方案可能因为专利分散的问题,中国所有大中小公司综合收益也许还要比出现几个专利巨头(华为,中兴,高通等,华为收中国公司的专利费也是一点也不手软的)要好一些。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博弈路径,现实中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手上的专利实际情况的,都是在看不到对方的底牌,信息不可见下的博弈,要复杂的多,投票策略也很复杂,投票结果也多种多样。但是我觉得我们得承认这种多边会议框架是解决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之间复杂利益的有效方法,前提是承认公司必须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投票人,为自己利益而战,但是最终结果就是通过一些列复杂的博弈,妥协达到平衡,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从之中收益,技术也得以发展。就像在自由市场上,每个人最求自己的利益,最终结果是整个社会的福利提高了。最差劲的方法则是将国家利益实例化,进行排他性的叙事,而这种排他性的叙事很容易进入“滑坡陷阱“中,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4G时代中,运营商的授权频段都是私有财产(国内是行政划拨,国外通常是竞拍,花费数十到数百亿美元不等),授权频谱作为一种稀有资源,运营商靠着这些频段挣钱,基本上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但是作为用户更关心的时如何更便宜的上网,后来有公司推一个叫非授权频段的LTE,和WIFI一样运行在非授权频段,但是LTE技术更先进可以提供更好的接入服务,还不收钱或者远比授权频段低的多的费用。但是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是反对非授权频段的LTE的,你会看到在投票的时候运营商态度坚决的在同一阵营,设备终端厂商华为,中兴,联想,高通等是站在同一阵营的。如果你硬要套用国家利益的实例化的叙事模式,那么到底谁更能代表国家利益,是运营商,还是其他中国终端公司?所以,放开手把公司自身的利益放在3GPP框架之内进行充分博弈,最终所有公司都有收益,相应的国家利益也得以体现,而真正要做的就是监督这些会议的运作,保证这些会议能够公开,透明,公正的组织运作下去。相关文章猜你喜欢安徽联易建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EV车网邱县2店中酷商城昆明广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华桃源新时代店#统计代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为什么不打压明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